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跨文化交流定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语用学理论
关于语用学的定义有多种,索振羽编著的《语用学教程》中指出的定义表达得较为明确。“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的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寻找并确定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的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语用学可被定义为研究语言应用及语言交流的学问。也就是说,它是不同情况的交流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学问。因此,无论是英语国家之间的言语交际,还是不同语言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
二、商务英语的语境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英语在商务场合的应用。商务英语源于普通英语,同时商务英语是商务知识和英语的综合,因而具有独特性。商务英语语境包括语言语境、人际交流的社会语境和交际双方各自不同的认知语境。语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影响交流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从而关系到交际能否成功。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需要注意不同的语用表达方式。
三、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商务英语的语用现状
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还是商务英语语用发展的必经阶段。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否准确理解跨文化交流中的不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礼貌称呼等社会语言,并在交流过程中融合自己的思想,自然得体地表达出来。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商务+英语”培养的学生缺乏跨文化交流意识,在具体的商务实践活动中,很难借助母语中的语言规则、思维表达方式来诠释自己;甚至经常用语失误,给对方造成困惑或是引起文化冲突,直接影响国际商务活动和商贸往来。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对跨文化交流理论和实践的理解甚微,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较弱。
四、商务英语语用学能力培养策略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当语言用于交际情景中时,语言注定与文化有着纷繁复杂的关系。
1.语言是一系列的符号,常常被认为具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价值。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商贸活动的同时,不仅要掌握语言使用规范,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还要深入了解语言文化内涵和语言所在社会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土人情,使对话双方能够在贸易往来的协商中尽快达成共识,提高文化交流水平,促进贸易往来。
2.在英语语言多元化的今天,使用英语进行国际贸易往来再不局限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更多会发生于英语非母语的国家之间。因此,在了解各种语言的发音规则和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应深入了解贸易合作伙伴所在国家的商务用语规范和人文风俗,加快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步伐。
3.通过对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培养的学生在工作中做到对文化差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对复杂文化社会的灵活性,适应日益广泛的跨文化交流的需要。
(1)关于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整,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可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模块,即以基础语言技能为核心的语言类课程,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商务课程和以跨文化交际为核心的文化课程。在模块构建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职业能力和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商务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2)以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为依据,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应用为主旨的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商务英语与时俱进的教学特色。运用现代课程开发模式,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和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适应跨文化交流的商贸往来活动。
(3)逐渐壮大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和扩充师资力量,加强“双师”“双语”的师资队伍建设,使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商务英语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的跨文化知识修养和综合商务语言运用能力。一方面,不断扩大引进既有专业英语语言知识又有商务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英语人才充实队伍,定期请企业优秀人员授课,讲解基本的企业文化和必要的商务知识。另一方面,分派教师去企业参观和实践,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了解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增强商务英语教师的实践授课能力,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是跨文化交流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在不断巩固商务英语的语言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在跨文化交流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商务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在跨文化交流的商贸活动中分析各国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避免因语言规范的差异而在交谈中产生误解,同时研究商务英语的语用学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商务活动和商贸往来中话语交际的语用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迎娣.语用学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A].读与写杂志,2010,(05).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实证研究
1引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世界各国间文化的交融,使得“地球村”的概念应运而生。不同文化、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相互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密切。准确、恰当地与世界各国的人们交流,这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难点,因为交流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的对接,从而通过语言作为载体表达出来。所以国际间的交流要求两点:一方面是语言表达准确,另一方面是社会文化的熟练掌握。后者往往是前者达到更高境界的铺垫。很多大学教学往往是语言技巧性训练过多,而着重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很少,我们认为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背后的文化框架是学好语言的更有效的途径,是具有更为长远而深刻意义的训练。
2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语言与文化
关于文化的定义很多,Kroeber和Kluckhohn(1952)列出了关于文化的164种定义。对文化较为权威的定义是EdwardTylor(1920)所提出的人类学领域中的概念,文化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所构成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组成了人类社会。Sapir(1921)给出了语言学中的文化定义,文化是指社会所做的和所思考的。HuWenzhong(1998)认为文化是一个特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成员有代表性的行为模式的集合。Samovar和Po~er(2000)认为文化包括了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行为方式、态度、宗教等等,从宗教到精神的所有领域。
语言反映文化,语言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的(Samovar&Po~er,1982)。DaiWeidong(1989)认为语言是文化传播中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靠它来表达信仰、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并且语言为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其他人文化和思维方式的途径。语言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植于文化,一些学者认为是最主要的部分,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化的传承是难以实现的;语言是一个群体最有效的代表,它包括了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和思维的方式。
2.2跨文化意识培养与语言教学
跨文化意识(IA)是深入了解各国文化的动机先导,是辨析各种文化相似与差别的前提(Chen&Starosta,1997)。跨文化意识是一种直觉,对交流中文化因素的意识反应,以及两种语言所存差异的敏感。这是一种无形的但可以被感受得到的。跨文化意识不仅仅是一种意识,而且还是一种洞悉交流信息的能力。Hall&To11(1999)将IA定义为识别、理解和区分本国及目标国的社会背景的能力。
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产生影响的因素,综合起来主要有教师因子、环境因子、学生因子、教材因子等四大因素。其中教师因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师意识;环境因子包括语言环境、传播交流设备、文化交流环境与机会;学生因子包括学习自主程度、文化交流频次、接受意愿与能力;教材因子包括:教材整体内容设计、教材的难易度、教材中的文化体现。
3样本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调查收据主要采取现场发放问卷的形式,发放对象为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l79份。其中英语专业学生占75.6%,非英语专业占24.4%;男生占32.1%,女生占66.9%;大一学生占43.8%,大二学生占52.3%,大三学生占4.9%。
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是衡量样本数据的两大标准。信度主要检测结果稳定的可靠性。我们采用Cronbach’sAlpha值检验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效度衡量问卷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的,是否测量了要测量内容。我们采用KMO值进行分析。
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方法为最大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旋转经3步迭代得到
从表二可以看出,我们选择的四个因子的系数分别为0.729、0.658、O.750、0.625,皆大于0.5,所以均为有效值;KMO值分别为0.862、0.734、0.638、0.693,均大于0.5,也都为有效值。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能力;商务日语教育;知识;技能;态度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1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61-03
一、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定义及内涵
关于“跨文化交流能力”,世界上很多学者Ham.mer(1989)、Byram(1997)、Bennett&Allen(1999)等对其进行了定义。目前,最受跨文化学者们欢迎的定义是:“建立在个人的跨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进行有效和恰当沟通的能力”。《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4年)中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定义为:学生应能通过语言学习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并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多元文化现象;能敏锐觉察、合理诠释文化差异;能灵活运用策略完成跨文化交流任务;能帮助中、日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跨文化交流能力在知识培养方面,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
第一、不断积累对自身文化和他文化的知识,并且对此进行分析,理解文化间的异同。交流与文化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交流方式主要从文化知识中习得。只有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才能理解不同文化中价值观的不同,习惯的不同和行为方式的不同。
第二、牢记语境对交流所产生的影响。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从跨文化沟通角度,提出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日本人在交流过程中对语境有着很高的依赖性,即日本属于高语境文化的国家。高语境文化交流中,信息只有很少一部分直接出现在说话者与听话者的语言中,绝大部分信息出现在说话人的语境背景之后,或内化于个人内心当中。因此与日本人交流时,需要从对方上下文、语气、表情、当时环境等因素中识别和把握说话人的真实意图,明白其话外之音、言外之意。
第三、提高日语语言和非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能力主要是指按照日语的发音、文法等规则使用日语语言的能力。语言能力是指根据不同的场面、对象或状况采取适当的语言来进行交流。但是在实际交流中,65%~70%以上的信息量是需要非语言交流方式传达。非语言交流方式因文化不同而不同,所以如果欠缺该方面的知识,就会引起文化冲击。
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技能培养方面,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首先、培养与人树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建立与异文化人们良好的关系,并维持该关系良好持续的发展。其次、培养平等交流的能力。当与对方意见不同时,能够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意见,但对对方表示尊重,并且支持对方陈述自己的意见。再次、对比观察自他文化的异同。并且在对比观察后,再次重新审视自身文化,进行交流。
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态度培养方面,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第一、对异文化充满好奇心,并且以一种开放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异文化。只有对异文化充满好奇心,才会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第二、拥有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和异文化意识。为了进行顺利的跨文化交流,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异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即为“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因此我们应当跨越以自身文化为中心,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在商务日语教学中,对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够将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立体型的培养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但是在目前的商务日语教学中,仍然较为注重商务日语知识和商务礼仪的传授,而对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关注还稍显滞后。
