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范文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贫困学生资助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贫困学生资助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日程的提出,我国高等院校助学体制的问题日渐引发社会关注,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进程当中,大学门槛的降低,以及人民大众多余大学教育的渴求,使大学生群体急剧增加,由此而使得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得以进入高职院校求学深造,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的数量随着高校扩招而迅速增加,这种人数的增长实际上是个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势必影响高校的正常发展,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内容比较完善、方式比较灵活的资助体系,包括以学校奖励为主的奖学金,以财政支持为主的助学金,以社会支持为主的助学贷款等等。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资助体系日益出现弊端,并引发社会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质疑。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关系到能否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也关系到保障社会稳定,维系社会公平的作用。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贫困大学生资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力图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提高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水平。

二、现行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的资助体系的类别

1、奖学金。

我国传统的奖学金包括,国家提供的优秀大学生国家奖学、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提供的以专业成绩的优秀为考核依据的专业奖学金,以及一些大型企业专门为特定学校的特定专业所提供的专业奖学金,但是奖学金考核鉴定标准往往以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对象,真正的贫困生能获得该类奖学金的人数并不多。贫困大学生一般来自己比较偏远贫困、经济落后的地区,在进入大学之前,所获得教学资源十分有限,况且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勤工俭学,导致贫困大学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要少于平均水平。因此,奖学金虽然对贫困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但很多贫困大学生成绩却并不乐观,所以,奖学金并不能形成有针对性的资助方式。

2、助学金

助学金分为国家助学金和企业助学金。国家助学金是以国家财政为基础,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设置的一项助学基金。企业助学金是一些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企业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助学基金。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我国进一步提高了国家助学金的扶持力度。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过程中来,但覆盖的学校及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依然十分有限。

3、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是指利用学习之余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是贫困的大学生维持生计的一种方式。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勤工俭学的优势在于,一方面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一方面在获得报酬的同时还能参与社会实践,提升自身的社会生存能力,早点适应社会环境,相对于助学金的输血方式而言,更是一种造血。勤工俭学作用扶持贫困大学生的一种方式,目前已经普遍的受到社会的认可及支持。

4、助学贷款

助学贷款是各级金融机构相应党和政府号召,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活力的情况下,利用金融扶持的方式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助学贷款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在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下,政府、银行、学校共同协作,专门扶持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银行有条件免息贷款。针对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情况,借款学生无须担保,只要承诺按期还款,就可以向银行申请到贷款。现行的助学贷款分为两种:高校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湖南高校助学贷款由高校经办,金融机构发放;生源地信用贷款则由县(市、区)资助机构经办,由国家开发银行发放。

(二)现行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助学评选机制僵化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助学体系,但此种助学体系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在资助过程中需要大多经过班级民主评议,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将助学金的分发。这种形式的评选导致平时人际关系不太好以及成绩较差的贫困大学生少有机会获得助学金的机会;其二,有的高职院校的在助学金评比过程中,完全忽视了评选的作用,助学金分发决定权在班级辅导员或者某些领导的手中,这样,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不能将国家的政策根本的落实下来,甚至有的辅导员收受学生贿赂,但助学金名额留给行贿的学生,助长了歪风邪气;其三,在助学金的评选过程中,需要贫困大学生上台陈述自己的家庭困难,有的贫困大学生受到自尊心的驱使,宁愿放弃评选的机会。

2、难以形成科学的贫困生鉴定标准

贫困大学生的鉴定十分困难。目前通用的做法就是让贫困大学生回原籍开村级、乡(镇)级、县级的三级贫困生证明,学校依据贫困生证明作为自主贫困大学生的依据。这种方式确实节省了校方地鉴定成本,但是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县级以下民政部门在开出贫困生证明时,很少会细究该生的家庭确切情况,导致大量的非贫困生取得贫困生证明,并在班级民主评选过程中占用了贫困生的名额,而真正的贫困生并不能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

3、助学力量有限

大众化的大学教育导致大学人数急剧膨胀,贫困大学生的基数也急剧增加。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相对增多,但是在人数增多的情况下,国家在对贫困大学生的扶持力度方面并不乐观,造成了贫困大学生助学金额的相对匮乏。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占据了奖学金的大部分江山,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在奖学金的竞争上处于先天的弱势地位,而助学金的覆盖面及力度相对较小。

4、部分贫苦大学生依赖资助的思想严重

一部分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缺乏生活的自主性,过度依赖资助,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家庭贫困,但由于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不用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会分担家庭的负担,因此,将国家对其的扶持视为理所当然,不懂得自身的造血,这样的结果就是虽然他们最终完成了大学学业,也因为缺乏自力更生以及社会的适应性,而不能在进入社会后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这会社会的稳定买下了隐患。

三、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资助机制

为提高助学工作的成效,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

首先,完善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评选的透明度,让真正的贫困生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一方面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让不诚信的大学生无法获得评选资格,使在助学金评选过程中的腐败得以消除。 一方面,进行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使某些大学生自觉认识到错误。其次,造血胜于输血,在不断完善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过程中,还要加大工作力度,提供更多优质的勤工俭学的岗位,使一部分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相应的资助,而不是完全依赖政府的扶持。

(二)形成科学完备的贫困生鉴定标准

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的鉴定其实并不困难。第一,各个地区要建立统一的贫困生鉴定标准,根据标准确定该生是否属于贫困生的范畴。但也不能仅仅依据该标准,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确定,但灵活的范围不能太大,灵活范围或者空间不应该掌握在某一个人的手中。第二,高职院校和县级以下民政不分要相互协调、分工合作、相互制约,不能互相推诿鉴定贫困大学生的任务。例如,民政部门不能随便开具贫困生证明,必须会同其他部门,调查该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另外,高校也不能仅仅依据贫困生证明而分发助学金,而应该实际调查该生在学校的消费情况,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

(三)拓展助学渠道

有必要通过拓展助学渠道的方式,增加贫困助学的力度,从而将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面进一步扩大,帮助到更多地贫困大学生。首先,国家财政有必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毕竟目前在这一方面投入略显不足;其次,提高企业助学的比例。有责任感的企业众多,之所以企业在助学上的投入较少,一是因为我国目前缺乏相关法律,规范企业助学行为,企业助学资金缺乏规范的财务审计,这让企业担心助学基金无法流入到贫困大学生手中。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与企业脱节比较严重,有的企业担心自己的投入并不会获得相应的回报。

四、结论

我国在面向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着力解决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资助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助学体系和机制,才能最终建立起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资助制度,使高职院校的贫困大学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这对于稳定大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立项课题“完善贫困高职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SZ1122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卢若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困境和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 刘华.高校贫困生的概念及其认定标准研究[J].社会发展,2008,(12):78-82.

第2篇

论文摘要: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高校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这一群体的心理疏导和调试,对和谐社会、稳定校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突显出来,若不及时妥善给予解决,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前途发展,还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和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是全社会和各高校值得关注的问题。

l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表现

(1)经济负担压力。经济贫困是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的低收入家庭,生活拮据,读大学需四处举债。入学后面对和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的对比,使他们感到自卑,忧郁、焦虑、烦躁,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心理不平衡,愤恨周围的一切,抱怨自己的出身,严重者可导致心理疾病。

(2)社会不公平性。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配不合理等现象。部分贫困学生对上大学的实效和意义产生了怀疑,觉得即便自己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命运,认为找工作必须要依靠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对前途感到迷茫。由此一些贫困学生会对社会产生仇恨,开始厌学,厌世,用网络来麻醉自己或在不良群体中寻找刺激和慰藉。

(3)思想观念落后。城乡差异导致了理念上和教育上的差异。贫困学生大多思维比较禁锢,缺乏自信,把自己的贫困当作“身份证”,认为别人总是以有色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自卑和自尊交错在一起,导致他们心理过于敏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困难。过度的自尊也会让他们觉得接受别人的资助是羞耻的。

(4)家庭环境影响。不是所有贫困学生都会产生心理问题。不同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些贫困家庭父母以不良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教育孩子,干预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那就造成了他们早期人格发展的扭曲,使他们一生都处在痛苦之中。

(5)校园环境影响。校园文化具有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在当今大学校园里,讲求吃喝、穿戴、娱乐等攀比风日益盛行。贫困学生因为经济上的窘迫,很难在这一消费群体中找到心理归属,进而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2克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相关对策

(1)提供完善的资助体系。贫困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经济压力,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政府、学校资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应加大资助力度;社会各界落实好助学贷款政策: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具体实施者,应进一步健全“奖、贷、助、补、勤”和“绿色通道”等体系,并且配合监督和跟踪体系,确保每一笔钱达到真正贫困学生的手中。让完成学业的基本费用得到了保障,从而使贫困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原因引起的悲观、绝望、焦虑心理。

(2)建立平等的社会环境。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贫困学生,净化社会风气,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让贫困学生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还应淡化“贫困生”这一特殊称谓,保护特困学生的经济隐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和整个社会联系沟通的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让大家都来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内应大力倡导平互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文明风尚:充分尊重贫困学生的人格,鼓励他们要正视贫穷,通过自己双手搭建自己美好的未来。还有鼓励其他学生关爱贫困的同学,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在学习和生活上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还应积极开展符合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和实际困难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

(4)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思想认识偏差是贫困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加强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让贫困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针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利用思政教学、党团教育、情感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教会他们辩证的思考问题,合理定位自己:教育他们转变观念,正视贫困,自强不息: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事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学会自我调适,提升自身幸福感。

第3篇

论文摘要: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高校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这一群体的心理疏导和调试,对和谐社会、稳定校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突显出来,若不及时妥善给予解决,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前途发展,还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和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是全社会和各高校值得关注的问题。

l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表现

(1)经济负担压力。经济贫困是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的低收入家庭,生活拮据,读大学需四处举债。入学后面对和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的对比,使他们感到自卑,忧郁、焦虑、烦躁,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心理不平衡,愤恨周围的一切,抱怨自己的出身,严重者可导致心理疾病。

