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部科技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中职手机原理与维修 总体规划 教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引言
目前,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通信工具,手机已从最初的通信工具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多媒体终端。现在的手机除了最基本的通话功能外,还包括了MP3、MP4、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GPS定位导航、上网等功能,可以说手机是随身携带的精密电子产品,除了一些设计上的缺陷和正常老化,还难免磕磕碰碰,受潮进水,它的故障发生率要高出一般家电和电脑几倍甚至几十倍。从目前中国的消费水平看来,还远没达到用坏就扔的程度,而手机产品体积小巧,结构复杂,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技术含量很高,维修难度要大得多,即使是家用电器的维修人员不经过专门的学习,也很难胜任对手机的维修工作,从而造成维修技术人员大量缺乏,庞大的手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维修量,这给手机维修市场注入了勃勃生机,因此对专业手机维修人员需求较大。本文就中职手机维修课程的教学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手机原理与维修”课程融合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路、移动通信、单片机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理论为主、实验为辅,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接受能力有限,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而中职学校的实训课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综合实践技能,有利于他们的就业,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新的总体设计和总体规划。
二、对课程教学进行新的总体设计和总体规划
在传统的教学中,“手机原理与维修”教学一般是先进行手机制造原理的讲述,然后再用相关的实验进行巩固和加强。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掌握理论性知识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手机原理与维修”毕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过多的理论讲述并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实际应用。职业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进行相关的操作。因此,我在教学中总结了一种教学方法,即以实践操作为主线,理论教学为辅,以理论围绕实践进行展开,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渗透理论,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弊端。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实施这样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该课程进行整体的把握和规划。我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规律等,将课程划分为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实际项目(任务)引导下,学生完成原理学习操作训练的第一层次,即能正确使用手机维修常用工具,能运用工具判断部分元器件的好坏,如送话器、受话器、振铃、振子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进一步学习掌握手机原理中的基本概念、术语、基本操作及其他功能。同时,学生还需掌握手机构造结构,能区分和识别手机单元电路模块,能拆卸、焊接手机中不同封装形式的元器件,如SOP、SON、BGA、QFP等,这是整个维修的基础和重点,同时焊接也是手机维修的难点。学生还应能根据实物图,在手机主板上面找出相应的元器件,并能说出某些元器件损坏会引起的故障现象。
第二部分:在实际项目引导下,增加学生学习和操作的难度和广度。在一般的情况下,首先应该使学生对中等难度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检测,并且能够找出故障所在,最后进行排除。其次,掌握电路分析和排除软件故障。
第三部分:最后,结合通信终端设备维修员(初、中级)考证要求,重点训练模拟故障排除、原理讲解、故障分析、描述故障排除过程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手机维修技能和软硬件分析能力。
三、手机维修课程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过程
对于中职生来说,“手机原理与维修”课程所要求的是实际技能。对于学生来说,提高技能不仅仅要依靠自身的实践和训练,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理论上的指导和帮助。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实际任务为导向,在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下使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理论。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变以前以教师为主导的状况,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挖掘自身潜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训练项目的设置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师将训练项目设置得科学、合理、全面,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根据“手机原理与维修”课程的特点,我们将该课程分为六大模块:常用工具仪器使用,手机单元电路分析,手机整机拆装,元器件识别、拆卸、焊接,常见故障判断与检测及模拟故障排除。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对之进行分析,最后举例进行验证,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关注的是教给了学生什么,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程度。而现代教学,则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思路,关注学生的创新等。而这些则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四、手机维修课程教学对学生新的考核方式
针对手机维修教学特点,我在考核中运用的是笔试和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转变了以往只是对学生进行笔试理论考试的方式。那样的方式往往会使学生为了考出好的成绩而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学生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记得滚瓜烂熟,但是却只是死知识,不会应用,在实际维修手机的过程中却又显得很薄弱,而很多平时动手能力很强的男生考核成绩却往往不理想。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但考核不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让这些平时动手能力很强但考核成绩却往往不理想的男生对考核产生畏惧心理。现在采用这种理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把一些基础性的理论拿出来笔试,再用一些实物来做动手能力的考核。这样一来使得很多学生实实在在地能对故障手机作研究,思考如何解决故障。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对于有不同特长的男生和女生做到了公平、公正。
五、加强学生实践练习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手机维修人员,实际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将实际操作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在实验室进行练习,一个是实地现场维修。学校毕竟不是工厂单位,没有足够的器械供所有的学生进行练习,因此,学校需要和相关企业建立联系,成立实习基地。当学生在学校学好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功后,就要到实习单位进行实际的锻炼。这样方可成为合格的手机维修人员。
六、小结
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为主,对于“手机原理与维修”课程之类的技术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本文对中职“手机原理与维修”课程提出了新的总体设计和总体规划,教学观念和教学过程也打破了传统模式,并且就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过程进行了分析。原来的笔试考核也不再适用,现在要采取笔试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动手实践操作对于作为合格的手机维修人员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就加强学生实践练习的方式和地点也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我们所尝试的“手机原理与维修”课程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探索和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梅秀江主编.手机维修技能与考证培训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妇产科;不同层次;继续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基础教育阶段与继续教育阶段。而学校教育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基础的理论知识。但更多的医学新理论、医学知识以及专业技术多来源于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与长期的医学实践。 继续医学教育不仅是保持教育连续性与进展性的需求,也是各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以及业务水平上的提高。而继续医学教育对妇产科医护工作者在不断更新基本理论、完善临床思维以及提高专业技能等方面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课程的完善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1 背景资料
1.1培训人员与带课人员
我院接受继续教育的人院均为妇产科工作人员,其中包括新入院的护士、住院医师、护理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因此,人员数量多,职称以及级别不同,使得各人员的知识储备与临床经验不同,从而课程设计就要完整化与全面化。授课人员均为资深妇产科专家,
1.2继续医学教育的现代要求
随着近几年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人才的不足的弊端就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 更新观念,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现今,人们对医学的认识已由生物学观点,扩展到心理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范围,医学模式也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因此,医务工作者要不断完善人类自身以及其生存的条件,而恢复、维护和增进健康,已经成为新型的医学目的。
1.3机遇与挑战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医生的就业岗位竞争也随之加剧。知识老化,观念落后以及素质较低的医务人员以达不到社会需求的标准。而科学技术以及优越的学习条件已成为妇产科医护人员提升自身能力的最佳机遇。
2 课程研究
2.1学术研究
首先,专家座谈会。
由国家级、省级的妇产科专家进行讲座会谈,组织学术讲座,对一些疑难病例进行讨论研究,对临床护理上的常见问题进行解决与分析。
其次,壁报交流。
妇产科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员有什么问题时可以在壁报上登出,大家相互交流,进行研讨,这样可以公示化较好,可以加强不同层次人员之间的知识技能交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同步提升自我水平。
最后,面对面交流。
组织座谈会,个人员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活跃了学术氛围 ,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动性以及医学科研的积极性。而不同级别,层次的医护人员亦可根据自身需求提出疑问,然后大家帮助分析解决,这样,大家不仅问题得到解决,并且也吸收了不同方面的知识,做到人人是师。
2.2远程教学
继续医学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设置不同的继教内容,按不同层次的受教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育。而多媒体比较适合这种教育方法。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孕育产生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医院联系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活动,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集文字、图片、声音为一体,增加教学内容的娱乐性,提高各受教人员学习的积极性。进行网络讲座,疑难问题解答以及病例讨论,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医学上的最新资讯与动态,且各人员可以无顾忌的提问、发表意见等。并且网络知识十分丰富,不同层次的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学习。各层次的受教人员节省经费的同时节省了时间,避免了实际教学的不便与压力。
2.3媒体教育
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工具,专家对电视广播中提到的医学知识进行教育,介绍医学动态,临床技能进行演习和系统的讲解。根据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进行不同讲解。
3 结语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妇产科的位置也随之升高。知识老化,观念落后以及素质较低的医务人员以达不到社会需求的标准。医院在职人员更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业务水平,继续医学教育可以给这些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与帮助,而不同层次的人员因为自身知识、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导致其课程授业上的困难,因而继续医学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设置不同的继教内容,按不同层次的受教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育。
参考文献:
[1]何红媛.关于我国医疗人员医学继续教育模式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7(2):12-13.
[2]刘杨,樊鑫浅.谈中国医学教育中的PBL教学模式[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5( 1):33-35.
[3]张爱京,孟璐.网络技术在继续教育中地应用初探[J].继续医学教育,2006(32 ):22-24.
