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投资规划设计范文

投资规划设计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投资规划设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投资规划设计

第1篇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投资控制

1 前期规划与设计对工程投资控制的重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以其大运量、高效率、低污染等优势,成为许多大中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首选。但是,由于轨道交通工程初期投资巨大,运营维护成本高,导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经济效益差,制约了其持续、长远发展。因此,有效地控制与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投资,对其长远发展尤为关键。

在前期规划即投资决策阶段,决策者就要确定许多决定项目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的主要内容,因此,前期规划阶段对项目投资和运营成本控制至关重要。有资料研究表明: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已经决定了项目全寿命周期80%的费用。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环节,是影响投资最大的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5%~35%。很显然,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以前的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因此,规划与设计阶段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投资控制非常重要。

2 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构成与控制重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涉及的专业和系统较多,技术复杂,牵扯面较广,工程管理及投资控制有一定的难度。由于不同地区工程造价水平不同,地质条件不同,导致土建工程等费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选择同一地区不同线路的设计概算对投资构成作概略分析。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组成见表1。其中,A号线路长14km,均为地下线路,设12座车站;B号线路长16km,其中地下线5.2km,地面和高架线5.8km,设9座车站,其中地下3座。

第2篇

1.1 水运建设投资总体保持稳步增长

新世纪以来,我国水运建设投资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16年,我国水运建设(指沿海和内河港口建设,下同)完成投资亿元,年均增长14.9%。从“五年计划”看,“十五”期是我国水运建设投资高速增长期,完成投资亿元,年均增速为31.7%;“十一五”期是我国水运建设投资的快速推进期,完成投资亿元,年均增速为11.2%;“十二五”期是我国水运建设投资结构性调整期,完成投资亿元,年均增速为4.5%(从2013年开始,投资增速呈现高位下调态势)。

结合我国水运建设实际及历年建设投资变化特点,水运建设可分为3个重要阶段:(1)2001?D2006年是我国水运建设快速推进期,此时水运建设投资加速增长,年均增速为37.9%,年均投资净增139亿元;(2)2007?D2013年是我国水运建设持续快速推进期,此时水运建设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速为8.4%,年均投资净增94亿元;(3)2014?D2016年是我国水运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构转型期,水运建设投资增速高位回调,年均增速为 3.0%,年均投资净增 44亿元。

由于根据我国水运建设实际及历年建设投资变化特点将水运建设发展划分的3个阶段能够更好地反映我国水运建设投资额变化的特点及规律,因此,除特别说明外,下文均以该方法划分的阶段来对我国水运建设发展进行分析。

1.2 港口建设投资呈现结构性变化

2001?D2006年期间,沿海港口建设投资额年均增速高达41.7%,占水运建设投资总额比重80%以上,持续维持在高位,此阶段是沿海港口大建设大发展的高速推进期。在此期间,内河港口建设投资额虽低于沿海港口建设投资额,但也保持着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26.4%。

2007?D2013年期间,我国沿海港口建设继续快速推进,但内河港口建设推进更加快速,沿海、内河港口建设投资年均增长分别为4.8%和19.0%;因此,此阶段内河港口建设投资额在水运建设投资总额中的占比快速提升,由2006年的18.5%提升到2013年的35.7%。

2014?D2016年期间,我国沿海港口建设进入转型阶段,建设步伐明显放缓,投资额出现下降,由2013年的982亿元(2011?D2013年,投资额基本维持在亿元左右)下降到2016年的859亿元,年均下降4.4%;我国内河港口建设投资基本维持在500亿元以上,但也出现小幅下降,年均下降0.6%;其间,内河港口建设投资额占比继续小幅上升,2016年达38.5%。2001年以来我国水运建设投资额、沿海港口和内河港口建设投资额及其增速变化见图1。

图1 2001年以来我国水运建设投?Y额、沿海港口建设投资额、内河港口建设投资额及其增速变化

1.3 港口通过能力不断提升,运输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在水运建设投资不断增长的带动下,水运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以我国港口新增通过能力为例,2016年我国港口新增万吨级泊位通过能力为3.8亿t,在设计万吨级以下泊位以及泊位通过能力时须考虑一定的富余,因此,估算出实际形成的通过能力在5.0亿t左右,是2001年的3.3倍。

分阶段看:2001?D2006年,我国港口新增通过能力约为19.2亿t,年均新增通过能力为3.2亿t;2007?D2013年,我国港口新增通过能力约为33.2亿t,年均新增通过能力为4.7亿t;2014?D2016年,我国港口新增通过能力约为15.7亿t,年均新增通过能力为5.2亿t。由此可见,港口年均新增通过能力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能较好地满足港口运输发展需要。

2 影响我国水运建设投资额变化的 主要因素

2.1 港口运输需求的持续增长

“十五”规划以来,我国水运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港口运输需求的持续增长。2016年我国港口(包括沿海和内河,下同)完成货物吞吐量132亿t,2001年之后,年均增长12.0%。

分阶段看:2001?D2006年是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高速增长期,吞吐量年均增速达18.3%,年均净增6.3亿t;2007?D2013年是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期(2013年达118亿t),吞吐量年均增长11.3%,年均净增8.9亿t;2014?D2016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变化呈现高基数、低增长的特征(2016年货物吞吐量达132亿t),吞吐量年均增长3.9%,年均净增4.8亿t。

2001?D2013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与水运建设投资额相关系数达0.98 (2014?D2016年,水运建设投资变化处于转型期,与港口货物吞吐量变化的趋势有所分化)。2001年以来我国水运建设投资、沿海港口和内河港口建设投资及其港口货物吞吐量变化关系等见图2。

图2 2001年以来我国水运建设投资、沿海港口建设投资、内河港口建设投资及其港口货物吞吐量变化

2.2 单位投资效益降低,码头通过能力需要更多的投资来支撑

单位投资形成的码头通过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一是由于人工、原材料等成本的增加和适宜建港岸线的减少等因素导致建设成本的相对增加;二是近年来加大了公共进出港航道、防波堤等建设力度,客观上降低了单位投资形成的码头能力;三是内河港口投资在水运建设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不断上升,而内河投资中航道建设投资占较大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单位投资形成的码头能力降低。

据估算,在2006年、2007年,每亿元投资形成的码头通过能力分别为74万t和69万t,而到2016年,每亿元投资形成的码头通过能力仅约36万t,单位投资形成的码头通过能力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03年以来我国水运建设单位投资形成的码头通过能力估算见图3。

图3 2003年以来我国水运建设单位投资形成的码头通过能力估算

2.3 地方“投资冲动”促进投资增长

随着我国港口逐步下放到地方管理,地方政府对港口建设的高涨热情,极大地促进了港口的大建设、大发展。这对缓解当时港口建设资金、能力不足的问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地方政府又加大了新港区开发建设力度,以新港区带动临港新城和临港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此来博得投资人的青睐。同时,部分地方政府间存在相互攀比的心态,都要建港口、发展临港经济,造成局部地区某些货种码头通过能力过剩。初步估算,“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国港口新增吞吐量与新增码头吞吐能力的比值分别在1.6、1.0和0.8左右,“十二五”期间我国港口新增通过能力超过了新增货物吞吐量。

3 “十三五”期间我国水运建设投资额的预测

3.1 ?A测的基本前提和假设

(1)我国水运需求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预测的基本前提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比“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放缓,根据相关研究[1-3],设定年均增速为3.5%。

(2)水运单位建设投资形成的码头能力仍在小幅下降

考虑到通胀、沿海内河港口投资结构变化、投资重点变化等因素,设定“十三五”期间每亿元投资能够形成的码头吞吐能力平均在34万t左右,年度间有波动。

(3)地方性中小港口投资冲动依然存在

本文假定,沿海大型港口对建设投资越来越理性,但部分地方中小港口以及中西部地区部分港口可能还存在较大的投资建设冲动,这些投资冲动将成为水运建设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3.2 预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2.1 预测方法1

预测方法1是基于运输需求展开的,在具体参数设定时考虑到其他影响因素。基于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速的设定,可以测算每年新增的港口货物吞吐量;按照能力供给与运输需求基本相匹配的原则,可估算出每年新增的码头通过能力;结合单位投资形成的码头通过能力的设定,即可估算每年需要的投资额。

3.2.2 预测方法2

预测方法2是根据上文对建设投资分3个阶段的分析结论,推算出“十三五”期间最有可能延续2014?D2016年的变化态势。依据这一假定,先分别建立2014?D2016年全国、沿海、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与水运建设投资额的回归模型,然后基于2017?D2020年全国、沿海、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估算出相应年份的全国、沿海、内河水运建设投资额,最后对全国的预测结论与沿海、内河预测相加的结论求平均(组合预测),即作为最后的预测结果。

3.3 预测情况

根据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见表1。

通过方法1,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水运建设投资额为亿元;通过方法2,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水运建设投资额为亿元。综合后,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水运建设累计投资额在亿元左右,2017?D2020年平均每年建设投资额在亿元左右,但年度间会有波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测是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继续深入转型、产业加快升级等各种因素情况下得出的预测结论。如果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仍主要靠投资建设拉动,经济转型升级步伐进展不明显,那么,实际投资额可能明显大于上述预测结论。本文没有给出这一情景下的预测结果。

