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研究生经济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01-05
目前经济管理类课程已经被许多高校列为不同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范围,各高校希望通过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选择和开设促进不同领域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针对性提高当代研究型人才对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随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渐进行调整。虽然这种调整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多元的,但立足体育专业类研究生的就业,从实际社会需求入手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是解决体育类人才培养和就业问题的关键。
在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经济管理类课程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和与现实工作岗位的密切关系应该被重视,特别是在现实的教学改革操作中,对其课程的选择和讲授需要重新进行调整,这关系到对体育领域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也关系到黑龙江省体育专业人才的创新性培养。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对体育专业研究生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明确体育专业研究生经济管理课程的设置思路,揭示经济管理类课程对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作用,推动黑龙江省体育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1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依据
1.1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开设现状
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体育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体育人才,是体育教育的关键。目前,黑龙江省招收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学校共有五所,分别是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牡丹江师范学院。在这几所高校中,哈尔滨体育学院和哈尔滨师范大学所招收的专业相对较多,其他三所学校只设立了体育教育训练专业。其中四所院校都开设了经济管理的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仅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没有开设相关课程。
从表1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开设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包括:首先,类别单一,学生的可选择性并不充分,大部分学校只开设了单一的课程,没有形成可选择的多样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第二,在本专业与经济管理技能的需求联系上不紧密,在这些课程中,基本都是简单的体育与经济管理类知识的结合,有些课程甚至只停留在初级知识连接上,缺少对现实需求的分析与设计。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与体育专业目前招生数量与专业类别数量少所形成的限制有关外,还与体育经济管理类课程并未引起学校和学生的广泛关注有一定关系,致使缺少相应的课程理论体系甚至是授课教师。虽然,体育专业研究生应该结合本专业开设以体育为主体的相关课程,但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综合型创新人才发展的需要,扩大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范围和紧密结合现实需求开设相关课程,是现实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
1.2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
体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技术,以其自身的特色培养体育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但是一直以来,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由于专业性较强,一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明显的限制。从目前全国体育领域研究生的就业看,情况并不乐观,一部分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很难满意地找到所学专业的相关工作岗位,致使部分研究生放弃本专业另寻其他就业岗位。而实际上社会所需求的体育领域专业研究型人才,也不再是仅有的单一体育专业研究技能,更多需要的是具有复合型的综合知识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育领域相关人才。
此外,从目前非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的岗位需求也可以看出,相关的经济管理技能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因为经济管理技能是当前社会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在一些理工院校,要求本科学生必须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在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中,虽然未明确体现对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选修学分的限制,但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开设范围和学时也是符合现实客观需求的。
2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手段
2.1教学改革手段的明确
教学改革手段是为达到预设的教学改革目标,使用的一定改革技巧。具体而言,在教学改革中,改革手段一般会呈现三种类型:第一,自上而下改革,即由高校及主管部门面直接提出改革要求和改革目标,亲自组织改革,以达到一定改革效果;第二,自下而上改革,即由教学对象——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主动提出一定的改革要求,这种类型改革准备时间较长,改革效果相对受到限制;第三,中间型改革,即从实际的授课教师角度出发,提出具体改革要求和相应的改革目标,此种类型的改革效果和改革时间介于前两者之间,但却是最易发生的改革。
由此可见,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手段宏观上也应由以上三种类型组成,根据现实情况,特别是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招生规模较小的特点,在采用改革手段时,很难采用第一种“自上而下”和第二种“自下而上”的手段。因为,学校及更高管理层对此类课程的关注程度在短时间内很难予以重视,而较小规模的研究生团体又很难形成足够的力量突破改革的临界点,促成改革。所以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是以中间型改革为主,并灵活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手段的结合。剖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实际的授课教师了解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又对授课对象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效果比较熟悉,因此从教授的角度提出并形成改革切实可行。
2.2教学改革手段组合的选择
根据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现状,在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时,从改革手段的组合上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如图1所示:
第一种组合,首先改革初期采取以授课教师为主的“中间型改革”手段,然后结合“自上而下”的改革手段逐渐进行,在改革中期和后期在结合“自下而上”的改革。这种组合较早地吸收了高校及主管部门的参与容易进行,另外又吸收了学生的参与,改革效果也会比较明显,但对高校及主管部门的参与要求较高。第二种组合,改革初期仍然采取以授课教师为主的“中间型改革”手段,然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形成“自下而上”的改革,再吸引高校及主管部门的注意,与“自上而下”的改革手段相结合。这种组合,可能在目前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数量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见效慢,但是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仍然可以在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下采用。
3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提高
3.1提高教学改革效果的两个空间维度
在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提高改革效果主要涉及两个空间维度:一是大空间维度,指整体高校改革所处的环境及改革的总动力;二是小空间维度,主要指省内招收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各高校。对于前者,在提高省内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经济管理类教学改革的效果中属于间接影响,但从改革的动力角度看却是原始动力。因为黑龙江省省内设有体育专业硕士招生的高校并不多,并且整体上,在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选择范围上与一些高等体育院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改革效果的提高上,尤其需要学习其他高校所形成的改革方式和改革做法,以此为动力推动改革进行。
对于后者,设有体育硕士专业的省内高校,每一个学校都存在自己的教学改革思路,但这种小空间维度的影响对涉及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具体改革会更直接。所以在提高相应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时,可从小空间维度进行突破,同时这也是对教学改革手段选择的有效支撑。现实中,经济管理类课程在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中比重较小,也容易被忽视,但其相关课程的开设应该在有限的学时下保障其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提高教学改革效果必须注重从小空间维度即开设相关课程的各高校入手。
3.2提高教学改革效果的干扰因素分析
当确定需要对黑龙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进行改革后,实际就应该重视改革的具体运行及现实效果。因为教学改革就是要除去在教学中的问题与矛盾,优化教学目标,达到预定的改革效果。提高教学改革效果并不容易,首先应该排除对教学改革效果产生的干扰条件。在实际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干扰因素很多,但最直接,影响最突出的主要有2个:
3.2.1改革中经济管理类课程调整的滞后
如果在改革中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调整是滞后的,那所提出的改革和预定的改革目标都会受到影响,改革效果自然也会受到干扰。所以,在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过程中,不能只把设计的课程调整框架作为摆设,不采取实践,并且在实践时还要注意时间的调整,否则这种课程调整的滞后必将对整体教学改革效果形成最直接的干扰。
3.2.2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师资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
一旦具体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调整确定好,相应的师资队伍对硕士研究生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特别是涉及改革效果的提高上,因为体育专业开设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多是体育与经济管理具体内容的结合,属于交叉学科,所以需要的教师应该是在体育与经济管理两个领域都熟悉和擅长的人员。从黑龙江省目前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体育专业看,师资力量并不充足。一些专业由于没有体育人文社会专业,所以并没有直接相关的这类教师。而现实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需要在掌握体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先行学习经济管理类知识,然后再经过转化后教授给研究生。
3.3提高教学改革效果的体制需求
高校在办学自方面近年来有所改观,但在教学领域的办学自问题却起伏较多,任何教育体制,除了政治要求外,对其他方面只能提倡,不能强制,只应服务,不应干涉,只可引导,不可命令。在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改革过程也会涉及相关的体制需求,因此落实到具体课程像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时,同样对体制也会存在需要。此为,对于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体制应理顺政府和体育院校的关系,调整体育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办学体系,运用市场机制调节教育经费的投入与运行,寻求“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从现实角度而言,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改革需要的是相应教育管理体制的支持,其中能够自主地调整体育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办学体系的就是其最根本的体制需求。从黑龙江省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看,短时期内各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的自还会受到一定影响,但这种体制的需求并不会受到改变,吸收国际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借鉴国内知名院校的有效改革办法是我们在当前改革中面对相应体制需求不足情况下的可选择路径。所以,调整招收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高校的自我改革力度,清晰相关的体制需求,是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又一途径。
4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中不同参与主体的矛盾协调
4.1改革中参与主体的明确
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涉及两方三个主体:课程的教授方和课程的学习方,而课程的教授方从学校角度讲包括教学管理层和授课教师,因此在这个改革中主要涉及三个参与主体:教学管理层、经济管理类课程授课教师和对相应课程学习的硕士生。其中,教学管理层是教学改革中的领导层,也是权力掌握相对最集中的主体,在经济管理类教学改革中起主导作用,整体的改革过程需要首先经过此层参与主体的同意才能进行,因此作为参与主体有较强的能动性,对另外两个参与主体起支配和领导作用。经济管理类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属于最灵活的参与主体,一方面与上层的管理层主体相联系,有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与下层的硕士研究生主体相联系,直接为学生的利益进行诉求。因此在整体的教学改革中任务最重,起的作用最突出。而对于课程的直接接受者一一学生,在教学改革中是最忠实的参与主体,从理性角度讲也应该是最积极的参与主体。在改革过程中,每一次取得的改革效果都将直接作用在课程学习的学生身上,同时,对于改革效果的反馈和改革最终目标的完成也都将由这一参与主体直接体现。
4.2参与主体间矛盾分析
对于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各参与主体由于在改革中担任的角色不同,对各自利益的诉求也不同,因此在改革中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从参与角度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
4.2.1积极性上存在矛盾
教学管理层参与改革主要是为了完成本校的政治目标,并要结合学校的整体环境和条件考虑问题,积极性一般,特别是在学校本身对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改革积极性更会受到影响。而对于授课教师,从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考虑职业前途以及结合学生需求的情况下,会比较积极地参与课程的教学改革,但也不排除部分教师对已有课程讲授的惰性,参与时积极性一般。但总体而言,教师在改革中积极性会高于管理层。而教学改革中积极性最高的是直接接受课程的硕士研究生,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角度和就业压力角度希望学校管理层和授课教师积极参与这次改革,而自身也会在理性作用下始终积极参与。由此可见,不同主体在改革中积极性是不同的,因此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时,需要针对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采取不同的对策。
4.2.2利益诉求上存在矛盾
教学管理层主要诉求的是政治利益和学校教学改革中的综合利益,即在有限的资金下寻求整体的教学改革收益最大;而授课教师主要诉求的是自身利益及部分学生利益;对于学生则完全是诉求自身的个体利益。由此可见,当学校过于追求政治利益时,就会对学生的利益诉求产生影响,而教师的利益诉求也可能会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摆动。所以,从整体上看,在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各方的利益诉求也存在矛盾。
4.3协调矛盾的途径
对于参与主体间矛盾的协调途径主要是要找到问题的关键。在协调教学改革矛盾时可以找到三个参与主体共同的利益诉求点,即以“缩短与其他学校的办学差距”为突破口,然后再结合具体矛盾的特征,有针对性协调。首先,与国内其他体育硕士专业开设的经济管理类课程进行对比,在办学思路上先行改革,然后以提高省内各学校管理层的改革主导性为突破,再按照改革目标协调矛盾。其次,尽量满足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特别是从省级教育管理部门角度,提供教学改革的资金支持,并在改革经验推广上提供帮助,然后以此为动力,保证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当然在协调矛盾的过程中,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或问题,但从高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和现实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出发,找到关键点来协调矛盾是有效的途径。
5结论
对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重点进行深入分析,实际是要剖析目前省内体育专业如何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研究的主旨是得出如何找到关键点以促进教学改革。其中,教学改革手段要以实际经济管理类课程改革现状为前提灵活运用;而对于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提高无疑是整体改革重点中的核心,但改革效果的显现相对较容易,而教学效果的稳定提高却有一定难度,不过提高的目标及途径必须应该确定;对于参与经济管理类改革的不同主体,因为在改革中所处角色的不同,所以在改革中也存在相应的矛盾,而矛盾的存在制约着改革顷利进行,需要对参与主体间的矛盾进行协调。参考文献:
[1]陈兴胜,体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1):73-75。
[2]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http:///yjsbindexclass.asp?classid=357.
[3]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http:///tky/show.asp?id=1505.
[4]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http:///tixunbu/ShowArticle.asp?ArticleID=33879.
[5]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哈工人校本部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目录与招生计划[EB/OL]http:///hityzb/sjz/s20.htm.
[6]牡丹江师范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http:///tyxy/zcdhneirong.asp?tid=Yjsjy.
[7]穆亮,新形势下促进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措施研究田[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4):59.
