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质量管理工作亮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电力企业;计量管理;保障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141-1.5
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完善计量管理,能够为生产经营提供精确数据,推进技术进步,促进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是电力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基础,能够为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计量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计量管理是指企业计量人员运用各种检测设备,通过各种计量手段,对企业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进行数据监控并分析利用,实现对企业生产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的不断改进。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做好计量管理,直接体现了电力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是一个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把关者和经济效益的推进剂。
做好计量管理,有利于电力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加强计量管理,按要求配备安全计量器具、并定期周检,严格控制安全计量器具测定、维修人员资质,其目的就是保证气体测量值准确,及时发现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做好计量管理,有利于电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做好计量管理则能为产品质量提供可靠保障。因为任何产品的质量,都体现在一定的检测标准上,需要通过完善的计量工作,得出精确的数据。因此,只有做好计量管理,保证计量器具量值准确,产品质量才能准确可靠,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口碑,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做好计量管理,有利于电力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开展计量管理工作,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从而淘汰电力企业落后产能,促进生产技术和设备升级换代,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浪费,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节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强计量管理,是电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必要手段。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树立计量意识,制定计量管理制度,加强计量监督检验,向计量要质量、要效益,在计量工作的开展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电力企业计量管理现状计量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但实际上,一些电力企业不仅没在技术和设备上支持计量工作,还在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上进行压缩。
计量设备落后,技术支持薄弱为节省开支,一些电力企业对计量设备不检查、不更新,致使检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造成产品实际状况和数据反映值差别过大,用以指导生产,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安全生产,还会破坏企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缩减计量工作人员,甚至直接撤销计量部门,造成计量工作瘫痪在企业改革中,部分电力企业管理者缺乏对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大幅缩减计量工作人员,使计量工作缺乏统一管理,不能对计量状况进行全盘把控,同时造成计量工作人员素质下降,不能正确使用计量工具进行科学检测,致使计量数据失真。更有甚者,干脆撤销了计量部门,造成计量管理工作的下滑甚至瘫痪。电力企业对计量管理工作的弱视,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开展,破坏了电力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和提升,造成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危害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电力企业如何做好计量管理工作计量管理,是电力企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电力企业要遵循计量检测体系,健全计量管理体制,改进计量器械的管理使用和升级换代,精确检测并科学分析计量数据,充分发挥计量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保障作用。
遵循并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电力企业要认真执行计量检测标准,严格遵守计量检定规程,并在日常计量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以确保这一体系的有效运行和良性循环。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制电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生产经营需要,完善人员配置,建立计量工具管理流程,改进计量管理工作方法,制定相应的《计量管理办法》,健全计量管理工作制度,保证电力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流程化。
科学管理计量器械,定期维护更新电力企业要建立精细化的计量器械管理流程,按照国家检测规定和企业工作现状,做好计量器械的购买、使用、保养和换代工作,为电力企业计量管理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
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总之,计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电力企业根据国家规定和企业现实,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只有这样,电力企业才能充分发挥计量管理的作用,做好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进行,需要每一位员工的参与,计量工作以外的各个方面,都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完善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强化安全生产秩序,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改善计量工作环境电力企业要开展好安全生产,首先要在硬件环境上加强计量工作的力度,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狠抓现场,改善作业人员的施工环境,做好现场监控调度,在装备上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全程自动监控,切实解决好安全生产过程中计量工作的薄弱环节。
[关键词] “零事故”;“四个凡是”;PDCA循环;经验反馈;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 A
目前AP1000核电正处于首堆建造阶段。海阳核电作为AP1000核电建造的依托项目,承担了AP1000核电首堆建造的任务。核电建造周期长,施工精度要求高,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或者留下质量隐患将对后期核电厂的运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建造期的质量就是运行期的安全”,要保证建造期的质量,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做好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1、牢固树立质量“零事故”理念
1.1背景
“零事故活动”是日本1973年借鉴当时美国安全评议会开展的“Zero in on safety(瞄准安全)”活动,将其与质量控制活动(QC)、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法(KJ)等相结合所形成的活动体系。
“零”、“预期”、“参与”是“零事故活动”的3个基本理念,同时也贯穿于核电建造的各个阶段中。作为第三代核电的“国内的国外工程”,AP1000核电站建造的特点和难点使其所坚持的质量控制理念相对于其他的核电建造更为严苛,首堆项目自开工至今也真正实现了“零事故”的安全质量目标。
1.2“零事故活动”理念在核电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随着核电技术的成熟,核安全的保障与人的因素存在巨大关联,任何的疏忽都不能被容许。如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由于人为失误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突然功率波动,酿成了历史上唯一一场INES等级达到7级的核事故。而“零事故活动”所倡导的所有危险源都应被识别和解决成为现代核电建造的重要理念,它帮助我们识别的不仅仅是工作中的危险源,更要求深入发掘员工日常生活的危险源存在情况。
“零事故活动”理念要求为了实现“零事故”和“零职业病”的目标,建立一个积极、主动、和谐的工作环境,所有工作现场或工作过程中的潜在危险以及员工日常生活的潜在风险,在工作开始前都应被识别和解决;为防止事故或伤害的发生,要严格执行每一个安全操作程序。“严格操作和管理”是必须恪守的全天候核电建造准则,保证核电后期能够保持安全运行,关键是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核电建设不同于其他建造工程,它要求安全、质量、运行的高度一体化,对包括最高管理者、经理、管理人员和工人在内的每一位参建员工的道德、人性具有更高的要求。核电建造之所以倡导“零事故活动”,就在于它在“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之上,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安全文明施工、技术交底等,确保人、机、物、环均处于最佳状态,做到管理精细化,环境人性化。
现代化的核电建造需要依靠先进的“零事故活动”理念,创新的工作体系,科学的工作机制和超强的执行能力,创造出良好直至优秀的核电工程业绩。牢牢坚持“零事故”这一根本理念,将对于核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保障。
2、深刻领会核电“四个凡事”要求
核电项目与常规项目不同,它的责任更加巨大。我国核电质量管理理念及方法,首先是引进、学习、借鉴其它先进国家的经验,通过十几年的核电项目管理实践,在总结和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应中国国情的核电项目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并成功运用在国内核电项目管理中。主要体现为“四个凡事”原则:
a)凡事有章可循:核电项目管理工作,应该对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每一个人,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流程,每一道环节,每一个零部件,每一种文本,必须通过制度作出规定。项目部根据核电厂质保体系中应遵循的法规(如ASME NQA-1-1994、HAF003、HAD003等)建立了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的质量保证大纲、管理程序、工作程序、细则等,并要求施工班组人员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施工方案、施工图纸等进行施工。只有全面而系统的规章及制度,才能保证核电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有章可循。
b)凡事有据可查:不管是ISO9000:2000质保体系,还是核电项目管理体系,对管理过程的记录,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都设立了专门的程序文件,对记录工作做了及其严格和细致的要求,尤其核电管理更为严格。核电建造中所有记录分为永久性记录和非永久性记录两类,永久性记录的保存期应不少于该物项的使用寿期。而非永久性记录的保存期应不少于业主所规定的最短期限。所有工作必须按照程序和上游单位要求进行记录,做到“凡事有据可查”,在这样的过程中同时也要求施工班组长人员保证施工自检记录的清晰、整洁、完整。
c)凡事有人负责:在管理过程中对事情的推诿,算是一种“绝对真理”,可以说哪里有管理工作那里就会发生推诿现象,而核电项目中各国核安全局均要求零事故,自然核电项目的质量和管理均要求零缺陷。在质量保体系的要求中,组建相应机构、配备人员,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内外部接口,使每项活动都有人负责,不漏项,不重叠,避免出现“谁都负责、谁都不负责”的现象。
d)凡事有人监督:在核电厂的建造活动中,对质量有影响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一些特殊工艺过程,如焊接、热处理、砼搅拌等,必须加强其工艺过程控制,事先进行必要的工艺试验,事中与事后则在实施者自检后,派专人进行专门的验证,也就是“凡事有人监督”。这是核电厂质量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3、熟练运用“PDCA”循环
图1. “PDCA”循环
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PDCA表明了质量管理活动的四个阶段:
a)计划阶段,包括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和制定计划四个步骤。核电的建造从一根钢筋一车混凝土到房间、主体的建造,无一不是参照工程量的大小、施工专业及区域的不同进行细致的划分,制定土建、防腐、钢结构、焊接等的施工方案及相关工作程序作为依据,利用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对施工工序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同时,为保证各项施工质量的顺利验收,核电工程采用了严谨而周密的检查和试验计划(ITP)作为有效的控制手段,通过分次放行的方式逐步实现各项质量目标,为后期质量活动的开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b)在核电建造的执行阶段,又可理解为过程控制的阶段,尤其强调的是人的资格的符合性,重视人员授权及培训,主要表现在特种作业人员的管控方面。目前核电建造过程中对特种人员持证上岗进行可视化的管理,极大的便利了现场对特殊工种及特种作业的管理,使施工工艺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c)在检查阶段,主要是效果检查,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如ITP的设点签字放行,施工或试验的过程在经各方检查和见证符合图纸、施工方案及相关工作程序的要求后,质量控制点得以签字放行。同时,为保证现场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不间断的专项及关键点监督使各项工作成为一个闭环,循序渐进,用质保及质控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方式维持核电现场各项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
d)在处理阶段,包括两个步骤:巩固措施和改进。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如核电施工中产生的不符合项(NCR)就是现场施工不能满足要求的具体体现,所有未放行的质量控制点需重新ITP进行见证消点,直至满足要求。而每年至少一次的管理评审、年度质保监查等工作的目的,就是不断寻找薄弱环节和漏洞,不断改进和提升。通过循环,让管理更加完善有效,从而达到减少甚至避免质量问题产生的目的。
PDCA循环像车轮一样向前滚进,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就像核电工程的每个子项、房间、标高、班组,直至个人的工作,均有一个PDCA循环,这样一层一层地解决问题,而且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这里,大环与小环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质量计划指标连接起来,通过各个小循环的不断转动,推动上一级循环,以至整个核电建造的大循环不停转动。通过各方面的循环,把核电的各项工作有机地组织起来,并纳入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实现总的预定的质量目标。
4、正确理解“质量与进度”关系
工程项目中工期、质量、成本是三大组成要素,质量是首要,但是实际建造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支出,导致赶工期的现象屡禁不止,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工程质量的不达标。核电工程的建设不仅仅是国家发展进步的体现,它的质量问题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确定合理的工期对核电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4.1“质量与进度”的对立统一关系
工程项目管理中,质量控制是按性能指标要求,即确保工程项目质量达到要求。进度控制是按时,即确保工程项目如期完工。
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之间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工程项目质量、进度存在着对立的一面。即如果强调质量,就不得不降低进度;而如果侧重进度,就需要降低质量要求。另一方面,工程项目质量、进度之间存在着统一的一面。即如果业主方适当提高工程项目质量要求,会造成工期延长;而如果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制定得既可行又优化,使工程进展连续、均衡,则不但可以使工期缩短,而且有可能获得较好的质量和较低的成本。
当“大干一百天”的嘹亮口号响彻海阳核电施工现场时,各承包商都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各项施工任务,也侧面反映出了业主单位要求提高工程进度的迫切需求。然而突如其来的阀门错装事件无疑给这热火朝天的大干活动敲响了一记警钟。事实证明,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等合理的优化工期,才能顺利完成工程的进度目标。如果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另一方面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4.2 用“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态度达到质量与进度的充分“统一”
卡罗尔•汤普森曾说:“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一种追求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通过结合项目部工作的实际情况,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管理者须具有完美主义的理念,要能够管理、引导好每一位员工,在工作中不出现一点漏洞。当一个管理者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降低,对现场的个别质量问题视而不见,也必然会使这样的风气层层蔓延至最基层的施工人员。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者的标准高低,可以透过员工行为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方面。
