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筑工程开发流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字: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现状;积极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建筑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在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建筑工程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和提高。随着建筑市场逐年增多,建筑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为了谋求出路,开始注重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一些资本雄厚、规模较大的企业建立起了局域网,让内部的资源共享成为了现实。此外,项目管理软件也是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一个关注重点。但是,就近段时间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情况而言,有很多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和不足存在,这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产的项目管理软件还不够成熟,同一些著名的国外软件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然而不是每款进口软件都适合我国的建筑行业,这是由于我国的组织结构与国外不同而造成的,所以,开发与中国建筑行情相适应的项目管理软件是有其现实意义的;②不论是建筑企业还是施工单位,其对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和认识都还不够深刻,对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如规范操作流程、预测风险、实时监控等完全没有概念,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强化;③区域间、行业间的信息化管理发展不平衡,这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2.在建筑工程中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
建筑工程的管理具有系统性、专业性,它涉及到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等。这些建筑环节是密切相连、环环紧扣的,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进行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是指工程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和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在建筑工程中进行信息化管理有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对管理的信息和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从中汲取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其中的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和经济信息等为建筑项目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助于在工程项目的实施期控制好建筑目标,有利于建筑工程的后期运行;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和集中化、信息变换和处理的程序化、信息传输的电子化的实现,让建筑信息的透明度更高,便于获取;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控制成本,最终实现项目增值。
3.对策和建议
3.1构建多层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筑工程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牵连到了地方政府、设计、监管、业主等多个利害关系人,建筑工程的管理涉及到了施工管理、建材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和环节。因此,在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利害关系人的需求以及所涉及到的各方管理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多层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让信息化管理覆盖到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利用当前最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自动生成面向不同利害关系人的数据库,把它作为信息化管理流程的核心,实现各种建筑资源的信息化。
3.2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筑项目在理想、招标的时候大多数都是采用国家、地方或行业的定额标准,而这些定额数据的计算量很大,管理体系十分庞杂,再加上建筑工程的操作流程纷繁复杂,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一体化性质的信息化管理体统。在建立这样一个一体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与建筑工程紧密相关的质量安全、定额成本、物资分配、人员管理等管理内容。把这些环节的管理科学的、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建立新的数据中心,重造工作流程,打破各环节独自应对的局限性,使建筑工程的各部门、个环节间实现联合监控,有效协调各方的工作关系,实现整体管理。
3.3加强信息系统和国产软件的研发
我国的信息系统和项目管理软件正处于发展阶段,同一些科技、经济都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较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一国内外差距在建筑行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由于受到我国的特殊环境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着就要求我国要加强对信息系统和项目管理软件的研究和开发。例如,由于受到环保要求、天气变幻、地质状况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成本预算等造成一定的阻碍,这时如果仅仅依靠外国设计开发的项目管理软件,往往不能起到较为明显的成效,很难对这些未知的参数进行调整,就算可以加以利用,但是一般情况下价格都非常的昂贵。所以,有必要加强我国的信息系统和国产软件的研发力度,加快开发步伐,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建筑环境的管理软件和信息系统。在系统和软件的研发过程中,要注意提高他们的可操作性,降低其操作难度,让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尽快得到普及。
4.总结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中进行信息化管理是有其必要性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建筑工程的科学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然,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不是完美无瑕的。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仍处于发展阶段,当中必然会存在有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一系列科学的、合理的有效措施,克服和完善这些问题和不足,让我国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越来越规范。
[参考文献]
[1] 吴和民,论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D]才智2011.01.25
关键词:结构化分析 施工流程图 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0 引言
软件工程所要解决的问题极为复杂,尤其是在重新设计并实现一个全新的软件系统时。这与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完成所需要的精力颇为相似。大型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错综复杂,如何有效地协调相关资源,成为管理者的一大难点。在软件工程中,我们通过结构化需求分析,将各种模块、数据展示在数据流程图中,使得各类资源一目了然。将此方法运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可以更科学地实现资源配置和劳动力管理。
1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相关概念
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SA)是由美国Yourdon公司提出的适用于分析典型的数据处理系统,以结构化的方式进行系统定义的分析方法。其通常与L.Constantine提出的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SD)方法组合使用,即SASD方法。Yourdon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后最广泛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SASD首先使用SA对整体项目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利用SD方法进行总体上的设计,最后根据项目分析需求进行结构化(标准化)编程(Structured Programming,SP)。
1.1 结构化分析方法定义: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 Method,SAM)是强调开发方法的结构合理性以及所开发软件的结构合理性的软件开发方法。针对软件生存周期各个不同的阶段,它有结构化分析(SA)和结构化程序设计(SP)等方法。结构是指系统内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框架。结构化开发方法提出了一组提高软件结构合理性的准则,如分解与抽象、模块独立性、信息隐蔽等。
1.2 SAM的基本思想:SAM要求项目系统的开发工作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使用一定的图标工具,在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是把项目系统当成一个大的模块,然后再根据分析、需求和设计等不同要求,进行模块组合或者分解。其主要注意力在于如何将项目复杂的各个要点通过 “分解”和“抽象”的两个基本手段降解为开发人员可以顺利掌握的程度。可以将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不同属性的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这就是分解的目的。通过分析问题的本质属性,可以考虑略去细节,以后再逐步添加细节,直到涉及到问题的本质,这就是“抽象”。
1.3 SAM研究方法:①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em DFD),数据流程图由数据流、数据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源/宿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数据流是有一组固定成分的数据组成,表示数据的流向,用箭头表示,是描绘数据流程图中各种成分的接口。数据加工是对数据执行某种操作或变换,是把输入数据变成输出数据的一种变换。数据存储并不等同于一个文件,它可以表示文件、文件的一部分,数据库的元素或记录的一部分等。数据源又称终点代表系统之外的人、物或者组织。②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定义的集合。数据字典是结构方法的核心。③E-R图包含实体、关系和属性等3种成分。这三个成分来理解现实问题,接近人们的思维方式。④判定表、判定树。判断树是判断表的变形,一般比判断表更直观、易于理解。判断树代表的意义是:左边是树根,是决策序列的。
2 建筑工程项目结构化分析
2.1 建筑工程项目基本流程。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流程由以下几个过程组成:①建设单位在办理开工报告之前向负责质量监督的质监机构办开工手续,取得合法的开工手续。②项目正式实施前的方案设计、报审。③建设单位将相关工程文件提交到建委后,质监机构审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资质同时核查开工条件,通过之后,核发施工许可证,施工单位开始正式施工。④基槽开挖完毕后,建设单位通知质量监督机构验收事宜,并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基槽土质(桩基)情况进行验收、签证后,转入基础工程施工。⑤基础工程完成后,建设单位通知质量监督机构验收事宜,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签证后,转入上部主体结构施工。⑥建筑主体工程完工后,通过验收、签证后,进入装饰工程施工。⑦工程全部完工,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自验后提出报验申请,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协商同意后,由建设单位组织初验合格后,将质量评定文件和该全部工程竣工技术资料报送质监机构,质监机构对竣工技术资料进行核查,并与建设单位协商确定工程竣工验收时间,经现场核验质量问题整改完毕后,签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书。
2.2 建筑工程的特点:①复杂性。建筑工程项目属于资金、人力密集型项目,其所涉及到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极为复杂,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体。②系统性。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由多个不同阶段的子项目组成,具有良好的可拆分性。③顺序性。建筑工程子项目一环一环紧扣,决不允许跳过顺序施工,否则就会形成空中楼阁。④时间性。建筑工程具有极度的时间效应,在不同的时段完成不同的子项目。
2.3 建筑工程项目有多个子项目组成: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楼宇智能系统等。这些子项目还可以拆分成多个下级子系统,具有非常完整的独立性。
3 结构化分析方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软件工程项目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都是以完整系统或项目为基础,通过结构化分析方法或施工方案达到完成项目目的。
3.1 软件工程项目和建筑工程项目的统一性。①产品实体化。软件工程项目产品是软件,建筑工程项目产品是建筑物。二者都是由相关实体组成。②系统复杂化。软件工程产品是多个复杂的子系统组成,建筑物是由多个复杂的子项目组成。③独立性。建筑工程项目和软件项目一样各个部分可以独立划分,如建筑工程可以划分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等独立子系统。④模块化。可以将建筑工程各个子项目看作是软件系统中的子系统,然后将子系统又划分为不同模块。⑤使用工具相似性。工程项目使用网络计划制定各种施工节点和进度,制定施工流程。
3.2 应用分析。通过引用结构化分析中数据流程图的模式画出建筑工程施工流程图,以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业务流程为例,图1。
如图所示,通过画出质量监督管理业务流程图就可以使管理者能更为清晰地了解其业务流程,可以使建设单位通过一张图表便捷地解决信息交流不畅的问题。
4 结束语
通过将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引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来,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便捷的图表浏览,舍去了更多繁琐的文字。
通过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可以使建筑工程流程更加顺畅,为建筑工程走向科学化、标准化、便捷性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郭宁.软件工程实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7.25-56.
