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合同数字化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文书档案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事务和业务活动中产生的,由通用文书转化而来的那部分档案的习惯称谓。包括命令、指示、决定、布告、请示、报告、批复、通知、信函、简报、会议记录、计划和总结等。由于这类档案在其产生、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共性,因此使用这―称谓对研究管理这类档案的工作规律有重要意义。也有人把文书档案作为与科学技术档案相对而言的各类档案的统称,还包括诸如外交、诉讼、会计、艺术、教学等专门档案和私人档案。
一、系统分析阶段
此阶段主要解决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用户与系统设计人员合作,确定该系统的总目标,给出系统的功能、要求和条件,经过认真地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对可以利用的资源及成本、效益和开发进度做出估计,进行费用、效果分析,然后选定最优方案,并写出实计划交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审查。系统分析阶段完成的标志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发计划通过审批。系统分析阶段是整个系统中关键的一环。系统分析阶段的组织者即系统分析员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工作人员,一般来说,他们应精通电子计算机技术,而且还要精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但由于这样的人才较少,所以,系统分析阶段工作应由计算机专业人员以及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共同参加,以取长补短.共同规划出一个系统。系统分析工作由可行性研究和制定系统的总体规划两个部分组成。
(一)可行性研究
文书档案管理人员要根据文书档案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对计算机系统提出要求,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可行性分析、对系统提出全面的要求。这是系统分析的第一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系统具备什么功能,确定系统的性能和使用范围;进行初步费用估计及进度估计;提出对安全性、可靠性、扩充性等方面的要求。可行性分析阶段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是:
(1)本单位对文书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需要及其紧迫性。(2)自动化管理系统建立之后能提高工作效率多少,建立一个系统需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如何用较少的花费建立一个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系统。(3)本单位及文书档案部门现有条件如何,如文书档案工作的基础、资金、设备条件、人员技术条件等,能否在现有条件下顺利地开发系统。(4)系统运行时将会出现哪些问题,是否具备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5)对其他单位研制的系统或应用系统的软件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提出适于本单位的代选方案。
(二)制定系统的总体规划
(1)确定系统的目标和功能。系统的目标是系统设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确定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功能包括服务功能、建立功能和维护功能。其中系统的服务功能是指系统的应用;建立功能包括系统初始化和建立数据文件或数据库,并把数据装入相应的数据库及数据文件中,以便使用和处理;维护功能指对数据进行增加、修改、插入、删除的功能以及数据的保密和安全方面的功能。
(2)选择硬件。要求硬件具有足够大的存储量,以存储大量的文件档案信息。具有较高的运算速度,以满足快速检索的要求,特别是联机检索的要求,因为一般联机检索系统要求每一提问的响应时间应在1秒钟之内,最多不超过5秒钟;具有较强的比较和逻辑判断能力;有灵活使用的汉字处理系统。此外,还要考虑计算机是否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如维修是否方便,是否有服务支持,是否具有扩充内存、变化组合的能力。
(3)软件设计。要求软件具有以数据管理为中心的操作系统或管理文件;具有可靠性、简明性、可移植性等特点;系统的应用软件应对用户使用语言的限制少,并且有自动引导功能,输出格式能让用户自由选择。
(4)机房设置。要求能够防尘、防静电、隔音;有相对稳定的湿度,一般湿度为50%―70%,室温15―30℃。
(5)配备人员。应配备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著录标引员、操作员、硬件及软件维护员等工作人员,要求其精通业务,对工作认真负责。
制定系统的总体规划必须是在文书档案部门对自动化系统的实际需要的前提下,根据本单位的经费、人员等多方面的情况,考虑国内硬件生产、引进的条件及本单位软件设计的能力进行开发,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开发,以致造成资金的浪费。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应采用培训与调入相结合的办法培养多层次的系统管理人员,并应进行人才储备。
系统分析阶段结束时,应产生系统说明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说明书是通过系统分析员同文书档案人员不断交流研究而对问题的看法达成一致后形成的文件。可行性报告又可称为实施计划报告,它应对系统的实施方案进行粗略描述,开发进度、使用的资源、人员投入计划及组织形式等。
二、系统设计阶段
此阶段主要解决系统“如何做”的问题。它是系统的应用软件设计,内容包括数据准备、代码设计、程序语言的选择、输入输出的形式和格式、数据存储技术的自动选择、操作费用估算等。担任系统设计的人员称作系统设计员,主要由经验丰富的软件人员来担任。
三、系统实现阶段
又称系统实施阶段。指最终实现文书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阶段。主要工作有:硬件购置、人员准备、软件编制及测试、数据淮备。
关键词 法院信息化;案件管理系统;整合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0-0207-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法院面临审判业务复杂化、案件日益增多等新局面,也对法院案件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利用新兴技术不断完善更新案件管理系统,使其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服务于审判业务工作,才能适应新时期法院工作需要。
1法院案件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
目前江苏法院案件管理系统主要以《法院综合信息系统》为基础,辅助以《南京航星科技法庭系统》、《人民法院案件信息与司法统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等软件。通过这些软件的使用,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以提高法官办案效率。但是,当前多系统运行、多标准并存的状况造成了使用过程中的“不方便”、“不自动”、“不智能”,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软件设计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法院综合信息系统》设计的初衷是涵盖法院信息化工作的方方面面,片面追求“大而全”,而忽视专业性与实用性,因此许多功能设计不专业、不合理的模块遭到弃用。同时,软件设计时偏重于某个业务环节或某一个管理功能的信息化,注重单元技术和短期效益,“缺什么补什么”。其后果是各部门的工作无法在系统中顺利衔接形成工作流,无法发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真正优势;
2)使用软件众多,缺少统一标准。目前法院使用的信息化软件众多,由不同的厂商开发,使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集成性成为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一台机器往往要装上多个不同的软件,这些软件的数据结构不尽相同,大量有效信息无法被充分利用,成为一个个物理上互联、逻辑上却不能互通的“数据孤岛”,在实践中表现为使用人需要在不同的软件中反复填报案件数据,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3)强调部门信息化,忽略了对案件流程的管理。现行的法院管理软件,采用的是一种“模拟手工”的建设方式,根据现有管理模式,将可以填写的数据或表格等信息电子化,由计算机存储,提高检索的效率,方便的进行数据统计。在现行的软件中,主要表现为重视业务部门的信息化管理,以审判管理部门为核心来建立整套的案件流程管理模式,而没有把案件流程管理提到首要地位上来;
4)缺乏对信息数据的深层次处理与分析,造成数据资源浪费。现有的法院信息系统收集到大量的数据,不仅可以反映出法院系统内部管理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同时还经包含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社会信息。透过这些数据信息的分析,可以有效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但从目前的使用来看,信息系统仅提供了少量数据汇总、统计功能,没起到信息关联和逻辑判断作用。
2 法院案件管理系统优化方案
2.1 总体思路
1)以审判业务需求为导向,重塑法院管理业务流程。改变现有软件重部门管理忽视案件整体流程管理的现状,以审判工作为对象,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审判工作系统化、信息化管理;
2)改变传统办案模式,推进无纸化办案。案件从立案时进入系统即以电子文档、电子笔录、电子卷宗等形式呈现,流转时通过网络传送,一旦案件结案,即可形成完整的电子档案;
3)引入业务流程管理。案件进入系统后,立案、分案、送达、开庭、合议、文书签发、归档等各个环节,不再由人工推动流转,改由系统流程推动,上一项工作完成后自动触发激活下一流程节点,直至结案归档;
4)整合现有资源,集成部分原有应用系统。现有部分软件侧重于应用,对案件流程影响不大,推到重建并无必要。可以采用数据通讯标准,制定规范的数据交换接口,集成至法院案件管理系统中来,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成本。
2.2优化目标
1)将办公OA功能与案件管理功能剥离,形成以实现案件审理各环节信息化管理为目标的案件管理系统和集成了后勤管理、公文流转、人事管理等功能的办公OA两大软件平台,前者注重专业化流程管理,后者侧重于办公自动化;
2)弃用C/S架构,改用B/S架构。使用C/S架构,需在每台电脑上安装客户端程序,遇有更新、病毒、系统崩溃等问题,均要重新安装或维护。采用B/S架构的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只要接入内网,安装了浏览器,即可使用,还可大大减轻系统维护与升级成本;
3)建立功能强大的审判质量效率分析评估。实现包括各级法院绩效评估、案件质量评查、法官业绩考核、数据综合查询、各类统计报表等在内相关应用。案件信息实时生成,统计报表可多维度生成,考核指标、公式能灵活设置,以此为领导决策、为审判管理提供依据;
4)实现卷宗电子化,推进无纸化办案。以现有《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引进先进的扫描技术和电子数据压缩存储技术,从立案时即通过扫描、拍照等手段将纸质卷宗以电子文件形式录入系统,案件在系统中流动时,所有相关数据同步流向下一节点,归档时,与案件有关的所有电子文档自动生成完整的电子档案。
3 总结与展望
改进后的法院案件管理系统是在当前法院综合信息系统及其它应用软件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优化完善,以提高办案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减轻法官负担等,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法院审判工作。
未来,随着数码技术一体化、远程视频、电子签名等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虚拟智能法院将逐步兴起,简易案件的审理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法官、原告和被告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完整的案件审理过程,功能强大的案件管理系统将在审判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信义.法院司法审判业务系统设计与实现.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2]邓惠建.基于工作流技术的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湖南大学,2005.
