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特殊教育课堂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教学手段方面的策略
只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尽心设计,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乐于接受,一节课就成功了一半。有的学科或有些情况可以运用直观的、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具或手段,让学生亲自感受,这样比较有利于学生的接受。
例如:在数学课上,运用动手实践操作,比较容易让学生感悟新课。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让学生区分个位和十位一直是个难题。如果单纯的用语言表达,往往学生无法正确地理解、掌握的较为抽象。所以教学中,设计与学生一同动手来摆一摆。数字“16”中,十根小棒为一捆也就是十位上的数是“1”、再单独摆了六根小棒,也就是个位上的数是“6”,接着教师总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学会了新知。教师通过让学生折,让学生在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角。
讲语文也可运用,比如在讲“楼梯”时,也是采用直观教学的策略:先带学生走一走,认一认学校的楼梯;然后在课堂上出示楼梯图片,接着认读“楼”和“梯”,进行图词配对;在认识字词的基础上,再带学生到学校的楼梯旁,让学生找楼梯旁牌子上的字词,最后让一个学生上楼,其他同学说句:“XXX同学上楼。”“XXX扶着楼梯”用同样的方法,反复多次,让学生掌握,这样可以把课文中的内容直接和生活中的实物对应起来,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方面的策略
下面,我来说说教学内容方面的策略。
先拿数学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经过多年的弱智儿童教育教学,我认为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从数学课堂教学入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将数学知识活学、活用,让学生尽情地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语文的学习更离不开生活,我们知道孩子出生之后的学话就是向家里生活实践学习的,可见社会生活实践的多少对孩子学习语文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就注重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力求将语文生活化。经常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到银行,到超市,到医院等一切可以去的场所,培养学生适应自我,适应家庭,适应社会,为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教师方面的策略
(一)处理突发事件的策略。
在我们的特殊教育课堂中,为了能够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更应该具有遇事不惊、灵活多变的课堂调控能力。因为我们的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更容易出现突发事件。比如: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去卫生间;学生自称有身体上的不舒服;学生有情绪上的厌学和烦躁。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这些行为做出准确判定:学生是否真的要去卫生间;是否真的身体有不舒服;是什么原因导致厌学和烦躁情绪。教师在做出判定后还要及时决策,是否准许学生发生这样的行为,无论学生行为是否继续发生,教师也都要对被打断的教学程序进行调节或修改。
(二)教师激励策略
教师的激励策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在评价和安抚学生心理上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例如,某校“笨小孩”乐队初建时,尽管孩子们下了很多功夫,吃了很多苦,但他们觉得进步不大,演奏的断断续续,结结巴巴,孩子们很快他们就失去信心。看到这种情况,教师就采用了励志故事来给学生增加克服困难的动力,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如:“龟兔赛跑”、“盲女听雷”、“蜗牛摘樱桃”,告诉学生磨刀不误砍柴功,功到自然成。经过教师的真诚讲述,学生烦躁的心情平静了许多,克服了烦躁情绪。教师的激励策略成功了。现在这些学生已经弹奏得相当不错了,自己也很有成就感。所以,教师激励策略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营造幸福的氛围。
(三)教师主导策略
游戏教学法把游戏和教学相融合,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穿插游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和欢快的活动中,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必须掌握的课外知识。游戏教学法将游戏与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在特殊教育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的原因
曾经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都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坐在课桌旁,这样的课堂不仅气氛沉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增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学效率低,而且长此以往会令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到学校,不愿意上课,甚至有的学生一看到老师上课就喊“肚子疼”等。
智障儿童由于身心发展受限,他们的注意力分散,抽象思维欠缺,对所学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差。如果按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来授课,往往事倍功半。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过,游戏是儿童活动的中心。他认为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因此,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游戏来进行教学,便成了特殊教育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由此我开始尝试给学生上游戏教学课。
二、怎样组织与设计特殊教育课堂上的游戏教学
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
游戏教学作为众多教学方法之一,要想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注意时机的选择。如果学生没有及时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这时可以把游戏教学法运用在课前;为了巩固之前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缓解之前学习给学生带来的疲惫,可以在课堂中间穿插游戏教学;为了泛化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游戏教学也可以放到课后进行。
2.教师在游戏教学中扮演的角色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游戏教学也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教师不仅要懂教育学相关理论,也要了解儿童心理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适时适当组织和设计游戏教学;教师备课要充分,每个单元每节课都要给学生预留出游戏的空间,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教师要确保随时随地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地做好游戏前材料和场地的准备;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游戏教学的组织与设计,鼓励所有学生参与教学;教师要通过讲述或演示,使学生明白游戏规则;教师要参与到游戏教学中,并及时调控;教师要在游戏教学结束后及时总结游戏情况,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
3.注重游戏教学内容的选择
游戏是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学是游戏的目的,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游戏内容的选择要围绕教学的最终目的进行设计与组织,游戏内容一定要与学生当前所具备的实际知识与能力水平相符合,要扬长避短,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特殊教育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的方法
1.游戏气氛要浓
为避免游戏教学出现枯燥的现象,可以伴有音乐,可以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或玩具,可以分组进行,激发学生游戏的热情。
2.游戏准备要充分
比如音乐、头饰等。
3.游戏规则要讲清
弄清规则是玩好游戏的前提,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办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游戏规则。
4.游戏要有一定的奖励机制
为使游戏教学长期有效,建立一套奖励机制是很必要的。同时,奖励机制要注重全面,要能挖掘每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5.在特殊教育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的注意事项
通过对特殊教育课堂上游戏教学的不断观察、摸索和实践,我总结了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游戏的设计一定要符合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一定要选择孩子感兴趣、易理解、容易进行的游戏项目。智障儿童意志力薄弱,不能持续做一件事情,所以游戏项目设计一定要贴合学生实际,贴合学生发展需要。另外,智障儿童行为动机偏低,容易产生自卑感,简单些的游戏项目更容易使学生建立自信。比如抛接球、传球、击鼓传花等,这些游戏简单易学,深受学生喜爱,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穿插在教学任务里。
第二,游戏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我之前带领学生做过一个“跳房子”的游戏,结果学生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由于学生不具备单脚跳的能力,所以游戏不欢而散,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游戏教学要注意时间的安排。由于智障儿童能力有限,他们的学习持续时间较短,记忆力较差,应用能力较低,所以游戏教学作为众多教学方法之一,其用法要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宗旨。
