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课堂的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7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并深入学校及课堂。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局域网和互联网等)越来越多地对课堂教学产生着重大影响,使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正悄悄地发生改变。如何使日趋成熟的信息技术与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使之产生最大的收益,这是当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难题。在此,笔者结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做了一些尝试,认为:只有在构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凸显信息技术的三性,推进语文课程改革,才能实现有效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我国面向未来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既有着密切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就是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各个学科中都要积极利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进行教学。
一 实现语文高效课堂,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交互性
第一,对于教师而言,交互性的发挥主要是在教学过程的备讲辅改考等教学环节上。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之一的网络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网络的成熟与使用,使不少教师正在悄悄地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师的备课不再是传统的“写”教案,而是从各种信息媒体(互联网、电视、报刊等)上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丰富教材内容,然后分类放入资源库中,在教学策略的层次上将教学资源进行重组,以备上课使用。还有些教师干脆直接从网络上下载教案、课件、试卷等,或者让网友直接传输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这些方便快捷的方法大大地节约了传统备课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让教师从一些简单机械甚至单调的、传统的、抄写式的备课中解放出来,教师可以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监测中去。有些地方还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根据本周的教学重点、难点,对各种信息的使用加以共同研究,达成共识。集体备课体现了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为实现高效语文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对于学生而言,交互性的发挥主要体现在学生和计算机的互动上。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转变。科学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或知识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其基本模式或流程为:面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学习者产生困惑、问题或兴趣,调用自己的身心器官和已有知识结构,强化与他人、社会、整个世界的相互作用,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和经验。
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并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而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充分利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间的互助、讨论、评价,学生们自主的搜寻资料、分类整理、测评练习等,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一些农村中学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不能够让学生上机查找所需的资料;或者由于生多机少的矛盾,不能让其充分利用;还有的由于思想的保守,只看到网络对学生的不利影响,就干脆禁止学生使用,这些也削弱了信息技术交互性的发挥。
二 实现语文高效课堂,要注意信息技术刺激的多样性
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学习的1.0%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0%是通过听觉,83%是通过视觉。可以看出,人类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是其获得所有信息的94%。现在由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将以文字为单一载体的信息呈现方式变为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综合呈现,为语文教学营造了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现多元化的情境,非常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更符合人们学习的规律。利用信息技术的播放录音功能,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小说戏剧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声音功能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在诗歌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声音再现诗歌的音乐美,强调学生的听觉效果,把诗歌的情感融入到声音中去,从而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散文的教学中,音画配合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散文的语音美和情感美。
三 实现语文高效课堂,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网络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动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动和发展”。
网络化是信息技术的特点,网络教学是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组织形式的又一特点。信息技术的网络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有利于建立一种开放型的教学环境。网络教学一般有局域网和互联网两种,如目前各个学校建成的校园网,就是属于局域网,而互联网是涉及整个世界的网络。多媒体教学网络的建成将是对传统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的冲击和革新,使教学从传统的密集型课堂教学走向个别化、分散化、家庭化和社会化。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有形的教室中,教师讲课面对的学生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班级,既可包容传统的教学单位,也可能包容更大或更小的教学单位,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得到了无形扩展和延伸。学生学习的也不再是课本的知识,不再局限于听自己班上的教师讲课,还可以从外校名校的教师身上得到指点,课内和课外也融合为一体,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技术的网络性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和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提高。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时代在变化,语文课程势必要更新。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三大特性,才能让语文课程永葆青春与活力,永远立于时代的前端,才能实现高效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埔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法[J].课程.教材.教法,1996(10)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38-01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栋梁之才,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教学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有机整合。新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课堂教学的实质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对于高效课堂的理解,是建立在有限时间和高效率学习基础上的,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好的学习效果,将课堂的学习成果最大化。“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在效率和效益上,即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容量范畴下,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教育影响,不仅完成有限的课堂任务,同时对学生自身的品质进行了培养和锻炼。”高效课堂把时间、教学任务和学习效果进行了统一融合,用最少的教学资源消耗,完成最大的教学收益,以最自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最高质量的学习效用,让学生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达成已有教学目标的同时,通过师生之间愉快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价值观、认知态度、道德品质、个人能力等进行进一步的锻炼。
一、明确高效课堂的特点
(一)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学习为根本
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即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坚持,要保证高效课堂的乐趣性,学生需要的是快乐学习。
(二)平等对待学生,保证人人学、人人会
高效课堂的另一大特点便是更富有公平性。高效课堂坚持的是差异教学,而不是差生歧视,在高效课堂上没有歧视,没有好坏学生的区分,在高效课堂上只存在着学习差异,存在着学习能力的高低不同。教师会带领班级的学生一方面拉近差距,一方面发挥不同学生特点的“亮光”。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能者多学,勤者补拙,不让学生有掉队的现象发生。
(三)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高效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大转变,以往教师的训斥在这里不会见到,以往的苦学在这里也见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对立的,老师放下了师者的架子,学生与老师成为了朋友,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此。学生学习上没有了教师思想上的“胁迫”,更有动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会发现老师没有那么可怕,课堂没有那么恐怖,师生的课堂关系像是老朋友交谈一样;老师不再使用“必须”、“只能”这样的词语,更多的建议性词语将学生的课堂地位进行了彰显,让学生满怀激情迎接接下来的学习。
(四)促进学生个体及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但是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热情不同,特别是小学的学生,注意力无法专一很是常见。这很容易造成“差生”的产生,即一些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学生。但是在高效课堂上,“差生”一词基本远去,因为在这里不会存在差生,差异性教学和整体教学在这里进行了融合,学生个体可以得到锻炼发展,而班级作为一个整体更是拥有了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可能性。
(五)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同等时间内,完成原有教学多节课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在有限的r间内达到高效率学习的目的,使得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同等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完成最多、最高效的学习任务。高效课堂带给教师和学生互动效益的最大化,保证了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二、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巧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个学生生活的情境。例如在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见过或没见过的图片通过幻灯片来展示,让学生感叹的同时,对本课充满期待。以邮票的齿孔作为课文学习的导入,引发学生的共鸣,进一步介绍邮票的齿孔来历。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内心渗透,会让学生产生“原来如此”、“和我想的一样”的想法,将学习与学生的周边生活紧密结合了起来。
