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范文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

第1篇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和谐”。在多年的发展中又被概括为各民族互相依存、长期互融的精神。在世界交流方面要有文化融合,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特点,受到世界各国文化爱好者的广泛追捧。

在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里有一部分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核心价值观。西方文化主要强调对立和冲突,而中国的文化则是强调和谐的精神。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磨灭自己文化的短处,也要发现长处,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每种文化都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交流,这是在历史长河中发展的主流。中国本身有着自己的独特社会、文化特点,都将“和谐”作为了其价值的核心。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把目光瞄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这对于调节世界各国文化矛盾冲突、宗教问题、世界霸权主义、环境污染问题等都有极大的帮助。

1 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受到的思想冲击

1.1 贬低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本国的文化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冲击。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变得以贬低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以为常了。这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观察各国的文化发展,很多国家都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不断宣扬和传承,而我们已经开始攻击自己的文化了。比如,《红楼梦》对于中国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巨大瑰宝,对于西方也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国内有很多人去批判它,说它是一次巨大的失误。这样的偏激思想只会严重阻碍中国的文化发展,而没有积极的意义。

1.2 只有被西方国家认可的文化才是科学的

在西方文化的日益冲击下,有很多人认为只有被西方学术认可的中国文化,才是科学的,才是正确的。如果不能被认可则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的。中国人讲的是文化的和谐、思想的统一,如果只是单纯的认为国外的东西正确的,那么国内的文化岂不是没有意义了,我们更多要注重的是怎样才能在国内将自己的文化价值发扬和传承。

2 怎样传承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2.1 尊重中国文化核心价值

第一,我们必须尊重自己国家的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很多的中国文化大家都陌生了,不要只是除了书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其它的就一概不知了。

第二,要清楚地知道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价值核心观是可以融会贯通的,都有着各自的通性,可能也有不同的地方,这是避免不了的。

第三。我们要将我们的文化面向大众。除了利用多种资源宣传外,也要让我们主观意愿来实现。

2.2 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速度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世界文化多元素的发展是大趋势。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也将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在世界的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在面对全球化的变化和发展中,躲避和逃脱都不是办法。只有利用在文化的进程演变中将文化吸取和改良才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中国的文化是“和谐”,但是很多的西方人并没有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待中国的态度。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西方国家已经将快速发展的中国作为假想敌。中国的快速发展对西方国家产生威胁。各种对于中国打压理论纷纷出台。其中西方研究者抛出的文明冲突论最为代表。其描述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如果和伊斯兰文明结合共同对抗西方,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西方国家出台了很多打压中国的策略。我们要警惕这样的事件对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只有使中国不断的加入全球化的进程,并积极的宣传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而我们也要不断地从国家角度去考虑这样的问题,才能先一步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发展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

2.3 中国文化价值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

中国文化能够逐步走向世界是由其独特的魅力所决定的。中国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魅力这是世界不可否认的。在西方各国面对中国文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学习中国的文化。这是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和证明。中国文化除了在得到世人的认可之外,还因为中外文化有着很多的连接性。中西方文化虽然有差异性,但是他们的内部又包含着相似性的文化因素。在思维方面中,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只是思维阶段和主观意识不同罢了。单纯而和谐思想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将不断发展,包含多种文化要素、成分的文化取长补短的融合在一起。不断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加强西方同中方文化互补的关系,就可以很好的使二者处于平衡状态。

2.4 当代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形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中难免有不平等的存在。但是我们必须相信中国的文化不是强权文化,而是一种有境界、有追求,并在发展中不断自我完善的文化核心价值,并且使其能够传承下去。文化的发展在于人们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能够不断将新的事物融人其中,并开发出新的文化模式使其被现在人所接受,很多文化的流失都是因为不符合现在人的价值观,使其难以被接受所以被淘汰掉。只有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精髓保留并发展出新的内容才能使其在历史长河中被传承下去。

综上所述,在文化的国际交流中能够使人们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了解,避免冲突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对国外的文化采取吸收和包容的态度。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核心,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才能使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减少,减少冲突,从而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方式,才能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减少文化的鸿沟,促进文化间的有效的交流,保证中国文化价值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张丽霞.传统文化修养与跨文化交际[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

第2篇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和谐”。在多年的发展中又被概括为各民族互相依存、长期互融的精神。在世界交流方面要有文化融合,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特点,受到世界各国文化爱好者的广泛追捧。

在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里有一部分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核心价值观。西方文化主要强调对立和冲突,而中国的文化则是强调和谐的精神。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磨灭自己文化的短处,也要发现长处,将自己的文化传承下去。每种文化都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交流,这是在历史长河中发展的主流。中国本身有着自己的独特社会、文化特点,都将“和谐”作为了其价值的核心。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把目光瞄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这对于调节世界各国文化矛盾冲突、宗教问题、世界霸权主义、环境污染问题等都有极大的帮助。

1 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受到的思想冲击

1.1 贬低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本国的文化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冲击。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变得以贬低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以为常了。这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观察各国的文化发展,很多国家都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不断宣扬和传承,而我们已经开始攻击自己的文化了。比如,《红楼梦》对于中国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巨大瑰宝,对于西方也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国内有很多人去批判它,说它是一次巨大的失误。这样的偏激思想只会严重阻碍中国的文化发展,而没有积极的意义。

1.2 只有被西方国家认可的文化才是科学的

在西方文化的日益冲击下,有很多人认为只有被西方学术认可的中国文化,才是科学的,才是正确的。如果不能被认可则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的。中国人讲的是文化的和谐、思想的统一,如果只是单纯的认为国外的东西正确的,那么国内的文化岂不是没有意义了,我们更多要注重的是怎样才能在国内将自己的文化价值发扬和传承。

2 怎样传承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2.1 尊重中国文化核心价值

第一,我们必须尊重自己国家的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很多的中国文化大家都陌生了,不要只是除了书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其它的就一概不知了。

第二,要清楚地知道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价值核心观是可以融会贯通的,都有着各自的通性,可能也有不同的地方,这是避免不了的。

第三。我们要将我们的文化面向大众。除了利用多种资源宣传外,也要让我们主观意愿来实现。

2.2 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速度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世界文化多元素的发展是大趋势。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也将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在世界的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在面对全球化的变化和发展中,躲避和逃脱都不是办法。只有利用在文化的进程演变中将文化吸取和改良才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中国的文化是“和谐”,但是很多的西方人并没有对此有正确的认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待中国的态度。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西方国家已经将快速发展的中国作为假想敌。中国的快速发展对西方国家产生威胁。各种对于中国打压理论纷纷出台。其中西方研究者抛出的文明冲突论最为代表。其描述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如果和伊斯兰文明结合共同对抗西方,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西方国家出台了很多打压中国的策略。我们要警惕这样的事件对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只有使中国不断的加入全球化的进程,并积极的宣传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而我们也要不断地从国家角度去考虑这样的问题,才能先一步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发展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

2.3 中国文化价值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

中国文化能够逐步走向世界是由其独特的魅力所决定的。中国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魅力这是世界不可否认的。在西方各国面对中国文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学习中国的文化。这是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和证明。中国文化除了在得到世人的认可之外,还因为中外文化有着很多的连接性。中西方文化虽然有差异性,但是他们的内部又包含着相似性的文化因素。在思维方面中,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只是思维阶段和主观意识不同罢了。单纯而和谐思想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将不断发展,包含多种文化要素、成分的文化取长补短的融合在一起。不断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加强西方同中方文化互补的关系,就可以很好的使二者处于平衡状态。

2.4 当代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形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中难免有不平等的存在。但是我们必须相信中国的文化不是强权文化,而是一种有境界、有追求,并在发展中不断自我完善的文化核心价值,并且使其能够传承下去。文化的发展在于人们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能够不断将新的事物融人其中,并开发出新的文化模式使其被现在人所接受,很多文化的流失都是因为不符合现在人的价值观,使其难以被接受所以被淘汰掉。只有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精髓保留并发展出新的内容才能使其在历史长河中被传承下去。

综上所述,在文化的国际交流中能够使人们加强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了解,避免冲突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对国外的文化采取吸收和包容的态度。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核心,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才能使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减少,减少冲突,从而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方式,才能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减少文化的鸿沟,促进文化间的有效的交流,保证中国文化价值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张丽霞.传统文化修养与跨文化交际[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

第3篇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文化融合;核心价值观;影响;对策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展衍生的人类体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之体育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也是核心民族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众多我国古人的体育智慧结晶,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以悠久的历史文化脉络、高度凝练的运动表征形态,彰显着五千年生存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并以其自身独特的传承方式、发展环境、表达方式、,分别立足于东西方的主流体育文化意识中。随着近代世界文明的发展,全球各国家民族文化距离的缩短,中华各种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无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系统的分析东西方文化融合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以自省的方式反思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能够在西方体育文化全球化的大环境中经久不衰、绽放光辉。

1文化与体育文化概述

从古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虽然林林总总、众说不一,但其总体上都体现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和对普遍存在的具体性东西的描述性特征。因此,本研究以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特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社会综合体。”为逻辑起点,对文化入侵展开研究。

文化是一种人类活动,是人类所取得的一切成果的结晶,具有非强制性影响力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有精神现象、意识形态和社会行为与习俗的综合体。文化的外延范围很广,它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产物,体现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反应在体育活动方面。体育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活动方式,是构成人生存、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但体育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也是社会及个体文化生活的需要。在远古社会里,体育就具备了生存、娱乐、信仰等诸多文化特征;现代社会里,体育更是至关重要,不仅对于个人一身体、人格与心理及观念、意识等方具有全面发展的作用,对于社会来讲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体育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体现着人类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的文明发展程度,具备了各种文化的特征,因而体育是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体育的这种文化形态是由社会文化形态决定的,社会文化形态的不同,表现出来的体育形态也有所不同。

2西方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2.1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体育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1818年德国学者费特著述的《体育史》一书。它同任何一种其他文化一样,深深地记录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反映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单以文化本质上来说,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的竞技体育文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分支也带有着民族文化讲求的“天人合一,兼容并包,以和为贵”的特点,是一种综合思维体系;而西方的竞技体育文化则是讲求“更快、更高、更强”,强调竞争、自我超越的分析型思维体系。中华传统体育所蕴含的“德者居之、以体会友”之文化,重视练体者的德才兼备;而西方竞技体育所蕴含的“争强夺标,一决高下”之文化,以获胜者的成功与荣耀为目的。此外,美国学者卡普拉在论及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时也说到:“中国人对世界观的认知和方法论的应用不同于早期的欧洲学者,他们对问题的研究以对宇宙和自然的朴素哲学为特点,在对事物的探索中并不限于对问题因果关系的探讨,还在于对问题的对象和发生时间的综合阐述。”因此说,中西方体育文化不仅受中西方地域文化发展的影响,存在着思维性的认知差异;还因为受中西方人民生存目标的不同,而存在着对体育价值与功能认同的不同。