b)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业流程和明确的员工岗位职责是把事情一次做好的保证。我们在感叹核电工程浩大的同时,不得不注意到工程背后的强大质量体系建设,从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的控制,到采购物项、机械设备的管理,再到施工方案、工艺过程管理的实施,乃至细小的职责划分都将每一道工序、每一项任务进行了明确,以保证在实施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纰漏。
c)要求每一位参建的员工必须能够完全了解自身工作的需求。海阳核电现场的“两级QC”管理在经历了起步时的吐故纳新后已顺利运转起来,一级QC从源头上检查、督促施工班组按照图纸、方案、交底等技术要求完成施工工序,二级QC对一级QC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负责施工工序的检查及验收。两级QC分而治之,但却更有利于保证核电现场施工质量及一次验收合格率。
d)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还要求各个环节、部门之间产生密切默契的协作,同样包括给别人创造一个能让他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环境。例如,技术管理的科研工作需一环紧扣一环,如果每一环节都只顾眼前,最终只会导致整个研究工作分崩离析,事故不断。
在核电建造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工程面前,任何的施工进度都需要为工程质量让步,但为了达到质量与进度双赢的目标,“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态度,其实更是一种收益最大化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5、积极推行经验反馈工作
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发生后,世界各核电营运者意识到学习和运营其他核电厂的运行经验对提高本厂的业绩和安全性都非常有利。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为了加强世界各核电运营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推动经验反馈工作的开展,编制了导则《核电厂重要运行经验指南》(WANO GL 2003-1)。IAEA GS-G-3.5(2009)《设施和活动管理体系的应用》规定,经验反馈是识别管理体系问题存在之一,也是改进管理体系问题之一。
然而,当前核电工程建设阶段的经验反馈工作仍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由于核电各单位之间交流壁垒的存在及专职专业的经验反馈工程师资源匮乏等原因,经验反馈这一管理提升工具还未能得以真正的有效利用。针对上述问题,对核电建设阶段经验反馈体系推进的建议如下:
a)以总承包方为主体,建立核电建设经验反馈共享信息平台
经验反馈的目的不外乎三点: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件重复发生。我们平时针对较小的缺陷或者事件,分析、统计和跟踪,发现可能发生较大事故的隐患或者苗头,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阻止比较大的事件的发生。因而,经验反馈工作在核电建造阶段直接受益方是总承包方及其各承包方,其次是业主方。所以应以总承包方为主体开展经验反馈工作,才能充分做到信息有效共享及实践应用。
b)利用激励措施,重点推动经验反馈工作
为保证经验反馈工作的有效开展,可经验反馈体系中实行考核制度,以建立核电建造阶段标准化的指标、统一的事件报告和分级标准,积极组织开展经验反馈培训、召开经验反馈交流会等,推动经验反馈工作的开展。各核电厂应倡导各级管理层鼓励、激励员工参与事件报告,对于积极、主动上报经验反馈信息的人员进行奖励。以保证员工积极、及时、如实的报告偏差和事件,并实现报告制度的透明、公开。
6、大力倡导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的活动。标准化是一项制定和实施规范的活动,所制定的规范应具备的特点是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其内容是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对提高工作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AP1000核电建设来说,质量管理及质量体系建立与维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阳核电项目部坚持“项目部引导、职系主体、整合资源、以点带面”的原则,把“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作为质量目标,自主创新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确保从事前预防到过程控制阶段质量目标的圆满实现。
a)为能够快速、准确地使质量管理人员掌握监督、监查的要求,防止监督监查中出现漏项、缺项等问题,海阳项目部自主创新编制了《质量管理岗位培训标准化手册》《质量管理标准化检查单》,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质量团队。
b)质量过程控制标准化建设。为提高质量过程控制的效率,海阳项目部抽调大量质量管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编制了《AP1000检验批表格》《AP1000核电核岛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指导手册》《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化表格》等,规范了海阳AP1000核电施工的过程质量控制,优化了工艺控制过程,为项目部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保证了施工质量。
c)为巩固各项过程控制的结果,中核二四海阳核电项目部通过实践总结与创新,对核电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埋件移位、混凝土浇筑外观质量缺陷、钢筋漏装等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形成了《质量通病手册》,实现了质量管理从计划、实施到成果巩固的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是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项目总体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不断优化质量目标,固化质量控制流程,为实现专业化AP1000建造,营造核电建造能力和施工管理业绩的良好口碑奠定了有力的基石。
7.结语
尽管在AP1000核电建造的质量管理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成绩的取得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也走了很多弯曲的道路。如何将良好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教训得到充分的反馈和吸收,成为AP1000核电承建单位亟需思考和付诸行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中核二四将继续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探索,致力于形成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后续核电项目的开拓提供宝贵的经验,建造具有开创意义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CPI数据核字(2012)第118275号.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三合一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S].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2).
[2]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京内资准字1314-L0014.中国核建:扎实推进AP1000建造标准化[J].北京: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2014(8)总第9-10期.
[3]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京内资准字2013-L0014.中国核建:创新引领海阳核电工程建设[J].北京: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2013(10)总第5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
1 影晌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生产要素
1.1 劳动主体的控制。在质量形成过程中,每个劳动者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所以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劳动意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从思想意识、文化修养、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身体条件上整体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1.2 劳动对象的控制。劳动对象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其控制重点是加强材料使用前的检验和试验,检查材料设备性能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对于工程中所用的主要设备。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所给定的规格、型号和技术性能进行采购,并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1.3 施工设备的控制。主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对于从事危险作业的施工设备,应履行安装方案的审理手续,启动前还应经相关单位联合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1.4 施工工艺的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制定和采用先进、合理、可靠的施工技术方案,全面正确分析工程特征,明确质量目标和验收标准,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对于关键部位、薄弱环节还应编制技术和质量管理方案,作为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1.5 施工环境的控制。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搞好地方干群关系,尊重当地民族习惯和有关政策。
2 水利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旋工阶段的事前预控。事前预控主要是对开工前施工单位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进行严密的审核,对工程质量总目标进行分解。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开工前对每道工序班组进行技术、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交底,对工程质量控制对象进行周密分析,提前找出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处理对策。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等应采取核准制度,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进入工地现场,不得投入工程实体。
2.2 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事中控制的基本途径是对施工中的作业工序进行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报验制”。第一级是对已完工序或单元工程,采取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单位质检机构终检的质检制度。第二级是在第一级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并由监理工程师核签评定意见和评定等级,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入下道工序。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实行“三不放过”原则。运用因果分析图和排列图等质量统计工具,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查明原因,及时提出有效措施和处理意见。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2.3 施工阶段的事后控制。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按照有关规范的统一标准。及时组织验收,并对试运行的工程进行时时观测,收集运行中的基础数据,并对已完工程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3 施工质量检验
施工质量检验数据作为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是工程质量评定结论客观、准确与否的关键,对检测数量、检测方法的选择和对检验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原则,也应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
3.1 质量检验的要求。工程质量检验的项目、数量、方法应符合SDJ249―88,SL38―92《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试行)的规定,遇到评定标准中未涉及的检验项目,其质量评定标准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按照水利部有关规定进行编制,并报质量监督机构批准后执行。对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应由建设单位或监理机构中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见证取样,并送检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见证取样资料应由施工单位进行制备,参与见证取样的有关人员应在相关文件上签字盖章。
3.2 质量检验的职责设定。施工单位虚按照SDJ249―88,SL38―92等评定标准要求,并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技术和合同约定,确定的检验项目及检测数量进行自检,检验结果应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办建管[2002]182号)的要求进行填写。
监理单位应采取跟踪检测、平行检测的方法对施工单位的检验结果进行复核,平行的检测数量应按照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3%,土方试样不应少于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5%;跟踪监测的检测数量,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7%,土方试样不应少于施工单位检测数量的10%的检测点数进行取样。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还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单位,按照质量监督机构确定的检测数量对工程项目进行竣工抽样检测,做为竣工验收的依据之一。
3.3 产品检验不合格的处理方式。原材料、中间产品一次抽样检验不合格时,应及时对同批次另取两倍数量进行取样检验,如仍不合格,应立即撤离工程现场,不得使用。
单元工程质量不合格时,应按合同要求进行处理或返工重修,直至再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工程完工的质量抽检不合格,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施工或验收。
4 施工质量评定
工程质量评定是对施工质量形成过程的综合评价,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核心,水利工程项目应根据SL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的规定,进行质量评定工作。
4.1 施工质量评定的组织方式。
单元工程质量应在施工单位自评的基础上,报监理机构进行复核,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最终对质量等级进行认可;分部工程质量同样是在施工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由监理机构复核,项目法人认定,并将工程验收质量结论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对于大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分部工程的质量结论应报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核定;单位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由监理机构审核,建设单位认定,其工程验收质量结论报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核定;工程项目质量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合格后,由监理机构统计工程质量等级,经建设单位认定后,报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核定。
4.2 施工质量评定。
SL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将质量分为两个等级。合格等级与旧规范(SL176―1996)基本相同,优良等级不同点主要表现在,所评定工程包含的子项目优良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70%,对于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优良率由原来的100%变为90%以上,单位工程质量事故由原来的重大调整到较大质量事故,并增加了对试运行期观测资料分析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这里要强调在水利工程中,单元工程是由多个工序完成的最小综合体,也是日常质量评定的基础,因此,在日常的管理中,应加强对单元工程的质量控制,客观考核质量等级,科学分析质量缺陷,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分户验收 村镇建设 专项治理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提高监督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作为建设工程的监督方主要包括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监督站等。首先,工作人员符合市场准入的要求和条件;再次,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最后,完善工程质量监督方法和管理形式,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服务水平。
