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财会档案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加强会计人员对会计档案管理及操作技能培训
面对千人千面的档案收集装订现象,使用专人负责,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不具备人才条件的情况下,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更是一个可具有操作性的方法。会计人员是会计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会计人员对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的熟知、熟练程度,决定了会计档案案卷质量的高低。因此,将会计档案管理及操作技能培训作为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内容,且长抓不懈,使其熟练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进而从源头上做好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工作,提高案卷质量。
二、依据法规,配备专人管理会计档案,实现会计档案的有效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统计、利用、编研及鉴定销毁等一系列环节,由于会计档案工作未配备专人负责,实际上这一系列工作有的环节由人兼职,有的环节就根本没执行,根本就谈不上会计档案的管理。并且在现在档案规模不断扩大、档案数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配备专人管理会计档案尤显必要。会计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只有领导重视了,才能保证管理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只有领导重视了,具体管理人员才能具备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因此依据法规,考虑实际工作需要,重视档案工作,配备专人管理会计档案,是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发挥档案价值,实现会计档案管理的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三、加强往来款管理,及时结清债权债务,减少各账务经办人的查询要求
财务部门为了自身查询的方便,使其不能及时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会计档案。而查询需要产生的一个主要根源就是债权债务的清理,由于债权债务清理工作的不到位,报帐经办人主动性不够,致使很多往来款项长期挂帐,没有一个统一的清理期限,从而加大了查询需求。因此,财务部门应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及时结清债权债务,尽量做到当年债务当年结清,也减少各帐务经办人的查询要求,使会计档案能按规定及时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
四、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应根据会计制度体制的调整而做及时调整
加强档案管理,会计制度体制的调整不能忘了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调整,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应始终作为会计人员职能的一部分。加强会计人员业务的学习不能忘了档案知识、档案意识的培育,只有建立了合理及时的管理制度,及具备了充分档案意识档案技能的会计人员,才能打下实行档案管理的基础。同时档案管理部门应主动介入,加强同财会部门的合作,进行业务指导与监督。
五、加强财会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的沟通
财会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的交流沟通,不仅有利于档案价值的开发,而且沟通对于档案资料收集移交范围及时调整确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只有沟通了,财会部门才能及时收集应收集的资料,只有沟通了,档案管理部门才能了解财会部门的资料收集是否齐全,从而做好监督工作。
六、财会档案管理人才应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
加强人们对财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档案有用即有价值,才能提高人们对档案的重视程度,才能加强人们对档案的管理力度。其实这是一件相辅相成的事,意识决定于对价值的认识,反过来价值又增强了人们的意识。在现在在一个人们对档案价值认识不够的情况下,管理者应加强对财会档案管理人才的建设,配备一只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档案管理队伍,以开发档案价值为目的,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为主导,积极开发,主动服务,让使用者在使用中充分体会到档案的价值,从而加强其对档案的重视程度,提高档案的管理力度。
1 财会档案管理的人为因素风险
风险主要为可能遇到的危险或不确定性,财会档案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一是人为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三是自然因素战争或者火灾等由人主导的因素;物理因素,比如温度、湿度的控制是否能保持档案的最佳保存状态,是否做好了遮阳遮光防范。
其中,人为因素是造成所有风险灾难的首要因素。研究表明,70%-80%的灾难是由人犯错误造成的。对于档案风险也多由人为因素引发,本文主要分析人为因素包含的各个方面。
1.1 领导层方面
财会档案在各个行业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在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中,财会档案关系到金融资本的安全,是风险隐患中的关键环节;但在以教学科研为主的高校,往往从学校的领导层开始就忽视财会档案的重要性,在学校整体档案管理中被排在次要位置。
研究显示,85%的企业破产或者失败源于领导层的错误管控,而其中73%是源于高层的决策失误。领导层对于财会档案的漠视,也使得财会档案管理鲜有规范的制度条例来指导,这给财会档案管理埋下了风险隐患。
1.2 部门间协作方面
财会档案的管理涉及到财务部门和档案部门,财务部门是财会档案的形成部门,财务部门对财会档案的收集、装订、整理、前期保管等工作将直接决定财会档案的初期质量。但财务部门并非专业的档案管理部门,需要专业档案部门的协助和配合,而一些高校档案部门、财务部门以及与学校各二级单位三方面之间的联系仅限于归档交接,并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由于部门间互相不了解彼此的工作模式和需求,缺乏明确的分工,使得部门间互相推诿,造成沟通障碍。
1.3 档案部门管理方面
对高校档案部门来说,档案部门内部管理水平决定着部门的文化和发展,是档案部门能否完善运行各类档案管理的关键。档案部门管理风险主要表现为:
