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计算机学术会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约分是分数运算这块最容易错的一个点,许多同学在做分数运算题的时候,计算方法什么的都是对的,结果因为没有约分被扣掉了大量的分数。
那么怎么去尽量避免约分方面的问题呢?我们通常在做分数的乘除运算时,当运算变成乘法后,首先进行交叉约分,约干净后直接就可以根据分子乘分子做分子,分母乘分母做分母的运算法则写答案了;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通分后变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最后结果约到最简。
二、化简比和求比值问题
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最简整数比),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当我们在做一个题前首先先看清题意,然后再开始做;
化连比和求连比也是两个很不同的概念,化连比是要把一个连比化成最简整数连比,求连比是根据两个两量之比求出三量之比,求连比需要把相同量找出来,并把它们变成同一个数(找最小公倍数,可能会省掉化连比),然后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剩下两个量跟着发生变化,然后完成求连比。
三、枚举法的相关问题
在枚举法这块,同学们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重复”,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要考虑顺序,什么时候不考虑顺序,请注意,如果题目中涉及颜色、大小、种类这些东西,一般是要考虑顺序的;如果题目中没有涉及颜色、大小、种类这些,是不需要考虑顺序的,应避免重复。
四、排列和组合的相关问题
排列和组合,排列是选出人来排队,是有顺序的;组合是选出人来就可以了,没有顺序之分。比如说从5种种子里面选出3种分别种在不同的三块土地上,问有多少种不同的种法?这个题准确的说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从5里选3,第二步,3种种子种在3块不同的土地上,相当于先从5种里选出3种,再给这三种种子全排列,两者相乘,其实发现结果就是从5种里面选出3种种子排列的排列数。
五、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这块,要先把方程组列出来,所以找对等量关系是很重要的,步骤为:审题、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写答案。
线、角
1.直线没有端点,没有长度,可以无限延伸。
2.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射线可以无限延伸,并且射线有方向。
3.在一条直线上的一个点可以引出两条射线。
4.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圆的半径、直径都是线段。
5.角的两边是射线,角的大小与射线的长度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得越大角就越大。
6.几个易错的角边关系:
(1)平角的两边是射线,平角不是直线。
(2)三角形、四边形中的角的两边是线段。
(3)圆心角的两边是线段。
7.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8.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9.在同一个平面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三角形
1.任何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2.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4.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
5.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则它们面积相等。
6.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正方形面积
1.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正方形面积:两条对角线长度的积÷2
三角形、四边形的关系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能组成一个长方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能组成一个正方形。
4.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圆
1.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则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增加r×2。
2.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
3.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d?2+d或C=pr+2r
4.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5.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圆柱、圆锥
1.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2.如果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那么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3.把一个圆柱沿着半径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体积不变,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面,增加的面积是r×h×2。
4.把一个圆柱沿着底面直径劈开,得到两个半圆柱体,表面积和比原来增加了两个长方形的面,增加的面积和是d×h×2。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财政部就发文指出:全国的大多数企事业单位“家底不清,账目混乱”。出现这种现象是不是反映了会计理论上的某些缺陷和会计核算方法的某些错误呢?笔者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现财务管理之所以出现大面积失控,从技术上分析,在会计核算方法和体系中,存在着种种错误和疏漏,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并立即纠正。笔者长期从事宾馆财务管理,在实践中通过一笔7000元张冠李戴的错账,发现了宾馆业长期使用的寓客账会计核算方法是错误的。笔者继而又认真研读了大量介绍中外酒店业最新的财务管理经验和医院会计的理论书刊和教科书,发现宾馆业和医务界现今通用的寓客账(住院收入)的会计核算方法都是非常落后的,存在着严重的技术性错误,寓客账的会计核算方法是混合制。医务界更糟糕,住院收入账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实收制。为剖析这两种核算制给大宾馆、大医院所造成的弊端,我们先从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谈起。
假设某宾馆(医院)第一天出租客房10间,每间300元,当天没有收到现款;第二天没有住进新的客人,但昨天的住店客人今天退了两间房。
数学解题的方法是:
解:第一天住店收入10×300=3000
第二天住店收入8×300=2400
第二天收到现款2×300=600
该宾馆(医院)2天的住店总收入为5400元,收回600元,客人欠账余额为4800元。
两种核算制的会计方法对上述营业状况的处理是不同的。
一、实收制的会计处理
实收制的弊端:
(一)这个核算结果让人看不懂,与数学解题结果完全不一样。
(二)按照实收制的核算,两天的营业额账上只体现600元,还有4800元游离于会计账外。在实际工作中,这游离于会计账外的4800元,别说财务科会计核算员不知道,就连住院部的有关人员也不清楚。
(三)这仅仅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各个数据都是事先设定好的,没有丝毫计算错误的因素,实收制的核算结果竟如此糟糕,在会计实务中对寓客账(住院收入)进行核算,其结果更是一团糟。
联想到医务界连曝惊天大案(如北京肿瘤医院住院部1200多万元的特大贪污案等),从技术上分析,医务界使用实收制,是产生这些超级大案最根本的原因。由此笔者认定:实收制无法正确核算大医院的住院收入账,应立即停止使用。
二、混合制的会计处理
(一)核算流程
每天的客账日报表及核算结果与数学解题结果完全吻合。
虽然混合制的核算结果与数学解题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一些相关数据都是事先设定好的,在各个环节都没有任何差错的前提下,两者的计算结果才能一致。在实际工作中,每天都有大量的业务发生,滚动性很强,各种情况千变万化,人脑、电脑又不能做到万无一失,总有疏忽之时,混合制的根本弊端就是不能及时发现错账,因而糊涂账不断大量涌现。让我们以第二天的营业状况为例,对混合核算制的弊端作进一步的分析。
(三)总出纳收到营业款和缴款单后,作了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600
贷:应收账款――寓客 600
这笔会计分录是错误的,因为这600元不完全是当日实际应收款项发生数,也可能有前几天或后几天的应收款项。用实收制的会计核算方法对应收款项作账务处理,违反了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这个技术性错误又继续影响寓客账会计核算的正常进行,以至于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四)会计核算员根据客房营业收入日报表的营业收入发生数,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寓客2400
贷:营业收入 2400
然而会计核算员却无法对客房营业收入日报表中的现款收回数这个变量作会计处理,如要作账务处理的话,就会出现重复记账,现假设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600;贷:应收账款――寓客600
显而易见,这笔会计分录和总出纳作的会计分录重复了。但是,如果会计核算员不对客房营业收入日报表中的现款收回数这个变量作会计处理,会计核算也将不完整。因为会计核算不完整,就无法对账,当天的错账也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这就是混合核算制,即半应收制所造成的弊端。本方法虽然根据客房营业收入日报表对当日的营业收入这个变量作了应收制会计核算方法的账务处理,而对当日收回数账务处理方法又采用实收制,所以无法根据客房营业收入日报表对当日的收回数这个变量进行应收制会计核算方法的账务处理。
在18世纪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世界上出现了现代化大医院、大酒店。令人遗憾的是,几百年来,医务界、酒店业对住院(店)收入账的会计核算方法却一直是实收制或混合制。但是不论怎么说,酒店业从早期的实收制上升到应收制,这是一个飞跃、质的变化,会计史上的一个伟大进步。可惜,这个进步只完成了前一半,后一半又跌进了死胡同。
三、“当日余额对账法”的创建
针对混合核算制不能够根据客房营业收入日报表对当日的现款收回数这个变量作应收制会计核算方法账务处理的弊端,笔者根据应收制的定义,总结出了“当日余额对账法”。“当日余额对账法”与混合制的核算流程、核算结果是相同的。该核算方法介绍如下。(见表6)
“当日余额对账法”增设了“应收账款――现款收入”这一会计科目,对收到的现金、支票单独进行核算,根据客房营业收入日报表对当日的现款收回数这个变量按应收制会计核算方法进行账务处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当天的现金流入(出)的某个环节,哪怕出现一分钱的异常,便立即在“应收账款――现款收入”这个会计科目凸现出来,就能及时予以纠正。因此只要“应收账款――现款收入”这个会计科目的借贷余额为零,寓客账(住院收入)的当日余额必定是账账相符,分文不差。因此“当日余额对账法”体现了应收制之真谛,实现了第二次飞跃,完善了寓客账核算体系。
当今的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即教学以学生的先导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作为切入点而展开。以接受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传统音乐教育的学生作为教学对象时,不能只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去传输计算机音乐的知识,而需兼顾学生的艺术特点和计算机的技术特点,以数字化的理念指导教学,以媒体的视角检验教学。
本文借助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念,提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方法,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底蕴,合理运用计算机的智能化,使学生在掌握软件操作方法的同时,能遵循艺术规律,灵活创作艺术作品。
一、计算机绘谱软件教学现状分析
计算机音乐是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换代而不断发展的。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提出与普及,软件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计算机音乐亦是如此,合成器、采样器、音源等诸多重要硬件因素的软件化使得计算机音乐逐步走向通用和自由。
软件教学是计算机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而计算机绘谱软件能够将乐谱由纸媒介输入到计算机中,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到磁媒介上,继而可以对乐谱进行编辑修改、MIDI回放、输出打印、联机等处理,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和重复利用,因此,计算机绘谱软件常被作为计算机音乐的入门级软件,以及作曲、配器等课程的先导课程。许多艺术专业教师对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法进行了相应研究,也有许多软件工程师对软件技巧进行了探索与总结。然而,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侧重的是音乐织体、曲式特征等专业因素的考量,忽略了软件本身的智能化;而软件工程师则注重软件技巧的运用,忽略了音乐的视听规律。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学生对于软件的学习止步于打谱、改编、输出、回放等与音乐相关的片面功能;二是学生对于软件技巧的关注过度,而不能从音乐的角度激发灵感、创作作品。这些都不是计算机绘谱软件教学所追求的效果,因为绘谱软件是音乐艺术与计算机数字化结合使用的工具,故而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单方面传输知识都是不科学的。
如果从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念出发,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各个教学环节都做到艺术数字化,便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绘谱软件,并合理利用软件进行艺术创作。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教育指导理念
