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范文

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

第1篇

关键词:妇产科;感染问题;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全民健康意识有所提高,患者对住院期间潜在感染问题逐渐重视[1]。院内妇产科则是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逐渐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为了降低妇产科患者治疗期间发生感染的机率,增强护理质量。现针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中接受治疗的1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回顾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中接受治疗的12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产科患者460例,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7.4岁。妇科患者770例,年龄均在19~41岁,平均年龄289.7岁。全部患者住院时,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尿常规以及心电图等临床指标都在正常值域内。办理住院手续前,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也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将呼吸道疾病、泌尿道等疾病排除。

1.2方法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有关规定,回顾研究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情况[2]。同时,对患者发生感染的机率、感染部位加以统计分析。

2 结果

2.1感染率,见表1。

2.2感染部位,见表2。

3 讨论

3.1手术因素处理措施 ①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手术前无菌消毒程序加以洗手,无菌消毒能够使患者感染的机率降低25%~50%;②医疗过程中,全部需要应用的机械一定要根据严格的消毒程序加以消毒。

3.2呼吸道感染处理措施 ①病房需定期开窗更换空气,保证空气质量新鲜,必须通风2~3次/d,且通风时间不低于15~30min/次,将室温调节至合理范围;②探视人员一定要经过严格消毒以后才可以进入病房内,尽可能减少探视人员的数量;③严格按照医院的消毒程序执行,每天护理人员需对病房及手术室加以消毒,以防出现消毒死角。对不同区域给予不同的消毒措施;④患者住院过程中,每天必须更换经过消毒除菌的衣物;⑤密切监察病房内空气质量[3]。

3.3泌尿道感染措施 ①在妇产科中,存在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时,预临产前必须采取积极治疗措施;②在妇产科患者住院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过多检查,如肛诊、阴道检查;③产妇一定要注意外阴清洁,每天按时清洗会阴;④对于产程时间较长,胎膜早破以及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必须给予合理的抗生素,以免感染的发生;⑤医护人员对需要手术的患者采取侵袭性操作时,应该探戈执行无菌操作;⑥患者手术治疗后,必须加强营养供给,注意卫生。

3.4切口感染的处理措施 ①产妇需保持卫生,注意外阴清洁,每天按时清洗会阴;②医护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分娩之前对孕妇进行彻底式消毒;③医护人员在执行手术时,需尽量降低出血、血肿的发生。严格按照解剖关系予以缝合,清除死腔;④加强产妇术后的护理工作,注意产妇术后的营养供给。

3.5老年患者的护理措施 因为老年患者自身免疫抵抗能力、理解能力低下。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其病情的全面了解,给予老年患者更多的关心,以便减少感染的发生。

总之,妇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引起感染的因素比较复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培训,必须规范操作,尽可能避免或减产科临床患者发生感染的机率。

参考文献:

[1]俞小萍.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947-948.

第2篇

1.1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

有些护士只注重技术性的操作而忽视了记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护理文书记录字迹潦草或漏记、错记,语言描述不准确,主观判断多,客观观察少;护理记录缺乏连贯性重点不突出,甚至与医疗记录相矛盾。

1.2护理人员学习热情差

由于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很少有进修学习机会,不少护士存在只是应付日常的治疗护理,很少思考操作目的,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上进心。

1.3科室护士长管理不到位

护士长对科室护士仪表、行为规范缺乏重视,常存在护士上班玩手机、听音乐现象,这些不直接影响护理质量,但易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错觉,患者会对治疗护理产生不信任,导致护理人员形象降低,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理管理者对反馈回科室的检查结果重视不够,甚至有些问题在同一科室同一人身上重复出现,未引以为戒。

二、改进措施

2.1加强护理管理力度

分期分批安排护士长到上级医院和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护理新理念,认真执行《护士条例》《护士工作管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强化质量意识,发挥护士长在质量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把质量第一的思想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认真落实分级护理,加强对危重患者的管理,狠抓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的落实。

2.2进修学习

从各科选派骨干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做到以点带面,以少数带动全科人员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新业务、新技术、新理念。并请护理学院的老师来我院讲学。每季度举行一次护理技能操作比赛和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形成比、赶、超的学习型医院。

2.3法律法规

组织全体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诊疗技术规范,观看电视新闻媒体关于医疗事故的典型案例,强化护士依法执业意识,规范护理行为。认真学习《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卫生部关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卫生部关于印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做到客观、真实、及时、正确、完整、规范的书写护理记录,记录观察到的内容,做到随操作、随观察、随记录,同时规定记录人为执行人,而且护理文书记录必须和医疗记录一致,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4规章制度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遵照落实。使护士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护理部质量检查有据可依。

三、小结

第3篇

 

关键词:  皮瓣移植;护理;措施

1 心理反应及护理

在医学领域中引起心理冲突的最大问题莫过于“生与死”、“美与丑”的矛盾,对意外的伤残,使病人心理上遭受到严重打击,造成情绪危机,病人对前途极度恐惧,怀疑自己的适应能力,害怕将要面临的各种困难,继而贬低自己,情绪明显低落,因而会表现出恐惧、抑郁、悲观和绝望等负性心理。此时,心理护理显得尤其重要。(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的作好解释工作,说明手术的利弊关系和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告诉他们哪些功能丧失通过治疗和训练可以恢复,鼓励他们面对现实,增强信心,掌握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2)用良好的心态、举止和语言多与病人交谈,给予安慰,使病人意识到自己被医护人员所重视,有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3)主动帮助病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2 疼痛的护理措施

(1)术中应保持麻醉效果,术后及时给予止痛药物或针刺疗法。(2)局部包扎固定,肢体部位应用石膏托固定3~4周,保护肢体,避免活动时损伤皮瓣,引起疼痛。包扎不要过紧,避免压迫,包扎时应暴露出皮瓣中央部分,以便于观察。(3)术后所有治疗和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如注射、输液、换药、拔取引流条、拆线等。

3 摆放的护理措施

(1)病人手术回房后一般取平卧位,抬高患肢10~20cm,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或和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2)如手术部位位于身体容易受压的部位,如上肢的伸侧、下肢的屈侧,背部、臀部、枕部等,可采用侧卧或肢体悬吊。(3)在调节和变换时,特别在多方向活动的关节部位,如颈部、前臂、小腿和肩、髋部,应随时注意移植物的血液供应变化,防止肢体活动而使血管吻接处扭曲、受压和出现张力。

