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血压确诊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单位: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医院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1]。现高血压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病的卫生宣教,防治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是社区基层医院的工作重点。我院对2008年12月份至2009年12月份在本院确诊的5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社区干预措施治疗高血压病的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份至2009年12月份在本院确诊为高血压病并接受该研究的患者共有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高血压分级等一般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无高血压并发症发生。
1.2 研究方法 患者初次确诊为高血压病并接受该研究时,应完善详细信息并建立电子档案存档。根据分组情况,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药物治疗外,给予多种干预措施。随访2年,每个月定期到本院复查血压,记录存档。2年后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远期高血压;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也被简称为妊高征,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中、晚期妊娠妇女,该病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对孕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具有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相关学者对妊高症治疗以及护理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多,但是国内外鲜少报道妊高征未来诱发高血压的可能性及其危险系数,因此探讨分析PIH患者是否是诱发远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于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探究价值[2]。为进一步探讨分析PIH和远期高血压之间的危险联系,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0例PIH患者和600例非妊高征患者出现远期高血压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PIH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妊高征的诊断标准,病例入选标准:①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孕前并没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肝肾疾病障碍史、糖尿病、冠心病等内科疾病史。③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胸闷、头痛、头晕、昏迷、抽搐等症状。50例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30岁。同时应选取同时在我院妇科就诊的非妊高征患者600例作为对照,患者年龄介于24-77 岁,平均(41.3±3.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基本资料差异对比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分析所有患者身体状况、既往病史,了解患者妊娠阶段出现的各种疾病,妊娠高血压发生率、高血压征兆等情况。血压测量方法:取患者端坐位,取右臂进行测量,应反复多次测量直到患者血压稳定,在当天间隔60min后再测量1次。①高血压确诊标准:患者舒张压(DBP)在90 mmHg以上,或者收缩压(SBP)在140mmHg以上,非同日坐位测量3次或者患者血压情况持续出现这种情况,即可确诊为高血压。②高血压征兆:患者DBP≥90 mmHg,或 SBP≥140 mmHg。
1.3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2.结 果
2.1两组患者高血压确诊率、高血压征兆率对比。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确诊率(34%)、高血压征兆率(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分娩后高血压确诊率在不同时间间隔段对比。随着年龄的增长,两组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也随之上升,但是观察组在不同间隔时间段确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患者分娩后高血压确诊率在不同时间间隔段对比(n,%)
3.讨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大,关于妊高征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很多学者不仅专注于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临床护理等领域,同时也在思考妊高征和远期高血压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妊高征是否可列为远期高血压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已经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妊高征的发病率较高,据国外相关文献报道[3],妊高征发生率介于7.27%-8.99%之间,而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妊高征发病率稍微偏低,大约在5.58% -10.11% 左右。妊高症的发生和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孕期体重、孕妇的营养状况、心理压力、运动情况及产检次数等都有可能导致妊高症。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妊高征具体的发病机制,虽然临床已经研究出很多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取得的成绩较大,但是并没有研究妊高症是否会影响妇女未来的身体健康,是否会发生远期高血压的研究报道较少。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据相关研究表明[4],患者自身的性格、性别、食盐摄入量、吸烟史、体重指数、家族病史、肥胖程度、血糖、血脂、吸烟史等都会诱发高血压。为了提高广大女性的健康指数,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高血压发生率,研究妊高症是否也是导致远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组研究发现,通过对比非妊高症出现远期高血压的情况,妊高症患者未来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征兆发生率分别提高了28.3%、20.5%,这一研究结果和谢志红等[5]研究基本一致。提示妊高症可列入女性远期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为了加强预防远期高血压发生,应重点筛查分娩时妊高症妇女,加强女性健康知识教育,使患者意识到妊高征的危险性,指导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规律,尽可能避免各种导致血压升高的高危因素。
其次,本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不管是妊高症患者,还是非妊高症妇女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也随之升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几率较高。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老年患者极易出现高血压的观点。同时也提示,妊高征和分娩时间间隔越长,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也越高。但是统计妊高征和非妊高征妇女在间隔分娩时间20年以内、21 - 40年、40年以上各时间段的高血压发生率,结果妊高症妇女的高血压发病率均远远高于非妊高症妇女,再一次说明妊高征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妊高症是诱发远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应将分娩时出现妊高症的孕妇作为高危防护对象加强预防,平时也加大对妊高征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指导学生控制血压的基本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预防及自我管理能力,尽可能减少高血压发病率。
参考文献:
[1]黄涛,温永顺,张名福,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2,22(11):1349-1351.
[2]雷玉秀,李凤莲,王玉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 年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病例对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2(28):3943-3945.
