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生代智慧档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还等什么?
队长:柯南
1、()
提示A:帅气而有棱角的男孩,多年来未曾当过主角,却击败众多对手,荣获04年韩国青龙电影节最佳新人奖。
提示B: 25岁“高龄”出演《豪杰春香》中17岁的龙龙,与韩彩英一起登上“韩国最酷情侣”的宝座。
提示C:在金基德导演的电影《空房间》中,以没有一句对白的表演,展示出非凡的演技。
2、()
提示A:拥有大大的双眼皮和可爱的娃娃脸,因此出演的都是电视剧最忠厚老实的那种好男人。
提示B:《天地男儿》里的子健,《十月初五的月光》里的初哥哥。
提示C:与女朋友袁咏仪爱情长跑12年,至今面对媒体不论婚嫁,只谈幸福点滴。
3、()
提示A:新鲜出炉的《时代影视》杂志2005年男形象代言人!
提示B:最近与韩国女星蔡琳合作最多的中国男演员。
提示C:前不久来到潍坊,录制“同一首歌”演唱会,《时代影视》小记再次“驱车千里追星星”,具体内容请关注本期特别企划:P。
4、()
提示A:在娱乐圈“小女人”一统天下的态势下勇敢站出来的大女人。
提示B:内地巡回演唱会马上要在上海隆重开唱,到时你会听到风靡大街小巷的《老鼠爱大米》的不同版本哦!
提示C:审时度势、顺应韩流,为热门韩剧《大长今》做“代唱”而人气急升!
5、()
提示A:帅锅~~大大滴帅。纯粹中透出颓废,性感中不失优雅的矛盾综合体!(不得不说~~自己都受不了自己的肉麻了!咣当!)
提示B:台湾地区新生代男偶像领军人物,成名作《海豚湾恋人》。
提示C:电影《做头》中,与关之琳上演亲密“姐弟恋”(脸红一下*^_^*)。
6、()
提示A:圈中号称“玉树临风胜潘安,一枝梨花压海棠”,英俊与智慧的化身,侠义与仁义糅合的黑马小王子。
提示B:此王子非彼王子,不是与郭蔼明情深意长的那个,而是至今还是黄金单身汉的相对来说比较帅的这个。
提示C:出演《刑事侦缉档案》中的徐飞,与情侣档宣萱合谋赚到观众的N×10000滴眼泪。(其中包括柯南的12345滴!)
2005年5月上寻宝勇者名录:
楼芳(浙江)刘贝贝(安徽)周安琪(广东)
(一)DS村简介
安徽枞阳DS村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淮丘陵,背倚大别山东向余脉,南临长江。土地以坡地和林地为主,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原始”,系国家AA级林业示范村、“全国绿化千佳村”、“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体系建设枞阳点与示范基地”、“安徽省卫生示范村”、枞阳县“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等。该村经济多元化,但以打工经济为主,整体贫富差距不大,社会分层仅仅是“打工”上的差异。DS村基本上是一个单姓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有12个村民组。2011年春节户籍人口2170人,适龄(16~59岁)劳动力人口1476人(含当兵、上高中、读大学等89人),异地(县外)务工男女(农民工)839人,其中第一代农民工(初始务工于分田到户后,年龄大约在46~59岁26.2%,新生代农民工(初始务工于90年代,年龄大约在30~45岁)41%,第二代农民工(初始务工于21世纪)32.8%。DS村70年代中兴办了一所完小(笔者曾为此校民师),方便了村民的义务教育,所以该村年龄45周岁以下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达8.6年。
(二)DS村新生代农民工的分化
据DS村党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参照马克斯•韦伯社会分层的“三维”标准尤其是收入这一维度,该村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已分化为这样几个层次的群体:拥有一定资本而自立门户的工商业者、跻身企业技术与管理的白领和完全依赖打工的受薪者等。也就是说,DS村新生代农民工历经数年的博弈和修炼已分化为三个层次非常清晰的等级群体。其中,上层有5人,他们或为建筑商或为运输“寡头”(经营一定范围内的内河或公路货物运输业务)或为市场及商品批零的老板,他们属于新生代农民工的“高”龄者,文化程度也相对较高,执着坚定,善驭市场,尤其是较广的人脉和较为丰厚的社会资本更是成就他们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一定程度上,他们仅仅是记忆和“标签化”的农民工;处于中间层即跻身为企业白领阶层的有9人,他们在群体结构中居于较高层次,收入也为底层的打工者所钦羡,他们有较高的文化,更有一技之长,他们分层地位的获得在于他们的“能力”和“学识”[4],他们努力地摆脱农民工的尴尬,但离“标签化”的农民工还有距离;其余的都是依赖打工的受薪者,他们少文化乏技能,分化后沉淀在底层,成为农民工的“经典”,他们的务工理想也很简单,就是多挣钱,然后落叶归根,并认为是他们这个层次务工者的不二归宿。
(三)DS村新生代农民工的分化效应
如同宏观上的社会分化一样,DS村新生代农民工的分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微观效应。对此,该村党委主要负责人作了如下的描述。他说,群体分化后的上层,在城市有较为宽敞的住房,甚至有别墅和私家车,孩子或通过缴纳高昂的转学费或利用关系陆续就读于名校,妻子或为助手或为家庭主妇;他们回老家省亲较少,但很派———对父母出手大方,对同宗尊长也不忘随礼,若家乡去人,他们更是像“驻京办”①一样热情,有一位还为家乡筑水坝捐款10万元。与“老板”们相比,处于群体分化后中间层的几位,他们则只能住在单元楼里,妻儿都经历了“夫妻分居”和“留守儿童”的艰难过渡,妻子还必须继续工作,孩子也只能上一般公立学校;背负着做“人上人”的愿景,他们工作艰辛,一般在春节时才携妻儿回家,由于巩固“白领”位置的沉重,“风光”中尽是疲惫。说到96%以上底层的务工者,该村的党委主要负责人不无忧郁,他说,由于“先天”的弱势,绝大多数新生代务工者与第一代没有二样,干“锤事”收入少,夫妻劳作,子女也多留守家中,虽有少数人把孩子带到了务工地就学,但上的是民工子弟学校,而且因为“钱”和教育制度的区域排斥,这些孩子很快又不得不返回到留守儿童的行列。②
(四)小结:新生代农民工分化的讨论
由上可见,在整个社会分层结构中,边缘化的农民工也不断地从同质性走向了异质性,成为内部差异性很大的群体[5]。而就DS村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已形成了极少的城市工商业主、很少的企业“白领”、绝对多的打工受薪者三个层次的蜡烛台式的分层结构。在DS村新生代农民工中,5人为城市工商业业主,9人为企业“白领”,330人为底层的打工仔,足见农民工分化流动的艰难,“二元”社会制度结构阻滞力量的强大,农民到市民路途的漫长。所以,就其性质来说,尽管分化导致了群体结构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但分化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并没有因此获得相应的身份与地位的制度认同,依然是一种内部分化;就其机制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分化依然是内生性的本能选择和抗争,分化艰难结果且不确定,但其意义却大大超越了一些相关农民工的政策预期,也就是说,如果说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是农民到市民的无奈“过渡”,那么农民工的不断分化流动则是疏浚这一“过渡”通道的重要冲力,即农民工分化越快、流量越大、水平越高则越有助于这一“过渡”里程的缩短。比较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分化流动发生的条件方面尤为值得作进一步的讨论。在DS村新生代农民工分化流动发生的条件上,相较于第一代农民工其代际性差异明显,在“学识”和“能力”等主体性要素相同的同时,个人(或家庭)社会资源、关系网络和“人脉”等外在因素更可能是新生代农民工分化流动发生的机会和条件。社会结构制度化的板结,阻隔了体制内与体制外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甚至阻断了任何意义上的社会分化与流动。也就是说,哪怕是群体内的分化和流动,也必须寻求非正常的外在要素的推动,而对于个体来说,这些非正常外在要素的寻求与拥有则是公平显失制度下的智慧反映。所以,在DS村新生代农民工中,如果说学识和能力等主体性因素是少数人正向流动并跃居较高分层位置的两翼的话,那么“城市工商业业主”得天独厚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则是他们流动上升雄踞顶层的引擎。或者说,踞于顶层的“城市工商业业主”就是主体性因素与“天时、地利、人和”相融于一体的结果,因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映证了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取模式”———即越是工业化的(开放)社会,先赋性(外在)因素对个人社会地位获取的影响就越弱;越是传统型的(封闭)社会,先赋性因素对个人社会地位获取的影响就越强的这一推论[6]。
二、DS村留守儿童的“流变”
(一)DS村小学学籍变动信息
就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由于一出校门就踏上了打工的路,所以他们绝大多数是“先立业后成家”。务工的艰辛和城市社会的生活体验,新生代农民工的生育观、生育选择和生育行为因此有了较强的“时代性”,所以他们一般生育两个孩子或一个孩子(男孩)。家庭规模小了,与此相应的是对孩子学校教育的更加重视———据观察,有条件的是把孩子转到城里上学甚而送入“名校”,条件尚欠的则将孩子转入县城学校或县内“名校”由夫或妻一方陪读,后者近年甚至成为趋势,但它(后者)并没有在根本上改变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的性质。对此,表1“DS小学2005—2011学年度学籍信息统计”可见一“斑”。显然,DS村小学从2005到2011学年度留守儿童已有26人发生了学籍变动,其中11人转学到县外父母务工的城镇,质变为非留守儿童;3人由流动儿童回归为留守儿童;17人为县内陪读转学,1人辍学,但它们不是本文所说的“流变”。虽然DS村小学6个学年度里留守儿童发生的正向流变和负向流变加在一起只有14人,但起码说明了留守儿童的“流变”已经和正在发生。
(二)农民工父母分化故事中留守儿童的流变
留守儿童学籍变动的信息是考察留守儿童流变的核心指标。DS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学籍已经和正在发生变动,但这种变化流动的机制和条件,这种变化流动的质量水平又是怎样,等等,这些恰恰是本研究目的之一部分。基于留守儿童派生于农民工的事实,笔者便利用度年假逐一访谈了14位学籍变动和6位没有学籍变动留守儿童的家长,试图通过他们务工经历的讲述,来厘清留守儿童流变的理路以及变和不变的原因。访谈中,笔者吃惊地发现,发生正向流变留守儿童的家长都相继位于内部分层结构中的中上层,而发生负向流变和没有流动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则都处于内部分层结构中的下层。由于分层的同质性,所以以下仅仅是4人的“访谈”,他们分布在内部分层结构的3个层次上,即上层A1,中间层B1,下层C1和C2。上、中层访谈辑录(此处进行了适当的文字处理和人称转换)如下:A1:某市粮油批发商。42岁,1992年高考再次败北后“子承父业”—来到了某市经营粮油零售。由于“巧”得机遇赢得了第一桶金,从此他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现在已由一爿零售小店发展成为占某市粮油市场批发的“半壁”(同乡的评价)。其妻儿5年前进了城,并斥巨资将孩子送到了市里最好的学校读书,努力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梦想。B1:江苏张家港市某公司的人事主管。据说,DS村在该公司打工的新生代和第二代农民工都是通过他招纳的,所以该案主在村里影响较大,其父母也因此赢得了乡邻的普遍尊重。该案主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不算高(用高等教育大众化来衡量),但会“玩事”(方言:善于公关协调),多年前就提升为人事主管。职务提升了,妻儿可以团聚了,但不能满足孩子就读于贵族学校的用度,于是只得以孩子就读于张家港市的一所普通学校来表达“男儿”的抗争与不屈。或许是乡土社会“面子”上的顾忌,打工受薪者的访谈相对要困难一点,但对于乡里乡亲的笔者来说,他们的话匣子一打开,也就滔滔地倾吐着自己的艰辛、酸楚和期盼。为避免因“困难”造成人们对访谈内容真实性的误读,所以下面的“故事”将不再是笔者的转述,而是略有删节的案主的“自言自语”。C1:小时候不懂事,整天贪耍,念书不发狠,还养成了偷“懒”的德性,生活上有想法但没有缠劲,所以打工快20年了也没有什么长进。至于孩子的未来,虽然我时常也用“儿孙自有儿孙福”来麻痹自己,但每每听到某某某又把妻子孩子带进了城,心里总不是个味,这时候,我只好用塑料壶装的酒来浇愁。C2:我不笨,也想通过读书跳龙门,但命不好。父母虽然一直辛辛苦苦的劳动,但家里依然吃了早饭愁中饭,所以初中一毕业,我就不得不东去打工。为了多挣钱,我差不多玩命了,但这么多年下来也只是挣了个楼房架子。我曾抱着“穷不过三代”的幻想,在儿子7岁那年,我们(其妻子与他同在一个工厂打工)把他接到了身边,但面对公立学校高额的借读费和天文数字的“学籍”赞助费,我们只得把儿子送到民工子弟学校。临时救急的民工子弟学校只能起到老家说的“关关水”的作用,教学质量谈不上,①加上打工地点的变动,儿子五年级时我不得不把他送回家,委托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监管。据说,像我这样“折腾”的在我们村还很有几家,因为穷人的“心”大致都不差上下———不能把“苦日子”传给下一代。儿子还算争气,回来不久就适应了,现在镇中心学校读初二,成绩优秀,老师也喜欢,有望考取重点中学的“宏志班”。①
(三)小结:留守儿童流变的讨论
