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科学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因材施教,强化学习动机
刚踏上讲台时,我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而学生根本没有兴趣,我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知识的接收器,采取很传统的讲授、灌输的方法导致学生学得很辛苦,课堂很低效。于是我就反思,我可不可应用教育科学知识来强化我的课堂。以前我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而是自己大包大揽,将知识生硬地传递给学生,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
1.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为此,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的差异,采用量力性原则,教师在熟悉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制订短期内实现的、难度中等的目标,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每次评价过后,根据评价等级,让每个学生制订下次超越的目标,贴在书桌上,并附上名言警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引发学生自省反思,端正学习态度,还有利于激发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2.有效利用反馈和评价
采用开放式、民主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还包括师评、生评、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并能根据反馈,及时整改,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对于经常调皮的胆汁质的学生,施加惩罚过后,表现稍有好转,教师就应撤销部分惩罚,从而达到负强化的效果。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应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奖励,从而达到正强化的效果。
另外,还要善于利用有关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理论,根据学习任务难度,恰当控制学生的动机,这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具体体现。
二、强化课堂效果,巧妙运用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复述策略就是利用短时记忆,不断重复,多次记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的,编一个顺口溜,歌谣什么的也要给记住。归根结底,就是不要傻记,遇到知识要多思考,想想它们和你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已有认知结构,见过的场景――情景记忆,生活的经验――举例等,到底有什么关系。例如,在学习数轴时,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数轴的性质,运用“缩减关键字”记忆法,总结为“左小右大”,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了知识的应用性,也取消了后进生学习数学习得性的无力感,这样教学就能够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
三、注重学习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
根据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只要两个知识之间有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就会发生关系,就能发生迁移,这种联系可以是简单的,可能是复杂的,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两个知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概括知识之间的关系,发生前后的迁移。比如,我们在举例子的时候,例子往往就是一种迁移,一种从普遍到特殊的迁移。例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先让学生温习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很轻松地根据一个“折纸的游戏”的特例,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由特例推广到一般,从而彰显了新课标中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还有迁移的概括化理论,越抽象的知识越有利于发生迁移,也就是上一段所说的一般迁移的过程,因为越抽象,就越具有代表性,例如,习得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后,更容易接受菱形的概念和性质。
俗话说:“育人先育心。”要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就要根据学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结合新课标,联系教育科学知识,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并且灵活地把心理学知识贯穿于数学教学环节之中,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的共同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价值追求。有效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是“人文关怀”的课堂,是“高效低耗”的课堂,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合理评价的课堂。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多需要我们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对不同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从而实现双赢的教学。同时,也需要我们用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教育学课程;价值取向;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6.02.044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育学的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教育学课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实现教育学课程基本价值的有效教学方式。教育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共同发展的学科,所以在进行教育学教学时要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对于实践教学就是基于教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进行的,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要突出教育学课程的基本价值。
