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良好生活习惯培养范文

良好生活习惯培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良好生活习惯培养

第1篇

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推进习惯的渗透教育 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是幼儿成长中的 “必修课”。幼儿正处于生活习惯的养成期,可塑性较强,较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习惯培养环境,使幼儿能够耳濡目染。创建周围环境时,要本着“日常性”这一原则,让生活习惯渗透到幼儿的整个生活当中,成为日常性的习惯。

构建有效的环境暗示 以日常礼仪习惯为例,幼儿容易受到环境暗示,因此教师可以在墙面上写诸如“见到老师要说:‘老师好!’”“下课要说:‘老师再见!’”等这些标语。考虑到幼儿对动画以及色彩的独特感受,这些标语可以采用相关美术方式予以呈现,给幼儿一种较为强烈的视觉刺激,形成有效的环境暗示。同时,要注意这些日常礼貌用语所呈现的地点。比如,诸如“公共场所请勿大声讲话”这类的语言,呈现在室外要比呈现在室内的效果要好;诸如“请随手关门”这类的语言,粘贴在教室门上要比粘贴在室内的墙面上更有效。其他生活习惯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同样需要注意呈现的形式以及呈现的地点。比如,有关“便后洗手”之类的标语可以张贴在厕所显眼的位置,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给予正确引导

引导方式要以人为本 幼儿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在良好的外界育才环境下,教师的正确引导是不可缺少的,并且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引导方式是很重要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多以说教的形式为主,而幼儿多对教师的说教持反感、抵触态度。但是,幼儿对于以漫画、色彩、歌曲等呈现的事物却有着较为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儿歌、游戏等方式来针对性的培养幼儿的某些生活习惯。

引导过程要激励为主 以生活卫生习惯为例,洗手的程序比较多,但是洗手对于幼儿的生活卫生却很重要。教师可以采用趣味儿歌的方式,把洗手的程序编写成《洗手歌》,边唱边洗,使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通过不断的重复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同样,教师可以编写《穿衣歌》《漱口歌》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引导过程中要以鼓励、表扬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多使用诸如“你真棒”“你能行”等这些激励性语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渗入到幼儿的日常行为中。以日常礼仪习惯为例,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日常礼仪的歌曲,教师在进行一定的引导后,可以在班级内分小组引导幼儿展示其学习到的日常礼仪。以“随手关门”为例,在寒冷的冬季,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打开教室门后径直走出去,而后通过诸如“小朋友们有没有觉得特别冷啊”等这些问题引导幼儿说出其最直观的感受;让另一个学生打开教室门后随手关上门,而后再问同样的问题。最后,引导幼儿说出为什么要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在下一步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则可以通过多种对比游戏来让幼儿亲身体验“在哪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随手关门”等。教师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以鼓励的方式,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呈现各种生活习惯,在不断的引导与重复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形成共育合力

家庭教育很重要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单单靠幼儿园与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幼儿教育的相关调查中,很多家长更关注于幼儿的学习成绩,忽视了生活习惯方面的培养。比如,幼儿近视成为越来越大众化的问题,这与家长忽视幼儿阅读姿势、阅读时间以及阅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家园理念要一致 教师应当做好家长的工作,使家长与教师在培养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理念与方式尽可能地一致。比如,向家长推荐幼儿日常生活习惯培养过程中所用到的儿歌、标语、游戏等,使家长尽可能与幼儿园保持一致。向家长推荐诸如《鼓励孩子自己来》的文章,告诉家长要适当地放手,让幼儿自己洗手、自己吃饭等,帮助并监督其慢慢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目的是要使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上保持一致的理念与一致的行动,形成一种合力。

第2篇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1.饮食习惯

(1)正确地使用餐具,独立进餐。

(2)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

(3)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

(4)按要求定时按量喝水,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渴随喝。

2.睡眠习惯

(1)睡前大小便,独立安静地入睡。

(2)睡眠姿势正确(右侧卧睡或仰睡)。

(3)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3.自理能力

(1)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玩具、图书不乱扔乱放,会自己整理玩具。

(3)学会有序地穿脱衣服,不穿反鞋,会系鞋带。

(4)喜欢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二、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

1.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因此,在处理对于幼儿表现出的不良生活习惯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指责或阻止,而应正确、耐心地讲解和示范,让幼儿慢慢养成正确的习惯。同时,我们应及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时机,如洗手、吃饭、睡觉时等都可对幼儿进行教育。如我班的幼儿刚开学时,每次玩积木后桌上、地上都是积木,我让他们收拾积木时,他们会兴奋地抢拾积木,并一股脑儿地把积木扔进篮子里。每天早上我都要花很多时间整理积木。后来我将玩具筐和摆放的位子一一做上对应的标记,这样逐渐让幼儿养成了把玩具放回原处的好习惯。