关键词: 生本教育 班级管理 课堂教学
一、生本理念的自我理解
生,一是学生,二是生命。说学生,重在“学”,即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有学习的需求和必要;说生命,重在“命”,即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行动,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本,一是本人,二是本质。说本人,即学习知识的是学生本人;说本质,即学生的本质中具有探寻未知的冲动和需求。可以理解为:学生天生具有学习新知识的心理要求,天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不能剥脱他们作为主人的地位;他们也是社会中活生生的人,不缺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们感情丰富,情绪多变。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把他们当做“学习打印机”——输入什么材料打印出什么材料。我们要做的是:想尽办法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积极性,让他们体味获取知识后的那种成功感觉,创设情境或其他教育机会让学生把喜怒哀乐都表现出来,感悟生命的酸甜苦辣,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人生,在感悟中更好地学习。于是,就如郭思乐教授所提倡的:让学习提升生命质量,此质量不但是物质,更是精神。
二、生本理念在班级管理的应用
1.相信学生。
作为班主任,尤其是刚做班主任的新老师,往往忙得焦头烂额,忧愁烦恼;更不妙的是:学生不领情,管理效果不好。这些勤奋的老师,负责任的老师事后就想不通了:我如此付出,为何学生还不能达到我所要求的呢?问题就在于:老师是一个人在想办法,一个人在做事,完全做了学生的“教育保姆”,学生成了“侍候”对象,学生没成为他本应成为的主人,哪能体味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在工作中,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管理的事就交给学生管理,让学生参与的事绝不放过机会。比如,让全体学生一起编写出班规班训,还发动家长参与修改完成;学生自己制定违反班规校纪的处理措施,家长补充完成,从而,学生对于自己在学校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烂熟于胸,极大提高了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就因为班规是他们自己定的。再比如,把班级管理权交给全体学生,每人都可当班长也都要当班长,每人管理一天,那一天,能交给学生的大小事情都由他们处理决定,我只在其中提醒处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管理一天下来,写出感想和体会及还没管好的方面,通过反思,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这样,学生不但能具体参与班级管理,真正做主人,锻炼管理技巧,提高管理水平,还能在反思中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即在学习中感悟人生。
2.当好参谋。
相信学生能做好很多事,我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做,这是生本理念的具体运用,但学生毕竟经验不足,处理事情不够稳重,教育者不能当甩手掌柜,要时刻站在学生的身边,当好学生的参谋。比如,管理中值日班长跟同学发生矛盾了,可以让班长说说当时的处理方法及态度,分析同学为什么不服管理,矛盾的根源在哪里?接下来怎么处理挽回局面,其实,很多时候,班主任不用出什么主意,在值日班长自己的分析中就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所要做的是:教会学生碰到问题了,学会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而这是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相反,如果事无巨细都是老师处理解决,学生就失去这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缺乏作为完整的人应该具备的能力。班主任不但在班级管理中当好值日干部的参谋,而且应当小组长的参谋。小组长怎样团结好小组成员使小组立于不败之地呢?班主任更要当好每一个学生处理师生矛盾、生生矛盾、亲生矛盾的参谋,在当参谋的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思考如何化解这些矛盾,更进一步,思考怎样避免矛盾产生;如此,引导学生思考,没有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处理问题的还是学生本人。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升了一个境界,作为自己的主宰在完善自己。
3.当好欣赏者。
放手学生管理班级,很多老师不敢也不愿,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有:不相信学生,没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的管理成果。学生管理班级肯定不像老师亲自管理那样井井有条,平静如水,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缺陷,出现此起彼伏的小波澜;然而,我们要做的是:放低眼光,抛弃苛求的心态,用欣赏者的眼光欣赏学生的劳动成果,一切将会变得如此自然:学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管理的,管理的目的一是学习管理,二是在管理中暴露自己的缺点,给老师提供教育的契机。所以学生管理成功了,是成功了;管理出现问题了,也是成功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何愁有之?就让我们当好导演,当好军师,当好看客,让学生在我们的身旁,在眼前,在本属于他们的舞台上尽情表演。让我们做智慧的育人者,学生前程的“规划局长”,运筹帷幄的指路人,把一切锻炼才能的机会、感悟生命的时刻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各项技能的强者,精神生命的强者。
三、生本理念在课堂教学的应用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试验场。绝大部分的教育火花都在课堂中产生、迸发。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只使用了课堂传授知识技能的基本功能,却忽视了更重要的育人功能。按照郭思乐教授的理念:学生是一个成长中的人,他们需要的不但是知识,更是成长为一个完整人格的人的各种“养分”。学生就像森林中的一棵树苗,他们要长成参天大树,不但需要肥料,更需要阳光,雨露;风,雪,雷,电;甚至害虫,猛兽,更至: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养分”万万千,他们各司其职,给学生以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感悟,锻炼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学生资源的发现与利用是我们今天提高教育质量的希望所在。尽可能发挥和利用学生资源的教育,是教育的新的境界”。[1]我们应该怎样创设教育学生的机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是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二是授学生以渔,三是成立互助互学学习模式,四是引导学生总结、思考、感悟。
关键词:就业导向;教学改革;前厅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3-0170-03
前言
前厅部,又称为总台,不论是国际连锁酒店还是国内宾馆、饭店,都认为前厅部是酒店内部管理系统的神经中枢,是酒店和宾客之间的桥梁。前厅部在酒店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是酒店管理水准高低的重要体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酒店对人才的需求从数量上来说,越来越多;而前厅部对人才需求从质量上来说,要求则越来越高。这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也是与世界接轨的需要。目前我国星级酒店中大专以上学历的高端人才不到20%,未来酒店的发展对高学历的专业人才需求逐渐增大,供需矛盾突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酒店专业型技能人才。
一、《前厅部运转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和模式落后
前厅部运转与管理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教师主要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主,教师如果没有星级酒店前厅工作经历,对《前厅部运转与管理》的课程教学则容易脱离“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的教育准则,进一步造成忽视对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对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素质的塑造。
前厅部运转与管理的课程教学多数是以相关理论教学内容为主,而这门课程需要掌握的技能比较多,如客房预订、入住登记、问询服务、商务中心服务、离店结账服务等,这些内容的操作性较强,教师简单地通过讲授以及举例进行课程分析,学生很难理解并掌握技能。传统教学理念下的该课程教学仍然采用的是一块黑板、一本课本、一只粉笔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课堂上听,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匮乏。当前酒店业对专业人才除了学历上的要求外,前台部还要求英语口语流利及具备一定的英语写作能力。越是高级酒店,对从业人员的英语能力要求越高,而传统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说、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不敢开口,使得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出一大批哑巴英语学生,对以后学生的就业没有丝毫的帮助。
(二)教学设计不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进行教学改革,许多本科院校都推行“应用性”教学理念,试图转变大学“象牙塔”的传统形象,以贴近社会需求,培训市场所需的人才。高职院校早已提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然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设计者却存在不同的教学水平。多数教师在此课程教学时依然体现的是教学设计的单一性和同样性。“前厅部运转与管理”的课堂上,经常会看到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教师一人在讲台上“演独角戏”。
(三)考核方式陈旧
高校教学改革中同样涉及考核方式的改革,1998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全国普通高校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到了要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认为“这是涉及我们整个人才培养很当急的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依旧采用试卷进行考核,前厅部运转与管理作为专业必修课要求笔试。在闭卷考试中客观题较多,出题局限性大,只能考出学生对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的记忆力,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专业能力。仅仅通过笔试进行考核,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三、以就业为导向理念下的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应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为社会培训具备专业技能的劳动人才,给社会开发人力资源,提供合格的技能人才。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并有很好的职业发展潜力。目前我国酒店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对酒店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前厅接待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前厅部运转与管理课程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上每堂课前都要围绕如何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前厅服务与管理的能力,如何设计课程才能让学生更直观、更立体地掌握技术知识,如何在学生心中塑造岗位认同,使学生毕业后能既快又好地转变前厅工作的岗位角色,提高职业忠诚度等问题进行思考。
如何实现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和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根据行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和所属学科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把握能力,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和灵活、开放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注重每堂课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技术学习和综合能力目标的培养,完善考核方式,同时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堂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前厅部运转与管理”这一课程在教学中要突出前厅作为酒店重要对客部门的教学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将前厅部工作物品引入课堂,营造生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深入其中,加强理解。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酒店前厅模拟实训室,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将理论授课与实训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
【摘要】 目的 对补阳还五汤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进行定性定量比较。方法 采用TLC进行定性比较,采用HPLC进行定量比较。结果 TLC结果显示,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化学成分的类型无明显差异,但传统汤剂的斑点更明显;建立了补阳还五汤中芍药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和回收率等进行了考察;测定了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芍药苷的含量,配方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约为传统汤剂中的1/6。结论 两种剂型中化学成分的类型基本相同,但芍药苷的含量差异较大。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配方颗粒;传统汤剂;芍药苷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between the dispensing granules and the decoction of Buyanghuanwutang. Methods TLC and HPLC methods were carried out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TLC indicate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similar between the dispensing granule and the decoction. The HPLC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nd used for taking the contents of paeoniflorin in dispensing granule and the decoction of Buyanghuanwutang. The contents of paeoniflorin in dispensing granule were only one sixth of that in the decoction. Conclusi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two preparations are similar, but the contents of paeoniflorin are different.