[3]苏海.关注妊高征的远期转归[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15(3):180-182.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沈阳城区居民;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
作者调查了66例高血压前期沈阳城区居民的血尿酸 (uric acid, 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患病例数及患病率, 并与69例同期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75例同期参加本院体检、相同年龄与性别的健康人进行组间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连续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前期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1.2.1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②在沈阳市区居住5年以上。排除标准:①近期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及降UA药物者。②继发性肥胖、继发性HUA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各种肾脏疾病患者。本文实际入选高血压前期沈阳城区居民66例, 男38例, 女28例, 年龄41~83岁, 平均年龄(62.49±15.16)岁。另选择同期前往相同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该组入选标准符合1.2.1中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及全部排除标准, 该组入选69例, 男41例, 女27例, 年龄39~79岁, 平均年龄(61.37±14.40)岁。对照组选择同期参加本院体检健康志愿者75例, 男50例, 女25例, 年龄42~81岁, 平均年龄(62.64±13.495)岁。3组对象年龄与性别分布接近。
1. 2 方法
1. 2. 1 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①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高血压病确诊条件, 即在未用降压药物情况下, 非同天 3次血压测量值: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②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高血压前期确诊条件, 即在即在未用降压药物情况下, 非同天 3次血压测量值:收缩压在120~139 mmHg范围和/或舒张压在 80~89 mmHg范围。
1. 2. 2 血UA测定方法及HUA诊断标准 入选对象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ml, 室温静置30min后分离出血清, 并保存在-70℃冰箱成批检测。血UA水平测定采用酶比色检测方法。HUA诊断标准男性 > 416?mol /L, 女性 >339?mol /L。
2 结果
3 讨论
UA是人体内核酸代谢的最终产物, 发生HUA原因是尿酸排泄较少以及嘌呤生成较多, 或者两者都存在[1]。“高血压前期”概念最早为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2003年)中首次提出, 主要是指从正常血压到确诊性高血压这一过渡阶段。近年来, 人们比较关注HUA与高血压、动脉硬化之间关系, 但是很少研究血UA 水平升高与高血压前期有无相关性。因此, 作者选择了一组前往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前期患者为观察对象, 患者均接受了血UA 水平检查, 并与同期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同期参加本院体检、相同年龄与性别的健康人进行组间比较, 相关指标有血UA水平、HUA例数及HUA患病率, 统计数字结果表明, 高血压前期组的血UA水平及HUA例数及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都显著低于确诊性高血压患者。这些现象与国内一些作者不太多的同类调查[2-4]结果一致, 提示城区居民高血压前期就出现血UA水平升高及HUA患病率增加。
总之, 血UA水平与高血压病发病关系密切, HUA可能更多地参与了我国城市居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因此, 定时及时监测血UA水平, 并对高血压前期出现血UA水平异常者进行干预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范怀周,程映雪.高血压前期与血尿酸相关性的探讨.当代医学, 2010,16(7):77-78.
[2] 张海容,李亚芹,孙桂平,等.健康体检者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19(7):1147-1148
[关键词] 高血压;农村居民;知晓率;门诊医疗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b)-096-02
An 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and knowledge of hypertension of the rural residents In Jinchuan
WANG Zheng-bin
(Jinchuan People's Hospital,Jinchuan 624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realize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the penetration rates of the knowledge about hypertension in the rural areas residents in Jinchuan. The purpose was to provide a basis of working out the countermeasure for prevention and curing hypertension. Methods:To investigate the rural areas residents face to face in Jinchuan who were more than 15 years old and was made a definite diagnosis in our hospital during 2004~2006.Results:1 358 cases were diagnosed with hypertension, of the number(12 201) of 8.98% over the same period. In 1 358 cases,1 223 cases were the first diagnosed hypertension and have never been measured blood pressure, accounting for 90.06%; Referral and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more than once were 135 people, awareness rate was 9.94%,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Conclusion:Jinchuan rural residents in out-patient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rate, the awareness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Key words] Hypertension;The rural residents;Popularizing rate;Out-patient medical care
为了解金川地区农村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对2004~2006年在我院确诊的1 358例农村居民高血压病人就诊情况进行分析,其高血压病的门诊患病率、知晓率分别为8.98%和9.94%,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1 358例均为我院内科2004~2006年门诊确诊的农村居民高血压病病人,其中男1 125例,女233例,初诊1 223例,复诊135例,年龄18~76岁,平均47.3岁,皆因头痛、头昏、耳鸣、乏力、眼花、甚至昏迷等症状来院就诊,既往无糖尿病、痛风、冠心病、心衰、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和肾脏疾病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2质量控制
检查所用血压计为标准水银柱血压计,均经过计量认证。统一血压测量方法:患者测量前静坐5 min,取坐位,使肘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面,测量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每次测量3次,取平均值为记录值。
1.3诊断标准
按照1999年WHO/ISH制定的标准: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虽然底于140/90 mmHg者,亦应确诊为高血压。
高血压分(度)级,I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SBP)为140~159 mmHg, 舒张压(DBP)90~99 mmHg; Ⅱ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SBP)为160~179 mmHg, 舒张压(DBP)100~109 mmHg;Ⅲ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SBP)≥180 mmHg, 舒张压(DBP)≥110 mmHg。
对诊断为高血压的病人进行面对面的询问是否知道高血压及相关知识,并作好记录。
2结果
本期在我院内科门诊的12 201例15周岁以上的农村病人中,确诊高血压1 358例, 高血压门诊患病率为8.98%,其中男性1 125例,占总患病率的82.84%,女性233例,占总患病率的17.16%。135例病人知道自已患有高血压,知晓率为9.94%(表1);1 223例初诊病人中,经询问没有一人曾测量过血压,也没有一例病人知道什么是高血压,占本期门诊高血压病人的90.06%。由此可见,金川地区农村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均较全国平均水平为低。金川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以35~60岁为高发年龄段,男女基本一致(表2),分别占该年龄段男女发病率的82.84%和78.96%,是防治高血压的重点年龄段。
表1 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比较
3讨论
高血压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200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周岁以上居民中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人,达到本年龄段人口总数的18.8%[1],“九五”期间我国35~59岁的中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达到24%[2],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我国1991年对94万人普查显示,高血压人群知晓率为25%,其中城市为36.3%,农村为13.7%[3],InterASIA于2001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是44.7%[4],较10年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人们对高血压危害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高血压病的防治还面临众多问题,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居民中掌握高血压知识的人还很少,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测量过血压,更谈不上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普及高血压病知识及其防治任重而道远。
金川地区目前尚无相关高血压调查资料,通过对2004~2006年在我院门诊内科就医的12 201例15周岁以上的农村病人资料分析显示, 门诊高血压患病率为8.98%,与本地农村居民主动就医少有关。高血压知晓率仅为9.94%,较1991年普查数(13.7%)低3.76个百分点。本组高血压病人中,男性占82.84%,女性占17.16%,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本地男性好饮酒及吸烟有一定关系。35~60岁是高血压的高发年龄,男女发病年龄基本一致。低于35岁和大于65岁各年龄段的人群间的高血压患病率较低,这一点提示我们预防高血压要重点从此年龄段人群中入手,甚至提早到更小年龄的人群。金川县地处川西北高原地区,海拔高度在2 000米以上,属于四川省经济贫困县,农村居民普遍存在主动就医少,患病率与知晓率低与此有关。大力开展农村人群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工作,尤其是大力开展一级预防,因地制宜地进行群众普及和宣传,努力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自觉改变行为危险因素,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从而降低全人群心血管病的威胁。完成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是加强社区防治。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8.
