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固定资产投资的概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经济现象,下面就从各经济指标的概念与统计范围、投资与GDP的关系,以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各经济指标的概念
1、地区生产总值
(1)定义: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一个国家内的各地区使用该指标时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直接反映出了国民经济总量及其内部产业结构,它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是把握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的基本指标。
(2)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是从价值形态角度来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方法。也就是从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的增加值。
二是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收入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
三是支出法,也称使用法,就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出口进口)五项组成。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区核算生产总值时,基本上都是以生产法和收入法这两种方法为基础核算地区生产总值。目前,我们就是通过经济普查、定期报表和抽样调查等调查方式,搜集各种单位的生产经营数据,再按照国家规定的核算制度,进行年度生产总值的核算工作。季度核算时,由于资料不完整,工业和农业直接计算增加值,其他行业采用速度推算法计算,因此采用的是生产法核算地区生产总值。
2、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1)、定义: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
(2)、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范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其中: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矿藏的勘探和计算机软件等的价值。
3、固定资产投资
(1)、定义:指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程、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
(2)、统计范围: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5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投资,农村个人投资。
二、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关系
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有差别的,后者要在前者的基础上做一系列的调整。
1、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统计但不在固定资产形成总额中统计的项目
(1)、固定资本形成中不包括单纯的土地购置费用,但投资统计中包括了以出让方式和划拨方式取得土地所支付的各种费用。
(2)、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扣除了由于出售、易贸交易和实物资本转移而转出的旧固定资产价值,而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扣除相应的价值。
2、在固定资产形成总额中统计但不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统计的项目
(1)、固定资产投资额中不包括起点值以下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则包括相应统计的投资。即500万元以下的项目不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统计但在资本形成总额中统计。
(2)、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包括有形固定资产和部分无形固定资产的净增加额,而固定资产投资额只包括有形固定资产。如用于矿藏勘探的支出、计算机软件等,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计算但不在固定资产投资中计算。
(3)、商品房销售增值形成的固定资产,经济林木生长和大牲畜增重形成的固定资产,以及未经过正式立项的土地改良费用,这些不包括在固定资产投资额中,但要包括在固定资产形成总额中。
三、省、市、县地区生产总值(GDP)量小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原因
1、地域间进口大于出口。由于地区间的流入流出还没有完善的方法进行准确核算,所以,对一个地区来说,不能简单地把固定资产投资直接计入地区生产总值,一个地区也不适宜采用支出法来进行生产总值核算。对一个国家来说,一定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除上述部分项目外)可以直接计入GDP再由进出口数据对其进行必要的核增或核减。 而对一个地区来说,与其他地区间的流通也是一种“进出口”,因此,除了要考虑国家间的进出口外,还必须要考虑该地区与本国内其他地区之间的流通,简单地说,地区生产总值=消费+投资+地区间的净流出(地区间流出-地区间流入)+净出口,如果忽略了地区间的流动,就会夸大或缩小本地区生产总值。
关键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投资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23日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概念及内容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含义及特征
1、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含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的监督行为。它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行监控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特点
(1)审计对象的宏观性。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必须要有宏观意识,即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通过大量的微观审计,发现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促进宏观调控,保证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2)审计内容的复杂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仅涉及建设单位的财务收支,更重要的是涉及决策、规划、设计、采购、招标、监理、概预算等与建设项目有关的管理活动。因此,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仅要审计投资计划安排是否符合国家的投资政策,还要审计投资的资金来源是否正当合理。
(3)审计过程的阶段性。国家建设项目周期较长,从一两年到十来年不等。为了及时、完整的反应国家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建设项目管理等情况,审计机关需要分阶段对建设项目实施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一般分为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项目在建、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4)审计技术的专业性。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是一个专业技术型非常强的综合过程,涉及很多不同的专业,如经济、建筑、财会、计算机等,仅仅建筑专业又涉及工民建、公路、铁路、水利等几乎所有的二级专业。因此,对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除了审计资金活动外,还要审计其他与建筑有关的行为。
(二)固定资产审计内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的审计、建设项目开工前审计、建设项目在建审计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的审计是对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及运用情况的审计。建设项目资金筹措的审计按其来源不同分为:基建拨款审计、基建投资借款审计、其他借款审计、项目资本审计和项目资本公积审计。建设项目开工前审计是对建设项目从筹备建设到正式开工前这段时间的工作内容所进行的审计,包括投资立项审计、设计(勘察)管理审计、招投标审计等。建设项目在建审计是指对建设项目从正式开工到竣工验收前的建设实施阶段的内容进行的审计,包括工程管理审计、工程监理审计、工程造价审计等。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是指对已经完工建设项目的初步验收情况、试运行情况、合同履行情况及投资完成情况实施的审计。
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必要性
(一)可以为政府完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可以加强对于政府投资活动的监控,通过对于项目立项、论证的事前监督,可以提供关于投资项目效益的重要信息,促使各级政府在投资活动中慎重行事,经济有效地使用公共资金。
(二)可以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关于投资项目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其中效益性是审计重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通过对于投资项目的事前监督、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保证公共资金能够投向最具经济、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并保证投资资金运用过程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三)可以遏制投资与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可以确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投资活动中的经济责任,约束对于政府投资权力的滥用,从而有利于防止经济犯罪、反腐倡廉。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管辖权混乱。审计管辖是指审计机关确定各自审计对象的范围划分。确定审计管辖权的范围,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审计;另一方面可以使审计机关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增强审计的自觉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我国《审计法》第28条规定:“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同时规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管辖范围内的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但这个授权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执行。随着中央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投入,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央资金和主管部门的资金投入到地方各项基本建设项目。对于这样的项目,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县级审计机关一般无法实施审计。最终导致许多财政资金或者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最后“无部门”来审。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审计机关的监管权利不集中,审计机关的监管权力分散在财政、交通、城建等行业的主管部门,审计机关实行监督权力受到限制。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覆盖面窄,审计力度不够。近年来,国家对公共领域的固定资产规模投资越来越大,但从审计项目占应该审计项目的比重或审计资金占应该审计资金的比重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计比重较低。存在这样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审计机关经费紧张,没有足够的审计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审计内部缺乏资源整合的动力,一些审计审计机关有能力进行审计,也有可能因为审计管辖权的限制而终止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差。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审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1、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注重查错防弊,对于效益审计重视不够。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秩序较为混乱,违法乱纪现象比较多,这客观上使审计人员不得不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从而无法抽出足够的审计力量关注效益审计;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事后审计比较多,事前和事中审计不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论证体系不健全,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项目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全程监督更有意义。
(四)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1、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对计算机的应用与计算机在财政、金融审计中的应用相比,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还处于滞后状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开展投资审计管理和投资审计现场技术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而实用性和通用性较强的审计软件也很匮乏。
2、审计人员素质低。审计机关懂财务的人员多,懂工程、法律的人员少,既懂工程又懂财务的人员少之又少。工程技术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展的瓶颈。国家审计人员属国家公务员编制,其报酬相对固定,难以吸引工程造价师、软件开发等专业人才加入审计人员队伍。
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改进建议
(一)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在投资项目设计任务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之后,有关部门审批之前,,邀请审计人员参加,实行跟踪审计。采用这种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的方式,能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与风险意识,提高审计的约束力。审计部门间接地参与了投资决策过程,这不仅不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反而会增强审计威信,提高审计地位,更好地达到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目的,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二)制定与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法规。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域,应尽快出台比较具体的审计规定与处理标准,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审计法虽然对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审计程序等有相应的规定,但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来说缺乏适用性。尽快出善的投资审计法规,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迫切需要。只有完善有关的法规,才能加大对投资决策部门的制约力度,减少人为干扰,审计处理更加客观、公正。
(三)审计机关内部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控制。在相关的准则、规范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审计机关尤其需要通过内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制定审计计划时突出重点并把握投资项目的风险高发环节,要把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关口”,即立项决策关、勘察设计关、招投标关、合同控制关、施工过程控制关、竣工验收关、监督检查关等,在各个“关口”设计必要而合理的审计程序,配备充足的审计力量;2、在审计中,在实施主审负责制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审计小组成员、外部专家工作的督导;3、对审计结果严格实施“三级复核制”。
(四)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将审计方法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并借助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重点、范围和方法,同时,将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纳入审计程序的各个环节。
会计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审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审计、虚拟企业的审计都将成为投资审计的具体内容,基于此,应对原有软件进行优化更新并针对新的投资审计领域开发出新的审计软件,使电子计算机在审计查证、分析性复核、审计信息的收集、传递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调整审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大审计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在已具有的审计规模下,配齐财务人员、经济人员、技术人员与法律人员、调查人员构成比例,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具有与其他专业的审计不同的技术性,搞投资审计,不懂工程技术是行不通的。在审计机构人员编制有限的条件下,审计部门可外聘一些基建工程人员,在社会上形成稳定的审计网络与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波,丁国瑾.关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郑红霞.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方法研究.现代商业,2014.2.
关键词:企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会计处理
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给我国的经济带去了巨大活力,我国市场逐渐呈现自由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出现并且迅速抢占了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进了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是,我们在研究时发现,当前的各行各业尽管涌现的速度十分快,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当前的企业发展中存在着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会计处理问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市场的认知有限,导致中小企业遇到了一系列发展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扩展。
一、概念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为了更好地研究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我们首先会对其概念作出具体的解释说明。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资产投资和更新状况,因此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二、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会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管辖权问题
尽管我国当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在实践中依旧出现了较多的会计投资问题,其中一个十分主要的问题就是会计管辖权问题,所谓的会计管辖就是各个不同的会计机关应该结合业务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出自己应该管辖的范围,从而充分发挥各个会计部门的职责,帮助企业提高会计管辖效率。随着跨国经营活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有必要加强对跨国经营活动的会计管理,这就必须综合使用地域原则和所有权原则对我国的会计管辖权重新进行界定。按照这种“混合原则”。家的会计管辖范围具体包括:(1)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单位;(2)我国企业集团的国外分公司和子公司。
2.会计绩效性问题
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会计投资来说,绩效会计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部分,而我国当前的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投资中还存在着严重的会计绩效问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固定资产会计投资和处理效率的提高。所谓的绩效会计就是指各个会计部门的职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的高新科技来进行资源和信息的收集,从而给相关的管理者提供足够的数据,帮助企业对当前的会计业绩进行合理的分析,最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方案。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收入,而固定资产的投资可以给企业带去较大的经济收益,因此企业应该不断提高对固定资产会计投资的重视度,只有提高了会计绩效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从而给企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会计技术手段及其人员知识结构的问题
当前的企业尽管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和会计控制的不科学,导致企业在进一步发展时遇到了很多困难,许多企业盲目追求营销绩效,忽视了对自身内部固定资产会计投资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导致企业的发展理念、营销策划和市场环境严重脱节,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企业的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借助高新技术进行生产和销售,而当前的会计人员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度普遍较低,因此无法借助计算机来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而会计行业往往会出现较多的数字,如果无法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那么会计行业的核算效率则就无法提到提升。因此,我国会计行业的人员技术手段较低这一问题应该得到重视,要想不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会计效率就应该加强对员工技术的培训,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市场的需要。
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会计行业的发展,而我国存在着普遍的会计人员素质较低的情况。会计行业和一般的行业不同,会计业务种类较多,因此涉及的领域范围较广,这就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财务、经济、管理、工程技术、计算机等不同专业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需要,不断提高其工作效率。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提高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优化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储备,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效率。
三、解决固定资产投资会计存在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1.扩大和加深投资活动会计覆盖面,并全面开展全过程会计
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方法是企业实施会计内部控制所采取的手段、措施及程序等。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方法有多种多样,需要根据企业的经济活动和控制内容,采取最适合最有效的策。即使是同样的经济业务,采取的控制方法也因不同的单位、不同的时期而变得不尽相同。因此在解决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会计存在的问题时应该扩大和加深投资活动会计的覆盖面,立足于整体,找出最为全面与科学的固定资产投资会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会计得到有效的管理。在对固定资产会计投资进行管理时应该根据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实际情况做好分工,首先应该充分了解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需要,这是投资前的必要准备,然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资料的回收和管理工作,最后再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管理来进行资金回收工作,只有做好了这三个不同阶段的工作才能保证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效率有所提高。
2.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固定资产投资绩效会计
会计行业在运行过程中对财务报表的要求要高,需要保证相关的财务报表既可以充分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又要保证在计算财务报表时充分符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完成了合法有效的财务报表,企业的运行状况才能得到真实反映。企业在运行时往往需要借助会计才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把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而管理会计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是因为管理会计可以给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充足的信息来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管理会计是将管理学和会计学有机结合的一门理论思想,对于会计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我们根据管理会计的特点将其分为较新的管理会计和基础的管理会计,尽管二者有着较多区别,但是都是构成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对固定资产投资会计进行管理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绩效表,这样才能真实的反映出实际的固定资产投资会计情况,从而帮助决策者更好地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会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对当前的发展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变,这样才能符合我国市场的需要,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运用各种手段弥补和解决固定资产投资会计技术
第一,企业在对软件进行建设和开发时,应该做好对原有软件的保护工作,同时还应该结合企业当前实际业务的需要来开发出新的软件,这样才能不断优化企业的软件购置,借助健全的软件设备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技术需要。因此企业应该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段来弥补和解决当前固定资产投资会计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投资的发展。
第二,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具备了健全的硬件设施才能促进其他业务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企业应该做好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最主要的两方面就是相关的计算机设备购置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局域网的建设,只有做好了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不断完善相关的硬件设施。
第三,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准则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会计业的运行,而会计准则的制定则是会计业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我国当前的市场制度正在不断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也基本符合会计发展的要求。要想保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会计的效率,就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的会计模式,这样才能全方位的对固定资产投资会计进行监督。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要想对固定资产投资会计进行更好地分析,首先应该对会计这个概念进行具体的介绍。会计出现于人类社会中,并且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不同阶段的社会的会计特点也有着较多的不同之处,我们将会计发展的阶段分为三个不同部分,分别是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会计真正开始发展起来是从近代会计开始的,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会计制度,对市场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会计学的实际发展程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人员的影响,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其他技术水平不仅会影响到一个企业的会计核算效率,还会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会计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要想保证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会计获得一定的发展,就应该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重视度,分配合理的资源去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会计人员掌握更多的知识,可以借助高新技术来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术,从而很好地适应市场,推动企业的转型和升级。
四、结语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要结合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市场相结合,不断完善当前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要结合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市场相结合,不断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的会计处理制度,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固定资产投资的会计处理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都有着相同的作用,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企业地发展,因此企业应该提高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会计处理的重视度,保证固定资产投资的会计处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指导企业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健.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评价审计[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2]张继明.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审计,2012(04).