关键词:需求导向;工商管理研究生;经济学思维方式;教学模式
经济学是目前我国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经济学原理与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培养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第一步。在实践上,国外经济学各层次教育都非常注重经济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国内经济学教育也非常注重经济学素养的培养,但大都定位在本专科的教学研究,而对研究生的教学研究较缺乏。与本科阶段的经济学不同,研究生经济学一般定位于中高级水平,教学目标是通过全面阐述经济学的理论,使学生掌握经济分析方法,提高经济学分析素养。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是研究生经济学教学基本目标,也是管理类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鉴于此,本文就理工院校生源特点,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学生需求状况,探讨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经济学思维方式培养模式。
1认识学生的知识背景
这里所述的知识背景主要是指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所具有的有关经济与管理相关的知识体系与结构。从现实情况来看,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专业背景非常的宽泛。本课题小组调查了周边的理工院校,调查主要为2010届至2014届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以及2012级至2014级在校生。调查总人数为270人,其中6人未予回复。数据显示,近年来理工院校管理类硕士研究生主要来自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经管类相关专业,占总人数的77.3%,部分来自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数学等数信专业,占总人数的13.6%,另外少量学生来自于化工、机电、地质、机械、环境科学等归为其它理工类专业,占总人数的9.1%。当问及本科是否学习过经济学等相关课程时,经管类专业出身的学生均表示学习过相关课程,但学习效果好坏不一;而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均表示未系统接受过经济类课程的教育,少量学生出于爱好阅读过经济类书籍。他们或是出于兴趣,或是出于就业前景,继续读取本专业研究生或转专业而来,知识背景差异很大。究其原因,发现以下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本科专业不同,所受教育经历不尽相同。本科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大多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相对而言,他们具有较为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本科学习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本科时几乎从未接受过经济学的教育,只是为了考研而自学相关课程,这些学生大多知识较肤浅,虽然通过经济学的入学考试,但并不具备经济学的头脑。第二,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课程安排存在差异。不同的学校教育资源和环境具有明显不同,财经类院校更重视系统性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训练,理工院校更重视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的训练。第三,个人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不同。对经济学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必然会更努力地学习课程、更自觉地获取课外知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学生的经济学知识背景。例如,当今的教育模式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教育而教育,在师生之间普遍缺乏经济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理念[1]。即使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生,也大都缺乏有关经济学综合性的实践教育和体验。总之,虽然他们具有某一专业的知识和优势,但是,对于学习经济学课程、培养经济学思维,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经济学学习目标不明确;(2)局限于理论的学习,缺乏应用训练;(3)未能建立经济学思维模式,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4)经济学的综合能力不足。
2了解人才市场需求的特点
一般而言,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进入各类工商企业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实践和学习最终成长为高级管理人才和决策者;二是进入金融机构或金融监管部门等,从事相关的经济数据分析、预测、规划和管理等工作;三是进入研究性机构以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四是自主创业。课题组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浏览网站招聘信息,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等了解了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就业单位对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素质和能力要求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一般企业对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素质和能力要求更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具体表现为:一是了解与企业相关的经济政策并能运用于企业的实际;二是处理实际工作的技能;三是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用人单位表示:在校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经济学的原理,很少有机会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综合运用能力普遍较差。在招聘人才时,有相关工作经验和实习经历的往往能优先录用。第二,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对于管理类人才的能力要求则更注重经济分析、预测和规划等能力。具体表现为:一是能理解国家及政府的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二是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行业或某一特定投资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预测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关注国家政策及财经新闻,并具有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第三,高校则更关注管理类人才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及其逻辑性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应聘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功底,还要有清晰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表达能力。值得强调的是,在权威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者往往获得优先录取。第四,自主创业者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根据当前经济政策、形势及消费者偏好,及时发现商机,运用所学知识预测其经济效益,分析可行性。
3探讨新的经济学教学模式
3.1确定经济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不同的专业对现代经济学的学习具有不同的目标偏爱,对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要成为从事管理理论研究或管理实务高级人才[1],就需要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然后再针对其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经济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系统地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理论、技巧与方法,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能够成为工商管理理论研究与教学、政府经济政策研究、公司的决策分析与战略制定等领域的高层次创造性管理人才。关于学生学习本专业目标取向,经调查发现,有15%的学生目标是成为理论型人才,50%希望成为应用型人才,35%希望成为综合型人才。从学习经济学目的来看,希望了解经济学在以后学习工作中有用途的占50%,希望掌握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的占35%,认为经济学成绩对找工作有帮助的占10%,仅为完成必修课程的占5%。对于期望获得何种经济学能力,有50%的学生选择了阅读经济学论著及报告的能力,55%的学生选择了洞察经济学动态的能力,60%的学生选择了理解并能够利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能力,95%的学生选择了利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选择其他的仅占5%。由此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期望通过学习经济学课程获得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对此经济学教学目标应注重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在学习、工作、研究中的运用。综上所述,经济学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介绍现代中高级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现代经济学的规范化过程,培养学生以严谨方式分析经济理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掌握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和现代方法体系,并能灵活运用经济学原理深入、系统地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表现及政府政策的效果评价,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经济管理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2整合经济学教学内容与体系,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
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管理类硕士生的经济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为40学时左右,课堂时间相当有限,选择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学内容要适当取舍,侧重应用性,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适当增加经济学技术分析方法的内容及专题讲座等等。具体框架为:第一,经济学认知与思维方式通过本科阶段学习的经济学原理的教学来培养,研究生阶段在此基础上拓展为专题———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改革,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思维模式试图研究或解决当前我国现实的经济问题。第二,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这对正确理解和学好现代经济学以及对将来管理思维的创新和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济人行为及不同制度安排下的各类经济问题[3],并为将来管理应用提供基本的分析工具。可由中高级西方经济学重点章节来实现,如全面论述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问题,建立完整的消费理论体系,运用博弈论方法严格论述一般均衡与社会福利问题,建立令人满意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研究铺垫基石,并将把学生引向现代经济学的前沿。第三,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和预测能力则由后续的计量经济学完成。第四,团队协作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利用后续跨学科选课基础平台、创新能力延展性平台等来实现,以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它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拓展学生能力的培养。
3.3探讨教学形式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针对经济学体系全面、逻辑性强、对学生的理解质量要求高等特点,探讨课堂内外的教学形式与训练方法。经调查对于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仅有5%的学生表示对经济学很感兴趣,55%的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35%的学生表示兴趣一般,另外还有5%的学生对学习经济学不太感兴趣。学生们对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不高,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本科阶段对经济学学习的难易程度来看,60%的学生认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有些难度,35%的学生认为难易适中,仅有5%的学生认为偏容易。总体来说,学生普遍认为本科阶段的经济学课程有相当的难度。关于本科学习经济学的难点,有40%的学生表示知识点过多,很难理清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40%的学生表示曲线太过抽象,容易混淆,15%的学生表示数学公式以及推导难以理解。因此,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理论知识间的联系、曲线含义以及公式的推导和理解。从学生对于期望从老师获得的帮助来看,希望获得教学辅导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0%,希望获得创新项目辅导的占65%,希望引导模拟实验的占50%,希望获得社会实践机会的占80%。由此可知,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所学知识,进而指导今后的理论学习。从教学方式定位上,有30%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教学,80%的学生选择了案例分析,60%的学生选择了专题讨论,70%的学生选择了实务训练。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希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融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实务训练等。学生积极主动实践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西方有一句名言“听过的我会忘记,看过的我能记得,做过的我才理解”[4]。要使经济学教学达到目标,一方面需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石,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献,关注一些权威杂志对相关主题的研究与讨论,要求学生定期地对教学相关的某一主题进行讨论以及主流观点的评论与交流;另一方面由学生去收集现实中的相关主体的经济问题,并能够编写一些案例进入课堂的学习并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在思维上动起来,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变抽象为具体,变晦涩为通俗,变苦读为乐学[5],同时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真实经济世界,掌握探究现实问题方法,并利用其成果为社会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光强.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现代经济学教学理念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2):56-58.
[2]侯俊华,汤作华,胡国军.试论转轨时期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60-163.
[3]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4]侯俊华,汤作华.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对我国地方院校的启示[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0-163.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谈到就业,大学生最普遍的感受是“迷茫”。对自己的前途和就业意向感到迷茫,对自身的情况也认识不清楚。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地位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很多学生就业意向和想法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一味地按照自己心里的就业倾向选择就业,从而在一些地区和职位上导致了过度竞争,如公务员等。在经济管理类就业去向宽泛而模糊的专业中,这种现象尤其严重。因此,如何引导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就业意向,使其符合自身特点、适应职业世界则成为了具有重要意义和紧迫性的问题。
国外对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各个专业领域。Mariolis A.等对希腊雅典大学医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重点是医疗专业(Mariolis A.,2007);Lapour A.S.和Heppner M.J.调查了当地人的择业意愿。这一研究表明,社会阶级特权助长了很多择业意愿的看法(Lapour,A.S,Heppner ,M.J,2009);Boyd J.S.在此项研究中通过研究生活方式因素的重要性来解释医学生择业意愿方面的趋势。
国内对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自身、家庭、社会环境因素、个体客观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等等。比如针对已有的大学生择业研究偏向政策面和宏观面这一现状,提出研究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来论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问卷设计与样本基本情况说明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在2015年3— 5月对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分析性别和个性。
问卷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对调查问卷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关于大学生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性别、教育、学校、专业等;二是关于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主要包括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意向、区域就业意向、行业排名、就业期望、就业意向单位性质、就业起薪意向、意向性等专业对口就业;三是影响就业意向选择因素的重要性程度,主要包括主体的范畴、教育程度、性别和职业的父母、父母的愿望、地区综合水平、工资待遇、单位性质、人的发展空间、就业压力。
共发放300份样本,回收224份,其中有效样本为200份。男生的样本占比为56%,有效样本为112份;女生为88份,占有效样本总数的 44%。从学历水平的高低,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中本科学生占90%,研究生总数为20,占10%。尽管样本有区别,但基本不影响此次调查,只是增加了多样性研究。专业类别分布方面,调查比例最大的是会计,其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再次是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国贸专业。
三、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分类
通过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发现其就业意向现状呈现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模糊型就业意向。这种类型主要是不清楚自己有什么就业意向,或者对自己的就业意向很模糊,甚至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没有一点想法,这类同学属于模糊型就业意向。
二是被动型就业意向。这种类型主要是关于就业意向自己没有主观的看法,就是以父母或者身边的朋友的就业意向定位自己的就业意向,没有很合理地根据自身的特长进行规划,被动地接受别人的就业意向,毕竟别人的就业意向不能完全适合自己,所以被动的就业意向也存在很大问题,这类大学生属于被动型就业意向。
三是传统保守型就业意向。这种类型学生一味地追求国企等事业单位或者像公务员这样的铁饭碗工作,认为只有稳定才是最可靠的,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充满恐惧,因此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忽视了更多适合自己的而且更有发展空间的机会。
四是超现实就业意向。这种类型学生通常都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明星梦,成天想着如何一夜暴富,或者想成为美国总统等之类的超现实的就业意向,这类同学常常自负地认为别人的就业意向是渺小的,觉得自己的就业意向才是高大上的,殊不知自己这种超现实的就业意向在一段时间空间是很难实现的,这类同学属于超现实就业意向。
