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效课堂的建构范文

高效课堂的建构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课堂的建构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效课堂的建构

第1篇

一、追求高效深度

寻找高效课堂真谛,需要回到育人。如果只看到“分数、人数和钱数”,而不见“人”,教育就是不健康的,学生的生命意义、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智慧发展就会得不到保障。回到原点看教育、看高效,最根本的是要走出升学教育与育人为本对立的思维模式。其实,真正育人的教育,不应该只有促进升学、保障升学的部分,应该还有更深刻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我们认为,高效的本质应该是学生通过掌握知识媒介而真实成长,而不是知识通过学生媒介而传输!

因为,高效课堂不仅仅只表现为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还应该有节约性、生成性、建构性、大容量、快节奏、全员性等基本特征。节约性即师生课余预习、当堂完成、复习巩固,以少投入达到大效果,还要发展学习兴趣与个性特长;生成性即学生大面积完成预定学习任务,生成学然后知不足的积极情感;建构性即学生在教师组织与指导下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主动建构知识;大容量即努力实现三维目标,师生、生生互动性强,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拓展性,学生收获大;快节奏即课堂结构紧凑合理效率高,适度焦虑进行学习,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高;全员性即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实现全员互动,最终人人进步全员达标。一句话,真正的高效应该从关注人的知识掌握效益转向掌握知识的人――“学生”的成长,应该从教学走向教育,走向关爱人,走向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实现“生命增值”。

二、追问目标落实

“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成果,而不是三个目标、三种目标,它并不是轻视“双基”而是意味着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其实质是关注学生,关注的重心应该是由关注学生掌握的知识到掌握知识的学生。这里要注意对“三维目标”的误读和曲解,如理解为“三维教学目标”。作为新课程的“独创”,这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它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可以说,“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落脚点是学生,我们关注的重心和针对目标就应该关注“掌握知识的人”――学生,而不应该是物化的知识完全掌握、教学目标高度达成或者阶段利益与个人或部分人利益的实现。

三、提升生命高度

我们认为,构建高效课堂,应该从教育的高度重构课堂,重心和重点应该由关注知识掌握和分数高低,前移为关注掌握知识的人――学生,而不仅仅是浮躁的物化的教师的教学目标、显性的知识达成。高效课堂所追求的是学生高效的自主发展,应该体现出“学生发展为本”的全人教育理念;努力实现“基于学生体验”的内容组合;关注学和主动参与,体现从“灌输”转向“对话”的操作原则。努力实现课堂教学这样的美好图景:课堂是社会交往的舞台;课堂是文化生活的沃土;课堂是生命活动的历程;课堂是精神生活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精神成人。6 为此,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高效根基:生命价值。没有生命的到场,一切学习无从谈起。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一个有潜力、有价值、有活力、有尊严的个性存在。所以,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时打通“文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线与隔膜,不断改善学生的教育生存和学习生活的方式,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浅层兴趣和长远动机,激励积极思维,促进多维互动,实施全人教育,努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7,努力使课堂成为生命张力和思维想象的涌动场所,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激活状态,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为此,要真正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价值,努力实现师生生命意义的共同飞跃,这才是我们建构高效课堂的教育根基。

2.高效前提:积极情感。高效到底是谁的高效?课堂到底为了谁?我们认为是基本的学习兴趣、持久的成就动机和强烈的学习责任感问题。每一节课都很有必要至少让学生激动一次,让更多的学生彼此羡慕一次,让学生充分展示一下自己,让他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可,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学生学习的信心支持和兴趣激励,使之在高度的自信、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支配下投入到与“现实”密切相关的积极学习之中,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协调,实现心灵对接、意见沟通、思维碰撞,使得学生能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这是高效课堂的现实基础。

第2篇

那么,高效课堂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我认为是在坚持育人为本信念支持下,在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改革创新的素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准备更多有用的东西。这对高效课堂的真正实践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得能够抵制短期功利主义的诱惑,得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超越世俗的勇气,并且敢于承担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教育创新所带来的风险。

我区实施高中新课改以来,老师们都参加了名目繁多的新课程培训,老师们的教学设计较之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然而,当你走进课堂时就会发现,三维目标大多只是摆设,很难真正落实。老师们新课程的理念记了不少,领悟得不多,更普遍缺乏实践创新的勇气。再看赛课时关于评课的条条框框,有时更多的依旧是考查一堂课的知识容量有多大、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教学方法是否丰富,而对学生的发展关注很少。可见,当前我区广大教师和教科研人员还未能冲破知识本位的束缚,未能真正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课堂观。我们探索教学改革、创新课堂建构的道路,依然漫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要实现高效,就一定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兴趣盎然欲罢不能。学生没有兴趣的课堂,不可能实现高效。高效课堂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没闲工夫去打瞌睡,能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要,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高效课堂一定是以问题交流与探究为线索的师生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师必须科学预设问题并善于捕捉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有效开展探究并注意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高效课堂能促进有效互动和学生的积极思维,而非表面活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反之,学生在课堂上不经历积极的思维,其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

第3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高效课堂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on of High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Efficient Class

ZHANG Zhonghua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Abstract In our schoo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has always highly valued. In high school,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language courses is to develop students 'proficiency in Chinese,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literacy, so as to learn later in life as well as other courses, study, work ready. Explor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language teaching to enhance the effect, has become the practice of many teachers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hot topic.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e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high school language class, with its own practice, summed up the points to construct an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language classroom practice.