2.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使幼儿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和教师必须进行言传身教,如此方能有成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要不时地以商量的口吻提醒幼儿该如何做,而不要以命令的形式去强迫幼儿。我们要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去指导、督促,使幼儿快速而有效地达到目标。如教育幼儿吃饭不掉饭粒,有的家长说:“叫你吃饭别掉饭粒,你总听不到,耳朵让小狗叼走了吧!今天不准掉一粒饭,掉了就不许你玩。”幼儿听后,不但改不掉坏习惯,反而会背上包袱,连饭也吃不好。如果家长换一种口气:“你吃饭时容易掉饭粒,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好吗?”待找到原因后,家长再进一步与幼儿交谈:“饭粒掉在地上既不卫生又浪费粮食,我们来个比赛,看谁吃得干净。”这样以理服人的办法,幼儿肯定能接受。这就能很好地发挥“言传”的作用。有的家长对幼儿苦口婆心,磨破了嘴皮操碎了心,还是起不了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只注意了“言传”,而忽视了“身教”。“正人先正己”,我们要求幼儿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如:要求幼儿不挑食,我们自己就不能挑肥拣瘦;要求幼儿吃饭前要洗手,我们自己就不能“开后门”免洗;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我们自己就不能满嘴脏字,并对幼儿也要用文明用语,如:“你好”、“谢谢”、“对不起”等。

3.寓教于生动活泼的游戏中。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幼儿一天的活动中,我们除了结合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外,还可抓住幼儿好玩的心理特点,把洗手、穿鞋、收拾玩具等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主动地去想、去动、去干,从而在游戏活动中较好地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例如:利用“娃娃家”的游戏教幼儿学习有序地穿脱衣服,我让幼儿从家里带来自己喜爱的娃娃,并收集一些娃娃的衣服,然后和幼儿一起玩布娃娃穿衣服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我让幼儿知道衣服各部位的名称,如衣领、衣袖、裤腿、钮扣等,并告诉幼儿穿每一部位的方法。经过反复练习,幼儿很快掌握了诀窍,这时候我再教他们自己穿衣服。为了让幼儿穿得又好又快,我还组织幼儿玩“穿衣比赛”的游戏,幼儿为了争第一,都在认真地练习。通过这次活动,我将教学内容寓于生动活泼的游戏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合力。

第3篇

一、为孩子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

所谓生活制度指的是有科学根据的生活秩序。为孩子制定生活制度就是把孩子一天在家里的各种活动和休息时间,如起床、吃饭、活动、睡眠等的时间和次序科学地安排,并将它固定下来,持之以恒。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幼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有规律地转换,做到劳逸结合的重要条件,从而进一步保证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饮食习惯的养成

新入园的幼儿要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进餐前避免过度兴奋或疲劳,进餐的环境应安静、舒适,有固定进餐的位置和餐具。有些家长发愁自己的孩子不认真吃饭,吃几口就去干别的,饿了又回头找吃的,这是孩子开始独立吃饭时没有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造成的。进餐除定时外,还应定量,孩子饭前短时间内不要吃杂食。以免影响正餐的食量。平衡膳食,荤素搭配,为养成孩子不挑食的习惯,父母要做好榜样。

三、睡眠习惯的训练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在规定的睡眠时间内,要培养孩于主动入睡的习惯。家长不要抱着、拍着或唱催眠曲使孩子入睡。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如室内要安静、温度要适宜,睡前要大小便。睡眠时,要注意孩子姿势正确。有一个问题让许多父母感到头痛,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入睡开始慢了,或者贪玩,或者要吃的,或者要听故事。这是因为孩子心理发育不稳定,入睡前无所适从。为了保证睡眠质量,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诱导他尽快入睡。有一种办法是把闹钟放在孩子旁边,告诉他指针指到哪一点之后我们就安静睡觉。虽然孩子不会看钟,但他知道钟的指针的运行方向,并且闹钟走动的轻微的声音也可以起到诱导作用。这个方法还可以让孩子逐渐学会看钟。孩子独自入睡前不要让他剧烈地玩耍。

四、个人清洁卫生习惯

培养孩子勤洗澡、勤换内衣,每天洗脚、经常洗头,2岁起学会自己洗手的习惯。还要注意培养孩子保持家庭舒适整洁、干净卫生的环境,自己养成良好的穿着习惯。

五、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习惯

较好的生活自理技能会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生活自理技能发展良好的孩子会有较强的自信心、也会表现得较愉快、活泼。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观察到两类孩子:一类是生活自理技能发展良好的;一类是处处要人照顾的,包括饮食、穿衣等。前者显得乐观自信;后者显得被动退缩。

因此,在孩子对学习生活自理技能显得有兴趣的时候,家长便要把握时机,让他们学习做他们能做的事,例如进食、洗手、洗脸等。起初做得不好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肯做。如果孩子乐意做事,而成年人不给他们机会,他们会觉得很扫兴,日子一长,这“想做事”的年龄一过,他们便会失去想做的兴致,以后让他们做事,他们就提不起劲来做事了,这是十分可惜的。孩子小的时候不明白整理物品,在玩玩具时会随意丢弃玩具,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家长注意到这个问题时,要和孩子一起整理这些东西,适当引导孩子自己收拾和整理放乱的玩具,不要总是代替或帮助孩子做这些事情。

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是漫长的,需要父母和家人共同的言传身教。在幼儿形成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不断督促、指导、使幼儿快而有效地达到目标,还要重视无声的身教影响。例如,要求孩子不挑食,可成人自己却在饮食上挑剔的话,这必然会在无形中对孩子的教育产生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