(2)社会不公平性。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配不合理等现象。部分贫困学生对上大学的实效和意义产生了怀疑,觉得即便自己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命运,认为找工作必须要依靠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对前途感到迷茫。由此一些贫困学生会对社会产生仇恨,开始厌学,厌世,用网络来麻醉自己或在不良群体中寻找刺激和慰藉。

(3)思想观念落后。城乡差异导致了理念上和教育上的差异。贫困学生大多思维比较禁锢,缺乏自信,把自己的贫困当作“身份证”,认为别人总是以有色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自卑和自尊交错在一起,导致他们心理过于敏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困难。过度的自尊也会让他们觉得接受别人的资助是羞耻的。

(4)家庭环境影响。不是所有贫困学生都会产生心理问题。不同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些贫困家庭父母以不良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教育孩子,干预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那就造成了他们早期人格发展的扭曲,使他们一生都处在痛苦之中。

(5)校园环境影响。校园文化具有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在当今大学校园里,讲求吃喝、穿戴、娱乐等攀比风日益盛行。贫困学生因为经济上的窘迫,很难在这一消费群体中找到心理归属,进而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2克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相关对策

(1)提供完善的资助体系。贫困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经济压力,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政府、学校资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应加大资助力度;社会各界落实好助学贷款政策: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具体实施者,应进一步健全“奖、贷、助、补、勤”和“绿色通道”等体系,并且配合监督和跟踪体系,确保每一笔钱达到真正贫困学生的手中。让完成学业的基本费用得到了保障,从而使贫困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原因引起的悲观、绝望、焦虑心理。

(2)建立平等的社会环境。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贫困学生,净化社会风气,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让贫困学生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还应淡化“贫困生”这一特殊称谓,保护特困学生的经济隐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和整个社会联系沟通的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让大家都来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内应大力倡导平互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文明风尚:充分尊重贫困学生的人格,鼓励他们要正视贫穷,通过自己双手搭建自己美好的未来。还有鼓励其他学生关爱贫困的同学,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在学习和生活上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还应积极开展符合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和实际困难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

(4)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思想认识偏差是贫困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加强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让贫困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针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利用思政教学、党团教育、情感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教会他们辩证的思考问题,合理定位自己:教育他们转变观念,正视贫困,自强不息: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事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学会自我调适,提升自身幸福感。

第4篇

说起周国清,洞口县教育系统的领导和老师们无不竖起拇指称赞:儒雅,有亲和力,是个好校长!的确,周国清高高的个头,戴一副金属框架眼镜,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谈吐间魅力四溢,展现出来的学者风范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于是博得了一个“儒雅校长”的美称。但是,真正让周国清广为人知的还是他的“大爱”办学理念。何为“大爱”?即爱学生,爱老师,爱学校,爱教育。“人活着就是为了爱和责任,作为校长就应该对学生、对教师、对学校、对教育承担起这份爱和责任。”周国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关爱贫困生,为谁辛苦为谁忙

去年8月10日,《邵阳日报》上一则题为《洞口县一中百余贫困学子登“金榜”》的消息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原来,在当年的高考中,该校有120名得到资助的贫困生上了本科线,登上了校园内的“金榜”。朋友和领导向周国清表示祝贺,周国清却只是淡淡一笑:“这都是学生们自己的努力。”殊不知,为了让这些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周国清付出了多少劳动,耗费了多少心血。

2009年9月的一天中午,周国清到学生食堂查看,看到一位高三学生只打了一元钱的饭和一份小菜,他心痛不已:这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还要承担那么繁重的学习任务,却这么节俭,家里肯定有经济困难。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每一个贫困生每顿都能吃上营养餐。他进一步调查,发现一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困难学生较多。这是学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学生选择了洞口县一中,就是信任我们。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他们在这里学习好、生活好,过得幸福快乐,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在校务会上,周国清的话朴实得令人感动。

为了帮助这些贫困学生,周国清倡议筹建了“师生爱心基金”,每个学期开学,他都率先捐出1000元。在他的带领下,师生们纷纷解囊,每学期都能筹到数目不菲的一笔资金。这些资金都在开学的一周内发放到家庭困难的学生手中,帮助他们购买学习用品,送上学校的第一缕温暖关怀。

全校5000余名学生中有500多名贫困生,师生们有限的捐助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周国清深深明白这一点。“思路决定出路,办法总比困难多。”他积极和社会各界及校友联系,筹措资金,设立各类奖(助)学金。他3次下深圳,和邵阳深圳商会联系,争取到了每年1.2万元的贫困生助学金;他4次到上海,和邵阳上海商会洽谈,争取到了每年2.5万元的助学金;他借到望城出差的机会,和望城农业银行一职工联系,为高一两名贫困生争取到了每人每年1000元的资助……周国清的执著、坦诚、爱心感动了各界人士,得到了一笔又一笔的资助款。到目前为止,洞口县一中已经拥有“张明为奖学金”、“白莉奖学金、助学金”、“希望之星助学金”等奖学助学项目20余个。仅2010~2011年度,该校就发放各项奖(助)学金113.3万元,532名贫困学生受益。

父亲残疾、母亲改嫁的肖硕雄同学201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南大学,他高中三年的学费大多来自学校的奖(助)学金。为了他能顺利就读大学,周国清还写推荐信,为他到洞口县学生资助中心争取到了每年6000元的无息贷款。肖硕雄在作文中写道:“周校长,你的爱是我这一生前进的动力。我知道,你并不需要我的报答,但我会好好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去回报这个社会!”到目前为止,至少有2000多贫困学子因在洞口县一中得到扶助而考上大学,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

扶困更扶心,心理辅导洒阳光

“贫困生的生活需要扶助,但他们的心里更需要温暖。我们要扶困,更需要扶心!”这是周国清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座谈会上讲的话。周国清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不摆校长的架子,而是弯下腰去和学生交流,努力走进每一个学生心里。2010年2月的一天,周国清收到了一份学生的告别信。该生说自己家庭贫困,学校为自己免去了学杂费,但自己成绩不是很好,感觉压力很大,害怕考不上大学,既对不住学校,又遭同学笑话,因此决定南下打工。周国清接到这封信后,马上找到该生,和她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终于解开了该生的心结,让她重返校园。周国清事后还多次和这个学生进行谈话,并嘱咐她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多鼓励和帮助她,给她开“小灶”。这位学生最终成为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免费师范生。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期,很多教师不理解,甚至另眼相看。心理辅导老师在学校地位不高,报酬低,因而心里很委屈,个别老师还有了动摇的倾向,特别是文化课老师更不愿参与到心理教育工作中来。周国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他决定以身作则。2010年学年度一开始,周国清亲自带头,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担负起262班和272班的心理辅导工作,并安排政教处刘建云老师直接抓全校的心理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分别找朱池云、向桂香、肖和平老师谈话,通过做工作使他们从教学第一线中抽出来,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工作中。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贫困生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背景

“贫困生”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我国高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我国政府为了保障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不断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以江苏省为例,2007年起,《江苏省普通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规定: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奖励面平均约占高校在校生的3%。《江苏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规定: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具体标准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分1000、2000、3000元三档发放。资助面平均占在校生总数的16%。在此基础上,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国家奖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要求,财政部、教育部决定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上调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将平均资助标准由年生均2000元上调至3000元。具体标准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分2000、3000、4000元三档发放。随着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也在面对一个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就是贫困生的认定工作难度不断加大。

二、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尴尬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很多高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都存在不少的难点和疑点,致使认定工作成为一大难题。

(一)界定不清晰

《指导意见》中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贫困生”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为一些人“混入”贫困生队伍打开了缺口。

(二)证明不真实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是贫困生认定的重要材料,理论上应是对贫困生认定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凭这一纸调查表确定学生贫困与否以及贫困的程度。首先对策,有部分学生弄虚作假,填写的家庭经济状况不真实。其次,高校内部成本外部化的做法,把生源地政府推向贫困生认定的前台,但由于没有利益关系,贫困证明开与不开,开对开错与自己无关,县乡村三级政府中的民政部门往往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作深入调查,把开证明使本地学生在学校获得资助作为“顺水人情”,这就导致了高校贫困生认定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贫困证明流于形式,认定失效。[1]

(三)审核不到位

当前我国贫困生认定主体是高校,极少通过对学生家庭的真实调查而认定贫困资格,这导致了高校贫困生认定多为间接认定和自我认定。高校实行的观察学生消费行为,同学投票选举等方法,其实都属于间接认定。贫困生认定集中在高校的另一弊端是自我认定,即高校因不进行家庭调查,只能根据申请学生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判别其是否符合资助条件。因此,最终的结果是,高校在自我认定和间接认定上寻求平衡和妥协,出现“选举”贫困生、公示贫困生和辅导员拍板决定贫困生的结果,导致了贫困生认定的缺失和失 实论文提纲格式。[2]

(四)方法不满意

民主评议和公示对于遏制假冒贫困现象具有一定作用。但是,这势必要涉及到贫困学生的个人隐私,并上“贫困生”标签,接受各种“审视”的眼光,对于真正贫困的学生,构成了一种间接的伤害。艰辛与磨难早已使他们在生活面前习惯于隐藏与沉默,有的贫困学生为了避免让他人尤其是身边的同学知道自己家庭令人心酸的故事,从而选择放弃贫困认定申请;有的因公开贫困背景而加重了心理负担,甚至还引发出心理问题。

三、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对策

(一)清晰定位

在高校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大多数贫困生是不愿意申请助学贷款的。在众多递交“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的申请者中,如果真的难以支付各项费用,为何不借助于助学贷款?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是奖励和资助的方式,而助学贷款是借贷。另一方面,众多递交“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的申请者中是否真的贫困确实值得商榷。以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为例,虽然申请贷款的人数是有限的,但是很少出现贫困生竞争助学贷款名额的情况。因此,可以从递交“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的申请者中排除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在剩下的申请者中排挤“水分”。

(二)“面试”贫困生

在目前相关证明可信度不高的前提下,很难获得真实而准确的数据。因此需要高校对相关证明材料进行一定的识别和补充对策,对申请贫困认定的学生进行“面试”就是比较好的措施。“面试”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面试”的人员要求遵守保密原则,最大程度上消除学生的顾虑,降低对学生自尊的伤害,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监督机制

首先,建立完善的贫困生数据库,该数据库要尽量包含贫困生在大学期间的的所有基本信息。并且对数据库及时更新,进行动态监督。其次,建立贫困生年度评价标准,对贫困生所提供的认定材料及每年的行为进行跟踪调查并作出评价,以作为下一次进行认定或撤销其当年认定资格的依据。

(四)责任追究

贫困生认定应建立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联合认定机制,由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和所在中学“三章”认定,若出现弄虚作假,应在网上及时披露批评。同时,明确认定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并加大对造假的惩罚与追究力度。[3] 对学生而言,目前我国高校对非贫困生申请贫困认定的处理多数是取消贫困生资格,即取消受资助资格,更严格的取消评优资格等。几乎没有高校将这种行为纳入到学生违纪处分中,查处后申请人所付出的成本偏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非贫困生申请认定的风气。非贫困生申请认定的行为本质上已经构成了作弊行为,且有一定的诈骗嫌疑,因此在认定标准规范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把此类行为纳入到学生违纪处罚条例中,以此提高申请人被查处后所付出的成本。

[参考文献]

[1][2]杨晴.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路径[J]. 教育学术月刊,2009,8.