一是档案部门管理者领导水平欠缺,因其职业敏感性,对财会档案人员的要求较高。二是档案员工未能参与到风险决策中,职工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打消了其工作积极性。三是档案管理部门缺乏财会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注重与本校财会部门以及外界相关档案部门的交流和学习,使得员工专业知识匮乏。
1.4 从业人员方面
档案管理人员是接触档案最多的人员,也是指导归档和利用档案的引导者,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财会档案的安全。财务档案较其他档案更为特殊,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兼备档案管理能力和财务知识。。同时,财会档案鲜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导致工作接续出现问题,档案部门在查档过程中发现漏装、错装等问题时也会有未能及时反馈给财务部门等情况。
1.5 查档人员方面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科研课题的审计工作也随之增加,对学校资金收支分配情况和对科研课题相关的业务凭单等审计材料的查阅也相应增加。在查档高峰期,因为档案馆的格局和人手不够等限制,不能及时对查档人员进行监管,造成了查档隐患。同时,由于工作量大,工作实效要求高,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相关查档老师也会派学生来档案部门查询财会档案,这种委托的行为也可能给档案管理造成风险隐患。
2 财会档案的风险管控措施
财会档案的风险管理即预测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对档案造成损失的过程。通过分析、识别和评估了上述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应对措施:
2.1 提升财会档案管理意识
要想提升财会档案的管理水平,首相要从思想上扭转对财会档案的重视程度,提升财会档案管理相关的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首先,要让学校管理者认识到财会档案风险管理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档案部门要对财务部门及各二级单位相关人员普及档案管理条例,加强其对档案的前期整理水平及保管责任意识;第三,要通过采取各种安全方式教育和宣传,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形成全馆的安全文化氛围,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第四,档案馆的从业人员更要以身作则,思想上加强财务档案风险防范,行动上改变被动接收档案的局面,减少倦怠情绪;最后,在档案部门内张贴查档安全知识图,重要的位置张贴警示标志,让风险意识深入每个查档人的心。
2.2 建立财会档案管理制度。
要制定“从上而下”的安全管理制度,上至主管校领导、档案馆及财务处主管领导,下至财务处及相关部门兼职档案员、财会档案专职管理人员、查档人员,将相关的责任分散到每个档案从业人员身上,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同时,制定档案奖惩制度,将违背财会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予以指正,必要时限制查档或通报,以加深其对财会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
2.3 改进档案部门风险文化。
企业或组织的风险文化分为高责备文化和无责备文化。当风险发生后,领导者是否责备职工决定了其管理文化和管理水平。在档案馆风险文化塑造中,人是关键,要以人为本,提高馆内内部风险管控文化。档案管理者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风险应对能力,注意行事方法;其次,要建立良好的自上而下的沟通机制,共同成长进步;再次,管理者要采取鼓励机制,对及时发现错误,规避风险的行为予以奖励;第四,管理者要学会权力下放,将主动权交给具体负责财会档案的职工,因为他们才是该类档案的直接管理员,对档案的情况更为熟悉,因此要多采纳他们的意见,赋予其更多的参与感与责任感,让其从被动接受领导转变成档案的主导者;第五,合理利用资源,注重职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如邀请财务人员对本部门职工做财务专业知识的普及。
2.4 发展财会档案信息化系统。
现代技术的应用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为错误的发生,财会档案的风险管理也需要信息化系统的支撑。首先,通过将财会档案数字化,一些往来账目可以以电子档案的形式查阅,缓解了来馆翻阅纸质档案造成压力,也减少了人为监督和指导查档的工作强度,降低了人为错误引发的风险;其次,加大对财会档案数字化的硬件支持,提供先进的设备,并培训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相关的电子档案管理知识和信息化风险防范方法;第三,档案部门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优化部门网站建设,从各部门及教职工的需求出发,建立财会档案专门页面,普及财会档案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归档和查档要求、操作流程等,减少沟通不善带来的风险;第四开发档案管理公众号,利用自动化办公系统,定期向教职工推送档案工作内容,并开发留言板及在线交流功能,让公众能参与到档案馆的建设中来,更好的改进档案管理工作。
3 总结
财会档案是高校综合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高校某一时期的科研与教学活动,是高校发展史的见证,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动向和今后的发展形势。但是随着风险管理意识的增强,我们意识到人为因素导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越来越影响着财会档案的命运。本文从提升管理意识、制定风险制度、改进风险文化和发展信息化系统方面对财会档案提出了风险管控措施。这些措施的后期实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和探索,以期实现优化的全过程风险管理,确保财会档案信息的
安全。
【关键词】财务档案 电算化 档案管理 信息化
所谓会计电算化,是指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即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工程。会计电算化后,提高了会计核算与物资管理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工作效率,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和繁琐的核算事务中摆脱出来,更好地参与单位的经营决策,加强财务管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会计电算化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展的必然,是会计档案管理发展方向。管好用好财务档案是企业财会工作向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会计电算化特点
