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效现代农业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科研机构、政府与农民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果显著,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多。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科研、教育和推广部门强强联合,实现农业生产快速推进。
1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随着农业形势不断变化与发展,基层农技队伍结构老化、专业知识弱化、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差,思想陈旧,整体素质比较差,很难适应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近年来产业发展变化快、农民需求变化大,但基层农技人员由于国家投入经费有限,接受专业知识培训的机会很少、知识更新比较慢,同时也由于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条件相对比较艰苦,薪资待遇有限,许多专业人才不愿意留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流动更新很慢、人才出现断层现象。
1.2 推广经费投入少,推广方法及配套服务不到位
发达国家在农技推广方面的投入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平均在0.5%左右,而我国的投入却不足0.2%。而且实际过程中真正用于农技推广项目的投资还不到推广经费总数的20%,尤其是基层推广部门的事业经费严重缺乏。基层推广虽然要求服务到田间地头,但由于服务对象较广,经费缺乏等原因,导致农技人员无法全部做到手把手服务,仅能服务极少数,很难服务到位。
1.3 推广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农技推广活动是带任务、带指标进行的,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考核指标就是完成上级任务的情况,这样的评价体系,不能约束推广人员充分履行责任,不利于积极调动其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4 农民的学习能力不强
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我国农民在生产的过程中为了规避新技术的风险,往往采取比较保险的农业生产技术,高新技术在农村很难得到有效推广。此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具有严格的使用操纵技术,很少有农民可以快速掌握。新的技术成果往往还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农民缺乏购买的能力和欲望。
2 解决对策
2.1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业务素质
一是加大资金的投入。作为公益性的工作,农业技术推广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设备建设,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进行过市场化改革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采取融资手段,加大对各方资金的吸收力度,扩大农业技术推广的可支配资金范围;二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对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深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2.2切实落实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
国家对农业工作高度重视,各级财政应切实落实好上级的文件精神,加大对乡(镇)农业技术部门的经费补助力度,在提拔重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方面放宽条件,高度关注农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为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及生活条件。
2.3 规范考核机制,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
规范考核机制,实行业绩与效益挂钩,对工作完成好的乡(镇)与个人要给予适当奖励,以调动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2.4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配合,只有作为经营主体的农民切实地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农业技术才能得到更快更有效的推广。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成果的使用需要农民提高科技素质,农民可以通过参加技术培训、电视讲座、远程教育以及专家授课来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也可以组织各种科技培训活动,加强与农民之间的交流,指导农民快速掌握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实现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此外,农业生产的分散是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扩大科技成果的推广范围,以此来解决技术推广难题。
3 结语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国务院领导多次指出:“二十一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这就为发展现代农业指出了方向。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对农产品和食品的要求不仅优质化、多样化,而且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是生态、安全问题,并作为市场的首选目标。同时,国际贸易已把食品安全及其生态环境作为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的根本条件。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农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生态农业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吸收传统的农业经验,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通过现代管理手段,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使其具有生态合理性、资源利用高效性、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农业体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特点