二、推行和完善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加大对住宅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不断提高住宅工程质量
分户验收应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进行,当某一套住宅的一项或几项具备质量验收条件时,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施工单位等有关人员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对所涉及建筑结构及尺寸偏差,门窗安装质量,墙面、地面和顶棚面层质量,防水工程质量,给水、排水、采暖系统安装质量,室内电气工程安装质量等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已选定物业公司的,物业公司应当参与分户验收,已经出售的住宅应邀请用户参加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分户验收全部合格后,建设单位方可组织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分户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单位工程验收。
三、进一步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国家及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村镇公共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未经施工图审查的,一律不得使用;承担村镇共建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的单位及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资格,并严格遵守法定基本建设程序;有关部门必须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住宅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新版验收的标准规范等,组织对村镇公建项目进行竣工验收。
四、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治理工程质量通病
(一)专项治理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要将现浇楼板裂缝专项治理作为质量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工程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优化、细化现浇楼板易产生裂缝部位和节点的设计,强化构造措施;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实际,严格执行设计图纸会审交底制度,针对易发生裂缝的现浇板关键部位、工序,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针对性较强的技术措施;监理单位应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和事前控制,对施工组织设计中防止现浇板裂缝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等进行审核,对施工中易产生裂缝的现浇板部位和工序,严格落实旁站监理等措施;预拌混凝土搅拌站采取调整配合比和外加剂掺量等方法,在不影响预拌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降低水灰比,不断提高预拌混凝土质量,积极配合防止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
(二)加强对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民用建筑实施节能外墙打底和使用中空玻璃
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质量问题:保温层与基层粘结不牢,砖墙墙面不平整直接粘贴,保温层表面接缝明显不平整等,使用单层双玻璃窗,达不到节能要求,根据国家《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和塔城地区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从2009年起,要求我区所有建筑节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外墙保温板在粘贴之前,必须先打底找平,单层双玻璃窗使用中空玻璃。
(三)2010年自治区建筑工程质量专项治理确定建筑护栏和扶手、住宅低窗护栏、建筑散水、建筑变形缝以及砌体结构外观质量为工作重点。
1、建筑工程楼梯扶手栏杆、住宅低窗护栏治理措施
严格控制地面标高,减少误差;楼梯正式安装前在建筑首层先做样板段,每种类型的楼梯样板段长度不少于连续两跑,低窗护栏正式安装前在建筑内先做样板间,每种类型的低窗至少做一个;各单位工程项目均应制定相应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将楼梯栏杆扶手和住宅低窗栏杆设计列为图纸审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2、建筑散水治理措施
施工中散水下填土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分层隐蔽,分层做土工试验,散水基土均应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小于0.92;建筑散水与建筑物之间留出10-20mm宽的缝隙,缝内填嵌柔性密封材料,水泥混凝土必须设置纵向伸缩缝,一般其沿长间距不宜大于3m;监理单位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散水基土进行隐蔽验收,并如实填写隐蔽验收记录。
3、建筑变形缝治理措施
设计文件中明确室内外墙面、楼地面、天棚、屋面及女儿墙等相应变形缝的具体做法;施工单位进行变形缝的施工时,其做法(含细部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对变形缝进行隐蔽验收并如实填写隐蔽验收记录。
4、砌体结构外观质量
关键词 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创新
中图分类号TL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1-0059-02
1 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核电工程质量管理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仅仅通过一些制度、法规来管理整个核电工程的运行。核电工程质量管理主要依托核电质量保证体系来进行控制,核电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包括组织模式、质量意识和过程控制等方面。
1.1 组织模式
任何一个企业或者单位,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机构和明确的岗位职责,整个管理工作就会陷入混乱之中。好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为了对常规岛安装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核电工程采用“一级QA,二级QC”的质量管理模式,确保从事质保、质控的职能人员拥有足够的权力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以便在处理重大质量问题时不受经费和进度的约束;对施工过程中的不足、不满意物项或缺陷,可采取必要的行动;同时,有权越级向上级报告直至问题解决。
1.2 质量意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质量有影响的因素的中,人的因素往往是最主要的,也是对工程质量负根本责任的。只有提高人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才能保证工程质量。而实施的重要一环是通过培训来提高与质量活动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其充分认识质量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程序执行。在工程建设期间,组织针对性培训,培养各级人员“一次成优”的质量理念。
1.3 过程控制
质量,是在工程安装活动中形成的,因此要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就要从施工准备、开工、实施到结束进行全过程控制。在核电建设工程中,凡影响工程质量的活动都必须按适用于该活动的程序或图纸来完成,过程控制是实现质量要求最为关键和有效的途径。
过程控制由实施过程的相关人员进行,质量管理部门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来进行检查和验证。
2 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
核电工程质量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事情,执行起来比较复杂,在管理的时候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对核电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计划管理、不符合项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1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实行“一级QA、二级QC”的质量管理模式。一级QA是指:在施工现场设立的一个独立于生产职能之外的质量保证部(QA部),二级QC是指:QC部(QC2)和施工处QC组织(QC1),QC部作为质量体系中实施质量控制的主管部门,其运作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应严格控制两级QC的检查,QC1对施工项目的每道工序进行100%检查,QC2根据质量计划中工序点的设置情况进行抽检或100%检查,确保单项工程合格率100%。
根据国家核安全法规HAF003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及其导则,以及ISO 9001:2008《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的规定,同时符合招标文件、合同相关章节的要求,建立起独立的大纲加程序的质量管理体系,大量的程序文件为核电施工提供了工作依据。
2.2 质量计划管理
“质量计划”指的是质量检查和验收计划,是安装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的依据,是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文件。
质量计划全面贯彻了过程控制的思想,用W、H点形式提高了过程控制的可操作性。在一道工序完成后,先由各施工处班组进行自检,一级QC人员按质量计划要求对质量进行100%检查,二级QC人员、业主QC人员依次按照质量计划进行施工过程检验,验证“W”点、“H”点,签字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充分体现了“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的要求。这种层层验证的方式,充分体现了核电工程“四个凡事”的原则,提高了过程控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2.3 不符合项管理
不符合项(NCR)是反应工程管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对不符合项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做好不符合项的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发现不符合项后,立即开启NCR流程,并采取挂标识牌、标签的方式,防止不符合项被误用或进入下一工序。不符合项处理完毕后,填写不符合项关闭单,交QC部进行验证,验证后交业主QC进行审查签字后关闭。
3 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由于核电站的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而且安全性要求极高,一旦发生核泄漏事故,后果难以想象。我国核电站民用研究起步较晚,对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相对落后,再加上人为的一些主观原因,致使核电工程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问题。
3.1 核安全法律意识淡薄
日本核危机给中国当前的核电泼了一盆冷水,短时间内影响了核电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核电发展不可阻挡的。由于我国核能民用领域起步较晚,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还不够健全,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对核安全法规认识不足,核安全意识淡薄。对于那些刚进企业的员工,缺少足够的技能,有时候会由于自身的粗心大意,或没有弄清楚设备的性能、系统的原理等,给工程实体遗留隐患,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3.2 质量管理体系认知不足
企业虽然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各级领导也非常重视,但往往只有少数质量管理人员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多数员工及施工人员对其却不够熟悉或一知半解,实际操作过程中违反体系要求,凭经验施工。发生问题时,往往因为工期紧张、施工任务繁重而采取较为简单的处理方式,没有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3.3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足
人是生产者,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参与核电建设的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其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对工作程序的执行、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不够充分,应采取措施让施工人员从思想上有所认识,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应认真培养一线工人的质量意识,而不是空洞的说“人人必须重视质量、有质量意识”,要让每个施工人员都清楚,自己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会给工程造成巨大的影响和损失,要求每个施工人员在做每件事情时首先了解这项工作的要求,并使自己所做的每一步都符合要求,使其明白这是对工程质量管理的一大贡献。
4 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创新模式
针对核电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改正。其实每一个企业的核电工程质量管理都做出了自己的行动,但是往往起决定性的是那些创新式的管理模式,有了创新,核电工程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4.1 加强创新管理,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在核电工程质量管理中,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质量管理模式,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通过管理创新、技术革新、方案优化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提升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在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多研究、探索、实践和总结,探索出符合国情和工程实际的管理模式。
4.2 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
核电工程建设应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切实做到“四个凡事”的基本要求。从辩证关系来看,质量是基础、安全是目标,没有质量就没有安全。如果由于质量原因导致发生核安全事故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核安全是“最大的安全”,而工程质量是保证核安全的根本基础,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和意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所有参与的人员都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安全和质量。在安全、质量和进度发生矛盾时,安全、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工程实践也证明,如果为了赶进度而忽视质量,或者对质量有任何的侥幸心理都是错误的,最终的结果是不但不能促进进度,反而影响了进度。在实际工作中,要通过加强教训、定期进行质量经验反馈,特别是持之以恒地加强过程控制,使质量第一的理念真正固化在各级人员的思想和意识中,使之成为我们的本能和良好习惯。
4.3 坚持“一次成优”质量理念
核电工程建设应坚持“一次成优”的质量理念,第一次就将工作做好。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以及质量意识是实现一次成优的两个最基本条件,其中技能水平是前提和基础,如果技能达不到往往只能靠返工才能达到质量标准,一次成优无疑成了无本之木;技能水平达到了,质量意识不够也不能达到一次成优的目标。尤其是初涉核电建设的人员往往在质量意识方面是个薄弱环节,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训,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逐级QC检查、质量责任制的建立及实施等多种手段,确保新进人员在核电质量意识和责任心方面快速提升,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次成优,保证现场质量。
4.4 充分发扬蓝色透明文化,实现持续改进
在核电质量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扬蓝色透明文化,通过定期召开协调会、质量会议等,通报各参建单位以及其他核电项目的质量、安全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和反馈,摒弃“家丑不可外扬”的落后观念,建立多渠道的经验反馈机制,对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良好经验以及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对于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能够得到普及和推广,对于发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地深入分析和总结,避免问题的重复发生,对后续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切实能够起到现实的促进作用,真正做到经验传承、举一反三和持续提升。
5 结论
核电工程的发展是我国经济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项事业,而质量管理在核电工程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进行质量管理能保证核电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其生产效率,但是由于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意识、经验等方面的原因,核电工程质量管理在开展的同时遇到了一定的难题。所以只有对症下药,采取相应合理的措施,核电工程质量管理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余晓斌.核电质量控制计划的运作和管理[J].东方电气评论,2003,17(4).