4 政策建议

4.1 合理把握建设节奏

据预测,我国未来水运建设投资仍将保持较高规模,但投资增速放缓明显,个别年份甚至会出现负增长。投资增速出现负增长的直接原因是港口运输需求增速明显放缓和设施供给能力基本能够适应发展需要,另外也有投资边际效益递减、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变动等原因。建议港航相关部门和企业在充分考虑未来实际需求变化的情况下,控制好建设节奏。

4.2 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十三五”期,水运建设投资规模总体保持高基数低增长的态势,投资规模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但投资结构、投资重点等将发生变化,如“十三五”期很多港口将更加重视后方集疏运通道、物流园区以及内陆物流体系(含内陆港)等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水运建设投资规模(统计口径可能变化,形成的投资额统计到其他门类);很多港口更加重视进出港航道、防波堤等公共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位投资形成的码头吞吐能力。建议港航相关部门和企业将下一步投资的重点放在集疏运通道建设、物流体系完善、老旧码头改造等方面,着力挖掘港口潜能,提升港口效率。

4.3 防止局部地区某些货种码头建设过度超前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很多地方港口开始积极对接战略,出台相关政策,有可能在部分区域产生新一轮港口建设冲动。目前看,沿海大型枢纽港口对建设投资节奏把握相对较好,对投资保持相对理性;而部分地方中小港口的建设冲动依然很大,可能导致某些货种码头能力过度超前于需求。建议国家及地方港航管理部门重点对辽宁、山东、海南、四川等省市的部分中小港口的某些货种码头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防止在局部地区出现过度超前建设的现象。

第3篇

相关上市公司:韩建河山(603616) 、冀东装备(000856) 、凌钢股份(600231)

兄弟科技:子公司兄弟维生素复产

兄弟科技(002562)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兄弟维生素已完成复产的各项工作,并已正式恢复生产。

二六三:获得工信部批准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经营许可资质

二六三(002467)公告,工信部于近日向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首批签约的包括公司在内的15家企业发放了经营许可证,批准其经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本次取得经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资质,有利于公司整合已有业务资源、拓展新的市场。

东华科技:免去王崇桂财务总监、董秘等职务

东华科技(002140)公告,鉴于公司董事、财务总监、董秘王崇桂被立案调查并留置,不能正常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免去王崇桂财务总监、董秘、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职务,并提请股东大会免去王崇桂董事职务。目前,公司各项工作一切正常,相关工作已妥善安排。

第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设计;重要性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a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and highly professional work, involved in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life, and other aspects,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The city planning should start from the overall, design its unique city concept, the articl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words | : urban planning; Planning and design;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如何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又如何设计出特有的城市理念,是摆在城市建设设计人员一项紧迫而富有挑战性课题。

2 搞好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区域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国际来看,伴随城市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各主要大城市都出现过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为特征的“城市病 ;二战后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也曾重蹈其辙。

国外在城市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我国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供水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不足等问题,有的问题已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我国属于城市化的后起国家,应避免重蹈城市化先行国家曾付出过沉重代价的覆辙。这就要认真研究,着眼于跨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搞好现代城市规划与管理。在以往的城市管理中,往往“重生产、轻管理,重经济职能,轻社会职能”,以单纯的片面的经济增长指标,作为考核和评价城市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于是 政府在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过程中.无暇顾及城市经济、社会 生态、人文 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导致城市管理处于较低层次状态。这样的管理模式与现代城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建立科学有序、先进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已刻不容缓。

3 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城市规划管理是实现城市规划目标的过程,是对城市建设活动的组织和控制。要想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规划蓝图能否实现,关键是规划管理。但是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规划管理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现代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城市规划是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城市规划也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被认为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延伸”。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主要采取的是一种机械的目标管理和计划控制的方式。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主要表现在:

(1)城市规划代表的是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有的城市还没有独立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

(2)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

(3)传统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市建设资金短缺;

(4)传统城市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

(5)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

(6)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市整体利益的代表,城市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等。

归结起来就是,我们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还难以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多种经济法人之间以及多种经济法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4 城市规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规划管理因其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周期性,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需要服务 这种服务来自各方面。城市规划管理也是一种服务,它对投资者的服务主要通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服务来体现。规划局部机构设置和运转效率,规划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优劣,规划局形象好环等等,都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心理行为和投资效果。例如.规划管理人员的腐败会直接增大投资者的成本,增加投资风险。反之,良好的服务会增加投资者成功的机会,减少投资失败的可能。

(2)调控城市规划管理是政府对经济实行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①城市规划管理可以协调不同利益主体(如政府与投资者、投资者与投资者、投资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②城市规划管理可以控制投资开发方向、结构、空间、速度、节奏.它对投资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规划编制、规划政策和规划项目的审批来实现。

(3)引导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引导通常通过公共政策制定、规划的编制和规划信息的管理来实现。通过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对城市的自然资源进行配置,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提出要求,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作出安排,对城市功能进行布局、对城市土地的开发方式(序列 时间、开发强度等)作出规定。

(4)保障投资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来自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风险来源于他人对投资者利益的侵犯和损害。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保障作用通过规划审批管理和规划监察管理来实现。例如,当投资者已获得某一块土地开发的合法权力时,他人在该块土地上违法进行建设,导致投资者在资金、机会、土地等方面的损失 这时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就是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对违法者的惩罚。

(5)规范投资行为是一个市场行为.而没有规范的市场行为只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投资的失败。规范的市场才能使投资者(尤其是中长期投资者、境外投资者)有安全感。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行为的规范作用是通过规划编制管理、规划审批管理和规划考察管理来实现的,它告诉投资者应该干什么 不应该干什么。如果投资者犯规,则将纠正。

5 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5.1 “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城市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城市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城市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城市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行政中心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5.2 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首先城市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广东新会市冈州城市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济南泉城城市,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城市,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城市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城市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中心城市的规划设计注重对历史文化素材的挖掘,结合具体的地形特点合理布局,既符合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具有超前意识,又因地制宜,建设以地方文化为背景,赋予行政中心公园以全新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次,城市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

5.3 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主题。围绕着主要功能,城市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在城市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展示城市形象、满足人们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城市布局规划。

城市的规划设计都应精心创造实用而突出主题特色的城市个体,要和谐处理城市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城市空间意向。特别注意空间距离的远近和时间的长短,以方便市民使用城市。既要讲究观赏性,但主要还是要讲究实用性。

行政中心城市的规划设计以体现“行政中心文化”为主题,在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城市、喷泉、雕塑以及景观小品等园林要素,完美展现佳木斯市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让人们在享受园林美景的同时,缅怀过去、把握现在、憧憬未来。

6 如何搞好城市的建筑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在建设方案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十分重视把好规划设计关,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抓好方案的审核和确定。审核一般项目的设计方案.主要审核规划设计总平面图和建筑方案设计图,特别是影响主干道城市景观的项目不管大小都要严肃认真地把关,确保了城市主干道规划设计格调的一致性。

(2)抓好设计单位的市场选择,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放开规划设计市场,鼓励引进高资质、高等级规划设计单位参与城市基本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

(3)规划设计对于城市建设与未来发展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城市总体规划下,是否优化.如何优化规划设计等处决与城市规划设计者本身的专业水准,因此,抓好设计单位的资质审定,优化设计方案,对于提高城市整体规划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及设计者对本城市的规划发展规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小区设计;建筑规划;营销

0、前言

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里,产品设计和营销策划的关系已越来越紧密,无论是开发商,还是策划公司,都逐渐意识到两者的不可分割性和对项目成功运作的重要作用。然而,事实上,目前仍有不少房地产开发商走着“我行我素”的开发路线,只管自顾自拿地,地拿到了就找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等产品基本成形后,再找家策划公司进行营销策划,并从此眼巴巴盼着卖个好价钱,以等着获取高额的投资回报。岂不知,这些没有经过深入市场论证和营销观点洗礼开发出来的产品往往不符合市场的需求,要不就存在着这样或那样无法弥补的设计缺陷,致使后期的销售工作如履薄冰、举步维艰。就算请到的是“操盘高手”,也往往无回天之力,只能使出浑身解数的劲儿玩概念、玩炒作,尽其所能为发展商挣回些许微薄的开发利润。

1、“前营销”对住宅小区规划的必要性

房地产市场中“前营销”是指投资意向、地块的选择、市场调查、投资收益分析、投资决策等五个阶段。项目开发离不开市场营销,而“前营销”则是项目营销的基础和关键。有好的前营销基础的项目投资决策才能够开发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房地产商品,也才能为开发商带来预期的收益。具体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前营销”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可以说,没有“前营销”策划,就不容易规划设计出符合市场、品质优良的住宅小区。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看似只是一个纯技术上的活,而且表面看任何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都大同小异,离不开那几个常规的要素:地形分析、规划结构、空间组织、交通组织。而事实上,仅靠规划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去独立完成住宅小区规划,是万万支撑不起市场需求的。因为规划设计师再知识广博,也只能得个大概的市场认知,无法对具体项目作更深入的市场调查,从而也就难以对某一具体住宅小区规划细节把捏准确了。因此,“前营销”的介入就显得必不可少。