4 潜在的皮肤完整性受损的护理措施

(1)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2)加强基础护理 床上大、小便时,避免污染床单,并及时更换柔软干净的内衣。(3)每天用47~50℃热水为患者做床上擦浴,在骨隆突处及受压部位垫以带布套的气圈、海绵垫或棉垫,使该处压力得以缓解,每2h用温热毛巾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并涂上滑石粉,保护皮肤以防擦伤。(4) 加强营养,术后让病人多食营养丰富含纤维素多且易消化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便秘。

第4篇

【关键词】 呼吸内科;护理问题;解决措施;预后转归

近年来,由于医疗科学事业及医疗法制建设的飞速发展和逐渐完善,使得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这也对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吸内科作为我院临床的重要科室,科室的护理质量也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根据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间,呼吸内科收治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措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在本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34-8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2岁。在患者所患基础疾病中,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例,肺炎7例,肺脓肿2例。其中,少数患者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基础疾病。2 护理工作中常见问题

2.1 护理人员自身的风险意识缺陷,导致护理质量下降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患者的正确护理措施,并认真加以记录患者实时的病情变化情况,是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细节问题,而部分风险意识较差的护理人员却忽视了这一要点,导致护理记录漏填,错填,这既不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未医疗事故的发生留下了隐患。其次,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专业性不强,不能规范使用专业术语,使得护理记录不能充分反映出疾病的临床观察要点。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大量应用抗生素,易引起二次感染,而护理人员的护理记录上缺乏对患者口腔内真菌针对性观察记录,再如支气管扩张患者有咯血现象时,护理记录缺乏针对性的血压记录等,导致不能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影响患者的治疗。

2.2 护理人员对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有失重视 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常常忽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导致工作中出现差错甚至严重医疗事故。如并发肺性脑病的患者再应用呼吸兴奋剂后,常容易出现躁动,从而导致药液泄漏,此时若不严格加以看护,及时拔除导管,立即处理药液外渗情况,就会导致患者发生局部肿胀甚至坏死。另外,对于卧床患者,在协助其进行翻身时,手法粗暴,不能耐心做好皮肤护理及床单换洗工作,导致患者皮肤破损甚至发生褥疮等。

2.3 急救措施及急救经验的缺乏 呼吸内科患者由于发生急性喉梗塞等急性并发症较常见,所以在临床护理中,应由其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出现问题及时抢救。而在实际抢救工作中,常出现呼吸机故障,或心电图打印纸不足等原因,造成抢救的延误,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部分护理人员对抢救工作经验不足,且不能熟练使用相关急救设备,这就很容易导致错失最佳抢救时间,给患者带来危险。3 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对应措施

3.1 作为护理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风险意识,通过对具体病例的护理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探讨,吸取经验,加强对呼吸内科患者护理风险的防范与规避。具体来说,应重点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对护理措施及患者临床表现、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详尽专业、有针对性的记录,提高护理记录的可信性及保证书写的质量。

3.2 建立健全呼吸内科各项护理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重点强化护理人员交接班制度,从口头,书面,及床边交班分别进行,重点观察患者的药物过敏史记对患者用药的药物配伍禁忌等,认真执行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科室护理人员应定期举行技术讨论会议,将个人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及体会共同分享,避免工作中的差错与疏漏,保证呼吸内科的护理安全。

3.3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实时了解患者的病程进展 护理人员应增加对患者护理的时间,掌握患者的病情进展,观察输液是否通畅,热水袋是否包裹,是否有憋喘现象,服用利尿剂的患者是否有异常表现等。对于发生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应当第一时间通知医生,并协助其进行抢救。4 结 果

第5篇

【关键词】 NICU;护理问题;应对措施。

一、相关护理问题剖析

1. 家长的心理因素

NICU的患儿是无陪护的,封闭式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家长探视也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不是迫不得已他们均不愿让患儿自己呆在医院。他们会产生紧张、恐惧、不信任等心理,担心患儿的病情,担心NICU的护士把自己的孩子弄错了等多重心理。如果医护人员不注意自己的服务态度,不能耐心解释治疗、护理的必要性,就有可能导致家长的不满而引发纠纷。

2. 护理记录不严谨

(1)新生儿入院出院护理记录不规范。

(2)护理记录不准确。护理记录不使用规范的医学名词、术语,缺乏科学性,所记录的数据不确切,陈述不够清楚,不能反映患儿的客观情况以及护士为患儿提供服务的真实过程。

(3)护理记录不及时。当患儿发生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记录,导致记录空白。如果发生医疗纠纷,家属就会在第一时间封存病历,导致记录空白,使护士处于被动地位。由此可见,有问题、病情变化时、特殊检查、治疗、处置、用药均要及时做好记录。

(4)护理记录连续性差。患儿整个病程中前后记录缺乏连贯性,人为导致法律漏洞。在对于患儿药物过敏史的问题上、对患儿意识状况的评估描述上、抢救患儿时用药的时间上以及输血时间上的医护记录不相符,各记各的,出入较大。

(5)记录严谨性差。输注特殊药物无起止时间记录、观察重点、效果评价,不能反映疾病的动态变化及转归情况,交接班内容衔接性差。

3. 查对医嘱、执行医嘱不严谨

(1)执行医嘱后签字不及时。(2)医护双方互相交流不够,个别医生只管开完医嘱就走人,造成开医嘱者与执行者不衔接。(3)医生开医嘱的剂量有误。(4)医生漏开医嘱。

4. 护理过程疏忽大意

NICU新生儿均是没有任何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特殊患儿,有病情变化快、无家属陪护等特点,如果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不注意细节,动作粗暴,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导致抓伤、感染等,或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造成失去最佳抢救时间而死亡等。

5. 执行制度不严谨

(1)巡视病房不及时。(2)护士擅自向家长介绍患儿病情。(3)服务意识滞后。

二、应对措施

1.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沟通技巧

医疗是服务性行业,作为NICU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心态,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热情,最大限度地满足患儿家长的需求。加强全过程与患儿家长沟通的意识,做好心理护理与沟通,减少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不理解以及抵触心理,及时消除矛盾。

2. 强化学习意识,提高专业技能

过硬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能力是写好护理记录的根本保证。护士只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保证和提高护理记录的质量。勤观察是写好护理记录的首要前提,护士主动深入病房,细致观察病情的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是书写高质量护理记录的基础和保证。