[2]王增武, 武阳丰,赵连成,等.中国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演变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5):407.
[3]全国血压抽样调查协作组.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J].高血压杂志,1995,3(增刊):9-10.
[4]顾东风,Jiang He,吴锡桂,等.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状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84.
【关键词】成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特征;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79-02
在临床上高血压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为目前全球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使得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有效治疗对于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成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以及相应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市成人居民展开了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现汇报调查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调查对象来源于2011年1月-2013年9月间全市范围内成人居民,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万人,分别包含有:农、林、牧、渔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电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个体,共10个群体,每个群体3000人,研究对象年龄均在19-60岁之间,将抽取的3万人按照年龄分成19-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岁以上组。研究对象高血压诊断均由市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完成。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调查标准,自愿接受调查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以上统计研究对象按照血压检测,而后按照患者的地区、年龄、性别等进行分组,统计各组患者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并展开对比分析。
1.2.2 高血压检测方法
经国际标准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对患者展开血压测量,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对血压数值进行准确记录,具体测量方法如下:在检测前受试者应安静休息5分钟以上,在测量的过程中应保证受试者采取坐位,安静不讲话,肢体尽量放松,将上臂或者是穿着薄衬衫。身体与仪器正对,身体的中心与显示部分的中心保证在一条直线上,右手臂放入仪器,肘部尽量弯曲,腹部与桌子贴紧,双腿并拢,而后按下开始键展开血压测量,以最终显示屏显示的数值为准,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2]。
1.2.3 高血压诊断标准
在受试者没有应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测量3次,收缩压水平超过140mmHg/舒张压超过90mmHg,则可确诊为高血压[3]。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患者年龄、舒张压与收缩压检测结果等相应计量资料均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 ±s)形式表示,在对比分析过程中,针对计量资料的对比采取t检验,针对计数资料的对比则是采取Χ2检验,在P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组患者血压检测结果比较
经比较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检测结果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 不同性别者高血压发生率比较
本组3万受试者中包括有男性16847例,女性13153例,经比较发现,男性受试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检测结果分别为(124.35±15.43)mmHg,(79.22±10.76)mmHg,确诊为高血压者1849例,发生率为10.98%,女性受试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检测结果分别为(114.21±13.29)mmHg,(72.51±11.23)mmHg,确诊为高血压者512例,发生率为3.89%。显然男性受试者血压检测结果较女性高(P
2.3 不同地区者高血压发生率比较
本组3万受试者中,居住地为主城区者1.5万,非主城区者1.5万,经比较发现,主城区者确诊为高血压者1762例,发生率为11.75%,非主城区确诊为高血压者599例,发生率为3.99%。显然主城区高血压发生率较非主城区发生显著升高(P
3 讨论
目前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成人居民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曾有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与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对高血压展开积极的预防对于减少心血管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4]。
近期有文献报道,高血压患病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且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发生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次研究中出于对成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以及相应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市成人居民展开了血压水平检测,结果发现,调查的3万中,检出高血压2361例,其中男性1849例,女性512例,发生率分别为10.98%、3.89%,男性多于女性;本次研究中还对比分析了不同地区受试者的高血压检测结果,统计得知,主城区的1.5万受试者中检出高血压1762例,非主城区599例,发生率分别为11.75%、3.99%,主城区高血压发生率较非主城区高。通过不同年龄段患者血压检测结果对比发现,随着受试者年龄的增加,血压水平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上调查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基本一致,这一结果充分证实了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居住地等有关[5]。
综上所述,对于成人居民而言,年龄、性别以及居住地等均会对其高血压的发生情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相应管理者应对其给予关注,依照居民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特别是针对一些男性、中老年人而言,应加强危险因素的干预,以达到降低高血压发生的目的,改善居民的生活与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文. 2009 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适用于广大基层医生[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01):57-73.
[2] 张刚,朱朝阳,张志峰.武汉市农村地区成人高血压现况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04):26.