一、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经过多年实践,各项目承担单位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程序和办法,但在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践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项目的开展、验收等都不能顺利进行。
(一)忽视项目固有特点,项目立项前期工作不充分
项目是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明确的目标:每个项目都有规定的任务目标,包括技术指标、进度指标、经济指标和质量安全指标等,项目结束时必须全部达到;(2)一次性:所有可列为项目的工程,都有确定的起点和完成时间,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性的,项目的组织和职能随着项目所做的改变在项目结束后亦随之解散,项目一旦失败将永远失去重新实现原项目的机会。各单位在项目立项时只注重项目是否可以立项,忽视了项目的可行性和项目的固有特点。常常出现制定的项目目标与下达目标脱节或不符,或与单位自身发展战略不协调,又或是可行性研究不透彻的现象,为项目的成功带来巨大风险。
(二)?核跸钅抗婊?过程,项目立项后策划不全不深
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般与国家重大战略相关,项目建成的需求迫切,一旦立项,留给项目承担单位的建设时间往往很紧迫,于是,为保证任务的完成,项目承担单位往往急于开始项目的实施,压缩项目规划过程,导致项目策划深度不够,考虑不周。主要表现在:
1没有充分收集和掌握项目信息或特性,在项目规划阶段未建立其“项目干系人识别”的概念。项目干系人不仅包括那些能影响项目决策、活动或结果的个人、群体或组织,也包括那些会别项目决策、活动或结果所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项目干系人识别的工作不到位,直接带来与干系人的沟通、协作不畅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2忽视组织对项目管理的影响,未建立起适合项目的组织管理体系,或针对项目的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职责分工不明确等,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相互推诿,人浮于事等现象。
3缺少项目实施的监控方案或方案不具可操作性,项目实施的一线信息缺乏反馈途径,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进行项目的修订规划。
(三)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不健全,项目管理水平不高
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一般具有技术复杂,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特征,在如此长的时间内,面对高技术特点且接口众多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如何整合管理,挑战无疑是巨大的,项目设计、材料采购、项目建造、调试等任何阶段的疏忽都会导致项目质量问题。通过项目管理实践发现,在项目实施阶段,一方面,建设单位普遍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例如:在进行项目范围管理时,可以采用访谈、焦点小组、引导式研讨会、群体创新技术、群体决策技术、问卷调查、观察、原型法、标杆对照、系统交互图、文件分析等方法来收集需求;在进行进度管理时,可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BS)、网络图、贝塔分布、甘特图等来制定合理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等。另一方面,现代化的软件技术、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也是不少单位的缺项,由此导致项目管理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
(四)轻视项目收尾过程,项目验收及后评价不规范
项目收尾过程是完结所有项目活动,正式结束项目的过程。目前,大多数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收尾工作都是项目发起人主导,项目承担单位具体开展工作的,基本上都是按照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合同要求进行了核对、验收,但管理收尾过程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在项目的策划中就缺少对项目收尾的安排,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历时数年,占用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到项目最后的阶段,多数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都已不在原位置。这样会导致项目收尾工作不能系统开展,会流于形式,特别是项目分析等重要环节都存在严重的缺失。
二、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应用现代项目管理模式的建议
重大固定投资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尽管现代项目管理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已广泛应用,但是某一个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标准和流程具体应用到此类项目管理中时,必须考虑到其管理现状。只有针对我国重大固定投资项目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选择性的将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标准和方法应用到管理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重大固定投资项目管理的水平。
(一)加强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同于一般项目,在项目立项阶段,必须进行充分分析和论证,才能确定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
1组建联合体。针对项目规模和复杂性,项目立项后势必需要多加单位参与,因此,在项目立项阶段,项目拟牵头单位(或项目发包政府部门)可组织要参加项目的各方单位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建立一个联合体,签订协议,以一起完成项目的前期论证。这个联合体不是独立法人,是需要一个组织机构来落实,且有相对独立性。
2保持项目管理的开放性和柔性。项目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会因客观因素导致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项目前期实施也要随着不确定因素的完善而完善,所以要保持项目的开放性和适应性。
3项目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国家重大资产投资项目的前期进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虽然项目是由几个单位联合完成,但是在项目进程中要保证项目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小单位要服务整体,项目阶段要服从项目全过程的要求。
4重视环境影响,全面科学分析。任何一个组织都处在环境之中,在影响环境的同时也受环境影响。联合体可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立项必要性。具体来讲就是指在进行决策时,从优势、外部机会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二)做好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立项后的全面策划
1结合组织体制特点,建立适合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形式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要素。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的组织结构类型主要有职能型、矩阵型。PMBOK提出,设置好项目的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突出项目管理主体地位才能发挥组织的优势。因此,组织在进行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设计时,必须将组织自身的特点与不同形式的组织管理机构特点结合起来。例如:一项重大科研工程,参建单位往往较多,各建设主体具有多样性,可能既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又有企业、社团。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项目就要求管理机构用开放性的思维来寻求新的管理模式,以创建达到工程高效管控和建设分体之间的平衡的管理模式,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机构管理、沟通的协调、高效和可控。
2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组建高效的项目管理实施团队。组织机构确立后,根据岗位职责、所需技能,配备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团队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应该规定团队成员的报告关系和沟通方式,建立工作制度,形成规范的报告制度和高效的沟通机制。高效的团队建设是项目成功的必要前提。
(三)运用工具和技术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
1运用PMBOK工具和技术,提高各阶段输出质量
重大固定?Y产投资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往往涉及到各个知识领域,比如:在立项阶段,就需用到整合管理和干系人管理的相关知识,通过项目整合管理,可将前期收集和掌握的信息转化为项目输出(包括项目章程、项目管理计划等),转化的过程中可采用专家判断、引导技术等方法和技术。经过多年发展,PMBOK已总结出各知识领域在项目全周期各阶段的输入与输出以及工具与技术,熟练和灵活地运用这些工具和技术,有助于提高各阶段的输出质量。上述工具和技术针对所有项目普遍适用,因此多是概念性的提及,在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运用时需要灵活变通。
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面对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庞大的信息量,如何有序的开展工作,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给解决项目中的技术难题提供了工具,也为提高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效率提供了思路和手段。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的实施,应该建立一个指导系统,以指导固定资产项目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指导可以优化项目管理,提高项目实施水平和效率。
(四)规范项目验收评估流程,延长追踪年限
项目的最后结尾就是对项目进行验收评估,验收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否则会导致项目成本增加或项目失败。项目只有通过验收和评价,才能说是成功的或者失败的。
摘要:当前电力系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仅限于固定资产形成过程的一个局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应包括:过程审计;费用审计;项目后评价。依此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会遇到知识、方法等方面的困难,针对这些困难,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具体范围与内容、人力资源调配等方面可采取一些对策加以克服。
关键词: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基建任务逐年加重,特别是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更是投资多、规模大,为了规范工程管理、确保投资效益,国电公司要求各单位积极开展投资项目审计。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投资项目审计呢?本文通过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现状,提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将遇到的困难,探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进而提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现状分析
电力系统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第一阶段,审计人员审查竣工决算报表。由于审计人员都是从财务部门抽调,因知识局限一般没有审查建安工程结算,只按基建部门的审核数进行工程成本汇总,一旦基建部门对建安工程结算审核不严,基础数据不真实,将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不真实。第二阶段,审计人员审查建安工程结算。此时,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抽调,对建安工程结算有能力进行严格把关,但这些人员一般缺乏财务知识,对工程其他费用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无法进行审查,这也将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不真实。
当前,电力系统大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于第二阶段,其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如上所述,对占固定资产投资50%乃至更多的其他费用支出未进行审查,势必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真实性。二是未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三是未对固定资产投资效果进行评价,即投资项目后评价仍是一片空白。四是只对既成事实进行审查,属于事后审计,未对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的关键阶段———决策与设计阶段进行事前控制。
由此可见,当前电力系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仅限于固定资产形成过程的一个局部,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方法、程序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理论研讨上缺乏深度,而这种理论上的苍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局限性,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工作质量与成效。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探讨
固定资产投资是以一定的资源(人、财、物等),经过预测、决策、实施(设计、施工等)的一系列程序,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形成固定资产的过程。由此引伸出,固定资产投资的全面审计至少包括两方面内容:不仅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成本及其他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还要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预测、决策、实施等)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
1997年,国家审计署制定了《审计机关关于国家建设项目预算(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实施办法》,根据此办法,建设项目预算(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准备阶段资金运用情况,建设资金来源、到位与使用情况,建设成本及其他财务收支核算情况,建设项目设备、材料采购管理情况,建设项目税、费计缴情况,建设项目执行环保法规、政策情况,经济合同实施情况,建设项目调整概算及超概算情况,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的落实情况,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关资质、收费、承包行为等情况。
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得到最大限度的产出,随着我国建设领域逐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也由过去的“工程指挥部”形成转变为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法人不仅要对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与使用、项目实施负责,还要对建设资金的偿还、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此时,需要在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通过对建设项目实际效益与预计效益的比较研究,分析两者是否存在偏差、偏差程度及产生偏差的原因,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准备、决策、实施、试生产直至达产的全过程进行再评价,全面总结投资管理经验,为以后改进投资管理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政策服务,这就是建设项目后评价。只有做好建设项目的后评价,才能在建设领域真正实现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彻底舍弃过去那种只有血的教训没有经验积累的“工程指挥部”临时管理模式。因此,建设项目后评价应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范畴,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活动延伸的作用与效能。
综合以上分析,从固定资产投资概念的引伸到国家审计部门的规定及建设领域工程管理模式的改革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应包括:过程审计,审查预测、决策、实施等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费用审计,主要是单位工程结算、设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审核;项目后评价,主要是过程后评价、效益后评价。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困难分析
1.知识的局限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和效率。以费用审计为例,需要工程财务与工程结算方面的知识,而工程结算涉及的知识面广,执行的定额多,范围广泛,如在当前大量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结算中,涉及到建筑工程(包括土建、给排水等)、电气安装工程、输配电线路工程、市政工程等;在项目后评价中,更是需要技术与经济等多方面知识,一个人是难于精通、掌握这么全面的知识,这将极大地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2.现行工程概(预)算定额不完整,造成工程结算审核定价困难,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如在技改工程结算中,有些安装项目无现行概(预)算定额可套用,又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造价管理部门没有这方面资料,市场上无可比价,定价比较困难,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3.工程资料不完整造成审计进程受阻等困难。如过程审计一般是查阅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中留下的相关资料,当前由于工程管理不规范,许多资料都是事后补办,难免存在缺漏现象;或工程资料管理不规范,工程竣工后工程资料未及时归档,由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个人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岗位变动,有些资料已很难找到,审计时就很难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等作出评价。
4.项目后评价工作量大,在评价方法、程序、步骤、组织及指标设置方面目前尚无一套较成熟的做法,审计人员在做项目后评价时会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评价指标设置方面将遇到一些技术难题。众所周知,一个评价结论是否科学,取决于其基础数据的真实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不管是过程后评价还是效益后评价都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个无定论的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结论也将大打折扣,而评价结论在科学性上的模糊有违后评价的初衷,使后评价失去意义和必要性。
四、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对策
1.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具体范围与内容。以竣工决算审计为切入点,审核单位工程结算,审查工程项目财务收支情况,延伸到工程“五制”管理、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审计,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1)过程审计应包括:审查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工程项目是否按基建程序进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齐全、完备;审查是否取得立项审批文件、概算审查批复文件、施工图预算审查批复文件;审查工程项目“五制”执行情况,特别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物资采购的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方面的法规、制度执行情况;审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督单位基本情况,包括营业执照、资质等级、劳保费计取类别(施工单位);审查隐蔽工程签证、现场签证是否合规、完整、真实;审查资金来源、资金到位情况及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主要审查工程价款的支付是否按合同条款及有关规定执行,是否按规定留足工程尾款与质保金;审查工程项目会计核算的凭证、账簿和报表是否真实、合现;审查竣工验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工程竣工档案是否按规定归档,有关竣工资料是否完整、规范,竣工图是否与实物相符;审查工程工期、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审查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2)费用审计应包括: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审核、设备费审计与待摊费用审计。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审查工程量、钢筋用量是否依据竣工图和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按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计算,结算结果是否准确;审查预算定额选用、定额子目套用是否合规和合理,定额单价换算、补充是否合规和准确;审查工程直接费的调整是否合规、准确;审查各项取费及材料市场价差的计取是否合规、准确;审查估价和议价的费用是否经过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是否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计取标准,是否按相关签证计取;审查工程施工合同中有关工期、质量奖罚条款执行情况。设备费审计:审查设备费是否按合同规定计算,其采保费、运杂费是否按规定计取;设备领用手续是否齐全、完整,领用数量是否与竣工图相符,是否存在多领、错领现象;审查多经企业采购的工程物资加价情况,是否在合理的市场价范围内。待摊费用审计:审查待摊费用支出是否按概(预)算审查批准文件执行,有无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有无付款凭据及付款凭据是否符合有关财经纪律等规定。