可见,不论是在DS小学的学籍档案中还是在DS村新生代农民工务工的故事里,留守儿童正不断地发生着流变,一些孩子摆脱了留守的厄运与父母团聚,成了城里的孩子,成了城里的学生,甚至成了贵族学校的学生,享受着亲情,享受着城里人的制度优越,而更多的孩子则只能在“留守”中度过童年,更有一些孩子从流动被迫回到了留守,使童年的记忆又添不堪回首。留守儿童的这种流变尤其是正向流变的微量化及其流变的方向、质量与水平正是农民工分化的艰难及其分化的质量、水平与层次的反映。也就是说,随着农民工群体内部结构的层级化,其最直接的次生效应———家小“留守”的命运以及“未来”的预期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在DS村新生代农民工中,处于顶层的城市工商业业主,不仅把家小接进了城,而且把孩子送到了最好的学校,由留守儿童突变为“富二代”;身居第二层次的“白领”们,虽然分化中实现了上向流动,但层次不高,收入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面对好学校巨额“学籍”赞助费的不可攀越,他们只得把孩子送进一般公立学校来结束“留守”;挣扎于底层的打工仔们,薪资微薄,心有余力不足,他们的孩子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留守”的命运。特别是DS村新生代农民工分化的故事,不仅“寓意”了留守儿童流变的直接机制和条件在于农民工的分化,“寓意”了留守儿童流变的质量和水平与农民工分化所达到的层次与高度的相关,而且“点睛”式地表达了这种相关性建构的内在原因在于农民工父母们不能释怀的“人上人”的情结和“穷不过三代”人生轮回的寄托。DS村新生代农民工,不论是分化后的城市工商业主、企业白领,还是沉淀于底层的打工仔,他们都是怀揣着“发家致富”的愿景而走上了打工路,都是以“不把苦日子留给下一代”为目的预期而挣扎于商海挥汗于企业,然而,由于机遇、条件以及不可逆转的“胎生”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在他们当中,极少数成了工商企业主,其子女亦伴随着跃迁而成为贵族或重点学校的学生,实现了留守儿童身份的质变和飞跃;企业白领可能是不甘现实而作出努力最多的一个群体,但由于社会资本的“贫血”和人脉关系的有限,他们攀上了分层结构的中间层,他们的子女甩掉了留守儿童的帽子,但只能就读于一般学校;而处于底层的打工仔除了力气,更是一无所有,没有什么文化,没有技能,只有弱势者社会资本的匮乏,他们最质朴的梦想在亲子分离的酸楚中成为无奈的叹息,也有少数人曾抵御不了这种痛苦加剧的折磨,把孩子带到务工地上学,然而城乡地区间封闭独立的升学考试制度的排斥,又使他们不得已把孩子们送回了老家,恢复了孩子留守儿童的“名份”,使梦想变成了一场梦游。另外,面对城乡地区及不同等级学校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异,农民工们还以这样的“共识”回应和强化了自己的人生情怀与寄托,即上了城里的好学校,将来就有把握上名牌大学和好的前途;上了城里的一般学校,有把握上大学,也就有可能吃“艺饭(非辛苦饭)”,而非如父母一样打工;农村特别是农村一般学校,多数人考不上大学,那将来只能是踏着父母的脚印走老路,艰辛一辈子。总之,留守儿童继续“留守”与否,或者说,不论是由留守到非留守还是由非留守又返回到留守等等都在于其农民工父母内部分化的参与,即农民工父母分化后上向流动,其子女就会由留守儿童变动为非留守儿童;农民工父母分化后沉在底层,其子女就会逆向流动或固化在留守儿童的位子上。而且,留守儿童正向流动后就读城市学校层次的选择也决定于农民工父母分化后所达到的层次与水平,即农民工父母分化后所居的层次越高,其子女就读城市学校选择的空间就越大,就读重点学校的可能性就越大,留守儿童留守经历的结束也就越彻底利落。
三、总结:留守儿童流变与农民工分化的相关性讨论及其他
(一)留守儿童流变与农民工分化的相关性讨论
不言而喻,留守儿童是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快速推进而产生的一个连续的农村儿童群体,但现实则是农民职业分化不完全而产生的次生物,即农民工的派生品,与农民工共始终。所以,在差不多所有的留守儿童的经验研究中都心照不宣地以农民工的存在为其预设前提,虽然有个别学者曾将留守儿童上溯为历史上异地做官外放等人家的孩子,横向上拓展到劳动力过剩的东南亚[7],但应者寥寥,因为这种随意的“黏贴”会使人们将一个现实的问题误读为一个“早已普遍存在”的现象,会招致研究意义的失重。也就是说,留守儿童是一个集次生性、时代性、本土性、规模性等的存在。其中次生性是留守儿童的根本特征,次生性就是指留守儿童是在农民工这个原生组织上生成的,与农民工是一种派生关系,或者说是转型社会的异常产生了非农非工的“农民工”,与农民工血肉相连的子女因此被迫留守家园成了“留守儿童”,即没有农民工,就没有留守儿童。因而,决定于次生性的留守儿童的其他特征与农民工的相关性征亦具有统一性,或者说不论是留守儿童的时代性还是规模性都源自农民工的过渡性和巨大性等。所以,从流变的角度看,结合上文的个案例证,以“次生性”为根本特征的留守儿童的变化流动毫无疑义地仰赖于以“分化”为机制的农民工的分层流动。农民工的分化必然引起留守儿童的流变,农民工分化的速度越快规模越大,留守儿童流变的速度和流量也就越快越大,农民工分化的水平和所达到的分层位置越高,留守儿童的正向流变和流变的质量水平也就越高。即留守儿童的变化流动及其流量、流向、质量水平等在于农民工的分化流动及其规模、分化水平与分层结构位置中的高度等。运用经济学的存量理论进行考察,留守儿童存量、流量与增量的变化则是农民工存在和农民工分化流动的逻辑的实然的表现。也就是说,如果农民工减少了,那么留守儿童的存量就会对应的减少,留守儿童的流入量也就会对应的变小,留守儿童的增量从而就会下降;如果农民工分化的速度加快了,上向流量增大了,水平提高了,那么留守儿童流变的速度就会对应的加快,正向流变量也就会对应的加大,从留守到非留守的质变水平就会对应的提高并趋于稳定;如果农民工消亡了,即社会结构若能像先发国家那样彻底地分化与开放,不再产生出农民工这个过渡性的群体,那么留守儿童也就不复产生而成为历史的典故。但就当下而言,留守儿童正向流变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在于制度政策执行的可赎买,如卖户口、学籍赞助、买房转户口等,留守儿童质变为非留守儿童从而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只要农民工在收入为主要标准的内部分化中居于较高的层级,收入积蓄能够满足买户口、学籍赞助或买房转户口等的需要,其子女由留守儿童质变为非留守儿童就一定由“应然”成为“实然”。因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在制度环境逐步调整改善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的同时,关键是作好农民工这篇大文章,这是留守儿童对农民工的次生关系所决定的。所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路径依赖是加快农民工身份的转化,但如何加快农民工身份的转化,逐步实现农民职业的一次性转化,扬汤止沸直至农民工相传“薪火”的熄灭,笔者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与相关对策的思考》的一文中已作了详尽的讨论,故不再赘述。
(二)研究的不足
和第一批进入市场的经销商相比,他们入市面临的压力更大:上游厂家渠道下沉,下游酒店开始收取进店费,卖场整合趋势显现,但他们靠自己的坚持、智慧,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具备了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虽然每个新生代经销商成功的路径不同,但“坚持、专业、服务”是他们共有的特点,他们正在成为酒水经销商群体中新的力量,也在证明中国酒水经销商的空间并没有变小,经销商的生存之路在于自我改变,在于战胜自己。未来的酒水行业经销商发展之路,将从这里开始,由他们引领!
正在崛起的新生代经销商群体
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经销商的生活很是滋润。那是经销商和厂家的关系比较简单,厂家提供赚钱的产品,经销商负责销售赚取价差。另外,在大环境上,刚刚经历了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比较旺盛,在这种情况下,经销商就可以坐在家里等着二批来进货,等着酒店来拿酒,这类经销商我们称为“坐商”,也可以说是传统经销商。
从90年代末到2000年初,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厂家开始进行渠道下沉,在各地设置办事机构,直接参与到市场经营之中。这种现象引起一些经销商的不安,担心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自己被取代也是迟早的事情;一些经销商却从中看到了环境变化对自己的新要求,为了保持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他们主动迎头赶上,主动学习厂家驻地机构是如何来运作市场。在这一时期,向厂家学习内部管理成为许多经销商“进修”的主要内容,所以出现了经销商想方设法争取著名企业大品牌的权乃至分销权,并不在意能在这些大品牌上赚多少钱,而是希望能通过双方的合作,借鉴、学习到厂家先进的内部管理经验和市场运营技巧。
2000年后,市场环境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进行通路扁平化运动,另一方面KA终端大量出现,此外经销商同行之间的竞争开始进一步加剧。同时,由于营业额的膨胀,导致了经销商公司内部机构、人员数量的膨胀,管理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经销商仅有的那点管理和操作水平已经越来越难玩转了。外部的问题也好,内部的管理也好,都是此时经销商亟待解决的,否则自己将很快被市场淘汰或被竞争者挑下马来。
正是在90年代末2000年初市场环境变化下,经销商开始了分化:传统的“坐商”被不断边缘化,积极转型的经销商扩充了实力,转型成为新型经销商,另外一部分刚刚入行的经销商,面对上游和下游的压力,谋求新的操作方式,他们虽然起步很短,但却迅速超过了传统经销商,其超前的市场运作思维和对市场的把控能力,越来越受到厂家的青睐,他们和成功转型的经销商一起分割市场,成为经销商中的新生代。由于面临着更“恶劣”的是市场环境,新生代经销商群体一开始进入市场时,就站到了一个高度,因此他们的对市场的掌控水平,比早已进入市场的传统经销商更高,此外那时他们大多在20多岁,做事更为果断,更能接受新的思路和方法。在2000年后,这些经销商新生代逐渐成为一个区域的领军人物,他们也深刻影响着未来的酒水市场格局。
新生代经销商的三条生存路径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一个经销商的成功是基于他的性格,因此探寻新生代经销商的生存路径,也应该从他们的性格开始。在河南濮阳酒圈中有三个新生代经销商,虽然他们的销售额在河南做的不是最大,但很有典型性,代表了三类不同性格的经销商。他们分别着口子窖、汾酒、洋河,虽然的品牌不同,虽然方式不同,但他们却凭借着自己的坚持、智慧、勇气做到了区域领先。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在二三级市场经销商的成功之处,能看到新生代经销商的发展路径。
王自明:做一个品牌的坚守者
王自明在濮阳商圈中颇有名气,他的名气来自所的口子窖,因为口子窖连续5年一直是濮阳市场的畅销产品。擅长操作中高档白酒的日升商贸总经理胡衍军说“王大哥做口子窖很出色,可以说我从他那里学了很多东西”。
见到王自明,当然要提到口子窖,提到口子窖的操作。“做口子窖是2001年的事情了,那时酒店已经开始有进店费了,市场进入有难度。但我们一直坚持做酒店,用酒店来带动商超、流通,带动主流消费人群,可以说我们坚持了5年。这样在酒店的带动下,各个销售渠道实现了互动,也形成了消费口子窖的氛围”。王经理认为口子窖的成功,并没有什么高深之处,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坚持。
“说到坚持,我认为要有两个前提,一是你所的品牌质量要过硬,这样你才有坚持的底气,才有说服别人的理由。我们的口子窖,在进入酒店前,我会让厂家、工商、质检部门各出一份质量证明,我公司也出一份证明,有了这4份证明,我才会让酒进入市场,当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提出疑问,我会出示这4份证明,证明我的口子窖质量是禁得住考验的。二是要做得专业。虽然现在商超和流通我也在做,但我的重点还是酒店,这就涉及到资金的分配问题,我的资金是偏向酒店的。这样把资金集中起来,才能保证你坚持的时间。这几年来,很多同行都倒下去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品牌,多渠道运作,最后资金链断裂,没了资金还拿什么坚持,当然也不会等到市场的收获期”,王经理认为质量过硬、资金集中是坚持的两个前提。
“有人提过这样的疑问,一个品牌,会不会有风险,比如厂家拿掉你,那你还做什么”?“我也想反问一句,如果你做得足够好,做到区域领先,那么厂家有什么理由拿掉你?我想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王经理认为要处理好厂商关系,一个重要前提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在操作口子窖这几年的时间里,我的一个体会是,现在消费者越来越向名酒集中,当然这个名酒不单单指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因此我想即使要选择其他品牌,也应该向名酒集中,这是市场消费的一个趋势。虽然濮阳这个地方不大,但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以开拓,一个品牌无论如何也不能占据所有的渠道,我的思路是,把现有的核心酒店进行精耕细做,同时选择性地开拓外围酒店”。对于未来的市场规划,王经理仍然把名酒,把精耕酒店作为自己的重点。
胡衍军:用管理提升业绩
虽然只有29岁,但几年的经营磨练,已经让胡衍军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这个管理包括不仅包括公司内部的管理,还包括对所品牌的管理,对自身的管理。
“我认为一个经销商公司要发展,首先要靠团队创造业绩。可以说,我不把公司当作自己的,而是当作所有员工的。我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给大家一个平台。作为管理者,我的原则是举贤不避亲,但不唯亲。可以说,在我的公司,我的亲戚拿的工资要比其他员工低,我对他们的管理也很严格,比如出现失误,别的员工罚100元,我的亲戚,我罚200元。这种做法,虽然有些苛刻,但我认为,这在一个经销商公司中是必须的。当然,公司发展壮大了,那么我的亲戚收益也是最多的。有了这个平等的环境,员工就不会有意见、有抱怨了。此外,对于员工的管理,我努力做到给他们几个第一,工资第一、工作环境第一、生活保障第一,我对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第一:那就是要做到业绩第一。在业务员的考核上,我用表格化管理,每个业务员去客户那里,都要带回一张表格,这个表格包括业务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等10项,回来后根据表格我给业务员打分,根据得分比例乘以工资总数,就是他们最后应得的工资,比如一个员工的工资总数是2000元,得分是80分,那么他最后的应得工资是1600元。有了这个考核,我们提升了自己的服务水平。现在公司发展了,我也要求员工要跟得上公司的发展,我有一个理念就是不会让一个员工辞职,如果辞职,那么也是被公司辞退的”。胡经理坦言,自己在努力给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同时,也在给员工增加压力。