【关键词】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一、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是由建筑施工本身的安全问题现状决定的。建筑施工由于本身的施工特点,大多数建筑施工生产流动性大,施工过程复杂,露天作业多,施工时间长,人员素质高低不一,机械设备复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不可预测的因素,这些都使得建筑施工本身成为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
2、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线。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准是高效的管理。对管理制度的制定、人员与机械设备的管理、现场各个施工项目的配合、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发生事故后的迅速反应能力及应对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的安全,所以,作为一个施工企业,它的管理水平越高,越注重细节,安全事故也会离它越远。注重施工安全管理,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施工企业的发展,增强了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二、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安全质量问题分析
1、高处坠落。项目参与人员暴露在具有潜在坠落风险的位置(洞口临边、龙门架和脚手架等处),由于防护系统的脆弱性或者人的安全意识的脆弱性或者两者共同作用下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2、坍塌。项目参与人员暴露在具有潜在坍塌风险的区域内(基坑等),由于支撑系统的脆弱性或者防护系统的脆弱性或者人的安全意识的脆弱性或者以上三者中的任意两者或三者共同作用下造成坍塌事故。
3、物体打击。项目参与人员暴露在具有潜在物体坠落风险的场区内,由于防护系统的脆弱性或者人的安全意识的脆弱性或者两者共同作用下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4、触电。项目参与人员暴露在具有电器设备的环境内,由于防护系统的脆弱性或者人的安全意识的脆弱性或者两者共同作用下造成触电事故发生。
三、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的因素
1、工程参与方自身责任
我国工程施工现状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有法不依、违章施工、不依照施工流程施工以及施工资质不足等,此外在施工中还存在拖欠工程款项以及签订霸王条款等问题,这就使得施工主体在施工过程中态度消极,无法在安全管理上积极采取措施。一些安全防护资金无法按要求到位,并且有些工程为了赶工期,导致了施工强度较高,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便不会重视安全防护,因此埋下了安全隐患。
2、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尽管我国己经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距离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构建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并且在此基础上的配套制度建设也显得比较落后,不能满足我国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
3、项目资金无法到位
有关施工安全防护相关费用在我国相关规定中有明文规定,并且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详细支出都进行了明文规定,在施工中需要施工方严格予以执行。但是为了注重经济效益,业主在实际的操作环节中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并不重视,所以忽视了对管理工作的监察。因此施工单位便会习惯性的在安全管理资金方面不断缩减,因此施工中相关安全管理资金便会无法及时到位,这就致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了威胁。
4、缺少安全管理意识
经济效益是企业存在以及发展的基础,我国施工企业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然会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基础,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往往并不重视。有些施工企业往往只是将安全管理机构作为一种形式,对于日常施工中发现的问题也没有予以纠正,仅仅将安全管理作为一种形式。这种由于安全意识缺失而造成的管理问题也会引发安全事故。
四、施工企业深化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对策
1、树立科学的安全监管观念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都应当始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管理理念,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工艺等各个环节都应当坚持这一理念。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忽视了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给企业形象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失。所以,建设主管机构以及建筑单位应当统一思想:施工安全无小事,必须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且将安全生产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来开展。我国颁布了《施工建筑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评价标准》,依据该制度各施工企业应当立足本企业的生产实际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制度。
2、构建科学的安全监管评价体系
建筑施工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设计的学科体系相对较多,因而其体系组成相对较为复杂。并且施工中所设计的岗位众多,不同的岗位所需要承担的风险、负的责也具有差异,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前对这些岗位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依照预估风险对岗位进行科学的设置、安排,并确定安全管理措施以及需要投入的安全费用。从而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确定目标的最优性。
3、强化施工中的安全技术监控
现场采取安全检查、巡视、旁站、平行检验、验收等技术措施,使项目安全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监理部根据现场安全管理情况适时发出监理指令,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制度。安全防范措施采用施工单位自检自验、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复检、安全设施验收;质安站抽查监督的三级安全管理模式。对易发生事故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对于较大危险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监理部应实行旁站监理,排好轮流值班表总监带班轮流值班并做好安全旁站监理记录。监理工程师在日常巡视检查发现施工安全事故隐患,或有未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违反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应立即开具监理通知单,要求限时整改,监督施工单位落实整改,整改后复检合格方可同意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不做整改不予安全验收,不予出具安全评验资料;安全验收不合格监理部不参加基础、主体分部的质量验收。巡视中发现有严重施工安全事故隐患或有严重违反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违反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应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签发工程暂停令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方仍然拒绝整改,擅自盲目施工时;项目总监需及时与工程所在地质量安全监督站及时报告相关情况,出具监理报告由建设主管单位作出相应处理。
4、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与考核
所有事情的落实最后都是人的落实,人的差异导致最后结果的差异。所以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问题,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其次应该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做到上岗培训,规范操作。
5、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制定能够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通过应急预案的制定,相关负责人对于整个工程的难点有所把握,心中有数,从而对某些容易引发事故的环节重点关注,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项目参与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即便发生事故,也可以尽量减少损失。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加强安全管理是质量水平得以提高的前提,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促进建筑工程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文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1.
【关键词】质量检验 工作 管理 重点
质量检验工作的管理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是后现代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质量检验工作的管理是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慢慢认识到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仅仅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影响到了产品生产及运营成本,最终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质量检验工作的管理重点进行深入探讨。
一、质量检验工作管理的作用
第一,质量统计与检验工作制度,补充了以往产品质量等级核验制度的不足,也进一步明确了产品检验及质量检验部门的工作事项,将监督管理范围扩大到更多范围,产品质量检验中引进了全过程质量检验管理,质量检验管理部门对产品的监管责任,产品生产实施方相互之间的责任。避免后期出现“踢皮球”现象,将工作与职责相互挂钩,贯彻质量检验管理责任制。
第二,质量检验工作的出现,使得产品检验职责不再只是由质量检验部门所负责,而是将责任平摊与各个部门以及单位自身,在多方监督管理下公平、公正、客观的进行产品质量审核与检验,提高产品质量及监督管理质量。质量检验工作促使检验部门从宏观监管视角出发,从在上层指导转变成深入到产品内部对参与生产的各方进行实时把关,重点针对工产品质量、产品规格、产品数量、产品工时与技术规范等。
第三,质量检验工作完善了当前产品质量检验法律法规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产品质量检验工作顺利展开。依据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各方及质量检验部门会将“质量”二字贯穿到产品生产、上市、运行及其后期监督的各个阶段,从根本上保障我国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二、质量检验工作的管理重点
(一)明确质量检验工作的各个流程与标准
就一个检验产品而言,要经历质量报告、质量考核、质量反馈等各个不同的阶段。根据全面质量的观念,为保证或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控制应贯穿整个过程。质量检验工作各个阶段中,根据不同的时间阶段可以讲质量检验工作阶段的质量检验分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
1.生产阶段的质量检验的重点是:严把材料关和新工艺、材料、新技术的使用。
2.成品质量检验的重点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工序
(1)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人、材料、设备、方法和环境。
(2)工艺质量检验重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预先向操作者进行技术交流,要求技术规程。
2)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工序质量的控制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各级部门要确实履行监管职能。各级部门应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精神,提高对产品进行全过程质量检验的意识,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杜绝因职能的“条块分工”造成管理的漏洞。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职责不清,而且可以提高质量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权威性;不但可以促进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可以促使产品质量检验各方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各项工作真正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路线、统一目标”。
(三)质量检验部门及时进行沟通协调。随着产品生产的不继扩大,新情况、新问题也会随之而来,这就要求各质量检验部门定期召开质量检验管理工作协调会,将日常对检验不合格的处理工作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协调,并针对性地对有关质量检验提出有关要求和规定,才能达到检验不合格产品把关效果,从而促进质量检验工作质量提高的目的。
(四)从源头控制虚假文件的使用。检验工作是把好产品质量的关键,建议检验工作领导小组,组成成员为涉及到关于产品质量检验方面法律、法规要求的所有相关质量检验管理部门,建立统一的管理公示平台,方便各部门之间的查询了解,核实单位最终提供的档案资料的真实性,确保提供虚假文件的情况不再发生。此外,质量检验部门还需提出有关产品质量调查工作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建议;指导产品质量检验调查的工作,研究解决产品质量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负责各地产品质量检验及产品质量调查工作信息收集,及时公布检验工作的成果,
(五)重视检验过程的跟踪监管。质量检验工作人员应提高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意识,将国家标准和规范作为首要检验原则,对产品检验单位、专业技术队伍的工作成果展开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内容主要有产品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参照的技术指标是否全面合理、技术参数是否与产品标准实情相符合、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及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采用的仪器是否合格、产品检测成果及数量是否达到产品质量检验要求检验、监测的全过程是否记录无误等,特别是对产品质量与标准进行严格监督和审核。必要时,可对不确定是否符合产品质量管理标准的生产产品适时加以跟踪监督与管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质量检验是指借助于某种手段或方法来测定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的结果同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对产品做出合格或不合格判断的活动。因此,质量检测部门需要将质量检验信息及时报告和反馈给企业,为企业研究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提供依据,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献忠主编.质量专业综合知识[M].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2]肖诗唐等主编.质量检验试验与统计技术[M].中国计量出
版社, 2001
[3]张艳.浅析加强企业质量检验工作[J].福建质量检验.