[3]何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第6篇

关键词 高校 资助体系 社会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Innovating Social Funding Mode of Colleges and Fully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Social Funding

WANG Meijiao, WANG Xiangju

(Department of Student Affairs in Changzhou Campus,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 Providing financial funding for needy students in colleges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by all colleges, every college are also striving for social funding which i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 to governmental funding. Social funding has enormous potential, so it is significant to study the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existent in social funding for colleges, analyze its reasons, explore an innovative social funding mode, and develop the potential of social funding.

Key words colleges; financial aid system; social funding

随着高校扩招和全面并轨收费,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但是,高校昂贵的学费、住宿费、书本费,生活费等等费用,给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带来沉重的负担,阻碍他们的大学梦步伐。尽管目前高校已经形成了以“奖、助、贷、勤、减、免、补”政府资助为主的,社会资助为辅的较为完善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较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但是仅仅政府和学校的力量还不足以解决所有贫困学生的问题。因此,分析社会资助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发挥社会资助潜能的方式方法,发挥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力量,充分实现社会资助的资助育人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当前高校社会资助的现状及问题

1.1 社会资助资源短缺,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目前我国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出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以及校园地和生源地的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几种方式。社会资助资源,除了若干国内知名大学以外,非常短缺。社会资助在解决高校困难生的学习生活问题上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社会资助的主体主要包括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等庞大的资源库。社会资助有着巨大的潜能,目前这个潜能还有待开发,社会力量参与社会资助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1.2 社会资助周期短,稳定性差

社会资助是社会团体或者优秀个人,出于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出于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支持,出于对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关爱而发起的自愿无偿行为。由于缺乏相应规范的约束和管理监督制度和条文,这种资助一般随意性较大,通常只是和学校建立一种口头上或者书面上协议,资助周期往往较短,没有连续性和稳定性。有些企事业单位自愿每年捐出一定数额的资助金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持续地对学生进行资助,但是,往往也会由于种种原因,资助金不能准时到位,使这些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缺乏稳定性。个人对学生“一对一”或“多对一”的资助一般以学年为单位,由于资助个人的情况异动,或者团体工作人员的变动等因素,在资助的时间上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

1.3 资助形式单一,资金资助为主

社会资助的形式包括直接的经济资金援助,即直接给予学生经济援助或者设立奖助学金;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给学生实习锻炼的机会,同时获得报酬;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即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学习期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由单位负责提供,学生利用节假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习。作为回报,在毕业后到该单位工作一定年限。①目前高校社会资助基本以直接的经济资金援助为主,是一种典型的“输血”型的资助形式。对于一些成功的个人或者企事业团体,一方面,他们想体现自身的价值,贡献他们的爱心,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他们自身事务繁多,不愿花费过多的精力,所以直接的经济资助这种操作简便的资助形式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方式。

1.4 学生依赖性强,感恩意识缺乏

贫困学生,多数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农村或少数民族,出具乡镇民政部门或县教育局盖章的困难证明,经过学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组的认定后就可成为贫困生。对于贫困生,我国政府、高校在本着“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的宗旨下,对贫困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对他们实施了各种方式的资助措施,以解决他们的困难,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不管是国家层面的奖助学金,还是学校层面的各种减免、困难补助,以及社会资助的无偿捐助,基本上都是以直接的资金补助形式给予,学生获得这些资助,仅仅是因为自己贫困生的身份,资助的获得轻而易举,缺乏主观的努力,来之不易的东西才会倍加珍惜,所以使得学生对所获的资助不知珍惜,更别说充满感恩之情了。多数贫困生认为凭借贫困证明就可以“坐享”奖助学金,这种观念甚至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认为依据自身的“贫困条件”,获得资助理所当然。

目前高校社会资助的操作模式基本是学校作为中间方,根据社会资助单位或个人的要求推荐筛选受助学生,直接接受资金资助。受助学生与资助方由于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很少直接接触或单独见面,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有的只是通过电话进行简单的询问或学习生活的简单汇报,学生感受不到真真切切的情感支持和社会的关心,对社会没有产生期望的感恩值。

2 高校社会资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美国人热衷于捐资兴学,税收政策上的优惠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美国的税种名目繁多,如个人收入税、房地产税、购物税、遗产税等,并且法律对纳税有严格的规定,人们有很强的纳税意识,同时,法律也鼓励人们对教育事业或其它社会公益事业的捐赠或成立各种非营利性的基金会,并规定对这部分资金实行减免税收政策。②因而,社会资助资金成为大学生资助资金的重要来源,丰富了大学生资助资金的筹措渠道。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针对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立法,没有对相关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进行教育资助的优惠政策,比如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目前对社会资助的相关规定基本体现在各省市的一些相关捐赠捐助文件里,而且在对哪些组织或高校进行捐赠能够减免税收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大大限制了名单外的学校或者某些高校异地办学的校区吸收社会资助的能力。

2.2 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缺乏专门的组织结构。目前,很多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的社会资助机构,负责社会捐助的组织、协调工作或社会岗位的寻找与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多包含在现有的资助工作中。③其次,缺乏有效的管理。很多高校对于社会资助资金没有设置专门的账户,对资金的管理表现出随意性。没有建立对所捐款款项使用情况的完善的反馈机制。再次,学校领导对社会资助不够重视。多数学校单独依靠国家财政下拨的资助款项,对社会资助缺乏积极主动性,只是被动接受来自社会的零星的资助,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认为到处“伸手要钱”,会损害学校的声誉。

2.3 宣传力度不够,资助渠道不够畅通

除了政府财政拨款和信用助学贷款外,社会团体和个人蕴藏的巨大的能量,需要我们充分挖掘。但是,我国目前尚缺乏一个良好的资助环境和氛围。除了政策方面的限制外,对社会资助的宣传力度不够,电视台、报社等大众媒体对社会资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不够,对国家的高校助学政策、理念和措施的宣传欠缺,甚至对国家一些重要政策只字不提。高校考虑到自己学校的声誉和生源,重点宣传的是学校各类奖助学金设置,以吸引家长和学生的眼球,而不愿过多渲染学校贫困生资助面临的资源不足的境况。部分高校贫困学生一方面想接受资助,一方面又不愿让人得知,高校考虑到贫困学生的自尊,在对资助的宣传方面犹豫不决。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那些想要表达一份爱心,尽一份社会责任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因为不了解资助政策,没有畅通的资助渠道,欲实施资助却因不知如何操作而放弃了资助。

3 创新高校社会资助模式,充分发挥社会资助潜能

3.1 提高政府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资助主体

社会捐助是一项无偿行为。但是它对于贫困学生和家庭来说,意义重大,若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进行社会捐助,对国家教育事业给予支持,必然使国家教育事业再上新的台阶。国家如果能够在政策上对社会资助行为加以支持和引导,必然能加大捐助者的捐资积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规定。国家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公益事业进行捐赠。但在有关捐赠免税制度中,只有对农村义务教育、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和红十字会的捐赠才准予全额扣除个人所得税。④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进一步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减免社会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团体对学校资助部分资金的税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支持教育事业。广泛筹集和吸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资金,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投资支持。

3.2 加强高校重视程度,完善管理制度,增强自身筹款能力

一个高校吸收社会资助数额的多少,对本校贫困学生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对国家财政补助不足的一个重要的解决出口。高校负责资助工作的人员,尤其高校领导要提高对社会资助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对社会资助工作的管理制度,增强高校自身的筹款能力。国内外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都设有专门的社会资助机构,主要负责社会助学资金的募集、策划宣传和管理工作,促进社会资助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我们应积极学习这些学校的做法。首先,高校应建立专门的社会资助管理机构,由专门的领导、人员负责,负责社会捐助的组织、捐助资金的管理、协调工作。制定规范的社会资助的管理性文件,使社会捐助的流程和资助款项的使用、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高校领导要重视社会资助工作。社会资助工作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效,吸收大批的捐款,只靠被动等待社会资助肯定是不行的。各高校领导要摆正心态,充分利用自身广泛的人脉和关系网,主动出击,为贫困学生解困工作开辟广阔的道路。

3.3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各个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拥有了一支庞大的校友队伍,部分校友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努力,在各自的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头人物或主要负责人。他们情系母校,心系校园,时刻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和变化,关心着学弟学妹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时刻不忘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一份心,为母校的建设添砖加瓦,为学弟学妹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所以,高校在筹集社会捐助资金的工作中,校友无疑是首先应该考虑的群体。

3.4 扩大有效宣传力度,畅通资助渠道

社会助学是一个需要大力提倡的行为,需要政府、高校、媒体协同合作,为社会资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社会助学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校和学生,所以,(下转第42页)(上接第19页)首先,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利用各种场合和手段,宣传包括贫困生问题在内的高校建设和发展过程面临的困难,吸引社会各界的重视。其次,在征得资助团体或个人和受助学生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媒体广泛宣资助者的事迹,弘扬他们扶贫济困的高尚情操,对资助者给予尽可能的荣誉,如以捐赠团体或个人的名字命名校内建筑、奖学金,颁发荣誉证书等,激发他们捐助的热情,同时产生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助行为。

同时,各大媒体、电视台等也应重视对社会资助工作的宣传作用。首先,对政府、各省市的资助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使有捐赠意愿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了解相关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增强他们的捐赠意愿。其次,加大对高校贫困生情况的宣传。很多团体或个人对高校的贫困生基本情况缺乏了解,包括贫困学生的数量、比例,政府和学校对贫困生的解困措施和方法,解困覆盖的范围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们意欲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捐助,在捐助标准和捐助形式方面也缺乏相应的参照标准。再次,对于大额的捐赠团体或个人,媒体应给予大力的宣传报道,提高他们的知名度,扩大其社会影响,激发更多团体和个人的捐助意愿,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资助的氛围。

3.5 多种资助形式结合,灵活多样

社会资助工作要走得更远,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资金资助。单独的金钱资助使得学生不劳而获,容易使学生滋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自我价值感、不懂得感恩。社会资助主体,如各种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他们除了提供无偿经济资助外,还可以提供各种勤工助学岗位,或与高校、学生签订联合培养协议,高校贫困生一般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他们普遍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通过这些形式,在解决他们学习生活困难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既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又使他们在工作中与资助方接触沟通,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

注释

① 和珊珊,徐粽艺.高校贫困生社会资助必要性和资助形式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09(19):88.