3. 强化质量意识,提高管理能力

在NICU工作的每位护理人员都是管理者,都有参与管理的职责和义务。护理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并将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护理记录的形式环节上。首先每位护士应做好质量保证工作,把好出科记录质量关。其次指导组每月将抽查结果与科室质量考核挂钩,与护士长、当事人考核挂钩。最后对归档的护理记录,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有关人员随机抽查,从而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层层把关的质控网络,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4. 加强制度管理,提高规范意识

NICU要求有科学合理的常规和规程来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护理的各项操作和行为都要遵循医疗规章制度,执行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护理措施的实施,促进患儿的健康,遵守法律规范。护士长要严格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操作流程。每日督察,及时发现各种护理隐患并采取相应护理整改措施。

5. 规范护理文书,提供有力“书证”

临床护理记录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标志,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记录本身也能成为法庭上的证据。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病历资料。这就要求护理文书记录要严格认真,做到客观、真实、及时、准确。严格按照体系文件流程,规范每一项护理活动,并如实记录护理活动与效果,不要任意涂改和篡改记录。要求记录忠于事实,确保各种记录的真实、客观、及时、准确、完整。质控护士、责任组长要严把质控关。

6.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杜绝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部要合理调整护理人力资源,在护士短缺的情况下,一定要充分考虑和照顾到无陪护科室,按规定配足护理人员,以消除可以避免的人为隐患。科室护士长要充分利用好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保证基础护理、生活护理、专科护理准确、到位,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7. 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

护理人员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还必须有依法执业的素质。护理人员应增强法律敏感性,认真学习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规章,主动提高法律保护意识。护理部应定期聘请法律专家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制培训,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邹立志,谭寿莱,刘镜屏.临床护理观察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287.

[2] 周荣慧.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完善护理病案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2002,11(6):19.

[3] 苏绍玉,李凡,陈晓蓉.新生儿监护病房的护理管理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6.

第6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问题;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进行危重症患者急诊抢救以及手术治疗的主要场所。这就使得护理工作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也更加重要,一旦护理操作中出现问题或事故,就容易导致患者的手术治疗失败或出现其他的并发症情况,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手术室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要求和标准较高。下面,文章就当前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差错,保证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以及临床诊治效果。

1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1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足 有些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因不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等,在手术过程中不避讳患者,随便谈论手术敏感问题或同手术无关的问题[1],导致患者的身心受到伤害,引起患者的不满,严重的还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2缺乏充分的术前准备 有些护理人员在手术开始前,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护理要求和条例将手术所需的器械、设备等充分准备好,导致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器械使用不正常、手术材料缺失、物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从而影响和阻碍到手术的正常进行,严重的还会造成手术的被迫中止,从而造成患者手术风险的增大。

1.3缺乏全面的无菌理念 有些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无菌手术操作的重视不足,缺乏全面、充分的无菌操作理念,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的依据手术无菌操作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对手卫生的重视和落实不到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医源性感染,也容易造成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问题。

1.4缺乏先进、创新的护理技术 目前,由于许多医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较为年轻,缺乏充分的临床实践经验,对护理技术的掌握不全面、不精湛,导致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治疗,造成临床手术效果的不佳。同时,有些护理人员年龄过大,对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一些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缺乏了解和认识,导致其在运用新设备时不能熟练的配合医生手术,从而影响到手术的进展[2]。

1.5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 目前,有些医院手术室对其护理工作的安全监察和管理措施不完善、不到位,导致监督力度不足,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尤其是对手术过程中相关辅料、器械以及遗留组织标本的检查管理不到位,导致出现敷料遗留体腔、器械消毒不合格、组织标本混淆遗失等问题的发生[3]。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对药物的使用不当也是当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手术安全问题。

2 手术室护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强同患者的交流沟通工作 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秉承耐心、亲切、安抚的态度同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交流沟通,并在沟通过程中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尊重和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了解和掌握患者在手术治疗中的实际需求,从而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还要注意自身的言语行为,避免在手术中交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以便于更好的减少纠纷问题的发生。

2.2加强手术室护理制度的落实 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和落实手术室的相关制度要求和规章条例,遵守手术室内各项护理工作的流程步骤,从而更好的确保手术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护理人员要对手术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史、病区、住院号、床号、手术时间、病症情况以及手术部位等进行严格、仔细的核实记录,确保患者及手术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还要加强落实“三查、七对、一注意”的手术室用药规定,避免出现药物过敏、药物用错等事故的发生[4]。

2.3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 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以便于临床手术开展的顺利。例如,护理人员要提前准备齐全手术所需的设备仪器(心电监护仪、手术台、电子内窥镜等)、器械(手术刀、钳、针、氧气罐、吸气管道等),并对其运行情况以及消毒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在手术操作中的正常。同时,还要注意相关设备器械的科学摆放,使其能够更加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避免因器械摆放不当造成的患者灼伤等问题的发生[5]。此外,还要做好手术室的术前消毒灭菌工作,以确保室内环境的卫生安全。

2.4加强手术室的无菌操作 医院手术室要大力加强无菌操作管理,通过知识讲座、宣传教育、规章制度等途径,提高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无菌操作的重视,真正树立全面、科学的无菌护理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对手术室无菌操作的监督工作,对手术室内相关手术器具、设备、环境以及其他物品的消毒、灭菌情况进行每天检查,并严格检查的标准,确保手术室内物品和环境的消毒合格。同时,还要加强对手术药品质量的管理,坚决杜绝过期药品的使用,并严格手术器械的处理流程,避免出现污染器械对患者及医务人员的二次感染。

2.5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医院要定期的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再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不断丰富护理人员的手术室护理专业知识、强化其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以及职业道德修养。同时,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对手术室职业感染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并使他们熟练掌握全面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更好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此外,还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不断在临床实践中优化、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模式、方法等,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化护理理念,积极推行和落实全面、优质、个性化的手术室护理模式,从而更好的配合临床手术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舒适度和满意度。

3 小结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真正将患者需求做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实施针对性的个性化临床护理模式。同时,还要严格遵循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针对一些常见性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的予以预防和处理,从而更好的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更好的帮助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吴锦才.基于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的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1(04):167-168.

[2]倪向红.浅析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常见类型及预防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3,10(33):122-123.