Key words:Buyanghuanwutang;dispensing granule;decoction;paeoniflorin
本研究通过对补阳还五汤的传统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剂的不同极性化学成分进行薄层层析(TLC)比较,并以芍药苷为指标成分,建立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之间的异同。
1 实验材料
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SPD-6A紫外检测器;电子天平(BS224S,Sartorius德国);超声清洗器(AS3120A,中国天津)。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芍药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36-200527)。汤剂处方中各药材均购于太极大药房成都春熙店;配方颗粒由深圳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提供。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薄层色谱定性比较
补阳还五汤传统汤剂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按日处方量称取补阳还五汤各味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20 min,滤过,药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20 min,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400 mL,得补阳还五汤传统汤剂浓缩液。量取其浓缩液50 mL,用石油醚(60~90 ℃)萃取2次,每次30 mL,合并石油醚层,减压浓缩至干,残留物加乙酸乙酯1mL溶解,即得供试样品H1。取石油醚萃取后的水层,挥去残留的石油醚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每次30 mL,分取、合并乙酸乙酯层,水层备用。将乙酸乙酯层减压浓缩至干后,加乙酸乙酯1 mL溶解,作为TLC供试样品H2。取水层,挥去残留的乙酸乙酯,再以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2次,每次30 mL,弃去水液,将正丁醇层减压蒸干,残留物用乙醇2 mL溶解后加至硅胶柱内,先用氯仿30 mL洗脱,弃去氯仿液,再用氯仿-甲醇(8∶2)70 mL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蒸干后加甲醇1 mL溶解,作为TLC供试样品H3。
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配制:按日处方量准确称取与传统饮片相当量的配方颗粒,混合,加入沸水400 mL溶解,即得配方颗粒溶液。量取该溶液50 mL,照上述补阳还五汤传统汤剂供试品的制备方法制备配方颗粒供试品P1、P2、P3。
分别吸取供试液H1和P1各10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8∶2)为展开剂,展开约15 cm后,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 nm)下观察,然后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显色,日光下观察斑点的数量及色泽的深浅。
分别吸取供试液H2和P2各2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8∶2∶0.2)为展开剂,展开约15 cm后,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 nm)下观察斑点的数量及荧光的强弱;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显色,日光下观察斑点的数量及色泽的深浅。
分别吸取供试液H3和P3各3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65∶35∶10)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约15 cm后,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365 nm)下观察,然后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显色,日光下观察斑点的数量及色泽的深浅。
结果补阳还五汤传统汤剂供试液和配方颗粒供试液的荧光斑点数量基本一致,但供试液H1、H2和H3的斑点比供试液P1、P2和P3的斑点更明显;喷10%硫酸乙醇液加热显色后,也显示了相同的结果。
2.2 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Intersil-ODS C18(5 μm,4.6 mm×
150 mm);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 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10 μL。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
精密量取补阳还五汤传统汤剂浓缩液25 mL,减压浓缩至干,加60%乙醇50 mL,称重,超声振荡10 min,加溶剂补足减失的重量,放至室温,3 000 r/min离心10 min,精密量取上清液10 mL,加60%乙醇定容至100 mL,摇匀,用0.45 μm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传统汤剂供试品溶液。另精密量取配方颗粒溶液25 mL,按传统汤剂供试液制备方法操作,制得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取上清液10 mL,加60%乙醇溶解,定容至50 mL,摇匀,用0.45 μm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芍药苷对照品7.1 mg,加50%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作为对照品溶液1,浓度为0.071 mg/mL;然后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加50%甲醇配制成对照品溶液2,浓度为0.035 5 mg/mL。
2.2.4 标准曲线与线性关系的考察
按上述色谱条件,精密吸取浓度为0.035 5 mg/mL对照品溶液1.0、2.0、4.0、8.0、12.0 μ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以芍药苷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1 759.1X-6 453.4,r=0.999 9,线性范围为0.035 5~0.426 μg。
2.2.5 阴性对照实验
按日处方量取除赤芍配方颗粒以外的其他颗粒,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阴性对照溶液。精密吸取阴性对照溶液1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分析。结果阴性对照溶液在芍药苷色谱峰保留时间附近未见干扰峰,说明所确定的色谱条件可以用于芍药苷的含量测定。结果见图1。
2.2.6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10 μL芍药苷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记录峰面积,计算,RSD=0.67%(n=6),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2.7 稳定性考察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10 μL,分别在0、2、4、8、12 h进样,记录峰面积,计算,RSD=1.85%(n=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 h内测定结果稳定。
2.2.8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样品5份,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记录峰面积,计算,芍药苷平均含量为0.054 mg/mL,RSD=1.94%。
2.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已知芍药苷含量的样品5份,等量加入对照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1。表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略)
2.2.10 样品测定
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分别制备配方颗粒和传统汤剂供试品溶液各3份,依次编号为1、2、3。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各样品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见表2。表 2 样品中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略)
3 讨论
本实验对补阳还五汤的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剂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采用TLC定性比较了不同极性提取部分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两剂型中的化学成分种类无显著性差异,但传统汤剂薄层斑点的色泽较配方颗粒更为明显。其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实验以芍药苷为对照,曾以乙腈-水(17∶83)[2]为流动相,但实验发现乙腈-水(15∶85)可使芍药苷与杂质峰分离情况更佳,且峰的对称性好。方法学研究表明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等结果良好,测定结果可靠。HPLC比较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传统汤剂和配方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约差7倍,提示配方颗粒工艺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但也不能据此就否认配方颗粒,尚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特别是药效实验数据,才能证明两者的优劣。
【参考文献】
[1] 黄崇善,刘焱文,明 媚,等.小青龙汤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的比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49-50.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高师成人教育音乐理论课程及教学的分析、总结,阐释出自己对音乐理论教育教学的观点以及音乐理论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面对目前高师成人音乐教育、尤其是西部音乐理论课程的实际教学状况,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识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确实感受到了对其进行教育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一、高师成人教育教学中音乐理论课程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高师成人教育的学生来源与别不同,可以说是“职后教育”,大多数人来自于西部各地区的中、小学教学第一线。因而,学习音乐专业的不少人均有一定理论基础及实践能力(有些学生还是当地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接受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制能力都远远超过同级的源的学生,同时,由于他们的音乐观念落后,理论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的学生甚至存在着自我摸索出的严重乐感错误),加之感性思维的匾乏和对接受新事物、改换旧事物的能力不足等各种原因,造成了学习音乐理论知识过程中的一定阻力;除此而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学成之后又是教育西部下一代人的教师,责任可谓重大。因此,针对他们的音乐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具有特殊性的、不能一概而论。进而,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应首先基于这一实情。
二、高师成人教育的音乐理论课程是音乐教育教学当中的重头戏
综观古今中外一切有音乐造诣的人或是有思想的习乐者,没有谁不经过先进而正确的音乐理论知识的长期、甚至终身的学习和熏陶。例如舒曼、李斯特、傅聪等等的大音乐家,他们不仅仅只是钢琴演奏大师,同时也是音乐理论、作曲和音乐评论集于一身的大学问家;许多音乐教育战线的老教师中(包括西部的教师)“‘一专多能”的也不乏其人。对于将要继续教育后代的西部“成教生”来讲,针对他们的实际状况和重大使命,使其接受并吸收广泛音乐理论知识的滋养用以提升全面的音乐素质和修养是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音乐理论能够为每个学习音乐的人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可以从思想上使某些技术性手段得以完善和系统化。