2.2西方体育文化的全球化发展

体育文化一词从德国学者费特著述的《体育史》中正式被提出之后,体育活动变被正式称之为一种文化。其实本应如此,因为无论东方西方,他们的体育活动都深深地被刻上不同的民族文化的烙印。西方国家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社会现代化的飞跃发展,积攒了雄厚的经济实力,由此便带动了现代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与传播。西方体育文化便在此时形成,并成为了西方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宣传其“普世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其体育文化传播以奥林匹克运动会、足球世界杯、美国职业男子篮球联赛(NBA)、温网公开赛等为重要载体,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并以此奠定了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全球霸主地位。应该说,这些西方国家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但是他们的传统体育文化并没有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推广到世界上的各个角落,而是被奥林匹克文化所替代或融合。这种文化的替代与融合一方面表明,虽然不同民族、地域间的体育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受社会发展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对体育功能的认知发生了改变,不同民族和地域人群对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的共识,让以篮球、足球、网球等为代表的西方体育运动更受欢迎,由此推动了现代体育运动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替代;另一方面,在当代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下,文化生产走向全球化、市场化、技术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传统体育在发展中也必然要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和依托现代科技,才能在全球的舞台上展示自我。但就市场化和技术化的文化本质来讲,就是一种普世化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当这种以西方文化为特征的价值理念和技术方法,对传统体育进行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运作时,其必然造成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2.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链条的危机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国运能够绵绵流传,其关键在于其文化是否能在青年人中传播,只有年青一代能够深刻认可和发展本民族的体育文化,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屹立于全球化浪潮下,本着这样的发展和继承理念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体育文化才不至于走上清末木兰围场的老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传统体育文化也都各自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56个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编了近千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其中仅起源于汉族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就有近300项。这些内容繁多、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彰显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构成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优势资源与文化宝库。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资源,但真正能够得到有效传承发展的却寥寥无几。如,以武术在高等院校的发展为例。在全国16个省(市)的93所普通高校中,有24所高校仅开设1项武术项目――太极拳;有29所高校开设了2项武术项目――太极拳、长拳;有17所高校有开设3项武术项目――太极拳、长拳、养生功,而开设4项以上武术项目的高校不足10所。同时,即使在这些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高等院校,其武术课程的设置也在全部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规划中占有很小的比重。此外,这些教授公共体育武术课程的教师也大多是半路出家,并不是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专任教师,课程内容只是太极拳、长拳、太极扇等基础的健身功法,没有相应的理论课程进行配套。学生只知道模仿动作套路,并不能从文化起源、传承及其功用等方面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入了解。这样,造成学生在死板无趣的模仿练习中失去了对于传统体育的兴趣与热情,更不用说从中体会文化层、思想层的中华传统体育博大精深的奥秘。加之西方经济体育从社会、网络、产业等各方面对于学生生活、思想及体育爱好等方面的渗透,利用暴力美学、竞争思维对传统体育开展空间的压缩,使学生的传统体育意识渐渐淡化乃是消失。从国外体育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看,体育项目的发展最有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政策干预和商业运营。如美国各项体育项目的俱乐部运营模式,日本中小学柔道、空手道、剑道、弓道等原本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课程极力推广的政府干预模式;还比如,韩国将跆拳道指定为军队和警察必须学习的运动技能条,大幅度提高了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而我国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没有一项传统体育运动被政府制定为某一领域内必须学习的运动技能。

3东西方文化融合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表现

3.1西方的奥林匹克项目仍是国内大众体育事业发展的“宠儿”

尽管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理念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理念不相融合,但是西方的竞技体育提倡的自我超越、人文关怀等核心文化内涵也逐渐为广大群众认可。西方竞技体育所推崇的奥林匹克文化因其与时俱进、协调发展的传播模式依然在世界范围内的体育文化领域“独占鳌头”。尤其在2008年我国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以后,西方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对我国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体育认知影响更大、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用更强,使得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有限的物质与文化资源更加集中于此。这不仅日益弱化社会不同阶层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同时也制约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与发展。而且随着我国主流媒体及体育思想对奥运的宣传及奥运精神的传播,使得以西方现代体育为代表的人文精神,一方面高扬人类的理想一和平与发展;一方面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导引下,不断校正本身的错误、完善自身,以此影响和改变我国大众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导方向。西方体育的文化入侵不仅是运动项目的改变与入侵,也是西方古希腊城邦体育文化思维的入侵和西化的体育活动运作模式的入侵。在学校、社区以及单位中所组织和进行着各式各样的以奥运运行方式而举办的市级、省级运动会,包括其比赛项目亦大都以奥运项目为蓝本进行强度与难度的降低。李力研指出:“现代社会一切体育的比赛都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希腊特征,其中奥运会更是希腊体育现代化的代表;同时,虽然近年来奥运会不断地吸收一些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正式一员,但那也仅仅是奥运会全球化发展的需求,并进一步加深了不同体育文化之间的“误读”与冲突。”因此说,奥运会的全球化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文化的“文化浸入”,已经造成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伤害。

3.2以西方体育为主宰的一元体育思想在青少年中传播

以西方体育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一元化竞技体育思想,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各大高校的主流思想,它不仅严重的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在高校的传播与发展,同时也削弱了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对高等院校师生的教化作用。以篮球运动为例,1895年来会理将篮球运动传入我国后,我国天津社会开始逐步开展篮球活动并开展向中国其他城市扩展,使得北京、上海等地有了这项运动。1908年以后,一批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专业人员先后前来中国,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体育文化传播活动。如盖利博士1898年来华传教,1904年任天津青年会体育干事,并趋各大城市指导,专门介绍各种西方竞技运动。还比如,1908年艾斯纳博士在上海成立青年会体育部,于1909年该青年会首次举行篮球赛,随即推广学校与社会各界。时至今日,篮球运动已经遍布全国各个层次的校园中,它所带来的西化竞技体育思想也根深蒂固的种植在所有热衷于此项目的青少年中,他们可以用篮球的语言与完全不同国家的孩子做有限的交流,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的认同,象征着我们走入了别人的文化体系,以此为蓝本无数的奥运项目将通过改变青少年的思维来改变我们的体育文化思维,最终达到文化入侵的最终期,文化同化。

3.3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均衡

为加速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文化的发展、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1995年7月,国家体委根据我国体育的发展实际,了《奥运争光计划纲要(1994-2000)》,以此通过体育运动的发展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国际地位。自此我国的竞技体育,也就是西方奥林比克运动项目,开始走进主流体育文化之中。数据显示,中央一级1979年到1983年竞技体育经费每年平局增长12.3%。省级以下许多地方的民族传统体育经费没有相应的增长,且呈现减少的态势,多数县开支后所剩无几。到了90年代后期,体育彩票的发行又一次为西化的体育事业发展进行了注资。这一方面,为体育事业的西化发展进一步提供了动力和支持;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不同阶层对西方现代体育运动及其文化的认知。可以说,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大众的现代体育认知,为西化的体育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足了准备。此外,国家对西方现代体育的资助投入要远远高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如,据一些学者推算,获得一块奥运金牌平均要投入2000万左右;而2008年包含内地22个省份、国际17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294人的第三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暨国际健身气功展示会,所有项目的奖金共计20万港币(约为15万7千元人民币),这还不及奥运冠军奖金的五分之一。可以说,西方体育产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一边倒的态势,西方体育产业对我国主流体育文化的控制已经达到较为深入的程度。

4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开展大众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根植于大众社区活动之中,是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基石。因为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广大劳动群众经过千百年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集大众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在发展与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这样的追根溯源,我们才能实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让广大社会不同阶层认识到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意义所在,才能有效的发展传统体育产业,从而促进传统体育文化向世界的广泛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竞技体育文化有着本质区别,它们的受众也不尽相同,传统体育的受众是全体大众,竞技体育只是少数竞技运动员的世界。而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体大众全部参与进来,这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优势。此外,传统体育文化还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是要我们在发展传统体育的同时,还要根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与发展的根源,保持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民族底蕴。随着我国实行深化改革、经济调整宏观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国力、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的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度、自豪感及民族意识达到空前高度;在体育事业发展的侧重点上也不能单单只局限于在西方主导的竞技体育项目中争优夺标、赢得奖牌,同时还要优化和发扬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上来。

4.2培养广大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素养

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民族传统体协成立大会上,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指出:“我国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事业和体育强国,不仅要开展西方现代体育运动,还要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而当前体育文化的传播速度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所无法比拟的,网络的出现使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闪耀西方体育文化的光辉,但是民族传统体育却却并不能像其他形式的西方体育文化一样走进世界的每个角落。因此,对广大的学生群体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广大的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还有利于正确认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提升对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的认知,使他们正确西方现代体育运动及其文化。在增强广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自豪感和认同度的同时,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刻心系国家,为国家为民族的发展与建设做出贡献。此外,也能正确引导他们对不同体育文化态度,面对不同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文化,懂得相互理解、相互促进、。

4.3优化传统体育产业结构,为其传承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虽然是以全民体育健身及各级学校体育为基础的,但是他的推广与传播也离不开体育实体产业的支持与物质保障。放眼世界,所有先进的体育文化的推广与传播都有强大的体育实体产业作为后盾支持,如西方经济体育的奥林匹克运动会、NBA、温网公开赛等,而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印度的普拉提和瑜伽、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柔道和剑术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不但服务于本国人民、拉动国家经济,还促使了国家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输出与传播。这些根植于其本土的传统体育文化所发展起来的场馆会所的实体产业,基本可见于我国各大中小型城市。因此,要实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利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契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创新、演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及其文化的底蕴与内涵,将其优化为一种局势俱进的先进体育文化;其次,优化与变革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方式,使其适应当代社会不同阶层人群的运动体验,满足群众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需求,并以此积极发展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民族传统体育实体产业;最后,充分利用现在多媒体传播技术,如: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加大力度与规模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知识进行宣传。还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地缘优势,在传统体育发源地开展传统体育旅游产业,以此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只要坚持以上几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能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下去,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才不会被西方体育文化思想所冲击,消耗殆尽。

第4篇

中西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首先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概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并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找出两者差异所在。我们应该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找到互补之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以来,以希伯来宗教理想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从古典奴隶制向中古封建社会迈进,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当时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思想文化领域,后来,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冲突和融合,文艺复兴阶段形成。文艺复兴后的两百年间,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始终处于矛盾的冲撞之中,彼此相互撞击和融合的本文由收集整理结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儒道两家的思想传统与基督教的宗教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相适应,对国民的思想渗透非常深刻,给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仍是一脉相承的。先秦儒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理论架构,其核心是“仁”,包含极为丰富的政治和伦理内涵。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在自我修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传统教育中,德教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诸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民本思想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也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道互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多个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着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则是以信仰为基础,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为指导和召唤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精神渗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2]这种精神境界作为宗教精神的真谛和精华渗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中,使得宗教作为一种信念去培养和启发人的感情,协调了人际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禁锢了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到处充斥着愚昧和野蛮,文化成为宗教的附属品。文化的发展缓慢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二)天人合一与驾驭自然

