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行业趋势范文

教师行业趋势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行业趋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师行业趋势

第1篇

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是教育事业中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它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数以亿计的初、中级劳动者的重任。然而,目前各地职业教育的发展都遇到了一些困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原因分析

1.办学条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最薄弱的

其一是学校办学条件差,设备技术含量低。实训场所严重缺失,甚至一些国家示范学校的教学设备还比不上民办培训部,数控专业没有一台像样的数控机床,还在用老掉牙的普通车床;汽车专业没有多少台发动机和整车;计算机专业没有足够的计算机供学生上机,只能学习一点理论知识,毫无动手能力,三年所学还不如到民办培训部三个月学的内容多。

其二是教学内容、方法陈旧。中职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偏重于教与学,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职业道德、法律意识、转业转岗能力等。中职学校提前为学生做好转岗转业的准备很有必要。

2.师资队伍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双重短缺

一些学校前几年要完成三年职教攻坚任务,盲目扩招,在校学生人数上去了,可是教学质量却是连年下滑,造成毕业生质量低下,很难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目前在国内,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最短缺的不是在知识结构,而是短缺企业岗位的操作流程、操作规范等最根本的职业技能本领,而这些技能本领,在过去是通过实习让学生获得的,学校根本不需要建立自己的职业训练基地。

3.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还没有制度性的突破

校企合作办学应该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因为学校培养的是学生,学生毕业后的走向当然是到企业工作,为企业服务。但是现在的校企合作办学很多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大多都是依靠私人关系建立的合作关系,合作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安排学校的一些毕业生,没有形成制度上的突破,这对中职校的后续发展是很不利的。

二、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突破传统办学模式,构建职教集团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部分中职学校办学思路和模式老化,重理论,轻技能。一年学习文化课,一年学习专业课,一年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一些农村职业学校在“三段式”的影响下,甚至变相成为文化补习学校,其自身的专业建设与实践培养能力逐年萎缩。

职教集团是校企合作的新路径、新趋势。它按照产业规律,将企业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职业教育,旨在依托行业、联合企业,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推进

转贴于

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集团的产生是教育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的结果,是生存的需要,是发展的必然。

2.紧跟市场,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近年来,在利益驱动下,许多中职学校一窝蜂地开办经济类专业、机电类专业、计算机专业等专业,导致低层次人才重复培养。特别是近年来新兴产业如物流仓储、信息咨询等还是一片空白。这些行业存在非常可观的潜力,是值得探索和开发的领域。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办学质量

“培养双师型的教师”是近年来一直提的最响的口号,就目前师资队伍现状来看,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 教师比例严重偏低。职业学校的教师与实践接触机会相对较少,对最新技术的掌握相对滞后,无法解决教师融入产业现场的问题,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岗位脱节,教师专业技能老化、弱化问题日渐突出。

现阶段职业学校应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一是让教师深入工厂实际,学习工厂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新的管理理念,使教师系统的掌握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整个生产和经营过程。二是拓宽职业教育“双师型” 师资队伍的外延,把从企事业单位聘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双师型” 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三、未来中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1.各地区各职校将出现大面积的整合兼并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深远影响,全国总生源数量的不断下降,成为不争的事实,未来几年中等职业教育,乃至高中的人数将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各职校间的合作兼并,做强做大,重新布局将是今后中职校的命运。

2.校企合作办学将成为制度化

未来校企合作办学将成为制度化,国家将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参与中职校的合作办学,企业不仅乐意接受实习生,而且把企业文化带到学校,真正做到校企合作名副其实。以企业“订单”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开发与建设是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与企业应联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制定课程方案、选择课程内容,并共同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做出必要的规定。突出技能培训,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

3.实行灵活学制

第2篇

关键词 在线教育 发展趋势 现状

一、在线教育行业简介

在线教育即e-Learning,或称远程教育、在线学习,现行概念中一般指的是指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与网络培训概念相似,通过网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借助网络课件,学员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职场人而言,网络远程教育是最为方便的学习方式。

在线教育首先在航空公司飞行员培训领域开展应用。1997年起,美国在线学习开始兴起,在汽车行业、医药行业等得到广泛应用。1999年,我国出现首批在线学习企业,面向少数电信和金融企业提供服务。2000年~2003年是我国在线教育客户培育阶段,2003年~2008年是在线教育行业快速发展期,特别是2003年“非典”为在线教育行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契机,越来越多的电信和金融企业开始采用在线教育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2009年~2013年,在线教育应用逐渐扩展到其他行业,课程仍以PC端课程为主。2014年以后,依托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移动端在线课程出现并且市场份额增长迅速。

在线教育企业分为内容供应商及平台供应商两种类型。内容供应商又分为成品课件供应商及定制课件两类,平台供应商又分为自建平台供应商和租用平台供应商两类。业内大多数在线教育企业为定制课件供应商和租用平台供应商。

定制课件供应商虽然数量众多,但大多数企业规模不大,各企业一般面向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细分市场开拓业务,不同细分市场之间知识差异较大,因此竞争并不算激烈,市场集中度较低。成品课件供应商企业数量较少,主要系课件制作企业需要有丰富的课程储备和良好的课程质量,才能提升客户的体验,拥有较好的客户粘性,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租用平台供应商由于技术和资金门槛较低,企业数量众多,且价格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甚至出现免费供应平台服务的情况,对同行业企业产生较大的竞争压力。自建平台企业数量也比较少,主要是因为自建平台的技术和资金门槛较高,因此只有少数大型跨国企业,如Sum Total Systems,Saba Cloud,SAP,Oracle等能够在此细分市场长期生存发展。

二、我国在线教育发展概况

(一)在线教育市场规模

艾瑞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839.7亿元,同比增长19.9%,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可达1734亿。其中,学历教育、K-12、语言培训占比位居前三位;企业E-learning占比最小。但职业在线教育和在线语言培训属于用户刚性需求,且用户付费能力较强,将会成为在线教育发展较为突出的领域。

随着中国E-learning市场的迅速增长,企业E-learning已成为HR领域最大、发展最快速的细分市场。从现有的企业E-Learning客户分析,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以电信、保险、银行、券商、IT等行业为主,另外有部分知识密集度高的中小企业有E-Learning的需求。据资料显示,中国现在大型企业(一般指年收入在3000万~5000万元以上、员工人数在300~500人以上,视不同的行业而定)的企业数量约在5万家左右。以发达国家目前20%的E-Learning普及率计,则有1万家的大型企业会实施E-Learning。目前,每个企业在E-Learning上的投入从数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其中不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估测中国大陆企业E-Learning的市场潜量约在10亿~20亿元之间,在3~5年左右的时间内会达到8亿~10亿元左右的规模。

(二)在线教育用户规模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在线教育用户人数达6720万人,同比增长13.8%。随着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线教育用户网络学习习惯的养成,用户规模还将有持续增长,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12032.6万人。

(三)在线教育细分市场结构

艾瑞数据分析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中高等学历在线教育比重虽有所下滑,但市场占比依然最大,为50%。职业在线教育和在线语言培训增长平稳,占比分别为21.1%和18.7%。

三、在线教育行业发展前景

过去十年我国在线教育实现了21.2%的年复合增长率,未来我国在线教育占教育整体比例将超过20%。2012年美国在线教育行业为910亿美元,而我国目前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仅为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不到美国的20%。在线教育行业未来将遵循“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更加专业化,非学历教育比例大幅增加”三大趋势,并因为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和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扶持实现快速增长。

(一)互联网普及率提升推动在线教育迅速发展

大规模的互联网用户是在线教育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互联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互联网普及率由22.6%提升至45%,互联网使用用户的提升必将带来线上教育的快速增长。

(二)4G和智能手机普及推动在线教育加速增长

随着4G牌照的正式发放和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的快速提升,在线教育在渠道上进一步有所改进,让在线直播课程成为可能,未来将带动整个在线教育产业快速发展。学员不必坐在电脑旁,身边也无须接入WIFI网络,通过高速的4G网络,只要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目前由于4G资费较高,无线端教育还较难以突破,但在4G资费下降到一定程度后,4G教育会突破拐点呈现爆发式增长。

(三)知识更新迅速推动企业和个人市场的在线教育需求

第3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业结构;培养

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产业结构调整与河北省职业教育互动关系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04031)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一个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专业布局以及整体水平必须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别是支柱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相适应,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设置必须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支柱产业的结构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布局问题,使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

河北省产业结构总体情况:从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看,“十一五”期间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二三产业呈上升趋势。但是第二产业明显比第三产业发展快。三次产业平均比值为1∶4.06∶2.61,即河北省产业结构呈“二、三、一”的模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重心沿着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也就是说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必将向“三、二、一”模式转变,因此河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急需提速。

从三次产业内部看,农业比较效益低,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效益型农业和都市型农业发展不足。农、林、牧、渔业构成比重基本没有改变,主要以农业和牧业为主。河北省第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主要包括钢铁、冶金、医药、建材、化工、机械、纺织、食品等。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75.6%,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二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其中2007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仅占工业增加值的14.4%,这表明河北省第二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且不均衡,成为制约工业结构升级的瓶颈。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10年低于全国8.7个百分点,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优势。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在第三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其他服务业如旅游业、文化产业等提高了11.5个百分点,发展较快。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现代产业发展虽不足,但比重不断提高,成为未来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规模已占据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在经历了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至中期的初创、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的调整和九十年代后期至今快速发展后,河北省高职院校数量明显增加,办学规模明显扩大。2010年全省高职院校数量、在校生人数、年招生量分别占全省高校总数、在校生总数、招生总数的55.2%、59.6%、54.2%,占据了高等教育半壁江山。

2、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已经明晰。目前,全省高职教育的布局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形成了开放办学局面;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初步形成了具有河北地域特点和产业特点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培养模式。

3、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成型。各学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教学体系;注重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把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途径,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融合、学工一体”,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顶岗实习”,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的“寓学于工”等,在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实用人才的同时,也为下一步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积累了经验。