第四,游戏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要在生活中游戏,同时游戏也要为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为学生更好地生活打下基础。智障儿童缺乏辨认的能力,分不清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借由游戏教学正好可以教会孩子一些生活的技巧和解决生活中难题的方法。
第五,游戏一定要具备某种教育目标,或促进学生生理发展,如手眼协调、身体平衡、语言发展等,或促进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等,最终通过游戏,为其走向社会,回归主流奠定基础。智障的孩子与人沟通有障碍,包括语言上的障碍及非语言上的障碍,游戏教学必须注意这一点。
第六,游戏前一定要讲清楚、说明白游戏的规则、任务的分配、具体玩法以及如何在生活中玩此项游戏。对智障儿童来说,有时说得越多越适得其反,所以教师不妨多做些示范,一定要教会。
第七,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最大化地激发学生游戏的兴趣。智障儿童存在注意力分散现象,思维缺乏独立性,但是如果有老师和他们一起,效果会好很多。
第八,游戏要在不同情境中多次泛化。学生掌握方法以后,要经常变换每个人的角色与任务分配,以便学生真正掌握游戏的玩法。智障儿童缺乏后设认知,抽象思维能力差,迁移能力差,所以一个游戏要反复多次。另外,智障儿童思维刻板,不会变通,所以要经常变换场景、角色来进行巩固。
第九,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不要单纯追求游戏的效果而忽略游戏的作用。游戏虽好,但是如果一味玩耍,就失去了其教育意义。比如,在复习新学的生字时,我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的苹果树,把写有生字的小苹果粘到上面,然后告诉学生:谁能读对苹果上的字,苹果就送给他,苹果后面更有神秘礼物。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最后每名学生都得到了自己喜欢的小粘贴。这种游戏的目的性很强,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练习也较充分,放在复习单元里也是顺理成章的。
第十,游戏教学要注意分组的技巧,要使学生优势互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游戏带来的乐趣。比如,在初学抛接球时,我让有拍球基础的学生带着拍球基础稍差一点的同学,这样他们的注意力就都在抛接球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十一,游戏教学要遵循目的性、趣味性、多样性、可应用性等原则。
四、游戏教学的具体案例
感统教学“抛接球”单元,学生熟练掌握抛接球技巧后,在拓展延伸部分,我给学生加上了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游戏之前,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老师手里拿着一个球,谁想和老师玩抛接球?”同学们都举手时,我说:“大家都想和老师玩抛接球,谁先玩?谁后玩?今天老师就教你们一个帮助大家做决定的小游戏。”首先,我给学生介绍了什么是“石头、剪子、布”;其次,我又给学生讲解了游戏规则,学生两两一组,采用车轮战,最终谁赢谁先玩;再次,我找程度好的学生和我配合进行示范表演,然后让生生间尝试表演,老师从旁指导。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我又教学生多人之间玩这个游戏的方法,最后再把游戏放到生活情境中反复应用。比如,大家都想听一首歌,意见不统一时;再如,班级就一架电子琴,都想弹,谁先弹……经过反复,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个游戏,并能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效果很好,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教会了学生一些生活的技巧。
游戏教学既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注意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从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沟通,增加学生的自信,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游戏教学益处多多,我会将这种教学法一直坚持下去。
关键词: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2-0247-01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在这样的大趋势大环境下,中国的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起来,对特殊教育的改善政策不断地在落实,地方政府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使残疾学生智障学生也能接受良好的适合自身情况的教育,很多地区都打造了坚实的教育平台,不但帮助家长排除烦恼,为社会解除负担,更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
1.根据学生特点,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要保持有效性,则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特点,教师应当发挥一个引导的作用,找到合适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以提高学生弱项为训练主线。在课堂上,教师在改进自身教育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督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效率,注意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学校里的学生,但在教学哲学的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教师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特点,从而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打造一个完整系统的有机教学,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生成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案。
例如针对聋哑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要摒弃或者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因为教育聋哑学生的难度相对较大,所以教师在教育聋哑学生的开始阶段之前,应当建立一个短期或者非长期的教学规划,之所以不能建立长期的教学规划,是因为对聋哑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变数,不过在教学的具体实践工作中,明确教学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聋哑学生的课堂模式应当以体验式课堂学习为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仅限于用眼睛看,动手实践的必要性对聋哑学生而言是无可取代的,聋哑学生在用眼睛看和动手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自然会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最大程度上地减少聋哑缺陷给自身学习造成的困难。同时。聋哑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更能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培养自身的学习创造力[1]。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教学方法都能有效提高残疾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只要根据学生特点,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自然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2.利用多媒体教学,补偿学生缺陷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非常广泛,特殊教育的教师也要顺应时代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最大程度上去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各种文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展示出来,这种传输信息的方式已经完全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线性存储和展示方式。以往的线性方式对于特殊教育而言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因为音频文件无用于聋哑学生,视频文件无用于盲人学生,线性方式无法进行覆盖式的通用教育,所以提升的教学效果有限。對于综合各种文件的多媒体多元化展示,这些弊端将不复存在,在多媒体信息教学的过程中,每种特点的学生都能从中学到知识,教师也能利用多媒体进行覆盖式的教育,从而降低备课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进步[2]。
在特殊教育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作用效果有很多,比如可以有效地激发残疾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与动力,又比如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还可以帮助残疾学生扩充学习渠道,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等等。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效地补偿学生学习缺陷,比如视觉残疾学生可以借助听觉媒体,听觉残疾学生可以借助视觉媒体,这样便可以充分发挥剩余完整器官的代偿作用,最大程度上补仓缺陷。补偿缺陷是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的宗旨与目的,通过补偿缺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激发潜能扫除障碍,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得以实现,多媒体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关键字:信息技术;特殊教育;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21-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形象地位的提高,特殊教育在中国也受到了极大地关注,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更可以说突飞猛进。课程的开设逐渐步入正规化,教学的硬件正在得到极大地提高,比如电脑办公、多媒体教室的配备,正在逐步得到改善。然而特殊教育如何赶上信息时展步伐,从而弥补由于学生身体的的缺憾而在教育方面带来的影响呢?作为教学的一线教师担负着教学的先锋、表率作用。而开展多媒体与学科的整合也是我们划时代的光荣使命。下面我将在多媒体与特殊教育音乐学科的教学所思、所想、所做和大家交流共勉。