[2]朱少民,左智.软件过程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7.56-82.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像物联网、FPGA等技术不断创新,它们都使应用电子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应用电子技术主要包含高科技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其中有PCB设计和软件设计;工业生产管理,其中有产品检测、运营管理等;现代电子产品开发,其中有精密电子仪器设计;市场信息服务,其中有产品检测和运营管理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应用电子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工程领域,对工程建筑起到了很大作用。在现代化的今天,城市建设越发的快速,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拔地而起。如果只利用人力进行建设,会产生相当大的工作量,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对于一个建筑工程的完成就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基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用现代化的应用电子技术去解决这些问题。
二、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2.1 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在建筑工程的财务管理中有些流程是多余的,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财务进行管理的话,这些多余的流程不可不避免,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利用应用电子技术进行管理,就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系统分析出建筑工程的预算,实现建筑工程成本的控制,能够随时跟踪预算的使用程度,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2.2 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建筑工程中涉及到许多的环节,如果其中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都将会对整个工程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将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的整合,将整体的效益发挥出来。这就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实现对机械进行控制来完成建筑作业。这样就能缩短建筑工程所需时间,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
2.3 应用电子技术可以简化建筑工程的工作流程
建筑工程有许多操作,其中有些操作步骤比较繁琐、十分复杂。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就只能用人来对其进行筛选,这样会加大工作量,而且人工筛选可能忽略一些多余的项目,导致筛选不全面。应用电子技术用于流程管理后,可以全面的简化一些重复和不必要的流程,不会产生漏筛情况,这样就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三、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3.1 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预算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预算是单独的学科,它是计算和控制建设项目中建筑工程所需费用的依据,如果预算不准确,将给建筑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停工,难以继续施工。应用电子技术能够实现对建筑工程的实时监控。随着建筑工程发展的速度加快,工程预算也变得更复杂。过去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预算,而有了应用电子技术后,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预算,这样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也提高了预算的准确性,保证了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3.2 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测量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建筑工程测量包括场地平整、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建筑物构件的安装等,这些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才能使建筑物、构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如果是对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为了发现位置和高程的微小变化量,测量精度就会要求很高,如果测量精度不够高就会产生误差,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测量直接为工程的施工服务,为了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就要求测量要快且准,可以通过高精度的电子仪器进行测量,保证建筑工程平稳正常进行。
3.3 应用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检验中的应用
针对我国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的应用而言,起步较之于世界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管理运用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并且在目前的管理运用中,信息技术仅局限在某些环节中。另外由于很多国内企业对于信息技术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对于管理工作的核心信息,信息技术无法得以接触,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对建筑工程所有领域的事务进行全面的管理和交流。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管理负责人没有意识到在工程组织工作以及监控工作方面,信息技术所造成的影响,忽略了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了在工程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无法真正得以深入应用。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软件开发不完善也是导致其无法深入应用的基础因素。软件的开发无法同时代相适应,无法面对不断提高的技术要求。目前我国针对工程管理的软件开发力度还不足,种类相对较少,且功能还尚未完善,这就直接导致了信息技术的运用无法全面覆盖。在建筑管理工作中,工程管理相关软件需要得到积极研发,并促进工程管理工程的进展,只有高效可靠、合理科学的应用软件才能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认知。而企业管理者认识的加深是带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的基础,即行业的发展需要领导者的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入是以认识的提高为前提的,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发挥其一个用的能力,为行业的发展扩展更加广阔的空间,这是技术应用的根本目的。随着市场竞争以及行业发展,如今的信息技术软件的开发力度也不断的加大,信息化建设中建筑行业的投入也不断的加大,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发展。但不得不说,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还远远没有达到信息化的水平,但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建筑行业一定会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我国各地区的建筑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有着较大的差异,相对发达的地区信息技术使用程度相对理想,而在落后的区域,无论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还是实际的应用状况都相对具有局限性。未来的发展中便需要对该种局面进行改善,除了加大政府干预外,还需要正确的引导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提高应用软件的时代性,加大开发速度,缩小区域差异,协调地区发展。
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落实
建筑工程管理实现信息技术的渗透,要符合建筑工程的发展需求,建筑工程管理的流程复杂,信息技术的运用首先要解决这些复杂的流程管理问题。另外,建筑工程的数据量庞大,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供资料查阅和管理。如何灵活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实现完整性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建筑工程实施之前的相关数据收集整理工作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来做好充分准备。建筑工程管理还有注重成本的控制,成本的计算、优化、控制问题依靠相应的信息技术实现最优化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另外,建筑工程管理要求准确无误的工程进度管理,这方面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来建设就更加方便。建筑管理的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要不断地加以改善,要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研发通用系统,还要针对不同建筑工程,实现工程管理的最优化管理。数据中心的建立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之一,数据中心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金钱,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中心一旦建立起来,就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很多的相关资料,对建筑工程的进程发展相当重要。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首先需要面对的便是可行性部分的选择,只有将信息管理的可行性部分予以落实,再通过合理科学的学习国际先进管理技术,综合实际的应用状况,才能予以实现。在应用信息技术时,需要注意的是技术的使用需要同行业发展的本质规律相适应,信息管理手段要符合科学原则以及合理原则。另外,工程的管理工作流程上需要有全面合理的组织,形成有序、全面以及完整的作业流程。要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实现工程管理工作中各部分同其之间的联系作用,使管理工作实现系统化,从而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只有具有大局观,对各细节工作统筹协调管理,才能保证模块之间能够有效结合,实现对工程实施的有效监控。
3多样化管理平台的实现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与对策
【 abstract 】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country economy level is increaseing, for urban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undoubtedly a goo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Now the siz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is more and more big. Let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then developed. But, construction industry engineering quality this problem gradually attracts the attention. Inside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have not resolved, it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developers buildings whose quality can't be passed, which has caused a series of construction accid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architecture in a brief analysis.