音乐理论课程的科目林林总总,是一个理论知识的巨大宝库。从最浅显的乐理到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各个方面都可以给予任何细节的理论依据。总体上讲,音乐理论课其课业量的覆盖面是广泛的。高师成人音乐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音乐技巧的训练不是主要的,因为成人学生已经过了技巧训练的最佳时机—幼儿、少年时期,因此,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观念的重新定位及组合就相应的要成为学习重心:虽然他们的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不至于如上述的那样完备细致,但也应是涉及到其中的许多领域.差异只是在于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而已否则,不符合成人教育的客观实际。
三、西部地区成人音乐教育的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尤为重要
西部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落后地区,信息资源非常康乏。音乐教育如此,高师成人的音乐教育、音乐理论课程的教育教学更是如此。西部(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生的共同点是:理论基础差,动手能力较弱,思想不够活跃,这主要是地域条件限制的结果;同时,这些学生普遍优势是求知欲强,学习肯下苦功,比较踏实。西部地区不仅需要活跃的音乐氛围和土壤,更需要经过科学准确的理论指导的基层音乐师资。这些成人学生就是西部各个地、县、市(区)的能给予孩子们第一次音乐理念的关键的人—音乐教师,他们的音乐理念来自于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培训,因此对于他们的音乐理论知识素养的培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和严肃。理论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环节的取舍、侧重都是很关键,措施的得当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否接受到最适合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而这又将影响到以后他们所实施的教学活动中。
笔者认为西部高师成人音乐理论的课程改革应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宽音乐理论课程的涉猎面。形成有时代气息的理论课程体系
在以往的理论课程设置中,乐理、初级和声、曲式、小型乐队编配等理论课程是形成程式的,教材保守而单一,所涉及内容均为西方音乐理论体系中最原始的部分,并且完全占用了所有的教学时间,这是很不明智的行为。事实上,这些理论知识是西方二、三百年以前的音乐事态(以’‘和声”最为典型),而且经典教材的选择面也很宽,并不仅限于多年来所采用的这些教材(在教学中,许多教材被证明是冗长和乏味的)。当今,西方音乐理论的发展及创作已是超越传统、迈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世界在发展,音乐作为上层建筑也已改天换地。因此,在集中而精练地学习传统理论知识之外,将大量时间和精力加强到近现代西方理论知识体系及创作技法的了解、训练和掌握中去,应注意结合西部“成教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日后的工作环境,有取舍、分重点地进行。20世纪作曲技法、现代乐理、现代记谱法、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流行音乐和声技法方面的许多教材都是可以选择的。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时代的音乐脉搏,了解时代的音乐动态,也才能真正实现“学有所用”。
二、改变音乐理论学习观念,努力继承民族音乐文化传统
学习观念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最终结果。有时候,观念的及时调整会避免理论学习的“走弯路”的情况,甚至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观念错了,往往是南辕北辙、碌碌无为。西部高师成人教育中的音乐理论学习存在着较严重的认识和观念问题,需要在教学及课程改革中得到及时地调整。
目前音乐理论教育现状,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表现出一个观念:重视西学,轻视民族音乐文化传统。我们所大量接触到的来自于本民族的音乐理论真是少之又少,几乎全部是被西方的理论体系所占据的。作为世界文化精华的西方体系固然是先进的和科学的,但是,中国人也亦应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音乐理论体系—民族音乐理论体系,中国的民族乐理、汉族调式与和声、五声性调式和声等等优秀的民族理论知识板块急需要继承和发扬,至少,我们应该知道,中国人有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自成一体的音乐理论,有独特的理论框架下的创作原则。如果只完全学习西方理论体系,是不能够做到‘’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西部的高师成教音乐理论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大力加强此项项目的建设和挽救工作。
三、突出实践课程比例,加强素质课程质量,全面拓展学生能力
理论课程的实现是要在实践中来体现的,成教生的特殊性决定了实践课对于他们更为重要,他们毕业后将要面对的是那些生动活跃的孩子们,因此他们的工作状态必须是可弹可唱的实用型的因而,视唱练耳、即兴伴奏、小型乐队编配、歌曲做法、分析习作与练习(练习课)等课程应加重授课比例,以使理论知识得以最高效率的吸收和运用,日后能出色得将所学所用发挥于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去。
英文名称:R&D Management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科技司
主办单位: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研究会;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4-8308
国内刊号:31-1599/G3
邮发代号:4-67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9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研究与发展管理》(双月刊)是由复旦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技管理学术刊物,主要刊登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管理研究论文,面向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广大科技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科技管理研究人员和有关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其他有关人员。
关键词:科技成果 评价 科技成果 产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255-02
科技成果鉴定是对科技成果质量的审查、真伪的辨别,以及对科技成果进行公正、客观、科学评价的过程。我国的科技成果鉴定的发展经过了由最开始的辨别科技成果的真伪发展到对科技成果的认可,到检验科研合同完成情况,再到对科技成果水平进行评价等一系列发展过程。2016年,科技部决定对《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等规章予以废止。《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被废止后,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再自行组织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由委托方委托专业评价机构进行。
1 近年来武汉大学科技成果评价的基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武汉大学科技成果评价以政府部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为主,2010―2015年共通过成果鉴定125项。湖北省科技厅组织鉴定109项,教育部组织鉴定16项。从评审形式看,会议评审82项,函审43项。从申报渠道看,以湖北省科技厅为主,多年来广大教师形成了就近鉴定的习惯,在当地科技主管部门申请科技成果鉴定,无论是申报受理过程、材料收集整理、还是会议组织等方面都有不可比拟的地域优势。部分成果在教育部申请鉴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申报教育部的科技奖励。从评审形式看,人民医院和中南医院鉴定以函审为主。从表2可以看出,从二级单位分布来看,人民医院、中南医院、水利水电学院、计算机学院鉴定数量均超过了10项,人民医院最多,达到了35项。其他学院组织鉴定成果的数量相当。
2 武汉大学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申请渠道单一化。缺乏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评价渠道。科技部在2009年启动了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出现了政府部门组织成果鉴定和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成果评价并存的局面。一方面,科技管理部门没有停止科技成果鉴定的受理,科技主管部门出具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在科技管理活动中依然发挥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广大教师习惯于向政府部门申请,主观上认为政府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更具说服力。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建设滞后,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导致学校的科技成果评价基本以政府部门组织为主,申请渠道基本以教育部科技主管部门和所在地地方科技主管部T为主。
(2)评价目的形式化。多数项目申请成果鉴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科研项目的结题或者科研项目、科技奖励的申报,为科技项目的结题验收材料、申报材料提供支撑材料,开展成果鉴定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并不关心成果评价对成果本身的促进作用。
(3)评价内容片面化。目前开展的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和以往政府部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都侧重于对科技成果水平的评价,往往忽视了成果形成的过程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支撑作用、对科学研究发展方向的引领示范效应、对成果产业化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等的评价,淡化了成果影响力、科技贡献率等的评价。评价成果的内容不能全面反映科技成果所涵盖的工作。
3 进一步做好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建议
(1)目标导向。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要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尊重科技自身发展规律为目标导向,针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学科等不同科研主体的特点,结合国家、部门、地方等不同层次科技计划的差异性,充分尊重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类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目标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内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避免简单化、机械化、片面化。
(2)问题导向。科技成果的评价要看科技成果是否是以解决重大基础科学问题、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导向,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身及取得的相关成果是否促进了国家科技战略目标与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在设置上应该突出问题导向,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前沿的原始性创新和集成性创新,以及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差别。
(3)市场导向。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成果,评价都应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技术推动和市场牵引为导向。以技术理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核心高技术的创新与集成水平以及潜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要素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 祥慈,房迈莼,苏国华.科技评价中如何发挥第三方评价的作用[J].科研管理,2015(1):340-345.
[2] 陈颖,李勤耕.改革我国科技成果评价方式的思考[J].发展论坛,2007(8):72-73.
[3] 康初春.科技成果评价现状、主要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3):24-25.
[4] 李岱素.广东省科技成果水平评价集成服务体系的构建 [J].科技管理研究,2009(6):106-109.
