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沟通交流模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一校多区办学模式 任课教师 沟通与交流
随着高校扩招,以及城市的重新规划建设,很多以前在主城区的高校校区逐渐无法满足办学需求。加上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高校大合并,客观上形成了中国的多校区大学。
多校区办学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提升了高校的办学竞争力,但一校多区办学模式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①其中,教师住在甲校区而上课在乙校区就是其中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很多高校采用校区间开通交通车的方法。为确保教学秩序正常,交通车一般定时定点开车,在上课前10-20分钟左右抵达上课校区。如此一来,任课教师上课乘车一般需花费30-50分钟。抵达上课地点后,还需解决上洗手间等问题。如此算下来,任课教师在上课铃响前几分钟能进教室,进行多媒体调试等必要的课前准备。上完课,任课教师需随校车返回,返回校车一般会在下课20分钟左右离开上课校区。这样,任课教师在课前、课后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均比较短。加上现在很多高校实行大班额教学,一个大班80-120人不等,一个任课教师正常情况下教两个平行班。因此,一个任课老师要负责160-240名左右学生的教学任务,加上现在高校学生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的逐步增强,独生子女在高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等,这些现象都促使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出现困难。②
现在高校实行辅导员管理制度,一个辅导员管理几个班级,任课教师很少参与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如此一来,形成了对学生进行常规管理学生的老师,没有担任具体的教学任务,而担任具体教学任务的老师,由于没有时间,造成难以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管理的局面。大多任课老师上课铃声响时走进课堂,下课铃声响后离开教室跟车回家,课后与学生擦肩而过,老师也不一定能认得出自己所教的学生。学生也觉得老师不会记得自己,主动打招呼的也比较少。教师的教学活动就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而课堂外几乎没有情感的交流。本来教学相长的互动阶段,仅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收集到学生教学信息的反馈,而学生想请教老师,与老师讨论的过程也无法开展。如此一来,学生与教师之间由于交流欠缺,造成情感平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 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实现教学目的,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影响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鉴于此,在一校多区的办学模式下,笔者觉得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首先,任课教师协助辅导员参与班级管理工作。让任课教师采取跟班制的形式,协助辅导员参与部分班级管理工作,并将此纳入到教师绩效考核中。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要有质与量双方面的要求,不能走过场,混形式,要确实参加学生的班会、社团活动等,并形成一定的文字材料。同时,还可通过学生测评的方式反映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情况,并以此为据对任课教师进行考核。
其次,充分利用当下发达的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沟通。任课教师可在不影响个人生活的前提下,开设个人主页之类的网上教育园地。在主页上,可介绍自己的学术专业,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教师,更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教师。同时,任课教师也可通过主页对学生进行情感、生活等方面的解疑答惑。同时可建立一个互动平台,在约定的时间内,在实名制的基础上,于虚拟网络中师生间进行真诚交流,这样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时学生的紧张与不安,以及老师顾虑较多的情况。
再次,举办定期讲座。在充分准备的定期讲座上,让任课教师与学生有课堂以外的接触,通过讲座,让学生体会大学教育不仅限于课堂,从而树立大课堂的学习观念。在讲座上,鼓励学生提问,通过提问,让任课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在老师的回答与学生的再提问中,让师生之间的互动得到加强。并让师生之间思想上、情感上有碰撞,只有这样,师生间的情感才会加温,才不会停留在淡漠的阶段。
最后,充分培养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干部做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任课教师需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的班级,并先了解班级干部,要充分培养学生干部,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纽带作用,通过学生干部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要求,反馈自己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同时,亦可通过学生干部向全班学生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期望等,这样,比严厉、直接要求学生要起作用。
如果能从以上方面下功夫,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一颗真诚的爱心面对自己所教班级,应该能收到如下之功效:
①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学生亦会以一颗爱心来对待工作以及自己以后的工作对象。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少去了冷漠。
②任课教师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和辅导员分工合作,加强联系,这样也可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凝聚力。在多位老师的交流合作下,老师们能更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才能。
③任课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能及时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发现学生之间的一些矛盾并及时解决,引导学生建立宽松、团结的班级氛围,避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矛盾积累过多,造成不良后果。
④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中,学生更能理解老师的辛劳与付出,有利于学校政策的实施。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一个学校,只有师生一心,上下合作,才可能强校向前。
在一校多区办学模式下,协调好师生关系、加强任课教师与学生间沟通与交流当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这其中有法,但无定法。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于任课教师自己的沟通交流方式。所有一切努力,都只为发展好现在的高校教育,培养出健康、建设性的社会合格人才。
注释:
①吕雪峰.多校区大学学生管理策略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19 期.
②谭海燕.高校师生的交流沟通现状及对策分析.文学教育,2008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冯卫东.谈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J].新课程学习(下),2011(03).
【关键词】观摩;学习;交流;提升;能力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重大动物疫病频繁发生,动物疫病防制形势日趋严峻,对动物疫病防控提出更高要求。宁夏各市、县(区)在具体防控工作中不断创新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明确目标责任,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和好的工作方法。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些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根据宁夏动物疾控中心《关于组织开展全区动物防疫工作经验交流观摩活动的通知》(宁农(疾控)字[2011]14号)文件安排,由自治区农牧厅兽医局牵头,自治区动物疾控中心组织,对全区动物防疫工作经验开展一次观摩交流活动。
观摩团采取询问、查阅资料、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重点观摩了彭阳县红河乡畜牧兽和盐池县惠安堡畜牧兽医站建设与管理,兽医实验室布局、人员配备、制度建设、操作手册制定、实验室运行程序;原州区兽医实验室布局、人员配备、制度建设、操作手册制定、实验室运行程序;隆德县规模养殖场防疫制度建设、防疫信息档案建设、监管工作程序,沙塘镇畜牧兽医站建设与管理。通过现场观摩,交流了经验,启发了思路,感触颇深。
一、观摩学习经验汇总
1.思想重视、措施得力
政府重视是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保证。宁夏各市、县(区)都能及时成立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专项安排部署动物防疫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总体方针,政府与主管部门签订责任书,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彭阳县红河乡采取分管乡长亲自带队,深入农户开展防疫工作,在集中防疫阶段,按照先集中、后分散,先重点、后一般的办法,抽调全乡所有防疫人员,统一安排食宿、统一安排车辆,先以公路沿线和养殖大户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统一行动,重点防疫,然后由各村防疫员对所辖区域的分散户进行全面防疫,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
2.资金保障、队伍稳定
加大投入是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根本保障,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稳定是保证防疫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各市、县(区)在财政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且逐年增加。盐池县今年财政预算经费37万元、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资金78万元已全部到位,确保了防疫物资购置、人员补助工资、过敏反应死亡赔偿等费用正常开支,兑现村级动物防疫员固定补助工资56.16万元,人均5200元,年可领到强制免疫补助1500元左右,人均年总工资收入达7000元左右;彭阳县投入防疫经费56.3万元,用于调购疫苗、器械和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助,防疫员工资年人均达到3000元以上;隆德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工资年人均也达到3000元以上;可靠地经费保障,确保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了工资,稳定了队伍,为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打下了坚强的人力基础。
3.落实责任、规范制度
目标量化管理是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的基础。各市、县(区)积极推行动物防疫目标量化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了防疫目标责任书,建立了严格的量化考核责任制,把“责、权、利”联系起来。隆德县除了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强监管以外,还制定了《隆德县乡(镇)站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奖惩暂行办法》和《隆德县2011年动物防疫目标效能考核评分细则》,修改和完善了《隆德县乡(镇)站工作职责等十三项工作制度》,启动了以“健全制度、着力提高执行力、提升动物防疫规范化管理水平”为出发点的“动物防疫管理规范月”活动。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健全考评考核机制,将各单位和个人的防疫成效与本单位和个人的实际利益相挂钩,对动物防疫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加强培训、夯实基础
基层畜牧兽站是动物防疫体系基础,夯实基础是提升动物防疫的关键。彭阳县完成12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改建扩建工作,全部配备了电冰箱、疫苗冷藏箱等必备的防疫设备,各乡站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齐全,8个乡镇站还配套了科技宣传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盐池县近年来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新建、改建了8个乡站办公用房,配备了车辆、冷链及办公现代化设备等,同时,各乡镇人民政府也加大投入,去年,惠安堡、麻黄山、大水坑、高沙窝等乡镇为基层站累计投入资金4万元,还开办了公共食堂,惠安堡镇还免费给惠安堡站供暖,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补助;原州区借助培训项目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派骨干出去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培训,邀请自治区、市上有关专家到原州区讲座,借助“温暖工程”、“阳光工程”每年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强化培训,使每名防疫员都能熟悉业务技能、规范操作。
5.程序操作、规范运行
此次观摩交流还重点观摩了我区去年通过农业部考核认证的三个县级兽医实验室。原州区兽医实验室配备了主任、内审、质量监督及检验等人员9人,专职实验室检验人员5名,全部为畜牧兽医专业,是全区县级兽医实验室技术力量最强的实验室;完成了《原州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原州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程序文件》、《原州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和《原州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等编纂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各种制度。各种制度落实到位,程序运转正常,多年来无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发生。从2010年开始,对实验室专职检验员进行平时和年终考试考核,考试考核合格后,经中心聘用,签发《上岗证》,持证上岗,为全区兽医实验室考核认证和规范运行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观摩经验、查找不足
