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机械电子类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金工实训是理工科院校重要的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在分析金工实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金工实训教学在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邮电类高校学生金工实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进行了探索,提出了金工实训教学的改革思路。
论文关键词:金工实训;教学改革;创新训练
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是以“实践”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制造和创新等综合能力的一体化实训平台。金工实训是实现工程认知和基础工程、现代工程以及工程创新三个层次的训练。这三个平台根据培养方案的需求,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同时拓展到研究生和工程博士培养阶段。每个工程训练平台之间既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又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阶段(认知阶段、熟悉阶段和精练阶段)。各阶段可通过组合形成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所需的培养模块。在金工实训过程中,通过这种“模块”形成有效的工程训练体系。从需求的角度看,社会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和综合能力较强的工程型大学毕业生非常渴望,国家和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很多学校制订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论证”计划等,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在这种大背景形势下,许多高校纷纷成立工程训练中心,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工程场景的训练环境,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人才。以上所述的各种计划都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培养复合型人才,其具体内容均涉及到金工实训的教学改革,所以研究金工实训的教学改革也十分必要。
邮电类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实训对象,既要兼顾传统的金工训练又要体现出电子、通信类专业的特色。所以,在邮电类高校的金工实训中要做到有特色的针对性实训,就要求针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本文还对教学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相应的教学手段进行了研究,从而形成了金工实训教学的改革思路,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我国邮电类现代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金工系列课程教学中增加了现代工程中所需的新内容,删减了现有实训的过时部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高数控、加工中心等新设备实训的比重。以车、钳、铣、刨、磨、铸、锻、焊等传统实训方法为基础,引入了最先进的金工实训方法。结合21世纪的新型工业、企业要求具有综合性素质人才的特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破除陈旧的实践、实训模式,以锻炼本科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注重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改革实训的教学内容,增加现代技术的含量。
1.结合社会需求,增加特色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具有专业技术特色的实训业务
为增强培训中心的特色,将实训中心的加工装备建设过程分成了多个阶段。在一期建设中,注重传统设备的积累,确保教学中不丢传统知识;在二期建设中,增加了数控加工设备,包括数控加工中心、PCB电路板加工中心、数控系统、机器人示教系统,使学生在了解各种先进设备的同时能够有更开阔的眼界,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在三期建设中,将数控系统和示教机器人教学与学院科研联系在一起,结合研究方向,学院的科研团队设计了一些控制系统,研制了一系列特种机器人,建立了示教机器人实验室、工业机器人实验室。
2.进一步加强引入现代化的设计方法、加工手段和制造工序
即将最先进的现代化理念融入到大学生的金工实训教学中。现代化的设计方法,如并行设计,是在设计产品原型的过程中就开始考虑材料加工的各种工艺过程,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开始进行市场调研、产品需求分析;在产品概念设计之初就考虑原材料计划等环节。在综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先进的加工和制造,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节省加工成本,增加产品效益。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白:机器的制造既要着眼于工厂里的生产、制造活动和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又要建立起现代化制造的大工程观念,保持大局观,建立正确的总体目标。
3.支持个性化的产品设计
通过特殊产品的设计、加工和制造,使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得到提高。在这个过程中,需增加生产实习中学生作品的类别。如果仅仅包括几乎贯穿全国工科高校实训的小榔头产品,金工实习的内容就显得十分单一,学生的思路也太狭窄。应该做到在教师设置的产品造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并加工自己感兴趣的产品,但该产品必须要经过指导教师的检验,确保达到紧扣教学大纲和切实训练的目的。
从生活实践可知,应用现实中实用的产品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兴趣,也更容易让学生分析和理解。把学生的设计、产品的加工工艺和制造的任务融入到解决具体的实际工程问题上来,使学生更多地在真正的设计工程和加工环境气氛中进行实践活动。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锻炼,指导教师应该更合理灵活地安排课时,在课程刚开始就布置各种作业,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整个实习过程中的任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分成多个小组,也可以相近的几个小组联合在一起组建成模拟公司,也便于把最初独立的分散的设计方法、加工手段融合成一个整体,使之贯穿于生产实践的始终。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努力创新的综合能力。例如:第1组负责产品的设计(设计部),第2组可负责工艺方案的制订和编制(模拟工艺部),第3组负责实践加工操作(模拟生产部)。