生态农业是在农业进入现代化建设阶段产生的生产转型模式,目的是推进和维护农业生产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一)生态农业是保障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本质,强调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强调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持续性。因此,要求在结构上,体现多层次、多产业复合;在效益上,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在资源利用上,体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自然生产潜力,充分利用和保护资源。
(二)生态农业是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的农业。生态农业既吸收了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又吸取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技术和新方法,如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和废弃物的再循环率等,通过现代管理协调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及其保护关系,以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生态农业是从生产到消费环环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农业从源头开始,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备、销售和出口等各个环节,都是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根据国内、国际实际情况,制定各类标准,包括土地、水、投入品、技术、设备、基础设施、产品及其包装等,都有明确的标准,并从田间、基地到餐桌,各个环节都建立了全面质量监控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全过程检测检验、层层把关。
(四)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和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农业把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切实转移到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方式为手段,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实现种养加、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发挥生态农业多样性、层次性、区域性的优势,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国务院领导多次指出:“要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践证明,粗放型、掠夺型的农业增长方式,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将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我国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已难以为继。
农业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5%,并且还在以每年500万亩的速度减少。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面积的15%,1/3的国土受到风沙威胁。全国平均每年旱涝灾害造成1000万吨粮食损失和3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污染正向整体蔓延。我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弃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200万亩以上,8000万亩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全国利用污染水灌溉的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比10年前增加了1.6倍。由于大量工业污水排放入海、入江,每年造成渔业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
农业自身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目前我国平均每公顷化肥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目前,全国农药年使用量已达120万吨以上,农药的50%左右进入土壤、水体,污染农田面积已达1.36亿亩。地膜、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污染也呈加剧趋势,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影响。
农业生态恶化对农产品的污染加剧。据农业部对工矿企业区、污灌区 主要农畜产品污染情况典型调查表明,其污染超标率达18.5%。许多城市郊区和公路沿线的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超标。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造成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每年出口农产品因农药残留退货的达500多起。