五是地域认定型就业意向。这种类型学生比如有的就想去北京上海这种一线的大城市,出现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但是在别的城市,也一点不考虑从而错失更好的就业机会。还有的同学毕业了就想回家乡工作,对除了自己家乡的城市根本不考虑,但是由于没有合适自己的单位也随便将就了,因此也没有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合理规划,这类同学属于地域认定型就业意向。
四、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就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结果显示,经济管理类毕业的就业意向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性别因素。在调查过程中,大约50%的大学生认为性别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受访者认为性别不影响就业的占20%。男孩比女孩好是中国传统的观点,这一观点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改善,但仍未完全消除。一些企业在员工的选择中明确要求只招男生,对女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因此提倡男女平等、避免性别歧视和其他措施是迫切需要的。
2.父母职业。通过调查统计,只有3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父母的职业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自己的就业,7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不会受到父母职业的影响。心理学认为,个人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亲近人的影响,长此以往,就会改变他们的价值判断标准。由此看来,这30%左右的大学生可能长期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无形中受到父母职业价值观的影响,认为父母所从事的职业也适合自己,进而倾向于父母所从事的职业。
通过父母意愿的因素统计分析,只有2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父母意愿不会影响自己的就业,这可能与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立思想有关系。8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职业选择会受到父母意愿的影响,他们可能觉得父母比自己成熟,父母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可以避免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向迷茫。
3.地域因素。调查统计显示,85%左右的人在择业过程中会考虑离家距离这一因素,15%不会考虑这一因素。家是一个永远能够给你温暖的地方,在现代社会中,种种压力逼迫着大学毕业生,家庭是大学生社会资本的主要来源。根据社会学理论,家庭属于个体资本范畴。家庭的收入和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大学毕业生选择离家近的工作区域,这是一种价值合理性行为,有利于尽孝敬父母的义务。
4.工作回报。通过对薪酬福利、单位性质、社会地位统计,大多数大学生毕业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很注重这些。根据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个体总是依据最大获取效益的原则在不同的行动或事物间进行选择。在目前的大学生就业行为中,已出现了功利化的“理性选择”趋势,主要表现在择业期望的理性选择,集中体现在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首选,而且对职业的报酬、福利、社会声望和经济待遇等的考虑比较多。
5.工作环境。通过调查统计,只有不到10%的大学生认为工作压力和工作稳定性不会影响就业的选择,15%的大学生认为就业选择不会受到工作自由度的影响。工作是个人与企业进行直接交流的展示平台,现在的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大学生所面临的工作考验也越来越大。根据心理学的合意度理论,选择一个压力小、稳定且自由的工作有利于自身身心的发展,有利于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
6.毕业院校。调查结果显示,3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对其就业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6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作用一般甚至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的使命也在不断变化。学校应该打破现有的教育体制,转变自己的职能,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拉近企业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自己中间人的角色作用。
7.地区政策。统计结果显示,60%以上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过程中注重地区就业政策和地区综合水平因素。地区就业政策和地区综合水平更多地体现了社会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价值。根据经济学理论,社会资本或社会政策的运用将促进劳动力市场效率,借助社会资本的工人将获得更高工资,就业概率更高,公司也将获得更高利润。随着就业制度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加大。社会资本和劳动力市场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8.个人因素。统计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个人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空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就业选择,超过60%的大学生认为个人性格与爱好会影响就业选择。个人素质和个人性格爱好属于个人特征的范畴,属于个人资本。从人力资本理论看,大学生的个体特征会影响其价值取向、心理调节、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个人发展空间体现了机会成本的观点,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面临着现实成本与机会成本的博弈,个人发展空间大的工作能够带来的机会成本更大,能够有利于职业的发展。
五、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就业意向对策建议
1.加强对就业意向信息的传播。针对没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可以通过就业意向信息的传播增强大学生对就业意向的重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例如,在院内宣传栏报道往届学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就业地点、就业单位、就业专业、薪酬等方面的信息,让学生全面了解本校学生就业的相关情况,在这些就业意向里经管类大学生可以作为形成自己就业意向的参考。另外,学院还可以提供近几年用人单位用人要求的相关信息,使学生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薪酬标准、就业岗位的实际情况,通过就业单位相关信息的了解,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就业意向。另外,加强网络文化教育也是帮助大学生形成就业意向重要途径,学校通过就业网络向毕业生介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基本状况,在创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过程中,要善于听取学校各相关部门和用人单位以及学生的意见,从而使学校网络服务于学生的就业工作。
2.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针对被动型就业意向的同学,学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的机会,让经管类大学生在实践中摸索,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意向。经管类学生在大一大二寒暑假的时候,学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定位出适合自己的就业意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还可以帮助学生尽早地步入社会,可以逐渐摆脱学生的稚嫩,提高学生的职业气质,以防学生进入社会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而不能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技能。拓宽求职视野,发现校园招聘以外的优质职业机遇,学生找工作时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就业信息网提供的就业岗位,应该学会拓宽自己的视野,通过网络(例如看准网、前程无忧网等优质网站)找到有发展前景并且自己喜欢的企业,增强信心,为进入该企业付出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梦想和未来负责。
3.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理念。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形成良好的就业意向才能适应如今的就业趋势,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学生只能接受较低的工资,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很是纠结。在此背景下,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降低就业期望值,逐步克服错误的职业理想化倾向,形成良好的就业意向。
大学生应该突破传统观念和陈旧观念的束缚,找到个人利益和自身的专业优势,合理选择,防止盲目拥挤造成的人为就业困难;毕业后在同一时间,不要盲目跟风,浪费青春。要树立远大理想,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在未来形成一个良好就业意向,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到可持续发展。
4.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应该拥有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他们学习和生活发展的开始,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有目的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职业生涯规划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引导学生为他们的目标而努力,大学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大学生就业期望与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演化过程,所以我们经管类大学生应该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形成适合自己的就业意向。
关键词:经济管理;考研与就业;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9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教育日益重视,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连年扩招,毕业人数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就业与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为我国三大就业难题。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广泛重视,也成为近年来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得出其真实情况,为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抽取经济管理学院四个年级所有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447人,女生797人,平均年龄20.3岁,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五个专业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为确保调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问卷选择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个年级1431人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1431份,收回问卷1244份,回收率为86.93%。
2.文献检索法。广泛查阅有关普通高校学生考研与就业的情况,并对其筛选、分析整理以备参考。
3.数理统计法。采用自然平均法,没有进行加权平均。统计分析使用EXCEL,主要通过性别分类汇总、年级分类汇总、专业分类汇总、综合汇总得到分析结果。
二、研究结果
(一)年级分类汇总
此次调查对象中,13级共计351人,12级共计295人,11级共计338人,10级共计262人。其中,13级选择考研84人,选择就业105人,选择出国的38人,选择自主创业32人,91人在思考中,16人无打算;12级选择考研65人,选择就业116人,选择出国的16人,选择自主创业33人,65人在思考中,11人无打算;11级选择考研76人,选择就业129人,选择出国的75人,选择自主创业8人,61人在思考中,15人无打算;10级选择考研38人,选择就业194人,选择出国的7人,选择自主创业6人,24人在思考中,0人无打算。
(二)专业分类汇总
此次调查对象中,会计学共计483人,财务管理共计169人,工商管理共计194人,市场营销共计192人,国际经济与贸易共计205人。其中,会计学选择考研89人,选择就业181人,选择出国的103人,选择自主创业18人,95人在思考中,6人无打算;财务管理选择考研35人,选择就业56人,选择出国的12人,选择自主创业26人,23人在思考中,18人无打算;工商管理选择考研43人,选择就业104人,选择出国的10人,选择自主创业8人,39人在思考中,0人无打算;市场营销选择考研47人,选择就业97人,选择出国的1人,选择自主创业13人,48人在思考中,0人无打算;国际经济与贸易选择考研49人,选择就业106人,选择出国的10人,选择自主创业11人,36人在思考中,4人无打算。
(三)综合汇总
1.生源地相关。此次调查对象中,生源地在甘肃省学生的共计669,占全部人数的53.78%,其他省份学生共计575人,占全部人数的46.22%。其中,甘肃省生源地的学生中有87人选择去“京广沪”工作,103人选择去长三角地区工作,113人选择去珠三地区工作,167人选择去中部城市工作,127选择去西部城市工作,184人选在去生源地工作。非甘肃省生源地的学生中有90人选择去“京广沪”工作,108人选择去长三角地区工作,99人选择去珠三地区工作,92人选择去中部城市工作,53人选择去西部城市工作,169人选在去生源地工作。
2.学生预计的就职单位。此次调查对象中,共有178人选择考公务员,占比13.14%;共有310人选择国有企业,占比22.88%;共有363人选择外企或合资企业,占比26.79%;共有256人选择私营企业,占比18.89%;共有71人选择自主创业,占比5.24%;共有106人尚未考虑好,占比7.82%;共有71人选择其他就职单位,占比5.24%。
3.学生生活状态。在全部学生中,有243人参加社会活动,94名同学做过家教,164名同学在公司兼职,95人自主创业,305人做零时兼职,还有在业余期间炒股、当志愿者、参加辩论赛的同学。其中,生活充实的人占39.7%,迷茫的人占44.0%,焦躁不安的人占15.14%,觉得无所谓的人占1.1%。认为现在就业形式乐观的人占11.64%,一般的占33.54%,不太乐观的占43.18%,很不乐观的占11.64%。
4.考研难题与障碍。此次调查中,想考研的同学最担心数学的占46.33%,最担心英语的占39.19%,最担心专业课的占14.48%。有33.22%的同学担心时间紧迫,34.13%的同学担心毅力不够,14.11%的同学担心实力不够,4.89%的同学对考研没兴趣,3.35%的同学担心身体状况,10.30%的同学担心家庭经济情况。
三、研究讨论
(一)就业方面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选择直接就业。从年级分类汇总看,大一有意向考研的学生较多,而高年级有考研意向的人数越来越少,其中,大四有72%的学生都选择直接工作。大部分学生意愿去中小城市和生源地发展,他们对就业指导不够满意,尤其国贸专业,就业压力较大。对于将来的就业,学生们考虑较多的是经济问题,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参与社会活动与公司兼职的学生越来越多,这都是增加就业砝码的实践方法。
(二)考研方面
大部分学生起初有考研的打算,到大学四年级,最终参加考研的学生人数比较少(2010级有考研意向的仅有14%)。大部分学生担心自己毅力不够、时间紧迫,而经济情况并不是影响考研的最主要因素。在考研的课程中,同学们最担心数学,其次是英语。学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从汇总表可以看出,工商管理和国贸的学生意向考研的人数较多,而实践性较强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有意向考研的人数较少。
(三)心态与障碍方面
调查中学生对就业的形式并不乐观,不乐观的人数占据了55.82%。学生们大多自尊心强,压力过大,尤其是女生的压力更大。生活迷茫和焦躁不安的同学占据了59.14%,因此,关注学生心理工作极为重要。学生应更多地参加校内外活动和兼职工作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讨论小结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学生相对学校其他工科专业学生基础差、就业机会少,承受的就业压力更大。主要原因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严峻的就业形式。除了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其他几个专业学生就业较困难,尤其是女生就业更困难,这也是目前人才市场就业的基本形势;二是残酷的考研竞争。经管类专业属于考研的热门专业,考试的竞争愈加激烈,分数线逐年提升,进一步加剧了考研的压力。学生选择就业和考研要理性判断,切忌不可盲目跟风,根据自己的偏好、家庭经济情况、自身发展等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就业与考研选择引导,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研就业观。对高校就业而言,尽管考取硕士研究生已被纳入有效就业,但毕业生应依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关注个人未来工作的收入、发展空间、社会保障等问题来选择考研与就业。高校毕业生不仅要注重自己的社会价值,也要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因此,要合理引导大学生认知自己的能力与特长,兼顾个人情况与社会发展,在考研与就业中做出合理选择并制定学习方案。
2.指定专业导师指导,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确定指导方案。专业导师对学科的了解与就业渠道比学生更详尽,因此,制定专业指导教师参与学生就业与考研指导工作,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大有裨益。专业导师凭借自己的理论优势与实践经验,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就业与考研全过程进行疏导,将会对学生选择考研与就业起到决定性作用。此外,大部分学生生源地在农村,贫困生较多,个体特殊性较多,因此,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经济情况建立帮扶方案。
3.系统化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课程,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其起点规划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将影响到学生将来的成败。因此,对学生应进一步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开设与指导力度。如在大一时期注重未来相关职业认知与自我认知;大二时期侧重专业课程学习、创业教育认知;大三时期加强考研辅导,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大四时期开展面试技巧培训等课程。另外,完善考研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实体与网络信息平台,包括及时更新就业与考研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4.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扩大就业质量和深度。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随着当代社会经济转型而发展起来的,经济管理学科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更为重要。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被推向社会经济的中心,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因此,传统的教育已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大学生就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小彩,谢萍丽.浅谈如何做好理科学生考研就业指导工作[J]河南教育,2011,(06).
Abstract: University student group crisis has features: high burstiness, grievous influence and unconventional disposal. It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 of higher education scholars to establish an acute, efficient and expedient warning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Through analyzing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warning,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risis warning mechanism in the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the author tries to use the coordination theory for reference to discuss and perfect th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warning mechanism in our country.