1、数据处理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手工会计工作环境下,科目汇总表、资产负债表、借贷试算平衡以及相关的财务报表分析均需要进行人工汇总计算,使得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同时也容易造成数据上的计算错误。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只需录入原始数据或通过外部系统转入机制凭证并在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指导下进行会计分录,通过凭证的审核、修改、确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打印输出,科目汇总、借贷平衡等工作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同时可以根据需要生成会计报表,这大大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避免了计算加总等工作出现的错误。
2、数据记录方式和保存介质发生了变化
手工会计方式下,数据记录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手工记录,出现记录错误的可能性加大,而且同一类数据可能会重复多次记录。数据保存介质是“纸”介质,保存这些介质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还需进行防火、防水、防潮、防盗等工作。在电算化会计工作环境下,数据保存介质是“磁盘”,磁性介质。磁性介质的采用节约了数据的保存空间,也使数据存取方便,同时通过数据拷贝、转入等方法避免了手工记录中出现重复记录的现象。磁性介质的保存除了需要纸介质保存所需的部分工作外,还要进行防病毒、防磁化等工作。由于磁盘存在着物理易损性,需要对磁盘进行备份工作。
二、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
众所周知,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用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这些史料和证据具有严格的数据平衡性、时序性和严肃性,不得随意篡改。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财务保障范围的拓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迫切需要会计档案管理手段的变革和管理效能的提高。建设电子财务档案,实现财务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是搞好企业财务档案管理的必然选择。各级企事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产生了许多依附于计算机磁性介质上的数据与文件,财务人员的所有日常工作以及历年会计资料的调阅均在计算机上完成,随之而使会计档案赋予了许多新的特点。本文根据工作的实践,总结出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较之传统的财务档案,会计电算化档案存储的范围和领域扩大了。
第二,传统的会计档案具有直观可视性,而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使用。即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调用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
第三,会计电算化档案的载体不仅是通过打印等输出的传统意义上的纸张,更主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即会计电算化档案的保管不仅是作为会计资料信息载体的纸张而且更重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
第四,电子财务档案便于计算、分析,快捷获得所需结果。如果电子财务档案上网,通过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交流,不仅满足了日常条件查询、统计分析、制作数据报表、开展数据交换的需要,达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无纸化查阅和方便快捷的目的,节约了办公成本,避免了原始档案由于频繁翻阅而带来的磨损,还有利于专业管理,便于档案资源的统一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第五,电子财务档案易于修正、拷贝和重置,便于纠错、携带和传递。
正如上面所述,电子财务档案或财务档案信息化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足的一面。如具有系统依赖性,即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支持,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打开,不具备传统档案的直接可视性,还具有易遭毁损、难查痕迹的特点,同时它们又受载体的质量、载体存放环境、载体存储信息的有效期等条件的影响,即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更高。实行电算化的时间越长,会计档案与财务软件的版本数越多,即会计电算化档案更需要科学的管理。因此,即使实现了财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归档中也需要实行所谓的“双套制”,即将同一份档案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归档。
三、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的内容
1、搞好数据挖掘和整理,建好数据库,并及时采集动态数据
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是整个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其他的一切工作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传统的档案大都以纸质为载体,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必须向数字化档案管理转变。未来的财务档案室就是财务档案的数据采集源泉和基地,是数据存储、管理、处理、查询、检索、传递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工作基地。在财务档案数字化的基础上,必须建立企业财务档案数据库,可以按企业财务档案的内容分类建立若干个主要的数据库,如按标准制度、原始凭证、会计账簿、指标文件、工作资料等建立几个主要基本数据库。数据库一经建立,立即着手数据的录入,将本单位的财务档案资料都录入计算机。
2、搞好财务档案信息网络建设,提高档案使用效率
档案的最大价值在于利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将为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提供广阔天地。建立完善的财务档案信息网络,一方面可以将业务上级的文档以及本级各单位的相关文件直接进入或转换进入档案数据库,减少档案人员的重复录入工作,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实行联机公共目录查询、光盘远程检索服务,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BBS等方式开展财务档案信息咨询。总之,网络财务档案的在线管理和使用功能,可以大大减少档案在形成、调阅上的时空差,实现财务档案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跨越,整合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提高财务档案管理能力和质量。