1.1综合自动化技术在煤矿管理中的应用由于我国在煤矿综合自动化技术的起步较晚,研发的方法较少,自动化疾控技术的水平较为薄弱,没有市场竞争优势,因此,大多数煤矿企业在选择综合自动化的设备时都是引用国外的设备,现如今煤矿企业广泛运用最多的是矿井安全检测系统,它主要采用的是煤矿综合自动化的集控技术。随着近几年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步伐加快,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煤矿企业在引进大量进口设备的同时也开始自主研发和吸收新的理念,结合我国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引导和开发创新科技、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应用及推广,可让煤矿行业的综合自动化地位走出国门,达到研究及探讨该项应用的核心价值的目的。
1.2综合自动化技术在管理煤井提升机中的应用要做好煤矿的开采工作,其在设备的运用上也非常重要。煤矿开采的主要设备是煤矿矿井提升机,它具备重量大、体积大、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为实现有效管理提升机驱动和提升滚筒部分整合的效果,有效的改造和创新可以达到提升机内部结构的升级,使其用起来方便简单。为保证该项设备在管理上的安全稳定、实用可靠的特性,在设备的构建时要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识别和监测。如在煤矿开采中寻找矿井地质时可以有效地运用设备本身的核心微处理器进行,它可以监控和检测到出现故障的地址,做到诊断设备的能力,达到信息网络与设备的通信结合,极大地便利了设备的安装和升级。
1.3综合自动化技术在管理传送带矿井中的应用为保证煤矿生产环节中将煤炭完整地送到目的地,其在向矿井运输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传送带传送的连续性。我国在煤矿行业中对于传送带已经被广泛使用,它是通过带式的传送方式,将设备中的产物在确保运输量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管理综合自动化的产物。它的结构中使用了3GST启动设置,通过有效的、智能化的解决操作来进行原煤的不间断运输,其结构中存在的优势是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减少设备故障、避免设备出错。但当它进行管理长距离的运输时,尽管达到了设备的标准化要求,但仍然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改进,如传送带的中间驱动点管理上容易出现不稳定的现象,不能完整地除去设备故障,对其整个设备的可靠性以及设备的寿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煤矿企业在通过传送带矿井的使用部分还需加强,只有对此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分析,才能确保设备系统运输的长久性和稳定性。
1.4电牵引采煤机在煤矿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电采煤机作为煤矿综合自动化集控技术中一项很典型的应用,它主要是运用采煤机与电牵引技术相结合,利用电来牵引采煤机,从而实现下滑制发电,达到电能在采煤机中的应用。电牵引采煤机具有少故障、稳定性高、维护时间少的特点,它在合理选取和使用设备的启动控电系统中,可以高效稳定地提高其转动能力。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涌进和应用,电牵引采煤机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实现企业长久而稳定发展的源动力。
1.5煤矿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其他设备的应用煤矿综合自动化技术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推动,也在主流设备上不断开发和创新,它所采用的液压控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理念已经成为电液控制矿井开采的中坚力量。它能使采矿设备的功能实现智能化模式,有效减少在煤矿开采作业中出现相互冲击的现象,给煤矿开采业提供了比较稳定的电力系统保障,满足了采矿过程中大功率电器的使用需求。
2煤矿管理系统在综合自动化技术中的发展趋势
2.1煤矿管理系统的实用性发展目前我国对于煤矿管理系统在综合自动化系统有三大特征:信息化、智能化和程序化。以这三个特征为出发点,可以体现出来的优势也较多,如设备自动化使用便捷,在设备维修上较少,具备安全可靠等特点。因此,在煤矿管理系统综合自动化设备上人们更注重其实用性。当前的煤矿综合自动化形式,站在煤矿工人的角度来讲,其大大减少了工作压力,降低了作业难度;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煤矿管理系统利用综合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强了安全稳定性。尽管我国目前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的使用无法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而且相应的技术上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煤矿企业在综合自动化的发展中要加大时间和资金的投入,加快生产和发展的速度。
2.2煤矿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发展煤矿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是目前煤矿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作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核心,在未来发展中有一定的优势作用。我国现在很重视煤矿行业的开发技术和配套设施的设计,并要求煤矿行业开发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从传统的经验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如想提高高产出和高旷工作业的安全性就必须建立自主产权的核心设备和装置。在设备通信上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可靠性,要加强设备实时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且对其进行分类和存档,将部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回收整合,为创新煤矿管理系统中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提供有效的资料帮助。
2.3煤矿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发展煤矿管理系统综合自动化技术主要体现在智能化和自动化上,其在煤矿开采行业发展中起着不小的推进作用。如现阶段人们所广泛运用的远程控制系统,它可以在无人帮助和工作的情况下实现对煤矿矿井作业的开采和控制,还能通过运输传递的方式,记录并统计工作时产生的数据以及矿井中的温度及湿度状态等。由于矿井工作的风险性比较大,且属于事故多发场地,如瓦斯爆炸、地压冲击、火灾等都是造成事故危险的因素。因此,对于煤矿的生产安全环节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或者完工后,要对所有的电路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工作,并且要及时了解矿井下工作人员的情况,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3结语
>> 海洋牧场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化的设计与实现 CRP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宿舍管理员日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的设计与实现① 数字化校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CRP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流程审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①② 简述如何实现档案信息管理数字化 智能化数字微格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信息管理的探索 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 医院药房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数字化医院药库管理 数字化血浆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基于.NET的数字化周易信息管理系统 给排水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数字化环境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风险以及应对 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技术在消防指挥中心指挥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践与运用 数字化的档案信息管理方法 数字化校园网中Snort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面对数字校园平台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文件,对于.php文件、文本文件、配置文件以及保存敏感数据的文件或特殊目录则存放在后台服务器Web文档的子目录下,同时对这类文件的读写权限进行严格设置,能够避免用户在浏览器中看到这些文件的完整代码[12]。
(3)系统完整详细地记录了网站的各种运行情况,可定期查看系统日志和用户反馈,便于管理员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防范。
(4)在集成统一身份认证的基础上,限制后台登录IP地址,同时对用户角色进行分类管理,更加增强了用户账户的安全。
4 结 语
西安交通大学主页信息管理系统是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为基础,以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为原则,以保证学校各类信息准确、安全、及时为首要条件开发完成的。系统基于PHP模板引擎Smarty技术开发,这种页面设计和程序分离的开发方式为系统维护和改版升级增加了便利;系统采用纯静态和服务器异地方式结合,更加保证了前台服务器文件的安全;系统集成了学校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方便了管理员在不同应用之间切换,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用户角色分级和用户IP限制功能,加强了登录认证安全;系统在功能上实现了学校教学、科研、师资等重要数据以及各职能部门、院系等重要部门信息的管理工作,新版主页信息管理系统自2012年5月开始在全校范围内试运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简介[EB/OL].[2012?07?13]..
[2] GILMORE W J. PHP与MySQL5程序设计[M].朱涛江,译.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 洪丹丹.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器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3):16?18.
[4]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用户注册中心[EB/OL].[2013?01?12].http:///web/ca/index.jsp.
[5] 董斌.静态页面生成的网站系统研究[J].福建电脑,2009(8):160?161.
[6] 冯兴利,徐墨,锁志海.基于模板引擎Smarty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8):25?28.
[7] 邹天思,潘凯华,孙鹏. PHP开发典型模块大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8] 杜江. PHP5完全攻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9] 郭红霞,陈斌,潘斌,等.基于Smarty的学科信息管理平台构建[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4):408?409.
[10] 吴红刚.基于Mysql的高校核心数据查询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3):110?111.