1教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教育学主要是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教育素养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等教育工作者。通过对教育学专业的基本概念的了解,可以看出教育学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教育人才。教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对教育学功能的认知和利用,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教师专业水平的完善和提高。教育学的价值取向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其中理论方面就是教育学课程的基本价值,也就是育人,就是通过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的学习明确教育学的教育目标。教育学所构建的理论体系是有一定的哲学观基础的,它在理论方面的价值就是对教育规律的认知和深入。因为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型的理论学科,而教育学的实践价值就是在师生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教师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为成为优秀的教师打下基础。教育学的实践价值是其理论价值的客观影响因素,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教育理念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教育学是一门来源于实践的基本学科,是指导教师实践行为的重要理论工具。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互补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学本身的价值[1]。
2基于教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的教学实践
教育学课程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哲学。我国始终坚持着以为基础,哲学体系是以实践为基础。而且人的本质是实践的活动,实践是全部社会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知识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际的应用,那么对于学习者来说没有多大的用处,时间也会冲淡他的所学,但是通过实践来巩固加强丰富理论知识,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将理论知识真正的消化,为自己所用,提高自己的能力,达到真才实学的教学目的。实践能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尽快得到反馈,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氛围,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与应用,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技能。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透彻明白。当然,对于所学的知识应该及时的更新,不能一直停滞在某个阶段,理论知识也应该根据实际的社会活动的发展与进步进行一定的改革,不能把实践停留在落后的理论中[2]。课程的编制和实施,应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不能让学生把专门的知识和专门的技能训练作为人生的全部,忽视自己的精神世界,应当关注人的身心。不应让学生远离社会,远离生活,应该更好地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如果一直压抑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感情,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得不到丰富,很有可能走向极端。比如在学生中出现的叛逆和厌学的消极现象,这说明长期的精神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应该让学生融入现实生活实践当中,为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而服务,实现教育的多样化。另外,还应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增加与学生在思想问题上的交流与沟通,在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同时,逐渐让学生在其中构建自己的学习思维、理性文化和规范行为,也就是说教育学不单单是交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要想让教育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当从传统的思维中摆脱出来,不能一直以过去的经验为主,应当寻求更好的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主题的能力决定着教育实践的成效,彰显教育理论的价值。课程实施中,形式化与盲目性都是为我们所杜绝的,那样的教育是机械式的,有的老师与校长在自己的岗位累倒,老师与校长这样的奉献自己的人生,确实值得我们赞扬,但不应提倡[3]。
3结束语
在教育学课程中,理论与实践是并存的,在进行理论基础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实践教育,因为教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实践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化,是充分发挥理论知识的价值的过程。所以,根据教育学课程价值取向,在进行教育学课程改革是要注意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应用。
参考文献:
[1]付安权.论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传统与变革[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69.
[2]高洪.认知与行动:对教育学课程价值取向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2,(21):3-7.
早在2002年,毕华林和亓英丽依据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将化学课程知识的价值界定为“迁移价值、认知价值和情意价值”等3个方面。[1]从哲学的角度看,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一个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主要是看它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所以,探寻知识的价值,应该考虑知识价值的存在、人的需要的存在、课程知识对需要的满足和影响等多个方面。为此,亓英丽和毕华林于2012年又指出,应该“从社会视角、文化视角以及学生视角来审视和理解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的价值”,他们“依据科学知识价值认识的多维视角构建了科学知识价值分析模型,提出科学知识具有信息价值、应用价值、探究价值、认识价值和情意价值等多重价值”,[2]从而对科学知识的价值从多个维度进行了细化和分析。
当今世界的知识正以几何裂变的速度急剧增加,面对“无限”的知识,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学习,是现代人必须做出的选择。在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体制中,“选择”的任务往往交由课程专家来完成。教学过程中,课程专家在“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以及对学科的研究”[3]的基础上,对学科知识进行价值判断与类型划定,从而编订出相应的课程标准,成为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可见“课程知识是专门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而组织的知识,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根据知识的性质、作用和教学目的组织的知识”[4]。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有学者认为学校教育范畴内课程知识的价值,可以通过使人追求真、善、美来实现,也就是说“课程知识具有育智价值、育德价值和育美价值[5]。”还有学者认为知识的多维价值包括“知识的育智价值、知识的育德价值、知识的育美价值、知识的育体价值”,“由于知识属于‘精神形态’,因此其教育价值集中体现在它对个体智慧、情感、审美发展的独特功能上”,而且“知识的育智、育德、育美价值相互渗透,三者有机地统一在具体的知识形态之中,共同滋养着学习者的思想、情感和人格,使其日趋成熟与完美,促进着个体精神的丰满与人格的健全”。[6]