农业生态恶化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草地退化、沙化、碱化面积每年以200万顷的速度增加。由于生态恶化造成自然灾害频繁,由上世纪50年代每年1000万至20xx万公顷发展到90年代的每年3000万至5000万公顷。90年代中期以来,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的频率越来越高。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出现新的趋势,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温饱阶段,人们追求的是“吃得饱”,表现在农业生产上只追求农产品产量;二是总体小康阶段,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人们开始追求“吃得好”,表现在饮食结构上,肉、蛋、奶消费比例明显增加;三是全面建设小康阶段,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敏感,不仅要求“吃得饱”、“吃得好”,更加追求“吃得科学”,特别关注食物对人健康、营养、安全和生态的要求,关注生产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特别是对农产品生态、安全问题需求,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在这种形势下,发展生态农业迫在眉睫。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发展生态农业,能够缓解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对于适应气候变化有着明显优势;能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能够降低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治理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污染;能够改善广大农民居住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够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循环发展,使农业融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
(四)实施生态农业是加快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需要。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可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模式,使龙头企业和农户收入大幅度增加。据有关部门调查,常规小麦、绿色小麦、有机小麦亩均净收益比为1∶1.29∶3.38,玉米为1∶1.14∶1.39,茶叶为1∶1.5∶4.3。实践证明,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而且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现阶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必然选择。
(五)发展生态农业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国内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农产品买方市场特征更加明显,世界性绿色食品消费浪潮和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同时兴起,使出口的农产品质量门槛越来越高,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趋势表明:以绿色食品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走生态农业发展路子,是世界各国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共同选择。
发展生态农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与整个国民经济及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伴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全过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可以归纳为“四个制约”。
(一)发展阶段制约。农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生态农业观念淡薄,要彻底转变农民千百年来重产出、轻生态生产行为的惯性,必将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我国农产品种类丰富,从农田到餐桌要经过多个环节,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各地实践看,一些地方发展生态农业仅局限于小规模试点,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还较少。
(二)潜在风险制约。在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面对工业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多种污染物的危害,有的源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的源于农业投入品使用不规范,有的人为非法添加,消除风险隐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三)技术支撑制约。一是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不够。广大农村缺乏农业污染防治、病虫害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二是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不够。目前,我国登记使用的农药有600多种,列入国家药典的兽药有1500多种,每种都有严格的使用技术规范。有关调查显示,近50%的农民在使用农药和兽药时,得不到有效的技术指导,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掌握程度更为有限。三是严重缺乏自主创新的检验检测设备。当前,我国农产品检验检测设备主要依靠国外进口。
(四)管理保障制约。农业生态环境工作基础薄弱,行政监管力量、执法力量严重不足,普遍存在缺人员、缺手段、缺经费等问题。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基础差,工作水平低,尤其是基层检测机构表现更为突出,常常出现“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等问题。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情况屡见不鲜,缺乏市场动力机制。生态农业建设初期,普遍缺乏资金投入。
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效发展机制,使投入的资金和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一)积极宣传生态理念,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生态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阶段,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200美元,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态安全已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理念,使消费者更加青睐生态农产品,使农业生产者更加自觉地发展生态农业。