(二)备课分层,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
在备课上,教师需要在课前做足功课。高效课堂的整体计划制定要在备课中完成,特别是分层教育,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基础和学习水平的学生制定适合的课堂预案,将一个具有弹性的教案拟定出来。同时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分组计划,使得备课内容符合不同小组学生的需要,而备课的内容则需要跨越不同程度的孩子需求。
(三)检查学生学习基础,了解学情,布置有效作业
教师需要先检查学生的学习基础,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这样的写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延伸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思维,更是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文字能力。
[关键词]把握合作特点;突出学生主体;打造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共享知识资源和思想方法,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为了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笔者经常深入同事们的课堂听课学习,特别是认真观察老师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这个环节,整体来看,大多数“小组合作学习”都是流于形式。以王强老师的一节课为例,在课堂上老师布置好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的反映不能令人满意:有的“你争我夺”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甚至天南海北地东拉西扯,高谈阔论,说了许多偏离了教学内容之外的话;有的学生在讨论时不能以理服人而与同学发生争执;还有的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表面上看学生们簇拥在一起七嘴八舌、热闹非凡、气氛高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似乎成了课堂的主人,可实际上那些性格内向的和学困生,他们缺乏参与讨论的勇气,他们害怕提出的问题会引起同学的嘲笑,以至选择沉默,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怎能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经过总结我觉得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合作学习的时机不当;分组不明确;合作学习的规则不全:学生在合作前缺乏独立思考: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会合作;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优生在合作中处于主宰地位;合作时间不足;教师缺乏有效指导;评价不全等。
针对我们教师上课中的问题,我在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确实使学生人人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得呢?经过反省思考笔者总结出两点,一是“小组合作学习”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尤其是涉及思维发散训练更需要让学生进行个体的独立观察、思考,否则这样的合作也只是空白;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指导。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并参与,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这时教师就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想法。
为此,我和同事们进行了时间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1、教师在小组合作分配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成员搭配问题,对于学案中的A、B、C、D不同等级的问题,要细化到个人,好、中、学困生都有。从而避免了以往出现的完成任务只是少数学生的个人表现的现象,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避免了组内冲突问题,更好地加强了团结合作精神。
2、对于课堂上合作、交流、展示环节时,老师先不分配任务,而是让他们对每个问题都参与讨论。等给予一定的讨论时间后再以抽签的形式分配任务。这样就避免了有的小组只讨论本组的问题而不过问其他组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有的学生不劳而获的“搭车”行为。
3、教会学生小组合作的技能。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随机应变地想出调节课堂气氛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认真的思考问题。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应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引导学生采用正确、有效的合作方法,及时给予点拨、鼓励和帮助。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要组织学生在班内讨论。对于学生发言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矫正。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4、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及时客观的评价。评价对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尤为必要。没有必要的评价,就无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监控,势必造成课堂的放任自流。我采用了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重点侧重于学生间的互评。六个小组,两两小组互相打分,在课堂上小组间与小组间竞争,学生个人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质量同时也能影响本组的分数。这样以来,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激烈,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闭锁性独立性探索性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Combined With High Schoo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Enhances the Political Class Teaching Effect
ZENG Lingzhi
(Shenyang NO.146 High Middle School, Shenyang, Liaoning 110121)
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summarised the modern high-school pupil'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attempted in this fadation unified the high-school pupil psychology characteristic in politics to possible the class teaching.
Key wordsclosed; independence; exploratory; creativity
政治课堂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有其自身的科学性和策略性。高中政治学习,主要是学生个体智力活动的过程与教师课堂教学的高效结合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现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政治学科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手段。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特征是情绪化的自我认识,而且这种认识充满着矛盾,又非常模糊,内心经常激荡着一种莫名的胆怯和难以排遣的思虑。他们的心理比少年期,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表现在政治课教学上的主要特征是:
1 闭锁性
绝大多数老师上课都有这样的感觉: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不像小学生、初中生那样爱发言、好表现自己了。相比之下,他们比过去多了一份老成,课堂上他们尽管思维活跃,但常常是想的多,说的少;有时,老师的提问他们明明心里清楚,但不肯举手回答。
学生这种欲言又止、欲作又息的现象,老师在课堂上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尽量控制自己的言行,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思想看法,不让自己在课堂上“出风头”。高中生的这些表现与他们少年时期心直口快、想啥说啥、毫无顾忌、课堂上积极表现自己的单纯、直率形成了鲜明对比。
因此,我们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常识《价值规律》一课时,受《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打破了课堂原有的沉闷的气愤,克服了学生的闭锁的心理,同时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在学生的表演和发言中,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辩的欲望以及表现自我的场所。
对于高中生的闭锁心理,老师不可随意埋怨、指责,而要正确地理解和对待。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耐心启发诱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抓住学生喜欢表扬的心理,对学生回答问题不求全责备,一旦回答正确,哪怕只有一点正确,也要给予肯定,并进行适度的表扬,让学生尝到回答问题的甜头,这样,能使学生在情感上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利用学生自尊心强、好胜心强的特点,采取激将法巧妙提问,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抓住学生好争辩的特点,提出关键性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争辩中明确问题。这样,就能有效地克服学生的闭锁心理,打破教学的沉闷局面,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2 独立性
中学阶段的学生,成人意识特别强烈,他们完成了心理上的“断乳期”,处处把自己当大人看待,凡事不愿依赖他人,渴望自己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像大人一样独立行事。在学习上,他们不喜欢老师把自己当成不懂事的小孩管头管足、事事干预;也不喜欢老师讲解知识嚼得太细太烂,布置作业要求太繁,辅导搞得太具体。总之,他们希望老师不要大包大揽,要信任学生,放开手脚,多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所以,每当学习上遇到难题,他们不希望从老师、同学那里轻易得到答案,而喜欢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不仅如此,他们还喜欢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安排自己的学习。这一切都显示了高中生学习的独立性。
高中“政治生活”第二课第二框题《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知识点,也为了展现学生思维的活跃与独立,采取了模拟听证会的形式。对于这种方式的学习,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最后经过讨论,我们确定了以“高中学生是否适宜参与野外活动”为主题,创设来自生活的教学情境。学生代表说“作为中学生,我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是我们美好愿望。参加野外活动,我们可以在被喻为‘三点一线’的高中校园生活中,调节自己紧张的学习心态,通过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美,开拓视野,陶冶性情,从而激发每一个学子爱护大自然的积极性、引发探索大自然的热情。”校方代表:“对于学生野外活动是否能多参加这个话题,我们作为校方,自然有许多的顾虑……”对于“高中学生是否适宜参加野外活动”大家是越辩越明的,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体验到不同的乐趣!同学们通过参与这次活动,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会从这模拟活动中亲身的体验感受现实中的民主。在以后的不断学习中,他们会参与更多和更为广泛的自我策划、导演的活动,在立足生活的基础上,不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地充实自己的知识的。
3 探索性
高中生精力充沛,思维发达,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在学习上表现出了很强的探索性。他们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渴望对所学知识有个深刻的认识。他们喜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循序渐进地探求知识。他们对许多未知的东西充满好奇,对越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越感兴趣。高中生的这种探索精神,使他们常常喜欢在课堂上向老师问这问那、热衷于互相讨论、争辩等。