(3)项目后评价:后评价一般是针对某一个基建项目来进行综合评价,当前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较多,可针对某一个城市的城网改造项目来进行后评价。后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前后对比法”,将项目前期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的预测结论与实际运行结果相比较,以发现变化,分析原因。当前,主要是做好过程后评价与效益后评价。过程后评价就是对立项决策、勘察设计、物资采购、施工管理、生产(使用、运营)等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较多,常用的如:设计周期变化率;实际建设成本变化率;实际达产年限变化率(表示实际达产年限与设计达产年限的偏离程度,可以评价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效益后评价就是对项目投资与概算执行情况、生产能力与实际效益、财务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价。
2.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的结构上,应以工程审计人员为基础,配以财务审计人员,组成人员配备合理的审计小组。
3.及时总结,积极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审计建议。围绕审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揭示其深层次原因,针对各单位不同情况提出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如工程结算资料不齐全、提供不及时,有的是基层单位内部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引起,有的是内部效能考核不严导致管理制度贯彻执行不力引起,有的纯粹是部门之间扯皮引起等等,应针对各单位不同情况提出不同审计建议。
关键词:改进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民的,电力系统的基建任务逐年加重,特别是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更是投资多、规模大,为了规范工程管理、确保投资效益,国电公司要求各单位积极开展投资项目审计。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投资项目审计呢?本文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现状,提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将遇到的困难,探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进而提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现状分析
电力系统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第一阶段,审计人员审查竣工决算报表。由于审计人员都是从财务部门抽调,因知识局限一般没有审查建安工程结算,只按基建部门的审核数进行工程成本汇总,一旦基建部门对建安工程结算审核不严,基础数据不真实,将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不真实。第二阶段,审计人员审查建安工程结算。此时,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抽调,对建安工程结算有能力进行严格把关,但这些人员一般缺乏财务知识,对工程其他费用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无法进行审查,这也将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不真实。
当前,电力系统大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于第二阶段,其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如上所述,对占固定资产投资50%乃至更多的其他费用支出未进行审查,势必固定资产投资的真实性。二是未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三是未对固定资产投资效果进行评价,即投资项目后评价仍是一片空白。四是只对既成事实进行审查,属于事后审计,未对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的关键阶段———决策与设计阶段进行事前控制。
由此可见,当前电力系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仅限于固定资产形成过程的一个局部,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方法、程序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研讨上缺乏深度,而这种理论上的苍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局限性,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工作质量与成效。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探讨
固定资产投资是以一定的资源(人、财、物等),经过预测、决策、实施(设计、施工等)的一系列程序,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形成固定资产的过程。由此引伸出,固定资产投资的全面审计至少包括两方面内容:不仅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成本及其他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还要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预测、决策、实施等)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
1997年,国家审计署制定了《审计机关关于国家建设项目预算(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实施办法》,根据此办法,建设项目预算(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准备阶段资金运用情况,建设资金来源、到位与使用情况,建设成本及其他财务收支核算情况,建设项目设备、材料采购管理情况,建设项目税、费计缴情况,建设项目执行环保法规、政策情况,经济合同实施情况,建设项目调整概算及超概算情况,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的落实情况,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关资质、收费、承包行为等情况。
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得到最大限度的产出,随着我国建设领域逐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也由过去的“工程指挥部”形成转变为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法人不仅要对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与使用、项目实施负责,还要对建设资金的偿还、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此时,需要在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通过对建设项目实际效益与预计效益的比较,分析两者是否存在偏差、偏差程度及产生偏差的原因,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准备、决策、实施、试生产直至达产的全过程进行再评价,全面投资管理经验,为以后改进投资管理和制定合理的投资政策服务,这就是建设项目后评价。只有做好建设项目的后评价,才能在建设领域真正实现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彻底舍弃过去那种只有血的教训没有经验积累的“工程指挥部”临时管理模式。因此,建设项目后评价应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范畴,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活动延伸的作用与效能。
综合以上分析,从固定资产投资概念的引伸到国家审计部门的规定及建设领域工程管理模式的改革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应包括:过程审计,审查预测、决策、实施等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费用审计,主要是单位工程结算、设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审核;项目后评价,主要是过程后评价、效益后评价。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困难分析
1.知识的局限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和效率。以费用审计为例,需要工程财务与工程结算方面的知识,而工程结算涉及的知识面广,执行的定额多,范围广泛,如在当前大量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结算中,涉及到建筑工程(包括土建、给排水等)、电气安装工程、输配电线路工程、市政工程等;在项目后评价中,更是需要技术与经济等多方面知识,一个人是难于精通、掌握这么全面的知识,这将极大地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2.现行工程概(预)算定额不完整,造成工程结算审核定价困难,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如在技改工程结算中,有些安装项目无现行概(预)算定额可套用,又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造价管理部门没有这方面资料,市场上无可比价,定价比较困难,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3.工程资料不完整造成审计进程受阻等困难。如过程审计一般是查阅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活动中留下的相关资料,当前由于工程管理不规范,许多资料都是事后补办,难免存在缺漏现象;或工程资料管理不规范,工程竣工后工程资料未及时归档,由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个人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岗位变动,有些资料已很难找到,审计时就很难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等作出评价。
4.项目后评价工作量大,在评价、程序、步骤、组织及指标设置方面尚无一套较成熟的做法,审计人员在做项目后评价时会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评价指标设置方面将遇到一些技术难题。众所周知,一个评价结论是否,取决于其基础数据的真实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不管是过程后评价还是效益后评价都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个无定论的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结论也将大打折扣,而评价结论在科学性上的模糊有违后评价的初衷,使后评价失去意义和必要性。
四、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对策
1.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具体范围与。以竣工决算审计为切入点,审核单位工程结算,审查工程项目财务收支情况,延伸到工程“五制”管理、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审计,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1)过程审计应包括:审查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工程项目是否按基建程序进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是否齐全、完备;审查是否取得立项审批文件、概算审查批复文件、施工图预算审查批复文件;审查工程项目“五制”执行情况,特别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物资采购的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方面的法规、制度执行情况;审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督单位基本情况,包括营业执照、资质等级、劳保费计取类别(施工单位);审查隐蔽工程签证、现场签证是否合规、完整、真实;审查资金来源、资金到位情况及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主要审查工程价款的支付是否按合同条款及有关规定执行,是否按规定留足工程尾款与质保金;审查工程项目核算的凭证、账簿和报表是否真实、合现;审查竣工验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工程竣工档案是否按规定归档,有关竣工资料是否完整、规范,竣工图是否与实物相符;审查工程工期、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审查验收遗留处理情况。
(2)费用审计应包括: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审核、设备费审计与待摊费用审计。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审查工程量、钢筋用量是否依据竣工图和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按定额规定的规则计算,结算结果是否准确;审查预算定额选用、定额子目套用是否合规和合理,定额单价换算、补充是否合规和准确;审查工程直接费的调整是否合规、准确;审查各项取费及材料市场价差的计取是否合规、准确;审查估价和议价的费用是否经过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是否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计取标准,是否按相关签证计取;审查工程施工合同中有关工期、质量奖罚条款执行情况。设备费审计:审查设备费是否按合同规定计算,其采保费、运杂费是否按规定计取;设备领用手续是否齐全、完整,领用数量是否与竣工图相符,是否存在多领、错领现象;审查多经采购的工程物资加价情况,是否在合理的市场价范围内。待摊费用审计:审查待摊费用支出是否按概(预)算审查批准文件执行,有无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有无付款凭据及付款凭据是否符合有关财经纪律等规定。
(3)项目后评价:后评价一般是针对某一个基建项目来进行综合评价,当前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较多,可针对某一个城市的城网改造项目来进行后评价。后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前后对比法”,将项目前期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的预测结论与实际运行结果相比较,以发现变化,原因。当前,主要是做好过程后评价与效益后评价。过程后评价就是对立项决策、勘察设计、物资采购、施工管理、生产(使用、运营)等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较多,常用的如:设计周期变化率;实际建设成本变化率;实际达产年限变化率(表示实际达产年限与设计达产年限的偏离程度,可以评价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效益后评价就是对项目投资与概算执行情况、生产能力与实际效益、财务效益、国民经济效益、效益等进行评价。
2.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的结构上,应以工程审计人员为基础,配以财务审计人员,组成人员配备合理的审计小组。
3.及时,积极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审计建议。围绕审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揭示其深层次原因,针对各单位不同情况提出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如工程结算资料不齐全、提供不及时,有的是基层单位内部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引起,有的是内部效能考核不严导致管理制度贯彻执行不力引起,有的纯粹是部门之间扯皮引起等等,应针对各单位不同情况提出不同审计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永续盘存法;分产业资本存量
引言
物质资本是现代经济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同时也是进行宏观经济研究不可或缺的变量,例如在全要素生产率(TFP)、经济增长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研究中均离不开物质资本存量。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获得空前的快速发展,宏观经济活动水平快速提升,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是覆盖河南全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全国主体功能区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地理位置重要、交通发达、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分析河南经济增长规律、各种要素的贡献份额以及各要素技术进步的偏向性等问题中,资本存量核算是必要的前提。
而目前为止,河南省的资本存量核算研究工作,特别是细分到产业的物质资本存量研究工作并不丰富,很多需要该数据的研究多以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总额这一概念作为基础,或者甚至作为替代变量,这样就混淆了存量与流量的概念,会造成经济分析的逻辑错误。本文在前人的研究――王小鲁(2000),张军(2002),张军和章元(2003),龚六堂和谢丹阳(2004),张军、吴桂英和张吉鹏(2004),单豪杰(2008)和宗振利、廖直东(2014)等的基础上,基于永续盘存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通过选取当年投资数据、构造投资平减指数、选择折旧率、基期资本存量的估计和确实数据的处理等环节,对河南改革开放以来一、二、三产业的资本存量进行估计。
一、永续盘存法
对于一个资本体资本存量获得的最准确方法是进行资本数量普查,但是这种普查耗时费力,据笔者所知只有日本曾进行过类似的普查。与资本存量数据的难以获得相对应的是资本流量――每年的资本形成或者资本投资总额与每年的折旧比较容易获得,因而核算资本存量的方法更加倾向于依靠流量数据来获得,即运用所谓的永续盘存法来估算资本存量。
永续盘存法由Goldsmith(1951)开创性的运用,随后由于其可操作性强,已成为估计资本存量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方法可以写作:
Kt=Kt-1*(1-δ)+It
其中t表示第几年。该式子中一共涉及到四个变量:1.当年投资It的选取;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通过该指数可以折算到不变价;3.折旧率δ的选取;4.基年资本存量K的确定。
二、当年投资数据的选择
在我国目前的统计资料中,有三个相近的指标来表示当年的投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不过,这两个指标有各有各的特点。首先,固定资本形成数据中包含有无形固定资产的净增加额,即包括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等,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中不包含此类数据;其次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中扣除了由于出售、易货交易和实物资本转移从而转出的旧固定资产的价值,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并不反应这些内容。
因此我们选取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作为当年的投资数据,数据来源《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由于2002年后缺失分产业的数据,我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一、二、三产业比例和当年的全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据为总量构造当年的投资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和河南统计信息网。
三、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构造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品及取费项目的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可以获得1993年后的该指数,之前的数据却并没有公布。因此,我们借鉴了张军、吴桂英、张吉鹏(2004)的方法,构造出1978-1992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中提供了分省份的资本形成总额及指数,我们假定该资料是以不变价格衡量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以1987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为例:
1987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数(上年=1)=
1987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当年价)1987年隐含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上年=1) 1986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当年价)
由此可以测算出1979-2002年之前隐含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将之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上提供的1991-2002年河南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可以发现他们基本一致。因此我认为,用该方法计算出的隐含固定资产价格指数可以替代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所以1978-2002年我们使用计算出的隐含固定资产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2002年之后我们直接使用国家统计局网站提供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然后可以计算得到1978-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100)。