② 李超慧.中美大学生资助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 心理援助 资助工作

高等教育的助困机制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我国政府和高校一直致力于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机制。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种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多种方式并存的助学体系。除了经济困难外,这些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贫困生本身不健康的心理意识为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障碍,甚至是负面影响。所以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给予他们经济上资助、心理上的救助,培养他们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学习的困难,最终顺利完成学业,已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贫困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曾被人称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贫困生一般是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苦难造就了他们早熟的秉性,挫折磨炼了他们不屈的性格,因此坚强是他们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但我们也看到很大一部分贫困生背负着经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不仅严重影响贫困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而且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健康。

1.过度自卑,自我封闭。

由于经济原因,高职贫困生发觉自己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悬殊,不愿自己受到其他人的关注,更不愿自己成为别人谈论的对象与舆论的中心,内心极为敏感,表现出既自卑又过度自尊的矛盾心理,将他人的善意帮助看做施舍而耻于接受,采用各种手法伪装自己、掩饰自己。担心别人看不起,不敢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家境的困难,自我防范意识强,拒绝与他人交往,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敏感、多疑,把自己封闭起来,离群索居,独来独往,加剧了他们内向、封闭、孤僻心理的形成,最终导致心理障碍。

2.压力过大,抑郁不安。

面对现实的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不少贫困生表现出气馁和无奈,在学习和生活中失去应有的激情和活力。长此以往,就会形成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贫困生没有父母可以依赖,自身综合素质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贫困生面对现实的多重压力,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悲观,容易表现出抑郁、焦虑情绪,个别贫困生甚至产生退学、自杀、伤人、杀人等极端行为。

3.不懂感恩,做事偏激。

在资助工作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父母供养自己上大学天经地义,把其所受的不公归咎为家庭的不幸、社会的不公平,因此时常怨恨社会,怨恨父母,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不满,做事偏激。部分贫困生总是希望多得点困难补助,没有树立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或参与勤工助学的意识;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学校减免学费是应该的,国家助学贷款可以不还。不懂感恩、不劳而获的心态严重影响其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结合心理问题,完善资助工作

贫困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经济环境,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生活和精神上的双层压力,产生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对较高,对于贫困生除了必要的经济资助外,更需要给予其精神上的辅导和心理上的帮扶。因此,对贫困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关注和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1.丰富心理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学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学生认识到贫困不可耻,劳动最光荣,贫困问题如果处理得当就是一种磨炼、一笔精神财富。努力在全校形成同学间平等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让贫困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及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应以集体活动为载体,在贫困学生中开展挫折教育、成功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自立自强教育和诚信教育等各种主体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和消费观。通过组织不定期的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报纸、网络等途径在贫困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技能,让他们学会一些基本的自我心理调适和心理保健技能和方法。针对在某一个方面心理素质欠缺的贫困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如开展自信心心理辅导、人际交往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等,让他们得到专门的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从容自信地应对各种困难。

2.建立贫困生的心理档案,引导贫困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新生入校时,各高校通过各种手段建立了各类档案,包括学业档案、家庭档案、心理档案等。但由于不同的档案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限制了其功效的发挥。特别是心理档案,要建立系统、翔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让有经验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和训练,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他们往往夸大了贫困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心理矛盾与困惑。因此要引导他们改变对贫困的消极认识,正确看待贫困,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贫困,而不是耻于贫困。其次,引导他们重新构建对心理压力的认识。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压力,把压力看成是生活的挑战、成长的机会,在压力面前保持勇气和信心,排解心理压力的不利影响。

3.加大勤工俭学力度,培养自尊自立意识。

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键是培养自尊、自立的意识。补、助、减都属于无偿性的资助,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依赖感及行为上的惰性。高校和资助人要尽量为贫困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助学岗位,把贫困生能够胜任的工作交给他们来做,使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一方面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大社交范围、克服自卑心理、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另一方面可使贫困生享受到获得劳动报酬的满足感。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从而珍惜劳动所得,促进成才。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工作实践,这样既可以使贫困生获得一定的收入,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积累社会资本,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总之,贫困大学生是特殊群体,他们在学校是弱势群体,但他们又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学生资助工作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贫困学生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助学工作中,努力探索对贫困生进行情感关怀和心理救助的理论与实践,解决贫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具有生活的勇气、学习的兴趣、创造的激情和社会责任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建立一种完善的机制,使经济扶贫和心理扶贫相结合,真正实现教育公平,使他们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邹国振.学校支持体系之构建——以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中心[J].教育评论,2005(1):32-36.

[2]李国建.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成因分析及心理扶助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33(5):148-149.

[3]龙晓东,廖湘蓉,邓志文.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

第8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目前在校的贫困生,困难程度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家庭支付能力较差,平时生活很难维持;平日缺衣少穿的现象严重;拖欠学费情况严重,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不能偿付昂贵的学费。高校招生制度“并轨”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使高等教学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贯彻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转变高等学校培养机制,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对于高等学校多渠道筹措经费,适当改善办学条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较多,高校贫困生问题也随之突出起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发展,影响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已经引起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建立健全贫困生的生活保障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体制和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影响着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的发展,必须加强贫困生资助体系地建设,才能更好地解决贫困生问题。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临时生活补贴、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困难。但一些教育界专家表示,我国现有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依然存在信息渠道不畅、资金分配不均、资助力度有限、贷款门槛过高四大"不足",使得不少贫困生难以享受到这些资助。

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已初步建立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相关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同时,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高等学校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但不得影响学业任务的完成。财政部和教育部还出台了将高校学费10%用于助学的具体措施,最终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减、免"有机结合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努力确保广大贫困学生都能通过获取一项或多项资助政策,顺利完成学业。

与此同时,笔者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由于监管体制不严,一些申请了助学金、助学贷款的学生,一方面享受资助、助学贷款,一方面追求高消费。每年助学金发放时,拿到助学金后就会请同学、朋友到饭馆吃一顿,少则200元,多则500元以上;还有同学拿到助学金后买高档化妆品、买手机等消费品。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存在四大不足

教育界有关人士表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四大"不足",使得不少贫困生难以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而一些不应该享受资助的学生却迟迟没有退出资助行列,占用了名额。

不足之一:贫困生信息不畅 评定标准滞后

据了解,目前各高校对学生经济情况的了解,还仅限于学生入学时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或者生源地一些部门的一纸证明,入学后也只能依靠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信息不对称的情形经常发生,对于什么样的家庭经济状况可以定为贫困,以及如何评定贫困的等级,标准不统一。不少地方和高校没有依据变化了的经济情况来调整这些标准,导致贫困生资助覆盖面变小变窄。另外,有的班级特别是高年级的班级在评定贫困生时,靠平时的人缘,有的甚至直接在班上拉票,所以评定的结果不公平。大多数贫困生很自卑,不善与人交际,表面上还很坚强,内心很脆弱,在班级投票中自然落下风。

不足之二:资助体系分散 资金分配不均

作为国家整个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直接执行人,高校大多按照相关规定分散执行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政策,而缺乏一整套针对学生个体的帮困助学方案,以致各项措施交叉执行,形成重复资助、覆盖面过窄等分配不均衡现象,经常出现大家都关注个别最困难的学生,而使个别困难学生的受助总额大大超过本身资助需求的情形;同时,其他困难学生则得不到应有的资助,最终影响了贫困生资助活动的公平公正。

不足之三:资金来源狭窄 资助力度有限

从现在高校助困的几个渠道来看,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基本稳定,学校学费收入不会有多少波动,因此提取10%的比例增长的可能性不大;社会资助方面,从近几年的数字看,上升的幅度也不是太明显,而且社会团体、个人捐赠具有不可控因素;政府资助和助学贷款应该是助困资金新的增长点。而这些其实都暴露出资金来源狭窄的问题。

不足之四:贷款门槛过高

国家助学贷款的出现,大大缓解了高校助学方面的压力,但是,贷款本身的门槛过高,一定程度上将部分急需资助的贫困生拒之门外。据介绍,申请助学贷款必须要学生提供成绩单,而且不能有不及格的科目。

另外,银行为防止学生欠贷,设定了两个2%的限度,即一所高校所办助学贷款中,到期不还款的人数或不良贷款额超过总数的2%,原则上银行将停止向该高校放贷。

五大举措化解高校助困难题

针对高校助学体系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笔者建议,应从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化解高校贫困生助学面临的难题。

第一,加大政府财政助困投入。

专家指出,因为高校学费收入比较固定,按规定从其中提取10%的助困资金也就相对固定,而自筹资金方面浮动也不会太大,唯一能增长且比较可控的渠道就是政府财政投入了。一方面是增加国家和省级奖助学金额度,另一方面适当增加用于申请助学贷款的风险补偿金的分摊比例。