Key words high school Chinese; efficient class;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1 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1.1 建构高效课堂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语文学科是以源远流长的汉语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具有完备而复杂的知识体系,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同样是听说读写的训练,小学、初中、高中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训练目标,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澄清一个认识误区,我们并不是从小学习语文到高中就不用学了。相对于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汉语知识来说,我们每一个人所学的只是沧海一粟,大海一滴,因此,在高中乃至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仍然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积累语文知识。通过建构高效语文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1.2 建构高效课堂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根据我国新一轮课程目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或者受限于课堂教学时间不足,或者受制于应考升学的压力,普遍存在着重视读写、弱视听说的现象。建构高效语文课堂,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在课堂上更多地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课余时间,扩大阅读量,进行写作练笔,以及探究研讨等,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1.3 建构高效课堂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学校教育中,语文是占用课时最多的一门课程,在高中阶段也是如此。课堂教学占用了高中语文老师很多的时间,再加上作文作业的批改,辅导等工作,使很多高中语文老师都长期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充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后天的教学研究,仅仅依靠粗浅的教学经验,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不能得到保证。建构高效语文课堂可以极大节省老师的时间,使语文老师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提高,进行教学研究,完成自身的专业发展。

2 几点可行的做法

2.1 结合学生实际,创设良好氛围

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师生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老师可以更加投入地引导教学,掌控学习过程,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老师形成有效的互动,顺畅地进行交流,自然也就可以顺利快速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老师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有透彻掌握,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经历,以及感兴趣的内容出发,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思想上的火花,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一课的教学时,由于文中所描述的事件不是学生们所熟悉的,很多学生无法感同身受,没有学习的兴趣,但是文中有一句很多人都知道的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学生们也大部分都知道,所以我就选择了这个点切入教学,从让学生发表对于这句话的看法来谈起,导入(下转第115页)(上接第94页)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们纷纷发言,互相补充,深入思考,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对文章谈出自己的意见,本课教学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2.2 借助课堂提问,帮助学生理解

课堂提问是老师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用来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复习巩固等都非常方便。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也经常使用课堂提问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检查学习效果,启发思考,点燃智慧的火花。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老师需要精心准备,从问题的设计,到提问的时机,以及提问的方式,都要提前考虑到位,从而达到借助课堂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巩固学习效果,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学孙犁的《荷花淀》这篇课文时,内容简单易懂,所以采取了自学为主的方式,通过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找问题。结果有学生问“那些妇女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呢?”我先表扬这个同学肯动脑筋思考问题,但并不是直接回答,借着他的问题,我问“同学们先不要管她们的名字叫什么,想一下这些人最后成为什么样的人了?”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了答案“她们都成了抗日队伍中的一员”。学生在思考答题的过程里,不知不觉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2.3 利用先进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灵活恰当地运用这些教学手段,是每一位老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需要教师借助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施,提高教学效率。像多媒体、互联网这些技术,不仅使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新颖活泼,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讲《荷塘月色》时,考虑到这篇经典散文的意境美,为了增强学生对于文章所描绘的意境的感受,借用网上下载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感受散文之美,领悟作者心境,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4 采用合理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这个目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长期不懈的积累沉淀。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外广泛阅读,在日积月累中才能实现。作为老师则需要重视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采用一些合理有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鉴于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及思考判断能力,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探究性学习、启发性学习、合作式学习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方法,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形成协作能力、团队意识、坚定的意志等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老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探索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方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需要广大老师积极实践创新,总结经验,反思不足,进行更多有益的探索,让高中的语文教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志辉.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吴靖.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J].新课程(下),2012(2).

第4篇

一、量化适度,尊重生本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只要有最佳的教学,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多数学习者都会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目标学习法的第一步就是要确立一个量化、适度、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目标的确立过程中,更要秉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不同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给予尊重.量化适度、尊重生本差异,对于进一步开展目标学习法、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意义非凡.在教授学生学习“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开始之前用投影仪展示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笔者将本节的内容进行量化,分成一个一个部分,然后适度地分配每部分需要掌握的知识,制定了这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情感目标:(1)根据课本教材和课外资料中的例子,了解集合的含义、集合拥有的元素及集合之间存在的从属关系;(2)掌握和熟记经常用到的数集及各种表示的记号;(3)能够灵活地运用课本里的集合符号语言去表示其他的数学知识;(4)让学生感悟到集合对于生活的必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同时,笔者考虑到有的学生可能存在自觉性差、不知如何去学习的问题,展示了目标实现的过程与方法:(1)带领着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去概括出集合所拥有的共同点,感悟集合本身的含义;(2)让学生自主地归纳、总结整理出所学到的基础知识.除此之外,笔者展示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明确教学理念并对处于较高学习水平的同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重点:集合的表示方法、基本含义;(2)难点:如何合适地选用集合的表示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各自的基础情况,秉持着“以生为本”“尊重差异”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内容进行量化,适度地制定出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化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同时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从而打造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问题引领,及时调节控制