关键词: 高校;预警机制;路径研究
Key words: university;early warning mechanism;path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268-02
0引言
高校在防控突发事件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危机管理不仅是政府、社会和企业的事,也是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建立并完善高校危机管理制度,已成为高校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1]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和高校改革的深化,高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建设反应敏锐、运转高效、处理得当的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已成为高等教育学者关注的热点。
1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预警现状缕析
1.1 预警意识淡漠,危机防控呈“虚置性”危机防控工作首先要具备较为全面的危机常识,并付之以长期有效的宣传教育实践。高校与学生管理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对危机预警意识淡薄,另外,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危机预警一般采用“事后动员型”而非“事先防控型”,日常的预备防范、教育培训、危机演练等工作处于随机化地位,组织化的危机预警管理体系呈虚置状态。国外研究表明[2],是否做好了应急计划的准备对于应急管理活动的成效和效率影响重大。
1.2 预警体制缺失,危机处理呈“随机性”高校学生管理预警的有效运行需要规范化的制度支持。由于对学生管理危机预警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高校都存在制度建设缺失现象,表现为无整体的学生管理危机预警制度、预警制度措施不完善或不配套、预警制度操作程序不合理、有预警制度无落实等。社会学家认为,“制度是稳定地组合在一起的一套价值标准、规范、地位、角色和群体,它是围绕着一种基本的社会需要而形成的,它提供了一种固定的思想和行动范型,提出了解决反复出现的问题和满足社会生活需要的方法”。[3]西方发达国家在校园危机预警及突发事件处理方面已经形成比较健全的制度体系,以此保障危机处理的程序性。比如美国学者Lemer编写的《校园危机反应实战指南》,该著作针对美国校园中出现事件开展对策研究,并强调加强教育培训。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在整合相关资源,确保高校教职员工的安全方面做得尤为突出,几乎每个州都有专门的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构,这些机构的职责就在于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研究,为本州的所有学校提供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报告,制定并散发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手册,对师生进行明确具体的指导与培训等[4]。
1.3 预警主体单一,危机管理呈“部门化”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方面的工作一般看成是学生工作部门、安全保卫部门的职责,未全面树立“大校园学生管理预警”意识,对学生危机事件的处理往往由单一部门负责发现并处置,尚未意识到需要借助校内外多元学生管理主体的力量,共同干预处理危机事件的全部内容。危机预警管理的“部门化”,必然造成危机信息时间滞后、危机处理“条块分割”难以形成合力。另外,在高校重大事件应急预警管理组织多是为解决当前危机而临时成立的的松散组织,一般表现为由学校负责人临时牵头形成的工作小组,由于临时性的危机处理小组存在工作内容和人员构成上的非延续性、无应急培训和教育机制、无成熟的迎接处理操作方案等不足,使高校在突发公共事件状态下的整合能力与应对能力大打折扣[2]。
2用协同的视角探讨我国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路径
协同理论在公共管理学界是新兴的理论体系,建立“协同政府”(Joint-up Government)是许多致力于政府改革的欧美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新的改革趋势。“协同政府”的核心目的是整合相互独立的各种组织以实现政府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其基本观点是: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既不能靠相互隔离的政府部门,也不能靠设立新的“超级部门”,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围绕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不取消部门边界的前提下实行跨部门合作[5]。笔者尝试将“协同政府”的理念应用到建设我国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通过相互独立而又与高校学生管理密切相关的多方主体协同努力,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及时预警并有效化解的目的。
2.1 拓展危机信息搜集渠道一般认为,危机事件的生命周期经过潜伏期、显现爆发期、持续演进期、缓解消除期、终止消失期五个阶段,在危机的最初阶段即在潜伏期,注意危机信息搜集,及时加以合理化处理,将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是最经济有效的做法。因此,发挥多方主体的作用,全面拓展危机信息的搜集渠道,使危机信息在第一时间反馈到预警管理系统之中,是建设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基础性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拓展危机信息的来源首先要加强危机预警的宣传教育,具备基本的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健全一套完备的危机预警宣传教育体系,借助学校电视台、校广播台、校刊杂志、BBS、宣传栏等平台和手段,并通过学校政治理论课、安全教育课等课堂教育,以及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以实现危机预警知识深入人心,使师生具备危机预警意识和及时应对的知识储备。高校学生管理预警信息收集渠道的广泛性既包括危机信息搜集主体的广泛性,同时还包括危机信息来源方式的多样性和危机信息内容的全面性。危机信息搜集主体应包括寝室信息员、学生干部、楼栋管理员、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学校职能部门以及家长、社会有关组织机构等校内外多层次的预警信息搜集网络;危机信息来源方式应包括学生工作意见箱、校长信箱、班级QQ群、手机短信、网站论坛等;危机信息的全面性应包括校内外的动向、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学习成绩异常、心理波动、同学矛盾、家庭变故等涉及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2.2 搭建危机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危机信息共享平台是克服危机管理“部门化”的有效手段。建立危机信息共享平台除了使危机预警相关主体享有知情权,防止产生像“非典”初期因为封锁信息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校内外多元学生管理主体的力量,共同干预处理危机事件的全部内容,通过打破危机预警管理的“部门化”,以调动各方面的社会资源,防止危机处理“条块分割”难以形成合力的弊端。因此,危机信息共享平台要有时效性和广泛参与性,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递网络以实现应急管理信息的即时快速流动,打破校内外信息自成体系、校内各组织部门信息独占的“信息壁垒”,建立由学校统一筹划的扁平型的危机信息公布平台,使危机处理相关方及时有效的参与其中。另外,建立和完善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校园危机反应网站”也是很好的创意,通过及时权威和真实的信息,加强高校间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方面的交流与分享,进一步促进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研究与应对,实现与公众及媒体的良好沟通,引导公众舆论朝好的方向发展。
2.3 建立危机处理组织系统建立高校学生管理危机预警处理组织系统是克服危机预警主体处理单一、危机处理组织松散化和临时性的有效路径。西方学者 Smith Judie 认为,高校学生管理危机预警人员应该包括高校管理者、网络管理员、新闻媒介、学生家长、法律顾问、医生、心理专家、安全人员等。[5]如此众多而庞杂的危机预警人员协同有序的参与危机事件的处理,需要建立协同化的危机处理组织系统。一般来说,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由决策系统、实施系统、咨询参谋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组成。[2]高校应急管理的决策中枢系统应由学校的核心党政领导参与组成,一般以三到七人为宜,其职责主要是针对危机事态进行决策并统一指挥应对危机,制定应急预警方案、应急管理计划及应急处理程序,建立善后修复与转化机制,指定合适的对外发言人等。同时,学校还应合理组建法律、卫生、心理、信息与宣传等专门委员会作为应急决策的咨询参谋系统,使之为应急决策及其实施发挥专业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作用。应急管理的实施系统应当包括学校各个院(系)、行政部门、党团系统、学生社团、学校社区内的各类服务单位及组织,必要时还应通过一定的机制纳入校外相关的单位、组织及力量,其主要职责是具体开展危机防范、危机检测、危机控制及善后处理等工作。辅助系统主要是指高校内部那些拥有特殊专业技能、业务范围、特定资源、设备及能力,在应急控制中担负着某些特殊任务的部门(如后勤集团、学校医院等),它们是应急管理中的后勤保障系统。
2.4 健全危机预警制度体系制度规则是学生管理预警有效运行的基础,国外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美国各州、澳大利亚、瑞典等西方发达国家分别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校园安全法》,许多国家都有针对校园紧急事件的立法,使校园应急管理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在此方面,我国立法部门要加快校园安全立法步伐,克服危机事件处理的随机性和非程序性,进一步明确校园管理中学校、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职责,规范事件处理中的法律程序等。目前国内部分学校成立了“法制办公室”,并聘请专业律师为学校法律顾问,为学校文件以及校纪、校规等进行审查和把关,对学校的决策和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提供咨询。除加强宏观性的校园立法外,高校学生管理微观制度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美国许多大学每年新生入学都会发给每一位学生和教职工一本学生指导手册,对大学生校内外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社区活动等各个方面应注意的细节做了详细的描述。我国各个高校制定的学生手册主要是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对于危机预警内容并没有细化和突出,需要加以完善使之更加规范。同时,大学生危机管理预警制度内容要充分征求学生家长、社会部门等多元主体意见,使之参与到制度体系建设中,为制度实施后协同各方主体有效运行做好准备。
3小结
教育部近年来一直将高校突发事件预警防控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来研究,可见加强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研究的重要性。经过“非典”和汶川地震后,人们对于突发公共事件有了更强的危机意识,学者也有众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如何建立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如何将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依法及时有效的处理,目前仍是政府管理部门、法律界、学术界一个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纪宝成.从“非典”防控看高校的危机管理.中国高教研究,2003,(8).
[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2006-06-13..cn.
[3][美]伊恩・罗伯逊.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4:109.
经管科和财务室二者如协调欠佳,配合不当,易出现管理疏漏,导致分工责任不清,任务权责不明,互相推诱。如医院的科级医疗成本核算由经管科负责,由于医疗成本数据主要来源是“支”,基础是“清产核资”和“实物挂账”,如果财务室没有实行“实物挂账”,不能提供分科、分成本项目列“支”的费用数据,经管科就无法对科室支出进行分别核算,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最终就不可能得到很好地落实;另财务室和经管科的工作任务和会计核算方式不同,医院财经中心以往实行的是预算会计中的“收付实现制”,采用的账务处理方法也是“收付记账法”;而经管科实行的成本核算管理方法,其会计处理原则是“权责发生制”,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两种不同的会计方法造成了同一医院因不同会计制度所产生的数据难接轨,使医院的经济管理数据很难统一、准确和科学,信息无法共享和利用。如:上报医疗有关收支情况时,经济管理部门以统计核算上报一个数据,财务室按收付实现制核算上报一个数据,一种报表,同一内容,两种结果,提供的成本效益情况不够准确。
二、中小型医院经济管理的几点建议
1.医院党委要加强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集中统管
经管科与财务室应由分别向上级负责改为共同参与医院经济管理,共同向院党委和首长负责,构成医院经济管理双线式体制的模式。就医院经济管理体制而言,应直接隶属院党委,使各种经济信息和决策高度集中,高度集中是指医院在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决策权要高度集中于院党委及院领导。如医院的全年预算、决算,大型医疗设备引进、基建维修安排、全院的成本核算或奖金分配方案等,涉及资金较多或较敏感的经济问题,应经党委讨论和院长签署同意方可实施。财务室和经济管理科以经济参谋或助理的形式,分散在各经济责任中,相对分散是指医院经济运行中的具体计划、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工作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如医院的预、决算,院级成本核算由财务室负责,物价管理、科级成本核算等由卫生经济管理科负责,双方共同承担医院经济运行的检查、监督,充分发挥医院内部管理的有力杠杆作用,增强内部活力。这种高度集中和相对分散相结合的经济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和管理形式,将有利于经济决策的统一和全院经济运行的协调一致,使医院运行更加经济、高效,更具有竞争力。
2.强化经济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
经济管理科、财务室、收费室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科室,在完成医院综合目标、协调院领导搞好经济管理和决策、督导全院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具体的经济核算方面发挥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医院经营质量的高低,发展速度的快慢,与经济管理工作的优劣是密不可分的。
3.进一步更新医疗成本核算理念,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
医疗成本核算的结果是经济效益,特别是科级核算及分析过程,综合反映医疗服务中劳动管理、技术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的当前水平,是经济增长和经费来源的基础。控制和审核成本支出可提供经营决策,依据医院开展医疗活动所必须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支出是否合理,对医院的管理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成本核算,加强审核力度,规范支出管理,降低成本费用,使医院的支出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减少资源的浪费。决策者可根据全面成本核算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使决策者了解到通过成本核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和机构,在全院各级宣讲,组织学习,培训成本核算专职和兼职人员,使全院工作人员增强经济意识,从而达到自觉减少浪费、控制成本和增收节支的目的。医院应借助经管科的发展,推进医院的经济管理改革,推行核算会计制度的统一,实行医疗成本核算,进行清产核资、实物挂账,根据医疗、科研、教学及仪器设备分布、使用情况等,将设备、器械、卫生材料等按科室、分病种进行成本核算。财务室改“收付实现制”为“权责发生制”,“收付记账法”为“借贷记账法”,与经管科统一会计核算方法。在全院范围内,从基础工作上,建立起一套适合对物资进行封闭式管理的经济管理制度,以保证权责发生制核算制度的落实,使医院在经济运行和管理上,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三、结语
关键词:城中村景观;景观生态学;分析研究;益阳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当代中国特有的城市病。分布在城市里的城中村,既是村落历史的遗物,又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部分居民新生活的载体。在环境与建筑景观上,城中村与城市景观或乡村景观截然不同,差距甚大,其“握手楼”、“接吻楼”是城中村景观的具象,从某种意义上说,城中村景观是景观形式的一种新型现象。对其进行研究,有着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城中村景观的定义与类别
1.1城中村景观的定义
城中村景观,是城市中一种特别的村落现象。而城中村是快速城市化的产物,其外表既有城市景观的特征,又有乡村景观的具象。因此,不能简单的以城市景观或乡村景观的概念来定义城中村景观,且目前学术界也还未见给城中村景观下定义或概念的。基于此,结合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概念,所谓城中村景观,是指在城中村这一特定区域内,以农村传统村落为母体,因城市对其内在冲击为基础形成的综合景象,它包含了各种视觉事物与视觉事件,是一种病态的,抑或是一种与城市隔裂的空间形态,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奇怪现象。
城中村景观以传统农村聚落景观为主体,掺杂了城市景观元素,同时,又与周边有规律的城市景观形成鲜明反差,呈现出一种与城市不和谐的空间结构形态与景观。人所周知的“握手楼”、“接吻楼”、“一线天”、“不见天”的社区性视景,就是城中村景观的最典型表现。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大城市中无处不在存在,而在中小城市中,以社区性方式存在的城中村景观也极为常见。
1.2城中村景观的类别
目前,对城中村景观的分类还没有任何权威的方法,所以,对城中村景观类别的划分只能参考城市用地或乡村用地的分类标准来予以划分。
结合国家相关的用地分类标准,根据城市规划学与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按照功能主导原则、主要用途原则、空间分异原则、地方特色原则等原则,依据城中村景观的特殊性与生态功能,本文将城中村景观类型分为:居住景观、道路广场景观、绿地景观、公共设施景观、产业景观、边界景观、山林水体景观、其它景观等8类。其中,居住景观、交通景观、绿地景观、公共设施景观、边界景观、其它景观属于人工景观,山林水体景观属于自然景观,产业景观则属于半人工半自然景观(见表1)。
表1 城中村景观类型表
类别 定义 构成要素
一级
景观 二级
景观
自然景观 山林水体景观 由自然与山林、河流、湖泊、库塘、沟渠等形成的景观 山林、林场、江河湖泊、塘池沼泽等
半自然半人工景观 产业
景观 各类生产活动和生产用地所形成的景象,包括农业产业景观、工业产业景观和第三产业景观 耕地、果园、菜地、苗圃、厂房、堆场、仓库、市场、商店等
人工
景观 居住
景观 在城中村内的土地利用以及人口居住的基本情况,包含用地形态特征以及成片的建筑物等所形成的景观 空间形态、用地布局、住宅建筑等
交通
景观 由对外交通用地及村内交通广场所构成的景观
道路、道路设施、广场、停车场等
绿地
景观 指城中村内的各类绿地以及各种防护林带与防护绿地等所形成的景观 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防护绿地、防护林带等
公共设施景观 主要指城中村内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和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各类市政公用工程、环境卫生及其它类等基础设施形成的景观 行政管理机构、教育机构、文体科技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商业贸易等公共建筑、市政工程设施、公厕等环卫设施等
边界
景观 在城中村与城市交界处形成的,区别于城市视觉要素的景观 出入口、围墙、栏杆、建筑天际线等
其它
景观 城中村内以物质形式或非物质形式存在,无法按类别进行归纳的景观 闲置地、废弃地、风俗民情、传统习俗等
2城中村景观的实例研究
2.1研究区域概况
2.1.1城市概况
益阳市位于洞庭湖南岸,湖南省中北部,是湖南省“3+5”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热带大陆性季风性湿润气候。市内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已成为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型中等地级城市。截至到2006年底,市域国土面积为12144 km2,总人口463万人,其中城市中心区的规划面积为87.18 km2(2020),规划人口80万人(2020)。到2007年,益阳市中心城区的现有建成区共辖三区(资阳、赫山、高新区),现状建成区面积为48.6 km2,城市人口45万人。
2.1.2城中村现状
目前,益阳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有城中村43个,遍布市区绝大部分区域,其中以中心城区为最多。据统计,资阳区内的城中村有10个村(含长春工业园),赫山区有18个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朝阳片)有15个村,这43个村的建设用地总计为7.3km2,占益阳市城市规划建成区总面积的10%。这些城中村在各区分布数量不一,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绕不过去的难题。
2.2研究分析
2.2.1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景观制图
景观生态图是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综合表现景观生态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各类景观生态单元的区域组合,反映其空间分布特征的一种专题图纸,是对景观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的基础。
以益阳市中心城区2005年的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MapInfo 软件,分区勾绘各小班界,记载小班因子,并求算各小班面积,合成编制了2006年的益阳市中心城区城中村的景观类型图(见图2.1,2.2,2.3)。
2.2.2分析方法