【 key words 】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20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建筑行业发展的快慢,取决于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要求越来越严格。民用建筑工程以及工业建筑工程相比以前在规模方面迅速扩大。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及时分析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完善。才能保障建筑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以及建筑企业的利益。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建筑行业以及企业要想稳定并且快速的发展,工程质量是一个大前提和关键。他对企业在市场方面的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想要建筑企业创造出高质量的工程,就要更多的关注并解决他们在工程现场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管理方面的问题。对这方面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操作流程不够严格,在施工的过程中,操作流程应该严格并有序的进行,这里的每一个程序,必须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与此同时,也要注意施工时间的合理安排。现在的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注意操作流程的重要性,没有合理的安排整个流程。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施工程序的控制度也不够精准。一些施工单位的领导不能够严格的按照正常施工质量施工,在选择材料上出现质量问题,材料就不能达标,以至于整个项目产生低质量的问题。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不严。施工工艺是建筑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对工业与民用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安全多数是靠着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维持的,一但混凝土出现问题,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性问题。目前,我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在混凝土的工艺和使用材料方面都存在严重的不足,混凝土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第三,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在质量管理上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然而,目前建筑企业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没有科学的规章制度作指导,质量管理都是凭借着经验进行,在实际的工作中难免出现突发事件,这样仅凭经验是无法处理好的,这就给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安全带来困扰,影响正常的施工建设,为建筑企业带来损失。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第一,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工序要求进行。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每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如果不能以全面的眼光考虑施工建设,就会造成工程返工的情况出现,会给工程造成极大的损失,甚至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我
关键词:流程化;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探究
近年来,我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如奉化楼房坍塌事故等。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业必须根据现代建筑工程特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科学构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力度,确保该体系能够包含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工程质量。而基于流程化基础上构建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实现流程管理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融合,这对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流程管理概述
流程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过程,以业务流程为核心,提升构造活动的规范性,最终实现促进组织提升的目的。流程管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涉及到较多的技术和工具,而各项技术和工具在使用中,都紧紧围绕提升相关活动的系统化、规范化、持续化等目标展开。根据流程管理这一特点,现阶段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当中,该流程体现呈现出来的高效性、合理性,极大推动了我国各个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
2流程管理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关系
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飞快发展,各个领域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同时还需要面对跨国企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中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内部管理入手,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而质量管理作为内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和企业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流程化管理的有效实施,加大了对企业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力度,对于提升整体生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内部系统呈现出复杂性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基于流程化的建筑工程项目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得以建立并应用的。流程管理的实施,要求相关部门首先以业务流程为核心,对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制定,该管理措施注重实现系统化和过程化的管理,从而加大对生产经营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控制力度,为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1]。由此可见,流程管理具有较强的系统化、规范化等特点。近年来,在建筑领域中,因质量管理不科学导致的重大事故逐渐增多,为了提升工程质量,流程管理被有效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实现了提升项目绩效的目的,企业管理部门的质量管控能力也有所提升。现阶段,我国质量体系建立过程中,都有效融入了流程管理相关内容,然而,针对项目流程化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还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不利于提升流程管理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指导性[2]。但是,现阶段流程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体现出来的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二者的融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有助于价值增值在项目工作流程中的体现,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其次,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系统更为复杂,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充分应用流程化理论势在必行。现有国际化的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中,都对流程管理进行了充分的应用。
3流程化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
现阶段,为了满足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需求,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逐渐产生了多种类型,其中包括作业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过程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验证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等。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常见到的就是作业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过程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两种体系的应用。如某地区拟建一座住宅楼,该工程共17层,其中地下2层,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实际施工中,以流水施工方案为主,在实际开展施工以前,为确保工程质量,还积极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4结语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也在逐渐变得更大型、更规模。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影响,部分建筑企业仍然存在很多管理上的问题,如果仅为了利益,而将成本大量压缩,会导致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存在安全问题,甚至一大批不能通过安检。所以,严格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刻不容缓。
一、影响因素
据有关调查显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极其繁琐,它的分部门繁多,环节复杂,各个环节和分部门关系密切,只有每个部门都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使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得到保证。不论是生产项目的哪一个步骤,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都和人、原料、设施、环境等影响因素密不可分。
(一)人的素质是决定性因素
人的素质是最能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因素,人的素质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理论基础、领导能力和管理技能。在建筑工程管理的每一步中都会涉及到人,而人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级别。
(二)原料的质量是关键因素
据可靠数据分析,原料的费用占总开支的一半以上,所以,原料的质量毫无疑问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最关键因素。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采用的原料、质量管理制度都被包括在其中,建筑的原料又包括原始材料、半成品和组成配件等。达到以下标准原料质量才能过关:
第一,采购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熟悉建筑工程的流程和操作。
第二,随时随地了解原价的变化情况,学会筛选值得合作即可信赖的商家进行合作。
第三,同供应商一样,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及时供应原料,保障正常施工。
第四,按照国家工程标准,绝不使用不合格的原料。
(三)设施的正常是基础因素
设施越高代表建筑工程的管理|量的水平越高,也就是保障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建筑工程使用的设备的完备程度表示着该建筑商的施工水平和实力,同时体现了施工方的管理水平。先进的施工设备的采用保障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毫无疑问的保障了建筑工程所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和标准要求,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铺路。建筑工程项目的原料供应商和实施商都需要考虑到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法、施工环境、工程结构、经济成本等要素,这样才能合理地选出设备型号和参数,再科学地使用这些设备。然而保障设施正常运行的是对这些硬件设施的爱护。
(四)好环境是保障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的原料供应商和施工方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对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影响具有错综复杂的特征,环境条件越好越有利,针对不好的环境需要综合考虑,重点放在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才能更起效果。环境要素有很多种,比如:泥土的质地、天气、外声、风向、光照、大气污染、水污染、温度等,这些要素都会对建筑工程的项目的实施起决定性作用。建筑施工时,按照操作流程一步一步严格执行。举个例子,在工程里面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需要提早考虑到天气情况,分析天气条件是否可以满足养护的条件。由此可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特征,需要综合利用和改造环境要素,尤其是不好的环境条件发生时,及时的加以控制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指标。
(五)安全要素为第一要素
无论是对施工现场的工人来说,还是对建设单位来说,安全都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安全的质量生产才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更放心的保障。施工方之间一起监督建筑工程的生产安全性的保证,建立健全相关安全性生产供应制度的制度;施工方确保各项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将安全设施和检察人员准备充分,文明做事;建设局和监督商需要时不时的抽查以督促人员的认真工作,建立健全施工的管理体系。只有保障了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安全性,才能够稳定人员和顾客的人心,不会导致工程延期无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时也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二、调控和管辖