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是以数字科技作为必要的创作手段、以数字媒体作为传播途径、以数字媒体用户作为传播对象的艺术,具有综合性、交叉性、艺术性、多样性以及大众化等特征。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与设计的核心是艺术创作和设计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交叉,其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运用数字艺术创作工具(如数字图形、图像、音频等采样、创作工具和软件等),根据人们的使用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艺术创作和设计规律,来创造具有艺术美感的作品。
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说是在艺术构思与创新思维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代数字技术的最新成果,其结果是促成了集视、听、触等多种感官效应于一体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出现,引导了艺术观念以及艺术创新思维模式的改变。李四达先生曾撰文论述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解读,即借助现代逻辑符号学,将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过程进行分解,定义为由元数据经过模块化、数字化、语法表现到交互艺术的过程,进而阐释了在符号学分解的情况之下对元素经过剪切、拼贴、扭曲、重组、合成而得到新型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的可能性与具体构想,这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创作的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计算机音乐是影音艺术与数字化科技相互交叉融合的数字媒体艺术,同样具有数字媒体艺术的全部内涵和外延,因此,将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设计理念应用于计算机音乐软件教学是科学合理的。特别是计算机绘谱软件作为基础软件,如果其教学理念渗透了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思想,便能够将这一理念延续下去,体现于后续其他软件的教学当中,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创作。
三、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计算机绘谱软件教学法
本文讨论的是音乐院校(或专业)计算机公共课中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作为计算机音乐课的先导课程,计算机基础课担负着多重任务,并具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即必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而又不拘泥于软件的操作技巧,其教学重心应定义为在艺术的层面讲授技术层面的内容,这正是数字媒体艺术理论教育理念的宗旨,具体表现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1.教学目标的定位
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艺术的一种非线性表达,具有即时性、时空性、交互性、多样性、数字化和虚拟化等特点,由此分析,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目标势必要顺应其自身的特点及内涵,第一,使学生在学习软件之初理解软件在处理乐谱中的数字化与非线性表现;第二,使学生在简单使用软件时理解软件在设计编排乐谱中的即时性与多样性表现;第三,使学生在深入掌握软件时理解软件在作曲、配器中的时空性与交互性表现。
如此定位教学目标,既可以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理解和掌握软件的功能与数字化技术,又抓住了学生对计算机音乐的研究和学习兴趣,从而为后续内容的学习积累必要的技术能力和音乐情感。
2.教学方法的选择
李四达先生在数字媒体艺术方面做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他论述的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解读是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一种精髓式的分析,也是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全新解释。计算机绘谱软件作为借助计算机处理乐谱的工具,具有很强的符号学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之初的内容可以类比“语法、表现形式”的认识,采用发现法与讨论法,使学生在掌握乐谱导入导出、MIDI回放等基本功能的同时通过讨论加深对绘谱软件操作手段的认识,同时发现绘谱软件的强大功能,并培养起对计算机音乐的浓厚兴趣和学习意向。
其次,乐谱深度处理的内容可以类比“元数据、模块化”的理解,采用演示法与实验法,使学生在观看演示的同时掌握软件的相关功能和操作方法,随后在主题实验中练习软件的操作,并运用专业知识合理改造编排乐谱,加深学生对计算机音乐及计算机辅助处理功能的理解。
最后,乐谱创作及配器作曲的内容可以类比“数字媒体与交互艺术”的定义,采用互动法和开放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运用专业知识,激发音乐创作灵感,借助绘谱软件,在设定的主题和曲式范围内进行音乐创作。
3.教学评估的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是现代科技手段与艺术思维相互结合的体现与产物,新技术、新媒体带来新思维,这就意味着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评估不能只从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去片面地进行,而应集中考察教学在技术层面、艺术层面和交互层面的效果,因此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计算机绘谱软件的教学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在不同阶段进行评估。在教学初期,教学评估应考察学生对绘谱软件功能的熟悉程度和对计算机音乐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期,教学评估应考察学生对绘谱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对乐谱处理的感知水平;在教学末期,教学评估应考察学生对绘谱软件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作曲配器的艺术设计与创作水平。
结语
计算机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为音乐领域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研究方向,计算机公共课也肩负着普及音乐软件的重要使命,如何向非计算机音乐专业的学生恰当地介绍音乐软件成为一项急迫的研究课题。本文以绘谱软件的教学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当前绘谱软件的教学现状入手,讨论了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对计算机音乐教学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法,对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估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的教学法兼顾了绘谱软件教学的艺术与技术两个属性,能够科学合理地指导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完备的绘谱软件操作方法,培养基本的计算机音乐素养,适用于音乐院校(或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
(注:本文为沈阳音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kyb083)
参考文献:
[1]林贵雄,吕军辉.计算机音乐与作曲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
[2]唐霁虹.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3]黄志鹏.我国电子音乐相关学科与专业发展回顾及展望(上)[J].音乐研究,2008(2).
[4]黄志鹏.我国电子音乐相关学科与专业发展回顾及展望(下)[J].音乐研究,2008(3).
[5]孟繁,张晓峰.浅谈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音乐的结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7).
[6]侯蕾.浅谈我国计算机音乐课程的发展策略[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12).
[7]徐德雷,高金香.从琴房到机房――谈计算机音乐对音乐教育的意义[J].艺术教育,2009(1).
[8]赵欣.电脑音乐与电脑音乐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3).
[9]翟沁.计算机音乐教学法研究[J].发展,2008(2).
[10]冯杰.高师计算机音乐教学模式之探究[J].歌海,2009(2).
[11]徐恩平.计算机软件辅助音乐教学[J].科技信息,2009(2).
[12]林贵雄,吕军辉.计算机绘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13]谢键铨.Finale 2004绘谱软件快速攻略(一)―(八)[J].乐器,2005,(4―11).
[14]电声研究所.Sibelius 5来了[J].乐器,2008(10).
[15]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16]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体系的探索[J].装饰,2011(4).
[17]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解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近年来,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在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将国际合作交流作为抓手,通过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学院科学研究和重点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办学与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化与综合竞争能力。学院与国外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院系间教授互访,聘请著名外籍教授担任兼职教授,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大学或科研机构访问进修。学院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和科学教学模式,优化我院课程设置,邀请外籍专家来学院讲学,与国外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学院积极主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水平国际会议,给学院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舞台。学院还注重与海外知名企业、研究机构保持互利合作的关系,建立了多个长期运行的联合实验室。
1基本认识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要在21世纪成为研究型学院,离不开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这个推动力。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工作,为学院的发展注入必要的活力,配合学院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能力、教学质量和行政管理等方面迈向国际先进水平则是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根本任务。
为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学院必须要形成一股合力,营造一种氛围,培养一支队伍,为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创造满意的内部环境和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要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构建学院、教师和学生三位一体的国际合作交流框架,使国际合作交流深深根植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土壤之中,切实走入科研、教学、学生和管理等各个环节。
2主要思路
2.1为学科建设服务
建议和策划与世界一流大学及国外著名大企业的合作交流项目,推进和加强学院优势学科与他们的合作交流。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互派教师和留学生、共同举办高水平的国际会议等,逐步构成学院国际合作交流的核心网络。同时,针对重点学科建设,协助聘请一批国际知名学者、院士、政界和社会知名人士为学院名誉博士、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充分利用学科建设经费,针对优先发展的学科及方向,聘请国际一流学者来校作长、短期合作研究工作,传递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科研资讯。
2.2为人才培养服务
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把国际知名专家“请进来”的策略,提供与世界大师和知名专家直接对话的机会,在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营造培养一流人才的环境。坚持“走出去”的方针,选派计算机学科/学术带头人、青年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讲学、访学、进修、攻读学位和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并对学校国际合作交流人才培养方面的专项经费使用提出参考建议。同时,争取在上海大学主办高层次的国际会议和学术研讨会,藉此培养和锻炼师资队伍,物色国外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为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2.3为留学生教育服务
充分利用学院学科特色和优势,积极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留学生层次。积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全英文授课课程,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学习。更多地关注以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为目标的各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公民。依靠这批高水平、国际化的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进一步促进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国际合作交流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达到培养优秀学生的根本目的。