这次全区动物防疫工作经验交流观摩活动得到自治区农牧厅大力支持,自治区动物疾控中心组织有序,观摩团对全区动物防疫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达到共学共勉。
自治区首席兽医官晃向阳莅临指导,现场高度评价了全区动物防疫工作经验交流观摩活动,并强调动物疾控中心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作用,坚决贯彻“以监促防”的指导方针,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切实为全区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自治区农牧厅领导从“六个到位”高度评价了全区动物防疫工作成绩,即:认识到位、学习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保障到位、监督到位。对今后全区动物防疫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理念更新、观念创新;二是调查研究、解决困难;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四是协调沟通、交流互通。同时,指出了不足。一是政府高度重视,经费保障有力。各级政府将动物防疫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关系民生的高度来抓,早安排、早动手,切实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并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逐年增加、加大投入,确保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二是业务部门真抓实干。近年来我区动物疫病防控水平逐年上台阶,疫病控制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广大基层人员真抓实干、辛勤劳作。三是监督工作扎实到位。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都成立了动物防疫督查工作组,制定考核细则,明确目标,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督查,把督查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形成长效机制。但各市、县(区)动物防疫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希望通过这此全区动物防疫工作经验交流观摩活动,查找不足,推动我区动物防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今后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建议
原州区将以这次全区动物防疫工作经验交流观摩活动为契机,发扬好的经验和做法,查找问题和不足,为今后更好地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经费投入
防疫经费是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根本保障,原州区是农业区,畜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是农业结构转型、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依托,但与全区各市、县(区)动物防疫经费投入相比,明显偏低,已完全不能适应原州区畜牧业发展和动物疫病防控的需要,成为制约原州区畜牧业发展和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瓶颈。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
原州区县级动物防疫机构和基层畜牧兽医站都存在经费缺乏、基础薄弱、设施不全的问题,村级动物防疫员年人均工资1600元,无法稳定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和调动积极性。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补助和专业经费,建立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保持长期稳定的动物防疫队伍,以确保防疫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3.加强动物防疫监管
(1)严把市场准入关。基层动物防疫,推行市场准入是关键,只有把住市场准入关,才能堵住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流入市场,只有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条件,才能及时发现隐患,防止引发疫情。
(2)强化档案管理。对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强制免疫、市场交易、运输、消毒等都要建立健全档案,强化管理,按规定、程序认真填写、记录,做到有证可查,有案可寻。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安全问题 协同教育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left behind children in their studies, life, psychological and other aspects of security issues are increasingly exposed, causing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community.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family, school, government and society multi dimension analysis of main causes of the security problems of left behind children, put forward from the family, school and government and social aspects of one of the four construc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safety countermeasures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
Keywords rural left behind children; security problems; cooperative education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走出家乡进城务工、创业,将子女留在家中交由他人监管,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妇联2013年统计,全国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0%,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据201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相关机构研究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凸显。由于对留守儿童的监护缺位和安全教育的缺失造成留守儿童安全失保、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事件频发,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直接制约农村人口的素质和现代化进程,尤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公正以及和谐社会的实现。
1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类型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1)受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伤害;(2)受社会不法分子侵害;(3)轻视生命做出自杀等极端行为造成自我伤害;(4)行为失范做出违法犯罪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根据有关数据案例显示,近年来频发的留守儿童安全事件主要集中在交通意外、溺水、女童遭事件。本文主要是针对前两类安全问题做重点分析。
2 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2.1 留守儿童自身因素
留守儿童安全意识水平普遍偏低,加之缺乏安全防护知识,无法对危险事件进行预判,容易受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除此之外,多数农村女童由于缺乏生理卫生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哄骗、引诱、遭受害。
2.2 家庭因素
留守儿童家庭监管不利,家庭安全教育缺失。外出务工父母无法给孩子提供正常的生活照料与情感支持。祖辈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且个人健康状况不佳,往往只能做到物质上的满足和生活上的照顾,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安全监护和安全教育问题。
父母和祖辈监护人通常只能凭借生活常识和个人经验,以叮嘱的方式笼统地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却并不能解决留守儿童在面临实际安全问题时的困境。其次,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亲及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提供有效安全教育的基本素养,家庭安全教育质量不高。
2.3 学校因素
(1)学校对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工作力不从心。在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学校一般还是会把工作重心放在学生学业问题上,未系统地开设留守和相关安全教育课程(如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卫生常识等课程),也缺乏教授此类课程的专职教师。此外,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工作需要教师具备极强的工作责任心且对教师的能力及专业水要求很高,学校农村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学校又缺乏对教师的动员机制和激励机制,很难持续有效的推进工作的开展。
(2)学校传统安全教育形式效果不佳。学校安全教育以宣传栏、黑板报等传统形式书面主题教育为主,学生及家长缺乏学习主动性,因而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多数学校对应实施什么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缺乏实际经验。
2.4 政府因素
(1)政府对农村社区监管不到位。农村地区多处水塘周围没有安全护栏和危险警示标志,乡村道路车辆缺乏交通监管,违章摊位占道破坏交通秩序等都加大了留守儿童遭受交通事故伤害可能性。
关键词:信息交流;质量控制;床头交接班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床头交接班工作,其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由于床头交接班中年轻护理人员能力不足, 会致使住院患者重要信息在交接班时流失,引发安全隐患[2]。沟通不良包括信息不足、交流障碍、信息模糊或不明确、信息没有及时有效沟通,来源于个人、人际和系统等环节[3]。SBAR即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的首字母缩写,它们分别代表目前发生什么、什么缘由引起的、我觉得根源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的一种沟通程序[4]。它是一种标准的沟通方式以证据为基础的,保证信息在紧急情况下的准确传递[5]。在美国医疗机构中目前广泛使用SBAR沟通模式作为医疗沟通的标准方式,以减少由于沟通不良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6]。为确保患者安全,我科自2015年1月引入SBAR沟通模型用于床头交接班标准沟通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建立个体化SBAR沟通模型:为了让SBAR 沟通模式在繁忙的工作中被护士逐步适应,提供一个临床思维模式给护士并使其内化成习惯行为,通过设计一个客观勾选的表格。根据科室特点并结合SBAR有关工作表及指南[5]设计:改良S、B、A、R4个维度的内容。S(现状):即患者的姓名、床号、阳性体征及不适主诉;B(背景):即患者的主诉依据及现病史,目前治疗;A(评估):即汇报者对患者现存问题的初步判断;R(建议):即推荐措施,包括已采取的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及建议采取的措施。
1.2 SBAR沟通模式的实施及管理
1.2.1人员入选及培训 入选标准:在肿瘤内科工作一年以上,自愿参加本研究。入选护士共15名,年龄(30±2.45)岁,其中护士5名,护师7名,主管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大专7名,本科8名。培训方法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培训进行2 w,通过业务学习、授课,SBAR沟通模式宣传其应用意义及优势;第二阶段:沟通表的使用培训进行1 w;第3阶段:采取现场模拟、情景演练、个案分析等方式指导进行为期2 w的模拟演练;第4阶段:以文件、书面告知、科室张贴海报、组织座谈会等形式对科室医生进行为期1 w的宣传,告知如鼓励尊重护士给予的建议,耐心倾听护士对病情的汇报等希望配合之处。
1.2.2实践能力测评 测评时间:培训实施1.5个月后, 对15名护士进行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和掌握情况测评,并由护士长负责。方法:随机选择科室危重患者交接班、个案分析、组织情景模拟时,给予测评自制的SBAR沟通模式调查表。内容:根据个案或模拟情景,对接班护士和医生说出4个SBAR模块的内容,建议是否合理有针对性, 是否体现病情变化,测评信息传递是否准确、及时。4个模块各占1/4,测评总分为100分,合格者为达95分及以上。结果:15名护士中80%达标,余20%再次培训1 w后,继续上面的评测方式,结果为均合格。
1.2.3模式的应用流程 在科室在测评通过后,即开展SBAR沟通模式。①护理评估新人院患者,将患者信息在沟通表上以打勾形式记录,并向医生按记录顺序汇报信息以及提出意见。其次,在床旁交接班时危重患者与化疗患者应用该模式。②在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及化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与医生及接班护士应用该模式沟通。需要注意的是,对需及时抢救的危重患者表格仅作为参考,为避免耽误诊治,可不用完整记录。主要采取交接及直接汇报为主,辅以电话交流间接的沟通形式。