(二)河北省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能与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相适应。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一直到计划经济时期才建立起了国家供给导向型的培训制度和分初、中、高不同类型的以学校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模式。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产业愈来愈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信息密集型转化,必然需要大量的技术型、管理型和技能型劳动者,而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满足现代生产部门对这类人才的需求。然而,很多职业院校未能很好地把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没有把培养目标真正定位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上。

2、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不吻合。2010年,河北省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建材、纺织服装等七大工业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8,182.8亿元,占全省工业总量的76.4%,但与这些主导产业对应的高职专业数量、高职毕业人数与其很不匹配。如,作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要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业,按相关高职专业设置比例仅占6.3%。

3、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职业学校设备闲置严重,缺乏科学的管理,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职业教育本身的问题,专业领域、培训周期、培训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质量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差距,造成人才向社会输出时学非所用的比率很高。

4、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联系不够密切。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还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教师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经营管理、劳动组织、技术工艺了解不够,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还不够强。特殊行业举办职业教育的责任弱化,办学规模缩小。如邮电、电力、公安、金融等许多行业停办了中等职业学校或大幅度减少招生规模。企业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也出现了停办或减少招生规模的现象,这是由于企业的盈余更多地用于规模扩张、设备改进,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在没有用人上的特别需求的情况下,企业就不愿意帮助高职院校培养将来可能成为自己竞争对手的高技能劳动者。

三、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策略

(一)科学设置专业。改革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十二五”期间,河北产业结构要进行空前的调整,突出的是要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大“三产”。高职教育要适应这些调整,加快发展与农业、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开发、旅游、文化、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服务外包等产业相关的专业。河北作为环京津人口大省,要特别注重适应京津地区的技能型人才需求设置高职教育专业,与京津地区产业发展趋向相适应,加快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加大人才供应力度,把过多的人口负担劣势变成人力资源优势。

(二)加大校企合作办学力度。首先,要建立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收集公布机制。地方人才服务中心及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要牵头收集人才需求信息、新职业、新岗位、新工艺、新技术信息,定期公布,并让职业院校知晓,减少职业院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第二,要建立校企双方合作“双赢”机制,对校企合作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比如可减免部分税收,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等;第三,建立新产品、新设备“展示-馈赠-回收”的循环机制;第四,开展“订单式”教育,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刚性制度,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工程师、技师利用部分工作时间到职业院校从事讲座或教学;第五,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产学合作教育的重大事宜,开发务实的课程与教材。

校企合作在模式上主要体现为产学合作、工读结合、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等多种实践模式,在地方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开放性、多功能的区域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地方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三)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积极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广泛开展灵活多样、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根据对科技进步与人才需求变化的预测,一方面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推行弹性学习制度,使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要把培养学生的技能、先进实用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提高到一定的高度,着重培训现代生产上的先进技术和技能。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还应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模式,大力开展职业院校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到企业或其他单位进行学习和锻炼,并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吸收一批优秀人才加入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行列中来,努力造就一支能面向经济、面向社会的高素质职业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四)加深职业院校科技产业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参与地方课题研究,建立适合于职业院校的科技推广研究基金和课题项目;要建立科技研究机构,组建与教学密切结合的科技产业园或教学公司。

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积极参加职业培训。既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拓宽学院的办学经费来源,又可以密切与企业行业的关系。同时,还可以扩大办学影响,提高社会声誉。

职业院校依托专业办产业,以产业支撑专业。校办产业可以充分体现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更加突出专业实践和技术开发功能,重在立足地方经济,以产业兴专业,以贡献求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职业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增强自主发展和参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与地方经济的整合,增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贡献率。

(五)加大职业教育投资力度。逐年提高职业教育经费财政拨款比例,与地方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均衡,特别是要建立并严格实施地方职业教育经费的统筹体制,确保职业院校得到充足的办学经费。同时,要加快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建立地方共享实验实训设施,形成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有力支撑。职业教育发展内生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它在所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上必须紧紧契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加大职业教育投资,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是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推进技术吸收与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基础性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富.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J].四川省情,2007.8.

第4篇

【关键词】教师 大数据 数学模型 matlab 最小二乘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55-02

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2]。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那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本文将以东北地区数学专业教师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使其为决策与预测服务。

一、东北地区数学专业教师大数据来源及准备

通过查阅资料与调查,收集到东北三省各高校数学教师相关大数据,包括教师教龄(?S年)、收入(?S元)、税收(?S元)和职业病情况等方面的实际数据。由于得到的数据信息量大,轻重各异,所以首先需要进行数据预处理,即清除异常数据、错误纠正、格式标准化等,再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利用一系列相关算法和数据处理技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人们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实现信息的“增值”,同时大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下面具体介绍本项目所采用的模型和计算方法。

二、东北地区数学专业教师大数据分析与结果

收集并处理好教师教龄、收入、税收和职业病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后,本文主要针对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教师收入随年份的变化

(1)数据范围:1994年-2014年东三省各高校数学教师收入(单位:元);

(2)计算条件:matlab软件,最小二乘回归分析,高性能计算工作站;

(3)求解过程:年份作为自变量x,收入为因变量y,从总体上看,二者统计关系大致符合一元线性的正态误差模型[3],即对给定xi的有最小二乘一元线性回归公式yi=b0+b1xi+εi,其中:

b■=■, ■=■■x■b0=■-b■■, ■ =■■y■

其中εi是由变量可能的内在随机性、未知影响因素等随机扰动造成的误差。总之,它可看成是众多细小影响因素的综合代表。最后,由Matlab提供polyfit函数实现回归函数拟合[4];

(4)结果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增加,教师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估计的因变量的系数b1约为191,也就是说,每过一年,教师收入大致可增加近191元。

2.教师职业病情况与教龄的关系

(1)数据范围:1994年―2014年东三省各高校数学教师教龄(单位:年)、职业病情况;

(2)结果分析:首先利用matlab软件,以横轴为某年东三省数学教师教龄,纵轴反映相应教龄的平均职业病情况(为方便,规定越接近纵轴正方向,职业病越严重)利用matlab软件绘制图形[5],发现教师教龄越长,职业病也愈加严重。每一年的教师职业病情况均可绘制一张图表,通过将这11张图表的最高值(即每一年职业病的最高值)做比较,发现其趋势是先逐年下降,最后趋于稳定。

3.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

(1)数据范围:2014年东三省各高校数学教师收入、教龄、税收和职业病大数据;

(2)计算条件:IBM处理器、大数据挖掘分类算法;

(3)求解过程:用神经网络研究方法(即模拟生物上神经元工作的方法)。图中每个椭圆形节点接受输入数据,将数据处理后输出,输入层节点接受教师信息的输入,然后将数据传递给隐藏层,隐藏层将数据传给输出层,输出层输出教师专业发展处于哪一专业成熟阶段;

(4)结果分析:若将教师专业成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那么利用IBM处理器和以上算法,在所调查的教师中,约70%处于发展时期,是其基本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时期;约20%处于形成期,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和正确教育思想的关键时期;约10%处于成熟期,是掌握教学主动权,成为学校教学骨干的时期;

(5)研究意义:研究东三省高校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成熟阶段,可以基本掌握教师资源结构,从而能够遵循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观念、心理、发展需求,制定相应教研活动、政策和制度,促进教师全面持续发展[6]。

三、结果讨论

1.数据呈现以上结果的原因

(1)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教师的工资和待遇将被逐步纳入国家工作人员统一管理,教师的收入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数学能力的培养是学习各专业、走入各行业的基础,国家将加大数学知识的教育力度,进而数学专业教师所付出的辛苦也更加不可小觑,综合以上几个重要原因,教师收入随年份增加而增加也是符合经济理论的。

(2)教龄越长,职业病也越严重的依存关系,我们容易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病的严重性呈现下降趋势正是反映了我国科技的革新:环境的改变、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的更新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和轻松便捷,如多媒体、电子白板使得课堂不再“尘土飞扬”。

(3)在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处于专业发展时期的教师所占比例最高,达到近70%。实际上,他们多数处于青壮年的人生阶段,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又曾在高等教育多样化与综合化的背景下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并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紧跟新时代的创新思想,自然在专业发展的角度也占有较大比例。

2.合理的相关预测

大数据最有价值的特点就是其“预见性”。上述数值结果表明,在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东三省数学专业教师的收入在未来的几十年依旧处于增长趋势,教师职业病总体减轻,专业发展越来越成熟,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越来越高,而未来教师的考核奖励制度也会变得更加严格和全面。

3.建议

(1)无论是对教师行业还是其他行业感兴趣,都要关注其变化,分析其形势及趋势,以便对此行业的认知更加科学合理。

(2)本文采用的大数据处理所用模型和方法,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其它相关领域,使之成为研究大数据的更通用的工具。

本文利用matlab软件、最小二乘法模型及IBM处理器分析了东北地区数学专业教师大数据,得出的结果对于掌握该地区数学教师基本情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作用,还为热心同类问题的研究者提供高效的方法和技术。当我们不能有效处理所获取的大数据,它们就是一些平凡的数字和符号。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驾驭大数据,它们必定会为我们带来诸多的方便。

最小二乘法模型在处理大数据时有一定的优势[7],统计分析,神经网络算法和遗传算法都是处理大数据的有效方法,如果能将这些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更能获得许多满意的数值分析结果。当大数据超过计算条件的时空允许时,不仅耗时费力,甚至使得计算成为不可能,通常需要采用并行算法等高效计算手段。在高性能计算方面,我们并没有用到并行算法,如果能利用并行算法,所处理的数值结果容量会更大更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蔡锁章主编.数学建模:原理与方法.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3]吴翊,吴孟达,成礼智编著.数学建模的理论与实践.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4]张德丰编著.Matlab数值分析与仿真案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0(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IBSN 978―7―302―26254―1.

[5]杨德平等编著.Matlab基础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辅助设计规划教材 ISBN 978―7―111―41023―2.