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为和自然运行的统一两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 融洽相处。[3]尽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 但它们在相对互补、融合与发展中所呈现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倾向是清楚的, 其终极观点都是一致的,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谋求驾驭自然、征服社会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认为自人类出现以后, 人不仅应当独立于神,而且独立于自然,人与自然分为两极并且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主要从人与自然对立的立场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主体,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体,认为提倡认识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从而发展出科学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与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对大自然、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

(三)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强调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整个家庭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从家族本位出发,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个体的欲望和价值以群体的欲望和价值为转移,个体的利益和需求通过整体的发展来满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两重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对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纽带,由家而国、家国一体,进而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对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人性,束缚了人们民主思想的发展,压抑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忽视了个人的权益,萎缩

了民族的进取精神。

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个体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个性开始于古希腊时代,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其个人本位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具体表现,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讲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4]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国文化的西传及影响

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开放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域外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力,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向四周扩散。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最早的是物质文化。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道,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至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军对西方的军事征服,中西人员往来频繁,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5]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在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行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中国文化的西传,使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传入西方,成为西方某些启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 西方文化的东渐及其影响

与中国文化西传和对西方的巨大影响不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除了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不可避免的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挑战。

第5篇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以来,以希伯来宗教理想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西方社会开始从古典奴隶制向中古封建社会迈进,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当时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着思想文化领域,后来,世俗精神和宗教精神相互冲突和融合,文艺复兴阶段形成。文艺复兴后的两百年间,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始终处于矛盾的冲撞之中,彼此相互撞击和融合的结果就是形成了西方近代文化。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儒道两家的思想传统与基督教的宗教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历史状况和文化特点相适应,对国民的思想渗透非常深刻,给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以重大的影响。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仍是一脉相承的。先秦儒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理论架构,其核心是“仁”,包含极为丰富的政治和伦理内涵。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在自我修养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传统教育中,德教为先,育人重德。另外,儒家的其他思想诸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民本思想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也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也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儒道互补,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多个世纪以来,作为西方文化主流的基督教一直左右着西方人的道德理念,使其成为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起到了一定的道德作用。宗教精神则是以信仰为基础,以神人合一的人格精神为指导和召唤的道德使命。西方文化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宗教精神渗透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基督教文化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其核心是拯救意识与博爱精神。[2]这种精神境界作为宗教精神的真谛和精华渗透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中,使得宗教作为一种信念去培养和启发人的感情,协调了人际关系,稳定了社会秩序,营造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但是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宗教禁锢了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到处充斥着愚昧和野蛮,文化成为宗教的附属品。文化的发展缓慢又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世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

    (二)天人合一与驾驭自然

    中国文化相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体上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人的行为和自然运行的统一两个方面,体现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强调天、地、人、物各安其位, 融洽相处。[3]尽管不同的思想家和哲学流派对天人关系的理解和追求不甚相同, 但它们在相对互补、融合与发展中所呈现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倾向是清楚的, 其终极观点都是一致的,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海洋文化的西方文化形成了一种谋求驾驭自然、征服社会的精神。西方文化也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认为自人类出现以后, 人不仅应当独立于神,而且独立于自然,人与自然分为两极并且被严格地区分开来,主要从人与自然对立的立场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主体,把自然世界看成是客体,认为提倡认识自然世界,并改造、征服自然,从而发展出科学理性精神。即使是宗教与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也遏制不住伽里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对大自然、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

    (三)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产生了家族本位意识,强调个人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整个家庭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从家族本位出发,中国文化强调群体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该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个体的欲望和价值以群体的欲望和价值为转移,个体的利益和需求通过整体的发展来满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本位和道德至上具有两重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对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纽带,由家而国、家国一体,进而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这对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人性,束缚了人们民主思想的发展,压抑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忽视了个人的权益,萎缩了民族的进取精神。

    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个体的人作为社会的核心,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个性开始于古希腊时代,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一种典型的文化形式。其个人本位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具体表现,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讲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他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4]

    三、中西文化的交融

    (一) 中国文化的西传及影响

    中国文化基本上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其发展过程本身就证明了它的开放性。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各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域外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力,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境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又兼容了外来的文化。中国文化自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向四周扩散。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最早的是物质文化。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通往西方的道路,经过东汉时期班超班固父子的苦心经营,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中西方的陆路通道。大量的物品沿着丝绸之道,经过安息、埃及等地,源源不断流向西方,直至罗马。随着中国丝货等物品长期大量的流入,中国的养蚕、丝织技术也开始向西方传播。唐宋时期和元代,由于中西方海路的开辟和蒙古军对西方的军事征服,中西人员往来频繁,中西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5]这个时期西传的中国文化,除了物质文化外,主要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了西方。马克思就曾经说过:“在欧洲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开辟的历史性的航行对中西海路交通产生了突破性作用,使中西文化交流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传入西方的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理论观念。中国文化的西传,使许多欧洲人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世界上唯一最早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传入西方,成为西方某些启蒙思想者同基督教文化进行斗争的思想武器。

    (二) 西方文化的东渐及其影响

    与中国文化西传和对西方的巨大影响不同,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西方文化传入中国除了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不可避免的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和挑战。

第6篇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企业的最核心要素是人,各种工作都离不开人,所以如何找到合适的人,发挥人的潜能,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的价值,这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面临的挑战,而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文化的影响虽然看不见,却非常巨大,近些年美国的一些学者推出《基业长青》《学习型组织》《从优秀到卓越》等管理类畅销书,其中都把企业文化上升到很高的高度,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优秀的文化;更令人深思的是,这几本书都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一些思想,尤其是“阴阳平衡、整体思维”的观念。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西方文化如果不借鉴东方文化,那会变成瞎子;而东方文化如果不借鉴西方文化,那会变成瘸子。”不得不佩服爱因斯坦的洞察力,一个深谙宇宙发展规律的科学家,同样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优点和不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虽然至今仍有许多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要素,但毕竟也有许多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甚至是文化糟粕的东西,有些人盲目的乐观,夸大传统文化的作用,不但不能发扬传统文化,反而会让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产生错误认识,这样的危害很大。

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的文化有没有问题,我们的价值信仰是什么?我们的方向是什么?价值信仰与企业经营管理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传统文化为什么难以融入企业管理

世界在渐渐变平,中国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是渐进的但却日益深入,“麦当劳、可口可乐、耐克、NBA”这些典型的美国文化元素离中国的普通百姓越来越近,看一看很多中小城市肯德基的红火,我们在惊叹的同时,也有一丝担心,不能简单的用文化入侵来理解这种现象,如果真的是优秀的文化,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用呢?但关键的是,我们很多人无法区别西方文化哪些是先进的,是适合中国社会的,哪些又是落后和不适合的。同样的,很多人说要捍卫传统文化,现在也的确兴起了一股学《易经》《论语》《庄子》的热潮,积极的因素是有的,但也有很多人看《易经》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占卜吉凶,而且说得神乎其神;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我们的企业家,如果真的能读懂《论语》,那真是一大幸事,但事实并没有这么乐观。

中国的烟草系统目前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企业文化塑造运动,国家烟草局要求所有的地市级烟草公司要在这2年内建立起富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这也是国资委2005年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以山东省烟草局来说,有17家地市级公司,整个山东以齐鲁文化、儒家文化闻名,相对来说,这里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最好的地方,从山东的风土人情、待人接物就可以感觉出来。我们在与这些烟草公司的合作中,他们的普遍要求就是个性化、有特色、体现企业的独特内涵,而且要求将儒家文化的一些精髓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这就引出一个令企业管理者都颇为头疼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说传统文化很好,但感觉无法融入企业的管理中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四个方面来看:

首先,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假设不同。

以儒道释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其追求的是“天人合一、内和外谐”的人生境界,当然,从表现形式上,这三家又各有偏重,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从实现方法上来看,儒家的方法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是“静虚、养生、遁世、穷万物”,佛家是“明心、见性、救世、通万有”。

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儒道释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能进能退,即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文化相比西方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了人的社会价值,强调了人的“道德性”,人是道德的主体,人需要终其一生去达到“至善”的境界;而西方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很深,救赎观念根深蒂固,人生而有罪,所以需要不断的努力来赢得上帝的恩惠。中国文化讲社会与群体意识,以道德来维系人与人的关系;西方文化讲权利与义务,以法律来维系人与人的关系,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根本不同。

现代管理源于西方,当然,西方管理思想也经历了从“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其价值信仰并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人是个体的,“上帝”之下人人平等,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形成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处世哲学,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就根深蒂固,调整起来非常困难。中国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几乎都是在学习西方企业,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基于西方价值观的管理方法能否适应甚至是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国文化受中国近代社会运动的影响,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从最初的“道德人”转向“集体人”,改革开放后成了“经济人”,现在甚至是“自由人”,就是思想不受束缚,缺乏信仰约束,这与西方社会不同,西方社会的基础是宗教,虽然是世俗的宗教,但人之上有“神”,中国是彻底的无“神”社会,但也同时失去了对“神”的景仰、敬畏,让中国社会缺乏道德约束。虽然我们是最谈道德的一个民族,但道德观却最缺乏信仰支持体系,这才是最可怕的。

其次,文化贫瘠——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郑重地告诉世人“我不是大师、国宝、泰斗”,一时传为佳话,叫做“大师三辞”。中国这个社会很有意思,季羡林先生是真的想辞,可媒体越这样越硬要把“大师、国宝”这样的美誉加给老先生。我相信季羡林先生说得并非客套话,而是肺腑之言,季先生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这句话更进一步解释了他是如何理解做学问的,那就是保持一个自由的“身”与“心”,一旦身心被物质、权力、名誉所左右,那他的思想就不再自由,而成为一种工具。所以,中国目前的状况难出大师,连季羡林这样的学者都不敢妄称大师,大家就可知外面的众多“大师”基本上都是打着大师的旗号从事商业活动而已了。真正可悲、危险莫过于斯!