景观格局特征分析是通过对构成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即斑块、廊道、基质以及景观连通性与景观连接度,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多样性等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了嵌块体大小、内缘比、优势度、均匀度、景观多样性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对益阳市城中村景观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各项指数分析如下表:
类型
2.3分析研究的结果
采用矢量化的数据处理,通过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的运用,做到了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可以很好的反映当前益阳市城中村景观的特点:
2.3.1景观要素的多样性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城中村景观融合了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其构成要素既有居住、公共设施及交通等人工景观、又有农田、山林、水边等自然风光,更有工业景观等半人工半自然界观。从斑块数量、斑块分布、形状大小来看,城中村景观都有一定意义上的多样性,而益阳市城中村景观的多样性指数为1.7137,均匀度指数为0.235,两相比照,说明了城中村景观的整体的景观多样性较高,有略高于农村景观多样性的指数指标,进而也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较为丰富的空间环境与生境类型的多样性,但这种多样性却与城市的多样性的形态完全相异,是一种混沌的多样性。
2.3.2景观类别的差异性
城中村是一个多种矛盾的综合体,而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结合在一起,也反映了城中村景观类别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通过对益阳市中心城区城中村的景观类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优势度指数为5.8228,如此高的优势度指数,说明了组成景观的各个景观类型所占的比例差异很大,也说明了城中村景观是以聚落居住景观和产业景观为主。
2.3.3空间分布的破碎性
一定的景观,总是和一定的空间区域相结合的。城中村由于受种种原因的局限,使得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了高度的破碎性。通过对益阳市城中村景观斑块的分布可以看出,各个小的斑块聚集在市区三个片区30多个较大的空间范围内,且其整体景观的斑块密度指数为5.03,其数值很大,说明了破碎化程度极高。而在各景观类型中,斑块密度的排序为道路广场景观>边界景观>聚落居住景观>其它景观>绿地景观>公共设施景观>山林水体景观>产业景观。这些都更加说明了城中村景观的破碎度极高,原有用地的完整性已经荡然无存。
2.3.4景观不确定性与变异性
在地球表面出现的人工景观、半自然半人工景观、自然景观的变化序列中,以人工建筑景观为最稳定,半自然半人工景观次之,自然景观最低,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人类投入的负熵在人工景观中的作用产生的。由于城中村是由于城市快速扩张所形成的结果,加之政府的管理与监督缺失,使得大量无组织或无序的人工活动加强,人工景观的负熵值必然会升高,这都使得景观具有不确定性或变异性。具体来说,城中村景观基本上是自然景观下降趋势、半自然半人工景观逐渐减少,人工景观大幅度增加的趋势。而且,由于人类干扰严重,城中村景观正逐步向城市景观靠拢,但却总是若即若离,既不能完全融入城市,又不能恢复原有的农村田园风貌,如不想办法对城中村景观进行控制与改造,城中村景观将成为城市景观的毒瘤。
2.3.5景观的生态破坏性
在城中村中,由于景观的混乱与变动,使得人类活动的随意性加强,进而导致了区域内各类景观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存在有向混乱性与无序性变化的危险。同时,各类基础设施的缺乏,也使得城中村内原有的的乡村社区的生态系统荡然无存,而依托城市的城市生态系统又无法建立起来。这些,都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加剧,更造成了诸如生态环境容量过大,生态资源破坏严重,水污染加剧等生态问题,加之缺乏环保部门的介入,愈加使得城中村的生态前景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危害性与潜伏性。
3结论与建议
城中村景观不是孤立的城中村景观,从空间和表面上说,是以宅基地为基础的房屋建筑的聚集,是一项居住形态,而其实质却是中国当代等级社会关系的凝结,且包含了城市规划、城市社会、城市产业、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于其研究,除了景观的解决之外,实际中还有很多工作要作。
中小城市的城中村景观的构建,应该是在保留农业景观母体的基础上,与城市景观时空并存的,能与城市景观展开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并通过相邻的城市景观突现的具自身独特价值的全新的景观模式。它追求的就是一种强劲的张力。这种张力不但赋介农业景观在进入城市后的旺盛生命力,同时也赋介城市景观以全新的视角及良性的发展空间。
城中村景观的未来到底如何,特别是在当前城市与乡村力求实现一体化的情况下,它会是彻底消亡在无边无涯的城市森林中,还是成为城市中一个“孤独”的社区,是一个探索性的话题。而只有通过解决城中村深层次问题,立足实际,从完善城市总体生态景观系统的战略高度出发, 充分利用城中村的优秀资源,选择合理有利的改造策略,利用相应的改造方式,才能彻底解决城中村的景观问题,形成一种既利于城市、又利于城中村的自然、和谐与生态发展的城中村景观之路[7]。它不但能让城中村村民充分享受到城市发展和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实现和谐社会的要求,也能让未来的城中村成为城市中最富魅力、最具亲情、最有特色的社区。
参考文献
[1]谢志岿.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8):30-35.
[2] 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5-38.
[3]蓝宇蕴,郭志坚.城中村"景观"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学术研究,2006,(05),10-15.
[4] 肖笃宁,钟林生.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J].应用生态学报,1998,9(2):217-221.
[5]傅伯杰.景观多样性分析及其制图研究[J].生态学报,1995,12.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管理 社会需求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人事部综合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6达到413万,2007年预计达到495万人!然而,据统计,按照历年的就业率,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75.6万人,2005年达到98.2万人,2006年达到123.9万,2007 年将达到148.5万!
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平均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字对比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无良好的职业管理意识,不能充分根据社会需求来规划管理自身大学生涯,正是造成现今就业难的罪魁祸首!
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表明,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一项针对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就业,而在于如何去谋职,即通过尽早对自己的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顺利实现社会需求的对接。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现状及理论
1.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美国最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专家当属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研究院的E.H.施恩教授。1978年他出版的《职业的有效管理》率先从职业发展观出发,勾勒出了个人与组织相互作用的基本图式,为我们认识个人成长和发展,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角色与管理功能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由于他在书中首次提出职业锚的要领而成为职业生涯管理的经典著作。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家、尤他州立大学管理学系教授布鲁克林.德尔1986年出版的《管理新职业者―当代工作者的多种职业生涯成功向导》论述T职业生涯的多样化,将职业生涯定位分为进取型、安全型、自由型、攀登型、平衡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职业者的特点及其管理进行了研究。
2.法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让.M.普雷地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人力资源》和1995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两书中都发表了同样的论述:企业中的职业生涯首先表现为一系列工作职位,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企业结构中一个员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职位连续。这种对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的定义在1995年出版的里昂高等商业学校教授F.丹尼所著《干部管理》一书中被称为传统定义而受到批判:职业生涯的概念不应仅局限于它的客观含义,还应包括个人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见解和期望。职业生涯开辟了实现可以令一些员工满意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新道路。他们要面临各种不断丰富自己知识的职业尝试,其职业生涯与他们和客户关系的发展而非和他们的新职业紧密相关。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管理在法国得到重视和积极研究,其定义和内涵的不断更新,向侧重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转化。
3.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及管理理论
在中国,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基本还属于引进、介绍阶段。台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黄英忠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专著中论述了职业生涯开发管理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张添洲著的《生涯发展与规划》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说,这是中国学者中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的开创之举。
我国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以厦门大学廖泉文教授的“三三三”理论为代表,“三三三”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每一个子阶段又可分为三种情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按照她的观点,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应该属于输入阶段的关键部分,是输入信息、知识、经验、技能为从业做重要准备的;认识环境和社会,锻造自己的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
三、浙江省人力资源的社会需求趋势
2006年,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浙江人才市场大盘较为稳定,人才供需良好。从省人才交流中心2006年度人才交流统计数据来看,共有2.8万家(次)单位招聘信息,累计各类专业岗位70余万个,有近300万人次求职,供求比例为4.2:1。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为:大专学历的占41.0%;本科学历的占22.3%;高中、职高、技校的占14.1%。
2007年浙江地区五大热门行业人才需求强劲。据业内人士预测,2007年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布局的总体需求,将有五大行业成热门:计算机行业、金融投资行业、信息管理咨询行业、新型能源行业、高科农牧行业。
根据省人才交流中心的报告,技术型人才需求量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就业歧视现象不断变化出新形式,但总体有所减少。但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顶替工作经验的重要形式,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训练应该引起更多高校的注意。
同时,专业加外语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也要求大学生要注意学好专业同时,加强另外一个关联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毕业生.特别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在专业之外,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训练,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管理人才,真正具备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四、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按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大学四年处于职业生涯准备阶段,也即是尽量吸收各种知识,信息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的时期。
从大学校园的一名学生到作为独立的成年个体加入社会之中,这一人生巨大的变化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埃里克森将这一变化称之为“危机”,即发生必要变化的时间。他认为成年期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一危机的处理结果。在大学阶段职业选择在学校经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大学生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应付未来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实际上就取决于大学生如何理性的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如何去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学习期间,大学生对个人的发展计划并不明确,而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能够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督促学生提前准备,准确定位。
我们从职业素质培养这个核心出发,建立一个基于职业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把大学生的大学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个体职业分析、职业认识培养、确立阶段职业目标和职业实践,而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备内容。
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我们知道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需求中,以职业素质为最重要,职业素质包括熟练的读、说、写能力,应用型计算机、外语能力、敬业素质、团队精神等。因为管理类工作是实践性十分强的职业,在笔者的一次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需求调查中,47家企业要求工作经验的占了38家,占总数的八成以上,其中人力资源专员平均要求2.1年,人力资源副主管平均3.2年,人力资源主管平均4年。而不做工作经验要求的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把职业素质培养做大学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的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然要求。
1.个体职业分析
从高中选专业是已经初步进行了个体职业分析,但是这还显粗略。进大学后,可以基于学校或社会的专业测评或咨询机构和人员,对自己进行更为专业的个体职业分析,掌握自身的各种信息,了解自己的特质并重点发展,为接下来培养自己核心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2.职业认识培养
在充分掌握自身信息的基础,也已调整好自己的专业及方向后,可以就目前的专业或方向进行了解,收集相关知识,咨询相关人士,形成对自己将来职业的一个完整直观的认识体系,开始有目的的重点学习相关知识技能。
3.确立阶段职业目标
在了解自己将来职业信息的基础上,有了职业方向就可以确定职业目标了。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需要进行目标划分阶段,先进行自己个人的职业SWOT分析,根据社会需求,首先确立短期职业目标(即大学毕业时要达到的目标)。
4.职业实践或深造
确立职业目标后,就要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职业素质,按照工作的胜任力模型,有目的参加相关培训和实践,形成自己的核心职业竞争力,以顺利进入社会,融入职业环境。或者感觉知识储备不够,需要进一步充实则可以选择深造。
当然,职业实践是一个过程,不是短期的事情。大学整个期间都要求进行不同形式的职业实践,这即是职业素质培养,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始终。
五、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处于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也是各种知识信息输入阶段。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的核心是职业素质的累积,以至形成个体核心的职业竞争力,顺利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职业角色。作为职业生涯关键阶段的大学四年,有目的地合理进行管理,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园和社会的资源,为自己的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才能真正的实现职业目标,迈向职业成功。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234页
[2]杨河清:《职业是生涯规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版163-164页
[3]汪长江:2007浙江人才市场五大行业成热门,浙江日报-浙江在线,2007年02月07日
[4](美)杰弗里・H.格林豪斯, 杰勒德・A. 卡拉南, 维罗妮卡・A.戈德谢克:《职业生涯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问题意识 学籍学历管理 协调 服务 培养创新
学籍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具有学籍的学生才能够享受高校各项规定的权利,并需履行该校规定的各项义务[1]。学籍学历管理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对学生的入学、学习资格及毕业和离校各项事宜所进行的管理[2],关系到对学生的学习资格和学业状态及学业结果的认定。因此,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具有严格的政策性和规范性,并且贯穿研究生的学业全过程。
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籍学历管理特征
1.开放性
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逐渐从过去精英化和学术型的单一追求发展为学术型、职业型和专业化等多元目标并存。同时,研究生教育自身与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的科学研究合作模式推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渐发生变化,并呈现越来越开放和多元的趋势,使得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必须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具备开放性的特征。
2.协调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增加,研究生群体的年龄层次、以往受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学习目标等因素不断多元化,以及研究生自身与社会联系的日益密切,这导致了学籍问题的多样化。同时,基于研究生教育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发展趋势,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协调国家需求、学校发展目标、教师科研需要、以及学生的自我发展要求。另外,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程,并与各个培养环节密切相关,也是学校其他部门实施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学校,还是个人层面看,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都需要协调研究生教育各方参与者的需求,协调政策规定与培养实际,实现管理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具有很强的协调性特征。
3.服务性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培养目标逐渐多元化和专门化,使得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甚至是同一专业不同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环节设置出现较大差异,研究生培养正在面临各种新的探索,如各类联合培养、中外合作办学、实验室轮转制、硕博连读等,这些都对既有的学籍学历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特殊性,要求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根据政策要求,结合培养工作的需要,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
因此,在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核心的目标应该是“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中的服务性已经越来越成为这项工作的重要特征。
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1.高精度的工作要求与开放的管理需求
