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范文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小学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1篇

一、新课标实践能力培养要求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更重要的方面来要求。新课标指出“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新课标中所提的实践能力,就是指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科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反之,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所学数学知识的深化和扩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体现的。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把“培养实践意识,创设实践情境,开展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教育的始终。

二、课堂实践能力培养实践

1.运用直观演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和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动作联系在一起的,并且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对具体事物的实际操作实践而展开。因此,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从直观演示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眼、耳、口等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来感知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如,在教学基本概念“厘米、毫米”时。可引导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实践。一是引:教师用示范尺子告诉学生1厘米的长度;二是看: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尺子,认识尺子上的刻度,再看一看,比一比“1厘米”的实际长度;三是量:让学生用尺子先量一量课本上的几条线段的长度,再量一量铅笔、小刀、小铁钉等实物的长度;四是观察抽象:让学生观察尺子,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个小格,并指出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让学生感知1毫米的长度,比拟1至10毫米的各个长度,抽象出“厘米”、“毫米”的概念;五是印证运用:再让学生量出所带学具的长度是几厘米或是几毫米,同桌互量互看、互说。

2.结合学具制作和演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这种学习方法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是美国学者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了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我发给学生两张不规则的纸,要求学生操作:(1)用其中一张纸裁出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2)用另一张纸尝试裁出一个最大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等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后,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课外延伸,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真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教学了“容积和容积单位”后,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布置了如下一道题:有一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铁板,现要用这块铁板焊一个深5厘米的矩形盒子(无盖)。要想使这个盒子的容积尽量大,你认为该怎样使用这块铁板?学生用硬纸板进行实践操作,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得出:用如下图的方法裁剪铁板,做成的盒子容积最大。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积极参与生活实践。

4.创设实践性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同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容积”和“体积”的计算后,我引导学生开展有趣的测量实践活动,研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例如,学习“百分数”后,我引导学生开展如下的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实验谷子的发芽率,规定实验的粒数和质量,并要求认真观察;(2)几天后,让各组学生看查谷子的发芽粒数和未发芽粒数;(3)各组分别计算发芽率;(4)比较各组的发芽率并讨论:为什么各组的发芽率不一样?要使自己实验的发芽率高必须怎样做?进行谷子发芽试验有什么意义?通过讨论,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求发芽率的方法,还懂得了怎样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及进行发芽试验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又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同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总之,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通过操作、实践等活动,自己去研究、探索、发现、检验数学问题,使之成为学习中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又要重视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运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对实践能力培训的思考

1.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

2.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 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合作学习,为他们提供了相互交往的机会,在交往过程中,他们懂得了沟通与包容、尊重与信任,懂得了共同创造与分享。

第2篇

教师首先以猜谜形式拉开课堂序幕、揭示课堂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层层设疑引发学生对新知识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兴奋的心理状态。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如果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科学知识和培养探索科学的能力,让学生在亲历实验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比课堂上的死记硬背,更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三年级上册《纸》这一课为例,对纸这种材料,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比较容易引发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科学探究活动:比较书写纸和卡纸,比较挂历纸和报纸,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如果我们将一张纸轻轻地撕开,用放大镜观察纸边,会有什么发现?再把撕下的半张纸揉成团,再小心地把纸团展开,用放大镜观察纸面,会有什么发现?挂历纸、报纸、卡纸、卫生纸,哪一种纸吸水性更强?为什么纸的吸水性有强有弱?在上述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的教学活动中探究,通过实验找出答案,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是一种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的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革新了传统班级“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制,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给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体现了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以三年级上册动物的《蚯蚓》一课为例,我让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小组然后分发工具: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放大镜、纸、玻璃板、尺子、绳,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看到了蚯蚓外形上的什么器官?如果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蚯蚓有脚吗?他们是怎样运动的?水和光对它刺激时,蚯蚓会有什么反应?最后再将自己小组对蚯蚓的认识表达出来。在上述过程中,教师以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有了思考和交流,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从而使他们体验获取科学知识的快乐。

四、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

课程标准提倡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与学科之间也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适度地与其他学科之间进行整合,就可以打破课程局限,丰富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科间的共同促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通过有效的学科整合,打破了学科界限,推动了学科创新,更利于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在整合不同学科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结语

第3篇

一、挖掘生活素材,指导尝试实践

我们班的孩子以二胎居多,父母在较大的年龄有了这个孩子十分的骄惯,导致孩子只会说不会干。这些孩子缺乏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各自为政,唯我独尊。针对这些特点我逐步加强孩子们的生活实践,经常给他们布置动手操作、观察的作业,如在教学小数时,要求学生去观察超市的价格标签,再通过询问、查找等方式发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学生有了生活体验对于知识的应用与理解就更透彻,更感受到小数的应用广泛。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更需要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例如:在观察物体一单元教学时,充分利用教室中的物品,引导学生探索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是不一样的,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事物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学过的简单图形画下来。从而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提炼数学问题

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面对抽象性、系统性很强的数学知识,教学中利用生活中的感性材料,把抽象的东西以生活中原有状态呈现,让学生在交流生活经验之中加以理解与提炼,学生能轻松自然地理解与掌握,并能自觉地转化为一种生活的技能。

例如教学《小数点搬家》时,创设一个开办餐厅的场景,山羊快餐的老板因为生意的冷落,于是把快餐的价格从4.00元调到0.40元,再调到0.04元,从而高朋满座的效果。

问题1、遇到这种生意不兴隆的情况怎么处理呢?

问题2、你知道山羊老板的怎么做的吗?快餐的价格是怎样变化的呢?

问题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在开快餐店这个实际情境中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问题,并能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做好总结,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这样的教学体现了由“生活原型――数学化――运用” 的学习模式,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易于理解,知识的获得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这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由书本走向了生活,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和掌握数学。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造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重视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动手实践活动获得数学的知识,这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实践活动形式。它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既体验了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又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课堂教学而言,动手实践学习方式的过程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①学生观察一个物体或一种现象或操作某些学具;②学生在观察或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并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弥补他们在单纯的观察和操作活动的不足;③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注意操作总结。

例如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引导学生把任意一个三角形撕成三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原三角形的角),再把撕下来的三个角的顶点放在一个顶点上,相邻的两条边挨到一起,最后观察组合而成的是一个什么角,多少度,总结出你发现了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学生拼、拿、摆的方式不一样,构成的图形也不一样,但都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结果是一样,师生最后进行评比小结。这样的操作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索,自己去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调查活动,数学调查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把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高。数学调查就是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的多种形式对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某一问题进行直接的、有计划的了解和分析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社会价值,还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使知识得到升华。组织小学生开展数学调查,要恰当地布置任务,设计科学的调查记录表,对调查的方式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如:在中、高年级开展家庭收入和住房面积调查活动,同学们利用走访、调查等方式得到数据,计算出结果,填好表格,并通过此活动写出调查报告。

第4篇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目标;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150-01

一、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联系社会,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它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为资源,使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与思维训练、科技制作、科学探索、创造科技和综合能力为活动形式,无论哪一种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直接与具体事物接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

二、综合实践课对小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活动资料》是根据课程改革基本精神,突出了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组织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取直接经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活动资料》在活动形式上包含五个系列:思维训练系列,科技制作系列,科学探索系列,创造科技系列和综合能力系列。这五种活动形式,无论是哪一种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积累。这样使学生能够在直接与具体事物接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同时还能让学生直接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的基本过程、遵循了创造发明的一般规律,能够真正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提升综合实践课对小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1、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的教学中,也是提倡与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它前提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此基础上结合。而综合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的相结合则是全新意义上的结合。从内容看,“主题”是从生活、社会实际中产生的,是发生在学生生活中事情或现象。从过程看,实现“主题”规定的目标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实验操作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让学生围绕主题,去参加社会实践,到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各种感受和体验。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就是社会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形成技能,在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参与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

2、在社区体验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家庭、社会是活生生的课堂,学生自我服务内容在家庭中体现得最充分,父母的家务劳动或一技之长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家庭里的这些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其隐性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服务的过程就是能力提高、领悟劳动价值的过程,并以此达到学生关心他人,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学校围墙的束缚,走出学校建立起学校社区二位一体的综合教育园区,在服务于社会之时,不断开发社会教育资源,有利于资源共享。

3、以科技创新为依托发展探究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的。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阶段的发明创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把创造教育渗透于生活性活动之中,是一切教育根本目的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到学生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亲自体验。由于发明创造学习内容的重新整合、综合,学生在完成某一主题时,或是观察记录,或是动手实践操作、制作,或是尝试实验。在一定的意义上,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营造活动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开展的国策和能够在,如果学生仅有探究的兴趣,而缺乏探究的能力,那么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目标达成会受到影响。因此,要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在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探寻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在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探究能力发展,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钟秀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01).

