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增债券投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当前,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等多重因素影响,税收任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之我区可用财力有限,融资门槛提高,融资成本加大,合规且低成本的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将是政府类投资项目当下乃至未来几年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和规定发挥好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效益意义重大。近年来,专项债券作为我国重要的积极财政政策创新工具不断被运用,省财政厅下达我区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占比也逐年增加,2019年的占比为90.49%、2020年的占比为93.24%。因此如何加快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使用,助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若丘山,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几点认识:
一、现行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的要求
根据新《预算法》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举借的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明确了新增债券资金使用的原则性要求。
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预算管理办法》的通
知》(财预[2016]155号)要求,专项债务(含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还本付息、发行费用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也就是由财政部门按照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分口径对新增债券资金进行日常管理。但是新增债券是有偿融资,增强投资效益、保证投融平衡是必然要追求的目标。且债券资金往往用于建设和运营期限较长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需要财政部门与发改部门树立政府投资计划的概念,建立政府投资计划与预算管理衔接的意识,从而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率。
二、当前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使用存在的风险
一是项目建设风险。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的主要投向领域为公益性大基建项目,具有庞大、复杂、周期长、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往往因征地拆迁、规划设计、用地指标等前期工作不能按时完成,或由于建设工程拖延,造成不能按期开工、完工,或部分项目虽已完工,但由于种种原因竣工验收较慢,或未办理竣工决算及决算审计,容易导致债券资金无法及时拨付,造成资金沉淀闲置。
二是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与项目融资需求不匹配的风险。目前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模式是自上而下的,市县(区)级政府无自主发债权限,债券分配的规模受上级和本级债务限额管理,发债规模、结构和用途无自主决定权,中途也不能根据需要调整债券规模和资金用途。此外,受发债时间限制,部分债券资金到位时间不能很好地与建设进度相匹配,项目建设与资金实际需求脱节,造成资金来源断档、项目推进不畅,存在项目推进和资金使用的错位,从而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也增加库款管理的压力。
三是财政监管风险。部分新增专项债券使用单位对债券资金使用要求不熟悉、不研究、不咨询,认为可以用本单位现有资金先行垫付的情况时常发生。此外,新增专项债券项目大多数是打包项目,项目支出哪些可以使用专项债券资金,哪些不可以用专项债券资金没有具体的明确规定,所谓的“公益性资本支出”需要上级财政部门进一步明确。
三、加快新增债券资金管理使用的建议
一是精准谋划新增专项债券项目。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咨询机构,四方力量有机组合,现场办公,有效衔接。本着谋划一批“想干没钱干,没钱也要干”的项目原则,按照专项债支持的领域,建立引进高水平咨询机构联合会战模式,提早介入对项目策划、融资方案、风险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帮助谋划和策划一批符合专项债支持领域、符合行业标准、符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的专项债项目。
二是着力解决新增专项债项目的前期工作问题。一要解决项目合法合规性的问题,项目相关的选址规划、用地、用能、环评、水土保持、审核报备等手续要办理完成。二要解决项目成熟度的问题,与项目相关的征地拆迁、市政配套、水电接入等项目实施必备条件要基本办理完成,具备开工条件。
三是提高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的集中度。按照国家对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的使用规定,有针对性地筛选出一批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最突出、最迫切的公益性资本项目,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确保新增专项债券资金集中用于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防止资金使用“碎片化”,切实发挥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牵引性、带动性、关键性作用,更好地服务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及时拨付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省财政厅新增专项债券限额下达后,区财政部门应及时提出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分配方案,经区领导同意后通知债券项目主管部门,待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下达后及时拨付至新增专项债券项目主管部门,保障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及时使用。