2.4为管理决策服务
学院成立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由主管外事的副院长担任主任,工作委员会从国际交流合作角度为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学院管理决策过程当好参谋和助手。在不断完善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管理体制的条件下,加强学院外事工作人员的培养,要求学院教师人人增强外事能力,承担起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由工作委员会组织牵头,全面研究世界一流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管理决策机制,密切跟踪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建立国际合作交流数据库,掌握世界一流大学,大公司、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的情况和信息,使得学院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化、国际化。
3主要工作
3.1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策略
本科教育是我院教育事业的基础,研究生教育是促进我院学科建设的助力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院已在中外合作培养学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中外合作教育体系。利用国外先进的教育和科研资源,结合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实际开展合作交流,有力地推动了我院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学院要提高学科国际化水平,首先应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上有所突破。我院从1996年开始招收国外的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生,经过整整十年的发展,共招收了国外留学生64人,其中:本科生33人,研究生19人,高级进修生4人,普通进修生8人,这些留学生分别来自23个国家。一些优秀的留学生在完成学习计划后,继续留在学院进一步深造,从本科一直攻读至博士学位。来自蒙古的留学生爱德,以优异成绩完成本科学习后,获得中国国家奖学金资助继续在计算机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由于学院注重高水平英文专业课程的开设,还吸引了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短期进修人员前来学习深造。学院优秀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科研环境受到了好评,扩大了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学院不仅向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国留学生们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还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向他们介绍中国概况、中国文化、当代中国经济、中国历史等,增进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也为世界了解中国开设了一个窗口。
近几年,我院积极开展本科生中外教育合作项目,在本科生层次开展海外实习计划。每年利用短学期和暑假的时间,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的企业、机构和大学进行为期2-3个月的境外实习。学生们前往美国休斯顿多个知名企业、德国西门子公司及日本的早稻田大学等实习基地学习后,纷纷反映海外的实习经历使他们受益匪浅,既开拓了国际视野,对国外大学教育和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有了切身了解,又增加了自身价值、提升了个人职业竞争能力。还有些优秀学生通过海外实习计划被国外大学录取为研究生,并获全额奖学金。该实习计划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体验世界的机会。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我院也积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互派研究生交流计划。学院同日本早稻田大学建立了友好的合作交流关系,签订了双方留学生交流互换计划。双方每年互派研究生到对方学校学习,协助研究生导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此计划至今已执行三年,效果良好,达到了拓展研究生学术思维的目的。今年学院又与日本会津大学签订了国际双学位研究生培养协议,该项目充分利用双方教学科研资源,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全面推进院校间的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目前学院正在筹措与美国田纳西大学(Knoxville)、澳大利亚阿德莱得大学、日本法政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互派研究生交流的计划。学院开展了与国内知名企业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的项目。工程硕士教育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是培养工程硕士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该项目引进国际化大公司,如IBM、SUN、惠普、Oracle及Cisco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和资深工程师,使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国外先进的IT技术,进一步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结合国内IT企业的现状,定制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的高端IT 人才。我们将继续开拓培养人才的渠道,丰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3.2加强中外交流与合作,提高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学院积极鼓励并经常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为学院师生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的学科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依托学院高性能计算学科平台,每两周举办一次系列研讨会,邀请国内外高性能计算与应用专家主讲,向大家展示国外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传递最新的学术信息,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讲座研讨吸引了学院乃至学校其他院系的众多师生前来,并多次入选为上海市的“东方讲坛”系列讲座。
学院积极与国际机构以及外资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通过合作更好地促进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学院与HP公司共同研发了 “自强3000”集群式高性能计算机(该机曾在2004年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的排名中排在第126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上海高校网格平台。该平台为跨学科、跨地区的科研交流创造了合作环境,为解决前沿学科领域的难题、推动基础理论研究的原创性突破提供了机会。学院同美国SYBASE公司联合建立了“上大-SYBASE实验室”,来自SYBASE的专家定期与计算机学院师生研讨应用技术难题,在WEB数据库和XML数据管理研究、移动商务应用开发等多个方面广泛展开合作研究,推动了学院数据库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学院还与安世亚太公司共同建立了“上海大学-ANSYS联合实验室”以及“ANSYS软件上海大学计算机培训中心”,该合作项目将学院的科研工作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推进了教学和科研同步发展,为上海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院十分重视与兼职教授的合作交流。合作没有流于形式,而是选择若干研究方向,探讨合作交流的新方式。利用兼职教授在学科上的影响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参与学院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学院曾邀请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计算机教授Emile Chi、日本法政大学计算机系李为民教授、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数学系戴兴德教授、新加坡国立高性能计算中心刘子顺高级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埃尔文分校的专家担任上海大学“自强”教授,来校开设短期课程和学术讲座,带来了最新的科研信息,受到师生好评。学院还通过成立联合实验室以及联合申报项目等,使合作交流朝良性和双赢方向发展。目前担任我院兼职的海外教授有18人,这些教授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高校和国际大公司。
近几年学院利用各种机会,多次邀请国外知名教授来访,这些教授分别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如图灵奖得主N. Wirth教授, 美国SYBASE公司总裁程守宗先生等。通过与国际知名教授的学术交流,为学院的优秀人才提供与知名专家直接对话的机会,在学院营造培养国际人才的环境。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每年来院作学术交流的知名教授越来越多,为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带动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走向新的高度。我院教师与学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人数在逐年递增,层次也逐步提高。
学院充分利用国外优质资源,与海外高水平的大学建立长期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挑选优秀中青年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进修学习。该工作作为学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加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一些进修回国后的教师,在学院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勇挑重担,承担了极为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中文会议录 编目方法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4.31 文献标识码:A
1.会议录的定义
在一定范围的学术会议和专业性会议后,将会上宣读、讨论和散发的论文或报告,加以编辑出版的文献。文榕生给出的定义是:以印刷形式或非印刷形式出版发行的并载有会议名称、届次、开会地址、开会日期的会议记录。
2.会议类型
会议录的前身是会议,先开完了会议才能有会议录,会议的类型很多,按地域划分有:国际会议、全国性会议、地区性会议、基层会议。按会议的连续性、周期性,有定期、不定期连续举行的。有的会议可能就只举行一次,如1995年在广州市举行的“中文文献数据库国际研讨会”,还有专业会议、纪念性会议、工作会议、学术团体会议等。这些会议过会后都有可能出版会议录。会议录有全文的和文摘的,有印刷版、网络版、光盘版的等。
3.会议录的著录要点
入中文图书库,除了一些基本的字段按普通图书著录外,105字段的第8位字符位置选1(会议代码),要在300字段说明会议时间、地点和名称,330字段介绍有多少篇论文及内容。606字段要有形式复分$j,如:$j会议录,会议内容著录在$a,会议类型用论题复分$x,如:$x学术会议。690要有会议录的复分号-532,会议名称是责任者,作检索点记录在711字段,这个711的第1指示符为1,有$d(第x届#:$f会议时间年#:$e会议地点),是集体责任者的再来个711字段,这个711的第一指示符是0。
4.实例
第三届地学文献学术研讨会暨纪念章鸿钊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
此例是多个会议同时召开的,会议有主会场和分会场,题名中有“暨”字,后2个711分别记录会议名称,依据文献著录条例,会议名称是责任者,在711作检索点,第一指示符是1,前一个711是集体责任者检索点,第一指示符是0。此会议录有责任者附加页,附加页上的个人责任者记录在314字段,主编和副主编各记录在一个314字段里,主编检索点放在701,副主编检索点放在702,此例701和711字段同时存在。从卡片的排检项Ⅱ③可以看出会议名称是做了责任者。
5.实践研究
地学文献学术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届共召开了三届,我手头有这三届的会议录,给这三届的会议录做了数据后我做了实践研究。计算机能帮我们实现多途径检索,检索条件我分别选择了:著/作者、题名、主题词。会议录特殊的一点是会议名称是责任者,记录在711做检索点,如:(71112$a地学文献学术研讨会$d第三届 :$f2016 :$e北京)我想验证一下。
在公共检索系统里,我选检索条件为著/作者,输入“地学文献学术研讨会”,点击检索按钮,结果三届的会议录数据都出来了,如图3。
这个结果让我倍感“71112$a地学文献学术研讨会$d(第二届 :$f 2014 :$e北京)”的著录方法是正确的。
笔者选检索条件为题名,输入“地学文献学术研讨会,”点击检索按钮,三届会议录的数据都出来了,和图3一样。
笔者选检索条件为主题词,输入“地学文献”,点击检索按钮,三届会议录的数据都出来了,也和图3一样。
笔者选检索条件为主题词,输入“学术会议”,点击检索按钮,结果是学术会议的数据都出来了,如图 4 。所以会议录的606字段必须有$x学术会议。
同样的检索条件下再输入“会议录”,结果没有检索到任何东西。此时我想起606字段的形式复分$j会议录,我将这三条数据的606的$j全改成$x会议录。我再回到公共检索系统,检索条件选主题词,输入“会议录”,结果这三条数据被检索到了和图3一样。
笔者在主题词检索条件下,输入“文集”,结果是:606的形式复分是$j文集的数据全检索出来了。
⒗鲲=ㄒ橛517相关题名字段,好集中同一系列的会议的问题,我也做了实验。我把这三条数据都调出来,增加了517字段,输入了“地学文献学术研讨会”,到公共检索系统,条件依次选其他题名和相关题名,输入“地学文献学术研讨会”,结果都检索不出来。有副题名的数据,即200字段里有$e的数据,又有517字段的,我检索这样的数据,检索条件选相关题名或其他题名,输入副题名可以检索到,说明用单加一个517是没有用的。
参考文献:
[1] 文榕生.机读中文学术会议录之目录格式初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2):59- 62,77.