[3]田薇,李美,王凤华.浅谈手术室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3(01):210-211.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急诊科于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急诊护理实习生,入选标准:①初次参加急诊科护理实习;②具备急诊科基础护理知识及技能;③实习开始前2周内未患感冒等疾病。将全部实习生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6例,女性44例,年龄20~23岁,平均(21.2±0.3)岁,实习天数5~20d,平均(14.5±5.2)d;对照组男性5例,女性45例,年龄20~23岁,平均(21.3±0.3)岁,实习天数5~20d,平均(15.3±5.3)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带教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案进行急诊护理实习,观察组增加以下内容:1)安排入科前小组见面会,由带教老师组织进行,主要内容包括科室规章制度的讨论及日常工作及生活的安排,请实习生对规章制度提出意见,通过讨论统一思想,同时明确制度;2)每周末安排简短的工作总结,对一周的实习工作进行回顾,对实习生在工作中的失误进行纠正,从而避免在科室工作中训斥实习生;3)每日抽出大约15min的时间为实习生巩固与急诊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

1.2.2效果评价。

护理实习生实习考核成绩评定采用笔试结合技能考核完成。百分制,笔试及技能各占50%分值,考核成绩在60%以上为合格,80%以上为优良;护理实习生主观实习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完成,满意度分为5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尚可、不够满意、非常不满意,以满意及以上判定为高满意度,其余为低满意度。

1.2.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for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习考核成绩

观察组43名实习生考核成绩达到优良,优良率为86.00%(43/50),对照组34名实习生考核成绩达到优良,优良率为68.00%(34/50),实习考核成绩优良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习满意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47人达到高满意度,对照组39人达到低满意度,实习满意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8篇

摘 要:目的:了解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接受治疗的100例不孕症患者资料,对患者的心理障碍分类统计后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的心理障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与护理前相比心理健康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不孕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治疗状况。

关键词:不孕症;心理护理;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受到多方面因素作用使得女性不孕症在最近几年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我国2006年~2009年间的患病率平均高达33.2%,这严重影响了女性正常的生活水平.郑州大学学报,2007,40(20):130.

第9篇

[关键词] 质量管理;护理;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c)-106-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物质文化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质量意识也随之增强。医疗护理工作直接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更能反映出质量是生命的内涵[1]。因此,我们需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管理与控制,使之不断提高和保持高水平,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人员质量管理理念滞后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护理质量责任取向取决于病人的满意程度,而护理管理人员部分思想意识更倾向与政绩和领导的满意程度。以静止的质量目标作为护理质量管理的制高点,没有将“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需求,超越病人的需求,使护理质量循环上升”的动态目标作为护理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PDCA循环的“C”(既检查)上,不注重过程质量和环节质量。

医院在投资方面偏重于设备,质量教育存在簿弱环节。护理人员外出学习的机会大大少于其他专业人员,知识更新落后。

1.2 服务意识落后,不适应护理模式的转换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护理工作必须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2]。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疾病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在医生支配下执行医嘱,完成治疗计划,是从属型医护关系。护士对病人态度是不善交流,不听取意见,让病人绝对服从医护人员,是服从型护患关系,为了适应现今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必须转变自己的观点,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已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宗旨“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以各种专业协作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

1.3 护理人员比例不足

据调查,我国医院普遍存在护士编制严重不足。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医院普遍病房实际床护平均比为1∶0.36;最低的仅为1∶0.26。这一比值没有达到我国1978年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中床位比1∶0.4的要求,与建议普通病房平均床护比1∶0.49[3] 差距更大。

1.4 护理业务质量需要不断提高

工作中技术不熟练,义务不简练,一些操作不正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的顺利进行。

1.5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缺乏强有力的支持系统

一方面,市场环境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医院改革与管理的难题集中在质量和效益上,由于目前护理收费不合理,不能充分体现护士的劳动价值和科技含量。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经济作为基础。而收益却是间接的,远期的。现阶段医院创收压力大,一心想开源节流,质量持续改进没有明显经济收益,医院院长及相关的支持难到位,持续改进很难坚持。

2 加强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措施

2.1 护理人员应具有现代质量管理理念

让护理人员从思想上明确护理质量的责任取向。修正护理质量目标,把“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需求,超越病人的需求,使病人质量循环上升”作为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的目标加以实施。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对空置的护理管理职位必须竞聘上岗。规范护理管理决策层的培训。决策层管理知识的掌握是护理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的前提条件。加大教育力度,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对其提供的服务,能从理论上给病人一个满意的答复,体现专业价值。

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我们要不断培养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规范服务行为,转变护理观念,使病人得到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让每位护理者都明白作为医务人员对病人的爱心及对专业的奉献是任何高科技都无法替代的,要以爱心、耐心、热心、责任心赢得百姓放心。

合理调整医护比例。当前医院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护士远远少于应该配备的人数。但护士是医院护理质量的直接影响者,护理必须有足够的护理人员编制,才有可能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和完成各种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护理质量的提高。医院和人事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补充护士编制使其达到建议医护比,保证配置足够的医护人员,为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3 提高护理业务质量

任何管理体制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质量,按ISO9000管理标准制定各种管理常规[4]。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纠,赏罚分明,既有效地保障了护理安全,杜绝差错,也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量化考核,激发工作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创作性。

摆正质量和效益的位置,强化院长的质量责任。医院想改进质量,但受条件限制。保证护理人力的合理配置,需要经济支持,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经济支持,进行质量改进也需要经济支持。医院收入与质量改进的矛盾唯有院长有能力解决,院长是医院质量改进的第一责任人[5]。所以,摆正质量和效益的位置,强化院长的质量责任是建立支持系统的重要保证。另外加强部门合作增强团队意识也是支持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刘华平,巩玉秀,幺莉,等. 护士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和配置标准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05,5(4):22-25.

[2]张黔蜀. 整体护理与护士素质[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12):82-83.

[3]杨建国. 护理行业实施ISO9000实践与指南[M]. 广州:广州技术出版社,2001.4-15.

[4]姚康群,彭爱莲. 将品牌意识导入护理管理的初步构思[J].护理研究,2002,16(7):419.