1.2.4质量的控制 为保证措施落实的有效及长期性,在该模式应用期间,护士长在落实措施后1个月,进行测评为期1w。测评内容:第1部分,在每日交接班后,是否按照SBAR模式沟通由护士长对接班护士进行询问并了解交接班的内容。第2部分,是否按该模式实施由责任组长(护士长指定)负责检查护士交接班。测评目标为达90%以上的落实率则合格。测评结果:第1部分落实率是90.4%,其中S为98.0%,B为94.1%,A为86.3%,R为83.2%。第2部分落实率为86.2%,其中S为96.0%,B为90.4%,A为 82.3%,R为76.1%。第3部分落实率为82.1%;其中S为 92.0%,B为85.0%,A为80.1%,R为71.3%。对于落实模式的质量情况,第2及第3部分未达标,护士长可通过与护士访谈调查其原因。调查表明:①患者夜间多是病情危重. 相对来说人力资源很短缺,护士来不及汇报。②个别护士工作积极性缺乏,不主动应用该模式。改进措施:①对低年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其自信心。②组织专科培训,强化情景演练。③在夜间工作量繁忙r段增加帮班,保证人力资源充足。④对于认真执行该模式的护士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对多次不自觉遵守该模式的护士给予批评。以上措施实施1个月后再次应用相同方法测评,3部分内容的 落实率均达标(>90%),A及R的落实率较前有明显提高。以后护士长每季度以同样方式组织测评1次。
1.3评价方法 测评护理质量:以我院护理部制订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应用模式后科室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和医生对护士满意度作为评价依据。
2结果
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收益显著,科室分级护理质量每月均分由2014年的92分上升到2015年的96分,最高99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2014年的10起下降到2015年的1起。科室每季度满意度调查表显示,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从89%提升到96%。每季度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从93%提升到98%。
3讨论
3.1 SBAR-床头交接班沟通模式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床头交接班工作,其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7]。在床头交接班的传统管理中,各科室的交接班框架流程只是一个概略性的,没有能够明确指出的具体指导内容(如何突出专科特点的),或忽视对患者的整体身心评估而仅仅突出专科特单的,没有一个理论模型来指导床头交接班工作。SBAR沟通模式有系统的病情汇报流程,即遵循现状-背景-评估-建议的步骤进行交接班[8],增加护士对病情及潜在因素的整体性评估,帮助护士确定患者的主要问题并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快速完整地传递给接班者,使接班者快速了解患者完整的信息,及时处理有待解决的问题,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医疗服务。同时提高护士对患者的整体管理能力和对病情的评估分析能力,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并做出快速的反应和分析。通过SBAR的学习.护士也认识到准确、完整的信息沟通对于安全医疗的意义。
3.2 SBAR床头交接班沟通方式使护士评判性思维及沟通能力得到提升 沟通能力是护士四大核心能力之一[9]。根据SBAR的步骤,护士必须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这对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落实过程中,"A"和"R"对护士来说最具有挑战性,难度也最大,尤其是低年资护士更为显著。针对此问题,引导她们根据SBAR报告程序逐项收集,分析相关的患者信息,进而提升了临床思维能力。目前SBAR沟通方式已纳入肿瘤科新护士岗前培训项目内容,得到了新护士的一致认可和欢迎。
3.3 SBAR床头交接班沟通模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护际间交班沟通协调,专业知识、交接流程规范,提升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增强了护士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上升,护士工作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进而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SBAR沟通模式能够建立一条沟通快速通道,保证信息完整、准确、清楚地传递。用于床头交接班可以有效减少因沟通不良引起的医疗护理差错,提高护士的临床评判能力,提高患者和医生对护士专业的认可度,有助于团队文化的建立,进而提高医疗护理安全。然而,SBAR沟通模式的开展要得到领导的支持,目前临床护理人力资源大多不足,如何保障人力资源,调动医护人员运用该模式的积极性是值得考虑的。
参考文献:
[1]陈伟婉,潘红英,吕小兰.床头交接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3):31-32.
[2]赵秀香.临床护理教学中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的培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5):83-84.
[3]Leonard M.Graham S,Bonacum D.The human factor: the critical importanee of effective teamwork and communication in providing safe care[J].Qual saf Health Care.2004.13(suppl 1):85-90.
[4]SBAR technique for communication :a situational briefing model[EB/ 0L].[2010-05-19].http:///IHl/Topics/PatientSafety/SafetyGen- eral/Tools.
[5]John ST.SBAR 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in arizona [EB/OL]. [2010-05-19].http:///patient_safety/documents/SBARtoolkit 001.pdf.
[6]Velji K.Effectiveness of an adapted SBAR communication tool for a rehabilitation setting[J].Healthcare Qnalitedy,2008.11:72-79.
[7]Y丽莉,卢晓莉,贾丽华.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年轻护士规范化交班培训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6):25-27.
关键词: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27-02
我国高等教育已迅速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生存的首要之举。中央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相对稳定规模,努力促进公平,加强规范管理,切实提高质量。当前,提高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建设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质量还不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模式探究;在“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上,改革“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应用,是指以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物流师职业标准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实际要求为依据,在物流管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实现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从教师与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适用范围等方面出发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
一、《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指导思想分析
1.理论基础。①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数学教育领域。其认为:学习是建构的心理表征过程,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②参与理论。参与理论是由现代远程教育的新秀格雷格・柯瑟林于1998年针对基于技术的学习环境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核心思想是:创建协作小组,让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完成真实的、有意义的项目。③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中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由言语―语言、逻辑―数理、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节奏、人际交往、自我认知、自然认知八种智能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只是其表现程度不同或组合方式不同。
2.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从当前教育的需要和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深入研究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发挥优势,克服弊端,整合教学模式;在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基础上,依托行业,面向市场,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紧密结合职业标准及职业能力的要求。经调研,涉及物流系统规划、设计领域的岗位及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实践中应紧密围绕职业能力设置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表所示。
三、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1.开放性原则。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活动过程均是开放的。这可以及时吸收本学科最新的科技成果、学术动态和相关的社会生活经验;并且对于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问题,能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和描述,让学生在不同看法中进行交叉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登录网络课堂,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2.整合性原则。进行教学观、目标观和信息技术观等观念整合;变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为个别化自主学习式、问题探究式、主题研究式、协作学习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使教学信息资源的选择更能体现科学性和教育性,以便有效利用;在统一技术标准下,信息资源的描述和保存更为标准和规范,以便共享。
3.“双主”性原则。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信息资源的导航、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过程的解惑和学生活动的引导等方面;学生的主体活动则体现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创作和主题研究等方面。
4.交互性原则。交互性原则应用于在线讨论、网上论坛、在线作业、答疑信箱等师生互动模块上;要建立多种互动机制,既有同步互动(如教学实况直播、BBS、在线讨论等),又有异步交流(如教学论坛等);既有人―机互动,又有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辅导答疑要及时,在线作业既要及时评价又要有效果分析,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尽可能客观、正确的评估。
四、职业标准下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
1.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网络共享资源。教师将整个学期的研究主题和每次课程要研究的重点问题都提前在教学平台上,以便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内学习。
2.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课内教学增加学生的讨论时间和思考时间。课堂上简单易懂的内容,适当减少讲授时间,多引入案例讨论来理解和消化。主要形式体现为在课堂上安排更多的案例课程,由学生独立阅读与思考,提出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讨论。为了保障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将课上讨论纳入平时考核,激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3.课内教学模式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机结合。课内教学以教师引导、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讲授章节灵活采用案例分析、座谈和交流的方式进行,还可采用网上教学、网上答疑、网上模拟操作、模拟软件应用等形式完成学习内容;课外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可采用课外研究小组组织形式,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包括登录网络模拟平台建立虚拟企业模拟实训、网上查询资料、网上提交作业、网上论坛等。
4.由学习教材向学习学科转变。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学习教材外,推荐学生阅读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相关书籍,期刊与其他前沿资料及网络共享资源;课后安排与本次课程相关的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章节内容独立搜集资料和独立分析,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总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助于探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需要的教学新模式,建立一支符合新世纪要求的、熟悉网络环境教育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贡文伟,姚冠新.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5).
一、积极主动的交流是做好家园沟通的前提
与家长主动的交流体现了教师对家园沟通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也是教师对孩子、对家长、对工作的一种负责任的体现,这更是做好家园沟通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在实际的家园沟通工作中教师意识不到这一点,则很难顺利开展家园工作。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案例。
老师,我家孩子表现怎么样?