[3] 程慧,潘瑞胤,罗亦娟,等.广州市社区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25(14):1534-1536.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119-02
目前,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正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控制高血压主要不是针对高血压本身,而是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倡导的社区医疗模式为老年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提供了条件。2009.10-2010.10我卫生站对所管辖社区范围内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14例进行了护理干预,现将干预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山西省阳泉市朝阳北岭社区中,经二级以上医院确诊的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314人,其中男性148人,女性166人,60-64岁144人,65-69岁71人,70-79岁80人,80岁以上19人,单纯高血压179人,合并2中及以上心脑血管疾病135人。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均经二级以上医院确诊。
1.2
1.2.1 干预方法社区医生、护师为主要干预实施者,与患者建立固定的联系,为每个患者建立随访档案,根据高血压分级管理原则,采用面对面个体化指导,电话定期随访、上门服务等方法,一年后与干预前患者在按时检查、规律服药、自我监测、血压控制等方面比较。
1.2.2 干预内容
1.2.2.1 健康教育采用定期上课、专题讲座、印发健康教育资料、有针对性地个别交谈等方式。
1.2.2.2 心理干预通过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应对方式、认知模式和情绪,增加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各项干预和护理措施的实施。
1.2.2.3 行为干预针对干预对象的行为处于哪一个转变阶段,有针对性、因人而异的进行干预。
1.2.2.4 药物指导
指导遵医嘱用药,不随意增减或停药。说明所用药的作用、副作用、剂量、用法等,反复强调规律用药的必要性、重要性。尽量选择有效、价廉、副作用低或长效的控释片剂,对容易遗忘或漏服药者用三色服药杯。
1.2.2.5 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自备血压计,每天定时测血压,注意监测24小时血压的变化。
1.3标准老年高血压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或降至140/90mmHg以下,但舒张压不低于70mmHg,为控制良好。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至
1.4 数据处理资料经过专人审核,输入电脑,用SPSS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干预前后治疗率、正确服药、自我监测、定期检查比较
2.1.1 干预前治疗依从性差的188患者中,16人(8.51%)自认为锻炼可降血压无需治疗,42人(22.3%)认为血压增高是自然现象不需治疗,91人(48.4%)怕药物副作用而不吃药物,39人(20.7%)怕服药后不能停用而不愿意服药。干预后治疗率达77.7%,提高了37.6%。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性。
2.1.2 干预前未正确服药218人(69.4%)患者中,其中34人(15.6%)认为高血压好转少吃药或不服药,112人(51.3%)经常忘记服药或在下次吃药时补服上次忘记的剂量60人(27.5%)根据自己感觉血压高或低随意增减药量或随意换药,12人(5.5%)因经济不富裕而不能坚持经常用药。干预后正确服药率234人(74.5%),提高了138人(43.9%)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2.1.3 干预前自我监测为20人(6.8%),定期复查为24人(7.6%)。干预后自我监测132人(42.0%),提高了112人(35.7%);定期复查120人(38.2%),提高了96人(30.6%)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2.2 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情况(表2)
2.2.1 调查显示干预前血压控制率88(28.0%),干预后血压控制率为238(75.8%),提高了150(47.8%),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3、讨论
3.1 社区护理干预与患者建立固定联系,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个体化指导,这种服务模式使干预者和患者保持持久联系,深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在老年高血压治疗及日常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2 调查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治疗率、正确服药、自我监测、定期检查、血压控制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提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是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办法。
3.3 调查显示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自我监测(42.0%)、定期检查(38.2%)有所提高,但人数仍然偏低,提示老年人的防病和保健意识仍不够重视,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3.4 要使定期复查、自我监测、戒烟限酒、准确服药等持之以恒下去,必须争取家庭成员的关心、支持、督促,才能提高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
3.5 老年人占总人口人数的比例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干预人数多,社区医护人员少,直接影响干预效果。
3.6 知-信-行的转变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需要连续的强化干预,才能提高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
参考文献
[1]陈爱萍、张维娜、蔡虹等,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3,16(2):145
[2]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05
【关键词】 心脏彩超;高血压左室肥厚;左心衰竭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011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加之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 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1]。高血压可导致患者心、脑、肾脏等多个脏器功能异常、衰减, 严重时会引起器质性病变[2]。临床观察发现, 高血压患者若出现气喘、气促等症状应警惕是否为左室肥厚合并左心衰竭发生, 并及时采取可靠方法进行确诊, 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3]。临床上常选择心脏彩超用以诊断心脏疾病, 效果显著。本院为分析探讨心脏彩超用于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 评价其应用价值, 进行此次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本院确诊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42例作为实验组, 另随机选取同期健康检查且心功能正常人员42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男25例, 女17例, 年龄51~76岁, 平均年龄(66.5±3.5)岁, 病程持续1 d~1周, 平均病程(4.6±0.4)d, 心功能分级:Ⅰ级15例, Ⅱ级18例, Ⅲ级9例;对照组中男19例, 女23例, 年龄53~78岁, 平均年龄(68.5±4.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 且由同一批医务人员进行, 记录检查结果, 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中所用仪器为本院现有的超声诊断仪, 在对受试人员进行扫描时, 探头频率为2~4 MHz, 测定两组的LAD、LVEF、LVDd、Ea、E。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彩超检查结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LAD、LVDd、E/Ea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
2. 2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心脏彩超结果比较 随心功能分级升高, 患者LAD、LVDd、E/Ea水平逐渐升高(P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 尤以老年人发病居多, 且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发生。高血压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脏、肾脏和大脑等器官功能性疾病, 因而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4]。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有研究, 目前每1000例高血压患者中有4例面临着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威胁。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下降, 心肌较年轻人更为肥大, 这就加重了心脏负担, 极易引发复发疾病。临床上针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最好的办法是早发现、早治疗, 故在发病初期确诊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显得意义重大[5]。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疾病的设备是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能够清晰地将心脏内部结果及自内脏跳动情况显示出来, 能够有效帮助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及早诊断, 并将各项指标清晰、准确地反映出来, 为进一步针对性的为患者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6]。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LAD、LVDd和E/Ea的平均值分别为(49.23±9.23)mm、(57.62±11.01)mm、(13.21± 2.91), 显著高于对照组(35.98±9.02)mm、(46.12±8.53)mm、(7.08±1.93) (P
综上所述, 心脏彩超能够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准确诊断, 能够帮助患者早期发现病情、尽早治疗, 利于患者健康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苗建玲.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指标和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宁夏医科大学, 2013.
[2] 金晶晶. 不同血压分级及合并左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山西医科大学, 2013.
[3] 王玉芳.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13):131-132.
[4] 韩蕊, 梁科研. 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吉林医学, 2013(16):3143-3144.
