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网络安全教育范文

初中网络安全教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网络安全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网络安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网络信息安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内容的发展与更新速度非常迅速,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阔,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则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将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所有知识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优化处理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实际需要

网络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与之相关的新名词、新知识、层出不穷,由于这门课程的起步较晚,再加上传统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导致教学中的可用素材往往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需要教师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与延伸,帮助学生尽早了解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前沿信息。教材内容只是提出一个大体的教学提纲,为了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还需要我们教师进行优化处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去粗取精,使其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能培养学生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的热情和动力。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知识体系的完善上,而忽视了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教学内容丧失了时代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我们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岗位技能素质的锻炼上,使教学能够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其次要与时俱进,关注时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将网络上的安全技术以及安全事件补充到教学内容当中,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例如,引入《今日说法》中涉及到的网络安全案例,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体现知识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学内容应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师所补充的教学内容,不但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能将相关知识融入趣味活动中,恰当把握知识的切入点,同时选择多样化教学手段,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设计有趣的实验环境或演示环境。例如,给学生演示在局域网中出现的ARP 病毒,可以使被感染的系统显示各种中奖信息,诱使浏览者点击链接,从而被迫接受更多的垃圾信息。这种病毒的攻击模式比较新颖,而且演示过程比较美观,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在拓展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合理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教学“安全攻击防范”时,我们不能苛求中职学生在这一方面达成很高的造诣,但是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多多接触相关的安全防范工具,如:防木马软件、防病毒软件、防火墙软件等。

2 采用有效任务教学,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实践证明,逼真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实现理论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任务,通过探究实践,学生会明白逐步解决问题的道理,从而学会将一个整体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降低任务的难度,最终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不断尝试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经验,从而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就会激活这部分经验来帮助进行新知识的推导分析,将新知识进行“同化”处理,这样不但使学生具备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对经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了检验,从而促进知识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在任务教学中,教师可以要鼓励学生借助多种渠道,比如查阅文献资料和上网搜集等来帮助形成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案,来证明自己具备构建知识系统的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学习任务不能脱离教学目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角色,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方向,积极参与探究过程,保证任务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目标即方向,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清楚做什么?怎么做?拥有明确的方向学生才能去寻找新旧知识间线索,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和知识框架的重构。除此之外,我们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任务的开放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去探究、去发现,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和动力,实现任务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3 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为了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应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协作探究,使教学能够朝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另外,出于网络安全这门学科自身的特性,很多任务都需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来完成,有时候既需要小组内部交流协作,有时也需要组间进行合作探究,所以,我们要将分组学习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教学目标为主线,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保证小组的人数既不能太多影响学习的正常效率,又不能太少以免影响学习任务的正常开展,所以,在小组分配过程中,既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更需要让学生自由组合,民主推选小组长,以组长为中心,有序的开展学习活动,这样一来,学生才会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学生间优势的互补更好地完成任务。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有时也应该适当的介入学生学习活动当中,及时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明确探究方向,理清学习的重点,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高效的完成任务,另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实现突破和发展,丰富意义构建。

4 实时演示与实例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要避免单纯理论说教,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兴趣的保护,也容易使学生思维出现混乱,造成知识点的混淆,不利于长久记忆,所以,我们应该将实时演示与实例教学相结合,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实时教学,给学生一种拨开云雾的感觉,强化知识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修补操作系统漏洞时,教师可以以一台没有给计算机操作系统及时打安全补丁的电脑为例,利用仿真黑客攻击软件对计算机密码进行非法修改,从而将原本枯燥的理论课变成一堂生动的实践课,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的展现在学习面前,增强学生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好网络安全技术的决心,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后续教学活动就能够游刃有余了。

总之,在职业学校信息网络安全教学中,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全面了解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及时跟踪和关注最新动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林国,周苏.信息安全技术的教学改革与实验创新[J].计算机教育,2008(16).

[2]黄波,米佳.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1).

[3]潘锦.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教学中虚拟机技术应用的探讨[J].成人教育,2009(12).

[4]郭艾侠,万艳春,潘春华.《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设的探讨[J].农业教育研究,2009(01).

第2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 校园网络 安全现状 中期报告

一、课题研究情况

1.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三通两平台的不断建设,绝大部分中小学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更是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细致深化。而校园网络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进展及效果。随着互联网的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在教育信息化中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各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相继建成或正在建设校园网络。教育部在《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也指出“实现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5%,中10M以上宽带接入比例达到60%以上为学校”。可见在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基础教育阶段对于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还较低,甚至根本无基本的网络安全意识。因此,本课题通过研究J市基础教育网络安全现状,希望发现基础教育网络安全常见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2.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研究区域范围内的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基本情况,进而了解当前基础教育在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结合数据分析,分析当前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本地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的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掌握基础教育校园网络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并针对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为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提供参考,并期能为本地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建设提供参考数据。

3.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掌握当前J市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的基本状况和网络应用现状;

(2)分析当前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安全风险;

(3)影响区域内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状况的成因分析;

(4)针对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的状态提出相关建议及意见;

(5)总结当前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现状,提出在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环境下可行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二、课题研究已取得成果

1.完成网络安全相关理论学习

通过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相关书籍学习,学习网络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学习,从理论层面上引导课题成员对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加深课题成员对于网络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并了解基础教育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2.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

结合前期理论学习,参考大量文献资料,课题组完成了《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现状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的编制。整个调查问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校园网络整体情况的了解,主要研究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及硬件构成;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校园网络安全状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实体安全、软件安全、管理安全等方面;第三部分主要调查校园网络应用情况,对于校园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其中,第二部分是问卷的核心,通过实体与环境安全、组织管理与安全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网络与通信安全、软件与信息安全、无线网络安全几个维度展开调查,对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三、课题创造性成果说明