“我觉得有压力不是坏事,关键是要掌握好给员工解压的时机。当员工压力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是疲劳,进而热情降低,这时候就要给他们解压,我们会定时地组织员工旅游,这样在放松之后,员工可以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中”。胡经理认为,调节员工的工作节奏,有利于员工提升工作业绩。
“在品牌的管理上,我也走过弯路,以前四五个品牌,做得很累,并且员工的印象也很模糊,不知道我们公司重点做哪个品牌。2005年我转换了观念,重点运作洋河蓝色经典,之后又接了一桶天下,一年下来销售额也不少,但是重点做两个品牌我做得就相对轻松了,资金也宽余了。对于洋河和一桶天下两个品牌,都定位在中高档。对于相近的两个品牌,我采取分工运作的方式,有人负责运作洋河蓝色经典,有人负责运作一桶天下。对这两个品牌我的态度是,资源分配一致,让它们到市场上去竞争。因为及时我不运作洋河蓝色经典或者一桶天下,也会有人运作,也会有竞争”。胡经理认为,品牌首先要给品牌一个准备的定位和规划,才能做好市场。
“作为一个管理者,不但要做一个学习者还要做一个规划者。现在酒水行业竞争激烈,我一刻也不敢停下来,为了能够保持领先,我很愿意向同行学习,比如做口子窖的王经理,他的操作方式就值得我去借鉴。前些时候,洋河的张雨柏总经理来濮阳考察市场,给我讲产品的深度分销,这对我启发很大,之后我也按张总的思路去做,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另外,我从网上下载一些营销资料,筛选之后,让员工去学,让他们能跟上市场的发展。在每年年底的时候,我都会做明年的规划,并通过年终大会传递给员工,让他们明确公司的发展方向”对于自己的管理,胡经理同样很严格。
“对于今后的发展,我的想法很多,要给员工进一步改善环境,现在南方很多老板,在员工进入公司的时候,会给员工一把房间钥匙,等到员工离开再交还,我现在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争取在不远的将来,能给员工建栋宿舍楼。在品牌运作方面,我想花10年的时间来运作洋河蓝色经典,把它真正做到第一”。对于未来的发展,胡经理充满了信心。
鲁林:关系也是生产力
2004年,鲁林一头闯进了酒行业。“以前我做管道工程,2004年正赶上老白汾来濮阳招商,看到这个品牌势头不错,我就此进入了酒行业,应该说我做酒有运气的成分”。鲁经理说自己做酒也是个偶然。
“进入酒水行业时,市场环境并不是很好,比如酒店进店费用高,市场产品竞争激烈,最重要的是,和同行相比,我进入酒水市场时间短,网络不健全,缺少竞争力。因此我只能剑走偏锋,把经营的重点放到核心消费群体上。当时我的工作很简单,基本上每天出去应酬,实际上应酬也是工作,因为在那个环境下,我更容易把我的酒推荐给他们。这样我的酒很多卖给了我的朋友们,我很感谢他们。之后,我把政府部门、部队等作为自己的重点客户,加上当时老白汾有很强的产品力,就这样我一步步走下来,算是在濮阳站稳了脚跟”。由于市场环境的原因,鲁经理没有选择传统的经营方式。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认为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也能够创造价值。做关系,前期开发和后期市场维护很重要。比如你做哪个单位,首先要找对负责人。找对人之后,就要看你个人的能力了。而在后期服务上,一定要做到及时、周到,这样才能让你的客户更稳定,更能创造持续的效益。为了加强后期服务,我把我的业务人员都放了出去。按照主要酒店的分布,我把濮阳的街道进行了划分,让业务员分片负责,每天就守在街道口。他们的工作,一是及时给顾客送酒,二是及时处理酒店中出现的问题。我也把这个作为考核他们业绩的重要的一项。我认为,今后经销商之间竞争会更加激烈,那么服务是否到位,是一个比拼的重点”。鲁经理认为,做关系后期的服务更为重要。
“要说一个操作模式,我现在也可以说是在做 ‘直分销’。对重点客户和朋友做直销,另外还做其他品牌的分销。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我是把团购客户做成批发客户,因为他们的量很大,他们可以帮助我做二次分销,如果达到一定的量,我也会给他们返利,可以说他们是我的1.5批,也是我主要的利润来源。现在我讲一个理念就是回报,回报我这些客户,我会给他们更优质的产品,更适合的价格,更好的服务”。鲁经理总结自己的模式时,强调把重点客户和朋友做成自己的1.5批。
“虽然我靠人脉关系打开了市场,但我觉得要稳固这个关系,还要有自己的渠道优势,因此现在我也做一些酒店。有了固定的团购客户,加上酒店的推广展示,自己会做得更好一些。对于品牌的选择,我也一直在观察,现在大的品牌主要集中在先期进入市场,做得比较好的经销商手中,作为我们后来者,则要重点关注二线品牌或者是大品牌的二线产品”。鲁经理打算在做好关系的同时,通过完善网络来巩固现有的市场。
新生代经销商成功的关键词
王自明靠坚持把口子窖做到6年畅销,胡衍军靠管理和激情,成为当地竞争力强劲的领军者,鲁林则靠巧妙,在竞争激烈的酒水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后来居上。虽然采取的方式不同,虽然采取的模式不同,但通过他们的发展路径,我们可以总结出他们成功的几个关键词来,希望能给和他们处在同样发展水平的经销商朋友一些借鉴。
【关键词一】坚持
正如王自明所说,坚持是有前提的,一是品牌,二是专业。做一个名牌产品,已经成为经销商的一个共识,在这个前提下,经销商还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品牌是厂家不是经销商的。从品牌的归属层面上看,这句话是成立的。但从品牌所产生的价值角度看,这就话是不成立的。因为品牌不仅仅带给厂家利润,也会给经销商利润,倾心打造一个品牌,经销商不会因此损失什么,反而会从品牌那里得到利润,完善网络。因此经销商要有品牌意识,要联合厂家一起打造一个品牌。有人会说,现在很多品牌都集中那些大经销商手中,作为后来者,我们还有什么机会?实际上,作为经销商也要有主动接品牌的意识。胡衍军接到洋河蓝色经典这个好品牌,并不是厂家招商找的他的头上,而是胡衍军主动打电话到厂里,说明自己的优势,这种主动意识也得到了洋河上上下下的认可。因此说,选择品牌,不是等来的,是自己主动要求来的。
专业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产品的优化组合,二是突出重点渠道。专业并不是说,只做一个产品,而是拿到产品之后,首先给产品一个准确的定位,看自己的产品适合哪些消费人群。然后和自己现有的产品进行优化组合,突出利润产品和战术产品。用尽可能少的产品,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使自己的资金能够得到正常的运转。有了优化组合的产品,就需要专业的渠道,在某一个渠道做得专业,做到领先,这个经销商的竞争力才会凸显出来。
【关键词二】服务
在采访过程中,三个经理都谈到了自己的服务理念,鲁经理认为要回报客户,一个关键是要做好及时服务,胡衍军准备建立一个客户档案,以便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他们认为,在经销商的竞争中,谁做得服务最到位,谁将会赢得最多的客户。
实际上,从更深的层次看,经销商加强服务意识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一方面,厂家实现渠道下沉,更多地参与到经营之中,必然要求经销商做最专业的事情。在当地市场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经销商,最专业的事情莫过于做配送、做服务,那么经销商要想生存,就需要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从另一个层次看,经销商要想提高竞争力,在整合的大潮中生存发展下来,就需要聚合下游客户,这个下游客户包括两个人群,一是下级分销商,一是终端消费者。因此无论从哪个层面看,提高服务水平,对经销商来说都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三】管理
新生代经销商之所以能迅速成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大多数经销商发展,都是从单打独斗开始,之后经过积累,建立公司,但从私人老板转型成为管理者时,很多都出了问题,最终导致失败。但新生代经销商有的一出现就是团队的形式出现,有的则是成功转型,实现由生意人到管理者的转变。擅长管理的胡衍军认为,在转型过程中,老板的心态很重要,不要把公司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而要做一个平台,这个平台需要大家的打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阻碍经销商跨越的一个重要瓶颈就是管理。那么该如何打破这个瓶颈呢?除了胡衍军说的心态转变外,经销商老板还要从酒水圈中跳出来,看看其他行业的管理方式,把那些先进的、可行的嫁接到自己的公司。相信,有了好的管理模式,加上经销商的市场操作水平,中国经销商群体的路会越走越宽。
关键词 使用与满足 高校校报 变革
中图分类号 G216 文献标识码 A
自1895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办《约翰声》报迄今,高校校报已经历了100多年历史,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根据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国校报达1000余种,而2006年我国共出版各类报纸(除校报外)也不过1935种。
然而,校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并未与其庞大的数量、种类相称。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诸如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上,使得校报每况愈下,处于尴尬的境地。作为高校传统的主流媒体,校报的重要作用是公认的。但现状如此,令人深思,而使用与满足理论为此提供了一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阐释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ftfications)是媒介研究的途径之一。主要关注人们使用媒介的方式和从使用媒介中寻求到的满足。赫佐格被认为是该理论的发明者,她在1944年发表了《日间连续剧听众的动机和满足》一文,通过采访100个电台肥皂剧迷,把他们分为“三种主要的满足类型”:第一种“仅仅为释放情绪”;第二种“通常获得一种享受和痴心妄想的机会”;第三种“毫不怀疑的满足,从日间连续剧中获得建议”。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受众和媒介具有鲜明的特征:1、受众是积极的,他们的媒介使用行为具有某种目的。2、受众根据动机来选择特定的媒介获取需求的满足,且选择某个媒介的可能性与满足需求成正比。3、在满足受众的需要方面,媒介之间存在着竞争。
美国传播学者B・R・贝雷尔森考察了读者对报纸的使用动机,从中可以看出报纸能够满足人们六个方面的需求:获得外界信息;日常生活指引的工具,了解天气、购物、交通等信息;休闲消遣的手段,在读报中获得休闲和娱乐;获得社会威望,了解新闻信息或新知识从而获得人们的尊敬;社交的手段,读报能够获得丰富的话题,活跃人们的社交活动;读报本身就是目的,已成为读者的习惯行为。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产生是传播研究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之前的传播研究大多以传播者的角度,就传者如何影响受众进行研究,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则把研究焦点转移到受众身上。认为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人,他们对媒介的使用被自己的需求和动机所推动,并且从媒介中得到满足。
二、校报受众使用校报及获得满足的现状
作为高校的党委机关报,校报依然沿袭“组织者、宣传者、鼓动者”的角色,大致承担着如下几种功能:新闻媒介;指导工作的平台;思想政治工作的舆论阵地;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基地;师生学习交流的园地;学校联系社会的桥梁和对外宣传自身形象的窗口;对外交流的媒介;记录历史的准档案。
与如此繁多功能不相匹配的,不仅是校报事业化的管理体制,传者本位的意识,偏安于校园一隅、与社会脱节的采编发行等因素,而且校报本身也存在诸多急需改变革之处。从版面上看,目前校报一般都是对开四版或四开四版,周刊占5.1%,旬报占12.6%,半月报接近50%,双旬报和月报占31%,季报和不定期出版的占2%。在校报的办报实践中,报纸功能多就与版面少、出版周期长形成了一对矛盾,因而影响了报纸内容的精准定位和深度表达,结果是读者看报纸如隔靴搔痒,欲求而不得。不少版面设计仍然停留在“业余”水平上。不少校报版面呆板,版式变化少,缺乏视觉冲击力、感染力;有的校报版面构图凌乱、色彩繁杂,常给读者造成视觉上的迷惑。从内容上看,会议新闻多、工作动态多,来自教学、学生生活一线的鲜活内容少。由于高校一般通过会议来布置工作、下达指令,总结工作,为了表示重视,会议上的校内各级领导也多,因此,会议新闻成了校报的主角;从时效性上看,由于校报出版周期长,往往“新”闻少,“旧”闻多。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有的校报仅仅将准确日期改为“近日”、“日前”,然后用新瓶装旧酒;从报道形式上看,政策新闻文件化、工作报道概念化、会议报道模式化、典型报道脸谱化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目前的校报中,而且不少文章冗长沉闷,缺乏创意;从信息量上看,长篇多,短篇少,信息量少;从报道范围上看,仅仅局限于校内,校园外的信息很少甚至没有。一些校报开设了“高校动态”等类似的栏目,但此类内容少而又少,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如果说受众本没有从校报上获得外界信息,了解天气、购物、交通信息等动机,校报不能满足受众这方面的需要也无可厚非。但是,从办报现状来看,校报既不能使受众在读报中获得休闲和娱乐,也不能成为他们获取资讯、开拓视野的工具。对照贝雷尔森读者对报纸使用动机的六大需求,校报似乎无一可使报纸读者获得满足。况且,在新技术时代,上网早已成为高校师生的习惯行为,在与网络的对阵中,校报早已败北。要让受众重新回到自己身边,校报到底出路何在?