针对学生的这种状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方法。如讲“联系”观点时,有人总是用“名牌”来显示“身份”。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思考,然后讨论:“‘名牌’与‘身份’是不是客观的联系?社会上有些人好像没有名牌服装穿在身上,身份地位就掉价一样,名牌似乎成为人们追求的对象。”这样的论题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学生非常感兴趣。因此,讨论也非常热烈。最后学生自己总结出:“穿名牌鞋的人,不一定就走正道,带名牌手表的人,不一定就爱惜时间。如果名牌可以显示身份,那么这身份也是虚假的身份。一个爱惜时间的人,即使没有手表也能争取时间。说明了‘名牌与身份’之间不是真实的、客观的联系。”既讲清了道理,又进行了思想教育。每一个学生的才华在辩论中也得到了闪现,并且思想也得到了升华。也许学生的观点有偏颇,论证有误差,但是学生学得自愿,学得主动,思维的独创性、探索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表达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老师既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全程质疑,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及时激活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还要注意政治教学的课外延伸,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组织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4 创造性
高中生抽象的逻辑思维已经从初中阶段的“经验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理论型”。这时,他们认识事物已经能够摆脱对直观、形象的知识经验的依赖,从一般理论原则出发,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得出结论,间接地获得知识。政治课堂上,他们不再人云亦云、轻信盲从别人。相反,他们常常依据自己掌握的理论,对老师或教材中的一些观点、看法,重新分析、判断,提出怀疑与批判。学生这种不愿墨守成规、喜欢标新立异的创造精神,常常给政治课教学注入了一些颇具新意的东西,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更锻炼了他们的求异思维。所以,它是十分可贵的。但是,由于高中生知识、经历有限,有时他们也会因看问题的偏激、固执而不易接受正确的东西。对此,老师要注意正确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时制宜,因课制宜。例如在讲授高二哲学《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一课时,笔者有意识地组织了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先让同学们在课前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形成观点,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有趣的是大家讨论的焦点并不是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价值取向,而是一个小组提出的“利他而无回报的活动是无意义的”这样一个观点。
为什么这个观点会引起大家如此高的讨论热情?或许正是因为这个观点就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并且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带来的困惑,因此必然会引起大家的思考。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仅仅把讨论当作是一种形式的话,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的教条,课堂也就失去了活力。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以上心理特点在高中生中具有共同性,但是,它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却具有差异性。比如闭锁性心理常常是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明显,女生比男生明显,身心发育早的学生比身心发育晚的学生明显。而独立性、探索性、创造性心理则通常是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要强,学习好的学生比学习差的学生要强。
高中生既处于人生中的学习的黄金时期,又是心理动荡、问题层出不穷的“多事之秋”。所以,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政治课教学,既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可以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极盛.驱散心理迷雾-提高学习成绩新途径.北京出版社,2001.
[2]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重庆出版社,2002.11.
[3]郑和钧,邓京华著.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8.
【关键词】教师 课堂言语行为 有效性 特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83
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开放性、地域空间性的课程,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把每一节课上得有效,要让课堂有效,需要教师在学科之中乐此不疲,全神贯注地去拼搏、去钻研,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地进入新境界;需要认真备课,对课堂的内容进行反复打磨,课堂言语进行精心设计,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掌握有效课堂言语行为的目标性、针对性、简洁准确性、生动灵活性、诱导启发性、情感丰富性等基本特点。
一、目标性
目标具有持久的指向,无论做人或做事都得有目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目标不仅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也同时包括每一课时的具体目标。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每一堂课中又有具体的目标,比如教师在上《热力环流》这节课时,明确提出“让学生掌握大气环流原理,懂得运用大气环流来解释‘城市热岛效应’及运用到社会生活中”这一目标;教学活动中每句言语都得有的放矢,不能东拉西扯,更不能离题万里,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没有目标性的言语行为,即使讲得在天花乱坠,也是无效的。
二、针对性
教学言语行为对于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知识系统、心理特点各不相同,课堂教学言语行为有效性具有针对不同学生差异和需要的特点。比如,自尊心很强的学生在不遵守课堂纪律时,教师点到为止的说“看来我上课魅力不够,有人没认真听呀”;当经常调皮捣蛋的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时,教师可直接批评的说“××同学,你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还影响其他同学。”表达相同意思,但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三、简洁准确性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明的教师往往把复杂的公式、枯燥深涩的原理简洁生动的表达成出来,学生一听就明白,而有些教师却把简单的问题绕来绕去搞复杂了。有效的课堂言语行为不能故做高深,把简单问题复杂深奥化。有个故事是这样的,“数一数这群羊有多少只,数学家就先数羊的脚,然后用羊脚的总数除以4,最后得出羊的只数。”这就是典型的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同时,教学语言也需具有准确性,比如“气候”和“天气”是有区别的,“温度”和“气温”是有差别的,用法也是不同的,科学准确表达不能把热带“气候”说成热带“天气”,把“温度”升高说成“气温”升高。如果教师语言表达不够准确,那么会造成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困难,更为甚者会出现误用等现象。因此教师的言语必须做到简洁准确。
四、生动灵活性
生动的言语行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带给学生感知体验的愉悦。比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疑似银河落九天”这些诗句,“珠”、“玉盘”、“银河”这些美好具体的形象映入脑海,学生就会有一个感知体验。教师“授业、解惑”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等各种思维,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宇宙星体、自然现象、区域风土人情等地理知识,可以很好地起到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作用。同时,生动灵活的教学言语行为是抑扬顿挫、富于变化的,平淡如水、一成不变、索然无味的言语只能让学生昏昏欲睡。生动灵活的言语行为要随着教学活动的发展变化作出灵活应变。在教学活动中充满着各种始料不及的情况,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虽然教师在课前会进行充分的备课,对课堂进行预设,但不管预设地多细致,都无法完全预知实际课堂中的一些突发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要能灵活地处理自己的言语行为。
五、诱导启发性
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是有效教学的真谛,大包大揽只能是低效的教学,实验研究数据表明主动学习的内容平均留存率在50%以上,而被动学习的内容平均留存率则在30%以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启发诱导性的言语行为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诱导启发性教学言语行为,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帮助学生认知系统的构建;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平庸的教师叙述,好的教师讲解,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优秀的地理教师往往能充分发挥启发诱导式教学的优势,促使W生主动思考问题和主动探索问题,自觉地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情感丰富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特点;构建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4
课堂有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要素构成,课堂中的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信息载体在不同的环境中相互联系着,具有多元互动作用。课堂生态不同于自然生态,在课堂生态中,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课堂生态中的每个元素都无时不在变动,难以预料,比如:课堂时间的分配、师生关系、课程的进度都影响着生态课堂的构建。
生态课堂是以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的课堂,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思想、个性、需要和各种各样能力的鲜活的生命个体;生态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最优化、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生命得到自由发展;生态课堂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不仅是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以及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要关注课堂的生成,而不是仅强调预设性的目标。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新的观点、想法,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的过程,是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特点
从课堂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一学的活动,它包含了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各个要素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变化。各种因子之间都具有复杂性,变化性,相互依赖性,某个微不足道的因子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改变,甚至影响其它某些因素的存在。因此,各个要素之间要在动态平衡中发展,不然,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和谐。这也使英语生态课堂表现出自己内在的特征。与传统英语课堂相比,英语生态课堂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生命性、主体间性、可持续发展性。
(一)整体性
生态课堂中,教师、学生、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每个生态要素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各个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只有各个要素之间和谐发展,才能使整个生态系统处于和谐状态。课堂教学活动的完成是各个要素共同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它表现为:第一,教学目标的完整性。在英语生态课堂中,教学目标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它还包括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第二,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英语生态课堂注重课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课堂教学内容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把教学内容看成是一个整体,与其它学科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在学生评价方面,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英语课堂中,强调评价的多样化、过程化,注重评价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