每个小组在“生产”过程中都应与指导教师做好充分互动,在交流期间不间断地修改、完善本组的方案,最终由指导教师把关,各小组之间互相监督、检查(模拟质检部门)。应用这种分组的形式能够做到从构思到设计图纸(包括加工工艺、加工工序)再到制造零件、部件,乃至整个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都在“模拟公司”中进行了训练。学生经过“模拟公司”的实践能够进一步整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践生产中,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同时,采用几个小组联合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讨论和检验,能够让学生在产品质量控制、培养协调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模拟锻炼。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对产品模块化分析的能力,了解个性化装配、个性化订制过程,建立个性化设计的思想,每个小组可分工设计不同的产品或零部件,最后组装成各种功能成品,即不同功能、不同性价比的产品,这样可以满足社会对产品的多方面需求。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邮电类高校学生的学习、就业、工作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学科、行业特点,其专业设置普遍偏向于通信、电子、自动化和计算机类方向,这就要求邮电类院校在专业课的实训上一定要体现出自身的特点、突出特色。根据用人单位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殊技能的要求,邮电类高校金工实训根据专业的特点实行了分类式、差别式的教学方法。
1.机械电子工程类专业、精密仪器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类专业
以上几个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侧重于机械设计基础技术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根据往届的经验,建议实训的时间至少达到4个星期。在实训的初期,应全面地参加各种基础工种,包括车、钳、铣、刨、磨等常规的切削加工实训,这样学生可以对传统的实习内容有了总体的了解;在实训的中期,适当参加铸、锻、焊与热处理等基本的热加工、热处理等实训,可扩大学生在金属材料方面的知识;在实训的中后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完成相应的数控加工实训,包括数控程序的编制、计算机仿真、现场的加工实验,可使学生掌握各种先进的数控加工方法。在数控实训过程中,还应安排自主的产品设计和加工,可独立完成,也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新训练。总之,在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实训中,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和特色。
2.通信、自动化、电气和计算机类专业
通信、自动化和计算机类的实训应注重特色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数控加工操作、加工中心操作、控制系统的设计。在实训过程中可多使用PCB电路板加工中心、机器人的专业加工、机器人焊接,结合电子设计软件进行机器人示教系统实训。另外,可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示教方法。在进行专业加工训练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联系大型企业来进行参观性教学,为避免影响正常生产活动,可进行视频和参观结合的方法。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先进的装备展(如机床展、宝马展),这样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外、国内先进的制造装备,以弥补学校对传统加工装备投入的不足。在通信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实训中,要突出特色,做到精益求精。
3.管理类、经济类专业
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重点是了解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加工设备,从总体上认识生产作业中所运用的加工方法、工艺、工序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的成本控制、物料管理和产品数据的管理。针对邮电类高校金工实训的基本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结合管理类专业学生特点,在教学环节上应当降低实训过程中加工操作技术方面的要求,更侧重训练学生在生产制造过程方面的管理水平,着重要求撰写制造过程的成本预算、决算、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实践报告,并学会进行产品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合理性论证。要从管理的角度重点培养学生的成本意识和质量意识,在实训过程中始终向学生灌输经济效益是所有生产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企业或部门的一切加工活动必须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标进行,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综合产品的开发成本、市场需求、产品质量、销售和利润等经济指标的概念,并将这些指标与生产实践相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提高生产效率与确保加工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训过程中的教师引导和训练,使邮电类高校学生了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成本管理的运作情况直接影响生产过程是否顺利;让学生清楚企业产品质量是企业的命脉,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查找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并对不良因素及时分析形成的原因,找到最优解决方案。在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实训中,要求学生了解产品生产过程,弱化加工内容,突出产品质量、管理和销售内容。
【关键词】创新驱动;机电专业;人才培养
1培养模式优化