第5篇

【关键词】 反思型教师;教师专业化;新课程改革

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经验的积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认识到教师教育是决定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明确指出只有当教师个体的专业生活产生根本的转换,学校教育改革才能实现。因此,教师专业化成为现代教师教育的重要标志,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研究表明,反思型教师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路径,正如斯坦豪斯所说“只有通过反思性实践,才能消解目的和手段的二元分离” 。因此,把教师培养成反思型教师就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1 世界教师专业化推动着反思型教师理论的发展

反思型教师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是继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而出现的。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主要把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较,关注教师作为专业性职业的地位及其提高的问题;第二阶段从80年代开始,主要在以教师的角色或实践为视点的同时,关注“教师发展”或“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也就是说,从60年代到80年代,教师专业化运动的重点己逐渐由教师的地位论向教师的角色论、实践论转移。人们认为,如果教师培养更严格,如果教师在他们的学科领域更富专长,如果他们必须获得更高的学位,或者必须展示对课堂事件进行深思熟练和反思性决策能力的话,那么,教师的专业特性就一定会提高 。也就是说,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要求反思型教师这一新的教师形象。

反思型教师教育模式日益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在西方教师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反思型教师已经成为了教师教育领域最显性、最主导的话语。人们以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的视角对反思型教师的内涵、概念和定义进行了探讨。反思型教师已经成为人们克服狭隘的专业化理念和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的新的突破口。因为,如果没有教师的反思,一切的新的教育改革都将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

2 新课程改革呼唤着反思型教师

20世纪80年代,世界课程理论经历了巨大的范式转换,即从传统的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课程观转向了以斯坦豪斯过程课程观和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为代表的新课程观。传统的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由并不直接介入教学的课程专家设计的,教师只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把握和传授。课程目标仅仅局限于行为目标。对于课程的实施来说,包括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教学程序都应该预先选定和设计,教师没有充足的课程设计和修改权。因此,一旦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选定、教学程序设定,教师就无须进行过多的反思。而现代课程理论在斯腾豪斯过程课程理论和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影响下,课程不仅仅是预先设定的,而且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课程实施不仅仅要关注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程序的设计,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各种需要和生命的追求。 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远远超越“技术熟练者”的角色,要求教师对自我、教学、社会等方方面面进行反思。反思型教师是新课程改革迫切的需要、内在的召唤。

为了使教师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教育者们必须帮助未来的教师们在职前阶段形成并保持终身学习、研究教学的意愿;掌握反思、研究教学的能力;形成对他们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起责任的使命感。同时也必须对在职教师引入与外在的、培训式模式相反的内在的自我反思为主的“反思型教师教育”。教师应该在确定其教育工作的目的方面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教育改革必须置于教师掌握之中,教师对教学、课程等方面应拥有更多的自和责任。

3 当前课堂教学实践的现状需要反思型教师

虽然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教师的反思对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目的、有计划、自觉的教学活动却以“非反思”的惯性方式在运作。当前的教学现状是这样的:“如果离开了教学参考书,至少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了课堂同步练习,至少有85%的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了标准化试题,至少有90%的教师拿不出好试题;要是离开了统编教材,至少有95%的教师不知怎样给学生上课。” 虽然,这里的具体数据不一定适用于全国,但一线教师上课依赖教材、教参,滥发习题集,展开题海战术的现象确实已严重威胁到新课改的实施,“教学生活就象无需反思的日常生活一样――无意识、无批判” 。

反思型教师的真正价值也就在于使教师重新面对复杂的教学活动,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教学的环境进行反思、研究。不但了解教学活动的表面结构和表面动态,而且要深掘教学活动的深层结构,以实现对教学活动的真正理解和批判性改进。打开教师思维的反思之门,无论是对课堂成为真正的知识传递和创造的场所,还是对课堂成为实现公平、正义、启蒙等价值的场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教师自身成长、专业发展需要成为反思型教师

对于教师的形象,人们曾经做过无数的思考,但是绝大多数不是失之于肤浅就是失之于偏颇。技术型教师、经验型教师是肤浅的教师观,人们仅仅以技术的好坏、经验的丰富程度论教师,教师缺乏对教学进行深入的理论反思的能力。而专业化教师和研究型教师仅仅抓住了教师的某一个身份角色,并且把教师的这种角色扩展为教师的全部内涵,失之于偏颇。教师不仅仅是作为现代社会分工下的某一专业的专业人员,教师也更不是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研究人员。教师这个特定的名称应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不仅集以上各种角色于一身,而且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感、价值信仰和生命追求的活生生的人。教师自身的成长、专业的发展就是充实、丰满这一内涵的过程,是教师生命追求、理想信念和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 “反思型教师”的反思就是这一过程、追求的体现,“反思型教师”这一新形象就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因此,成为“反思型教师”是教师自身成长、专业发展的需要。

第6篇

关键词:师资稳定性;教育公平视野;幼儿教育;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45-02

一、引言

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发展西部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然而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在幼儿教育资源上一直相对落后,尤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理念更不相适应。在教育公平视野下,西部农村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西部人才均衡发展的源头,也是西部幼儿教育获得公平教育起点的最根本保证。西部农村幼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有关师资稳定性问题是影响师资发展的核心因素,也是师资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维持西部农村幼儿教育师资稳定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国教育改革的长期不懈努力。

二、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育师资稳定性现状及后果分析

1.师资流动大,队伍建设缓慢。师资稳定性是幼儿教育完整性的基本保证,也是幼儿教育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西部农村幼儿教育师资队伍普遍存在教师资源流动性较大的特点,通常师资流动较大的群体分布在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中,因此严重影响着我国西部幼儿教育的发展。其次,师资队伍的建设机制不够完善,核心队伍资源流失以后,不能保证充足、及时地人力资源补充,使得西部幼儿教育出现短期的师资短缺,甚至教育质量低下的现象。

2.师资流动大导致的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薄弱是西部地区幼儿教育的典型现状,调查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幼儿教育中师生比例与全国平均比例相差悬殊,甚至部分偏远农村的幼儿教育完全缺失,致使大多学生的教育历程中失去了幼儿教育的环节,从家庭直接进入小学,其主要原因是当地办学条件艰难,师资力量严重匮乏,有限的教师队伍基本分布于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阶段,而且对现有的师资队伍不能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故而流动性较大,使得大多有经验的幼儿教师流向更加发达的地区。

3.师资流动频繁,导致师资队伍综合素养低下,专业背景匮乏。我国西部地区幼儿教育中,大多机构存在老师身兼数职、一人多用的现象。主要由于具备专业背景的幼儿教师在对口专业的执教期较短,“一人多能”导致幼儿教育质量大打折扣,而且在专业教育素养上相对低下,没有综合教育的理念作为支撑,不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教育需求,公平教育视野角度上已经使得该地区的孩子失去了公平的教育起点。然而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师资队伍没有稳定的资源,大多幼儿教师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上相对低下,成为影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育师资稳定性因素分析

1.薪资福利水平低,生存条件恶劣。西部农村教育的典型现状是教育经费的缺乏,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因此薪资福利水平成为幼儿教育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最大障碍。调查发现,西部农村超过50%的幼儿教师薪资水平在2000元以下,可见教师工资总体偏低,甚至执教多年的高教龄老师也缺乏基本的福利保障,直接后果是这些具有一线经验的教师资源不得不放弃现有岗位,寻求可观薪酬的岗位。其次,某种程度上西部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体系的编制规划忽视了幼儿教师的地位,大多该地区的幼儿教师不具备正式编制,该现象不符合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发展模式,也是造成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育师资流动性较大的直接原因。

2.培训、进修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执教积极性。西部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是师资队伍教学素养的高低,包括教学模式、学前视野范围以及对后续教育接轨的铺垫作用等。目前我国西部农村幼儿教师严重缺乏职前技能培训和引导,大多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形成了习惯性模式,存在较浓的个人主观性,某种程度上缺乏幼儿教育的正规理论作为引导,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无论在职前还是任职过程中教育机构对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进修机制不完善,没有将教师的任教技能实践化,而且从教师个人角度出发,长期缺乏培训或者进修机会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教师对现有岗位的职业憧憬,挫败了年轻教师的积极性,一旦遇到更加合适的机会就会选择离职,导致西部幼儿教育师资流动性较大。

3.职业规划不清晰,缺乏专业化成长平台。职业规划是每个人走向职业生涯的基本设想和憧憬,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启发员工的工作灵感和积极主动性。西部贫困地区在岗幼儿教师的专业背景相对匮乏,尤其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认识较为浅薄,自己对未来幼儿教育的职业发展方向比较模糊,使得教龄较短的教师对现有岗位失去依赖感和归属感,因此具有较强的流动趋势,间接危及到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师的稳定性。此外,学校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年轻教师在岗成长的平台,教育公平视野下对幼儿教师的成长也必须考虑到在岗职工的未来规划个人成长辅助设施建设。

四、提高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育师资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1.改善西部农村幼儿教师的福利现状。我国西部农村幼儿教育机构大多还未纳入国家正规编制,从管理体制和教育理念上都存在缺陷。该现象成为幼儿教师最为关心的因素,因此某种程度上成为西部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的直接原因。传统农村教育的观点认为,教育体系应当具备国家正规编制,这样才能给幼儿教师从个人情感上提供保障,促进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国家对西部幼儿教育的投资力度相对薄弱,尤其对幼儿教师的薪酬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幼儿教师的薪资福利与其他行业相比差距甚远,甚至不能满足日常家庭生活的需要,因此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不得不放弃西部农村的幼儿教育生涯,导致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稀缺,从根本上影响我国教育发展的均衡性。可见,改善西部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是保证师资稳定的最有效的措施。

2.构建新型培训、进修机制,鼓励教师的积极性。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人才培养趋于多元化模式,幼儿教育也不例外。西部贫困地区构建新型进修机制是提升幼儿教师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幼儿教育阶段师资稳定的基石。尤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显著增强的新形势下,西部贫困地区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对幼儿的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例如,学校可以在每学年不定期地举行在岗幼教技能进修以及相关的实践评估,使得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实际培训目标相符合,根据实践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同时在进修机制的建设中,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拓宽教学视野,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教育意识,无形中增强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师的积极性,打造从理论到实践的专业化人才,巩固了幼儿教师的师资稳定性。

3.建设现代化激励体系,增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竞争意识。教育公平视野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平衡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对师资成长的公平性要求是其主要内容。现代教育理念下,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育体系的发展必须具备符合人本发展的现代化激励制度,尽可能将幼儿教师的产出成果指标化,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下的KPI绩效考核模式,促进幼儿教师的竞争意识,从根本上提升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师的自身素养,对该地区师资稳定性起到间接帮助作用。

随着社会结构的复杂多变,教育公平视野下对西部幼儿教育师资问题的研究成为热点,现阶段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育中由于教师所处的生存环境、薪酬水平以及相关的培训机制等因素,导致幼儿教育中师资稳定性较差,使得幼儿教育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为此改善该地区幼师福利现状、构建新型进修机制以及现代化激励制度是维持西部贫困地区幼儿教育师资长期稳定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第7篇

>> 教师实施课改的三大误区 浅析教师爱学生的三大误区 论语文教师驾驭教材的三大误区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三大误区 论教师的三大修养 年轻教师教育行为的六大误区 教育的大误区 走出美术教育的三大误区 刍议初中音乐教育的三大误区 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法宝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专业“三术型”职教师资培养研究 唤醒专业自觉 做“三型”教师 走出教师专业发展的误区 辨析智慧城市的三大误区 走出市盈率计算的三大误区 走出说教材的三大误区 谈体育教学的三大误区 当前铁路投资的三大误区 影响健康的三大饮食误区 关于心率的三大误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金美福.生活体验研究:含义、原理与主要环节[J].外国教育研究,2004(6).