针对对建筑工程项目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我们建立健全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制度,采取了一系列的规章标准,抓紧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可行性的要素,同时又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错综复杂,难免不了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多发性导致我们深刻认识到提供质量的保障必须做到施工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才行。建设局、监督所、施工方也都必须按照条例严格实行,并且应该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力度,赏罚分明,这才是建筑工程项目得到有效的调节和管理的基础。
(一)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的责任制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的责任制为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调控和管理目标打下夯实的基础。建筑工程项目错综复杂,种类繁多,里面有层层环套的迭进关系,按照规定的准则,可以将大目标层层分解为各个小目标,分别对各个小目标进行研究它的技术指标和复杂级别,与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配对,才能了解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的监督重点部位。
(二)加强对职员的培训
建筑工程的职员包括原料开发人员,生产人员和供应人员、实施人员等构成,建筑工程的职员具有基数大,种类繁杂,各个级别之间的差异太大的特性。所以,施工方一定要重视对每一个级别的职员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开发,其中,对于建筑工程原料和实施工程安全性的知识也要做到位。这样坚持下去才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也为原料供应商、生产商、施工方、设计局赢得了声誉,提升其在行内业的形象。
三、总结
根据以上内容,在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的责任制,加强对职员的培训的详细探究,提到了有关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制度的几个需要着重监督的环节,对于以后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上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条件也越来越关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以往传统的建筑管理模式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应该不断的改革、更新,结合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使建筑行业不断的完善,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长久发展。
一、在建筑工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分析
1.1管理方认识不足。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有许多的企业还在选用较为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其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程度还不够,尚未认识到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所带来的便利。他们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仅停留在邮件的收发,和通过软件进行简单的交流。致使计算机的有效功能难以发挥。其次,忽视了计算机对项目工程的实时监控功能、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于加强项目工程的组织能力,以及对资源最优化的配置功能。对风险识别方面的能力更加微弱,不能真正科学合理的利用好计算机信息技术带来的广泛益处。1.2信息化管理相对落后。我国现阶段正在使用的项目工程软件中,大多数都还停留在初级开发阶段,软件尚没有得到全面的使用。建筑行业的框架和其组织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致使信息化管理的程度和级别也产生诸多不同,进而导致信息系统运行差异的产生。如果当前项目工程管理中,适当的加入一些新的软件,不仅不会推动工程的进行,反而会增加软件的维修成本,这就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庞大的项目,具体包括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等。其管理过程不仅复杂,还很难进行控制。建筑工程管理中包含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一项长期的、且十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虽然信息技术的应用困难重重,但信息技术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作用明显,因此,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2.1实现对项目工程的实时管理。由于建筑工程的建造时间比较长,因此工程本身也比较固定,和工业产品相比,建筑行业具有不可动性。当一项建筑工程在进行建造时,需要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及时的管理。但是,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很难发挥及时管理的作用。所以,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建筑工程的管理中,以更好的实现信息的及时传达,方便管理,使建筑项目工程的管理更加有效。2.2实现项目工程的全方位管理。在当代的建筑体系中,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较大,施工的环境也十分复杂,施工现场常常混乱没有章法。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那么,则会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管理水平的提升效果却不明显。若在工程管理中加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则会使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可以更好的进行调配,达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进而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2.3实现项目工程管理的多样化。和普通施工任务有所不同,建筑行业的施工规模更大一些。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前,应该对所选择的建筑地点进行全面的考察,结合考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管理方式。当遇到不同的建筑类型时,所面临的施工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果相应的降低项目工程进行的难度,就应该选择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建造。若在工程管理中加入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对各个区域的项目工程进行管理,还能实现工程管理上的多样化。2.4有助于规划整体项目。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性很强,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不仅可以对整个建筑工程起到强化的作用,还可以对管理项目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分工,保证监工监控、经济预算、资金控制等环节的实现。围绕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数据模型的构建,更好的完成对项目工程的规划。2.5适当的降低建筑工程管理成本。在进行建筑工程采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上媒介平台进行往来交易,实现和供应商之间的交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为供应双方的贸易提供了便利,还为建筑企业提供更广泛的选择,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为市场竞争提供广阔的舞台。在进行建筑工程任务时,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反馈,对大型设备进行管理,使工程上的控制更加标准,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措施
3.1加强统一管理。在建筑行业中,基于一些相对独特的工作流程,使工程上的管理相对复杂了许多,这就使工程项目的招标金额有所提高。所以,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灵活、便捷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让它为建筑行业的成本预测提供所需的数据。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日常运用中,我们还应该做到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对独立,充分考虑各个因素的不同,使工作流程最优化,实现项目之间的配合。使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工程的进度进行监测,促进项目又好又快的高质量进行,通过统一管理的实现,使工作环境更加全面、完整。3.2使管理更加多样化。在进行建筑项目工程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环境上的影响或者天气上的影响,这就使工程的实施进度受到了些许阻碍,因此,我们就需要进行更多的投资,对成本的预估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管理时,应该加大对参数的管理,帮助用户更方便、快捷的寻找相应的信息资料,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适时的整理参数收纳盒,对参数进行全面的处理。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不仅需要让项目工程的进度顺利进行不被延误,还应该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担保,确保项目工程的施工安全。在进行进度控制的过程中,还应该对成本进行适当的管理。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好成本和进度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工程成本的预测,使成本估算更加合理,也方便对成本的合理控制。3.3加快软件开发的进程。如果我们想将计算机信息技术更好的运用到建筑行业中,就应该加快软件开发的进程,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以软件的开发作为一个载体。一旦在管理过程中离开软件开发,那么管理工作的开展就会相对困难一些。我国的建筑行业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但是在管理方面,却和其他行业大致相同,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所以工程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的和软件开发人员进行沟通、协商,使软件开发人员研制出来的软件与我国实际情况更加贴合,加强软件的实用性,使计算机信息技术下开发的软件系统可以充分的利用到建筑行业中,完善项目工程的进行,使工程管理的效率明显提高,切实的保证建筑行业的利益不受影响。3.4加强人才的引进,提高人员素质。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以软件为重要的载体。想要更好的应用这些软件,就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技术人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有关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稀缺,所以应该加大培养力度,在大量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服务日后,可以更好的为建筑工程项目服务。与此同时,对于企业中管理层,我们应该加大培训的力度,让他们在拥有专业技术的同时,综合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提升。通过培养他们专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使他们能更好的投身到工程管理事业中。同时,加强对员工的素质培养,充分的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合到工程管理之中,进一步提高项目工程的施工效率。3.5加强工作流程的信息化建设。在进行一项项目工程管理的时候,应该注重对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工作,但是,按照以往的信息管理方式,很难达到这样的成效,所以,应该加大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提高项目工程的透明度,提高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工作效率。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安排,一改传统的工作形式,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为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时机,充分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项目工程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玏,马鑫.探讨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应用[J].价值工程,2016(12)
[2]袁铁锁.简析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6(11)
[3]景磊.建筑工程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简析[J].建材与装饰,2016(29)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 问题 对策智能软件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从1980年起,我国的建筑行业已经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技术水平仍然很低。我国的工程总量居世界之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的处理速度已经成为现阶段企业管理的瓶颈。因此,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将会极大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一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1 信息内容复杂,来源广