第5篇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科技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高炜森(1980- ),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教务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河北 唐山 063000)李小艳(1980- ),女,河北迁安人,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河北 唐山 06300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85-02

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力量的强大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并为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搭建平台,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科技强国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全国各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目前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结合不够”。这就要求各高校通过明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营造创新教育环境等途径,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气氛日趋浓厚,科技创新活动名目繁多,如火如荼,涉及各个学科和领域,比如: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领域的兴趣,引导他们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以现有知识为基础,大胆尝试,努力创新,积极提出自己的创意,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冷静思考一下,学生在进行创新活动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不完善,创新实践体系不健全。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和高校现实条件的制约,学校一般很难设立专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构,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常常由多个部门分别负责,这就非常容易造成由于部门间的协调不力,导致学校可以利用的有限实验资源浪费,甚至创新活动的半途而废。另外,目前高校的教学中许多仍然是理论环节大于实践环节,学生缺少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2.创新活动中学生自身的问题。第一,相对于大学生的总数来说,参与到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人数相对偏少,并且许多学生参与热情不高,不少学生遇到困难、挫折就后退了,缺乏长久坚持的意志品质;第二,一部分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有捷径,长期研究费时费力,缺乏进行创新的态度和严谨的学术作风,不愿脚踏实地,潜心研究,这也是学生中常有的一种错误倾向;第三,由于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缺乏礼让合作的态度,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缺乏团队精神;第四,个别学生认为大学生搞创新实践活动纯粹是在浪费时间,认为大学最主要的事就是学习,不应该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3.指导教师投入到学生科技创新中的精力不足。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是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保障。指导教师不仅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还要在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打消学生半途而废的念头。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高校的扩招,师资力量普遍不足,有的学校师生比甚至在1︰30以下,再加上职称评定的科研要求越来越高,致使教师投入到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精力明显不足。学生虽然有很好的创意,鉴于许多教师的知识能力有限、实验器材不足以及相互协调能力不够等原因,导致学生无法实现自己的设想。

4.学校的资金和物质支持不够,活动进展缓慢。由于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质,并且有耗费了物资而没能取得成果的可能,这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来说是不容易接受的。因此,全国目前的整体状况就是少数全国重点大学,如“985”“211”大学发展形势较好,而在一般性的大学中则开展较为缓慢。

二、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

1.明确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并不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教育过程,而应融入学校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去。只有在正确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与文化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等交叉互融、协同作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我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本科教学中全面推行“三学期制”的改革,并全面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三学期制”的实施能够优化整体课程体系结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自我成长与发展、协调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得学生和教师在短学期内拥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技创新能力训练中来,大大提高了创新实践的效果。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引导作用。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基础,也是引导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最根本的渠道。学校教学管理者和授课教师要通过课堂内的教学活动,渗透科技创新理论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学校需要求各学院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明确学生培养的思路,一年级的教学重心,在于夯实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年级的教学重心,文科学生学习掌握资料检索方法以及学校网络图书馆的使用,学会利用SPSS等统计软件分析汇总各种资料和数据;而理工科学生则着重培养掌握各种研发工具的使用,如VB语言、高级编程语言以及各种大中型实验设备的使用等。三年级的教学重心,在于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以及各类创新活动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四年级教学重心,在于指导学生将具备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应用到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毕业设计的创作中去,加强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

3.将各类实验室作为校内科技创新活动的基地。实践教学是当今大学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实验室则是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根据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了给广大同学提供学习、实践、创新的平台,我校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用于实验室的建设。目前,我校经管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学院实验室被评为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除此之外,我校还拥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这些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都会参与到学生的创新活动中去,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利用,不仅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4.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和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由清华大学1996年率先在全国进行,旨在促进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提高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参与科技创新竞赛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了解民生,更充分地融入社会。我校参加的近五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近四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32项,其中国家一等奖(金奖)6项,国家二等奖(银奖)9项,国家三等奖(铜奖)21项。截至目前,共有19个学院参加到“挑战杯”竞赛中,获得省奖及以上奖励的参赛学生达到了914人次,共有218名指导教师578次参与到了指导工作中。其中47名指导教师累计获得国家级奖励94项,为我校的“挑战杯”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校园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三、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高校要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对学生严格管理、积极引导,并且需要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关心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1.加强学校的组织领导。学校应成立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对全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进行统一领导。领导小组可由学校分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党政领导作为主要负责人,成员由相关单位的负责人组成。在统一的领导下,学校的资源将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也能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整体。

2.健全相关的管理文件形成激励机制。健全相关管理文件以规范各部门职责、科技竞赛分类与等级、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标准、学生的奖励办法等。如对获得省级或更高级别竞赛奖项的学生实行创新加分制;对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成绩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以鼓励教师进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在教师进修、聘级和评优等方面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等。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积极加入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中来,投入时间和精力实施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3.重视过程。创新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合作的态度,并不能太注重创新活动最终结果。鉴于大学生知识水平有限,课业负担较重,可用于创新活动的时间不足等原因,要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都能得到很好的成果不太切合实际。尤其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中,就是要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即使学生最后项目研究失败,只要能充分总结经验教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目前一些高校过于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有功利化的倾向,这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4.加强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的联系。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不但是要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还应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目前,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内部,而在能够提供大量创新实践机会的企业中进行的则比较少。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企业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走出学校,在实际的工作场所进行创新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共享,还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革,同时也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创新成果的社会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见(教高[2007]1号)[Z].2007-07-13.

[2]刘薇,王立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9).

[3]唐铁军,谢书山,李寅甲.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

[4]徐洪珍,李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9).

[5]于淑萍.青年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18).