第二,完善评定机制,建立资助规划。

"各校助学资金基本能覆盖到每个贫困生头上,但是每人获得的资助有多有少,悬殊比较大,有的能拿到几千元,而少的只有几百元,相差很大。"笔者认为,应采取对学生进行家访或委托进行家庭情况调查等形式,摸清学生真实家庭经济情况,并按照事前制订好的标准对其贫困程度进行评定、建立档案。对大一的新生,我们可以通过助理班主任了解学生经济状况。新生报到后,助理班主任基本上天天陪他们一起军训、一起生活,新生也愿意与助理班主任交流,因此比较了解新生的家庭状况。经过评定后,为每一位受助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份完整的资助计划,并监测其在校期间的整个受助过程。资助计划中包含学生基本信息,以及他可能获得的所有资助项目,将包括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和减免学费等在内的贫困生资助项目全部归入资助计划,并统一实施监测,保证工作更加有效、更具有针对性,避免因管理分散而产生的资助金额不均衡的情况,保证公平、有效地分配,公正、公开地实施助困活动。论文参考。

第三,建立普惠式社会救助机制。

笔者认为,现在的助困体系中有不少政策是有条件的,而不是针对所有贫困生的,比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针对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差的贫困生享受不到;助学贷款需要成绩单,不能有不及格。这些政策把一些成绩不好的贫困生挡在门外,减少了他们受资助的机会。因此,笔者建议,设立一个普惠式的社会救助机制,只要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可享受。

第四、积极筹措各项资金,坚持做好经常性的贫困生补助工作。

为了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有关部门下拨专项经费予以帮助。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贫困生队伍,来自各方面的扶助资金就显得“粥少僧多”了。论文参考。为此各高校及有关部门应主动采取办法,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动员全校教职工和社会各种力量为困难学生提供帮助。在年底入冬之前为贫困学生发放春冬季困难补助,补助面为15%―20%,金额从100―300元不等,有效地缓解了这些困难学生生活上遇到的难题。我们还为全校的孤儿设立了特别助学金,以帮助父母双亡的学生度过生活难关。论文参考。积极吸收校内外单位、个人捐款;校团委还应在全校团员与团干部中发起“阳光工程”,用全校团员和团干部的捐款资助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同学,使贫困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对学生突发急病、家庭突遭不幸等情况下发生临时困难的,我们根据情况随时研究,设立补助金。 第五,设立贫困生奖学金制度。

在普通奖学金方面从政策上向贫困生倾斜,提高贫困生的获奖比例。坚持“以学养学”的思想,不断激励贫困生刻苦学习。奖学金主要是用来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所占比例小,一般受奖覆盖面是30~40%,并且奖金额度较低。据了解,贫困生在奖学金获得者中占比例不大,约为10%左右。事实上,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对贫困生而言并不平等。因为,贫困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经济状况不好的环境中,相对而言,他们在中小学受教育的条件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困难造成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也影响学习的效果,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贫困生的获奖概率。因此,奖学金条件应向贫困生倾斜或单独设立“贫困生奖学金”,以保证奖学金真正在资助贫困生方面发挥作用。

第9篇

关键词:高校 资助体系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25-01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们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十分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在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目前已经建立起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学费减免、社会资助等多种资助方式相互配合比较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所以,本文从对我校在实际资助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发,提出适合部分高校资助体系的一些建议。

1 已建立的资助体系

经过研究、探索和实践,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基本能够保证大学校园中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为了保证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按时报道上学,大部分高校还建立了入学“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大学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新生,学校先给他们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贫困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相应措施给以相应的帮助。

2 资助的分配操作

现有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分配操作,大部分是由学生工作者在具体的资助执行过程中,根据贫困生档案和一些调查进行资助资源的主观分配,同时,这种分配并没有受到相应的监督和反馈。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些学生工作者是具有非常大的操作自由度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没有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指导资助的合理分配。所以,当学生工作者手中拥有了这种较为可观的资助资源分配权限时,在他们进行分配时,实际上都在按着自己的个人理解以及传统的分配方法在实施。一般来说,贫困学生的身份确定下来,大多是几年都不会变动的,这也加剧了由于资助不合理分配带来的不公平性。因此,以上这些就成为了目前在资助方面暴露出越来越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3 资助评定方法

大多数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评定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也就是:年级辅导员主导型、班委推荐型和班会投票型。应该说三种评定类型各有优缺点,年级辅导员主导型由于调查不足,容易出现主观判断。班委推荐型和班会投票型还算比较公平。调研显示,部分高校的资助政策中规定: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不能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奖学金;还有,上学期间受过处分的学生,不得享受资助奖学金等等。学校的这些资助政策已经变相的将资助和奖励混为一谈,将资助变相的当作是对优秀学生的一种奖励。所以说,这样的资助评定方法不是很科学。

4 所以,本文从分析我校在实际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适合高校资助体系的一些建议

4.1 理解资助对于困难学生的重要性

国家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首先,要理解资助是为了保证教育公平性,为了使学生不至于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其次,要理解资助是有利于促进和鼓励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了资助或者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可以顺利的完成学业,更好的回馈国家和社会。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资助容易变相的向鼓励和保障优秀学生倾斜,所以,把握好资助如何在经济困难学生和优秀学生之间的分配尤为重要,保障资助的公平性是目前资助的主体部分。

4.2 奖学金设置多元化,增强奖学金的助困功能

对于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大量的奖学金,用以奖励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这种资助方式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渴望得到的,但是实际能拿到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很小。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一情况,针对贫困生获得奖学金比例较小的问题,学校应加大奖学金的力度和广度,也可以再设置一些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同时,要多渠道从社会上争取助学金,激发贫困生奋发向上、克服贫困的自信心。

4.3 进一步拓宽勤工助学渠道

勤工助学可以使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生活补助,当然,同时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机遇,增长他们的社会阅历。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挖掘潜力、拓宽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一方面,我们成立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统一管理,在校内外广泛开辟勤工助学岗位;另一方面,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勤工助学与学习的关系,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加强责任心教育,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培养起强大的责任心。

4.4 加强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教育

自立自强是贫困生克服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思想保证。要教育贫困大学生敢于面对困境,面对现实,从心理上克服经济困难带来的各种影响。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在校贫困生数量不断加大,仅仅依靠国家的资助体系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加强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教育尤为必要。比如,对一些在思想认识上和心理上有偏差,悲观消沉、不求上进的贫困生,一味地给予经济资助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甚至会助长其精神贫困的发生。自立自强就是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活的挑战。

总体来说,高效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建立合理可行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尤为重要。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尽可能的谋求制度创新,探索一条外界资助与学生本人奋斗相结合贫困生资助体系。同时,加强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实现贫困生资助体系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文件.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Z].国发[2007]13号.

[2] 徐卫.高校贫困生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江南大学学报,2005(6):101-106

[3] 薛浩.高校贫困生现行资助体系中亟待改善的几个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7):65-66

[4] 程育兰.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5(11).

第10篇

关键词: 就业导向 高职院校 资困体系 构建 实践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经济困难学生数量的不断上升,我国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也在经历着一个从无到逐步完善的渐变过程。因资助政策的实施,每年约有30%的学生获得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资助,学校通过国家奖、助、贷等政策来保障在读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积极拓展资助平台,挖掘更多勤工助学岗位来缓解困难学生的日常生活压力,有效地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基本问题,缓解现实压力,有利于校园和谐与稳定。从目前的资助体系运行过程来看,奖、助、贷等形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解困的目的,满足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需要,但是对于学生专业学习的促进性不大,所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形式简单,多为服务型或劳动型工种,没有技术含量或创新潜力。经济困难学生为了维持日常生活支出,就要寻求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耗费很多课余时间,势必影响学业的提升,再加上自卑心理作祟,往往会使一部分学生从经济困难生转变成“双困”,甚至是“三困”、“四困”学生(经济贫困―心理贫困―学业贫困―就业贫困),最后难以完成学业,不能顺利毕业。

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并分析,在经济困难学生资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创新理念、挖掘载体、更新思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科学体系,真正实现经济困难学生中的“知识脱贫”与“精神扶志”的双效目的,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成才。

二、现阶段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就业特点

(一)贫困学生心理特点。

1.学习目的和动机带有较明显的功利色彩。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主观意图,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贫困学生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从小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影响,把考大学、谋求一个好单位作为自己摆脱贫穷的生活境况的唯一途径,极少有学生希望毕业后回家乡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他们的思想境界相对比较狭隘,学习动机受到限制,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

2.既自尊又自卑。

面对物质生活水平的巨大悬殊,贫困学生因为自卑而过于自封,因为自尊而过于孤僻;在情绪上既忧郁又焦虑,对生活状况不满意,幸福感低;在人际交往上既自我封闭又软性自卫,乐群性差。

3.依赖心理强。

在资困工作中,我们常常注意物质解困,错误地认为只要对贫困生给予经济资助,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但时间一长,就会使贫困大学生形成依赖心理,会理所当然地依赖政府、学校、社会和他人的资助,在助学金评定中,不是谦让,而是互不相让。甚至有的学生拿着国家的助学金,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

(二)贫困学生就业特点。

1.学业成绩优势少,综合素质欠缺多。

在贫困生中不乏成绩优异者,但大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的农村,教育基础本来就差,加上为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奔波担任兼职,课程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学习成绩一般者居多。许多学生要在学习上战胜别人,“一心只读专业书”,很少参加其他活动,特别是一些需要经济付出的集体活动,失去许多锻炼的机会,造成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创新能力差,就整体而言,贫困生综合素质比一般大学生差。

2.就业竞争压力大,职业期望实现难,心理障碍排解难。

由于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因,面对尚不完善的“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机制,贫困生在联系就业单位时,总体上处于不利位置。同时在就业思想上,被家长寄托着留在大中城市工作的希望,很少有贫困生愿意到贫困的地方去创业,不能正视现实“先就业”,过高的家庭期望成为贫困大学生“有业不就”的重要诱因之一。贫困生在面临就业时,压抑感、紧张感和矛盾感显得表层化、激烈化,极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甚至治安问题。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资困体系的思考