(二)生命性
崇尚生命是英语生态课堂的基础,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是师生生命的发展,在生态课堂中,不仅仅要看到高高在上的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
在教师的心中,尊重、敬畏学生的生命,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在课堂上,教师把学生视为完整意义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抛弃功利主义,关爱学生,相信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性,塑造学生优秀的性格。在生态课堂中,生命比成绩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是命令而是商量,不是批评而是赏识,不是挖苦而是宽容......学生也会因此而喜欢上学习。
(三)主体间性
英语生态课堂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的角色,师生之间彼此互相尊重,教学过程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合作、沟通的过程。教师要抛弃"教师中心论"的影响,革除霸占课堂的习性,教师在课堂中的"前台"地位"隐退,,到组织者、策划者的角色。充分确立学生的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中享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并适当的给学生以激励,推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式的学习。
(四)可持续发展性
英语生态课堂中各个要素都是发展变化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输出存在着平衡、失衡的状态,课堂教学要促进生态主体处于不断进步之中,使学生的发展状态有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不断地进步,在离开教师以后也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即强烈的学习愿望"。英语生态课堂有利于唤醒、培育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它给予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它防止由于学业负担过重而减弱学生学习愿望的现象,消减阻碍学生生动活波发展的因素。它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能够自觉、永恒的发展学习。
二、构建生态课堂的意义
1.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保护生态环境,是总书记提出的当今社会两大主题。和谐与生态本质上是一致的,世界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与保护环境的问题上,人类应该重新审视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发展观念,以保护生态环境。课堂是一个包含教师、学生、环境的微型生态系统,有别与自然系统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如何更好的发挥各生态因子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研究英语生态课堂的社会需要。
2.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个性、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于人的潜能是不断开发的,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人认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他们借用考试不断刺激学生,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导致学生怕学、厌学。从古到今,考试一直存在着,只要有教育的存在,就不可能避免考试,因为它有积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我们不反对考试,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考试而去学习。所以我们认为,不能通过考试去激励学生学习,我们要构建生态课堂,通过课堂来研究生命发展的内涵。
在生态课堂上,教师要归还学生作为人的各种权利:尊严权、话语权、学习权、学习的自由和快乐、学习的空间。由于学生个性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决定了教育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张扬学生的个性,允许差异,宽容善待学生。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由始至终的落脚点都是培养人,培养适应社会、适应世界并能影响社会、影响世界的人。从学生的内心深处,激活学生生命的灵性,使灵性的生命绽放出绚丽多姿的神采。
引言
当前正值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党的18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拥有精湛技能的人才,更重要是打造综合素质高的技能人才。高职数学虽然不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但却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能否学好高职数学直接影响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终生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怎样上好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如何使学生明白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了。积极心理学强调充分调动受教者的积极性,将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应用在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促进高职院校数学课堂的革新,提升教学效果。
1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及主要观点
1.1 概念
进入19世纪,心理学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重要学科之一。对社会和大众来说,心理学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精神慰藉。随着社会的极大发展繁荣,积极心理成为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流派,积极心理成为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共同需要,积极心理学号称为心理学的“第四次浪潮”。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1.2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2.1积极心理学弥补了早期病理式心理学的缺陷
早期传统的病理式心理学,以矫治社会或人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为中心。但生活不是一种苦难和创伤的组合,生活有非常多的美好的一面,追求美好和幸福是人类的天性,心理学理所当然应为人类的幸福和健康做出贡献,为正常人过上有爱和尊严的生活提供技术支持。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个有益而有效的补充,它使心理学更加完胜完美,同时也使心理学更加平衡。
1.2.2积极心理学提倡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
积极心理学有一个核心目标――“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提升主观幸福感。”假设一个人的心理状况可以用负10到正10来表示,那么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关系目标是如何让更多的人从0达到正10,而不是如何从负10变到0。
1.2.3积极心理学倡导蓬勃的人生
积极心理学是构建幸福2.0理论,不是生活满意度的主题,它的衡量标准是人生的蓬勃程度。积极心理学具体包括5大元素:积极情绪、投入、意义、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成就,即PERMA。
2 积极教学理念
积极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地位和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到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积极教学理念充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积极心理品质。
因此积极的教学理念是: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基于积极心理取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人和主体地位,在积极的课堂教学和环境中实现学生积极素质和知识能力的培养。
3 基于积极心理学原则的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3.1 积极性原则在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建构积极理念的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首要遵循的是积极性原则。积极性原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第一是积极的价值观,教师应该具备积极价值观。第二是,开展积极的教育制度和积极教育环境的研究和实践。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鼓励教学法为主,看到学生的进步,从基础抓起,帮助学生弥补数学基础薄弱的不足。
3.2 发展性原则在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人具有发展性,对高职学生教育教学应该是一个发展性的教育,因此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是具有发展性的。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身心发展接近熟期,思想上想独立但独立能力还不够,高职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不仅促进高职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成长,还应注重发展其健康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二是积极心理理念的高职数学课堂教学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一口吃不成胖子,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循序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目标。
3.3 自主性原则在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自主性原则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自主的人必须是自由本性的人,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前提的;二是自主的人具有自我选择的能力,能够有理性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在数学教学中贯彻快乐教学的原则,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4 系统性原则在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理念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把相关的管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与教育等诸因素看成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整体。多种因素的互动性发展,共同打造合理的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策略;高效课堂;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046-02
提高课堂效益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靠加班加点或题海战术及高压政策,只能起到暂时作用,不但对学生身心健康不利,对民族生存发展的未来亦不利。高效课堂正是鉴于此种情况才提出并实施的,作为教师,高效课堂的实施应建立在正确思想观念引领的高度上进行才有可能凸显其重要作用。每个教师有不同的思想理念、个性特点,在高效课堂的认识上会有千差万别。
对于高效课堂,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是知识传授及学生知识掌握高效。第二是能力培养高效,在每堂课上都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第三是情感体验深刻,不肤浅,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能力。以上几个方面有效地体现在课堂全过程,这就是课堂的高效,这样的课堂,就叫高效课堂。体现教师个性特点的这种课堂,就是个性高效课堂。
那么如何使课堂高效呢。我认为可以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着手突破。
一、从教师“教”的方面说