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互联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并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提上各个国家发展的规划中。各国相继采取措施促进互联网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特殊教育要跟上世界发展的趋势,就需要应用新兴信息技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面对信息科技的发展与挑战,教师的任务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这是行为主义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认知主义强调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教师应该是一个促进者,一个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怎么学。
要想全面系统的搞好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的整合就要从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的准确概念和定义中去理解。我首先认真的学习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理论准备。
通过理论学习使我们知道:
1.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2.更加清晰与明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地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其次:利用业余的时间,和培训的时间认真的学习了 Microsoft office 文档软件的应用。包括word2003 、excel、powerpoint、和网站制作软件frontpage,flash 、photoshop 软件的应用,为能够自己开发多媒体课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基础的不断开展,不管我校的音乐汇报课还是省、市的优质课大赛中,都只做了精美的课件以辅导教学,比如我的《用声音创编故事》录像课在参加河南省中小学路新客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通过不断地课堂实践,我认为多媒体与音乐学科的整合方面应该做好以下几点:1.课堂教学仍然是我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对于音乐学科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要有这清晰地认识。在课堂设计的环节,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的安排。
2.在器乐、音乐欣赏、乐理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借助音乐软件比如“作曲大师”,通过软件直接操作,然后找过程中,去学习。
3.在电脑高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任何领域都受到这场电脑革命的冲击,音乐是最能体现这种革新的地方,从大乐队到丰富的电脑音乐,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原来用很多人才能产生的音乐效果,现在只用一个人就够了,而多媒体及MIDI音乐走进课堂早已成为新时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可做出生动形象的画面(尽管学生看不到也要做出来),同时,也可做出悦耳动听的音乐,如果做好了,能使学习内容音画同步、立体交叉,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多媒体的运用是当今教学手段的一种重大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影、录音、动画、影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于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耳闻目睹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画面,犹如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音乐教学中,只要精心准备,尊重儿童的天性,适时适量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是十分有益的。但是辨证的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充分肯定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错误认识: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优质课”的局面,在平时教学中也不管是否出于教学的需要,滥用多媒体技术。而其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有的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一方面在于改进资源的设计,使之符合教学或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于选择符合要求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或学习成效。对资源的选择标准应包括:教育性(传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科学性(正确反映学科基础知识和先进水平)、技术性(传递的教学信息达到一定的教学质量)、艺术性(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和经济性(以较小代价获得较大效益),而很多人恰恰违反了这一原则。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避免过于依赖计算机的倾向,而忽略以人为本,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发展人的音乐素质,如果我们把重点落到计算机音乐做得怎么好,计算机课件做得怎么完美,计算机技术学得多少精,这样就背离了教学目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创造音乐。我们应该懂得有时借助于身边其他事物也能起到较好效果。如大自然中的风景总比计算机中的真实而清新,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总比计算机中的迷人,老师的一个眼神、一次微笑、一次动情的示范是其他任何手段都不能替代的。学生自制的乐器上发出的音乐可能并不比他在计算机上做出的差。只要我们能激发学生心中旋律,无论多么简单都是最美的。
综上所述,多媒体与特教音乐课堂的整合是大势所趋,使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特教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但也不可夸大它的作用,正如新课标所倡导的一样,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切实搞好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为更科学、更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而扎实搞好特殊教育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穆昕译.特教老师课堂交流的困境.现代特殊教育,2004,省略
[2]丁山燕.聋校课堂教学中交往情境模式的创设例谈
[3]陈琦、张建伟(b):《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3期。
[4]罗明东.当代教育改革新探索[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到现在为止,班级学生已达到20人,这也是所有在校学生数。由于学生个体的特殊性,教师吃的苦,自然不必多说,学生打、骂、踢、咬老师的事儿更是屡见不鲜。教学中我担班主任及生活语文这一课程。
起初,那根本不算课堂,只能说是一个特殊的“收容所”:多动症学生满教室、满院子乱跑,推倒桌椅听响声,摔得越响,笑的越欢,稍不注意踩椅子、上桌子、上窗台;自闭症学生边拍手边笑,嘴里不停的哼哼唧唧;比较严重的带有自残倾向的自闭症学生稍不顺心便使劲儿咬自己的手指、手掌,嚎啕大哭,教师若上前安慰,不是被咬就是被踢……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我一边彷徨、迷茫着,一边像盲人般在黑暗的道路上,摸索、思考怎样实施教学。
一、首先,也只能——从课堂纪律入手。
最初的课堂目标:时间2分钟,要求:每个学生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安静地坐2分钟。过程中发现,这些要求对脑瘫,癫痫类儿童似乎不高,对于多动症儿童就很难了。据我分析,坐不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注意力太差,于是我绞尽脑汁想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办法。
有一天,一个家长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家长说:“听话上学,妈妈给你买好吃的去。”对呀,对于这种特殊情况的孩子,“好吃的”是最直接吸引他们的东西。当天下午,我从包里抓出五颜六色的糖块,然后召集在院子里玩耍、班里乱跑的学生:“快来,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跑到我周围喊着:“糖——糖——”,并伸手向我要。
我顺势问:“想吃吗?”会说话的喊:“想吃”,不会说话的点头,甚至好几个孩子直接伸手抢。我顺势把糖果全部放进包里,拉上拉链,并大声说:“听老师的话,就给糖吃!很简单,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师就给发糖。”于是,在我的提醒下,十多分钟的时间,孩子们基本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就这样,第一次,孩子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相对安静”的品着嘴里的糖果,当时的我,心里也像吃了糖一样。
我个人认为,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和普通教育有很大差别。如果要求我们特殊学生的课堂像小学生的课堂一样,那是一分钟也不会有的,至于传授知识,在当时想都不敢想。那时的课堂标准仿佛就是看住这些孩子,不出事就行。可我想改变这种现状,有所突破。
在这里,很明显,如果采用“个化教学”“一对一”效果肯定会很好,可现实条件只能迫使老师们想办法,动脑筋:在40分钟课堂内,对学生分类,尽最大程度复式教学。现在回想总结,孩子们对汉字的会认、会读、会写,完全归功于美术在课堂上的应用。
二、美术教育在课堂中的应用
有时,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在开始时是无意的,也未预料到有如此大的效果。为了能让孩子们拿着笔,稳稳地坐那儿,我课前准备了白纸,在每张纸上勾勒了一个苹果,准备好了油画棒。课堂上,我先示范:用红色油画棒一笔一笔涂出一个红红的苹果,孩子们兴奋极了,迫不及待的效仿。
到后来,我又带上食物“苹果”“梨”“桔子”等进行教学。穿插对“大”“小”“颜色”、数字“1、2、3”的逐一认识。涂染后,再把水果奖励给每个学生。学生们带着自己的作品,让我打了分,再领取一份水果,美美地分享着“酸”“甜”的味道,想必内心不光是这些水果的味道,更多的是“大有成就”的喜悦!