2016(04)
[4]宇春玲.质量检验工作的构成要素及提升路径[J].现代测
量与实验室管理.2013(04)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A)―0009―01
管理的根本和最终目的在于人的发展,向管理要效率实际上就是向人要效率。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这样的管理理念是学校管理工作必须要遵循的思想。因此,如何在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是工作的重点。
欣赏是一种管理艺术,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以学生为本,赏识每一位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本的前提是管理者首先要赏识每一位学生。管理者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及时准确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天赋,并给予肯定和赞赏。另外管理者需要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可以成功,觉得自己是有才能的学生。这样的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
赏识学生的关键是爱。换句话说,只有从内心唤起对学生的爱,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在学生身上看到未来,发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无限潜能,赏识具有不同素质和能力的学生,从生活情感到教学管理都要贯穿一个“爱”字,这是教育最有效的钥匙,也是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根本所在。
以教师为本,欣赏每一位教师。教师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每一位教师都充满热情地投入到有效的教学工作中去。心理学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这体现了尊重和赏识对个体的重要性。学校管理工作中如果能真正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性,并切实运用于管理实践当中,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当代教育管理就应该树立这种思想,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其他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作用,营造和谐、进取的工作氛围,最终在课堂上实现教师价值的最优化。
科学观、和谐观是赏识教师的基础和前提。由此出发,赏识每一位教师,理解和尊重教师在教学、教研活动中的独特见解,赞赏教师为学校工作作出的贡献,这可以唤起教师工作的无穷动力。同时,管理者应该尊重每一位教师,让教师有尊严地从事自己的工作,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每一位学生,得到管理者和社会的认可。
服务是管理的核心和本质,是教育成功的重要途径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对全社会而言举足轻重。我国于九五期间曾确定斥巨资投入电力行业,对全国城乡电网进行建设改造。从98年第一期电网改造到如今已进行十三年,大批的电力基础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运,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多年来的各种原因,这些工程在从立项到设计、施工、运行的一系列工作中均不免出现个别轻率、仓促的现象,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工期、安全以及超概问题偶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管理的重点放在了立项和竣工决算上,从而对中间建设过程的管理有所放松,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建设的正常进展。对此,我们就目前影响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谈几点看法。
影响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三大问题之一是设计环节的共性问题;由于电力工程设计单位体制不一,不能公平竞争。作为电力行业的设计单位,有以电力企业三产性质出现的、有以电力企业主业性质出现的,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和对设计任务的态度有较大差异,这就造成了有些单位纯粹以利益为重,而忽视了工程设计工作的责任意识和科学性。目前,有不少的设计任务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指令性的计划任务书,而不是一个组织严谨、高效负责的工作任务。设计单位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前几年建设项目的数量迅速猛增及行业管理的不甚完善,设计单位的成立审批多头管理,导致了设计队伍的迅速膨胀,使一些不具备设计能力的单位承担起了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工作。有些单位只顾揽活,而不考虑自身的设计能力,工作量大无法完成时,只好把工作分配到基层甚至让施工单位自行设计施工,出几张草图敷衍塞责,给以后的工程质量埋下了极大的隐患。设计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设计单位内部及各专业之间封门闭户,各自为政,互不沟通,造成电力建设工程专业设计之间不能正确衔接,例如出现电器设备找不到对应的基础等问题。同时,由于质量管理不到位,有些设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低,工作繁多时就东挤西凑,抄袭图纸。典型设计推广较为迟缓。基础架构设计是杆塔稳定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有些地区数年间对变电站杆塔基础设计时从来没有进行过地质勘察,由此出现一些为提高安全感而加大基础尺寸、提高砼标号、增大配筋产生的肥梁粗柱大基础、特别线路杆塔基础动辄上百方砼等现象。对此,建设部门因缺乏可操作的审查判别标准和处罚办法而感到束手无策。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安全问题有人查责任,而在经济方面的浪费问题却没人过问,这是因为在整个设计工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审计及责任追究机制。
二是建设主管部门存在的若干问题;建设部门往往重立项投运,轻过程管理,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责权不清。工程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化管理,而是阶段性管理,有权的管两头,有责的管中间,这就给一些施工单位造成可趁之机,他们把重点放在做好立项及工程结算这两头的工作上,而不考虑工程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这样是极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另外,比如验收不到位,不按图验收,凭经验只看投运结果,没有变更设计的更改也无人问津,工程建设上同一张图而两次施工就出来两个效果等,也是近几年来工程设计施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三是实际施工方面的问题;无序竞争留隐患。由于客观上的原因,施工单位内部有时会进行无序竞争,在无资质、无营业执照、无收费许可的三无情况下,承揽电力工程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但是由于其自身素质与能力较低,甚至根本就无力完成作业,就分包给别的单位,坐收管理费,而在实际工作中又失于管理,造成了很多不应有的失误,如基础浇错位的、杆塔立错方向的、灌注桩基础断桩的、不按图纸施工随意更改塔位使直线杆塔不在直线位上的、绝缘子串无风飘起的、对地夹角达到三四十度的等,多种工程质量问题令人担忧。监理缺位。监理、施工混为一体,基本问题很难及时掌握,给工程管理增加很大工作量。有很多问题,应当在监理那里处理的却推迟到到业主发现时才去解决,例如原材料设备把关不严、不履行手续,监理不看,供应部门无人进场,只有厂家与施工单位,甚至是托运人员代交货物,给部分劣质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提供了可乘之机。
电建施工企业强化质量管理的八项对策;笔者在施工企业工作多年,鉴于上述诸多问题,据实际提出如下八项对策,供大家参考并指正。对策一:健全行业市场秩序。加强行业管理,早日健全竞争有序的电力建设市场,实行全过程招投标制,促进公平竞争,选取优秀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并将其名单、资质、参与过的重大或主要工程名称在媒体及有关部门予以公示,同时,加大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黑名单的曝光力度。对策二: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管理为核心,明确各方责、权、利,并在合同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督促落实承包合同的签订。任何一项工程,不管它的资金流量有多少,都要有具体的经济合同来约束。没有合同的签订,任何经济关系都不具备法律效应。过去计划经济时的所谓上下级关系、长官意识、一言堂,那是人治而不是现代管理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供需合同为主体的经济关系,必须由合同即共同认可的供需目标来约束供需双方的行为,而且安全地提供服务。二是对于同级管理单位,之间是一种协助关系,没有任何合同可以约束,必须以单位的各种相关规定制度为行为准则,工作中多沟通、多交流。要以协商沟通为主,协助完成各项任务,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正常进行,对于物资采购、技术协议,不仅要有设计单位的材料清册和技术要求,还要有相关生技部门的技术协议及物资供应部门的商务合同,只有过了这一关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要根据工程的进度计划,为物质部门提供相应材料的供货时间段,以保证材料的充沛供应,并能节省材料的装卸、搬运费用,节约物质材料仓储空间,按照要求确定各种验收制度,以规范供应行为,达到安全保质保量的目的。对策三:强调落实制度,使制度由文字变为具体的行动。各种制度一经制订,各种合同一经签订,就要把它落到工作中。在施工中要严格落实各种规章制度,以检查督促落实,分级管理,不越级指挥,切实分清责任。在建设管理上要从以往的人治转到法治的轨道上来,相关的规章制度就是我们行事的准则。对策四:严格设计审批(审查)制度。设计审批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一,工程设计审查是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环保”建设方针的重要措施,也是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完整,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工艺技术是否可靠先进、结构及消防是否安全可靠、投资及环保能否保证可持续发展等大事;其二,工程设计审查是保证设计质量,促进设计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通过审批,一方面可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另一方面可鼓励设计人员创造优秀设计,以压力变动力,促进设计质量的不断提高,要通过审查确定设计的收费标准,使设计成果与经济效益真正挂上钩,体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一定区别。对策五:完善设计变更手续,严肃设计变更流程。设计变更内容必须经过有人提出、总监理师认可、主管部门同意的流程后,设计单位才能进行变更设计方案和经济指标的调整。只有经过有关人员会审签字通过、总工程师或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交监理和施工单位实施。对策六:整体提升专业素质。要不断提高设计、监理、施工人员的素质,加强各专业人员的传帮带,在工作中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特别是设计人员,更应加强专业之间的配合,使设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策七: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要注重完善施工日志,增加安全技术交底及施工人员接受交底的签字项目栏,使工程项目时刻处于可控、在控、受控状态,切实做到有人管、有人问、有人落实、有人监督,有人负责。对策八:严把工程交接关。从工程开工到竣工若干道工序,只要到了转序阶段都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验收,交接负责人应当场签字,特别是隐蔽工程,要请生技、安监有关人员现场检查。材料进场必须交齐管理制度规定的所有内容,且保证监理、物资、接收各单位现场验收和合格签字后方可进入施工工地。在电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规章制度,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切实把好工程设计关、设备采购关、施工关和验收关,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由此,做到自觉贯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电网技术升级,不断提高电网技术装备水平和节能降耗水平。
【关键词】质量;安全;项目管理;HSE管理;培训;综合治理
1 引言
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质量或安全事故造成的工期和经济的严重损失的事例比比皆是。现今的施工企业(含各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度的建立不可为不完善、不健全、不周到[1-3]。现实的种种事列,又不断给管理者在实际的管理实施过程中造成巨大的工作压力;在提倡“以人为本”的如今,工作过程中,质量和安全方面的较为严重的事故已经成为项目管理者和各级人员不允许犯的错误。
2 现有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困惑
在已成型的有关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4-5],各级管理者对质量、安全管理的制度、措施、管理要求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各级管理者总结出的管理经验之言不剩枚举,这些要求对施工企业从业人员思想意识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长期以来,项目管理存在着的巨大的质量、安全方面的压力,已使项目的管理者对项目的质量、安全的管理产生极大的困惑,而这种困惑对许多管理者来说又是无法言传的。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各级管理者不断地强调和各级管理层的不间断提高对质量、安全的要求,甚至给质量、安全方面管理者的权利不断加强、责任的不断增加,都体现出这种困惑。究其困惑的原因是:管理者对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是到位的,但对通过怎样的、那些具体的管理措施、管理程序才能做好质量、安全的管理工作还是存在着认识不清的问题。
事实上,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怎样的具体的措施,通过那些具体的实际操作,乃是如何真正能够做好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说:如何进行具体的管理方面的操作比如何进行管理方面的要求,在项目管理的实际中更重要,因为通过具体的操作是完成达到目标的唯一手段。恰恰此方面的又是大多数管理者较容易混淆的地方,在管理的技术层面的薄弱点。
3 HSE管理体系在项目管理中的建立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的绝大多数企业和项目在管理中,都引入和采用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6],对企业和项目的质量、安全进行体系化模式的管理,虽然这两种体系管理模式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能说是最完善的、最全面的,但在现阶段却是最好的、最有效的。质量、安全体系化模式在项目管理中的目的和意义应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确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质量、安全工作的职责;二是明确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质量、安全工作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规程。这两点是做好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基础。
具体的项目管理是一种对目标的管理,体系化模式下的目标的管理,要求项目在明确的目标的前提下,按照如下的程序和规程组织质量、安全的管理策划和实施:目标―策划―组织―职责―制度―培训―实施―监测―评价―考核―总结。这一系列程序和规程的重点是策划,因为任何决定都要比执行重要,但相对于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的执行阶段,培训是核心。需要明确的应该是,培训的时机应该重点选择在项目施工开始的阶段。
创立了质量零缺陷管理理论的美国现代管理大师克劳士比认为“缺乏知识”是“人为什么会干错事”的首要原因,并且特别强调,管理的过程应“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并且在组织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各级、各类人员一定要在深层的意识中摒弃掉“改进质量、安全的观念和行动必须从自身的实际经验中学习得来”的意识和思想。
