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血压确诊方法范文

高血压确诊方法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血压确诊方法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血压确诊方法

第1篇

【关键词】 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单位:4300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医院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1]。现高血压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病的卫生宣教,防治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是社区基层医院的工作重点。我院对2008年12月份至2009年12月份在本院确诊的5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社区干预措施治疗高血压病的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份至2009年12月份在本院确诊为高血压病并接受该研究的患者共有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高血压分级等一般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无高血压并发症发生。

1.2 研究方法 患者初次确诊为高血压病并接受该研究时,应完善详细信息并建立电子档案存档。根据分组情况,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药物治疗外,给予多种干预措施。随访2年,每个月定期到本院复查血压,记录存档。2年后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

第2篇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远期高血压;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也被简称为妊高征,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中、晚期妊娠妇女,该病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对孕妇及婴儿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具有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相关学者对妊高症治疗以及护理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多,但是国内外鲜少报道妊高征未来诱发高血压的可能性及其危险系数,因此探讨分析PIH患者是否是诱发远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于降低高血压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探究价值[2]。为进一步探讨分析PIH和远期高血压之间的危险联系,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0例PIH患者和600例非妊高征患者出现远期高血压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PIH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妊高征的诊断标准,病例入选标准:①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孕前并没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肝肾疾病障碍史、糖尿病、冠心病等内科疾病史。③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胸闷、头痛、头晕、昏迷、抽搐等症状。50例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30岁。同时应选取同时在我院妇科就诊的非妊高征患者600例作为对照,患者年龄介于24-77 岁,平均(41.3±3.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基本资料差异对比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分析所有患者身体状况、既往病史,了解患者妊娠阶段出现的各种疾病,妊娠高血压发生率、高血压征兆等情况。血压测量方法:取患者端坐位,取右臂进行测量,应反复多次测量直到患者血压稳定,在当天间隔60min后再测量1次。①高血压确诊标准:患者舒张压(DBP)在90 mmHg以上,或者收缩压(SBP)在140mmHg以上,非同日坐位测量3次或者患者血压情况持续出现这种情况,即可确诊为高血压。②高血压征兆:患者DBP≥90 mmHg,或 SBP≥140 mmHg。

1.3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2.结 果

2.1两组患者高血压确诊率、高血压征兆率对比。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确诊率(34%)、高血压征兆率(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分娩后高血压确诊率在不同时间间隔段对比。随着年龄的增长,两组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也随之上升,但是观察组在不同间隔时间段确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患者分娩后高血压确诊率在不同时间间隔段对比(n,%)

3.讨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大,关于妊高征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很多学者不仅专注于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临床护理等领域,同时也在思考妊高征和远期高血压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妊高征是否可列为远期高血压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已经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妊高征的发病率较高,据国外相关文献报道[3],妊高征发生率介于7.27%-8.99%之间,而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妊高征发病率稍微偏低,大约在5.58% -10.11% 左右。妊高症的发生和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孕期体重、孕妇的营养状况、心理压力、运动情况及产检次数等都有可能导致妊高症。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妊高征具体的发病机制,虽然临床已经研究出很多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取得的成绩较大,但是并没有研究妊高症是否会影响妇女未来的身体健康,是否会发生远期高血压的研究报道较少。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据相关研究表明[4],患者自身的性格、性别、食盐摄入量、吸烟史、体重指数、家族病史、肥胖程度、血糖、血脂、吸烟史等都会诱发高血压。为了提高广大女性的健康指数,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高血压发生率,研究妊高症是否也是导致远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组研究发现,通过对比非妊高症出现远期高血压的情况,妊高症患者未来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征兆发生率分别提高了28.3%、20.5%,这一研究结果和谢志红等[5]研究基本一致。提示妊高症可列入女性远期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为了加强预防远期高血压发生,应重点筛查分娩时妊高症妇女,加强女性健康知识教育,使患者意识到妊高征的危险性,指导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规律,尽可能避免各种导致血压升高的高危因素。