正是美术课程在课堂中的合理应用,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都能安静的坐稳了,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上进欲望,还争快争好。图画越涂越细致,手越来越灵巧,语言表达也有了很大提高,从一个个“无知婴儿”变成了能说会道“相对聪明”的孩童。
三、音乐律动在课堂中的应用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又开始了新的尝试。这些学生们的共同特征是记忆力特别差,动作很不协调。有一半口齿吐字不清,尤其是脑瘫类学生,除了有一个女孩语言情况比较好外,另三个说话吐字很不清楚,而且一说话就流口水,但我发现都比刚来上学时有进步,于是我就想能不能进行嘴唇、舌头等口部练习。拼音字母在特殊教育教学里是选学内容,因为对于大部分学生,学拼音无异于更增加了认字的难度,不如直接记字效果好,但我觉得这些拼音字母对于锻炼口型发音效果真的很好。
于是我在课堂上每天用三到五分钟教一个发音,并且找相对应的汉字来辅助练习。学生口部唇、舌、牙齿相互配合,用力程度都做了相应的要求。过程中发现,结合手指语教学效果更好,学习一个拼音,用手表示一个相应的指语,这样手部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还发现这种口,手同步训练,记忆效果明显增强,动作协调能力大有提高。
2013年,学校有了一台电视,于是我充分利用这唯一的先进教学设备,我用U盘从网上下载很多简单儿童舞蹈,配上孩子们能跳的简单动作,动作有了音乐节拍,孩子们当然很喜欢,有了好听的音乐,舞蹈动作协调了很多。我把歌词抄在黑板上,先教孩子们把歌词读熟,再学唱歌,再边唱边跳。最终还会继续学一到两个歌词里的生字,完成“生活语文”中生字的教学。
四、游戏体育在课堂中的应用
孩子们的共同特征是必须不断的有新鲜的事物刺激到视觉、感觉、听觉,才有兴趣,才配合老师。所以,后我在课堂里又应用到体育课的内容。如拍球,投球,传球,跳绳,跳远,跑步,在这里孩子们的相互配合协作能力有所提高。脑瘫儿童大肢体粗动作协调性、精细动作如手眼协调能力等有了明显提升。团队精神,荣誉感,互帮互助等情感认知、表达也有了提高。
综合上述,通过三年半的教学实践,把美术,音乐律动,游戏体育等因素巧妙的融入课堂。培植学生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平衡和运动能力等都有了飞速的提升。为了孩子们将来能更好的自理、自立于社会,今后,我会继续在特殊教育教学中探索、前行!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特殊教育;语文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032-02
1 前言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之一。语文课程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其连贯性极强,是综合素质、审美能力的集中体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特殊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合理地运用它,能给课堂教学增光添彩,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 激发兴趣,学生乐学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学科中,不仅可以给课堂和学生学习增添新元素,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更为生动活泼、声情并茂,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意境[1]。
在培智班教学《日月潭》这篇文章时,许多学生没去过美丽的日月潭,很难想象风景到底是什么样的。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把文章中所描述的风景以图片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欣赏美丽的风光。随着PPT展示地理位置、日月潭的形状、湖水的颜色、湖边美丽的风景,加之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陶醉其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跨越时空、区域,为学生创设一个广阔、全新的教学环境,把学生带到信息技术所展现出的从未见过的情境之中,开阔视野。
3 发展思维,学生乐思
现代课堂教学在给学生展示形式有样的教学内容的同时,更易于启发学生开拓思维。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聪明才智,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2]。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动态课件,可更直观地给学生展现事物的内在关系及变化规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更能启发学生思维。
如在聋班教学《矛和盾的集合》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发明家将矛和盾的长处集合在一起而发明了坦克的经过。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以及观看视频演示坦克的威力,从“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句重点句入手,让学生抛去时代的局限,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中尽情思考。并在“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富有哲理性的话语中受启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聋生听力一般会有障碍,大多通过视觉来获得各种信息,常规性的粉笔配合书本的教学方法下,依靠教师嘴的张合、手的比划传递的信息或者知识,会让学生出现视觉疲劳,导致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所设计出的醒目文字、鲜明形象、生动视频等画面,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感官,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加之丰富的、感性的视觉材料来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第四册语文课本中“学词学句4”提到的公园花坛里面绽放着牡丹、月季等各种花等内容时,教材中设置的静止独立的公园图片较为模糊,很多学生因为在公园游玩时没有注意到花坛,所以对花坛的认知水平较低,难以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书本知识进行展现,并结合课本内容将花坛、公园以及各种花都展现出来,并让学生思考在这个公园的花坛前都看见了什么,让学生在形象鲜明的情境和图片帮助下引发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中传递的意思,在脑海中勾画出花及花坛的样子,再由此进行想象,发散思维。
4 自主探究,学生乐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只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却忽视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灌输式教学。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建构他们自己的想法与理解,为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建构知识创造条件。
如在教学《死海不死》一课时,教师针对“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一让人惋惜的结果,提出问题:“这么神奇的‘死海’要死了,你不觉得可惜吗?你有什么办法拯救‘死海’呢?”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写出自己拯救“死海”的方案在班上交流。这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教学,在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5 师生互动,学生乐说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宗旨。素养及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用”。学好语文,必须在运用中去领悟、去发现、去创造。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学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探索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乐于学。学生可以将信息进行重组,这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知识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知识“重组”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结,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学习到新知识,一举两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所需的资料,并将收集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语文教材中,使语文课堂变为动态、开放的课堂。
如给聋生教《对对联》时,先让学生认识对联,将学生带入意境;再以“复习对联一般特点”的方式出现,大大增强了课堂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采用视频、故事、图片等情境模式出示上联,让学生对出下联。为此,一开始让学生观看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对对联的片段,将学生带入意境,以一副对联为例,讲对出下联的思路;紧接着用故事来出示上联,让学生说想法,对出下联,与唐伯虎对出的下联对照;然后用农耕图片《牧童短笛》出示上联,让学生在轻松自在中带着美好的心情欣赏精彩图片对出下联。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由简入深,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对对联有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最后一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对出下联”中,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效果不错。
在教学《秋天的图画》时,用事先准备好的课件给学生展现场景:画面上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手拉着手为庆祝秋天的丰收翩翩起舞。看到如此快乐的小精灵,聋生被他们欢快的情绪所感染,也爱上了秋天美丽的景色。随之,画面出现一幅白色画卷,让学生根据自己印象中的秋天自由涂画。在学生画笔下,枫叶红了,稻子黄了,高粱红了……通过画“秋天”,再学习《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结合教师的讲解,秋天的特点、美景、丰收便已在学生心里“生根”了。最后由学生画出自己家乡的秋天,说说家乡秋天的特点,他们创作激情高涨,争相发言。
6 结语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动态效果及形象的视觉效果,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教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得力助手,同时调动了聋生的学习兴趣。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特教教师更应提升自身科技水平,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增强教学效果,培养聋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一、意义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文明已经成为中国人共同的理想理念,实现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特殊教育学校里学习的孩子是一群有着很大阴影童年,他们失去儿时的快乐,很多孩子在心理上很大的扭曲,这种孩子需要更多的就是人们的关心、爱护。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汉语语言的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学习,更多的需要进一步融入教师的情感,通过一些励志文章的学习,不断地树立孩子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地升华孩子们的道德理想,不断地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
二、措施
(一)将现代的教学手段融入语文教学之中