3、搞好财务档案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建设,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科学管理使用档案
财务档案信息通过采集整理和网络传输,最终要提供给各级领导、决策部门、财务人员处理和运用。由于信息量大、保障要求高,仅凭有关人员的经验来处理问题是不行的,必须依赖于先进的、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辅助决策系统。以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和控制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经济数学等为手段,建立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能对一个问题提出多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财务保障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质量。
四、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
电算化会计档案是电算化会计活动的产物,又是电算化会计活动的客观表现,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史料和查证作用。所以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电算化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证,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数据安全完整的保证,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因此,必须做好会计凭证的收集和整理、会计账簿的收集和整理、会计报表的收集和整理、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文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磁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加强企业财务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软硬件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而其核心是档案信息网络。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在工程规划初期,应该由财务部门和档案部门人员共同协商,分别从财务管理角度和档案管理角度提出设计思路,考虑各方面的需要,从而避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空缺或重叠,提高效率。在财务软件方面,应采用一定的安全保密措施,实行电子签单制度,建立和健全财务档案管理责任制、电子文件签入、签出制、安全日志制,从而保障财务档案不被篡改或便于追溯使用过文件的人员。此外,为便于财务软件升级,保证不同开发商提供的软件能够相互兼容,必须提高财务数据存贮形式的标准性、一致性和可续性。
2、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
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形成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以及汉字操作系统;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版本号;财务软件的销售与维护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与联系人以及与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相配套的各种说明书及使用手册。
3、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
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贴上保护字样,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的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此外,还应注意电算化会计档案与对应的财务软件版本的一致性。因为在不同版本软件下形成的会计档案其会计数据的结构有可能不同,这就有可能产生会计档案不能被调阅或者产生某些预料外的错误。因此,本文建议会计电算化档案除保存各版本的备份财务数据外还应保存对应版本的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版本,二者的一致性是非常必要的。显然,其收集与管理工作也是比较艰巨的。
4、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整理和利用
电算化会计档案通过整理有着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整理可以利用历年的数据对本单位、本部门进行历史会计数据的比较与分析,从而为企业或部门的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另外还可以得出本单位、本部门,甚至某一地区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使决策者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为规范,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还可以利用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数据设计出一些有利于管理与决策的数据模型,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以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再利用。在长期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随着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我们所调阅的会计档案会有下述两种情况:(1)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一致,此时只需将您所需调阅的档案通过电算化软件系统中的档案调阅(或数据恢复)功能进行调阅即可;(2)所调阅的会计档案的版本号与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版本号不一致,此时您只需在另外一台电脑上安装与此档案相对应版本的电算化系统,然后再进行调阅。
5、提高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
