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民营企业 核心竞争力 发展问题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中内部生产技术和知识的有机整合,它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并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条件,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
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与成功的基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市场掌控着民营经济的命脉,是民营企业的前途与希望。丢掉市场的民营企业就失去发展的机会与动力,民营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已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走在IT行业前沿的阿里巴巴集团,就是通过对长期发展过程中研发能力的积累整合,加强重点建设的投入,明确发展的主流方向,从市场中寻找到新的竞争出口,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实践证明,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基础,也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与体现。首先,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别人不能复制与模仿的,它使得民营企业有独树一帜的特点和与众不同的品位。其次,在通过市场的长期运作实验后发现,核心竞争力的存在是易被广大消费者所能识别与认可的,因而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了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从而也使得那些假冒仿造的商品,没有立足之地。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与成功基石。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它是看不见摸不着而又确实存在的一股特殊力量。它对推动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民营企业发展之关键。在民营经济逐步国际化,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的今天,竞争的成功不再是企业产品开发与企业市场战略的最终目标,而是企业在不断自我创新与占领市场过程中的能力体现。企业的优势来源于卓越的生产力与经营力,以及面对市场难题的应变力。产品的优势不代表市场优势,单方的优势并不代表具备市场竞争能力,只有保持企业的综合优势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长期不被超越,才能证明企业真正具备了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对成功民营企业的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的优势不在于产品而在于掌控产品核心技术的能力。
产品是民营企业的竞争载体和生产经营的结果,企业开发利用先进的科研成果,加快科研成果的优势转换,把成果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与效益优势,才能真正具有核心竞争能力。
发展核心竞争力中存在问题探究
民营企业的体制问题。民营企业一般都是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方法上实行任人唯亲,严重阻碍了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单一的投资主体使得融资困难,投资的资金有限,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存在一定难度;民营企业即使发展壮大,同样面临家族成员的产权之争,由于创业的复杂性,以及亲情关系的存在,使得创业初期的产权不明朗,企业发展状大之后难以分割,内部发生内哄,阻碍企业发展。
研发投入资金不足,企业缺乏创新源动力。与国际企业的研发经费相比,我国民营企业的创新研发经费仅为国际普遍标准的十分之一。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有企业的创新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百分之五,其产品才具有市场竞争力,创新研发经费占销售额不足百分之一的企业将难以生存,而我国民营企业的研发经费仅占销售额的百分之零点四。一个企业的研发能力决定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没有创新力的企业是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组织结构混乱,管理滞后。员工素质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我国民营企业的员工普遍素质不高,员工的流动性大,专业人才缺乏,从而使得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溃乏,也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乏;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知识经济来推动,因而管理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信息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窗口,为了便于及时传递与沟通信息,就需要民营企业对传统的结构进行整合,确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与柔性化的发展方向。而我国的民营企业还实行直线型的组织结构模式,由于调整的滞后,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成本、质量、人力以及战略和营销管理等方面,滞后的组织结构已不能适应市场的竞争,也不能灵活经营,从而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乏现代营销理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复杂化,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然而,当代崛起的民营企业家们对先进科学技术的认识不够,缺乏理智科学的战略决策,企业在对市场决策的过程中,没有充分了解现代营销理念,缺乏对企业自身和市场环境综合分析,从而使得企业不能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与策略,靠主观臆断或自身经验进行判断,使得企业出现决策性失误或者决策收效甚微。
加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事实上,核心竞争力在民营企业之中属于系统工程,但是从其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民营企业独特的特征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
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增强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决定着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能力,它的发展需要企业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规划。民营企业能以其独特的商业嗅觉,准确地掌控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准确定位产品与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突发事件以及发展机遇等做出及时、灵活、正确的反应,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来应对市场、行业以及竞争环境的变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核心高新科技、先进的管理方法、科学的发展策略,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对核心技术的掌控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研究开发独具一格的特色产品和全新的高科技,从而使得企业能抢占市场先机。在技术创新开发的过程中,民营企业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以市场发展为向导,开发研究企业自已的核心技术,创造品牌产品,抢占与开发市场;其次,加强相互合作,利用市场手段吸收企业所需的技术和人才,与企业之间建立友好战略联盟,从而克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创新难题。综合百家之长,融入自已的品牌,打造自已的品牌特色,从而使企业的核心技术与竞争力得到有力的提升。