[22]田向东.布迪厄与社会实践理论[J].开放时代,2000(12).

[24]【英】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M].陶传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5]李·S·舒尔曼.知识与教学:新改革的基础[M]//Jenny Leach,Bob Moon.学习者与教学.陈耀辉,译.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03.

[26]罗思.真正的学科教学:知识界的传统[M]//Robert McCormic.学习与知识.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

明确教师专业地位,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作为专业性要求很强的职业,明确和提高教师专业地位,决定着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的发展,推动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前进方向,也带动着教师自我发展的潜能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发展。学习型社区就是本着从教师的教学实情出发,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相结合,兼顾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明确教师服务理念,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积极有力的条件。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本质上来说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的过程。作为一个组织,有着明确的目标,教师要处理好个人目标和共同目标间的关系,教师个人目标要服务于组织的共同目标, 因为个人目标是基于教师个体、具有个性特征的目标, 而组织内共同目标综合了个人目标的共性一面, 反映了组织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心愿。学习型社区的培养目标就是“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知识水平的教师的追求是不同的,关注教师个性差异,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学习型社区为校本教研提供一个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平台,鼓励教师为校本教研出点子、提建议、推经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这需要学习型社区要把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出来。通过建立学习型社区将教师所关注的教育教学问题深入研究,并围绕着问题进行学习、探究、交流、讨论并且互相帮助改进完善教学行为,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寻求教学上的有效输出,最终达到教师的专业良好发展。

树立“自我更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理念

教师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自身要做到不断发展、不断更新,要想保持专业新鲜度,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即树立“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的教学理念。终身学习是教师主动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教师的自觉、主动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生活必需品”。教师在其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自我反思的教学理念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身处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线,是改革的实施主体,努力实现从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主要内涵之一。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专业研究重在建构理论体系的完善,引领教育发展方向,而教师教学研究要促进教学实践的优化、合理。学习型社区中的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教学实践经验、教学理念、专业品质,在学习型社区内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对专业的理解,可以说教师自身的有效输入为日后教学的有效输出进行准备。教师本身要做一名积极的学习者,教师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来学会学习是教师终身教育观念形成与实现的保证。学会学习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学习,拓展知识面,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学科专业知识的有力手段。树立不断“自我更新”的教育理念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前进方向。

营造轻松、民主、互动的学习与交流环境

教师职业的特点要求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空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减少职业倦怠。学习型社区针对教师工作特点营造出一种轻松、民主、互动的交流氛围,突出了教师专业发展自。要想营造这种学习氛围,首先,要求社区管理者要从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出发,从本社区教师的个性特点出发,组织开展社区活动,尊重教师个人选择, 重视社区内人际关系的友好发展, 树立服务的理念。其次, 要给予教师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权利,要充分信任教师,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让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相互理解, 实现平等对话与交流。最后, 应大力倡导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平等对话,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让教师在自身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有更多的发言权, 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自身专业发展设计, 分享经验和困惑, 从而真正实现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当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无形中也给教师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教师本身工作的负担又很重,进一步加重了教师职业负担,产生了职业倦怠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要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在轻松、民主、互动的学习与交流环境里,把教师本位的理念引入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设中去,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发展意识、知识共享意识,要让教师对共享的环境有心理安全感,让教师充分共享到职业外的尊重和快乐。

鼓励教师个体积极反思

校本教研的最佳模式是“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是教师个体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对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学习型社会内,教师间的通力合作、交流、互动,必然触动教师对其专业发展的思考,对教学改进的思考,对自身的思考。教师要想育人首先得育己,教师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促进校本教研的前提和基础。在校本教研中,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专业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与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长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针对性。学习型社区为校本教研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在同伴的交流合作中,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可以说个人反思是基础,共同交流是提高,解决问题是目标。教师具有反思能力不仅可以加强专业学科知识和能力,还有助于加深教育理论修养,扩大教育前沿视野,提高教育问题意识,培养教育科研能力。可以说反思也是一种研究,是一种学习,是一种提升,也是一种发展。

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第9篇

有人说了我觉得智能教学一定是益处多余害处,其实未必,我们来看看其实智能终端对幼儿或者青少年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画面效果丰富,对于幼儿和小孩的接受反应速度还比较有限的群体来说,对他们的大脑是一种挑战,反而容易造成因为丰富的画面和快速的的体验,使得本来自制力几乎就没有的小孩完全无法集中精力,而跟随这智能终端不断变换的画面节奏走,完全没有了自制力自控力,而且小孩的接受能力非常有限,画面的频繁切换,让其根本无法全面接收完信息,就又需要很着急的去接收新的画面和信息,长此以往,不但没学到东西,还造成了急躁、注意力不集中的隐形习惯,给未来的成长落下隐疾。

2、智能终端会让孩子不爱交朋友,孩子会认为机器才是最好的朋友,自控能力弱导致对机器的沉迷,而不喜欢外出和交朋友,导致了性格孤僻,这都是机器给人带来的弊端。

3、智能终端很大的卖点是有丰富的游戏,游戏是造成孩子更容易沉迷的罪魁祸首,除非您的智能终端能有非常严格的保密手段,防止小朋友自己进入Market或者Store安装游戏,否则游戏这个缺口迟早一天被打汛

4、对视力造成影响,小孩各个器官都处于发育阶段,长期地对着背光的设备,对眼睛会造成很严重的危害,包括设备的辐射和WIFI连接的辐射,虽然目前还没有100%的证实危害性,但荷兰的植物实验已经证实WIFI对植物生长会造成影响,对于人不论有没有影响,辐射多少影响着人体,还是能防则防。长期使用智能终端,小孩完全不参加户外的体育运动,身体健康由此也会有一定影响。

基于以上的几点,家长要非常注意,小孩对电子产品是非常热衷的,一定要合理的限制和规范使用的底限,才能有效的达到利大于弊的教育教学作用。

当然智能终端也有非常优秀的一面,就是可以大量的节省墨水和印刷品,包括所占据的空间,这点是不争的事实,智能终端让很多学习无纸化确实对于生活资源是做了有效的整合。这点我们需要感谢这些智能终端的出现。(但其实不断耗电很很多电子器件老化后的污染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如果有可能还是请保持传统的学习方式,虽然我也拥有智能终端,但绝对是为了让工作更方便)

智能终端我们到底是否要把他用在教育上,确实在社会和科学论证上都存在非常大的分歧,包括家长的接受度和消费能力,其实大量智能终端淘汰后的电子垃圾的污染产生,从长远来看,并不是提倡绿色地球低碳生活锁倡导的。

第10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高等中医药院校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开设一系列医学专业[1]。广西中医药大学于2001年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设有针灸推拿、医疗美容技术、护理、护理(口腔护理方向)、口腔医学、中医骨伤、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生产技术等13个专业及专业方向。这些专业教育主要以培养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美容保健人才为特色,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为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具有中医药养生保健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为更好地满足21世纪对医疗卫生工作的要求,基础医学概论是这些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教材由刘黎青主编,分为上、中、下三篇,涵盖了正常人体形态学、正常人体机能学、人体疾病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等课程。由于本课程主要是针对高职大一学生,部分学生为缺乏生物学教育背景的文科生,医学基础知识薄弱,所以面对知识涵盖广、术语比较多、内容繁杂、综合性强的基础医学概论,学生常常会出现望而生畏,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影响教学效果[2]。笔者在从事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的2年时间里,发现在讲授基础知识的时候,如果融入一些医学科普性内容的话,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更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甚至学以致用。因此笔者在此将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实践经验以及成效总结如下。