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一)充分利用相关影视资料。影视资料主要是以使用母语交流的人们为对象,将真实的生活片段展现出来,体现出真实的特色。因为影视资料具有趣味性、语言和场景的真实性、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上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素材。因为影视资料往往是图与文一起显示,达到视、听、说三位一体的立体性,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一定的情感与思想,所以往往比教材或单纯的音频资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视资料还能让学生感受最真实的语言氛围,体验最地道的语言表达,并且掌握一些句型的表达,能够提高日语语言表达能力和准确度。同时,影视资料中还会出现一些非语言的行为动作,即包含了日本的文化、风俗、日本人的行为习惯等。在利用影视资料时,可以在影视资料赏析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设某些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观赏影视资料。在赏析后,可以进行合理的评估。如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其中人物;写出最喜欢的经典台词等。
(二)采用案例分析法。可以收集身边的事例或者新闻、报纸、杂志上登载的现实中发生的异文化冲击的事例,并对此进行介绍。通过对事例的介绍,让学生对事例中出现人物的文化背景的特征、产生误解或文化摩擦的原因进行讨论、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案例分析法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跨文化冲突发生的原因;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的敏感性;而且通过讨论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自他文化的理解。通过反复的训练,可以在培养学生实际交流中,根据不同的对象、场面、内容、状况选择恰当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的能力。
(三)采取PBL教学法。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以构建主义为核心基础的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投入到问题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在课堂中,由教师提出任务,把商务活动的一部分搬入教室,赋予人物角色,在教室中进行模拟学习。在商务日语课堂上,可以将中日文化中的某种文化冲突作为问题由学生来谈论,并且得出结论。
(四)采取任务先行型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有很多种形式。在初级日语书中,经常是以“文型导入一使用所学文型进行角色扮演”的步骤来进行以“巩固文型练习”为目的的角色扮演。在已有的商务日语教材中,也是按照“场景提示一表达练习一相同场面角色扮演”的步骤来进行角色扮演,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均为已经学习过的表达方式,主要目的是巩固所学文型及表达方式。
任务先行型角色扮演是一种情境模拟活动。即“就某特定情境,学生分角色扮演情境中的人物,并通过目的语将情境中具体发生的情况演绎出来”。任务先行型角色扮演与单纯性的角色扮演有明显的区别。其特点是:特定情境的创设包含了交际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任务先行,使学生明确了在本交际活动中所要达成的目标;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没有事前学习相关的表达方式,所以学生必须要考虑如何发话,采取何种行为。即角色分配、情节讨论、表演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表演、观察、分析、评价、讨论、反思,培养思辨力和多文化视角。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休克;策略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129-01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之间跨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由于文化的不同,也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障碍,影响了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即“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文化休克”对跨文化交流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必须努力跨越“文化休克”这一难题。
一、“文化休克”的定义
“文化休克”,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率先提出这一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当一个长期生活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在一段时间内常常会出现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
二、引发“文化休克”的原因
一般认为引起“文化休克”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在异国文化中丧失了自己在本文化环境中原有的社会角色,因而造成情绪不稳定。
2、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
3、在异国文化中,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使得身处异乡的人难以适应。
三、“文化休克”的阶段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休克”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蜜月阶段:指人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有新鲜感,心理上兴奋,情绪上亢奋和高涨。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半年的时间。人们常常在到其它国家以前对异国充满美好的憧憬。来到异国文化后,刚开始对所见所闻都感到新鲜满意,处于乐观的、兴奋的“蜜月”阶段。
2、沮丧阶段:指由于在异国经历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尤其是跨文化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发现自己对新文化缺少了解而产生孤独感,之前的新鲜感和兴奋渐渐被失望、失落、烦恼和焦虑所替代,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还会产生头晕、头疼、四肢乏力、无法正常饮食和休息等生理反应。
3、恢复调整阶段: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外乡人”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找到了应对所处新文化的办法,逐渐解开了一些疑团、熟悉了本地人的语言及非言语的东西,并正确理解了异文化的优缺点,慢慢地适应了异文化的环境。
4、融合阶段(适应阶段):是指进入异文化环境中的人原有的沮丧、烦恼和焦虑消失了。这一阶段他们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能够很好地融合到当地人的风俗习惯、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去,也能与当地人友好和平地相处。
四、应对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的策略
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虽然经常发生“文化休克”,但“文化休克”并非不可跨越。
1、跨文化培训(Inter-culture Training)跨文化培训一般分为三种方式:(1)知识提供方式。培训往往通过授课、电影、录像、阅读背景资料等方式进行。(2)情感方式。培训内容一般除了第一种方法还包括文化模拟培训、压力释放培训、文化学习训练、强化外语学习等等。(3)沉浸方式。除了以上的内容外一般培训应在东道国进行,与本地人接触,培训内容包括跨文化能力评估分析、文化敏感能力等等。
2、聘请文化顾问进行指导和训练(Personal Coaching from Cross-Cultural Consultants)聘请文化顾问,专门进行个别辅导,指导经理人如何跨越不熟悉的文化领域。有许多大的跨国企业运用“文化翻译”,帮助新的外派经理和家人解决刚到不同文化中所遇到的问题。文化翻译有助于外派经理顺利过度到东道国社会,并解释出现的误解,更快地协助外派经理融入东道国的文化与生活。
3、自我训练。有句谚语说得好“劣匠手中无利器”。无论参加了多么有效的培训,聘请了多么得力的文化顾问,跨文化交际的人本身要做好准备,在出国前做好准备,了解目标国家风土人情、文化、政治、经济等知识,加强外语学习,与那些在目标国家生活过的人交谈、学习,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克服文化休克的准备,并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文化和结交那里的人们。同时,也还要帮助家人做好准备。
结论:“文化休克”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和人生体验,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那些即将或正在处于异文化的人来说,虽然无法改变社会环境,但却可以通过努力做文化调试。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了解了“文化休克”的产生原因及过程,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跨越“文化休克”,以尽早融入到新文化中,体验新的文化,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阮晓霞,胡乐容,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教师,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 汉语族 二次跨文化冲撞 电影文献
语言是文化的外壳、文明的载体,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由此产生的相关文献与信息都具有较高的跨文化研究价值。华语在《辞海》中也称汉语[1],同处于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的汉语族(华语)地区的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三地(以下简称三地)都是使用汉语的主阵地,同时又是各类汉语文献与信息生产和交流的主阵地。不同语言的互译可以产生大量的文化冲撞现象,跨文化冲撞是指意识形态内容或形式存在歧异或不同点,兼有冲突或碰撞的涵义。三地同根同源,有着相近的文化内涵,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应该是相似的,似乎不会产生文化冲撞,但在汉语族中,文化的冲撞现象在许多领域不仅存在而且更为凸显。
1.汉语族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
电影作品作为重要的跨文化交流文献经常通过译制片被广泛传播,这是典型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三地都既充分考虑正确传递作品的语言信息,又有效地传达作品文化信息的内涵,通过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的转换以译制片或加载翻译字幕的形式把这些电影作品内容呈现于我们。如“Harry Potter”这部著作或电影作品在汉语中可以被翻译为“哈里波特”,而更多却被翻译为“哈利波特”。从原版译名上看,三地并没有文化冲撞现象,但通过纵向对比发现了歧义和不同点,这种汉语内的简单歧异其实也是跨文化冲撞。奥斯卡电影节处于世界九大电影节之首,调查显示它所评选出的最佳影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可称有代表性的跨文化研究文献。若取1929年至今的83部奥斯卡最佳影片作统计分析,再取三地正式译名各一个(使用频率最高者),通过三地对比有4部作品的汉语译名:“窈窕淑女”、“午夜牛郎”、“教父”、“芝加哥”相同,我们不考虑简繁体字的差别也仅有21部相同,另外62部出现两者以上不同译名的现象。通过对比后我们发现,汉语族内跨文化冲撞现象比中西方文化冲撞现象更加凸显,这种凸显的同语言环境下文化冲撞不完全是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后的二次传递结果,但我们暂把它称作“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
2.电影文献片名信息是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流信息元素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电影文献有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语言特征强的特点,它是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流文献。由于信息数字化和网络的发展,人们通过信息检索获取信息资源和网络文献已经成为习惯行为。所谓技术发展推动服务内涵就是如此,如今电影文献信息服务越来越依赖结构化数据或元数据,这些结构化数据或元数据中的“公有信息”元素担任95%左右的信息搜索任务。所谓“公有信息”是指公共信息元素,在电影文献信息中通常包括片名、制片、编剧、导演、演员、简介等内容描述信息。这些信息往往被有远见的搜索引擎供应商首先看中并用于商业信息服务,它的优点是蕴涵丰富的“知识性”,而且对它们的使用无知识产权纠纷。在电影文献信息搜索中,恰巧电影片名信息是公认和使用最广泛的信息检索点。在通用搜索领域,信息检索点因为文化冲撞造成的不确定性或不准确将不利于搜索结果的准确反馈,这就是跨文化冲撞影响到搜索领域的一个例证。
3.汉语族电影片名复杂的二次跨文化冲撞因素分析
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并不是三地间的特殊现象,它是存在于许多特定语系与语言中的普遍现象(3.3节),但本文仅探讨汉语族三地的情况。我们将通过意识形态内容或形式存在歧异或不同点来寻找二次跨文化冲撞的具体原因。取上述83部奥斯卡作品的译名作进一步分析后,总结出以电影文献为代表的产生二次跨文化冲撞原因如下:
3.1电影片名翻译多样化
电影文献片名的翻译活动属于不同语言间的文字交流过程,只要涉及语言翻译,语句语意组织方式的多样化就不可避免;再者电影是艺术作品,翻译它的过程往往是艺术的再创作过程,就更容易引起翻译多样化。其文化涵义为“不同翻译者的自我表现不同”。常见如下:
3.1.1直译式
直译式包括音译和意译两种,如下所示(以下中国大陆省略标著;中国台湾简称“台”;中国香港简称“港”)。
①音译,此类以姓名为主的名词,也可为地名、物件名。如:“Gigi”译为“琪琪(大陆、港)”;“Tom Jones”译为“汤姆.琼斯”、“姆斯(台)”;“Oliver!”译为“奥利弗!”;“Rocky”译为“洛奇”、“洛基(台)”;“Annie Hall”译为“安妮・霍尔”、“安妮霍(台)”、“安妮・荷(港)”;“Titanic”译为“泰坦尼克号”、“F_尼(港)”、“F_尼(台)”等。
②意译,此类常见于对简单的词、短语或句子的字面翻译。如:“Winings”译为“翼”;“Grand Hotel”翻译为“大饭店”;“Lawrence of Arabia”译为“阿拉伯的劳伦斯”;“West Side Story”译为“西城故事(台)”;“In the Heat of the Night”译为“炎热的夜晚”;“The Sound of Music”译为“音乐之声”等。
3.1.2以作品内容意译
此类按照作品所叙述的内容翻译,与原名字面意思有较大出入或无关,往往处于翻译中的“忠实”与“写意”之间。如:“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Casablanca”译为“北非影(台、港)”;“Gigi”译为“金粉世界(台)”;“Brave Heart”译为“梅吉勃d之英雄本色(台)”等。
3.1.3完全艺术翻译
这种翻译方式以追求艺术的再创造为目的,兼顾作品内容的表达,它与原名字面意思通常无关,是明显偏重“写意”的翻译,这属于翻译中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如:“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译为“浮生若梦”;“The Lost Weekend”译为“醉乡遗恨(港)”;“The Sound of Music”译为“真善美(台)”、“仙凤hh(港)”等,当然还有人为“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应归此类,这种界定当然值得探讨,本文不赘述。
3.2汉语族简体繁体文字的鼎立局面
从上节的列举中可以看出:汉语的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地域差异造成许多电影片名信息二次跨文化交流冲撞现象。虽然同是“Tom Jones”,中国大陆译为“汤姆・琼斯”,而中国台湾则译为“姆斯”,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一般共识是:不同语言间的跨文化现象本质是由翻译引发的,并且翻译的准确性和理解上的差异引发跨文化冲突和误解,而在汉语族地区存在的部分二次的跨文化现象,就是汉字的简体和繁体的不统一造成的。美国的《纽约时报》早在2005年就刊登了“简体字打败了繁体字”的评论,2007年美国《圣贝纳迪诺太阳报》更是说“用简体字已成潮流”。这观点可能过于乐观,不过,在汉语文字的官方使用中,中国大陆自1956年后正式使用简体字,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继续使用繁体字,但随着三地经济文化交流逐年加深,三地的用户在语言文化和文献信息交流中同时阅读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壁垒已经很低,人们有能力同时接受简体繁体的现状增加了三地电影文献二次跨文化的冲撞几率。
3.3相对独立的文化实体
这点符合影响文化多元化因素中的“在经济上的利益分化、政治上的个体化为基础”的定义。世界上许多同种语言区域内各自进行文化管制是不足为奇的,正如第三世界中经历过前殖民地统治时期而形成的Anglophone(英语语系),Francophone(法语语系),Hispanophone(西语语系),Lusophone(葡语语系)等区域[2],汉藏语系区域也存在同样问题,其中汉语族内的三地文化由于政治历史问题相对独立发展。那么,电影文献片名翻译也必然受命名权、译名权与版权等相关知识产权法的约束。即一部作品的放映权、出版发行权和网络服务权通过授权转让后,授权者才可获得作品的译名权。一部比较知名的电影作品可以全球传播,造成三地重复引进同部作品现象,其现象主要集中在世界9大A级电影节的参赛和获奖作品引进中。因此,与此相关的文化交流和文献信息的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暂不可改变。