注重政府宏观政策指导与职能控制。国家应在财政、税收、金融、行业准入等多方面,做到国企与民企兼顾,为民营企业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与平台,政府也要将行政控制型的管理理念转变成规划服务型的管理理念,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有效的行政干预。首先要提供有利于竞争的条件,深化经济、政治与财务税收的体制改革,采取调整产权的方式使民营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一部分;通过市场体制和政府的行为推动,使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实现创新,在短时间内让民营企业实现规模经营,提高行业的竞争力,重组市场格局,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垄断,建立良好的统一的市场环境。其次,通过行政干预与帮助等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环境、技术等综合手段,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增加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增强品牌自主创新。增加企业产品的研究开发,为企业不断注入新的血液与激情,使企业保持长久的良性循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一些非技术性的产品可以买到,而企业的基础与能力是无法购买的,它需要资金和经验的积累。加大对项目以及产品的投入研发,投入比可以根据企业的效益而定,投入比根据企业的销售额来定,一般都是销售额的百分之五。当然,资金的投入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预见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同时还得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与建设,主动引进高科技人才或与高校联合开发新的产品,借助外力来加速企业的发展。
实施引进先进人才的战略规划,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人才掌控企业的核心技术,是企业发展之根本,民营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人才储备计划,建立先进科学的用人机制,给优秀人才一个发展的空间与平台,提高福利待遇,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多个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中看出,拥有人才与核心技术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企业要留住优秀人才,就得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选人与用人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从业环境。制定产品研发的核心任务,让企业的产品不断更新,在更新中求发展。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为研发人员提供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调动其积极性。通过对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技术创新是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近些年,河北省民营企业呈现出发展速度快、规模日益扩大的良好态势。但在民营企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乐观的问题,突出问题是技术创新能力差,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具体表现为创新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差、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弱、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低、经营者创新意识缺乏、产学研游离等。技术创新能力差是影响民企发展和衍生其它问题的内在本质因素。在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客观规律和金融危机的客观背景下,民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把技术创新问题提高到战略地位,切实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一、激励不足成为河北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
从河北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来看,对技术创新的激励存在着明显不足。
1 民营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建立起对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企业经营者缺乏不断创新、承担风险,把企业办强办大的内驱力;二是对企业科技人才重视不够。许多企业不重视技术进步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不重视技术进步中人才的作用价值。特别是对研发部门的激励不足挫伤了创造性的发挥。
2 财税政策不能有效激励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首先,财税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商品化的支持不足;其次,财税政策的一些方面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形成。对企业通过投入创新增加的利润所得、企业在开发高技术产品中承担的风险,财税政策都没有给予重视和规定,极大地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3 知识产权的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已有制度执行不力,创新者不能从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中获得应有的收益补偿,创新行为不能得到有效激励。
4 市场选择、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没有充分体现。目前,市场的整体规范化程度还不高,创新企业与跟进企业、名牌企业与仿冒企业利益差别不大,进一步弱化了创新的制度约束和市场压力,造成企业难以从战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缺乏增强技术创新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二、构建河北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一)民营企业创新的内部激励机制
1 民营企业产权激励
(1)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产权清晰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只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明确,才能有利于实现对各产权主体的产权激励功能,从而增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首先,要明确出资人股权;其次,明确法人财产权;第三,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只能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其在民营企业的股权,保证出资人的权利到位。
(2)形成有效率的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产权的确定能够在资产所有者与资产之间建立起最直接的经济关系。可以在企业内部实施股份制、产权多元化,分割给经理层、核心技术人员部分产权,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切身利益感,把企业决策者、技术人员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持久的动力系统。