其次,本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不管是妊高症患者,还是非妊高症妇女发生高血压的几率也随之升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几率较高。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老年患者极易出现高血压的观点。同时也提示,妊高征和分娩时间间隔越长,高血压的发生风险也越高。但是统计妊高征和非妊高征妇女在间隔分娩时间20年以内、21 - 40年、40年以上各时间段的高血压发生率,结果妊高症妇女的高血压发病率均远远高于非妊高症妇女,再一次说明妊高征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妊高症是诱发远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应将分娩时出现妊高症的孕妇作为高危防护对象加强预防,平时也加大对妊高征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指导学生控制血压的基本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预防及自我管理能力,尽可能减少高血压发病率。

参考文献:

[1]黄涛,温永顺,张名福,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2,22(11):1349-1351.

[2]雷玉秀,李凤莲,王玉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 年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病例对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2(28):3943-3945.

[3]苏海.关注妊高征的远期转归[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15(3):180-182.

第3篇

【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沈阳城区居民;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

作者调查了66例高血压前期沈阳城区居民的血尿酸 (uric acid, 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 HUA)患病例数及患病率, 并与69例同期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75例同期参加本院体检、相同年龄与性别的健康人进行组间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连续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前期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1.2.1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②在沈阳市区居住5年以上。排除标准:①近期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及降UA药物者。②继发性肥胖、继发性HUA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各种肾脏疾病患者。本文实际入选高血压前期沈阳城区居民66例, 男38例, 女28例, 年龄41~83岁, 平均年龄(62.49±15.16)岁。另选择同期前往相同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该组入选标准符合1.2.1中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及全部排除标准, 该组入选69例, 男41例, 女27例, 年龄39~79岁, 平均年龄(61.37±14.40)岁。对照组选择同期参加本院体检健康志愿者75例, 男50例, 女25例, 年龄42~81岁, 平均年龄(62.64±13.495)岁。3组对象年龄与性别分布接近。

1. 2 方法

1. 2. 1 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①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高血压病确诊条件, 即在未用降压药物情况下, 非同天 3次血压测量值: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②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中高血压前期确诊条件, 即在即在未用降压药物情况下, 非同天 3次血压测量值:收缩压在120~139 mmHg范围和/或舒张压在 80~89 mmHg范围。

1. 2. 2 血UA测定方法及HUA诊断标准 入选对象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ml, 室温静置30min后分离出血清, 并保存在-70℃冰箱成批检测。血UA水平测定采用酶比色检测方法。HUA诊断标准男性 > 416?mol /L, 女性 >339?mol /L。

2 结果

3 讨论

UA是人体内核酸代谢的最终产物, 发生HUA原因是尿酸排泄较少以及嘌呤生成较多, 或者两者都存在[1]。“高血压前期”概念最早为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2003年)中首次提出, 主要是指从正常血压到确诊性高血压这一过渡阶段。近年来, 人们比较关注HUA与高血压、动脉硬化之间关系, 但是很少研究血UA 水平升高与高血压前期有无相关性。因此, 作者选择了一组前往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前期患者为观察对象, 患者均接受了血UA 水平检查, 并与同期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同期参加本院体检、相同年龄与性别的健康人进行组间比较, 相关指标有血UA水平、HUA例数及HUA患病率, 统计数字结果表明, 高血压前期组的血UA水平及HUA例数及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都显著低于确诊性高血压患者。这些现象与国内一些作者不太多的同类调查[2-4]结果一致, 提示城区居民高血压前期就出现血UA水平升高及HUA患病率增加。

总之, 血UA水平与高血压病发病关系密切, HUA可能更多地参与了我国城市居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因此, 定时及时监测血UA水平, 并对高血压前期出现血UA水平异常者进行干预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范怀周,程映雪.高血压前期与血尿酸相关性的探讨.当代医学, 2010,16(7):77-78.

[2] 张海容,李亚芹,孙桂平,等.健康体检者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19(7):1147-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