4.拆除汉语族电影文献片名二次跨文化交流障碍
综上所述,汉语族的电影文献跨文化交流并不停留在常规的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基础上,汉语族内二次交流同样重要。这些称为二次跨文化的冲撞现象应该得到妥善的解决,其指导思想是疏导利用而非阻断忽视。要解决好汉语族电影文献片名二次跨文化冲撞可以进行如下考虑。
4.1更新认知观念
跨文化冲撞源于文化交流的多元化,语言交流同非语言交流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方面。笔者赞同保留现有文化、吸取外来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多元化是不变的方向观点。文化冲撞的合理解决要通过文化不断的总结与积淀,不是语言交流完毕立即宣告文化冲撞结束,期间不仅要考虑使用者的共鸣,而且要通过文献与信息的长期交流而达成共识,有时又需要在具体方面如: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力求避免冲撞。我们也许很难通过单一的电影片名信息完整表述二次跨文化冲撞现象,所谓窥一斑难以知全貌,但它足以凸显电影片名信息对于研究跨文化的价值。现实中,众多的二次跨文化交流文献信息出现在我们周围,它们相对孤立又不断相互冲撞,我们通过正视电影文献跨文化交流的现状,包容文化差异,就可以在分析中西方文化互补差异的基础上形成汉语族内部文化的二次互补。在此我们将可以从容的欣赏和比对汉语族地区跨文化电影文献信息的繁荣景象,不用评比谁的译名好或差,这是对真实的汉语族内电影文献片名的二次跨文化交流现象的诠释,它的核心价值就是包容、互补和丰富,而力求减少互损和冲撞。
4.2建立数据标准
重视汉语族中有代表性文献信息的数据采集,如电影文献片名信息元素的数据采集,在此领域,它可以缓解汉语族内电影片名翻译文化冲撞现象。三地的官方出版发行机构可以针对汉语的特点联合制定数据采集标准,如在已有的电影文献元数据中专门制定电影片名数据采集规范或单独为电影片名翻译和收集制定结构化的标准,其中可以重点关注电影作品的知名度、地区语言、电影库的使用者等重要的影响因子。
4.3协调共享平台
应该在三地建立共建共享数据信息交流平台,逐步实现汉语族内跨文化的融合。如在汉语族电影文献信息领域,可以通过协助、共建、共享,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解决相关问题。届时,用结构化或元数据为标准建立起的专业电影文献垂直搜索引擎平台可构成跨文化交流文献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
5.应用与前景
研究电影文献片名的二次跨文化冲撞可以准确地体会电影作品的内涵,减少电影作品文化冲撞,通过传播世界电影文化对丰富与融合中国三地甚至整个汉语族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数字化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二次跨文化信息元素已经开始应用到垂直搜索领域。众所周知,垂直搜索的难点不是技术,它的创新点集中在用户通过互动或反馈参与门户网站行为和利用垂直门户网站进行有效的产业上下游信息资源整合上。通过电影文献信息的二次跨文化交流研究有可能改变诸多跨文化信息搜索领域的服务内容与方式,因为它具有天生的垂直特征:在汉语网络信息服务中,可以通过使用者广泛地参与和整合反馈信息,丰富搜索引擎的索引数据库,这些有价值的二次跨文化信息库又可吸引更多使用汉语的访问者,因为它能为其提供更垂直的文化和文献信息。
参考文献:
[1]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委会.辞海(1979年版)[M].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2]大华语背景下电影现状――王德威教授访谈录[J].花城.2008,(5):199-208.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策略
学习语言为的就是能够更好的进行交流工作,英语的教学工作不仅是要给学生传播最基本英语知识,不仅是按照教材来教学,还是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好所学的语言的一个语言环境,提高对语言的认识,更好的用语言进行交流工作。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中,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学生对英语的一个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新课改推行,旨在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实际运用能力。对英语教学提出了跨文化交流的要求,就是老师要帮助学生对所学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的了解,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以及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辨别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1、高中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地球村”的概念已经被大家所普遍认同,经济全球化,文化交流频繁。所以,就需要人们在一个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拥有交流的能力,而交流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因为生存环境的差异,各地的文化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性,所以为了更好的交流,就出现了跨文化交流这一概念。
1.1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自身文化的了解
在高中英语的教课书当中,有大量的文章是用来介绍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进程以及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这些知识,在以后的对外交流工作当中,能够将这些文化知识传播出去,增进两国之间的互相认识和了解,达到一个良好的国际交流的目的。而且,这些知识也是对原本汉语教科书中相关知识的一个巩固,通过另一种语言的表达之后,能有一种新的认识和理解。
1.2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进行学习,培养语言技能
所有的文化传播的最直观的方式就是通过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然要对所学语言的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使用英语的国家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和发展变革等相关知识,也算是一个历史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还能够了解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礼仪知识,对扩大学生的眼界有所裨益。
1.3能够将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
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实际生活有所帮助,自然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一个交流的工作。在传统的额教学模式下,只是重视对知识的传递,而不重视对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至于怎样的去“说”就不会了。如果交流的双方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共识,在交流当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会出现比如说不能够准确理解堆放所要表达的信息,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理解,这就会必然导致双方的交际工作无法成功。在除了要学习英语的语言知识之外,还要学习好这项语言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的内涵,这样双方的交流才能够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之下,交流工作才能良好有效地进行。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
著名语言学者B.D.Ruben(1976:334-354)曾经对跨文化交际下过一个这样的定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具备一种与某一环境中的个体为了实现其性格、目标期望所应具备的同样的独特活动方式的能力。这个定义的重点在于跨文化交际必须要是一种合适的工作,也就是说,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交流双方超出了彼此的文化背景,所进行的无阻碍的交流。
2.1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对交流的限制
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自然形成的文化就会不同,例如餐桌礼仪,中国人喜欢互相夹菜,显示主人的好客,而且客人会习惯早到,以显示对主人的尊重,但是在西方,对于客人到主人家去做客,一定不能太早到,要自爱约定的时间点到达主人家拜访,就算遭到了,也要在门口等到时间到才按门铃进去。在吃饭的时候,西方人喜欢自己吃自己的,不喜欢事物互相的换来换去,他们觉得这样很不卫生。所以,就一个吃饭和拜访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更不要说一些其他的方面了。如果在进行中西交流的时候,不能够对这样的而一些文化差异有所了解和注意的话,就会使得双方的交流变得极不愉快了。
2.2 摆正姿态找准定位
正所谓态度决定成败,正确的一个学习态度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学生在对跨文化只是进行学习时,需要用一种端正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不同于自身国家的文化要抱着一种尊重的态度,不能看不起或者嘲笑他国的风俗文化。礼貌和友好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事。还有,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对自身代表的文化要有足够的认识,及时的审视自己的态度,做到一个友好交往,而且学生在提高自我意识的时候,也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结语
高中生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工作,出了自身的学习之外,和老师的影响也有重大关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一个好的老师的引导,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大有帮助。高中英语老师因为要考虑到升学率的问题,一门心思都放在自身的工作上了,基本上没有时间去阅读一些关于跨文化教育的书籍,这就造成有些老师在经过了多年的教学之后,对于跨文化教学的认识水平还是最基本的层面。这样老师的水平都不达标,还能给学生多大的影响力呢?所以,老师应该先丰富起自身的知识,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冀盈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教育探索[J] .2011(09):(1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翻译;归化;异化
一.引言
翻译交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
的交际活动, 而民族文化差异是影响翻译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翻译在本质
上与文化密不可分, 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就不会有翻译; 反之, 没有翻译, 跨文化交际就无法正常开展和进行。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跨文化交际是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定时代产生的新兴学科。跨文化交际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决策的需要。跨文化交际又是一门综合性学额,它是当代社会科学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学科背景主要涉及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学。交际,就意味着用语言进行表达,而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还有许多沟通上的问题。因为前者更注重你的语言表达好与不好,而不注重沟通之中对方是否真正理解到了你所要表达的问题,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倾向于“跨文化沟通”。同时,沟通的目的在于要让对方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你所说的话。
语言是为了适应人类社会传达感情、交代事件等事务而诞生的。为了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产生了翻译工作。
三.翻译的定义
张今先生曾对翻译下过这样的定义:/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 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黄忠廉在《翻译本质论》(2000:4)一书中将翻译的本质概括为: “翻译是译者将原语文化信息转换成译语文化信息并求得二者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这个定义明确地告诉我们, 翻译涉及到语言和文化,是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总之,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 翻译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传播。整个翻译活动实际上表现为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受者之间的一系列互动关系。与普通传播过程不同的是,翻译是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操纵者所选择的符号不再是原来的符号系统,而是产生了文化换码,但其原理却是与普通传播相同的。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形式, 它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
换, 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
四. 正确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的生活各个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 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或者说, 文化决定人的存在, 包括自我表达的方式及感情流露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正是这些在一般情况下十分明显, 然而很少加以研究的文化方面的原因, 以最深刻和最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说到底, 翻译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翻译过程中, 既要尊
重对方的文化, 也要符合语言本身的习惯表达方式。由于两文化背景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词语的使用上存在诸多差异。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应该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针对不同的读者群,采用相应的策略来正确处理文化因素。异化策略与归化策略是近年来翻译者在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时常用的方法。归化策略以译入语文化为归宿,将源语中的文化因素做出适当的改变和调整,用译入语文化的表达方式取代源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使之更符合译入语的文化表达方式即/ 入乡俗;异化策略则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强调保留源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使读者更了解异国风情 异国情调, 洋汁洋味。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加速和增多,不同的文化日渐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本着保持源语文化的目的,更多的翻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开始考虑以异化为主,以便更好地实现“文化传递”或“文化传真”。
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运用“归化”还是“异化”策略或两者并用,都不能脱离原文的语境和语用含义,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原则下把握好“度”。译者要根据不同功能类型的文本,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把“异化”与“归化”策略有效地结合起来,力求获得与原文等同的语用效果。
五.结语
世界文化的交流应是双向的交流。翻译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手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的两个基本方法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J].中国翻译,2002,(6).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刘山,翻译与文化[J]. 翻译通讯, 1999, (5).