语文的教学需要高效、合理的信息技术相融合,很多地方也将信息技术向数学领域引入了多年,但是效果一直不佳,主要原因还是整合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很难适应面基于特殊教育对象的语文教学过程。不断增加整合的贴合度,特教语文教师进一步将信息技术科学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之中。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的教学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教学效果,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应用要张弛有度。教师在应用PPT做课件的时候,要针对特教对象的特点,将工作重心用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上。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要着重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应用信息化技术完成讲授,提高其学生的理解效率。这才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要做到教学内容需要视频、需要图片的时候,就及时准确的应用好信息技术,有些内容一般的教学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可以直接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增强想象能力和全方位思考
重要的一点是要改变这些孩子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些特教对象在心理上也正处在一个对生活充满无限憧憬和幻想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很多人和事之间的关系都会产生很多假设式的想法,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调动他们的想象力,拓展其思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联想,当然也可以带他们外出参观、访问、看电影等多种方式,激发其的联想空间。例如,讲授一些描述景色的课本时,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课程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视频供学生观看,同时加以音乐背景和人文讲解,对学生的想象力的拓展有着积极作用。
(三)情感教育不断烘托特教语文学习环境氛围
学习氛围的营造对孩子们来说十分重要,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的主动性也是很难调动的,很多的教学过程需要学习风气的良好状态来实现。良好的氛围具有一种感染力,对于那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是十分有利的一种学习环境,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中,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不断被激发出来,才能实现一种良性互动的可能,特教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学的氛围的营造十分重要。情感教育可有有效地烘托出语文教学的学习氛围,就是一种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中国的语言文字,带有一种崇敬的心情去看待那些文章之中的主人翁和作者,学习他们的高尚的品格和精神。同时也要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课件,音乐等手段,这样的情感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前些年的《苦难的中国》这部历史记录片就十分适合学生对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的了解。经过历史背景的介绍,学习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学习氛围就有了。整个教学环境就完全沉浸在当时的1934年的中国状态的背景之中。
(四)特教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生活观察力的培养
我国的特教教材中,有很多都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总结描述,这些孩子对身边的例子一般都更有兴趣,但是由于他们的身心问题,在认识社会方面存在一些障碍,语文课本中就有很多我们身边的小事例,教师要针对这些孩子的特点,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来引导他们认识这些身边的问题,理解其中的含义。有时孩子们可能存在理解能力上的困难,很难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观察孩子们的生活和言行,不断指导他们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以对自己观察到的问题和现象记录下来,只有不断的观察、记录,才能有相应的认知,深化理解,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例如,我们可以要求孩子们在下雨前观察一下各种生物的不断反映,同时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在学习《要下雨了》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们先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几个孩子的相互补充将勾勒出雨前各种小动物的表现。然后在学习课本,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使得孩子们很有成就感,进一步树立自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三、结语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有效作为一种坚实的追求,让无效或者低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真实、有效。我针对聋生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努力。
一、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还要写好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听一个历史教师上课时没有记录一个字,因为那节课精彩得很。课后,他问老师备课花费了多少时间。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间接地说:“我这堂课直接时间是15分钟,但是我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
用一生的时间备课。达到这种备课境界的老师怎能不优秀呢?我想:只要我们努力着,实践着,我们也会走进“用一辈子去备课”的那种境界。其实,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学生缺少什么给什么,不懂什么讲什么,不会什么教什么,以学定教。
教师还要有反思的习惯,从反思身边最熟悉的教育现象做起,关注身边最平常的教育小事,反思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与得失。“每天从问题出发,把自己的行动拿出来研究,再把研究的成果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刚开始(反思、研究)“同样很累,但这种累解决着以前工作中的问题,它正在促进我的成长,它能让我体验到快乐,并看到希望,我不断感觉到因为自己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我的工作变得越来越从容,也越来越轻松了”。
处在新课改下的特教教师,要具备很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去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学情,驾驭学生的思维活动——用一辈子去备课、去反思。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研究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教师若能运用各种手段、方式和方法来调动聋生,感染聋生,创造出教学的生动氛围,使教学进入较高的境界,那么教学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控制力和感染力,才能使聋生自觉培养起语文学习兴趣、自觉调动起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于教材的特点,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设计,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朗读、讨论、交流、表演、辩论等形式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投入课堂,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活泼、有趣、富有活力。学生喜欢新奇的事物,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比较适宜的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的思维,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本领
苏格拉底曾说:“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调动出来的工具和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教师可利用评书、读书、藏书等活动让学生口、手、脑动起来。
一个失败的老师只能用一种方法教育一百个学生,但一个成功的老师可以用一百种方法教育同一个学生。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本领为目标,通过学生喜欢的活动改变其消极的心态,让教育不再常态化。
四、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意味着精神享受,意味着尊严的获得与提升,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实现,而对于聋生来说,其意味着智力的愉悦、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升华。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①问题的预设必须紧扣教材内容,目标的提出以老师为主;②要求学生探究的问题指向要明确,紧扣教学内容,题目力求通俗,让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一目了然;③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教师的引导需适当,逐步实现从“扶”到“引”,由“引”到“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英语教师必不可少的、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给他们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的特殊学生,对他们不放弃、不抛弃。
二、特殊的学生,特殊对待
英语老师们经常感叹:现在学生的英语不好教,打不得,骂不得,不乐意接受批评不用说,还背后说老师的不是。对于这些“特殊的学生”,我们应该“特殊处理”:首先,给学生创造一个温暖的环境。漠视别人的教育和拒绝他们的关心,是缺乏对生活的感动,这并非是身边缺少感动的人和事,只是常常视而不见。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我曾给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每人用一周的时间去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或发生在同学间感人的事,然后我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同学在班会课上相互交流、相互发现。不仅如此,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场景也时时感动我,比如说,每节课开始前的5分钟,我让学生们轮流进行英语的演讲,形式可以是名人名言介绍、英语故事分享等。再者,用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生活的美丽不是用几句话或一堂课就能催生出来的,老师往讲台上一站,在学生中间一走都具有指示性,你到底是不是可亲,时间会证明一切。然而,我更注重的是教室外、课堂后的沟通和交流。从接手高二做班主任的第一天起,我就注意到陈同学。在他前任班主任的配合下,对陈同学有了深刻和全面的了解,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全力去把他的英语教好,让他进步,不管现在他的表现有多差,我都不会放弃他。我找到了他的兴趣:打篮球。于是我组织了篮球活动,我邀请他一起玩,利用课后的时间跟他经常聊天沟通,从此,我们的师生关系,又多了几层关系:朋友、球友、甚至是“兄弟”。在兴趣中我们找到了共同点,切磋球技的同时,我们也拉近了距离;学习上,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英语成绩也由原来的班级倒数第2名到现在的第38名,结果很让人惊喜,这是平时巨大的辛勤付出所换来的,虽然过程是异常的艰苦,但却收获了他的“心”和信任,因为我让他感觉到了我对他的“特殊的爱”。
三、特殊的班级,特殊管理
对于艺术班这样一个特殊的班集体,他们有着特殊的使命:学好专业科目的同时,文化科目也不能耽误。我会很有耐心教先教会他们英语的音标、帮助他们找寻规律,减轻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度,同时,他们也要付出与众不同的双倍特殊努力来实现他们特殊的目标。因此,对于他们的管理,也显得异常特殊:1.认真负责,公平公正。我不会因为一个学生表现差,而鄙视他;更加不会因为成绩差,对他偏见有加,所以,我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很多那些成绩和行为有点差的同学,都和我相处很融洽和成为好朋友。2.教会学生:做人比做学问重要。我经常教育学生和别人如何和谐相处,当某些“特殊”同学的不好行为习惯严重影响其他人,受到其他同学的排斥,我教会他如何解决问题,该怎样正确让其他同学认同他;我也会教育他加倍努力,争取在生活自理和自立方面帮到他。3.该表扬的就表扬,该批评的就批评。对于学生的教育方法问题,我一直在思索。我后来做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一般都是:从各种形式中找准学生的特点,以此为突破口,实实在在开展工作,务求达到教育目标。但是,不管教育方法有千种或是万种,但出发点和落脚点却只有一个: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4.充分发挥“特殊”能力,营造“特殊”的氛围。我经常利用早读或上课前的几分钟给他们学唱英文歌曲,给他们创造英语的语境。在学习小组建设、班级手抄报的评比展演中、体育艺术节的大本营布置等等活动中,我会充分利用我们班级的“特殊”能力,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和发挥的空间,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和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四、特殊的职业,特殊的我