三、“使用与满足”视野中校报变革的两大法则
报纸直接面对高校校园内的两大群体,一是学校领导和员工,一是学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校报的两头”。因职业、学术、年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两个群体看校报的动机以及想从中获得的满足也各异。因此,校报必须从手段、形式到内容来一番革新,以使两头满意。
1 做实发展报道,展示办学成就,满足高校领导和员工的办报需求
作为高校党委机关报、学校对外交流的主要媒介,学校领导和员工想在校报上看到学校的发展、成就,看到学校面貌的改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因为这些恰恰反应了高校领导和员工的领导能力和办学水平。要满足学校领导和员工的办报需求,校报必须及时深入报道高校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真实记录凝聚在学校发展成就中的师生员工的意志、智慧、希冀与追求。《南方日报》鲜明提出“要承担包装广东的责任”,高校校报不妨朝着“承担包装学校的责任”这个高地前进。
(1)提炼中心工作
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但是,具体到某一年、某个阶段,学校的中心工作又有相应的鱼点。校报要把中心工作的角度转化为新闻角度,把最有助于体现办学思想、办学传统、办学风格、办学成效等的信息蒸馏凸现,通过提炼报道精华。比如,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期,迎评促建成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各高校校报都开辟一批专栏,力求在校报上展示本校独特的风采。如《广东工业大学报》从2004年起开辟“打造强势本科教育”专栏,连续三年全方位报道学校为保证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举措和成效,为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同文化氛围做出了贡献。
(2)专刊专栏“大事重做”
高校工作一般的工作报道都可以预计,要做出新意并不容易。因此,每有重大新闻出现,校报要抓住机会,投入
精兵良将“大事重做”,以专栏甚至专刊的形式形成报道的气势与规模。对国家大事如申奥、神州升空,学校大事如教学评估、西部志愿服务等,不少校报均以专栏专刊的形式,将大事做足做透,既突出新闻事件,又让读者“过瘾”。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高校纷纷行动,以多种方式汇入到全国援助灾区的大爱洪流中。《华南师大报》编撰书册,《中山大学报》推出专刊,运用新闻链接、志愿者日记、灾区同胞访谈、记者点评等多种形式,全景、贴近兼容,理性、感性结合,在吸引受众深度解读的同时也拨动着他们情感的心弦。
(3)报网联动、做好深度
目前,全国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同网。在网络的海量、即时、互动等优势面前,校报要避免同质化现象甚至“网络报纸版”的出现,只有取长补短,以深度来体现报纸新闻的特质。纵观全国校报,不少已将报纸电子版上网,少数还做成网络报纸版。即建成一个涵盖报纸电子版及其他信息的校报网。但是,无论花样怎样翻新,受众眼里的校报还是报纸这一主体。
在与网络的联动中,比较可行的方案是把新闻的“新”、“快”交给校园网,校报根据新闻线索寻找有重要新闻或社会价值的新闻,组织人员进行深度挖掘,运用版面优势做出吸引力、冲击力、可读性,让受众在看报过程中获得享受和愉悦。2006年6月,中山大学的朱熹平教授和美国里海大学的曹怀东教授,对世界级的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进行了完全证明。消息传来,第一时间被到校同网上。同时,中山大学校记者团采访了朱赢平以及他的家人、同事与学生,以6000多字的长篇通讯打磨了一位潜心做学问的新时代学者形象。相对于网络的短平快,校报的报道文采四溢,同时满足了读者的窥私心理和高尚的精神需求。正因其出彩,广东高校校报好新闻评审突破字数的限制(通讯类稿件3000字以内)评审其为“好新闻”一等奖。
2 做活体验新闻。引导大学生活,满足新生代学生的自我体验需求
校报面对的最大的受众群体是新生代的在校学生。与传统的大学生相比,除了拥有青春和时间这一共性特征外,新生代大学生又具有很多打上时代鲜明烙印的个性特征。网络成为他们现实校园之外主要生活空间。那么,校报怎样培育学生的使用动机并从中获得满足?
在这方面,凤凰卫视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凤凰的成功在哪里?张立伟先生认为,凤凰卫视就是一个精心构筑的多方位的体验王国。更准确地说,是构筑屏幕中体验王国的情理结构,它与观众的心理结构是相召唤、相呼应的“异质同构”,电视中再现或表现的体验,唤起了观众“不在现场的现场体验”。2010年全国高校在校生将达到3000万。为了全国1000余份校报能在如此大规模的受众群中发挥效应,校报不妨借鉴电视的做法,让学生在报纸上获得各种体验以满足读报需求。
(1)视觉体验,用报纸的“型”吸引学生
要让学生在琳琅满目的网上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之外再拿起一张校报,校报首先要有一个视觉冲击力很强、足够吸引眼球的版面。现代设计理念中有求易求异的思潮,求易是让报纸尽可能满足读者更快、更多、更方便地获读信息,而求异则是形成与众不同的、个性鲜明的版式风格,让读者从报纸堆里一眼就能认出自己。根据对读者报纸忠实度的调查显示,版式风格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不少校报都在尝试努力,希望运用图、文、色、饰线、边框、留白等元素在版面上独到的规划与布局,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湖南大学报》用大色块、大标题、大图片形成浓墨重彩的个性特征。《山东大学报》头版整版报纸浅紫色的边框与报头的颜色互相呼应,这种类似平面设计的做法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整体感。
在版面设计上,很多社会媒介都在尝试不断变化,希冀用常新的面孔吸引读者。英国《独立报》在头版的版面处理上就别出心裁,它通常会完全弃用传统大报的头版制作定式,而采用小报式的技巧。这种做法得到了很好的反响,读者和同行“给予高度赞赏”。在一些专刊的版式处理上,校报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手法。专刊一般都是表现同一个主题,往往版面充分,用事实排列的手法在头版完全聚焦专刊的主题,再配上大图片、大标题,既鲜明又醒目,还可以起到导读的作用。这种手法如果用在大报上,效果会更突出,影响更大。
2、信息体验,用“有用”的信息满足学生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得知,了解新闻并不是他们看校报的首选,他们经常想从报纸上得到一些实用的信息。哪些信息对学生有用?校报可根据学年的流程提供相应的信息。比如,每年9月,对新生进校急需的信息,校报完全可以做一个图文并茂的专刊,做到一报在手、校园生活一点通,既满足了学生需求,又培育了新的读者群。
在提供有用的信息方面。校报还要解放思想,甚至可以尝试做些广告,像《中国石油大学报》就走在前面,与报纸风格浑然一体的软广告同时满足了学生和商家的需求。
其实,对于学生,校报关键是提供什么信息,何时提供信息。了解了这点。从学生入校到毕业,每年校报都可根据大部分学生不同年级的不同需要,做一份指南型的、以提供信息为主的专刊。如此四年下来,至少学生还会记得校报曾经是有用的。如果形成传统,校报就以此做成品牌了。
3、内容体验,用身边的故事让学生体会“成长的痛与快乐”
发生在大学的新闻离不开新闻背后的大学生。校同网上有新闻,但未必有新闻背后的人物故事。而这些人物对新闻事件的体验,以及他们大学生活的喜怒哀乐,常会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在阅读的过程中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在这方面,校报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比如新闻背后的人物故事、校同明星专访、校同焦点人物档案、著名校友访谈、求职、创业人物案例分析、网络高手写真、校同科技活动精英自述,等等,都可以做成特稿。当每一期校报都有一、两个这样的人物故事,内容独特、情感真挚、笔法灵活,相信读者会捧起报纸一看方休。《汕头大学报》曾经发过一份特稿――《大学里,他第一次站起来》,报告了一个s岁起便用膝盖行走的学生,在李嘉诚基金会和学校的关心、帮助下,整整20年后第一次站了起来。这名学生艰难站立的人生体验符合坚强、坚韧、不言放弃的普世价值观,读者看来便感同身受,体验到人物战胜自我后的极度快乐。
此外,校报还可以尝试这样的做法:报纸出版面,内容由学生提供、编辑老师把关――让学生做自己的专栏,“我们写我们”、“我们看我们”,真实地反映校园人物的文化心理、成长过程和生存状态,就像《深圳大学报》里《编辑部的故事》。学生记者将自己成长故事发表在校报上,让他们突破自我的局促圈子而走向校园,大大地满足了他们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满足了读者体验身边成功者快乐和忧伤的需要,并且在获得阅读的同时得到一些人生的启迪。
关键词:人格;体育游戏;自律;人际交流
一、前言
有人曾说过:现在的学生是最“幸福”的一代,也是最“可怜”的一代。细想起来也的确如此:富足的物质生活,父辈、爷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但封闭生活空间,空虚的心灵世界,缺乏正常家庭无序的生活,他们又是可怜的一代。特别是独生子女家、民工子女、单亲子女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自律自控意识的薄弱导致青少年沉迷于虚拟网络;现实人际圈的缩小导致社会化功能不足;这些都成为了发展健全人格的制约因素[1]。
新课程改革也对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师更新理念,充分发掘课程资源,找准活动载体,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健全人格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人际关系、自律意识、自信、坚强意志品质等方面入手。
二、巧用体育课堂游戏,培养学生交流互动、协作意识
1.问题及成因
随着学生人群中独生子女、民工子女,单亲子女所占比例的增加,学校对学生的人格教育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在对我校的调查显示:独生子女、民工子女,单亲子共占学生总人数近三成。这一群体的学生普遍容易出现自我封闭和人际沟通不良问题。人际冲突的加剧导致学生不喜欢和同伴交流。然而人际交往功能的缺失给学生带来的直接的后果是:不合作,少言语,无安全、归属感。
缺少同伴互动交流,导致沟通技巧缺乏,是影响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网络虚拟交流代替现实交流,同伴之间家庭经济地位悬殊,也是导致他们很难融入班集体重要因素。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会严重影响人格的健全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首要任务[2]。
2.应对策略
体育游戏是一项在轻松氛围、平等规则下每个学生共同参与的集娱乐和健身为一体的体育课堂中常用的教学内容[3]。我经常选取一些趣味性浓,每个学生都能轻松参与的游戏例如:“渔网捕鱼”、“简单橄榄球”、“喊数抱团”等。在这些游戏中不分男女,不分同学关系的亲疏,不分成绩好坏大家都积极参与到其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因为有了这种轻松体育游戏做为载体,学生在集体互动中得到乐趣,找到了归属感。而正因为有了快乐的情感和归属感得到满足,学生才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特别是在对游戏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时,应该注重对学生参与度,学生的合作氛围上来评价,而不应该注重游戏的结果。
三、活用体能拓展性训练、对抗性比赛培养学生坚强意志
1.问题及成因
现在的学生受学业压力和兴趣爱好的转移导致学生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学生的意识品质很难得到磨砺。另外独生子女在优裕的家庭环境下长大,应对挫折的情境不多,应对挫折能力弱。意志品质的薄弱导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 “豆芽菜”是对90后、00后新生代的最好形容。所以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意志力的培养势在必行。每年学生体能测试成绩下降,学生怕体能测试情绪越来越严重都是学生意志薄弱的具体表现。
2.应对策略
我们仔细想想,在体育课堂上利用体能训练,让学生去挑战自己的极限,都是对学生意志力培养很好的途径。我在体育课堂中每一个月会有两节课的体能训练,包括耐久跑、背人跑、“运伤员”、“推小车”、俯卧撑、等等,在课前,我们会集体喊口号“我坚强,我勇敢” 、“我不是懦夫”,同学完成任务后我们还有自己的庆贺仪式――集体武术表演,动作整齐,喊声震天,相当气势。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激起了挑战困难,战胜自我的勇气。如果是教师也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体能训练中,更能激起学生完成任务的勇气。但值得注意的是:体能训练的量安排要循序渐进的,运动量和强度是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内容安排是多样化的,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既能保障你的体能训练让学生能真正在一节课内完成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能达到磨砺学生意志的目的。
对抗性比赛也是一种培养学生挑战自我的教育手段。我会在平时的教学中安排一些容易开展的对抗性比赛,例如“篮球三对三斗牛”、“十人拔河比赛”等。在对抗性比赛中学生会在体能透支的情况下,比意志,比智慧,不但体能得到提高,而且学生的意志,水平也能得到相应提高。
四、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学生特长展示课,培养学生自信、向上人格
1.问题及成因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对体能训练课刚开始还觉得有点新鲜感,但到下节课的时候学生的投入激情就退下去了。胖的学生一听到长跑就愁眉苦脸。小个子同学也怕篮球比赛。高个子怕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学生没有成就感,看不到自身的进步,进而失去信心这是其中之一。自信不足主要在于学生没有成功的体验。在平常体育教学中,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体育技能水平差。同学之间横向比较不利于学生培养学生自信。
2.应对策略
培养学生的自信在于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在于让学生在挑战自我过程中能体会到自己的乐趣。在始业教育的时候我就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记录袋,每一个学生针对自己的弱项制定提高计划,针对自己的特长制定计划如何更加突出。在这个记录袋中学生将任务量化到每一天,将目标落实到每一周。每两个月有老师对学生目标达成情的测试。在我班有一个体形偏胖的学生在开学初就制定了一个减肥瘦身计划,每天都安排了有氧长跑,计划每一月在基数2圈上增加一圈。并且自己找了一个监督员,在完成任务后都有签字。这些都将记录到成长个人成长记录档案袋内,这些都作为学生评价的依据。真正做到了学生的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律意识。
学生人格的培养离不开自信,自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坚强意志的培养,离不开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体育课堂正好给学生人格磨砺的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舞台。体育教师是学生人格培育的引路人,是学生成长的伙伴。
参考文献:
[1]方展画.浙江省德育精品工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96-197
数学课堂智慧精彩一、用智慧探寻起点,为有效课堂孕育精彩
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些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现在的小学生来说,有许多知识并不是新的,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数学问题,就会积累很多的数学知识。要发挥课堂高效只有了解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教学的起点,才能把“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在点点滴滴的教学行为之中。《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课堂片段:上课伊始,教师出示一个镜框,复习周长及长度单位。师问同学们,如果给这个镜框配上玻璃,需要多大的玻璃?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新内容。(说完教师打算板书课题)生答老师,我知道!你说说(教师皱了皱眉)生(大声)量出它的长和宽,乘起来算出面积是多少,就可以去配玻璃了。说完得意洋洋地坐下。师说长乘以宽也知道了,不错,那是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面积。(教师淡漠地应付,转身继续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又有哪些呢……(话没有说完已经有许多学生举起手,有学生还轻声地说“我知道,我知道”。可教师无动于衷。)等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了。这时大多数学生已经放下手,还有三四个人坚持在那儿举着手,然而老师像没看见一样展开新课教学。《认识钟表》教学片断:师问小朋友们,平时你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呢?生答起床――吃早饭――上学――上课……师出示教材中《小明的一天》(次序打乱)这是一位叫小明的小朋友一天的生活,请大家和同桌说一说小明这一天都干了什么?(生略)要想更准确地知道小明在什么时候做这六件事,我们该请谁帮忙呢?生:钟表(师出示课题)猜猜看,你认为小明会在早晨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学?生:7点起床,7点半上学,我平时就是这样的。生:8点起床,9点上学。生:不行,8点起床太晚了,上学要迟到。我猜是6点半起床,8点上学。生:我猜是6点起床,7点半上学,因为小明的爸爸妈妈要上班,所以起床要早一点……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我们就按最后一位同学的意见,让小明6时起床,还可以进行晨练,锻炼身体,吃早餐后7时半上学,这样可以吗?(板书:6时7时半)师:下面请小朋友们从信封里找一找,看有没有6时和7时半的钟面。如果有,分别贴在起床和上学这两幅图的下面。(事先准备10个左右整时与半时的钟面供学生选择,同桌两人合作)师:你是怎么看出这是6时的?(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6,就是6时)师:长针和短针有名称吗?你们是怎么区别他们的?生: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妈妈告诉我的。生:长长瘦瘦的是分针,矮矮胖胖的是时针。师:那7时半你们又是怎么看出来的呢?生:分针指着6,时针在7和8的中间。生: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7不到8,因为我知道时针是这样走的。同桌互指互读,然后让学生将这么多的钟面分类。
综观这两个片断,折射出的是两个教师的不同理念,不同的教学行为,体现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假情假意的互动,面对学生已知的知识,教师还是熟视无睹,按照自己的预设我行我素。挫伤学生积极性等同于抛弃了真实、有效的课堂。后者是真正的课堂灵动。尽管教学对象是上学才几个月的一年级学生,但里面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典型的现实起点高于逻辑起点的一个范例。该教师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当调高思维的梯度,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观点的交流和辩论,达成共识。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二、用智慧创设情境,为有效课堂增添色彩
这里是一个图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在课标指导下,创设情境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我们对情境创设必要性和功效性达成共识的今天,老师们没有真正读懂情境创设的真谛,其行为现状与理念境界差距颇大。因而,在公开课中经常看到有煞“风景”的情境。因创设不适当的情境而闹出的笑话不少:如教学“排列”的时候,老师为了介绍社会通讯的方式,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举例“写信”:3个人相互通信,一共要寄多少封信?教师启发:你们知道信是怎么寄的?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信是到银行寄的”,话音没完,一个同学就补充了“不对,信是寄给警察局的”。这些回答让老师啼笑皆非。不适当的情境干扰了学生的思维,弱化了创设的价值。情境创设除了适当之外应该更真实些,也就是尽可能缩短学生与情境的距离,提高情境的“效”度。笔者参加教研活动,对比三下《位置与方向例4、5》,四下《位置与方向例1、2》两个课例片段,说明自己的立意。三上《位置与方向例4、5》教学片段(一):教师创设柯灵小学周围建筑图。
梯度练习一:
师:小朋友们,这是一幅柯灵小学周围建筑图,你能用刚学的八个方位词,用()在柯灵小学的()面描述柯灵小学周围的建筑物吗?生:金都公寓在柯灵小学的北面。生:医院在柯灵小学的东面。
生:世纪公寓在柯灵小学的西北面。
生:档案管理局在柯灵小学的南面。
生:……
梯度练:
师:现在请你用凯悦大酒店在()的()面说一说这些建筑。此题思维梯度较高,需要学生换个角度,重选参照物。许久后,举起了四五只小手。
生:凯悦大酒店在柯灵小学的西面。生:凯悦大酒店在档案管理局的北面。(师纠错)
生:凯悦大酒店在工厂的西面。(师纠错)
梯度练习三:
师:请用()在()的()面说一说建筑物。
此题的思维梯度更高,属于完全开放题。由于受先前错误的影响,教室里一片寂静。在老师的鼓励下,有同学回答,但错误率较高。四下《位置与方向例1、2》教学片段(二):教师创设了利用“藏宝图”,寻找宝贝情境。
师:如果我告诉大家,老师把宝贝1号藏在了的东北方向,你现在能找到它吗?