[4]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50-02
尽管对旅游的概念,学术界虽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前往异地且不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旅游是一种基于愉悦的、人们跨越地理空间的一种流动,旅游者就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因此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方式之一。
一、旅游与跨文化传播
学界对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三类。第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与互动建构意义的象征性过程行为;第二,信息的编码、译码在来自不同语境的个体或群体进行的传播;第三,由于参与传播的双方的符号系统导致的文化差异,传播因之而成为一种符号的交换过程[1]。对于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的涵义,我们可以结合旅游的特点,将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认为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及产生的影响。
从文化角度而言,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认识。考虑到文化与人的关系,可以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跨文化交流主体作为分析的维度之一,将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分为: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此外,旅游是一个连续而又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跨文化传播也表现为不同的方式与特征。
二、旅游三个阶段中跨文化传播的表现及影响
(一)旅游前:文化差异吸引下的跨文化传播需求
人们从产生旅游的想法到选择旅游目的地并付诸实践,这中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将踏上旅游行程,付诸旅游之前的过程定义为旅游前阶段。旅游前阶段主要包括:产生旅游的需求,具备旅游的条件,选择旅游目的地三个方面。
在产生旅游需求方面,跨文化传播主要体现在文化差异对游客所产生的吸引力上。反结构理论也很好地解释了现代社会人们产生旅游需求的原因,即打破原有的日常模式而重建的一种新的行为模式[2]。而旅游作为一种“现代仪式”正符合这一解释,这种反结构现象最终产生的动力之一便是不同地域、群体、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3]。
关于旅游者所具备的条件,纳尔逊·格雷本提出了“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及“文化自信”两个方面。他认为经济收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文化自信的关键不在于收入,而在于所属的阶层,特别在于旅游者受教育的程度。文化自信与跨文化交流、互动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时空的转换,旅游可能唤醒一种源自文化认同增强或者是批判性思考的文化反省过程,可以刺激文化感受力的复苏[4]。
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方面,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游客在旅游之前对于异文化的感知和认识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获得。大众媒介通过传播有关各旅游地的景色面貌、风土人情使旅游地以外的人了解到异文化。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不顾旅途遥远,纷纷来中国旅游,不可否认,很大程度上人们是从大众媒介获取的目的地的地域和文化特征,并受到客源地与目的地文化的差异性吸引。
(二)旅游过程中:基于人际交流的跨文化沟通、交融及冲突
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它是文化与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亲身的、直接的、互动的、即时的、感知的交流与传播。旅游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旅途中;二是到达目的地。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旅行中这一阶段,涉及到的主要是游客之间以及游客与旅游工作者的跨文化传播,在旅行的路上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结识,由于具有相同的目标,人们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在这种情境下的跨文化交流更倾向于文化间的沟通和交融,而很少发生冲突。而后一个阶段跨文化传播的情况则更加复杂,既包括游客间也包括游客与当地人、游客与当地自然、文化环境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但不论是那个阶段,在旅游过程中跨文化传播主要涉及了文化的沟通、交融及冲突。
文化沟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游客离开自己的原文化而投入到异文化环境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一经接触,不论他们愿意与否,或者是否意识到了,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在交流某种信息[3]。不同文化之间在不同主体的作用下实现着沟通和交流。在进藏旅游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与藏族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着沟通和交流,这即使得藏文化接触到新鲜的血液,的文化也对世界各地文化产生影响和启迪,不同文化之间通过沟通交流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文化交融:既包括文化的融合也包括文化的涵化。文化融合主要指旅游者所在地文化与旅游地文化的互相接纳和融汇的趋势。一方面,跨文化旅游者常常主动适应旅游地文化,在对旅游地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旅游地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行为,并在旅游行为完成后将旅游地文化精华融入自身文化系统。另一方面,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也会主动接受、容纳和融汇来自旅游者的文化因素,致使旅游地文化渗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因素[5]。文化涵化是指两种异质的文化相接触,某一文化的个人或群体与另一文化群体的信息交流,经过一段时间,两者相互来往适应,彼此在原有的文化模式上发生意识行为演变[6]。当客源地与目的地两种文化相互接触时,尽管时间较短,但都会产生借鉴的过程,但一般是强势文化更深刻地影响着弱势文化。在进藏旅游的过程中,文化间的交融表现得也很明显,在拉萨的青年旅社、网吧、艳遇墙就是为了迎合旅客需求而做出的变化。而进藏旅游的各种游客,无论是出于观光看风景的心态,还是出于让心灵朝圣需找归属感的心态,总会潜移默化地对自己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文化冲突: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冲突是旅游中跨文化传播的必然现象。文化因素之间的相异表现在语言、非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许多方面。这些文化因素是引起文化误解和冲突的潜在基础[7]。这种冲突的产生主要受文化主体的个人主观因素影响。比如对旅游地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极度不适应,对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极度失望等等。其实际也是文化休克的表现。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8]。在,有很多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特别是禁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很容易引起文化休克和文化冲突。
(三)旅游结束后:传播主客体文化互动下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旅游结束后的跨文化传播主要聚焦于跨文化传播产生的不同影响。对游客而言,跨文化交流之后一方面在旅游过程中,人们摆脱了日常平凡的琐事,在新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完全放松并从日常生活的麻木中苏醒过来,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同时跨文化交流之后通过对其他地域文化的了解,人们也更清醒地对其周围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另一方面,游客很有可能进入一种反文化休克期的状态[9]。当旅游者结束在异地的旅游,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环境旅行者会感觉到本土文化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在本土文化环境中一时无法找到熟悉暗示,无法融入本土文化。
对当地文化而言旅游过程中不同文化的沟通、交融与冲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当地的文化。文化是稳定的,也是发展变化的[1]。旅游的跨文化传播既有可能引发当地人思想和行为的变化,也有可能保护甚至振兴当地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例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而受惠于旅游的发展,对的文化和当地建筑的保护也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结论
旅游的核心动因是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伴随着旅游者的空间流动而发生着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沟通和传播[10]。旅游中的跨文化传播主要是基于人际交流的传播形式,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跨文化传播无声无息地贯穿始终,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成员,也影响着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民族的文化。文化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结构,不同文化之间的可以相互吸收借鉴,使得文化更具活力更加繁荣。同样,文化中一些既有的内容也可能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被消解、同化。
参考文献:
[1]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14.
[2] 张晓萍,黄继元.纳尔逊·格雷本的“旅游人类学”[J].思想战线,2000(2):49.
[3] 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以桂林、西安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16-17.
[4]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2.
[5] 刘丹青,黄蓉.论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后果及其解决[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3-95.
[6] 龚晨枫.跨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传播[J].商业营销,2009,(7):97.
[7] Larry Samovar and Richard 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P.82
[8] 温丽玲,刘鑫鑫.跨文化旅游中的“文化休克”分析[J].市场论坛:旅游市场,2010,(2):62.
【关键词】网络语言;跨文化交际
前言
网络掀开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视域,网络交际是当代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由于网络的便捷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汇聚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又由于交流语言、交流手段、交流语境的差异性,为了方便交流,一些新的汉语语言表达方式由此产生。本文将主要从汉语普通话、汉语方言和外语的角度阐述网络语言中的跨文化特征,以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网络语言与跨文化交际
网络语言,所谓全新的语言媒介日渐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按照社会语言学的术语来说, 属于一种社会方言/变体。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不仅包括网络文化中人际交流的语言,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编程专业语言(毛力群,2002);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文化中人际交流的语言/信息符号,本文主要关注后者。
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学科,除研究文化、交际的定义、特征以及相互关系外,还着重研究干扰交际的语言、非语言手段、社会准则、社会组织和价值观念等;其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 跨文化交际的适应能力和技能。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和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主要是语言交际的过程,那么网络语言的发展和特点必然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付林林,2008)。
二、网络语言的跨文化特征
网络语言的跨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汉语普通话、方言和外语的相互结合来表达意义方面,其中有的促进了跨文化交流,有的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冲击。
(一)方言特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语中涉及到的方言的数量不计其数,由于网络交流的广泛性,某些方言如闽南话、四川话等由于发音有趣新奇而受到万千网友的追捧,进入网络语言系统。
具体来说,语音和词汇方面,由于某些方言中“h”与“f”,“n”与“l”等的发音混淆不清,因此词汇“否定”变为“吼定”,“南京”变为“蓝京”。港台等地的方言有合音和反切现象,合音指的是两个音节词汇由于快读而拼合成一个音节,而这个音节代表原来的两个音节的意义者,如“知道”合音为“造”;反切指的是当声母为zh、ch、sh、r、z、c、s,韵母为i的音节,在与零声母字组词快速连读时,就会出现合为一字的现象,如“丑”反切成“吃藕”,这其中也蕴含委婉意义。语法方面,粤方言中有一种倒置的语法结构影响着语言的标准结构,如“宾语+谓语”(饭吃好了),“副词+宾语”“别说话先”。
方言特点与普通话的结合使得网络语言更加丰富有趣,也促进了各方言使用者之间的语言和文化交流,加深了相互间的感情。
(二)外语特征
网络语言中的外语特征主要表现在对英语的应用,但日语、法语、泰语中的日常用语在网络语言中也拥有一席之地,如对日语“我回来啦”(ただいま)的音译为“他大姨妈”。
语音方面,汉语中把英语独有的语音吸收进来,如汉语中没有“th”,故而把/?/吸收进来(康忠德,2011)。词汇方面,主要有首字母缩略。如:GF指女朋友。语法方面,网络语言中应用最多的一类是进行时的改用,构成“×ing”表达形式,表示 “×”进行中, “×”的词性主要涉及形容词和动词。如:“不开心ing”表示正处于不开心的情绪当中。
网络语言中很大一部分都和英语相结合,可能会导致网络文化帝国主义,影响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与文化的平等和平衡发展(李婷,2006)。
(三) 综合特征
所谓综合特征指的是对汉语普通话、外语和方言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处理或在交流中几者共存的现象。
将汉语普通话、英语、方言等多类语音混合使用以及相互代用的的现象有很多,例如数字谐音代替外语:比如88(byebye);谐音与常态组合:I服了U(我服了你);方言与外语组合:What are you 弄啥嘞?