中国信息工程学院 ―
首都财经管理学院
北京财经管理大学
北京财经管理学院
北京财商学院
神州大学
北京中加工商学院
北京京文国际学院
北京商贸大学
北方交通工程学院
华北工业大学
北京英迪经贸学院 .cn
北京高级财务管理专修学院
青岛远洋大学
山东文理学院
山东建设学院 .cn
青岛现代经贸学院
山东经济信息学院
山东城市学院
华东财经学院
上海同济医科大学
上海华文外国语学院 &.cn
&.cn
上海城市建设大学
上海工商学院 .cn
长江科技学院
西安信息技术学院
西安工商管理学院
西安工业科技技术学院
西安工业科技学院
西安建设科技学院
&
陕西国防工业技术学院
南京科技管理学院
南京金陵科技管理学院
江苏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都市建设学院
江苏理工职业学院 ―
石家庄工程管理学院
华北建筑工业学院
华北建筑工程学院
中原工业大学
河南科技师范学院
杭州建设管理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管理学院 .cn
广东科技管理大学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
福建海峡经贸技术学院
福建经济贸易大学
常德经贸学院
湖南经济管理大学
山西信息工程学院
山西远东外国语学院
沈阳盛京大学
对外经贸管理学院
武汉建筑职工大学
江西赣南学院 .cn
安徽城建大学
四川华商学院
兰州对外经济贸易学院
上大学网去年就曾连续两批《中国虚假大学排行榜》,先后罗列了150所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短短一年后,该网站又“揪”出了60所虚假大学。上大学网内容总监谌江平说,这些“李鬼”大学的发现,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网友提供的信息和咨询。
目前,《上大学网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三批共公布了210所学校。查询名单发现,绝大部分虚假大学都很“高大上”,起名时往往喜欢用一个“大名头”,多数以“中国”“华北”“华东”或者一些高校集中的大城市名称为开头。谌江平笑称:“这批虚假大学标榜北京的最多,有15所,上海有6所,好似跟大城市捆绑在一起,更让人信服。”
通过百度查询6所号称位于上海的上榜“大学”发现,这6所学校都有“官网”。7月14日下午,除华东财经学院的官网已无法打开,其他5所学校的网站依然运行,首页上几乎都有学校简介、招生信息等内容。官网首页放置着多张学校的相关照片,包括学校机房、宿舍、校园招聘会、学生毕业照等。上海城市建设大学亦设有“图文快讯”滚动播放学校以及学生活动的大量照片。
这些学校网站都自称为“某某大学或学院官网”,但是,我国正规大学的网站都会采用教育机构专用后缀“”,而这几所虚假大学都采用“.com”或者“.cn”或者“.org”为后缀。打开这些学校网站的具体信息,发现有学校的信息只停留在2008年,长江科技大学网站上的新闻图片等信息甚至与学校本身和教育无关,并且已有几年未更新。
“目前还没有接到有上海考生因为这些虚假大学网站上当受骗的投诉或案例。”7月14日,上海市教委热线透露,这些虚假大学网站不可能有教育部门统一分配的学校机构代码,考生在报考时不可能填报这些虚假的大学。
那么,这么多的虚假大学网站为何层出不穷?对此,上大学网分析认为,有200多所虚假大学网站,依靠兜售伪造毕业学历证书获利。“绝大多数的虚假网站网页上,都有快速办理该校学历文凭的小广告,正规大学不可能贴出这种广告。”
每年高招期间,虚假大学网站都会出现,却为何屡禁不止?分析认为,要想彻底消除虚假大学网站,并非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一家之事,需要各级网监主管和监管部门、各大网站域名注册供应商、相关正规高校、各级各类用人单位人事主管部门、公检法等社会各界联手,从各个环节防范和打击,才能让虚假大学网站及其背后的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核对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名单和具有高招资格的高校名单。
〔关键词〕科技查新;科技创新;大学图书馆;咨询服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12.024
〔中图分类号〕G2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12-0087-03
Reflection and Practi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velty Search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Yang Weiping Lv Juan Zhu Shiqing
(Library,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historical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tech novelty search service in China.Taking the case of Yangzhou University,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the construction ideas and achievements of sci-tech novelty search service.Besides,it illustrated the challenges university libraries were confronted with on the sci-tech novelty search service and gave some solutions to them.
〔Key words〕sci-tech novelty search;sci-tech innovation;university library;advisory service
科技查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velty search,S&TNS)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国家专业机构接受查新委托人的委托,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在科技文献检索、分析和咨询的基础上,查证其新颖性,并出据科技查新报告的一项科技咨询服务。科技查新服务为我国科研立项、科技成果鉴定、专利申请、引进技术与设备、成果交易等提供了科学、客观、公正的决策依据[1-3]。
1 我国科技查新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科技查新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颁布实施,专利查新服务首先启动。1987年原国家科委出台《科技成果管理办法》,医药卫生界率先提出科技成果鉴定需要提供科技成果查新报告,随之开展了科技成果查新服务,专利查新报告也列为申报国家发明奖的必备材料。原国家科委1990年10月批准第一批查新咨询科技立项及成果管理的情报检索单位,同时出台了《科技立项和成果评价查新咨询工作暂行规定和一级科技查新咨询资格评审标准》,标志着查新服务机构在我国正式设立。在此基础上,原国家科委分3批认定了国家一级科技查新机构38个。同时,各省(市)也制订相关科技管理规定,将科技查新工作纳入科技管理体系,并认定了一批二级科技查新机构。随后,卫生部、农业部、化工部和教育部等部委相继设立科技查新机构。原国家教委1992年和1995年分2批在直属高校设立了15所高等学校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新中心或工作站。由于高校隶属关系的调整,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查新工作在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教育部于2003年重新认定、审批了29所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站。教育部先后于2003年、2004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组织高校申报、评审设立了5批共78所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其中,综合类15所、理工类48所、农学类10所、医学类5所。目前,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站布局合理,具有明显的学科与行业特色,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3-4]。
2 扬州大学科技查新服务的起步与发展
我校科技查新服务工作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建设和发展过程,整个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
2.1 起步阶段(1989-1999年)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原扬州医学院图书馆与全国同步启动,为校内外开展医学科技成果查新服务,随后原扬州农学院等学院图书馆也开展了相关服务。1992年原在扬6所省属高校合并组建扬州大学,1998年扬州大学实质性合并,原6个学院图书馆合并组建扬州大学图书馆。1999年有2人经培训获国家级查新员证书,同年开通了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在多校区开展科技查新服务。
2.2 发展阶段(2000-2004年)
2000年扬州大学图书馆设立科技查新站,其工作职责由参考咨询部承担。同年,整合查新队伍,引进数字化资源,包括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相关资源。查新队伍的组建和数字化、网络资源的利用为查新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提高阶段(2005年至今)
2005年以来,学校进一步重视科技查新服务工作。2007年6月,我校将图书馆查新站更名为扬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2008年独立设置扬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查新工作站建设。队伍逐渐壮大,现有持证查新员17人、审核员4人。文献资源不断丰富,现有中外文数据库56个(中文数据库24个、外文数据库33个),开通DIALOG和STN国际联机检索系统。2006年,“江苏省“211工程”及重点高校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总投入1 500万元)的完成,使我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初具规模,文献资源、硬件支撑和软件应用三大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为科技查新服务提供了资源和技术保障。2010年12月,经我校申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评审,正式批准在我校设立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
大学图书馆开展科技查新服务的实践与反思3 扬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建设思路与成效
3.1 创新体制建设,鼓励优先发展
在现有建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实行独立建制、独立核算、查新站负责人负责制。2007年6月,我校将图书馆查新站更名为扬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其管理挂靠图书馆。2009年8月,以图书馆机构调整和科级干部重新聘任为契机,将原隶属于参考咨询部的科技查新职能独立出来,专设“科技查新工作站”职能部门,设查新员专职岗位,采取本人自愿报名,组织择优聘任方式聘任上岗,进一步加强查新机构建设,鼓励优先发展。
3.2 加强队伍建设,适应查新需求
队伍建设是科技查新的第一要素,我们通过“外引、内培和不断更新”等方式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先后于2008年、2009年和2011年招聘“外引”博士3名、硕士1名,充实查新队伍的新生力量。其次,加强“内培”,对在职查新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学历或非学历学习提高。近年来已有7名查新员通过在职研究生培养获得硕士学位,有18人通过参加培训获得国家级查新员或审核员证书。现有专职查新员8人、兼职查新员10人、审核员4人。还聘请数名研究生辅助查新,聘请57位学术型教授组成查新咨询专家组接受咨询,初步建成 “科技查新专、兼、辅三级应急保障队伍”,有效地保证大量短期突击性查新业务的顺利完成。
3.3 改进管理模式,提高查新质量
查新质量是科技查新的生命线。要提高查新质量,一是从管理模式上进行改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规范查新流程,实行查新项目一条龙管理,查新员项目负责制,增强查新员的责任意识。(2)根据查新业务周期性集中量大,经常需要加班的特点,在站内实行弹性工作制,提高工作效率。(3)定期业务交流,充分研讨,形成共识,不断提高查新水平。二是加强质量控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实行查新报告站内、外互审制,与兄弟查新机构合作建立互审、机制,确保查新报告质量。(2)严格执行国家查新规范,严格查新流程,统一报告格式要求,结论表述客观、准确、可信。(3)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订扬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管理办法、质量评价制度、考核指标和奖励办法等15项规章制度,于查新网站,既规范了查新员行为又便于查新委托人了解查新流程,配合完成好查新项目。
3.4 构建服务平台,提高查新效率
我们依托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苏中地区文献中心,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2006年,通过省、市、校共建,研制开通了“苏中地区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和“扬州大学――扬州市中小企业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2007年,基于网络,采用AJAX+SQL技术自主研制开通了“扬州大学科技查新远程服务平台(http:∥kjcx.yzu.省略/cxztw/default.asp)”,其主要功能包括查新服务信息;查新用户在线委托提交,相关科技资料上传,查新进度适时查询,查新结果下载,查新费用适时查询;查新用户信息反馈;与查新员适时交流;查新委托智能分发与存档;查新报告智能化辅助撰写与存档;查新报告审核;查新档案的管理;查新项目分类统计;查新项目分层次管理等(图1)。查新服务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查新服务的远程申请提交和查新工作的现代化科学管理,用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快捷、优质的科技查新服务,显著提高了查新工作效率[5]。
图1 科技查新远程服务平台构架示意图
3.5 注重对外宣传,增强服务意识