学生在根据展示的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在写出的重难点之外仍旧存在疑问、目标掌握情况不够90%等问题.因此,发现和提问学生出现的疑问、难题,及时地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对教学目标进行及时的调节和控制对于下一步目标的实施、学生疑难困惑的解决都具有巨大的意义.在教授学生利用学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时,笔者制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同学们掌握和了解集合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学会辨别子集与真子集,还要求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图表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学生经过自学能够很容易地解答例如“A={-1,1,2},B={x|x≥0},A∩B={__}”这种问题,也能够熟练地解释集合之间包含、相等、交、并等关系,也能够熟练地运用∪、∩、∈、{}等数学集合符号,归结来说,学生对于预定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为80%以上.笔者通过题目进行提问发现学生不擅长做有关空集的题目,对这方面掌握得并不扎实.比如,“已知集合A={-1,1},B={x|mx-2=0},且A∪B=A,那么m={__}”.很多学生直接回答“m={-2,2}”,这种答案是不正确的,因为当m=0时,这个集合就成为了一个空集,而空集也属于A这个集合.学生往往会忘记“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一个知识点而导致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频繁犯错.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以学生出现的问题作为教学目标的导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及时的调节控制.因此,问题引导,及时调节控制教学目标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出现疑惑的知识点,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多维互动,形成数学思想

根据学生的现实掌握情况制定出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教学目标进一步转换为教学成果.因此,适当的、有针对性的课堂讲解配合多元化的课堂训练活动,实现多维互动,对于获得优良的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启迪他们的数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授学生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时,笔者为学生制定了基础目标和重难点目标,其中重难点目标为:(1)熟练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含义;(2)学会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去证明一些函数的单调性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已经能够熟练地说出单调区间、单调函数等基础的概念,也能够根据投影仪展示的函数图像解释呈现的函数的单调性.但是对于重难点的学习仍旧不够熟练,步骤不规范,忘东往西.笔者通过细致的讲解配合多次训练,与学生实现多维互动,灵活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证明函数f(x)=x3+3在区间(-∞,+∞)上是增函数.笔者细致讲解让学生首先任取两个数x1,x2,提醒他们注意标明两者大小情况,然后将他们的f(x)值分别代入减法运算进行分析.又多次安排他们证明在一定区间(-4,4)上的单调性等训练,经过多维互动,学习效果明显改善.多维互动,实现有针对性、有系统性、有重点的讲解,进行有灵活性、有层次性、合理性的练习与训练,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数学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有助于数学思想的形成、打造高效、自由自主的数学课堂.

第5篇

关键词:建构高效课堂;探究问题;展示自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54-01

课堂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展示自己教学艺术的平台,也是孩子们乐意接受知识展示才能培养自信的平台。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孩子们数学能力的发展,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教师是引领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引领他们去探究知识,既了解结果同时更关注过程,展示自我。那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又如何建构高效的数学课堂,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探究知识展示自我的乐园呢?下面我简要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

一、创设孩子们喜欢的场景,乐意去接受知识

你知道吗?孩子们喜欢什么?孩子们最喜欢的是讲故事做游戏画画动手做。为了孩子们能乐意的去接受知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所以教师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孩子们喜欢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帮助孩子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孩子们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建构高效的数学课堂。

如把教学内容可以用童话故事的形式串起来,中间的各个环节可以设计成游戏呀闯关呀画画呀动手帮忙呀等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有动口的有动脑的有动手的还有观看的,让孩子们在多种感官的参与活动中,除了丰富孩子们的感性认识,发展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外,最主要的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知识,同时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

二创设孩子们探究的问题,主动去展示自我

孩子们能否进行自主探究问题展示自我,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创设一种孩子们愿意探究的富于情趣性、生活性的问题情境。这些情境可以是悬念式的、有趣的故事式的、疑问性的、开放性的、猜想式的等,只要是能激发孩子们把自己的才能乐意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情境都可以。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当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贯穿整个过程,还要把重点部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放在问题情境中的部分。这时孩子们的展示欲望最强,在这种展示自我的强烈欲望下,要给孩子们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孩子们自主探究问题时有的放矢,有时间思考,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此外,在这里教师是引导着,引导的好坏在于教师发问的态度和对待答问中孩子们的态度。需要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诙谐潇洒的谈吐,必将搭起师生间情感的桥梁,形成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为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自我展示奠定基础。

三创设孩子们评价的方式,愿意去倾听思考

古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做过一个交往活动的研究 ,得出人们在各种交往方式中 ,听占40%,说占35%,读占16%,写占9%,这组数字反应了人有一半的时间在听 ,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可见古往今来,人们都在强调倾听的重要性。而小学生却存在这样的一个特点,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别人听自己说 ,而不善于听别人说的。