[关键词]协同论:多媒体教室;有序;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5-0052-03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5.010
引言
数字化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更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我校为例,2005年之前我校只有独立控制的几十间多媒体教室,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目前已拥有分布在五栋楼的226间网络集中控制型多媒体教室。作为建设者,我们不但要将各种技术手段合理的融合和利用,还要赢得校内外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更要上下同心做好多媒体设备的良性管理和持续保障。根据多年的经验和总结发现,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往往很重要也很辛苦,但是苦于没有强有力的理论作支撑,写出的总结和报告得不到重视。我们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采取以协同论为理论指导,力求弥补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的现象,有效促进各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协调与合作,在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协同论简介
1.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中引入协同论的意义
协同论是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aken)于1976年创立,之后他系统地论述了协同论,发表了《协同学导论》、《高等协同学》等著作。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是近几十年来获得发展并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学科。
协同论发展与完善了系统论(System Theory)、控制论(Cybernetics Theory)、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与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等现代科学理论。采用系统动力学的综合思维方式,揭示了各种复杂系统与现象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新的有序转变的规律。如图1所示。
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中也包括通常的社会现象,如不同单位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企业间相互竞争的作用,以及系统中的相互干扰和制约等。在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恰好是不同属性的部门和各种技术,引入协同论找出多媒体教室系统的控制因素,进而发挥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各种技术优势进而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2.协同论的基本原理
(1)协同效应原理。协同效应是指复杂开放系统内的大量子系统相互协同运作,产出超越自身单独作用而形成整个系统“1+1>2”的聚合效应。当在外来物质或能量作用下的聚集态达到某临界点时,任何系统内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行为,进而系统整体质变产生集体效应,从混沌转向有序。
(2)支配原理。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若干子系统,如何找到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主导参数(即序参量)是研究协同作用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情形下,序参量支配快变量(起辅助用的参数),系统的动力学和突现结构通常由少数几个集体变量即序参量决定,而系统其他变量的行为则由这些序参量支配或规定,即序参量主宰系统演化的整个过程。
(3)自组织原理。自组织是相对于他组织而言的,他组织是指组织指令和组织能力来自于系统外部,而自组织是指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在没有外部力量强行驱使的情况下系统内部各成员协调动作,导致空间上、时间上或功能上的联合行动,出现有序的活的结构。自组织成员通过“自己管理自己”的方式来达到组织的和谐与有序。
二、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过程中关联的部门和人员众多,易导致施工效率低下
以我校的实际建设情况来讲,我校的多媒体教室从规划到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往往是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牵头,涉及诸多管理部门。而涉及的技术工种通常包括网络布线、强电施工、机房建设、系统集成、计算机系统调试等,其人员的构成更是复杂。如何面对方方面面的部门和人员以形成合力保证施工质量,是我们主建单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2.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太多,易造成建设目标不明确
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涉及多种技术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多媒体教室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涉及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面对众多的新技术和复杂的技术指标,建设者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入误区。如何选择简单实用的技术指标和将各种有效的技术成功集成到最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是我们建设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3.建设过程中施工方太多,容易出现进度和质量方面的问题
多媒体教室的施工不可能是由一两个工种就可完成的工作,往往会包括基建施工、强弱电施工、机房施工和系统调试施工等等多个施工方来配合完成。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所以对于我们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必须有很高的要求。
4.管理设备种类和数量多,导致出现的故障繁杂
一间普通多媒体教室的硬件设备通常包括:计算机、投影机、幕布、中控机、操作面板、功放、麦克、音箱、机柜、读卡器、交换机、摄像头、IP电话等。以我校拥有的226问多媒体教室来说,我们所管理的教室中硬件设备总数可达3000余件,这还不包括中控室的设备。如此众多的硬件设备其故障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软件故障以及各类设备电源、连接线等耗材发生的问题,各种故障不是轻而易举就能理顺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创新。
三、协同论在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建设的指导思想协同,一切以有利于促进教学为指导思想
多媒体教室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发展。作为多媒体教室主建方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会接触到诸如教务处、基建处、国资处、财务处、信息处和后勤处等管理部门,由于工作范围不同缺乏交集,有时会导致跨部门沟通不畅通、认识上不统一,造成工程效率不高,而我们却没有任何超越管理部门的权威。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学校的各方面条件,协调一切可以协调的资源,建立一套运行良好的工程建设保障机制。
具体执行过程时,我们先向负责教学的校长汇报工程的建设目标、面临的困难以及需要协调的部门等具体情况,然后校长牵头由我们来组织相关部门的协调会。做到各部门指导思想保持统一,建设目标清晰明确,具体任务保持协同,如图2所示。当工程中的所有相关部门统一了指导思想而协同合作时,从而能有效推动工程建设的良性进展。
2.施工标准的协同,以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为最终目标
多媒体教室建设过程中一般涉及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各种技术以及相应的技术人员。要求我们在统一时间内组织相关施工负责人员,根据其各自的技术权责,明确施工的界限,确定技术指标,合理分配、分解工作任务,以及进行工程责任的划分。我们本着稳定性和实用性的原则,采取建立样板间的方式,统一要求施工的具体细节和标准,然后依据样板间的标准再逐一进行建设。
2011年8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在视音频、强弱电、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等六个方面制定了详尽的技术规范,对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技术标准进行严格量化,解决了建设标准不统一的难题,使我们对多媒体教室建设的各项标准做到有迹可循、有章可依。
3.监督进程的协同,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共同把关工程质量
多媒体教室的建设,由于涉及施工方较多,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容易造成施工质量和进度与原定计划发生不符的情况。一般在工程开工之前,我们组织各个施工方按照实际施工能力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表,工程进度表应该本着适度超前但是不要冒进的原则来制定。由我方制作出工程进度监督表和工程质量监督表,然后建立工程监督小组,小组成员由监工人员、工程主管和中心领导三方面人员组成。具体分工,监工人员负责现场施工监督,工程主管负责协调校内各部门和施工单位,中心领导负责掌握大方向。
按照要求,每天监工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督工程的进展和发现工程质量问题,然后当天通过电子邮件和QQ通讯工具将两个监督表格上报工程主管和中心领导,做到施工信息及时有效的共享和沟通。一般由施工方造成的工程问题,会由监工人员和工程主管直接提出改进意见。如果遇到由于学校的基础条件造成的工程问题,先由工程主管上报中心领导,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学校相关单位。如图3所示。
4.协同管理目标,采取以协作为主、以分工为辅的自组织管理办法
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和保障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以我校的实际情况而言,一间中控室的四名老师负责管理和维护i00余间多媒体教室,面对的硬件设备可达1500件之多。如此众多的硬件设备以及对应的软件和耗材,每一个小故障都可能导致多媒体系统的非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
为有效保障多媒体教学基础环境,我们从事的管理工作不可有一丝的延误,每接到一个设备故障电话必须由专人跟踪直到完全解决。教学支持的工作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这注定了我们要协同配合,取长补短,为保障教学环境的良好运行而齐心协力。此外,根据每位老师的工作能力来分工管理不同的设备,由第一负责人负主要责任,当第一负责人不在岗位时顺位由第二负责人和第三负责人负责。按照自组织原则,我们的老师通过“自己管理自己”的方式达到教学设备管理的和谐与有序。如表I所示。
关键词:路灯节能改造 数字化智能 管理系统 城市照明 前景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1
随着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逐步完善,城市照明建设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路灯以及人力管控照明系统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不仅会造成能源浪费,而且难以满足城市夜景美化与科学控制,因此,对城市路灯节能改造与应用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显得迫在眉睫。
一、城市路灯节能改造
1.节能改造方法
(1)严格按照照明标准设计。城市道路照明系统在进行节能改造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照明标准,在确保路灯照明标准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遵从节能原则,对不同道路的路灯照明等级进行划分,让光能的利用实现最合理化[1]。在进行城市路灯节能改造时,必须制定多种执行方案,然后结合不同因素对所有方案进行综合考量,在保证道路照明标准不降低的基础上,选择电能低消耗、照明高亮度的最佳方案,进一步确保城市路灯照明系统趋向节能、经济。
(2) 路灯开关时间的合理化。为了实现降低电耗、节约能源的目的,城市路灯照明系统的开关时间要进一步合理化。在进行城市道路照明系统的设计之前,应该对城市不同道路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针对不同的特点去设定开关时间的不同。同时,道路中的人行道与机动车道的路灯开关时间应区分开来,因为通常城市的后半夜,人流与车流都相对较少,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基础上,路灯设计时应适当降低照明亮度,一般做法就是在后半夜将机动车道的照明灯关闭一半。这样一来,照明亮度的降低,有效地节约了用电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路灯的节能。此外,在使用了功率转换型镇流器之后,后半夜车流较少时路灯灯泡的用电功率会自动降低,也是一种有效节能的方法。
2.节能改造前景――节能灯泡
在过去设计的城市道路照明系统当中,基本上都存在用电量巨大的现象,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升,仅仅由路灯照明一项带来的电费支出就已成为当地政府的重担。路灯照明需要用电,而电是由煤炭电厂燃烧发出而成,浪费电能实际上也等同于向大气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投入使用节能灯泡则会大大降低用电量,自然也就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缓解了环境污染。同时,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会比传统灯泡要长,从而降低了更换的频率,维护成本也随之降低。