有理论支持指出“全过程”的管理,但管理者不准确的理解或片面的理解,照成不准确的强调和疏漏,而不是在按照应有的程序、次序和时间点进行必须的根本性工作操作,这在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是有极大的“危害”。因为项目管理过程每一项遗漏、忽略和随意所产生的“恶果”,都将让后续实施的全部过程为其“买单”。这也是造成许多领导管理者巨大压力,而不知缘由的原因之一。
4 项目质量、安全的管理需要进行“综合治理”
项目管理所追求的目标是效益、工期、质量、安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因为管理者错误的认为质量、安全对目标实现后的结果具有“无形性”,而在实际的过程管理中被有意、无意的忽视。
项目的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困难性根本原因就在于项目管理的层次、组织之间,所追求的目标本身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又往往是“不可调和“的,这对许多管理者来说也是充满“矛盾”的。对所有项目管理的层次组织来说,工期的长、短决定项目的综合效益的好坏,工期的快、慢对项目的过程质量、安全的管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项目管理的层次、组织之间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因而为彻底做好项目的质量、安全的管理,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要求也需要项目管理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这种“综合治理”的措施应当包括:①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的结果是“有形性”;②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对项目的综合目标、效益(投资)和工期有着同等重大的影响;③项目管理的各个层次组织都不得因效益(投资)的原因,减少对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④项目管理的各个层次组织都设置合理的工程项目工期;⑤当工程项目的目的(目标)本身之间存在“矛盾”时,要以质量、安全管理为重。
5 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培训
企业的质量、安全培训的重点是对员工进行质量、安全技能的培训,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质量、安全技能和质量、安全意识。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培训的重点应该是对全体参战人员进行全面的岗位工作职责、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的培训;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程序的培训;对各类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规程和技术交底、HSE技术交底(HSE作业指导书)的培训;事故案例的培训也是不可缺少而且是极其主要的。
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岗位工作职责必须是相对具体的、健全完善的,做到“组织到位”的前题下,更重要的应该是注意做到“职能到位”。列如:执行操作规程和进行技术交底、HSE技术交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对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后,还必须要监督、检查、操作规程和交底的执行情况,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的应是辅的监督、检查。(专职管理人员在对现场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查时,应该是,首先检查操作人员是否得到了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工序进行了完善的交底,然后在检查操作规程、HSE交底的执行情况)
6 最基本的管理措施和工作手段是最有效的管理
劳保着装、组织每日进行班前现场风险提示、班前安全讲话、落实施工许可证制度、完善施工工序的技术、HSE交底、等一些最基本的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和工作手段,是经过许多实践总结和检验出的最简单一些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方法,是项目施工中质量、安全管理的最基础的工作环节,(而这一点往往被所谓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创新忽视)始终坚持落实,是做好工程项目现场质量、安全现场管理工种的最有效的手段。各级技术、质量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都应当将这些最基本的管理措施和工作手段的“落实”当做现场管理工作的重点。
7 结束语
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完善施工项目质量、安全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国家、企业、乃至社会全员的共同学习、参与。
参考文献:
[1]李三民,《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机械工业出版设,2003.1;
[2]洪生伟,《质量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3]陈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探讨,工程项目管理,2009;
[4]石少华主编,《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05第3版
[5]国务院法制办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等编,《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释义》,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6]国际化标准组织ISO/14690《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1996.01;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1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及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技术及施工队伍的问题
当前,在一些中小型的水利工程中,特别是涉农的水利工程,施工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较低,技术工种配备不全,技术人员较为短缺且流动性大,施工过程中遇到较为复杂的施工技术难题解决能力明显欠缺。此外,一些施工单位缺乏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缺乏质量意识,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执行。而这些,就为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带来不小的隐患。
1.2 盲目追求工程进度,对工程质量重视不足
目前,虽然各参建单位反复强调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但是迫于工程进度的压力,为了避免工期延误业主提出索赔,有一部分施工单位不得不“重进度、轻质量”,当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发生冲突时,往往会选择工期优先,将工程质量抛到一边。
1.3 技术力量薄弱,人员业务水平低
在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设计、施工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较低,对于复杂的技术问题无法很好地解决。另外,有些人员在“等、靠、要”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不思进取,工作懈怠。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层层的挑战,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给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1.4 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项目在建设初期都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了质量监督管理小组。与此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小组成员职责分工、检查监督程序以及方法等。但时,由于大多数人员身兼数职,精力有限,专职人员技术力量也相对较为薄弱,因此,导致这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力度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部分质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在一些投资少、技术含量较低的中小型水利工程中,更容易出现参建单位对质量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区县、乡镇、村级小型水利工程中这样的现象尤为明显。
1.5 工程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监理单位投标人员与现场配备的监理人员不一致,现场配置的监理人员数量和执业资格不能满足工程监理工作需要。二是部分公司的监理人员有监理工程师资质但却不是水利专业监理,且对水利工程不够熟悉。三是部分监理单位为节约成本,工程现场不配备相关办公设备、检测设备,没有与工程相适应的法规与规范,制订的平行检测试验未按试验计划实施。
1.6 质量监督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质量监督工作开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质量监督执法力度与现实质量管理需求存在差距。质量监督站仅限于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不良记录等处罚行为无具体可操作依据及程序,监督执法的权威性难以确立,导致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力度大打折扣。二是监督员队伍建设需进一步提高。现在大多数基础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配备的监督员层次不一,专业不对口、工作经验欠缺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对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监督执法能力等方面与当前水务工程建设发展形势存在一定差距。
2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全国各级水行政主管部分颁布的有关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文件中规定,水利工程质量按照建设单位负责,监理部门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可以说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设立了层层的“防火墙”。然而,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问题依旧不容忽视,一些质量事故仍然时有发生。因此,现阶段必须要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水平,把好水利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 明确监督工作在质量监管体系中的作用
依照《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对建设、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动态监管, 检查参建单位的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落实。加强对工程参建单位的施工质量行为、质量检验及质量评定工作的监督。以及对主要工序、重要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进行不定期抽查。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监管职能,转变适合工程特点的监督模式,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提升质量监督水平,探索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关口前移,不断改善质量监督体系的良性运行,切实、高效地控制质量监督全过程。
2.2 强化以抽查为主和巡回检查以提高质量监督效能
注重发挥现场抽查和专项检查促进作用,针对不同工程合理设置检查力度,确保了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运作模式主要以抽查为主,进行不定期、不告知的巡回检查为辅。同时,复查的意义重大,当建设工程出现问题,首轮检查提出之后,是否已经进行了整改,正凸显出复查的作用。
2.3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作
质量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 建立独立、综合、系统、公正的工程检测机构, 为工程质量评定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安全进行有着重要作用。所以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工作,确保检测质量。
2.4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人员业务素质与执法能力建设
在质量监督部门的人员管理上,要坚持在工作过程中持证上岗,并对质量监督人员进行继续再教育,做好日常的教育培训工作,确保质量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加强监督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抓好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监督机构数量、专业、人员规模与大规模水利建设规模相适应,建立责权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的质量监管队伍。
2.5 加大施工质量与安全宣传及教育的力度
在工程开工时和建设中, 质量监督人员应深入工地, 对工程参建的各方人员进行质量与安全监督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宣传, 增强他们的质量与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参建人员对质量与安全必要性的了解和认识,防止、减少事故的发生。
2.6 规范质量监督工作程序、依法行政
质量监督工作必须注重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工作流程,严格把好质量监督各关键环节,确保质量监督工作有序正规、便捷高效。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是代表政府部门行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相关管理工作,所以质量监督从业人员一定要注重研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熟练掌握各类规范标准,确保质量监督工作于法有据、程序正当,做到依法行政。
2.7 注重把检测数据作为质监决策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加大措施,加大质量检测范围、频率,确保质量监督工作科学严谨,提高质量监督的水平。在水利工程建设及监督的过程中,要做好加强现场检测的工作,提高质量监督的科技手段,保证质量监督的科学性,同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积极总结摸索,坚持推行强制性的质量检测手段,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工程特殊部位或其他关键环节的工艺选择和相关措施的安全可靠性评定进行技术辅助和指导。
2.8 在监督过程中强化质量责任的落实
一要落实从业单位质量主体责任,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质量检测等从业单位是水利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项目法人对水利工程质量负总责,其他从业单位依法各负其责;二要落实从业单位领导负责制,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三要落实从业人员责任,勘察设计工程师、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等从业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对工程质量负责;四要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从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按各自职责对其经手的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工程质量因素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监督与管理水平,保证水利工程质量,打造真正的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力工程 特点 监管 措施