“前营销”策划可以准确界定住宅小区档次,从而为小区规划设计确立思想基调。

在保证小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适用性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前提下,豪华型住宅小区规划与经济型住宅小区规划即使在同一区域也绝不可能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必在风格、品质、内涵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大众型住宅小区规划和个性化住宅小区规划同样需要针对具体的目标客户群的喜好进行规划设计,才能真正打动目标消费者。档次定位表现清晰的小区规划设计将为后营销策划工作的顺利展开创造良好的市场卖点。

“前营销”策划深入的目标客户群特征分析判断可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提供详尽的市场依据,从而帮助规划设计师在小区规划细节设计上做得更加尽善尽美。

当前产品营销讲究市场的细分,房地产产品也一样,每一细分市场里的消费者都会有其独特的需求和爱好。就拿园景设计来说吧,南方人可能喜欢楼台亭榭、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园林风味;而北方人则可能更喜欢有着高高棕榈树和开放热烈的花卉、四季分明的园林景致。同时,不同阶层的消费者对园景设计的要求也会有明显的差别。规划设计师只有站在市场角度,准确把握目标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规划设计出来的产品才会受到市场的追捧和消费者的喜爱。

再次“前营销”策划通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并结合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消费者的需求特征,从营销角度出发,对小区规划提出《项目物业规划发展建议》,从小区总体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园林景观规划、户型定位及设计、会所规划要求、小区交通系统设计、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等内容提出营销上的观点,从而让规划设计师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和领悟,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理念和具体设计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出有品质、有市场、科学适用的住宅小区,最大程度促进项目的后期销售工作。

由此可见,“前营销”策划的介入对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是不可或缺的,“我行我素”搞开发的发展商需要重新认识“前营销”策划对整个项目成功开发的重要性,聘请优秀的地产策划公司提前介入项目开发,避免投资决策失误,开发出对路的产品,才能实现高额市场回报。这也是当前房地产开发商应具有的理性、成熟的开发思路。

2、优秀住宅小区规划必具的设计思路

项目销售的成功是房地产项目开发成功的具体表现,也是发展商获取投资回报的重要保证。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直接决定产品的品质性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项目销售的成败,作为肩负着将产品成功推向市场的营销策划,就不得不对住宅小区规划提出营销战略上的规划设计思路,以便在营销推广过程中进行项目卖点挖掘,以产品的唯一性、排他性、差异化和前瞻性抢占市场的制高点,吸引和打动目标消费者,创造火爆的销售局面,实现最终的销售目标。因此,从营销的战略出发,要求规划设计师在进行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具有如下三方面的设计思路:

第6篇

关键词: 现代化;城市规划;管理;影响

1 正确认识城市规划与现代化城市规划管理

1.1 城市规划基本概念及所面临的新挑战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是“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是政府职能,是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城市规划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的学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被认为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延伸”。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主要采取的是一种机械的目标管理和计划控制的方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城市建设也逐步由以前的政府投资行为,转变为市场调节为主的多元投资行为。城市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二是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三是城市规划代表的是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有的城市还没有独立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四是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干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五是传统城市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市整体利益的代表,城市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等。归结起来就是,我们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还难以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多种经济法人之间以及多种经济法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1.2 提高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的认识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区域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国际来看,伴随城市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各主要大城市都出现过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为特征的“城市病”;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也曾重蹈其辙。为解决这些问题,世界许多国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世界许多国家对解决城市管理的问题取得了共识,就是要从先发展、再治理的传统发展观转向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现展观。国外在城市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城市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具有多功能、多层次、高度综合的性质。因此,城市管理必须采用系统方法,从全局、整体的高度来处理和解决局部、个别、具体的问题,使各种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和系统的整体优化,从总体上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这样,城市就能够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和作用。同时,现代城市管理的目的是要保证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市民提供舒适、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1.3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环境的影响

城市规划管理因其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周期性、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引导通常通过公共政策制定、规划的编制和规划信息的管理来实现。通过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对城市的自然资源进行配置,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提出要求,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作出安排、对城市功能进行布局、对城市土地的开发方式(序列、时间、开发强度等)作出规定。

(2)调控城市规划管理是政府对经济实行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城市规划管理可以协调不同利益主体(如政府与投资者、投资者与投资者、投资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城市规划管理可以控制投资开发火向、结构、空间、速度、节奏,它对投资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规划编制、规划政策和规划项目的审批来实现。例如、以商住楼为主体的房地产投资过猛时,可以通过严格限制其它用地性质改为商住楼用地性质、严格控制商住楼用地的开发强度、严格要求商住楼规划设计质量、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等措施对其抑制。

(3)规范投资行为是一个市场行为,而没有规范的市场行为只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投资的失败。规范的市场才能使投资者(尤其是中长期投资者、境外投资者)有安全感。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行为的规范作用是通过规划编制管理、规划审批管理和规划考察管理来实现的,它告诉投资者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如果投资者犯规,则将受到纠正。

(4)保障投资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来自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风险来源于他人对投资者利益的侵犯和损害。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保障作用通过规划审批管理和规划监察管理来实现。例如,当投资者已获得某一块土地开发的合法权力时,他人在该块土地上违法进行建设,导致投资者在资金、机会、土地等方面的损失,这时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就是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对违法者的惩罚。

2创新现代化城市规划管理操作体系

在现代化城市规划管理上,应始终坚持“三关一跟踪”,对规划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管理,有效地制止了违反规划进行建设的现象,确保规划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1 严格把好规划选址关

“一书两证”中选址意见书的发放是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关,处于立项之前,也是最难的、在整个规划管理最具决定性的一关。当建设单位提交建设项目选址申请时,首先应审核该项目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项目的可行性如何、与政府的政策是否基本一致这三个基本条件,再去现场踏看,检查申报内容与现场是否一致,项目占地周边的情况是否适宜,用地范围和建筑体量以及附属配套设施如何安排管线的走向如何考虑,建设项目与道路红线距离等基本情况,然后作出是否同意这个项目选址的决定。

2.2 认真把好规划设计关

规划设计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在建设方案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十分重视把好规划设计关,主要要抓好以下3个方面:

(1)抓好设计单位的资质审定。对每一个基本建设项目,都强调要由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来设计。

(2)抓好设计单位的市场选择。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放开规划设计市场,鼓励引进高资质、高等级规划设计单位参与基本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

(3)抓好方案的审核和确定。审核一般项目的设计方案,主要审核规划设计总平面图和建筑方案设计图,特别是影响主干道城市景观的项目不管大小都要严肃认真地把关,确保了城市主干道规划设计格调的一致性。

2.3 认真把好规划评审关

在规划管理中,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和成片建设项目都按照技术规范组织严格的规划设计方案评审,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要求能在规划设计方案中真正得到落实,如住宅小区项目、公共绿地项目以及主干道街景项目,在规划设计完成后都组织专家和相关单位进行认真严格的评审,并提出评审修改意见,使这些项目的规划设计按照详规的要求,更趋于完善。

2.4 切实抓好规划实施的跟踪管理

在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后,为使方案中的各项内容真正落实到位,切实抓好了方案实施的跟踪管理,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抓规划沿线。在施工前,首先检查项目建筑施工的定桩放线,使其和规划设计方案中的建筑红线相一致。

(2)抓材料关。对建设项目所运用的材料特别是影响项目景观效果的建筑材料包括、墙砖、外墙涂料、路灯以及墙面色彩配置、绿化的布局等都给予指导和把关,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3)实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正副本制度。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如发现少数建设单位在办完“一书两证”后,违背规划设计要求,擅自改变建设项目的规划用途或扩大建筑面积等问题,对此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发放可实行正副本制度,即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先审核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副本,这个副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与正本同样具有法律效率。不同的是副本不能作为建设项目房屋产权登记的依据,建设单位必须在项目竣工后,经规划验收合格方可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从而有效地制止了建设过程中的违规行为,确保了规划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4)抓工程竣工测量。为及时掌握规划区域建设项目的变化情况,同时又能及时地督察建设项目完工时是否按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在建设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组织力量对建筑物体量、平面位置等方面进行测定,为规划验收、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准备基础资料。

(5)抓规划验收。即在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以规划设计图为依据,对项目的主体建筑、园林绿化、道路路灯、管理用户等附属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进行系统的规划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换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反之,根据验收中提出的意见,限期整改。从而实现了对规划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的目的。

第7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管理:投资环境;探索与思考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步人了一个新的时期,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对策,使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2 现代化域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城市规划基本概念及所面临的新挑战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是:“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是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城市规划也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主要采取的是一种机械的目标管理和计划控制的方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城市建设也逐步由以前的政府投资行为转变为市场调节为主的多元投资行为。城市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主要表现在:

1)传统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市建设资金短缺;

2)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

3)城市规划代表的是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

4)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

5)传统城市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

7)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市整体利益的代表,城市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等。