节能灯泡目前主要有两种:紧凑型荧光灯和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灯,@两种节能灯泡各有优缺点,但都能够提高用电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且光照强度、照明效果都有了更好的提升,使得行人行车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此外,节能灯泡的体积也比传统灯泡要小,使得路灯在造型方面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照明路灯的美观性。
二、城市照明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
1.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
目前城市照明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所具备的功能有如下几点:①系统中装有中央监控装置,该装置可对整个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控制,根据效果需要对所有照明设备进行调节,效率高且效果好。②系统中设置有自动与手动的切换开关,方便灯组开关的手动操作与自动操作。③系统中具有应急灯组管控设备,即便出现供电故障,也可立即启动应急处理。④系统可对灯具启动时间、使用记录、使用寿命等数据进行记录。⑤系统具有自我保护机制,且可以具有场景预设、定时调节、亮度调节、软启动关断等功能。⑥系统设有其他系统连接端口,方便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管理。除了这些智能化控制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的功能将逐步完善且强大。
2.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前景
(1)照明时间与照明亮度的精准控制。一般情况下,城市照明系统中的设备按照功能分类可分为道路照明设备与景观照明设备,其中景观照明设备会根据景观所在的环境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预设管理,而道路照明设备的管理相对会更加复杂,下面笔者主要针对道路照明进行详细地阐述与分析。所谓道路照明,主要目的就是要保障行人与行车的交通安全,尤其是要控制好夜晚与恶劣天气发生时的照明时间与亮度。倘若照明时间不够或者亮度不足,都很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特别是路况复杂以及事故多发路段。城市中心路段以及人流量大的路段,倘若照明设备时间开启过晚或者关闭过早,不但会带来交通安全隐患,还有可能带来治安问题。但是出于节能考虑,路灯开灯时间过早或者关闭过晚会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因此,照明管理工作人员与城市照明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研发人员应通力合作,对城市高低峰期的人流与车流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在人流车流相对较少的时间段,采用降低照明度或者启动半夜灯等方式去节约能源 。此外,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还提供感光链接,可以通过对光线强度、角度的感应,去实现对路灯的开关控制,提高道路照明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道路照明与景观照明的精准管理。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可充分感知城市道路中的车流信息,从而实现对灯光的精准控制,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关闭无效照明,达到节能的目的。与道路照明不同的是,景观照明注重的是对环境的美化效果,为了及时确保景观与照明系统中间的协调性,可应用LED照明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现如今的城市照明需求来看,并时间越久、亮度越高就是最佳的照明方案,在进行城市照明系统的规划设计当中,一定要考虑到节能减排的问题,选择节能型灯泡进行路灯的节能改造。此外,随着城市照明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的逐渐成熟,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照明效果,还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的理念,并且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将整个城市覆盖在现代化的通信设备与通信网络当中,向感知型现代化城市迈进。
参考文献
[1]王荀.城市LED路灯节能改造项目风险管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全民所有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全民所有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计划管理,强化政府人事部门宏观调控职能,使计划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全民所有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中单列,由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负责编制和管理,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
第三条 计划管理范围是:
(一)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
(二)上述机关、团体所属的事业单位;
(三)国家规定的其他应纳入机关、事业单位计划管理的部门和单位。
第四条 计划工作的基本任务:
(一)贯彻执行计划期党和国家提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和重大方针政策。
(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求,编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确定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增长幅度。
(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合理确定调整部门、地区以及各类人员之间的工资关系。
(四)按照节约、高效的原则,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调整职工队伍的布局和结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五)根据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计划管理体制。
第二章 计 划 指 标
第五条 计划由下列主要指标构成:
(一)基期末预计到达数;
(二)计划期计划增加(减少)数;
(三)计划期末计划到达数。
第六条 计划期职工人数增减包括:
(一)新增职工:
1.国家统一分配的人员;2.社会招收人员;3.调入人员;
4.成建制划入的人员;5.其他人员。
(二)减少职工:
1.自然减员减少的人员;2.调出人员;3.成建制划出的人员;4.其他人员。
第七条 计划期工资总额增减包括:
(一)新增工资总额:
1.增加职工增资;2.转正定级增资;3.工龄、教龄、护龄津贴增长;
4.国家统一安排的新增工资项目;5.上年增资项目翘尾;6.晋职晋级增资;
7.增加奖金;8.成建制划入的工资额;9.国家规定的其他项目。
(二)减少工资总额:
1.减人减少工资;2.掉尾工资;3.减补员工资差额;
4.超编制单位的工资核减;5.成建制划出的工资额;6.其他。
第三章 计划编制
第八条 编制计划须具备下列资料:
(一)基期计划执行情况;
(二)基期和计划期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预计到达数和计划数;
(三)基期和计划期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预计到达数和计划数;
(四)基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变动情况及计划期国家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有关政策、措施;
(五)计划期各项事业发展计划、重点发展领域及有关政策规定;
(六)就业结构及职业需求结构与数量;
(七)财政收支情况;
(八)行政事业经费开支情况;
(九)机构、编制定员情况;
(十)新增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干部资源状况及可供机关事业单位利用程度。
第四章 计 划 报 批
第九条 报批计划按下列程序和要求进行;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的人事部门,根据人事部提出的编制计划的指导原则和政策,按照国家下达的控制数字和表式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在计划部门的指导下,经过科学的预测分析自下而上地编制计划草案,并附文字报告和详细说明,于每年九月底以前报送人事部。同时,抄送同级计划、劳动部门。
(二)人事部在汇总、审核各地区、各部门计划草案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平衡,提出分地区、分部门计划建议方案。
(三)人事部通过一定形式听取地区、部门意见后,对计划建议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按要求时间报国家计委,同时抄送劳动部,由国家计委综合平衡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第五章 计划的下达和调整
第十条 各地区、各部门在接到人事部下达的计划后,应尽快将计划逐级下达到基层。
第十一条 各级人事部门在下达计划的同时,应将计划抄送同级计划、劳动部门和有关开户银行。
第十二条 各地区、各部门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发现计划与实际不符确需调整计划时,应于当年八月底前向人事部提出调整计划的报告,人事部应及时批复。未经人事部批准,不得自行修改计划。
第六章 计 划 管 理
第十三条 凡属本办法《第七条》和《第八条》规定增加的职工和工资,均应纳入计划管理范围。未经国家核准不得超计划增人、增资。
第十四条 根据编制定员确定增人指标。凡已满编或超编的单位,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一律不分配增人指标。确需增人时,须先申请增加编制。超编单位要逐年核减其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
第十五条 中央、国务院驻地方的机关和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国家规定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和城镇复退军人时,其劳动指标由当地予以划拨。
第十六条 国家下达的年度计划指标(含自然减员指标)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跨年度使用。
第十七条 补充自然减员指标,由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
第七章 计划的监督与检查
第十八条 各地区、各部门的人事部门应根据计划指标,对计划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与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年集中检查两次:第一次在第三季度;第二次在下年的第一季度。每次的检查结果(附详细说明),以书面形式报送人事部。
第十九条 各级人事计划部门,要制定具体指标,定期对下级人事计划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
第二十条 必须维护计划的严肃性。充分发挥审计、银行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对于乱开口子,超计划增人增资的地区、部门,除在安排下年度计划时,相应核减其指标外,还应视情节轻重对责任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严格执行国家计划、成绩显著的单位,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八章 计 划 统 计
第二十一条 统计资料是编制计划的重要依据,统计是检查和控制计划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各级人事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准确、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并及时报送有关部门,为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菏泽学院 图书馆,山东 菏泽 274000)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也随之增高.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具有开放性.菏泽学院图书馆这种公共图书馆,其建筑、服务等更是可以显示出其传统的文化和地方特色.在图书馆的内部设施和服务都向着社会的开放性靠拢,以此来展现其文化风采.本文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地方文献特色信息建设,以带动发展本地的经济文化建设,打造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地方特色;特色文献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47-02
菏泽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安徽等三省接壤.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灿烂的传统文化景观.人们称菏泽为牡丹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和武术之乡.“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菏山”和“雷泽”简称.菏泽是司马迁笔下的“天下之中”,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仍保留着永丰塔、尧王墓、蚩尤冢、陈王台、范蠡湖、孙膑故里、秦王洞、宋江故里等100多处名胜古迹.“近代有何思远,何鲁丽,周自齐.历史学家何兹全,水利学家张含英,还有文艺明星,李雪健,刘和刚等等,著名画家吴东魁等等,体育名人穆铁柱,马文广,马文辉.这些人物在他们所处的时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菏泽的当地人物,在本土上进行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图书馆以其巨大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为研究具有“资政、励志、存史”重要价值的地方文献提供了丰富的大量的信息.