第10篇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或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防止医院感染、保护和促进人们身体健康已成为当前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护士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技术和护理管理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医院感染控制的水平,只有通过各种无菌操作技术的规范应用,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目的,结合我院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寻找对策措施。现总结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我院有的护士对医院感染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不重视:没有认识到医院感染学的特殊性、专业性,对医院感染基本概念不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认为控制医院感染是很难做到的。

1.2 个别科室护士对医院感染知识缺乏和消毒灭菌方法不熟悉:消毒剂浓度不会配制,不会监测,消毒效果不会监测,紫外灯使用不合理。对具有关节、齿及内芯的器械未能拆开,未处张开状态。包裹不规范,体积过大,重量超重,对湿包未能及时烘干,造成包内细菌生长。

1.3 少数医护人员无菌观念差: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物品存放不合理,使用不当。

1.4 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不当:这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

1.5 有的医生业务水平低,抗感染药物选用不当:对正确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基本原理都不清楚,不管病人病情需要与否,盲目使用抗感染药物,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应对措施

2.1 健全组织,制定计划: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设组长1人,成员数名,负责制定预防、控制医院感染近期和远期计划。

2.2 建立建全规章制度与落实: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监测标准、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制度、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及控制措施,卫生工作法律法规、规范和规章制度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依据,并对重点部门定期检查和督促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3 定期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制定培训计划,将法律法规、规范、制度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并实行学分制,培训率达100%,侧重对消毒隔离制度、个人防护及各种技术操作进行规范培训,全面掌握消毒灭菌隔离知识,将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识普及到每个护理人员,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专业理论的认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临时工、护工的培训、管理和监督。

2.4 规范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将大包装改为小包装。每天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房间1次,并登记,每月对房间做1次空气细菌培养,每周用9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1次,保持清洁,无灰尘;各种容器上标明消毒液的名称、浓度、剂量,并加盖;各种包应注明名称、消毒时间和有效期;一次性物品应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发放时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每一批货物做细菌培养合格后才能发放使用,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回收必须剪断、毁形等无害化处理,并由卫生部指定的单位回收,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2.5 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护士应该掌握一些合理用药方面的知识,如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给药时间、配伍禁忌、毒性和不良反应,对某些不正确的医嘱,能及时纠正, 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第11篇

甘露醇是高渗脱水剂,进入静脉可迅速提高血液渗透压,从而达到组织快速脱水的作用,被广泛应用到神经外科,用于缓解颅内压力增高,预防脑水肿。但由于甘露醇的药理作用特点,在应用甘露醇治疗过程中,有许多应注意的问题。现将在临床应用甘露醇输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1用药前应注意的问题

1.1药物质量检查认真查对药物的名称、浓度、剂量和有效期,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液体有无混浊、沉淀、絮状物及结晶,因一旦输入甘露醇结晶易发生栓塞,会引起生命危险,所以一定要使用无结晶的甘露醇。

1.2静脉血管的选择选择粗且直的弹性血管,尽量少用或不用足背静脉。输液过程中勤观察,对躁动不合作的患者,要给予适当的约束;输液处有渗出肿胀,即使有回血也应重新穿刺;不在同一部位连续注射,使血管壁能够得以修复,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可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减少穿刺点局部刺激。

1.3做好颅内压的监测甘露醇应用最好在颅内压监测下调整用药,临床上多将颅内压>2.7KPa作为需要进行颅内降压治疗的临界值[1]。提出控制颅内压阈值的目的是防治脑疝的形成,同时也应防止医源性过度降颅内压而引起不良后果。

2用药过程中的护理

2.1输入的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速度过快可引起头痛、头昏、视力模糊;速度过慢量小不集中,浓度低,不能迅速提高血液渗透压使组织脱水,降低颅压。一般成人10~15ml/min为宜,穿刺时选择8号头皮针为最佳;小儿120~140滴/min(根据小儿大小而定)。

2.2甘露醇加温输注静脉输液温度最低限15℃,最高35℃。当液体维持在最低限时,发生静脉炎的机率较高,患者的感觉症状也较重,血管使用次数减少[2]。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静脉滴注液体的温度以25~35℃为宜。据报道,甘露醇加温至35℃时溶液中微粒数量明显减少到最低水平[2]。溶液中结晶微粒减少,可防止大量微粒在短时间内进入静脉,引起血栓,造成局部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炎症。同时,给输液部位保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3滴注甘露醇加压时护理甘露醇滴注速度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需要加压快滴时,护士必须自始至终守护患者,应严格掌握压力不能过大,液体快速输入后,会把管内的空气多少不等地压入静脉。如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让患者左侧卧位,有利于空气浮向心尖部,避免空气堵塞肺动脉,防止空气栓塞发生。

2.4减轻滴注过程中疼痛的方法

2.4.1翻转针柄固定甘露醇致静脉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穿刺局部疼痛,放射痛,这与甘露醇的渗透压高,滴注速度快有关,反应疼痛程度的神经分布主要位于静脉的表层皮下[3]。越靠近身体末梢表层,感觉神经的束区比值越大,疼痛敏感性越高。常规穿刺静脉滴注甘露醇,头皮针穿刺入血管后,其针尖斜面对着血管上壁,直接刺激痛和放射痛易发生。采用翻转针柄,即针柄按逆时针方向翻转180°至对侧后,再固定。这样使药物的流向发生根本性改变,相对远离或避开了对体表敏感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从而减轻了疼痛[4]。

2.4.2利多卡因加654-2湿敷在患者输注甘露醇时,将事先配好的利多卡因10ml加654-2 20mg浸湿的纱布(以不滴液为宜)敷于穿刺点上方,至输液完毕。输液过程中注意保持纱布湿润。利多卡因为局部麻醉药,有局部麻醉及止痛功效。654-2为抗胆碱药,能松弛血管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稳定细胞膜,减少静脉炎和组织坏死的发生,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同时起到镇痛作用,两药合用能起到协同效果[5]。

2.5根据医嘱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和内脏功能甘露醇有排钠利尿的作用,还可抑制钾的重吸收和抑制钾分泌,使尿中排钾增多。甘露醇在治疗过程中的毒性反应大且多,有研究认为,甘露醇对肾脏、心脏、静脉、颅内压、神经系统均有影响,因此应用甘露醇应积极做好各种应对措施,并根据医嘱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和内脏功能,记录24小时尿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6防止外渗甘露醇为高渗药,若外渗,局部组织出现红肿,严重时变性坏死。故输入时应经常巡视注射部位。若红、肿,应更换注射部位,红肿处热敷及行普鲁卡因封闭,或将新鲜土豆横切成2~3mm厚薄的土豆片敷于红肿处,待土豆片干后更换数次,轻者8~12小时肿胀会很快消退。

2.7输注甘露醇前用氯化钠作为引针穿刺,穿刺成功后再连接甘露醇,甘露醇输完后再用氯化钠快速滴注约5分钟,以达到冲洗血管的目的。这样,不仅保证药物完全进入体内,而且稀释并冲去滞留在静脉内的甘露醇,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静脉输入甘露醇是神经外科经常应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有时甚至决定下一步治疗时机及预后,因而在临床应用甘露醇输液过程中,以上问题,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及认真思考。

参考文献

[1]韩雪玲,胡淑芳,张文香,等.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处理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21(4):45.