结合实际情况,本研究创新之处是预期能够发现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中校园网络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发现当前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困难,能够针对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中校园网络安全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引起大家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中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

1.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常见安全隐患

(1)无专业网络管理人员

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学校无专门的校园网络管理人员。网络管理人员由非专业人员担任。

(2)无专用的网络机房

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网络中心。校园网络核心设备摆放环境随意,无任何安全措施。同时设备之间的链接也比较混乱。

(3)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基础校园网络由于起步迟、发展慢等原因,目前在基础教育校园网络环境中,校园网络安全意识还较淡薄,整体上对于校园网络安全并无相关概念。

2.基础教育校园网络安全常见措施

(1)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完善网络管理制度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需要合理的应用。因此首先要从意识上重视校园网络安全,只有具备了校园网络安全意识和完善的制度,才能合理应用相关的设备、技术。

(2)设置合理的访问策略

第3篇

关键词:信息安全教育 对策 建议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亲密伙伴。虽然许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积极参加各种计算机技术等级考试,取得了各种计算机专业领域的认证证书,但在信息安全方面,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表现令人担忧。高校学生作为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高端人群,在技术上和知识积累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应成为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由于网络快速发展和网民低龄化的趋势,中小学生群体的在计算机安全方面存在的薄弱安全意识不容忽视。认清网络安全教育的严峻形势,努力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网民信息安全意识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庞大的人口基数成为网络的蓬勃发展的基石,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为网民数量的攀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此大规模的网络应用群体,使信息安全问题成为网络安全工作者必然面对挑战。

《报告》显示,由于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成熟化发展,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2010年中的41%。30岁以上年龄段网民比例上升,一方面,说明我国信息化进程中所覆盖的群体范围较广;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安全教育工作的非同步性,导致多数网民重应用轻安全,给信息安全带来极大风险。从时间上来看,30岁以上网民多数在2005年以前接受正规教育,由于当时的条件和环境限制,难以对当时的学生从网络安全方面进行足够的宣传教育。

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网民学历结构呈现了低端化趋势。截至2010年6月,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而且这一群体比例的增速超过整体网民。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占比继续降低,下降至23.3%。分职业看,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如此大比例的学生网民群体,如果在校期间得不到良好的网络安全教育,那么当他们步入工作岗位以后,势必会成为网络安全的弱势群体,给未来网络的安全性带来隐患。中国今天的网络环境的严峻形势与2005年以前网络安全教育的薄弱与缺失不无关系。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如何在当前环境下为在校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提供帮助,是信息安全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研究,网民中85%以上的用户在提交个人信息时,虽然对信息安全问题存在顾虑,但为了获取免费服务、免费产品,或者为了认识更多的朋友,仍还是会在网上填写个人的真实信息。仅2010年上半年,就有59.2%的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遇到该类不安全事件的网民规模达到2.5亿人;30.9%的网民账号或密码被盗过。之所以存在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窘境,与用户自身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缺失有关,也是过去网络安全教育不足所带来的后果。一方面,多数网民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少数网民存在作恶心态,企图通过病毒、木马等所形成的利益链条中获益,存在作恶行为,导致网络安全形势严峻,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另外,由于即时通讯、网络安全领域出现了一家独大的情况,广大网民面临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窘境,2010年11月,腾讯QQ和360出现的纷争可见一斑。网络安全基础教育的缺失为厂商的全方位垄断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对策及建议

从各项分析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的现实清晰的告诉我们,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已经不是未雨绸缪,而是亡羊补牢。虽然网络安全问题不可能随着网络安全教育的提升而消失,但随着网民网络安全意识的提升和网络安全技能的增强,中国信息安全整体水平将大幅提高,由于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和网络安全技能缺失所带来的损失将大大降低。

那么如何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先,加强在校生网络安全教育,让未来的中坚力量打好基础;其次,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宣传教育;第三,借助专业网络安全机构力量,强化和提高网络安全教育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在校生网络安全教育

当前许多高校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仅仅停留在保管好密码、安装杀毒软件这一基础层面,许多学生对定期修改密码、定期升级杀毒软件这些基本安全要求或者置若罔闻,或者完全依赖软件自身功能实现。而对于病毒、木马完全依赖杀毒软件的识别和判断,对于邮件中的附件缺乏基本的识别能力。在诸多钓鱼网站面前更是缺乏辨别能力,上当受骗的例子屡见不鲜。高校学生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网民群体。目前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仍停留在重应用操作轻安全培训的水平上,对学生的考核过程也以应用操作为主,缺乏对网络安全知识的考评,从指导方向上导致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漠视。所以从课堂教育角度加大网络安全知识的讲授程度,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增加相应内容,以必修和应知应会的形式让学生接受和掌握网络安全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2.规范信息安全宣传教育

以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下发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为规范,积极发挥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作用,加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升群众的信息安全意识,将群众的信息安全主动防御意识和法律观念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使安全意识和计算机使用水平同步提高,尽最大可能将计算机安全领域的法盲现象降低,避免无知者无畏的现象发生。

3.借助网络安全机构力量

高校教学环节中的信息安全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对于渗透、钓鱼等技术手段介绍较为浅显;对于当前发生的网络安全问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难以及时补充和跟踪当前网络发生的热点问题。高校和其他信息安全相关教育机构和宣传部门应与网络安全机构及时沟通,尽可能地将最新的网络安全热点问题和防护措施提供给高校学生和社会群体,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