1.教师要把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兴趣始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石。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参与,就没有体验,就没有收获,因此高效课堂的成功实施,必须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为基石。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创设问题和探究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兴趣。比如,在思想政治课上,通过故事讲述、热点分析、竞争比赛等方法引入新课后,在一些问题上设置一些悬念,增加其兴趣性,甚至呈现一些错例让学生参与分析等等,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政治课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注意发现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有效地鼓励、启发,使学生获得一些成就感,增强他们的学习激情和信心,特别是对在班级中学习能力偏下的同学尤其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浓厚与否与学习氛围是否民主、宽松、和谐有一些关系,特别是在浓厚学习氛围中的师生、生生合作才能是真诚的、有效的,学习效果也是显著的。
2.教师要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发展中,始终兼顾每个学生的发展。个人认为,高效课堂之所以能高效,是建立在每个同学都发展的基础上的高效,而不是部分学生低效甚至无效。教师的授课要面向全体,即最大限度地面向每个学生。要达到这样的理念,要做到以下几点:在统一的授课目标的基础上,要有针对上、中、下等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力求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发展。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办法来解决:一是引导学生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课堂学习目标。二是引导学生制定达到目标的学习方法、步骤和措施。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在思想政治这门学科中实施起来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3.使课堂教学过程尽最大可能地符合学生学习的认识规律。作为个体的人,每个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注意力程度等各有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把握学生个性学习特点,又要把握学生学习的共性特点,力求使课堂的教学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要根据学生个体学习注意力的衰减规律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和安排教学内容,使整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尽量高涨。有研究表明,课堂上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在30分钟左右,在这30分钟内注意力的程度是由强而弱的,因此,要使课堂效率高,就要在学生注意力衰减期采用更生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潜在的注意力倾向达到课堂的高效有序。比如在语文教读课堂上,可采用预习检查、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拓展延伸等教学步骤,提高课堂效率。这样整个课堂效率会得到有效提高。
教师的讲授、指导、提问必须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充分运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针对学生的困惑和矛盾,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能给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质疑、展开想象和合作交流的时间保障。高效课堂不是囫囵吞枣,也不是蜻蜓点水,而是要有消化吸收的时间,特别是对于在某一问题上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同学,教师不能为了赶所谓的教学设计内容而不顾学生的接受情况。我认为高效的课堂不仅仅是讲授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发展了多少,情感体验了多少。
总之,高效课堂的实施,教师必须下工夫才能有效,除了以上几点认识以外,我认为教师还要善于组织课堂,鉴于平时课堂教学设计并非十全十美,所以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或者及时调节自己在课堂上所要教授的内容,只有如此,才能使课堂效率提高起来。
二、从学生“学”的方面说
高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作为个性的高效课堂,要充分注意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学生的认同感至关重要。如果教师的教学不适应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低。所以从学生角度来说,就要培养自己适应老师的习惯,而这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自身素质的提高。师生之间要有相互交流提升的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认同自己课堂特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45
审视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仍然有教师忽视高效课堂的构建,而机械地采用给学生大量留作业的方式巩固课堂的教学效果,这种做法无疑会使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也导致他们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难以培养他们对阅读和写作等的自信心。因此,我们要立足小学语文课程自身特点,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有更多自由选择,让他们保持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和好奇。
一、高效课堂的涵义及其特点
高效课堂是指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较高的教学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关于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问题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述。总体来看,高效课堂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它的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二、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方法和建议
基于以上对构建高效课堂涵义和特点的理解和把握,我们要立足小学语文的课程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做好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真正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并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要明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界定,以此作为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设计生成的总依据。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教学目标都做了分阶段的、明确的界定,而且,新课程标准重视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另外,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使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也要让他们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从这些目标要求中我们会发现,小学语文课堂是一个需要师生双方都要“走心”的课堂,这样才可能有情感共鸣,才可能使学生吸取丰富的民族文化的精神财富。其次,教师要根据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科学施教。以识字为例,中国汉字是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所以,在识字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明白汉字的形象意义,配合以字音的刺激,使之形成联接,反复诵读,达到识字的效果,而这种重复可以在课堂和课外结合起来完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字的认识和学习。最后,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寓教于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形式呈现,效果会相距甚远,而什么样的形式会让小学语文课堂成为更加高效的课堂呢?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的时间跨度约六年之久,儿童的成长过程在不同的年级及年龄阶段具有明显的差异,如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是三个具有相对独立特征的阶段。一二年级的低年级小学生还保留着“口语时代”自我中心的特征,倾听或与别人对话时,会急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忽视别人讲话的内容,思维不够集中,喜欢游戏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三四年级的中年级小学生对周围人、事、物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了解学生对课文、对时事的看法,在融洽的氛围中做好教学和教育工作。五六年级的高年级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判断力开始向理性发展,也基本形成一定的兴趣偏好,因此,这一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尤其要建立在对学生更多了解的基础之上,着重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
总之,要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我们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科学有效、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物理 物理教学 高效课堂
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学科,也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抽象化和公式化的特点,学生难以直观地进行理解,很多学生都感觉比较难学,有的学生甚至会陷入学习困境而产生厌学心理。高效课堂是一种现代、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在有效课堂基础上,通过采取有效策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益,促进教学目标顺利达成。高效课堂强调的是高效率、高质量,倡导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创新,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应用能力,因而非常契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打造物理高效课堂,采取有效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探索,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一、新课标下物理高效课堂的特点
高效课堂强调的是高效率、高质量。在高效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而是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从传统教学者变成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师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合作关系,教学方式也变为自主探究和合作。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践行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特点,用心备好每一节课,合理处置教材重点、难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做到课堂教学明确、详细、符合学情和标准要求。要运用各种灵活实用的教法,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性;既要激发个性,又要注重情感与知识、技能的融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从教师层面分析
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实施以后,初中课堂教学成效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然有不少教师尚未完全转变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也没有及时创新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不高,课堂教学也比较低效。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也极大地制约了物理高效课堂的实现。在实验教学中,一般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与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考的机会很少,既无法深入理解实验的本质,也无法感悟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另外,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还有一些教师片面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而不注重学生学习物理的质量,使得初中物理课堂变成了应试学习的天地,制约了学生科学素质和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从学生层面分析