以2011年教育部将软件工程学科独立设置为一级学科为标志,软件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步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但与信息化强国相比,我国软件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探索。文章分析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改进措施
0引言
在信息化浪潮的促动下,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经历了跨学科培养、海(境)外引进、相近专业转行等方式。2001年12月,教育部首次批准全国35所高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教高[2001]6号)[1]。以2011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2]为起点,软件工程专业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脱胎”出来,正式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标志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完成了由学科从属型向学科独立型的跨越。这一跨越无论对于软件工程的学科建设,还是对于其高层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顶层设计意义。正是由于这一顶层设计的作用,2011年8月教育部首次在我国48所高校增设了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和硕士点[3]。截至2015年,全国拥有软件工程学科“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已达52所,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达到106所。我国软件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撑了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缩短了我国此学科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由于软件工程学科高度的交叉性、领域的渗透性以及需求的无限性,我国软件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无论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还是在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科课程体系特色不彰显
我国软件工程学科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分化而来的,虽然已经独立为一级学科,但由于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紧密联系,在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仍然有很多内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下的二级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极为相似。根据对国内60所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39个单位)和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单位)的高校官网上所公布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方案进行的统计分析,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和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相似度高于70%的研究方向占到了25%,相似度低于20%的研究方向仅为8.33%。从两个学科开设课程相似度的比较来看,同一课程类别开设学校比例相似度高于70%的占80%之多[4]。这些统计数字表明,当前我国对软件工程学科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相比,软件工程教育的核心是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生要熟悉一个或数个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并强调综合应用各种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5]。他们在软件工程知识广度和深度、工程实践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方面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要更加优秀。但在目前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并没有显著特色与优势,这将影响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科研考核指标缺乏本学科特点
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各大高校都相继出台了博士生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博士研究生依靠发表“垃圾论文”,以“论文灌水”等方式蒙混毕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般来说,规定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或在国际SCI检索期刊上是博士生毕业并取得学位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些科研考核指标的制定给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划定了红线。但这一考核体系仍具有“重期刊、轻会议”“唯SCI检索”等特点。笔者认为,这种机械式照搬的考核体系挤压了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空间。软件工程是一门知识更新非常迅速的学科,通常情况下,每3~5年就会有一轮知识热点的更新。对软件工程学科而言,国际会议是最新颖、最优秀的论文展现舞台。学者们通过这个学术交流舞台,与国际同行近距离交流最新、最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从而达到掌握该领域学术前沿的目的。如果一味地要求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只能通过发表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毕业条件,将导致两方面问题。一方面,SCI国际期刊或者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周期相对较长,从投稿到出版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有些国际顶级期刊则需要2~3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出版周期。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4年,时间窗口有限,致使不少博士研究生放弃从事创新性强但有一定失败风险的科研课题,而愿意选择创新性较低但比较稳妥的科研课题去做,从而确保早日发表期刊论文而尽早获得学位。另一方面,即使软件工程国际一流学术会议可以代表该学科一流的学术水平,但仅发表国际会议论文往往并不能满足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导致一些博士研究生不愿将最新最好的成果在一流国际会议上发表,而宁可选择一些水平一般的期刊。这种做法显然不利于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与国际同行们的交流,实际上造成了我国高档次研究成果的流失,对培养优秀的软件工程人才得不偿失。
1.3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软件工程学科本质上是一门工程科学,要求学者们运用数学、工程和管理方法去解决软件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人力所无法解决或者很难解决好的问题。因此,软件工程学科与工程实践问题具有高度的结合性。在软件工程领域,除了少数的博士研究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外,大部分研究课题是与具体实际相关的产业化问题。这就需要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将理论概念转化成为原型系统或者用实证实验验证理论、方法的动手能力。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单位对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有的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编写程序的代码行数不超过1000行,有的甚至没有编写过代码;有的博士生导师或博士研究生认为编写程序不是创新性的工作,工程实践是浪费学生或自己的宝贵时间;有的博士生由于在本科及硕士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工程实践基础,导致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其能力不能胜任工程实践。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工程实践能力的不足给博士研究生及其所在课题组的科研工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其结果是,博士研究生所提出的方法、理论无法得到工程实践检验,导致科研成果无法落地;另外,缺少原型系统或者实践验证的研究论文也很难在国际高水平会议或者期刊上发表,造成科研工作成为无果之花。
1.4博士生导师指导时间尚显不足
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悉心指导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指导的博士生数量普遍较多,甚至出现一位导师一届招收3~4位博士生的现象。有的博士生导师担任单位的行政职务,因此普遍感觉“日常杂事较多”“工作压力较大”,这些因素从客观上使得博士生导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指导每一位博士生,为数不少的博士生在读期间感到与导师间的交流时间较少。有的博士生反映“长期见不着导师的面”,甚至“一个学期没有和导师单独交流”。这种“放养”现象有悖于对博士研究生的精心指导原则,对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十分不利。
2改进措施
2.1构建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
软件工程的学科内涵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为基础,研究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系统性、规范化的方法和技术,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为软件系统,学科涵盖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据此,我们建议培养单位应当反思当前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该学科博士研究生所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特定的高级知识,构建以数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为基础,以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软件质量等[6]为架构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生课程体系,使之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培养真正能在软件工程学科内进行创新性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2.2鼓励博士研究生向国际一流学术会议投稿
目前,在软件工程学科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学术水平已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相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适时修改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考核体系,不再将“国内一流学术期刊”或者“国际SCI期刊”作为博士研究生论文考核的唯一硬性指标,而将国际一流学术会议论文的发表也纳入可选的硬性指标之一。博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国际一流学术会议,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而且更能向本学科的权威专家请教和学习。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博士研究生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外文水平,扩大学术交流圈。笔者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UniversityofTechnology,QUT)信息系统系访学期间,了解到该系的博士研究生每年均有一次参加所在领域国际一流学术会议的机会,费用可通过博士研究生所在系的培养部门和研究生导师所在课题组协商解决。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2.3将工程实践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
将实践动手能力纳入博士生入学和毕业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培养更高科研素养的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譬如,QUT信息系统系的每位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除了开展理论研究外,还须将自己的理论研究内容通过工程实践实现出软件原型系统。这种做法的益处是:一方面,可促使博士生研究出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高质量科研成果,杜绝了空洞而无实际价值的所谓成果;另一方面,因为博士研究生在各高校院所中实际上已是科研的生力军,由他们动手实践得出的原型系统,对于课题组高质量地完成科研课题也极为有益。建议将工程实践能力的考查纳入博士生入学考试的评价体系中,对于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考生,要提前排除;同时建议博士生导师高度重视对博士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不能将形成的理论进行原型系统实现或者进行实证实验的博士研究生,在毕业环节上要严格把关。应当鼓励博士研究生在发表科研论文的同时,申请软件著作权或发明专利,从而形成理论研究紧密联系实际应用的良好培养机制。
2.4建立博士生培养的导师组制度
实行导师组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博士生导师由于精力不足无法有效指导博士生的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思维方式相互补充的导师指导团队,这对培养博士生的团队精神和发散性思维都十分有利。笔者在QUT访学时,校方给我安排了由三位导师组成的导师组。两位副导师很好地配合了第一导师的工作,整个导师组对我进行了非常有效的指导。其中,第一导师负责访学期间学术研究方向的制定及总体研究方法的确定,主抓研究的方向;两位副导师各负责一部分研究细节的指导,主抓研究的具体工作。通过导师组的指导,使我在访学期间不但在学术上有较大的进步,而且还对国外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法有了一定的切身感受。事实上,导师组指导制在英式或美式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是很常规的做法。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建立导师组制度对于多方面利益群体均有益处。第一,对博士研究生而言,可以接受由两(或多)位导师构成的导师组的指导。由导师组构成的更加丰富的知识平台,可以给予博士生更加全面的指导;第二,对博士生导师而言,导师组制度有可能使主导师从指导工作的细节问题中升华出来,而将有限的精力更加聚焦于宏观上的指导和学术方向上的把握;第三,对副导师而言,通过指导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也可以促进自身学术素养的提高,在丰富学术成果的同时汲取主导师的经验,为未来的学术道路打好基础。与主导师不同的是,副导师一般聚焦于从学术的细节上对博士生给予指导。副导师不一定要求具有高级职称,只要能力具备即可,与博士生的关系更加接近于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而与主导师的关系可以定位为助理的关系。
3结语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所引发的问题,既有应当提请教育主管部门加以研究的共性问题,如我国博士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服务面向等宏观方面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各培养单位在实践中所需认真解决的具体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已经深度融合于软件工程的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中,这就预示着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将更加国际化、工程化。教育主管部门和从事软件工程学科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必须牢记历史责任,认真研究“互联网+”时代下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我国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冯在文 何敏 何克清 单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国防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2001年)[EB/OL].[2016-03-05].
[2]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EB/OL].[2016-02-28].
[3]李泽平.软件工程增设为一级学科后的机遇与挑战[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75-79.
《计算机教育》:周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计算机教育》杂志的采访!我们知道,微软亚洲研究院于1999年设立了“微软学者奖学金”,用于鼓励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很有研究潜力的博士生,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您作为第一届“微软学者奖学金”获得者,能否回忆一下自己获得这个奖项的经历?
周志华:我记得申报这个奖是在1999年上半年,当时我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念博士一年级。微软亚洲研究院那时的名字是“微软中国研究院”。虽然初到中国,但微软中国研究院已经开始与国内高校合作。“微软学者奖学金”是微软中国研究院的一个重点项目,他们向全国计算机和相关学科实力比较强的若干所高校和研究所发出了邀请,请这些院所推荐最优秀的博士生来参选,打算最终评选出10名“微软学者”。
南京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实力在国内一直居于前列,而微软在计算机界又很有影响力,因此系里对这个奖项很重视。当时所有在读的博士生及硕博连读的学生都可以参选,因此竞争很激烈。系里先进行了选拔,最后把我推荐出来。我记得当时感觉压力很大,主要是觉得不能让学校失望。各校推荐出来的候选人一起汇聚到北京面试。第一天,主办方热情周到地安排我们住进翠宫饭店,第二天就是整整一天的面试。当时是第一次评这个奖,因此研究院非常重视,派出了豪华的面试团队,包括张亚勤博士、沈向洋博士、张宏江博士、郭百宁博士、王坚博士、黄昌宁教授等。每一位候选人都要和面试官一对一交流。我们一个个分别走进他们的办公室去和他们谈。面试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询问学生的研究方法、研究经验,有的直接出题目给学生做。中午微软研究院安排我们和研究院高层一起吃饭,这顿饭吃得也不轻松,后来才知道这是lunch interview。几个星期后发榜,11位候选人成为首届“微软学者奖”得主,很荣幸我榜上有名。
《计算机教育》:任何人获得奖励后都会感到欣喜和感动,您当时获奖后有何感想?
周志华:去北京面试时挺兴奋和激动的,回来后得知自己当选的消息,反倒比较平静,可能是心态趋于平和的缘故。不过,得知自己有幸入选,感觉还不错。
《计算机教育》:您获奖时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有何计划和打算,这些计划是否一一实现?
周志华:博士生其实“学习”的成分不多,主要是做研究。如果要说“学习”的话,那就是学习“做研究”。我做研究没什么特别的计划,主要是凭兴趣。
《计算机教育》:在获得“微软学者奖”后,您都获得了哪些宝贵的机会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周志华:首届“微软学者”的奖励除了奖学金之外,还包括每年一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资助――当然前提是有论文被录用。在我做学生的时候,国家对科研的资助远不如现在,和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也相当少,教授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都很少,研究生能有机会参加国际会议简直是天方夜谭。而参加国际会议对计算机学科来说恰恰非常重要。因为计算机学科发展很快,很多最新成果都是先在会议上发表出来,而期刊审稿周期很长,虽然论文系统性、完整性比较好,但时间滞后。因此参加学术会议就成为了解国际研究最新动向的首选。所以当得知获奖消息时我就在想,一定要把握住出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大多数获奖者只用了一次资助机会,因为有的在获奖时已经是博士生最后一年了,还有的在获奖后第一年没来得及投出去论文。而我比较“赚”,从微软研究院得到两次参加国际会议的资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对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帮助,让我有机会能够了解到国外的学者在做些什么,自己的眼界开阔了,见识增长了,研究的信心也有很大提高。
在获奖的当年,我在暑假期间到研究院做了两个月的访问生。去微软研究院之前,我在学校一直研究机器学习,到微软后我开始接触人脸识别领域,直到现在,这方面的研究仍是我很感兴趣的内容之一。除了导师张宏江博士,我在研究院还接触到很多其他的研究员,他们都是很优秀的学者,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另外,当时大概有二十来位访问学生,大多是“微软学者奖”得主或候选人,大家在一起学习和交流,确实感觉到相互促进。另外,在微软研究院做访问学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经常参加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的报告会。做计算机科学研究,多听报告很重要,报告听得多了,与别人的对话多了,就会产生思维的碰撞和研究的灵感,不仅可以知道别人都在做什么,还可以受启发研究一些新问题,有时候甚至可以借助其他领域的技术来解决当前考虑的问题。
《计算机教育》:您认为在微软获得的这份奖励和这些机会对您个人自身的发展和成长有何帮助和作用?