“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高中化学课程而言,它“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鉴于化学课程实施对学科知识的依赖,化学课程知识的价值应该与课程目标相对应,表现为全面提升学生包括学科知识、学科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品质等在内的学科素养,这也正是化学课程知识的教学意义之所在。
二、实现课程知识价值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知识的教育价值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价值,要实现知识的教育价值,把这种潜在的、可能的教育价值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个性素质还需要通过教与学活动。”[7]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教学中,要实现相应知识的价值主要有设置探究活动、渗透科学史实、引导反思感悟等教学策略。
1.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知识再生产过程
科学探究原本是指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家通过科学探究,不仅锻造了自身的科学能力和科学品格,而且还丰富了人类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理论是生物学上的“重演律”与科学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其中重演是“根据教育的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和组织的,它对实际的科学活动过程进行了加工改造,使之成为典型化、简约化了的活动过程”。虽然如此,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仍具有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类似的功能,能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实现掌握科学概念、形成探究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等诸方面的有机统一”。[8]
《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是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的主要内容。教科书在“有机化合物组成的研究”部分,首先说明需要知道组成元素的种类以及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才能知道有机化合物的最简式,然后在“你知道吗”栏目让学生思考“有机物燃烧的产物能给我们提供哪些有机物组成方面的信息”,并在“信息提示”栏目介绍了燃烧法、钠熔法和铜丝燃烧法等确定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元素分析仪在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方面的应用。在“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部分,首先说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再在“化学史话”栏目介绍李比希对“基团”概念的贡献之后,介绍了研究有机物所具有的基团对结构研究的意义以及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分析方法,然后在“观察与思考”栏目让学生观察乙醇和甲醚的核磁共振谱图,认识核磁共振谱征峰与氢原子化学环境的关系,并通过乙醇的红外光谱说明其对测定有机物中基团的作用,最后简要介绍了质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还在“拓展视野”栏目介绍了3位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发明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方法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为了使学生掌握确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尝试探究一个具体对象的组成和结构。选择在食品、医疗等行业有广泛应用的乳酸(α-羟基丙酸)为探究对象时,可以按图1所示的程序组织教学。
选择乳酸为探究对象,不仅是因为它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且更是因为对它的结构探究需要综合运用确定有机物结构的多种方法,学生需要克服一个接一个的难题,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整个知识再生产过程,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研究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知识与方法,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和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2.渗透科学史实,让学生感悟学科发展历程
就化学学科而言,许多化学家为了揭示物质世界的奥秘,耗尽了毕生的心血。在每一个激动人心的重大成果之前,都有一条曲折而又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求索之路;在它的背后都有一段生动、真实、发人深思的人生经历。所以,相对于科学知识,科学史也是科学家留给人类的丰厚的宝贵财产,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促进科学知识的有效建构,全面了解科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基本掌握科学方法,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9],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受教科书编写理念的影响或篇幅的限制,科学教科书往往以逻辑结构的形式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这种“仅向学生呈现知识,而不涉及科学家所处的历史境况、思想和生活”的做法,“将使学生难以理解科学的真髓与实质”。[10]为此,苏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设置了“你知道吗”“信息提示”“拓展视野”“调查研究”“资料卡”“化学史话”等栏目,以改变过去教科书的传统结构模式,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实现了化学史与化学教育的有机融合。