一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不高,因为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逻辑性比较强,知识内容枯燥、难理解,随着课程难度的不断加深,一些学生会逐渐对物理产生厌学或惧学心理。没有了学习兴趣,也就相应地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行性,这直接阻碍了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二是初中物理课程中,概念和公式比较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对于概念与公式的实验推导和论证,则不能进行深入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也就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达到学以致用;三是初中物理知识尽管只是基础知识,然而,部分学生物理基础较差,或者思维转变慢,跟不上学习的节奏,也制约了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三、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设计备课预案,以学生为本进行课堂教学
良好的备课预案能够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初中物理教师应当从如下两点设计备课预案:一是充分掌握学情,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然后,再将各知识联系点、切入点、重难点等逐一进行明确,理清教学思路,以便准确把握知识脉络、教学思路,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课堂流程;二是时刻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围绕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并通过巧设悬念的趣味问题和游戏方式等进行课前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第一时间吸引到课堂上来,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好语言描述、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节奏的快慢、对时间的把握、例题的设置等,为课堂教学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兴趣是学好初中物理的先导,改革后的物理课程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物理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创设一个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场景,以情感策略为主线,做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隐藏的物理现象,从而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都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的,只要物理教师循循善诱,便能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进行研究的,而实验操作能力也是中考重点考察的五大能力之一。初中物理教师应适当增加实验教学的比例,强化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将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避免出现“纸上谈兵”。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课堂高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高效率,高速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手段,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目标。多媒体能够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展示形象、直观的物理模型,呈现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物理世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体现物理世界的奥妙。因此,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现物理课堂的高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扬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初中物理教师应不断创新改革,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导向下,以学生为本位,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高效的学习,从而真正构建教与学完美统一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湘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5).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高效课堂
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学科,也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抽象化和公式化的特点,学生难以直观地进行理解,很多学生都感觉比较难学,有的学生甚至会陷入学习困境而产生厌学心理。高效课堂是一种现代、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在有效课堂基础上,通过采取有效策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益,促进教学目标顺利达成。高效课堂强调的是高效率、高质量,倡导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创新,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应用能力,因而非常契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打造物理高效课堂,采取有效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探索,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一、新课标下物理高效课堂的特点
高效课堂强调的是高效率、高质量。在高效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而是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从传统教学者变成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师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合作关系,教学方式也变为自主探究和合作。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践行新课标“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特点,用心备好每一节课,合理处置教材重点、难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做到课堂教学明确、详细、符合学情和标准要求。要运用各种灵活实用的教法,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性;既要激发个性,又要注重情感与知识、技能的融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从教师层面分析
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实施以后,初中课堂教学成效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然有不少教师尚未完全转变教学理念,在实践中也没有及时创新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不高,课堂教学也比较低效。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也极大地制约了物理高效课堂的实现。在实验教学中,一般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与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考的机会很少,既无法深入理解实验的本质,也无法感悟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另外,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还有一些教师片面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而不注重学生学习物理的质量,使得初中物理课堂变成了应试学习的天地,制约了学生科学素质和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从学生层面分析
一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不高,因为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逻辑性比较强,知识内容枯燥、难理解,随着课程难度的不断加深,一些学生会逐渐对物理产生厌学或惧学心理。没有了学习兴趣,也就相应地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行性,这直接阻碍了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二是初中物理课程中,概念和公式比较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对于概念与公式的实验推导和论证,则不能进行深入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也就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达到学以致用;三是初中物理知识尽管只是基础知识,然而,部分学生物理基础较差,或者思维转变慢,跟不上学习的节奏,也制约了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三、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设计备课预案,以学生为本进行课堂教学
良好的备课预案能够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初中物理教师应当从如下两点设计备课预案:一是充分掌握学情,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然后,再将各知识联系点、切入点、重难点等逐一进行明确,理清教学思路,以便准确把握知识脉络、教学思路,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课堂流程;二是时刻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围绕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并通过巧设悬念的趣味问题和游戏方式等进行课前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第一时间吸引到课堂上来,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好语言描述、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节奏的快慢、对时间的把握、例题的设置等,为课堂教学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兴趣是学好初中物理的先导,改革后的物理课程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物理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创设一个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场景,以情感策略为主线,做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隐藏的物理现象,从而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都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的,只要物理教师循循善诱,便能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进行研究的,而实验操作能力也是中考重点考察的五大能力之一。初中物理教师应适当增加实验教学的比例,强化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将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避免出现“纸上谈兵”。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课堂高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高效率,高速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手段,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目标。多媒体能够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展示形象、直观的物理模型,呈现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物理世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体现物理世界的奥妙。因此,要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现物理课堂的高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扬弃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初中物理教师应不断创新改革,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导向下,以学生为本位,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高效的学习,从而真正构建教与学完美统一的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湘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5).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校课堂 构建