四、折旧率δ的确定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简单梳理,可以发现对折旧的处理主要有三种方法:1.在当期投资数据的选取时直接选取积累数据,这样就避免了处理折旧的问题;2.采用收入法地区生产总值中固定资产折旧这一指标来直接代表当期的折旧值,如徐现祥(2007),陈纪平(2012);3.从折旧率着手来计算当期的折旧,进而对折旧的处理及转化为对折旧率的确定,如张军等(2004)。
正如张军等(2004)、宗振利等(2014)指出的那样,在利用PIM进行资本存量的测算时,严格意义上讲,δ是指重置率而非折旧率。但是目前来讲,我国还不具备对固定资本进行重新估价的能力;并且从这里出发,可以得到资本品的相对效率按照几何方式递减,而我国的企业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通常采用直线型法,这恰恰是不符合PIM的内在要求的。
本文参照宗振利、廖直东(2014)的做法,最终得到河南省的固定资产折旧率为10.25。
五、基期资本存量的估计
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也是PIM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对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利用所选基期的相关数据资料,例如国有资产净值普查等普查数据,如邹至庄(1993);2.假定资本-产出比为定值从而估算基期资本存量,如张军扩(1991);3.假定产出增长率与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相等从而估算基期的资本存量,如单豪杰(2008);4.将基期的资本投资额比上某个年限投资增长的几何平均数和折旧率的和作为初始资本存量,即K0=I0δ+gI,如Hall&Jones(1999)。本文采取第4种方法。
δ就采用之前得到的,gI为4.5%。从而得到1978年时河南省的第一、二、三产业的资本存量分别为38.26亿元、194.44亿元和41.81亿元,从而总的资本存量为274.61亿元。张军等(2004)指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仅在1978年后才出现明显的变化,部分估计全国固定资本存量的早期研究忽略1952-1977年投资品价格变动因素是可以接受的假设。从而这里资本存量(1978年为基期)274.61亿元与张军(2004)(1952年为基期)268亿元的估计非常接近。
六、估算结果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 徐现祥,周吉梅,舒元.中国省区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计[J].统计研究,2007(5):6-13.
[2] 张军,吴桂英,张志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3]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7):35-43,90.
[4] 宗振利,廖直东.中国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再估算:1978-2011[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3):8-16.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公司实际开展固定资产项目可行性分析,有着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可行性分析,净现值,决策柔性,等待价值,选择期权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P, P & E and the Traditional NPV Method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firstly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and its content of having a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P, P&E) invest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e of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that is evaluating its economic benefit. We can adopt the static method and the dynamic method to evaluate the benefit. Also the dissertation summarizes the most common dynamic method ---- the traditional net-present-value (NPV) method including its definition, computing formula, decision-making rule and its advantages.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traditional NPV method’s application to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P, P&E practically through the real case study and shows the meaning that the traditional NPV method exists. Then the disserta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three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NPV method. First one is the uncertain discount rate and cash flows whenever we encounter the higher risk. Second one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NPV method ignores the value of the operation flexibility about a project investment. Third one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NPV method does not account for the delay of a project i.e. the value of waiting in a project investment. So the dissertation brings forward some advice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method such as correcting and confirming the risk return rate of the discount rate and adopting the option concept.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company can have a better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property, plant and equipment (P, P&E).
Key words: feasibility analysis, net-present-value, decision-making flexibility, the value of waiting, real options
目 录
一、序言1
二、文献综述1
三、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理论阐述2
(一)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2
(二)可行性分析的内容2
(三)传统净现值法介绍3
四、案例研究4
(一)公司简介4
(二)案情4
(三)案例分析4
五、传统净现值法的局限性和改进建议9
(一)局限性10
(二)改进建议11
六、结论13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13
一、序言
对于投资的定义,简而言之,投资是一种“现在投入”和“将来收益”之间的交换。现在投入实际上是牺牲了一定的现在消费,将来收益则是获取更大量的将来消费。投资的概念,可以从4个方面来认识:(1)投资是现在资产的投入(支出);(2)投资具有时间性;(3)投资具有风险性;(4)投资的本质在于获取所期望的收益。显然,投资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了获取收益。
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投资有形的项目来扩大生产规模和生产新产品,通过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获取一定的投资收益。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单位价值大,影响时间长,建成投产后可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如果投资正确,企业可在较长时间内受益,万一投资有误,企业也难以在短期内再改变,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必须一次性垫支相当数额的资金,而这种垫支的收回则是在该资产未来的使用期内分期逐次实现。固定资产项目建设具有固定性、专用性和单件性的特点。固定资产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但是企业又不能为回避风险而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
为避免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失误,企业必须注重固定资产投资的策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策略的重点是事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论证。而可行性分析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对项目进行经济上的效益分析,在众多的决策指标中,毫无疑问净现值(NPV)是最为人们所熟悉和广泛使用的。
本文试图将传统净现值法运用于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中,验证其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作用。因此本文的目的实际上是通过实证分析,即分析实际案例中传统净现值法的使用,验证净现值法对于可行性分析中经济效益预测的作用。同时,本文也指出了目前传统净现值法下还存在的一些缺陷,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上述引言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的介绍;其次是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第三部分是对可行性分析的理论阐述包括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和内容和传统净现值法的介绍,叙述了净现值法的定义、公式和与其他方法相比之优点;第四部分案例研究,对2台6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第五部分则指出了传统净现值法在目前遇到的一些挑战和局限性,并提出了建议;最后是结论。
二、文献综述
对于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理论阐述,国内外有很多经典文献,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之后,由于企业兴起了一股固定资产投资热潮,国内也开始研究起了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在汤炎非、杨青编著的《可行性研究与投资决策》中就提出了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可行性分析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的最重要内容。它是在项目投资决策前,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和工作阶段。同时在徐强、董正信编著的《投资项目评估》中还指出了一般工业企业固定资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需要包括的10大内容,这10大内容可以基本概括为市场研究、技术研究和效益研究这三大部分。这些经典内容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对固定资产进行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也在实践中被众多企业所采用。
而在对传统净现值法的研究分析中,国外的许多关于管理会计的书籍与资料都提到了净现值法的定义、计算方法和与内部收益率法相比较后的优越性,比如在Ray H. Garrison & Eric W. Noreen, “Managerial Accounting (Eighth Edition)”即《管理会计(第八版)》中提到了计算净现值重要的是现金流量而不是会计上的净利润概念,并且还举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净现值的运算过程,同时还比较了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指出净现值法比内部收益率法计算简便,没有试错过程;能够考虑风险因素,在折现率中予以体现;并且提供比内部收益率法更有用的信息给决策者,帮助决策者制定正确的决策。
国内外的众多文献例如孙元欣编著的《投资项目评价理论、方法与案例》中都指出运用净现值法可以对固定资产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的投资效益进行估算与评价,本文认同该观点。
本文之所以选择研究传统净现值法对可行性分析的作用,原因在于:首先,传统净现值法的产生已经一段时间了,国内外的文献都对其进行过详细的介绍;其次,到目前为止,企业中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效益预测和评价的情况仍然存在,本文选取的案例具有典型性;第三,传统净现值法计算过程较简便,有代数公式可以套用,且预测效果也比较好。第四, 虽然大多数文献都是肯定了传统净现值法对于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作用,但是本文通过对传统净现值法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传统净现值法也有缺陷,可以通过与《期权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和《企业财务管理》中提到的期权的概念与方法相结合等方法,来改进对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中的经济效益分析。
三、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理论阐述
(一)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
固定资产的可行性分析,是指在投资决策前,对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拟定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论证;对固定资产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固定资产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投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确定该固定资产是否应该投资和如何投资,或是就此中止不投资,还是继续投资使之进入开发建设的下一阶段等,为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为开展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简而言之,固定资产的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效益性,技术上的可行性论证主要由企业技术部门负责,经济上的效益性论证,则主要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可行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长期规划和地区、行业规划的要求,对投资的固定资产项目进行投资方案规划、工程技术论证、社会与经济效果预测和组织机构分析,经过多方面的计算、分析、论证和评价,为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可行性分析是保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最少的投资耗费取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科学手段,也是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建设上可行的科学方法。
(二)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是对投资的固定资产进行深入细致的技术经济论证的基础上作多方案的比较和优选,提出固定资产投资最后决策的结论性意见。因此,它的内容应能满足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的要求。
一般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10个方面内容:
1)总论:综述项目概况、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结论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阐明对推荐方案在论证过程中曾有的重要争论问题和不同的意见与观点,并对投资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表说明;还应说明投资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环境、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项目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重要性;提出项目调查研究的主要依据、工作范围和要求;说明项目的历史发展概况、项目建议书及有关审批文件。
2)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拟建规模:调查国内外市场近期需求情况;国内现有项目生产能力的估计;销售预测、价格分析、产品竞争力、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固定资产项目的规模,选择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资源、原材料、燃料和公用设施情况:所需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来源和供应的可能性;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种类、数量和储运条件;所需动力(水、电、气等)公用设施的数量、供应方式和供应条件。
4)厂址选择:固定资产项目的地理位置,与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的距离、地区的条件。
5)项目设计方案:在选定的建设地点内进行总图和交通运输的设计,进行多方案比较和选择,确定项目的构成范围。
6)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环境现状调查。拟建项目“三废”种类、成分、数量,对环境影响的预测;治理方案的选择和回收利用情况;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城市规划等要求以及相应的措施方案。
7)企业组织和人员培训:企业生产管理体制、机构的设置,对选择方案的论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要求;人员的培训费用估算。
8)项目施工计划和进度要求:根据勘察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安装、试生产所需时间与进度要求,选择整个项目实施方案和总进度,并用线条图和网络图来表述最佳实施方案。
9)经济效果的分析与评价:总投资费用、各项建设支出和流动资金的估算;资金来源、筹集方式,各种资金来源所占的比例;资金的数量和资金成本;总生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的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偿还期、外汇效果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等财务效益评价和国民经济效益评价并进行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
10)综合评价与结论:方案的综合分析评价与方案选择,运用各项数据,从技术、经济、社会、财务等各个方面论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推荐一个或几个可行方案供决策参考,提出投资存在的问题以及结论性意见。
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大部分:
首先是市场研究,包括产品的市场调查和预测研究,这是可行性分析的先决条件和前提,它决定了项目投资的必要性,是项目成立的重要依据。
其次是技术研究,即技术方案和建设条件研究,从资源投入、建设地址、技术、设备和生产组织等问题入手,这是可行性分析的技术基础,它决定了投资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最后是效益研究,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它是决定项目投资命运的关键,因此也是固定资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核心部分,并说明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可行性分析就是从这三大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优化研究,并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传统净现值法介绍
由上文可知,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的核心是项目的效益研究,而其中最主要进行分析的是项目的财务效益评估,而该评估可以采用静态和动态指标分析等方法。固定资产投资等长期投资决策指标根据是否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可以分为两类: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静态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报酬率,它在评价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时,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而把不同时点的货币看成是等量的,是一种非折现的分析评价方法;动态指标包括净现值、获利指数、内涵报酬率等,这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指标,以折现的分析评价方法更能反映和把握客观实际状况,是现资决策中广泛应用的方法。而作为动态指标的净现值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析评价指标。
净现值(NPV)是指把项目从投资开始到项目终结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现为初始投资时的现值。它表明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考虑到货币时间价值后,以现值表现的净收益。可以说,它是一个考察投资项目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绝对指标。净现值越大说明项目的经济效益越好,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NCF——第t年的现金净流量=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
i——预定的折现率
n——投资涉及的年限
而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采用那些净现值为零或正值的投资方案,放弃那些净现值为负值的投资方案。即:
第一,净现值为正值,表示投资项目获得的报酬率大于期望报酬率,说明投资方案是可行的;第二,净现值等于零,表示投资项目获得的报酬率等于期望报酬率,也说明投资方案是可行的;
第三,净现值小于零,表示投资项目获得的报酬率小于期望报酬率,说明投资方案是不可行的。
净现值法的优点在于,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给出了一个表示单一款项的现值,经济意义明确;其次是净现值法计算简便,没有内部收益率法计算时必须的试错过程,第三是净现值法比较现实,可以通过折现率i的水平来考虑风险的影响;第四是净现值法提供给决策者更多的有用信息。
我们知道,动态指标主要有净现值、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三种,在这三种评价方法中,净现值法以其稳健而又现实的再投资比率在理论上受到格外偏爱,尤其在互斥选择决策中,若利用内部收益率和获利指数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决策,而净现值法无论是在独立项目的决策中,还是互斥项目的决策中均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从理论上说,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投资决策方法。
四、案例研究
在前面的部分中,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固定资产可行性分析与传统净现值法的关系。在本章中,本文选用位于上海西南地区的吴泾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案例,加以实际分析。该案例的相关资料由企业内部有关人员予以提供。
(一)公司简介
上海吴泾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由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占51%股权)和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占49%股权)共同组建成立的,经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其注册资金为20亿元人民币。
国际内审协会(IIA)修订版的《内部审计职业实务标准》定义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一新定义表明现代管理强调总体管理概念,把总体管理控制系统与组织的长远目标联系起来,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帮助企业防范风险,实现经营目标。
随着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增加,风险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面对管理环境的变化,内部审计需要及时调整自身定位,改变过去只是作为企业财务监督者的定位,将职能确定为向企业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评估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环节,内部审计需要将审计关口前移,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在事前和事中审计中及时发现提前预防,将风险降至最低。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领域应用的现实意义
(一)降低审计风险,实现“零审减”目标的需要。
当前,内部审计要实现由账项审计向风险审计转变,利用风险评估的结果,围绕重大风险制定审计工作计划、确定审计重点。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中,围绕预期目标,利用风险模型确定项目面临的风险,并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将风险分析贯穿于审计的每一环节,在实现审计目标的同时也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零审减”是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涵义包括国拨资金不审减,审定决算不小于批复的建设规模,严格按照批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没有节余和因审减建设内容造成的尾工工程,竣工决算各项费用列支合理,不虚报建设内容。
(二)提高审计效率、完成审计目标的需要。
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也随之增多,对内部审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内部审计的资源有限,这就需要提高审计效率,完成既定审计目标。风险导向审计通过风险分析和评估识别重点审计内容,无疑为提高审计效率提供了保障,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由账项审计、制度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
三、风险导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模式的构建
开展风险导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首先要进行周密细致的审前调查。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访谈、调查问卷、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明确是否具备审计条件,获取背景信息,如行业状况、监管环境、建设模式、建设目标等,掌握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规定。
在对被审计对象整体了解的前提下,依据相关规定,明确审计目标,识别风险,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估风险,确定被审计部门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容易产生重大风险的环节,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实施具体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提出管理建议。风险导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模式如图1所示:
四、开展风险导向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的主要内容
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是指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全部投资认定情况的审计,主要包括批准的设计方案和工程实际竣工情况;竣工验收和遗留问题的处置情况;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和其它投资的完成额以及交付使用资产结转情况;竣工决算报表的真实、合规和完整情况等。
(一)明确审计目标。
企业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正式接受上级单位竣工决算审计和验收之前,内部审计部门往往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制度和批复文件对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组织管理情况、资金到位使用情况、投资完成及概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情况、资产交付情况等方面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计,目的是发现和揭示影响投资项目完成的风险,进而提出管理和改进措施,促进建设资金合法、合规使用,改善和提高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
(二)识别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风险的识别需要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宏观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咨询,明确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以前发生过的重大风险,达到规避、转移或缓解风险的目标。
以对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为例,通过对项目实施审计,结合审前访谈、调查问卷以及通过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的项目及建设单位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情况,我们识别的风险主要囊括了内控制度、招投标、设备采购和安装、合同管理、工程造价以及财务管理等六个方面。
(三)分析和评估风险。
在识别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风险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通过提炼总结风险因素调查问卷、查阅相关项目审计报告和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背景资料等方式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
以上述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为例,通过对识别的六方面风险进行评估,最终确定了不同的风险等级:招投标、工程造价、财务管理的风险等级最高,合同管理、设备采购和安装的风险等级次之,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性的风险等级最低。
(四)确定审计重点。
风险评估的结果为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重点的确定提供了直接依据,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我们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确定相应的审计重点。
1.招投标管理。
企业开展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应重点关注项目是否按照批复文件中规定的方式进行招投标、招标机构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招投标过程是否合规、招投标工作中形成的各类文件是否留存完整。在审计过程中重点审核以下内容:
①招标方式是否合规,属于公开招标或者委托邀请招标方式,要与批复方式一致。
②招标程序是否合法合规,招标文件是否全面,开标、评标、定标等招标过程资料是否齐全,重点检查招标文件、标底文件、招标公司的资质、开标记录、评标记录、打分记录、中标通知书等文件。
③审核是否存在人为肢解工程项目、规避招投标等违规操作行为。
④实行工程量清单方式招标的工程是否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编制工程量清单。
⑤是否存在招标活动中变更招标范围、组织形式、方式,变更后是否报上级审批。
⑥投标文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的要求。
⑦审查投标人报价数据的计算准确性,分析报价构成的合理性。
⑧投标综合单价及措施项目清单报价等竞争性费用是否合理,规费及税金是否按规定计取。
2.工程项目管理。
在对工程项目审计中,应重点审核:
①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等是否齐全。
②工程项目是否按批复建设内容实施,总投资是否超概算,有无改变用途情况,是否重新报批调整。
③施工前是否取得土地使用证、建筑许可证、规划许可证等审批。
④工程造价是否真实、合理、有效,造价组成是否合规,工程的工期、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重点审核工程结算审计报告。
⑤工程建设其他费内容,包括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监理费、招标服务费、环境影响咨询费、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等,是否与工程内容相关,提供服务的各类乙方单位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
⑥工程价款的支付是否按合同条款及有关规定执行,是否按规定留足工程尾款与质保金。
3.财务管理。
审计重点包括:
①审查建设资金来源、建设资金到位情况及建设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
②各会计科目的费用核算与归集是否准确,是否合理计算分摊比例,拼盘项目是否按照面积所占比例分摊投资。
③各项费用支出是否按规定标准控制,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投资概算对应控制比例等。
④会计凭证的合规性,原始凭证是否规范、齐全,能够起到支撑作用。
4.合同管理。
工程成本是通过合同来确定的,因此对合同的审查至关重要。在审计中,要重点审核以下内容:
①项目建设内容是否签订合同,包括建设工程、购置仪器设备、工器具以及发生的勘察、设计、监理、招标、审计咨询等管理费用支出情况。
②合同当事人是否具有资金、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履行合同的能力。
③合同内容是否与招标文件、投标书相一致,合同条款是否严谨、合法、规范,有无遗漏关键性内容,有无不合理的限制性条件,合同的基本要素是否齐全,是否明确规定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甲乙双方基本信息、建设工期、质量要求、总价、支付方式、调整情况、结算条款、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
5.设备投资。
在审计中,要重点审核以下内容:
①是否按照初步设计或调整批复采购和安装设备。
②设备的保管、出入库手续是否符合相关制度规定。
③是否按规定留取了供货单位的质量保证金。
④设备投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内控制度。
审查是否建立了完整有效的固定资产投资内控制度体系,针对招投标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材料采购管理、档案管理等是否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制度,有效规范固定资产投资工作。
(五)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实施审计业务。
根据上述审计重点,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在审计组内进行合理分工,明确重点审查的资料(表1)。审计实施过程中,在对重点事项审计的同时,还应对风险加以分析,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规避风险,最终在审计报告中列出相应问题和管理建议。
五、实施风险导向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的启示
1.在内部审计项目中贯彻风险管理理念。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环节,需要贯彻风险管理理念,将审计关口前移,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从传统账项审计转向风险导向审计,并将风险分析和评估纳入审计程序各个环节,实施事前和事中审计,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将后期风险降至最低。
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内部审计竞争力。
内部审计介入风险管理领域,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新的变化,企业应该为内审人员提供全面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为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发展提供条件。此外,还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考核,不断进行知识结构更新,逐渐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审计队伍,增强内部审计竞争力。
中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要素拉动特征。经济发展需要刺激投资需求,最终消费需求的形成也有赖于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与消费双管齐下,投资需先行。因此,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持续增长。从理论上讲,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具有一种正向的关联关系。
一般认为,建设投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因素。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将建设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加大建设投资的规模,既可增加就业机会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内需,又可以直接带动当前的经济增长,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奠定物质基础。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建设投资在这些国家的整体投资中的比率甚至达到了20%(Kessedes,1995)。
我国大量的文献也讨论了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但是,真正能够揭示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极少。中国发展研究院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是决定社会需求的最积极的因素。因此,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作为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中国发展研究院,1997)。虽然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重要性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还处在定性阶段,很少能够指出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本研究就致力于找到其对中国经济发展拉动水平的具体数量关系。
二、数据和模型
在本研究中,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指以一定速度增长的建设投资所拉动GDP的增长量或增长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和方法。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价值形态。另外本研究涉及的指标还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FAI)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在固定资产方面投资总量的指标,它同样也能够以价值形态反映固定资产建造和购买活动的总量,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根据国家的投资计划分为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本文采用这个指标来代表宏观意义上的建设投资水平,既包括建水坝、修公路这些大型的土木工程项目,也包括住宅和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同时,还涉及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大型设备的修缮和改造。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按其工作内容和实现方式可以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三个部分。在本文中也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CI)作为衡量建设投资活动对国民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一个变量,它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和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固定资产投资的范围小一些,可以代表一年内国民经济中的建筑工作量,是一个衡量建设活动水平更为合适的指标。
本研究拟采用动态计量经济学所倡导的误差修正模型来描述建设投资和国民经济的相互作用。建立经济学模型的传统方法主要是以理论为导向,依据某种已经存在的经济理论或者已经提出的对经济行为规律的某种解释设定模型的总体结构,这种建模途径对先验的经济理论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建模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动荡前屡次预测失灵,促使人们寻求另外的建模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英国经济学家D·F·Hendry为代表,提出了动态建模的方法,交替利用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提供的信息,在协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变量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误差修正模型(D·Hendry,1998)。
一般经济变量都可以用时间序列来表示,如果它的均值和方差都不随时间变化,就称这个序列是稳定序列。如果一个序列在成为稳定序列之前必须经过d次差分,则称该序列是d阶单整。按照协整理论,几个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其线性组合可以降低单整阶数,即所谓的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就是建立在这种理论之上的。以GDP和建筑安装投资(CI)为例,若GDP和CI具有协整关系,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作一般的自回归分布滞后的表达式:
附图
和CI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于是GDP的短期波动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长期均衡,一部分是短期波动。一般(β[,2]-1)都会小于0,因此,若(t-1)时刻GDP大于其长期均衡解,γecm[,t-1]为负值,使GDP[,t]减少;若(t-1)时刻GDP小于其长期均衡解,γecm[,t-1]为正值,使GDP[,t]增加。体现了长期均衡误差对GDP的控制。
以不变价格表示的流量指标一般是一阶单整。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是流量指标,一般情况下属于一阶单整,它们之间可以存在这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的短期的变动又会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短期的影响。因此,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既受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短期变动的直接影响,又受两者之间长期稳定关系的调整,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讨论这种关系:
附图
表明如果FAI变化了1%,GDP将变化β[,1]%。α[,1]同理。可见各个系数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
本研究中的数据都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自1981年始,且已经折算为1981年不变价,这样可以去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好地反映数据内在的规律性。在本研究中,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各年的数据如下;