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始终要依赖于档案人员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务档案干部队伍,是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财务部门要补充具有计算机、通信、微电子等学历背景的技术人员,逐步改变现有业务人员队伍专业结构单一的情况,满足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加强财务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分层次、分阶段和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培训为原则,着重加强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及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培训,提高其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的意识和技能。建立合理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的效绩考核评价规定,对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力强、成绩好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进行表彰,激励大家学信息化、用信息化。此外,还要对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人员进行一定的档案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知识和技能的介绍,使其了解财务档案工作的客观规律,更好地为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
五、电算化会计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存贮在硬盘上的会计数据必须建立软盘备份
根据《账务系统管理制度》和《报表系统管理制度》的规定,账务数据和报表数据的备份由数据管理员建立。备份次数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备份的软盘与档案管理员办理存档手续;用做备份的软盘必须妥善保管;备份软盘应贴上保护标签并用印章或封条签封;备份软盘应装在保护封条和包装盒内,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的场所,并定期进行转贮;双备份下的两套备份软盘应存放在不同的地点保管。
2、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执行主体和保存介质存在安全隐患
会计电算化系统数据执行主体是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由于硬件系统存在物理易损性,一旦硬件系统出现故障或因停电等其他非人为原因,将导致数据不能被处理,会计工作不能进行。数据处理的准确、高效主要依赖于财务软件的质量和性能。一旦软件质量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数据处理的准确和速度。一旦程序中出现严重的病毒,将会严重危害系统的安全,若不能及时排除病毒很有可能扩大损失。会计数据主要保存在计算机的磁盘或者外在软盘、光盘中,一旦磁介质由于受热、受潮、折损等原因出现损坏,保存的会计数据将会丢失,如果没有相关备份的话,将给会计电算化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失,严重影响到企业的会计工作。磁性介质以磁信号存储信息,如果数据被人恶意修改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所以我们还应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做一定的工作,如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3、电算会计档案必要有专人管理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主体是“人”,但无论软件质量如何优良,规章制度如何完善,作为电算化会计系统实施主体的“人”不能发挥作用,有制度而不去执行,甚至恶意地修改软件程序,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非法取得口令,都是不行的。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对档案工作人员的选用与培养,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达到电算会计档案管理系统的主体诚信。这就要求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处理业务时所产生的各种账簿、报表、凭证均应由专人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4、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网络环境的管理与维护
网络安全性的指标主要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采用密码管理和登陆制度控制网上财务数据的读取;起用防火墙,隔离会计电算化系统与外部访问区之间的联系,限制外界透过防火墙对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行非法访问;采用数据加密、回响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网络管理以防止由于遮荫问题、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丢失以及不法分子非法拦截盗用财务数据信息等安全隐患,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网络环境的安全运行。
六、结束语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代替传统的手工工作是必然趋势。目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在各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广泛应用。进入WTO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中国的企业要走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加强和完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将成为各个企业在财务工作以及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财务档案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和效益。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蒸蒸日上,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管理工作也一定会更出色,我们的工作也将会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艾文国:会计电算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