周志华:一个方面是刚刚谈到的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如果没有“微软学者奖”的支持,我在博士生期间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去参加国际会议。即使我留校任教以后,开始的几年我每年也只能向一个顶级会议投稿,因为手里的经费只够每年出国一次。
另外一个很大的帮助是对国际文献的获取。我记得很清楚,1997年我念研究生的时候,国内很难看到最新的国际文献,在学校能找到的最新一本国外文献还是1995年的IEEE Transaction,而最新的会议文集就更看不到了。一般来说,1995年期刊上发表的工作大概是1993年甚至之前就做完的,这就是说,我们看到的资料是别人已经做完了4、5年的成果,这后面的若干年别人在做什么,我们只能靠“猜”。所以当时要想做一些和国际接轨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到微软研究院做访问学生后,我发现微软有非常好的数字图书馆,能访问到最新的文献。当时不少访问学生每天晚上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把感兴趣的文献下载下来。到访问结束回学校的时候,我带回去若干张装满文献的光盘,事实上这就是后面一、两年里我最重要的“食粮”了。
还有一方面是信心的提高。博士毕业时微软研究院邀我去工作,当时进微软研究院是众多计算机专业博士生的梦想,虽然我因为系里的挽留选择了留下来,但是从微软研究院得到的肯定使我更有信心能在国内做出好的工作。
总的来说,获得“微软学者奖”后,在参加国际会议、获取资源、增强信心这些方面都从微软研究院得到了帮助。今天回头看,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微软研究院的影响相当大,我衷心感谢他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计算机教育》:我们知道,随着您个人的发展和在学术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在人才培养方面您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您培养的学生也相继获得了“微软学者奖学金”。您能谈谈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吗?
周志华:我现在已经指导了5位博士生,毕业1位,在校4位,他们中有4位获得了“微软学者奖学金”,对此我很高兴,甚至比自己得奖还高兴。不过在指导学生方面,其实我还不太有经验,还在不断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成为“微软学者”。
《计算机教育》:我们知道,您在2006年又获得了第一届“微软青年教授奖”,您能否谈谈自己对这两个奖项的看法?
周志华:“微软学者”现在已经有很高的声誉,不少人认为这是国内计算机学科博士生的最高奖。“微软青年教授奖”的主旨是支持青年教师,虽然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还没几年,但是这个奖很重要。学校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教师是相对稳定的。要创办高水平的学校,拥有高水平的教师是最重要的。以往国内对青年教师的奖励和培养相对较少,微软亚洲研究院意识到这一点,给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大力支持,这是很有远见的。
《计算机教育》:您能否说说“微软青年教授奖”对您有何帮助和作用?
周志华:最直接的就是,微软青年教授奖的经费使得我的团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国际会议,现在我的研究组每年可以向几个国际顶级会议投稿,我们被国际同行了解的速度明显比以前快得多。
《计算机教育》:您获得第一届“微软学者奖学金”到今天,整整十个年头过去了。作为一名与微软结下不解之缘的年轻学者,您有什么感受与大家分享呢?
第一届广东省脊柱外科学分会学术会议暨第六次全军颈椎/关节外科和首次数字骨科国际研讨会会议通知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
广东省骨科矫形技术及植入材料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会议纪要
骨科发展的创新与传统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疗效的评估
全军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分会成立大会暨云南省骨科学术会议通知
自体骨移植替代方法: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
特发性胸椎左侧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关节间隙螺钉加寰椎挂钩治疗齿状突游离小骨
第二届全国脊柱非融合与融合新技术研讨班通知
腰椎退行性疾病Dynesys动态固定早期临床观察
关节镜微创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关节镜下单隧道双束异体胫前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2009年人工关节置换标准化手术学习班通知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位置觉和运动觉的早期观察研究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回顾性分析
关节镜下月国绳肌腱及生物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
人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鉴定
骨科英汉词汇
XIAP表达在IIB期骨肉瘤早期预后的意义
医学论文统计表绘制的常见错误
同种异体皮质骨段移植在治疗四肢骨骨不连中的应用体会
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实践指南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科及相关学科常用网址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量丢失的研究进展
去分化软骨肉瘤的研究现状
数字骨科——信息化世纪的新骨科 数字骨科入门(一)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第一届经口咽寰枢椎前路复位钢板系统(TARP)内固定技术学习班通知
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与入路选择分析
文献标识码和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及粗隆下骨折
弹性矫形器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提供有效的固定和支撑
复合振动对去势大鼠腓肠肌肌纤维的影响
异种半月板移植实验研究的初步报告
跟腱区动脉血供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辛伐他汀对钛颗粒刺激人单核细胞形成破骨细胞的影响
测量股骨髁旋转力线的比较研究
骨科技术创新的哲学思考
广东省第一次脊柱外科学学术会议暨全军第六次颈椎/关节外科和首次数字骨科国际研讨会会议纪要
计算机辅助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参数的获取
第一届全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经骨折椎单节段复位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单侧后路腰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随访
显微镜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伴腰椎不稳的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技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慢性腰背痛
MED镜下对变异神经根处理的探究
第四届湘雅国际脊柱外科学术大会暨2010中国骨科医师协会(长沙)脊柱外科新技术培训班通知
空心螺钉微创治疗Barton掌侧型骨折
顺行髓内钉转子入路与梨状肌入路治疗股骨骨折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
移位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腰椎间盘退变研究的方法学选择与评价(一)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型技术 数字骨科入门(二)
成人寰枢椎正常旋转度的CT研究
颈椎后凸畸形外科治疗的几个相关问题
腰椎棘突间稳定器(Wallis)早期疗效分析
多种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技术的临床组合应用
旋转臂自锁式髓内钉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
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胸腰段脊柱结核
单球囊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伤椎内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USS在胸腰段手术中的应用
大鼠正常与退变性髓核突出导致神经根性疼痛的对比研究
MMP-2、12在兔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及与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扩增及诱导分化
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微型钢板在治疗手掌(指)骨骨折中的应用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腰椎间盘退变研究的方法学选择与评价(二)
黄韧带骨化症发病机制与病理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Simpleware软件功能及其在数字骨科的应用 数字骨科入门(三)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Barns-Jewish医院脊柱外科见闻
编辑数字骨科专题 实践转化医学理念
经口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手术——TARP相关理论与手术技巧
硬组织外科临床数字技术系统研究
数字化骨科手术新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广泛应用
足外侧柱延长术后患者足底压力与疼痛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在复杂足踝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改良二维X线导航模拟椎体三维影像引导胸腰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应用
第一届经口咽寰枢椎前路复位钢板系统(TARP)内固定技术学习班会议纪要
颈椎椎弓根进钉通道、进钉点与椎体外侧面三维关系定位分析
计算机辅助在合并关节畸形的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
有限元方法在术前计划中的应用:颞下颌关节强直治疗方法的选择(英文)
胸椎椎弓根进钉通道随外偏角变化的数字解剖学研究
AO脊柱手册(精装)
数字化导航模板辅助胸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实验研究
基于X线图像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在体运动学研究
Mimics软件在数字骨科的应用 数字骨科入门(四)
腰5椎体Ⅱ度以上峡部裂性滑脱的手术策略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
ICICS 2013将为国内外信息安全学者与专家齐聚一堂,提供探讨国际信息安全前沿技术的难得机会。作为国际公认的第一流国际会议,ICICS 2013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促进我国信息安全学科的发展。本次学术会议将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和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并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会议论文集均由德国Springer出版社作为LNCS系列出版。ICICS2013欢迎来自全世界所有未发表过和未投递过的原始论文,内容包括访问控制、计算机病毒与蠕虫对抗、认证与授权、应用密码学、生物安全、数据与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分布式系统安全、电子商务安全、欺骗控制、网格安全、信息隐藏与水印、知识版权保护、入侵检测、密钥管理与密钥恢复、基于语言的安全性、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安全认证、云安全、无线安全、安全模型、安全协议、可信计算、可信赖计算、智能电话安全、计算机取证等,但又不局限于此内容。
作者提交的论文,必须是未经发表或未并行地提交给其他学术会议或学报的原始论文。所有提交的论文都必须是匿名的,没有作者名字、单位名称、致谢或其他明显透露身份的内容。论文必须用英文,并以 PDF 或 PS 格式以电子方式提交。排版的字体大小为11pt,并且论文不能超过12页(A4纸)。所有提交的论文必须在无附录的情形下是可理解的,因为不要求程序委员阅读论文的附录。如果提交的论文未遵守上述投稿须知,论文作者将自己承担论文未通过形式审查而拒绝接受论文的风险。审稿将由3位程序委员匿名评审,评审结果为:以论文形式接受;以短文形式接受;拒绝接受。
ICICS2013会议论文集可在会议其间获取。凡接受论文的作者中,至少有1位必须参加会议,并在会议上报告论文成果。
投稿截止时间:2013年6月5日 通知接受时间:2013年7月24日 发表稿提交截止时间:2013年8月14日
会议主席:林东岱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程序委员会主席:卿斯汉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教授
Jianying ZHOU博士 Institute for Infocomm Research,新加坡
程序委员会:由国际和国内知名学者组成(参看网站 http://icsd.i2r.a-star.edu.sg/icics2013/)
关键词:梵高油画;流体风格;涡旋状;多尺度弧形笔刷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o make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of a more realistic fluid style (vortex) van gogh painting effects, 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scale anisotrop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the simulation method, the method using P - and j. m. eickert weighted model in filtering the noise produced when the false stripes to simulate the van gogh painting of spirals, and joined to the flat areas when drawing oil painting gaussian noise and using multi-scale curved brush technique to handle the whole rendering proces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very good to simulate the van gogh painting abstract effect, also added administrative levels feeling of the painting and more vortex.