真正的大师,必然是保持一颗独立的、自由的心去做学问、搞研究,而且要有争论,要容许不同的思想。目前中国的学术土壤似乎是差了一些。缺少真正的国学大师,也就没有人是真正地去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有人讲管理是实践,但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作为指导,管理也只是瞎子摸象而已。

第三,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与模糊化。

看到这个标题,一定有人不认同,说“多元化”没问题,但“模糊化”对吗?我经常在一些公开培训课上问在座的管理者,请问你们认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结果要么回答不出来,要么回答得千差万别。继而我又问,请问中国社会有信仰吗?回答要么是没有,要么是不知道。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是历史潮流,无法阻挡,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正在慢慢改变着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可我们还在这里迷迷糊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经济化大潮的大力推进下,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却被舍弃。许多地方以继承传统文化为名修庙建佛,但却在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方面毫无作为,甚至是无情践踏。而共同处在儒教文化圈内的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在传承儒教文化方面比中国都要尽心尽力。以日本和韩国为例,日本的文字和韩国的节日都是中国的舶来品,但他们对此万分珍视,历经千年从不轻易简化和更改。与之对照,中国人的做法往往让人疑惑不解。比如说,许多人反日、反美情绪高涨,但却热衷于消费日美的商品。一方面对日本的教科书事件极端愤慨,另一方面却是很多个人大量毁坏日本侵华历史遗迹。这样的心态表现在今天,就是很多中国人喜欢和周边国家争夺传统文化遗产,但又从不珍惜自己的传统文化节日。不过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马上要将传统节日列为正式节日,这也算一种实实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举措吧。

从各国价值信仰的不同探求中国文化的问题

撒切尔夫人说过:“21世纪的竞争,实际上是文化的竞争。”也有西方学者预言,21世纪是东方的世纪,因为西方文化已经走到头了。所以很多人开始鼓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东方文化,认为这是一剂灵丹妙药,可以解决目前整个西方社会存在的文化冲突和个人价值的膨胀。事实真的如此吗?美国经济虽然经历了911重创,但并未改变其经济发展模式和文化思维,美国总统也坦言,美国最富竞争力的是其先进的价值观和治理机制,而这是不可能动摇的。恐怖袭击的确打击了美国经济,客观上也改变了美国的一些国家行为,但是美国经济的那种创新机制和思维模式并未发生改变,所以美国仍然能够领跑世界,虽然它也存在“校园枪击案”这样的问题,但那时其强调个人自由文化下必然要结的“毒瘤”,无法避免。但如果我们转念想一下,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枪支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似乎美国的治安不象有些人想的那么坏。

中西方文化价值信仰的原点不同。季羡林先生认为,整个世界包括四个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欧美的文化体系。再扩而大之,全人类文化又可以分为两大文化体系: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产生的根源是东西方思维模式和哲学基础的异同。一个是“以物观物”,一个是“以人观物”。“以物观物”就是把人降同于万物中的一种去理解万物,并与万物融为一体,所以才有一些“天人合一”,才有“田园牧歌”,才有文学作品中永远的大团圆结局;而“以人观物”,则夸大人对大自然的挑战能力,人的主观能动性被无限扩大,于是才有用“个性”去挑战“共性”,人的个性充分膨胀,艺术上才有浪漫主义、人本主义、人权主义等众多奇观。东西方文化互补,东西方文化各超越自己,发扬自己的长处,避免各处的短处,有一个更理想、更美妙的融合。

东西方各国的价值信仰不同,这也导致了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差异很大:

从以上的分析对比表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判断:

1. 宗教力量不强导致中国人什么都不怕

世界上主流的宗教基本都是教导人要行善,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佛教讲行善积德,基督教讲感恩博爱。法律只能让人不去做什么,能约束一个人的行为,却无法抑制一个人恶的念头。举个例子来讲,一个人捡了别人的东西而没有主动归还,从法律上没有问题,但从道义上来讲就已经犯了罪。这就是宗教的力量,“神”是在自己的心里,时刻都离不开,只有有了对“神”的敬畏,一个人才能真正地管住自己私欲的碰撞。

中国现在有点名的寺院香火都很好,但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寺院越来越象个大的公司,真正潜心向佛的人少,求功名利禄的倒是不少,可悲!

当然,我们强调宗教的力量,但不能夸大宗教的力量,宗教也需要引导和管理,不能恣意发展,缺乏约束,那样反而会出大问题。

2. 儒家文化的影响广泛但在中国只停留在表面

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但却不是保留最好、传承最好的国家。每个国家都要根据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发展出一套适合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体系,并加以宣传推广。

不可否认儒家文化至今仍然有很多非常具有生命力的思想,但目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没有人去探讨儒家文化如何融入社会生活、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的问题,所以导致我们每年都在“祭孔”,但实际上是形式大于内容。

3. 中国的企业要大力推行价值观教育

中国企业的落后首先是文化的落后,精神的落后和价值观的落后,而非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的落后,因为管理方法易学,而改变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观念是非常难的。如果企业没有一个很好的价值观作为支撑,这个企业基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前景。

日本公司就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推行和价值观教育,松下的每家公司都设有一个神社,专门用来供奉神灵,公司的高级职员每周都要来这里,由主持神社的和尚给他们讲法,使他们净化心灵,更好地执行公司的有关命令。松下创始人的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他一生中最尊重的顾问就是一个和尚,通过各种宗教活动,企业与宗教的各种教义、精神和企业的巧妙结合起来,然后灌输给企业员工,使他们相信工作目的并不只是为了个人和社团,更多地是追求人类生活。

第7篇

西方文化思想的实质

西方文化是诉诸的神本文化,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的近代西方文化,崇尚科学和理性,开创了机械化、工业化的道路;追求个人利益、自由契约,开创了竞争的市场经济;宣扬民主、平等,开创了民主政治。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个人主义的西方文明的来源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罗马文明、希伯来文明、基督教文明。个人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使得西方文化中的哲学研究、价值体系、人性理论、政治信念、社会体制等都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正如F.A.冯•哈耶克所言“:个人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上的信仰,其本身就涉及了一种价值体系、一种有关人性的理论,以及对某种、政治信念、社会经济体制等在内的一般态度和倾向。”由此可见,个人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有着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和制度机制[2]2。西方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从及存在状态的方法论而言,认为“我们惟有通过理解那些指向其他人并受其预期行为所指导的个人行动,方能达至对社会现象的理解”[2]12。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强调政府是建立在公民统一的基础上的,政府只是个人利益的代表,政府的目的在于使个人需要得到满足,使个人利益得到实现,同时明确反对个人的利益和欲望需要受到政府的干预,使个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受到侵犯。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也就是在其经济领域表现为自由经济,就是对经济自由的信任。在道义上,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但是这种平等是建立在个人自由竞争的基础上的。但个人主义并不意味着自我封闭和个人自我的独特性的存在,相反还是带有很强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当然个人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在个人及其心理倾向中寻找社会经济组织的必然依据,这样一种个人制度的建立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自由贸易的基础上,以及确立的私有财产的制度,保障一切的顺利进行。同时奉行个人主义者坚信:要是一个人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就得让他在这个自由的竞争市场,以最大限度的自由自由的选择其感兴趣的经济目标和想要实现和完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并在其实践过程中,能有效的付诸实施,得到其所想的经济利益。因此在通过个人自由参与的自由贸易自由经济中,让其发现并确定自己通过努力能实现的属于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他所做的这件事能实现其经济利益的事,同时需要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协调和调和因个人利益竞争而导致彼此之间产生的各式各样的冲突。这使得自由个人在实现自身即时性利益的同时,能在更大范围之内实现那些超出他们自身利益的方面做出贡献,同时也能够防止任何个人利益或群体的利益观点凌驾于他人的利益与观点之上。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伦理价值观念,意味着“道德、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的源泉、道德评价标准的创造者是个人:个人成了道德价值的最高仲裁者,在最基本的意义上,个人成了最终的道德权威。”[3]

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传统中国文化的思想实质的高度取决于当时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程度,传统文化通过对政治文明与经济发展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两者的发展。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文明是与世界紧密相互联系的,不是闭关自守独立于世界文明的国度文化。出世入世,知行合一,讲求和谐,兼容并包等都无不体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不同层面的相互交融,共同促进和影响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以及世界共同意识的形成。中国文化的精髓为人类的文明的进步和高度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中国文化所提倡的自然、人、万物的有机构成,不是单方面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有机的整体中,天人之间,物我之间,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之间的坦诚相待,平等交流都极大地充实了文化的思想实质。而同时,一系列现代革命的变革冲击,使得社会现代化实践性的极大提高,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但人类的精神文明却逐渐退化,精神文明领域的建设不断地被物欲所吞噬,如何解决好精神文明与物质领域的不平衡,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巨大挑战,传统中国文化在净化人的心灵和精神、人格的自我修养和内省上,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有机观念对解决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如“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用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协调。在国际社会中,文化对民族国家的行为和期望具有强烈的影响。中国文化贵和尚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而且从中透露着的折中原则的实践性认知与体验,有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化解人类之间的战争与紧张,缓和人际关系。同样,传统文化中辩证的思维方式对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以求善为主导,强调人与天的合一;在人生态度上,强调入世与出世的互补。在公司文化层面,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以和为贵、以德为本,对于现代企业文化构建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崇集体主义,有利于培育忠诚的企业文化。崇尚和谐,有利于为企业注入和谐的文化基因。以德为本,促使企业管理者追求修己安人。

西方文化的经济价值

马克斯•韦伯在观念文化境域下探究了与西方现代性相对应的西方文化资本主义精神,并通过对新教与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关系之间的考察,认为新教伦理的理性主义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渊源也是构建西方文化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新教伦理有以下特点“:新教伦理中所蕴含的讲求信用、勤劳、节俭等美德是促成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兴起的内在文化因素”。“我们现代生活中最具决定命运的力量———资本主义,它的特性是理性主义”[4]11。“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人都节制有度,讲究信用,精明强干,全心全意投身于事业中,并且固守严格的资产阶级观点和原则”[4]50。可以说新教伦理的理性主义铸造了资本主义精神的理性主义,这也是资本主义同古希腊理性主义科学、技术的对接与互动。同时新教伦理的理性主义使近代科学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得到古希腊形而上的理性的推动力。这种理性主义不仅是观念文化,而且也在经济和社会中作用于科学与技术。新教伦理的理性主义集中表现在一种职业在这种职业中献身于劳动的观念,社会生活中的理性化或合理化则成就了社会制度的现代性,市场经济尤其是发达市场经济之所以在西方发展、发达起来,并不是因为经济参与者如清教徒一样的“禁欲”,而是财富对于人的天生诱惑和吸引,同是人类对其自然地追求。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6]恰恰是利益或利益的追求引领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或市场经济的行为。自由、契约、法制这三个范畴,是从市场伦理的维度去理解市场经济乃至西方文明的核心所在。西方市场经济无论在西方内部的发展还是向全球推进,都是自由前提下人们对各自利益的天然追求,以及在利益追求过程中相应的自由契约及法制框架的支持。

第8篇

一、东西方文化冲突与并存的时代背景

1.多元文化并存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

李安是一位跨文化的电影作者,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并存也就很自然地成为其影片重要的叙事主题。东西方文化之所以会发生冲突,是因为它们的生存空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彼此交叉和渗透的,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如今都已经不可能再生存于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多元文化的并存乃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