浩浩是在小班下学期转到草莓一班的,刚开始,他还不是很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浩浩妈妈很想和老师交流一下,想进一步了解浩浩在幼儿园的表现,因此,每次她接送孩子的时候都会非常主动地去和老师交流,但是老师总是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并且模式一直是家长问一句老师答一句,家长问的多了,这位老师就会回一句“挺好的”,要不就是海阔天空地聊一些空泛的教育经。至于浩浩在班里的各种表现,这位老师好像不太了解。久而久之,浩浩的妈妈也不去主动问浩浩的在园表现了,每次都是唉声叹气地拉着浩浩就走。
从此案例中可以看出,该老师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时候一直是处在被动的地位,没有主动去和家长交流,而且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也没有很认真地去回答家长的问题,总是“言之无物”,表现出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以至于最后招来家长的不满,认为该老师不负责任,更谈不上对老师的信任。
如果这位老师早就意识到这位家长的需求,对于这些有需求的、平时不爱笑、不爱搭理老师的家长,要以一种积极主动的交流态度和他们沟通,最终的沟通结果将会截然不同。比如,每次当这位妈妈来和老师聊孩子的在园表现时,老师就要察觉出这位家长是对孩子不放心的,非常想知道孩子的在园表现,进而老师就要采取措施,就要经常积极主动地去和这位家长进行交流。可以具体聊一聊孩子一天在幼儿园里的表现,他们都做了什么,包括吃饭、睡觉、户外活动等,这些环节都可以用手机录下来或拍照,发给家长看一看,主要目的是打消家长的顾虑,让家长对孩子、对老师、对幼儿园放心。案例中的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有这样做,最终错失了获得家长信任的机会。所以,在平时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老师要能够对家长“察言观色”,积极主动地去和家长沟通交流,抓住家长的心理,抓住每一次取得家长信任的机会。
二、足够的交流时间是做好家园沟通的保障
家园沟通主要是教师与家长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语言上的交流,这需要足够的时间,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交流时间,则很难保证家园沟通的有效性。一些教师会无意间忽视这个问题,下面的这个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老师,我家孩子怎么回事
梓蘅是中一班的小朋友,平时比较调皮,不善言辞,不爱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性格还比较倔强。平时都是由爷爷奶奶来接送,爸爸妈妈一学期最多来接送一两次,平时很难见到爸爸妈妈的身影,更谈不上和老师进行过多的交流。有一次,梓蘅被班里的小朋友咬了一口,手上留下了一个红印,爷来接的时候,老师和爷爷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到了晚上,老师却接到了梓蘅妈妈的电话,她开口就问:“老师,我家孩子被咬了一口,这是怎么回事?”老师很耐心地给她又解释了一遍,但是她不信,老师就一直给她解释,但是她自始至终都不信,最后在不愉快中结束了电话。
在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家长对老师是不信任的,任凭老师怎么解释,家长也不相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和老师一学期中见面的机会太少,沟通交流的时间太少,几乎为零,没有保证足够的沟通交流时间,这就导致了不愉快的通话,导致了家长对老师的不信任,也就谈不上家园沟通的有效性。
如果老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个问题,对这些平时不来接孩子、和老师见面机会少、沟通交流时间少的家长采取其他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以保证足够的交流时间,结果就会好一些。比如,平时多和这些家长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围绕孩子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有空的时候多和这些家长进行电话沟通交流。这样一来在保证了足够的沟通交流时间的同时,家长就会信任老师、理解老师,那么,接下来家园沟通工作的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三、平等的交流地位是做好家园工作的关键
平等的交流地位是指家长和教师在沟通交流的时候要相互尊重、相互倾听、相互理解。只有双方在交流中保持平等的地位才能保证家园沟通的畅通,而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老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自己总是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高高在上,习惯了对家长主动出击,这种交流地位偏颇的沟通势必影响着家园沟通的有效性。下面的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
可是锦宜在家吃饭不是……
下午,锦宜的爸爸来接锦宜,老师以一种专家的口吻严肃地对他爸爸说:“锦宜在幼儿园吃饭时总是爱挑食,很少有能吃的东西,每次都这样,而且吃饭特别慢,每次都是最后一个。但是我们幼儿园现在要求的是营养均衡,每个小朋友都不能挑食,要养成良好的吃饭就餐的习惯,更要注重孩子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锦宜爸爸听完之后,笑着说道:“可是锦宜在家吃饭不是……”还没等锦宜爸爸说完,老师一下子打断他的话:“我们幼儿园现在注重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所以说你们家长要听我们老师的话,要听我们教育者的分析,在家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因为你们的饮食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饮食习惯,如果你们做不好,孩子很难做好……”“哦,好,知道了。”锦宜爸爸象征性地答应了一句,这时候的锦宜爸爸已经变脸了,刚才的笑容也消失了,接着拉起锦宜就走了。
案例中的老师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高高在上,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家长讲话,家长还没说完,就中途打断家长的话语,并用命令的口气来要求家长,这些均是双方地位不平等的表现,最终的结果是引起了家长的反感,影响了家园沟通的有效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知识模型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建筑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行业。尽管我国法律法规一直从多个方面来加强对建筑业安全的监管,且建筑业安全事故数量及死亡人数也在逐年下降,但依然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建筑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于安全知识掌握不够,致使盲目施工或者不安全施工,进而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施工安全知识主体网络的理论模型
1.1主体概况
建设项目的参与者一般包括:业主、施工单位(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金融机构、政府等。本文在选取节点过程中,考虑到依据建设工程最常涉及到的四个组织来分析,即业主、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
1.2关键节点的提取
本文从施工安全角度来选择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即建设项目中针对于安全问题的关键人员来着手,提取的关键岗位如下:(1)业主方:业主方工程师;(2)施工方:项目经理、工程师、安全员、工长、电工、机械操作工;(3)设计方:设计工程师;(4)监理单位:总监代表、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2、P-P 网络构建的思路
本文选取的节点均是各个组织机构与安全知识密切联系的关键人员,从关键线路着手研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沟通交流、请教与被请教、咨询、教育传授等。知识主体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难以用非常直观简单的描述来表达清楚各自的相互关系。而网络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症结,建立网络能够直观准确地对节点及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形象的描述。
3、P-P 网络模型的构建
以知识主体作为节点,知识主体之间的联系作为边,建立一个P-P 网络。其中P为人员(person)的简写,也就是说 P-P 网络,即人-人网络(主体-主体网络)。所建立的 P-P 网络,从知识主体之间知识沟通交流、请教咨询等这些关系来描述,并且利用一定的赋值来描述各人员之间的关系强度,进而建立关系矩阵,利用 UCINET 及 NETDRAW 软件输出网络关系。所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反映实际施工安全知识交流现状,人员之间就安全问题进行沟通的强度等各种问题,进而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具体的建模过程如下。
令P={P1,P2,…Pn}表示为知识主体点集,函数f(pi,Pk)表示表示知识主体之间的关系(边),令f(pi,Pk)=(1,2,3,4,5),其中,1,2,3,4,5 表示知识主体之间沟通的频率,为了在问卷过程中,被调查人员易理解并易做出判断,给予加权值来定量衡量。假设以1个月为衡量的时间单位,分别设置加权值“1”为零沟通,“2”描述偶尔沟通,“3”描述的是沟通交流一般,“4”描述的是沟通交流经常,“5”描述的是沟通交流很频繁。在被访人员作答时可根据相近原则适当选择。i 和 k 表示任意两个主体节点。则该 P-P 网络模型为:
G=( P , E)
其中,E={(pi,Pk)|, f(pi,Pk)=(1,2,3,4,5)}为边的集合,边(pi,Pk) 表示知识主体i 到知识主体 k 的关系,例如可以理解为知识主体 i 主动向知识主体 k 寻求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在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处理之前,需要将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关系矩阵建立起来,建立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共享关系矩阵的方法如下。
(1)分类汇总各岗位人员总的加权值w。即假设施工人员就施工安全知识共享所得到的加权值为 ai,则该岗位上所有人员所得的加权值
(2)将每类岗位上的总的加权值w求平均。即用总的加权值除以该岗位上所调查人员的人数n,用公式表示为w’= w /n。
(3)求出人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强度比例。例如,与业主方工程师沟通交流或者请教的所有岗位上的人员所得出的平均加权值综合为33.75,其中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与其沟通交流的频率平均加权值为4,则项目经理与业主方工程师沟通交流的频率占所有与业主方工程师沟通交流总频率的比例就是4/33.75=0.12。依次类推计算出矩阵中其他数值。
图1 建筑施工安全知识主体网络图
整体网密度反映的是网络对于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态度等所产生的影响。它表示的是个体和个体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直接影响整体网的整体性能及产生的效益。假设整体网中所有行动者总数为 n,那么网络中可能存在的最多的关系数为 n( n-1)/ 2, 而网络中实际存在的关系数假设为 m,则整体网密度=,该关系矩阵所形成的网络的整体网络密度为0.0881。该网络中的特征向量值分布中,代号为1的节点特征向量中心度最高1.102,其余10各节点的特征向量值跟1号节点的差值很大。我们发现1号节点是业主方工程师,在国内建筑业中,业主方对于工程项目具有直接决定性的作用,是工程项目的投资单位,业主方对于其所投资的工程项目具有绝对控制权力,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业主方对于安全问题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其他参与方对于安全问题的态度,其他参与单位在安全问题上的态度直接受制于业主方。业主方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问题属于责任主体。业主代表和业主方工程师是业主方的窗口,直接代表业主方行使业主方的权力和义务。因此,业主方工程师具有在该网络中极度中心的位置是对于我国建筑行业各参与方关系的一种真实直接的反映。
4. 改进建议
该网络整体网络密度为 0.0881,说明该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松散,联系不够紧密。我们从实际节点所代表的岗位角度来分析,能够发现,各参与方在本组织内部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频繁,而跨越组织的障碍,如何能够形成各组织中的人员之间无障碍的沟通交流的形式成为一种迫切需要寻求的方法。笔者建议充分发挥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各方负责人的中间纽带作用。各组织其实就相当于网络中的结构洞,结构洞本身蕴藏着巨大的社会资本,在该网络中的结构洞直接代表着一种网络结构利益。可以通过发现各组织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进而促进这些关键节点同其他组织中的关键节点的沟通交流,促使结构洞之间形成一种桥接,从而能够使结构洞之间的信息得以转化和传播,产生通畅的信息流。
参考文献:
[1] 黄飞.关于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J]. 科技风. 2010(20)
[2] 杨艳.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04)
[3] 李振波.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 科技信息. 2010(11)
P键词 微媒体 高职英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50
Abstract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into micro media not only enrich the students' learning channels, teaching resources, but also can greatly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of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to make English learning more simple and efficient.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micro media, and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 media in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inal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way of micro media in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 micro media;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1 微媒体概述
微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类新兴事物,它指的是以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事物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一类新媒体形式。微媒体的诞生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对于“碎片”时间的充分利用。微媒体的传播以短小精悍、信息丰富为主要特征,加之其简单便捷操作方式,打破了其应用的年龄限制与知识水平限制。
随着微媒体的逐渐发展,其应用领域开始逐步扩展到高职英语的教学中去,由于其应用的便捷性、加之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师生参与互动的有效性,使其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中存在问题
2.1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不高是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使得他们对于英语的学习存在一种本能的畏难心理,他们对于英语课总是怀着一种消极的态度,此外,高职教师对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没有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规划使得学生们的学习进度不一,进一步压制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其次,由于高职英语教师受教学大纲的限制不得不追赶英语教学进度,使得许多对英语感兴趣但基础不是很强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能及跟进教师的教学步伐,以至于学习进度落后于教师的教课进度,而由于教师与学生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使得这总进度越拉越大,最终使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最后,由于中国学生、教师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课堂中很少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由于不用与教师进行互动,使得他们的精神放松,加之,学生进入大学后缺少高中教育中家长和教师的束缚,同时,手机、iPad、游戏机等的普及使得英语课堂成了学生玩手机、聊闲天的“娱乐场所”。