五是加强指导合规使用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有其特殊的使用要求,对照项目发行前期编制的实施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帮助项目主管单位逐个项目梳理,确定专项债资金可支出范围,提醒项目单位在签订合同时,优化支付条款约定,加速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拨付到施工单位。
关键词:金融市场 债券展望 投资策略
中图分类号: F8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6)02-0011-02
一、经济稳定快速增长,通货膨胀保持温和
2006年1月6日,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将2004年我国GDP增长率从原来的9.5%修正为10.1%,预计2005年全国GDP增长率调整后也将高达9.8%。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GDP增长率将达到9.3%左右。投资方面,政府除了继续保证在建和新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还将特别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估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将达到25%左右,比去年有所回落。消费方面,受经济快速增长和政府鼓励消费政策的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人口收入将继续较快增长,从而刺激消费,估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会达到13%左右,略高于去年。进出口方面,由于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外贸需求继续增加,出口贸易增长仍将达到25%左右,低于去年的28.4%,但受国际收支失衡和贸易摩擦加剧影响,政府将采取措施加大进口,进口贸易增长将提高到20%左右,高于去年的17.6%。
2006年通货膨胀将保持温和,CPI涨幅将控制在2.5%以内,比去年有所上升。粮食价格趋于稳定,居住价格进一步趋缓,但公共服务品价格有可能上升。由于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走低,通货膨胀压力不大。
二、资金供大于求压力不减,央行货币政策左右大局
2006年,债券市场资金面仍将面临供大于求的强大压力,而最终局面则取决于央行的货币政策,取决于央行回笼货币的力度,取决于新增央票和央行正回购能否有效对冲由外汇储备增加引起的新增人民币占款。
根据央行数据,去年我国人民币存款累计新增4.39万亿元,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2.35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量超出人民币贷款增量2.04万亿元,但各类债券新增发行量却只有9900亿元,同时由于股票市场因为股权分置改革暂停新股发行,非信贷资金大量进入债券市场,造成债券市场资金供应远大于需求的局面,从而导致债券价格一路上扬,市场利率大幅下跌。
在造成市场资金供远大于求的原因中,央行的货币政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全年新增2089亿美元,使得人民币外汇占款增加1.86万亿元,而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货币量只有1.32万亿元,从而向市场净投放人民币资金5400亿元。如果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完全对冲了新增人民币外汇占款,潜在的资金供应量将相应减少,市场资金面就不会那么宽松,去年的债券市场走势将很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格局。
今年我国外汇储备预估仍将增加2000亿美元左右,人民币外汇占款将新增约16000亿元,债券市场资金面将面临与去年类似的压力,央行的货币回笼政策将直接影响市场资金的宽松,从而左右债券市场的走势。
三、央行意图减少流动性,市场利率有望上升
在宏观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预期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债券市场的走向主要取决于市场资金面的变化,而央行的货币政策又直接影响市场资金面的宽松,去年债券市场的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在目前宏观经济和通货膨胀预期比较明朗的情况下,央行的货币政策是2006年债券市场走势的关键。具体而言,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和节奏,央行发行票据和进行回购的数量、时间、品种及其组合将决定今年债券市场的起伏波动和最终结局。
那么2006年央行到底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呢?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工作会议上,央行宣布今年的货币政策预期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6%,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14%,人民币贷款新增2.5万亿元,其中M2增长预期目标比去年预期提高1%,但比去年实际增长低1.57%;M1增长预期目标比去年预期降低1%,但比去年实际增长高2.22%;人民币贷款新增预期目标与去年持平,但比去年实际新增高0.15万亿元。从中可以看出,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图有两个:第一,去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过高,今年央行将减少货币供应增长,但增幅下降又不会太大,因此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加大货币回笼力度,很可能完全对冲因外汇储备增加引起的人民币外汇占款。第二,去年人民币贷款增量过低,今年央行将采取措施继续鼓励增加人民币贷款。所以,2006年货币供应增长将会下降,人民币贷款增量将会上升,债券市场资金供远大于求的局面将会缓解和改变。央行今年的货币政策目标在去年宏观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执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更加符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执行结果与预期目标也将更加吻合。