[5] 张义红, 田青. 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心脏彩超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1):213-214.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血压的持久升高可造成严重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由于农村高血压病人受知识水平低、经济落后、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和医疗条件差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降压效果的一般影响因素更具有特殊性。本文对816例已诊断的农村高血压病人进行了治疗情况和降压效果的调查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在乡镇卫生院以上医院确诊的既往高血压病病人,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程1年以上,本县农民。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本文所调查分析的816例高血压病例资料,于2006年3月开始由本院以及部分乡镇卫生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中收集,以填表方式对病人相关情况(包括病史、体检、药物和综合治疗、降压效果、靶器官损害等)进行调查和登记。调查中血压测量方法、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标准、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的诊断评估以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依据。
2 结果
2.1 816例高血压病人的年龄、性别分布和发病时间情况 见表1。
2.2 药物治疗情况 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物178例(占21.8%),已服用降压药物治疗638例(占78.1%)。在已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病人中,医师指导下用药84例(占13.2%),病人自己掌握用药554例(占86.8%);较规范用药53例(占8.3%),不规范用药585例(91.7%);单药治疗506例(占79.3%),联合用药132例(占20.7%)。
2.3 一般治疗情况 816例病人中,有烟癖者196例,已戒烟39例(占19.9%),未戒烟157例(占80.1%);有酒癖者264例,已限酒56例(占21.0%),未限酒208例(占79.0%);超重31例,已控制体质量9例(占29.0%),未控制22例(占71.0%);限盐饮食51例,占病人总数的6.2%。
2.4 816例病人全部进行了血压测量和以心电图为主的心脏相关检查;184例病人进行CT等脑部的相关检查,其中152例脑血管损害结果均为脑血管意外;尿检及肾功能检查686例,其中401例肾损害结果包括尿蛋白异常、肌酐和尿素氮异常,见表2。
3 讨论
3.1 本文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已确诊的农村高血压病人中,有21.8%的病人没有服用任何降压药物,其中部分病人是因没有明显症状和对高血压病的危害认识不足,也有部分病人是因经济困难未用药。
在已服降压药治疗的高血压病人中,血压正常的只占8.8%,90%以上的病人血压仍在轻、中度高血压水平,少数病人处于重度高血压水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多数病人没有根据自己的血压类别、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靶器官的损害情况由医生指导用药,普遍存在不规范用药现象,严重影响降压效果。主要表现:①中度以上高血压只使用其他一般性降压药如罗布麻、复方降压灵片等;②短效药每天只服用1次或经常性漏服;③不坚持长期用药,无症状不服药,有身体不适才服药;④频繁调换降压药物;⑤中、重度高血压在单药降压效果不好的情况下不联合用药;⑥不根据并发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情况个体化选择降压药物,而是随便听从某些高血压病人的推荐用药。
表2显示,已用药的高血压病人中,有10.3%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但是,由医生全程指导用药的不足5%。而且,在由医生指导用药中,也有少数农村基层医生不同程度的存在为病人选择药物不当、指导用药不规范现象而影响降压效果。因此,必须提高农村基层医生专业技术水平和高血压病防治知识。
3.2 在一般性治疗结果中,只有6.2%的高血压病人进行限盐饮食,需戒烟的病人中只有19.9%的病人戒了烟,酒癖者只有21%的限制了饮酒。因此,在农村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必须提高高血压病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认识。
3.3 按高血压病的发病规律,其发病率和病程与年龄呈正比。但本次调查的高血压病人中,从表1中显示高年龄组、病程长的病人比率相对较低,原因是大多数农村高血压病人平时基本没有进行健康检查的条件和意识,未能在高血压病早期得到诊断,有半数以上的病人在医院确诊高血压病时已是中、晚期,此时病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靶器官损害。但是,有相当部分病人虽已确诊仍不能得到规范和有效的治疗,最终在较短时期和相对较低年龄段内引发心、脑血管意外而死亡。
关键词: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和心脏病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例数逐渐增多,为探讨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确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确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符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80例患者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50~85岁,平均(68±3)岁。
1.2 方法:将80例患者按入院时有无高血压进行分组,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56例,非合并高血压患者24例。将56例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分型分为收缩期高血压组和舒张期高血压组,其中收缩期高血压组患者42例,舒张期高血压组患者14例。高血压的诊断及分型符合WHO/ISH的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血管造影,确定梗死部位,然后进行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关键词】 酒石酸美托洛尔;氢氯噻嗪;原发性高血压;联合用药
作者单位:165456内蒙古大兴安岭大杨树农管局中心医院心内科
原发性高血压[1,2](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类常见疾病,是多基因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高血压病的全球患病率目前已达到31.3%,每年因高血压病死亡的人口已占到全世界人口死亡原因的6%。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不仅高血压本身能造成心血管损害,当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等)时更易引起或加重心血管损害。因此高血压的有效治疗,对降低高血压的病死率[3],减少并发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合理用药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笔者选择52例于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期间入住我院,经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研究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入住我院并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男女比例为1.17:1,年龄范围29~65岁,平均42.7岁,所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武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学会(WHO/ISH)总结近百年来高血压防治的经验第4次修改了高血压处理指南,并确立了新的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规定SBP≥140 mm Hg(18.67 KP)和(或)DBP≥90 mm Hg(18.67 KP)为高血压。
1.3 试验方法 将52例入住我院经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采取酒石酸美托洛尔[4]联合氢氯噻嗪[5]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单一的给以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每天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00 mg/次和氢氯噻嗪片25 mg/次,都为2次/d,对照组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00 mg/次,2次/d,疗程24周。
1.5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 mm Hg及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范围,但已下降20 mm Hg以上。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足10 mm 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 mm 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 mm Hg以上。无效:末达到以上标准。
1.6 统计分析 统计学方法,资料数据中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P
2 结果
以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为观测指标,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效果的比较(见表1)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P
表1
治疗后效果统计表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2615(57.69)9(34.62)2(7.69)24(92.31)%