英语是一门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但没有特定的环境和语境,很多计划都是纸上谈兵。我会继续坚守教好他们英语的梦想,我依然清楚记得:我第一天站上这神圣的三尺讲台,两手在颤,双腿在抖,心情复杂。直到今天,走过了11个春、夏、秋、冬和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我仍然热爱这份职业,默默坚守着我执着的追求和理念:教好书,育好人,从未改变、动摇,我知道,这就是我的责任和使命,在驱使我摸索前进、永不止步!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精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
作者:周汉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中学
特殊学校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与普通学校有所区别,不能硬搬硬套,毕竟我们的教学对象不同,我们应该探索出属于自己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切实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在此,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全新的教育教学观
(1)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应以加强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2)“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各有个性的;是处在发展中的,要热爱学生,师生相长,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3)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4)知识数量不再是唯一评价标准。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才是衡量质量效益的根本尺度。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涯是否快乐、幸福。(5)日常教学评价基本功能是激励、诊断。在日常教学中淡化评价的分等、甄别、选拔功能。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程序的过程化,评价空间的开放性,评价结果的成功化。
二、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观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它包括学生、教师、学校领导、家长和社会。这里特别要强调是被评价对象的自评,强调参与性。
(2)在评价方法上强调多样,它不但包括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而且可用书面的、实践操作的,跟踪调查的,现场记录的,动手的,动口的,成长纪录的,档案袋式的,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3)在评价标准上上重视差异性,让不同的评价对象可以有所不同的评价标准,多一把尺子,多一批成功者,让成功激励着评价对象取得更大的成功。体现整体性和综合性。
(4)在评价的时间上,要特别强调全过程性评价,记录成长过程,总结成长道路。
(5)在评价的结果表述上要特别淡化功利性作用。
(6)在评价的功能上要体现成功和激励,让成功去激励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1)为学生创设安全、和谐的学习氛围;(2)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合作学习;(4)广泛利用并开发教学资源;(5)在教学中通过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多样、有效的教学活动以达到此目标;(6)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地评价,并用于改进教学和学生的学习;(7)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与需求;(8)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
四、课堂教学的评价要求
(1)课堂教学的生活化;(2)学生学习的主动化;(3)师生互动的有效化;(4)学科教学的整合化;(5)教学资源的最优化;(6)教学过程的动态化;(7)教学策略的综合化;(8)教学对象的个别化;(9)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五、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1)基础性。看双基是否落实,应该让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定位是否正确,教学过程是否到位,认知目标的达成度如何。使学得的知识能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社会、科技、环境和自然等实际。“变单纯把书本是学生的世界为学生的世界是最好的书本。”
(2)主体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充分的体现,学习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精神是否得到体现。是否处于“我要学”的状态。所学的知识能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
(3)平等性。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否正确,是否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双相互动,师生相长,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能否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并有向学生学习的精神。
(4)广泛性。是否体现教学过程的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的差异,特别要关心学困生,学生学习的参与面大,每个学生的思维活动都能得到充分展开。
(5)优化性。是否能让学生理解和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过程设计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渗透德育教育。
(6)端正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能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如批判精神,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创新能力:如搜集和利用信息学习应用已有材料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人格:如坚韧性,独立性,抗挫性,好奇心,进取心等。)和实践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7)激励性。充分体现成功教育的理念,变评价的诊断功能和筛选功能为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评价的主体体现多元化,特别要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的方法采用多样化,评价的内容体现多种性。特别要评出学生的特长和潜力。“多一把尺子,多一批成功者”。
关键词:特殊教育 教学交往 策略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而言,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其课堂教学组织、提问方式等都有着与正常普通学校不同的地方。要在特殊教育学校取得教学的成功,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其中,搞好与学生的教学交往显得尤为必要。所谓教学交往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以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和非语言为中介,相互交流信息、传递情感、领悟思想的双向互动、双方共享的活动过程。教学交往即教学本身,教学过程实质就是教学主体间的特殊的交往过程,两者是内在统一的。教学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形式,是交往和教学相统一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既有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也有学生与学生的交往。那么,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如何进行教学交往呢?
一、创设适宜的交往条件
首先,创造温馨的教室文化。教室作为师生共同生活学习的场地,其布局和设置直接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师生交往的情绪和交往的效果。宽敞、明亮的生活学习场所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其次, 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就是要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灵活创设各种情境,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处在快乐的情绪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教学效果。最后,鼓励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态度。建立教师期望,鼓励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态度。教师期望是指在教学交往过程中展开的,教师内心深处蕴含着的对于教学活动如何进行、教学质量达到何种目标的态度与信念。教师期望常隐藏在教师的心中不被察觉,它一般通过无意识的方式暗示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圆满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也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从而有利于学生积极心态和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不断强调努力学习的意义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获取成功的意识。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尽可能去理解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到爱与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样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和学习动力,有利于个体的自我实现。
二、运用灵活的教学交往技艺
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只有适合教师和学生不同组合的方法。教学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只有教师在不同背景下,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内容而进行的生命创造。教无定法,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提高教师的交往技艺,从细节中收获硕果。
(一)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学生与教师、学生的交往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笔者在对学生访谈中,关于“课堂上,你愿意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吗? ”的回答,一半以上同学回答愿意,并认为能够和老师交谈有趣的问题是最开心最快乐的事情。在彼此的对话中,学生理解的不仅仅是对句子的理解,还有对现实的思考。如果课堂教学能成为学生自主交往的活动,那么学习将成为轻松快乐的事情,学生也更容易学好。
(二)利用即时生成性资源
交往教学论强调教学过程就是交往的过程,交往即对话。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是不确定的,是在对话交往过程中相互构建、生成的。课堂上,师生在互动、交往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是很珍贵的,它是学生的奇思妙想和创造,有时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教师要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并巧妙、有效地加以利用。
案例:(“大不一样”读错了)
师:他刚才读的对吗?