(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梯次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要根据各地实际,研究制定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一要着眼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与条件,二要着眼于优化农产品质量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三要着眼于消除潜在危害因素。东部发达地区,要重点防治城市和工业污染,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面源污染,防止农业环境恶化和农产品污染。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主要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与条件,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应用综合措施改善和恢复生态功能。
关键词:农业问题的实质;现代农业的含义;北洸乡规划;乡村治理结构改革;土地集中
1前言
1.1北洸乡南部的概况
当前正值初夏,走进北洸乡中南部,尤其是南环路以南的井神、三台、北张、南张、白城等村,果树林立,满眼都是绿色,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没有一家污染企业,被誉为天然氧吧,是度假、休闲、旅游、疗养、娱乐、果园参观调查研究的理想之地。桃、梨、红枣、苹果、山楂、核桃等水果干果应有尽有,并以村为单位,集中分布,形成各自的特色。比如:井神的仙桃、白城的苹果、三台的酥梨、北张南张的红枣等,均在太谷县非常有名。而且品质优良,口感面貌俱佳。可以说这几个村拥有很好的发展旅游导向的现代绿色高效农业的条件与基础。
1.2北洸乡南部存在的问题
然而现在这几个村现状如何呢?随着农业尤其是传统农业经济效益的急剧下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上述五村,果树疏于管理,病虫害严重发生并呈现失控态势,农业产出锐减,总体经济实力迅速下降,外出打工人员增多。集体财产卖完或流失掉,农业税免除,村委会入不敷出,外债剧增,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加大,村委会普遍失去对村民的组织力、控制力和号召力。村庄管理无序,卫生环境恶化。村庄整体的产业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那么这五个村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呢?到底问题的实质出在哪儿呢?在全县有没有普遍性呢?面对问题全社会尤其是政府如何做呢?未来的农村经济基础即农业应当如何发展呢?怎样找准有效的切入点呢?切入点又在哪儿呢?下面就结合实地问题调查研究和北洸乡的发展规划就以上问题做简要分析,重点就旅游导向的绿色现代高效农药谈谈核心问题并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2、农业问题与实质
2.1农业中的问题
不论走到哪儿的农村,老百姓都会反映甚至抱怨:“现在种地越来越不行了”。其实这是传统农业效益急剧下降的“通俗说法”,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并占据社会主要位置,传统农业因其弱质性而下滑甚至衰退是必然的历史现象(但要注意下滑和衰退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由此便引发了很多问题:
2.2农业问题的实质分析
2.2.1问题的农村形势总体分析
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下滑,工商业和服务业收入多于农业收入,导致“种地明显不如打工”,而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是由工商业决定的,必然导致没有工商企业的传统农村的总体经济实力相对下滑。
2.2.2农业问题形成的直接原因
农业效益相对下降,种地明显不如打工导致大批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被迫或主动外出打工,农业疏于管理,特别是病虫害本来是个细心活,原来借助于细心管理而能有效防治的病虫害现在因不能耐心防治而重新大规模爆发,加上环境异常和气候变暖引起的新的病虫害集中爆发。进一步加剧了农业效益的下滑。
2.2.3农业问题的乡村治理变化
当农业相对效益下降到一定程度,传统农业效益跌到极致,工商业成为税收的主要税种,农业税必然要被取消。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讲农业税应当要被取消,但这却使农业村庄丧失全部“税源”,沦为完全依赖财政转移支付的“行政管理单位”,并且这个单位处于行政管理的最底层,转移支付不可能全部支付到位。中间克扣盘剥挪用难以避免,但村庄的开支消费价格是由全社会决定的,说的通俗点就是“给不了100万的钱,却要修100万的路”、于是外债内债必然产生。有债务的地方必然产生严重的矛盾,尤其是内债势必增大干部群众之间的矛盾。
2.2.3农业问题的政策基础
的实施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传统农业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但从那时伴随着集体经济的逐步瓦解,集体或村委会逐渐失去对村民的号召力、控制力与组织力,传统农业效益的下滑使原来维持农村社会稳定和治理的机制逐渐瓦解。
单干的片面坚持,集体的瓦解,市场经济利益观念的扩张,使农村集体公共团结价值和精神崩溃,使现在的农民很难用合作互助的形式去共同发展。
2.2.4农业问题的实质概括
问题的实质在于,当全社会的经济水平发展到今天这个状态时。我们的农业怎样达到经济各行业的平均水平,若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个平均水平,就是现代高效农业,也就意味着有了现代乡村的经济基础,具备现代社会的基本治理结构和能力,就不会产生上述问题或上述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若我们的农业达不到经济各行业总体上的平均水平,就会被逼迫或被强制走向现代农业,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的问题,比如病虫害增多、干群关系紧张、农民一盘散沙,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变差升至不可控,集体号召力组织力控制力空化,而这些问题阻止了人们有效快速走向现代农业的步伐,甚至使内向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能和能力丧失,又将加剧农业效益的下降。