[2]马海燕,孙桂莲.长期静脉输液病人血管保护[J].当代护士,2005,(9):49.

[3]范作升,孙俪荣,薛宗勇,等.纠正静脉补钾疼痛的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6,17(12):2-3.

第12篇

 

关键词:  甘露醇;静滴;护理

1用药前应注意的问题

1.1药物质量检查认真查对药物的名称、浓度、剂量和有效期,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液体有无混浊、沉淀、絮状物及结晶,因一旦输入甘露醇结晶易发生栓塞,会引起生命危险,所以一定要使用无结晶的甘露醇。

1.2静脉血管的选择选择粗且直的弹性血管,尽量少用或不用足背静脉。输液过程中勤观察,对躁动不合作的患者,要给予适当的约束;输液处有渗出肿胀,即使有回血也应重新穿刺;不在同一部位连续注射,使血管壁能够得以修复,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可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减少穿刺点局部刺激。

1.3做好颅内压的监测甘露醇应用最好在颅内压监测下调整用药,临床上多将颅内压>2.7KPa作为需要进行颅内降压治疗的临界值[1]。提出控制颅内压阈值的目的是防治脑疝的形成,同时也应防止医源性过度降颅内压而引起不良后果。

2用药过程中的护理

2.1输入的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速度过快可引起头痛、头昏、视力模糊;速度过慢量小不集中,浓度低,不能迅速提高血液渗透压使组织脱水,降低颅压。一般成人10~15ml/min为宜,穿刺时选择8号头皮针为最佳;小儿120~140滴/min(根据小儿大小而定)。

2.2甘露醇加温输注静脉输液温度最低限15℃,最高35℃。当液体维持在最低限时,发生静脉炎的机率较高,患者的感觉症状也较重,血管使用次数减少[2]。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静脉滴注液体的温度以25~35℃为宜。据报道,甘露醇加温至35℃时溶液中微粒数量明显减少到最低水平[2]。溶液中结晶微粒减少,可防止大量微粒在短时间内进入静脉,引起血栓,造成局部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炎症。同时,给输液部位保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3滴注甘露醇加压时护理甘露醇滴注速度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需要加压快滴时,护士必须自始至终守护患者,应严格掌握压力不能过大,液体快速输入后,会把管内的空气多少不等地压入静脉。如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让患者左侧卧位,有利于空气浮向心尖部,避免空气堵塞肺动脉,防止空气栓塞发生。

2.4减轻滴注过程中疼痛的方法

2.4.1翻转针柄固定甘露醇致静脉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穿刺局部疼痛,放射痛,这与甘露醇的渗透压高,滴注速度快有关,反应疼痛程度的神经分布主要位于静脉的表层皮下[3]。越靠近身体末梢表层,感觉神经的束区比值越大,疼痛敏感性越高。常规穿刺静脉滴注甘露醇,头皮针穿刺入血管后,其针尖斜面对着血管上壁,直接刺激痛和放射痛易发生。采用翻转针柄,即针柄按逆时针方向翻转180°至对侧后,再固定。这样使药物的流向发生根本性改变,相对远离或避开了对体表敏感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从而减轻了疼痛[4]。

2.4.2利多卡因加654-2湿敷在患者输注甘露醇时,将事先配好的利多卡因10ml加654-2 20mg浸湿的纱布(以不滴液为宜)敷于穿刺点上方,至输液完毕。输液过程中注意保持纱布湿润。利多卡因为局部麻醉药,有局部麻醉及止痛功效。654-2为抗胆碱药,能松弛血管平滑肌,解除血管痉挛,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稳定细胞膜,减少静脉炎和组织坏死的发生,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同时起到镇痛作用,两药合用能起到协同效果[5]。

2.5根据医嘱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和内脏功能甘露醇有排钠利尿的作用,还可抑制钾的重吸收和抑制钾分泌,使尿中排钾增多。甘露醇在治疗过程中的毒性反应大且多,有研究认为,甘露醇对肾脏、心脏、静脉、颅内压、神经系统均有影响,因此应用甘露醇应积极做好各种应对措施,并根据医嘱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和内脏功能,记录24小时尿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6防止外渗甘露醇为高渗药,若外渗,局部组织出现红肿,严重时变性坏死。故输入时应经常巡视注射部位。若红、肿,应更换注射部位,红肿处热敷及行普鲁卡因封闭,或将新鲜土豆横切成2~3mm厚薄的土豆片敷于红肿处,待土豆片干后更换数次,轻者8~12小时肿胀会很快消退。

2.7输注甘露醇前用氯化钠作为引针穿刺,穿刺成功后再连接甘露醇,甘露醇输完后再用氯化钠快速滴注约5分钟,以达到冲洗血管的目的。这样,不仅保证药物完全进入体内,而且稀释并冲去滞留在静脉内的甘露醇,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静脉输入甘露醇是神经外科经常应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有时甚至决定下一步治疗时机及预后,因而在临床应用甘露醇输液过程中,以上问题,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及认真思考。

【参考文献】

   [1]韩雪玲,胡淑芳,张文香,等.甘露醇外渗后局部组织损伤处理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21(4):45.

[2]马海燕,孙桂莲.长期静脉输液病人血管保护[J].当代护士,2005,(9):49.

[3]范作升,孙俪荣,薛宗勇,等.纠正静脉补钾疼痛的临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6,17(12):2-3.