(1)通过调整课程结构,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努力优化机电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发现在现有的讲授过程中,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课本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课本中的典型案例在当前实际应用中已经淘汰或者被优化,并且缺少实体支撑,学生理解起来过于抽象化。针对此问题,在所有可能涉及到实验的课程做出改动,在每一章每一节理论课程都穿插对应实验,做到理论一讲实践跟上的效果。另一方面,对课程内容重复的情况,切实有效调整课程中的侧重点,对于重复涉及内容,采取课堂互换,即学生对于内容进行回顾,老师予以纠正和补充。(2)建设智能平台,模块化培养人才,我校通过引入国内优秀的师生共享资源平台,有效地利用课程平台,主要由老师发起,将专业学习中涉及到的多方向、全方位的线下网络课程和课程资料进行共享。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将补充的知识内容模块化,根据学生兴趣进行自主扩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课后回顾能力,线上讲授,线下补充。(3)教师带队培养系统化实践训练,专业教师本身科研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增强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也是更好引导学生强化创新意识的首要条件。教师把自己科研创新思想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平台,培养训练优秀的学生团队,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包括以项目为训练载体、以高年级帮带低年级为特点、多专业相互交叉为应用等在内形式,致力于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团队内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知识交流,积极推动学生进行合作;以“高带低”为任务,即增强团队内协作能力,又加强高年级的实际应用能力。工科教师实践训练离不开产学研结合,而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齐齐哈尔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这里是黑龙江最重要的机械加工生产基地。机电工程学院作为工科学院,历来重视与相关企业的紧密联系,积极响应齐齐哈尔市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需求,把学生团队建设纳入到实践训练中去。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双赢关系,保证校企合作成功。学院聘请中国通用集团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董事长作为学院院长,进行扎实的合作推进。学院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出去,同时把先进的实践经验领进课堂,努力加深产学研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提高了自身扎根地方服务的能力。目前已经和相关企业建立了黑龙江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以便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共同申报科技创新和攻关项目等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培养人才团队的主体单位,完成好自己的教育使命,建立新型的机电专业培养模式。
2培养内容革新
以目前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如果机电专业学生单一的学习课本内容,势必会导致学生缺乏行业先进意识以及和现实产业的脱节,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滞后于产业最新发展的严重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钻研与应用,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以科研创新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根据机电专业的核心能力需求,结合教师和学生团队与企业之间的需求对接,把学生实践过程融合到企业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过程中,精选相关专业课程,构建与企业相适应的专业方向。对于我校机电方面的主干课程,主要分为机械设计、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床电器与可编程控制技术,围绕主干课程通过开展课程群建设,优化和整合课程群内各课程内容,打造与学生团队研究方向相适应的基础理论课程群,更加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强、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团队应用型人才。图1为我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围绕四门主干课程建立的课程构架图。通过设计和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块,革新优化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外工程师的师资队伍建设。(1)开设现场工程师课程,鉴于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在机床行业专业上的技术优势,部分专业课程可由专业任课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设计和完成。比如数控技术与编程、机床电器与可编程控制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与专任教师共讲一门课,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结合起来,课后企业工程师带队,进行企业实地化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提升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加强实验动手能力。(2)校企合作新方式,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目标面向企业化订制,增强实践效果。针对企业需要,结合市场现状,整合资源,指导课程学习方向,建立的专业课群体系要满足社会需要。(3)双向选择学习法,课程体系建设需要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兴趣方向和专业课程方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帮助学生实现兴趣和专业方向的统一。(4)方向结合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课后实验结合实际项目来设计处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5)反馈机制,通过学生讨论和生产实习以及机电专业课程设计的效果分析,对教学内容革新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行分析比较,客观地评价实践成果,并作为效果反馈,持续推进改革的深入。
3培养成果深入
教师为引导建立的学生科研创新团队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团队的这种集体式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打破传统教学学生单打独斗的格局,学生和教师、企业之间相互传递科研思想、互动性强,把各方需求和想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时利用好学院开放性实验室和企业生产车间,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也有利于各个学科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科研创新团队的合作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在三方共同参与指导学习机制下,无论是在校教师还是企业工程师,角色具有多样性,不仅是指导者,更是科研项目促进者和协调者。同时,在协助项目创新团队的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导师的综合素质,做到相互进步。就本团队近年的培养结果来分析,每批次成员培养年限为1-2年,低年级同学在进入团队后与高年级成员进行学习,参加知识技能的学习研讨,而后进行深入实践,积极参与到检验实际能力的比赛中。已连续5年参加了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赛,另有齐市“五小”比赛、黑龙江省3D建模大赛、第五第六届“互联网+”创业大赛等项目的比赛,近年三年取得省级立项2项、校级立项两项、专利两项、论文数篇、另获优秀奖、杰出奖等优异成绩(见表1)。就各批次成员的实际生活学习情况来看,成员的学习意愿强烈,更加促使学习成绩的进步,在进行各种类型的课程设计时,完成效果更好,内容相对更加完备。在回访中了解到,团队中毕业生到了企业后学习能力更强,企业反馈评价更高。