第6篇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提问现状及分析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提问现状

通过与小学生的谈话,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的小学生常常处于一种极少会去发现问题的心理状态,他们一般不会产生发现问题的意向。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种典型形式: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第二类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二)上述现象的原因分析

1.缺乏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小学生不敢问

有很多的小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充满好奇,他们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担心老师有定论。例如,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认识蜗牛》中,有很多小朋友观察到,蜗牛爬过后,会留下淡黄色的黏液,通过老师的介绍,小学生了解到黏液是在爬行时起到的作用。这时候,有小学生提出,这个黏液是不是还有美容的效果?冬天的时候凝固在壳口处,是否有保暖的效果?有的老师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够,直接断定学生的想法是荒诞不经的。这些学生的提问还受到了其他小学生的嘲笑,将他们的提问热情扼杀在了萌芽阶段。这种不和谐、不民主的氛围,让许多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不敢问。

2.小学生没有掌握提问的方法,不善问

很大一部分小学生是听从老师在平时鼓励他们上课要多提问的。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的思考步入状态,会设计一套更好的比赛的环节,比较学生的聪明能力和思考能力。而学生为了不让老师失望,会做出与主题沾边的问题,存在一定的“表演”成分,没有真正有疑而发,从一定程度上讲,他们不明确提问的真正目的和要求。

3.小学生未将问题意识变成习惯,没有做到常问

例如,在《我的蔬菜,我做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当中,就关于“蔬菜的义卖”这一主题让学生进行提问,竟只有两个学生举手。原来,能力较强的孩子,已经知道如何进行宣传、如何进行摊位布置、如何进行销售,对于他们而言,没有问题可问;对于班里能力相对薄弱的孩子,则对活动毫无头绪,不知道从哪里提问。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老师还是有推卸不掉的责任的。在平时教学中,因为怕学生提问浪费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或者怕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自己无法解决等,不愿、不敢让学生质疑。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不想或不会质疑,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相信“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不但要把教书育人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大胆提问,以求最后的认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这在小学低、中段阶段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与对策

(一)营造氛围,构建提问环境,让学生敢问

1.淡化师生角色,增强双边互动

小学生很多时候不敢提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威严”和“气场”而胆怯。因此我们认为,在综合实践课堂中适当地淡化师生的角色,让学生在“没有老师压力”的氛围中学习。当学生提问题时,教师默许的目光和专注的外表,都会让学生自己感到老师对他们所提问题的认可,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培养和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会增强学生的提问胆识和欲望,实现双边互动。

2.强调情境教学,联系课堂内外

小学生的思维毕竟以直觉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所以,为了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提问,需要综合实践活动中呈现形象、直观的问题场景,强调情境教学,把教学问题情景化。例如,在《我的蔬菜,我做主》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利用课余的时间,将学生带到农场,看看他们自己劳动的成果,进而引发他们关于“如何处理蔬菜”的思考,强调情境教学。

3.提倡团队竞争,把持提问动力

小学生是很喜欢竞争的,而且有很强的团队荣誉与归属意识,因此,在综合实践课堂中,根据小学生的优劣和兴趣情况,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取一个他们共同喜欢的名字,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提问纳入合作小组荣誉的考评项目,也将大大促动学生提问。

(二)掌握提问方法,让学生善问

1.教会学生找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新旧知识中找出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

2.指引学生在观察中提问

培养学生养成动静观察的习惯,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

3.指导学生在比较与联想中提问

从事物与事物之间,想到两者相识度,以及相互间的对立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因果关系。对比事物在思想上与特征上的仔细差别,确定事物本质的异同及其关系的思考方法。教师应让学生习惯于比较这两种事物的异同点,从而提出问题。例如,进行《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调查》活动时,酒店组成调查中发现,有的酒店是环保型酒店,有的则属于非环保型酒店。环保型酒店和非环保型酒店在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上有什么区别呢?只要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就可以提出很多他们的疑问。

(三)梳理问题,优化提问品质,让学生常问

1.直抒胸臆,倾泻疑惑――建立问题组

面对一个事物,小学生或许能想到很多,问到很多,教师要多引导他们把心中所想到的、所疑惑的全部说出来或列举出来,形成由许多相关问题构成的问题组。

2.尽己所能,众里寻他――形成问题串

有了问题组以后,我们已经有了很多问题,但是有些不是科学性的问题,有些问题太大,有些问题太深,都不必去研究。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这些众多的问题中寻找出适合他们自己研究的、能够解决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3.精益求精,浓墨点睛――提出核心问题

第7篇

一、全面、客观地汇总实验数据 

培养学生的数据运用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科学地汇总实验数据,这对后续的探究至关重要。数据的收集、汇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所搜集的数据是否客观真实,是否经得起质疑验证;二是所汇总的数据是否全面,有无存在误差现象。如《测量摆的快慢》一课,要求每个对比实验重复多次,如果将每个小组每一个对比实验数据都收集起来,数据变得纷繁复杂,眼花缭乱。因此,数据运用的第一步就是数据汇总:让学生计算出同一个实验多次数据的平均数,再将全班每个小组的平均数进行汇总。这样不仅让数据清晰明了,更具代表性,而且让学生掌握了一个常用的处理数据方法:计算平均数。 

二、直观、形象地分类实验数据 

在科学探究的寻求证据,得出结论阶段,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尽可能借助形象有序的符号或图表,将实验数据分类整理,以便分析数据,找到规律。《测量摆的快慢》一课的实验次数和实验数据众多,操作难度较大,几乎每个班都会出现“异常”数据。在多次教学实践后,笔者总结了“图标分类法”,先让学生观察数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表格旁做不同的记号,如表1中“”标识的数据说明摆绳越长,摆的速度越快的规律;“”标识的数据说明摆绳越长,摆的速度越慢的规律,这样的数据分类方式既形象直观,又条理清晰。 

表1: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平均值单位:秒) 

三、辩证、严谨地甄别实验数据 

面对着反映截然不同规律的几组数据,学生们的脑海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是个绝好的教育契机,能教育学生一丝不苟地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 

1.重新计算平均数 

请出现异常数据的小组将原始数据展示出来,重新计算平均数。事实证明,很多错误数据就是因为学生认为做完实验大功告成,忽视计算,计算马虎造成的。 

2.检查实验变量的控制 

对一些出现异常数据的小组,教师应提示学生在实验中是否控制好各种变量,比如怎样改变摆绳的长度?怎样保持摆锤重量、摆动幅度不变?通过检测,往往会发现到操作失误的细节,比如测量了绳子长度后才系上摆锤,实际上绳子长度减少了。或者开始实验时摆锤拉得太高,摆幅没有控制好等等。学生在检查变量控制中深刻体会到规范操作实验的重要性。 

3.再次进行实验 

重做实验时一定要有教师或其他学生在一旁仔细观察,及时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有一个小组上一节课没做完实验,下一节课继续做该实验时,换了另一根绳子,结果出现异常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甄别数据”对科学学习很重要,因为只有正确的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过程也再一次回顾了实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 

四、科学、合理地寻找规律 

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寻找正确的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有学生根据表2就肯定地得出了三个规律:1.摆锤的重量不影响摆的速度(“”标识);2.摆锤重量越大,摆的速度越慢(“”标识);3.摆锤重量增大,摆的速度越快(其余数据说明)。 

表2: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平均值单位:秒) 

单纯从数据上看,学生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如何纠正学生的偏差呢?与其牵强附会地解释,不如让学生自己感悟。于是笔者将表1与表2放在一起,请学生进行比较:“两组实验数据之间有什么区别?”学生立刻发现原来绳长与两倍摆绳的时间差别很大,而一个摆锤与两个摆锤的时间差别不大。这时,教师再让学生看着电子表,亲自感受一下3秒(绳长实验最小的差别)和0.30秒时间的差别。学生马上领悟到摆锤重量虽然增加了一倍,可对摆的快慢影响却微乎其微。所以,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那么这些微小的差别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几乎每个班的学生都能找出“计时不准确”“计数不合理”等原因,并且主动强调操作一定要规范,实验一定要细致。这是,教师适当引入“误差”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误差是实验中无法完全避免的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时一定要分清楚“真正的差别”和“误差”。可见,寻找规律时要用数据说话,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以事实数据来证明规律。 

第8篇

科学领域里有许多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只有通过科学实验现象的观察,理论才能得以总结,所以实验教学在科学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呢?下面浅谈几点体会:

一、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要想引导学生完成科学实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引导学生课上做好实验必然会盲目,条理不清晰,而且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这样,不仅会耽误时间,也会导致无法按时完成实验,甚至实验的失败,结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准备充分,就显得井然有序。如:在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中《研究磁铁》的实验,老师事先准备好各种形状的磁铁,让学生了解磁铁有各种形状,为了本节课研究的需要认识条形、环形、以及马蹄形磁铁。然后,为研究"磁铁能吸铁、磁性能传递 、不同部位磁力不同"的性质,先用一块磁铁;在研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时需要两块磁铁,老师给各小组用两个信封装好,事先安排小组长负责适时发放,不同的环节用不同的材料,这样能保证学生不但爱惜材料,而且研究的实效也高。

二、 激趣,使学生充满激情

在科学的教学中,老师应该运用科学本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情趣。同时,教师本身应该拥有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和热爱科学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因此,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也要新颖,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有兴趣浓厚教师才能很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例如《研究磁铁》我是这样导入的: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想看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想)

请看:老师把一串曲别针放在这只手上,掉了;再把它放在另一只手上,没有掉,这是为什么呢?猜猜看。"

学生兴趣立即提上来了,一下子就猜到了老师的手里握着磁铁曲别针才没掉下来。这样就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让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实验是为了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所以,为了做好实验,引导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实验的方法步骤进行。规范操作,实验操作不仅要注意程序,而且要注意动作规范化,切记随意性的动作,只有对操作规范有条不紊的进行,才能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因此,要做好实验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是很必要的。 如:我在教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中,研究改变物体的形状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是这样过渡的: 你们每个小组的桌子上也都有一块橡皮泥和一个盛着水的水槽,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使橡皮泥由沉变浮,而且就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不借助其它材料。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学生想好了,就开始交流、汇报。紧接着就根据自己小组的想法,动手实践实践看看你们的想法行不行?我又提了三点要求: 1、小组同学一起做;2、就利用老师给的器材,不借助其它任何东西; 3、保持桌面整洁、干净。要求明确了,学生就边玩边动手实践,在玩中体验到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能使橡皮泥由沉变浮。

"做"与"玩"是科学课一种教学模式。教师按照课程内容设计学生实验方案,准备好学生实践操作的材料,实验用具、实验器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去探究。学生做,教师看,教师指导,学生归纳。营造轻松愉快的实验操作课堂氛围,让学生享受学习科学的乐趣。

四、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科学课的基本理念是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我认为科学课的主要亮点就是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探索出新知识。科学课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如教五年级科学课上册《研究磁铁》一课,利用一块磁铁研究完磁铁能吸铁、磁性能传递 、不同部位磁力不同之后,需要用两块来研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时候,我出示磁极相互作用的实验要求:(屏幕出示实验要求)1、把两块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支圆形铅笔上,分别用一块磁铁的S 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S 极和N极。2、用这块磁铁的N极去接近另一块磁铁的S 极和N极,观察并记录下你的发现。3、小组讨论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 【附:磁极相互作用的实验记录单】

"磁极相互作用"实验记录单

磁极靠近 观察到的现象

S 极与S 极

N极与N极

S 极与N极

N极与S 极

第9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文科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把握教材教法、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组织调控教学活动、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方面。①即将转型为正式教师之际,文科师范生普遍表现为具备基本教育理论知识,而教学实践能力弱的特点,难以尽快有效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要求,是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加强文科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己成为当务之急。

一、影响高校文科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因素分析

1、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是影响文科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决定因素。

在基础教育改革迅速进行的形势下,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所培养的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仍然落后于基础教育改革对未来教师的要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下因素制约着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1)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目前高校文科专业专业存在,重基础教学、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不能有效地优化实践课程体系,缺乏具有层次性、渐进性、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内容,没有根据文科专业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编写实验大纲,实验教材或者其他指导实践教学的资料。

(2)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部分高校文科专业教师各自为战,为了应付差事,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多次重复采用,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无法衔接起来,无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3)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质量薄弱。在实践教学资源方面,文科专业除各门课程实践课堂课时少外,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场所大都局限在校内模拟实践教室,缺乏校外真实实践场所;在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方面,不仅缺乏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缺乏,而且实践教学没有实施的科学依据、具体内容、考核评价标准和规范要求,实践教学无从入手。

2、高校教师是影响文科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直接因素。

(1)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思想观念使许多文科专业教师忽视了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对实践教学内容往往缺乏充分论证和周密安排,不重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联系,有的甚至以搞一两次活动代替实践教学。部分文科专业教师拼命花大量功夫在课堂讲授上,忽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教师满堂灌,实践课有名无实。

(2)部分文科专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或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动手能力较弱,使实践教学的形式往往以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社会实践小分队所代替,实践教学成了少部分人的事,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实践教学。

(3)从事实践教学方面的教师较少,质量较低。长期以来,高校文科专业一直将实践教学人员当作“教辅”编制而不予重视,在将科研和教学作为主要力量的高校,使得很多教师将工作重心转向了理论教学和科研,实践教学缺乏专人管理。

3、文科师范生专业发展意识影响着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高低。

对师范生而言,其专业意识更多体现在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即他们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专业发展的对象,更是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要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②在很多时候,文科师范生模糊的专业定位、薄弱的专业发展意识严重限制了他们专业发展的动力,由此影响到其作为未来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使命,削弱了他们在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主观能动性,导致部分师范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对学校和教师安排的实践活动应付了事,缺乏实际的锻炼和操作,更没有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反思,其教学实践能力的形成无从谈起。

二、提高文科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策略

文科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既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活动组合而得以实现,也不可能通过短期的教学实训一蹴而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高校文科专业需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1)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使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成为一个要求明确、专业特点突出、针对性强的科学体系。可以通过构建“分类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大纲、评价体系,将高校文科现有课程进行科学分类,每个类别规定不同的实践教学课时进行教学管理。实践教学体系要以明确、务实的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切合准教师实际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活动体系作为保证,以健全的实习基地建设为保障,发挥各方智慧,为确立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2)加强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通过指导教师在对文科师范生教学设计有效示范基础上给予指导并逐步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开展以内省为取向的实践技能训练评价,针对教学训练中的问题与师范生展开对话,探寻他们挖掘及设计教学的思路,启发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并共同协商改进的办法和措施,使师范生在对问题不断修正过程中获得顿悟和提高。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管理与指导,将使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富目的性、系统性和层次性。

(3)提高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质量。通过创建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等活动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使实践教学成绩的评估应力求全方位、客观、准确,管理过程既要长期宏观计划,又要具体安排。文科各专业应整体把握实践教学的比例、内容,制定教学目标,督促检查各阶段的实践教学成绩考核,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提高高校文科专业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文科专业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同性。

只有高校文科专业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教育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才能切实改革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强化实践教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育理念。③为此,学校应加强引导,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师首先在思想上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同度,认识到教师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能主动更新知识结构,强化实践能力的锻炼,善于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并有效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2)提高文科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一方面改革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大幅度减少教师课堂理论课的教授时数,大幅度增加接近实战的各种模拟训练,增加专业实习和课程实习。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实练环境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感悟;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把素质好又有培养前途且乐于献身高等教育的青年教师,优先送到实训基地或企业实践锻炼,使其在学识和实践方面有所提高。通过有针对性地培养训练,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水平。

(3)加强师范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在引进教师时,尽可能将那些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项目实践能力,集理论、实践和项目经验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吸收到教学队伍中;也可选用中小学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并且有较高研究水平的教师来担任师范院校的教师,另一方面积极为实践教学的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改善和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待遇,使实践教学教师的岗位成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岗位,量化实践教学教师业务考核指标并与待遇挂钩,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实践教学队伍。

3、切实加强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文科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意识。

一方面,高校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师范生观摩大量的高水平的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同时,在校内组织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活动和竞赛,如说课比赛、课堂教学比武、演讲、朗诵等比赛活动,使更多的学生踊跃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