网络语言中很多交流的语言都是汉语普通话、外语和方言的双重处理体,如“你真是史努比的弟弟”是对“你真是stupid” 的再次处理。
此外,表情符号几乎通用于所有语言使用者,包括标点组成的表情如“^_^”表示“微笑”,聊天软件里系统的表情如 “”表示“好的”。
由于这些跨文化特征的出现,网民更加自由地投入网络交流中,交流时使用的汉语句子中经常夹杂着方言和其他外国语言,这表现出对其他民族的包容性与热情。但这些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如对于上面提到的双重处理,无论英语使用者还是汉语使用者,若没有对跨文化特征的了解,就会阻碍跨文化交流。
三、成因分析
网络语言的语言变异的原因大致为内因和外因,前者是语言本身发展的需要,外因是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因为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文化的载体,所以语言的产生与变异必然受社会经济、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影响(曾利娟,2007)。
四、结语
汉语普通话、方言、外语和符号并用的跨文化网络词汇的出现预告一个新时代的语言变革(李进喜,2008)。在应用跨文化语言时,使用者要充分了解其反映的心理和文化特征,促进其向有益的方向发展,降低网络文化帝国主义的可能性,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机会的平等。
参考文献:
[1]付林林.(2008).网络交流与跨文化交际.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汉文综合版,28(4),104-105.
[2]康忠德.(2011).网络语言的社会语言学考察[J].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学生流动;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本土生国际化
一、国际学生流动
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王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众所周知,国际学生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首先,请您谈一谈我国近期在国际学生流动方面的发展态势。
王洪才: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国际学生流动既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显然,对国际学生吸引力越强标志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越高,也意味着高等教育质量越高。我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使留学生规模达到50万人,其中高等学历教育的规模将达到15万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地国家。从目前来华留学生增长情况看,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近30年来,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数量一直在增长,进入新世纪后增长势头尤为迅猛。不过目前来华留学仍然以短期留学为主。在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之中则以本科层次为主,研究生教育分量还很低,这也是未来中国留学生政策需要调整的方向,因为留学生层次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国际学生流动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的。中国儒家文化倡导的“和而不同”价值观,适应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化的要求,并成为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政策的推动起到了明显作用,《留学中国计划》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0年以来,获得奖学金项目支持的留学生数量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2014年,各类外国留学人员达到377054名,比2013年增加20555人,增长率为5.77%。其中,亚洲学生占59.8%(225409人),这一数字比2013年上升了 2.58%(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在这些国际学生中,有35876人攻读硕士学位,12114人攻读博士学位,其中36943人获得政府奖学金资助,占总数的9.8%,而 340111 人(90.2%)是自费来华留学。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在注重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之际,对本土生的国际化问题重视不足,这将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国际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只有创造适宜的国际化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到中国留学。本土生国际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国际化环境构建。众所周知,国际学生来到中国之后,迫切希望与本土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中国文化,提高汉语水平,增强与本土学生的交流能力。如果本土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则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本土生国际化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提到了本土生国际化这个概念,请您就此进行更加深入的论述。
王洪才:上世纪90年代,瑞典学者尼尔森(Nilsson)重新定义了本土生国际化概念。简言之,本土生国际化就是为那些无法出国学习的本土学生创造国际化的环境。一般而言,这种国际化是通过接触多元文化实现的。本土学生是学生国际化的第三类人群,第一类人群是那些有条件出国留学的学生,第二类是那些来本国留学的外国学生,第三类就是这些在本国学习的本土学生。对于前两类人群的国际化已经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而对第三类人群的国际化则鲜有关注。加强该方面研究有助于推进该部分学生的国际化,从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水平。
1993年,英国学者贝内特(Milton J. Bennett)提出了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概念,该模型旨在针对多元文化提供跨文化能力的解释框架。该模型包括人际交往和行为规范两个维度,可以用来衡量本土生国际化的水平。在该模型中,贝内特将跨文化敏感度(DMIS)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其中前3个阶段属于种族中心主义时期,后3个阶段属于种族相对主义时期。种族中心主义时期包括否认差异、抵制差异、差异最小化三个阶段;民族相对主义时期则有认同差异、适应差异、融合差异三个阶段。该模型在解释个体对文化差异的体验方面很具有说服力,因而经常被国际化研究者引用。
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可以做如下解释。第一,在否认差异阶段,人们往往不能区别不同文化,这说明人们对文化的体验并不深刻,或者说还没有体验到文化的价值观不同。第二,在抵制差异阶段,人们虽然能够描述差异,但总是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这说明人们已经体验到文化差异,但总体上仍然是不愿意积极面对新的文化。第三,在差异最小化阶段,承认文化的普遍性,对差异的感受因对文化相似性的强调而减弱,这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承认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但还不能承认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差别。从种族中心主义到认同差异的种族相对主义的过渡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个体互动是促进观念改变的主要动因。第四,接受文化差异,以种族平等价值为前提,显然这与坚持种族主义观念是不同的。第五,人们在接受文化差异观念之后就会尝试调整自己的行为,出现整合文化的动力并逐渐培养出新的行为方式,这就是适应差异。第六,差异融合是最后阶段,到此实现了尊重文化差异,从而人们开始具有一个广阔的文化视野。这个发展过程也说明,文化观念改变是以社会交往为前提的。
可见,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观察视角。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各个阶段之间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但一个人的认识会出现进步或倒退的现象。当一个人处于种族中心主义时期,他经常表现为“逃避文化差异”或“否认文化差异”,在心理上表现出一种防御性特征,即使承认文化差异存在也尽量淡化其意义。在进入种族相对主义时期后,则是以“寻找文化差异”为导向的,即不仅承认文化差异的意义,而且尝试适应它,以便融入不同文化。
贝内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告诉人们,在跨文化框架内对待另一个人就是要恰如其分地承认其文化差异,但承认文化差异不是将差异最小化。因此,真正有跨文化能力的人能适应与融合不同的文化。贝内特所定义的跨文化能力就是指在跨文化的背景下有效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无论在中国大学还是其他国家大学,发展本土生的跨文化能力都不可能仅仅通过招收国际学生这样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轻易实现。
三、中国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待提升
《世界教育信息》:经过您的研究,您认为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王洪才:第一,跨文化意识比较淡薄,常常把国际学生与“西方人”混为一谈。我在调查中发现,中国学生对校园内的国际学生普遍持欢迎态度,乐意与他们一起上课,并表示这对个人发展是有利的。不过,不少学生将“国际学生”等同于“西方人”,所以常常以“西方视角”来看待国际学生。很显然,“西方人”并不包括所有国外学生。
第二,与留学生互动机会非常少,而且行动上不积极主动。中国学生大都承认,即使与国际学生在一起上课,他们之间的互动仍然是很少的。虽然他们认为课堂中有与国际学生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但他们因为怕自己英语说不好而错失了这个机会。也有学生对与国际学生交流不感兴趣。这说明,中国学生跨文化学习意识比较被动,不会积极寻求机会与国际学生进行交往,以增强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第三,英语水平妨碍了中国学生与国际生交流,在交往上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单向性。不少学生都希望与国际学生交流,但有些学生更希望将汉语而不是英语作为优先选择的沟通工具。本土学生非常欣赏国际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演讲能力,并希望与国际学生交流,了解对方,具有跨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但并不想通过英语来进行沟通,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自信。相反,有些学生尤其喜欢与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学生沟通。当问到他们偏好的原因时,发现其动机多是想学好外语。而且,这些学生也以英语能力来确定自己的交流对象,因为他们更愿意使用英语而非汉语与留学生进行交流。其实留学生也想提高自己的汉语交际技能。总之,中国学生在交往对象选择上不仅具有功利性,而且具有单向性,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
第四,本土生对国际生持积极评价,但在交往上面临文化障碍。中国学生对国际生的认知大多是积极的,认为他们学习认真、思想开放、勇于展现自我、友好善良和爱护环境,基本上没有负面评价。此外,他们也感到存在着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文化和个人性格上都存在着一些屏障。中国学生非常渴望跨越这些障碍,增强跨文化能力。
四、提升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途径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中国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差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王洪才:中国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较差,缺乏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与自信,这对构建和谐的国际化的校园环境构成了潜在的障碍。我建议必须重视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的交流,否则就会影响国际学生对于东道国的印象。在通常情况下,本土学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角色容易被忽视,而真正的国际化需要把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一起纳入共同参与的制度环境中,促进他们相互理解。因此,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之间的有组织的互动应该被重视起来,否则,就会产生文化误读现象,甚至还会产生文化歧视和种族主义等严重后果。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造成中国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低下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您认为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王洪才:调查表明,多数中国学生渴望与国际学生交流,但又缺少互动。交流出现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授课语言和留学生的生活区域安排。此外,中国学生常常以英语能力来区分交流对象,这对提升多元文化交流能力是不利的。