在课堂上常常会碰到一个同学还没回答完,便有个别学生插嘴说;有的在一边喊:让我来,让我来;还有的学生根本不听是否有相同或不同见解和答案;甚有学生干脆不听,在下面做小动作,课堂效果很不理想。这样怎么能建构高效的数学课堂呢?要想建构高效的数学课堂就要创设孩子们喜欢的评价方式,愿意去倾听思考,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取一些激励评价措施强化训练倾听思考的习惯。

第6篇

【关键词】教育云平台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一、依托云平台空间,深入挖掘教材教学内容

高效课堂的建构离不开教师对教材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唯有通过深入挖掘教材教学内容,教师才能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才能围绕教材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元、妙趣横生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形形的课堂教学活动为抓手,课堂教学效益才能够节节攀升,学生核心素养才能够逐步发展。在以往,教学参考书就是教师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焦点所在。正因为如此,教师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视野就会相对比较窄,教师对于教材教学内容挖掘的深度也就不够。而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依托教育云平台中的各种空间,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比如说,教师可以在教育云平台中搜集与研读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从这些优秀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仅可以借鉴别人先进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还可以对教材教学内容有一种不同的认识与理解。由此可见,依托教育云平台的各种空间,教师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视野更为广阔,教师对于教材教学内容挖掘得也就更为深入细致。

二、借助云平台渠道,全面了解学生实际学情

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也是建构高效课堂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学情了解得不够全面细致,那么,教师采取的课堂教学方法自然也就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符,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方面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的方法是多元的。批阅作业和课堂提问等都是教师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的一些常规方法。毫无疑问,这些方法是教师了解学生实际学情不可或缺的。除此之外,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还可以借助于教育云平台,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举例来说,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教育云平台一些家庭作业,并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这些家庭作业。之后,教师就可以聚焦教育云平台,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分析比对。通过分析比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就可以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借助于云平台渠道,教师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据此为教学方法的优化指明方向,为高效课堂的建构奠定基础。

第7篇

关键词:备课;多元评价;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创设高效课堂,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感受语文的学科魅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高效课堂的建构。

一、转变教学观念与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转变教学观念是前提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行为的效果与价值,所以转变教学理念是促成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

传统课堂的特点之一便是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相信。因为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搞包办、一言堂。新课程改革体系下,教师应当相信学生,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需要努力解读教学目标,吃透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生,教师应该放手让他们跟随自己的思想跑,放心大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加大自学、自悟能力和质疑、讨论的独立性,积极调动学生的学科兴趣,鼓励主动思维的形成。

此外,教学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单纯地掌握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关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其放手,民主、激发、期待也是能够训练学生自主能力的方法。

2.改进教学方式是手段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多媒体教学就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的独特魅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运用多媒体手段,能够通过声、光、色、形,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一旦发生改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朝着高效率、高效果的方向发展。

二、提高备课效率,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高效课堂主张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讲授的时间大大缩短,我们却仍旧要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外精心研读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做好备课的环节。

备课是教师沉淀知识和工作能力提升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作为教师,首先必须要学会分配精力,寻找备课的黄金分割点。资料表明,花费80%精力研读教材,了解学情,仅仅利用20%的精力书写教案的教师,能够实现教学能力的快速增长。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有着透彻的认识,才能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划分给教师的短暂时间内删繁就简、抓住重难点,言简意赅。

除了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正确把握,“备学生”的环节也要落实到位。高效课堂中,导学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学案当然不能是教师方面的“一厢情愿”,它得能够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欲望,又必须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让无论是哪一个层面上的学生都能够进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三、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实施教学行为,构建高效的课堂

1.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让人感到自由、安全。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益于知识的生成。加上高年级学生兴趣在课堂上相比低年级学生不那么容易转移。因此,教师只要善于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方法手段牵引着学生的注意力,积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从而有效地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绽放他们本身的生命活力。

2. 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大文豪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协同合作,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并不陌生。小组合作学习也已成为现今课堂上的主要的学习方式,为广大师生所推崇。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单纯只是为了活跃气氛,它强调学生们在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思维火花的激烈碰撞,真正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如此,建立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合作模式。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而获得的知识相比教师讲解的内容,更值得被珍惜,也显得更为深刻。

同时,在进行分组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诸如学生的能力高低、成绩好坏等。分组时要对班上学生按照性别、成绩、能力等诸多因素进行小组成员的均衡组合,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增加小组成员的多样性,对于强化小组内部的优化合作、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均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小组内应有自己的组长,由组长统筹负责小组的学习和每次的竞赛事项。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每个成员都应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

3.课堂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为教学目的而服务的。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应基于教学重难点提炼出有价值的、启发式的教学问题,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元评价促进高效课堂的开展

课堂评价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着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恰当中肯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评价应该充满对被评价者的理解和人文关怀。

教学评价需要打破单一主体的格局,应注意多元评价相结合,如教师评、家长评、生生互评、自我评价,在课堂中,评价不局限于学习方式、朗读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也尤为重要。

总之,语文课堂评价应该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使课程设计更完美,教学过程更完善,努力建构充满生机活力、真实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 肖元英. 浅论高效课堂[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21(1):126-128