第13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初产妇;性问题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78-01

1 加强产后性健康的宣传和指导

1.1 增加医护人员及妇女本身对产后性问题的关注 临床上产后性问题就诊者却并不常见。究其原因,一方面受我国传统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妇女根深蒂固地忌讳自身的性问题,即使在性生理或性心理方面有不和谐,往往多羞于启齿,更极少寻求职业帮助。另一方面,医护人员中大多未接受正规的性知识教育,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因而对病人出现的性问题常常熟视无睹或感到无能为力。因此如何重视产后保健服务中的性健康问题并加大对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力度也应引起各医疗机构的关注。

1.2 运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改善产后性生活质量 性健康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它综合了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各个层面。因此产后性健康不仅与阴道壁的张力有关,还受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使产妇更多地了解性生理知识,改变不恰当的性认识,增加产后性生活的技巧,坚持盆底肌保健操的锻炼,从而有效促进阴道弹性的恢复,为性生活奠定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另外应加强心理行为的干预措施,使夫妻之间加强情感的沟通,减轻母亲角色的压力,缓解哺乳和照护婴儿所带来的疲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有效改善性生活的质量,提高夫妻双方对性生活的满意度。

1.3 定期或不定期地提后性健康的咨询 产后性问题的类型在不同时期的产妇身上也各有差异。因此最好能够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一些专业的咨询网站或电话,及时解答产后妇女可能出现的性生活问题。目前临床上在产后仅开设了一条母乳喂养热线,无法满足产妇对产后性健康的需求,故建议今后在医院内部专门开设一条性健康热线或在医院网络中专门建立一个性问题咨询信箱,以便及时解答育龄妇女对产后性问题的困惑,提高其对性知识的了解,从而进一步促进育龄妇女产后的性健康。

2 加强产后避孕的健康教育,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

2.1 提高产后避孕的意识和首次性生活的避孕率 哺乳期妇女及有多次人工流产史者都是非意愿妊娠的高危人群。目前城乡妇女对哺乳期避孕的必要性尚缺乏正确认识,哺乳期妇女的避孕率仅为78%,低于我国普通育龄妇女的综合避孕率86.9%。所以应该大力提倡产后避孕宣传教育,强调产后避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产后妇女的避孕意识。

2.2 提供个性化的产后避孕指导,减少非意愿妊娠 大多数妇女在选用不同避孕方法时都有自己的经验和途径哪l,但从全球角度来看,许多妇女的避孕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并没有足够的时间给病人详细咨询,而许多妇女虽然知道有多种避孕方法可供选择,但其实不懂究竟如何正确使用。不能连续用药和不正确使用避孕药是导致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故帮助育龄夫妇选择有效、安全、方便的避孕节育技术并正确使用之,是计划生育全程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真正开展知情选择,应关注个人健康需求的多样性,提供个性化的信息以满足产妇女在避孕方面的需求。

2.3 重视产后避孕指导的时机和方法 健康教育的时机、方式以及受众的数量都影响健康教育的质量和结果。有研究结果提示产后病房是一个提后计划生育咨询和指导的理想、有效的场所,而产后42天是帮助产后夫妇落实避孕措施的适宜时机,所以如果在产后病房产妇出院前护理人员能及时宣教避孕指导并提供一些适宜的避孕方法,例如哺乳期产妇一般推荐使用、阴道药片和安全期避孕法等;停止母乳喂养后可采取口服避孕药、皮下埋植等以及到产后42天产妇随访检查时护理人员如能再进一步强化产后避孕宣教,提高产妇的避孕率和避孕有效率,那么产后非意愿妊娠的机率可能会明显下降。

2.4 指导产妇自主选择最适合的避孕方法 妇女在整个生育年龄阶段只单纯考虑使用一种避孕方法是不可能的,而是应该结合产妇自身的特点如年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数、性生活频率等等在每个不同的年龄生理阶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避孕方法,才能真正地避免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每一种避孕方法都有其有效性、安全性和副反应,因此医护人员有必要权衡利弊为产妇提供详细的咨询,指导产妇自主选择最适合的避孕方法。

3 总结

在我国生殖健康的研究虽然已经全面开展,但大多属于调查性研究,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另外针对产妇这一特殊群体,临床上产后宣教中也仅仅只是提醒产妇产褥期内应禁止性生活和42天后作好避孕,并未真正充分满足产妇对性健康和避孕的需求,而面对产后如何处理应对性生活问题和非意愿妊娠,任何年龄的妇女都可能感到束手无策和压力。由此可见,医护人员只有充分利用妇产科医院生殖健康服务的有限资源,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和指导,发挥产妇的自主性,才能保证每一位产妇都能享有健康而安全的性生活并使用最适合自己的避孕节育方法,从而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降低人流率,真正促进产后妇女的生殖健康。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 幼儿 生长发育 营养问题 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3.2 文献标识码:A

1幼儿生长发育营养膳食的特点

1-3岁为幼儿期,这一时期虽没有婴儿期生长发育快,但也属于生长发育迅速增长阶段。此时期,幼儿体重每年增加2-3公斤,在整个幼儿期身高增加120厘米左右。此外,幼儿活动范围扩大、语言智能发育迅速。因此,这一时期幼儿对营养的需求相对较多。3-6岁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儿,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有很大的变化,需要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素多,但消化能力较弱。在这个时期,如果营养素供应不足,则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对疾病的抵抗力弱,甚至会产生营养缺乏症。幼儿阶段的营养状况往往会影响到成年后的健康,这一阶段的营养不良,还可造成幼儿成年后的体格矮小,瘦弱畸形、智力低下。因此,对幼儿时期的营养问题应重视。作为幼儿园教师,应掌握科学的营养学知识,建议幼儿园合理地安排幼儿的膳食,使幼儿健康成长。

另一方面,幼儿期是从以奶类为主食向以谷类为主食的过渡阶段,然在这一时期,加入了一定量的鱼、肉、蛋、菜等,但由于受摄入量的影响,加上幼儿身体的一些消化、代谢功能尚未完善,营养物质摄入受到局限,非常容易出现营养素缺乏的现象。因此,需要根据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安排饮食,均衡膳食营养,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健康的身体打下基础。

2幼儿生长发育营养膳食现状

2.1幼儿园膳食所提供的营养素搭配不合理

营养素是支持幼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一般可分为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产热营养素,在幼儿每日摄取的食物中这些营养素占绝大部分,所以又称为宏量营养素;而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为不产热营养素,由于这些营养素在食物中所占比重小,机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求量也比产热营养素少,因而又称为微量营养素。利用《中国食物营养成分表》(2004版),对当前全日制幼儿园三餐两点食谱中各种营养素的日平均供给量进行了计算,对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规定幼儿每日所需营养素的标准量,发现幼儿园膳食所提供的营养素搭配不合理。