2.西方的现代文明亦成为其作品文化气息的重要一环。

李安的作品并非单面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而是把传统文化置于当代主流的西方文化的大背景中。西方的现代文明亦成为构成其作品文化气息的重要一环。这些细节都将人放置在现代的西方文明的语境中,在这种诸多展现西方文明细节的背后是一种强大的迥异于东方化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展示了跨文化语境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1.展示了对中国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反思。

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体察而享誉,在这三部作品中充溢着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太极拳、中国书法、中国饮食文化、婚宴习俗,由此构成了浓郁的中国文化风情。但李安所着意展现的并非仅仅是表象上的东方文化奇观,而是更为内在深沉的对中国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的反思。这三部影片的核心人物,深具中国传统文化神韵的“父亲”形象经过李安的精心塑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三部曲的主题都是“使传统上以父亲为主的一个家庭关系,得以从一个假象的平衡状态,历经危机和冲突之后,重新寻得一个新的平衡”。面对中西文化的冲撞和家庭的解构和重组,影片采用了“推手”式的应对方式,没有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情节,在看似无可奈何的退避中,仍然表现出顺应时代、在新的美系中建立平衡的达观心态。

2.展示了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的冲突。

新老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代沟以及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的冲突是《家庭三部曲》的男一个重要的叙事主题。通常老一代的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年青一代则容易接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因此,新老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以及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的冲突这一叙事主题与东西方文化的共存和冲突这一叙事主题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文明呈加速度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谓日新月异。于是,父辈与子女之间的观念差距日渐增大,代沟的现象日益严重,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的冲突也步步升级。在这样的语境下,《家庭三部曲》对新老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以及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之间的冲突这一叙事主题的书写,显然具有丰富的普世价值和现实意义。

3.冲突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以《喜宴》为例,电影选择了一对中国男女青年在美国举办中式婚礼这一巧妙的切入点,生动地表现了东西方文化从相互冲突到和平共处这一悲喜交加的曲折过程,而影片所有的冲突其实都根源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影片的全部冲突首先根源于东西方文化在对待同性恋这一问题上的观念差异。其次,影片的冲突产生于东西方文化对待婚礼的不同看法。西化了的伟同认为,结婚是个人的私事。在当代西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中,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占有核心也位,个体对其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是被充分肯定和高度尊重的。相比之下,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在当代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中,仍然强调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遵从,甚至主张为了维护群体的和谐与稳定而压抑乃至牺牲个体的自由意志。

三、传统与现代结合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融合

1.展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李安的《家庭三部曲》采取了家庭这一小的视角,同处一室的两代人因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历史背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大阵营。戏剧冲突由于二者的矛盾对立而产生,传统和现代不是谁向谁妥协,而是走向了融合。李安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以小小的家庭为视点,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在融合中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同时现代文明又使人获得崭新的快乐的生活。故事从渴望平衡到走向失衡最终又走向平衡。“不管讲父子、讲父女、讲家庭,主要都是讲它在解构过程中的一些挣扎、痛苦,然后再到另外一次结构的完成。”中西方的结合实际是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李安通过影片表达了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体现了具有传统气息的中国人巨大的包容性。

2.展示了中西文化互动和兼容的真谛。

李安及其电影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综观李安十年来的电影作品,涉及的题材和类型相当广泛,然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家庭对人物行为有深远的影响、特别突出了“家”的文化意义。李安既敢于坚守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却又善于吸纳西方现代性的文化观念和艺术养分蜕变自身、别开新局。正如电影学者焦雄屏女士所指出的:“李安能在西方电影体制中显现出一种出尘的个性,他的东西为什么可以感动或者超越国界,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兼容性。”

第9篇

1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两难困境分析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英语也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这对全球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来说意义重大。相关专家预测,英语和英语文化在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处于强劲而迅猛的发展态势,伴随英语在世界各地的席卷,随之而来的西方文价值观念也将在全球各地区迅速蔓延,其结果就是导致西方价值观对我国的传统主流价值观带来挑战和冲击,最终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现阶段,我国在处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与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的关系上已经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若大力引进和传播英语文化,必定会导致我国传统主流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若不主动吸取和传播英语文化,大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具体来说,英语文化的大力传播可能对我国文化软实力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大学生因好奇而出现英语文化中毒的现象。随着西方文化对我国社会影响的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上逐渐形成西方文化占上风的不平衡格局,部分高校大学生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往往在购物上过度追求外国奢侈品,或者花费大量资金过圣诞节等外国节日,这些与我国中华民族以勤俭为荣的优秀传统美德是相悖的。不仅如此,西方文化中往往涉及诸多黄色、暴力等不良内容,尤其是一些英语电影中,这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不良西方文化的侵袭,完全将我国的传统主流文化价值观抛之脑后;第二,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无法将西方文化与我国本土文化有机结合。一直以来,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都不够重视本国语言与本土文化的主导作用,完全将英语和英语文化放在首位,形成了英语“一枝独秀”的局面,这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无法处理好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出现盲目崇洋媚外的不良现象;第三,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困惑甚至朝着非正确的方向发展。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我国为了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理论成果等,开始大力敞开国门,使得地方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不断涌入,这些带有浓厚资本主义色彩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极大地震撼了我国的高校学生,一些大学生逐渐抛弃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观念,倾向于学习西方文化价值观,并在错误的方向上越陷越深。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看到西方文化的某些好处,开始对本国文化价值观产生怀疑,甚至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陷入一种迷茫而不知所措的境地。

2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出现两难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

2.1过度偏重于词汇教学

现行的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大学生需要掌握的单词量进行了明确规定,这就导致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都比较关注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虽然很多学生都对英语单词的写法、读音达到了基本掌握的程度,但是却不知道每个单词的具体意思及其应该用在哪些地方,这种英语学习模式实际上是非常肤浅的,只能说学到了表面,但根本没有领会到精髓与核心,长期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之下,学生不仅无法很快融入英语环境之中,反而会增加其学习压力,导致其陷入英语词汇学习水平无法提升的不良境地。

2.2教学手段十分落后,且灵活性偏低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高校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教育投资上往往存在很大的不足,这就导致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很难得到根本改善,有些甚至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阶段,只能利用教科书、粉笔、黑板等基本工具进行教学,缺乏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配套设施,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同时还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对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2.3不重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课本知识为主,教学任务大都通过课堂授课完成,教师只重视教科书中有的内容,而且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背诵,忽视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未教给学生基本的应用技巧。此外,还有部分高校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重视度明显偏低,只是为了迎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才开设了公共英语课程,学生之所以学习英语,主要也是为了顺利完成学业,显然,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是很难实现英语教学综合质量的提升的。

2.4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很难顺利推进

虽然截至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开展了较长一段时间,但从整体上来看,成效并不明显,各类学校、各个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都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点许多教育工作人员也都意识到了,因此,对学科教学模式与内容的调整和创新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普遍认同的问题,但由于改革体制不完善、方向不明确,导致具体的学科教学改革工作很难顺利推进,尤其是对于大学公共英语这门学科来说,由于缺乏具体目标和方向的指导,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改革成效。

3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两难困境的解决对策

3.1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

大学生要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就必须学好大学公共英语这门课程。教师在进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时候,应当做到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向大学英语教育的转变,换句话说,就是在大学生进行文化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其文化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培养其鉴别是非对错的能力,结合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价值观困惑、矛盾等问题,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其确立与社会主义革新价值体系相符的正确价值观。众所周知,不管是哪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价值,同时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与不足,因此,在开展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各类不同文化环境之下所出现的价值观倾向,一旦发现学生本体价值观与非本体价值观出现矛盾的情况时,必须学会发挥本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使之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

3.2将跨文化交际理念应用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

全球各地的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且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仅仅从本土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文化差异是完全不可行的,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当积极倡导大学生借助观看原声外语电影、听外语电台等形式来感受纯正的外国语言文化,这样就能使大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场景中切实体会到英语文化的浓厚氛围。闭门造车只能自取灭亡,这是我国几千年发展历史总结出的有效经验,大学公共英语教师要实现其教学水平的提升,就必须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树立起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意识理念,不断训练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

3.3提高对东西方文化平衡问题的重视度

大学生学习英语语言与体验英语文化的一大关键载体就是大学公共英语课本,所以,在进行大学公共英语课本编写的时候,必须注重对东西方文化平衡问题的处理。可在课本中增加一些有关我国传统文化的英语素材或者反映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英语单词,着重培养大学生利用英语来描述和表达本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此外,还应当在编写课本的时候注重对大学生文化平等意识的培养,既不能使大学生产生一种西方文化优于我国文化的感觉,同时也不能使其认为本国传统文化要比其他文化更加优越,而应当让大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哪种文化,都有其优势和劣势、精华与糟粕,在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应当选择其精华的部分与我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不断壮大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第10篇

【摘要】阅读是英语语言学习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而对西方文化的深刻了解对于大学生掌握好英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必须将文化教学持之以恒地融人到阅读教学中,提倡先进的西方文化知识,对消极的文化内容进行一般的介绍,并强调对比中西文化,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对西方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

1引言

文化一词历史久远,涵义广泛。在我国,“文化”一词可追溯至西汉,意指帝王文治和教化,与“武功”相对。如刘向《说苑?指武》云:“圣人之治天一,先文德而后武务。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旧文译自拉丁文cul-tura,英文写作Culture,原意为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19世纪中叶,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在西方兴起,文化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逐步成为概括以上新兴学科现代色彩的重要术语。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使用的是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E?B?Tylo)。他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书中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尽管文化看似包罗万象,但大多学者认为文化大致包含三方面含义: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包括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知能力等等。

语言作为文化载体,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反映了社会现象,而一切社会现象又都是文化现象,所以语言与文化相互交融。有学者指出,人说话的能力是天生的,但说某种语言如英语的能力则是文化的。原因在于,语言作为某一社会的成员们所共有的交流体系,不仅可以深度描写该语言所在的文化的价值形态,而且可以显示其使用者的独特的思维与世界观。在一定社会环境下,被英语框定并体现出思维特征和精神气质的,就是盎格鲁?萨克逊文化的核心。文化之于语言学习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在以往的语言教学中,语言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交际工具,而且,交际过程也被简化并符号化为“编码一发送一接受一解码”。交际这一现实需要被理解为语言唯一的和全部的意义;语言中所包含的和难以回避的其他意义似乎被边缘化乃至全然忽视了。在英语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传授文化,如何从文化的视角来促进教学已经成为了英语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阅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活动,也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本文以实证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英语学习者的西方文化素养并探讨这种素养与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阅读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阐明文化对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关系的看法

调查是在2005年11月太原师范学院第三届大学英语文化知识竞赛后马上进行的,接受本次问卷调查的是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经过筛选,调查者最后选出485份有效的答卷,比较均匀地来自于各个非英语专业院系,因此问卷的结果可以大致反映出学生们整体上对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之间关系的看法以及大学英语教师在其阅读教学中对西方文化的重视程度等。学习英语的目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们于西方文化方面的真正重视程度。问卷调查表第一项关于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57.93%)学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33.4%的学生是为了胜任将来的工作,只有7.21%的学生是为了了解相关文化或者为了学术研究。