基于以上的判断,我们认为2006年债券市场利率将会适度总体上升,上升幅度达到50bp以上。从期限上看,7天期回购利率将达到2%,5年期国债利率将达到3%,10年期国债利率将达到3.5%,由于国债从今年起开始实行余额管理,短期国债将增加,中长期国债将减少,因此中长期债券供应仍将紧张,短期利率涨幅将大于中长期利率。从时间上看,二季度将是各种债券(不包括央票)的到期高峰,总量将达4133亿元(见表一),在已经发行而尚未到期的央票中,一至四季度到期量将分别为5860亿元、3932亿元、2150亿元和4450亿元,因此三季度债券央票到期量较小,二、四季度到期量较大,三季度利率上升的概率较大,同时一季度由于春节因素,市场资金趋于紧张,利率也可能会上升,但一季度债券发行量通常较少,从而部分抵消资金紧张的压力。当然,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和节奏完全可以改变任何时段市场资金面的情况,从而决定市场利率的变动轨迹。如果假设各类发行主体2006年债券发行增量基本保持去年的水平,那么2006年各类债券发行总量将达到近2万亿元(见表二)。
四、2006年债券市场投资策略
鉴于2006年市场利率的上升趋势,短期债券利率升幅可能大于中长期债券,以及三季度市场资金供应可能相对较少,今年债券投资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在利率上升的时候适时买入债券,建仓的最好时机可能在一季度春节后和三季度,待市场利率回落后适时卖出,出仓时机有可能在二季度和四季度,具体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节奏和力度而定。
社融大幅回落
4月新增社会融资7510亿,约占3月新增量的三分之一,同比少增3072亿。从表内贷款来看,对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新增5642亿,同比少增2403亿;4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走弱,企业去外币负债趋势回升,外币贷款减少706亿,再现负增长。信贷下降是新增社融回落的重要原因。
表外融资中,新增委托贷款1694亿,新增信托贷款269亿,增长相对平稳;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大降2778亿,主因票据监管导致表外转表内趋势延续,而4月表内票据融资大增2388亿,所以总体保持稳定;4月新增企业债融资大幅回落至2096亿;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51亿。
企业债净融资减少是社融回落的又一原因。4月新增企业债融资从3月的7000亿大幅回落至2096亿,但同比依然多增480亿。4月份信用事件屡发,企业债利率大幅上行,大量企业债取消或推迟发行,对直接债券融资构成>中击。根据路透社的不完全统计,4月份共有超过150家发行人,累计1543.3亿人民币的短融、中票及企业债等取消发行。在经济增速放缓、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未来信用事件恐仍将难以避免,对信用债发行仍将产生抑制作用。
新增信贷骤降
4月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556亿,同比少增1523亿,环比少增8144亿,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其中居民中长贷新增4280亿与上月基本持平,4月房地产销量依然高增、房贷需求未减;非居民中长贷跳水,减少430亿,同比少增3200亿,反映企业投资需求低迷;仅票据融资同比多增超1000亿;居民和非居民短期贷款也大幅回落。
4月居民中长贷仍处高位。4月新增居民中长贷4280亿,较3月少增117亿,但仍处高位,同比多增超2700亿。去年4季度以来,市场流动性过剩叠加信贷政策利好,房地产市场大幅回暖。从融360重点监测的35个城市情况来看,4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52%,环比下调0.02%,较去年同期的5.74%平均利率大幅下调1.22%,创历史新低。与此同时,尽管调控政策出台导致地产降温,但4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依然成交26.4万套,处于历史高位。未来随着地产销量继续放缓,居民中长贷可能回落。
4月非居民中长贷大幅回落。4月新增非居民中长贷-430亿,较3月少增5508亿,同比少增3206亿。从季节因素来看,一季度银行信贷一般都会冲量上升,而今年一季度天量信贷对银行储备项目的消耗要更明显,所以4月信贷受到“挤压”回落。
此外,信贷回落也反映融资需求依然偏弱。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0%,低于上月的6.8%,也低于市场预期的6.5%。工业增速回落说明一季度的货币刺激并没有增加经济好转的可持续性,融资需求依然偏弱。
政府融资激增
虽然4月社会融资及其中的信贷大幅萎缩,但是其中并不包含政府融资,而恰恰是后者在4月份大幅激增。4月份政府债券净发行1.22万亿,同比多增1.14万亿,其中地方政府债券净发行1.06万亿,同比多增1.06万亿。按照央行的说法,4月通过地方债发行置换的贷款规模不低于3500亿,所以这部分贷款规模减少仅仅是换做以地方政府债券的形式存在。
这意味着若加上4月份地方政府债券净融资额1.06万亿元,新增社会和政府融资规模将达到1.82万亿元,同比多增7574亿元,融资总量依旧充足。
政府存款激增
4月M2由上月13.4%回落至12.8%,考虑到低基数因素,这一增速不仅低于市场预期,还首次低于13%的年度目标,M2回落的主要原因是财政存款大幅增加。4月新增财政存款9318亿,同比多增8217亿,环比多增1.1万亿。但是财政存款不统计在H2中,对货币总量增长产生收缩效应。而4月一般存款增速为12.8%,与3月基本持平。根据央行有关负责人的解读,4月财政存款增加影响H2增速约0.64个百分点。财政存款增加一方面因为4月地方债大规模发行,另一方面4月营业税清缴和地产回暖使地方财政收入大增,而支出大幅回落。
从新增存款看,4月人民币存款增加8323亿,扣除激增的财政存款以外,居民存款减少9296亿,企业存款增加21 75亿,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873亿。存款数据变化也意味着资金在流向政府部门。
4月M1同比增速继续上升至22.9%,M1和M2剪刀差进一步扩大。一季度信贷天量增加,项目在逐步实施,资金从金融系统进入实体经济过程中会导致存款“活期化”。而一季度M1的高增长也有滞后影响,事实上4月M1环比仅增加1900亿,而3月份就增加了1.9万亿。此外,地方债发行和财政收入上升或导致机关团体活期存款上升,对M1亦有推动作用。
货币趋于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