[2] 李炳亭. 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0

第8篇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语言文化知识形成和表达技能运用的平台。建构高效课堂应该体现在满足学生主体学习发展需要,使学生的表达交流更为自由,激活学生英语学习能动性上。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的引导示范作用,让学生成为课程学习主角的同时,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一、建构层次学习目标

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有差异,因材施教是课程教学的重要措施。依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不仅能起到对照引导的作用,还能让学生有更为明确的学习任务。课堂教学以学生的不同学习发展需要来制定富有层次性的学习目标,更能够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建构层次性学习目标,应在尊重和了解学生学习差异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调整教学策略。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够掌握课程规定的基础目标,特别是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以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为拓展目标,注重语言知识的转化运用过程,设计富有的趣味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顽强的学习意志。教师还应该关注性格内向以及具有多动症特征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表现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多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表达交流,多制定短时学习目标引导多动症学生积极完成。层次性学习目标的制定,更能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建构层次学习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一定的学习参照目标。例如,义务教育教科书(译林出版社)三年级上册Unit 8 “Happy New Year”的“Story time”,要求所有学生在会朗读对话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语言表达的方法。教师可设计一定的情境,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地表演,帮助学生深化对“Happy New Year”的认知感悟。同时,教师可利用一些单词,像“doll, robot, car”等,通过一定的实物、模型来予以展示,帮助学生深化认知;还可要求学生以同桌问答的形式来对话交流,以增强认知体验,为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建构情境交流过程,使学生合作探究

语言的本质在于交际。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来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认知环境,不仅能使得学生乐于学习交流,还能够帮助他们增强记忆的效果。情境交流建构,是优化学习内容的有效方法,能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表达运用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反复对话交流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认知语感。首先,创设自由互动的语言表达交流氛围,激活学生语言表达的激情和主观能动性。其次,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角色扮演等方法,强化认知感悟。再次,教师参与学生对话交流过程,指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这样的情境能使学习过程更为自由和开放。

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语言的交际运用方法,是解决“哑巴英语”学习问题的有效途径。例如,在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的“Story time”教学中,教师不妨为学生组建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围绕“Would you like...”和“What about...”来分角色对话交流,让学生在实践表达中增强认知体验。学生通过这样的合作交流和主动探究,不仅能够有效理解对话表达内容,还能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三、建构激励评价模式

激励表扬是教师送给学生的最好礼物。教学实践证明,运用激励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能够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的基础上,激活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习的意志和品质,通过激励评价,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赏识认可来肯定学生的进步。运用表扬性话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运用肯定性眼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运用肢体性语言来夸奖学生,更好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形成强烈的自我学习效能。多运用激励评价模式来认可学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学习自信心。

第9篇

简明教学目标是教师应考虑的首要问题。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依据课文的特点,在一节课内彻底解决一两个切实需要解决的阶段目标。有些教师备课,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一、知识能力;二、方法过程;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将语文学习的目标复杂化了。须知,“课标”里面提出的是“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知识能力的学习之外。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举例来说,教学生写字,看似是纯知识技能问题,其实不然,在写字的时候,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从心里喜欢汉字,这就是情感态度。学生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得不好到写得好,自己动脑筋,体会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漂亮,这就是方法与过程。认识了“三维”本是“一体”,就从本质上把握住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简化头绪,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

二、 教学内容简要――精选“核心知识”

语文教师必须学会“减法思维”,学会放弃。放弃有时是一种智慧,深入研读教材、教学内容,精选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核心知识”,紧密围绕“听、说、读、写”,用教材教,充分发挥教材的语文教学价值。特级教师薛法根提出“唱好三步曲”:一是“减”:运用减法思维,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内核”。这个内核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等。二是“联”:根据 “内核”,将社会生活中与之相联并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选编进来,以相同的内容丰富“内核”;以相似的内容区分“内核”;以相反的内容凸现“内核”。以此拓宽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三是“整合”:围绕“内核”,将选编的相关内容有机组合,理清序列,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板块”。

三、 教学环节简化――设计“核心问题”

要做到教学环节简化,教师在备课时,要从文本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中提取最具学习价值的部分,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然后理出一条“线”,画成一个“圆”,集中时间,围绕重点,收放自如,提高效率。核心问题的设计既要关注文本表达的内容,更要关注文本表达方式,寻求两者的融合与平衡。《爱如茉莉》一课的核心问题“文中哪些细节写出真爱像茉莉?”解决了文章写了什么――父母之间的真爱,也讨论了文章是怎么写真爱的――通过细节,借助茉莉,表达真爱。核心问题的设计要依据课后习题,“语文课教什么”相当程度是由练习题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的。如《大江保卫战》一课的课后练习第4题:说说第2和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道练习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课文的深度阅读,蕴含着核心教学价值,即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把活动场面介绍具体。

四、 教学手段简便――突出“多读多写”