(一)建立专门的资困机构,实现高职资困工作的系统化。

资困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内容涉及学生教育、日常事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涉及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也是多方面的,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综合的管理机构,对困难学生资助实行专项管理,也可以称之为资困服务中心,中心由专兼职教师与困难学生组成,负责建立健全资困工作规章制度,制订科学的教育管理实施方案,实现高职资困工作的系统化、有序化。

(二)丰富资困体系的教育内涵,体现高职资困工作的发展化。

结合贫困生的思想实际,认真分析其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心理性格等心理特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挫折教育、职业规划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

(三)提升资困体系的管理效能,体现高职资困工作的科学化。

做好贫困大学生家庭困难认定,完善贫困生档案管理,不断实践多元化资困体系,加强学生诚信管理,以最全、最新、最真、最准的要求,掌握贫困生全方面成长信息。

(四)完善资困体系的服务职能,体现高职资困工作的人文化。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科学设置勤工助学岗位,给予贫困生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关怀,提高在校学习和进行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资困体系的实践

要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完成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困难学生完成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必须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指导下,秉持“做中学、学中做”及项目管理模式,改变以往事务型的资困管理体系,开展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全程的阶段性资困教育与管理活动,建设系统化、发展化、科学化、人文化的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全程、分阶段开展教育与管理活动。

1.进校初期,以开展心理扶助工作为主。

通过专题讲座、个别谈话、座谈讨论、演讲辩论赛、团队训练等切实有效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赏识教育,通过树立和宣传逆境成才的典型来激励贫困生,帮助其树立信心,转变思想观念,克服依赖心理和不劳而获的思想,学会自我接纳、接纳现实,以平常心态面对贫困。

2.大一新生期中考试后,开展学风建设与感恩教育。

期中考试后,立即汇总贫困生考试成绩,开展成绩分析比较会,由本专业的大二学生带领大一学生去开展分析成绩得失的原因,指导改变固有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同时在全体大一学生班级中开展“算一算亲情帐”的主题班会,计算上好一节课的教育成本,感悟社会、家庭所赋予的希望和责任,鼓励学生自发学习、自主学习、科学学习。

3.大一第一学期末,组织“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颁奖及宣讲会。

每年11月末、12月初,定期组织全院范围内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颁奖及宣讲会,做好典型教育,安排获奖学生中的部分学生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成长之路,激发贫困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对缺乏精神支柱的贫困生群体而言,那些身在逆境、百折不挠的典型人和事,是激励和鞭策他们的直接动力。先进事迹一旦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就可以产生极大的教育力量。

4.大一第二学期初,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讲授,帮助学生开展科学测评,全面认识与了解自我,积极开展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有目的、有方向地将优秀学生引导进入社团活动中去,鼓励轮流担任学生干部,吸引他们参加多项具有竞争性比赛,强化竞争意识,以锻炼人际关系与组织协调能力。

5.大一暑期,组织特色鲜明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大一暑期,联系相关部门、相关专业教研室,筹措经费,开展特色鲜明的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多个8―20人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内容包括社会基本情况调查、社会服务等,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信心,注重贫困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合作观念,不断增强团队合作精神,逐步形成开放的性格和合作意识。同时也为他们创造一个向社会、向资助者表达感激之心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劳动、实践带来的喜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6.大二第一学期,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总结宣讲会。

组织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各级、各类、各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开展总结宣讲会,介绍他们在技能大赛备战中的艰辛、经验,以收获来鼓励学生们积极学好专业课程,牢固掌握专业技能,明确“技能”对日后求职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们找准学习的切入点,端正学习动机,加强对专业课学习的自我压力,扎实掌握专业技能。

7.大二第二学期,求职、创业技能培训。

通过专题讲座、优秀校友报告会等形式,帮助贫困生调整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淡化“精英情结”和“自卑情结”,加强求职技巧培训,巩固求职心理承受度,考虑到贫困生就业的实际困难,尽可能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降低就业成本。积极整合校内资源,为具有创业创新意愿的学生,提供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8.大三实习期,跟踪实习表现与思想动态。

进入大三实习期,资助中心将实习生分派至相应的辅导员、专业论文指导老师处,加强实习表现与思想动态管理,要求每月做好思想交流与汇报。

(二)秉持“做中学、学中做”,发挥学生主体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

在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全程、分阶段开展教育与管理活动中,资助中心专兼职教师起到的是策划与管理作用,大部分活动的具体实施是交由大二学生带领大一学生去完成的。

“做中学,学中做”,当大二学生带着大一学生组织实施、传授经验的时候,他们也会去反思如何在原有基础上做得更好,有所创新,更具教育意义;大一学生的溶入,会带来形势的微妙变化,每一级新进校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因素多少是会有所偏差的,所以活动的主旨不变,但内容及评价方式是需要及时进行修订的。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发挥学生主体的教育与自我教育功能,帮助他们深刻领会教育者的教育用意,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到教育的实际效能,并积极转化为内因,阳光快乐、成长成才。

五、结语

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进行经济资困治标不治本,更主要的是实现“精神脱贫”目标。高校作为全面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行为主体,应积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资困体系,有效地将资困与育人有机统一,共同关注贫困生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感受社会的尊重与爱,构建起高职院学生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育人体系,从根本上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

(一)自卑与自尊的心理冲突

自卑是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情绪。自卑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也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都是从自卑开始的。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劣势,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与别人比较时,总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样就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有的贫困生自尊心又极强,他们宁愿贷款、勤工俭学,也不愿接受社会、个人的资助,不愿欠人情债。

(二)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困扰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因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或有祸事降临,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从而产生的一种担心、紧张的情绪。贫困生不仅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还要担心父母由于多年辛苦积劳成疾的身体,同时害怕因学业差而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所有这些,使得贫困生精神压力大,形成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抑郁是一种感受到自己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和自卑等多种情绪体验。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他们又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使他们感到痛苦万分。

(三)渴望人际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孤独是指个体因主观上感到受人排斥和否定而产生的情感,是个体违背主观愿望,被动地独立于群体之外而产生的离群的心理体验。贫困大学生虽然渴望人际交往,渴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多数贫困学生因经济拮据而吃穿俭约,使得他们自惭形秽,不敢轻易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更不敢轻易和他们说话。由于害怕遭受挫折和伤害而羞于交际,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轻易袒露心迹,渐渐地给人一种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四)虚荣与依赖心理较强

大部分贫困生能正视贫困,注重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然而也有一部分贫困生,受虚荣心驱使,为了让别人瞧得起,维护自己所谓的面子,求得心理平衡,不惜花重金包装自己,盲目与人攀比;部分贫困生面对父母到学校探望,竟然向同学谎称是自己的老乡,惟恐给自己丢人。虚荣心使他们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部分贫困生为了经商赚钱而本末倒置,把学习搁在一边,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五)妒忌、敏感与攻击心理较重

部分贫困生不愿提及经济上的窘迫,也最怕同学怜悯或瞧不起他们。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学生的内心极为敏感、多疑,其他同学无心的说笑,在他们听来就可能是嘲笑;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他们也会认为同学是在背后议论自己,于是在内心深处重重设防;还有些贫困生心胸狭窄,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内心产生对他人的不满、不服气,进而又心生憎恨、妒忌。贫困生的这种消极、冷漠、厌世,在思想上很容易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少数学生会产生行为。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1.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状况,建立贫困生综合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干部等都要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从不同侧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就业等的重要性,教育贫困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和人格面对贫困,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3.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引导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通过个别辅导和行为指导等步骤,分析学生无助、困惑、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设立网络心理辅导,在虚拟的空间内完成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救助。

4.加强心理咨询宣传。要营造心理咨询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从观念上普遍认同和主动接受心理咨询,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二)帮助贫困大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

1.宣传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消除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疑虑和不满情绪。使贫困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高校招生并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加深对国家经济状况及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国家对于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政策和学校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等方面的理解,督促学生正视困难,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解决经济困难与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关系。

2.引导和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困难观。教育贫困大学生理性地对待贫穷,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起自强自立的精神,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正确看待贫富和义利,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经济贫困的现象。教育贫困大学生懂得只有摆正心态,奋发图强,德才兼备,自我完善,才能报效祖国,才能最终彻底摆脱贫困的道理。可以定期邀请校友或校外的、一些在生活经历或创业经历上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成功人士来学校进行现身说法,通过他们自身成长过程和不断追求事业的成功经验,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调整心态。

3.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感恩的思想观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和谐思想的人。进行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对父母感恩的教育。学校和社会要将感恩教育与学习实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逐渐使贫困大学生学会知荣明耻、知恩图报,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要教育贫困大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培养其珍惜岗位、忠于职守、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具有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敬业精神,塑造其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的诚信品质,用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将来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4.树立贫困大学生中成人成才的楷模。要让典型引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对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感人事迹和顽强、豁达、吃苦耐劳、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良好精神风范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摆脱困境。

(三)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1.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要努力营造对贫困大学生理解、尊重和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全体学生中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风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排除虚荣心理的干扰。同时,教育家庭富裕学生,要真诚、主动地和贫困学生交往,热心而讲究策略地帮助他们,言谈举止注意分寸,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其隐私,充分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尽力避免使他们产生被施舍的感觉。

2.开展适合贫困学生特点的集体活动,实现心理良性互动。根据贫困生的特点、爱好和专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开展一些深入实际、适应竞争、有利于发展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通过建立贫困生自己的社团组织,定期召开贫困学生座谈会、联谊会等,让贫困生敞开心扉,彼此充分交流内心的困惑和感受。还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实现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性心理互动,达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使贫困生获得理解、启发和帮助,并借此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心理危机感。

(四)关心贫困大学生的物质需求,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1.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助学机构,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省和学校的相关救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从家庭收入、个人消费和同学评议三方面综合考虑,深入细致地做好贫困生经济贫困的等级(特困、贫困、一般贫困)界定工作,并定期对界定结果进行复核,实行动态管理,在进行各种资助时,要确保重点、补到实处、补出士气。