对照组268(30.77)10(38.46)8(30.77)18(69.23)
χ2值4.457
P值
注:#表示结果有差异,P
3 结论
高血压治疗应采用综合措施,在积极有效的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治疗[6]。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40/90 mm Hg以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至少应控制在150 mm Hg以下。合并有肾病和(或)糖尿病时,血压应降至130/80 mm Hg以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六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以及a受体阻断剂等。
利尿剂是一类促进体内电解质(Na+为主)和水的排出而增加尿量的药物,通过影响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功能实现利尿作用。氢氯噻嗪就属此类药物。酒石酸美托洛尔属于β受体阻滞剂,本类药物可竞争性的与β受体结合而产生拮抗神经递质或β激动剂的效应。它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抑制肾素释放等起到降压的作用。
高血压病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治疗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议遵循以下原则:①所有药物治疗均应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从最小的有效剂量开始,根据血压情况逐渐调整剂量,使血压平稳下降;②推荐应用长效制剂,1次/d,24 h平稳降压,从而减少血压的波动、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和防治靶器官损害,并提高用药的依从性;③应用单一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早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④判断降压药物是否有效或是否需要更改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药物达到最大疗效所需的时间。不应过于频繁的改变治疗方案;⑤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即使治疗达到目标血压后,仍需长期服药,并定期监测血压。
总之,联合用药理论作为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而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联合利尿类药物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方面较单一用药效果明显,因此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加有意义的成果。
参 考 文 献
[1] 李作君,胡明煜,肖俊尧,等.原发性高血压糖代谢异常的研究.四川医学,2009,30(1):25-26.
[2] 黄淳康.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3):162-163.
[3] 谢才兰,卢家璋,杨灵,等.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的影响.医学研究杂志,2009,38(4):53-58.
[4] 许红敏.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高血压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02:30.
[5] 金鹏,李琳,金爱华.小剂量氢氯噻嗪对高血压病血浆ET、CGRP、D-dimer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063-2064.
[6] 王俊利,周晓芳.联合药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和安全性的研究.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1):40-42.
关键词 社区强化治疗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效果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患高血压的老年人群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sup】[1]【/sup】。老年高血压患者是一类特殊的人群,文化程度上有差异,不能全面地认识高血压病的危害,服药的依从性较差,有一些患者根据自我的判断进行用药或减量,会直接影响其降压的效果【sup】[2]【/sup】。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理特点是体循环动脉压升高的临床症候群,病程长,可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如果发生了心、脑血管的意外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也会给患者的家庭以及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sup】[3]【/sup】。为了能够对社区强化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社区医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经临床确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资料120例,将其分为A、B两组,分别对其采用一般疗法和强化疗法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0月~2010年10月经临床确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将其分为A、B两组,男72例,女48例;年龄62~85岁,平均68.4岁;病程1~19年,平均7.5年。两组的上述自然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前均经临床确诊。同时为了排除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对个人有无吸烟、饮酒等嗜好也要进行记录。
方法:经临床确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60例,其中A组采用一般治疗法,B组采用强化治疗法。分析治疗1年以后两组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血压的控制率以及高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观察指标:⑴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患者舒张压下降幅度10mmHg以上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②有效:患者舒张压下降幅度在10mmHg以下但是已降至正常,或下降幅度在10~20mmHg,或收缩压下降幅度在30mmHg以上;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患者【sup】[4]【/sup】。⑵调查内容: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表对知晓率及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对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知晓情况,饮食控制、酒控制、运动及服药情况。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t检验,P<0.05差异性显著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治疗1年以后,A组与B组相比,在治疗的依从性、高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血压控制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B组较优于A组。两组具体服药后的血压控制情况,见表1。
讨 论
社区强化治疗高血压是指对社区内高血压患者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综合性治疗方法,达到为患者创造有利于健康的优良环境,改善患者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产生的危险因素,从而能够改善患者的健康,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老年高血压患者是一类比较特殊群体,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水平不尽相同,对高血压病的常识的认识也存在差异,许多老年患者对服药依从性很差,由于许多老年患者的饮食习惯不好,或有吸烟喝酒的爱好,平时很少锻炼【sup】[5]【/sup】。对社区内的老年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使其对高血压病防御和治疗的相关知识有基本了解,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对高血压进行有效控制【sup】[6]【/sup】。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强化干预可使不同层次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加深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是高血压的病并发症的防范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如通过干预,高血压患者采用限盐饮食的比例、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定期测量血压的比例均明显提高,且变被动为主动。通过1年的健康知识教育,B组能不仅能够很好的配合治疗,而且能够主动要求对血压进行定期测量,大大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很好地控制了血压。
表1 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注:P<0.05。
参考文献
1 何吟绵,何熹延.高血压病诊断标准进展[J].医学信息,2001,14(11):773-776.
2 严迪英.社区干预[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8(1):44-45.
3 曹晓毛.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血压控制行为的作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9.
4 刘健.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病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2007,6.