生:找不到。
师:看来把宝贝1号的方向简单说在的东北方向是不够准确的。同学们能想想办法把宝贝1号的方向说准确吗?(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引导用谁偏谁几度来说)
师:大屏幕出现宝贝2号,你发现了什么?
生:宝贝2号在东北方向。
生:宝贝2号在东偏北30度这个位置上。
生:宝贝1号和宝贝2号在不同的位置上。师: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才能确定它们的准确位置?老师把这两个宝贝藏在这个大教室里,你能估计一下,这两件宝贝在哪儿吗?(这时,学生可来劲了。)
生:我猜宝贝1号在这里。师:先搞清楚方向!(教师提示学生现实空间方位)
生:1号宝贝藏在东偏北30度,大约在这儿,拿起手指着。(所有同学的目光都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被指位置的同学埋头搜寻宝贝。)
生:是这个吗?一张藏在抽屉里的废纸。
师:不是。
生:找到了,一个信封。
师:那宝贝2号呢?学生又开始漫无目的地猜测。
师:宝贝2号的位置在哪儿?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从距离1号宝贝2米处寻找。东偏北30度,距离1号宝贝2米左右。
生:用眼张望原来1号宝贝的位置,估计2米,跑到椅子边。找到了!扯下信封给了老师。对比两个创设了情境的教学片段,静心思索,在都达到学习目标的同时,哪个情境留给学生印象更深刻?哪个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计能力?哪个情境更有效?对于片断一,笔者在本校三(1)班学生中做了一次对比实验。这个班学生学过位置与方向不到一周。把被测学生分成两个对比组(好中差能力层次均衡)。实验A组:笔者把片断(一)中9个建筑物图按实际方位置于平地上。被测学生置身其中,按片断一中三个梯度练习各说两句。实验B组:笔者把片断(一)中9个建筑物方位图投射在屏幕上,被测学生按三个梯度练习各说两句话。实验结果表明:实验A组在梯度练习一中略逊实验B组。而在梯度练、三中,实验A组正确率明显高于实验B组。分析数据,发现随着问题的复杂化,置于真实情境中更容易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真实情境创设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有利于知识迁移。只有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如果仅仅对知识进行转化,或者仅仅对真实生活场景给予简单虚拟,就很有可能设置一些虚假的问题,从而消解学习情境应有的功能。让真实的生活信息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接触生活实际,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培养学生分析、加工信息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用智慧拾取材料,为有效课堂绽放光彩
课改几年后,课堂慢慢地回归理性,教师们更关注利用有效工具,提高课堂效率。一位新生代教师在组织《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借助小棒搭正方形引出余数,对成功教学起到关键性作用。笔者非常赞同此课用小棒认识余数问题。用小棒搭正方形来操作,最后出现多余不能再搭成一个正方形,这样的具体材料让学生直观地经历了“余数”的产生。另外也是一个数形结合较好的载体。如果用分面包,分香肠,那到最后要补充一句,不可以再分成一半等。而以后教分数的时又出现可以把一个面包分成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等,前后冲突,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误解。所以这里的小棒是一个最佳的材料。合理利用材料,能让课堂显得更真实有效,对学生思维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圆的周长》教学片断一:教师让学生准备了5角、1元硬币和一个圆瓶盖子以及相关的学习材料,如尺子、细绳等。
师:同学们,请发挥你们的创造性,小组合作测量圆的周长。(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测量经过?
生:我们组测量了1元硬币。它的周长是8厘米,直径是2.5厘米。方法是用一根绳子缠绕硬币一圈,再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直径直接在硬币上量。(边演示边汇报)
生:我们组测量了5角,我们是先在5角钱的边上划个点,把它放在尺上对准0开始滚,滚一圈后,小点在7厘米这个位置,我们就认为它的周长是6.5厘米,直径我们是用尺直接测量是2厘米。
生:我们测量了圆瓶盖子的周长……
师:其实,你们都应用了滚动法或绕圈法来测量圆的周长。现在请你算一算,周长和直径会有什么关系?
《圆的周长》教学片断二:教师让学生准备了1角、5角、1元硬币和一个圆瓶盖子以及相关的学习材料,如尺子、细绳等,自己向学生提供了一些存有圆形图案的物件,还有若干个由软布做成的相同的圆。
师: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工具,选2个以上圆物体分别测量直径和周长,把数据填在观察记录单上。(学生小组合作)
师:谁先来发表观察记录?可以说说实验过程中碰到的困难。
生:我们测量了5角硬币和塑料杯盖子,我们把这两个物体放在尺旁滚动,一下子就测量出了1元硬币和5角硬币的周长和直径……
标价360元的一壶两杯竹编茶具,一天能卖出好几套,邛崃竹编干脆临时在展柜前设起销售点;云南建水的紫陶、四川泸州的油纸伞、重庆的荣昌折扇、甘肃的庆阳香包等展品,都引来不少人驻足欣赏,“忍不住开启了买买买模式”、“每样都想入手”成为了许许多多观展者的共同心声;在“巴蜀工匠・非遗精品展”现场,一个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展柜上,贴了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展品不卖,如欲购买,请移步文殊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都银丝花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道安大师推出的各种精致的银花丝项链、戒指等首饰,令不少观展者“一见钟情”、“恋恋不舍”,询价的声音此起彼伏,似乎无法止息……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传统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名简称)“满血复活”成为了抢手货。
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高不可攀”。6月10日上午,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部主场活动开幕式举行,淅淅沥沥的雨任性地从成都的天空中飘洒至大地,观展者的崆槿此亢敛患酰他们举着伞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来自全世界的1100多项非遗项目,将从这一天开始直至6月18日,持续“烹饪”出一场场历史与文化的饕餮盛宴。在这里,小朋友们围着提线木偶、皮影、年画看得津津有味;年轻人争先恐后地拜非遗传承人为师,有的体验做糖画,有的学起了面塑、竹编;老年人可以围坐在一起,欣赏“寻找天籁之音――四川省非物质文化声音档案”视听展。
非遗的“身影”,其实不仅仅在“非遗节”期间才能随处可见,日常逛街的时候,或许吸人眼球的“中国风”女包恰恰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绒绣”工艺织就的;外出休闲旅游的时候,或许能偶遇巧夺天工的徽州歙砚,品味到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冲泡的佳茗……
那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动起来”、“传下去”,非遗传承人有何绝招?
让“活在当下”不再尴尬
当《小康》杂志记者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见到留着披肩长发、戴着特色民族头饰、穿着羌族传统服饰的沈艳燕时,距离“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西南民族大学羌绣班的结业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了,但对于培训的收获,这位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平武羌绣代表性传承人仍然念念不忘,“这次培训主要是开拓眼界、发散思维,让大家领悟民族艺术的传承不是一味守旧,也不是盲目创新。”
在这个由39名羌绣传承人组成的班级里,四川平武县明阳村大地社社长王晓兵是唯一的男学员,也是羌族少有的男绣郎。他十四五岁时就会羌绣了,但对于羌绣的文化价值却并不清楚,只是把它当作日常的一门手艺。参加完培训,王晓兵不但了解到各种针法,还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盛大开幕 2017年6月10日,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盛大开幕。
地地道道的羌族绣娘吴小蓉则领悟到,只需要稍许改变,传统羌绣便可以与现代时尚接轨。许多羌族女孩都是从记事起就会使用绣花针的,技法则是由家中的老人言传身教,以前,吴小蓉觉得作品的颜色越鲜艳越漂亮,可以随心所欲进行搭配,作品也不外乎被套、传统服饰、茶席等,通过这次培训,她才知道,传统羌族刺绣在现代服饰中也可以灵活运用,色彩淡雅的羌绣更容易被都市白领接受。
民族精神的DNA――这是中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誉。“如果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了,我们损失的不只是一门技艺,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寄寓其中的宝贵智慧和精神血脉。”多年从事民俗与非遗保护研究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蔡丰明认为,非遗虽然大多是传统社会的产物,但它们在当代社会中依然有一定的生命力,只有将其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活在当下。
然而就在三年前,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状况还显得有些“尴尬”。2014年年底,第七届潘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易博览会邀请了包括面人彭、毛猴孙、风车王、皮影周等诸多非遗手工艺品的工艺大师和收藏专家,聊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些传承人普遍袒露出比较担忧的心态。风车王讲述道,他最开始学做风车,主要目的是为补贴家用,当时家境贫寒、工资不高,一家人帮别人糊火柴盒挣点外快,火柴盒的价格极低,糊好1200个还要打包送到买主那里,才挣六毛钱,可是当时糊一个风车轮子就能挣两毛钱。但是现在,很少有人玩风车了,能坚持制作风车,也只是为了自己心里的信念,要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但若要真正地传承,首要的事情――收徒弟,就是一大难题。
沈艳燕也曾有过类似的担忧。2008年的汶川地震,受损的不仅是她家乡的房屋建筑,还有那些早已濒危的羌族非遗技艺。由于羌绣技法几千年来都是通过家庭内部口传亲授,加之强震影响,更是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如何才能让“养在深闺、不为人知、后继乏人”的羌绣得以传承?仅靠沈艳燕的一己之力,肯定不行。
这样的状况引起了文化部领导的注意。“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一部分以手工艺为主要生计来源的传统工艺项目传承人群,面临产品需求萎缩、收入不足以解决生计的困境,致使年轻人不愿学习和传承手工艺,传承后继乏人。”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部主场活动开幕式召开的当日下午,第六届成都非遗节国际论坛举办,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发表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为主题的主旨演讲时提到,“为此,我们把努力实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改善生活、丰富生活的统一,提升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不断增强传承活力与后劲,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目标。”
“研培计划”助力匠人妙手生新品
在文化部领导和工作人员们看来,能力建设直接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传承人群的传承与当代实践能力,包括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深度,对相关遗产知识和技艺的掌握程度,进行再创造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在一些项目传承实践中获得相应经济收益的能力。
“帮助传承人群获得和增强这些能力,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项兆伦介绍道。而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为“研培计划”),便是一项重要的举措。文化部和教育部一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大学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通过对以持有者和从业者为主体的传承人群的短期培训,帮助他们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强化对相关遗产知识、技艺和流变脉络的认识与把握,了解时代变迁带来的审美变化和社会需求变化,丰富艺术、材料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一些新的工具和方法。 匠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匠人匠心,每一位非遗传承人都在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展示着他们的匠心之作。
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首次设立的板块“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就是旨在总结2015年、2016年研培计划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成果,让观展者近距离接触其中的优秀作品,集中向公众展现非遗传承人群对于“将传统技艺融入当代生活”的诸多思考。这一板块共展出作品680余套,遴选自57家研培计划参与高校和5家传统工艺工作站推荐的1500余套作品。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云南省代表性传承人田静的“承瑜”套件作品便位列其中。
从1996年开始,田静就在建水当地拜制陶的老手艺人为师了,后来,她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陶瓷造型设计,毕业以后又回到建水跟随师傅学习。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红黄青褐白)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陶器色泽深紫,花纹雪白,叩声如磐。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于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被列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并驾齐名。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能传承近千年并名扬大江南北,与其制作、烧成技艺不无关系,在制作技艺上,建水陶保留了传统的手工制泥工艺,经过24道程序之后的泥才可以拿来制作陶器。
2015年年底,“非遗传承人群清华研修班”第二期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拉开帷幕,田静全程参与了研修班学习。在研修期间,班里的21名学员利用半天时间在校园里进行了现场展演,当时的京城已是隆冬,又有雾霾萦城,但依旧挡不住参观者的热情。田静一边进行手工演示,一边为粉丝们答疑解惑,忙得不亦乐乎。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传承人共同学习、相互交流,除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外,田静还和同班的陈俐宇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
陈俐宇是河南太行山麓悠久的野王器髹饰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在一次展出中,田静发现了陈俐宇的一套化妆盒。“你让现代女性用这么好的东西,调制颜料,再化妆,可能性很小。”田静提议,“能不能用你这庙堂之上的盒子,给我放一些小茶食?”她的合作就此展开。
两人的技艺都具有丰富的内容,但为了让河南野王器髹饰技艺与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这两种古法能够穿越时空、搭配协调、完美交融,陈俐宇和田静开始狠心“做减法”。器具形状的搭配是两个人面临的第一个难题。陈俐宇的漆器为圆形,也是整套作品的轮廓主体,田静为了配合她,舍弃了建水陶中最经典的圆壶造型,打造了一把精致的小方壶。第二个让彼此感到“纠结”的是颜色的协调。野王器以华丽、高贵著称,这是建水陶很难具备的,为此,陈俐宇舍弃了漆器上的全部精美花纹,只留下野王器中最具识别性的红与黑色调,而为了迎合红与黑的色调,田静也舍弃了建水陶的特有泥色,选择了淡雅的灰胎。
经过两位“匠人”的妙手生“新”,一套由两种非遗技艺组成,淡雅、清新、脱俗的作品呈现出来。以前,野王器髹饰技艺并没有很好的市场,虽然陈俐宇全家都在坚守着这门技艺,但却只能靠做家具生意维持生计,相对而言,伴随着茶具飞入寻常百姓家,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的市场较为广阔。而当被田静形容为“美丽的误会”的合作展开后,野王器生机重现,原本放在壶承上面的建水陶茶具也增色不少,最让陈俐宇和田静感到振奋的是,经过创新和“再设计”,野王器髹饰技艺如今拥有了走向市场的可能性。
类似的案例在“研培计划”中不胜枚举。原本互不相识的徽墨、湖笔、曹氏宣纸的传承人,通过“研培计划”,受到了中国“整体性保护”非遗原则的启发,于是缔结联盟、开启了新征程――文房瑰宝重聚首,成品比以往的单品更具特色。钧窑传承人刘红生与徽州菠萝漆传承人俞均鹏也携起手来,在2016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上,他们合作的花瓶引人驻足。
一个人能带动一批项目和一片地区吗?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因为“研培计划”,全国1万多名曾一门心思埋头于手艺的人走进校园,拓宽了眼界,提高了技艺,并且对所持项目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对自己手艺的价值和潜力有了更强的自信。“2017年参与大学已达78所。到2020年,参加人数将超过10万。”项兆伦称。
无疑,对于非遗保护和传承而言,“研培计划”显得弥足珍贵,培训一人,带动的往往是一批非遗项目和一片地区的非遗传承人。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部署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也为“研培计划”提供了制度保障。
家住青海塔尔寺附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满曾经带着困惑走进清华大学,在他的家乡,“灰头土脸的手艺人总被瞧不起”,他见过太多的匠人一个个外出靠打工来赚钱,在机器能大批快速制造银铜器的时候,手艺人很难找到自己的价值。
“持续加大保护力度,着力支持传承实践”也是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去年,中国政府将给予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习补助经费由每人每年1万元提高至2万元,不少地方也相应增加了补助。2009年以来,已支持各地建设了3000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11000多处传习中心,命名了100多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了153个保护利用设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又规划了219个保护利用设施的建设任务。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在青海湟中拥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著称,使用敲、錾等技巧,通过浮雕、平雕、掐丝等表现手法,加以独特的技艺――鎏金,一锤一錾敲打出青藏高原独有的“奢华”之色。学习银器制作非常艰苦,没有七八年的磨练根本学不好手艺。从16岁开始,何满就跟随父亲学艺,手艺传到他这里已是第三代。
这些年国家政策对非遗保护的倾斜,让何满感受到融融暖意。参加“研培计划”后,在清华大学的校园内,何满听艺术史的老师们讲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看了不少国内外艺术精品,他还和其他传承人一起参观了故宫、国家博物馆、工艺美术馆,在打开了眼界的同时,他从心底感觉到了“匠人”的伟大。
研培结束后,出自于何满手上的银铜器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不再局限于民族或宗教用具,而是贴近实用生活;他练就了40多年的鎏金手艺也不仅仅贡献于寺庙,新开发的拇指大小的转经筒挂饰广受青年喜爱。