2.发挥舆论作用,支持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主动与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联络,宣传贫困生帮扶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慷慨解囊,对贫困大学生献出一片爱心,使贫困大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3.拓宽助学渠道,提供就业支持。面对贫困大学生生活窘迫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应侧重于能力培养和就业信息提供两个方面。政府、学校、民间团体和社会经济主体等部门和单位,应设多种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专项基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

(一)自卑与自尊的心理冲突

自卑是人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情绪。自卑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也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都是从自卑开始的。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劣势,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与别人比较时,总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样就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有的贫困生自尊心又极强,他们宁愿贷款、勤工俭学,也不愿接受社会、个人的资助,不愿欠人情债。

(二)焦虑与抑郁心理的困扰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因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或有祸事降临,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而又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从而产生的一种担心、紧张的情绪。贫困生不仅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还要担心父母由于多年辛苦积劳成疾的身体,同时害怕因学业差而对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所有这些,使得贫困生精神压力大,形成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抑郁是一种感受到自己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和自卑等多种情绪体验。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地区,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将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他们又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使他们感到痛苦万分。

(三)渴望人际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孤独是指个体因主观上感到受人排斥和否定而产生的情感,是个体违背主观愿望,被动地独立于群体之外而产生的离群的心理体验。贫困大学生虽然渴望人际交往,渴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多数贫困学生因经济拮据而吃穿俭约,使得他们自惭形秽,不敢轻易和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一起,更不敢轻易和他们说话。由于害怕遭受挫折和伤害而羞于交际,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轻易袒露心迹,渐渐地给人一种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

(四)虚荣与依赖心理较强

大部分贫困生能正视贫困,注重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然而也有一部分贫困生,受虚荣心驱使,为了让别人瞧得起,维护自己所谓的面子,求得心理平衡,不惜花重金包装自己,盲目与人攀比;部分贫困生面对父母到学校探望,竟然向同学谎称是自己的老乡,惟恐给自己丢人。虚荣心使他们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部分贫困生为了经商赚钱而本末倒置,把学习搁在一边,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五)妒忌、敏感与攻击心理较重

部分贫困生不愿提及经济上的窘迫,也最怕同学怜悯或瞧不起他们。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学生的内心极为敏感、多疑,其他同学无心的说笑,在他们听来就可能是嘲笑;与自己本来无关的事情,他们也会认为同学是在背后议论自己,于是在内心深处重重设防;还有些贫困生心胸狭窄,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内心产生对他人的不满、不服气,进而又心生憎恨、妒忌。贫困生的这种消极、冷漠、厌世,在思想上很容易走向极端,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少数学生会产生行为。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1.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要通过各种渠道详细调查和掌握学生家庭的状况,建立贫困生综合档案,包括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等。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学生干部等都要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从不同侧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选修课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就业等的重要性,教育贫困大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和人格面对贫困,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3.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引导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通过个别辅导和行为指导等步骤,分析学生无助、困惑、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直面环境和压力,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欣赏,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习生活。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设立网络心理辅导,在虚拟的空间内完成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救助。

4.加强心理咨询宣传。要营造心理咨询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从观念上普遍认同和主动接受心理咨询,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二)帮助贫困大学生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塑造独立健全的人格

1.宣传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消除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疑虑和不满情绪。使贫困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高校招生并轨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加深对国家经济状况及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国家对于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政策和学校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等方面的理解,督促学生正视困难,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解决经济困难与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关系。

2.引导和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困难观。教育贫困大学生理性地对待贫穷,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起自强自立的精神,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正确看待贫富和义利,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经济贫困的现象。教育贫困大学生懂得只有摆正心态,奋发图强,德才兼备,自我完善,才能报效祖国,才能最终彻底摆脱贫困的道理。可以定期邀请校友或校外的、一些在生活经历或创业经历上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成功人士来学校进行现身说法,通过他们自身成长过程和不断追求事业的成功经验,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调整心态。3.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使贫困大学生树立感恩的思想观念,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和谐思想的人。进行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对父母感恩的教育。学校和社会要将感恩教育与学习实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逐渐使贫困大学生学会知荣明耻、知恩图报,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要教育贫困大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培养其珍惜岗位、忠于职守、团结协作、精益求精、具有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的敬业精神,塑造其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的诚信品质,用实际行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将来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4.树立贫困大学生中成人成才的楷模。要让典型引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对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感人事迹和顽强、豁达、吃苦耐劳、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良好精神风范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信心,摆脱困境。

(三)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

1.对贫困大学生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要努力营造对贫困大学生理解、尊重和关怀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全体学生中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风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排除虚荣心理的干扰。同时,教育家庭富裕学生,要真诚、主动地和贫困学生交往,热心而讲究策略地帮助他们,言谈举止注意分寸,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其隐私,充分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感受,尽力避免使他们产生被施舍的感觉。

2.开展适合贫困学生特点的集体活动,实现心理良性互动。根据贫困生的特点、爱好和专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开展一些深入实际、适应竞争、有利于发展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通过建立贫困生自己的社团组织,定期召开贫困学生座谈会、联谊会等,让贫困生敞开心扉,彼此充分交流内心的困惑和感受。还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实现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性心理互动,达到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使贫困生获得理解、启发和帮助,并借此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心理危机感。

(四)关心贫困大学生的物质需求,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1.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助学机构,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省和学校的相关救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及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从家庭收入、个人消费和同学评议三方面综合考虑,深入细致地做好贫困生经济贫困的等级(特困、贫困、一般贫困)界定工作,并定期对界定结果进行复核,实行动态管理,在进行各种资助时,要确保重点、补到实处、补出士气。

2.发挥舆论作用,支持贫困大学生帮扶工作。主动与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联络,宣传贫困生帮扶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慷慨解囊,对贫困大学生献出一片爱心,使贫困大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3.拓宽助学渠道,提供就业支持。面对贫困大学生生活窘迫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应侧重于能力培养和就业信息提供两个方面。政府、学校、民间团体和社会经济主体等部门和单位,应设多种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专项基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22-01

近年来,国家针对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资助政策,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初步建立起“奖、勤、助、贷、免”等多项资助措施的助学体系。但是尽管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但在资助 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影响资助工作效果的发挥。

一、当前资助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资助模式较为单一,在资助过程中往往以经济资助为主,忽视了对贫困生的心理资助,出现了很多不良情况。如出现最多的现象:缺乏诚信,不受信用。因国家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是无偿资助,有的学生为拿到助学金作假装穷,有的学生获得助学金后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生活奢侈浪费。有的学生毕业之后不按时偿还助学贷款……。其次,依赖心理强。贫困生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因为对国家、社会资助的依赖,通过自食其力来解决困难的学生较少。再次,因家庭经济困难,部分贫困生心理自卑、敏感。

二、完善资助工作育人作用的建议

给予贫困生经济资助,避免其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是资助工作的基本目标,而育人是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贫困生资助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转变观念,将经济资助与育人工作相结合。将贫困生 “心理脱贫”与“经济脱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同时进行,培养贫困生的良好品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贫困生懂得感恩、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加强感恩教育

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国家都是无偿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但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接收资助,而不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受到资助的贫困生记住国家、学校的关爱,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努力学习,成才之后积极回报国家、社会。可以通过播放感恩教育片、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撰写受助心得、开展受助学生座谈会、演讲比赛、以书信形式向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恩,参与校内外的各项公益活动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做好感恩教育工作,教会学生懂得感恩、回报,在服务他人,提高能力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引导他们接受爱,传递爱,积极向上,勤奋学习,感恩国家、感恩社会。

(二)加强励志教育

要发挥资助的激励效应,调动贫困生的积极因素,激发潜能,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引导贫困生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和挫折,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使他们养成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的品格。以自身坚毅的品质、过硬的本领积极投身实践,谋求自身的发展,改变自身的处境,改变家庭的命运。学校应从新生入学就定期开展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使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认知方式,意识到自强自立对于人生的重要性。虽然,贫困生有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与支持,但如果一味地“等靠要”,依靠国家、社会,对此产生依赖心理,将对今后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三)加强诚信教育

要加强贫困生道德观的培养,重视道德行为的示范作用,使学生重视道德情感的内化,使道德认识、情感、行为统一。对在资助工作中出现作假、不守诚信的现象给予批评教育,对知恩图报、诚实守信的行为进行肯定和表扬,教师在工作中更应保证在评定各项资助项目时公平公正,给学生做好示范作用,充分引导学生发扬诚实守信的精神。在资助工作中可以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记录学生在助学金评定过程中的诚信情况,缴纳学杂费情况,遵守学校的相关纪律情况,履行学生义务责任情况。将综合的诚信档案与奖助学金、入党、评优评干结合在一起。同时应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培养他们明礼诚信的道德品质。如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李锐.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浅探[J].社科纵横,2011(3).