本结论说明对英语学习真正感兴趣的学生的比例是很小的,如果再考虑到西方文化,尤其是其中的价值观念,在英语教学中较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更加广泛复杂和缺乏系统,那么可以肯定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是非常缺乏的。这一推论与第三项即对“跨文化意识”的理解的结果相吻合:84.74%的被调查者不太清楚或者根本不懂“跨文化意识”。

第四项旨在调查学生对“英语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的总体认识,而第五项是具体到“西方文化背景对其本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的描述。反馈者对这两项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认为英语与西方文化关系十分或比较密切的比例占到95.25%,说明被反馈者充分认识到英语与西方文化的紧密联系。认为西方文化背景对自己学习英语十分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8.86%,有力支持了第四项的结论。然而,在第二项即对西方文化,尤其价值观的态度方面回答十分重视或比较重视的反馈者只占到总人数的45.97%。这说明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西方文化学习的实际重视程度并不高。

最后一项的调查可以给出部分的解释。认为其教师经常提示文化语词的反馈者只占到总人数的19.17%,回答有时提示的占到55.88%,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西方文化内容不足和缺乏系统性。

归纳起来,被调查者尽管在总体上积极认同西方文化对于其英语学习有重要意义,但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却很缺乏。原因一是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因此学生们缺乏深究文化内涵的动力;再就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西方文化的输人方面缺乏量和系统,学生们缺乏这方面的引导;还有就是文化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复杂性和不系统性也给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造成了困难。

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西方文化知识

阅读是一种认知活动,所以首先要对比中国人与西方人的语言思维文化的差异。对于已具有一定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大学生而言,从自己的语言思维习惯上是可以窥视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系统思维为主体。这一思维方式与西方思维决然不同,中国人思维特征:重整体,轻个体,重综合,轻分析;西方人思维特征:重个体,轻整体,重分析,轻综合。中华民族的宗教意识淡薄,也是因为古人在“天人合一”的观念影响下,人与神趋向和谐的统一,都是大家庭的一员,上帝派天子统治下民,上帝如同祖先父母般地护佑百姓;而西方神与人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对立的,人对神要绝对服从,从而顶礼膜拜。另外,中国古代辉煌的思想、文化科技成果与西方近现代科技进步均是各自思维方式所产生的结果。所以思维方式不分好坏之说,只能说中西方思维习惯方式存在差异,我们应了解它们的差异,并使它们相融合,就能更加完善各自的思维习惯方式。就阅读教学而言,两种思维方式的融合对我们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内含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全新版的综合教程的第二册第一单元Learning,Chinese一Style就是美国人谈中西文化基础教育的炯然不同,尤其在“creativity"(创新)和“skill"(技能)孰前孰后的问题上进行实例分析,但课文中没有评价,只是谈培养教育的各自不同方式等,在结尾处,作者写道:Canwegather,fromtheChineseandAmer-icanextremes,asuperiorwaytoapproacheducation,perhapsstrikingabetterbalancebetweenthepolesofcreativityandbasicskills?(我们能否从中美两个极端中寻求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它或许能在创造力与基本技能这两极端之间获得更好的平衡?)这段话就是倡导融合中西方教育模式是最佳教育模式。其实我们也坚信中西方文化必将走向融合,并通过互存互补而共同创造发展的新局面。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提倡中西文化知识是平等重要的。

了解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各自不同,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就首先要考虑到西方人的写作特点肯定与中国人写的文章特色不尽一致,一般来讲,英文的文章语言用词很具体(重个体),例子较多,且分散(重分析),由此文章结构就显得有些凌乱不是很严谨。所以中国人在阅读英文文章时,开始要尽量排除系统思维的干扰,否则就会形成理解上的模糊和笼统性,提倡学生增强西方人的分析性,经过个体分析或文字细节分析,再利用我们系统思维习惯理解文章的主题及文化内涵等。

尤其对于大学新生而言,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几乎都是为了应试,而且对于西方文化及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意义的认识很淡薄。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大学一年级学生阅读英语文章时,要始终贯穿文化教学的理念,尽快让学生养成在阅读文章时,有意识地发现西方文化知识并能对比中西文化的价值等。

第11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 哲学观 价值观 文化心理 思维方式 审美情趣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活动已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不仅仅是一种市场工具,也成为了一种文化商品。而广告语则是广告的核心内容,其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一方面受社会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蕴含并反映着社会文化。本文将从现代广告语出发,从多个角度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二、广告语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哲学观。中国传统哲学观天人合一是由中国的大陆小农经济模式所决定的。它认为人与自然、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个体与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的有机整体。因此,中国广告语言突出“天人感应”、“物我交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如: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早期的太阳神口服液);天有不测风云,我有人生保险(保险公司);自然的饮料,自然的选择(绿得饮

料);花草有情人有爱(爱护绿地)。

西方传统哲学观天人二分是由西方的海洋工商型的经济模式决定的。他们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并把二者分离、对立起来。在实践中,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承认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同时,重视人对外物的征服和改造。因此,西方广告语言更多地突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如:横扫美国,再创高峰,万宝路销量第一(万宝路香烟);阳光属于你(取暖器);我们愚弄了太阳(灯具);奥林巴斯,没有限制(奥林巴斯相机)。

2.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本位和家国一体制,造就了中国文化群体本位的价值观。中国文化以整体作为其价值基础,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是每个个体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共同目标。因此,中国的广告语言倾向于体现“民族意识”、“大家庭观念”、“乡土情结”。如: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美菱(美菱冰箱);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好迪洗发水);喝了一口青岛啤酒,等于喝了一口家乡水(青岛啤酒)。

西方文化受希腊文化的影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个人权利不可侵犯、个人的力量无限、个人奋斗的成功、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因而,西方广告语言突出“个人价值”、“个性自由”、“个人利益”,并为此不惜漠视权威、挑战权威,充分展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如:

服从你的渴望(雪碧);尽情享受吧(雀巢冰激凌);没有艾特,就没有美国(艾特面包);骆驼世界,任我闯荡(骆驼香

烟)。

3.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强的权威崇拜观念,产品广告会运用权威效应,借助第三者的证词和权威人士对商品进行的评价,以达到说服消费者的目的。如赵本山讲:“泻立停,泻立停,痢疾拉肚,一吃就停!”;“高露洁,12小时维护健康,中国及全球口腔护理专家一致推荐”;“香飘飘奶茶,连续7年全国销量第一。”

西方人漠视权威,讲求实用性,相信自己的判断,重视事实的权威。西方的广告语中,会提供一些产品的可靠数据,使得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深信无疑。如:劳斯莱斯汽车的广告:At 60 miles an hour the loudest noise in this newRolls-Royce comes from the electric clock.(劳斯莱斯以时速6O 英里行驶时 其最大的噪音是电子钟声)。

4.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如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提到的,中西方在语篇方面的差异“中文是螺旋式的最后切题;而西方文字是所谓的直线式,也就是直接切题”。

中国贤者的思维沿着政治伦理的方向发展,具有阴柔偏向,含有艺术家的素质,善于总结直观经验,以直觉体悟和整体综合把握事物,是思维具有模糊性。

5.广告语言所反映的中西方不同的审美情趣。古今中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美化会越来越强烈。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审美标准也不尽相同。中国人有“一白遮百丑”的说法,把白视作为对美的追求,反映了东方人的审美情趣。因此,中国的护肤品广告特别注重突出产品的美白功效,而西方人追求的是棕褐色的健康之美,“白”在他们看来是不健康的表现。

三、结语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广告语是广告的核心内容,社会文化影响并制约着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则蕴含或反映社文化。面对不同的文化差异,我们应从差异中找原因,从差异中找进步,取长补短,融合中西方文化的优点,有的放矢地改进跨文化交际的实效,这样才能相得益彰。因此,我们要了解中西方社会文化与广告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中西方广告语的实际应用中,更好的搭建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中西方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小学英语;学习;对策

小学英语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学科,而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改革起到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文化差异与语言学习息息相关

语言和文化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核心,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流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具。但是由于地区、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人们的语言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产生一些误会,这与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历史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英语技能是当前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小学阶段作为英语学习的黄金时期,英语老师要加强西方文化的渗透,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化意识和西方文化思维,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知识,还要掌握知识背后的文化,在知其然的基础上能够做到知其所以然,这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小学英语学习对策

(一)了解西方文化,学习语言习惯

从古至今,中西方文化之间就存在较大的差异。西方人追求功效,做事的时候通常将功效放在首要位置,但是中国人则不同,中国人讲究感情,为人处世很看重“情”字。在待人接物方面,西方人注重究其根本,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朦胧和含蓄。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这也就决定了中西方的语言习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果学生对西方的文化不了解,就很难了解和掌握其语言习惯,也就无法去记忆,在学习过程中只能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去学习句子和词汇,就无法了解和掌握英语的内涵。因为中国小学生拥有的是惯性的汉语思维,对西方人的语言思维习惯不甚了解。比如,中国人受到别人的夸奖,一般会回一些自谦的话,但是西方人则不一样,西方人受到别人的夸奖很少会说一些自谦的话。因此,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一些西方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小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西方文化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学生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英语思维习惯,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都会有所提高。

(二)对比文化差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想不成熟,性格、品格等各个方面都尚未定型,人生观、价值观也没有成型,在这个阶段如果老师一味地对西方文化进行过分强调,就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英语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西方文化一定要把握好度。既要指导学生认识西方文化的优势,也要引导学生认识西方文化的不足之处,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带领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还要对我国的传统美德进行弘扬,让学生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学会辩证地吸收,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在潜意识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模板,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小学义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中西方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西方文化强调自由和民主,西方人在孩子童年时期更愿意给予其极大的自由,这些文化可能会诱导我国部分学生形成某些道德价值观。英语老师要加强重视,结合具体情况有效渗透西方文化,防止学生在德育上产生偏差。综上所述,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技能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小学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西方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吸收西方文化,让学生以一种辩证的眼光去了解和掌握西方文化。

参考文献:

[1]吕洁,吕巍.中国与西方文化简单比较及关于西方文化的教学[J].教育前沿(综合版),2008(12):18-19.