在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一方面,必须面对日益增加的管理事务、学生个人信息变动、以及由于培养过程的不断开放和创新带来的学生流动性增强等一系列的压力。另一方面,2001年开始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经过近十年的实施已经逐渐被社会认可,特别是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教育部的电子信息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与之相关的学籍工作就必须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率。这种从学生入学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学年注册信息、学籍异动信息,到最终的学历信息,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公开的信息管理体系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学籍工作承担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和重要的责任,其质量和准确度不仅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秩序,更与学生的个人利益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如何协调高精度的工作要求和开放的管理需求,对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2.严格的政策规定与多元化的培养管理实践
研究生的学籍学历管理涉及对研究生学习资格和学习结果的认定,关系到每名研究生的切身利益,一旦处理不好,会引发严重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具有严格的规定性,不能随意逾越。但同时,处于人才培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各校都在不断尝试和探索各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力求实现研究生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及其整体水平的提升。例如,硕博连读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往培养层次、培养年限和培养目标的界限;开放的实验室轮转制度打破了学校的界限;中外联合培养实践的深入开展打破了培养地点和多校注册的限制等。
新的培养模式或培养创新往往会导致学籍管理与既有政策发生矛盾或者落入现有政策体系的盲区,也有可能造成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学籍学历管理中的严格规范性常常会与培养管理中的创新性和学生个体情况的特殊性发生矛盾,造成困惑。这样的形势要求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不断适应培养体系的需要和创新,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和支撑。
3.对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自身的定位和认识
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由于其自身具有责任性、规范性、全程性、负荷性等特点,常常给人以具体、琐碎和缺少灵活性的印象,并缺少具有显示度的成绩,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者自身的发展空间有限,相关工作也往往不太受到重视,这些都导致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没有发挥其在研究生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是密切联系的,研究生、导师和院系都是重要的参与方,做好这项工作关系到学校整体的教学科研秩序,可以促进教学科研“生产力”的形成和提升。因此,如何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能够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在政策框架内形成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为人才培养营造优质的环境,应该是当前形势下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自身的定位。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面临着自我调整和转型的压力。
建设全面协调机制,服务培养创新要求
1.建立科学的网格化管理体系
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校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从梳理各项管理环节出发,对于每一个管理节点进行细化。一方面,明确研究生院、各院系、导师、研究生本人等不同参与者的责任,如研究生院的职责定位为规则、条例、制度的制定和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协调,各个院系的职能和定位应该是直接运行和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的各类管理活动等。另一方面,对每一项管理节点的具体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包括时间、书面材料要求、程序和责任人等。从新生、在校生、毕业班学生到已毕业学生等不同的研究生群体,从办理各类学籍异动到开具成绩单和各类证明等,无论事情大小,都以文字规范的形式,形成了一个覆盖了研究生日常管理方方面面的制度体系,而导师和研究生可以在其个人门户上随时查询和核对研究生的各项信息,并对学籍管理工作和学籍信息进行反馈和监督,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网格体系,成为高效完成日常工作的重要保障。
2.建设多方参与高效互动的管理系统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研究生、导师、院系主管负责人、教务管理人员、研究生院以及校内其他职能部门等都是重要的参与方。因此,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基础。2009年开始,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通过建设新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使得各个参与方都被纳入研究生学籍管理的工作体系中。研究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校内门户提交办理学籍异动、出国申请等相关手续,并且核对自己的各项个人信息,这保证了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也加强了研究生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导师可以通过校内门户查询其所指导的研究生的所有情况,包括学分完成情况、学籍异动情况等。对于研究生院、院系教务等管理者,可以根据工作的分工设定管理权限,使得数据信息更加完整、准确和安全,为日常管理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提供完备的数据基础。
学籍系统还根据不同的需求向其他部门的数据库输送数据,为学校其他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如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国际合作部等。导师、院系主管主任、相关部门等各个角色的管理职能都逐步实现电子化。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使得所有相关角色都成为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建立了有效互动的工作体系,增加了所有相关人员和相关部门在学籍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能动性,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管理的整体协同效应。
3.协调管理机制,参与培养创新
随着学校研究生教育逐渐向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研究生的流动性逐渐加强,并且出现了各种合作培养模式,如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首个联合博士学位项目――北京大学工学院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共同发起的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博士项目;与商务部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项目;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著名大学的合作项目等。针对这些不同类别的项目和不同的培养模式,在深入理解政策的基础上,学校在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做法,既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又能够对项目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很好地协调了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管理政策、主管部门等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籍学历管理工作能够与时俱进,在保持正常稳定工作秩序的基础上,探索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在培养过程中真正起到保障和协调的作用。
4.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应对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
适当的淘汰机制是保障和提升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对因各种原因不能完成学业的直博生,学校建立了博转硕的淘汰机制。这种情况一开始只是个别案例,之后,在个案的基础上及时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一方面使得日常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保证了正常管理秩序的公平和公正。对于不能完成学业的普通博士生,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该专业的硕士学位。这些处理方式,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淘汰博士生提供了可行的出路,使淘汰的过程更加平稳,也使博士生个人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尊重。
此外,近几年国内不同单位的联合培养也在不断兴起,在管理中大量涉及学籍注册、异动处理等问题,需要培养单位之间、培养单位与主管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在管理工作中找到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能够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的管理模式。
对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1.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实现分类管理
研究生教育与其他层次教育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研究生教育内部硕士和博士等不同层次类型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像硕博连读等一些培养模式就是研究生教育所特有的。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和认识研究生教育的自身规律,无论是校内的管理,还是主管部门的整体管理,应突破以往的统一模式,根据不同的培养层次和培养类型进行分类管理。
2.建立互动与协调的机制
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和不断变化的工作体系,需要特别建立相应的协调与互动机制,纵向建立各级招生部门或各级学籍部门的协调机制,横向建立招生部门与学籍学历部门的协调机制,同时建立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间的互动机制,明确不同参与者的责任,明晰招生、培养和学籍等相关部门的关系。通过对特殊个案和特殊培养模式的处理,往往能够找到进行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契机,使现有的学籍学历管理体系获得突破并更加完善。
3.建设国际化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
随着研究生教育体系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联合培养、国内联合培养及其他各类开放型培养模式不断出现,对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同时,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使校内研究生的构成不断多元化,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生管理的双轨制,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体系。因此,学习国际经验,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管理体系,能够使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对整个研究生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撑,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解读》,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教育出版社.
医疗成本是卫生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的总和。主要由劳务费、业务费、公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管理费构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成本核算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营管理质量和经济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医院改革的深化,这就要求医院必须加强经济管理,通过实行成本核算进一步发挥财务部门的管理作用,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1)实行成本核算是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医疗经济效益与医疗费用挂钩,实行成本核算,可以促使核算单位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医院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才能更具有竞争力。病人对医院质量的评价是以自身的满意程度来衡量的,这种满意不仅仅是要求诊断快、疗效好,还要环境美和耗费少,合理地耗费已逐渐成为衡量医院质量的要素之一。
(2)实行成本核算能够增强职工成本意识,使职工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通过开展成本核算,能够使全院职工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成本核算需要多部门的配合,成本分析也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树立全院职工的成本意识和成本观念,自觉节约资源,杜绝浪费,就能实现医疗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3)实行成本核算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的基础。成本核算是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制度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激励制度是促进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管理措施,绩效工资核算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一种补充方式,是对医务人员提供超额劳动的报酬,是激励制度的重要内容。
(4)实行成本核算是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医院开展医疗活动,必然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医疗成本支出是否合理,对医院的管理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成本核算,加强审核力度,规范支出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并可根据全面成本核算,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使决策者了解到通过成本核算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二、目前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医院的成本核算由于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工作进展缓慢,存在严重问题和明显弊端。主要表现是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缺乏应有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成本核算没有明确的标准,缺乏规范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各级管理人员对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认识模糊,观念滞后,各层管理者的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医院长久以来实行预算会计制度,采用差额预算补助形式,财务人员缺乏相关的成本核算知识,即便有了成本核算也会出现重医疗业务科室成本核算管理、轻职能管理部门成本核算的管理模式。医院管理者对医院的经济效益高估,对管理者的决策产生误导,最终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意义重大。
(2)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成本管理方法相对落后,缺乏科学规范。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完整的医院成本核算理论和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体系,在行业规章中缺乏统一、科学、规范的方法,导致各医院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核算范围也各不相同,造成成本核算资料只能在本医院内部进行纵向比较,而不能在不同医院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使数据缺乏可比性,不便于对成本进行效益分析。
(3)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水平不高。从目前状况来看,大多数医院计算机网络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缺乏反馈式控制,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独立于其他系统,不能很好地与成本核算系统衔接,信息资源存在很大的浪费,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甚至出现手工核算电脑数据的现象,而手工操作导致成本核算工作效率降低,准确性差,制约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4)忽视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成本。传统的成本管理忽视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人力资源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医院利润的高低,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增强医院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成本是医院的寿命。加强质量成本管理可以节省大量的费用,从而增加收益。
三、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的有效途径
(1)提高成本核算意识。成本核算强调医院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比如对固定成本采取相对固定原则,既正确体现当月或季度的固定成本水平,又加强对固定成本的控制,防止了资产的重复设置和浪费;对新购进或报废的仪器设备,按照全成本核算的原则适时地对其收取或减除折旧费,鼓励科室发展新科技,优化设备结构。从领导到每个医护人员及职工都要明确自己的成本责任,使其提高成本意识,把搞好成本管理,不断降低成本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使成本管理工作建立在可靠的群众基础之上。
(2)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建设。只有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加强以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绩效评估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才能提高医院竞争力,占有医疗市场份额。医院应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借鉴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制订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健全责任成本会计制度,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成本效益的分析评价工作等。在医院内部,应全面开展项目成本核算和单病种成本核算,为医院经营构建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
(3)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管理机构能使财务管理与经济管理部门有机统一,实现医院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工作高效、统一。从长远发展看,医院的经济管理组织机构应当是高度集中和相对分散相结合,即高度集中的管理决策层和相对分散的管理执行层。医院经济管理体制以经济管理办公室或经济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形式直接隶属于院首长,使各种经济信息和决策高度集中;财务科或经济管理科以经济参谋或助理的形式,分散至各经济责任中心,负责执行相应的经济管理工作。这种高度集中和相对分散相结合的经济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将有利于医院经济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有利于经济决策的统一、全院经济运行的协调一致和经济高效。
[关键字]园林景观生态学;任务;发展趋势