1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适当引入医学科普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在中医药院校担任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教师,面对高职大一学生,以往一般都是牢牢结合课本,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讲解清楚,学生大体上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但学生一般兴致不高,觉得这些医学知识偏向于理论,无法有效和实践联系起来。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发现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医学科普常识性的知识,能够极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能够更好地获得一定的医学知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所以,结合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的具体情况和笔者的知识背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医学科普内容。例如,在讲解第一章细胞与组织时,其中涉及到细胞膜与物质运输,以往都是单独进行讲解,小分子通过跨膜进行运输,分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大分子通过膜泡进行运输,分为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然后分别介绍各种运输方式的具体特点。学生听起来就会觉得比较抽象。那么现在在讲完这些内容之后,笔者会根据学生专业,如果是药学或中药学专业,会进一步介绍很多药物必需进入细胞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通过与药物跨膜运输联系讲解,学生就会觉得具体形象一些。而讲完这些内容之后,笔者又会抛出一个科普性的问题,如何煎药?首先让学生自己讨论,因为这个和实际生活以及他们专业密切相关,学生兴趣很高。然后笔者再联系物质跨膜运输讲解为什么要这样煎药:大多数中药都取材于动植物,利用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某些有机物,来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这些有机物一般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外面有一层细胞膜,当用冷水煎药或先冷水适当浸泡药材时,这些有用的有机物很容易透过细胞膜的空隙进入外界溶液中。而如果用开水煎中药,中药材一接触开水,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会受热立即变性凝固,堵塞细胞膜空隙,使细胞内的有效成分无法进行跨膜运输,从而无法有效发挥药物性能[3]。然后笔者还会进一步展开,具体煎中药的方法,以及服用储存的基本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应用联系起来。再如,在讲解第五章核苷酸分解代谢时,一般介绍嘌呤核苷酸的最终分解代谢终产物为尿酸,并详细讲解其具体的代谢途径,当代谢异常时,会导致血中尿酸含量过高,形成尿酸盐晶体沉积于关节、软骨组织,导致痛风。这些内容讲完,核苷酸分解代谢内容就基本结束了。现在,在讲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笔者会进一步讲解一些痛风相关的医学科普知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各种高脂肪高嘌呤的食物不断被人们摄入体内,在中国患痛风的人越来越多,患者痛苦不已,主要是因为体内嘌呤含量过高,导致其降解产物尿酸升高,形成尿酸盐沉积在四肢关节,导致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如果长时间无法缓解,还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那么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去预防和缓解痛风呢?在正常情况下,想要预防痛风,必须将尿酸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介绍在平时应该远离哪些食物、平时应该怎么做来降低患痛风的概率以及缓解痛风[4]。除了这些章节之外,还有很多章节都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相关的医学科普知识。如第十章常见致病真菌,在讲到曲霉菌属时,除了介绍其基本生物学性质、致病性,应多普及黄曲霉素的危害,可以结合播放相关视频,让同学们印象更加深刻。黄曲霉素是一种一级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发霉食物中,食用可以诱发肝癌等严重疾病[5]。如发霉的花生、玉米等容易滋生黄曲霉素。所以食物发霉后一定要扔掉,不要觉得可惜,不要认为发霉的食物煮熟就没事,其实它只有在200℃以上的高温才能被彻底消除,平时烹饪的温度无法完全有效清除。因此若是食物发霉,务必扔掉,避免损害身体健康。笔者发现,在课堂上融入这样的医学科普内容,学生兴趣很高,也很容易理解,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并且只需短短几分钟,学生们就可以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基本的医学常识,且能更好地将医学科普知识普及给身边的人,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

2利用雨课堂兼顾课前-课上-课后互动教学,充分调动高职学生学习兴趣

2016年4月,雨课堂这款互联网教学工具的出现,能很好地将上课课件(PPT)和微信融合起来,老师通过雨课堂建立班级课程,学生加入该课程,能将课前-课上-课后衔接起来,能更好地展开互动教学[6]。笔者每次上课前,都会提前将第二天要上课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摘要在雨课堂推送,并实时监控督促,每个学生必须要浏览,否则平时成绩就会受到影响。在课上,作者会推送一些案例,让学生们分小组展开线上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加入到课堂案例教学中,老师从传统模式中的一个孤独的表演者转变为引导辅助学生自我思考、探索新知识的角色。学生们不再是简单的拿着教材浑浑噩噩地来到教室聆听老师慷慨激昂的教学,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因而能够极大激发学生去思考、交流和课后主动去学习,真正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并且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大案例笔者还会在课后通过雨课堂一些相关的案例或者视频,供学生们进一步学习,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讲授完一个章节,相关的习题都可以通过雨课堂,及时进行课后测试,使笔者能够跟踪了解到学生的知识薄弱点,从而及时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线上答疑。借助雨课堂平台,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学习的难点、提出的问题都可以显示出来,老师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教学,学生们对于学习也不再是枯燥、单纯性地接受,而是需要自己积极主动去思考获得知识。互动的教学模式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1篇

[关键词]区块链;教育培训;去中心化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在大部分区域存在无法有效共享、分布不均衡、信息化成本太高、学员信息过于碎片化等问题。而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于2008年提出的区块链拥有着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优点。区块链技术的这些优点,能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及学生信息的同时,完成跨国、跨平台的优秀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用更少的成本享受更优质的教育,使毕业生拥有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在国际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早在2016年就已经成功地把学生学历证书以及学生学习成绩共享到其本校所研发的区块链平台,从而实现学生信息的公开透明;而美国计算机培养学校霍普顿学校在2017年将其学校的所有学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到了相关区块链平台上,供各种招聘企业进行查询和验证。而在我国,目前“区块链+教育培训”仍属于市场空白,是需要较多人研发的“蓝海市场”。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区块链因具备的多个技术特征:去中心化、高可信度和数据不可篡改等特性,被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是人类发展史上继信息化革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目前,在全球的各个领域已经掀起了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创新应用热潮。而区块链可以凭借其技术以及智能合约技术,结合大数据应用,打造一个有利于去中心化管理、减少资源信息化冗余、降低成本、便于教育产业与平台紧密结合的区块链平台。“区块链+教育培训”有三大核心优势。一是区块链技术合理调整教育资源,让学生以更少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教育。当前,许多地区因经济等各方面比较落后,无法吸引有良好教育经验、专业知识丰厚的老师,造成当地孩子无法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有很多有较好的教学想法的老师无法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进入正规学校,使他们的才华没有很好的平台去施展。如果将这些优秀的资源上传到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平台上,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优秀的教育资源传播到整个平台,从而让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二是区块链技术可以使毕业生拥有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同时增大企业的利益。如今社会上造假学历流通泛滥,不仅对企业、高校的招聘、招生带来困扰,而且也是对人才的不公。区块链以其独特特征,有利于鉴别真正的人才,使企业、高校、人才利益最大化。三是区块链技术有利于跨平台以及跨国的资源共享。目前,我国教育水平欠佳,通过全球性技术区块链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内与国外优质资源共享,互利性地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

1.3研究的创新点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和创新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创新性地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教育培训方面进行研究。虽然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较多较为深刻的讨论,但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培训方面,还是较为少见的。本文以区块链为前提,对区块链应用于教育培训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缺陷。在研究思路上,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有较为深地突破。本文切实地进行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研读和讨论,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各项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进一步地探讨。

2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区块链的相关理论概念

2.1.1区块链的含义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兴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2.1.2区块链的分类和应用

区块链按照不同的应用领域可分为公有区块链、联合(行业)区块链和私有区块链三种。而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行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教育培训行业、艺术行业、法律行业、开发行业、房地产行业、物联网、保险行业、金融行业等。

2.2区块链的特征

一是去中心化。基于区块链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储存,因此区块链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任何数据块都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共同维护。二是信息不可篡改。任何信息只要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性地储存起来,因此区块链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三是匿名性。交易对方不需要公开身份就可进行相应的交易。四是开放性。区块链中的数据对所有人都开放,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五是自治性。区块链采用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使得整个系统中的节点不需要人为参与就可在安全的交易环境中进行交易。

2.3国内外相关专家研究成果综述

2.3.1国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

EricF.JeffR.(2018)批评了过去几十年中学校领域的数字平台存在的问题,如有效性、责任的担当、获得的知识的起源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区块链的发展背景、特点,并详细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卫生专业教育的可行性。作者认为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机构将能够为没有中间人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认证和资格认证,同时认为区块链有可能显著改变卫生专业教育的未来,从根本上改变患者、专业人士、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围绕安全、有效和负责人的信息进行互动的方式。MerijaJ.JanisK.(2018)通过对区块链特征的介绍,分析了区块链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可行性。作者认为区块链教育技术为学习者创建了评估和管理工具,这个技术创建了一个记录、存储和管理凭证的基础设施,并为学习者提供了他们可以控制的可持续成就记录,并且它还可以通过降低行政成本和官僚作风使大学受益。同时介绍了区块链在教育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大多数欧盟国家正在试验教育区块链。

2.3.2国内专家学者研究成果

许涛(2017)介绍了区块链的特征及优点,并了解了区块链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可行性。作者发现“区块链+教育”正不断发展,同时从三个角度:区块链技术教学、区块链技术校园传播和区块链技术教学平台建设详细地了解了“区块链+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发展情况。最后进行了对“区块链+教育”在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李青,张鑫(2017)介绍了以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指明了区块俩在教育领域有很大的潜力。作者基于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介绍了区块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其次,探讨了“区块链+教育”的主要应用模式,最后,提出了“区块链+教育”技术的优点和潜在问题。

2.3.3国内外专家理论研究对比分析

自“区块链+教育”提出后到至今已经经历了一个高速成长和快速发展的过程,国内外专家学者也越来越关注这一领域,都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于区块链技术所能为教育事业带来的变革。国外相关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区块链+教育”如何更为合理地应用以及出现问题的相关解决方法,而国内研究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区块链+教育”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对这种技术的美好期待与展望。本文在先前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上,一方面通过可行性分析研究验证区块链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及其前景,弥补之前研究在这一方面的空白,另一方面对技术层面的特征、方式及优缺点进行详细地介绍,为教育机构、监督部门和投资者停工“区块链+教育”具体应用和技术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3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可行性研究

3.1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转变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更新了工作、学习等的方式。教与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资本市场的快速涌入,使我国在线教育自2001年以来蓬勃发展。截至2017年末,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44亿,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1.2亿,且白皮书预测,未来互联网教育用户规模将保持5%左右的快速增长率,而在线教育市场将以超过20%的增速发展。然在线教育行业在快速发展下,很多问题也随之凸显,如网络授课老师良莠不齐。目前,随着高学历高成绩被看得越发重要,在社会上出现了多个学历造假现象。因此,人们越来越迫切地需要一套更透明更完善的在线教育系统,中国“区块链+教育”行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3.1.1政治分析(P)

目前,区块链迅猛发展,多个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对区块链进行规范。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区块链进行较为规范的管理。2016年10月,工信部颁发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指出了“区块链系统的透明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完全适用于学生征信管理、升学就业、学术、资质证明、产学合作等方面,对教育培训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价值。”2018年,上海教委的工作要点通报中,提出了“推进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教育示范应用。”中国目前拥有发展区块链的良好政治环境,因此区块链在中国的发展是较为可观的。

3.1.2经济分析(E)

当下,我国经济在政府调控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需要更多的优秀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区块链+教育”更能有效地满足经济发展过后人们所需要更多资源的问题。