如今,在何满的家乡,非遗受到了热捧,何满的儿子还在山西攻读硕士研究生,但已有了把所学用于非遗的念头;何满的女儿出嫁了,却产生了回家学手艺的想法;何满的徒弟们纷纷立志,表达了坚守传承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的愿望。今年3月底被选为“研培计划”咨询专家的何满,已经促成了年轻的湟中银铜器制作手艺人赴北京学习的事宜。
从2008年开始致力于羌绣传承发展的沈艳燕,原来只是想用羌绣来治愈汶川地震的创伤,结果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在西南民族大学羌绣班参加培训之后,沈艳燕想运用学到的知识,联合当地的人一起把羌绣做成一个文化产业,让大家的手工羌绣进入市场,带来收益,改善生活水平。羌绣有了名气之后,也不断有高校教师、艺术工作者走进羌寨,引导绣师们将作品更好地融入市场。沈艳燕希望,通过羌绣技艺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古老的羌文化能够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现代生活。
平武县平通镇益泉村村民任朝清就是在沈艳燕的劝说下,开始系统学习刺绣,成为一名绣娘的。在系统学习之前,任朝清平时就有刺绣和剪纸的爱好。现在,农忙之余,任朝清从事羌绣便能增加几千元的收入。沈艳燕把羌绣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农业等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了以羌民俗文化、古羌梅文化、茶文化等为主题的特色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品牌,形成了“小针头带动大产业”的商业模式。家住锁江羌族乡的贫困户彭贵秀在沈艳燕的带领下学会了羌绣,成为云朵绣坊里的一名绣娘;豆叩镇银岭村村民赵熠雯外出打工返乡后,在沈艳燕的帮助下开办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羌韵雯绣”农家乐和云朵绣坊,游客在采茶、品茶的同时还能亲手绣茶花……如今,平武羌绣已带动200余户贫困村民致富,并带动了50多家农家乐的发展。
新生代传承人的非遗生意经
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4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365项,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47项,优秀实践名册17项。其中,中国共入选39项,代表作31项,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使得中国跻身为非遗大国,而随着近几年非遗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工作的不断加强、完善,非遗“新生代”开始渐露锋芒。
去年3月27日,“研培划”试点成果汇报展在春意盎然的水木清华拉开帷幕,41名学员初尝收获,140套、300余件传统工艺精品亮相,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研究者、《中国画学刊》副主编,艺术独立评论人张书云应邀观展后,在《不负春光 传承正当时》一文中写道,“说到非遗传承人,常常会让人联想到白发苍苍的老者,而我看到参加清华学习的非遗学员不少是年轻面孔: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传人李力、蜀绣、钧窑炼制技艺传人刘红生、徽州漆器传承人俞均鹏等一批人为70后,他们现在正是非遗传承的主要力量;另有一些经历过高等美术教育的,江苏南通蓝印花布研究名家吴元新的女儿吴灵姝、南京剪纸第六代传人张钧、潮绣传人詹惠娜等一批学员为80后;年龄最小的是河南唐三彩传人高贺,是90后传承人中的佼佼者。”
几乎每一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都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其中有辉煌、亦有坎坷,而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执着坚守。
在泸州,年轻的小伙子毕原绅帮着父亲毕六福把油纸伞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被誉为“中国伞王”的毕六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分水油纸伞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的油纸伞制作技艺的传承方式是家族式的,一代代传下来,到毕六福这里已是第六代了。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的毕原绅原本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事业上顺风顺水,只是如果坚持做下去,父亲一辈子的心血和家族的努力可能都白费了。于是,2009年年底,毕原绅回到家乡,用3年时间,跟着父亲系统地学习如何从选料到做成一把油纸伞。
为了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2010年,毕原绅牵头成立泸州市江阳区毕六福伞业有限公司,同时注册“毕六福”为油纸伞品牌,整合了油纸伞的制作、销售、推广、展示等环节,致力于提升分水油纸伞的知名度,传播油纸伞文化。在制作环节,毕原绅在传统花鸟、风景的图案基础上,尝试加入现代的喷绘、彩绘方式,以扩大市场。这位年轻人还尝试着采用“互联网+非遗”的全新商业模式,在网上卖油纸伞,并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偏好,推出个性化产品。
【关键词】
病案;信息;规范;管理
病案信息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是医院整体医疗信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推动病案事业快速向前发展的客观需要。做好这项工作对完善医院整体医疗信息的内容和质量,为医院工作决策提供详实而完整的信息数据,促进病案工作上档次,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提升单位和部门的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及社会需求阶层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病案事业发展迅速,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当多的医疗单位其信息化发展状况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病案工作向数字化迈进是大势所趋,电子病历的推广和应用标志着病案信息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形势令人鼓舞。但同时还必须看到,病案信息的收集和利用,“点多面广”。充分发掘和有效开发可利用的信息资源还有大量的实际工作要做。完善病案信息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程度、细化信息利用流程、及时发现和补充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做好新旧管理模式的转化、衔接。是病案信息规范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而非常重要的内容。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有利保证。做好充分课前准备,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有利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任务完成的有效条件。有利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对以后的学习有着较远影响。几位老师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准备了生字卡片,图片,食物教具等,为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生字卡片的准备一面有图一面是生词,有利于检测生词的掌握,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起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二、教师专业素养较高
教师的语音素养较好,几个老师有着良好的语音面貌。纯正的发音会影响学生。因为学生会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地模仿英语老师的语音、语调,一旦形成,很难较正,这也是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促进了他们的强烈求知欲的培养,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方面几个老师倒做得较好,如刘琦老师。教师的形象与人格素质较高。形象素质并不是说教师要“貌若天仙”,但一定要落落大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在学生的心目中起模范和表率作用。而教师的教态自如和给学生的亲和力,无疑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梁玲老师利用自己流利的英语结合手势创设情境。
三、书写规范
好的板书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能树立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课堂教学的艺术离不开具体生动、富有表达力的语言,离不开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又经不断锤炼出来的教学组织能力也离不开直观、形象的优秀板书。我们的板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能力,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我们示范的不到位的话,学生们学的也可能不到位。精心设计的板书,能使学生赏心悦目,兴趣盎然,活化知识,对知识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是提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这方面官志梅老师做得较好,书写也漂亮。而且课堂结构也比较合理。
四、?创设了情境:
教学中几位老师都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梁玲老师在教单词是自己利用老师语言优势,边做动作,边用英语创设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中去,刘琦老师教学单词时也让学生表演老创设相关的情景,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良好效果。
五、目标达成度较高
几位老师教学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注重语法的训练,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突出。
五、建议
1、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的每个环节用时合理,使整节课和谐发展,不要出现头重脚轻等现象。
2、把课堂换给学生,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落实自主的探究学习、掌握合理的传授学习,让学生正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正真成为合作者,引导者。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主动的快乐学习,敢于直舒己见,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在知识、能力各方面得到不同方位的全面发展。把握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寻找课程改革和传统教学的中间地带。
3、加强学生句型的操练,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正真使语言应用和中考相结合,寻找语言教学和中考的中间地带,培养说英语的同时,提高他们应试的能力。
教研组长评课发言稿(二)
教研组是落实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有力于调动组内老师参与教研组活动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新的学期,我们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准备从以下几方面来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一、转变思想
常听有的老师这样说:“搞教研,我哪里有时间,新课都教不完呢?”还有的老师说:“我们这些教书匠能研出名堂来,还要那些专家干嘛?”其实,这些教师是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当作展示的窗口,当作作秀的手段,平时没有认真发现现实教育中的问题,而是热衷于搞大课题。我们现在提倡“问题教研”。加深老师们对教研的正确认识,理解教研是要发挥我们的群体智慧,去研究我们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在交流中产生更多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并非空洞地、不着边际的谈一些大理论、大框架。同时提倡“务实教研”,使老师们认识到我们一线教师的“教研”,应该是一种“草根”式的教研,是要“研以致用”,而并非要研究出多么高深的理论成果,根本不需要走过场,哪怕大家在平时的闲谈中也可以进行教研。
二、理论基础
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如果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导致低水平的重复,甚至平庸化。所以,除了鼓励教师多读书之外,组长可采用以下两种较实际的引领方式:一是从着名刊物或互联网上收集专家、名师的教学课例、教育思想和录像资料,和组内教师共同学习,这样虽没法当面得到专家指导,但也不失为获得专业支持的一种好方法。二是邀请本地区的“名师”指导语文组的工作,如听课评课,指导课题研究等等。
三、集体备课
新课程理念提倡合作,不仅是指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应是教师的教研方式。发挥团队精神,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互相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使每个教师的个人优势被整合为集体的智慧。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教研组每人主备一至两个单元,就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细致、深入地备课。每周教研组活动时,按单元由负责主备的老师先讲解自己所备单元的整体思考和每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以及教具准备等,其他老师边听边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全组老师共同商议,制定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教案。接下来就是个性修改,每位老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及本班学情,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再创造,使之成为一份适合个人特色和本班教学的个性化的教案。最后,在集中教研组集体智慧与使用本人个性化教学策略后,效果如何,要及时反思,做好后记,交流总结得失。
我觉得让每位老师集中精力备好一至两个单元的课,提高了每位老师的备课质量,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节省了时间,让每位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群研智慧”,做到了资源共享。
三、听课评课
授课、说课、听课、评课是学校教研的常规工作,也是学校的日常教研工作。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听完一节课,教研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上课、听课、评课、经验总结方面,始终是“就课论课”的形式,而没有指向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每一次的教研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样的教研犹如缺乏灵魂的躯壳,显得苍白无力。我们的集体评课要求以一个个鲜活的课堂教学范例为载体,通过对课例的点评和分析,共同提炼出老师们平日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再合作设计突破的方案并从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提升教研质量。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我们高语组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的校级教学研讨活动,可以与课例大教研活动合并,为老师们集体评课提供了平台。然后组织由下至上的集体评课,即先由各教研组交流评议,再以宣讲或“沙龙”等形式组织全体语文老师集中评课,为老师们集体评课创设对话、民主的研讨氛围。另外,在集体评课的过程中,要求人人参与,都要发表自己对本节课的看法。相信集体评课定能聚合老师们的视野,提出并解决了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帮助老师找到了教学研究的方向。有人说:“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师们在具有浓厚研究氛围的集体讨论中时常迸发出教学灵感,还有的从交流中受到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加快了老师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另外,每一次集体评课就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分享,会促使老师们用开放的心态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了教师间的团结。
四、专题研讨:
间周进行一次专题讨论,组长安排本组教师轮流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提前设计好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要求主题有针对性,能够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大小话题不限,必须是值得探讨的,否则失去意义。
首先由中心发言人把自己的问题及对问题的想法向大家说明,然后大家轮流发表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想法,最后形成具体有效的教学思想,这是集体智慧的展现。并且由中心发言人记录,最后整理成文作为教学成果展现。
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教案、教学经验,专题研讨,这些应是教研活动中的一些常规做法,通过听课,相互提高,通过评课,取长补短;通过交流,探索创新。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要经常性地组织这样的活动,提高竞争意识,培养事业心和责任感,特别是向一些“名师“学习,可以启发我们探索教育发展的路子。追求创新的方向,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由表及里,引发我们内心深处的科研兴趣。
教研组长评课发言稿(三)
今天,我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研组长论坛。本次论坛在首南一小举行,是对上一阶段教研组实绩考核的延续。由于今年才接手语文教研组工作,而论坛的内容又是09、10学年的教研组开展情况和成绩汇报。所以昨天下班从学校搬来了厚厚一大叠资料、档案,准备论坛发言稿,制作ppt幻灯片,一直弄到凌晨1点才睡觉。
我们茅山小学语文教研组一直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坚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成绩稳中有升。现将近两年我们教研组开展的工作分四大块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
一、加强业务学习,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1、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积极学习新课程。
我们教研组切实认真组织教师开展了校本培训工作,20**学年的第一学期我们组织了教师一起学习薛法根老师的《“有效课堂”的有限思考》,又认真学习了沈大安的《浅说略读课文教学》。第二学期在教导处的组织下,语文教师一起学习了特级教师钱正权的《跟年轻朋友聊“听课”》,研究了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还组织研究了由鲍丹丹老师执教的、薛法根老师点评的课堂实录《我为你骄傲》。
20**学年的第一学期我们学习了王崧舟老师的《古诗教学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智慧》,并且针对作文教学难的问题,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学习20**年11月出版的《小学语文教师》里的《教好“教材里的作文”》。第二学期集中学习了薛法根《低年级阅读教学怎么教?》,并且探讨了《如何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每位教师都认真地做好记录,相信这样不断地学习肯定能提高我们的认识,并积极投入教学实践当中。