生:不对。应该是“大不一样”,他读成“不大一样” 了。
师: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两个词意思不同。
生:前者是说差别很大,后者只是有差别,差别不大。
师:阅读课文,想想这两座山差别大不大?
生:它们差别很大。一个是“那么温柔”,一个是“那么险峻”。
师:谁到黑板上来画画,看看它们各自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在黑板上作画)
师:(指黑板上画好的图)一个险峻,一个温柔,看来,二者确实是……
生:大不一样。
(三)采取怡当的表扬批评
教师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表扬批评,其出发点都是希望学生做得更好,不要再犯错误。但是,当前中学生性格异,个性突出,课堂教学中不恰当的表扬与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讲究艺术技巧采取恰当的表扬批评。
首先,表扬要适度。凡事过犹不及,过多的表扬会让学生感觉廉价的表扬要不要无所谓,从而失去表扬原有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功效。其次,表扬要因人而异。对于“低成就感”和“力求避免失败”的学生而言,教师的表扬容易肯定他们获得的成绩,对他们很重要;对于“高成就感”的学生而言,过多的表扬可能会使他们滋生骄傲自满的不良情绪。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对学生的表扬要做到因人而异。再次,教师批评学生时应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替代严厉斥责。在传统教学中,许多师生都对批评认识不到位。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犯了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去犯错,?这样会使学生明白教师的批评实质是为了他们自己好。批评的最终目的不是损害学生的人格尊严,让他们难过、痛苦,而是让他们能够改正缺点和错误。
(针对课堂上有学生睡觉现象)
教师:现在啊,我们班上有学生昏昏欲睡的表现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你们知道是哪一句吗?
学生:不知道。(全班同学打起精神,互相看看,眼神中充满疑惑和期待)
教师接着说:是“春眠不觉晓”。
(原先昏昏欲睡的学生或许好奇或许感到愧,重新打起精神投入课堂学习中)
不难看出,教师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巧妙地处理了该课堂事件,既帮助了学生,又调节了课堂气氛,还能轻松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所以,批评学生时,教师要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替代严厉斥责。似应该注意的是,教师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是以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为目的的,而不应该损伤学生的人格尊严,否则它会比直接的言语批评更易伤害学生。
参考文献:
1.1思想品德教育在课堂中的表现为了能够更好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这就必须要在课堂设计环节中,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进行“谈活动感受”课程中,利用下午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对校园内的杂草进行清除,并且,通过两个小时的劳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或者是可以通过各种课堂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服务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逐渐增强,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升特教课程的教学效果。
1.2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的节奏在课堂教学当中,特教教师运用的教学语言应当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设计,采用具有韵律感的语言不仅体现语言的魅力,高低起伏的语言节奏会给吸引学生,跌宕起伏的语气更能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而苍白的教学语言不仅不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减少对学习的积极性。特教教师在讲授优美的文章的过程中,充分调整语气,进而促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解读文章。
1.3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投入丰富的情感喜怒哀乐是人们的一种正常情绪,对于不同的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那么特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情感相协调,饱满的情感可以感染学生的心情,并且还会引人入胜。这样一来,让学生产生共鸣,真正感受其中的深刻内涵。
1.4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精炼特殊需要的学生接受能力本来就是不强,复杂的教学语言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因此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重点,为了帮助特殊学生理解和学习,他们应当采用简洁的话语,将教学重点给学生进行讲解。同时特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准确的词语,没有逻辑错误,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才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1.5特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也会更加乐意去学,这比任何的教学方法都好,但是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教教师应当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比方说,学生基本上都比较喜欢动画,那么特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动漫,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此同时,特教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采用启发性较强的教学语言,逐渐带领学生走入学习的海洋,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学生促使对学习知识产生好奇心。
2.结语
课堂上,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盲生、低视生相结合分成两组,学生们有模有样地扎骨架、裱糊。糊好后,学生来到操场放飞手中的“希望”。可这时,问题又来了,他们发现自己的风筝飞不到天上。此时,面对这种情况,学生们的情绪很不稳定,尤其是盲生,开始抱怨,说风凉话,但个别低视生拿着风筝这瞅瞅那摸摸,嘴巴里还在喃喃自语“,怎么回事”。于是,我鼓励学生细细推敲其中的奥秘,他们又开始忙了。最后他们在老师的启发下总结出两点:制作风筝的材料不能过重,扎风筝骨架时要考虑平衡与对称。他们在失败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通过风筝线感觉到自己制作的风筝飞上蓝天的那一刻,盲生激动的搓着自己的手,不知所措。这样通过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美工课堂不是那样的陌生和遥远,时刻在身边。成功的喜悦,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得学生主动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来享受生活的美好。
2把学生生活中的资源引入课堂
学生视力的残疾,美术标准教材的内容大多数不适合学生学习,我根据《课程标准》自行改编教材,标准指出:美术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日常生活用品、食品包装袋,还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挂历等都是美工教学中可利用资源,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制作《交通工具》一课时,我提前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丢弃的生活用品包装盒、食品包装袋、宣传单、挂历纸报等,把他们清理干净后带到课堂中来,利用收集的素材,结合素材原有颜色和造型进行组合拼装,这样降低了盲生操作难度,完成教学目标,又符合《课程标准》倡导的因材施教,也弥补了视力缺陷带来的色彩障碍,使每件作品都展现出五彩的颜色,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同时,我还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其他物体的形状,并把他们引入到《交通运输工具》课堂中,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部分,并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物体形状来探究创作出实用性的物体,为生活提供便捷。另外,教学生用收集到的包装纸折星星、做跳孩、纸贴画等作品。通过此类活动,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美工课的兴趣,也教会了学生对废弃物的利用,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来源于生活,生活教会学习。
3把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带进课堂
认识世界的信息80%都来自于眼睛的观察,引导视障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是创造美的前提。对于视力残疾孩子,他们失去了眼睛,就等于关闭了他们用眼看世界的信息通道。最为一名特教老师,我要教会孩子们用自己的“手”代替眼睛观察我们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一切。例如,在制作《我的学校》时,直接让学生在校园中观察,要求他们自己分析、简单制作校园建筑,完成整体布局并突出特色。在教学中我将世界各地有名的建筑做成幻灯片,让低视力学生欣赏,并为盲生详细讲解该建筑的特色之处,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为进一步使视障学生辨别美,能主动在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我利用学校组织外出活动时,引导学生用嗅觉、听觉、触觉去观察周围物体。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让视障学生学会了用感官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又使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收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感恩的思想感情。
4把生活的场景呈现于课堂
关键词:趣味化教学;创造能力;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75-1
长期以来,在特殊教育美术课堂中,一直以传授基础技能为主,没有更多的让聋生自己动手动脑,所以美术教学多是采用简单的临摹教学方式,也就是老师教聋生照搬照抄,即“为画而学”的教育观。因此,对聋生进行美术教学,应该针对他们的特点和特殊性,结合他们的实际能力和水平,采取适合现代听障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实施美术情境趣味化教学,符合聋生群体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将多媒体以及相关辅助教学设施引入特殊美术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得聋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从心智还是实际水平上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改变了传统美术教育中聋生只能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对培养聋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有不可替代的好处,对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利于聋生达到自身最佳发展水平。