此外,调查发现,中国学生在跨文化能力习得方面主动性不足,中国学生仍然停留在种族中心主义阶段,拒绝文化差异,甚至采取防卫心理。相对而言,他们是处于最小程度的种族中心主义阶段,但仍然没有进入种族相对主义阶段,因为该阶段特征的是接受文化差异,并且使自己适应甚至融入多样性文化中,尤其是在外国学生在场的状态下。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那些拒绝其他文化的学生一般表现为轻视文化差异的意义,但那些略微重视文化差异的学生,也没有真正理解多样文化的价值,他们误解文化差异的实质。有趣的是,这些拒绝文化差异的学生虽然对文化差异无动于衷,但对西方文化则是一个例外,即比较乐意接受西方文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他们处于防御阶段,但并不重视自己的文化。事实上,在防御阶段,人们只是把自己的文化看成一种主要的文化,而且抱怨其他文化的干扰。对自己文化的社会防护心理并非真正因为害怕其他文化干扰,而是因为个人不怎么需要其他文化。他们对国际学生的爱护环境、勇于表达自己等持积极态度,这可以引导他们向下一阶段的跨文化能力发展。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 生活习惯 思维方式 价值观 外语教学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据资料统计,2008年,往来于中日两国进行经贸、文化、科技等活动的人数已超过480万人次,中日友好城市达233对,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一、 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交流的概念
跨文化交流中文化的概念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群体内成员们共同的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方式的规范。具体地说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为人处事,价值观以及交流中的被认同的各个群体所特有的方式。
交流这一概念较为复杂,定义颇多。一般认为:“交流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信息传递,人们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交流则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行为,因而,这给交流带来了难度。
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呢?首先,只有对日本文化如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等有了充分的了解、认识。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二、生活习惯方面的表现
1.打招呼、寒暄。在会话中,经常会听到“こんにちは” 这句问候语。对于这个词, 学研国语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 是白天的问候语,是白天与他人见面或拜访他人时的寒暄语,可以理解为你好.其使用对象主要是一般关系的人或生人,而不用于自家人或亲朋好友”。比如:同学同事之间见面多是“おはよう”;学生见到老师、下级见到上级多是“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朋友,熟人见面多是“おお”、“おっす”。新世纪大学日语第二册刊登了水谷修教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30多年以前,在小津安二郎导演的一部电影里,有这样一个场面:由于感情不和,夫妻二人离了婚,结果孩子由母亲抚养。当父亲再见到久别的孩子时,在父子目光对视的瞬间,孩子说出了一句话,这就是“こんにちは” 。这个幼小的孩子说的这句台词非常精彩,它如实地刻画出了当时父与子的关系。在正常生活的家庭成员之间,孩子是不会对父亲说“こんにちは的”。然而,当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换句话说,当变成外人的关系时,才有可能使用。
在水谷信子的“おかあさん、さようなら”中也同样提到了的用法。一个住在日本人家里体验生活的美国高中生向这家的主人问候时说了一句“こんにちは”,结果主人听了十分惊讶。在寒暄语中,“さようなら”这句话也不能对家人使用。在水谷信子的《おかあさん、さようなら》一文中,其中提到:一个小学生认为,总同样重复同样的寒暄话是无能的表现,就决定换一种不同的寒暄方式,于是,早上上学前,他没有使用平时总说的“いってきます”,而说了一声“さようなら”,在厨房的妈妈一听,顿时神色大变,跑到门口连声追问:孩子吓得连忙跑出了家门。在家庭成员之间,若不是在永别时,“さようなら”是不能使用的。如果恋人之间说了这个词 ,则为分手之意。如果是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可以说“じゃあ”、“じゃ、また”。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可以说成“お先に失礼します”。所以“さようなら”与中文的“再见”是有所不同的。
2.对数字的好恶。在日本民族看来,奇数是招福的数字。所以喜欢单数,尤其喜欢“3”这个数字。不喜欢双数(8除外),尤其不喜欢“4”这个数字。因为日语“4”的发音“し”与死(し)相同,所以避讳“4”这个数字。日本的个人电话,私家车牌,房间号码都没有“4”这个数字。譬如4人喝啤酒,不可以要4瓶,而应该要3瓶或5瓶。送人礼物也不要送双数。这和中国好事成双,以双数为吉利的习俗完全不同。
3.对称呼的好恶。在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长幼有序,在称呼上,以把对方视为高辈为敬。比如:小学生对二十几岁的人称呼时,一般称呼为“叔叔”、(おじさん)“阿姨”(おばさん)。而在日本,则称之为“哥哥”(お兄さん)、“姐姐”(おさん)。再者,在家庭中,哥哥的孩子称呼哥哥的妹妹,再中国习惯上称之为“姑姑”,而在日本,则称之为“姐姐”。在称呼上,日本以缩小辈分之差表示敬意,而在中国却以扩大辈分之差表示敬意。在日本人看来,年轻代表着青春、活力、生命。 在《おばさん和阿姨》这篇文章中,讲的就是一位学日语的中国的中学生在路上看到一位二十几岁的日本女性把围巾掉在了地上,然后说:“おばさん,あたたのタオルは落としましたよ。”结果,这位女性很不高兴。在日本,称呼50多岁的人时,多用“おじさん”、“おばさん”,而中国多称呼为“爷爷”、“奶奶”。汉语的“阿姨”虽不能说与年龄完全无关,但主要是敬称。而日文的“おばさん”却主要强调年龄,有时还带有负面的意味。称呼二十多岁的女性为,就会让她以为自己不年轻了。同样,称呼五十多岁的日本女人为“おばあさん”(奶奶),日本人也会很不愉快的。再者,“あたた”一词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可以使用。除了下级对上级,年幼的对年长的不使用以外,一般对陌生人也不使用。此外,在家庭中,妻子称呼丈夫称之为“あなた”。因此,不能把中国的一些语言习惯用在日语中。
三、思维方式方面的表现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日本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共性处理人际关系,对对方的心情想法乃至感情都是体察入微的,即:以心传心,是以体察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时时处处虑及对方,为了不在感情上伤害对方,不使对方丢面子,避免摩擦和不愉快,总是不明言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是以暗示或含糊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意图。拒绝对方时,总是采取一种很委婉的方式,使对方不至于难堪。例如下面一例:
上司の木部と部下の佐藤さんの会:
木:佐藤君、新宿にいい日本酒の店があるんだよ。仕事がわったら一にどうだい。
佐藤:いいですね。 あ、でも、部.大申しないんですが。
木:どうした?
佐藤:今日はほかの束がありまして
木:ふん、そうかい。なにかあるのかい。
佐藤:ええ、は来大学代の後の婚式の司会をすることになっているんですが、今夜これから打ち合わせも兼ねてちょっとむになっておりまして。
木:あ、そうか。 じゃ、仕方がないな。
佐藤:せっかくのおいなのに、申しありません。
木:いやいや。じゃ、またにしよう。
佐藤:また次の会に、ぜひ。
木:分かった。じゃ、また。
木:お先に失礼します。
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拒绝方式。佐藤在受到邀请之后,首先是接受对方的邀请。由此表明如果情况允许的话自己很愿意去的意思。接着,才说实在抱歉,告知对方自己还有别的事。后面使用了“ほかの束がありまして、省略了いけません”。语气委婉,暧昧,表达了说话人的心情。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恐怕会直截了当地拒绝。首先说:“今日はだめです。行けません。ほかの束がありまして”。(不行,我还有别的事,去不了)。这样的话,对方可能会不高兴。
四、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这里所指的价值观是指在某种文化背景下群体所共有的。它是判断人们行为好坏对错的标准,并决定着人们行动的目的和方针。在交流活动中,必然伴随着价值观,离开价值观的交流是不可能的。日本人的同学聚会,同事在一起喝酒,多采用均摊付款的形式,即使共同招待客人,也是均摊付款,而且在客人面前公开算帐,掏钱。在家庭中,例如:母亲与出嫁的女儿,婆婆与儿媳买东西时各付各的钱。即便一人付了款,回家后定会算清帐。儿媳有儿媳的帐,婆婆有婆婆的帐。在日本是不能混在一起的。这并不是在计较金钱,而是在坚持在金钱上划清界限,保持距离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以前所讲究的义理人情变得越来越淡薄,为人处事时信守距离美的原则,希望自己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不想欠任何人的情,人情只是限于一时一事,过后与此事无关。在家庭中,例如母亲与出嫁的女儿,婆婆与儿媳买东西时各付各的钱。即便一人付了款,回家后定会算清帐。儿媳有儿媳的帐,婆婆有婆婆的帐。在日本是不能混在一起的。这并不是在计较金钱,而是在坚持在金钱上划清界限,保持距离美。再者,日本人请客时会根据客人的数量适量点餐,而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有5人却要点8人的量。日本人认为,将摆在自己面前的饭菜尽量吃完是对主人的尊重,所以,即便牺牲肚子也要尽量吃完。如果剩余过多,主人会以为饭菜是不是不合客人的胃口?主人会不开心的。而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请客时用吃不完的美酒菜肴招待客人才能表达自己的诚意,所以,如果菜肴都吃光了,会令主人很难堪。因此有些中国人觉得,请日本人吃饭时日本人很不客气。日本人很小气。曾经有一位同学说:“咱日本外教太小气,前天请我们几个同学吃饭都没吃饱。”“那么饭菜都吃完了吗”?“没有,剩了不少,都吃完了,多令外教难堪啊!”所以,要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一定要对异文化有充分的了解。
五、加强外语教学,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跨文化交流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学习中经常要面临的问题。因此,外语教师在进行日语教学的过程中,应从努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一目的出发,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不仅培养其语言技能,还必须重视语言表达是否妥当。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汉语与日语两种语言学修养,而且还须具有中日两国比较文化背景学方面的知识,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长学生对日本社会,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和冲突具有识别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正确性。另外,可利用外籍教师,鼓励学生与外籍教师进行交往,通过个人间的交往使学生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利用先进的电教设备,通过看不同的背景的电影,电视画面,使学生真正理解其内涵。拓展学生的视野。努力使学生确立一种科学的,宽容的态度,切忌用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去理解,去阐释另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排除偏见,积极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并在交流中养成与异文化异民族共存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陈 岩:《谈中日跨文化交流中摩擦的主要原因》,《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1。
[2]王秀文:《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育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3。
[3]王铁桥:《中日文化差异趣谈》,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1999。
[4]水谷信子:《心をえる日本座》,研究社,1999。
[5]金田一春彦:《日本の言表》,社,1992。
随着现代社会以及网络的发展,东西方交流日趋频繁,跨文化交流机会大大增加。在跨文化交流的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在应试教育以及传统的语法教学法下,学生往往不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往往被固化的语法思维所束缚,缺乏跨文化意识与视角,因此不能准确的理解在各种语境下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并以此陷入误区,造成对外交流中的不便与尴尬的产生。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课堂上缺乏对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无关系。大多数老师仅仅负责传授语言,但是对于所教授的内容并无扩展,将所用语料简单视做单词与语法的载体,而非文化的载体。近年来,随着文化导入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广大教师也逐渐认识到,通过导入适当的中外文化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技能以及输入输出能力。
一、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一)跨文化意识的含义
跨文化意识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中所保持的特定意识。也就是一个或者群体在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群体相相交往时的意识。通俗来讲,跨文化意识就是指人的文化解码能力。这种意识包括了对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了解与运用。并且使人们能够在在不同的情境和场合中进行有效和得体的沟通。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跨文化意识是在一定文化知识基础上才能形成的,并且能够进一步帮助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习者进行对外交流实践。
(二)文化差异的形成