高效课堂,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力的措施,在物力、人力以及时间等投入最少的条件下,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以及效率最大化的教学效果。高中数学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难度大幅提高。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应立足于教学实际以及课程要求与特点,积极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以及精力的投入下,获取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立足于教学实际,展开课堂设计
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实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在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之前,老师要立足于教学实际,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的知识以及情感目标,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编制与学生学习特点相符合的导学案,积极展开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点难点突出
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实际中,老师要深入钻研课标以及教材内容,明确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数学规律、原理以及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获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二《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老师要在明确该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等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了解平面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是该课的教学重点。而在平面基本性质的掌握与运用,要求学生运用立体思维,这是该课教学与学习的难点。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中,要采取有效的方式突破这些重难点知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新旧知识衔接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较强,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这一特点,加强教学内容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在深化理解旧知识的前提下,主动构建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例如,在进行新人教版《复数的除法》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老师可设计一个知识回顾的环节,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平方差公式以及无理分式的简化方法等旧知识的回顾。并设计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积极探讨复数学习中的相应公式以及复数除法中较为简单的运算方法,使学生在所学的旧知识以及将要学的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实现知识的转化与迁移,完成“复数除法”的新知识构建,使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强化课堂展示
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实际的教学内容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一方面,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具有趣味性。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优化学习效果。例如,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定具有趣味性的故事与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之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问题与故事情境之中,对数学学习产生高度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体认到谣言传播的危害,更好地实践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选择教学方法要注重其实用性。为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佳。例如,在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借助“几何画板”展开教学,从而使教学更加直观,同时还可运用实践法,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几何模型,运用铁丝或者纸板自己动手制作,从而加深学生的认知。此外,老师还可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并借助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方法与手段,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优化课堂教学评价,实现课后跟踪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一方面,老师要注重在课后设计一些巩固练习,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进行及时补缺补漏。另一方面,要展开及时地检测,通过检测,加强学老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同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展开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从而纠正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课后跟踪,提升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没有固定模式,它需要从教学目标以及教材内容出发,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合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并选用符合学生心理以及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田元.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2,(76):66-66.
[2]赵卫东.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途径探讨[J].读与写(上,下旬),2013,(16):178-178.
[3]曾东.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着力点探究[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2,(5):28-30.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4―0077―01
一、高效课堂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设计说唱、玩演等各种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投入到语言学习的实践中。小学生形象思维高于抽象思维,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该转换思考问题的方式,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角度出发,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采用学生感兴趣、能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类型,活动方式应该有新意。高效课堂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二、高效课堂体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效
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因此,教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要操练和掌握的语言知识心中有数,设计采用的教学活动要从整体规划到具体的各个环节,乃至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要充分考虑,使所设计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明确的目的,以便课堂上能实实在在地开展。教师设计的活动要有趣味性,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 Is this your skirt?一课时,在学习衣服类单词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衣服,其他学生在听同学发言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学习,学生经过互相学习,逐渐能说出不同的句子。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使课堂有了活力。
教师设计的活动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语言实际。学生对源于生活的活动特别感兴趣,教师要关注来自生活的各种信息,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活动。如教师设计“开衣柜,猜衣服”游戏活动,由于活动符合单元主题和生活实际,衣服是放在衣柜的,学生兴趣盎然,在猜衣服的同时,出现上装和裤子(裙子)的搭配,I like … with…,新旧知识过渡自然无痕,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掌握新知识,教师通过细节的巧妙处理,“with”这一难点在学生交谈的过程中逐步突破,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高效课堂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高效课堂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上。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不是单纯为了方便教师教,活跃课堂的气氛,而是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从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出发。高效课堂还体现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What can you do?一课时,笔者设计了“高薪聘请小管家”活动,老板聘请管家,一一询问What can you do? Can you…?应聘者回答自己会做的事。传统教学中学生读记句型的活动因为老师“聘请”活动的新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增,语言在交流中掌握,能力在“应聘”中培养,课堂教学实现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四、高效课堂体现在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上
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高效,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悉心研究教材是前提。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悉心研读,对教材体系的准确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的特点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核心内容,才能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准确结合,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还体现在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分利用上。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图文并茂的动画图片很感兴趣,随着教育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变和提高,教师若是用单一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兴趣难以持久。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合理使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文本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文本的使用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课堂的高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使用恰当的教学措施,利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以全新的视角审视高效课堂这一新理念,以积极的态度在教学第一线探索研究高效课堂的方法,尤为重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的课堂教学,主要从以下入手:
一、利用教师的桥梁作用来是实施高效课堂
1.实施高效课堂应在挖掘教师内在的潜能,提高教师水平上下功夫。要提高教学水平,首先是观念正确,语文教师先要明确,语文课应上成怎么样的课。学生从语文课上应学到些什么。语文课应上成快的,充满情趣与理趣的课。学生在语文课上应提高认知能力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加人文情怀,用崇高、善良、仁慈的情感引导学生成为正直的,有责任感,热爱生活的健康的人。
2.要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要在修内功。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已有一桶水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在博上下功夫,教师没有足够的文化积淀,如何能够讲出有“文化”的课,教师不提高自已的审美品位,如何传递给学生审美的感受。教师在博取的基础上,要努力做到慎思,深思,平时的厚积,才能在教学中薄发,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思索的殿堂。当然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水平,要有效提高学生的水平在实际操作中有多方面都有可挖掘的余地。
二、课堂是实施高效课堂的重要阵地
课堂是学生获知益能的重要阵地,作为教师,我们每天走进课堂,在与同仁切磋探讨的同时,也在反思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最佳效益。而实际的情形是,老师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一个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可学生就是动不起来,课堂上要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传统教学重竞争,轻合作,忽视集体,智慧,团队精神和社会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上,老师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合作意识,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合作学习的氛围,还要善于对合作学习进行调控,引导、评价、反馈,以优化合作学习效果,例如:让9、10、11班结合,课本学习,开展的演讲比赛,有评委、有主持、有结果,有老师的即兴演讲,有学生评委的点评和小结,这次成功的合作学习,在于老师掌握了反馈信息后,再次创造合作机会,让学生自我寻思,自我修正,自我完善,从而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
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必须上好辅导课。高一是带着脚镣、手铐的舞者,对高一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新教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还要研究语文能力与考试的关系。把探究新教法,实施高效课堂和学生的成绩统一起来,经过实践探索,我们一致认为,夯实教学功底,透彻理解考纲,研究试题特点,可以多快好省的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具体做法是:克服自身惰性。逆“常规”而做,做法是,抛弃参考答案,自已“下水”做题,在做题中,把握课改思路,把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动向,事实上,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考试的改革,考试试题越来越灵活,越来越突出探究创新的特点,试题越来越体现出语文实用性的特点。通过反复做题,我们就会弄清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体系,研究新的评价体系,使高效课堂落到实处。不做题高效课堂指导水平会大打折扣。
三、教材是实施高效课堂的载体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新课程改革给教材的定位,也就是范例“蓝本”,它不是金科玉律,而是学生学习的窗口,正因为如此,我们对待教材,应有独特的视角,正确地审视教材,理念要新,不用传统的保守的观点对待教材,善于接受先进理念,用新思想对教材内容进行评价,从人本角度去思考,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取舍。新教材实用性加强,体现人文性张扬的特点,艺术品味的提高,在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深入研究新教材特点。利用好教材,使之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载体。
实施高效课堂,应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不满足做一个教书匠,时时处处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课文,对与课文有关的东西充满兴趣,从而既对自己从事的教学事业充满热情,又以研究为乐,这样就会不断有新思路和新观点,不断有新收获和新创造,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去影响学生,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摒弃对课文的传统认识,辅之以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理解,这自然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对高效课堂的再认识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检验是否是“有效教学”当然是再正确不过的了,但这是最终标准。有时我们不能立即判断出学生发展的结果,这是因为:一是学习、发展是一个累积的效应,我们不能仅仅从一、两节课的“检测结果”(尤其是测验或考试成绩)来衡量是否是有效教学。对于学生发展,应确立“新发展观”,即要以“学生幸福”为本;在教学中,参照“三维目标”来确定,不能唯知识。
关键词:高效课堂;物理教师;学生主体
通过新课改培训学习,我逐渐认识到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性。高效的物理教学可以导向正确的教学目标,展示教师的教学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体现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物理教师授课时既要抓住学生的共同性又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以及更好的做好分层及教学。让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动力,进行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这是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和效果,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发挥教师在构建物理高效课堂中导向作用的思考
在构建物理高效课堂时,教师发挥着导向、控制、激励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问题大多源于教师。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要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教学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1.物理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物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表现了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师应该重视物理教学的效率。一切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根本测试的标准,学生获得了发展和进步,就说明教学是高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物理教师不但要着眼于具体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并以个人魅力影响学生培养学习意志和学术精神要建立反思和创新的意识。物理教师要关注与教学有关的一切重要变化,不断置疑自己教学的有效性,探索创新改进的可能性。
2.物理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物理教师的教学要在扎实的基本功上发挥自己的特色。吃透教材,确定讲授的重点和难点,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了解学生的特点,思考教学方式与学生的特点是否相符。准备好教案,但不应照讲照搬,要根据授课现场进行适当的即兴发挥。
3.物理教师要设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构建物理高效课堂,需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特征,是独立、主动、创造学习的能力,不盲从、不依赖,对于学习自觉、自信、充满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能力。但长期受传统灌输式和应试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自主意识比较淡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情感教学。一个学生对物理教师的喜爱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师生关系融洽,教师会把授课当成与学生愉快的交流过程,愿意为学生尽心地备课,并在课堂上有更好的即兴发挥;学生会对物理学习更有兴趣,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有更积极的反应,并敢于向教师提出疑惑问题,教师应以庄重的态度、风趣的语言、博学的知识让学生活泼之中不失对教师的尊重,教师的点头、微笑、赞扬都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利于双方的交流。
二.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的实践
1.物理教师让学生认识物理学习的意义,增强学习主动性。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学生会产生强大、稳定、持久的内在驱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兴趣的产生一般来自于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好奇心、物理知识对学生的用处、物理知识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2.通过学习氛围和直观教具的结合,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力。教师要注意学生听课的反映,随时通过设问、提问和生动的语言来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使静态、沉闷、被动的学习气氛变得动态、活跃、主动。物理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具,可以使物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大大增加,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讲授动能改变一章时,首先用课件展示保龄球撞击球瓶的场景,然后让学生讨论保龄球动能变化的原因。在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再进一步让学生讨论做功与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想象、思考和争论,提高他们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3.重视实验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物理学习的兴趣。实验课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直观理解、培养学习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验课物理教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愉悦和新鲜的体验让学生产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心理
三.其他因素在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1.教学设施的影响。影响物理高效课堂建设的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特点,但教学设施对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多媒体教学在现代物理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物理教师使用电子课件,授课过程连贯,教师讲课可以更加投入。但是教学设备对于物理课堂不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学设备只是教课的工具,物理教师应该完善包括板书在内的教学基本功,这是影响物理高效课堂的主要因素之一。
2.课时的限制。高中物理课的课时是固定的。在高中学生要应对学业水平测试等重要考试,连续授课会受到影响。为了增加以后的高考复习时间,授课进度加快。这样都会给物理高效课堂建设带来影响。
3.考核方式的影响。物理课堂的授课效果难以考核,难以量化。现在对授课效果的衡量大多是单一的考试方式。这样短期内的授课效果,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反而效果更明显。这就影响了对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评价,有可能偏离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建设的正确方向。
物理高效课堂的建设,关键在于学生在课堂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得学生学习自觉、自信、充满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能力。但长期以来受灌输式教学和应试教学方式的影响,物理高效课堂的建设还存在一些困难。这需要学校教学的管理者、教师、学生立足长远,转变观念,切实把物理高效课堂的建设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