1 开发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的文化影响和社会价值
1.1 文化影响
地方文献指一切与地区有关的文献,换一句话说就是当地的出版物、地方的传统文化等,以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展现其当地的民风、民俗,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地方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地方文献属于历史区域的产物[1],在不同的时间会展现不同的特色,把历史的文化和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地方文献有极其丰富的内容,涉及到各个领域,它的种类繁多,可以按照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例如从内容到形式上来说,具有普遍性.一般的地理文献都是由当地人士编写,记录的内容真实、可靠、详细,具有权威性.
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特色,而在地方特色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地方文化,因为它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代表.地方文献在修建具有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时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地方文献内记载着许多的文学资料,可以提供许多的参考依据.同时地方文献内又记载着大量的地方文化特色,人们可以通过记载找到那些失传已久的传统风俗,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失传已久的传统风俗发扬光大,让大家都了解这些传统的特色文化.
菏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产品从2007年提出了“一城三乡”的品牌.地方的历史人物、文化是城市精神品格的基础,因此想要建设文化特色城市,就要在突出重点、思维创新的基础上建设好“一城三乡”的品牌.在建设时要加大对历史人文景观的挖掘力度,把菏泽建设成为一个以特色文化和精神为主体的文化强市,展现其开放大气、诚心向上的精神文明风貌,铸造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
1.2 社会价值
菏泽学院图书馆在服务学校教学科研的同时,还要努力地搜集和保存好当地的地方文献.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的读者们服务和调研,进一步弘扬地方文化,图书馆组建了地方文献保障与研究中心,着手于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中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将地方文献对外开放,达到资源共享,以此来加快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
在集藏内容时,可以以一些著名的代表人物为主线,集藏一些他们相关事物的地方文献.菏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曾出现过许多的人才,但是我国现今历史学界对于他们的探究较少,特别是对于近代史人物的探究更加的少.作为菏泽的当地人物,在本土上进行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2],在对历史文化研究做出贡献的同时,又可以以人文景观为基础开展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旅游业建设,以此来招商引资,打造菏泽城市的传统文化精神,以此来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在菏泽当地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因此可以在民间广泛的收集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这对于开发菏泽的人文精神文化有较大的益处,同时这样做还可以加大菏泽的宣传力度.
建设以何思远和周自齐为主的研究基地.在建设时,可以由历史人物的家乡带头大力开发历史人物,以此加大招商引资的有利条件.同时可以开展何思远和周自齐的研究大会,广泛宣传.在菏泽当地开展近代人物的宣传工作,可以加大开发和研究力度,同时还可以加大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积极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打造菏泽的地方影响力、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
2 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开发
互联网作为一种便捷、快速、广泛的信息传播工具,是当代信息传输技术的重大突破,在网络环境中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数据库是图书馆网络化服务的竞争力所在,图书馆品牌突出的是产品的价值,追求的是特色化服务的方式、内容和效果.菏泽地方文献数字化存储,网络化传播,是图书馆保护当地文献资源的独特性职能的充分体现,而其产生的独特品牌更代表一个地方主体对历史的认知和对现实的感受,是当地独特文明的体现.
2.1 建设与开发地方特色全文数据库,其途径有以下几点:
(1)从历史文献中捞珍.中国历史文献资料极其丰富,其中不乏菏泽当地历史变革、风土习俗、生产经济状况、名胜古迹、当地风俗文化、人物的记载,开发当地特色文化,各部“正史”应纳入搜集范围.从其列传、地理志、艺文志中进行详细摘选,把有关记载进行归纳总汇,加工成新的载体文献;(2)从杂史、别史、野史、稗史、私史、专史等史籍文献国,提取有关菏泽的记载;(3)人物传记和菏泽当地名人的著作.(4)通过宣传部门、党史办、地方志及年鉴、政策研究部门、档案馆、民政局、公安局、博物馆等单位进行收集复制,通过相互交流收集这些单位丰富的情报信息.进行资料收集的同时要动员说服这些部门和个人将其所编撰或收藏的相关文献资料捐赠给图书馆收藏.(5)建立健全地方文献呈缴制.(6)利用电视、图书、报刊或网络收集零散资料.(7)运用采购方式从市场、书店以及藏书家手中收集地方文献.工作人员要留心旧书店、旧书摊、祠堂、庙宇等地方,如果看到珍贵的地方文献就购买,及时收集,这种方式便捷又可以填补薄弱环节,还可以节省经费.尽管文献来源困难,只要有目的地进行开发,就不难搜集到有价值的文献.
2.2 建设与开发地方特色全文数据库,征集内容和范围
2.2.1 由地区的各级领导、社会团体等公众事业单位及个人共同收集、寻找具有地方特色有具有保护价值的刊物、资料,包括地图、年画、年鉴、图像、文献资料、报刊、简报、影响、通讯、史志或是各个乡村的村志等.
2.2.2 当地人民流传的家谱、族谱、账本、古典书籍、书画、年限久远的图书[3]、图片、地契、金石拓片、历史实物、绘画作品,或是可以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影响等.
2.2.3 原籍菏泽或曾在菏泽任职、具有时代特征或是一定影响力的人士土著、信件、回忆录、传记、字画、手稿、日记或是影像资料等.
总之,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地方文献的收集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图书馆文献工作者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地方文献进行收集,这样地方文献的收集才比较全面.
3 地方文献收集的地位和作用
在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一些地方文献的记载形式和内涵与以前相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方文献中不仅包含专著、期刊、家谱、具有搜藏价值的名家手稿等,还包括文学论文等新形势.现今不仅有了印刷的书籍,还有许多的光盘、磁盘、印象资料等,因此地方文献的收集在图书馆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地方文献不仅仅是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人物的事迹和历史久远的内容,还可以让大家感受于现在不同的民风民俗.以此来加大菏泽的建设,让更多的人了解菏泽的风貌、人文景观,这样可以加大菏泽的经济建设,促进菏泽的发展.
近几年,随着全国范围内的编史和修志工作的开展,让大家直观、方便的看到,不管是久远的家谱还是原始地图,对于经济发展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4].这些资料手机号后应该注意其分类、整理和保存工作.这对于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有很大的帮助,在开发文献资料时可以利用时,其内容的收集及意义可以作为当时历史阶段的代表,表现在那个阶段的发展状况等.
地方文献是一定区域风貌的“百科全书”,它反映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沿革、发展和现状.地方文献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的文化、科学、教育水平的标志之一;是认识地方、了解地方和宣传地方的可靠资料;是当地党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制定本地国民经济计划和进行决策的参考依据,它在研究、开发利用地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等方面,将会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地方文献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家文献和历史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实用性.同时,地方文献是图书馆、特别是藏书建设的重点之一,它对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越来越显示它的咨询与决策作用.
地方文献拥有较高的收藏和保存价值,它对于传统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在21世纪信息化的时代,在人们的生活逐渐变得信息化,所以对于高校的图书馆建设来说地方文献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的有利条件.作为具有收藏、保存、励志价值的地方文献,一直被文化部列入到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中,然而各大高校同样以此作为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图书馆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表明收集、分类、管理、开发这些地方文献资料,可以促进当地的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城市的影响力,这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志兰.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色信息建设[J].现代情报,2004(5).
〔2〕3edu.net.浅谈如何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J].图书馆学刊,1999(2).