1.引言
电力工程建设是生产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往往会因为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不到位、技术上和材料不合格等因素给工程建设带来危害。这些危害,小则出现工程质量不合格,大则出现重大事故。因此,电力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应该大力抓好、抓紧和抓牢,严把质量关。
2.电力工程质量的特点分析
电力工程作为工程项目的一种,有工程项目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其主要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
(1)复杂性。主要是指电力知识比较广泛,包括线槽位置、深度、配电箱的安装、导线的线径等都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施工要考虑周全,不能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避免引发电力火灾。
(2)突发性。主要是指电力施工中很容易突发许多预想不到的事件而影响了施工质量和进度。例如电力设备的突然烧坏、风雪天气造成的电线断裂、人员架设高处电力设施的人身安全隐患等,都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
(3)严重性。主要是指电力工程质量出现问题,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例如,家庭用电一般电压在220V,工业用电电压更大,一般在380V以上。一旦触电或者引发电力火灾,不仅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危害,还会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
(4)可变性。主要是现在电力施工项目中发生了质量问题以后管理人员要及时控制和改进,相应的项目计划也就会随着进行调整。例如相应的导线长度与电容量发生变化时,一定要在计划调整前做好前期设计,防止二次反工。
3.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监督、检验机构
建立完善的监督、检验机构是开展质量监督管理的首要工作。要依据法律法规对业主的建设程序是否规范、各方主体资格与所承担工程是否相适应、主体各方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是否完善、工程建设资料是否真实和完整、各方主体的职能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到位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受控。同时,要完善质量检验机构,广泛深入地开展工程质量检测工作,通过科学方法鉴定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结构构件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情况。通过检验,合理地使用原材料,推广新技术。
3.2加强施工监督管理
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速度、降低成本。监管的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才能达到确保施工质量的目的。
3.3加强技术管理
工程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因此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对施工进行监管时,要注意施工的全过程应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3.4通过制度加强质量监管
加强质量监管首先是要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管理才能出效益”。管理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中的重要因素,作为工程投资者和收益人的业主,应在工程建设初期就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发现的问题则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其次是要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4.结语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技术、材料、环境等等,这些众多的因素中,任何一个方面没有做好,都会对电力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产生可能的危害。因此,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在充分认识电力工程质量特点的基础上,从工程建设开始到结束,认真负责、严格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各项工作,从而真正搞好电力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林梅.浅谈电力各类施工组织设计与现场管理工作等问题[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9)
[2]郭举、张鹏.浅谈现阶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J].河南建材,2010(8)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管理;质量控制;施工进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具有流动性强、协作性高、周期长、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同时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会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为了最大限度确保建设出高质量的公路,保证公路的稳定性与行车安全等,必须对公路建设各个阶段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对桥梁道路施工管理的原则的认识
1 公路桥梁的施工有着严格的管理原则,具体如下:
1.1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任何一项工程,都是以安全为主,安全第一的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就更要首先学习、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对企业的日常施工进行管理,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加强防范意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施工人员等要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的重要知识,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要充分认识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在施工上要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实行标准化、安全化的操作,只有在每个人心中都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及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
注意时刻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要保证施工安全进行,其关键是要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相关培训,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让每一个职工都树立起安全生产意识,都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使广大职工都在脑海中形成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在员工心中的重要性。
大力提倡科学施工的原则
在施工的时候,我们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及规章制度来进行操作,科学组织施工,不能马虎大意,施工管理的一项极为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因此,我们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与标准,遵守科学规律,安全组织施工。
强调积极主动的原则
我们在进行施工管理的同时,抓好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有积极主动性。这是由于任何事故都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去提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时时预防,人人预防。不能等到出了事故再去补求,否则将会为时已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安全工作与管理同步,领导要有高度的防范意识,要带头遵守各项制度,同时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不能松懈,坚决制止违规操作。同时进入施工工地的生产人员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从而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
2 公路规划阶段的质量控制 公路建设规划阶段,即公路施工建设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公路建设质量进行控制:1) 各项准备工作应严格按程序进行,并在监理部门的监督下完成。工程承建应引入广泛的竞争机制,尽可能让多的有建设资质的单位,参与工程竞标。这样即有助于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更有助于确保工程建设质量。2)科学合理规划公路路线,确保公路质量。公路路线合理规划的目标是:一、保障公路建设质量;二、降低公路建设成本。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应对公路将要经过线路的地质、水文等环境进行勘测,尽量减少对农田的占用,尽量避开地下暗流,地质灾害易发或多发地段。3)根据公路建设等级要求,选择建筑用料,确保公路建设质量。由于公路建设等级以及所公路沿线地质与水文环境不同,必须选择相应的建设用料,如路基铺设所用沙石颗粒大小、桥梁建设所用水泥等级与标号等。4)应对整个线路规划可行性进行评估,以保证高质量工程的可实现性。规划完成的公路建设路线,提交给上一级技术监督小组进行评估,这些评估主要包括建设成本评估、对沿线环境影响评估、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可实现性进行评估。经过评估,对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 3 公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公路施工对工程的建设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施工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施工人员质量。施工人员构成、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对公路建设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建立一个优秀的施工团队,才能确保公路建设质量。
2)控制工程材料质量。合格的建设用材料,是公路建设达到优质的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几个方面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一是确保材料从具备生产资质的厂家采购。材料采购时,必须要求销售方提品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或者产品质量保证书等。二是对于建设中的装饰用料,应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样品检验。三是对于水泥沙石等建筑用料采用,应对这几者进行配比生产试验,达到要求,达到要求方可对这些才来进行采购。四是对于桥梁架设用的钢梁这类关键材料,不仅要对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还要对其产品进行强度、韧度检测,甚至派出专门的人员驻厂,监督生产企业的生产。在共和至茶卡公路建设中,材料的采购,我们坚持以以上采购原则为指导,严把质量关。
3) 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科学施工方法。在公路建设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同样对工程建设质量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桥梁、隧道以及地下排水系统等关键部位,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整条公路建设质量有重要影响。此外,科学是施工方法也很重要。如雨天施工方法、严寒气候下的施工方法等。只有采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法,建成后的公路稳定性和安全性才有保障。根据以上分析,共和到茶卡公路建设中,引进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并全线推广,既保证了钢筋加工的质量,又加快了施工进度;此外,还引进砼节水保湿养生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砼养生成本,能够保证砼结构养生质量,便于砼结构养生工作的规范和管理。
4). 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以前的所有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和考核,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补救的尽量补救,对于无法补救的路段,要进行新建或重建等。这些检查包括路面强度、平整度、桥梁的设计承重等。只有路面强度强度达到要求,路面才不易塌陷、开裂;只有路面平稳度达到要求,才能保障行车的安全性、平稳度以及舒适性;只有桥梁强度和承重达到要求,才会避免今后使用中发生大的桥梁交通事故。在共和至茶卡公路建设中,我们严格按照以上要求,进行了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考核。
5). 完工后的质量控制 。在公路建设中,工程竣工并不意味着这条公路所有工作的完成或终结。由于公路在今后使用中,还会出现路面开裂、塌陷,甚至是路基被冲毁、倒塌等问题。因此,在公路完工后,必须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今后公路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即完工后的质量控制。完工后质量控制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定期对公路路面尽心维护、对道路两旁的山坡进行保护、绿化固坡植被进行补种等。
对于加强施工管理的几点建议和意见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一个工程项目要想顺利、高效、优质的完成,其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人身上,因此,良好的施工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是决定一项工程的好坏的关键。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对参加项目的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具体包括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等。其中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是重中之重。按照施工原则和质量管理要求,要在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心中牢固树立起“质量第一、预防为主、注重提高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的综合效益”。其次,我们要不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的素质,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质量规划能力;而施工人员则应该具有较高的施工技术,以此来进一步保障工程质量。
4.2 严格控制材料来源于质量
用严格的制度来管理建材及各种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对于一项工程来说,建筑材料的好坏也是影响一项工程质量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我们的采购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丰富的专业知识。要挑选那些具有诚实守信及拥有丰富鉴定经验的鉴别能力的人来做材料采购人员。对于采购回来的物品,我们也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同时,对于采购的物品,一定要有相关的票据及质保的凭证,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要及时进行退换。