文化一词,拥有着非常广泛的内涵以及外延。它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可以大致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种。前者并不会直接影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之间的交谈,而后者则会直接影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的交谈。由于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以及心理因素势必使人们的文化背景产生各种差异。这使得跨文化意识在涉外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注意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而单纯以自己本民族的思维方式进行表达,那么这种语言交际势必导致失败。因为在这种语言形式下,所表达的内容依然是本族的而非目标语言的。于是在交流中,学生就必须拥有广阔的双向文化视野和优秀的跨文化意识。对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理解同样重要,任何一方文化的缺失都会导致学生输入或者输出能力的降低。
(三)英语课堂上跨文化意识的缺失
由于考试压力,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有功利性的目的,目标也往往是通过四、六级考试。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堂,经过多年应试教育的学生往往很难对英语提起兴趣。而教师也往往因此放弃了对于英语课文的深度挖掘,对于课程的讲授往往停留在简单地词汇讲解与语法分析。对于隐藏在课文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往往选择了无视的态度。在加上国内往往缺乏英语练习的自然环境,使得学生往往偏语法而轻语用,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更偏向于知识而不是文化的学习。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导致了一些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极差,虽然学习了多年英语,但是一开口就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甚至在跨文化沟通中,不能得体或者恰当的进行表达,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四)跨文化意识缺失对涉外交流的影响
正如某些专家指出的,在涉外交流中,外籍人士往往可以原谅第二语言使用者所犯的语法错误,但是对于文化错误却很难谅解,语用错误有时往往被视作不得体,恶意粗鲁的,有时甚至会被视作对对方的蔑视和挑衅,因此引发灾难性的后果。跨文化意识需要注意到东西方所存在的一些文化差异。词汇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东西方对于一些共有词汇的不同文化引申。比如,对于猫头鹰,中国人称其为夜猫子,视作是不吉利的象征,而在西方则是智慧的象征。中国人经常把山羊视为智慧的象征,因为山羊的胡子使它外型上具有“长者的,有经验的”视觉特征。而山羊在西方则常和巫术、恐惧以及恶魔联想在一起。甚至于中华的图腾――龙,在西方也经常被视为邪恶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用语中,中国人喜欢见面询问对方吃了没有,闲谈中喜欢问对方的婚姻状况和家庭,这些在西方人眼中都视作隐私问题,会尽量避免提及。西方人常常会以天气作为寒暄的主要内容,因为这种问题相对而言比较“保险,不那么私人化。
二、通过课堂中的文化导入培养跨文化意识
结合以上叙述,在课堂中培养文化意识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课堂上如何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呢?笔者认为,通过文化导入的方式,以自然的形式将文化与课文相结合是比较理想的方式。可以采用融合法,把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背景,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进行介绍,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也可采用注解法,利用特定的相关知识将对应的课文内容进行解释。还可以采用实践法,让学生改编课文中的对话,亲身感受课文中一些有意义的文化细节与表达法,提高其跨文化意识与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还可以定期进行一些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到西方文化生活,从而加强跨文化意识。总之,法无定法,这些方法可以单一或者综合使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并不一定需要去量化的占用多少课时,它更应该是一种持之以恒,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
三、结语
关键词: 隐喻翻译 跨文化交流 可译性
一、隐喻的定义和特点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将隐喻定义为“以非一般的方式描述某人或某事,来更好地表示两件事物有一样特征的一个词或短语”,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隐喻方面的研究。隐喻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对文化交流有重大积极意义。纽马克谈到隐喻翻译时曾说:我认为,当所有的社会都达到一个特定的相似阶段――人们身体健康、幸福,将会有一些基本的普遍的隐喻,从而减轻译者的任务。可见,跨文化交流与隐喻翻译关系非常密切。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文化载体。隐喻是体现文化进步和优胜劣汰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也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隐喻作为一种各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隐喻的“人类共性”使得隐喻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故隐喻的翻译将促进全人类的跨文化沟通交流。
二、隐喻的可译性
语言源于文化,又反映文化,而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民族文化特征也会在语言中有所体现。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隐喻的翻译要将中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隐喻的可译性可以作为一种对不同类型文本的可译性模型。为了使隐喻的翻译更易于被目标读者理解,阻碍隐喻的翻译的因素必须被提及,以便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改善困境。
1.对应的文化特定形象
由于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从而产生喻体的差异性。中西文化中对狗的不同看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西方,狗通常用来表示积极的意义,例如:“love me, love my dog.”和“you are a lucky dog.”,在这两种情况下,狗都处于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在中国文化中,狗是用来嘲笑和蔑视他人的,像“丧家之犬,猪狗不如”就用来比喻那些失去家园,没有社会地位的人,甚至连“看门狗(watch dog)”这个原指保卫主人、对主人忠心的词也被赋予了贬义。因此,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一定要尽量避免文化差异和误解。
2.无对应的文化特定形象
受到社会文化制约和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有些喻体带有显著的民族文化特征,或以某些历史事件、人物典故为背景,在翻译时不仅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词语,而且给目的语读者在理解上造成很大的难度。因此,翻译这类隐喻时,可采用保留源语喻体加注释的方法,在充分保留原隐喻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可以使目的语读者心领神会。例如: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Helen of Troy(特洛伊的海伦)”,故事中美艳绝伦的Helen,使特洛伊遭到毁灭的悲剧,由此产生了“Helen of Troy”这个成语。汉语中有个“倾国倾城”的成语(语出《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里的“倾”字一语双关,既可指美艳非凡,令人倾倒;又可纸倾覆邦国,其含义与“Helen of Troy”十分近似。因此,这一翻译可以消除文化隔阂,使源语与目的语产生共鸣。
三、隐喻的翻译策略
1.直译
直译主要是用来处理一些原文意义较明确,句法结构交单、完整,按字面依稀直接翻译便能同时表达句子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的翻译方法。当本体和喻体在两种语言文化中有相似点,其认知方式相同、语言形式统一时,采用直译将源语的喻体形象直接用对等的方式传递给译文读者,保持源语与目的语意象基本一致,做到“神形兼备”。例如: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他的评论一语中的。)His life hangs on a thread.(他的生命命悬一线。)
2.意译
意译是一个相对于直译的概念,通常指取原文内容而舍去形式,是一种经过消化后的“语内翻译”,容许译者有一定的创造性,原文的基本信息应该保存。由于不同语言文化隐喻的差异性,有的隐喻形象是不可译的,如果照字面直译就只会令目标语读者无法理解。此时宜改用意译,舍弃原文形象,以忠实原文意义。
例如:Dogs that put up many hares kill none.
译文A:不要太贪心,也不要计较得太多。
译文B:多谋寡成。
在这句话中,狗和兔子可以构成捕食关系。但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狗打猎的认识不多,照字面翻译出来的句子可能无法达到相同的比喻效果。因此,如果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内容,重点就应该放在它的意义上。而中国成语“多谋寡成”刚好具有相同的含义,这是最佳选择,能使汉语读者感同身受。
3.直译与意译兼用
有时为了既保全意义,又不舍弃形象,可以同时兼用直译和意译弥补直译难达其意、意译难传其神的不足,不仅能使读者见到原有的意义、形象和风格,还能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它们的潜在意义,达到“神形兼备,画龙点睛”的效果,如:There’s as good fish in the sea as ever come out of it.(海里的好鱼多的是。纵然失去一个机会,不愁没有其他机会。)Even if we can’t get the award, we don’t have to cry sour grapes at it. (就算我们拿不到奖,我们也不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4.归化翻译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有些英文的隐喻和中文中与其对应的形象的意义不同,如果保留源语的喻体则会相当晦涩难懂,这时可以用中文中已有的与原文意义相近的替代形象或事物进行归化翻译,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读者的理解与期望,达到语用等效。
例如:His daughter is the apple of his eye.
译文:他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
英语习语中的apple原指“瞳孔”。由于瞳孔对于人非常宝贵,人们视其如珍宝,因此后来用apple of the eye喻指“珍爱的人或物,宝贝等”,这使我们联想到,在汉语中,“掌上明珠”有相对应的含义和内容,句子的意思一目了然。
例如:Come on everyone, say cheese for the camera.
译文:大家来,对着镜头说茄子。
“say cheese”是照相时摄影师要被照者面带微笑时说的一句话。因为当你说cheese时,你的口是呈微笑形的。为了达到类似的效果,译者用中文的“茄子”来替代奶酪。虽然奶酪和茄子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但这句话的交际目的是可以达到的。
5.异化翻译
异化翻译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而进行的语际间篇章意义的互相转换,异化可以被视为直译的概念的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直译。随着社会文化交流繁荣与发展,异化翻译可以促进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且兼容,让人耳目一新。
例如:Go to law for a sheep,you lose a cow.
译文A: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译文B:为了一只羊打官司,却损失了一头牛。
译文A为归化翻译,译文B为异化翻译。显然这句谚语的翻译,异化比归化要好,我们能了解西方人如何运用法律解决争端,认清律师在法律案件中受益最大这一现实。如果采用归化翻译,其谚语的文化内涵就会缺失。因此,照字面直译的异化翻译方法既保留了原句中的文化特色,又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如:“the Trojan Horse”(特洛伊木马)、“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等。
四、结语
隐喻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事物的途径,是语言、思维、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隐喻作为一种生动的语言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化因素上的差异,根据文本折射出的不同文化特点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地准确反映文本的内容及其文化特色,最大限度地使源语和目的语取得文化上的对等,达到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广林,薛亚红.隐喻的认知观与隐喻翻译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2009,(4).
[2]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肖坤学.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J].外语学刊,2005,(5).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程同春.英语隐喻的思考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5).