另一方面,教师教育工作者也要意识到,单纯依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并不能有效实现文科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认同,只有激发其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才会调动文科师范生自主发展教学实践能力的内在动力。④为此,高校教师可在如下方面对文科师范生专业意识的形成做出努力:其一,对文科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抱有较高预期,较高预期会促使文科师范生学习具有目标感,并在不断进步中坚定对所从事专业的信念;其二,将理论教学与文科师范生的自我反思相结合,可以在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实行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模式,通过反思自我,总结思考,写教学日志,与学生或同事进行交流对话来探讨自己的优缺点等方式来进行。二者的结合将使文科师范生对所从事专业产生明确的定位,并就如何实现该目标做出具体的规划;其三,开展高效的有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实习机制、增加教育实习时数、开展教学技能训练、有助于文科师范生对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断进行肯定和接纳,使他们在感受到自我价值存在的同时,树立积极的专业自我。

参考文献:

①程成,雷体南,周春阳.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与对策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2)

②王先荣,高向东.师范生反思性专业发展模式探析[J].江苏高教,2010,(4)

第10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要养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历史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着眼点应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

(1)组织学习活动能力,包括能确定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考核学习效果等四项基本能力。它反映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和把这种认识运用于组织自己独立学习的实践,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阅读能力,包括能自己看书,学会全面阅读,初步熟悉资料,抓住书本中主要内容;能从教材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能对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

(3)搜集和使用资料能力,包括:通过目录、图书、索引、手册选择参考书;使用参考书和参考资料;根据问题搜集资料,能根据需要对资料进行分类,能用资料论证或阐述自己观点等能力。这是适应终身教育体制的关键性能力,将使他们终身受用。

二、构建自主学习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历史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是教师经过适当设计、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条件,不断进行引导,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经历一次再发现的过程。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这样一套教学模式:步骤一、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以便对历史内容有所了解,但对阅读速度有适当要求。步骤二、利用各种手段放映一些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音像资料,以提高学生兴趣,增加他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步骤三、提出若干问题,分为A类题与B类题。A类题是基础知识,B类题是提高题,包括挖深及有前后联系的题目。由学生自己完成,其间,教师加强巡视指导,同时强调学生的协作互助,最好四人一组。步骤四、由学生向老师提问(包括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和新发现的问题),再由教师引导全班一起解决。步骤五、小结和组织测评。本环节是巩固教学目标,评价教学达成,补尝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般可通过出示一些有信度和效度的检测题来完成,教师可调查检测结果,要善于归纳学生学习的疏漏和思维偏差,针对性地讲评,以达到补偿教学目的。在课外,布置一些探究性课题,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分头搜集有关资料,再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论证,最后由小组展示成果。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为了寻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笔者边实践边摸索,主要采取如下策略:

1.留有学生思维时空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在多“思”上,它是发展性的思维活动,教师把问题提出后,应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不要为了追求教学模式的完整,使学生的参与活动走过场,应采取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思在前听在后的方法。

如在教学初中《英国对的侵略活动》时,教材史实比较枯燥,教师一般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充分体现出来。教学时我首先提出问题:英国是如何侵略我国地区的?为什么的北洋军阀政府对待外蒙和问题上采取不同的立场?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在学生阅读课文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针对第二问踊跃发言,发散思维,提出个人见解,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最后教师小结。这样给学生思维时空,充分展示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参与落到实处。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主要取决于中下学生的参与程度,在一个班里,学生内在潜能、学业水平和自主参与程度不尽相同,但都有可能学到这种或那种本领,取得成绩。教师应保护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他们是否会从历史角度思考问题,按照不同的教学环节,注意学习信息反馈,并给予他们积极而善意的帮助,增加他们参与的次数和程度,使每一个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都获得一种学习成功的体验和满足,增添对自己才智认可的愉悦感和投入学习的热情。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必须是教师在明确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突出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依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认知基础,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几点思考

1.必须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历史课灌输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摈弃一切华而不实的形式,切实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执教的最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备课和执教过程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真正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具备的思想素质,智力能力,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为新时代培养新型人才,就要充分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为其今后发展做准备,这样才能不负时代赋予我们新一代教师的历史使命。

2.不能滥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真正体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服务。对不同知识点,不同教学要求适当地运用且不能忽略使用的目的,以追求最佳的使用效果,切不可为造成课堂表面的热闹,为用而用而忽视了受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发展需求。

第11篇

关键词:儿童文学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儿童文学课程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儿童文学基础知识,掌握阅读、鉴赏、分析、评价古今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创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儿童文学课程是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相结合的课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将从事小学教师、培训学校教师等工作。小学语文教材共选作品约400篇,其中儿童诗歌(含儿童古诗)约68篇,童话寓言约66篇,儿童散文约88篇,儿童故事(含神话、传说)约92篇,儿童科普文艺约19篇。上述作品约占小学语文课文总数的80%以上。所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儿童文学教学和讲授能力。因此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才能为学生走上未来的教学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强儿童文学理论知识学习,广泛阅读儿童文学经典作品

儿童文学课程内容包括儿童文学相关理论知识、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戏剧、图画书儿童影视文学等。该课程理论知识涵盖较广,且有一定深度,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可观看儿童文学相关视频,观看儿歌表演视频,直观了解儿歌内容和形式;观看儿童诗朗诵视频,欣赏优秀儿童诗作;观看儿童戏剧视频,形象具体地感受儿童戏剧的魅力等等。采用表演等形式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高职儿童文学课程培养学生掌握阅读、鉴赏、分析、评价古今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提高学生鉴赏、分析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唯一办法就是阅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学生必须在学习儿童文学理论的同时,大量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为激励学生阅读并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可采用读书交流分享会的形式。结合儿童文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作品,选取张天冀《大林和小林》、叶圣陶《稻草人》、洪汛涛《神笔马良》、郑渊洁《皮皮鲁传》、严文井《严文井童话选》、柯洛迪(意)《木偶奇遇记》、伊索(希腊)《伊索寓言》、黑柳彻子(日)《窗边的小豆豆》、刘易斯(英)《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法布尔(法)《昆虫记》等中外有代表性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写一部书的读书心得,也可写多部书的读书心得。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从教工作极有好处。

二.开展多种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高职儿童文学课程在完成理论知识讲授和广泛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同时,必须加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通过“做中学、做中教”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结合具体理论知识讲授,可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

(一)儿歌创编表演

根据教材内容,第四章儿歌的学习,我们可以采用儿歌创编表演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儿歌理论知识学习后,教师下达儿歌创编表演的具体要求。具体要求包括学生五人一组,以组为单位完成儿歌创编表演,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每组学生創编五首儿歌,五首儿歌其中两首为拼音、识字教学服务,另外三首必须表现卫生、环保、文明礼貌这三个主题。儿歌创编内容与小学教育专业紧密结合。儿歌形式自主决定,可以从摇篮曲、数数歌、游戏歌、问答歌、谜语歌、连锁调、绕口令、颠倒歌等形式中根据内容自主选择。表演的要求包括各组学生必须运用多媒体辅助儿歌表演,如制作PPT、播放音频、视频配合儿歌表演。可以通过钢琴伴奏、舞蹈等形式表演儿歌。五首儿歌中必须有一首儿歌表演同时,要配合绘画的形式进行展示。表演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将弹琴、唱歌、跳舞、课件制作、绘画等职业技能融入儿歌创编表演中,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儿歌创编表演这一实践训练内容的设计,既培养学生的儿歌创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艺术表演能力、电脑应用能力、舞台设计能力等,更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学生自己创编表演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儿童诗朗诵