1. 多读。读既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是感悟,又是熏陶;既有理解,又有体验;既有语感的培养,又有情感的陶冶;既是规范的书面语言的内化过程,又是学生心灵净化、习性养成过程。读既是一种语文能力,也是一种语文手段。作为能力,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个性化”;作为手段,要求做到把死的文本读活,把繁的文本读简。

2. 多写。要多练习写作。可以指导学生在模仿中写,领悟文本表达方式;在想象中写,训练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在升华时写,激发学生情感;在感悟后写,深化对文本思想的理解。

五、 教学语言简洁――重在“唤醒、熏陶”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简洁,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当学生出现偏差时,教师要“引导”;当学生思维不清、认识肤浅时,教师要“开导”;当学生思路卡壳时,教师要“辅导”。鲜活的评价语言还要善于用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竖大拇指、赞赏的目光、灿烂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去滋润学生,唤醒学生。

教学板书的语言,应是经过精心提炼的,符号与图像也应是精当节省的,既是概括精练的,又是准确适当的,能够深刻地反映出教学内容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找出最本质的联系据以设计板书,追求以少胜多、简处求丰。

六、 教学模式简约――建构“三步六环”

“三步”即预习、研习 、练习。“六环”即预(复)习反馈――自主探究――精讲点拨――练习检测――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预习:预习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准备,是学生进行自学实践的初级阶段。有效预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接受挑战,激活思维,延伸阅读,感悟生活,亲近文本。我们的课堂只有坚持“预习”先行,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

研习: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要让学生在独立探究中学习,在小组研讨中学习,在师生对话中学习。这一步骤中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也要掌握方法,既要锻炼学生阅读思考能力,也要锻炼学生表达探讨能力,既要会听,也要会讲,核心是学生思维的发展。

练习:有效练习成就高效课堂。课堂练习是学生在形成新知基础上的巩固过程,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反馈。课堂上的练习是否能有效地实施和达成,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预(复)习反馈――第一课时重在预习反馈,第二、三课时重在复习反馈。预(复)习检查反馈时间不少于5分钟。

自主探究――提出要求,设计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探究。

精讲巧拨――教师的讲解、点拨、引领要适时、适度、适当,突出重点难点。

练习检测――紧贴目标,精选习题,切实落实“双基”训练,时间不少于10分钟。

总结反思――一节课结束,师生及时总结这节课的得与失。

第10篇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梦寐以求的教学目标。因为高效课堂意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和锻炼,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对此进行过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对建构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首先,要求摒弃课堂的低效、无效行为。这种低效性主要表现在:课前教学设计不精心,照抄照搬教参、教科书以及直接使用现成的教案等;教学中缺少智慧生成,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合作交流少,讲解记忆多、鼓励创新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智慧生成;课后缺少反思、感悟与总结,没有对教学的反思、总结,也就缺少了能力的提高。

其次,要求由学定教,以人为本,提高效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无疑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有效组织、营造民主课堂,创设本真、高效的教学情境,把预设和生成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在预案、生成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使课堂教学在民主、真实、朴实、扎实基础上更智慧、更富生命力一些,给学生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给学生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即使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也要努力使每个教学环节得到落实,目标科学达成;绝不能“演戏摆架式”,只注重设计的形式与任务,忽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和态度的培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针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指正学生,用形象的语言启迪学生。

再次,要求研究作业设置,减轻学生负担。结合目前实际,要求:①重申语文作业量不超过半小时,②设计有效作业,“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做一遍”,使作业难度合适,总量合理;③探索分层作业,从学生学习能力层次和教学要求层次两方面分层设计,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强作业的选择性和针对性;④倡导个性化、多样化作业,倡导阅读、观察、制作、实验、课题研究等个性化、多样化作业,发挥作业在促进应用、鼓励创新、完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作用;⑤认真批改和反馈作业,做到作业有布置有检查,有错必改,批改及时,讲、评到位。作业批语要使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作业批语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桥梁。通过对作业的合理有效设计和控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最后,要求教师全面提高,充分调动教师们参与构建高效课堂的热情和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①教师思想认识要提高。教育的高质量来自高素质的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打造出高效率的课堂。打造高效课堂是教育工作者的本质需要、是教师认真履职的需要、是每个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但有的教师却认识不到这一点,总觉得无论怎样打造,课堂教学就这个样,一辈子这样教,还怎样改变?所以教师思想认识的提高尤其重要,没有观念的转变就无法真正地打造出高效率的课堂。

②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教师课堂上,学生会如沐春风。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③教师要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准确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高效课堂的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学流程的合理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师生角色的科学分配是高效课堂的保证,教师素养的快速提高是高效课堂的后盾。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只有这几个方面互相融合,才能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第11篇

【关键词】 兴趣;合作;探究;反思

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在不断自我反思中灵活解决数学问题.