(3)确定排他性产权。通过建立技术创新产权系统和技术创新的专利权激励,保证创新者对成果一定的独占权,排除仿制者对技术创新产权所有者利益的侵犯,让技术创新主体最大限度地承担其经济责任和享受其利益,民营企业对于创新中产生的新知识,应及时向法定机关依法申请,享受法律保护。
2 民营企业内部人员激励
(1)建立对企业内部创新人员的有效激励制度。首先,根据技术创新特征及人们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确定不同岗位的支付报酬标准。改革民营企业中原有的不符合市场经济特征的工资制度,根据技术创新特征和人们对企业的贡献制订新的报酬制度,是调动企业职工创新积极性的最根本的制度保障。其次,对特殊贡献给予正常工作报酬之外的奖励是调动、发挥技术人员创新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第三,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和开发。
(2)对技术创新经营者的激励。企业经营者是技术创新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其劳动和贡献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对企业经营者的特殊劳动和贡献给予科学而充分的肯定、承认和回报,是有效激励机制的核心。可采取的激励措施有: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决定企业经营者的劳动报酬;允许企业实行知识产权股份,让企业经营者拥有企业部分股权;使企业经营者拥有自主决策权。
(3)健全和硬化技术创新的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规范企业全体员工参与技术创新的行为,同时严格执行,保证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加强民主监督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和重大技改项目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坚持科学管理和加强民主监督,这样才能优化创新行为方式,适应各种约束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坚持技术创新人员岗位责任制,确立风险和竞争机制;严格技术创新工作程序,加强对技术创新各阶段的信息反馈研究。
(二)民营企业创新的外部激励
1 政府激励
(1)用非市场的方式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这样的制度环境可以消除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不确定性,加快科技成果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2)大力推进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民营企业资源有限,随着创新活动的发展,迫切需要有一个健全的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为之提供支持和帮助。政府可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各种面向民营企业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等服务。
(3)政策资金扶持。帮助民营企业克服创新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困难。具体途径有以下两方面:设立专门资助民营企业研究开发的计划,只要民营企业的科研计划符合政府产业技术政策,政府就应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政府设立民营企业技术发展促进基金和信用担保基金。
(4)政府加大执法力度、制止侵权行为。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尤其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保障发明人和设计者的合法权益。
2 市场激励
对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利益激励的基本条件是要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培育市场主体;
(2)改革价格、工资、利率等的形成机制;
(3)建立有效的竞争市场,克服市场垄断,
(4)加强市场法规建设,建立规范的市场规则和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构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提高
河北省民营经济竞争力的几点对策
1 引入风险投资,规范财务管理
(1)引入风险投资。在目前国内融资渠道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引入社会风险投资就成为广大民营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
(2)规范财务管理。针对民营企业融资和资金需求现状,民营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融资和资金使用策略:①资金数量上追求合理性。②资金使用上追求效益性。由于许多民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弱以及筹资困难,更应该对每笔资金善加权衡,综合考虑经营需要与资金成本、融资风险及投资收益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必须把资金的来源和投向结合起来,分析资金成本率与投资收益率的关系,避免决策失误。③资金运作上,在追求增量筹资的同时更加注重存量筹资。
2 建立技术联盟
(1)解决资源不足。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必须有资源作保证,研究、发展、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科技人员、发展信息、研究经费、经验技能、仪器设备、营销知识、原材料等。随着技术竞争的加剧,对企业的资源投入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技术竞争迫使企业要不断地投入资源;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需要通过合作来管理环境,以解决获取资源的不确定性问题,以保证技术开发的顺利进行。
(2)降低开发成本。由于存在技术风险,以及民营企业间、民营企业与其他大企业间的综合实力差异,因此,单一民营企业就面临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的选择问题。选择的标准是最小风险和最小开发成本。
3 启动人才战略
(1)确认人才需求的标准。高级人才是一种稀缺资源,它同一般的资源不同,具有专用性和主观能动性,它并不是在任何企业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企业不能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人才就发挥不出作用,体现不出应有的价值。
(2)尊重和爱护人才。这一点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显得格外重要。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与其他大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利用人力资源方面总体上处于劣势,如若在保护、爱护和尊重人才方面没有突出的表现,则将进一步增加自己选用人才的困难。
(3)培养对人才的信任感。民营企业往往在对人才的需求和使用上表现出极大的矛盾:一方面经营管理对人才是“求贤若渴”,不惜花大力气引进,另一方面对待引进到企业的人才却又是“叶公好龙”,害怕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引进人才的不信任,造成管理者对外来人才总是处处防备,不敢放手让他们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的开展。
4 整合企业文化
(1)风险与稳健的文化整合。技术创新是一个存在风险、前景无法准确预测的活动,必然与稳健的企业文化发生冲突,因此,要敢冒风险又要将之与稳健的文化进行整合。
(2)控制与求异的文化整合。企业管理注重控制,通过有效控制,实现企业目标。、生产管理与创新整合不是同一性质的领导活动,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差异。生产部门与创新部门在认识上存在价值分歧,作为企业领导,需要注意二者的差异,并加以整合。
(3)个人与集体的文化整合。创新活动的实现关键靠有创新能力的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往往有个性,这样的人不可能接受集体过多的控制;对企业集体文化中反映集体行为的服从、守纪的文化内容,创新者难以遵从。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能注意在创新部门创造自由、宽松的工作环境、理解创新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使个人的创新有充分施展的空间。