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规范化管理,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启用〈职业资格证书〉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厅函〔1999〕44号)、《关于职业资格证书核发与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培就司发〔1999〕29号)和《关于印发〈职业资格证书填写要求〉的通知》(劳社培就司发〔1999〕39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现将启用《职业资格证书》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市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原《技术等级证书》、《技师合格证书》和《高级技师合格证书》统一更名为《职业资格证书》的决定,并于1999年7月1日启用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职业资格证书》。届时,原证书一律停止办理和核发,此前按本市有关规定核发的仍然有效。
二、职业资格证书由各鉴定机构按要求填写。
(一)职业资格证书(以下称证书)填写内容的汉字、数字、日期从规定日期开始一律采用打印机打印。
证书各项内容所填写的汉字使用仿宋小四号字体,数字使用仿宋小四号阿拉伯数字。姓名超过6个汉字的可以按照两行填写。
文化程度应分别填写:小学、初中、高中、中专、技校、职高、大专、大学、研究生。
(二)证书职业(工种)名称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规定的名称分两行填写,第一行为职业名称、第二行为工种名称。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职业(工种),各主管部门应在接到本通知后15日内报我局,经请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后,方可使用。
(三)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采取百分制填写。
评定成绩填写合格、良好、优秀。成绩在60--79分的为合格,在80--89分的为良好,在90--100分的为优秀,评定成绩按两项考核成绩中最低成绩确定。
(四)证书照片处须贴本人近期2寸免冠黑白照,并在左下角加盖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钢印)。凡由国家统一命题或从国家题库提取试题鉴定合格者的证书,须在照片右上角压贴国家统一命题鉴定合格证签。
(五)证书发证机关处应盖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专用章(红印)。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印)处应盖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红印)。日期处应填写考核成绩审定的日期。
(六)实行国家统一鉴定的职业(工种),其鉴定合格人员统一使用套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技能鉴定专用章和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印章的证书。
(七)证书应在考核成绩审定后的15日之内发放,证书发证日期处应填写发证机关审核批准办证的日期。证书自发证日期起生效。
(八)证书身份证号处按本人实际身份证号填写。现役军人和“两劳”人员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编号。
(九)证书填写内容必须按上述要求执行。各机构要抓紧做好相应技术条件的准备。从10月1日起,一律采用打印机打印,打印软件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提供。未按照上述要求填写与验印的证书,一律为无效证件。
三、证书编码根据《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编码方案》(劳培司字〔1997〕44号)规定采用13位数字编码,从左至右的含义是:
(一)第1——2位为证书核发年份代码,取核发年份的后两位数字,2000年代码从00开始,每年顺排。
(二)第3——4位为发证地区或行业代码,北京地区代码为01.(三)第5位为鉴定机构标识代码,取值为1——6,依次表示:
1--北京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2--地方职业技能鉴定站;
3--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4--工人考核委员会;
5--行业技师考评委员会;
6--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四)第6——8位为鉴定机构,编码由三位数字(不足三位时在前面零补足)组成。工考委用许可证代码后三位数字表示;行业技师考评委员会按北京市劳动局通告(1996年第5号)公布的序号表示,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编码为“000”。
(五)第9位为证书等级代码,取值为1——5,依次表示:1——初级、2——中级、3——高级、4——技师、5——高级技师。
(六)第10——13位表示证书核发顺序编码,每年度按鉴定机构分等级从0001——9999依次顺序取值。
遗失证书补证的证书编码由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编号。
四、加强证书管理和统计工作。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坚持职业技能鉴定统计报表制度,按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劳办发〔1996〕262号)的规定程序和时间做好上报工作。各鉴定机构应于每年6月15日、12月15日之前上报鉴定统计报表(软盘)。市鉴定中心应按规定时间汇总上报,并报职业技能开发处。根据全市职业技能鉴定开展情况,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于每年6月、12月中旬以前提出证书需求计划,填写《职业资格证书需求审核表》(见附件),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鉴定中心办理领取证书手续。
五、应严格对申请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员的资格审查。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受理申请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员报名时,应按《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规定的报名条件,严格进行资格审查;实行全市统考职业工种,必须依据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通告确定的统一条件进行资格审查。参加鉴定每位考生填写的《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申报表》(见附件),一份存入本人档案,一份由鉴定机构保存,试卷均应保存半年备查。
六、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统一使用中英文对照的证书。凡因出国需要办理证书公证的,需由本人提交以下材料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验证。
(一)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北京市劳动局)核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本人所在单位的出国、跨地区交流证明(无工作单位的由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出具证明);
(三)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属局、总公司劳动部门(中央在京单位,驻京部队持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介绍信;
(四)本人二寸免冠近期黑白照一张。
对经过技能鉴定复核合格人员,按原市劳动局、司法局《关于办理北京市工人技术等级技师证书涉外公证的通知》(京劳培发字〔1991〕591号)规定的办法并出具相应证明。
七、补办证书和外省市调京人员办理更换证书手续按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关规定办理。
八、各机构在办证中由于证书质量问题或填写损坏,须交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集中销毁,并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应机构备案。
九、新的《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申请表》和《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花名册》(见附件)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开始使用。
附件1
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申报表
-----------------------------------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 照 |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 |
|-------------|------------| |
|文化程度: |身体状况: | 片 |
|--------------------------| |
|现有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工种)名称: |(二寸黑白)|
| 级别: 编号: | |
|---------------------------------|
|本工种工作年限: |
|---------------------------------|
|申报鉴定职业(工种)名称: 级别 |
|---------------------------------|
|鉴定成绩: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 |
|---------------------------------|
|职业资格证书编号: |
|---------------------------------|
| 职 | |
| 业 培 | |
| 工 训 | |
| 种 简 | |
| 工 历 | |
| 作 | |
|------|--------------------------|
| 本 理 | |
| 人 | |
1.1档案数字化的概述
数字化就是指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信息的传输功能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它能将声信号、电信号、光信号和磁信号等转换成数字信号,还能通过将语音、图像、文字等信息用数字编码的形式进行快速的传输和处理。档案数字化技术主要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将传统模式的文件和经过保存的电子档案整合为一个信息库。数字化技术应用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储存,应用网络化的形式进行传输,应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然后利用各种管理软件进行整合,最终实现档案服务方式的多样性和档案资源的共享。
1.2档案数字化建设内容
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内容:(1)、根据数字化的对象可以将档案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原有传统的档案通过扫描、加工和处理将原有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的转变;二是将已经完成的电子文档进行归为档案和存储,使文档完整齐全、具有真实性。(2)、从数字化的程度可以将内容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档案目录信息和档案全文信息数字化。(3)、从数字化的过程来看,首先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完成数字化档案的归类整理,然后通过存储设备对档案进行储存保管,最后由计算机网络技术完成数字化档案的查阅。
2、 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2.1档案数字化建设是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在这信息化浪潮中发生着巨大改变。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使无纸化办公成为了必然,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档案管理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走向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道路。数字化建设比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加迅速和准确。
2.2档案数字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档案所包含的原始凭证是最真实可靠的记载,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当今的人们已经越来越开始关注获取档案信息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了。与传统档案载体相比较,数字化档案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而且不会损坏到原文件。所以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应该尽快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准确及时的为各个领域提供便利,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2.3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档案数字化建设之所以会成为档案管理的必然,是由于传统的管理和数字化管理存在着几点显著的差别。传统的纸质档案载体成本高、容量有限,而且一旦遭到破话,将难以得到恢复。而数字化档案载体成本低、容量大,数字档案可以通过备份避免档案受到损害。再加上纸质档案工作繁琐、浪费时间和精力,而数字档案只需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的在很短的时间检索到所需的内容。最重要的差别是数字化档案可以满足人们在建筑设计和科研等方面的多维需求,这是传统模式不能相比的。
2.4档案数字化建设是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基础
如果能将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做的出色,就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目的是为国家更好的服务,达到社会资源共享的效果。档案数字化建设之所以说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是因为数字化建设可以克服地域的限制,实现大规模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和使用,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准确、时效性。因此,应该加快档案的数字化建设,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服务。