1. 兴趣——自主学习的动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具有吸引力、诱发力和感染力,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自身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把学生引入贴近生活、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在实践中,教师可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怕数学到爱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数学情境特别应该注意所取的情境素材是真实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 真实的才是可信的,真实的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联系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时要逼真,要能唤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品味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2. 合作——集成思维的良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组织合作小组内的自主探索、互相交流与评价,可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1)唤起原知,搭起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支架,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以积极的心态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健全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 相信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和问题,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平台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把知识的形成变成学生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 (2)张扬个性,拓展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空,在重视学习过程的教学思路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充分展示自己思想和观点的舞台,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相互启发、交流,不断有创造性的成果生成,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自我发展. (3)加强指导,促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形成与完善,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不是把学生的思维纳入教师自己预先设计的轨道上来,而是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适时点拨、解惑和引导,使数学学习活动能有序、有效地深入展开,促进自主探索与合作

3. 探究——充分挖掘的翅膀

有效探究活动应以学生为本,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活动. 有效探究活动应注重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启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发现和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研究数学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在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探究时,一是要确立有效的探究任务和目标. 教师可通过文字、语言帮助学生明确每一项探究活动的任务,让学生把握探究的目标;其次,对每一项探究活动都要组织交流和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成就感. 二是要实现探究中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转换的有效性. 教师应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唱主角”,实现教师的地位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求知的参与者进行角色的转换. 探究型课堂的实施的一个基点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充分肯定. 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应具有积极、主动的状态,饱满、高昂的热情,独立、自主的精神,超越教师、教材和自我的意识. 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勇于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深入持久地探究问题,从而使活动卓有成效.

4. 反思——认知途中的灯塔

自我反思是元认知中尤为重要的一项策略. 一是通过反思可有效控制学生的操作,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高效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进行建构活动. 二是通过反思探索过程,可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勉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化成主动发展的动力,并使其提高. 三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使认识上一个台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建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201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学方式是有效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桥梁,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很多农村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已经被历史淘汰的教育模式,如果一成不变,故步自封,最终会导致教育水平的下降。我们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这同时并不应该否认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教师扮演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向学生展示语文的魅力,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上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师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而不去引导他们自己组织问题的答案、自己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松懈状态,大脑不活跃,思维迟钝,从而导致学生接受知识难度大,课堂效率低下。教师侃侃而谈,学生沉默寡言,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教”与“学”的严重失调,这种课堂学习常态对学生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2.忽视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师为了提高学习的进度,不注重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致使语文不好的学生感觉语文越来越难,从而失去对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可以对程度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3.教学方式落后,对新的教学理念认识不足。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改革多年,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如意的地方,语文教学方式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停留在“一个讲台,一位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致使语文教学枯燥无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的意义

顾明远先生这样说:“工具论也好,文化论也好,都不能忘记语文既是交往的工具,又是文化载体,同时还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晶。”语文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学科,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熟练掌握并且灵活运用,对此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寓教于乐,促进初中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的措施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不可否认,学生是需要教师指导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按部就班地告诉学生所有的知识点,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适当的给学生指导,对于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进行自主合作式探究,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交流、知识分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鼓励同学之间进行积极地交流,因为同龄人之间的讲解可能更接近学生心理,有利于提高全班的整体语文水平。例如,对一个问题教师先不要给出答案,先让小组间进行讨论,听听每个人不同的意见,最后再定出一个最终答案。

2.注重学生提问。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以解释为: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也很愉快吗?但是现在有学者将这句话解释为:学习并且时常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也很快乐吗?无疑第二种解释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提供给每个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鼓励学生在讲台上向学生们展示。

3.多媒体技术运用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形式单一,对重难点的突出略显不足,运用多媒体教学恰好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的课件设计色彩丰富,将重难点问题用鲜明的色彩或者是其他突出的格式标记出来,同时还可以插入动画视频等来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传统教学方式一直流传至今,有其自身的优势,例如,能够更加清晰有条理的地帮助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和相关知识,有时候甚至更具有系统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一定的效果,不能完全抛弃。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也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技术,只有促进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奥妙之处。

4.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阅读材料不丰富的情况下,身边的所有事物便是学生的阅读材料,每天都以新奇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就会发现身边的美好,大自然、人类社会都是一本厚厚的书,需要学生认真去阅读。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牙牙学语到进入课堂接受系统的教育,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语文的学习。生活中人们的谈话、行为动作几乎都包含着语文知识,学生要善于把握这些契合点,例如遇到不会的生字及时查字典,在生活中多阅读书籍报刊等。

5.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之间呈现出一种亦师亦友的状态,营造自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敢于就阅读中的问题向老师请教,因为学生提问既是对老师的一种促进,也是对个人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第1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设与生成;有效引领;提高效益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如果没有课堂生成,学生的主体性将无法体现,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就不是真实的,从而无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虽然我们对课堂进行了预设,但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那么,该怎样转变意识理念,关注课堂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

一、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

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教师给他的则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会被磨灭,这样对学生的培养显然也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在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潜能会火山爆发般的吐露出来。这时不让学生去自主研究也不行了。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是这样进行预设的: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同学们有过预习并经过思考,纷纷发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的高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斜边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相邻的两条边的夹角有关。”由于前三个问题我都有预设,而第四个问题超出了我的预设。尽管有些胡思乱想,但我认为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很有价值,因此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举出生活的实例来验证。结果,学生探索热情高涨,对平等四边形的面积的内容掌握的更为牢固。