建设经过项目立项、调研、评估、决策扥一系列程序,每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将有很多部门和机构参与其中,由此产生大量的项目信息和内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涉及时间管理、费用管理和范围管理等多方面,而且由于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统筹和利用较少。
2 信息使用的频率高,规范性高
建筑工程各个阶段都是紧密联系的,每个阶段的信息都非常重要,使用都很频繁,这些信息与参与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关联,各种阶段的信息将直接反馈和作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因此建筑工程信息的规范性较高。。
3 高效益与低投入
通过加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计算机使用投资,加强信息化管理,是一项有远见的投入。企业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对项目产生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的采集、传递、加工和实时共享,减少对信息重复处理的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投资回报。
4 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采用信息化集成管理技术,能迅速有效的掌握项目各个阶段的信息,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的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信息的高效、规范管理,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技术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首先,由于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各个地区,各个部门拥有的信息不能相互使用,使得收集的信息不能有效的利用。由于信息的闭塞,导致有的地方的数据被重复输入,而不是一处的数据信息被多处使用。在很多企业的内部,就存在这种项目管理信息不流通的问题。
其次,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范围有限,主要是在设计阶段,管理层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而在施工阶段则很少被采用。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中并没有被完全的开展开来,很多企业只是建立了信息的网站,信息化管理并没有为企业管理带来深刻的变革。
第三,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在企业项目管理层面并没有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现代管理体制。在建筑工程的项目中,项目的施工、设计、监理和咨询等各个方面都相互独立,虽然为同一个项目,但所有的数据都相互独立,这就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在管理思想上没有树立整体性、规范性的科学意识,就很难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如果存在落后的管理体制,企业即使引入或开发了先进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也很难开花结果。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软件开发落后
我国的项目信息化管理软件开发多是在国外软件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但其系统设计的思想是根植与国外项目的管理模式,与我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是不相适应的。本人认为,其主要原因不在软件开发技术上,而是在于软件开发商对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先进的理论支持,缺乏独创性和建设性,不顾实际,简单照搬,失去灵活性和适用性,或把软件做成没有内部有机联系的功能集合,形成亦步亦趋、邯郸学步的被动局面,没有体现出先进适用的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理念。人才的缺乏,也是我国项目信息化管理推进困难的一个原因。
三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1 完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制。
首先,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的统一标准,各个地区,各个部门收集的信息能相互使用,实现信息的传递,共享。只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管理体系才能使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迅速发展。
第二,提高对于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认识,管理高层只有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管理体制,树立整体性的管理思想,才能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建筑行业也应该深化对于项目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深入研究、理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本质。
第三,加强系统的适应性。由于建筑行业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天气情况、建筑情况这些因素对于建筑的工程进度有很大影响,所以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适应性非常重要。
2 推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以互联网、远程通信、数据库及数据共享、网络编程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分散的信息资源已经可以实现方便的交换与处理。建筑工程管理单位应积极进行信息化集成管理技术的开发工作,并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去,以此来提高管理效率。
四 通过新技术,新软件等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技术主要是指用于对工程项目信息进行管理的一些软件,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得到比较广泛应用的有以下几种。
1智能型网络项目工程管理系统
是亚洲首家获得BS7799国际认证的建筑业应用软件。网络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安全性非常高,采取分部安全管理和虚拟网络平台的管理模式。传统的“超级系统管理员”式系统在管理信息时,业主、供应商、承包商和监理公司之间虽然可进行一些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但“超级系统管理员”的权利过大,因此传统的软件平台进行网络管理存在很大风险。
网络工程项目信息集成管理系统针对传统软件的缺陷利用专利技术的文档交换机制,实现保密的文档交换和管理。各参与者独立选择不同的加密方法,在虚拟的平台上实现文档交换和信息交流,有效保证用户自身信息的安全性。
该系统具有热备份功能的高可靠性的营运服务中心及故障恢复中心,当一台机器出现问题时,另一台服务器仍能正常工作,能保证客户业务的正常运营。
系统还采取后备数据支持,双重防火墙及入侵警报系统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用户得到安全可靠的服务。
网络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保证信息的实时性。该软件提供实时网络视像监测功能,使管理人随时监测工程实施状况,以便解决施工遇到的问题。该系统中设有追朔功能的电子表格,能迅速建立电子报告表和电子进度表,使管理者第一时间监测到工程进度,大大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该工程管理平台是专门针对建筑业的工作模式和流程而设计的,具有很强的可发展性,将工作环境从“离线”提升到了”在线”
智能型工程图纸管理软件
智能型工程图纸管理软件是一个面向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全过程的图纸管理软件,该技术令图纸设计及其管理的全部流程得到了优化整合,有利于提高工程的质量。该软件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能从图中自动抽取可供检索的信息。用户利用该软件可以为图纸建立档案库,使搜索者无须为堆积如山的旧图纸而烦恼。该图纸管理软件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使图纸查询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该系统不但可以控制和优化图纸设计流程,还可以比较新旧版本图纸的不同,从而使设计出更优的建筑工程设计图。
智能型工程图纸管理软件加快了工程图纸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也将全面提高设计与施工单位的生产效率,推动中国整个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进程。
智能型建筑工程用料计算软件
智能型建筑工程用料计算软件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建筑制图等一些学科的知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进行图纸的识别和检索,并根据从图纸中分析提取的信息,完成钢筋、混凝土和模板用量的计算。该软件通常安装在普通的计算机上即可使用,操作简单,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 结语
根据上述讨论分析,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集成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完善项目信息化管理体制,积极研发高科技管理软件,使中国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进程大大加速,这也是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使信息技术融入到建筑项目管理中去。
参考文献
[1]王文忠.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J].消费导刊,2008(15).
关键词 建筑工程 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
1.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意识逐年提升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逐渐利用信息化武装企业,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更是如此。当前,许多大规模的建筑企业公司开始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利用信息化来武装自身的建筑项目,有的建筑企业就在公司内建立了专门的局域网,通过企业的内部局域网,实现本公司内部建筑工程资料的共享;另一方面,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项目软件也成为当前建筑公司关注的重点项目之一。
1.2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尚不成熟
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起步与欧美等西方大国相比较晚,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软件制作还很不成熟,有很大一部分靠引进西方先进大国的相关建筑工程软件项目来饮鸩止渴。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西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与我国的建筑管理工程项目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盲目的照搬照抄西方的建筑管理工程软件不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准。而且,这些外来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在维护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价格较高,中小企业很难承受。
1.3当前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信息化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
受我国地域分布以及改革开放的发展影响,我国区域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地域的差距也对建筑工程管理项目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中,建筑管理工程项目的信息化初见端倪,许多大的建筑工程管理企I引进来许多新兴的信息化软件,并将其投放到市场中去,而向西部这些偏远地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较为落后,许多地市还是停留在传统的项目施工建设中。
2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2.1建筑工程管理项目施工的固定性依赖信息化
建筑工程项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较强的固定性,即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后就不会随意移动,体现出建筑物与土地的管理型,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人员常常需要在工程项目完成之前长期在一个地方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的资产设备以及人员是固定不动的,现场的建筑工程设计师、施工人员持续不断的流动,而要想能够更好的对他们进行管理,就需要将一线的相关信息资料及时传回建筑工程项目总部,而信息化的出现无疑简化了这一过程,使信息的快速、便捷的传递成为可能。
2.2信息化可以有效的缩短建筑工程管理的周期
众所周知,建筑管理工程项目往往都是耗时巨大,即使是最普通的建筑管理工程项目少则也要1~2年,多的都要三至六年,甚至有些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十年以上的建筑生产周期,而在这漫长的生产周期中常常需要精力一个季节以及天气变化的过程,这也是对建筑工程项目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急需计算机信息化来重新构建、组织相关的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后续实施,缩短建筑工程管理项目时间,提高效率,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相关项目的建设。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途径
3.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
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项目涉及的利益诉求可以说是方方面面,其中就对外涉及的管理项目而言主要有建筑管理工程项目的业主、设计方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等,就对内而言,建筑管理工程项目主要涉及内部的现场施工管理以及财务给管理、材料设备等。在考虑率各方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能够充分反映现场施工进度、能够对项目进行远程监督与控制的网络化的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对建筑管理项目的更好实施。