3.1.3社会分析(S)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互联的普及率逐渐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纳更多的知识,同时也逐渐提高了对新知识的接纳度与认可度。而区块链作为一种带有大量优点的新技术,在有利于各行业健康发展的情况下,会被多数人士接受。但区块链技术在当今社会认可度、接受度还比较低,因此仍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3.1.4技术分析(T)

目前,互联网的普及率逐渐提高,并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互联网,这为区块链技术在大众之间普遍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截至2018年6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23555块/32,半年增长0.53%。我国互联网运营商已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在网络层面支持IPv6的能力,未来互联网市场会在用户需求增多的条件下实现大幅度的增长。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基本完善为区块链应用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环境。

3.2区块链应用可行性之行业竞争分析(SWOT)

3.2.1优势(S)

一是高度公开、透明性。区块链系统中,除各节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任何信息对所有人公开,因此,整个系统处于信息高度透明的状态。因为区块链的这一特点,可以大大减少对教师通过教师平台的作品的剽窃、盗版等行为;同时,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知识产权。二是去中心化。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可以通过将各个节点连接起来形成区块链网络。基于区块链的这一优势,可以将区块链与大数据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链,使教育资源及有效信息更加有效地共享。

3.2.2劣势(W)

目前,区块链在我国发展还很不成熟。区块链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程度、社会认可度、接受度还比较低,且相关专业人士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还暂时停留在浅层的理论分析。因此,区块链在教育行业还处于市场空白状态,将区块链引入其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这对发展程度相对比较低下的教育行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3.2.3机会(O)

“区块链+教育”在我国目前还少有相关人员涉足,因此从一定角度分析,“区块链+教育”仍属于蓝海市场。它的许多潜在价值还属于埋藏阶段,如果相关教育企业把握住机会,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与收益。

3.2.4威胁(T)

鉴于区块链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巨大优势,可能会吸引众多国内企业。把握住机会的企业会获得大量名气与收益,这可能会使后来进入的企业一直处于劣势。

4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培训方面的应用前景

4.1区块链技术在学生教育认证方面的应用

4.1.1教育认证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认证在如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对未来的就业、生活等方面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根据如今的情况显示,目前社会上造假学历泛滥,这对企业和高校的招聘与招生产生了很大的困扰,同时也是对人才的不公平。以如今现有的技术对教育水平进行认证,需要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这对企业和高校来说成本太高。

4.1.2区块链下的应用前景

通过将区块链技术作为学生教育认证的基础技术平台,学校可以将学生的各类证书以及学校对学生的相关评定信息至区块链平台。这种应用,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及高校在鉴别人才时产生的相关成本还可以减小造假行为,提高就业市场的公平化。目前,印度已经有了Zebi的EduChain,他们的目的是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帮助教育机构更加有效合理地管理学生的相关信息。

4.2区块链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应用

4.2.1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还存在着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据相关情况来看,对高校的学术和创造性成果剽窃、抢占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打击了相关学术研究者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

4.2.2区块链下的应用前景

区块链拥有大量的相关优势。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窜改的特点,可以将大量的论文和创新作品等技术成果上传到区块链平台,从而使系统生成不可篡改且永久有效的记录。通过区块链高度透明的特点,在利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及时取证,从而保护知识产权。

5结论及政策建议

5.1本文的结论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相关成果的研究,发现集中关注点都在如今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区块链+教育”能改善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都对将区块链应用于教育行业产生的效益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与区块链在各行业的应用以及如何弥补“区块链+教育”在应用时所产生的一些问题,而国内学者的研究点主要在“区块链+教育”的合理设想及美好展望。由此可以得出,“区块链+教育”在国内还属于蓝海市场,将区块链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教育培训行业,可以使教育培训行业获得更大的提升。本文通过运用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竞争分析等多个方法对区块链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如下几个结论:区块链在教育培训行业的前景较好,具有多个优势;区块链可以降低教育认证的难度;区块链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区块链可以适当降低教育培训的成本。

5.2政策建议

5.2.1对于政府机构

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培训行业被广泛应用后,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的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同时可以增大我国对人才和资源的利用率。这正符合我国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战略的前进,会对综合国力、社会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产生巨大影响。

第12篇

摘要: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是高职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的契合点,是解决高等职业教育问题的重要环节。通过详细剖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阐明专业结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依据相关专业设置原则,提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对策,从而使高职教育能够灵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保证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区域经济;社会需求

基金项目: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专业群视阈下专业设置的动态适应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13JSJG010);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竞争战略视野下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耦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880003)

作者简介:张耘,女,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翻译、高等职业教育;蒋心亚,女,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21-0018-04

在《2010-2015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教育部就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总结,其中第一条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完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由此可见,专业设置是高职教育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关键环节,是密切联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纽带。但是近几年来,在专业设置方面,我国一些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培养模式的特色不够鲜明;对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清晰,过于随意设置专业;部分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与区域结合不够密切;许多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短期行为明显;专业变化繁复,缺乏相对的稳定性,缺乏骨干、特色专业;专业设置“一边倒”,雷同现象严重,等等。[2]这些问题足以说明专业设置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并已影响到学校招生、学生的就业与创业,甚至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贯彻“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创新,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内涵”,将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一)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助推器

高等学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传承文化、培养和造就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而专业建设是履行高校职责、实现目标的基本载体。随着我国社会逐步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将加速各产业内部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服务的,区域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掌握科学技术的大批人才,从而使各产业内部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各高职院校的高水平专业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将会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生直接作用和影响,并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大力发展的助推器。

(二)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人才作为支撑,而高职院校担负着重要使命,即为区域产业转型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即使一个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也会逐渐走向退化,需要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然要求地方高职教育做出协调发展响应并作为驱动器,把地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纳入到区域产业结构的规划中,力争保持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对接。通过高职教育提升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够产生高度耦合作用,区域产业能够得到其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智力支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从而保证经济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因此,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职业结构也产生不断的变化,与区域经济紧密对接的高职教育就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最有活力的增长极。

(三)区域经济的增长决定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和质量,同时,也影响到该地区的办学规模和层次。高职教育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为宗旨,在为区域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会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及时调整自己的服务内容、手段,不断优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重视技术研发,先导性地开发前沿或潜在的专业,使自身处于不断变革与调整中,实现规模、质量、效益、结构的协调发展。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使其有能力为高职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而高校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必然要在区域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是高职院校生存的价值所在,是其自身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其获得企业、地方政府、社会各方面支持的重要保障。

二、专业结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应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相耦合。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什么专业是受经济产业结构所决定的,专业必须符合社会生产的需要。专业是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技能性人才需求情况来设岗,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必将造成很多原有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消失,许多新技术领域、新职业、新岗位的涌现,这就使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断发生变化。2010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指出,在今后10年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革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得到稳步推进,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也逐步向知识经济发展,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联正逐步从疏离状态走向紧密对接。一方面,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又为职业院校输送了充沛的人力、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支持,两者相互作用,并推动着高职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均以适应本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为目的,进而满足市场的需求。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设立了与社区服务相关的专业,各社区学院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均立足于社区,以社区的长短期需要及就业趋势为依据,充分利用社区所有资源,努力使教学内容与当地社区情况相吻合。这种方式体现出各类在职人员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的需要,也体现出失业人员、转岗人员学习新技术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的需求。因此,高职教育目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其专业结构调整必须为区域经济服务并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这种服务程度越高,高职教育发展就越持续,发展空间就越广阔。

三、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校专业设置原则

(一)要保持专业相对的稳定性

学校开办专业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对专业设置的稳定形成和完善是至关重要的,也关乎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一个专业从调研、设计、筹办,到办成雏形、规模、特色,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需要相当的时间和过程。所以,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考虑教育的连续性和周期性,设置和调整专业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在保持专业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学校和企业才可能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设备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有较大投入,以确保所需人才的培养。

(二)要使专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高职教育以专业为基石,以职业、岗位为先导,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并因此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考虑教育的连续性和周期性以及专业的相对稳定性,这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工作有序运行的有力保证,但若专业设置采取多年一贯制,则是教育落后于经济、停滞不前的表现。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急剧变化,新兴的职业岗位层出不穷,必然要求高校遵循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结合学校自己的办学资源及学科建设,建立灵活的反应机制,在主干专业、长线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增设与之相关的短线专业、新兴专业以及热门专业,进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要重点发展具有特色的专业

声誉是学校的无形资产,办出有特色的专业是学校的关键。[3]专业设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指导下进行科学规划,要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相一致培育优势,竭力形成特色专业,以特色取胜,进行有重点的发展,并以培养的人才为评判依据。在专业建设中,通过培育特色形成自己的优势,做到“人优我特,人特我新”。要依托若干特色专业的建设带动发展其他相关学科专业水平的提高,并与行业产业紧密结合,使学校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最终优化整个学院的专业结构。

(四)要坚持拓宽专业口径

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线,是高校专业设置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宽口径专业指所设置的专业面宽,口径大,覆盖广泛的职业岗位,能带来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复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若专业划分过细,尽管针对性较强,但是不利于培养适应性强的人才。特别是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在新兴产业不断出现、新科技开发的背景下,学生只会某种特定的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更需要的是适应性强的,具有广博知识、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他们能获得更多的就业空间,胜任更多的工作岗位。

四、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结构优化若干思考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产业发展设置专业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宏观经济结构决定了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高等教育反过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起到了推动作用。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本地区,人才培养目的也主要是服务地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必须及时跟踪区域产业需求的变化,灵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使专业建设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驱动模式日趋完善。

除此以外,在宏观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契合的大框架下,更需要注重加强微观专业结构与产业、行业的适时吻合度。例如,作为省示范院校的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密切结合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当地行业和企业专家的咨询指导下,顺应企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形成了灵活的专业设置调整机制,构建了以省重点品牌专业为核心、相关专业为支撑的省重点专业群4个,这些专业都是与区域内信息、机电、模具、物流、旅游、纺织、服装、管理、创意等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紧密对接的龙头专业。学校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从而实现了为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培养有实际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