表1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
(1981-1999年,单位:亿元)
附图
注:1.所有数据均为1981年不变价;2.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一)方程的初步设定和简化
一般来讲,在经济数据中,以不变价格表示流量的序列往往表现为一阶单整。因此,从理论上判断,LnGDP、LnFAI和LnCI序列都应该是一阶单整。采用Dickey和Fuller于1979年、1980年提出的ADF方法进行单整检验结果也表明,的确如此。
然后,可以将方程设定为一般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模型的右边包括被解释变量的滞后、解释变量及其时间滞后项。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首先设定为:
附图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这两个自回归分布滞后方程,采用逐步回归(Stepwise)方法,剔除不显著的变量。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程中,LnGDP[,t-1]、LnFAI[,t]和LnFAI[,t-1]被引入方程。估计得到的方程为:
附图
可见方程的显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检验。常数项的t值很小,并不显著。(由于此方程对后面的过程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因此不必剔除常数项。)其他各项系数在99%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不为0。该方程的残差类似白噪声。
在建筑安装投资方程中,也是LnGDP[,t-1]、LnCI[,t]和LnCI[,t-1]被引入方程。估计得到的方程为:
附图
方程的显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检验。常数项的t值很小,也不显著。其他各项都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为0。该方程的残差类似白噪声。
可以看到,以上两个方程中LnFAI[,t-1]和LnCI[,t-1]前的系数为负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它们分别与LnFAI[,t]和LnCI[,t]之间存在着共线性的关系,导致两者的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互相任意分配。但这对后面的研究影响不大。
(二)求长期均衡方程
下面可以用简单的回归分析求得长期均衡方程。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长期均衡方程为:
附图
可见,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各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顺利通过。从此均衡方程可以计算ecm序列(即残差序列):
附图
AdjustedR[2]=0.982F=980.657
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各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顺利通过。
ecm[,t-1]=LnGDP[,t-1]-3.228-9.793LnCI[,t-1]。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1.固定资产投资方程
考虑到在初步设定的方程中LnFAI[,t]、LnFAI[,t-1]和LnGDP[,t-1]都比较显著,在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时引入LnGDP[,t],LnFAI[,t],ecm[,t-1],以保证方程的包容性。
设定误差修正模型为:
附图
p=0.0002,可见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
从变量显著性检验来看,两个方程的ecm[,t-1]的显著性较低,但是,考虑到它们重要的经济意义,仍不将其剔除。
四、经济意义分析
(一)弹性分析
在以上两个误差修正方程中,LnFAI[,t]和LnCI[,t]前面的系数可以看作是GDP对FAI和CI的弹性系数,因此,可以根据方程的系数对它们进行弹性分析。
LnCI[,t]前的系数为0.324,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安装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24。当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24%。而LnFAI[,t]前的系数为0.317,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17。当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17%。
这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定量地给出了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可以看出,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大致是这样一个概念,即当建设投资增长1%时,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0.32%。以往的分析往往仅限于定性,没有反映出真正的定量关系。从两个弹性系数可以看出,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弹性系数都较大。
(二)拉动效率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建筑安装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引入一个新的系数,将其称之为“拉动效率”,它是GDP对该变量弹性系数与该变量在GDP中所占份额的比值,即附图,D[,i]表示在此区间内GDP对某一变量i的弹性系数,S[,i]表示某一变量i在此区间内占据GDP的平均百分比。这样可以排除弹性系数大小中不同变量份额因素的影响。如果q>1,这表明某一变量在这一阶段对GDP的拉动作用是积极的,超过了自身在GDP中所占据的份额,是高效率的。相反,如果q<1,则表示这种拉动作用是消极的,少于变量自身占据GDP的份额,是低效率的。
结果如下(1981年—1999年间):
变量D[,i]S[,i]q[,i]
CI(建筑安装投资)0.3240.1961.652
FAI(固定资产投资)0.3170.3001.057
由此可见,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积极的,q[,i]均超过了1,建筑安装投资更为显著。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为19.6%,而弹性系数达到了0.324%。这进一步验证了在本文开始时所提到的定性研究的结论,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够高效率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误差修正项(ECM)的分析
Ecm项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系数的估计值一般是负值。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Ecm前面的系数是-0.049,由此看来,调整的力度不是很大。调整的过程大致如下:
附图
对于建筑安装投资方程,Ecm前面的系数是-0.018,调整的力度也较小。因此,可以看出,建设投资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GDP的变化,长期均衡起的控制作用不大。这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量的稳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
五、总结
本研究将固定资产投资(FAI)和建筑安装投资投资(CI)作为对GDP产生拉动作用的变量,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到了反映它们之间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表达式。从弹性系数可以看出,无论是建筑安装投资,还是固定资产投资,二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明显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安装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24。当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24%。国内生产总值对基本建设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17。当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17%。综合起来,当建设投资增长1%时,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0.32%。从拉动效率来看,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积极的,q[,i]均超过了1,建筑安装投资更为显著。
建设投资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GDP的变化,长期均衡起的控制作用不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量的稳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
因此,本研究的定量结果不仅验证了很多研究者的定性结论,即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够高效率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给出了具体的拉动效应值,分析了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各自的作用,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分析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1-03-23
【参考文献】
[1]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38.
[2]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陈炳煌.当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龙岩师专学报,2000,(6).
[4]黄聪,李启明,申立银.中国建设推动力的计量模型与分析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0,(4).
[5]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6]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要素拉动特征。经济发展需要刺激投资需求,最终消费需求的形成也有赖于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与消费双管齐下,投资需先行。因此,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持续增长。从理论上讲,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具有一种正向的关联关系。
一般认为,建设投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因素。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将建设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加大建设投资的规模,既可增加就业机会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内需,又可以直接带动当前的经济增长,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奠定物质基础。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建设投资在这些国家的整体投资中的比率甚至达到了20%(Kessedes,1995)。
我国大量的文献也讨论了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但是,真正能够揭示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极少。中国发展研究院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是决定社会需求的最积极的因素。因此,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作为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中国发展研究院,1997)。虽然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重要性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还处在定性阶段,很少能够指出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本研究就致力于找到其对中国经济发展拉动水平的具体数量关系。
二、数据和模型
在本研究中,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指以一定速度增长的建设投资所拉动GDP的增长量或增长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和方法。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价值形态。另外本研究涉及的指标还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FAI)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在固定资产方面投资总量的指标,它同样也能够以价值形态反映固定资产建造和购买活动的总量,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根据国家的投资计划分为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本文采用这个指标来代表宏观意义上的建设投资水平,既包括建水坝、修公路这些大型的土木工程项目,也包括住宅和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同时,还涉及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大型设备的修缮和改造。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按其工作内容和实现方式可以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三个部分。在本文中也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CI)作为衡量建设投资活动对国民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一个变量,它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和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固定资产投资的范围小一些,可以代表一年内国民经济中的建筑工作量,是一个衡量建设活动水平更为合适的指标。
本研究拟采用动态计量经济学所倡导的误差修正模型来描述建设投资和国民经济的相互作用。建立经济学模型的传统方法主要是以理论为导向,依据某种已经存在的经济理论或者已经提出的对经济行为规律的某种解释设定模型的总体结构,这种建模途径对先验的经济理论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建模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动荡前屡次预测失灵,促使人们寻求另外的建模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英国经济学家D·F·Hendry为代表,提出了动态建模的方法,交替利用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提供的信息,在协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变量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误差修正模型(D·Hendry,1998)。
一般经济变量都可以用时间序列来表示,如果它的均值和方差都不随时间变化,就称这个序列是稳定序列。如果一个序列在成为稳定序列之前必须经过d次差分,则称该序列是d阶单整。按照协整理论,几个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其线性组合可以降低单整阶数,即所谓的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就是建立在这种理论之上的。以GDP和建筑安装投资(CI)为例,若GDP和CI具有协整关系,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作一般的自回归分布滞后的表达式:
附图
和CI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于是GDP的短期波动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长期均衡,一部分是短期波动。一般(β[,2]-1)都会小于0,因此,若(t-1)时刻GDP大于其长期均衡解,γecm[,t-1]为负值,使GDP[,t]减少;若(t-1)时刻GDP小于其长期均衡解,γecm[,t-1]为正值,使GDP[,t]增加。体现了长期均衡误差对GDP的控制。
以不变价格表示的流量指标一般是一阶单整。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是流量指标,一般情况下属于一阶单整,它们之间可以存在这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的短期的变动又会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短期的影响。因此,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既受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短期变动的直接影响,又受两者之间长期稳定关系的调整,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讨论这种关系:
附图
表明如果FAI变化了1%,GDP将变化β[,1]%。α[,1]同理。可见各个系数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
本研究中的数据都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自1981年始,且已经折算为1981年不变价,这样可以去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好地反映数据内在的规律性。在本研究中,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各年的数据如下;
表1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
(1981-1999年,单位:亿元)
附图
注:1.所有数据均为1981年不变价;2.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一)方程的初步设定和简化
一般来讲,在经济数据中,以不变价格表示流量的序列往往表现为一阶单整。因此,从理论上判断,LnGDP、LnFAI和LnCI序列都应该是一阶单整。采用Dickey和Fuller于1979年、1980年提出的ADF方法进行单整检验结果也表明,的确如此。
然后,可以将方程设定为一般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模型的右边包括被解释变量的滞后、解释变量及其时间滞后项。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首先设定为:
附图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这两个自回归分布滞后方程,采用逐步回归(Stepwise)方法,剔除不显著的变量。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程中,LnGDP[,t-1]、LnFAI[,t]和LnFAI[,t-1]被引入方程。估计得到的方程为:
附图
可见方程的显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检验。常数项的t值很小,并不显著。(由于此方程对后面的过程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因此不必剔除常数项。)其他各项系数在99%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不为0。该方程的残差类似白噪声。
在建筑安装投资方程中,也是LnGDP[,t-1]、LnCI[,t]和LnCI[,t-1]被引入方程。估计得到的方程为:
附图
方程的显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检验。常数项的t值很小,也不显著。其他各项都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为0。该方程的残差类似白噪声。
可以看到,以上两个方程中LnFAI[,t-1]和LnCI[,t-1]前的系数为负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它们分别与LnFAI[,t]和LnCI[,t]之间存在着共线性的关系,导致两者的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互相任意分配。但这对后面的研究影响不大。
(二)求长期均衡方程
下面可以用简单的回归分析求得长期均衡方程。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长期均衡方程为:
附图
可见,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各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顺利通过。从此均衡方程可以计算ecm序列(即残差序列):
附图
AdjustedR[2]=0.982F=980.657
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各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顺利通过。
ecm[,t-1]=LnGDP[,t-1]-3.228-9.793LnCI[,t-1]。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1.固定资产投资方程
考虑到在初步设定的方程中LnFAI[,t]、LnFAI[,t-1]和LnGDP[,t-1]都比较显著,在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时引入LnGDP[,t],LnFAI[,t],ecm[,t-1],以保证方程的包容性。
设定误差修正模型为:
附图
p=0.0002,可见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
从变量显著性检验来看,两个方程的ecm[,t-1]的显著性较低,但是,考虑到它们重要的经济意义,仍不将其剔除。
四、经济意义分析
(一)弹性分析
在以上两个误差修正方程中,LnFAI[,t]和LnCI[,t]前面的系数可以看作是GDP对FAI和CI的弹性系数,因此,可以根据方程的系数对它们进行弹性分析。
LnCI[,t]前的系数为0.324,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安装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24。当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24%。而LnFAI[,t]前的系数为0.317,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17。当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17%。