2.2 教师与学生教学地位颠倒
当前,在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方式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教师在课堂中担任主体地位,而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主要是教师的追随者。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缺乏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致使他们的英语口语以及英语写作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中式英语”的现象,这就使得许多学生不愿意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英语发言、与英语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而教师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对学生这种消极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没有及时进行纠正、同时也缺乏变革教学模式的信心与勇气。使传统的教育模式一直在课堂中沿用,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很少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这种教育模式也抑制了学生们创新实践能力的发挥。
2.3 学生学习方式较为单一
高职英语教学由于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多采用板书、教案进行教学,尽管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和应用,英语课堂中开始逐渐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培训以及教研组的教学指导,多媒体的应用领域并未充分挖掘,只是简单地按学校、教研组的要求在课堂中用幻灯片进行教授内容的PPT放映,学生的学习只是由板书过渡到了PPT,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渠道受到了极大限制,学生在课堂中多是采用笔记形式对老师讲授的内容进行记录,然后等到期末对这些内容机械化的记忆以防挂科。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剥夺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没有真正使学生感受到语言背后的文化。而只是功利性地为了四、六级以及期末测评而学习英语。
3 微媒体在高职英语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
3.1 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以微博、微信为主的微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微媒体视域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讨教学中的疑点、难点、并在课堂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小组探讨,最后进行班级成果展示,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度,使学生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从其他学生、小组成果展示中学到英语相关的知识内容,不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点。其次,英语教师通过在课堂中给学生放映与英语知识、文化相关的微电影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隐藏的文化,燃起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通过英语影片的放映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渠道。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班级微信群,在群聊中给学生进行视频教学或通过给学生即时发送搜集到的英语学习资料来拓宽学生的英语学习渠道。
3.2 微媒体下丰富的教学资源
伴随互联网高速发展而来的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生和发展,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数据、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资料主要以学校统一征订的英语教材为主,除此之外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教案,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都较为单一,学生接收的与英语相关的学习内容也比较单一。但是这一现象随着微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逐渐发展应用开始有所改变。通过将微媒体引入英语教学,教师可以将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以微信、微博等方式即时传递给学生,方便他们的日常英语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借助大数据资源库丰富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内容。
3.3 微媒体进一步丰富了英语教学形式
微媒体在高职英语课堂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英语教学形式。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媒体极大的丰富了传统的以“灌输式”为主要课堂教学方式的课堂形式,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得到极大改观。这种教学地位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例如 “微课”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直线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有效进行互动交流,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中放映英语微电影的形式以及鼓励学生进行英语舞台剧表演的形式进一步丰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方式不仅能改变传统单一的英语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单一的学习模式还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营造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4 微媒体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4.1 微媒体视域下师生、生生互动的有效实现
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沟通、互动交流较少是当前英语教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种传统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学生惧怕与老师进行交流,而教师追赶学生奔跑的过程中也没有与其进行很好的沟通。长期以来,教师受教学课时、渠道、时间的限制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得英语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加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主要形式的微媒体开始逐渐应用到英语教学领域。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多样化的呈现形式,不仅丰富了英语教学模式还有效地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当下教育界时兴的“微课”授课模式,即教师课前录制好本节课想要教授的重要知识点,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提式教学,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解决相关的问题,课堂上通过小组沟通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答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指引而不是答案的传递,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微博、微信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方面还主要体现在师生、生生之间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的评论进行即时互动交流,通过这种互动交流学生能够及时向老师反馈学习效果,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下一步的英语教学。
4.2 微媒体视域下教学资源共享的可实现性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视频直播教学、远程教育的高速发展使得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加之,微媒体在教学领域的逐渐普及应用,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首先,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搭建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群来将教师整理、筛选的英语学习资料、英语视频、歌曲放到相关的微媒体中供学生进行学习;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对学生试卷中的错题进行网络视频讲解,这种讲解方式能够使学生们对疑点、难点进行反复研究,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
4.3 通过微媒体有效实现“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微媒体格外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针对化的教学指导。首先,教师要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案设计,并通过微博群、微信公众号等对不同学生其符合英语学习能力、水平的英语学习资料。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与不同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不同英语学习能力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掌握情况,这种双向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师生之间感情的互动,能够使教师对学生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 薛丰年.微媒体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
关键词:微媒体;高职英语;教学
1微媒体概述
微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类新兴事物,它指的是以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微事物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一类新媒体形式。微媒体的诞生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对于“碎片”时间的充分利用。微媒体的传播以短小精悍、信息丰富为主要特征,加之其简单便捷操作方式,打破了其应用的年龄限制与知识水平限制。随着微媒体的逐渐发展,其应用领域开始逐步扩展到高职英语的教学中去,由于其应用的便捷性、加之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师生参与互动的有效性,使其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中存在问题
2.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不高是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使得他们对于英语的学习存在一种本能的畏难心理,他们对于英语课总是怀着一种消极的态度,此外,高职教师对学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没有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学习规划使得学生们的学习进度不一,进一步压制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其次,由于高职英语教师受教学大纲的限制不得不追赶英语教学进度,使得许多对英语感兴趣但基础不是很强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能及跟进教师的教学步伐,以至于学习进度落后于教师的教课进度,而由于教师与学生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使得这总进度越拉越大,最终使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最后,由于中国学生、教师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在课堂中很少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由于不用与教师进行互动,使得他们的精神放松,加之,学生进入大学后缺少高中教育中家长和教师的束缚,同时,手机、iPad、游戏机等的普及使得英语课堂成了学生玩手机、聊闲天的“娱乐场所”。
2.2教师与学生教学地位颠倒
当前,在高职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多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方式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教师在课堂中担任主体地位,而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主要是教师的追随者。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缺乏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致使他们的英语口语以及英语写作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中式英语”的现象,这就使得许多学生不愿意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英语发言、与英语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而教师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对学生这种消极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没有及时进行纠正、同时也缺乏变革教学模式的信心与勇气。使传统的教育模式一直在课堂中沿用,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很少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这种教育模式也抑制了学生们创新实践能力的发挥。
2.3学生学习方式较为单一
高职英语教学由于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多采用板书、教案进行教学,尽管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和应用,英语课堂中开始逐渐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培训以及教研组的教学指导,多媒体的应用领域并未充分挖掘,只是简单地按学校、教研组的要求在课堂中用幻灯片进行教授内容的PPT放映,学生的学习只是由板书过渡到了PPT,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渠道受到了极大限制,学生在课堂中多是采用笔记形式对老师讲授的内容进行记录,然后等到期末对这些内容机械化的记忆以防挂科。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剥夺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没有真正使学生感受到语言背后的文化。而只是功利性地为了四、六级以及期末测评而学习英语。
3微媒体在高职英语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
3.1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以微博、微信为主的微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微媒体视域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讨教学中的疑点、难点、并在课堂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小组探讨,最后进行班级成果展示,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度,使学生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从其他学生、小组成果展示中学到英语相关的知识内容,不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点。其次,英语教师通过在课堂中给学生放映与英语知识、文化相关的微电影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隐藏的文化,燃起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通过英语影片的放映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渠道。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班级微信群,在群聊中给学生进行视频教学或通过给学生即时发送搜集到的英语学习资料来拓宽学生的英语学习渠道。