关键词:高血压;依从性;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01-01
高血压症状一经临床确诊,通常情况下需要终生接受治疗,对高血压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不仅需要在发病的早期进行诊断与合理有效的治疗,而且还需要患者给予充分的配合,并具有良好的依从性[1]。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影响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并对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护理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对影响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全面了解,以便临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疗,使该类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分组研究方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抽取来我院就诊的患有高血压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82例。该组研究对象中包括52例男性和39例女性;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大者83岁,年龄最小者32岁,平均年龄62.3岁;其中病程最长者24年,病程最短者3年,平均病程8.3年;部分患者合并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等老年常见病。所抽取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予以分析比较。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1.2 方法:对治疗过程中影响82例研究对象依从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并针对这些因素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护理前后患者依从性变化情况、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体会。
1.3 数据处理: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关数据,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当P<0.05时,可以认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影响该类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年龄、医患关系、费用支付方式等。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后出现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血压水平明显稳定,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提高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用药,必须对规则用药的重要性和不规则用药所产生的一系列危害进行反复的强调,使其对药物的具体名称、正确剂量、实际作用、不良反应等对血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进行记录[2]。②宣讲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经济能力,对治疗药物进行合理的选择,尽量使用药的具体种类及药物的更换次数减少,避免出现多次用药现象,呼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使所有患者都能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3]。③准确把握中年青患者的病理和生理特征,对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卫生宣教,在公休日定期对其进行高血压教育,保证1次/月,由于该类患者的理解能力与老年患者比较要强很多,因此可以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安排得短小精炼一些;同时在治疗过程要时刻强调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使其对血压的水平时刻予以关注,必要时可以嘱咐家属对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监督[4]。④建立伙伴式护患关系:临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需要保证长期建立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保证向患者及时提供疾病的有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所有关于病情的问题,形成良性循环。
时间例数(n)依从性良好血压保持平稳 干预前8229(35.4)23(28.0) 干预后8268(82.9)62(75.6) P值
总而言之,全面掌握影响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显著性提高,使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更长时间维持在稳定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蓉,黎巧玲,丁抗宁,等.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自我护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5A):1164-1166
[2] 周建美.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及对策[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8(16):139-140
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与高血压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年内收治所有脑梗死病人,对其发病前有无高血压进行分组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中合并高血压占61.7%。结论: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占绝大多数,提示我们心内科医生在工作中要重视高血压的治疗,把脑梗死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 脑梗死 高血压
流行病学显示,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最重要的流行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血压的增高将会对动脉结构及功能产生影响,高血压与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近期有些专家提出“心脑同治”理论。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是脑梗死常见原因,有报道脑梗死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占70%,本研究探讨高血压与脑梗死关系。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①入选标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并经影象学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②排除标准:脑动脉炎,脑血管畸形。③资料收集方法:采用漯河市中心医院病案数据库中检索所有2006年1月~2006年12月出院诊断包括脑梗死的病例。对所有检索出的病例逐一调出原始病案核查,按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合格病例,同一患者重复入院则只收集第1次诊断脑梗死的病案。④质量控制:原始病案核查与资料收集由心内科医生按统一要求完成。请专人录入资料及核实,用Microsoft Excel 建立脑梗死数椐库。
确诊方法:所有患者需CT或MRI确诊脑梗死,诊断标准符合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
病例的采集:患者高血压病史的采集由病例的主管医生记录,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标准,收缩压≥140Hg,或舒张压≥90Hg。测压方法:用标准水银柱台式血压计。以休息15分钟后3次仰卧位右上肢肱动脉(如不可能,则测左上肢)血压的平均值为血压值。
对收集病例总数,患者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及无高血压进行统计,并分为高血压组(1)、无高血压组(2)进行比较。
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用Excel及spss软件进行处理,数据用 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共收集合格病例520例,其中男298例,女222例,男女之比1.34∶1,平均年龄64.16±11.44岁。出院诊断合并高血压321例,男185例,女136例,平均年龄65.89±11.44岁;无高血压组209例,男113例,女86例,平均年龄63.59±11.44岁。以上两组年龄及性别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值见表。