这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定量地给出了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可以看出,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大致是这样一个概念,即当建设投资增长1%时,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0.32%。以往的分析往往仅限于定性,没有反映出真正的定量关系。从两个弹性系数可以看出,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弹性系数都较大。
(二)拉动效率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建筑安装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引入一个新的系数,将其称之为“拉动效率”,它是GDP对该变量弹性系数与该变量在GDP中所占份额的比值,即附图,D[,i]表示在此区间内GDP对某一变量i的弹性系数,S[,i]表示某一变量i在此区间内占据GDP的平均百分比。这样可以排除弹性系数大小中不同变量份额因素的影响。如果q>1,这表明某一变量在这一阶段对GDP的拉动作用是积极的,超过了自身在GDP中所占据的份额,是高效率的。相反,如果q<1,则表示这种拉动作用是消极的,少于变量自身占据GDP的份额,是低效率的。
结果如下(1981年—1999年间):
变量D[,i]S[,i]q[,i]
CI(建筑安装投资)0.3240.1961.652
FAI(固定资产投资)0.3170.3001.057
由此可见,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积极的,q[,i]均超过了1,建筑安装投资更为显著。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为19.6%,而弹性系数达到了0.324%。这进一步验证了在本文开始时所提到的定性研究的结论,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够高效率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误差修正项(ECM)的分析
Ecm项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系数的估计值一般是负值。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Ecm前面的系数是-0.049,由此看来,调整的力度不是很大。调整的过程大致如下:
附图
对于建筑安装投资方程,Ecm前面的系数是-0.018,调整的力度也较小。因此,可以看出,建设投资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GDP的变化,长期均衡起的控制作用不大。这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量的稳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
五、总结
本研究将固定资产投资(FAI)和建筑安装投资投资(CI)作为对GDP产生拉动作用的变量,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到了反映它们之间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表达式。从弹性系数可以看出,无论是建筑安装投资,还是固定资产投资,二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明显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安装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24。当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24%。国内生产总值对基本建设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17。当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17%。综合起来,当建设投资增长1%时,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0.32%。从拉动效率来看,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积极的,q[,i]均超过了1,建筑安装投资更为显著。
建设投资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GDP的变化,长期均衡起的控制作用不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量的稳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
因此,本研究的定量结果不仅验证了很多研究者的定性结论,即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够高效率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给出了具体的拉动效应值,分析了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各自的作用,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分析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1-03-23
【参考文献】
[1]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38.
[2]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陈炳煌.当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龙岩师专学报,2000,(6).
[4]黄聪,李启明,申立银.中国建设推动力的计量模型与分析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0,(4).
[5]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6]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国经济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要素拉动特征。经济发展需要刺激投资需求,最终消费需求的形成也有赖于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与消费双管齐下,投资需先行。因此,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持续增长。从理论上讲,投资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具有一种正向的关联关系。
一般认为,建设投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因素。几乎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会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将建设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加大建设投资的规模,既可增加就业机会和国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内需,又可以直接带动当前的经济增长,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奠定物质基础。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建设投资在这些国家的整体投资中的比率甚至达到了20%(Kessedes,1995)。
我国大量的文献也讨论了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但是,真正能够揭示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极少。中国发展研究院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是决定社会需求的最积极的因素。因此,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作为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中国发展研究院,1997)。虽然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重要性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还处在定性阶段,很少能够指出建设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本研究就致力于找到其对中国经济发展拉动水平的具体数量关系。
二、数据和模型
在本研究中,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指以一定速度增长的建设投资所拉动GDP的增长量或增长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和方法。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价值形态。另外本研究涉及的指标还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FAI)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在固定资产方面投资总量的指标,它同样也能够以价值形态反映固定资产建造和购买活动的总量,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根据国家的投资计划分为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本文采用这个指标来代表宏观意义上的建设投资水平,既包括建水坝、修公路这些大型的土木工程项目,也包括住宅和商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同时,还涉及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和大型设备的修缮和改造。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按其工作内容和实现方式可以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三个部分。在本文中也将建筑安装工程投资(CI)作为衡量建设投资活动对国民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一个变量,它是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和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固定资产投资的范围小一些,可以代表一年内国民经济中的建筑工作量,是一个衡量建设活动水平更为合适的指标。
本研究拟采用动态计量经济学所倡导的误差修正模型来描述建设投资和国民经济的相互作用。建立经济学模型的传统方法主要是以理论为导向,依据某种已经存在的经济理论或者已经提出的对经济行为规律的某种解释设定模型的总体结构,这种建模途径对先验的经济理论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建模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动荡前屡次预测失灵,促使人们寻求另外的建模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英国经济学家D·F·Hendry为代表,提出了动态建模的方法,交替利用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提供的信息,在协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变量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的误差修正模型(D·Hendry,1998)。
一般经济变量都可以用时间序列来表示,如果它的均值和方差都不随时间变化,就称这个序列是稳定序列。如果一个序列在成为稳定序列之前必须经过d次差分,则称该序列是d阶单整。按照协整理论,几个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长期的稳定关系,其线性组合可以降低单整阶数,即所谓的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就是建立在这种理论之上的。以GDP和建筑安装投资(CI)为例,若GDP和CI具有协整关系,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写作一般的自回归分布滞后的表达式:
附图
和CI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于是GDP的短期波动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长期均衡,一部分是短期波动。一般(β[,2]-1)都会小于0,因此,若(t-1)时刻GDP大于其长期均衡解,γecm[,t-1]为负值,使GDP[,t]减少;若(t-1)时刻GDP小于其长期均衡解,γecm[,t-1]为正值,使GDP[,t]增加。体现了长期均衡误差对GDP的控制。
以不变价格表示的流量指标一般是一阶单整。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是流量指标,一般情况下属于一阶单整,它们之间可以存在这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的短期的变动又会对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短期的影响。因此,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既受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短期变动的直接影响,又受两者之间长期稳定关系的调整,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讨论这种关系:
附图
表明如果FAI变化了1%,GDP将变化β[,1]%。α[,1]同理。可见各个系数具有很强的经济意义。
本研究中的数据都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自1981年始,且已经折算为1981年不变价,这样可以去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好地反映数据内在的规律性。在本研究中,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各年的数据如下;
表1固定资产投资、建筑安装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
(1981-1999年,单位:亿元)
附图
注:1.所有数据均为1981年不变价;2.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一)方程的初步设定和简化
一般来讲,在经济数据中,以不变价格表示流量的序列往往表现为一阶单整。因此,从理论上判断,LnGDP、LnFAI和LnCI序列都应该是一阶单整。采用Dickey和Fuller于1979年、1980年提出的ADF方法进行单整检验结果也表明,的确如此。
然后,可以将方程设定为一般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模型的右边包括被解释变量的滞后、解释变量及其时间滞后项。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首先设定为:
附图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这两个自回归分布滞后方程,采用逐步回归(Stepwise)方法,剔除不显著的变量。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程中,LnGDP[,t-1]、LnFAI[,t]和LnFAI[,t-1]被引入方程。估计得到的方程为:
附图
可见方程的显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检验。常数项的t值很小,并不显著。(由于此方程对后面的过程只有理论上的意义,因此不必剔除常数项。)其他各项系数在99%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不为0。该方程的残差类似白噪声。
在建筑安装投资方程中,也是LnGDP[,t-1]、LnCI[,t]和LnCI[,t-1]被引入方程。估计得到的方程为:
附图
方程的显著性很高,完全可以通过检验。常数项的t值很小,也不显著。其他各项都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为0。该方程的残差类似白噪声。
可以看到,以上两个方程中LnFAI[,t-1]和LnCI[,t-1]前的系数为负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它们分别与LnFAI[,t]和LnCI[,t]之间存在着共线性的关系,导致两者的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互相任意分配。但这对后面的研究影响不大。
(二)求长期均衡方程
下面可以用简单的回归分析求得长期均衡方程。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长期均衡方程为:
附图
可见,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各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顺利通过。从此均衡方程可以计算ecm序列(即残差序列):
附图
AdjustedR[2]=0.982F=980.657
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各项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顺利通过。
ecm[,t-1]=LnGDP[,t-1]-3.228-9.793LnCI[,t-1]。
(三)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1.固定资产投资方程
考虑到在初步设定的方程中LnFAI[,t]、LnFAI[,t-1]和LnGDP[,t-1]都比较显著,在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时引入LnGDP[,t],LnFAI[,t],ecm[,t-1],以保证方程的包容性。
设定误差修正模型为:
附图
p=0.0002,可见整体显著性明显满足。
从变量显著性检验来看,两个方程的ecm[,t-1]的显著性较低,但是,考虑到它们重要的经济意义,仍不将其剔除。
四、经济意义分析
(一)弹性分析
在以上两个误差修正方程中,LnFAI[,t]和LnCI[,t]前面的系数可以看作是GDP对FAI和CI的弹性系数,因此,可以根据方程的系数对它们进行弹性分析。
LnCI[,t]前的系数为0.324,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安装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24。当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24%。而LnFAI[,t]前的系数为0.317,这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17。当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17%。
这是非常重要的结论,定量地给出了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可以看出,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大致是这样一个概念,即当建设投资增长1%时,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0.32%。以往的分析往往仅限于定性,没有反映出真正的定量关系。从两个弹性系数可以看出,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弹性系数都较大。
(二)拉动效率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建筑安装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大小,引入一个新的系数,将其称之为“拉动效率”,它是GDP对该变量弹性系数与该变量在GDP中所占份额的比值,即附图,D[,i]表示在此区间内GDP对某一变量i的弹性系数,S[,i]表示某一变量i在此区间内占据GDP的平均百分比。这样可以排除弹性系数大小中不同变量份额因素的影响。如果q>1,这表明某一变量在这一阶段对GDP的拉动作用是积极的,超过了自身在GDP中所占据的份额,是高效率的。相反,如果q<1,则表示这种拉动作用是消极的,少于变量自身占据GDP的份额,是低效率的。
结果如下(1981年—1999年间):
变量D[,i]S[,i]q[,i]
CI(建筑安装投资)0.3240.1961.652
FAI(固定资产投资)0.3170.3001.057
由此可见,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积极的,q[,i]均超过了1,建筑安装投资更为显著。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为19.6%,而弹性系数达到了0.324%。这进一步验证了在本文开始时所提到的定性研究的结论,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够高效率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误差修正项(ECM)的分析
Ecm项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系数的估计值一般是负值。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方程,Ecm前面的系数是-0.049,由此看来,调整的力度不是很大。调整的过程大致如下:
附图
对于建筑安装投资方程,Ecm前面的系数是-0.018,调整的力度也较小。因此,可以看出,建设投资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GDP的变化,长期均衡起的控制作用不大。这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量的稳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
五、总结
本研究将固定资产投资(FAI)和建筑安装投资投资(CI)作为对GDP产生拉动作用的变量,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到了反映它们之间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表达式。从弹性系数可以看出,无论是建筑安装投资,还是固定资产投资,二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很明显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安装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24。当建筑安装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24%。国内生产总值对基本建设投资的弹性系数为0.317。当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时,将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317%。综合起来,当建设投资增长1%时,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大约0.32%。从拉动效率来看,两者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积极的,q[,i]均超过了1,建筑安装投资更为显著。
建设投资主要以短期波动的形式来影响GDP的变化,长期均衡起的控制作用不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大规模建设的发展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量的稳定和平衡,因此,目前主要是增量在起作用。
因此,本研究的定量结果不仅验证了很多研究者的定性结论,即建设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刺激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能够高效率地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给出了具体的拉动效应值,分析了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各自的作用,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分析建设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1-03-23
【参考文献】
[1]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分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38.