4结论
综上所述,从制造业区域大国逐步升级到制造业强国的道路上,对人才的需求从未停止,尤其对于制造类人才的培养,为实现转型升级储备人才,满足产业需求,需要培养出一批实用型人才。对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从课堂出发,加强师生交流,学生熟悉教师科研方向,教师了解学生特长和兴趣,共同促进课程改进,完善教学培养方案。其次,应当利用好现有资源,线上线下结合,使学生能够接触和了解更多的学习内容,突出学生的兴趣与培养方向,有利于学生自己树立目标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工程师、教师之间建立稳固的三角关系,更加深入地研究高等教育中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接中国“2025”计划,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最后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尤其以团队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实现优势互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后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具有导向性作用,同时紧密联系了毕业的最后阶段——企业实习,实现从在校生到企业人的完美过渡。专业培养需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将现行的理论学科进行整合,划分培养方向,优化升级传统的工科专业,以新工科的新理念与新模式着力培养复合型机电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莹.德国工业4.0视角下中国智能制造类人才培养探索[J].科学大众,2018(9):60-61.
[2]赵晓燕,刘攀,张虎,等.多学科融合的新工科机电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学研究,2020(3):88-90.
[3]周刚毅,李国平.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机电模具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7(6):105-106.
[4]崔鹏伟,阴伟锋,杨富超.以工作室为载体的机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9):22-23.
[5]杜巧连,王笑,李星云.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4):127-128.
关键词:微纳制造技术;课程互动平台;学科交叉;教师职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097-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正在从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微纳米加工技术对于提升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微纳米制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微纳电子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本文结合笔者在武汉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讲授《微纳制造技术》课程的经验,对《微纳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简单的论述并就新时期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提了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微纳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情况简述
1.课程定位。《微纳制造技术》是一门为电子信息类和机械电子类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重点讲授各种微纳加工工艺,如扩散、光刻、刻蚀、纳米压印技术、晶圆键合、化学机械抛光、激光剥离、电镀等工艺。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微纳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内容。微纳制造技术内容包括晶圆清洗、扩散、离子注入、热退火、光刻(包括光学光刻和非光学光刻)、刻蚀(包括干法刻蚀和湿法刻蚀)、沉积(包括物理沉积和化学沉积)和晶圆键合等工艺。因此笔者在讲授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科研情况对基于Si材料的第一代半导体器件、基于GaAs材料的第二代半导体器件以及基于GaN材料的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工艺进行详细的介绍,引导学生将课程讲授的内容与半导体器件的加工过程紧密联系起来,并综合运用微纳米制造工艺制造半导体器件和微机电系统。
3.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研究型大学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们探索知识的兴趣,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课程讲授过程中让本科生到相关企业的工艺车间参观,同时邀请工业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给本科生讲授工艺流程,让学生对微纳制造流程有个大致的了解。其次,课程讲授过程中可以从最新的与本课程相关的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中归纳总结出问题,形成习题或作业,让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思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另外,及时从最新的微纳米制造的文献中挑选一些优秀的中英文论文,让学生将微纳米制造技术中涉及到的单项工艺的中文表达和英文表达对应起来,同时加强对学生中文和英文写作能力的训练,让他们有能力将自己的想法用英文和中文完美的诠释出来。在授课过程中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投入更多的课外时间到学习中。
作为阶段性任务,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可以吸引本科生进实验室,从教师主持的与微纳米制造相关的国家级课题中凝练中一些小课题,让学生设计器件结构,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的微纳米制造单项工艺进行集成,制造出所设计的器件,让本科生体验到科研的乐趣。