总之,包含上述五村在内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的本源在于传统农业效益加剧衰退,经济基础逐步瓦解,引起众多经济社会问题的出现,并且反过来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
3、现代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3.1现代农业的概念
一般认为,今天意义的现代农业始于二战后(将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二战前这段时期的世界农业发展称为近代农业,此前的统称为传统农业或者古代农业),是在近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
3.2现代农业的特征
结合实际概括一下:现代农业应当具备这样几个特征:
3.2.1高效化,
高效化,包括农产品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和传统农业相比,产量有大幅度增加,品质(包括外观色泽形状个头,内在口感营养价值)明显改善,特别是经济效益要像上文所说的那样,达到经济各行业的平均水平,若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个平均水平,就是现代高效农业。
3.2.2技术化,
技术化,不论机械技术,还是生物技术,都应得到普遍而又因地而异的应用,成为稳产高产,实现高效化的根本力量。
3.2.3新型农民化
新型农民化,指从业者具备较高的文化技术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要塑造新型农民,能操作现代化的机械设备,能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包括育种和生物技术。
3.2.4生产组织化
生产组织化,指合作社普遍建立并走向联合,成为农民经济生产共同体,互帮互助,共同参与培训学习,高效标准管理生产活动。要求合作社:内部民主规范管理,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愿加入,自愿退出”的原则组合自成立合作社,农资产品统购统销,关心社区共同发展与社会文化事业,重视教育培训,
3.2.5规模化或立体化
生产宜规模化则规模化,机械化则机械化,宜立体化则立体化,生物化则生物化。人少地多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凭借资源优势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的农业,靠集中连片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赚取接近或超过经济各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人多地少的国家或可以根据自己资源劣势在适度规模化的基础上发展立体生物农业,靠提高单位耕地产量赚取或超过经济各行业平均利润的利润。
3.2.6产业化
未来的农业及现代化的农业不能因农业而农业,而要延长农业的生产链,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总之要有相关的非农产业的产业引导带动。
3.2.7标准化
管理统一标准化,即在合作社的组织下按照市场和技术的要求科学统一标准管理,以确保产出高产标准优质安全的产品。
3.2.8绿色生态化
克服传统集约型农业的弊端,即减少直至不使用农药,转向靠生物措施保产增产,减少化学药剂肥料的使用,达到既高产高效,又安全无公害,还能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的目的。
4、北洸乡五村的选择及规划建议
4.1北洸乡农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原因与要求
4.1.1北洸乡农业发展的总体方向
结合北洸乡的实际和现代农业的共同基本特征,应确定生态旅游导向的标准化、合作化、高效化、立体化的适度规模的绿色农业(具体到上述五村就是林果业)。
4.1.2北洸乡农业发展以旅游导向的原因
应当是旅游导向的现代农业,理由包括:(1)、北洸乡没有发展工商业的条件,国家已紧缩土地政策,严守是十八亩耕地的红线,不会轻易批准工商企业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工商企业用地。环保环保力度,严格查封污染企业。在这样“一不准占地,二不准冒烟”的条件下,再加上招商引资不好引进,靠工商企业带动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不现实。(2)北洸乡有发展旅游的条件,没有污染企业,这儿天是蓝的,地是绿的,享有天然氧吧的美称;苹果、梨、杏、梨、枣、桃等应有尽有,田园风光优美,果品香甜可口,适宜发展包括采摘、观光度假在内的大生态旅游产业,并以此带动引导林果产业的发展。而且人文景观又非常众多,比如三多堂、圣果观等。如果发展工商业,包括林果加工产业,必然破坏这儿难得的自然美景,不见得核算。总之发展生态旅游,既符合现实政策要求,又符合长远持续发展的要求,还能和北洸乡南部林果产业五村的产业特点相衔接。
4.1.3北洸乡农业发展上的标准化要求
标准化是为了克服产品品质杂乱差和生产管理上的混乱等问题,走向标准化定位,标准化设计,标准化管理、标准化销售。
4.1.4北洸乡农业发展上的合作化要求
合作化指农民生产普遍建立或组织合作社,克服一盘散沙的状态,全面有效整合农村自然经济社会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在合作社这种经济组织下统一严格管理,标准化生产,建立合作社内部完备的产供销的分工体系,并走向专业化。
4.1.5北洸乡农业发展上的高效化要求
高效化是根本目标,改变目前低效甚至衰败的境况,实现数量、品质和最终经济效益的飞跃,产量在科技推广和科学管理的支撑下大幅提升,不断再上新台阶;品质(包括外观色泽个头形状,内在口感营养价值)明显改善,不断满足变化的市场的需求,适应人们的营养消费要求。
4.1.6北洸乡农业发展上的立体化要求
立体化或适度规模是在考虑到现实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走有中国特色或有太谷特色的规模农业。人多地少的矛盾短时间内很难解决,农场化农业根本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只能走适度规模农业或立体农业,往空中发展,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的单位收益率。
4.1.7北洸乡农业发展上的绿色化要求
绿色是我们走向未来,在未来农业格局中占据优势的必然要求,更是人类社会经济进步对食品选择注重安全的必然选择。
4.2北洸乡农业发展的注意事项
但请注意,以旅游为产业导向并不意味着离开旅游就不能搞现代农业,针对农业本身,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仍然有巨大潜力可供挖掘。我们应当将旅游和农业结合起来,综合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是基础,据主导作用,旅游业引导,引导规范现代农业的发展。