二、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课前发现班中大部分同学在平时的购物中已经有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生活经验,有一小部分同学已经初步知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于是,我果断地将原先教材安排的小步子教学进行了整合。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在课开始时,我出示纸尺子让学生观察长度并用米做单位表示长度(两位小数),而后撕掉一部分让学生说说剩下多少米?学生自己解决了这道一般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小数减法题。我又让学生把式子中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从而比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相同计数单位对齐)。接着让学生想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还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编成题自己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生成出了所有的特殊情况(结果末尾有0的,需要借位的,整数减小数)。反馈时,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通过老师的追问学生自主地归纳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互相指导,互相渗透。一节课就学会了原来需要3节课来解决的内容。

三、及时调整预设,为生成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有时,由于教师没有预见到学生的个别生成,所以一旦学生提出来之后,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而是匆匆的予以否定掉,当然,这有教师临时应变上的能力不足,同时也是平时训练中没有重视学生的生成的体现,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这种意识了,在课堂实践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也会合理的去处理了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生成。

第14篇

关键词:电子白板;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白板现已逐渐取代传统黑板走进了课堂教学之中。电子白板是一种集电脑、投影仪、触摸式白板、音箱以及话筒等各种电子设备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白板因为集各种教学硬件于一体,融各种教学软件于一炉,所以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现如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把整个社会推向了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社会各个行业都在追求着高效率。与此同时,教育这项“慢事业”也在追求着高效的课堂。那么,在电子白板应用背景下,在高效课堂目标驱动下,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来建构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呢?笔者在深入细致地学习有关这方面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浅显谈一些电子白板应用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策略。

一、“巧”用电子白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不竭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建构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利用电子白板的各种功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引领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让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全面建构。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经过时间”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式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出示了一道让学生计算经过时间的题目,因为学生对24时制时间计算方法还不够熟练,所以,教师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拨动课件上钟表的指针,让学生运用“会动”的钟表亲历了经过的时间……又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这一章中的“简单的线路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充分挖掘了电子白板的功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用各种艳丽的颜色画出了路线图,并运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把一些表示地点的图片进行了随意的挪动与组合……教师通过巧妙地运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让静态的课本“动”了起来;教师通过巧妙地运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使得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妙趣横生。教师巧妙地运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活”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建构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课堂效率的不断提升依赖于教师教学策略的优化。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利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功能强大的电子白板成为教师优化教学策略的得力助手,让教师优化的教学策略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全面建构。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展开了课堂教学。教师设计了一个“光头强伐木”的游戏,让学生根据光头强伐木的总数量和运输木材的车次数计算光头强每次运输木材的根数……教师通过灵活地运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使得教师原本低效的教学策略得到了全面的优化;教师通过灵活地运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使得课堂原本低迷的教学效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教师灵活地运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大幅度地提升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为高效课堂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三、“新”用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建构高效课堂的有力推手。课堂教学评价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以及满满自信心的源泉。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构过程中,教要创新地利用电子白板的各项功能进行多元且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操作便捷的电子白板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全新渠道,让教师多元的教学评价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全面建构。如在小学数学课堂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根据各个组的综合表现进行有效的评价。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两棵漂亮的苹果树,当某个小组表现优秀时就在他们的苹果树上结出一个红红的大苹果,最后以结出苹果最多的那个组为优胜者。当然,当某个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优秀的时候或者进步明显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功能给这些表现优秀或进步明显的学生奖励一些虚拟的礼品。教师创造性地利用电子白板中各种软件的相关功能给予学生一些虚拟的礼物,学生对这些虚拟的礼物非常喜爱。虚拟的礼物却让学生获得了真实的成功喜悦感。教师创新地利用电子白板中的相关功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让学生获得了满满的自信,为高效课堂的建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巧”用电子白板,让静态的课本“动”起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建构高效课堂开凿源泉;教师通过“活”用电子白板,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高效课堂的建构畅通渠道;教师通过“新”用电子白板,改善教师的评价策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为高效课堂的建构提供动力。概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电子白板成为高效课堂建构的“有力推手”!

参考文献:

[1]于翠花.巧用电子白板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教育革新,2015(10).

第15篇

关键词:语文 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还学生以自主、时间、主动。课堂教学,追求的是社会化、人性化教育,强调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那么,如何建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素质的全面的提高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所创见,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学习方式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两对概念,即“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从探究性事实的角度来说,“过程”是指学生为探索和发展知识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的。“结果”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如语言描述、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等。“情境”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多种具体问题,“形式”则是指学生对获得学习结果的形式化描述。

因此,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这也是新形势下对语文课的基本要求。

二、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质疑的好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3、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1)打破定势思维,引导反向思维,让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4、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比重。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重视这种学生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5、解放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权”。首先,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其次,下放教学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再次,下放提问权。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6、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下放引导权

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

2)下放教学的字词权

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学生实际上已经在课前很好地按要求掌握了对生字词的学习。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实际上是组织一次对生字词的巩固练习,对难检字进行识记,再组织字词竞赛。

3)下放提问的权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