园林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在景观这个层次上,低层次上的生态学研究可以得到必要的综合。作为一门学科,园林景观生态学是在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早期欧洲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主要是区域地理学和植物科学的综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一直是园林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园林景观生态学直到80年代初才在北美受到重视,但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生气的学科。园林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它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1.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1.1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景观是自然和人文系统的载体。园林景观生态学家对“景观”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些观点既有所联系,又不完全一致,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从景观的直观景象来认识。这是景观的最原始和最普通概念,它主要应用于景观建筑学,这里寓有美学因素。尽管现代景观建筑学对景观的理解不限于此,但它依然是景观建筑学的主要目标。
第二是从个体的属性结构上理解景观。在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被科学中,景观原理用以说明个体各属性在地表的结构格局,这个属性是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如岩石、地表形态(地形)、土壤个体、植物群落等。地质景观、地貌景观、土壤景观和植被景观常被用来描述格局。
1.2园林景观生态学的任务
目前,应遵循系统整体优化、循环再生和区域分异的原则,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方法和科学依据;探求解决发展与保护、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园林景观生态学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包括对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和人工景观生态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景观生态系统中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以及社会经济过程来探讨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及演替。研究景观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模拟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建立各类景观生态系统的优化结构模式。景观生态系统结构研究主要包括景观空间尺度的有序等级。景观功能研究主要包括景观生态系统内部以及与外界所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及这种交换影响下景观内部发生的种种变化和表现出来的性能。
二是景观生态监测和预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对人类活动影响和干预下自然环境变化的监测,以及对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可能改变和环境变化的预报。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测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及生物圈其他组成部分的状况,确定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种种人类活动在这种改变中所起的作用。景观生态监测工作,应在有代表性的景观生态系统类型中建立监测站,积累瓷料,完善生杰数据库,动态地监测物种及生态系统状态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出,为决策部门制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景观生态设计与规划研究。景观生态规划是通过分析景观特性以及对其判释、综合和评价,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其目的是使景观内部社会活动以及景观生态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化,达到对景观优化利用,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生产,合理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开发速度、规模、容量、承载力等的辩证关系。根据区域生态良性循环和环境质量要求设计出与区域协调和相容的生产和生态结构,提出生态系统管理途径与措施。主要包括:景观生态分类、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和实施。
四是景观生态保护与管理研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探讨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景观生态系统的途径。应用有关演替理论,通过科学实验与建立生态系统数学模型,研究景观生态系统的最佳组合、技术管理措施和约束条件,采用多级利用生态工程等有效途径,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初级异养生产,提高不同营养级生物产品利用的经济效益。建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区,经营管理和保护资源与环境。保护主要生态过程与生命支持系统;保护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现有生产物种;保护文化景观,使之为人类永续利用,不断加强种种生态系统的功能。
2.园林景观生态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问题的不断复杂化,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已越来越不适应问题的解决。为了保持未来园林景观生态学的活力,园林景观生态学需要发展得更全面和更平衡。园林景观生态学不仅要保持其自然科学的属性,还要加强同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其他学科的联系,不断地改造和创新。这样,园林景观生态学才能拓展成为综合的景观科学。发展景观科学遵循的3个途径是:
2.1尺度一致性
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同社会、行政和管理中相关的过程保持尺度一致性。由于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许多土地利用和自然保护问题只有在景观框架下才能有效地解决,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反应在景观尺度上也变得非常重要,因而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景观生态过程研究十分重要。
2.2整体性
即景观科学是①园林景观生态学;②经济学和心理学/社会学;③包括设计、规划和管理的各学科;④决策学的有机统一。
当前人类对地球和景观的干扰日益严重,产生的问题也日益复杂。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经济学、社会学和其他包括公共管理学在内的各学科在景观尺度上同生态学密切合作。尽管园林景观生态学也提出了一些一般原理,但如何在真实的景观中应用这些原理还不甚清楚;同时,由于实际的景观管理需要多部门的协调组织,许多景观模型只是停留在理论水平上。这些迫切需要将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和其他包括设计、规划、管理以及决策等学科紧密联系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学科研成果和信息在空间规划、决策和实施中的有效性,同时,反过来,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学在评价各种规划和管理政策效果中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研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20-0047-01中国图书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
1什么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最终的目的是要为国家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这其实更像是一项管理工具,是对农业信息和农业知识的一次资源整合,主要是通过应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和技术,将各类农业信息、农业资源通过一个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加以资源整合和信息处理,现如今,管理信息化渐渐被大多数人熟知,目前我国许多行业领域的管理都有提到信息化管理方式,所以就我国现在农业经济来说,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被慢慢推崇,其实这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来说是一项浩大的惠民工程,能够规范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化运营,可以说是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水平中的重要一个步骤,对于农业发展起着提高层次和管理效度的积极作用。
2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关策略
2.1紧抓信息化水平建设
相关农业经济不仅要根据具体的工作管理特点来进行具体的管理战略规划,同时要牢牢抓住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构建,要充分学会和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业信息系统工程。同时要构建一个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平台,即一个方便管理部门信息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分析、资源集成等的综合统一管理平台。只有将农业经济内部信息统一规范在一个公共平台之下,才能更好来实现农业经济资源共享、数据整合,促使农业经济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当然信息化水平的建设更离不开农业经济相关数据的多向信息的畅通。全程把控整体农业经济项目进度,及时更新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流程信息,只有在保障畅通的农业信息交流下,才能够使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在开放、自由、快速、畅通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数据传递标准。
2.2放宽农业管理准入门槛
农业经济管理下设有许多细小的模块建设,要想提高信息化水平就需要放宽农业管理准入门槛,各模块之间要達到高度的协调,还需要尽可能的在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方式上放宽对外界的准入标准,还需要引进现代农业产业化管理模式和新兴技术,为农业经济中薄弱的中小企业放宽融资条件、输入全新的服务式营销策略。这样才能够通过更方便有效的农业经济体制使农业经济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
2.3完善农业经济信息共享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农业经济信息共享评估机制,完善评估体系,培养高水平的信息评估管理人才。大力引进可以胜任机制考核测评的高水准的专业性管理人才,发挥农业管理相关部门对管理人员素质测评和培训的调控作用,从而有效促进对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监督评价和管理。
2.4完善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法规
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市场还是有不完善之处的,为了更好的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就要更好的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法规。首先,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完善相应的法律框架,相应的法规制度才能更好的保持政策出台的稳定性,才能更好的监督实施效果,提高连续性。其次,农业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撑和鼓励我国大中小农业企业针对企业自身经济的发展要朝着现代化方向的迈进,同时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整治、合并、划分,争取做到权责分明的管理体系,避免出现管理人员职责不清,管理程序叠加混乱,要确保每一项农业经济的具体管理工作细化到人,有据可依。最后,制度的完善离不开人民的监督,同时要想农业管理工作的水平,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最大化发挥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的制度管理效应。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含义简述以及对如何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一些方法策略探讨,可见,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引入现代信息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能够促进国家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能提高农业经济自身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作者:董纪江
参考文献:
[1]吴爱美,朱国英.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J].安徽科技,2006,10.
一、基层企业提升财务精益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不仅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还要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作为基层企业,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发挥精益化管理的作用。对于基层企业来说,提升财务精益化管理十分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成本管控,成本管理精益化
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渗透精益化管理理念,就是将价值创造和最大化作为目标开展各类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成本进行控制,使成本持续下降,从而提升企业价值。要控制成本,需要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不能因产品或项目投资、投产的时间较短而更改设计,这不仅会影响正常生产,也会带来不必要的浪费。所以,要坚持精益化管理的理念,从成本、预算、资产等多个方面入手,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促进相关制度的完善,避免成本控制具有主观性、随意性,将效益和效率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内部管理,深入挖掘企业潜能,使管理运营呈现出集约化、规模化的特点。
(二)转变会计职能,推行集中核算模式
在财务精益化管理的模式下,会计职能随之发生变化。对于会计核算体系来说,集中核算是一种创新管理模式,可以促进财务信息质量的提升。这种模式就是由会计部门集中核算各项内容,然后由财务委派,确保核算主体具有独立性。该模式具有制度、标准、资金管理、税费缴纳、预算编制、流程运作统一的特点,可以保障会计核算模式向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在集中核算模式的推行下,不仅可以使核算的中间环节减少,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和信息质量,也能保障审批与监督的相互分离。传统的会计机构采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相互融合的模式,财务管理人员在负责决策判断的同时,也会负责审批签订,具有财务审批和监督审批的双重职能,导致财务和会计之间无法相互制约和监督,很容易滋生内部营私舞弊的问题。采用这种模式后,单位负责人来行使财务审批职能,会计核算中心来行驶会计监督的职能,有效地实现了职能分离,形成了监督、制约的关系,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使经营成果更加可靠。此外,会计职能也会随之转变,原本的核算型会计会逐渐向管理型会计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企业管理层更加需要管理会计的建立,管理层对财务人员在内部管理、风险控制、应对危机等能力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凸显。从财务战略的角度分析,财务管理充分发挥管理监督的作用,才能保障理财的合法性、决策的科学性,结合精益化管理理念,可以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创新理念思想,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全面预算是重要的管理手段,可以促进目标管理的实现和落实,具体包括预算编制、跟踪控制、预算分析、调节等环节,全面预算可以使企业资源配置得到有效的优化,也可以提升管理的科学性。预算执行涉及的部门较多,所以应该将各个责任中心的自我控制作为主体,由财务部门来监督。一方面,预算执行监控应该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保障精益化管理的效果;另一方面,监控措施要完善全面,全面预算应该结合纪检、审计等工作内容,使保护管理更加有效。通过精益化管理理念的落实,可以促进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强化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二、财务精益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要转变传统粗放式管理的模式,逐步向精益化管理的方向发展。调查显示,我国许多铁路运输单位都在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积极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经验,采用财务精益化管理的方式,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实施了各类改革措施,包括提质增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旨在优化企业经济结构,使资本运营的效率进一步提升,强化企业的应对能力,促进质量的增长。在各项措施落实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财务精益化管理将紧密联系、突出效益、精细化财务作为指导思想,采用财务规划、分析和控制等手段,引领预算绩效、强化筹资和投资管理,实施经营性资产管理、运营资金管理等措施,构建完善的运营体系,并且财务有效的评价方法,促进业务的拓展和价值的创造,实现一体化建设,使经营战略、企业业务和财务融合在一起。
(二)工作目标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提升经济效益。每年都应该明确需要提升的量化值,然后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详细划分子目标。应该结合财务部门职能、工作内容等要素进行划分,包括预算绩效管控提升、挖潜增效、投资收益等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工作落实的具体导向,也是工作人员实践工作的出发点。财务管理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稳定性的特点,在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目标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应该实现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的经营管理目标,使企业可以补充资本、扩大经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财务精益化管理的工作方法
(一)预算绩效管理
在实施财务精益化管理措施的过程中,预算绩效管理作为重要的战略工具,应该首当其冲发挥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由财务部门落实预算管理工作,并且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在财务部门进行考核评价。在这种模式下,财务部门应该根据战略目标、年度经营目标来设计预算绩效指标,从而保障前面所说的各项目标可以实现。具体来说,采用下达KPI、平衡计分卡等方式,同时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考核并评价单位对目标点完成情况,使企业经营目标可以顺利实现。企业类型不同,经营周期也不同,所以财务绩效指标的设计方式存在差异,应该根据具体的企业类型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式。常用的绩效管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国资委对央企、国企财务绩效评价采用的指标。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经营责任来确定具体的效益指标,包括经济和社会两类指标。在经济方面,要坚持客观、效益的原则,采用国内或国际上铁路行业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价。效益型则重视经济增加值,将保值增值作为核心,使企业的经营行为更加合理,促进资本回报的提升。在《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等指标体系中国,具体包括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等指标。以盈利能力状况来说,权数为34,基本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权数分别是20和14。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修正指标和权数为销售利润率10、盈余现金保障倍数9、成本费用利润率8、资本收益率7。计算公式为:销售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采用平衡计分卡的方式,从股东、客户、管理者和员工的角度出发,评价指标分别为财务指标、市场指标、内部流程与制度指标、学习与提高。根据具体的指标构建绩效管理体系,保障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评价模式;财务精益化预算绩效管理将促进股东利润回报作为核心设定财务指标,根据杜邦财务分析原理从多个角度设计指标,包括成本费用、资金周转速度等等,具体指标包括经济增加值、资本报酬率、回款额、综合融资成本率等。
(二)资本结构管理