一、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有助于聋生思维的发展
高尔基曾经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可以将课堂教学气氛轻松化、教学趣味化,使聋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在游戏兴趣的驱使下和游戏氛围的作用下,聋生更乐于对与游戏教学内容相关知识技能展开学习,对游戏活动所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利用游戏活动让聋生在快乐的情境中,顺其自然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形成优良的品质。
二、注重多媒体教学应用,有助于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采用活动的图像和声音相结合的方法来传送教学的信息。当多媒体教学的画面一打开就会为教学内容提供生动、直观形象的画面,有助于聋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强化他们的记忆。虽然聋生的听力丧失,不能正常接受多媒体所传送的全部信息,但是仍然可以吸引聋生的注意力,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率。同时,要聋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新鲜感和热情。这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达不到的,只有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才可以达到那样的效果。根据教学课程的知识点,新颖性和趣味性出发,经过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使聋生在学习的时候产生一种新鲜感,从而使聋生把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接受知识。这样在多媒体教学下就可以使聋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建立轻松、愉快的生活情境,有助于提高聋生的想象能力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教材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让美术回到生活中,体现生活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课堂。教师可创设各种条件,联系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以孩子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他们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表现生活美和美化生活的探究精神与学习动机。如在一年级《找找三角形》一课时,教师让聋生找找教室和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它们都能做些什么……聋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这样在聋生发言后进行贴画创作,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在美术课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聋生的兴趣得到培养,审美情趣会得到发展,还可以培养聋生的创造力。
四、运用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有助于提高聋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美术教学中适当地给聋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尤其是爱听故事的低年级聋生,不仅可以吸引聋生的注意力,并会使聋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个画家,但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关系密切,想象力越丰富,创造力越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儿童神奇的想象,进行一些能引起聋生联想、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让聋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启发聋生为儿歌配画、讲故事配画、记忆画、命题画等等。
总之,激发和培养聋生的美术情趣,让聋生通过美术教育,既提高技能技巧,又提高审美的文化品位,关键还在于教师。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不但使聋生对学习美术产生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聋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健全聋生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素质,并非纯粹是技能技巧的掌握和专业化的教育,要让聋生在玩中有所学,在玩中有所得。使聋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熏陶。
参考文献:
[1]于涛.谈高等特殊教育美术趣化教学[J].中国特殊教育,2004,(09).
[2]石邦义.现代教育技术在聋校教学中的运用[J].特殊教育,2007,(05).
[3]夏敏.听障学生美术个性化教学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有效教学;intel未来教育;自主学习;前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57-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推进数学的"高效课堂"是每个老师追求的目标。有些老师错误的理解新课标中的"高效课堂",采取一味加压,只注重课堂控制,完全忽视学生思维特点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会获得高效课堂,反而会适得其反,甚至会抹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正如新课标指出的:"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所以笔者在教学前沿的实践中,依托信息化,一张一弛,以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1."intel未来教育项目"的启示
"intel未来教育项目"旨在将技术有效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技能的发展,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性教学,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造力。
"intel未来教育"向我们展示的这种教学方式,以单元计划设计为中心,围绕着单元计划开展各项学习活动,这种模块化的教学主线是"单元计划""创建作品""团队分享""评价量规",而单元计划在教学活动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进行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的进行完善。
"问题乃通向理解之门",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通过"结队共享"能不断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他们高级思维技能的提升。而"单元计划"作为整个教学的灵魂,价值即在于它的框架问题设计,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
其中"基本问题"非常突出的体现了"intel未来教育"的时代性和前瞻性,一个单元计划的"基本问题"必须能体现现代教育要达成的总目标,又要涵盖学科的演变、发展和影响;其外延必须能形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供学习者展开自主探究学习。同时孕育了"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
由"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容问题"设计思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能够更有目标性。
因此,我校从2009年在全校每个年级选择两个班级开展了intel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笔者则有幸成为intel班级的任课老师,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络中获取丰富的知识,从探究中获得感悟和体验,并形成技能,发展个性,获得成就感。
2.用"intel未来教育"理念指导学生的前期学习
结合初中数学和"intel未来教育"的特点。笔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教材和各种网络资源,对数学问题开展数学活动,在多维互动中自由探索,获得体验感悟、增强实践能力、积累活动经验和提高学习品质。
在学生的前期学习中,笔者在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2.1 立足旧知,适当选题。课题的选择应该是:新知与学生已有的旧知有一定的联系,让学生能够有所凭仗。如勾股定理,本身具有极大的趣味性,同时网络资源充足,学生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获得各种对此学习的支持,更值得选题。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数学新知都适合进行学术的前期学习,比如函数内容,就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难点,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是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而各种繁复的新概念更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一次函数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占主导作用,但是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教师在对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进行教学时,即可以实施前期学习。
intel数字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利用多种方式去学习,去创造。
2.2 理清关系,抓住重点。根据逻辑递进关系学习是理清新知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围绕关键节点设计问题,提供资源,适当创新,力求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前期学习的关键。
前期学习有自身的缺陷,很多学生面对教材,不知道学习的重点何在。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以为难的地方,不容易懂的地方就是重点关键,盲目地把学习精力耗费在难题上面,而另一部分学习能力差的同学认为定义,教材上的黑体字就是重点,背下来即可。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事倍功半。
所以笔者会将所要学习的内容后提前找出关键节点,并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设计问题,让学生的学习能够有的放矢。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勾股定理的公式a2+b2=c2,以及最常见勾股数32+42=52是勾股定理的一大特征,而本身公式又拥有和谐的美感,那么老师可以提问题的时候降低它们的权重,而把重点放在其他细节上,老师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
"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勾股定理还有什么别的名称,为什么?"
"历史有哪些人对勾股定理给出了证明,你喜欢哪一种证明方法"
"你能跟大家分享一点跟勾股定理有关的好玩的东西吗?"
"你能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吗?"
"你能作出准确表示无理数的线段吗?"
…………
为了完成这些问题,学生必须带着问题去看书,或者浏览网络资源,增强学习的目标性,以上问题有些是为了激发兴趣,适合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有些是为了深度探究,适合学有余力的同学,这些问题解决的方法并不唯一,而且在网络上又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