二、提升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再思考
科学技术不断向前推进,学生必须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而以微纳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涉及到物理、化学、材料等领域,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微纳技术加工》授课过程中,笔者除了精心制作上课课件,花费时间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基础知识,还采用企业参观、课题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但学生普遍感觉课程太难,学习效果不佳,要适应未来的发展,大学教育必须不断反思并作出相应改进。
1.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逐步完善课程互动平台。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常在书本上做笔记,当碰到不懂的问题时,一般在课堂上问老师,特别好学的也可以在课后通过打电话或者发邮件的方式问老师,但碍于担心打扰老师的考虑,采取这种请教方式的学生很少,很多学生就自我琢磨或是直接放过了。另一方面,同一个问题可能被不同单位学生提出来,如果这些学生都通过打电话或者是Email的方式问老师,授课老师就需要对同一个问题,接听几个学生的电话或者是回复几个学生的Email。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最先提出一种叫nb的交互式学习系统,并被美国的很多高校所采用,nb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授课教师和全体学生的智慧,通过简单的鼠标单击操作,学生可以对教师上传的课件进行注释,每一个学生对课件的注释都可以被其他学生看见,最后nb系统会把所有学生对课件的注释进行汇总。通过使用nb系统,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被参与课堂学习的其他学生回答。通过类似nb网络系统,授课教师可以和学生产生充分的互动,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授课教师的回答,学生之间针对某个问题的讨论都可以详细的显示在课件上面,这样可以让所有参与课程的学生都看到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讨论。
2.顺应学科交叉发展需要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学科交叉是当今学术界发展的趋势,纵观当今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出现,大多产生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高端智能装备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的复杂系统,涉及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力学等多学科,存在多尺度、多物理量耦合。可以说,技术进步到一定阶段,工程问题往往变成科学问题,交叉与综合是研究性大学工科专业发展的方向,从而顺利实现从工程技术到工程科学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的本科教育一直按专业招生,分专业培养,当前划分过细的专业教育显然难以承担当今高等教育的使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生是未来从事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本科教育的应当是使学生拥有在未来获得不断发展的基础知识,工科专业夯实基础课程的教学势在必行。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微纳米加工技术可以提高加工的精度,通过微纳米加工技术制造出微纳米尺度的器件,可以研究在微纳米长度下材料的力学特性。
3.适应时代需求 重新定位教师职能。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渠道多样化特征非常明显,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更多的应担负着学习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首先,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领路人。教师利用自己对学科发展的全局把握、深厚的知识底蕴和工作阅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等手段,刺激和引导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一方面,教师需要精心制作资源,采用引导法、教授法、案例法等多种教学方式,传授领域基本知识,让学生以尽量短的时间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了解行业基本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方向;另一方面,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与学生一块学习行业前沿知识,探讨知识本质,加强讨论,共同进步,师生携手共攀科学高峰。再次,教师是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导师。研究性高等学校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系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具备创造性地解决所学专业领域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培养学生进行早期科研的能力,激发本科生的创造潜能,利用教师的科研力量和实验条件,适时引领优秀学生进入实验室,早日接触课题,培养独立的科研精神很有必要。课题的选择既要考虑本科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要兼顾创新能力的培养,过于简单没有锻炼价值,过于复杂又容易打消学生进行科研的积极性,教师不应过分看重本科生的科研结果,而应更在乎学生的积极性和进步程度。
三、结语
微纳制造技术是近年发展迅猛的一个研究方向,其涉及内容庞杂,且具有侧重工艺和工程实践等特点。本文首先就微纳制造技术的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并通过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就如何提升学习效果,提出了加强基础理论学习,通过网络交互系统进行学习,通过学科交叉拓展知识面等方面提出自己一点浅显的体会。
参考文献:
[1]彭万波.微纳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9,45(2).
[2]张山林.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创新人才培养视角[D].武汉理工大学,2013.
[3]赵韩强,赵树凯,余沛明.浅谈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型教学模式[J].高等理科教育,2007,(3):101-104.
[4]金一平,吴婧姗,陈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和成功实践――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强化班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3):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