3、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3.1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当今,我国的地方各级档案部门已经应用信息技术将历史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了全文数据库以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至今,档案数字化工作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数字化建设行业的研究也才刚刚开始。由于办公自动化和网络信息化等技术的应用,在很多发展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如上海、浙江等的地方政府都加快了档案管理。目前,我国很多省市都提出了规划建设数字档案馆,深圳数字档案馆已在第二期工程的建设之中,青岛市已成为了试点城市之一,上海、浙江等地区也计划开展数字档案馆的建设。
3.2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由于档案部门独立完成数字化工作的效率较低,因此部分档案馆设想与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实行数字化业务外包。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还能保证档案的品质与效果。目前,档案数字化的业务外包还处于探索的阶段,但已成为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3.2.1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的内容
数字化业务外包是档案数字化行业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其内容包括建立可靠数据库、对档案资源进行整理,建设档案信息网站并加以维护,设计档案管理软件并开发等内容。充分利用最好的专业化的资源,减少实际成本、增加实际收入、提高自我竞争意识。
3.2.2实施档案数字化外包的策略
(1)先选择一个可靠的档案数字化外包公司。根据自己的需求加上专家的意见对外包商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评估与审核,选择一个好的服务商。具体说来,要对外包商的专业实力进行审查,看其是否有相关的资质证明。对外包商的能力进行审核,通过拥有的技术设备和开发的软件是否满足要求来进行判断。对外包商的经验和信誉进行审查,通过在近几年里所完成的项目判定其在配置管理、项目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及水平,然后选择合适的外包商。
(2)对数字化业务外包的管理制度应当加强。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的管理具有两点要求。其一,要制定合理的外包合同。合同必须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指明赔偿的责任与解决争端的方式,指出服务范围、允许对操作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改革,合同的签订时间以三年为佳,不能过长。其二,对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进行管理,档案部门应设立一个监管组织,定期对其进行监督并对其进展进行汇报、对受到服务的客户进行调查、与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相比较、对各项成果进行严格审查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为了有效实施著作权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并理顺著作权人、数字化制品经营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法律关系,特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所称数字化制品,是指将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以数字代码形式固定的有形载体,包括激光唱盘(CD)、激光视盘(LD)、数码激光视盘(VCD)、高密度光盘(DVD)、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CD-I)、照片光盘(Photo-CD)、高密度只读光盘(DVD-ROM)、集成电路卡(IC-Card)等。
第二条将已有作品制成数字化制品,不论已有作品以何种形式表现和固定,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一)所指的复制行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所称的复制行为。
第三条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利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他人作品制作数字化制品的,应事先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可以直接向被利用作品的著作权人取得许可,也可以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取得许可。
第四条国家批准建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各类作品的利用,包括以数字化制品形式的利用。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管理受著作权保护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以外的受著作权保护的其他作品,在其集体管理机构建立之前,暂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管理。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收取未与其签订著作权集体管理合同的著作权人的报酬,应及时转交相应的著作权人,并为此公告。
第五条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制订的收费标准须经国家版权局审批后方能生效。
第六条本规定生效之前,未经被利用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已经制作、出版或者发行的数字化制品,其经营单位自本规定生效起60天内应直接与被利用作品的著作权人补签合同或者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补签合同。
1局限性
据库即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管理和存储数据的仓库”,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水利工程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根本基础。由于水利工程数字化的标准不统一,按照不同数据结构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常常存在巨大差异,而按照相同数据结构组成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却又无法实现全面共享数据。
2滞后性
水利工程档案的形成其过程是动态的,是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生成的。而较多的档案数字化建设往往在选取时间节点时都是选择工程竣工时,对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都是利用竣工前的资料进行验收的,这将导致工程建设超出数字化的进程,造成数字化进程滞后,从而对工程的全面控制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意义变的无关紧要。
3安全性
只有在存在网络的环境下,才能进行对数字化档案的产生、归档、管理和利用。数字化档案的数据安全必须依靠网络,若没有网络数字档案的数据安全也就失去了保障,因而必须加强对网络的监督管理,从而确保档案数据的安全。
水利工程档案数字化建设要求
1完善组织建设
1.1组织机构建设
组织机构的存在能很好的保障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用。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参与方较多,其包括有相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业主方、监理部门、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等,为了数字化管理能够更好得到实现,各参与部门就应明确自身在数字化建设里的指令关系,并结合水利工程的特征,对职能组织机构、矩阵组织机构进行选用,而后对项目结构图、合同结构图、组织结构图等进行绘制。
1.2数字化建设中的工作任务和职能分工
项目的各参与部门在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各自的任务也都不尽相同。因而,各部门应明确在组织协调、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及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和分工。档案数字化管理职能由五个环节组合而成,分别是提出问题、筹划、决策、执行和检查。因此,各部门应结合各自的职能分工参与到以上五个环节中。
1.3工作流程数字化建设
水利工程的工作流程较多,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设计变更、合同管理和付款等流程都包括在其中。工作流程的数字化能将多种信息通过纳入计算机实行管理,从而通过数字化对纳入信息进行控制,促使工程建设过程整合成一个系统,进一步实现档案管理同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因此,必须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应用,确保其作用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完善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
2.1开放性的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
开放性的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能有助于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完善,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应开放水利工程档案数据信息的收集过程。档案工作的基础与起点就是收集工作,工程档案价值体现就是收集工作的及时、完整和准确。水利工程的各参与方应按照相关职能分工要求完成收集工作,还应结合工程实际适当扩大收集面,从而丰富档案数据库内容。二是应开放水利工程档案数据应用。随着水利工程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加深,其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由注重档案实体管理转变为对档案内容的开发应用。
2.2建立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标准体系
被普遍应用的标准应在档案数据库标准体系构建时优先考虑并采用。标准体系的建设时间较长,组成标准体系的各标准应组成统一的系统,且各标准间应相互联系、补充和约束。标准是随着情况发展而变化的,当原有的标准不在满足新的要求时,应对其实行可持续的维护。
2.3档案数字化建设应实现可持续管理
水利工程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动态的过程控制,而不是静态的成果体现,通过建立并完善档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将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等进行数字化,进而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档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应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服务,还应具备工程竣工后的数据处理、资源共享、信息交换等功能。只有先做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稳定性管理,才能做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管理,从而实现各阶段档案数字化标准相统一及新旧数据连续与继承。
2.4数据库安全建设
应对档案信息实行严格的安全保密措施,应制定相应的计划,然后有步骤的、分阶段的对档案实行数字化共享。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网络安全,应分类已经存在的档案信息,并将机密档案做好备份后尽量转移出网络服务器,存放到另外安全的地方。建立档案信息保密等级和建立档案信息共享制度,而后对数据的访问控制应结合档案数据的保密等级来实行。
结束语
1传媒企业集团数字化档案建设的现状
首先,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中随意性较强。在传统的传媒企业集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规范性的、系统性的工作程序,档案的搜集和整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没有统一规范的工作细则导致办公室档案管理混乱现象时常出现。在传媒企业集团中,有很多实际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巨大的文字、音响资料,重要的文件、对外交往签署的合同等,这些资料或文件中大部分是由企业多个单位、多个部门单独存档或管理,这些资料和档案的管理需要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体系,以免造成资料及档案搜集不全、遗失、损坏等情况的出现。
其次,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中缺乏档案管理意识。传媒企业集团中,很多资料、对外签署的合同对未来传媒信息的多层面分析、研究、项目开发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际的价值。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部门缺乏这方面的工作管理意识,造成重要资料不全、遗失等无法挽回的结局,为以后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也是文化研究上的重大损失。
再次,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中存在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开发的现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多方面应用,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在集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过度地重视硬件的购置,网站、网络的建设。但是对于涵盖传媒企业集团特色的软件开发上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落实限制档案利用的条框,不适用网络建设的规定等,导致没能充分地利用数字化档案的优势,没能有效地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
最后,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中队伍管理意识薄弱。传媒企业集团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导致整个企业集团的工作重心倾向于日常的采编、节目生产等工作,缺乏对档案工作的整体管理,没有形成管理档案的团队和相应的档案管理软硬件设备。