(二)以区域经济发展为机遇,提升专业设置的前瞻性

学校实施专业教育的基础是专业设置,它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功能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市场的一个重要纽带。[4]随着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其对职业技能人才的新需求给职业教育带来了重大影响,必然导致区域内劳动力类型需求结构的变化,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与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战略性调整,增强高校自主办学的能力和活力,通过适当下放专业设置权,允许高校结合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适当增设一些专业目录外的专业,并对一些发展潜力大、符合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专业予以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树立全新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从省情、地情出发,不能仅考虑当下某专业就业形势宽松、社会需求大就匆忙设置某专业,应以前瞻性的眼光和态度,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科学地、辩证地分析某专业长远的发展趋势,使专业设置始终保持超前性,既可以实现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充分就业。

(三)以专业设置论证为机制,保障人才培养的区域适应性[5]

专业设置、招生等是高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最基本的权力。依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区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库》为依托,根据江苏省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明确规范专业建设制度,依据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引导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及社会需求,促进学校专业结构的有序变迁。

首先,通过规范工作程序进一步改进学校专业评审方式,定期聘请政府相关部门、用人单位、学生、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以及其他高校的代表参加专业设置的论证和评审工作,对拟设置专业的人才需求、办学定位、专业结构现状以及未来专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充分的论证,并寻求新的专业生长点,形成学校专业发展优势,推动全省范围内专业建设的规范化及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形成,使设置的专业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其次,建立统一的高职院校专业信息资源库,至少每年一次有关全省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布点及学生招生就业等情况的相关信息。强化高职专业柔性管理制度和社会舆论监督机制,为学校专业结构与地区产业结构的实时匹配,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立足地方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另外,积极推行专业退出机制,运用优胜劣汰原则,依据综合评估结果,对办学质量不高、社会声誉低、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专业,给予“黄牌”警告,限期进行改革、调整乃至淘汰,形成专业发展的动态反馈机制,[6]以促使高校更加重视专业内涵建设,以便更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以区域经济特色和企业资源为源泉,打造“双师”型师资品牌

师资质量是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之一,当前,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已成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地方高职教育应以区域产业升级和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作为依据,在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三方合作机制下,借鉴发达国家办学经验,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首先,采取校内“导师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并安排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岗位实践和挂职锻炼,以提升实践操作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推广、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工作,并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和经验。

其次,面向社会开通招聘渠道,征集具有实际经验的职业教育专业师资和实习指导教师,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有关人士报考、应聘。由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实施。

第三,制定职业教育师资“回炉”培训规划,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担任“访问工程师”,甚至出国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完善职业教育师资继续教育证书制度,促进职业教育师资定期完成有关培训,不断提升终身教育体系。

最后,通过资源共享实现集团化办学模式。无论是不同类型的行业企业,还是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均可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并以互惠共赢为原则,双方或多方实行集团化办学。进而实现集团内教师资源的无障碍共享,使校校之间、校企之间、中高职之间师资的互补和有计划流动成为必须,力争做到人尽其才。

参考文献:

[1]张雄.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2]李永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及存在问题剖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5-29.

[3]朱兵.浅谈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专业设置的原则[J].新课程,2013(9):21.

[4]周丽霞.当代我国大学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J].科教文汇,2010(25):22-23.

[5]何香仪.区域经济视域下调整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理路探研[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1):120-122.

第13篇

最近5年里,雷诺兹与合伙人瑞安・昆柯尔通力合作,成功将投入Red FrogEvents公司的初始投资实现增值。Red FrogEvents总部位于芝加哥,拥有60名全职雇员,旗下拥有3项特色的极限活动比赛和一批忠实的拥趸。

勇士冲刺是公司最受欢迎的活动,这是一项5000米障碍赛,设置的障碍包括布满原木的池塘、岩壁、火焰隧道和泥浆池,2011年在全美35个城市举办了比赛,有60万人参加。今年,公司将把赛事带到爱尔兰和英国,举办第二次国际比赛。预计2012年收入将增至8500万美元。

雷诺兹表示,“在过去的4年半里,我们事业的开头非常成功,但是,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加期待。当你满怀激情投人事业时,你可以发现很多绝妙的机遇。”

在此之前,雷诺兹曾经营过一家房屋粉刷公司,但他承认,他不知道如何在经营过程中参与市场竞争。他所明确知道的是他喜欢参与竞争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并且很希望和公众分享激情。雷诺兹正在将自己的辛勤努力和执著,奉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

如果你想和雷诺兹一样,将兴趣转化为事业,可以从以下6点秘诀开始。

不要单纯依靠激情

尽管激情是事业的良好开端,但是却不足以长期支撑企业的发展。创业之前,要审视现实,确保拥有成功所需的其他要素,诸如努力工作的意愿、公司服务或产品的市场空间。

美国雪城大学的创业学教授约翰・托伦斯曾创办过多家公司,根据他的观点,“有时激情可以让创业者变得盲目,看不到想法中潜在的不利因素。任何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企业都具备一项必要因素,即可以为特殊客户群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明显优于其他企业。尽可能全面了解潜在客户的反馈。无论创业者的想法有多伟大,但仍然需要了解市场的需求。”

道格・怀特是一名创业企业顾问,并和其他作者合著《放手发展:为什么一些企业蓬勃发展,而另一些企业无法发挥潜力》一书。道格-怀特认为如果对企业没有激情,创业就很有可能会以失败告终。怀特表示想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事业的创业者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你擅长的业务领域。“如果你的企业的主要工作都是你的兴趣所在,这可能不是一个问题。”怀特表示,“但是我们看到很多人购买了特许经营权或创业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或并不擅长企业的主要工作。”

关注细节。要想企业成功,必须做好大量的日常工作,这些工作可能包括订购库存、支付账单、开具发票、会计记账、清扫地板、市场营销和产品销售。道格・怀特介绍,“你需要制定一个完成这些工作的计划。如果你有这方面的爱好和技能,可以亲力亲为。在公司现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这些工作外包,或者也可以引入合伙人来承担部分工作。”

责任下放。企业业务增长后,创业者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将主要工作委托给他人;要么将管理运营的工作委托给他人,这样创业者可以继续专注企业的主要工作。

聘用有激情的员工

Red Frog Events的大多数新员工都是通过公司的实习生计划被公司聘用的,每个实习岗位都有近150名申请者。“如果你通过了我们的申请过程和实习计划,我们就会知道你对工作、公司和生活充满激情。”雷诺兹表示。

员工和创业者对企业拥有相同的热情,这会有助于公司的成功。例如,在2010年的路易斯安那州勇士冲刺赛上,活动期间龙卷风摧毁了所有布景设施。“我们必须暂停活动,当时一片混乱。”昆柯尔表示。然而,暴风并没有终止比赛。虽然雷诺兹和昆柯尔都不在路易斯安那州,但是负责管理比赛的员工熬夜修好了场地,并再次布置好障碍,因此,未完成比赛的参赛者可以在翌日完成比赛。

通过聘用与创业者拥有相同热情的员工,随着企业的发展,创业者可以将公司业务工作委托给员工,而不必每项工作都亲力亲为。

分享爱好激情

卡蒂・韦伯表示如果你对某项活动有兴趣,很可能其他人也有共同的兴趣,并且希望更多了解这项活动,那么分享你的知识可能是创业的好办法。卡蒂-韦伯于2001年辞职,将自己对风水的爱好变成一项咨询事业,她起初推出了一项名为“风水财富邮件快讯”的服务,使其在该领域确立了商业地位。

韦伯表示,“人们会转发我的邮件,这样我就获得了新的用户注册。在聚会上,我向任何我遇到的人提供免费内容。”韦伯的电子杂志2001年9月业务上线时仅有22个用户,到去年邮件订阅者超过1.5万名,并为她赢利了20万美元。

保持创业激情

一旦业务开展起来,创业者会陷入运营公司的日常工作中,原有的激情也会逐渐于涸。DonBizz的创始人艾伦・霍尔致力于为创业者提供在线课程的免费资源,据他介绍:“创业者要参与公司中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从而保持创业激情。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可以委托给他人的重复性工作上,最终会将创业者的激情磨损殆尽。在创业之初就要牢记你最热爱的工作,如产品设计或开发,或者开发新客户,并且有意识地努力参与到这些工作中。否则,你的工作就将变为一种苦差事,可能会扼杀你对原有爱好的激情。”

雷诺兹和昆柯尔表示他们将继续参加比赛,这样他们就能保持对赛跑和娱乐的热爱。促使公司成立的热情,也可以帮助创业者释放工作压力。雷诺兹和昆柯尔让员工对自己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而不是要事无巨细地管理员工。公司每年会举行三次全员活动,鼓励每位员工列出自己的发展“瓶颈”,或列出妨碍其发挥最佳才能的问题。三次活动结束后,雷诺兹和昆柯尔会根据所列出的问题做多达40项的改变,例如修改客户服务政策,并贡献出自己的打印机供员工使用。

提升工作乐趣

美国雪城大学托伦斯教授认为基于自己兴趣创业的人当然会在创业过程中找到乐趣,但要保持创业的激情,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他表示:“由真正有激情的企业家领导的公司与那些以激情和乐趣作为销售和招聘噱头的公司大相径庭。真正充满激情的公司,所有企业特质都由激情发展起来,包括人员、公司政策、品牌和社区关系。对兴趣爱好的迷恋是装不出来的,但需要花些时间创造发展兴趣爱好的环境。创业者需要关注公司的使命,保持企业发展方向,避免偏离航向。”

雷诺兹和昆柯尔努力为员工营造积极的企业文化。公司额外的补贴包括无限制的假期,完整的医疗、视力、健康和牙科保险,持续供应的免费食物和饮料(包括啤酒),以夏令营为主题的办公室,还配备了树屋、帐篷和吊床。

雷诺兹表示:“每年有三次机会。我们会在午饭后突然决定关上办公室,让员工进行考察旅行。我们会去玩扫帚球或在密歇根湖上游船。这样偶尔抛开工作,可以和员工彼此了解,和同事真正地享受激情,这一点非常重要。”