3.2微媒体下丰富的教学资源
伴随互联网高速发展而来的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生和发展,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数据、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化和多样化。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资料主要以学校统一征订的英语教材为主,除此之外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教案,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资源都较为单一,学生接收的与英语相关的学习内容也比较单一。但是这一现象随着微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逐渐发展应用开始有所改变。通过将微媒体引入英语教学,教师可以将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以微信、微博等方式即时传递给学生,方便他们的日常英语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借助大数据资源库丰富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内容。
3.3微媒体进一步丰富了英语教学形式
微媒体在高职英语课堂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英语教学形式。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媒体极大的丰富了传统的以“灌输式”为主要课堂教学方式的课堂形式,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得到极大改观。这种教学地位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与课堂参与度。例如“微课”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直线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有效进行互动交流,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中放映英语微电影的形式以及鼓励学生进行英语舞台剧表演的形式进一步丰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方式不仅能改变传统单一的英语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单一的学习模式还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营造出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4微媒体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4.1微媒体视域下师生、生生互动的有效实现
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沟通、互动交流较少是当前英语教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种传统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猫和老鼠”的关系。学生惧怕与老师进行交流,而教师追赶学生奔跑的过程中也没有与其进行很好的沟通。长期以来,教师受教学课时、渠道、时间的限制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得英语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加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主要形式的微媒体开始逐渐应用到英语教学领域。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多样化的呈现形式,不仅丰富了英语教学模式还有效地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当下教育界时兴的“微课”授课模式,即教师课前录制好本节课想要教授的重要知识点,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提问式教学,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解决相关的问题,课堂上通过小组沟通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答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指引而不是答案的传递,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微博、微信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方面还主要体现在师生、生生之间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的评论进行即时互动交流,通过这种互动交流学生能够及时向老师反馈学习效果,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下一步的英语教学。
4.2微媒体视域下教学资源共享的可实现性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视频直播教学、远程教育的高速发展使得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加之,微媒体在教学领域的逐渐普及应用,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首先,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搭建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群来将教师整理、筛选的英语学习资料、英语视频、歌曲放到相关的微媒体中供学生进行学习;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扫描二维码的形式对学生试卷中的错题进行网络视频讲解,这种讲解方式能够使学生们对疑点、难点进行反复研究,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
4.3通过微媒体有效实现“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微媒体格外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针对化的教学指导。首先,教师要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案设计,并通过微博群、微信公众号等对不同学生其符合英语学习能力、水平的英语学习资料。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平台与不同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不同英语学习能力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掌握情况,这种双向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师生之间感情的互动,能够使教师对学生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作者:苏可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薛丰年.微媒体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有效沟通
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价值
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有其重要的作用:
一是掌握学生思想、行为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工作管理当中,要想了解学生的情况除了通过一些基本情况统计以及向任课老师、学生干部了解以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辅导员在长期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内心需求等等,能够最快的发现并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困难,防患于未然。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问题的多发期,其自我管理能力、耐挫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容易偏激和冲动。如果辅导员能够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沟通,那么会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耐挫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二是增进师生情感,增加认同感,降低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提到工作效率。经常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这样有利于学生站在辅导员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有的学生对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存在抵触心理,不认同辅导员工作的方式方法。但如果辅导员能够通过有效沟通,消除其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增进彼此的信任、理解和尊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辅导员安排的工作便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和理解,工作难度也会降低。
三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腐朽思想和不良思潮的影响。辅导员通过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和不良思潮的侵蚀。辅导员经常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辅导员可以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三观”,纠正学生不良的价值观,减少单纯说教的抵触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二、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与大学生缺乏沟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辅导员与大学生缺乏沟通的主动性。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一些辅导员没有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作用,不注重将沟通运用到学生工作中,只有当出现问题时,才会找到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样便使得沟通带有很强的目的性,难以让学生敞开心扉、吐露心声,沟通也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另外,加之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使得辅导员没有精力去和学生进行过多的沟通。2、大学生与辅导员缺乏沟通的主动性。大学生与辅导员缺乏沟通的积极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不懂得如何与辅导员沟通;有的是因为不赞同辅导员的管理工作而不愿去沟通;有的是因为自卑而不去和辅导员沟通等等。
(二)辅导员的沟通水平和能力不足。有的辅导员沟通水平和能力不足,自身学识有限,不注重拓展知识面,沟通时往往就事论事,沟通缺乏说服力;或是措辞不当,不能切入问题的本质;或是言语过于严苛,不注重学生感受;或是应变力、观察力不足,不能很好的把控沟通交流的过程。
(三)沟通前准备不充分,沟通效果不佳。部分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前“备课”不足,对沟通对象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基本统计情况、任课老师及班干部的反映,缺少对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心理状态、性格特征、个人能力等实际情况的了解,不能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有针对性的开展沟通。
(四)沟通方式单一。部分辅导员与学生进行沟通仍旧采用最为传统的方式:在办公室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沟通交流。笔者并不否认这种沟通方式的特有价值,并且这种沟通方式也是必须的。但是辅导员通常要管理几百名学生,工作繁杂,精力有限,所有与学生有关的工作最终都要由辅导员来负责,所以辅导员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进行及时的沟通。传统的沟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与辅导员沟通交流的实际需求。
三、实现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路径
(一)以平等、真诚、保护隐私为基础
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其价值观处于不断完善、臻于成熟的阶段,看待问题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辅导员在与大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批评教育、强制灌输、发号施令,而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减少学生对沟通交流的抵触心理。“在谈心时放下架子,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 把心中的体验、感受、困惑、怨气、苦恼尽情地倾诉出来。”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真诚也是必不可少的,辅导员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切实为学生解决困难。另外,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大多数时候会涉及学生的隐私问题。辅导员切记要充分保护学生的隐私,这样学生才能够敞开心扉、吐露真声;切忌将学生隐私随意传播,否则不但影响辅导员的公信力,还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二)全面掌握学生信息,加强沟通的个性化
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前要尽可能的了解沟通对象的信息,使得沟通更具针对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心理状态、性格特征、内心需求、行为模式、个人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要想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保证所传达的信息能够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并且接受,沟通前要尽可能全面的掌握沟通对象的信息,做到胸有成竹。同时辅导员在沟通前要计划好沟通的内容是什么,怎样一步步展开沟通,通过沟通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等等。
(三)建立长期沟通机制,增强沟通的主动性
沟通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要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增强沟通的主动性。作为辅导员,要树立“沟通为本”的工作理念,将沟通渗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长期沟通机制,定期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与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沟通状态,增强沟通的主动性。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的向辅导员进行沟通,拓宽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
(四)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沟通技巧
辅导员要不断的增加学识,扩大知识面,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也要学习一些当代大学生的交流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性格特征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在沟通中找到共同语言,把控全局,增强沟通的说服力。
“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辅导员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坐得端、行得正、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使得沟通交流更具感染力。