3.2建筑工程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的搭建
项目在开设之前常常会涉及到一系列招标数据的处理,这些数据内容庞杂,只有借助计算机信息化才能够更好、更快的对其进行处理;此外,建筑工程管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又会涉及到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资金周转、施工以及现场人员的安全等诸多问题;最后,在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施工收尾阶段还会涉及相关款项发放、像业主交付等一系列问题。这三方面贯穿建筑管理工程项目的始终,缺一不可,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信息化实施中要通过搭建一体化的信息系统,将这三方面统筹布局,从建筑工程项目内部将其有机的组织联系到一起。
3.3利用信息化创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流程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使项目的进度加快,项目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信息质量有所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就要学会利用信息化来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流程,在建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以大数据为轴心,实现数据的一次输入,重复利用的效果,提高数据的利用率,通过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信息化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其信息都能够自动的流行下一环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大众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较大改变。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是让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跟上时展步伐的表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行业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建筑技术体系日益完善与创新的今天,加强工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建筑工程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高。
一、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一)信息化技术应用认知不足
在建筑工程行业的竞争激烈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很多企业将信息化作为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的手段。越来越多的大规模建筑工程企业建立了企业局域网,以此来实现企业资源的共享。局域网的建立,是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但在建立局域网后,很多企业并没有深入开发信息技术的功能,也没有做好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信息检索、报表打印、信息推广是大多数建筑工程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权利局限于个别人员。企业资源的统筹调用、项目实时监督、工作流程规范与工程成本测算等工作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施,信息化技术的核心功能没有得到开发,影响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标准不明确
在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日益壮大的今天,行业内部并没有针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定健全的标准,企业信息化没有标准可依。管理信息化只针对企业内部,行业内不能利用信息化技术交流经验,调配资源。在企业内部,缺少合理的信息化标准,各部门所使用的信息软件不同,很多信息无法实现有效共享,即使可以共享,这些共享信息的准确性也得不到保障。
(三)建筑工程行业发展不平衡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受到当地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水平不同,其信息化管理程度也就不同。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企业的管理者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意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工作能力强,信息技术的推广较为容易。相反,在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较弱的地区,受到管理者与工作人员意识与能力的限制,信息化技术难以推广。
二、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一)发挥政府部门引导作用,促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制定可行性强的政策,提供必要保障,才能让各个建筑工程企业重视管理工作信息化。国家应当结合建筑工程发展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对于建筑工程行业的需求,明确建筑工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标准,让企业反思当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并有针对性地提高。结合标准,鼓励企业自主制定信息化管理改革的计划与策略,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推动电子商务理念在建筑工程企业中的推广,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协调好建筑工程企业、项目承包商、原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监督每一个单元的建筑施工参与情况。同样,政府部门要引导建筑工程企业在招投标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招投标工作的效率。除了政策上的支持,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建筑工程行业培养信息管理人才,重视企业内相关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加强教育与指导。
(二)加强统一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促进标准管理方法出台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项目管理模式的设定、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的安排、项目管理的流程、工程管理的制定与规章、合同、成本、财务、预算、施工管理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要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项目监督管理、企业合作管理等都纳入到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上,促进企业实时了解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并能够在管理平台上有效整合信息,才能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在构建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时,应当将管理工作中涉及到施工进度计划与完成情况、物资使用与剩余情况、分包管理内容、设计变更内容、人员管理内容等都包涵进去。通过数据中心的建立,让建筑工程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互通用无,打破各部门独立管理的全局。对于各部门间存在交叉的管理内容,应当建立联合管理信息平台,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向全面化方向发展。
(三)做好工程管理软件开发,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性
在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实践中,我国自主研发的工程管理软件较少。国外软件的价值昂贵,且实用性不足,受到国内外建筑工程企业组织形式不同与语言不同的影响,昂贵的国外管理软件无法满足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实际需求。开发国产建筑工程管理软件,大大提高信息管理软件的适用性,是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前提。在信息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应当将我国建筑工程企业面临的特殊参数加入到开发的软件与信息系统中。比如,我国的铁路工程与公路工程施工易受到环境与地质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成为本土化的信息软件参数。而市政工程与普通的房屋工程会受到天气因素、地质因素、环境因素与施工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极易产生变化的参数的加入,对于建筑工程信息管理软件的适用性十分重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完善信息管理软件的参数配置,提高管理信息平台数据的稳定性与真实性,才能保证信息技术高效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积极构建信息化的工程管理体系,以信息技术优化工程管理资源,有利于工程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是建筑工程企业降低生产成长,提高生产效率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陈春梅.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05:229-232.
[2] 王晓飞,许晓阳.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04:9-10+48.
[3] 齐张华.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1:71-73.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量呈现不均匀的分布状态,交易双方掌握的信息量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商业交易中,通常情况下,都是交易一方通过掌握大量的信息处于优势地位,并凭借这个优势赚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而近些年,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向于更加合理、更加公平,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引入了工程招投标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引入,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一、存在于建筑工程招投标中信息不对称
建筑工程招标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建筑工程开发方与工程建设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二个方面是是招投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以下将重点分析这两种信息不对称现象产生的原因。
1、建筑工程开发方与工程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建筑工程开发方对工程承包商的全部信息不能全部了解,工程承包商资金实力、工程承包企业的真正施工水平、管理能力、进行控制水平等。不可否认,在建筑工程招投标时,会对投标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核,但是,当前存在于我国整个招投标制度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企业会伪造一些证件,捏造一些企业业绩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招标审核的企业事实上并不具有真正的实力,因此,对于工程招标方而言,信息不对称现象是存在的。除此之外,很多中标企业中标是采用的最低成本战术,简言之,就是投标方案中工程报价是最低的,然而,当工程进行具体的建设时期,这种最低的工程报价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由于报价太低,建筑企业不能收回成本,它就采用偷工减料、降低工程施工标准的方法来减少成本,这种做法会严重的影响到工程质量。
存在于二者之间的第二种信息不对称现象,就是工程建筑的承包商对工程开发商的信息不对称,也就是工程建筑商对工程开发商的信息了解的不够详细。有的工程开发方并没有筹措到工程建设所需要的全部资金,就会将让工程承包商来垫付工程建设的费用,有的工程开发方报建手续不完备,盲目开工,在这种情况下,投标企业中标后投入建设后,如果工程停工,或是工程款不能及时拨付,就会使工程建筑方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2、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信息不对称
建筑工程招投标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多个环节,虽然招投标制度是劳资双方互相选择的过程,由于建筑行业的竞争力大,中小型建筑企业数量多,很多参投的企业对整个招投标过程并不了解,在投标的过程中更是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招标控制价信息的了解。招标控制价包括的主要信息有控制价的组成,工程建设中每个部分的开支与花销,一般来讲,招标单位不会将控制价组成的全部信息进行详细公开的,如果投标公司了解控制价的分配比例,就会在投标文件中与控制价组成相符,这样就容易中标,如果投标公司只是知道控制价,但是对资金的分配了解不详细,在招标文件中的资金分配上容易与招标单位的意见相左,如果市场调研再不充分,中标的机率就会降低。第二,工程重要信息不够公开。按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要求,工程在招标前必须将工程详细情况进行公示。很多地区会将工程详细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向投标企业进行介绍,无论是招标过程,还是招标企业的信誉等,投标企业都可任意查阅,但是,向公众公开的大部分信息都是非重点内容,只公示招标单位正面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招标单位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却不公示。这种只公示好的方面,不公示坏信息的做法使投标单位获知的参考信息失去了价值。第三,资格审核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上面提到了资格审核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很多企业为了参与投标,会通过伪造证件来实现,但是其他竞争企业不能了解亲自审核这些证件,而资格评审专家难以分辨证件的真伪,有的即使发现问题也因怕担责任或难以定性证件的真伪而开一只眼闭一只眼。