4.3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只有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才能充分保证工程的质量。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一定要做到全面、周到、细致,在每一项工程开始前,我们必须进行相关图纸的会审,使各方都进一步熟悉图纸,明确工程的每一步。保证质量的施工制度,还要严格要求才能实现;要搞好文明施工。实现“环境清洁,物料堆放有序、设备整洁完好、完全设施齐全、道路平整畅通、制度标准健全、劳动纪律严格、施工秩序井然”的目标。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召开例会,对于各方人员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讨论和修改,一出现问题,要分清责任,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highway i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s, puts forward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lists the several method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highways;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0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交通事业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作为交通运输主旋律的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国家经济持续进步,高速公路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保证质量,为国家经济服务。因此,如何加强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实现高速公路建设的现代化发展,就是当今高速公路建设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
1我国高速公路的质量现状
虽然我国经历了十几年高速公路的建设实践,但国内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始终没能达到标准,不少高速公路路面损坏严重,还有的在通车的1-2年之内就出现了裂缝,以及车辙、抗滑性能不足导致的路面质量问题让原本设计为15-20年的公路只能使用8-10年,一些工程还存在断板,桥头跳车、平整度差、高填方路段沉降、桥涵构造物基础出现裂缝、混凝土外观质量粗糙、排水系统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从表面上看,公路建设质量问题是由于设计和建设工艺的不足造成的,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混乱,人为破坏因素多,以及施工监理没有认真执行。实践证明,提高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质量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就是解决质量问题的关键。
2如何提高高速公路建设质量
2.1健全监理质量管理机构,优化监理质量管理体制
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设置有效的监理机构,集中加强监理机构管理层的总体力量,采取总监理师负责制,下设综合办公室及多名管理工程师,各个管理工程师要做好分内工作,提高整体管理力度。形成总监理工程师、各管理工程师、驻地专业监理工程师,从上到下层层监督管理,改变传统的由监理师一人负责的局面,实行建管处和监理对项目的一体化管理,保证监理人员在形式监督工作的同时,还能履行建管处管理权利,扩大工程监理的作用。
2.2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质量
工程建设施工材料占总体施工费用的70%以上,施工原料的管理对整个工程来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要严格执行原材料检验、审批流程,保证所有的原材料都有质检合格证,并配合政府部门对材料进行监督,严把材料关,禁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施工前,要将工程用主要材料及特殊构件送到具有甲级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时对检测结果采取公开透明制度,及时公报,发现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停止采购,如果发现已经进入施工现场的不合格材料,要勒令停止使用,并退出施工现场。所有原材料要分门别类分开堆放,做好防雨防潮工作,钢筋的存放要求底部要架空,并给与覆盖保护,防雨防水。
2.3加强施工单位机械设备和施工管理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中的规定,及时有效的进行进场检查、验收,以及对施工阶段所有机械的使用与进、退场进行监督、审批。在保证施工机械设备数量和型号、施工工艺要求都能达到合同要求的时候,才能进行施工。
2.4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展开质量宣传工作是促进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首先,我们不能把质量管理工作看得太简单,这样容易忽视重要问题,当然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如果只是从理论上给他们讲道理、讲规则,可能效果不明显,所以,质量管理理念的灌输,就只有分层进行,一级一级的往下指导,这就让原本很复杂的理论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而且符合大众的口味。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必须是从外到内,从表面到实质,多次宣传教育后,各级人员也就能牢记于心了。质量监理其实就是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循环过程,要提高员工质量管理意识,就要将宣传工作循环、循环、再循环的进行,只要有信心,就能做好质量管理宣传工作,就能将质量管理的理念印刻在施工人员脑海中。
2.5现场跟踪检查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实用办法
工程建设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监理人员现场跟踪检查时发现的,要及时发现问题,质量监理人员就要多跑动、多询问,同时也不要忘记做好记录。要想在公路施工现场就一对一的解决质量问题,控制质量水平,减少经济损失,就必须随时观察、随着发问。例如,有一条高速公路,在其中一个标段大桥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在浇筑混凝土柱到达2m时发生混凝土堵管,且很难解决,想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有明显效果,而此时有质量监理人员到达现场,果断采取拔出导管、移钻机重钻的处理办法,问题解决了,也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质量监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监督施工人员按规范操作,还要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砂石料、水的称量是否准确,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紧密等。除此之外,质量管理人员还要给施工人员做正确示范,遇到质量难题,也要与其他工程人员一起解决。也只有深入调查,才能发现质量问题的真正原因,也才能对症下药,及时补救损害。
2.6严格检验施工质量
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它负责质量把关,在第一时间提供最新的质量信息,质检操作比较复杂,如果检验人员的素质不高,就很容易在质检仪器的操作中出现错误,影响和危害工程质量。因此,质量检验应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专职检验和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尤其是对于高速工程建设中的一些隐蔽项目,须及时进行检验、检查,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的合格。
3结语
高速工程建设除了施工技术上要严格把关外,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也要提高,这样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各种问题,并采取科学的办法予以解决,也只有施工队伍全体人员尽心尽力,才能确保国家公路建设的投资效益,并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孔莉,赵兴兵,林珂.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山东交通科技, 2005, (02).
关键词:冶金电气;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现如今对于我国而言,冶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各种冶金自动化生产水平也正在逐渐提高,这对冶金企业的电气设备安装工程质量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是,在冶金工程项目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人们解决,例如:整体施工工期较短,时间较紧、对于设备安装质量要求较高、投资金额较高等等。冶金工业工程的建设项目和其他的实验开发项目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工程项目严禁出现工程延期和工程质量偏差等问题,而对于电气安装工程来讲,则是这些工程项目中的一个重点环节。
一、目前我国冶金电气工程情况
对于我国而言,各种钢铁工业正在飞速发展,从而使我国的冶金工程建设方面的工作得以全面展开,对于冶金工程建设影响最大的则是其中的质量管理、监督管理以及过程控制等等,但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还是冶金工程建设中的电气质量监督管理对冶金行业的影响。
对于冶金工业工程的电气安装人员而言,除了要对设计图纸有充分了解之外,还应当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的不足和缺陷,并不能按部就班的照着设计图纸盲目施工,应当找出其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或者建议来改善施工。就目前我国而言,还存在着少量电气安装人员专业素质不过硬,文化水平较低等情况,这对冶金电气施工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只有专业素质较高、技术水平过硬的施工人员才可以彻底保证冶金工业工程电气安装的总体质量。所以,当安装人员在对一项冶金工业工程的电气进行安装之前,首先应当对每一位安装人员进行专业考核。由于现在假证现象较为普遍,所以,在对那些持证上岗的人员进行监督时也不能太过于轻信上岗工作证。
二、冶金电气工业工程的质量监督
(一)施工前的监督管理
对于冶金工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而言,要重点从宏观以及体系上入手。在对任何一个冶金电气项目工程进行施工之前,监督人员都需要对施工单位、施工人员、质量保证以及管理制度上做出全方位检查,与此同时,为了能给今后的施工奠定一个良好地基础,需要让责任主体单位签署一份质量保证书,在体系上给予工程质量充分保障,将质量责任制得到充分落实,明确好质量责任。
(二)施工环节中的监督管理
要找准新建冶金电气项目中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质量监督管理计划,对其中的关键工序、低压盘柜母线等做出全方位检查,并对高压电气交接进行试验。当工程的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到必监点时,要立刻通知质检人员赶赴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验收工作,直到验收工作结束且能够确保整体质量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
与此同时,要对材料的实体质量以及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对于那些缺少合格证明以及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应当及时要求采购部门进行退货或者更换,将各种质量文件补充齐全;其次,监督管理人员要对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要注意重点跟踪检查审批合格的施工组织设计,查看其是否完全按照起初制定好的方案来进行的组织施工。在对其中的冶金电气进行交接试验过程中,由于本身存在设备复杂、型号多且电压等级相对较高等特点,所以在进行试验之前,监督部门要编制出一套专项方案,并根据这些设计要求以及规范对每一台电气设备的试验项目内容进行明确,试验漏项是实际工程施工中的一种常见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也并未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交接试验。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三)竣工后的质量监督
为了可以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工程实体的整体质量,要对整体的工程资料进行审查,要将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相互融合,使工程资料和实体工程得以同步进行,随着施工工程的进展,监督单位还应当时刻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对冶金电气施工工程资料的收集以及整理,要对过程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有效提升。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出现不合格情况,要及时处理,一经发现便不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设备或者材料在质量方面出现不合格情况,监督单位不能签署进场意见,在任何一个环节监督单位都应当严把质量关,不能忽视每一个细节。当工程完工之后,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则是保证资料的齐全和核查整体的施工质量,要对变压器、电缆、高低配电柜以及各种电气设备材料进行充分核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从根本上确保施工完成后的电气设备能够符合和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除此之外,监督管理人员还应当对冶金工程电气交接试验的报告作出仔细核查。
三、冶金工业工程电气施工质量管理
(一)对监理工程师进行监督管理
怎样才可以有效的将监理质量控制发挥到最大化成为了当今监督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首先,作为业主来讲,应当全力支持监理人员工作的展开和进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某些施工单位因只追求进度,严重忽略工程质量的情况,从根本上保证了专业控制可以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要不断规范监理自身的监管工作,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监理自身的工作,要从监理实施规范以及监理实施细则入手,时刻对监理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最后,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情况,要对监理单位收集的资料、监理日志以及监理通知单等各方面情况做出反馈,进一步提升监理质量。
(二)要做好冶金电气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之前,监理部门要对施工单位制定管理体系,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持证上岗,并且要完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对其中的质量责任进行落实;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平行抽查和各种验收工作,加强工序交接检查;施工完成之后,要对冶金工业工程做好事后控制,其中包括了现场安全检查、组织质量协调会。除此之外,还应当督促施工单位督促将未整改的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整改,使其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为了得以有效提升冶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入手:找出影响整体工程的关键环节,对人员自身素质以及人员质量意识不断提升,制定出相关的规范标准,使冶金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新建. 关于冶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的分析[J]. 科技资讯,2012,22:152-154.
[2]邓鑫. 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监督与控制[J]. 硅谷,2013,193-201.
[3]王英昊,冯峻凯.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探讨分析[J]. 电源技术应用,2013,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