2.2食谱中各类食物搭配不均衡

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谷类位居底层,即人体需求量最大,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需求量又次于谷类,因此这三类食物应是组成膳食的最主要部分。但根据我们的分析,在幼儿园这三类食物供应明显不足。谷类食物摄入不足有可能造成幼儿饥饿和活动能力降低,而膳食纤维的缺乏可能会引起幼儿便秘以及因维生素 C、维生素B等多种营养素不足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2.3营养管理不科学

各幼儿园后勤管理最棘手的问题是营养膳食管理,食堂工作大锅饭现象严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制度落实依据不清“奖惩不明”,没有进行量化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一般都要求厨师们,在按科学食谱的前提下,对幼儿膳食制作做到:色、香、味、形、量俱全。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厨师们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高超的烹调技艺并投入大量的精力。这就存在着幼儿营养膳食要求与食堂工作质量存在矛盾,工作质量要求高,厨师们不乐意干的问题。

3幼儿生长发育营养问题的护理措施

(1)食物花色品种多。即有米面类,又要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豆、蛋、乳、肉等,再加上大量绿叶蔬菜、水果。粮食应粗细粮兼有。副食荤素搭配,要保证营养的基础上经常变换花色以引起孩子的食欲。

(2)恰当分配三餐一点(或三餐两点)的食物,按照早餐吃好、中餐吃饱和晚餐吃少的原则,将食物分配到餐点中去。还要注意尽量保持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食物要煮熟、烧透、避免油腻、辛辣、刺激,做到碎、细、软、烂,有利于幼儿的消化吸收。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幼儿不偏食,少吃零食,注意饮食卫生,用餐定时、定量,有利于增进食欲。一般认为如果幼儿摄取的3大热能营养素合理(蛋白质占热量的13%~14%,脂肪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60%~70%),每日3餐进食量热能比例合理(早餐占30%,中餐占40%,晚餐占30%)加之维生素、矿物质的合理进食和适量的活动是不会发生营养不良或过剩。因此,幼儿园的保健医生,必须认真学习食品营养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三餐两点的营养配餐中,不仅向幼儿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还应指导教师、保育员科学地护理幼儿进餐,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提高对食物的营养吸收率;指导厨师掌握烹调技巧,合理烹调,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而且保教人员配备合理,才能充分保障幼儿的膳食工作需要。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食物要根据已经有的营养研究结果配合”。同时,加强幼儿体格锻炼工作的管理和监测,使幼儿精力充沛,食欲旺盛,有利于正常代谢,保证食物的营养利用,为幼儿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基础。

(4)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首先,餐厅光线要充足,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桌椅餐具干净整洁,都能使幼儿就餐时保持兴奋而引起食欲;其次,要保持愉快的情绪,餐前和进餐时不训斥、惩罚幼儿,不强迫幼儿进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下用餐。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柴达木地区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对照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3(6).

[2] 谢应琴.全日制幼儿园营养膳食现状及措施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第15篇

关键词:  胃癌  心理  护理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作为一个强烈的应激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了解患者的动态心理变化并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对胃癌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0~75岁,平均(57.53±2.24)岁。大专患者8例,高中患者14例,初中患者20例,小学患者6例,文盲患者2例。教师7例,公务员l2例,工人l3例、农民16例、其它2例。公费8例,部分公费18例,自费24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经病例证实,其中未分化癌8例,鳞状上皮癌l6例,腺癌26例。本组患者接受胃大切、胃空肠吻合术27例,行全胃切除术3例。其中早期胃癌患者23例,中期胃癌患者27例。住院天数最短11d,最长32d,平均(17.42±2.20)d。排除入院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自杀史、酗酒或药物依赖史者。

        1.2 方法  设计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支付医疗费用方式、病程、有无并发症等。对患者入院后心理动态变化过程开展细致的连续性观察,具体有由护士收集临床资料,采取行为观察、心理交谈等措施,及时记录并加以归纳、分析症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产生原因,针对具体心理问题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1.3 统计分析  同时所有患者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1.4 结果 

        1.41否认心理  胃癌未确诊时患者既急于想知道诊断结果,又怕确诊为胃癌,表现为失眠、疑虑、纳差、烦躁不安。一旦确诊为胃癌,则表现为恐惧、悲观、绝望和焦虑,患者往往坐卧不宁、悲伤落泪、甚至痛哭,或者沉默寡言、表情呆滞,或者情绪激动、处于易激惹状态;大多数患者否认自己患有胃癌,并在各家医院反复求证,存在侥幸心理。

        1.42 企求心理  数天后患者逐渐承认患病事实,并寻求一切可能延长寿命的治疗手段,渴望医生为其提供多种治疗措施,使用最好的药物,此时情绪状态较前好转,恐惧焦虑、紧张抑郁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1.43 再度情绪低落或者绝望  随着治疗的展开,病痛的折磨以及各种并发症出现,尤其是治疗效果欠佳者,想到自己将不久与人世,对死亡产生极度恐惧心理,患者会再次出现忧郁情绪,表现为诅丧、沉默、神情淡漠、不思饮食、消极厌世,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和行动。1.44 接受心理  此时患者已逐步接受死亡现实,恐惧、焦虑情绪随之缓解;能主动顺从地接受不可避免的死亡。

   2  护理

        2.1 否认期的护理   患者入院后即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评估,对于该期的患者要帮助其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入院第一天使其了解病房环境,并逐渐熟悉病友,减少角色转变带来的失落感、孤独感以及陌生感,并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缩短患者的否认期,如纠正患者对癌症的片面理解,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使患者知道癌症不等于死亡,难治不是不能治,手术治疗是制止和延缓其发展,只有怀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赢得健康[1]。同时对待患者要细心加耐心,给予充分的关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其心理状态的变化,预防患者自伤、自残。针对性组织患者进行交流,起到现身说法的作用,以尽快缩短否认期,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2.2 企求心理的护理  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进行系统的心理疏导,做好的健康教育,对于术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给予解释,增加患者对手术的安全感和信赖感;同时根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详略得当的为患者讲解有关胃癌的科普知识[2],讲解胃癌手术、化疗的基本知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促进患者正确认识胃癌。对于进行化疗患者,认真做好解释工作,阐明化疗的重要性以及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并做好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