根据教材内容,第五章儿童诗的学习,我们可以采用儿童诗朗诵的教学模式。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儿童诗具有真率高洁的情感,丰富奇妙的想象,精粹流畅的语言,童稚优美的意境。而儿童诗的这些特征只有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并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完成理论学习后,观看儿童诗朗诵视频,学习儿童诗朗诵技巧。然后教师下达儿童诗朗诵的具体要求。具体要求包括学生5人一组,以组为单位完成儿童诗朗诵。选材要求,可自选小学语文教材中优秀儿童诗歌也可以自己创编儿童诗(200字以上)。要求从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儿童诗,就是要贴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让学生通过选材了解小学语文教材相关内容。朗诵要求,脱稿、普通话标准,语句流畅自然,能展现诗歌的音乐美,抒发真挚情感。对朗诵的要求也是符合对小学教师语言表现力的要求。做为未来的小学教师,学生必须具备有感情地朗读、朗诵文学作品的能力。形式要求,各组学生必须运用多媒体辅助儿童诗朗诵,如制作PPT、播放音频、视频配合儿童诗朗诵。具体朗诵形式不限,也可以辅以唱歌、舞蹈、情景剧等形式进行儿童诗朗诵。

儿童诗朗诵这一实践训练内容的设计,十分贴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儿童诗朗诵不仅培养学生朗诵诗歌的能力,创新表演形式的要求也加强了学生PPT制作、唱歌、跳舞、表演等职业技能训练。而除了做为表演者学生能力得到舞台展示的锻炼,作为观众也能力在观看儿童诗朗诵的同时,增加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的欣赏和了解。

(三)讲故事训练

根据教材内容,第八章儿童故事的学习,我们让学生进行讲故事训练。在我国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达到了85%以上,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为6一12岁。只有生动有趣地讲解,才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讲故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胜任未来的工作至关重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讲故事的能力。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观看儿童故事视频,学习掌握讲故事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讲故事。向学生下达讲故事的具体要求。具体要求包括,选材,从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儿童故事(600字左右)。人员要求,3人一组,分工合作。表演要求,脱稿,普通话标准、流畅,声情并貌、表现力强。形式要求,必须运用多媒体(音频、视频、PPT等)辅助讲故事,必须制作头饰、服装、道具等辅助表演。

讲故事这一实践训练内容的设计,学生通过准备故事,制作头饰、道具,制作PPT等,训练学生讲故事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儿童剧表演

根据教材内容第六章童话和第十一章儿童戏剧,我们采用儿童剧表演的教学模式。儿童戏剧以舞台表演为主,是一种融合了文学、语言、美术、舞蹈、音乐、服装、灯光等其他各种艺术类型的综合艺术。儿童戏剧的学了欣赏儿童戏剧剧本外,就是进行戏剧表演,通过表演的形式来掌握儿童戏剧的特征及对儿童的意义。学生完成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后,上网观看优秀儿童戏剧《马兰花》。课上教师根据童话剧《马兰花》讲解儿童戏剧的特征及表演的具体要求。一部完整的儿童剧表演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我们给学生五周的准备排练时间,并制定排练计划,学生按计划完成任务。第一周自由组队,选举队长,確定组名。第二周选定剧目,创编改编剧本。第三周确定人员分工。第四、五周儿童剧排练。第六、七周汇报表演。教师按排练计划检查学生的排练进度。第一周学生将分组情况上报课代表同学,教师授权课代表为云班课助教,课代表同学通过蓝墨云班将儿童剧表演小组分好,并标注组名,备注队长。第二周,学生选定并修改完剧本,将剧本以word文档的形式上传班课,教师审阅。第三周,学生将人员分工名单上传班课,教师审阅。第四、五周学生上传排练照片,以监督学生排练进程。

儿童剧表演具体要求,人员要求13人一组,选定组长,确定组名。剧本要求选材范围童话剧、课本剧(小学到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字数3500-4000字。表演要求脱稿表演,声情并茂;运用多媒体(PPT、视频、音频)辅助儿童剧表演;服装、道具、配乐等可根据剧情、人物自行准备;排练时需练习上场、下场,台上走位,避免背台;表演要熟练、连贯性强;充分发挥想象力,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表演(唱歌、跳舞、互动等)。

儿童剧表演这一实践训练内容是学生需要看重准备的内容。剧本的搜集、整理、修改、创编,锻炼了学生的儿童文学写作能力。儿童剧的排练、表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道具、服装、灯光、音响等准备,让学生将所学的音乐、美术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每组十几个人的统筹安排,协同配合,也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评价多元化,激励学生实践能力训练

国外研究学者早已提出:“评价的最重要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儿童文学课程考查方式是理论加实践。即卷面理论知识考试60%+平时实践能力训练40%=期末总成绩。我们把实践训练教学中开展的儿歌创编表演、儿童诗朗诵、讲故事、儿童剧表演全部量化为平时实践能力训练成绩。具体项目成绩所占比重为平时实践能力训练成绩=儿歌创编表演25%+儿童诗朗诵25%+讲故事20%+儿童剧30%。教学评价内容涵盖了儿童文学课程实践训练的全部内容,不仅实现了评价内容多元化,更激励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

参考文献 

[1]杨海明.关于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第2010(8). 

第12篇

一、摘要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生科学能力的形成,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是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的,这需要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的通过讲授得到。我们以研究性学习为依托,通过“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调查问卷,指导学生的探究方法”“分析归纳,规范学生的探究思路”“ 交流反思,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总之,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经常会有异于常人的发现。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抓住关键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广的平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关键词

科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重要的基本的科学概念并认识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还要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合作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更要使学生获得善于思考、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并根据研究所或事实证据作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的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三、正文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引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中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以我们一年来的进行的共享单车的研究为例。

(一)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自共享单车2017年3月开始在我市投放以来,小黄车、小橙车……短短几个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城市的街道上。共享单车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却也逐步侵蚀了我们的学生。发现了这种现象之后,我和贾芸老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可自小黄车在我市普及以来,小学生手动破解小黄车、骑行玩耍,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交通法的每个字都是用血写成的,交通法写的明明白白,不满12岁不让骑自行车上路,可是小学生无知,家长无视,学校无育。所以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共享单车”——对儿童的诱惑及交通安全在我校学生心中的影响,探究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情况,发现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破解骑行小黄车的现象,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该研究旨在提高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并引起学校和家庭对小学生交通安全的进一步重视。

(二)调查问卷,指导学生的探究方法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分析,我们的研究时间从2017年8月开始一直到现在。

我校三—六年级学生、家长及教师都成了我们的研究对象,我和贾芸老师带领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第一手资料的采集,之后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整理。

我们的研究过程是这样的:

2017年8月28日——8月30日 全体研究成员确立课题:“我和共享单车的约会”——对儿童的诱惑及交通安全在我校学生心中的影响之探究

2017年9月1日——9月15日全体研究成员确定研究内容以及问卷调查表的研制

2017年9月18日——9月22日 周翊轩、李家樹两名成员分别对三年级的25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访问

2017年9月18日——9月22日 倪靖超、安柯曈两名成员分别对四年级的25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访问

2017年9月18日——9月22日 倪靖超、安柯曈两名成员分别对五年级的25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访问

2017年9月18日——9月22日 鲁奇锐、王文昕两名成员分别对六年级的25名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访问

2017年10月9日——10月13日鲁奇锐、王文昕两名成员分别对我校的20名老师进行问卷调查访问

2017年10月18日——10月25日 安柯曈、鲁奇锐、王文昕 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采用定量分析

2017年10月30日——11月30日 全班研究成员观察并搜集生活中12岁以下儿童骑行自行车和不文明骑行共享单车的现象并查找相关的交通事故新闻等资料。

2017年11月30日——12月29日 学生根据观察并搜集的资料制作安全知识我知道的手抄报。

2018年1月10日 由鲁奇锐、王文昕两位学生和不同年级的学生签下12岁以下儿童不骑单车上路的承诺书。

(三)分析归纳,规范学生的探究思路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我们和学生一起分析,得出如下调查结论:

(一)小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本次调查回收调查问卷学生版共91份。

调查显示,有11%的学生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未满12周岁不能在道路上骑行单车的法规。有24.2%的学生称他们单独在道路上骑行过单车。25.3%的学生称家长没有给他们普及过道路安全法规。高达72.5%的学生不知道未满12周岁骑车上路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遇到危险时的应急处理方法。这些数据显示,我们的小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序号

选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例

1

不知道12岁以下不能骑行单车上路

10

11%

2

自己骑过单车上路

22

24.2%

3

父母没有普及过交通安全知识

23

25.3%

4

不知道骑行单车的安全隐患及应急处理办法

66

72.5%

(二)小学生破解骑行小黄车屡见不鲜

调查显示,在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中,有34.1%的学生是无人接送自己上下学的,这部分学生是破解骑行小黄车的高危人群。24.2%的学生认为小黄车很好玩,是他们玩耍嬉闹的工具。86.8%的学生见过小学生手动破解小黄车,此类现象在小学生中广泛存在,由此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有70.3%的学生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过12岁以下孩子破解骑行共享单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案例。虽然有74.7%的学生在小黄车上看到过“未满12周岁禁止骑车”的标志,但仍有31.9%的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骑过小黄车。

大部分小学生都知道未满12周岁禁止骑行小黄车,但仍有很多小学生手动破解小黄车骑行上路,相互效仿。小黄车的破解方法也一直在小学生之间流传。

序号

选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例

1

无人接送上下学

31

34.1%

2

认为小黄车是玩具

22

24.2%

3

在父母带领下骑过小黄车

29

31.9%

4

在共享单车上看到过警示语

68

74.7%

5

新闻报道上看过12岁以下骑行事故

64

70.3%

6

见过小学生破解小黄车

79

86.8%

(三)家长安全意识不足

本次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家长版88份。

调查显示,87.5%的家长给孩子普及过道路安全知识,这一比例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但仍有11.4%的家长不知道,即使有家长的陪同,12周岁以下的孩子骑行上路也是违反交通法规的。本次调查,有33%的家长称他们陪同孩子骑行过共享单车。据了解,那些能骑着共享单车上路的儿童,大多也是拿着家长的手机扫码开锁骑车,甚至在孩子之间,还流传着“解锁秘技”,比如,开锁只需要密码的ofo共享单车,“只要记住密码,平时把车停在稍微偏僻的角落,第二天找到再骑,不用妈妈的手机也可以”。所以对家长的交通安全宣教也有待加强。

序号

选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例

1

给孩子普及过道路安全知识

77

87.5%

2

陪同孩子骑行过共享单车

29

33%

3

不知道家长陪同12岁以下孩子骑行也是违反交通法规的

10

11.4%

(四)老师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仍需加强

本次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教师版20份。90%的老师给学生普及过道路安全知识,90%的老师见到学生骑行小黄车会及时制止。仍有10%的老师对学生的交通安全宣教仍需加强。儿童的交通安全不应只靠家长的监管,教师更应承担起此种责任,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渗透交通安全知识,开展安全常识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

序号

选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例

1

给学生普及过道路安全知识

18

90%

2

见到学生骑行小黄车会阻止

18

90%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一起制定了改善措施:

(一)家长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加强监管

家长认为3——6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所以在安全方面比较容易忽视。而往往12岁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很多时候更喜欢张扬自我,耍酷耍炫,很少有孩子能像成年人一样稳稳的沿着路边骑。因此,父母一定不要让孩子独自骑共享单车,加强安全监管。

(二)教师应组织多种活动提高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1、组织全班学生观察并搜集生活中12岁以下儿童骑行自行车和不文明骑行共享单车的现象并查找相关的交通事故新闻等资料。

2、学生根据观察并搜集的资料制作安全知识我知道的手抄报。

3、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普及,讨论小学生骑行单车上路的安全隐患,承诺“拒绝小黄车的诱惑,远离小黄车”。

(三)加强社会监管

法律规定12岁以下儿童禁止骑单车上路,因此市面上的共享单车都没有向12岁以下的儿童开放使用权限,共享单车在用户注册条例中明确提到了不允许12岁以下小孩使用单车,而目前仍存在大量问题。

1、由于部分家长安全意识的缺失,孩子利用父母账号租用共享单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运营部门应及时完善此管理漏洞。

2、社会各级部门应向学生们宣传未满12岁骑车上路的危害,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四)交流反思,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结束后,我们专门开展了一次总结交流活动,对此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整个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加各项准备活动,分工协作,热情参与,用心分析。通过这次研究学习,我们小组成员的学习目标性更强了,激发我们的创造精神,增强我们的主体意识,陶冶了我们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能力上,我们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体验科学研究、学会人际交往,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会、会学的学习状态,我们还要乐学、好学。

我们这次的研究性学习还要感谢三至六年级学生的主动参与、辅导老师和我们家长的大力支持。他们的帮助给了我们研究的动力。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辅导老师主动协调,家长从旁协助,尽可能减少我们的压力。我们小组之间相互了解、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和支持。最终研究结果得到辅导老师的肯定。

第13篇

一、活动是张扬个性、体现创新的媒体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的张扬不可能完全相同,由此便产生了不同的特点,这便是个性。活动便是使个性外显的一种方式,有个性才可能有创造。就这点来说,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将“钥匙”交给学生,创造性地教,要解放儿童,让儿童创造性地学。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课堂,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在活动中,我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拓展思维的空间和思维发散的可能性,为学生创设自然放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多维度地思考问题,同中求异,异中求优。在活动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创造性,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书本,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去解决实际问题。

二、活动是开放的天地、实践的场所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这一教学理念是针对长期以来的封闭性教学而提出的,其实质是强调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行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只有采用开放性的数学活动,才可以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再发现问题……”的开放性教学过程。因此, 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应把自我发展的空间交给学生,使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形成自由开放、整体发展的机制,力求使数学活动课成为问题解决的“汇报课”,解决问题的“研究课”,学习动力的“激励课”,知识用于实践的“指导课”。

1、体现活动的开放性,促进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的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单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在开放性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尽可能的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潜在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时,我设计了“为我们的学校设计合理布局图”的实践活动,在教学生初步学会辨认东南西北方位,并会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以后,问学生:你们想成为一名规划设计师吗?请每个小组拿出一张学校平面图和“教学楼”、“操场”、“实验楼”、“厕所”、的图形,请你们想一想,学校的这些设施建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布局?再说说这些设施的方位。由于活动问题的开放,学生们的设计也五花八门,而且非常富有实践性和创造性。

2、突出活动的实践性,培养实践能力

新课程是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例如:教学“体和体积”的概念,教师在一个盛有水的正方体缸里放入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学生观察到水面上升了,这样学生就直观地理解了物体具有占据空间这一特征。然后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观察体验,悟出了圆柱形铁块的大小与上升水的体积有关,它们是相等的。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角度得出计算液体体积的多种方法。由于学生对认识客体的考察没有脱离实践,因此对“体”这种概念的认识就比较深刻,而不是空洞无物的,在认识“体”这一概念以后,学生能主动借助与固体的体积去研究液体的体积。这种对未知事物进行主动探索的愿望及能力在实践中诱发出来,并得到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去了解认识新奇未知的事物,探索不同事物的关系,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真正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当学生领悟到实践的价值时,就会自觉地萌发出再创造的动力,这样循环往复进行下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也会不断发展。