资本结构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是使股权资本,另一部分是债务资本。债务资本比率彰显了企业资本结构,也体现出了企业对外借款的能力。如果企业处在良好的经营状态下,则收益率比融资成本要高,可以更好的维持债务资本比率,有助于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的增加。在精益化管理的过程中,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必须要保持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其会对财务总监、会计师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直接影响,需要对风险、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平衡,探索最好的契合点。在精益化管理的过程中,具体包括融资工具的运用、资本市场的运用、融资窗口期的利用几个方面。在融资工具上,对权益性融资工具进行利用,或者采用债务性融资工具时,应该重点建设信用评级制度,促进信用评级的提升。因为信用评级可以充分体现企业财务管控能力以及市场的认可程度,与融资成本有密切的关系;在资本市场的运用上,主要对主板、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市等资本市场进行利用,鼓励股份的发行和购买,采用多种股权融资方式,从而募集更多资金;在融资窗口期,应该紧抓融资机遇,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促进效益的提升。要重视资产的变化,关注负债率、资本比率的变化情况,确保融资、评级的科学合理。此外,还要对费用和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采用低成本对高成本项目融资进行置换,使剩余贷款可以有更长的到期年限,达到控制风险的效果。
(三)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规范会计信息流、生成信息流服务管理是财务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快捷核算功能可以反映出企业资产、利润、成本等信息,财务分析、申报审计、盘点等日常工作对各项资产有着直接、全面的影响,可以获取详细全面的信息。所以,要跟踪、评价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做好优化和处置工作,使财务精益化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要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机会,对资产管理合理分类,同时调节存量,使增量得到优化。另一方面,要重视产品质量和投资结构的优化,使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进步。
(四)投资管理
在投资商,主要体现建设项目、固定资产、股权等方面,将财务投资收益作为投资的主要目标,同时部署好企业战略,为战略部署提供依据和服务。在投资管理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应该发挥自身职能,做好调查、研究等工作。具体工作包括多个方面,不仅要对资金筹措进行设计和规划,还要对投资和融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对股权比例进行设计、分析经济效益等。可以采用量本利平衡原理、资金的时间价值原理等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做好测算与评价工作。在风险性分析方面,针对经营和财务风险做出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和防范方案。如果资金成本比报酬率高,则此类项目应该缓建、缓投。如果企业缺少边际贡献,则应该停工处理。在运营资金管理方面,需要设计合理、文件的资金持有量,对债务偿还风险进行规避,同时降低资金闲置风险,从资金计划强化、精细化管理、管理应收款周转速度等方面体现精益化管理的作用。此外,可以采用成本管理、纳税管理、闲置资金利用等方式提升财务精益化管理的效果。
结语
关键词:新形势;医院;经济管理;思考
经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体现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的高低,是医院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站稳脚跟的关键,对整个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医院应该提高对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手段,促进医院经济管理水平、质量以及效率的显著提升,有利于实现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医院经济管理的现状
(一)在医疗成本的管理上非常松散
当前,我国多数医院的成本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松散的管理导致不能科学合理的配置各种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普遍比较低下。某些医院的管理层在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和考察市场前景和项目本身的操作性、可行性的前提下,便在医院原有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扩大,从而导致固定资产出现闲置、人员出现冗余以及费用严重超支等严重现象。同时,部分医院不考虑自身的需要和经济实力,就盲目的引进一批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的设备,这批设备不仅价格昂贵,并且实际所能够用到的范围非常有限,因此造成医疗资源的闲置和医疗成本的浪费。
(二)薄弱的财务监督,信息反馈的不及时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医院受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模式的影响比较深远,相关的财务监督制度并不完善,但是随着逐渐深入的医疗改革,医院开始逐渐认识到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的经济管理效率和水平。一方面,薄弱的监督力度,使得医院不能全面的评估整个医院的经济管理内容,如购进相关的设备和收支情况的核算等,由于医院缺乏编制预算的基础,在公费利用方面也不尽人如意。另一方面,医院在日常的经营和运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收支情况定期进行必要的运算以及分析,导致收支不平衡的现象时常发生。由于医院在财务监督制度方面的缺失,造成医院在经费管理的过程中随意性很大,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时常出现并且逐渐成为监管的漏洞,再加上单一的信息反馈渠道,使得医院难以真正实现对财务的有效监督。
(三)医院落后的经济管理理念
通常情况下,医院对经济管理的漠不关心,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医院管理理念落后的主要原因。在新形势下,医院并没有从根本生真正认识到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相应的也就不能紧跟时展的发展,促进管理理念的及时的更新,创新意识往往比较缺乏。同时,大部分医院在发展方面往往依靠的是资源的不断增加,不能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仍然停留在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中。
(四)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比较差
医学专业人员是医院各科室所重点培养的对象,医学方面的培训才是医院的重中之重,相对于经济管理人员获得培训的机会非常少,进而导致管理理念的落后,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严重阻碍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缺失,使得先进的管理经验也不能应用到医院的经济管理中,严重阻碍了经济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限制了医院的高效发展。
(五)医院落后的经济管理基础平台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在社会各个领域中都普遍应用到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同样也应用在医院中。目前,医院各个科室各个部门都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服务系统,可以为患者极大地节省宝贵的就诊时间,方便就医。但是,由于医院科室众多,各科室之间的计算机服务系统都是独立的,完善的共享信息的基础平台尚未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医院的经济管理,经营成本规范的不统一,便不能为领导者做出重大决策时提供相关的经济管理数据。
二、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成本管理的意识,促进成本效益的有效提高
在医院相关的经济管理部门中,迫切需要一批优秀的人员专门负责成本的管理,为此医院已经逐渐建立起从上到下的成本管理制度,强化成本管理的意识,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医院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本,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第一,将成本管理责任制度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通过分解成本管理的目标,将其具体到个科室和个人,让医院的所有员工都能感受到成本管理的压力,进而达到强化员工成本管理的意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都能够充分的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二,促进成本效益的显著提高。医院中所能够使用的客观资源时非常有限的,其在成本管理方面的根本目标是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医院可以将分析成本-效益的方法加入到相关方案的制订中,以此找到平衡成本效益的最佳点。如:某医院在医疗改革中对于成本管理异常重视,通过有效审查和监督各项费用的支出实现对内的强化,并且积极的开展的对外合作,强化对各项目成本的核算,如采购和工程建设等,在此基础上有机的将成本管理中效益性以及计划性结合起来,管理效果非常显著。
(二)进一步强化医院的财务监督工作
财务监督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日常工作的管理,其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独立性和专业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因此医院为保证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需要进一步强化医院的财务监督工作。第一,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强化财务监督工作;第二,对医院本身在资金方面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摸清相关的业务规律,对医院资金的高效率使用进行严格的考察,正确处理相关财务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有效的控制医院整体的经营和运作,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提高。
(三)正确经济管理理念的树立
医院的本职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要在此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管理理念。第一,管理理念的科学与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医疗成本的有效降低,通过各种优质的提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可以促进医务水平的有效提升,并且各个阶层的需求也能够同时满足,最终有利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提升。第二,决策机构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医院相关领导层必须要与时俱进,促进理念的及时更新,并且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对市场前景进行预测的能力,并且在制定医院相关经济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医院实际的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从而有助于实现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三,相关管理工作者要始终把患者放在第一位,通过服务质量的优化和经济风险的有效规避,确保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和健全人才管理制度
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是医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此医院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人才管理制度。第一,制定严格聘请和考核制度,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招聘,尽可能的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第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相关的培训或者专家知识讲座,以此来促进医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或者还可以安排优秀管理人员外出考察,加强对先进经验的学习,促进自身管理体制的日渐完善。由此实现医院的全面发展,促进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并且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医院的经济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在医疗成本的管理上非常松散,薄弱的财务监督,信息反馈的不及时、医院落后的经济管理理念、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比较差以及医院落后的经济管理基础等方面的问题。然而,在新形势下强化医院的经济管理对于促进医院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有效提高,确保管理质量,促进医院今后的健康可持续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从强化成本管理的意识,促进成本效益的有效提高、进一步强化医院的财务监督工作、正确经济管理理念的树立等方面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吴君.对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相关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4,(09).
[2]牟祥光.试论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11).
(一)新医改与乡镇卫生院整体经济运转状况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执行,乡镇卫生院整体收入有所提升,药占比例明显下降,政府财政补贴显著提高,这体现出新医改在改变“以药养医”方式中获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乡镇卫生院在支出方面却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医疗支出与人员支出方面,增长幅度较为明显,导致整体收支结余呈现下滑趋势,严重时还会出现赤字现象,而其中医疗结余下降最为明显。收支结余产生亏损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医疗结余下滑而形成。因此,新医改的执行对乡镇卫生院的经济运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致使乡镇卫生院在经济方面的压力明显增高,对于这一现象,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
(二)新医改制度与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
执行新医改制度以后,乡镇卫生院在门诊方面的人次以及住院人次在2012年产生下滑现象,但到了2013年又有所回升,对于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新医改阻碍了乡镇卫生院能够选择使用的药品,对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有所影响,令一些医疗服务项目无法执行;由于药品零差率销售,使得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无法调动工作积极性,而导致对其医疗服务有所影响;新医改制度执行后,因为乡镇卫生院通常无法满足病患对药品的所需,令其不再首选在乡镇卫生院进行医疗。
(三)新医改与乡镇卫生院经济补偿机制
财政补偿在新医改制度执行之后明显提高。新医改制度执行以后,乡镇卫生院执行了取消药品加成,将15%的加成率转变成财务补偿的根据,令财政补助显著提升,可是由于在乡镇卫生院的执行运转当中,药品加成率远远超出15%,取消15%药品加成,不单单会对乡镇卫生院的药品收入中形成较大的影响,还会因为基本药物目录在药品类别、品规和患者用药及医生处方相互间产生冲突,也会对其医疗收入造成影响,所以导致财政补助虽有所增加,可是依旧无法达到补偿充分的状态,并不能将乡镇卫生院的整体亏损填补完整。
(四)新医改制度与新医改目标
新医改当中,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成为其最主要的目标。新医改政策的执行,使乡镇卫生院门诊人次数及住院人次数在先下降后上升,医疗服务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平均门诊费用逐年降低,在某种程度上也缓和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可是,当前时期因为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的幅度并不明显,比如住院人次数虽然有所提升,可是并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乡镇卫生院向上转诊人次数增加明显,这会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秩序有所影响,令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病患数量突增,从而影响服务品质。乡镇卫生院住院费用与诊疗费用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也可以看出,虽然表面上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可是实质上依旧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应用更加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
二、乡镇卫生院在新医改下怎样搞好经济管理
(一)定期制定基本药物目录
随着新医改的执行,基层医疗机构可运用的药品数量及类别明显减少,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病患用药所需。尤其是病患使用的一些长期类药物,有些已被归入目录的药品并不能被病患所接受,有些病患急需和信任的药品又未被归入到目录当中。需创建基本药物目录并定期进行修改,定期对各地基本药物的使用及所需状况进行分析,对于群众用药所需进行适时修改药品目录,调整增加品种及数量。并且因为招标采购执行最低价中标,大大缩减了药品企业的利润,令一些基本药物稀缺,厂家不想生产或配送不及时。需认真挑选配送企业,确保基层医疗机构所需的药品可以有所保障。
(二)完善补偿机制,创建补偿渠道
执行新医改制度以前,药品收入是基层医疗所有收入的主体。但在执行新医改之后,业务收入明显受到影响,一些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当年收支结余出现赤字,影响了健康稳步运转的局面。财政补助可以有效补充乡镇卫生院的收入,同时也能缓解药品收入减少带来的影响。政府大致完成了政策标准规定的投入责任,确保了机构功能与服务的公益性。不同地区财政投入力度也并不相同,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财政补偿力度也较大,政策执行良好,机构经济负担较低。但是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而言,由于财政能力有限,卫生行业并未被归入重点投入方面,基层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欠缺,难以确保乡镇卫生执行新医改制度。乡镇卫生院需逐渐创建、完善由政府提供医保补助、病患个人支付的多方机制,通过提高政府补助,适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收费准则,提升新农合医保的补偿比例,补偿乡镇卫生院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后利润降低的损失,包含超出国家所规定的15%的损失,均可获得补助。
(三)提高政府财政投入力度
新医改执行以后,在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方面有所缓解,可是对于乡镇卫生院经济与服务造成了一些影响。乡镇卫生院身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主要医疗机构,为农村居民提供保健、预防及基本医疗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乡镇卫生院在改革成本方面需要政府给予帮助。所以,政府需不断提高财政投入力度,协助乡镇卫生院转变赤字经营的情况,并协调、执行补助措施,确保乡镇卫生院可以科学、健康地发展。当前绩效工资的标准较低,并未真正展现出医疗服务的价值,政府需通过改善医疗人员收入情况,以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项目、人员编排、服务数量及品质相融合,提升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绩效与工资补助。如果政府财政不给予投入,乡镇卫生院为了能够持续发展,只有将成本转移到病患身上,这样会再次回归到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状态。
(四)创建完善的扶持政策,提高服务水平
创建合作制度,激励乡镇卫生院透过大医院扶持、托管、组建集团等形式,与民营医疗机构进行股份制合作,以经济利益为桥梁,创建乡镇卫生院与上级医院相互间的人才技术合作交流体制,主要提高特色专科服务能力及水平,使乡镇卫生院可以获得健康发展。关于乡镇卫生院的特色专科、上级医疗结构向下转诊的康复病患所需的药品等方面,可执行相应政策,适时改变基本药物目录。同时将双向转诊制度进一步完善,有效运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上下联动等方面的医疗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提升乡镇卫生院运转能力与服务能力,为农村居民提供快捷、有效、安全、经济、有序的医疗服务模式。
(五)强化新医改制度的宣传工作
新医改制度作为新兴事物,医疗机构对于新医改制度有一个逐步的认知过程,需在医疗服务中不断推广新医改的相关政策,大力进行宣传,带领医疗结构转变陈旧思想,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要逐步适应新医改的要求,端正自身医疗行为,并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多方面将正确看病知识普及到老百姓中去,提升对新医改的认知度与信任度,改变对医疗的错误认知,以此提升病患的依从性。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