二、化解信息不对称风险的方法
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大多源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招投标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要想保证建筑行业在招投标制度的规范下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就要加大信息不对称的治理力度,推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招标人信息的全面公开制度、制定建筑企业的信息存储档案,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标投诉制度。
1、加强招投标流程管理
整个工程招投标流程包括多个环节,如上述分析,信息不对称几乎存在于所有环节中,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招标流程的各个环节的管理。使每一个环节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接受社会的监督,对投标企业的信息进行公开,使资格审查能更有效。
2、推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鉴于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出现,其施工管理及施工技术参差不齐,如果只是单一的凭借一个投标书,的确很难实现对企业的全面了解。那么,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建立一个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不要让那些本不具有施工组织实力的企业参与到竞标中来。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可以有效的减少信息不对称给工程开发方造成的损失。
3、全面公开招标人信息
招标人信息的不对称同样会使中标企业带来损失。与建筑工程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招标单位的工程建设资金储备问题,报建手续是否齐全的问题。全面公开招标人的信息不仅要公开那些有利于招投标进行的好的信息,还要站在投标企业的角度,公开一些实实在在存在于招标单位中的一些坏的信息。真正的实现工程招投标双方的相互选择。
4、建立建筑企业信息存储档案
当前,我国对建筑企业的管理还十分不完善,建筑企业在进行投标时的所用资料全部来自于企业内部,而很多资料的真实性是无从考究的。而建筑企业的信息存储档案应将本地区的每一个建筑企业的以往工程承包具体情况记录在案,例如是否出现过施工纠纷,是否能按时完工,是否被投诉等,这些信息都将作为建筑工程招标方进行评标议标的重要参考依据。
5、完善工程招投标投诉制度
事实上,存在于工程招投标中问题有很多,信息不对称是最突出的几个问题之一,然而,信息不对称对招投标的影响是最大的,信息不对称有很多是人为导致的,例如资质伪造等,这些做法都应受到法律的惩处。完善的工程招投标投诉制度可以为不良行为的举报提供一个渠道,可以有效的遏制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约束一些不利用正当渠道参与招投标个来的做法,能够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
三、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在招投标双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其主要表现建筑工程开发方与工程建设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招投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影响到了工程招投标制度的执行,通过本文的探讨分析,很好地解决了建筑工程招投标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淑艳 聂相田 梁嘉斌 .工程招标文件中的诚信投标激励机制设计模型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2)
[2]尹贻林 乔璐 张瑞源 .基于原型逼近法的招标过程业主需求分析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1(5)
建设工程项目报建管理制度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建设工程项目报建制度对规范建筑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报建制度为培育和发展建筑市场,建立规范化市场管理秩序,监督工程建设承发包双方行为,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报建制度的建立理顺了项目管理程序。建设工程要依照工程建设程序办事,不是建设单位或开发商想开工就开工,必须遵循工程建设程序,如建设单位或开发商想开工要有施工许可证,而申办施工许可证必须首先要办好工程报建,并按项目环节设置和管理流程图程序规范运作。在建设工程项目报建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需要依法行政,保障建设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为工程服务,为社会负责。那么,建设工程项目报建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建设单位申请办理报建时必须填写《建设工程项目报建申请书》,《申请书》应明确下列报建内容:建筑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建筑工程建设地点;建筑工程规模;建筑工程投资规模、建筑工程当年投资额;建筑工程开、竣工时间;建筑工程发包条件;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能力及人员素质;建筑工程筹建情况;其他需要报建的内容。
二、加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要考虑成本的大小与利润的高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是整个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成本控制,使之最终实现甚至超过预期的成本目标。实施成本控制,对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等方面也有深远的意义。笔者认为,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时,要遵循如下原则: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动态控制原则;目标管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项目经理、各部门在承担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要充分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有权利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对成本控制表现优秀的部门与人员有权实行奖励,对成本控制表现不好的部门与人员有权实行处罚,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要优化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资源配置分解预算成本,对建筑工程的设计进行优化,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合理配置劳动力、材料、设备和资金等资源,充分利用劳动力、材料、设备和资金等资源,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才能提高劳动效率;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在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与方法,也可使用可替代的工程材料和机械设备,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确定目标成本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工程质量成本加强安全管理,控制安全事故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三、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设计工作
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是第一道关口,如果在建筑工程设计上出现问题,就会给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与交付使用等方面带来很多安全质量隐患。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首先,设计人员要么“思想保守”,要么“思想开放”。设计人员“思想保守”表现在很多高层住宅,剪力墙过多过厚,这种设计将会导致相对侧移值远远小于规范的规定值,不利于建筑物的抗震,也不经济。建筑工程设计人员的“思想开放”主要体现在搞“怪异造型”和“仿制抄袭”,没有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及整体性,这种设计有的是加大建筑工程的造价,有的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既不能“思想保守”,也不能“思想开放”,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状态;其次,建筑工程设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专业之间配合不到位。笔者认为,提高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设计队伍。有些设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设计出的建筑图纸会出现很多问题,给施工带来难度,也无法保证设计质量,这样的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就不能成为施工依据。因此,要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各种形式来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的素质。建筑设计机构要严把进口关,通过专业技术考试等途径,把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引进来。同时,要对现有的设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学习,使他们对新信息、新设计工具、新设计手段不断充电,并注重实践训练,从设计室走出来,深入现场一线,对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要很好的把握等。
四、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一个项目工程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个分部工程组成,只有每个分部工程质量都达到合格,才能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笔者认为,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首先要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做好人员的准备,不仅是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也包括建筑工人的组织;对于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要认真地组织培训与学习,让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要求各级作业人员熟练掌握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正确选择和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设备,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态度。其次,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切实把好关键部位、关键工的质量关,尤其是未经验收及签认的隐蔽工程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再次,要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严格按施工工艺(或施工程序)施工,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专职质检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给决策机构,以便决策机构进行正确的决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保险;建筑工程一切险;研究;措施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122-01
建筑工程保险是转移建筑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风险的一种方式,它主要包括建筑工程一切险、施工机具险、第三方责任险、车辆险等险种。随着建设工程招标制度、建设项目法人制度等工程建设制度的不断深入推进和完善,建筑工程保险制度为建筑工程的风险转移和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一、我国建筑工程保险机制的现状
(一)起步晚但发展较快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建筑工程保险制度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建立和发展,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建筑工程保险制度起步较晚,但从目前现状来看,不论是险种上、规模上、结构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建筑法,将建筑工程从业人员意外伤害险纳入法律框架,这被视为我国建筑工程保险制度的起点。
(二)建筑企业保险观念还未得到深入和推广
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为节省成本、或者对保险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能对建筑工程和相关利益方进行投保。这一方面增加了建筑企业自身的风险,对建筑企业风险自担能力存在较大考验。另一方面对建筑行业危险作业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的保障不足,违背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准则。
(三)对建筑企业的监管力度和效率还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建筑企业在承揽工程、资质升级、劳动用工方面的操作还比较混乱,对其监管还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
建筑企业在承揽工程时借用资质、违规分包转包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导致了建筑工程相关保险的投保责任主体不明确,或者投保责任人推卸、拒绝投保责任,对建筑工程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和人员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建筑企业在资质申请、升级和增项上利用挂靠人员资格证书的形式获得注册的现象还存在,导致建筑企业的实际工程承揽能力、风险承担能力与注册资质不符,在接到工程后难以有效进行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风险承担能力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建筑市场竞争秩序,违背了市场竞争法则。
建筑企业从业人员有大量的临时用工、农民工等群体,大多未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未按照强制性要求购买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使得其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建筑工程保险机制的发展思路探讨