近年来我们重视查新服务的宣传。对内,主动与学校科技管理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学校科研动态,主动为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提供优质服务。对外,充分利用已建的科技查新门户网站和业务员主动推介等多种形式宣传查新服务,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及科技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查新需求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增强主动服务意识。通过宣传,对外查新服务量明显增长,近年来已达60%以上。不仅为校内科研与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服务,而且为地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4 大学图书馆科技查新服务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4.1 关于高校查新机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对高校科技查新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高校查新机构绝大多数挂靠并设立在图书馆,其有利的一面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和文献资源优势,为校内、外的科技创新研究提供咨询服务。但是,仍有一些影响因素值得思考与探索,一是为本单位科技查新服务的回避制,二是高校图书馆非营利性机构的管理体制对查新咨询有偿服务的制约。为克服这些问题,可探索将高校查新机构纳入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参照高校科技企业运作模式,如注册“大学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对校内、外开展科技查新、情报咨询、定题跟踪等科技信息服务,真正实行独立建制、独立管理、独立核算。为充分体现查新服务的公正性,查新服务机构可逐步走向社会化,实现第三方科技新颖性查证。
4.2 关于高校查新队伍建设
查新队伍是提高科技查服务质和量的决定因素。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服务对科技查新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和满足快速发展的科技新颖性查证需求,应重视查新队伍建设,一是要制订查新队伍建设规划,根据查新机构类型及查新业务专业需求,有计划的引进人才或调整队伍结构。二是实行查新人员准入制,明确查新人员基本条件。例如:具有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有科学研究经历;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能熟练阅读和理解英文专业文献,英语水平测试六级以上;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熟悉文献信息检索、加工、分析与判断等基本技能;爱岗敬业,有较好的综合素质,等等。三是重视和加强查新人员的在职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查新技能和英语水平的培训。四是建立“专、兼、辅三级应急查新队伍”,应对周期性大量集中查新业务的压力。五是实行岗位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查新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4.3 关于查新资源建设与共享
查新资源是科技查新服务的基本要素。查新资源健全与否直接关系科技查新的查全率和可信度。查新利用的资源主要是数字化资源(中、外文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数字化文献资源又是查新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目前,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大学向数据商购买文献资源的远程访问使用权,其首次购买和年使用费十分昂贵且逐年增长。所以,大学为保证科技查新服务的正常开展,应根据查新需求制订查新资源建设规划,逐年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更新和完善查新资源;大学之间可联合采购资源,建立可共享的文献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建与共享。
4.4 关于科技创新与查新范围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分为3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价值实现。严格意义上说创新不分地区和国界。随着科技发展、国际交流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我国查新界长期延用的科技查新范围(“国内查新”、“国外查新”和“国内外查新”)应有新的认识。目前,对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专利申请、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或科技成果申报等科技管理部门应提出“国内外查新”的要求。应逐步取消“国内查新”和“国外查新”的查新范围限定,统一进行“全球查新”(“国内外查新”),以规范科技新颖性查证的国际化标准,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与国际全面接轨,推动我国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Li Aiguo.A Kind of Transform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velty 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y Libraries[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7,33(1):144-148.
[2]谢新洲,李永进.科技查新与创新评估[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王超,周静,吴东敏.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科技查新工作[J].图书情报工作,2009,5(53):21-24.
让舶来品为“我”所用
我国EMBA教育始于2002年,所谓EMBA,意即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同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相比,其培养目标也是为企业培养务实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但在招生对象、录取标准、学习方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有较大区别。
从开办EMBA之初,同济大学没有步人后尘,盲目开课,更没有强调和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时任同济大学校长的吴启迪教授多次深入实际,认真研究同济大学的优势和EMBA的情况,同济大学地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拥有城规、土木、海洋、环境、交通等等优势学科集群。瞄准地缘优势,尤建新说,我们开宗明义:唱国际歌,走自己路,重特色、重质量、以“质量”赢得信任,以“特色”打造品牌,以实效取胜。整合优质资源,确立了项目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展览会管理、金融与投资管理等四大特色方向。
变国际先进为“我”之优势
追踪国际科技发展和管理前沿,做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高端文章,成为同济EMBA教育追求的一个新目标。
2003年12月17日,在教育部章新胜副部长的推动和帮助下,同济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书。MOT成为该校EMBA教育继四大特色方向之后又一个新的特色方向。根据协议,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承担高科技管理方面的4门课程,同济EMBA学员可自由选修,学成后可获得伯克利分校的有关证书,还可以选择伯克利分校参加“海外学期”的学习,亲身感受美国硅谷的经济动力和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趋势。2007年3月20日,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在同济大学挂牌成立。时任同济大学校长的万钢出任院长,时任科技部部长的徐冠华出任名誉院长。“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的成立对同济EMBA教育的高科技管理方向来说,犹如吹进了一股东风。”尤建新说。
“会展经济”已成为城市新经济的热点,社会对展览会管理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需求与日俱增。上海正日益成为国际国内各类展览会的举办中心,特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在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同济大学EMBA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002年12月16日,上海世博会研究中心在同济大学成立。同济EMBA项目依托学校综合性学科优势和资源,把“展览会管理”设为特色方向,开设了博览会管理、会展项目策划和项目管理等课程,紧密追踪该领域国际最新发展和经典案例。
德国莱比锡,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博览会之都。同济EMBA中心组织学员来到这里,专门开设《会展培训》课程。学员们和莱比锡商学院的一流专家交流;在汉诺威,学员们借鉴汉诺威博览会的成功经验,与有关专家探讨上海世博会会前、会中、会后呈现出或隐含着的巨大商机,还参观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商――宝马和保时捷公司新厂。
在世界银行特约顾问、哈佛大学ARIES研究员彭运鹗教授带领下,同济EMBA学员承接了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项目《世博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和运作模式分析》。学员们运用多年的管理、从业经验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和未来上海城市建设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科技服务。
让学员在互动中互为发展
为了确保EMBA教育质量,同济EMBA始终坚持小班教学,每个班学员在50人左右,实现中外师资优势互补,其中外教比例超过40%。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课内与课外互动、国内与国外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四级互动教学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期学员宋亚丁凭借在中国证券行业多年的从业和管理经验,运用学习成果,在导师尤建新院长指导下,历经半年完成了《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估值方法和发售机制的比较研究》课题,在上海市学位办和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的论文盲评中,获得了90分的好成绩,多项指标都达到A。
2005年末,国务院学位办对全国EMBA专业学位教育进行评估,同济EMBA教育的办学质量得到了专家肯定和好评。
尤建新介绍,该校EMBA教育有一整套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海外学期”和“社会实践”两大创新。同济EMBA教育的“社会实践”与众不同,他们根据学员提出的要求或发出的邀请,组织同班或跨班同学进行实地考察。其中,仲盛集团对桐乡鞋业皮革城的收购,是一个典型案例。
仲盛集团是有着近20年经营经验的高档房产开发公司,旗下仲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中心总经理汤晓丹是同济EMBA七期学员;桐乡鞋业皮革城是上海聚宝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个项目,大股东张健是同济EMBA五期学员。桐乡鞋业皮革城自2006年9月23日开业后,因项目股东多,经营思路不统一,导致经营困难,原股东会决定将该项目整体转让。
2007年5月,张健找到汤晓丹,希望她能为项目的出路想想办法。汤晓丹经过三个多月考察、测算、前景分析和可行性论证,发现“桐乡・时尚皮都会”的项目极具开发前景――这里堪称“长三角的黄金眼”:距上海1小时车程,距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乌镇仅15分钟车程。乌镇每年500多万的旅游人口是强大的客流支撑;桐乡作为国内皮革原料、皮革服饰、鞋业、箱包主要生产基地是很好的产业支撑。“桐乡・时尚皮都会”的潜质和经营上升空间是清晰可见的。
2007年9月,仲盛集团仲盛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桐乡鞋业皮革城。之后,将过去的商业定位和经营思路重新调整,仅一个月时间,空置一年的B区近1.3万平方米就全部完成了招商――引进韩国近100家知名商户,将B区打造成韩国时尚品牌服饰批发零售中心。10月,仲盛置业正式进驻桐乡鞋业皮革城时,媒体竞相报道,称仲盛集团的品牌效力、资金实力和先进的经营思路将给该项目带来很好前景。
坚定教育理念 从成功走向辉煌
作为全国首批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培养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的学校之一,同济大学EMBA首期班于2003年1月率先开课。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担任同济大学校长期间,都先后出任该校EMBA教育领导小组组长。
EMBA学员大多是社会精英和成功人士,他们来学习,能够有什么样的收获?时任同济大学校长的吴启迪教授明确而又深刻地提出了这样的教育理念:“同舟共济,从成功走向辉煌”。
尤建新院长对这一理念阐释说:同济EMBA教育秉承的是“前瞻,专业,分享,创新”。EMBA是外来品牌,不是“土特产”。因此,我们办学的着眼点是“唱国际歌,走自己的路”。他强调同济EMBA教育的三条要点:
第一,开拓视野,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好的资源平台。EMBA的每一个学员应该都是成功人士,但是,他们都应知道,要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继续成功,不能关着门孤芳自赏,我们希望EMBA学员在学习互动中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市场、超越自我。