[2]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陈炳煌.当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龙岩师专学报,2000,(6).
[4]黄聪,李启明,申立银.中国建设推动力的计量模型与分析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2000,(4).
[5]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6]李子奈,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固定资产投资 影响
一、增值税转型概念及必要性
增值税转型是指将不允许抵扣外购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生产型增值税变为可以抵扣外购设备类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消费型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值税转型允许在当期的销项税额中全部扣除当期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从财政部、国家税务局颁发的文件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均能抵扣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只有满足相关要求的外购固定资产才得以抵扣其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而且从增值税全面转型开始,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抵扣开始实行的是“全额抵扣”,而不再是试点地区的“增量抵扣”以及退税的办法。其中只有满足下面条件的固定资产才能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
(1) 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且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
(2) 使用年限超过2年并且单价在2000元以上的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
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金,此类增值税的征收具有以下的弊端。一方面,其造成了对固定资产的重复征税,不利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越高,重复征税越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固定资产中所含的增值税不予以抵扣,提高了企业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成本,不利于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不利于产品的出口。消费型增值税则允许外购固定资产时,将其所含增值税金作为进项税额一次性抵扣。虽然消费型增值税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增值税,但是从固定资产的整个使用过程来看,法定增值额的总和等于理论增值额的总和。另外,由于我们可以使用发票来衡量购进固定资产的多少,在进项税额的计算上更为客观且便于操作和管理。于是消费型增值税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也成为我国增值税的改革方向。
二、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影响
l、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量的增加,升级产业结构
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企业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额不能抵扣,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作为课税基数的法定增值额不仅包括纳税人创造的新增价值,还包括己纳税增值税的固定资产折旧,因而对固定资产存在重复征税。资本有机构成越高的行业,重复征税越严重。生产型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和设备的积极性,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发展。增值税转型消除了重复征税因素,使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得到更多进项税额的抵扣,减轻了企业设备更新换代所带来的税收负担,从而有利于刺激企业改进技术,采用先进设备,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引起投资方向的改变,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消费型增值税对投资的刺激力度较大,这可能导致企业通过对外增加筹资或者依靠企业内部积累而减少利润分配来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最终会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和权益负债率的上升。在“生产型”增值税下,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会受到较大的抑制,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彻底消除因固定资产含税而导致的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明显地起到鼓励资本向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流动的作用。
3、降低固定资产投资风险,增加效益
任何一种生意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是如此,可能亏钱也可能盈利,因此它也具有风险性。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盈利是和投资风险成正比的,如果盈利多的投资肯定风险也比较高。相反,如果盈利比较少的投资风险也就比较低。在增值税转型以来,固定资产的投资收益率也直接受到了影响, 因为两种不一样的增值税模式在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和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不相同。两种不同模式的增值税产生的投资收益差额不相同, 自然企业投资的风险也不一样。经过理论研究证明,消费型增值税的政策对企业的投资带来的风险比较小。
4、增强企业出口贸易的竞争力
在改革之前,我国出口产品中蕴含了部分来自于固定资产所含进项税金的增值税额,即在国际市场中,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中仍然是含税价格,从而使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另外,对于国内市场,由于进口产品在进口国家实施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已经得到彻底的退税,而国内企业的同类产品却没有同样待遇,同样使我国企业处于行业的不利地位。综上,可以看出在现行的增值税制下我国企业处于全面下风,但是,在改革之后,我国出口产品就实现了彻底退税,从而具备了与同行国际企业平等进入市场的资格,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可促进企业扩大出口贸易,推进我国整体出口贸易的发展。当然,国内产品也因此扩大了进项税的抵扣范围,降低产品成本和企业税负,同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国内产品与同行国际产品间的竞争力。
三、应对增值税转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建议
增值税转型对行业和不同企业的税收影响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对于需要购进大量机器设备,进行技术革新的行业和企业,税收减负作用显著,而对于其他行业和企业来说,增值税税负就不会有明显变化。
1、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计划
增值税转型是我国当前形势下提出的一项减税政策,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制定固定资产长远投资规划,要从战略的高度,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导向,以构筑核心竞争能力和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为目标,长远计议、精心规划。首先,要对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存量固定资产的配套情况和技术水平进行深入而系统地分析,准确理解和把握增值税转型的税收优惠政策,掌握好固定资产投资的轻重缓急节奏,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谋取市场优势;其次,明确投资方向,促进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投资资金要向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项目倾斜,对市场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给予优先投资。对效益低下及国家产业政策限制或不鼓励发展的项目要减少投资或不投资。
2、采购时尽量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值税转型会对企业投资产生正效应,使企业存在扩大投资和设备投资的政策激励,从而对企业收益产生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对除房屋、建筑物、土地等不动产以外的购进固定资产(包括接受捐赠和实物投资)、用于自制固定资产(含改扩建、安装)的购进货物或增值税应税劳务,只有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享受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的政策。如果购进时不能分清固定资产用途的,也必须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明确购进固定资产的用途后,再最终决定是否能够进行增值税迸项税额的抵扣。因此在采购固定资产时尽量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才能获得新增机器设备投资中所含增值税的进项税金的抵扣,才能享受此项政策所带来的优惠。
3、完善企业增值税的管理体制
短期内,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于中央财政收入的影响更甚于地区财政,中央财政收入将大幅减少。然而从长远发展和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国家财政减收则对应着市场流动资金的增加,允许企业加大生产资料的投入,刺激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逐渐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然而,其积极作用将在一段时间后得以发挥,并逐步增加财政收入,消除其短期负效应,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使转型效果能长久稳定的作用于市场经济,实现其长远正效应。
一、项目立项、投资决策阶段的控制
(一)项目立项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立项的最基本要求。加强可行性研究,对不同建设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比较和选择,作出判断和决定。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并从客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
客观分析主要是从宏观上评价社会政治形势、国家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机会;微观分析是根据单位发展战略和项目开发的需要,组织专家或委托咨询机构,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地、系统地论证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资源条件、市场预测、工程技术和财务经济评价等的真实性、客观性、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价,作出投资决策。运用科学的风险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如差量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净现值法、回收期法、销售无差别点等测算不同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期望收益率等,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方案,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
(二)投资估算控制
投资估算对立项具有决定意义。项目立项前。除进行可行性分析外,还要科学地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估算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并对项目的规划、规模起参考作用;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并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投资估算是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项目投资的估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两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内容按照费用的性质划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此时不含流动资金)、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形成固定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可分别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为简化计算,一并计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可分为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构成动态投资部分;其余部分为静态投资部分。
流动资金是指生产经营性项目投产后,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它是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而发生的长期占用的流动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流动资产主要考虑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流动负债主要考虑应付账款。因此,流动资金的概念实际上就是财务中的营运资金。
投资估算编制尽可能细致、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在规划阶段的投资估算误差允许大于±30%;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30%以内;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20%以内;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10%以内。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二、招标过程控制
在招标阶段,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招标投标制度,择优选择施工队伍。招标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建设单位对市场价的掌握程度。在建筑市场上。各施工单位在管理水平、施工工艺、组织方案及工效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于同一个工程项目,其造价离散性很大。项目管理者在招标中可采取的办法:一是设定标底但不唯标底,评标时,对商务标上下封顶,低于底线的。
必须有可行的降价措施;二是推行国际通行的工程量洁单报价,可使真实的价格更加明朗化;三是用奖励的办法鼓励承包商使用新技术来降低工程造价;四是引导承包商在费率上进行竞争,对有些主材料占比例大的项目,大幅度进行总价降点对承包商显失公平,可采用综合费率降点招标。
在目前不很规范的市场机制下,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取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降低施工质量,或者盲目超概,造成投资损失。因此,在招标过程中要进行严格评标。
一、项目立项、投资决策阶段的控制
(一)项目立项的可行性分析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立项的最基本要求。加强可行性研究,对不同建设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比较和选择,作出判断和决定。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并从客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认真分析。
客观分析主要是从宏观上评价社会政治形势、国家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机会;微观分析是根据单位发展战略和项目开发的需要,组织专家或委托咨询机构,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全面地、系统地论证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资源条件、市场预测、工程技术和财务经济评价等的真实性、客观性、可靠性进行全面评价,作出投资决策。运用科学的风险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如差量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净现值法、回收期法、销售无差别点等测算不同方案的净现金流量、期望收益率等,从而正确选择投资方案,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
(二)投资估算控制
投资估算对立项具有决定意义。项目立项前。除进行可行性分析外,还要科学地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估算是项目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依据之一,并对项目的规划、规模起参考作用;是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分析、计算项目投资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并对工程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投资估算是项目资金筹措及制订建设贷款计划的依据,是核算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额和编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项目投资的估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两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的内容按照费用的性质划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此时不含流动资金)、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形成固定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可分别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为简化计算,一并计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可分为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构成动态投资部分;其余部分为静态投资部分。流动资金是指生产经营性项目投产后,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支付工资及其他经营费用等所需的周转资金。它是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而发生的长期占用的流动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流动资产主要考虑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流动负债主要考虑应付账款。因此,流动资金的概念实际上就是财务中的营运资金。
投资估算编制尽可能细致、全面,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市场情况及建设期间预留价格浮动系数。使投资基本上符合实际并留有余地。在规划阶段的投资估算误差允许大于±30%;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30%以内;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20%以内;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在±10%以内。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二、招标过程控制
在招标阶段,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招标投标制度,择优选择施工队伍。招标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建设单位对市场价的掌握程度。在建筑市场上。各施工单位在管理水平、施工工艺、组织方案及工效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于同一个工程项目,其造价离散性很大。项目管理者在招标中可采取的办法:一是设定标底但不唯标底,评标时,对商务标上下封顶,低于底线的。
必须有可行的降价措施;二是推行国际通行的工程量洁单报价,可使真实的价格更加明朗化;三是用奖励的办法鼓励承包商使用新技术来降低工程造价;四是引导承包商在费率上进行竞争,对有些主材料占比例大的项目,大幅度进行总价降点对承包商显失公平,可采用综合费率降点招标。
在目前不很规范的市场机制下,工程招、投标管理没有完全法制化、规范化,不正当的竞争依然存在,工程投标依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竞争。施工企业为了争取施工项目,通常是以降低标价、提高标准、缩短工期或减少应有的费用项目等为代价,造成施工项目到手后降低施工质量,或者盲目超概,造成投资损失。因此,在招标过程中要进行严格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