2.2提高现代城市规划与管理的认识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区域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国际来看,伴随城市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各主要大城市都出现过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为特征的“城市病”;为解决这些问题,世界许多国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国外在城市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我国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供水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不足等问题,有的问题已成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在以往的城市管理中,往往“重生产、轻管理,重经济职能、轻社会职能”,以单纯的片面的经济增长指标,来作为考核和评价城市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准。于是,政府在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过程中,无暇__顾及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导致城市管理处于较低层次状态。因此,建立科学有序、先进高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已刻不容缓。

2.3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环境的影响分析

城市规划管理因其工作的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周期性、对投资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引导通常通过公共政策制定、规划的编制和规划信息的管理来实现。通过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对城市的自然资源进行配置,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提出要求,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作出安排、对城市功能进行布局、对城市土地的开发方式作出规定。

2)调控城市规划管理是政府对经济实行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① 城市规划管理可以协调不同利益主体(如政府与投资者、投资者与投资者、投资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关系:② 城市规划管理可以控制投资开发方向、结构、空间、速度、节奏,它对投资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规划编制、规划政策和规划项目的审批来实现。

3)规范投资行为是一个市场行为,而没有规范的市场行为只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投资的失败。

4)保障投资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来自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风险来源于他人对投资者利益的侵犯和损害。城市规划管理对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保障作用通过规划审批管理和规划监察管理来实现。

5)投资需要服务,这种服务来自各方面。

城市规划管理也是一种服务,它对投资者的服务主要通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服务来体现。规划局部机构设置和运转效率、规划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优劣、规划局形象好环等等,都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心理行为和投资效果。

3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探索

确定既适合我国国情和市情、立足现实又着眼长远的城市规划,这是建立和健全城市管理机制的前提,这就要为城市进行功能定位。近年来,由于按此定位规划,符合于客观实际,有效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进程。

3.1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建立高效、合理、动态发展的城市管理网络,是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尚在探索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共识,认为“建管分开、建管平行、管理实体”以及“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模式比较合理,它的内涵是,在坚持集中统一的前提下,通过理顺建设职能和管理职能的关系,合理调整市区分块,理顺条块关系,强化城区的属地管理等功能,朝着“统一规划、分级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条条保证、权责一致”的方向迈进,从部门行业管理转向综合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3.2实现城市规划“经济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管理模式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管理上是一种“经济主导型”管理模式,忽视对城市公共社会环境和城市文明的建设与管理。实现城市管理模式从“经济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的转变,提高域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必须改革和完善评价、考核城市的政府政绩的方法及其指标体系。除包括必要的经济增长指标之外,应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公共基础设施的完菩程度,环境绿化、美化的程度,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用事业的发达程度,以及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等为重要指标,来评价、考核政府的政绩,引导和制约政府的行为。

3.3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加快城市发展

近年来,不少城市认真探索筹措城市建设和管理资金的路子:

① 建立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结构,着力培植地方财力,利用地方税收政策支持和鼓励国内外资金投入城市基础建设。随着税收,特别是地方税收的增加,使用更多的财力投入于城市建设和发展。

② 采取灵活的资金筹措办法,包括收集城市建设配套基金、收取市政设施有偿使用费、国外政府贷款等多种渠道进行筹集。拓宽引资融资渠道,利用外资通过建造、经营、转让方式,向外资出让部分路桥专营权、筹资建设其他路桥等设施,是国际国国内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引进外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弥补了地方财力的不足,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注入__了新的活力。以法治城是我国城市管理手段和方法转换的关键环节,也是城市管理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4 创新现代化城市规划管理体系的思考

在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上,应始终坚持“三关一跟踪”,对规划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管理,并在管理方法和方式上创新,有效地制止违反规划进行建设的现象,确保规划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对现代化城市规划创新管理体系具体思路如下:

4.1严格把好规划选址关

“ 一书两证”中选址意见书的发放是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第一关,处于立项之前,也是最难的、在整个规划管理最具决定性的一关。当建设单位提交建设项目选址申请时,首先应审核该项目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项目的可行性如何、与政府的政策是否基本一致这三个基本条件,再去现场察看,检查申报内容与现场是否一致,项目占地周边的情况是否适宜,用地范围和建筑体量以及附属配套设施如何安排管线的走向如何考虑,建设项目与道路红线距离等基本情况,然后作出是否同意这个项目选址的决定。

4.2认真把好规划设计关

规划设计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在建设方案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十分重视把好规划设计关,主要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规划设计对于城市建设与未来发展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城市总体规划下,是否优化,如何优化规划设计等处决与城市规划设计者本身的专业水准,因此,抓好设计单位的资质审定,优化设计方案,对于提高城市整体规划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抓好设计单位的市场选择,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放开规划设计市场,鼓励引进高资质、高等级规划设计单位参与城市基本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

3)抓好方案的审核和确定。审核一般项目的设计方案,主要审核规划设计总平面图和建筑方案设计图,特别是影响主干道城市景观的项目不管大小都要严肃认真地把关,确保了城市主干道规划设计格调的一致性。

4.3认真把好规划评审关

在规划管理中,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和成片建设项目都按照技术规范组织严格的规划设计方案评审,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要求能在规划方案中真正得到落实,如住宅小区项目、公共绿地项目以及主干道街景观项目,在规划设计完成后都组织专家和相关单位进行认真严格的评审,并提出评审修改意见,使这些项目的规划设计按照详规的要求,更趋于完善。

4.4切实抓好规划实施的跟踪管理

在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后,为使方案中的各项内容真正落实到位,切实抓好了方案实施的跟踪管理,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抓规划沿线。在施工前,首先检查项目建筑工的定桩放线,使其和规划设计方案中的建筑红线相一致。

2)抓材料关。对建设项目所运用的材料特别是影响项目景观效果的建筑材料包括:墙砖、外墙涂料、路灯以及墙面色彩配置、绿化的布局等都给予指导和把关,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3)实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正副本制度。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如发现少数建设单位在办完“一书两证”后,违背规划设计要求,擅自改变建设项目的规划用途或扩大建筑面积等问题,对此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发放可实行正副本制度,。

4)抓工程竣工测量。为及时掌握规划区域建设项目的变化情况,同时又能及时地督察建设项目完工时是否按规划设计方案施工,在建设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组织力量对建筑物体量、平面位置等方面进行测定,为规划验收、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准备基础资料。

5)抓规划验收。即在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以规划设计图为依据,对项目的主体建筑、园林绿化、道路路灯、管理用户等附属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进行系统的规划验收。验收合格的,方可换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反之,根据验收中提出的意见,限期整改,从而实现对规划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的目的。

第8篇

关键词: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方案;战略分析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需要相关人员保持严谨的态度,这样才可以保障工作质量,提高我国林业的生产发展水平。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力度的提升,原有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策略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理念,将林业调查、林业规划、林业设计统一起来,从战略大局出发逐步提高地区林业生产能力,使其在生产过程中既能保证林业生产效率,又可以确保当地生态环境,真正达到“双赢”,为我国今后林业长久发展提供战略保障。

1林业生产中调查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对调查规划设计认识不充分

林业生产中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容易受到不同影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需要做好充分认识,这样才可以确保工作质量。但现实中,许多部门和人员对工作认识不充分,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导致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到未来我国林业的发展方向。

1.2规划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林业生产中的调查规划设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确保林业资源质量。而实际许多地区的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比如,队伍不稳定、队伍年龄偏大、思想相对保守,制定的林业生产方案无法与实际发展状况相符,降低了林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不利于林业的长久发展。除此之外,一些人员职业素质不高,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发挥自身作用,经常出现懈怠、偷懒现象,导致调查数据失真,进而影响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不利于整个林业生产的进步。

1.3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环境较差

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环境较差是影响林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许多员工因为工作环境较差不愿意呆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通常情况下,这些技术人员要长期在野外进行高强度工作,作业面积不仅广阔而且难度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但得到的回报相对较少,从而降低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1.4受经济和社会双重条件制约受经济和社会双重条件的制约,导致林业生产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质量不高,主要是因为这些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和政府拨付的资金无法保障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再加技术设备落后,得到的数据与实际差距较大,制定出的规划设计达不到未来战略目标,降低了林业发展水平。

2提高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的战略方案

2.1提升调查规划设计的重视度

在开展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时,首先需要提升对这些工作的重视度,相关部门要给予他们政策上的支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岗位上发挥自身作用,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从本地区的林业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制定规划设计方案,推动林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提高林业生产中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待遇,让他们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可以积极参与数据搜集整理以及整个方案的规划设计,并利用好现有的林业资源,减少林业资源的浪费,最终实现我国林业生产的可持续、生态化发展。在制定调查规划设计方案时,还要广泛征求意见,从市场角度看问题,提高这些岗位的待遇,增强对技术人员的吸引力,比如,为他们配备专业的通讯、测量设备和劳保用品。

2.2增强调查规划人员专业素质

要想提高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战略方案水平,就要增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让他们在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搜集和整理更多精确数据,找到科学发展林业生产之路,最终实现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设计方法,拓宽他们的设计规划思路,按照国家发展要求进行规划创新,从整体上提升林业生产水平,增强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活力。其次,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比如,如何使用测量仪器、如何进行规划设计、如何开展数据分析等。培训过程中保持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让调查规划设计人员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放松身心,提升培训知识的吸引力,以达到培训目标。最后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工作过程中充满责任心,确保工作质量,为今后我国林业生产发展提供帮助。