为了能让学生站在化学知识形成的背景中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方法,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教学中,可以对教科书所提供的科学史实进行适当的拓展。如关于确定有机化合物元素组成的燃烧法,可以在教科书介绍李比希方法的基础上,拓展介绍盖・吕萨克和泰纳以及贝采里乌斯前期所做的工作,让学生通过对相应方案的比较,认识到李比希对前人工作的继承和发展,并体会到李比希方法的简单和精确。关于李比希对“基团”概念的贡献,可以介绍他从苯甲醛(C7H6O)、苯甲酸(C7H6O2)、苯酰氯(C7H5ClO)的结构中发现均含有的苯甲酰基C7H5O,以及通过与H2、H2O、HCl中H的类比发现“基团”的思维过程;在介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发明对生物大分子进行识别和结构分析方法方面的贡献时,可以补充介绍化学诺贝尔奖中在葡萄糖、叶绿素、胰岛素、蛋白质等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结构分析方面的成果。由于科学史实是科学家们秉着科学精神和坚强的信念以伟大的人格魅力谱写出来的,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对科学史实的适当拓展,可以让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感悟学科的发展历程,同时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科学品质,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3.引导反思感悟,促进学生隐性知识的显化
知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表述的知识,又称言明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尚未言明的”、“难以言传的”,或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主要是“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的“一种未成型的观念、经验、智慧”。[11]在化学课程知识体系中,学科观念和科学方法属于相对隐性的知识。
对于相对隐性知识的教学也有“隐性”和“显性”的两种方式。以科学方法为例,隐性方式是“用反映科学认识基本过程的科学方法的一般程式去组织对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模拟科学探究过程。但教学过程中并不明确地去揭示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一般程式的原理、各阶段具体方法的名称和有关知识”。显性方式是在“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时,明确指出这种科学方法的名称,传授有关该方法的知识,揭示方法的形式、操作过程、说明原理”。其实,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方法与一般的科学知识不同,它所涉及的不是物质世界本身,而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和方式,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果只是从传授知识的角度组织教材,而将科学方法隐在其中,学生也可能学到一些科学方法,但往往印象不深,难以真正掌握。所以,科学教育应该“把方法视为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视为知识的脉络,按照科学方法所展示的路子,去组织教材,安排教学进程”[12]。为此,化学教学必须对典型的学科观念和科学方法在恰当的时机加以显化。
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蕴藏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中的有关学科方法、学科思想,或形成相应的学科观念,教学中除了模拟科学探究过程设计教学程序以外,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感悟,学会用语言等形式对隐性知识进行概况和表达,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显化。如对于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的燃烧方法要认识到两点:(1)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再进行成分测定是以转化为前提的,转化是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路;(2)实验法是包括确定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在内的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再如关于李比希对“基团”的贡献也应该获得两点重要启示:(1)类比思想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思想,有机化合物虽然种类繁多,然而通过将苯甲醛及其衍生物中的相同基团C7H5O与无机小分子中氢原子的类比,有利于人们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2)基团理论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思想,不同的基团具有不同的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转化法、实验法和类比法对化学学科的意义以及相关方法的某些操作要领,而且还能使学生巩固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观念。
三、结语
知识作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具有多重的意义、作用和功能。在学校教育范畴内,课程知识一方面“是学科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一个阿基米德点,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课程知识,对课程知识具有绝对的依赖性”;另一方面“课程知识是个体成长的精神食粮,它蕴涵着极其丰富的育人价值,是课程知识的主体性价值得以实现的一个必要条件”。基于知识价值的化学课堂教学,既要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正确审视课程知识的功能,充分发挥课程知识的育智价值、育德价值和育美价值,从而实现课程知识价值的最大化;还要从学科特点出发,根据知识类型选择教学策略,如事实性知识多用探究法,科学方法和学科观念等隐性知识要注意恰当显化,并发挥科学史实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亓英丽. 化学课程编制中的知识价值观[J]. 化学教育,2002,23(7-8):20-22.
[2] 亓英丽,毕华林. 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的价值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12,41(2):61-66.
[3] 施良方. 课程理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8.
[4] 郝文武. 教育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07.
[5]宋艳梅. 论课程知识的价值[J]. 当代教育科学,2011(17):9-12.
[6] 潘洪建,吴中才. 知识价值:教育学的视野[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4):9-12.
[7] 王道俊. 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谈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J]. 课程・教材・教法,2011,31(1):14-32.
[8]陆 军. 实施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条件――基于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的视角[J]. 教育科学研究,2012(12):60-63.
[9] 蔡铁权. 科学史在基础科学教育中的角色[J]. 全球教育展望,2009(1):55-59.
[10] 亓英丽,毕华林.基于知识价值开发的理科教材内容分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13,33(6):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