(一)完善建筑工程保险制度体系
进一步完善细化建筑工程保险制度,加大对未按强制性要求投保的企业的惩处力度,使建筑工程保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建筑工程保险要以强制险和自主险相结合,对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险种要进行强制性约束;同时根据工程种类设置一些供企业自主选择的险种,形成完善的工程建筑保险体系。要强化建筑企业信息公开,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将强制险的执行情况纳入信息公开范围,对未有效履行强制性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予以资质降级、禁止投保、资质吊销等行政处罚。
(二)规范保险投保和理赔流程
要规范保险的投保和理赔流程,切实保障投保人、受益人的利益,避免出现投保交钱时是“上帝”,理赔时却处处刁难的现象。投保流程和理赔流程要规范简单易于操作,尤其是理赔流程的时限要合理,赔付资金要能及时到位,以解决风险因素导致的企业经济损失和民事纠纷。要培养商业保险企业的主动服务意识,监督其履行职责,完善理赔流程设计,利用网络平台和数字技术实现网上理赔、异地理赔、实时理赔等服务,鼓励更多的建筑企业参与建筑工程相关商业保险。
(三)培育一批实力强、服务好的建筑工程保险企业
要加大对建筑工程商业保险企业的支持和培养力度,为其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信贷支持,保险企业要善于创新,挖掘建筑工程行业保险的价值,提供险种更为丰富、精细,让建筑企业感觉到投保就是购买服务,投保就是转移风险。
要强化对建筑保险企业的资金监管,确保投保资金被用于合法合规的渠道保值增值,严禁套取、挪用建筑工程保险金。规范保险行业秩序,避免建筑工程保险出现广告多于服务、忽悠多于承诺的现象,打击虚假宣传和不符合实际的口头承诺。
同时,要培育建筑工程保险相关的产业链,要形成建筑工程保险企业、建筑工程保险相关的中介、法律服务、理赔咨询等相关产业相互协同、配合的完整产业链条。让建筑工程保险成为服务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开发价值高的行业。
(四)鼓励建筑施工企业提高法律意识
建筑工程保险往往是一个存在纠纷的过程,有纠纷就要有调节、有界定、有法律。建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力和实际,设置法律事务部门,聘用专职法律顾问等方式提高法律意识,法律意识要贯穿工程保险分析、投保和理赔的全过程。法律意识的提高,一方面为建筑企业主动购买强制性保险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五)建立建筑工程保险机制评价体系
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保险机制的评价体系,对大到整个国家、一个省市,小到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的工程保险机制的完整性和运作效率进行评价。要有完善的评价指标、合理的评分准则和闭环的改进与提高机制。
工程保险机制要按照不同的主体和需求建立,在国家层面建立覆盖全国的工程保险机制,地方要建立覆盖全部辖区的机制、施工企业、保险企业等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工程保险机制。
各个机制之间要通过职能和业务指导关系有效衔接,且每个体系都能形成考评-整改-提高-再考评的闭环运作体系。使得保险机制体系要符合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和不同企业的发展需求。
考评指标要具有代表性、全面性,既要抓住能衡量工程保险机制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又要权衡统筹全面性、系统性,不同指标设置不同的权重,这样使得考评体系指标更加覆盖全面、重点突出。
(六)强化劳务分包市场监管
社会保险是全部职工和居民的权利,也是建筑工程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建筑行业从业的农民工、临时工等主要以劳务分包的形式管理,加强对劳务分包单位的监管,为务工人员按照法律规定购买社会保险和以外伤害险。要教育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从事危险作业的工种强化保险意识,既要得到工资性收入,也要享受医疗、工商、生育、失业等保险,获得必要的社会保障。规范劳动合同管理,严格按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签订劳动合同,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结论
建筑工程保险机制是保障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为建筑企业风险转移和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人身权利提供了保障。针对我国建筑工程保险起步晚、发展较快、建筑企业保险观念和对建筑企业的监管效率有待提高等现状,要通过完善建筑工程保险制度体系、规范保险投保和理赔流程、培育一批实力强服务好的建筑工程保险企业、鼓励建筑施工企业提高法律意识、建立建筑工程保险机制评价体系、强化劳务分包市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建筑保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建筑工程参与各方的设备、机械、人员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减少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法律纠纷。
参考文献
[1] 刘琦娟,邱湾谋,康东坡,蔡雅婷.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和工程保险机制浅析[J]建筑与发展,2011(2):78-80.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中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技术,也日渐成熟起来,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与措施。
二. 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1.建筑工程前期勘查需要信息化技术应用建筑工程的初步勘查,要根据不同的建筑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外在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自然环境等各方面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勘察。前期勘察的是否全面,直接关系后期建筑工程的施工是否顺利。此时,信息技术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的信息技术关于地质勘测辨别,气温气候的侦测以及建筑结构的合理都给与了充分的科学分析,模拟了日后建筑施工可能出现的症状。有效地预防了各种事故的发生。
2.建筑施工的产品多样化,需要实现标准化建筑物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用途的不同,以及工程结构,材料的价格、施工的方法的不同,导致建筑设计产品的多样化,这就需要一个系统的管理制度能够正确无误的将这些多样化的产品分开并确保能够轻易地找到,信息化技术为其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于任何行业而言,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统,建筑工程也不例外。对于建筑工程产品的多样化能够以合理的方法将起分类并容易区别,这是传统方法难以做到的。
3.建筑施工周期长,技术复杂需要现在化信息技术配合
建筑施工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技术,加上建筑施工经常要根据建筑结构的情况进行多种的配合工作,所需的设备和物资极其繁杂,从而导致施工管理难上加难,而且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机械化较低,人员的配备就显得重要。再次,对于工程建筑而言,周期长是这个行业所具有的特点,也是他的弊端之一,同一工程从建筑设计到建筑竣工,一般都要经历一年四季的不同环境影响,为了简短施工的期限,降低施工的难度,利用信息化技术相配合,可以加强各个工程步骤的联系,使得不同的施工单位或不同的工种之间相互配和,减少施工的难度。
总之,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施工的进行信息技术必不可少,他是建筑工程管理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没有信息化技术的相伴,建筑施工管理则倍加艰难
三.存在的问题
1.现有软件应用范围不广,相关软件的开发合作不理想现有软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前期,如招投标、造价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过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软件较少;软件开发缺乏统筹规划、选题雷同,多属低水平重复开发。再加上软件开发方在短期内难以熟悉建筑企业的内部管理细节,过分追求软件开发项目进度、追求市场利润,难以为企业量身订做。
2.人才匮乏
工程管理企业信息化的开展,需要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且相对稳定的信息化队伍,这些人不仅要掌握企业的管理知识,还应具备扎实的信息管理理论。
目前,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结构存在以下问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亟待提高。高层次的智力资源严重短缺,特别是应用与创新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3.观念的差异
建筑领域一线很多工作岗位,由于长期技术含量不高,多数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依赖于传统的经验和手段,受到传统工作方式及观念的影响,很多工程管理人员一时还不太适应信息化工作的有关要求,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再加上部门没有信息化的要求,导致很多员工都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给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4.制度的落后
企业缺乏一套/系统的、与企业管理结合紧密的、并且操作性强0的信息管理制度与运作机制,最终导致信息化系统的实施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持而进展乏力。最近,某大学研发出用于工程质量监督的PDA系统,实现了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全面应用现代化信息采集、传输、处理技术,对施工技术、施工管理、质量监控等领域,进行动态的、实时的、符合客观性标准的监督控制。但目前要推广起来,尚有难度。
5.地区行业标准的独立性
由于大、中型建筑企业所分布的范围是很广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建筑行业标准,如广西虽与广东相邻,但标准不一样,这两个省份与全国其他很多省份或地区的执行标准也都不尽相同,使得开发的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大大减小,使得软件开发商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同时,也极不利于企业自身开展信息化方面的工作。
四.完善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策略
1.确定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目标
建设部先在国家重点投资工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进程,如以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全部信息实现无纸化,项目的有关各方利用网络以及电子介质进行信息的提交和接收,所有信息均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共享和利用。
2.各有关方面要协调行动起来
各部门要通过不断加快建设电子政务,建立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通用平台,提供规范简便的信息化应用操作人机界面。同时还要加大科技投入,开发和推广软件工程的高科技产品,鼓励优秀软件的开发和优秀软件企业的发展。
3.要突破认识上的误区
特别是要克服“信息化就是买点硬件和软件,开发点软件”这种认识上的误区,而要真正使各种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结合,提高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加速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建筑业竞争力。
4.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没有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就没有企业的信息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
计划统计、合同预算、材料管理、机械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流程管理、系统维护等方面。它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一个相互协同工作的软件平台,实现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信息、安全的目标控制.加强工程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促进工程项目管理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
5.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同类型企业必须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确定本企业的信息化主线、突破口切不可盲目照搬。目前,大部分企业还只限于使用财务管理、工程招投标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单项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水平低, 信息化的总体水平不高。今后,企业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和完善已有的信息化工作成果,推进专业业务系统的流程优化与再造:同时结合公司新的发展战略,展开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化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能够充分享受政府及社会的公共资源,参与社会电子认证体系、现代金融支付系统和信用系统、网络公共服务系统。
五.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是一场建筑业的革命,不仅可以提升建筑业的整体形象,还能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目标的确定,突破对信息化技术认识上的误区,并且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中能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信息化技术真正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使这个工具为建筑行业谋求发展,实现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建《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5(04)
[2] 王伟《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