2.3创造良好的规划设计环境

林业生产中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强度较大,工作环境相对恶劣,未来发展中相关部门应改善现有工作条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调查规划设计环境,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获得满足感,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就要从他们的工资待遇入手,比如,设计科学的薪酬体系,增加他们的福利,提高人身安全保障度,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除此之外,林业部门还要转变传统的生产作业方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帮助规划设计人员制定出完善的林业发展策略。比如,采用3S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后期数据处理技术等,实现工作的系统化、流程化,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节省人力物力,实现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4提高林业生产规划设计投资

林业生产中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才能确保林业发展质量,扩大我国林业面积,拉长林业生产产业链,增加相关产品的附加值。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部门要做好林业生产预算资金划拨工作,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制定相应的拨付计划,给予林业部门充足的发展资金,这样才能达到林业生产目标。比如,积极更换调查规划设计中陈旧的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调查方法和规划设计策略,并结合本地区实际状况调整发展方案,降低林业产业市场发展风险。林业生产部门内部也要合理分配相应资金,做好科学的生产投资计划,提高整个部门的待遇水平,调动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工作热情。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开展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时,相关人员要增强对这些工作的重视度,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从林业长远发展角度思考问题,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方案,推动我国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相关部门也要增强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掌握更多专业技术,适应林业生产实际需求,提高林业生产质量。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积极创建良好的调查规划设计环境,提高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投资力度,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我国的林业资源,明确未来我国林业生产发展方向,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远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农业,2015(15)

2巫丽珍.探析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园艺,2015(18)

3杨玉清.在林业生产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

第9篇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 前期成本管控

一、引言

房地产行业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在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特别是政府相关部门房产限购、抑制房价增长等政策的出台,制约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入增长的空间。房地产开发企业想要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成本控制成为首要任务。目前,很多房地产企业将项目施工管理阶段的成本控制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未重视项目前期成本管控。而作为前期成本构成的前期投资决策阶段和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对土地成本及工程造价成本的影响可达75%~90%。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将项目前期成本管控放在整体成本控制的首位,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成本构成及其风险关键控制点的分析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成本的构成

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成本的具体内容根据所在地区的不同有所区别,但一般而言由以下成本构成:

1.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即当地土地部门挂牌出让或拍卖出让土地所收取的费用。

2.土地拆迁及安置补偿费。包含青苗补偿费、耕地占用税、征地管理费、拆迁安置费等。

3.前期工程费。包含规划设计费、勘察费、“三通一平”费或“七通一平”费。

4.其他前期费用。包含前期相关人员工资、福利费、资金利息等。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成本的风险关键控制点

1.面临风险:土地购买风险、土地拆迁安置风险。

对应的风险关键控制点:前期投资决策阶段。

土地成本支出约占到项目总成本的30%,对地块的开发风险后期升值的评估论证和成本测算工作决定了项目的可行性。因此,前期投资决策是项目开发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前期成本最重要的风险关键控制点。

2.面临风险:设计质量风险、设计技术风险。

对应的风险关键控制点:规划设计阶段。

规划设计费虽然开发项目总成本的不到1%,但在项目决策后对项目总成本的影响达75%以上,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及工期长短。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才能有效抓好工程造价,进而达到降低造价,节约成本的成本管理目标。规划设计阶段也成为开发项目前期成本的风险关键控制点。

三、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成本管控的方法和措施

(一)开发项目前期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管控方法和措施

前期投资决策是对开发项目的总体策划,此阶段作出的前期定位策划、可行性分析及投资估算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其成本管控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如下:

1.组建专业的投资决策团队。前期投资决策是一个专业而系统的工作。企业需在投资决策阶段组建一个既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又有深厚行业管理经验的团队,调动企业的相关资源,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2.重视市场调研,进行项目定位策划。企业通过对市场的深入分析研究,根据自身发展战略,整合资源,对建设地块购置、开发产品定位、销售对象选择、定价策略等进行一系列的定位策划。开发项目准确地进行定位策划能控制开发成本,降低土地购买及安置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聘请专业的市场调研机构进行前期定位策划,避免自身工作的片面性。

3.切实做好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编制投资估算。

(1)企业必须研究国家经济政策根据需拍得地块的用途,结合地块地理位置、环境、交通状况及市政规划等因素对项目产品定位可行性,销售定价的可行性,工程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成本的可行性等进行论证。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降低风险,争取利润最大化,同时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开发进度。

(2)进行开发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投资估算。

编制投资估算必须具有全面性、准确性及弹性。

投资估算的编制应该尽可能细致全面,投资估算也是成本目标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投资估算还要考虑到实施过程中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进行动态管理保持其弹性,使投资估算切实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二)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管控方法和措施

加强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是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其成本管控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进行专题调研,牵头设计过程。开发企业对工程成本控制的积极性要远远高于设计单位,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应有开发企业牵头通过设计单位实施成本控制。开发企业应深入市场调查,查找该阶段成本管控的可控点进行专题调研,通过收集最新技术资料,组织专家专题会等方式主动关注设计过程,完成成本管控。

2.进行设计招标控制,优化设计方案。目前市场条件下设计单位的竞争也很激烈,开发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在符合招投标法的条件下,通过公开招标确定规划设计单位,迫使设计竞争者重视成本管控,用经济合理性最高的方案参与竞标。通过设计招标优选技术先进且经济合理的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提高综合效益。

3.实施限额设计,降低设计费用。限额设计是指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概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各专业在保证功能和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合理分解投资限额和工程量,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根据限定的额度进行方案筛选和设计,并且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以保证总投资不被突破。

限额设计是按照投资或造价的限额进行满足技术要求的设计,从节约的角度出发,把技术同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措施。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与经济管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应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前期成本管控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只有将前期成本管控放在重要位置,实施有效控制才能真正实现开发项目成本控制,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芬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内部控制.商业经济,2008(7):48-49.

第10篇

阐述。

关键词:土地整理项目;技术经济管理

为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笔者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国土资源部《研究改进土地开发整理有关工作》部长专题会议纪要精神,深入研究了历年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技术经济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些加强和改进项目技术经济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以供大家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当前项目技术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由于国土资源系统上下的艰苦努力,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技术经济管理工作水平在逐年提高,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在项目的规划设计编制及其审查方面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1项目规划设计难以指导项目实施工作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很大一部分项目的规划设计深度不够,特别是前期基础调查工作深度远远不够 ,甚至根本未进行现场踏勘和测量,基本是室内操作 ,同一版本互相照抄。对项目区的基本情况描述不清、基础资料的取得方法不科学、设计依据不足、设计成果缺漏严重、脱离实际,难以实施,甚至破坏了原有的生产条件,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已有个别项目成为当地媒体反面报道典型。反映在规划设计报告上,一是报告内容泛泛的多,重复的内容多,重点内容交代不清,关键的技术经济问题论述不详;二是 基础资料缺乏,对项目现状的描述不详,设计方 案中对现状设施的利用也不充分;三是土地适宜性评价、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普遍不充分 ,有的甚至基本概念不清,分析方法错误;四是总体布置方案论述不详,工程布置针对性不强,脱离实际;五是单项工程设计过于简单,缺乏完整的设计程序、计算方法和成果表达方式,套用、抄用 的内容多;六是设计方案理论性的内容多,实际可操作性考虑得少,也未广泛征求项目区群众意见;七是设计图纸不齐全、不规范。

1.2审查工作标准尺度难以统一

同样是由于时间紧、项目数量多、专家少,目前只能是由一个专家独立审查一个项目,无法做到专业搭 配、集中会审。土地开发整理涉及专业多各位专家受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的限制 ,在审查标准的把握上可能会有偏差,对同一个问题,不同专家可能会作出不同的判断。同时,由于规划设计材料中提供的项目区基础资料不全或基本情况交代不清,专家没有时间进行现场调查,又缺少与设计人员、地方同志的沟通交流 ,导致专家对项目的实际情况掌握不够,审查时,难以对规划方案和工程布置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可行性及计算参数选取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作出准确判断。同样的问题,反映在省级评审论证工作上,主要是评审意见流于形式 ,没有真正起到评审论证的作用,许多重大问题没有指出,增加了部级审查工作的难度,也增加了修改、复核的时间跨度和工作量。

二、改进项目技术经济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2.1完善相关制度,全面重视项目的技术经济管理工作

在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初始阶段,国家投资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技术经济管理,而技术经济管理的核心是项目的工程规划和工程设计,其他相应的权属管理和资金管理等内容均要依附于一个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建议国土资源部在研究修订相关项目管理制度时,一定要体现这一思想,进一步明确项目技术经济管理工作程序,界定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保障技术工作时间和技术工作经费。要通过制度解决认识问题。