2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2.1建设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要提高企业集团领导的思想认识。建设数字化档案对于企业集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领导需要对企业的发展负责,优先树立科学的、合理的思想认识,做好思想建设才能加强顶层规范设计,由上而下由科学的档案管理思想指导,彻底贯彻执行。在具体的实施中,发现问题,反馈思想,从而优化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在领导层中加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加强对管理部门的管理,做好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监督,对每一份资料和档案都要负责,精心、尽心做好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
2.2建设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要建立全面的规章制度。全面的规章制度是企业集团数字化档案管理具体工作的执行标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企业集团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高效完成的保障。可以使企业集团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同时实现对数字化档案建设的综合管理。在具体的实施中,工作人员能够明确档案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利用,对所有存档的电子文件进行注录、编辑等具体实际操作中的规范。实现全面的规章制度建设能够确保数字化档案建设的成功完成,每一份资料和档案的正确整理和入档,企业中档案的安全管理和有效使用。
2.3建设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要重视度档案数据库的完善。传媒企业集团中建立有本企业特色的数据库,能够很好地实现在网络信息资源的平台上实现档案信息的公司内部共享。在具体的实施中,逐步增强数字化档案室的效能。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的实际操作能力,电子文件是档案数字化数据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主体部分。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并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在注重电子文件的数量的同时更要重视电子文件的质量,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可利用性。真正实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价值。完善档案数据库建立在规范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无规矩不成方圆,档案管理是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中要采用统一的格式便于整理,统一的索引标准便于档案的查找,统一规格的数据描述便于进行资料的整理、对比和分析。建立数字化档案建设的标准能够很好地实现档案的有效管理和应用。
2.4传媒企业集团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工作要完善档案数字化的硬软件环境建设。档案的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集团领导阶层做好思想建设后,要做好相关的硬软件环境建设。在数字化档案的建设中,需要配备一定水准的计算机、扫描仪等专用设备,完善档案数字化的硬件建设。相对而言档案数字化的软件建设更加复杂,难度更大。既要做好数字化档案相应的管理制度,还要注意计算机软件的更新和优化。
为保证工程项目档案工作的有序管理,档案管理从签订招投标合同就同步启动。以合同约定为抓手,严格执行合同考核条款,严抓过程质量验收关,强化管理执行力。在项目合同中列入档案管理条款,主要包括档案工作管理职责,归档的标准,移交时间及进度,工程档案的质量,数字化信息源数据、视频材料及竣工图纸规范等。合同执行过程中,采取档案资料移交保证金及档案室验收签名的双重管控措施,共同约束各参建方档案资料管理程序。以合同考核条款,控制档案质量,确保文件内容的真实、准确。接收阶段性档案移交时应注意层层把关,尤其是隐蔽工程材料检测及验收记录等,核查档案材料以专项验收标准为准绳,验收成绩为指标,达到相应的考核成绩,各参建单位方可获取合同条款中约定的相应的档案质量保证金。以合同条款为依据,规范项目档案工作,是建设项目档案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的有利保障。全过程管理的思路、完善的管理制度标准、健全的监督机制、成为电力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控制的规范化、标准化的超强引擎和重要举措。
二、应用信息化手段,数字化管理提供利用服务
1.工程档案管理的高度数字化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管理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工程建设档案的形成,是档案工作者劳动智慧的结晶,通过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将其转化为档案信息资源,而这些资源只有提供利用,才能产生价值和效益。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是检验档案工作有效性的关键指标。近年,档案信息化建设探索工作在不断的推进,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也列入了工作日程。目前国家重大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标准虽然没有明确数字化的具体要求,但是广东省档案局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数字化要求已经更趋于严格,而电力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更上了新台阶,基本已经实现90%以上的全过程数字化,这也给档案人员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难度和强度。工程建设项目档案全程电子化管理的创新理念,虽然受到多方的阻力,但是项目档案全程数字化管理还是逐步实现了较高的程度。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对电子文件实行全程控制,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电子文件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理,记录电子文件从“出生”到归档,到成为电子档案的一切活动过程和处理情况。项目建设过程档案人员对电子文件的生成、运转、保管和处理情况适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失误。在过程管理中,所有有助于电子文件重要属性和有效管理过程的信息都记录在案,以证实电子文件的运转状况,确保电子文件的管理质量,保证电子文件的产生、处理过程符合规范,充分利用管理系统的各种资源,实现系统工程软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最大共享。项目建设前期,重要立项文件及前期文件的管理,档案信息主要来源于办公室自动化应用系统(OA)、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MIS系统)。通过统一的管理流程,规范电子文件过程管理,包括电子源数据的管理,工程资料在信息系统中完成全部审核及发放流程,以便捷的自动归集方式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及归档管理。竣工图纸审核阶段,可以同时发放至不同专业专工及参建单位审核签批,既节约了审核流程的繁琐环节和等待时间,更重要是解决了修改图纸版本可能出现的差异性问题、来源的可靠性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工程资料的管理效率。工程项目的电子文件应用档案信息系统,完成各业务系统电子文件的归集整理,并生成有效的电子档案。档案信息管理平台依据《电子文件归档元数据规范》,从各业务系统收集相关的电子文件数据资料,档案人员经过鉴定整理开发,档案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可再次通过OA系统推向各用户的信息平台,便捷有效的提供电子档案阅览,实现全过程电子档案的有效归集和利用。档案信息系统通过收录规范的元数据,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安全、有效和可持续性。
2.档案信息化的高效服务档案管理工作在项目建设前期提前介入,让参建各方有明确的目标,建设单位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包括档案收集范围及整理规范,验收标准以及电子文件规范,使国家标准、行业规范较好的运用到项目档案管理中,各参建单位在整个项目的档案信息网络中,可直接实现项目信息的资源共享,也可在线查阅和跟进项目的进度和更改,应用效果尤其明显,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有一个深刻的案例,一台新建机组项目开展安全性验收评价工作,验收专家组到档案室收资,专家组原定为此项工作预留了7个工作日,结果仅仅用了一天半,已经完成了全部的收资工作。这节省下来的五天时间让专家们大大惊诧之余,对该电厂项目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程度、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档案的齐全、完整和有效性给予了高度评价。电力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不仅实现了工作效率的提升,更为实现电子文件网络与工程建设同步,推动档案数字化迈进了一大步。
三、结束语
从北京到廊坊的路只有36公里,而赵仕平却走了将近四年。为了实现数字化内控的理想,华日家具实业集团(以下简称“华日家具)CIO赵仕平,在公司筹划上市的2005年,就开始和北京的一家软件公司合作,试图从OA入手,来满足协同应用、规范流程,基本实现公司内部的数字化管理与控制。可是这一设想最终在2006年以失败告终了。
2007年公司成功上市后,身兼CIO与CFO于一身的赵仕平,又开始了自己数字化内控的探寻。虽然他不是科班技术出身,但是他基于财务方面延展出来的对系统的思考,更有借鉴意义。
在放弃OA,提出“大OA”的口号后,赵仕平仔细描述了自己设想的数字化内控的美好前景:以应用开发平台为基点,对12个业务层面进行关联控制,从而实现华日家具的数字化内控管理。
协同不是目的
华日家具成立于1992年,公司坐落于京津塘高速公路中段――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北京36公里)。作为国内老牌的家具企业,华日家具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际著名商标”、“质量万里行信得过产品”等多项国际国内大奖。
2003年赵仕平来到华日家具任职公司首席财务官,这时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公司筹备上市。2004年9月20日证监会批复华日家具,获准其到香港创业板上市。2007年2月华日家具在香港成功上市。
在筹备上市的同时,华日家具流程的规范化和管理的自动化需求也随之跟进。展开企业信息化建设这项任务也落到了赵仕平身上。2005年,华日家具签约一家软件公司,针对公司的OA协同办公系统进行定向开发,整个项目进行了两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对于这个“鸡肋”项目,在签订合同两年后,赵仕平选择了终止合作。
华日家具上市之后,对于规范流程的需求声日益迫切。赵仕平希望实现信息化管理后的华日家具,实现管理模式能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被快速复制,达到规范管理和人员配置最优化,系统能为集团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信息,能使管理变得更简便、有效,从而节约管理人员的决策时间,使公司能在面对客户的需求时更快捷地做出应答。
在赵仕平眼中,现在的OA系统只是完成一个审批的功能,而他希望OA系统能够解决业务逻辑,一个不再只是能够审批同意还是不同意,而是同时能够帮企业管理业务的产品。“可以把业务逻辑写入到预算规则中”。
带着这样的观念寻找软件,在有了一次惨痛的经历后,赵仕平眼界放得更宽,他认识到如果限于目前的OA产品,不仅不能实现数字化管控的目的,而且束缚了手脚。最后他选择了应用开发平台软件,在平台上应用配置化设计理念和构件/组件技术,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难度,并且应用可立即部署,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应用开发的调试期。
二次选择更显理性。经过众多的比较后,赵仕平最终选定了创恒信公司的F1应用开发平台软件,作为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之所以选择F1应用开发平台软件,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这个平台软件的架构灵活,在将来部署业务的时候会比较简捷,我们会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再进行开发。”
根据赵仕平的规划,企业内部上下协同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希望通过这个开放的平台,把相应的一些应用系统都无缝链接起来,最终实现他的数字化内控的梦想。
统领12层控制
近年来的华日家具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占地面积400多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销售网点600多家 ,集生产销售、科研开发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企业中,赵仕平提出数字化内控绝不只是一个梦想,因为只有信息技术,才能实现这种多业态、大规模的企业管理。赵仕平认为,企业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应对信息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和信息系统应用控制。
在他看来,一般控制包括:着重考虑与信息系统开发、程序变更、系统维护、系统和数据安全有关的信息技术控制目标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是否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并以此评价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理性。应用控制包括:着重考虑信息系统中与业务流程相关的控制点,并以此评价相关应用系统操作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
赵仕平说,华日家具随时要面对普遍风险,比如:采购订单信息不明确、不完整或不统一,采购订单未能及时正确的执行从而影响公司的运营与管理;采购订单未进行适当的审批,执行了不合理的采购订单;采购订单未与供应商进行必要沟通和确认,采购订单未能及时正确的执行;未能及时跟进采购订单/合同的执行情况。
那么该如何采取控制措施呢?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确立采购订单的标准格式、样式及标准条款和条件,并明确规定采购订单中必须列示的基本和其他采购附加信息。如标准的订单条款和条件不适用,可就采购事项拟定单独的协议。采购订单的创建和修改,根据订单性质和涉及金额,必须经过分级审批。供应商收到公司发送的采购订单后,应确认订单内容,由其业务负责人签字/签章确认采购订单生效后,作为双方权责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订单生效后,采购人员定期跟进采购订单的执行情况,定期审阅系统的订单状态,对未履行订单和逾期尚未处理的订单,应及时查明原因。合同签订后,发现内容约定错误或者不明确以及发生合同争议的,由原合同签订部门和人员与供应商就增补、变更有关事项协商,并按要求重新履行合同审批程序。
实现这些控制措施,就构成了数字化内控的一个模型。基于赵仕平的数字化内控理念,华日家具成立了一个17个人组成的团队,与F1软件项目组一起进行软件的二次开发,以F1软件平台为基础,把目前公司使用的几十套应用系统串联起来,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实现可视化、易管理的数字化内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