[2]曹瑛、李萍.新资助政策背景下资助育人实践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第14篇

论文关键词:辅导员;学风建设;学生管理;奖助贷

近几年来,由于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导致原先单一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和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无法适应新时期学生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出现很多新问题,也不断提出新的需求。特别是现在面对90后新生,管理上更是体现了新生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辅导员既要准确地把握新生的思想动态和成长规律,又要注重新生有着很强的可塑性。能不能把来自各地的新生尽快组织起来使他们尽快地适应环境,形成一个整体,具有良好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角色转换,走上良性发展轨道,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在形成良好的班风、有效的指导等方面与之相适应,构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平台,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各项管理中的作用,优化管理的工作方法。这对促进大学生迅速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抓学生管理,形成良好的学风

1.学风建设

班风是指一个班集体的风气、作风,它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核心和旗帜。对外它是班集体的形象,对内则是一种氛围和力量,它对巩固和发展班集体,教育班集体中每一名成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班风不好,学生就会受到不健康风气的熏染而消极不思进取,使整个集体涣散;而良好的班风则能使学生精神振奋,班级正气上升,能潜移默化地对全班同学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其他方面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在一个有良好班风的集体中生活与学习的学生,会自然有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班风越好,学生们越会为维护集体荣誉、完善与发展集体而自觉地奋发努力。因而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先抓好班风建设。

(1)抓好班集体建设,因势利导而不是靠堵、卡、压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日常管理,重视学生的日常纪律,对违纪学生的处理要及时、公正、公平。在各种学生会议上始终把学风建设作为工作的突破口,积极倡导优良学风、班风建设,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以良好考风促学风。强化院风督导队的功能,到课堂点名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全面提高全院学生对学风、考勤的重视度,并将学风考勤建设工作与学院奖惩制度、评优制度、综合测评制度等其他制度相联系,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

(2)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对学风建设的宣传教育,严格管理,抓好落实,抓考风,促学风,把学风建设推到一个新的水平。另外,要大力抓好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大批学生,促进良好系风、学风的形成。同时,学生们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向班导师反映,定期邀请班导师为学生做学习指导。

(3)在管理上严格要求,是非分明,奖优除劣,提高学生的自制力,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特别要加强考试纪律管理。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学院相关活动的知识性与专业性,支持、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科研立项及相关的学术科研赛事,并做好相应的后勤工作。

2.学生干部的管理与指导工作

学生干部是大学中的主力军,是一个重要且特殊的群体,学生干部队伍是广东商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学生工作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做好学生干部的指导和培养工作一直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这对其他方面的工作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生干部是广大学生的直接组织者和带领者。因此,学生干部自身的思想觉悟高低和工作能力强弱,不仅直接关系到能不能肩负起学校交给的重任,而且也影响到能不能带领同学进步成长。目前在学生干部的培养、使用、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学生干部工作热情是三分钟热度,干了半个学期就没劲儿了;有些学生干部工作态度不端正,自身修养不够,引起其他学生反感;有些学生组织对干部只重使用,不重培养,可以说就是抓劳力;有些学生干部成了“职业革命家”,干起工作来热情十足,对待学习则提不起劲儿来等等,以上问题都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并予以解决的。

以我校为例,我校共两个校区:广州本部和三水校区。这样就加大了整个学校学生管理的难度。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总体上按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师生比1:200的比例要求逐年配齐一线专职辅导员。但现在基本都超过这个数字,我校有些辅导员辅导学生竟达500人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就必须做好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新生军训后一个星期内每班选出班委,坚持每两周的班干部例会制度和每一个月的班级例会制度。并实施了班干部学期考核制,重点是加强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引导他们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发挥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认真细致做好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1.始终把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

把安全教育列为学生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坚持不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防火防盗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同时明确辅导员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引路人,是学生学业的辅导者。经常深入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定期召开各类学生座谈会,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动态,分析、研究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反馈,使学生工作和学生动态的信息畅通。在节假日前做好班级学生的离校、留校情况统计。在节假日结束前要提前回来了解情况,清楚掌握各班级未返校人员名单及原因。

2.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角度讲,心理辅导不仅仅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从心理卫生和社会适应的角度对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友、择业等方面的人生发展课题进行适时有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辅导员是高校教师中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频繁的人,学生愿意与之沟通谈话。从新生入学,辅导员就开始把握所带学生的品德、学习、性格、家庭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这些情况可以通过平时观察,与学生吃饭聊天,向其他学生或教师了解来获得,同时还要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试,以提供心理辅导的依据。找出问题,通过和班里学生一起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对个别问题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3.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生人数较多,学生活动也比较多,与每个学生接触的时间就相对减少了。容易过多关注比较优秀的学生干部和一些家庭贫困学生以及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另外一部分平时默默无闻不显山露水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时出现盲点,未能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动态。

三、阳光助学,细致做好困难生工作

解困是帮助学生安心学习的重要环节,都说人文关怀最温暖,完成学生的奖助贷工作,推行以人为本的人文化管理。借助国家的资助,用真情关爱家庭或个人困难较多的学生,以真挚爱心对待学生,用温暖驱赶学生们心头的阴霾,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根据中央和学校助学工作的精神和要求,认真细致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决不让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这是辅导员必须认真做好的工作。另外,通过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能更好地深入了解学生。

1.准确掌握我校工商管理学院贫困生情况

新生报到时,有许多偏远山区的学生背着行囊,身上根本没有任何生活费,更谈不上交学费。学校给学生提供绿色通道,让这些学生先安定下来。接下来学生贫困认定工作就显得相当重要。贫困生是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我校工商管理学院2008和2009级26个班共1548人,家庭困难学生比较多,其中有279名不同程度的贫困生(特困生、困难生和一般困难生)。在认定工作中,对全部贫困学生的各类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及时排查各种作假的材料。每一年的心理普查中,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承受着与他人不同的压力。这些压力随时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成长。平时,通过找这部分学生个别谈心,到宿舍访谈等方式了解其家庭的具体情况和困难程度,关注其心理健康情况,在“感恩”主题班会上强调“自助者天助”的观念,引导他们形成健康乐观的心态。

2.认真安排每一个勤工助学岗位,公正做好每一次经济资助工作

想方设法联系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为贫困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实际困难。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则通过办公室助理、图书馆勤工助学等途径努力帮助他们寻找机会,引导班委关注这部分同学。奖助贷工作是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敏感工作,要做好就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能存在偏私心理。譬如,在为数较少的校级资助中,由于老师对新生不了解,单从几百名学生的贫困材料中很难做出选择,这时通过每个班讨论、推荐,召集班委让其讲述其推荐理由,通过集体投票,将结果公示,才能达到“三公”,让资助落到实处。

四、展望

第15篇

一、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贫困生为高职院校中的特殊群体,这类学生的家庭经济水平比较低,受此影响,其求学的道路可能随时被迫中止。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实施了贫困生资助政策。高职院校在落实此项政策时,将其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以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在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高校辅导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施该项工作时,辅导员要能够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以真正实现资助育人。

具体说来,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重点任务为教育,教育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员在实施贫困生资助工作时,基本内容即思想道德教育,目标为促进贫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各项工作的基础为管理工作,辅导员管理工作中,一项基础内容即学生日常管理,包含奖励惩罚、寝室管理、家庭情况审核等,比较零碎,辅导员应抓住重点,达到资助育人的效果。第三,必须深化辅导职能,辅导职能为辅导员的重要职能之一,该项职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在开展资助育人过程中,必须深化自身的辅导职能,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资助育人能力评价标准

评价是指客观地描述客体的行为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对其行为价值进行进一步的评判。评价辅导员的资助育人能力时,评价人员既包含高职院校主管部门,同时也包含教师、学生,因此,在确定评r标准时,必须全面考虑。

1.评价维度

在资助育人工作中,辅导员的任务与角色相对具有特殊性,应以此为依据,结合调查方法,筛选评价体系中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本文中,划分一级指标时,采取属性大类相似剥离方法,而划分二级指标时,则以一级指标为基础,经细化分类后,按照“具象化”“具体化”的要求确定。在辅导员资助育人能力评价体系中,一级指标共包含5项。

第一,个人情况,即任职资格、背景。二级指标共设置3个,分别为学历学位、专业背景、相关工作年限。辅导员要想担任资助育人的角色,基本条件为学历学位水平,原则上,本科学历以上可以担任辅导员;任职时,支撑条件为专业背景,通常辅导员的专业背景为教育类、思想政治类、管理类时,更为适合担任此角色;相关工作年限与任职后的工作技巧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第二,政策把握,即业务能力。二级指标共设置3个,分别为掌握国家政策情况、熟悉学校制度情况、知晓资助育人流程程度。国家政策为高职院校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政策依据,而学校制定的相关制度则为辅导员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制度约束,辅导员只有牢牢掌握国家政策、学校制度,并熟知工作流程时,方具备资助育人能力。

第三,资助对象,即贫困学生。二级指标共设置3个,分别为学生年级、学生人数、关注并熟知贫困生。学生年级的高低、人数的多少、对贫困生状况的掌握情况等均会影响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四,工作效果,即资助育人能力。二级指标共设置5个,分别为学生满意度、资助覆盖面、资助学生追踪、资助后教育开展、领导评价。

第五,职业发展,属于辅导员在工作之余拓展自身能力的范畴。二级指标共设置3个,分别为相关情况、参与培训情况、获奖情况。辅导员在研究资助育人工作时,根据课题研究结果,撰写相关论文,数量与其能力之间存在关联;培训则是提升辅导员资助育人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体现出其能力状况。

2.评价原则

在评价体系中,一级与二级指标的数量比较多,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还需要在评价时坚持相应的原则:第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该项原则属于基础性的原则,可有效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确定评价指标后,即应建立与资助育人工作相适应的考核标准,便于考核人员参考;第二,导向性原则,资助育人能力评价标准的构建可促使辅导员对自身的能力、工作水平等进行充分认知,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辅导员改进,提升自身的整体能力水平;第三,定性考核结合定量考核,定性考核是指概括性地描述辅导员的德、能、勤、绩,侧重点为行为性质,而定量考核则是量化考核各方面的行为,通过两种考核相结合,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3.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本文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时,采取的方法为层次分析法(AHP),此种方法以层次模型为基础,将复杂的问题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体现出来,便于计算的开展。计算辅导员资助育人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系数时,共需5个步骤。

第一步,以具体的内容、要实现的总目标为依据,层次化需分析的问题,构建出评价指标体系,呈现为递阶分布式,形成框架图;第二步,收集专家意见,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通过九分位比例标度法,将各层因素判断标度确定出来,并将判断矩阵构造出来;第三步,判断矩阵求解,计算出特征向量后,即为权重,同时计算最大特征值,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C.I.,修正后,开始一致性检验;第四步,传递权重,将权值计算出来;第五步,经计算、比较后,形成最终的评价结果。

利用层次分析法,按照上述步骤,经过计算及分析之后发现,在5个一级指标中,占据总权重中大部分比重的指标为政策把握、工作效果,因此,这两个一级指标属于评价辅导员资助育人能力时的主要因素。随后,通过分析各二级指标可知,相关工作年限、知晓资助育人流程程度、关注并熟知贫困生、学生满意度、领导评价、获奖情况为主要因素。

辅导员的资助育人能力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该项工作的开展效果,通过本文中所构建的评价标准,可客观评价辅导员的资助育人能力,促进其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龙 军.高职辅导员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及其能力提升途径[J].才智,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