Key words: Van gogh painting;Fluid style;Vortex shape;Multiple scale Curved Brush
1引言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硬件和算法的不断发展、改进,非真实感绘制(NPR)逐渐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梵高作为后印象派画家,其画开辟了用色彩表现艺术家主体情感世界的一条道路,画中强烈的色彩、涡旋状和人物情感的融入,震撼观者的心灵[1]。近几年,出现了几种模拟梵高油画效果的方法:文献[2]提出一种流体模拟算法,虽能得到较好的效果,但过分依赖参考图的流体线条;文献[3]则采用自适应LIC绘制流体方法,得到图像的涡旋状效果不强烈;文献[4]提出了流体参考图的融合方法,其缺点是参考图纹理的丰富程度以及图像融合算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油画的最终效果;文献[5]提出基于矢量场可视化的绘制技术,该方法虽然效果不错,但油画的层次感不强;文献[6]提出一种实现流体风格梵高油画特效的方法,采用偏微分方程进行模拟,缺点是忽略掉许多图像细节、缺乏层次感,其效果见图1、图2。本文在文献6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改进,务求达到最佳效果。
2 多笔触各向异性梵高油画渲染方法
本方法针对文献6的不足,图像细小纹理的丢失和图像层次感不强的特点,采用“纹理尺度”和多种尺度弧形笔刷技术来处理。概括为:①使用一个衡量纹理大小的算法(角二阶矩),人为设定范围来筛选出细小纹理,对这些纹理仅微油画处理,以便保留小纹理;②在图像平坦区域人工增加高斯噪音来丰富图像的波动效果。③为达到手工油画丰富的层次感,采用
多种尺度弧形笔刷绘画方法来渲染,以达到最佳效果。
对任何一幅图像,首先使用多种尺度弧形笔刷绘画渲染方法[7]。其具体实施思想为:在绘制时采用不同大小的笔刷来渲染不同层次的细节,用粗大的笔刷来描绘远处的景物采,用细小的画笔来绘制近处的景物,并且使用弧形的笔触来绘制连续的图像颜色区域。具体可分4步:①计算颜色参考图像与入图像在每个象素上的颜色空间距离。②逐一扫描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对于坐标处的像素,求其邻域内的平均颜色空间距离,若该值大于给定阈值,则以该领域内具有最大颜色空间距离的坐标点作为笔刷落点,并将其加入笔刷落点链表中。③从笔刷落点链表中随机地取出落笔点在画布上沿向量参考图的梯度法线方向(即笔刷方向)进行绘制,重复此操作,直到该链表为空。④根据用户设定的笔刷大小,由大到小,重复①到③在画布上进行多重绘制,得到最终绘制图像。
其次给图像平坦区域按公式1加入随机高斯噪音。
3该改进方法处理流程
本方法处理的具体步骤如下:
Step001:输入原始图像U;
Step002:用多种尺度弧形笔刷的绘画渲染方法将U处理为Impressionist风格U1;
Step003:在图像的平坦区域加入随机高斯噪音(增加平坦区域的纹理)得到U2;
Step004 输入一个可变参数n,将U2分块为U2n(其中n为可变数,代表所有分块数),对每块图像计算图像的能量,根据计算的总结果设定过滤尺度值,判断那些块需要微油画处理,那些直接进行油画处理,然后进入Step005;
Step005:使用j.weickert模型的改进算法对U2n进行分类扩散处理(根据过滤尺度值),得到U3。如果处理的效果不佳可以进行多次油画处理。此处的分类即正常油画处理、微油画处理和不处理,具体需要根据效果来定;
Step006:用photoshop中的“曲线”来调整U3色调来达到最佳效果U4;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
图 3 改进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4 实验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matlab进行仿真处理,图4为原始图像,图5为文献6处理的效果,图6为多尺度弧形笔刷渲染的效果,加入方差为0.05的高斯噪音后得到图7,最后经过二阶矩阵和P-M、J.Weickert的加权模型处理后得到最终效果图8。
比较文献6的效果“图5”和本文改进方法的“图8”,可看到:新方法使图片的层次感更强烈,流体纹理更加丰富,对于眼睛周围的细小纹理在油画处理后得到很好的保留,即保留了细小纹理。本方法中为达到最佳效果,对添加噪音、纹理尺度以及流体处理的尺度都需多次调节。
5结束语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本文方法很好的完成梵高特效油画的模拟,特别是经过多尺度笔刷和颜色的渲染,使处理后的油画更具有层次感和视觉效果;文中使用了纹理尺度,保证了图片油画处理时可以保留细小的纹理;在平坦区域添加了噪音,增加了平坦区域的流体效果。
图6 多尺度弧形笔刷渲染效果
图7 加入方差为0.05的高斯噪音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涛,基于NPR的梵高油画特效方法综述[J].科技广场,2014(11):100-104.
[2] 赵杨,徐丹.运用流体模拟的油画生成方法[J].
Journal of Software,2006,17 (11):1571-1579.
[3] 钱小燕.一种流体艺术风格的自适应LIC绘制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44(9):1558-1594.
[4] 张茜.基于图像的流体型风格画仿真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J],2011,32(11):3796-3798.
[5] 钱文华.基于纹理的非真实感绘制技术研究[D].云南昆明:云南大学,2010:73-99.
[6]王涛,邓丽君.一种实现流体风格(涡旋状)梵高油画特效的方法[J]. 信息通信,2014(7):38-40.
[7]Pasquale Legato,Rina Mary Mazza,RobertoTrunfio.Simulationbased optimization for discharge/loading operations at a maritime container terminal[J]OR Spectrum,2010,32(3):543-567.
[8]R少平. 基于盲反卷积的图像上采样算法[A]. 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 2010.
[9] 王大凯,候榆青,彭进业.图像处理的偏微分方程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5-140.
1月14~16日,2010国际LP&GP合作浦东高峰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峰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与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共同主办。
国际LP&GP合作高峰会是中国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领域的年度顶级盛会。本次峰会共有全球VC/PE领域90多家大型LP代表,120多家优秀的GP代表,60多位政府金融机构的官员、80多位专家学者和50多位媒体记者等400余人出席。
峰会期间,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高盛集团大中华主席胡祖六,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龚方雄、汇丰创业投资亚洲有限公司董事兼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梁英杰、德劭集团董事总经理孟亮等嘉宾出席了高层论坛并对2010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及全球LP、VC/PE发展格局作了精彩演讲。
本次峰会进一步加深了国际大型LP、优秀GP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动态,行业发展趋势及风险投资相关政策的了解,对促进本土民间LP的培育,搭建LP与GP之间交流合作平台,探讨资本持续增值之道、促进国内外LP与中国GP的有效对接,吸引国际资本入驻中国、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模、仿真与优化国际学术会议在京召开
由北京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建模、仿真与优化国际学术会议于2009年12月底在北京召开。会议旨在为广大从事建模。仿真、优化及其应用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大型交流平台,使更多的学者有机会接触学科前沿、拓展科技视野,共同推进建模、仿真与优化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近年来,建模、仿真和优化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工程、管理科学,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军事装备等各个学科领域,并逐渐成为推动现代科技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技术。建模、仿真、优化技术的成熟和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促进行业技术革新和优化,是各行业、各领域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科学技术。大会涉及选题范围有:建模理论与方法(包括博弈论、概率模型、统计分析、随机过程。系统动力学等),仿真理论、方法与工具(包括统计方法、人工智能、数值模拟等),优化理论与方法(包括遗传算法,蚁群优化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拟退火算法等),建模,仿真,优化技术在管理和工程领域的应用。是各行业,各领域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科学技术。
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由国家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康拓科技开发总公司承办的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研讨会于2010年1月15日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国内自动化领域的二十余位专家、用户代表及媒体代表出席了会议。
1.科研项目情况
2020年度,我院共获批科研项目项,获准经费万元。其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经费 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经费万元。
教育部项目项,经费万元;科技部项目项,经费万元;国家民委项目 项,经费 万元;国家语委项目项,经费万元。
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 项,经费万元;内蒙古科技厅项目 项,经费万元(注明项目类型,如内蒙古科技攻关计划、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内蒙古教育厅项目 项,经费万元(注明项目类型,如内蒙古青年科技英才、内蒙古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等);内蒙古民委项目 项,经费万元;内蒙古社科联项目 项,经费万元;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项目 项,经费万元。
赤峰市社科联项目 项,经费万元;赤峰市科协项目 项,经费万元;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项,经费万元。
校级项目 项,经费万元。
其他项目(备注说明项目批准单位) 项,经费万元。
2. 科研成果情况
本年度我院以排名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 篇,其中SCI 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篇、EI 篇。
排名第一作者撰写专著 部、编著 部、译著 部、教材 部。
排名第一作者授权专利项,其中发明专利项,实用新型专利项,外观设计专利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项。
排名第一获得自治区级政府奖励 项,排名第一获得赤峰市政府奖励 项。
成果转化 项。
3. 学术交流活动情况
概述学术活动开展基本情况,含①举办或承办学术会议,②教职工学术讲座,③外聘专家学术讲座,④外出参加学术会议,⑤学术交流活动经费使用情况。(需要学术会议或讲座的次数和名称)
4. 科研机构运行情况
概述依托于本院的各级科研基地、科普基地、科研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校、市、区级)、研究中心、研究院(所)等基本信息(含获批时间、机构级别、负责人信息、团队人员、联系方式)、基本运行、学术交流、服务社会、成果产出及经费运行等情况。
注:上述科研机构包含我校与其他机构联合共建的各级各类研究机构,如为新建机构,需要提交原始机构成立批文及相关证明。
无科研机构不填
5.科研创新团队情况
概述依托于本院的自治区级、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情况(含带头人信息、团队人员、成果产出、服务社会及经费运行等情况)。
(2013年批准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要按照上述要求来写,2020年新批准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来写,有传承关系的请标注清楚。)
无科研创新团队不填
6. 两级化管理下放科研经费使用情况
两级化管理下放科研经费3万元,2020年度使用金额为: 元,用于XXXXX支出(需要详写),剩余 元。
二、科研工作管理情况
1. 科研计划完成情况
概述年初科研计划的完成情况,未完成的要给予说明。
2. 科研管理队伍
科研管理队伍是否完善(有无分管科研的副院长,有无较为稳定的科研秘书),分工是否明确、责任是否具体且能够落实到人,科研管理人员能否胜任科研管理工作,能否及时解决科研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否重视科研工作和本单位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等。
3. 科研管理制度及运行
科研相关规章制度(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专著资助、学术交流、创新团队等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4. 日常科研管理
各类科研项目、奖励申报及学术专著出版基金的初评审核情况,项目实施过程监督情况,意识形态责任落实情况等。
5. 科研档案管理