2.2全面系统地研究制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技术标准体系

尽快组织专家全面系统地研究制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科学地制定工作时间表,分阶段、分年度地开展编制研究工作,并在 国土资源部年度预算中安排相应的研究经费(可争取在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2%工作经费中安排)。当前应重点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规程、规划设计编制规程、工程建设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2.3规划设计要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坚持“三次见面”,充分征求项目区相 关部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

要在相关办法、制度和可行性研究规程、规划设计编制规程中明确要求 ,国土资源管理部 门、规划设计机构和工程技术人员在项目选址时要充分考虑项目区域的系统性、完整性,设计前要进行现场踏勘,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耕作制度、承包情况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与项目区相关管理部门、集体组织和农民群众沟通、交流,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要充分体现田、水 、路 、林、村综合整治的指导思想;设计成果要与群众见面,确保设计科学合理、经济可行,要符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要农民群众能用、会用、方便使用,要用得起、效果好。

2.4进一步改进审查工作方法 ,明确审查内容和责任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要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审批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工作实际,要明确划分技术经济工作阶段,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应定位于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两部分,报部审查的是初步设计。部级审查内容重点是“三个基本”,即规划设计基本程序符合技术规程、管理办法要求,基本技术经济方案合理可行、符合实际,基本技术经济指标满足相关管理办法要求。审查方法采取专家审查与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人员复核相结合,各专业专家合理搭配组成专家组负责审查规划设计 基本方案,部土地整理中心人员负责审核基本程序、复核基本指标,并汇总审查、审核、复核意见。初步设计审查通过后,项目单位要组织设计机构完善施工设计,按照施工设计开展工程招投标。

第11篇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成本;配电系统;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M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概述

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寿命周期成本费用角度分析选择配电系统规划设计方案,实现配电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和经济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对于构建安全可靠、运行经济的配电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配电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

(一)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基本内容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从企业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或项目的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在保证电网安全效能的同时,对全过程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使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的一种管理理念。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简称LCC)可以表达为:

LCC=购置成本+维持成本(亦称拥有成本)

电力行业中用的较多的是将维持成本再细化成投资成本、运行成本、检修维护成本、故障成本和退役处置成本之和,故LCC又表达为:

LCC=CI+CO+CM+CF+CD

式中 LCC——全寿命周期成本;

CI——投资成本;

CO——运行成本;

CM——检修维护成本;

CF——故障成本;

CD——退役处置成本。

图1为配电网电气设备全寿命周成本分解结构图,详细展示了各成本模块的构成。本章以下内容将逐项描述配电网LCC各项成本的分类计算方法。

图1 配网资产全寿命成本分解结构图

(二)投资成本CI

对于配电工程,其投资成本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和工程其他费用。一般按电气一次设备寿命期为30年、二次设备寿命期为12年计算投资成本。这就产生在一次设备寿命期内,要多次更换二次设备,即二次设备的多次拆除及新建。

根据配电网工程的投资特征,其投资成本的构成如图2所示:

图2 配电网工程投资成本构成结构图

根据上图,可定义配电工程的投资成本分别发生的年份为:0年、12年、24年。在更换二次设备时,由于旧设备需要淘汰,旧设备依然有一定的价值,其旧设备余值可以做为残值回收,计入退役处置成本(CD)值中。

根据上述定义,对于配电工程各规划设计方案投资成本分析如下:

第一次工程投资(0年时点): 投资成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费+其他费用。

其中:设备购置费中开关柜、电缆、配电变压器属于一次性投资,使用寿命期为30年;而继电保护、自动化通信系统寿命期为12年,12年后需要拆除更换新设备。

第二、三次工程投资(第12、24年时点):由于一次设备寿命期为30年,本次改造不涉及一次设备,而只拆除更换二次设备。其发生的工程量只包括更换继电保护、自动化通信系统。因此:

第二、三次工程投资成本=继电保护费+自动化通信系统费+相应发生的其他费用。并收回二次设备残值,计入退役处置成本(CD)值中。

第30年时点,一次设备已经到达其寿命期末,需要拆除或更换为新一代设备。此时,其配套的二次设备使用期只有6年,还未达到其寿命期,但考虑到设备技术上的配套性,一次设备的更换一般导致二次设备的更换。一般可按在第30年时,一次设备、二次设备都予与拆除,并收回一次、二次设备残值,计入退役处置成本(CD)值中。

(三)运行成本CO

配电工程运行成本(CO)指的是配电网运行期间所发生的运行相关费用总和。主要包括设备能耗费用、日常巡视检查费用。其中设备能耗费用指配电网设备运行产生的能耗费用;日常巡视检查费用包括日常巡视检查需要的巡视设备、工具费以及巡视人工费用。即:

配电网运行成本CO=设备能耗费用+日常巡视检查费用

1、设备能耗费用

设备能耗费用对于配电网设备主要包括配电线路损耗和配电变压器损耗。

2、日常巡视检查费用

日常巡视检查费巡视人工费和巡视设备、工器具费用。

(三)检修维护成本CM

对于配电工程检修维护成本主要是周期性检修维护费用,目前配网设备基本为免维护设备,使用期内基本不需更换辅助材料,因此检修维护成本仅为配电设备的预防性试验费用。可根据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项目和周期计算检修维护成本。

(四)故障成本CF

故障成本CF包括故障检修费用及故障损失费用。

1、故障检修费

故障检修费包括故障现场检修费用和设备返厂修理引用的其他费用。故障现场检修费用内容主要包括供货方设备、材料费以及服务费;还包括业主方需要的设备、材料费和人工费。因设备返厂修理引起的其他费用包括土建破坏后修复费用、设备起吊费用、设备运输费、返修工厂修理费用和业主赴厂见证验收费用、第三方赔偿费用等费用。

2、故障损失费

故障损失费含因停电引起的供电企业投资收益损失及非计划停电造成的需要补偿电力用户的损失(停电的社会成本)。

供电企业投资收益损失=停电损失负荷×停电时间×单位售电利润

停电社会成本的计算可采用产电比法,产电比是指某地区或某行业一年内创造的产值与消耗的电能量之比,描述该地区或该行业当年单位电能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即:

产电比=某地区或某行业一年内创造的产值(GDP)/总用电量

停电的社会成本=停电损失负荷×停电时间×产电比

(五)退役处置成本CD

退役处置成本主要是指在设备寿命期末,拆除旧有的设备及线路所发生的工程费用及旧设备的残值。一次电气设备、二次电气设备如开关柜、线路、自动化屏等残值按其原价的5%计算。这样,在设备寿命期末,其退役处置成本为旧设备残值冲抵后的工程拆除费用,即:

退役处置成本CD=拆除费用-设备残值

三、配电系统规划设计方案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实例

某产业园区占地面积约为58万平方米,园区属新型科技产业示范区,园区配电中压接线拟采用N供一备接线方案或花瓣接线方案进行配电工程建设。各方案主要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

表1各规划设计方案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以上主要建设内容及上一章节建立的LCC计算模型,该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的供电可靠性及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可靠性及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结果

由上表可知, 花瓣接线方案供电可靠性较N供一备方案高,N供一备方案LCC值较花瓣接线方案低,综合比较后应选择N供一备方案作为园区的配电工程建设方案。

四、结束语

当前配电系统规划设计与运行水平相对落后于发输电系统,制约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很大程度上是由配电系统规划设计方案决定的,因此在配电工程规划设计阶段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 50613-2010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第12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

1引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得跟上,在这样大环境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迎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速度,移民工作是一个关键,尤其是前期规划设计工作。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就必须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熟练掌握政策法规,深入调查分析,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减少矛盾和规避不稳定因素,做好移民的宣传和指导工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国家重点发展对象,也是国家发展根本,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按照长远目标来发展,那么就需要把移民问题解决好,降低项目所在区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但是目前我国各个地方的移民安置政策法规有所不同,且都还不完善,所以在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未知问题,设计单位需积极应对,从多方面考虑,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问题在社会中是一个常见问题,国家和地方近几年都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本文结合相关的政策法规,就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2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方针和指导思想

根据我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及移民安置条例》的相应规定,国家针对移民提出了相应的政策,采取前期补助和后期扶持,这样的政策有利于移民安置后的生活达到并超过原有水平。而移民安置区的开发应与当地的新兴产业相结合,这样才能快速恢复移民安置区的经济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有效利用后期扶持政策,逐渐将移民的生活超过原有的水平。进行开发性移民安置就是将移民安置放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轨道上,同时将移民生产、生活同区域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相互结合发展,这样才能通过合理开发重新建立安置区的保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产,大力发展工商业,保证库区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移民开发区强调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及移民技能培训,不断完善移民开发区经济建设,最终为移民做好安稳的致富蓝图,减少盲目性移民安置,重视投入效果,最终达到预期生活水平。通过前期、后期补偿进行扶持,加上移民自力更生,不断提高我国移民生产生活的水平。