第13篇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愈演愈烈,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双刃效应,益处则是在于,西方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更新鲜的元素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范围,同时加强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转型和有效地提升。但相反,西方文化的融入,造成了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过度倾向,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不利因素,这同样对于世界文化的传播融合造成了更加复杂的难题和现象。文章主要是通过分析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做分析,同时针对我国人们对于中西方节日的一种文化进行了调研,从定量的角度来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对调研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西方文化流行性和渗透性相关分析以及中西方文化的成对t检验分析,更充分地分析了利弊,让大家意识到需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双刃效应;全球化;定量分析;统计分析

文化不仅是国家的核心的,更是人类灵魂的一个重要载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快速发展,使得西方文化不断地进入中国,并且也逐步地融入到我国的文化传播之中。本文仅就文化的一个方面节日进行分析,根据当前的调查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民更多地接受西方的节日,并且作为重要的节日等进行庆祝,而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传播则意识不够强。这明显表示,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如何才能让大家保持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的对待西方文化的学习机借鉴作用,更好地利用西方文化的优势来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目的,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针对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双刃效应进行分析,为实现趋利避害提供了一些意见。

一、双刃效应

(一)积极效应

首先,对于西方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增强与西方友人的关系,能够促进和谐共处,并且能够更好地实现合作发展。其实,就是在庆祝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丰富了自我的文化内容,加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同时也不断地通过西方的文化借鉴来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文化学习和发展,就比如西方文化中的一个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因此可以借此契机,将中西文化有效融合,增进感情的同时,丰富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体现出文化中的优良品德,丰富人民的精神文明生活。

(二)消极效应

根据调研的数据也显示,有86.88%的人认为现在西方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了,这说明了在目前这个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巨大的冲击,西方文化的各种信息和形式、价值观等都会不断地涌入到我们得生活和工作中。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会带来不利,会淡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减少,不利于我国人民自身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过分地关注西方文化,会丧失自身的优良文化,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西方文化,始终保持一种正确的态度进行对待,取长补短,充分利用西方文化的优势来完善和丰富我国的文化,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为我们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和庆祝西方文化的时候,要加强对我国自身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有效促进,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掘,去传承,因为我们需要在保持自身传统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再来结合西方文化,不能够出现舍本逐末的这种现象,丢失了自身国家的优良传统文化,将会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同时我们需要自己主动地去维护和发扬传统文化。

二、研究方法及定量分析

本文主要采取的是针对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选取了150个样本。主要是设计调查问卷,然后进行调查填写,有效问卷为150份。本文首先是针对调研的数据对西方节日的庆祝情况,对西方节日的庆祝频率等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再采用对比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分析,采用SPSS的统计软件进行了定量的统计分析,进行西方文化的流行性与渗透性相关性分析、中西方文化的成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

图1样本群体对西方节日的庆祝情况 图2样本群体对西方节日的庆祝频率

根据图1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大家对于西方节日的关注度很高,而且参与到节日的也比较多,除了万圣节仅占11.88%之外,愚人节和感恩节是在40%左右,而圣诞节、父亲节和母亲节则均在60%以上,情人节也占据了50%的比例。

根据图2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得出样本群体对于西方节日的庆祝程度很高,基本不过的占比为8.13%,虽然每年都过的占比最少,仅为4.38%,但是一般来说都过和偶尔过的分别占比为31.25%,56.25%,所以仅这两项占比就达到87.5%的比例。

从表2成对t检验和表3方差分析的检验可以得出,中西方文化的在调查的样本人群中,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能够得到流行和传播还是因为对于西方文化的好奇和新鲜感所导致的。因此也就出现了大家对于西方文化的崇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就淡化了。

三、结论

在面对国际全球化的形式下,我们要充分地把握、加强和促进我国自身的优良传统文化发展,同时要有效地掌握好西方文化的双刃效应,做到趋利避害,不断地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丰富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跨越式发展,才能让我们有机会更好地了解西方,更多地学习、借鉴并加以利用,最终实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目标。总之,有效地把握机会,将西方文化的双刃效应充分地发挥和把握好,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才能将我国传统文化更多的传承、传播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张朝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自我超越之比较[J].广西社会科学,2008,11.

[2]林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现状、定位与发展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9.5.

[3]刘艳坤.西方文化影响中国文学现代化起步的原因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16.

第14篇

关键词:西方文化;圣经文化;文化传播

一、《圣经》与英文语言的历史联系

从公元2世纪至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建立后,曾在政治、经济方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危机推动了基督教在帝国的传播。至公元4世纪初,帝国境内信奉基督教信徒的人数已达600万之多。为了维护帝国的统治,罗马帝国在公元313年正式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基督教在欧洲从此传播开来。

英语属于西日耳曼语支,起源于盎格鲁-弗里西亚方言,是在日耳曼人(主要来自今天的德国西北地区以及荷兰)入侵时被引入不列颠的。英语语言在中世纪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变化。第一次是来自北日耳曼语支的入侵,第二次是11世纪时来自诺曼人的入侵,他们所讲的古诺曼语最终发展为英语的一种变体,称为盎格鲁-诺曼语。英语中与技术、文化相关的大多词汇都是从古诺曼语演化而来,这些词汇受到了教堂、法庭和统治阶层的深远影响。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要早于英语语言的形成。从古英语产生到公元1525年廷代尔翻译的第一部英译《圣经》出版,这段期间内,基督文化也就是《圣经》文化早已成为欧洲的主流思想与价值核心体系。可以说《圣经》中的一些观念对于英语语言体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圣经》在旧约与新约里曾多次颁布戒条与历法来管理人类,基督徒恪守着这些规则与制度,神圣不可侵犯,这种看似对于普遍世界观的思维方式间接决定了英语语言语法的表现形式――重形式上的整合与固定的语序等。因此,语言是基督文化给西方国家带来的外在基本表现形式之一。

时至今日,影响世界的主流文化已从欧洲逐渐向北美转移,主流基督文化也从古老守旧的“天主教”逐渐成为北美国家所推崇的“新教”。宗教的外壳逐渐松动之时,基督教思想仍以一种新的教义形式在哲学、信仰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继续影响着西方文化。

二、《圣经》文化背后的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其标榜的“个人主义”也通过文化战略传播成为世界主流文化。基督教在美国是占有主导地位的世界观。约有86%的美国人是基督教徒,基督教的教义对美国文化及美国人思想行为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美国的《独立宣言》深受圣经影响“人人生而平等” “权利是由创造者赋予的,而除非相信有一位作为创造者的上帝,否则就没有相信人权的根据”。由此看出,在美国,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公民,人们始终有着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只有敬畏上帝的人才是办事规规矩矩,诚实可信的人。正是这一原因,在很多美国社区,信仰其他宗教的公民会被邻居排斥,甚至基督教徒的家庭不允许孩子与“异教徒”家庭的孩子一起玩耍。

美国是文化产品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从表面上看,美国的文化是移民文化,它能最大地开放与自由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但其本质是要用自己的核心价值文化通过文化传播媒介影响并包容外来文化进行二次输出,这样便于外国对于美国文化的理解与承认,最终达到了文化输出的目的。下图可以清晰的表述美国文化的输出模式:

上图箭头所表示的文化转输过程主要是通过文化传播媒介――翻译工作者来完成的。例如2008年美国好莱坞动画影片《功夫熊猫》以中国古代为背景,其景观、布景、服装、食物乃至影片中的哲学思想均充满了中国元素,故事讲述了一只熊猫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影片的剧本创作,剧情搭配与情景描写都看出影片制作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影片的画面采用壮观的风景与类似国画中留白的视觉风格;中国功夫招式的选用配合动物角色所带表的拳术套路;中庸不争与阴阳结合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等。表面看来美国在用这部影片宣传中国文化,其实影片主角从碌碌无为到个人英雄主义的自我救赎与旅途中的寻求真理则完全体现的是美国的核心文化。美国文化输出的模式应作为模版供我国的翻译工作者学习。首先要懂得与尊重西方的核心文化,其次将本国优秀的文化包裹在西方文化之中,寻求两者的共同点便于传播,最后通过翻译再次传播出去。

三、《圣经》的文化移情在汉译英中的作用

文化移情,最早是德国学者罗伯特・费肖尔提出的,最初只是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把自己感情移入了客体对象,使对象仿佛有了与人一样的情感。在翻译中,文化移情是指译者在从事翻译活动中,有意识地摆脱原有文化的约束,超越本土文化的限制,自觉转换文化立场,把自身置于目标与的文化模式中,如实感受、理解和领悟目的语文化。杨宪益夫妇翻译的《红楼梦》中曾把“世翁”一词译为Lord。在汉语中世翁是世交之家的晚辈对长辈男子的称呼,虽然在英语中Lord有地主,贵族勋爵的意思,但在《圣经》里,Lord一词只代表着耶和华,也就是上帝的称呼。《圣经》作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其影响力不言而喻,其中价值较大的称谓名词虽然在其他语境有不同含义,为了不使目标读者反感,应该予以规避,以免造成词汇价值量不等,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很多这样的例子证明,造成英译后难以展现汉语作品原貌的原因就是译者没有处理好中西方文化取向上的差异。汉译英中的文化移情,要求我国翻译工作者摆脱本民族文化定式的束缚,消除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主义的消极影响,充分了解西方核心文化,站在西方文化立场上顺利实现汉语和英语之间通顺的解读和表达。

汉语翻译成英语,本质上是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输出。作为译者,对汉语文化作品的翻译,首先要先以西方思维方式角度为出发点,再次表达原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文化具有民族性的特征,英汉文化属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在文化源流、文化系统、译者的文化知识上的差异都会导致译著和原著的差异。受《圣经》的影响,一些英文词汇本身或者词语搭配在英语语境中的意思往往不是概念本身而是被赋予不同的涵义,如教义意义、世界观意义、内涵意义等。有些概念意思相同的词汇,在《圣经》中教义意义是消极的,但在汉语言文化中确实积极的。例如中国文化中早晨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时间,太阳升起象征着开始、新生。而在《圣经》文化中,太阳照常升起但世界没有任何改变,人们一直生活在原罪当中,等待着生命的救赎结束重新回到天国。从文化移情角度来翻译中国文化的朝阳,按照西方文化的立场可以转译为春天,这样可以更好地准确理解原义,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翻译上的错误。

四、结语

一般来说,因为中国翻译工作者受中国文化教育多年的影响,对西方文化有一种潜意识的抵触心理,译者对《圣经》乃至西方文化总有一种陌生感,这种陌生感容易对翻译产生误解。为了避免误解的产生,译者在进行汉译英创作中,应适当采取文化移情方法。首先了解《圣经》文化也就是基督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性,其次对《圣经》中的故事应有比较透彻的了解,从《圣经》中体现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社会制度、生活方式等方面理解西方文化背景,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异域文化之中,最后在翻译活动中体现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统一,使译文避免文化误会,使西方对我国文化信息进行正确领会和感悟。

参考文献:

[1]牛宝华.试论美国文化背后的基督教元素[J].海外英语,2012,(17).