沟通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能够拉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沟通的有效性。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强化语言技巧,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要注意措辞和学生的感受,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不能死板僵硬、单调重复;要善于倾听,“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回应方式, 既能鼓励说者继续说下去, 又能保证听者理解对方所说的内容”。同时增强自身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谈话的进度、语气和内容。
(五)沟通方式要多样化
辅导员除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外,还可以通过积极的参加学生活动、采用网络媒体(如QQ、微信)的方式进。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可以增强辅导员的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降低沟通交流的阻力。运用网络媒体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气氛比较融洽,较为符合学生的生活习惯。并且运用网络媒体进行沟通可以及时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也可以通过学生所发的状态或是朋友圈来侧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等。
作者简介:
赵文娜,女,1989年10月出生,籍贯:山东济南,工作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助教。
关键词:德育;新理念;注重情感沟通交流;创新方法路径
德育是教育之本,人才的培养最根本的就是德育。在中学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而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关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班级文化营造、加强情感沟通交流,注意方式方法选择,对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树立德育工作全新理念
按照现代教育学观点,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导,而学生则是教育行为的主体,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协同活动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具体而言,要树立三种德育工作新理念:1.1树立平等的理念。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作为平等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出现在教育活动中,交往双方应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想法、尊重对方的见解。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知识经验和人生阅历均丰富于学生,因此应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意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1.2树立互动的理念。在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单向性的,内容枯燥、老生常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和抵触情绪。师生互动关系的确立,可以使师生在德育工作中传递双方的情感、观点、思想,师生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理解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建构自己的道德认知和体验。1.3树立开放的理念。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要把封闭式德育工作变为开放式德育工作,把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爱心互助等活动,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用贴近生活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以及心理素养。
2强调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德育工作良好环境
班级文化是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以此营造良好的德育工作氛围:2.1塑造高尚的精神文化价值。班级精神文化是一个班级文化的灵魂,塑造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在班级中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强化二个方面:一是要培育集体主义的精神文化价值。班主任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集体主义和集体荣誉观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利益观。二是要培育优秀的传统精神文化价值。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班级文化建设之中,使学生在传统优秀文化积淀中汲取精神力量,在自觉不自觉中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取向。2.2营造规范的制度文化氛围。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班级文化的有效保障,更开展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制订符合本班特色、符合人性的班纪班规,可以激励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自律。
3注重情感沟通交流,开辟德育工作良好渠道
3.1以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的道德。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班主任自身的形象、言谈、举止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因此,班主任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良好的仪表举止、高尚的人格情操、正确的处事方式影响学生的成长,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3.2以诚挚的情感解读学生的心灵。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注重情感渗透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一种内在需求,情感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必须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沟通师生的心灵,缩短师生的距离,给学生以亲近和信任,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使之自觉地、主动地沿着教育的正确方向前进。3.3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问题。良好的心态可以产生轻松的教育效果,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让德育工作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同时,班主任要摆正对待学生的态度,对所谓的“好生”、“差生”做到一视同仁,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4探索创新方法路径,提高德育工作实际效果
4.1沟通交流法。沟通交流法是开展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方式,在和学生沟通交流之前,班主任应当确定谈话目的、对象、内容,选择好谈话的方式,时机和场合。在开展沟通交流法时,突出学生主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方法,如对内向的学生,可以采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对待外向的学生,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充分运用现代电脑网络技术,如QQ、微信、微博、电子邮件等平台和学生沟通交流,使德育工作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4.2自主管理法。在班级工作中要探索建立开放的、民主的、双向的班级管理体制,给学生以选举权、决策权、监督权和评定权,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认同感、信任感、归属感,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角色。学生在班级管理的生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与其他学生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不断纠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4.3社会教育法。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要靠学校、家庭、社会来共同完成。班主任要主动与各方面密切配合,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一方面,要加强与家长沟通,如定期与家长联系或访谈,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品德的发展情况,并根据学校教学目标确定家庭教育任务,同时通过与家长沟通交流,实现德育工作的家庭化。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环节是面向社会现实,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方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之间更多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中学德育工作肩负着塑造人格,培养道德情操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互联网 家校通 家校协作 功能应用 实践效果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13
一、“互联网+”概念界定
(一)概念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运用范围扩大到了各行各业中,并与各个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我国的“互联网+”理念是在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的。在“互联网+”的操作模式中,使各个行业的服务和产品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向用户展示,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二)基本内涵
从传统理解方式上来说,“互联网+”是网络和各个行业的结合,其结合方式不是进行两者相加,而是利用网络平台对传统行业的服务和产品流通进行创新,实现新的销售模式。可以这样认为: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互联网+传统百货卖场=京东;互联网+传统银行=支付宝;互联网+传统交通=嘀嘀打车;互联网+传统新闻=新媒体;互联网+通讯=即时通信……在“互联网+”的模式中,网络能向人们展示丰富的信息,通过其独有的画面和信息来让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二、互联网+家校沟通
(一)“互联网+家校沟通”概念理解
一所学校、一位教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教师由你选,随时可以和教师沟通交流,这就是“互联网+家校沟通”。
时下,上网逐渐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学校网站上下载作业,在QQ群里讨论功课以及上网搜寻资料等等已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高科技的发展,以及家庭电脑和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已成为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好帮手。通过网络,既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还可进一步增强学生与教师以及父母之间的理解、沟通与交流,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学校面临特殊性的客观要求
1.班主任工作时间与家长工作时间冲突大。班主任工作任务繁重,除了上课、开会、教研外,还要关注、照顾和协调学生的生活、情绪变化及家庭关系等。班主任工作时间与家长上班时间可能有冲突,联系时间不是很“对口”。但家长迫切需要了解班级情况、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和各项通知说明等。
2.生源多,地域广,面对面交流难度大。我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留守儿童较多。有的来自县外和省外,路途较远,家长工作类型多种多样,有的常年在外工作,有的经常出差等客观工作安排因素,因此给班主任家访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这时需要与时俱进,改革沟通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家校互动。
3.常见的交流方式单一、教育滞后性突出。原来家校联系方式一般是一学期一次家长会或偶尔的电话交流,给予家长的时间太少,不能个性化地针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开家长会时,主要是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目标以及完成情况。给家长发言的机会很少,使家长会成为汇报会,不能实现家长会的作用。由于缺乏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交流,导致出现“家校教育缺失”的弊端现象,家校配合不及时,不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家校通的途径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快捷平台,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博客等能让家长和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和指导。通过家校合力,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1.建立班级QQ群。在家校联系中,通过建立班级QQ群,让家校联系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让家长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在QQ流的方式,能拉近家长和教师的距离,使他们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和家长交流,教师能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学生摆脱压力,积极地进行学习和探究。
2.建立班级博客。在班级博客中,可以把班级中发生的事情写到博客中,让家长通过查看博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并针对各个事件和现象发表自己的评论。利用博客进行互动,可以让家长和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正确地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家长对博客的评论,从中获得激励,使他们为了汇报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更积极努力地进行学习。在班级管理中,还可以让家长在博客中各抒己见,帮助班主任出谋划策,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3.建立校信通。利用校信通进行家校联系,可以在节日时送上温馨的祝福,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随时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关注孩子的感受;把学生在学校中取得的成绩进行表扬公布,发挥强大的激励和榜样作用;公布学校的重要事务,如运动会的举办时间、班级中组织的活动等,加强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网络技术发展的今天,家校通已成为班主任工作专业发展的摇篮及师生、家校和谐温暖的交互平台。在教育中也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通过网络平台来构建学校和家长交流的平台。通过家校合作,使教师和家长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实现教育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肖珍 “校讯通”对协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
[2]梁云真. 基于“校讯通”平台的家校沟通研究[D].河南大学,2009.
[3] 王吉斌著.互联网+.