除了保持员工的工作充满乐趣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位尽可能开朗的老板。雷诺兹和昆柯尔对新的想法和新产品的推出总是兴奋不已,他们乐意聆听公司员工的创新意见,每年公司会举办三次内部商业计划竞赛。“通过这些方式,我们获得了大量可以在未来推出的新理念,这对员工来说也是一个乐趣,因为对他们的奖励是一个月的免费午餐。”昆柯尔表示。

突破原有激情

当基于个人的兴趣进行创业时,很容易假定企业必须与创业者始终在同一轨道上。但是,成功的企业家明白,变化或创新会更有利于企业发展,创业者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原有目标。

第14篇

一、游戏活动,激发识字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识字教学由以往的单调枯燥变成生动有趣,最有效的方法首推游戏、活动。教师可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让学生在玩中识字,巩固生字,寓教于乐才能事半功倍。

1.“摘水果”、“吃水果”

制作各种水果图案,将生字贴于图案后,把“水果”贴在黑板上的水果树上,以语言激趣,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比一比谁摘的水果多。如果需要按偏旁归类,则让学生“摘”完后分别放在写有偏旁的“篮子”里。“摘”完后要怎么“吃”呢?只要用这些生字组一个词,并用这个词来说一句话,就能“吃”到“水果”了。这种游戏很有趣,深受学生的喜欢,做好的水果图案还可以反复利用,老师动手简单做做,却能让学生的识字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2.走“识字迷宫”

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迷宫。迷宫里有许多汉字,能准确读出每个汉字,就能走出迷宫,教师还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加大难度,比如要求要用每个汉字组词后才能算走出迷宫等。这种游戏很符合小孩子的好奇心,是巩固识字的一个好办法。

3.拼字游戏

把左右、上下等结构的汉字剪开,而后再让学生重新拼一拼,既动手又动脑。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一些常用的部首和部件,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玩玩拼字游戏。这个游戏不仅对于记忆那些字形较复杂的生字帮助很大,还能帮助记忆同部首的汉字。

4.“汉字开花”

出示课件,一个花瓶上插一些花,告诉学生每一朵花可以开出一个词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开花竞赛,比一比哪一组开的花多。这个游戏有助于学生词语的积累。

5.“商场购物”

制作“商场购物券”,在购物券后写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名词)。将购物券奖给学生,请学生分别扮演购物者和售货员。购物者读出词语,售货员则从“柜台”(黑板)上取下相应的词卡,在交流时要注意量词、礼貌用语的使用。这个游戏将识字与口语交际结合在一起,更体现了新课标中所提到的“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这一精神。

以游戏活动的形式来学习巩固生字,教师只是加了“一勺糖”,学生们却争着来“喝”这杯原本“苦涩的咖啡”。诚然,识字教学具有知识性强的特点,但其学习过程也应是个愉快的过程。

二、教给方法,鼓励个性化识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会让学生受益匪浅。识字的方法很多,有借助熟字加偏旁,减偏旁识字;有编字谜、编故事,还有形象动作识字等。在教学中不应禁锢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个性化识字。如一名学生在认识“鸭”字时这样识记:鸭子原来会像鸟一样会飞,(所以有“鸟”字),后来人们给他穿上盔甲(所以有“甲”字)它就不会飞了。在欣赏祖国的汉字美时,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比如在认识“藏”字时,我则采用编故事的方法:古时候,有个大臣(出示“臣”)发现敌人在后面追他,他就赶快跑到一个卖兵器的地方,这时,他看见墙角有一团草,他就马上把草拿来放在自己头上(拖动“艹”,),他又看见旁边有一大堆木柴,他连忙把木柴搬过来,放在自己左边(拖动“爿”),这时,他又发现自己的右边还露在外面,他又赶紧去拿几件兵器放在自己右边(拖动“戈”,组成“藏”)。敌人追上后,看了看就走开了。学生津津有味地听着,目不转睛地看着。师此时可以接着问:敌人为什么没发现大臣啊?学生一般都会回答:“因为大臣藏起来了!”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轻轻松松地记清了字形,还理解了字义。

孩子都喜欢猜谜语、读儿歌,因此编写儿歌字谜的方法也很适合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生字的特点编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这样便于学生的记忆,也能激发识字的热情。如:“鲜”字,可以编这样的儿歌:一边水里游,一边地上跑;一边吃水草,一边吃青草;两边一起味道美。这样的儿歌不仅让学生记住了“鲜”字是由“鱼”和“羊”组成的,还让学生明白了“鲜”的意思。

教师在识字过程中是学生的朋友,是学生的导师,起着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应当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好奇心,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发现者”,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涨的热情,更积极的方式再去“探索新知”。

三、扩大视野,在生活情境中识字

儿童要生活,必然要与汉字打交道。汉字作为一种文化,作为母语的书面符号,自然渗透于自然界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新课标》中强调“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教师不能只拘泥于课堂,要把汉字教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更有助于孩子认识更多的字,巩固更多的字。如:在教学《自选商场》一课前,我让孩子跟着家长到自选商场去购物,一方面了解其购物方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它们到商场中去认字,让他们收集商标,并认识上面的生字。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识字,将更加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进取精神。再如:“语文园地”中,陆续出现了认班上同学的姓氏,认广告、路牌上的字,认电视屏幕上的字,认其他学科课本上的字,认书报杂志上的字的提示。教师都可据此进行课外识字的引导和交流。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经常提供交流、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学生就会以出人意料的表现给教师一个个惊喜。

四、借助“展示台”,拓展识字空间

第15篇

关键词:人工林;混交落叶松;水曲柳

Abtract: The artificial larch and ash mixed forest and pure stand are compared in many aspects of growth, improvement soil and prevention of pests and diseases, according to local site conditions, to formulate the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mixed forest.

Key words: plantation; Mixed larch; Water meander belt

营造针阔混交林是加快恢复森林植被并提高林分质量的有效途径。而落叶松和水曲柳为黑龙江省造林适用的两个价值高且生长快的针、阔叶树种,两个树种的混交营造普遍获得成功。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北纬46° 01′30"~46° 37′23",东经127° 54′40"~127° 51′15",林区地处哈尔滨市所辖木兰、通河两县内,局址设在巴彦县兴隆镇,试验是在兴隆林业局蚂螂河经营所和太平林场进行,蚂螂河经营所它位于小d安岭南麓、松花江北17km处。地理坐标东经128°43′,北纬46°7′;年平均气温在3.2℃;10℃以上年积温2 200℃;年降水量598mm;无霜期115d;土壤为沙质壤土。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适合红松、红皮云杉生长。

分析实例说明,它们之间在混交中存在着多方面的有利条件。首先对立地条件的要求上有着共同性,均喜生长于土层肥厚、湿润的地方,在山区往往分布于山腹下的缓坡地带和谷间的平坦地带,这与该树种的自然分布现象完全一致。它们对光照条件要求也有一致性,如均喜光,在光照强、日照长的地带生长良好,营造单层针、阔叶混交林均可满足这一条件。

从这两个树种的生长速度上看,均为黑龙江省造林的两个速生树种。在正常情况下,二者在幼、壮龄期间的生长速度很相近,尤其是树高生长更是这样。二者的伐期龄也近似,因此,在抚育管理或主伐利用的时问上比较一致,为混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方便条件。

从它们生长期的各生长阶段来看,开始发叶的时期很相近,但落叶松要在发叶后一段时期才开始高生长,一般是在5月下旬,其高度速生长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至8月下旬才停止生长;而水曲柳一般在5月中旬放叶后就开始生长,高速生长期在6月初至7月上旬,至7月下旬就停止生长,整个高生长期比落叶橙短。由于它们的生长阶段性不同,因此,在同一林分内它们对光照和二氧化碳的利用和土壤中水、养分的摄取,在不同阶段上各有重点,相互间不会出现太大矛盾。

从它们的树冠形态结构和根系分布结构方面看,在混交时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例如落叶松细小的针叶和稠密的枝条,构成一个紧密的尖塔个树冠,在纯林情况下,这种厚而密的林冠层对透风、透光、渗雨等都不利,结果林下植被少,地表温度低,土壤湿度小,不利于林地土壤改良;而水曲柳是由疏散的枝叶构成一个倒卵形的树冠,与落叶松混交树冠正好互相镶嵌,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因疏密结合大大地改善了通风、透光、渗雨等条件,促进了林分的生长。从二者的根系特点看也是如此。落叶松的主根和主侧根比较发达,分布范围广,但须根不太发达;而水曲柳的根系虽然比较发达,但主根较短,须根比较发达,在土壤层上部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根系层,由于根系特征不同,它们可以分别利用土壤中不同层次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从时间经验和大量观测数据分析认为,落叶松与水曲柳比较适宜的混交方式是带状混交和行间混交,尤其是带状混交方式,经营管理方便,种间关系协调,容易获得成功。但是,混交带的宽度对混交林的质量和产量有很大影响。观察和调查数据说明:相邻两个混交树种带,与对方越靠近的行,林木生长的越好,相反距离越远,则其生长势也越小,尤其水曲柳表现得更明显。从带的横面的树木来看,形成了一个两侧高中央低的“U”形。调查数据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现象。我们还在圃地上用播种育苗的方法进行了模拟混交试验,所得材料也与上一现象非常相似(,都集中反映了两树种靠近时的生长优势。这种种间的行间效应,明显地表现在互相靠近的2~3行范围内。为了充分发挥混交的优越性,同时又便于经营管理,最好采取窄带混交方式,一般带宽5~7m,内植3~5行。从兴隆林业局蚂螂河经营所和太平林场的调查可以看出带优于宽带。尤其是带状混交方式,经营管理方便,种间关系协调,容易获得成功。

水曲柳与落叶松行间混交方式,由于两树种的分布比较靠近,树种间的关系密切,如能及时调整好相互关系,例如对水曲柳采用致密整地,选用优质树苗,造林和抚育管理严格等措施,保证造林后3~5年两树种长势近似,则获得成功。但如措施不当,也易造成水曲柳被压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彭志成,苗静,李洪岩.人工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的适宜性及其主要方式概述[J].林业勘查设计,2008,03:80-81.

[2]朱登富.谈人工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的适宜性及其主要方式[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08:34.

[3]邱东法.谈人工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的适宜性及其主要方式[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