高血压占脑梗死的百分比:本组病例中所有合并高血压者共321例,占本组脑梗死总数的61.7%;无高血压者共209例,占本组脑梗死总数的38.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漯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06年收治的所有脑梗死病例,通过对本研究脑梗死病人合并心血管病情况进行分析,提示心血管医生要重视高血压治疗,尽可能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降低致残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例占61.7%,与国外报道脑梗死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占70%以上[1]相比稍低。高血压病是脑梗死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与脑梗死的发生率密切相关。血压的增高将会对动脉结构及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对脑血管来讲高血压主要影响脑内的阻力型血管形成小动脉硬化,成为卒中的病理基础。研究证明,降低高血压病人血压可减少35%~45%的缺血性及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另一项有关抗高血压药物表明降低收缩压1~3 Hg会减少20%~30%的卒中风险。许多国家卒中是主要致残原因,卒中引起的长期残疾对个人、家庭和社会资源都造成极大的消耗。因此,我们心血管医生要控制好血压以减少卒中的风险。
马长生[2]曾提出,在导致脑卒中的所有原因中,心脏原因占62%,颈动脉病变在TIA或脑卒中中占近1/3,因此,脑卒中本身更是一种心血管疾病。这就更加要求心内科医生加强对跨学科知识的认识,识别脑卒中的高危患者并进行早期干预,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高血压病或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规定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认为成年人的正常血压应在20/12千帕或以下,血压在22/12.7千帕或以上者为高血压,而血压值介于这两者之间为临界高血压。高血压病晚期可导致脑、心、肾等器官的病变。本病属于中医“头痛”、“眩晕”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由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和内伤虚损等导致肝肾功能失调所引起。由于忧思恼怒,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致肝火亢盛;或火灼肝阴,阴不敛阳,肝阳上亢;或阴损及阳,致阴阳两虚;或恣食肥甘,痰浊内阻,皆可发为头痛、眩晕、耳鸣等头目不清症状。治疗上宜以清肝、育阴、潜阳、化浊为治疗大法。
高血压在我国成年人中,平均发病率为4.94%(3~10%)。本病病因尚未十分明确。长期精神紧张而缺少体力活动,有高血压家族史,体重超重,饮食中食盐含量多和大量吸烟者,其发病率偏高。本病发病机理,学说众多。一般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障碍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体液内分泌因素、肾脏等也参与发病过程。
1 症状与诊断
1.1 收缩压≥21.3千帕和(或)舒张压≥12.7千帕,并已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2 常伴脑、心、肾损害,且可表现为头晕、头痛、头胀、耳鸣、眼花、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多尿、夜尿继而少尿、蛋白尿、血尿等。
1.3 高血压病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临床多为缓进型。急进型诊断依据为:①病情进展迅速,舒张压常持续在17.3千帕以上。②眼底出血、渗出或视神经水肿。
1.4 高血压病分期标准。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X线透视、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肥大;②眼底检查显示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桨肌酐浓度轻度增高。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有或不伴有视神经水肿。
1.5 辅助检查。①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有蛋白、红细胞、管型、肾功能减退。②胸部X线检查示左心室增大。③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④眼底检查示视神经水肿。
2 辨证论治
本病按中医分型。主要分肝胆火盛,肝阳上亢,阴阳两虚,痰浊中阻四个证型。
2.1 肝胆火盛。症状: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肝泻火。处方:风池、太冲、行间、曲池、合谷。刺灸方法:风池施捻转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提插捻转泻法。方义:太冲、行间同属肝经,清肝泻胆;合谷、曲池同属大肠经,阳明多气多血可清热泻火。风池为胆经与阳维脉交会穴,清肝胆之火而止眩晕。
2.2 肝阳上亢。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或脉弦细数。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处方:风池、肝俞、肾俞、三阴交、太冲、侠溪。
随症加减:阴虚甚者加京门、太溪。
刺灸方法:太溪、三阴交、肾俞、肝俞、京门施补法;太冲、风池、侠溪施泻法。
方义: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输穴,肾俞、京门为肾之俞募穴,相伍为用,滋水涵木;三阴交益阴补肾,调和诸阴;肝俞、太冲平肝潜阳,降逆止眩;风池、侠溪泻肝胆火而潜阳止眩。
2.3 阴阳两虚。
症状:头晕目花,心悸耳鸣,腰酸腿软,筋肉瞤动,失眠多梦,夜间多尿,若偏阴虚者,有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少津,脉细弦数;若偏阳虚者.有畏寒肢冷,尿清便溏,下肢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滋阴助阳。
处方:肾俞、关元、气海、百会、风池、三阴交。
随症加减:阴虚而心烦不寐者加神门、太溪;水湿潴留者加阴陵泉;阳虚加命门。
刺灸方法:肾俞、关元、气海、三阴交、太溪、均用补法,或可加灸。风池、百会、神门、阴陵泉施平补平泻法,命门艾条灸。
方义:肾俞、关元、气海补益肾阴肾阳;三阴交补肾益阴;百会平肝熄风,安脑宁神;风池疏泄浮阳,安脑定痛。神门清心安神;太溪滋阴清火;阴陵泉利尿消肿。艾灸命门,温肾补阳。
2.4 痰浊中阻。
症状:眩晕头痛,头胀如蒙,胸脘痞满,呕恶痰涎,纳呆,肢体困重。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健脾涤痰,和中化湿。
处方:百会、风池、中脘、丰隆、太白。
随症加减:兼恶心呕吐加足三里,胸脘痞闷加内关。
刺灸方法:百会、风池施平补平泻法;中脘、足三里、丰隆、太白施平补平泻法;内关施泻法。
方义:百会、风池疏泄浮阳,调达经气,安脑定眩;足三里、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络穴,中脘为胃之募穴,刺之能健运脾胃,调达阳明经气,祛痰化浊;太白为足太阴脾经之原穴,脾为生痰之源,取此穴以治其本;内关宽胸理气。
本病除用上法治疗外,还可选用:
①耳针取穴:降压沟、神门、下脚端、心、枕。操作:每次选3~5个穴,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或埋揿针,夏季2~3天,冬季5~7天。
②放血取穴:耳尖或降压沟。操作:先轻揉患者耳尖,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直刺耳尖约1分深,并挤压针眼,令其出血,或在降压沟上放血。
③皮肤针取穴:颈部及腰骶部的脊柱两侧。操作:轻刺激,先叩腰骶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先内后外,再叩颈部脊柱两侧,顺序同前。
3 按语
针刺降压效果较为理想,尤其对I期高血压及缓进型高血压效果更好。嘱患者调情志,避风寒,慎起居。必要时宜配合降压药治疗。
参考文献
[1] 林金秀,吴可贵.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J].高血压杂志,1999年02期
在医院中对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建立煤矿职工健康体检档案。对体检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跟踪复查。
在矿区对煤矿职工定期进行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知识健康教育,做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制作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宣传栏或黑板报以及宣传小册子,让职工在感官上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组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定期测血压,对有条件的职工鼓励自己备电子血压计。对于高血压患者,要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及各种危险因素等,教育引导其改变生活方式,减轻体重,减少食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减少脂肪摄入,戒烟限酒,进行适量活动,解除精神紧张等,行为指导要因人而异。
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必须是在非用药状态下,非同日2次或2次以上血压测定所得到的平均数为依据,血压≥140/90mmHg为标准值进行判定[1]。有些职工一来医院就开始量血压,这是不正确的,血压可因运动而暂时升高;另外还有“白大褂现象”,一见穿白色衣服的就紧张。所以接诊医生应该让患者先休息5min~10min,待情绪平稳后再进行血压测量。
如果确诊患者血压升高,还应该进一步进行检查,确诊是否是因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以便及早发现原发病进行治疗。有些医生对患者血压一旦升高就开始药物治疗,而不对病情加以鉴别,常常会造成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