2、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本着“多学、常思考”的宗旨,近两年来我们教研组语文老师积极参加区里组织的学科培训,主要是听课、评课、讲座等。我们还积极参加区教研室、进修学校组织教师到市外进行学习和听课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市、区级“领雁工程”培训。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安排下,四位老师分别在海曙小学和华泰小学脱产培训6周时间。在这6周的时间里,他们在名校听课、上课、参加教研组活动、感受名校浓浓的教研气息。相信通过学习,定能给我们补充新鲜的血液。
二、重视校内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集体学习,深入了解教材。
每学期我们都会进行集体性的学习活动。集体性学习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引发我们自身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也可以给与其他的老师以思考。我们教研组的理念是一人优秀只能代表个体,整体上去了,那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二)团结协作,不断进取,开展教研教改公开课。
(1)第一学期除了学校安排的一般性教研组活动之外,我们还对文言文教学和略读教学进行了重点的研讨和学习。教研活动的形式是“集体备课---课堂实践----集体修改----再次实践”。我们有幸请来了华茂外国语学校的郑小强老师给我们的老师进行上课、听课指导。这次教研活动我们吴乐燕老师上了公开课:《伯牙绝弦》,这也是我们这学期所要研讨的重点课文。课后,郑小强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并对如何理解教材,怎样把握教学目标作了具体的分析。
(2)第二学期我们有幸请来了区教研员方老师和赵老师来校指导。通过课堂教学展示,让两位教研员从我们日常的课堂教育教学中找出我们的不足之处,以此对症下药,给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剂良方。两位老师柳静君老师和吴乐燕老师分别上了两堂公开课:《荷叶圆圆》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再次与华茂外国语学校的郑小强老师一起探讨了文言文课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20**学年我们进行了8次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1)第一学期10月份与海曙小学的联谊活动,海曙小学的姚桂琴老师执教的四年级《长城》,令人耳目一新;我们学校的吴乐燕老师执教的《桂花雨》,教学过程由扶到放,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2)11月份与华泰小学的联谊活动,华泰小学的徐福丹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朗读指导和写法的渗入把握得非常有度;我们学校柳静君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的《颐和园》,受到了同来听课的华泰小学老师的肯定。
(3)第二学期4月进行了三次公开课的教研活动,第一次是柳静君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数星星的孩子》。评课活动中,老师们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教师如何开展有效的识字教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第二次是两位外出学习的老师回校上公开汇报课。一位是到海曙小学学习的朱小妹老师,她上了《画家和牧童》;另一位是到华泰小学学习的陈海峰老师,她上了《触摸春天》。从她们的课堂展示中,我们感受到了名校的课堂教学风采,也感受到了两位老师通过学习,自身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第三次是与海曙小学的老师进行教学联谊活动。我们学校的柳静君老师执教的《数星星的孩子》,受到海小老师的一致好评;海小的李翔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三个儿子》,让我们再一次的感受到海曙小学良好的课堂教学过程,体会到我们的孩子们的潜力是也是无穷的,只要你关于开发。
(4)5月份与华泰小学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华泰小学的钟媛媛老师和我们学校的徐燕萍老师共同上了《纪昌学射》这篇课文。两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让我们既看到了不同的教学设计所带来的不同的效果,也意识到了我们与华泰小学的理念差距。在课后的评课活动中,大家都感觉到受益匪浅。
(5)6月份,我们学校的柳静君老师参加了镇教辅室组织的“新生代”教师选拔活动。虽然最后只进了复赛而没有得到参加区里的比赛的机会,但我们从这次准备中看到了差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而是整个语文教研组的差距。
通过这些公开课,展现了我们在课改过程中的点点进步,也感到了自身的不足,相应的也就增加了见识,提高了认识水平,这也给我们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以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三)积极组织集体备课,共同探讨一起成长。
近两年我们组织了十几次集体备课,在活动中,大家都能积极地参与,发表各自的观点,有些教师还制作了PPT,并对课的设计提出了大胆而富有创新的想法,结合课件的形式一起出现,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通过集体备课确实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空间,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可以说,集体备课已经成了我们教研组固定的教研活动了,因为这里是群策群力最好的展示平台。
三、积极开展好语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学年我们教研组积极组织了一到六年级的语文竞赛,让孩子在竞赛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月荐稿”制度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参加作文比赛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写作能力,为学校校报《小星星报》和校刊《紫云英》提供了充足的习作数量。低年级讲故事比赛、拼音过关比赛,中高年级古诗词竞赛、现场作文比赛,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语文教师积极辅导学生写作,并到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投稿。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也获得了一些成绩。如孙惠妹、姜锦锦同学分别获得了《我是90后》征文比赛全国级二等奖和优秀奖,两位指导老师朱维洁老师和吴乐燕老师还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朱小妹老师指导的学生在“我和你”征文比赛中获得鼓励奖。相信这样的竞赛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竞争意识,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参加区里的比赛。
在这两学年里我们学校师徒结对工作做得比较好,师徒结对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使我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
项目部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泉和形象的窗口,也是施工企业人才成长的摇篮,加强项目部工会组织和制度建设,增强工会干部履职能力,创新工会工作方式方法,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和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建设,提高基层工会组织活力是新时期加强项目部工会建设,提高工会吸引力和凝聚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谐稳健发展的核心。
加强项目部工会组织建设
在组织建设上巩固建会成果,常态抓建会、动态谋发展,做到工会组建稳中有进。继续深化“基层工会建设落实年”活动,创新基层工会组建形式和方式,完善会员会籍管理和服务,有效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加强与上级工会的联系,加强对新入职职工工会基本知识,会员的权利与义务的讲解,及时组织新入职员工加入工会。
加强会员会籍管理。推进会员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健全会员档案,做好会员登记工作,执行会员实名制管理。会员组织关系随劳动关系流动,完善“源头入会、凭证接转、属地管理”机制,畅通会员组织关系接转渠道。
农民工群体是我们施工企业一线劳动生产的主力军,吸引农民工入会,引导农民工参与工会活动,对于有效维护农民工权益,提升农民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和谐稳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民工群体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分散性强、流动性大,历来是发展会员的难点对象。目前,农民工群体入会缺口大,入会率低,要想方设法突破农民工入会难点,切实做好农民工会员发展工作,积极探索运用多种形式,把农民工吸引到工会中来、吸引到工会活动中来。继续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加强对农民工的宣传,向农民工通俗易懂地讲解中国工会的性质和特点、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入会程序等,增强农民工对工会的认知认同。组织农民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安全知识、施工生产技术培训,开展农民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让农民工切身感受到加入工会的好处。
加强项目部工会制度建设
在制度建设上,要突出依法建会、依法管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工会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重点是要依法落实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
一是健全、完善并落实企务公开制度。要科学制定本项目的企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对企务公开工作坚持的基本原则、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和公开步骤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详细说明。
对项目部管理中涉及到“三重一大”和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在决策前广泛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决策中召开会议集体研究,然后通过召开职工大会或采用在企务公开栏张贴等形式通报决策结果,落实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选举产生项目工会委员会委员,组织广大会员参与工会活动,健全和完善会员评家制度,落实职工的选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项目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规范项目部民主管理,规范职代会程序,听取职工意见,回复职工提案,通报项目施工生产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情况,民主评议项目领导干部。落实好项目部职代会制度,对于密切干群关系,提高职工参政议政积极性,汇聚职工集体智慧,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维护项目部整体和谐稳定,维护项目和职工的合法权益都将起到良好效果。
发挥项目部工会作用
做好基层项目部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改进培训方法,注重培训实效,抓好示范性培训,通过专家授课、互动交流、专题研讨、面对面解疑释惑等方式,办好工会干部培训班,切实增强基层项目部工会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基层工会干部依法履职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
做好工地生活线、卫生线和文化线“三线”建设。建设好职工宿舍、卫生间、浴室、食堂,保证用餐和饮用水卫生安全,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加强项目文化建设,建好职工书屋,积极开展为职工喜闻乐见、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陶冶职工情操,增进职工友谊,调动职工工作热情。
扎实开展好常规劳动竞赛活动,全力以赴确保各项建设节点目标和安全质量目标的实现。同时将劳动竞赛与“五比四创夺五杯”、创建“工人先锋号”和争当“工人先锋号标兵”等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创新竞赛理念,丰富竞赛内涵。
根据本项目实际和工程特点,将劳动竞赛这一传统工作品牌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专业比赛和专项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职工专业技术水平,为职工成长成才提供舞台。
深化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普及安全卫生消防应急知识,提高职工自我防护能力和应急避险意识,逃生、自救、互救等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护广大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做好群众性安全生产监督和劳动保护工作。健全群众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安全演练、安全培训活动。广泛动员项目职工查身边隐患,督促及时整改落实,为推动项目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做好维护职工权益工作。开展好思想道德教育,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职工思想疏导,及时解开职工思想上的疙瘩。主动同职工谈心、交心,了解每一位职工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和家庭状况。紧紧围绕项目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急职工之所急,解职工之所难,切实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协助并督促项目行政及时发放职工工资,上缴五险二金,落实休息休假制度。重点关注项目职工家庭因大病、意外事故和灾害造成的特殊困难,建立完善困难职工档案,及时上报企业工会,在上级党委、行政和工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好“送温暖”活动,将企业的关怀送给广大职工,营造团结人、吸引人的良好氛围。
做好女工工作。开展好“女职工建功立业”活动,引导项目女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奋力拼搏,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争当“巾帼标兵”。开展好“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促进职工家庭文明建设。开展好女职工读书活动,引导女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动项目生产建设中展作为、建新功。开展好女职工普法宣传、技能培训等工作,开展好“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庆祝活动,落实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殊规定》,努力改善女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维护广大女职工合法权益。
语言之美:未成曲调先有情
张齐华的教学语言之美,来源于他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扎实的语言功底,二者为他在课堂上随意挥洒提供了源头活水。课堂上,他特会“勾引”学生:“勾”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勾”“引”之间,或幽默、或诙谐、或深情、或睿智,总能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适到最佳状态,使之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心理。
在《认识方程》一课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的认识中,张齐华问学生:“知道自己几岁吗?”学生回答:“知道,12岁!”张齐华说:“知道自己年纪不奇怪,知道爸爸几岁吗?”学生回答:“36、38、35……”张齐华及时点拨:“像这样,知道的数是……”“已知数。”张奇华又问:“你知道爸爸36岁,可你知道爸爸存折里有多少钱吗?”(学生摇头)。张齐华调侃:“这个真的要知道!”(学生开心地笑)这时张齐华追问:“像这样,要知道的却又不知道的数是……”“未知数!”张齐华适时小结:“但凡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点,总是想方设法把‘未知数’变为‘已知数’。”看似平常的聊侃,其中却渗透了“已知数”和“未知数”的联系,学生被他诙谐幽默的语言所吸引,自觉地跟着他的思路走,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做好了铺垫。
张齐华认为,要使教学语言具有灵性、激情、智慧、信仰和爱,就必须“蹲下”。教师要用一颗童心触摸孩子的世界,用一种欣赏的目光打量孩子的天空,真正听懂他们的声音,欣赏到他们眼中美妙的世界。课堂上,他总会照顾学生的感受。当出示练习题时,他会伴着温暖的目光问:“同学们,有困难吗?那么,谁先来说?”在展示学生作品时,他会用关注的目光问:“你想给这份作业提点什么?”“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对于他的方法想不想说点什么?”然后,他转身告诉其他学生:“没有必要迷信别人。”当觉得没有其他答案时,他又会提醒大家:“有不同想法也可以大声说出来。”他的话语总是让人感到温馨。
幽默与温馨之外,“深刻”是张齐华课堂语言艺术的另一个维度。他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探究数学的世界。在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他这样告诉学生:“我要给你们一些忠告,有时候,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上去像轴对称图形的也许不是,看上去不像的却偏偏是。”接着,他让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说一说。生1说:“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沿着高把它剪下来,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生2说:“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它不是。”这时,张齐华会握着生2的手说:“我跟你握手不是我赞成你的说法,而是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想想,要是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该多单调啊!”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有一句名言:“我不赞同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张齐华的这一举动,与伏尔泰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眼睛”“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这样的评价语言富有哲学意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哲学的熏陶,获得一种深刻的思想触动。
情境之美:教学之贵在于真
张齐华主张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还课堂以本真。他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质疑某些课堂情境创设的虚假:有一次,他连续听了两节课,第一节课的教师从自己家的房子装修谈起,要学生帮出出主意,算一算面积是多少、要多少瓷砖,学生兴趣很浓……但没想到,到了第二节课,另一名教师又举了自己装修房子的例子。张齐华质疑:难道真的这么巧,两位执教的老师都选择在这个时候装修房子?