历年科研成果,项目的申请书、任务书、中期检查报告、结项书,科研会议记录,评审记录,科研活动计划总结以及其他科研管理运行过程中的文件记录等。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存在的困难、问题
2.改进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 血液回收;控制性降压;异体输血;脊柱;外科;脑组织氧合;乳酸代谢
[中图分类号] R3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5(c)-000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autologous blood recovery combined with controlled hypotension technology in reducing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 and analyze its effect on brain tissue oxygenation and lactic aci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surgery. Methods 80 cases with spinal surgery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randomly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autologous blood recovery combined with controlled hypotens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autologous blood recovery. The intake and output of the two groups in peri-operation were compared. The hemoglobin (Hb), cerebral oxygen consumption level [C(a-jv)O2], cerebral oxygen extraction rate(CERO2), arteriovenous blood lactic acid content (ADVL) before operation, immediately after and 24h after operation were counted and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after stable was also compared. Results The volume of blood loss, drainage and urine during operation between the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ut the volume of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but immediately after operation and 24h after operation, Hb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But the CERO2 immediately after operation and 24h after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Blood recovery; Controlled hypotension; Allogeneic transfusion; Spine; Surgery; Brain tissue oxygenation; Lactic acid metabolism
脊柱外科手术多为大型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且术中出血量极大,为保证安全,必须行有效的术中及术后补血[1]。但异体输血可能导致溶血、异体免疫等并发症,且可能存在血源不足的问题,故目前有研究推荐应用自体血液回收[2],且指出联合应用控制性降压能够更显著地减少异体输血量[3]。然而控制性降压为非生理状态,有可能导致重要脏器缺血,造成其它严重并发症。为验证两种异体输血方法联用的安全性,该研究以脑组织氧合和乳酸代谢为例,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符合上述要求患者80例,行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女比例13:7,年龄33~71岁,平均(53.2±7.1)岁;对照组男女比例14:6,年龄36~73岁,平均(53.7±7.6)岁。
1.2 方法
患者均行脊柱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方案基本一致。对照组予常规自体血液回收;观察组联合应用自体血液回收及控制性降压技术。
1.2.1 控制性降压 术中予硝酸甘油(国药准字H20057880,1 mL:5 mg)持续静脉泵入,速度0.5~5 μg/(kg・min),使MAP逐渐、缓慢降低至基础值的70%,期间根据生命体征调整给要速度,至主要操作结束后,立即停止给药。
1.2.2 自体血液回收 血液回收机为国产自体-2000型,创口血液经管道通过滤网存储至储血器,管道配套连接抗凝药滴管,持续提供肝素生理盐水(2 500 U肝素:500 mL生理盐水)。肝素生理盐水与血液混合比例1:5。行清洗式血液回收,洗出后血液即刻回输,仪器参数均为出厂设置。
1.3 纳入标准
ASA Ⅰ~Ⅱ级,脊柱骨折,行外科手术治疗者;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未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符合手术指征;术中失血超过500 mL;知情同意;入院时间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该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4 统计项目
①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行颈静脉逆行穿刺、采集血液标本行血气分析,检测统计对象颈静脉血氧分压、颈静脉血氧饱和度、颈静脉球血乳酸含量;动脉穿刺,检测统计对象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乳酸含量。参考Fick公式计算上述时刻脑动脉血氧含量、颈静脉球血氧含量、脑氧耗[C(a-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动静脉血样乳酸含量差(ADVL);②统计围术期出入量,包括失血量、引流量、异体输血量、尿量;③统计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血红蛋白(Hb)水平;④统计术中持续性降压稳定时平均动脉压;⑤统计围术期不良反应。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按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
2 结果
2.1 围术期出入量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4.0±0.8)h对比对照组(4.0±0.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除异体输血量外,其它统计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脑组织氧合和乳酸代谢对比
两组C(a-jv)O2、ADVL在各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24 h CER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围术期Hb及MAP变化对比
观察组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 H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围术期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围术期未出现不良反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数学期间出现过敏性发热1例、荨麻疹1例,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术后亦无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相较异体输血,自体血液回收有显著优势,如可避免血源短缺、免疫相关并发症等,故已得到全面普及,但实践表明,即便行自体输血,患者围术期可能还需要补充异体血,这可能与集体应激、创伤等因素有关[4],并提示还需通过其他策略进一步减少异体血输注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4.0±0.8)h对比对照组(4.0±0.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除异体输血量外,其它统计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例对照组仅行自体血液回收,围术期消耗异体血(2.5±0.6)U,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行控制性降压技术,异体血消耗量下降至(0.6±0.2)U,可见控制性降压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异体输血量。
然而控制性降压状态下,机体血流灌注异常下降,可能影响重要脏器新陈代谢,考虑到脑组织在人体内新城代谢率最高、对缺氧较为敏感[5],该研究认为分析患者脑组织氧合和乳酸代谢可能有助于评价自体血液回收联合控制性降压对机体缺氧、缺血的影响,结果则显示观察组脑组织氧储备良好,乳酸代谢亦无明显变化。此结果较为合理,主要是因为本研究以颈静脉球血气参数、Fick公式计算脑组织氧合及乳酸代谢,而颈内静脉球部血不包含颈外静脉血,多来自大脑半球。
两组C(a-jv)O2、ADVL在各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24 h CERO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CERO2则与Hb差异无关,此指标仅与有氧代谢及脑血流量有关,因此能更清楚地反映患者脑氧代谢情况。观察组在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该指标更低,这说明观察组减少异体输血的策略能够减少脑神经细胞从动脉血氧中摄取氧,从而改善微循环,增加脑组织氧供,查本俊等人的亦得出了相似的结论[8]。对照组此指标术后上升,则表明脑氧代谢高,可能出现脑缺氧问题。本例术中及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则提示只要掌握输血指征,保证红细胞水平,无论是何种输血方案,均有较高的安全性,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类似[9-10]。
ADVL则反应无氧代谢程度,该指标越高,无氧代谢率越高。本研究结果指出两种输血方案下,患者ADVL并无明显差异,说明联合应用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液回收,并不会导致脑组织无氧代谢增加。
由上述3指标的变化,能够看出两种减少异体输血量的策略联用,不仅能够协同降低异体输血量,还不会严重影响脑氧供需平衡。为明确两种策略对机体循环的影响,本研究还直接检测了患者的Hb及MAP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即刻及术后24 h H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杨文荣,杨洪光,艾登斌,等.急性高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回收在腰椎手术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5):455-457.
[2] Tsuno NH, Nagura Y, Kawabata M, et al. The current status of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in Japan - The importance of pre-deposit autologous blood donation program and the needs to achieve patient blood management[J].Transfusion and apheresis scienc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World Apheresis Association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Haemapheresis, 2013, 49(3): 673-680.
[3] 吴萍,林梓霞,郑良杰,等.脊柱手术中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联合血液回收减少术中出血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30):89-90.
[4] 苗玉良,刘艳,任冬云,等.自体血回收-回输术用于脊柱侧凸术效能的分析:基于倾向值匹配法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4,34(6):733-735.
[5] 唐纯海,吴全理.术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术中自体血回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天津医药,2012,40(2):178-179.
[6] 张学康,赵为禄,闵佳,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氧代谢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2):109-112.
[7] 韩明明,赵国庆,苏毅,等.尼卡地平与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2):282-284.
[8] 查本俊,吴志云,熊华平,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低中心静脉压对肝癌手术脑氧代谢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5):454-457.
[9] 涂杰,张炳东,吕静,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脑氧代谢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265-2268.