[4] 赵国忠主编.班主任需要什么.南方出版社.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从影响因素的四个层面分析了当前高等学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关系功利化”“情感淡漠化”“观念冲突化”等因素,并结合当前高校党的群众教育活动精神,从反对师生关系“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等方面提出了正确处理高等学校师生关系之间的矛盾,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群众路线;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师生关系
引言
目前,随着全省各高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是加强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问题。如何在高校内部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精神,如何将党风建设与高校教学、学生工作相结合,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本人认为,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个针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教育活动,而且更是提高教学质量,改变教学体制的好机会。对此,本人以高等学校师生关系为切入点,从以刚正的党风与优良的学风相结合的角度,针对当前存在于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问题,探讨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对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指导意义。
一、影响高等教育师生关系的因素
在新时期,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它涉及到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因素,要想探索出师生关系相处的新型模式,找出原有模式中的错误观念和理论,对构建新型高校师生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就必须清楚了解影响师生关系的所有因素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1、社会方面因素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社会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势必会影响到处于社会大环境中的高校及师生,改变高校师生原有的价值观念以及对社会的认识和判断,改变师生相处的方式和方法。
2、学校方面因素
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软硬件设施以及使用环境、师生交流的渠道及交流方式也会影响到高校的师生关系,如果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师生沟通渠道或交流方式不顺畅势必会影响到高校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3、教师方面因素
在高校师生关系中,教师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是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教师的个人修养、脾气秉性、个人认知、教育理念、教学态度及教学方法都会对高校新型的师生关系产生较大的影响。
4、学生方面因素
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另一方面因素就是学生,学生的性格特征、思想观念、价值选择、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方法等都会影响到高校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当前高等学校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关系功利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入侵,人们无论是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还是生活方式、交友方式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变得越来越功利,处处显示着等价交换的原则。高校及学生也深受这些因素的影响,高校和学生之间教育与被教育的单纯关系也逐渐变异成服务与消费的关系,这也影响到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正常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也逐渐变形,渗透了浓厚的个人利益,形成了服务于被服务的关系,教育逐渐成为人们眼中的“一种商业服务”。
在很多高校都存着着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为了评奖评优,为了入党或者为了当班干部,亦或者为了考试不挂科,忙着四处打点,疏通关系,给老师送礼请客。一些高校采用学生评教、选课制度,将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作为考核老师绩效或地位的指标,为此,一些教师为了获得学生较高的评价,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以此讨好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利益明显成了增进师生感情的砝码,师生关系逐渐由纯洁走向功利,变得庸俗不堪,既损害了教师利益,也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得不偿失。
2、师生情感淡漠化
一般来说,师生交往的密切程度取决于双方的互动次数、主动性与否、双方的情绪反应,应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师生关系就是建立在互尊互爱基础上的,师生交流较为融洽与和谐,沟通也较多,师生情感较为深厚。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网络化普及,学生越来越独立,获取知识的来源不再局限于老师这一途径,他们可以从网络获取知识,因此,学生不再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交流。
而教师除了担任教学工作外,还需要不断地搞科研,因此能分配给学生的时间也非常有限,老师也很少主动去找学生沟通交流。因此,高校师生之间关系非常淡漠,一些任课教师教完一学期课时,能认识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对老师也比较默然,学期结束,师生之间基本就形同陌路。
3、师生观念冲突化
高校教师和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层,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大有不同,为此,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千差万别,难免会发生冲突。高校教师长期受社会主流文化的熏陶,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依然定型,在教学的过程中必然遵循社会主导价值规范,对学生加以指导和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对于学生群体来说,教师的谆谆教诲显得有些过时,这是因为学生处于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接受的是新鲜的非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他们所追求的和教师所倡导的价值观时有相悖,两者之间在价值观念和处事模式上发生冲突在所难免。
此外,由于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大班教学,一个教师要面对无数的学生,教师很难和每一位学生进行顺畅的沟通交流,教师和学生在价值观念、思想认识、文化素养上的不同认知也增加了双方沟通的难度,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只能是一种集体的共同交流,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短暂的课堂关系。为此,针对高校对师生之间的冲突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加强双方的交流、沟通;努力实现文化整合和观念更新,以形成良好的高校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以党风正学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1、建立师生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远离形式主义
2003年12月5日至8日,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为此,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建立起互尊互爱、平等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使自己成为有意义的责任主体,教师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而学生则要承担起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的责任。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人的主体存在,双方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助的关系,教师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对成绩差的学生不要嫌弃也不要放弃,要耐心地给予指导,多多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点,积极鼓励这些学生,使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补短,不断提升自信。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尊重老师,善于和老师交流沟通,要和老师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2、建立沟通交流、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杜绝享乐主义
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主要的沟通交流主要集中于师生之间关于学习方面的交流、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通过这两方面的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思想方面、情感方面给予学生以指导。而学生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师,并得到老师的授业解惑指导,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学生在高校校园中,除了同学以外,最重要的交流对象就是老师,而同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同事外,最重要的交流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和尊重。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希望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学生能够认可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并积极配合自己,以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也希望通过和老师的沟通交流,使老师能够注意到自己,并能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和帮助。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师生沟通的方式比较传统,主要局限于课堂,电话等方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方式显得较为落后。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更倾向于网络交流,手机短信、微博、QQ、微信等方式受到学生的青睐,因此,教师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寻求新的沟通方式。
3、建立知识共享、能者为师的师生关系,反对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工作中,人们普遍遵循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在这种传统的认知中,教师对学生来说代表着师道尊严,代表着权威,学生对教师有一种天然的畏惧感,而教师也自然而然地有一种优越感,对学生不够尊重,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取压制的方式,强迫学生接受,严重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和积极性,师生关系处于不平等状态,无法达到平等和谐。
而如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使得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一些好学的学生掌握的知识面甚至超越了教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优势不复存在,在这种形式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享获得的知识,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体会,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作者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金英.以党风正学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视角下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处理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13(12).
[2]赵春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下),2011(11).
[3]王景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素质教育发展[J].现代交际,2013(11).
[4]徐锋华.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师生关系构建[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5]张志国;耿立娜;刘亚平.高校师生关系浅析[J];文教资料;2011年05期
1(略)
2如何培养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及交流技巧
2.1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现代医患关系泛指医务人员与病人及家属、监护人等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既不是一般的消费关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它广泛涉及伦理、道德、法规、法律等方面[3,4]。临床实习医生既是在医院环境中继续学习临床技能的学生,又是对病人实施医疗活动的医生,在带教老师面前是学生但在病人面前是医生,因此要认识到自己就是医患关系的一方主体,要知道在医患关系中,病人有使用就医权利、知情同意权和发挥参与治疗权,同时医生有职业自和得到尊重、体谅、信任的权利。和谐医患关系是指医患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尊重、信任、配合、共同战胜疾病的融洽关系,遇到矛盾与纠纷,能从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角度出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加以解决的平等关系[5]。
2.2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的法制教育:临床实习阶段除了学习临床技能外,也是实习医生培养法制观念、熟悉法律法规的重要时期。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健全,医疗卫生事业正在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近年来国家颁布了多部涉医法律法规,如《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等,但临床实习医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仍普遍存在[5],因此在对实习医生岗前培训及日常工作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医疗制度、医患沟通技巧、医疗操作规范等教育,学习法律知识以及树立法制观念,充分认识目前严峻的医疗形势,依法行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防范医疗纠纷[2,4]。
2.3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及交流技巧培养:首先必须加强皮肤科临床实习医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医者,当以德为先”,没有好的德行和人品,是无法体现“人民医学为人民”这一宗旨的[6]。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隐私权、治疗护理权等。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相关知识的传授,重视临床带教,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传身教、教书育人[4]。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是单纯的信息交流,而且还包含着两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医患交流的方式主要有言语和体语两种。沟通交流是一个双向过程[2]。实习医生刚接触病人时,由于尚无临床经验,往往不够自信,不知从何下手,尤其面对负面情绪甚至有敌对态度的病人时容易出现不良情绪、紧张焦虑。应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应将培养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渗透到每天的临床教学中,注重交谈的方式和技巧,提倡学会使用身体语言来与病人沟通,培养实习医生去注意病人面部表情、、身体的姿势等来判断病人的需求[4,7],使实习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增强沟通能力。此外,还可以采取专题讲座、实习医生之间医患沟通经验交流、模拟角色等进行以主要包括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沟通理念、沟通流程的言行规范、情商教育以及沟通的艺术技巧等的培训[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有效互动
互动教学即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而语言交际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必然离不开互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应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教授语文知识,并在互动中培养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
一、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灵活性缺乏
灵活性缺乏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之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于现今的教育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导致师生之间的互动较为匮乏。当前这一现象虽有所改善,但是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灵活性还是较为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2.时机不到位
时机不到位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之二。只有准确把握好互动的时机,才能够实现活动的有效性,但是当前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互动时机把握还存在不到位的问题,经常出现盲目、无效的沟通交流,难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互动意识欠缺
互动意识欠缺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之三。传统教学模式中多以教师为主,采取“教师讲、学生听和记”的方式,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今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互动意识还较为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4.课堂人数过多影响互动质量
课堂人数过多影响互动质量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之四。在我国初中教育中普遍采取大班教学形式,课堂人数过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而这一现象在短期内是难以得到解决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从其他方面着手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措施
1.根据教育方式选择互动方式
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不是固定的,因此,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育方式选择不同的互动方式。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多为教师向学生进行提问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答等,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便可向学生进行提问:“在学习这篇课文后,你对父爱有什么认识?”引导学生从“父爱如山”等角度进行回答,使学生通过互动充分认识到父亲这一角色,体会到父爱的伟大。
2.增加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交流
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教育教学课堂中的语言沟通交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在进行初中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交流,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语言沟通交流能够提高师生之间的亲密度,为学生营造舒适和轻松的学习环境氛围。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积极与学生间进行全面和有效的沟通,使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严密的思维逻辑,还能够构建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如,教师在进行安徒生《皇帝的新装》的学习时,可先向学生分享看过的好的童话,并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些童话故事,从而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并且在学生讲述童话的过程中也会锻炼其语言组织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3.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课本知识内容虽然较为丰富,但是仅仅以课本为范本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不可取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应以课本内容为基础进行拓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沟通交流平台。例如,教师在教授鲁迅先生《社戏》一文时,可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其他书籍,如《呐喊》《彷徨》和《朝花夕拾》等;教师在教授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时,也可向学生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等,使学生除了能学习到课堂知识外,还能在课后阅览,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并及时与同学或教师之间进行问题的探讨和心得体会的交流。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有效互动是有着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有效互动,可以根据教育方式选择互动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语言沟通交流,以及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并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耀贤.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互动[J].考试周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