第14篇

目前,我国中小学主要是采用班级授课制,几十个学生面对教师正襟危坐。老师课前精心编拟了一个反映教学思路的教案或“板书提纲”,课堂上教师紧紧抓住这个“纲”绳,牵着学生的鼻子,亦步亦趋。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教师展示事先设计好的教案,而大多数学生则成了“观众”,课堂变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特别是赛课、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这种现象尤为严重。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避免学生“节外生枝”,往往设计的是一些领域小、解答距离短、缺乏思维强度的问题。自觉不自觉地回避矛盾,掩盖学习过程中应有的矛盾和思维碰撞,扼杀了鲜活的学情。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更无缘得到教师的表扬和激励。教师包办代替、简单粗暴地否定,破坏了学生探索的乐趣,思维处于消极或停滞状态。久而久之,使学生变得谨小慎微,懒于动脑动手,疏于尝试,导致性格锁闭,天性泯灭,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

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仅举一例,就是在班级授课制中实行“小班化”教学。这里的小班化教学,是指把几十个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4个、6个或8个人一组),小组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老师提出问题,交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合作解决,然后再由小组推荐一个学生汇报学习讨论的情况,这样一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既有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否则,在几十个学生组成的班级里,有的学生(特别是中、后进生)也许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连一次公开发言的机会都难以得到。这种“小班化”教学,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的创造能力自然而然得到萌发。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顺序和方法,激发学生探索情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学习就是一种快乐;当学习成为一种快乐时,学习就是一种享受。积极的心态是潜能永恒的开拓者和催化剂,教育的理想就是使所有的学生成为幸福的人。学生是探索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点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大胆尝试,要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运用迁移规律,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在课堂上掰开、揉碎、深挖细掘、讲深讲透,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明白,他们养成一种惰性,实际上降低了思维的层次和价值,久而久之,他们不愿去思考,也思考不出什么!小学生的感情容易受到感染,当受到某种气氛的感染时,就能爆发出相应的情感。根据这一点,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老师要着力创设情景,让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时空,激发他们探索情趣,养成探索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激活学生思维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上。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是还末找到教好他的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我们坚信:只有差异,没有后进生。爱默森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爱护学生,表现在教师欣赏的眼光、称赞的话语、亲热的手势,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更多的投入。特别是对学生提出自己事先末预料的一时又无法解答的问题要敢于说“不知道”,并希望和学生一起共同去解决。老师对自己的错误要勇于承认,不怕丢面子。

教师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进入无拘无束的状态。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课堂上才会出现脱口而出、精彩绝伦的答问词句。

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应和其他各学科教师一起,和谐整合,同心协力,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做到心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在教学活动中随机诱导,及时调整,有机渗透,埋在孩子心灵深处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发芽,开出灿烂的创新之花,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第15篇

关键词:工科院校;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地方工科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任务。如何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构建与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创新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是当前地方工科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辽宁工业大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主要教学环节中渗透工程教育思想,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建立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

一、建立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即包括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主要环节加强学生能力培养,也包括课外创新教育体系建设。要重点解决好学生受益面问题,使大多数学生在创新教育中受益,并形成长效机制。

1.重要基础课的创新教育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机械制图、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的重要基础课。针对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学生受益面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基础课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竞赛活动可采取理论分析、实验操作、设计研究等模式,面向已修完相关课程的本科生,每年由学校统一组织,作为校级竞赛每年定期开展。表1列出的是我校针对基础课开展的科技竞赛活动,参加人数每年达8000多人次。

2.各院系及校级创新机制

建立学院层面的大学生创新活动机制,其主要内容就是在每个专业开展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每个专业至少要确定一个科技竞赛项目,每年组织一次竞赛活动,形成长效机制。表2列出的是我校部分学院开展的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我校每年举办校院两级科技竞赛20余项,每年参赛人数超过10000人次。同时,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较高层次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把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成绩,在职称评定及岗位聘任时列为加分指标。围绕大学数学建模竞赛、机械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省级以上大赛,开展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

通过开展多层面的、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为学生搭建了科技创新平台,为学生进入实验室创造了条件,实验室教学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受到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3.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计划

学校以立项的方式资助大学生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目的是使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较早地进入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研究,提高大学生创新的水平。立项范围应包括发明、创作、设计类项目,应用性、创新性研究类项目,社会调研项目等。该项培养计划与本科生专业导师制相结合,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等工作。

我校把实施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计划作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于2010年首期立项资助了100个项目,并制订了项目管理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考试方法改革

考试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考试方法改革的核心是摒弃简单的、只用一次期末闭卷考试评价学生的办法,推行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模式,使问题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得以贯彻,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2005年我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考试方法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行考试方法改革。除了部分重要基础课采用“平时+期中+期末”的模式以外,专业课要根据课程性质采用不同的考试模式。比如:工程设计性较强的课程采用“笔试+设计性题目”模式;计算机语言类课程采用“平时+上机测试+笔试”模式: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经管类等课程采用“课程论文+答辩”模式;艺术类课程采用“平时+作品设计+方案评析”模式;等等。

目前,已有135门专业课实施了考试方法改革,超过专业课总数的60%。通过考试方法改革,实现了“三个转变”,即考试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试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通过考试方法改革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突出综合能力培养,改变了学生平时不用功以及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

5.加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一是提高课程设计质量。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课程设计重视不够,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校的做法是重新制订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实行课程设计教学检查和评估制度,把课程设计教学评估作为常态化的校内评估项目之一,每学期进行一次。通过改进和加强课程设计的选题、指导、成绩考核等环节,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使学生受到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的训练和提高。

二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学生容易受到就业影响的大环境下,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已越来越成为各高校的共识。我校通过实行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制度、二次答辩制度、内外审制度等措施,对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指导教师资格、选题、开题、实习与实验、教师指导、撰写论文、答辩及论文质量等主要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充分发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三是重视实习教学,加强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学校建立了实习教学评估制度和实习教学日常检查制度,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同时,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已建成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80个。

二、保障机制

1.本科生专业导师制

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是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措施。目的是充分发挥教师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及早参加科研及工程实践活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专业导师的主要任务一是指导学生专业学习;二是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各种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如参

加导师的项目研究或“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三是指导学生开展工程与社会实践活动。

专业导师也可以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与项目相关的毕业设计任务。本科生在完成两学年的基础阶段学习后,学习成绩优良或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可申请参加相应导师的课题组。目前,我校已有263位教师担任本科生专业导师,在校生中有1117人参与导师课题组。学校制订了本科生专业导师考核办法,定期对本科生导师工作进行考核。本科生专业导师制的实施对于帮助学生完成专业阶段的学习任务,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2.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学分

一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必须遵循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我校把制订专业培养方案作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头等大事,每四年修订一次。新修订的专业培养方案在实践环节设计上,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保证工科各专业实践环节占教学计划总学分的30%以上,同时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工程实践训练环节,突出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二是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创新学分。我校自2002级学生起,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培养方案,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创新学分,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2个创新学分才能毕业。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活动、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及院系结合专业特点组织的创新教育活动等途径获得创新学分。

3.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考核机制

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实现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特别是工科院校,应把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应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与考核机制,建立包括青年教师进实验室制度、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竞赛制度在内的一系列保障制度和措施。

(1)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竞赛制度。举办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竞赛,是我校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通过竞赛调动广大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项竞赛每年举办一次,要求40岁以下的专业课教师都要参加。竞赛题目要求是与本科教学密切相关的基础性、综合性题目,主要考核作为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评审专家组由企业界专家和校内专家共同组成。同其他教学大赛一样,学校将教师参加专业综合能力竞赛获奖列为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的指标之一。竞赛在校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得到了广大教师和企业界的广泛赞誉。

(2)教师到企业工程实践制度。为了提高中青年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规定年龄40岁以下且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都要参加相应专业的企业实践,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学校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并设立专项基金。到企业实践的教师要进入企业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及经营管理等部门参与相应的工作。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并考核合格,将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