面向江苏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的调查分析
面向高校科技管理部门问卷调查的学校为江苏省境内从事科技开发工作较好的21所本科院校。样本点覆盖隶属于江苏省、教育部、国防科工委3个系统的7个城市的高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科技中介存在的必要性和职能的完善性
调查显示,80%的高校认为有必要成立独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75%的高校认为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应该挂靠学校科技或产业管理部门,25%的高校认为应该完全独立,没有一家高校赞同挂靠社会中介机构。
调查显示,90%的高校认为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应具备的职能是:遴选学校科技成果;收集、整理企业的需求;策划、撰写项目商业计划书;帮助学校院系和企业申报各类计划项目;科技项目的跟踪和管理;高校科技网的管理;分配机制与激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在调查的高校中,58%的高校通过中介服务取得的技术合同额占全校技术合同额的比例低于10%,71%的高校科技中介业务的总收入低于100万元。目前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开展的科技中介服务主要涉及科技咨询和生产力促进项目,涉及到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服务项目如资产评估、风险投资服务则很少。
调查显示,80%的院校认为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最薄弱的环节是政策环境,65%的高校认为政府的综合服务薄弱,交易市场及条件也较为薄弱。
经费投入和人员投入情况
调查显示,2005年江苏省高校投入专项科技中介活动的经费,高校之间差异较大,从没有经费投入到最多投入金额为50万元,平均8.82万元。投入金额相对比较集中的是10万元,占25%的比例。从事中介活动的工作人员数(含兼职人员)从最少2人到最多65人差异较大,共有169人,平均8人。有20%的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人员超过平均人数8人。其中专职员工127人,兼职42人。专职人员普遍是2~3人,有近一半的高校没有聘用兼职人员。工作人员学历情况:本科以上工作人员占89%,其中硕士及硕 士以上占45%,大专及大专以下仅占不到5%。职称情况: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有124人。其中高级职称占44%,中级职称占30%,初级职称占17%。高校从事科技中介服务的人员一般具有高学历高职称。
调查显示,47%的高校认为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专职人员应有3或4人,与目前多数高校现有的专职科技中介人员数2或3人相比差别不大。75%的高校认为需要雇用兼职人员。而目前仅有55%的高校有兼职人员。因此推断目前高校对聘用兼职人员做科技中介服务的兴趣增加。
65%的高校认为高校科技中介人才存在行业交流不足,中介业务培训不够的现象。表明目前高校科技中介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能力不理想。对高校科技中介人才的评价中,还普遍认为高校科技中介工作人员收入不够理想、待遇偏低,行业社会地位不高、社会认可度差,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
政策环境、经济效益等其他因素的调查
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认为高校本身对科技中介机构提供的条件按照重要性排列,依次是经费投入、办公场所、政策支持、人员编制。调查发现,50%的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认为高校中介服务所得的提成方式应该按照合同成交金额提成;30%的高校赞同实现上不封顶下又保底的提成方式;20%的高校选择将上述两种提成方式结合,实现的是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提成方式。
调查显示,90%的高校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对高校科技中介的指导和服务,在经费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制定适合高校特点的科技中介行业行为规范、服务标准、执业操守、违规惩戒等政策文件。
关于影响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有40%的高校认为主要因素有:收费标准过低,业务量少,产值不高;机构知名度低,业务水平有限,竞争能力较弱。60%的高校认为缺乏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上级管理部门支持不够,行政引导不足,缺乏经费支持,政府委托业务少等因素是主要原因。
面向江苏高校教师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和反映一线科研教师和科技管理人员对高校科技中介服务的需求和想法,我们同时对本省24所本科院校的教师作了问卷调查。其中省属高校17所、教育部5所、国防科工委2所。样本点覆盖3个系统、9个城市的高校,涉及文理工科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1200多名教师,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表提出了10个问题,其中有8道单项选择问题,1道多项选择问题,1道主观问题。
科技中介存在的必要性
调查显示,63.5%的教师认为有必要成立独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8.2%的教师认为无所谓,仅有8.1%的认为没有必要。大部分教师认为有必要成立独立的科技中介机构,意见较为集中。这说明广大教师对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有着较为迫切的需求。
52.4%的教师认为该机构应挂靠学校的管理部门,37.1%的认为该机构应完全独立,7.6%的认为需要挂靠社会中介机构。有2.9%的教师没有回答该问题。可以看出教师不希望高校独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挂靠于社会的中介机构,要么由高校管理,要么独立经营。
科技中介职能的完善性
调查显示,58.1%的教师认为,江苏省高校科技中介服务现状一般。对目前江苏省高校中介服务现状满意和不满意的分别占20.8%和18.5%,基本持平;没做回答的占2.2%。总的来看,大多数高校教师认为目前的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水平一般化。
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应具有的主要职能是横向科技项目管理,企业科技需求信息收集,高校科技成果、人才和企业需求数据库建设和管理,学校科技成果遴选。选择这4个职能的教师占60%以上。有近一半的教师认为学校科技项目的商业评估、法律中介服务这两项也是主要职能。35%的教师认为项目跟踪管理、项目投标材料撰写应是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职能。
关于收取服务费的问题
对于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收取服务费的看法,认为需要、不需要及难以判断的分别是52.2%、27.2%、19.3%。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应该收取服务费。
如果收取服务费,采用何种收费方式及相应的比例?调查显示,赞同按照合同成交金额提成方式的,占39.2%;赞同按照合同成交金额和按照合同成交个数两种方式相结合并且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提成方式的,占30.2%;赞同按照合同成交个数提成的不到10%。10.2%的教师没有回答该题目。原因可能在于,部分教师对该问题了解不多,无法回答。
其他调查
对雇用兼职中介人员的看法是,认为需要、不需要、无所谓所占比例分别是48.8%、28.1%、20.7%。近一半的教师认为需要雇用兼职人员。认为不需要或无所谓的各占一半。
高校教师是否愿意接受高校中介机构洽谈到的企业横向项目?调查显示,高达79.2%的教师愿意接受高校中介机构洽谈到的企业横向项目,表明高校教师还是很愿意通过中介机构与企业合作。认为无所谓和没有必要的分别占4.5%和15.2%,比重相对较小。
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省教育厅应加大对高校科技中介的管理和指导,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五点建议
接受调查的教师共提出160条建议,归纳如下:一是要大力宣传,积极开展科技中介工作。通过宣传使广大科研人员逐步了解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另一方面高校中介服务机构应积极开展工作,加强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服务。二是要建立网络平台及完整的江苏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省教育厅和各高校应建立网络平台,有关政策和信息;建设和管理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数据库,资料能够从网上录入、查询、沟通。由主管部门牵头,联系省内高校,建立一个完整的江苏高校科技中介服务系统。三是要给予相应的配套政策,引起高校领导的关注。政府应对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给予配套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为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四是要明确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定位。成立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要建立与现有政策、市场环境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职能、业务范围和办事流程。五是要在服务上下功夫,要多办实事,加强科研人员、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人员之间的沟通,真正起到桥梁作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市场化。
江苏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来看,江苏高校科技中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技中介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有关科技中介服务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缺乏对科技中介机构的有效管理和规范,导致科技中介市场运行不规范,存在无序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科技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得到明确,非营利性机构的新型制度尚未真正实施,在政策扶持方面尤其是税收上缺乏有力的措施。
技术市场的发育还未真正成熟。目前,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建设,还没有形成大容量的、流畅的市场。高校科技工作的效益观念、市场观念淡薄,使大量科技成果游离在企业和市场之外。企业的需求也不为高校所知,造成技术供需的严重错位。
高校对科技中介服务工作重视不够。目前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监督管理、验收鉴定和报奖工作比较重视,管理已形成规范化、制度化,而对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和产业化工作重视不够,导致科技中介工作严重缺位。
科技中介工作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网络平台。高校科技信息交流多为区域内流通,系统内循环,而与企业的信息交流还不畅。
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普遍弱小,服务质量不高。高校科技中介机构普遍表现为中介业务量少,职能单一,效益不好;规模小,机构知名度低,没有形成品牌;业务水平有限,技术手段落后。在运行方式上还遗留着机关的烙印,机制不活,人浮于事,等客上门,缺乏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
任佩瑜博士,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二级教授。现任四川大学商学院工业工程、企业管理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CIMS研究中心副主任、信息及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理事高级会员、四川省管理科学学会会长、四川省人民政府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信息化建设首席科学家。
曾任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分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专家组组长、四川省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管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理事、《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企业管理》杂志社常务理事、《区域经济与科技管理》杂志编委、《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杂志编委,两次获四川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二、研究领域和主持研究的项目
主要从事复杂性科学、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生产与运作、企业战略与组织管理、景区集成科学管理、工业经济、区域经济管理。
近年来主持并完成了14项国家及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其中国家级重大与面上项目8项,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包括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部985工程项目1项、教育部211工程项目1项,四川省社科重点项目1项等。还主持并完成了31项大中型企业项目研究。