关键词:现代民营企业;经济链;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现代民营企业概念简述
(一)现代民营企业的概念。现代民营企业作为民营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主要实行家族企业制度的民营企业而言的。由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民营企业主要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同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现代民营企业也开始不断采用“职业经理人”制度,即将资本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进行分离,从而在保障资本所有权人对企业权利的拥有的同时,通过一定的监督机制,使企业能够在职业经理人的手中得到更好地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内部的运营。由于这类企业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好,企业内部治理制度与专业管理水平相对完善,并且所占有的市场广阔,因此被称之为现代民营企业。
(二)现代民营企业的发展。西方现代民营企业大约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初,以惠普公司的创立为标志,象征着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逐渐开始结合,成为历史趋势。此后,这类高科技高知识含量的科技型现代企业获得不断发展,并逐渐在实际应用范围内不断扩散。
中国的现代民营企业主要起源于北京的中关村,以现代民营科技企业作为现代民营企业的最初类型。比如柳传志所创办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后来的联想集团,就是中国现代民营企业的一大代表。而本文中所指的现代民营企业主要是指中国现代民营企业。
(三)现代民营企业的特点。现代民营企业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诞生的,因此,其不可避免的具有知识性和高科技性的显著特点。由于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以及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行,使我国现代民营企业必然将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的威胁,因此其将具有现代市场性的特点,以适应不断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此外,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如法人制度等的完善,我国现代民营企业将与传统民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上有所不同,以知识和技术投入要素为主,采用具有高级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以知识产权为核心,采用现代法人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从而体现时代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二、现代民营企业经济链的合理化
企业的经济链主要是指现金流与资金链。其中,现金流主要体现为现金流入与流出的量。通过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得知一家企业的现阶段具体经营状况;而资金链主要是指企业资金的流入与流出,与现金流不同,其为企业围绕资金进行运作的一个循环,包括企业整体资金运作的每一个环节,若其中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将会造成极大的风险。因此,保证充足的现金流,避免资金链断裂,都是企业发展之中极其需要注意的部分。
目前,现代民营企业经济链大多较好,因此,通过分析现代民营企业经济链的具体情形,可知其合理化主要如下文几点所示:
(一)融资方式丰富。现代民营企业主要为高科技高知识含量的企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是符合现代需求,应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而产生的,其以知识经济作为企业的核心,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先进性。因此,现代民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获得风险投资与私募基金等一系列渠道的资金。而传统的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其多数采用自行融资的方式,通过民间借款融资或向银行等担保机构借款,获得所需资金,其融资渠道相对较窄,且资金链断裂可能性较高。由于部分银行难以承担过高的融资风险,因此,传统民营企业融资难度大,极易发生资金链不到位现象。而相对的,现代民营企业由于其科技性与现代性,不但可以获得银行方面的贷款支持,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托、委托、保管等业务获得金融机构的承兑担保与贴现业务资金支持,且私募基金与风险投资等多种渠道的存在,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保障了企业资金的充足,促进其经济链的完整。
(二)融资信用度高。现代民营企业大多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其先进的法人制度、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其企业的财务状况相对清晰,对于今后的经营发展状况都能够有明确的认识,因此信用评级相对较高,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机会。而传统民营企业大多采用家族企业制度,其产权分割不清晰,管理制度相对落后,对于整体的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状况不明确,因此,相关金融机构很难就此给予信用评价,在融资的难度方面也就相对更大。
(三)经济体制创新。现代民营企业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现代民营企业明显具有现代企业的特征,如以知识和技术投入要素为主,采用具有高级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依托现代先进的技术发明,以知识作为主要资源,以知识产权为核心,采用现代法人制度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转型。而传统的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其管理人员主要为家族内部成员,可能缺乏足够的高级管理知识,且产权分割或相对单一,或分割不清,使企业的治理结构都面临着问题。在经济体制方面,更与部分国企存在矛盾和冲突,且内部所有者与管理员之间的矛盾使其体制转型与创新更加面临着难度。只有通过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经济链才可以不断完善不断巩固,企业发展在资金基础上才可以获得充分保证,因此,在这一方面,现代民营企业明显具有极强的合理性。
(四)资产重组优势。现代民营企业由于采用的是现代法人制度,将有限责任制度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落实,因此,其具有产权清晰的特点,有利于企业资产所有人内部的产权过渡等等。而就资产重组方面,由于国家政策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促进民营经济的资产重组和规模扩张,促使其形成较大的规模效应,使其不断走出国门,从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影响。
三、总结
随着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不断发展完善。其中,现代民营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科技、高知识含量、现代性等一系列特点,因此,为促进经济体制转型,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向技术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企业装换,我们要不断促进其发展,使其在中国拥有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