[6]肖坤学.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J].外语学刊,2005(5).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智力; 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43
[中图分类号] F272.92; B84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74- 02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性的文化交流通过各种媒介形式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频繁。文化差异,文化误解,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是人们面对异质文化时所经历的普遍现象。但是,不同的个体对待另一种文化的适应程度上表现有很大区别。文化智力的提出以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和社会智商(Social Intelligence)为基础,认为对于“智力”是什么有着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智力的定义是带有文化色彩的。传统的跨文化管理研究往往侧重于关注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不同,而这种思路是需要对异质文化和本族文化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从差异中寻找的理论基础。文化智力则侧重于看文化的共同点,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在哪里,才能明白文化的不同点在哪里,从而便于跨文化管理。
1 概 述
在同质文化下交流交往表现良好的人,在新文化环境下也会表现出不同样的适应能力。这种用来说明为什么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好,更快地适应另一种文化的能力,被称之为文化智力(CQ)。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就智力概念和本质的两次专题讨论,认为智力研究呈现出一种非常重要的趋向,那就是强调智力的文化属性。文化智力提出了考察异质文化环境下人的智力的一种方法,陈晓萍认为文化智商/智力(Cultural Intelligence)是从跨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概念,由Ang,Van Dyne,Koh,Earley等学者提出和修订的概念,即文化智力描述的是个体在跨文化情景中能够有效地改变自己与环境要求不符的行为举止,从而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交往建立联系的能力。也有学者强调文化智力是智力理论与跨文化研究的交叉学科,通过研究智力理论中的社会智力,情绪智力和文化智力的关系,探讨文化智力的构成模式和维度,以及跨文化研究的各个层面作为研究的基础。
琳达·比默和艾里斯·瓦尔纳从改善个体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认为文化智力主要由3部分构成:(1)对于文化以及思考和解决文化问题的行事方式的相关知识的认知;(2)适应新文化的动机;(3)应用,即将自己适应新文化的愿望、与新文化相符合的行为。简言之就是认知或思想(mental),动机(motivational)和行动或行为(behavioral)。Ang等人则把文化智力分为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每个层面包含2个因素,共4个部分:元认知CQ,认知CQ,动机CQ和行为CQ。文化智力既关乎头脑,也关乎身体和内心,文化智力的元认知聚焦于认知的较高层次的过程,而认知则体现为对不同文化的习俗、规范的了解,包括对不同文化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以及对文化价值的基本框架的了解。动机层面是指能量在对跨文化情境的认知和发生作用中的指向和投入的多少,即跨文化情境中的内在的动力。行为层面是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的互动中表现出的恰当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具有较高的文化行为智力的人能够运用自己言语和非言语的行为能力,得体的表现。文化智力基本构成可以表述如下:认知层面,指运用自身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来认识不同文化的能力,它包括自我意识,个人价值观,外部观察,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式等。具体表现为能够从不同形式的文化中发现贯穿各自体系的文化主线等。动力层面,指融入到其他人或文化中去的愿望和能力,包括个人自信和承诺、能否积极协调个人价值观与拟融入的文化价值观的一致性等,表现为有热情和勇气,能够积极应对文化差异带来的考验。行动层面,指采取和自己的认知动力相一致的有效行为能力,如社会模仿力,举止行为、习惯和社会实践等,它是通过个人行为的细节向他人传递出自己的认知和精神动力。按照不同的人员在进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国外学者根据CQ 的3个构成因素综合分析后, 归纳出高文化智力的特点:能通晓不同的文化体系,能与他人积极高效合作,能很好地融入不同文化中去。通晓不同的文化体系,有很好的领悟力。自信积极,有持续的热情。能较好地综合运用当地人接受的沟通技巧和作为外来者的独特视角。Graen 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从管理人员发展成全球管理人的模型,也从另外的角度提出高文化智力的特征:即文化综合者,能进行第三文化创造,融合两种或多种文化,创造出被不同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第三文化”,推动所有文化发展,有效解决跨文化问题。从以上这些层面,也能找到文化智力培养的一些重要线索和思路。
2 提升个体文化智力水平的策略
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文化智力的高低则是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的基础条件,文化智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基于这个角度,笔者综合研究了国内外的文化智力提升培养方面的研究,提出以下策略来提升个体的文化智力水平:
(1) 基于对自身文化智力了解基础上的自我认知。Ang等人通过对个体文化智力的研究发现,个体文化智力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进行测定。并开发了文化智力测定的CQ量表,根据该量表的20个因子和对应的分值进行个体文化智力水平测评。CQ量表主要由文化认知和动机构成,通过对各个因子问题回答,可以得出个体文化智商的强项和弱点,从而确定自身文化智力培养的出发点。从跨文化的角度而言,琳达·比默和艾里斯·瓦尔纳将其确定为自我了解和认知能力。他们认为文化智力培养的基础是建立在自我文化的了解,自身态度的了解和个人风格的把握的基础上的。个体是文化的个体,必须时刻警惕“文化成员身份”。在自身态度和观念上要认清那些你所持有的并影响世界在你眼中样子的态度、偏见和观点。在个人风格上要主动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认知是指对异质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处世哲学、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标准等无不受其价值观的影响。文化认知的教育和培训系统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首先,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认知,环境影像文化,了解并适应异质文化环境。此外,对不同风俗习惯在了解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和尊重,并能够做出必要的让步。其次,在异质文化中寻找共同符号的能力,所有的文化都有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由这些符号引出的含义反映了特定文化的经验和观念。在培养个体文化智力时,尝试学习其他文化的语言,理解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变化,把握语言运用的各种“文化约束”,了解亚符号,非语言符号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培养文化智力的方法。此外,还应注意对多种符号系统保持敏感,跨文化的敏感性是一个人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对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表现出积极情绪或促进恰当有效的行为能力。
(2) 基于文化适应能力目的的积极思维方式培养。Ward及其同事认为跨文化适应分为两个维度: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心理适应是以感情反应为基础。指在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在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或较少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失望等负面情绪,就算达到心理适应。社会适应是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能与具有当地文化的人有效接触和交流。面对异质文化,个体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上述过敏现象。因此,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合理使用积极思维显得更为重要。积极思维不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让个体感觉自信,对性格、精神、健康状况和创造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待异质文化,健康向上的心理是克服文化冲击,增强文化融合的主要动力。养成良好的积极思维的习惯,是培养文化智商的重要条件之一。
(3) 基于跨文化交流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培养个体的文化智商,文化移情的作用非常重要。布鲁梅(Broome)认为:“移情的字面意义是用自己的感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它是代替性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我—你的一致性。另外,移情还指以同步或‘合拍’的方式,感知和适应彼此的生活节奏。”汀·图梅认为:“通过移情,我们是要想象着把自己置身于与别人不同的文化世界并去感受他或她的感受。” 通过对有关移情这一主题的文献回顾,布鲁梅总结到:“移情对于人际与跨文化的普遍交流能力来说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成功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的主要特征。”卡洛维-托马斯、库勃和布雷克认为:“移情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移情是一种由多种变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活动,包含了一种认识成分(思考)、一种感情成分(感情上的认同)以及一种交流成分(活动)。在文化智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移情的作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移情能力的培养:克服顽固的自我中心,这是移情能力的最主要的障碍;消除以偏概全,对性别、种族和文化的刻板印象;在培养移情能力时还应注意个体自身的防御行为,自身的优越感和武断等不良的倾向。此外,对部分人来说,动机缺乏是文化智力培养时,移情能力培养很难克服的问题。为了跨文化交流的成功,个体必须跨越人际界限,并努力去了解那些并非我们日常生活范围内的人的感受。必须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联系的世界里,因此必须怀有了解每一个人的动机,无论在距离或文化上看起来有多远的差距。
主要参考文献
[1] [美]达林·比默,艾里斯·瓦尔纳. 跨文化沟通[M]. 孙劲悦,译. 第4版.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 P C Earley,S Ang. Cultural Intelligence: Individual Interactions Across Cultures[M]. Palo Alto,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 陈晓萍. 跨文化管理[M].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Larry A Samov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王丽娟. 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 山东社会科学,2011(4).
[6] 孙进. 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下,国际交往日趋频繁,跨文化传播成为必然。而参与国际跨文化传播不仅要求参与者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和一定的交际能力之外,更要具备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和能力。这一现实背景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恢复和走上正轨,大学英语教学也经历着发展和变革,先后走过了“规范与发展、调整与改革以及提高与深化的阶段”。①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学生基数庞大、水平不一,多年的应试教育遗留影响等因素,教学仍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如熊敦礼等对大学生的口语能力的相关调查就显示,非英语专业高校毕业生的口语能力普遍较弱,还无法达到大纲的要求;户进菊等在对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结束时学生的英语能力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学生的英语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综合语言能力不高。虽说很多同学也通过了四级考试,但与大纲规定的能力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问题主要表现在:听力上很多同学听不懂大意,更谈不上掌握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学生对自己的听力并不满意;即使是听说读写等几项技能中稍强的阅读能力,也只是基本能掌握中心大意和主要事实,对细节的领悟能力和上下文的判断推理能力还很欠缺;翻译上,出现理解和表达的偏差、语言的不得体等问题;写作上也同样存在语言使用的适切性、语篇语义表达以及汉式英语等问题。②
总体说来,大学英语教学还偏重于强调词汇、语法等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操练,缺乏对学生进行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训练;忽视文化及跨文化教学,注重西方文化引入而疏于对母语文化的教学,缺乏跨文化传播意识等,导致学生似乎掌握了语言,能用却用不好,与外国人交流时仍然有障碍,问题重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对英语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跨文化传播与大学英语教学
1、跨文化传播的定义与要素
“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③从跨文化传播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和传播是跨文化传播的核心,用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萨默瓦的话来说,“文化和传播协同工作——两者不可分离。事实上,要判别哪个是声音、哪个是回音往往是困难的。”④而文化和传播又离不开语言,三者紧密联系,构成了跨文化传播的要素。传播使文化能够世代相传、发展绵延,并使文化的交流、扩散成为可能,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和整合;文化为传播提供了语境,即语言传播的环境,它既影响着语言的使用,又影响着传播的效果。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社会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人们的习得过程中也是交织在一起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反映,同时也是传播的一种主要形式。总而言之,人们通过传播活动习得语言和文化,传播推动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文化又影响着语言和传播。文化、语言和传播之间的关系是:“传播是一个动态的、以语言和非语言为途径、以文化为环境的信息传递过程。它依赖于语言和文化,又同时促进语言和文化的习得和交流。”⑤
因此,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跨文化传播中是传播的主要形式,是架起文化间传播和交流的桥梁,那么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
2、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在跨文化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是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课程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和目标的说明已清楚阐释了大学英语教学对内在跨文化要求。英语语言本身必然承载着与之密切相关的英语文化,大学英语教学不可能、也一定不能剥离英语语言与文化的教学,而且应该是跨文化的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流,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也就是跨文化传播的需要。⑥
三、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面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如何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革,走出困境,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基于对跨文化传播和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核及其关系的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从多方面入手,以适应和达到跨文化传播的要求。
1、文化教学不可或缺
跨文化的传播离开了文化是无法有效进行的。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英语语言教学自然不能忽视文化教学,从教学理念上就应有跨文化的意识。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有西方文化也要有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和输出。应将文化教学贯穿在语言教学中,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帮助和促进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包括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通过英语学习理解英语文化,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形成文化的双向学习和传播。同时,注意发挥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使两种语言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两种文化的学习相互促进。在教学方法上应遵循互动性原则,包括教与学的互动、语言与文化的互动和文化间的互动。语言是鲜活的,语言教学也不能仅依赖于机械的记忆和操练,在教学中应采取交互的方式,用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多样的练习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度,改善教学效果。此外,课下的英语交流实践活动也是十分必要的,如建立语言实践平台、开展短期中外互访交流等。真实的对外交流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好的练习和体验机会,让他们在使用中学习、体验并发现问题,促进有效学习,学到活的语言,体味真的文化,真正享受学习的过程。
2、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传播能力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培养其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人才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作为母语的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在语音、语法等的语言符号系统上差别较大,而且,东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间的差异也显而易见。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的客观性,克服文化冲撞带来的紧张、挫败感、退缩等心理障碍,避免文化成见和民族中心主义,建立开放、包容、积极的态度,培养学生在交流中应用掌握的语言、文化、交流知识,理解和灵活处理交流中的问题,并根据交流环境的变化和交流的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3、跨文化传播的目标对大学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修养,以保证跨文化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教师本身也应有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在教学中注意中西文化教学的平衡,发挥两种文化学习的互促作用,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指导学生的跨文化学习。同时,从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发展和提高的角度,也应该为大学英语教师创造和提供经常性的文化交流和培训机会。
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的主要形式,我们通过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了解世界,也要用英语让世界了解中国。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审视和思考教学改革和发展,培养既具备良好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又有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的国际跨文化传播的需要。
参考文献
①陈红、蔡朝辉、戴祝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演进与变革》[M].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②刘润清、戴曼纯 编著:《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③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④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闵惠泉、王纬、徐培喜 等译:《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⑤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