3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中现行适用的几个主要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在这些法律法规中明确了移民权益和财产的范围,并对补偿内容和方式做了相关规定。其中规定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森林、动植物等这些都是归国家所有,而一些农村及城市郊区除外的土地,都属于集体所有,土地不归个人所有,只对其进行分类补偿。而房屋及附属设施、不可拆卸的设备设施、专业项目设施、地面附着物、零星树木等属于个人或单位所有,在征地移民时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是进行了保护的,根据不同的实物对象采取不同的补偿措施,对无法搬迁的私人财产,应按照合理的重置费和单价进来补偿。在中国土地管理法当中还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将各项土地资源使用范围进行规定,分别进行分类。而针对耕地国家需除了补偿外还需要缴纳相关的税费,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经过批准后将按照占多少进行开垦,一旦没有条件进行开垦或者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需要由省及直辖市进行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用。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用地需要有相应手续,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国家进行批准使用土地,并且在国务院进行备案。对于征收土地的补偿补助标准,由各个省份、直辖市有相关规定标准的执行相关规定标准,没有标准的地方应测算土地年产值,再通过合理的年产值倍数来确定补偿标准。而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存在一些临时的施工用地被占用或扰动,需要对其进行复垦,目的是恢复可以利用状态。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为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能够达到公共利益需求的同时,对征地区的个人、集体、企业征收土地及不动产,进行足额补偿,并计算安置费用,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保证移民的正常生活,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4移民安置规划设计阶段划分和主要任务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国家重点发展对象,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出现安置移民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安置规划方案,按照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技术实施这四个阶段进行规划。其中主要任务是对移民范围、人口及经济损失一些列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分析,最终确定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对农村移民安置、企业处理、专业项目恢复等提前进行规划设计,并对工程征占地所涉及的实物对象提出合理的补偿投资。

5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主要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主要流程包括建设征地实物调查及确认、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编制及审批、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移民补偿投资、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编制及审核、移民安置实施、竣工验收等部分。而对于设计单位最重要的工作是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及报告的编制审核工作,主要体现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两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可行性报研究阶段的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前期需要编制实物调查报告和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其中需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洪水标准、泥沙淤泥年限、回水线、风浪爬高及船行影响等进行分析,确定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和移民安置区,对工程建设征地范围内的实物进行全面的调查公示,同时也对周边环境及经济社会情况进行调查,然后根据工作成果编制实物调查报告和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并上报审批,最终根据调查报告和大纲进行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报告的编制。进入到初步设计阶段后,主要工作就是在可研阶段的基础上,对各项成果进行复核完善,补充漏项缺项,落实移民安置方案,完成包括移民安置点、专业项目恢复改建、工业企业处理的规划设计。在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对水库淹没区和移民安置区进行调查,同时评价这两个区域对周边造成的影响,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汇总,根据不同工程方案分析出淹没对象的重要性及影响程度,为工程方案的选择提出重要的依据和建议。在移民的安置规划过程中应确定征地区移民人口的增长率,将农村移民以小组为单位计算移民人口,分析安置环境容量,将移民安置意愿、安置点新址、环境状况、水环境、地质文化、人口规模、建设标准、勘探测量数据等进行综合考虑。并将选定的搬迁新址、用地规模、基础设施状况进行调查,最终完成安置点的规划设计,并提出投资概算和年度投资计划。对工厂、企业的处理需要进行逐个调查,尤其针对各个企业资产状况应进行评估和计算,确定最后赔偿数额。对具备防护条件的重要淹没影响对象,应做出防护方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投资估算。同时需对一些专业项目恢复改建进行规划,确定相关项目处理方案,一旦项目较多、规模较大应委托相关单位进行详细设计。

6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组织及展望

移民安置规划的组织应有序进行,确定项目法人,按照计划进行移民安置规划,而项目主管部门应该是县级以上政府担任。移民安置规划须按照审批权限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移民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移民管理机构审核。审核后,由项目法人或者项目主管部门报项目审批或者核准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移民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移民管理机构审核移民安置规划时,应当征求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征地区和移民安置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意见。若移民安置规划审核不通过,须进行必要的补充工作和修改完善,修改后,再次报送有关部门审核。除此之外,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个设计建设过程中,项目主管部门应做好移民的思想工作,多听取移民的意愿,尽量减少移民矛盾和争议。同时管理好移民资金,移民资金应由移民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从移民安置规划的目标上来讲,地方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应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及移民的相关政策,研究制订合理的移民搬迁安置目标和标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提高移民的生活质量。

7结束语

做好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是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为了使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能够从实际出发,把国家相关的移民政策法规能落到实处,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就从征地区和安置区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确保设计内容真实、有效,从而为移民工作顺利推进和降低项目区社会稳定风险提供有力的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不断发展,移民工作研究也需要不断深入细化,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也更显得尤为的突出。

参考文献

[1]杨晓敏.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及解决对策及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

[2]崔燕.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及解决对策及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5.

[3]侯锐钢,芦天.减少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及解决对策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分析下[A].中国通信、中国通讯学会,2002,4.

[4]陈宝智.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及解决对策动态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8.

[5]林大建.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及解决对策(第2版).北京:供电企业出版社,2012:356.

第13篇

关键词:土地平坦建造;土地规划;变动

Abstract: In the land flat construction planning, it is inevitable there will be due to the reality of the changes caused by the problem of planning changes, only deal with good planning changes which can do a good job methodical. Of course, will cause changes in the planning of the project can not be completed within a specific time on the management also some difficulties? These years are due to planning changes constantly, but to solve the ultimate effectiveness of not very goo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ome of them own views on the flat la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changes.

Keywords: land flat construction; land use planning; movements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般现实的情况中,土地平坦建造的过程中都不会非常顺利地将整个工作顺利进行下来,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问题而进行规划的变动情况。土地平坦建造规划设计变动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条件改变、工程使用意图变化,以及勘察设计资料不详尽,导致规划设计与实际自然条件不符,对原规划设计局部工程进行修改,或增加或减少某些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接下来本人从五个方面为大家进行详细阐述。

1.设计变动类型划分

土地平坦建造设计变动类型划分一定要具备合理性,一定要方便大家的操作和使用,不需要过于细致,常规划分为重大设计变动、较大设计变动、一般设计变动。

通常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就归属为重大设计变动:

a.项目区位置转移的;

b.项目区范围、建设总规模变化的;

c.总投资超过批准预算的。

通常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就归属为较大设计变动:

a.土地平整工程,平整面积增减变化的;

b.农田水利工程,灌排渠道(条)、建筑物数量增减变化的,水源方案变化的;

c.田间道路工程,田间道与生产路数量(条)增减变化的;

d.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等投资比例增减变化超过批准预算的;

e.主要建筑物结构变化增减投资的。

一般设计变动是指除重大设计变动和较大设计变动以外的其它设计变动。

2.规划设计变动的审批依据

规划设计变动审批严格执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3]122号)第十六条的规定。

规定指出:“在施工过程中,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与支出预算和规划设计。确需变动规划设计的,按以下情形处理:(一)不涉及项目建设总规模、新增耕地面积和项目支出预算调整的,由项目承担单位研究解决;(二)涉及项目建设总规模、新增耕地面积或项目支出预算调整的,由项目承担单位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上述规定含有下面三方面的意义:

a.在土地平坦建造规划的实现路程上一定要对于整体规划的变动情况加以有效的控制,必须按照前期所设计的方案来执行,尤其是项目的开支情况,最好是不要进行有关的变动。

b.如果在土地平坦建造过程中必须要进行规划的变动的时候,一定要在对整个建设项目、重新增添的耕土面积的大小以及项目的支付上不受任何影响的前提之下来进行,因归于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

c.在土地平坦建造过程当中确定要改变之前规划的时候,如果关乎到项目建设总规模、新增耕地面积或项目支出预算调整的,应当由项目承担单位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3.规划设计变动的审批程序

3.1规划设计变动申请的提出

土地平坦建造规划设计变动申请通常情况下理应由项目施工单位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议所提写出来的,经设计单位同意后再修改规划设计;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也可参考现实的情况来决定,对原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规划设计变动意见,经项目具体实施单位同意后再上报经批复执行;施工单位还可以根据现场条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保证工程建设标准不降低和功能不下降的前提下,由具体实施单位进行规划设计变动批复,并报承担单位备案。

总的来说,在土地平坦建造工程当中,一定要加强对于总体规划变动的严格把握,禁止审批那些变动规模较大或者是减小项目建设规模,增加或减少建设内容,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对于那些必须进行规划变动的项目,一定要事先做好工程量和有关费用的增减分析。

3.2规划设计变动的审批

土地平坦建造重大、较大设计变动实行审批制。重大、较大设计变动,属于对设计文件内容作重大修改,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

对设计变动的审批,建议重大设计变动由省国土资源厅审批,较大设计变动由市国土资源局审批,一般设计变动由项目承担单位研究决定。较大设计变动审批时,只批建设方案不批投资,投资由省国土资源厅统一审批。

4.设计变动报件及审查

想要将项目的规划工作中的工程变动情况顺利解决,首先,一定要掌握有理的、切合实际情况的第一手信息;其次,要对将要进行变动的详细信息进行缜密的审查,把好第一关。

4.1变动申请资料报件

规划计划的变动申请一般应在预计可能实施变动的时间前期提出来,变动申请的有关资料也理应提前交给有关部门。

变动申请资料应根据重大、较大、一般设计变动,其报件有所不同。

重大设计变动按照土地整理有关规定重新上报规划设计报告、预算、图纸。

较大设计变动申请资料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主要内容:

4.1.1变动的原因。

4.1.2变动的内容及范围。

4.1.3变动引起的费用增加或减少,以及资金的弥补和调度方案。

4.1.4为审查所必须提交的变动设计说明、设计图纸等。

一般设计变动对项目的建设影响不大,变动申请资料应简单明了,采用设计变动审批表的方式进行审批。

4.2审查变动申请资料的基本原则

4.2.1变动后不降低工程的质量标准,不影响工程竣工后的运行与管理。

4.2.2变动在技术上必须可行和可靠。

4.2.3变动的费用及工期是经济合理的,并有资金保障。

4.2.4变动尽可能不对后续施工在工期和施工条件上产生不良影响。

在规划设计变动审查中,项目具体实施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要进行充分协商,对变动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作出准确判断。

5.设计变动的投资控制

对于那些已经确定要进行工程变动的项目,一定要对整体的工程量以及有关费用做好详细的科学解析,决不能胡乱的使用一些没有预见的费用。

一般设计变动在工程造价增减分析平衡的基础上,才能审批。确须增加投资,从招标结余资金中调剂。

较大设计变动在审查资金的弥补和调度方案可行性后,只对方案进行审批。

重大设计变动根据批准的投资计划,重新编制预算书。

在土地平坦建造施工进行的途中,工程监工的有关部门一定要增加对于投入资金的严格掌控,随时掌控资金的使用情况,按照规定时间向该项目工程承担部门进行投入资金所消费的现实资料,避免出现施工费用大于所屁事的前期预算情况。待土地平坦建造顺利竣工以后监理部门要同承包方进行工程结算,工程承担部门要根据设计变动审批的方案以及工程结算,将招标结余资金和不可预见费使用,以及设计变动增减投资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6.结束语

在今后的土地平坦建造过程中,一个合理的、切合实际情况的系统规划是减少工程建造中出现变动的有效屏障,是保证土地平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性依据。所以,我们对于工程规划变动问题上一定要加以警惕,争取将我们的工程规划一次性做好。上述文章对于土地平坦建造中容易出现的表动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了本人的浅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事业中,能够得到更多的体会,尽量避免工程规划变动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孟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变动管理初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1).

第14篇

“林业规划”是指国家或地区对林业事业的长远发展计划,是对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指导性纲要。它是通过对现状及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以及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后,从宏观上提出相应目标(建设内容)和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分为发展规划和具体规划两个类别。规划与计划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规划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概括性和鼓动性,其基本意义由“规(法则、章程、标准、谋画,即战略层面)”和“划(合算、刻画,即战术层面)”两部分组成,“规”是起,“划”是落;从时间尺度来说侧重于长远,从内容角度来说侧重(规)战略层面,重指导性或原则性。计划的基本意义是指办事前所拟定的具体内容、步骤和方法;从时间尺度来说侧重于短期,从内容角度来说侧重(划)战术层面,重执行性和操作性,计划是规划的延伸与展开。设计就是按照任务的目的和要求,预先定出工作方案和计划,并绘出图样的活动过程,是把一个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各类图件),再辅以文字和数据说明而表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设计从类型上大致可分为总体设计、项目设计、工序设计;从阶段上可分为初步设计和作业(施工图)设计。林业上的作业设计又可分为造林作业设计、封山育林作业设计、低产(效)林改造作业设计、抚育(间伐)作业设计、采伐作业设计等。

2当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认知不足,重视度不高

第一,对规划和设计的概念不清,相互混淆,规划就是设计等。第二,规划设计是国家规定的必要动作,没有实际意义,没有规划或设计造林、管护、采伐等营林生产仍然进行。第三,由于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对其过程和结果就听之任之,规划或设计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高,对林业生产建设的指导性就不强,失去了规划设计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2.2没有激励机制,难于调动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

要搞好一个规划或设计,需做大量的调查工作,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包括立地条件的调查、统计归类;包括规划设计所涉及的经济技术指标的调查收集;还包括种苗情r的调查分析等,这些工作有的要协调部门配合、有的要爬山涉水,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综合。辛辛苦苦、加班加点完成一个规划或设计,待遇与坐班的人一样,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很难调动。

2.3政策面投资不足,导致规划设计流于形式

目前的林业建设项目,特别是营造林项目,大都是补质的,基本没有足额的投资,技术人员很难按实际需求完成规划设计。以目前正在建设的天保工程森林抚育、特色经济林建设3个项目为例,天保工程人工造林300元/667m2、森林抚育120元/667m2、特色经济林建设低到30元/667m2。鸡东县目前人工费用在100~200元之间,我们取下线值100元/工日。正常情况下,人工造林林地清理需1个工日、整地和造林各需1~2个工日;森林抚育从标记到剩余物清理完毕667m2至少3个工日,基于以上实际,勿庸置疑,财政投资不能保障基本的劳务费。而这些项目建设除劳务费外还有种苗、管护、施肥、抚育等建设内容需要投资,而造林主体又没有其它投入,在这样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很难对项目投资进行切合实际的概算。因此,规划设计就只能流于形式,其科学性和指导性很难体现。

2.4部分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不够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要求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业务技能和一定的文字功底,但是从事管理和调查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却普遍较低,技术水平也不达标。主要是很多工作人员本身不是林学专业,业务知识不强,再加上不认真学习,缺乏一定的技术知识功底。同时,规划设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搞野外调查,敬业精神差的技术人员就闭门造车,导致规划设计成果质量低下。

2.5先进的科学技术得不到有效的运用

由于领导层重视不够和相关硬件设施(测量工具、计算机、相关软件的购买和运用等)不足,很多基层技术人员对先进技术运用不够或者是就不会运用。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组培等技术。导致鸡东县的林业规划设计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工作效率低,且设计成果质量不高。

3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的对策

3.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对规划设计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规划设计在营林生产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规划,把一个较大的或者是某个产业的建设项目做出通盘的考虑,科学合理地做出长远设计;二是把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安排到山头地块,达到保障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产力的目的;三是通过规划设计加强营林工程的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克服盲目性,避免人、财、物力的浪费;四是建设营林生产的科学的工程管理程序,逐渐走入科学化的管理轨道,提高工程建设效益。因此,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对林业规划设计的认识。

3.2政策扶持,加大投入

政策的扶持对于林业建设是起决定性作用,政策扶持的完整性和足额性是规划设计的前提,因此,政府要加大林业建设的扶持力度,以提高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对相关技术设备的投入是提高规划设计质量的基本保障,所以要加大投入,提高规划设计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3.3加强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是加强与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林业技术学院等涉林大专院校的联系,让在职技术人员尽可能得到系统的学习;二是加强与国家林业局昆明院、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专业队伍的联系,争取让鸡东县相关技术人员通过轮岗或其它形式跟着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充分的段炼。三是举办培训班,请相关院校或专业人士结合鸡东县实际,讲授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专业知识;四是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对我县所做的规划设计成果做专业审查,在实际工作中段炼和培养技术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3.4建立奖惩制度,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敬业精神

全县11个乡镇、8个国有林场和1个苗圃要根据本地资源情况和立地条件,制定规划设计的奖惩制度,如根据外业调查的难易程度,分别森林抚育、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林下资源开发等项目制定具体的奖惩制度,让规划设计人员看得到前途和利益所在,也看得到风险和危害所在,以提高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积极性,保证规划设计成果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3.5加强与边缘学科的联系,把先进、适用的新技术运用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鸡东县的规划设计工作要加强与边缘学科的联系和渗透,把那些先进、适用的新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如地理信息系统(3S技术),各种制图软件和调查工具的应用等,以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15篇

一、工作情况:

根据国务院此次扩大内需的投资重点,我局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全体动员上下一心,认真及时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及时掌握国家、部、省、市有关政策动向信息,时刻了解中央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动态,明确立项争资工作的方向;二是紧紧围绕国家资金重点投向四个方面的六大领域,对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和规范。11月20日,根据市规划建设局下发的紧急通知要求,上报了城市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建设、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填埋)场建设(含乡镇垃圾填埋场)、自来水厂第二水源建设、老城区改造、古村落保护等七个方面的22个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项目情况:

梳理和上报的22个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县城路危旧公房改造: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2、县城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扩初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正在进行建设。

3、县城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进行招标。

4、县城污水管网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施工已近尾声。

5、新建城区3万M3/日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尚未启动。

6、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可研、扩初已完成,正在进行建设。

7、大道南延工程:已开工建设。

8、大道北延工程:已开工建设。

9、大道西延工程:已开工建设。

10、道路工程:前期工作尚未启动。

11、公园及湖片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景观及概念性规划设计。

12、路道路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

13、县垃圾卫生填埋场:已完成扩初设计等前期工作,正在建设道路等。

14、县垃圾压缩站:正在进行建设。

15、乡镇垃圾填埋场:正在进行建设。

16、路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建设。

17、路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尚未启动。

18、路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尚未启动。

19、片区改造:已开工建设。

20、城关市场扩改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

21、镇村保护:已完成规划设计。

22、镇保护:已完成规划设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