三、研究成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任佩瑜教授原创性地提出了“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基于RFID技术的时空分流管理”、“智能调度控制管理理论”、“基于信息技术的景区集成管理模式研究”、“基于信息协同与并行工程的直线职能―矩阵制组织结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混合治理结构”等理论与技术以及管理模式,在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单位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国内外专家认同,研究成果被四川省科技厅专家组鉴定为源头创新、部分国际领先、整体国际先进,填补了研究的空白,被认为开创了管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管理科学的发展。
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支持下,应用RFID/3S和智能控制等理论与技术,对我国九寨沟等国家级景区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智慧旅游和智慧景区的新理论,同时还提出了基于信息和智能工程的时空分流管理理论与技术模式,探索解决景区高峰期游客拥堵问题、游客安全问题、景区管理效率问题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开创了跨学科的信息工程技术、智能调度控制技术与管理理论综合集成的科学管理模式,提出了重点支持超高频射频识别(UHF RFID)关键技术,进行景区智能调度控制应用研究和环境保护管理研究,开创了旅游和景区科学集成管理研究的新领域,推动和促进了旅游产业和景区管理的发展。
160余篇,其中在《管理世界》杂志上发表8篇,在《中国工业经济》杂志上发表7篇,在SCI检索23篇、SSCI检索8篇、EI检索30篇、CSSCI检索97篇。论文被引用达904次。已出版专著17部。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项排名第一)、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排名第一)、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5项(排名第一)、成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
四、主要论著
1、国有企业经营决策约束非刚性的对策,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2、西部工业增长极的再造,管理世界,2002年第7期。
3、西部工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模式探讨,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2期。
4、西部老工业基地战略性再造中的问题和对策,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期。
5、国有大型工业企业战略性再造工程研究――对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
6、基于管理熵的中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与能力策略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0期。
7、中国新型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及其绩效评价――以中国水电集团为例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7期。
作为一年一度的“例会”,能“吸引”如此众多的“目光”,缘于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也表明了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积极推动高校科技工作走出“象牙塔”,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决心。
随着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科技在国家总体战略体系中的地位得到很大提升,这给高校科技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十一五”开局之年,高校科技战线的全体同志不辱使命,囊括了体现我国科技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三项一等奖,取得了众多标志性成果。经过共同努力,高校在加强与企业合作,服务地方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又迈出了崭新的步伐。
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还有许多瓶颈有待突破。比如,国家对高校科技投入长期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校科研设施的改善、研究队伍的优化以及原创性成果的产出等各个环节;高校创新环境亟待优化,由于缺乏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加上评价考核指标不合理,导致高校教师不能潜心于周期较长、风险较大的创新性研究,直接影响了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为直接的影响是,由于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与独立科研院所和企业相比,高校相对分散的科研组织虽然在自由探索研究方面存在优势,但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高校科研力量分散,整合度不高,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
这些瓶颈如不突破,必将掣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严重影响高校服务潜能的发挥。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途径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0 引言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的真正价值,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1],[2]。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在产学研结合的高校办学模式下,探讨如何发挥农业高校优势,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之能够切实为“三农”服务,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
1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新时期国家赋予了高等学校四项基本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充分彰显了国家对大学给予的厚望[4]。作为农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要服务的对象无不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我国农业领域而言,每年通过技术鉴定、审定的农业科技成果有6000多项[5],而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不足40%,这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左右的水平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6],我国农业高校中这种“高产出、低转化”的现象,应该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政府每年只是按照预定计划下达对农业的投入,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投入[7]。但很少管理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及产出后如何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缺乏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源配置、缺乏一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2.2高校赋予科研人员的职能限制。受教师与科研人员切身利益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搞科研就是片面的追求获奖等级、晋升职称、提高待遇,缺乏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意识。所以学校产出的科研成果得不到进一步的技术转让、成果推广和科技开发,就被“闲置”在实验室里或者档案馆里;另外,由于后续科研经费不足,绝大多数科研成果只是个半成品,很多农业科技成果在过程中“夭折”[8]。
2.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受到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农民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科技运用能力较差。但是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文化程度相对高的农民都转入了二三产业领域,但留下来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缺乏科技意识,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反映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的能力,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
3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与建议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实现科技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重要支撑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更好地进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何种途径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9],[10]。
3.1. 探索一条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途径。鉴于我国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每年的科技成果高产出,政府应该依据我国国情,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选定一批能够带动各个地区“三农”发展的科技成果,由政府实行买单,无偿给予农民使用。通过政府配套服务资金的启动、资金补助促动、奖励引导推动,同时,政府还应鼓励社会组建各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向社会集资。金融部门应兑现在科技开发贷款上的优惠政策。对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科技成果的农民给予适当补贴,减少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带来的风险。
3.2制定相应政策,激励农业科研人员深入推广一线。教育部、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或者制度,将科研人员分类管理、分类考评。抽调一批热衷于科技推广的科研人员,品种、专利发明人,科技成果获得者深入农村、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的生产实践,来实现科技成果的真正转化。
3.3加强技术培训、强化农民教育。农民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主体,他们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科技成果被接受和应用的程度。所以,加强技术培训是农业科技成果实现成功转化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 结语
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提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最终要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因此,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才会有强有力的生命力。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农业高等院校都要认真学习、细心思考,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为实现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进群.农业科研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问题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9(4):71- 73.
[2] 岳福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 (5):55-58.
[3] 裴翠娟,董志强,贾秀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 (5):83-85.
[4] 刘细发.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53-55.
[5] 王树进,李彩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分析与对策[J]. 科技与经济. 2005,18(1): 27-29.
[6] 苑新,冯元璋,吴建忠.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不足与建议[J].科技与管理,2007, (1):19- 20.
[7] 苏俊宏, 于小宁, 李高宏, 彭渝丽.西部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 31 (7):408-411.
[8] 谭 进, 朱明君.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27(1):32-34.
[9] 彭义杰张开春王文娟戚元勇徐秋红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2013,32 (5):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