第15篇

论文摘要: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动下,两种构成要素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激烈的对抗与斗争。由于文化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循环作用,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必然会传递给整个社会系统,导致社会系统稳定状态的失衡。减少中西方文化冲突保障社会和谐,更需要的是降低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相对稳定,实现文化有限流动。为此,必须保持文化核心构成要素的稳定和表层文化要素的适当流动,并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当前,我国和西方各国日益频繁的经济交往使得文化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此冲突已经逐渐进入到了社会和谐的“领地”中,如果我们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影响势必将越来越大,最终必将破坏我们的社会和谐,故此事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些迫切需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从而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这一冲突如何对我国的社会和谐产生影响?怎样才能减弱这一冲突的能量传递以降低其影响力,从而保证社会和谐?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

要探讨如何减缓文化冲突以保证社会和谐,就必须要探究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而要探究这一冲突的实质,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的实质?对于这一重要问题,前代学者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作了大量、长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对文化概念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人。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泰勒第一次给了文化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将文化视作一个复杂的整体,强调的是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的文化。他认为文化可以继承和学习而得,揭示了文化的传承性特点。文化功能学派的创始人、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则从功能的角度认识和阐释文化,认为文化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而存在,“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②。在马氏的理解中,文化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一切构成要素都具有各种有效的功能,并处于变化和运动中。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在总结了160多种具有影响的文化定义之后,对文化作出如下解释:“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③ 他认为文化体系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有显型和隐型之分的行为模式,由某个人类群体的成员共同享有,反映了群体的意识和行为状况。另一位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则对文化有着这样的解释:“总之,我所坚持的文化概念既不是多重所指的,也不是含糊不清的:它表示的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④ 格尔茨认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系统,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对每一种文化的各种意义进行解释以达到能被理解的目的。

从以上几个对文化的“经典性”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几点相似之处: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可以继承和学习而得,并对人们继续发生着影响。第二,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完整的人工体系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各构成要素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运动中。第三,某一文化为某个人类群体的成员共同享有,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特定人类群体的意识状况和行为模式,各种文化具有各自特定的意义。由此,根据以上对文化内涵的一些共同理解,并进而由这共同理解来看文化冲突,我们可以认为,文化冲突实际上就是不同文化体系及其构成要素之间产生矛盾、碰撞,进而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乃至相互对抗的现象。由于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人类群体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激烈的文化冲突必然导致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对抗和斗争。

现今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使得中西方文化频繁接触,然而双方在接触之前就有着各自长期独立发展的文化史,都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其构成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文化建立在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农耕经济的基础之上,良好的自然及地理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不用依靠对外扩张就能够自给自足,所以文化体系几千年来一直有着较大的内涵量和较强的内生力。西方文化则诞生于自然资源及物质条件都十分有限的地中海,人们临海而居,粮食不能自给,陆地交通和交往又极其困难,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努力开拓海洋事业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因此商业航海贸易十分发达。与中国农耕文明相比,地中海文明的对外扩展力较强。由于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存在着很大差异,当二者频繁接触时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构成要素差异小的文化体系冲突就小,构成要素差异大的则冲突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就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动下,两种构成要素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激烈的对抗与斗争。

二、循环作用与能量传递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而人又是社会的主体,要探讨文化冲突如何影响社会和谐,就必须要以人为出发点来理解文化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社会是由社会成员共同建立的有组织的群体,某一社会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共同享有一种文化体系,并处于一个共同的价值体系的持续影响下,因此每一种文化都是与某一特定社会相联系的。实际上,人、文化与社会之间是相互循环作用的: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又对人产生着持续的影响;文化决定了社会存在的模式,而社会又是文化的承载者与维系者;社会是我们人类生存斗争的单位,同时人的行为必须置于社会中才能被理解。

文化冲突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正是建立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由于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体系及其构成要素之间产生矛盾、碰撞,进而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乃至相互对抗的现象,因而也可以被看作为一种文化运动。社会和谐则指的是构成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均衡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一个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社会呈现出稳定有序、协调发展的态势。正如我们所知,一切事物的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和传递,能量传递的规律则是单向趋于平衡状态,即能量由高到低传递并最终达到相同为止。激烈的文化冲突使得构成文化系统的各种要素在摩擦、碰撞中处于剧烈的运动状态,加上文化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循环作用,冲突产生的能量必定会传递给整个社会系统,从而导致社会系统稳定状态的失衡。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正是这种剧烈的文化运动,它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社会的底线和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有可能使社会陷入或至少局部地陷入混乱状态。激烈且长期持续的文化冲突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最终将导致社会陷入整体的危机。我国近年来不断攀升的离婚率、青少年犯罪率以及不断扩大的吸毒人数、艾滋病感染人数等就已经敲响了警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内驱作用,给西方各国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而经济力量又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西方各国将会更为努力地开发更大的文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而且将很可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继续加强。由于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差异较大,决定了两者的相互融合就只能是部分性的,如果仅仅依靠文化融合来减少文化冲突,实际上大多是在作无用之功。因而减少中西方的文化冲突以保障社会和谐,更需要的是尽可能地降低由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使之尽可能少地传递到社会系统中。由于无法控制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外部冲击,如果要降低文化冲突的能量,就必须将我国文化系统的运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即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相对稳定性。

三、文化有限流动

如前所述,文化是组织结构严密的整体,那么构成文化体系的诸要素间就有着一定的组合秩序和架构关系,各要素之间按照相对稳定的方式组织和联结起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文化结构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分:表层结构可以直接观察到,如器物和技术;深层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到,深植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指挥着人们的行为,在一切文化现象的背后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文化系统的真正决定者是深层结构即核心结构的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决定了文化系统之间的异同,同时它们的稳定与否也决定了整个文化系统能否稳定。因而,要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就必须要使文化核心的各构成要素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对于文化深层结构的认识,国内外文化人类学界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例如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三分法:物质的文化、社会制度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精神文化针对物质文化和社会制度文化而言,是二者的上层结构,所以也是文化的核心⑤。克罗伯等人认为每一文化体系都由显型部分和隐型部分组成,物态的、制度的及行为的文化是显型文化;精神的和心态的文化则是隐型文化。隐型文化即文化的基本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⑥。怀特则将文化系统分为三个亚系统,即技术的系统、社会学的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的系统。他认为技术系统由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使用这些仪器的技术组成;社会学的系统由人际关系组成,这种人际关系以个人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来表现;意识形态系统由思想、信仰和知识组成,它们是以清晰的言语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意识形态系统是文化系统的核心,整个文化系统受到意识形态系统的控制⑦。

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文化结构的核心就是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它们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可以说,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不同就是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例如,中国人认为“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西方人则认为人必须战胜自然进而控制自然;中国人强调群体认同,西方人注重个体自由;中国人推崇依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西方人则崇尚冒险进取;中国人注重内心的修炼,西方人则强调上帝的意志。

那么,如果要保持文化核心构成要素的稳定性,就是要保持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稳定性,如此则会表现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而轻易改变。同时,由于文化流动是文化系统生命力的保证,各构成要素必须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运动中。在文化核心构成要素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表层结构的文化要素必须适当地流动,以保证文化系统的活力。这种系统内核不变,表层要素适当流动的文化流动实际上可称为文化有限流动。

文化有限流动不同于文化一般流动,文化一般流动是全面的流动,文化有限流动是部分的流动;文化一般流动是由文化系统自然调节,文化有限流动则是文化系统在一定控制下调节。相比较而言,在激烈的文化冲突中,文化有限流动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持自身文化系统的稳定。

四、加强传统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与文化有限流动密切相关,文化认同是文化有限流动的基础,文化有限流动是文化认同的结果。要真正实现文化有限流动,必须加强人们的文化认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社会的现代性更多地表现为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流动性,而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又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阻隔,因此与以往相比,人们更加需要加强文化认同以提供安全基础。

如前面所示,文化与人的存在紧密相联,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都是文化的产物。因而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紧密相关、不可分割。当人们处于一种不同文化接触、碰撞、对抗的环境中时,面对着各种不同的事实存在,会产生一种自我认同以保持自身统一的反应,如果缺乏文化认同,个体就会没有归属感。一个中国人可以和一个美国人友好相处,互相谈论对方的文化,这个时候双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认同;而如果这个中国人缺乏自己的文化认同,就会感觉到在精神上不能和那个美国人对等,则无论如何内心都会有焦虑,很有可能在行为选择上出现问题,而且如果一旦形成一种群体性反应,对社会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现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体系的深层结构被部分破坏,新的文化体系又正在建立之中,不可否认,社会上出现的所谓“文化虚无”、“文化荒漠”、“文化无根”等等说法,正反映了我们文化体系核心层面的某种缺失。再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人们大多不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来认识经济和科技,反而是被动地依据经济和科技力量来认识自己的文化,这种认识并不是建立在对文化本体的正确认识上,而此时西方文化挟经济实力和先进科技之强势与我国文化发生冲突时,再加以我国文化核心层面出现某种缺失,人们便很容易鄙弃自己的优秀文化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文化模式论的创始人本尼迪克特指出,人类文化的形成是因为受到文化模式力量的支配和控制,正是这样一些模式,区别着不同的文化,同时也塑造着各自所辖的那些个体,控制着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由先民的原始思维发展而来的,以儒、道两家思想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为主流的长期形成的文化模式,两千多年来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所以,即使人们在崇拜各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可能完全忘怀传统文化。而今,中国经济力量的逐渐强大,已动摇了人们认识西方文化的基础,对西方文化的普遍认同已经逐渐受到质疑。如,美国两大快餐业巨头麦当劳和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曾倾尽全力宣传本土饮食文化,使得国人趋之若鹜。而近几年,人们开始提倡多吃中国传统食物,少吃西方“垃圾食品”,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顾客比以往明显减少,这两位西方快餐巨头就都只有“入乡随俗”,烹制各种中国传统食品以吸引顾客。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餐饮业,在其他各行业也已经有了相似的情况。由此简单事例即可看出,国人的文化观念已在回归,所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上只是在“顺水推舟”而已。

五、余论:探寻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

如前面所述,文化的样貌由核心结构决定,那么与系统内核接近的文化要素进入,系统的排异反应会较小,则有可能被接受;反之,系统的排异反应会较大,就很难被系统接受。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距甚大,有时表现出完全对立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可以部分相互适应、补充,但要做到完全融合、涵化,则有着很大的难度。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如同人类的身体有着共同的某些特征一样,人类的文化也有着某些相同之处,只是它们隐藏在各种文化现象的背后,处于文化的深层结构中,经常是人们下意识的反应,不易察觉。换而言之,人类文化应该有着某些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这正是中西方文化之间实现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基础。我们应该把握文化的整体结构,探究人类不同行为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寻找到这些隐藏于文化深层结构中的共同核心要素。

文化人类学界中有相当一批学者主张文化相对主义,他们认为:任何一种人类文化,无论多么原始或多么复杂,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研究某一种文化,不能由主观好恶而决定取舍,而应根据它自身的来龙去脉以研究其现象本身。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现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文化冲突问题,更需要深入了解我们自己世代相传的文化,也更需要站在尊重对方文化体系的立场上,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积极理解、比较研究,从而真正地实现中西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注释:

①[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⑤[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4-9页。

③⑥ 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6、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