286、386、奔腾2、奔腾3……10年前的中国计算机研究紧紧跟在国外巨头身后,一步一步艰难追赶;10年后的今天,“天河一号”“神威蓝光”“星云”“深腾”等组成的我国超级计算机方阵已然挺进世界前列,“天河一号”一度问鼎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第一。
中国追赶世界科技前沿的脚步从未停止,追求自主创新的梦想从未熄灭。与超级计算机的发展一样,10年间,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科技发展也进入重要的跃升期。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期许中,科技工作者一路逐梦,又脚踏实地,使中国科技在众多领域从国际最高水平的“追赶者”变成了“同行者”。
从落后两代到比肩同行
9月11日上午,全部采用国产CPU和系统软件构建的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神威蓝光”,在山东济南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验收会上,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项目领导者、美国田纳西大学计算机科学家杰克·唐加拉对“神威蓝光”的性能“感到吃惊”。
在我国另一套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副总设计师卢凯印象中,就超级计算机而言,西方国家前来与我国交流合作是近些年才有的事情。
此前,技术水平悬殊带来的屈辱和尴尬仍然清晰可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气象局引进国外超级计算机,对方要求机房24小时监控,全由外国人操作,中国人不得入内。窘境下追赶的艰难可想而知,2001年10月,我国第一款通用式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龙芯”问世,性能与国际芯片业老大英特尔奔腾2相当,而当年4月英特尔早已推出了性能更加强大的奔腾4。
没有自主CPU就没有独立自主的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安全可言。加速追赶拉开帷幕。
2001年9月,国家“863信息技术领域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课题申请指南”,明确提出“掌握一批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关键技术,提高我国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
“要与别人平等交流,你必须有绝活。” “天河一号”主任设计师卢宇彤说。如今中国超级计算机领域的专家经常被邀请到国外作学术报告,和过去的处境天壤之别,“天河一号”“神威蓝光”等我国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不但性能与国外最先进的水平相当,还拥有很多我国特有的技术。
超级计算机只是一个缩影。
2011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我国制造任务的首件产品全长780米的“ITER环向场超导导体”正式交付启运,将用于ITER装置的建造,这意味着我国在ITER采购包中进度第一。
更为重要的是,导体生产实现了100%国产化,这在ITER七方中只有我国、日本能达到。在承担ITER导体任务的六方中,我国是唯一做到所有试验样品全部一次性通过严格苛刻的国际验证的国家,且产品性能优异,处于六方的前列。
10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提升,重点领域初显跨越发展态势。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超级杂交水稻、高速铁路、实验快堆、量子通讯、铁基超导、载人深潜、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在诸多高技术领域,我们终于比肩“先进水平”。
从技术追赶到产业突围
2012年1月,由我国提交、大唐电信拥有核心基础专利的TDLTEAdvanced技术标准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接纳为4G国际标准。
“十多年前,突破核心技术、成为国际标准真是难于上青天。”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陈山枝回忆说,跨国企业巨头不仅垄断了核心技术和国际标准,而且垄断了产业链上所有的关键设备和生产工艺。当时国产手机里面的主板和芯片都是从国外公司进口的,还要交巨额专利费。
十多年,中国通信技术终于从追赶世界变成了与世界同行。这背后,是中国科研人员努力的追赶:从全面落后、被动模仿,到苦苦追赶、缩小差距,再到实现齐头并进和局部领先。
十年前,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深受“卡脖子之痛”的远不止通信领域。机械制造行业深受大型铸锻件依赖进口之苦,国外企业借机提价,价格一涨再涨,交货期一拖再拖。在汽车制造领域,真正的国产轿车仅占10%;在医药研发领域,97%的化学药品为仿制药,医疗器械设备大量依赖进口……
像4G技术一样,我国很多高新技术领域经历了从一片空白,到追赶跨越,直至在某些领域与世界同行的发展历程。
10年之间,我国系统攻克了核电、水电、火电、船用柴油机等领域亟须的一批大型铸锻件制造关键技术,形成了一系列重大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初步实现了产业突围。
8月15日,国家电网对外宣布,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张正陵介绍,我国蒙东、蒙西、甘肃、冀北4个地区风电年发电量占用电量比例分别达到40%、12%、11%、9%,与丹麦、德国、西班牙水平相当。
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万水千山转瞬掠过,没有颠簸,极少噪音,座椅格外舒适,车厢清静怡人。2004年之前,中国还没有一寸高铁,短短几年中国正由高铁技术引进国成为这项技术的输出国。
以歼-10战机的成功研制为标志,我国军机实现了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越。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成品和新方法,被广泛推广运用到“枭龙”、新“飞豹”、“猎鹰”等研制中,航空工业及相关行业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制造水平随之跃升,我国航空装备研制,已经或正在向着世界“第一方阵”挺进。
走出受制于人的阴影并不容易。进入新世纪,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隐忧,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使我国在全球化的产业价值链上处于低端,如何突围,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科技。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一个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谋划、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升级,我国各行业和领域的科研人员都加快了追赶的脚步。
2009年一场国际金融危机给市场带来阵阵寒意,很多中国企业靠着科技的“护身符”度过寒冬。
“中国要告诉世界,我们不仅有成本低的优势,而且有质量更好、效率更高的技术优势,这是一个创造。”在科技部部长万钢看来,在应对危机的这场竞赛中,中国不仅没有落后,而且交出了较为满意的答卷。
从“台下听众”到“大会主席”
8月下旬,有天文学“奥运会”之称的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天文学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揭示宇宙的秘密。
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这一盛会。此时,另一个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也在同一栋楼内举行。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将主办地选在了中国,不仅因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实力能够承办此类大型会议,更为重要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我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大大提升,为中国赢得了“话语权”。他们从昔日的追赶者,变成了世界一流科学家群体的同行者。
去年年底的一天,国家会议中心四层报告厅,一段极具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后,第十二届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大会正式开幕。从会场最后一排望去,近千名与会代表中,黄头发、棕头发的占了半数有余。虽然来自不同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来中国“取经”。
在这场4年一次、素有国际岩石力学界“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会议上,他们还将见证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成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科学家首次当选该国际组织的主席。他就是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研究员冯夏庭。
“过去是国外的工程多,学科发展得好,现在可不一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接受采访时说,“如今外国专家都喜欢往中国跑”。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等全国学会分别成功举办了2011年国际云计算研讨会、第17届国际生物物理大会等610余个重要国际科技会议,在“自家门口”向世界展示中国相关领域科学发展水平和重大成就。
把“国际舞台”搬回家的同时,我国科学家在各种国际组织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截至2011年,中国科协代表中国科技界加入240余个民间国际科技组织,推荐317位科学家担任民间国际科技组织各类职务。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曾把近十几年我国科学家参加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变化,总结为“五个转变”:从简单参与到现在牵头发起积极承担转变,由原来人员、信息为主的学术交流向以项目为主的合作交流转变,从短期向长期的国际合作转变,从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的转变,从分散的向集群的国际合作转变。
李家洋还说,原来的交流更多是以跟踪学习为主的交流与合作,现在更多的是牵头提出、积极组织国际合作计划,并在合作计划中承担重要职责。
关键词:计算机;局域网;网络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3-0000-02
局域网是日常生活中工作,学习生活中为人们提供网络服务,信息传递的基本网络单元。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递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学习和工作效率等。为保证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受人为因素和网络故障因素的影响,所以人们针对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采取了定期维护的措施。基于局域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落实局域网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了时展对信息维护技术发展的新要求。
一、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的技术要点
(一)概述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的基本概念
网络维护是确保网络传输的正常;掌握公司或者网/光纤网络布线机柜布局,设备的配置及配置参数变更情况,备份各个设备的配置文件,负责网络布线配线架的管理,确保配线的合理有序。
(二)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基础要点归纳
1.局域网计算机客户端维护
局域网计算机客户端的网络维护,应从系统安装盘、驱动程序、应用程序、工具软件等四个方面开展。
(1)基于windows xp专业版在局域网中的广泛用户群体,所以在进行局域网计算机客户端维护时,对windows xp共性问题的掌握,可以提高客户端维护效率。
(2)对客户端的驱动盘做好备份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不同型号无线上网卡、打印机的驱动程序的收集。
(3)家庭用户和办公用户,都要采用质量较好的应用软件安装盘,
(4)客户端电脑维护光盘要配备常用的工具软件。
2.局域网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维护要点归纳
(1)在进行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的时候,如果遇到IE不稳定的情况,维护人员可以查看IE安装的插件中是否存在恶意插件,如果发现恶意插件存在就要将其禁用。
(2)为避免局域网计算机受到网络病毒的攻击,计算机操作人员要熟记常用服务,一旦在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发现没有说明的服务或是无依存的服务,就要有意识的对其进行重点排查。
(3)养成定期维护检查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习惯,进行系统检查的工具软件,最好采用专用的安全软件,例如360安全卫士或者是QQ管家等。
(4)针对经常出现死机的需要系统重置的计算机,在进行系统重置之前一定要将可能发生丢失的信息进行备份。以免因为系统还原,导致个人重要信息无法还原的后果。
(5)人为因素导致计算机故障的几率,其他因素是导致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故障几率的整数倍,所以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要加强对用户进行计算机技术和常见故障处理以及预防方面的培训。
(6)在进行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的过程中,如果网络连接情况满足远程控制要求,那么维护人员可以采用WINDOWS MESSAGE 或远程桌面的方式,排除计算机故障。
3.局域网计算机安全设置系统的维护要点归纳
(1)为了降低因他人随意进入计算机导致感染病毒的风险,操作人员应对计算机设置使用密码。
(2)刚完成系统的计算机,首先要将微软网站中系统补丁打算。然后开始上网操作。
(3)局域网计算机安全设置系统的维护工作中,病毒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强化使用计算机人员的计算机病毒预防意识的同时,还要提倡计算机使用者养成良好习惯,定期划分网络环境。
(4)提高计算机的使用速度,计算机的使用者除了要关闭一些无用服务以外,还要在关闭系统的前提下,还原C盘储存空间。要实现提高提高计算机的使用速度的目的,要可以采用合理设置计算机讯内存的方式实现。
二、强化维护人员对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的认识
要保证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工作可以有效被落实,除了要加强对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技术维护的力度以外,还要强化维护人员对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的认识。强化维护人员,对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强化对网络设备的认识
维护人员要保证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可以实现维持网络安全的目的,就必须强化自身对日常常见网络设备的认识,除了要明确常见网络设备的基本信息,还要明确网络设备日常使用工程中的常见故障,和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二)强化对网络结构的认识
维护人员要保证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可以实现维持网络安全的目的,就必须局域网内部的网络布局情况,和局域网内部的Internet连接情况。主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局域网内线路走线情况。
2.局域网内部连接线路名称和编号。
3.明确局域网各个网段分布。
(三)强化对局域网运行情况的了解
维护人员要保证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可以实现维持网络安全的目的,还要对局域网各个网段的网络运行情况进行了解。了解局域网的运行情况要各个网段信息传输情况、信息来源情况、服务器繁忙程度、网络传输能否满足客户需要等。
(四)强化对常见网线故障的归纳
网线制作是否满足局域网信息传输对网线的要求,往往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的一个重点。所以维护工作还要注意对网线可能引起的网络故障进行归纳,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总结
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是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较为关键的一项工作。落实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是为社会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保障的重要前提。基于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网络维护人员,要强化自身责任意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对网络维护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以便适应未来的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维护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程卫骥.浅析网络安全的威胁因素及防范措施[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1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3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