他说:“为了使教学‘引人入胜’,某些教师挖空心思编撰情境,并美其名曰‘美丽的谎言’‘课堂的需要’。现在想来,孩子们其实是清醒的,只是他们习惯了教师的作假……面对清醒的孩子,教师还如此矫情地‘创设’本不真实的情境,孩子们作何感想?情境还有其存在的价值吗?”由此,他开始思考:怎样的情境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个性、人格的全面发展。
张齐华认为,课堂上的情境设置,真实是第一位的,真实的情境需“真实化”地呈现,切不可矫揉造作,如果因“浓重的教育痕迹”而失去真实意味,只能算一种教学虚假,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发展都是不利的。为此,他力求以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探索和发现之“境”。
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他出示了自己1周岁时的照片,让学生猜照片上的孩子是谁。一名学生激动地说:“我觉得是张老师。”
师:真有眼力!这是1周岁时的我。仔细观察。(动画演示:身高约是头高的4倍)
师:发现了吗,1周岁婴儿,头的高度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
生:1/4。
师:长大后,情况又会怎样呢?
(教师出示自己现在的直立照片,并动画演示:头高约是身高的1/7。)
师:现在,头的高度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
生:1/7。
师:其实,不同的年龄阶段,相应的分数也不一样。同学们今年10岁左右,那么,一个10岁左右的儿童,他的头高又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呢?想知道吗?
生:(激动地)想!
教师随即邀请一个学生上台,其他同学一起现场估计,学生们都兴趣盎然……
张齐华以真实的照片和现实中的自己创设“猜想分数”情境,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要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估一估等加深对分数的认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切实体验到学习分数的价值。
张齐华说,其实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境俯拾皆是,关键就看教师是否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发现、捕捉、转化、利用。一旦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你所发现,并略作课堂化的加工,呈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以变成一种真实的数学“语境”。
在“因数与倍数”一课的导入部分,他创设了操作情境,巧用模型来建构知识,揭示概念内涵;“交换律”一课,他创设了故事情境,为新课学习搭建思考平台;“简单统计”教学中,他创设让学生现场调查的情境,增进学生对统计方法及价值的理解;教学“认识整万数”时,他从拨数游戏开始,在拨数过程中,唤起了学生对计数器、计数单位、数位等相关经验的回忆……
张齐华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实际上已打破了学科壁垒,通过各学科的知识整合来制造课堂的“热能效应”,达到了一种真实而自然的境界,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科思维,积淀人文精神。
人文之美:文化要素满课堂
张齐华的课堂总是流淌着人文之美,他凭借对数学教学的敏锐洞察与深刻理解,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搭建出了“文化数学”这一崭新的教学平台。
张齐华认为,数学课堂应当是数学文化流淌的地方,是学生用心不断去触摸数学本质、感受数学内在文化特质的自由天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理应比他人具备更加敏锐的数学视角,以捕捉现实生活中蕴含的丰富而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要素,为数学教学所用,并真正转化为学生数学成长的有效资源与动力。
一次,张齐华到桂林旅行,当同行的人慨叹漓江的美丽风光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他却被一座座实体山和水中倒影所形成的一幅幅天然的“轴对称图形”深深吸引,由此获得了一种崭新的教学灵感。回校后,他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结尾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他拿出自己在桂林旅游时拍下的山水照片,给学生观看。欣赏着这些图片,不明所以的学生嘀咕开了:“美是很美,可它们并不对称呀!”“今天我们学习轴对称图形,干嘛给我们看这些图片?”……正当学生疑惑之际,张齐华不失时机地将遮去的倒影重新展现出来。几乎在一瞬间,所有学生都呆住了。因为,此时此刻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大自然的伟大杰作:奇异的山、水中的倒影以及由此形成的那些没有雕饰、不着痕迹的轴对称图形。学生们都被眼前这一幅幅美妙的轴对称图形深深打动,并惊叹于大自然所创造的这一奇特的对称美的意境。就这样,一种强烈的审美体验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并不断激荡、扩散、生成……
在张齐华看来,数学教学不只是数学知识、方法、过程的简单堆砌与叠加,也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机械传递与搬运。作为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中必修的一门课程,数学拥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特有的教育与文化价值,比如理性精神的滋养、数学思想方法的培育等。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把“作为文化的数学”融进课堂,使数学课堂呈现一种别样的文化气质。这种文气质既可能表现在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和组织上,也可能表现在对儿童数学需要的把握上,更多的还表现在对具体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作上。有人说,张齐华的数学课有一种淡淡的“文化味”,大抵指的就是这层意思。
张齐华始终认为,在孩子的视野里,一个数就意味着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数就是一道难忘的风景,教师必须懂得引导学生去阅读这些故事、寻找这些风景,让学生透过数学符号去触摸数学的脉搏、感受数学的温度,从而延展生命的广度与深度。
在这一天里,我遇到了3件高兴事。
第一件:规范专项基金的周二例会
每周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理事长工作例会时间。如果您有机会来上海市制造局路88号看看我们的工作例会,您一定会觉得基金会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地方――您想啊,那么多的老同志,他们曾经是这个城市各个领域的专业管理者,对各个行业的情况都非常精通;如今,在基金会,他们又把多年积累的管理智慧发挥在慈善事业上,他们总是滔滔不绝说出无数个“金点子”。
还有基金会里的年轻一辈,他们都是从事慈善的专业人士,无论是劝募、救助、宣传、管理,他们也都是行家里手,跟他们一起讨论,总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思想火花。
早上9时,我跟老朋友们又见面了。这次例会我们要讨论专项基金的管理工作。
我一直都觉得,慈善要得到公众的信任,赢得社会美誉,必须要有制度化的规范管理。目前,我们基金会已经有了100多个专项基金,这些基金的管理状况又怎么样呢?
去年6月,我们成立了一个专项基金管理工作小组。到今年3月,这个小组清理了专项基金,整理装订好专项基金台账12册,共有专项基金117个。
半年多的时间里,工作小组从档案室、募捐部、救助部等部门翻阅了大量资料,从中收集专项基金资料,再编制专项基金基本信息,明确变动情况,形成专项基金管理汇总表。工作小组在清理过程中发现,由于年代久远,人员调动,专项基金的文史资料不够完整,一些基金已经用完了,但名称却还未从专项基金的管理目录上删除,非常有必要重新整理规范。
例会上,工作小组提交了一份工作报告,供大家讨论。目前,专项基金的管理究竟还存在哪些问题呢?例会讨论非常热烈,大家认为主要问题包括:有的专项基金缺少原始资料;管理制度不完善,虽然有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但没有严格执行:专项基金信息网还不够健全和稳定。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百家争鸣”式的讨论又开始了。大家比较集中的观点是:以前专项基金管理不够规范的,现在要尽可能规范,特别是签订捐赠协议时要规范;募捐部、救助部和专项基金管理小组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专项基金管理工作;找出1-2个手续不全的大基金进行分析,研究规范管理的新措施。
我们还有一个设想,建好专项基金的信息查询系统。今后,捐赠人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查询专项基金的使用状况,这种“透明度”是捐赠人特别需要的。此外,在审计部门对专项基金的设立、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的时候,基金会要主动提供资料,配合审计。并每年要向捐赠者反馈基金使用情况,进行沟通。
总之,大家都认为,13年来,慈善基金会一点点长大,逐步得到社会更多的认可,社会认同是慈善基金会的生命线。为此,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提高自律度和诚信度,我们的工作一定要规范化和制度化。但只有制度还是不够的,而要把种种规范和制度渗透到工作的细节当中,它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纸上和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中。
而这样的共识,是无数个畅所欲言的周二例会带给大家的。基金会的同仁们都把基金会当成自己的家,都喜欢在周二例会上贡献思想,这真让人高兴。
第二件:“唯爱天使基金”有“红娘”
1个半小时的例会讨论很快就结束了。接下来,我又参加了一个专项基金的成立仪式。这个基金叫“唯爱天使基金”。
大家都知道,医护人员短缺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上海人口按照1800万计算,那么,社区卫_生服务中心应该配置3600-5400名全科医师。但是,目前上海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仅有84名,经过岗位培训后取得全科医师资格证书的仅有1457名,距离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全科医学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唯爱天使基金”就是要奖励资助那些考入国家重点大学医学院本科生中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鼓励本科毕业后直升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习国家最需要的医学专业;鼓励本科生毕业后到西部、到市郊基层医疗单位工作;鼓励护理专业毕业生奔赴护理岗位,提高医护比例;奖励资助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项目,促进社区服务中心的内涵建设。
这个基金今年资助200名在读学生,并每年增加100名,直至500名,鼓励他们毕业后到西部、到基层、到护理岗位,资助金额从1200元到5000元不等。同时,每年资助200名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学员,资助金额从3000元到4000元。能成立这样一个专项基金,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我觉得,有必要告诉大家这个基金的捐赠者――他们是一群年轻的创业者,都受过高等教育,从事着尖端的高科技工作。从目前的经济实力来看,他们都还不是“大户”。但是,30多家这样的“新生代企业”联合起来捐赠一个专项基金,那却是意味着,每个企业不用捐出太多,就可以让这个专项基金持续发展,这也改变了过去常见的“大户承包”的捐赠方式。
这些年轻的企业能够主动承担起“企业公民”的责任,还要感谢一位牵线搭桥的“红娘”――这个“红娘”就是长宁区的科委主任杜建英。
那30多个热心慈善的年轻人在创业的过程中,都曾得到杜建英的热情帮助,他们都想感谢她。杜建英却说,不要感谢我个人,还是感谢为大家提供了发展机遇的社会吧,不如都尽一点“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于是,通过这位“红娘”,30多家企业很快就同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达成意向,“唯爱天使基金”就这么成立了。
我很高兴,正是有了许许多多杜建英这样的热心“红娘”,我们的捐赠者才找到慈善基金会,也让慈善基金会找到捐赠者。非常感谢所有曾经为慈善事业牵线搭桥的“红娘”。
第三件:全覆盖的慈善医疗卡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下午3时,在徐汇区康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参加了慈善医疗卡的发放仪式。
从2001年起,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就启动了“慈善医疗帮困卡”这个慈善项目。设立这个项目,是为了配合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帮助部分没有享受到城镇医疗保险、家境贫困的市民得到基本的慈善医疗救助。
每个得到“慈善医疗帮困卡”的人,一年救助500元。今年,市慈善基金会为了让慈善救助更好地成为政府救助政策的补充,对60岁以上,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城镇低保老人实施慈善医疗救助全覆盖。截至目前,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已累计发放慈善医疗卡18万多张,资助金额达到9100多万元。
上海市卫生系统非常支持这个慈善项目,全市19个区县的2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立了慈善医疗定点门诊部,持有慈善医疗卡的救助对象都可以就近就医。而且,“慈善医疗卡”的实际“含金量”很高。因为卫生部门要求各个定点门诊部都加大了减免力度,不仅免收诊察费,对就诊的有关服务类收费减免60%,一张500元的慈善医疗卡实际的价值要达到八九百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市民政、医保、卫生、财政等部门的支持下,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医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各个定点门诊部,那些持有“慈善医疗卡”的老人可以像使用医保卡一样“刷”卡就医。这就大大节约了就诊和医疗费用结算的时间。
那天,在康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看见领了慈善医疗卡的老人们刷卡就医,他们都乐呵呵的,我真替他们高兴。我时常想,我们的慈善事业就好比天下雨的时候,为那些无处躲雨的人“撑起一把伞”,让贫困的群体多一些安全感,那真是让人开心。
一天的时间很快结束了,可我不会让这快乐的一天从记忆里消失。很多年来,我是不写日记的,但是,自从开始成为“慈善一分子”的时候,我便开始了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