4.3北洸乡农业发展上的具体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建议县委县政府和北洸乡党委政府,确定北洸乡井神、三台、白城、南张、北张为生态旅游引导的现代农业尤其是现代高效林果产业大协作区,具体确定井神为现代高效绿色仙桃基地和桃园旅游区,三台为现代高效绿色酥梨基地和山村文化风俗自然景观旅游区,白城为现代绿色高效苹果和果园采摘基地,北南张为优质红枣和枣园旅游,并打通连接五村的旅游交通大动脉,改进优化田园风光,形成从桃、到苹果梨、再到红枣不间断的果品供应基地,和相应的连续旅游项目。建议在井神靠近太井路的两侧建立标准优质桃园基地,三台建立高效绿色规模画的酥梨园区,进一步优化升级南北张旅游资源和条件,加紧资源整合,克服制约生态旅游基地良性运行发展的因素,做好群众工作,扩大合作社农民的份额,并使之成为农民自己发展生产的专业合作社。
5、发展现代农业核心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建议
上面的论述只是规划或设想,而要真正落实,就要首先解决麻烦的农村政治社会问题,欲解决农村经济社会政治问题,尤其是要扎实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从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并夯实经济基础和调整农村资源社会关系,解决社会政治问题两个方向着手,形成科学统一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及规划,建立合作创业的社会政治关系,并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建设现代乡村经济社会的大系统工程,两者只要有一个方面做的不到位或被忽视,都将使这一系统举步维艰。具体建议如下:
5.1乡村治理结构改革
建立新的高效的乡村治理结构体制,包括乡镇治理结构或体制,和村治理结构或体制。改变或超越现代的治理状态、
5.1.1建立建设现代村庄政治经济社会治理的模式、办法与制度
建议选择几个村比如上述北洸乡的五个村,在现有基础上特别是在坚持村民自治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建设现代村庄政治经济社会治理的模式、办法与制度,中国的农村必须也应当自治,但仅有村民自治尤其是现在这种状态的自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相反会加剧问题的产生。可以委托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山西省三农发展研究中心(也在山西农业大学)选择一些村庄做试点,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组织部门、民政部门配合下,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结合大学生村官制度和合作社的建立推广及高效建设管理,研究制定和试验超越现实村庄治理结构和状态的村庄治理结构模式制度。现代村庄治理模式的研究试验和实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我们太谷县都是空白,但这很关键,不解决村庄治理问题,不超越现代乡村的整理格局和状态,我们的现代农业目标永远是空谈。离开高效稳定成熟的村庄治理,我们的现代农业即便能搞起来,但绝对不具有普适性。
5.1.2乡镇政府整顿改革管理体制、结构和行为
乡镇政府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发展现代农业、农民组织化等客观要求,整顿改革管理体制、结构和行为。依据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则要求,乡镇政府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其中最核心的是农民的组织化,还有就是组织化基础上的产业发展,技术推广、新型农民培养、文化建设等。围绕组织化,乡镇政府所需要的职能、人员、机构将会增多并达到一定的数量要求。政府应当发挥组织领导服务协调的作用,统筹全乡镇的发展规划和项目管理及技术信息服务,实际上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产业发展不是或最好不要是以村为单位进行统筹规划管理,而最好是以乡镇为基本单位进行统筹管理。形式模式多样,但共同的模式框架是:切实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基本原则和“自愿加入推出,民主管理、一人一票、统购统销、互助合作、教育培训、关心社区”等管理运行原则,鼓励支持群众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但尽可能地少而精,少而大。之后按照自下而上民主的原则在乡镇政府成立各专业合作社的联社,最后再成立综合性的大合作社联社,用以统筹协调规划资源,组织管理生产,扩大组织队伍和生产规模,增强组织力量。客观上,各村的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也只能在乡镇里以乡镇为单位组织联合。
未来的乡镇政府、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成熟推进时的乡镇政府最大的最重要的最主要的不是乡计生办、派出所等,而是合作社联社。经过民主程序,自下而上选举产生合作社联社的董事会或理事会,统筹全乡及整个社会的资金技术政策信息销售等资源,协调制定和实施规划。下设畜牧养殖、林果、蔬菜等各种类型的合作社联社,并有相应的理事会,在大合作社的指导或领导下直接具体组织管理本类型合作社的运行发展。大合作社和各种类型的合作社都有相应的监督、财务、人事、技术、办公室等机构。若这样设计并执行操作,可以想象到时乡镇机构有多“庞大”,职能、机构、人员有多少。不过这跟以前大部一样,以前的乡镇机构庞大臃肿本质上是在“执行上级命令任务,掠夺乡村资源”,而没有组织乡村建设发展。而未来以合作社为中心的乡镇机构及其“膨大”是在“自下而上民主”的原则基础上,为了增强乡村自我建设建设能力,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独立发展而需要的。
5.2土地集中问题:
农业规划首先依赖土地、受土地的影响最大,要发展现代林果产业,肯定是发展生态绿色高效、集中连片成规模的林果业,这就要求首先解决土地问题,在现在的既有的土地格局下,如何奠定发展高效益上规模的林果产业的土地基础。
土地集中可能有两种方式:
5.2.1土地集中的“流转模式”
第一种方式是:集体收回相应数量的土地,给予所有者一定补偿,之后做统一规划,再以科学合理的便于林果产业长期发展的方式承包给村民,这需要乡政府甚至县政府的大动作、大规划、大投资,就像白城的大棚设施农业一样。这种方式本质上是由外向内推动农民加入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需要政府精力和资金的巨大投入,效果快,但短时间内不具有可复制性,且相关的社会组织和文化建设滞后,他的动力仅仅在于政府财政。
5.2.2土地集中的“合作模式”
村庄或农民自己内部调整土地资源,比如,在村里选择一片有一定基础的适合发展现代林果产业的土地,对相关技术、市场、品种、自然条件、结构等做好评估,并做好做细规划,提前就产品销售、信息技术服务、农民培训等系统的配套工作做好,组织成立针对林果产业发展项目、针对相关群众的合作社,然后通过耐心的群众工作说服相关群众加入合作社。当然还需要一个强力高效廉洁的项目发展领导机构。这种内向的自我调整方式见效慢,面临的难题非常多,需要村庄自身巨大的时间精力投入,需要全村村民的团结互助谅解,是对全村团结精神的考验。这种方式具有变革性和可复制性,一旦成功,整个村庄将产生巨大的变化,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开始建立,现代农业所需的生产社会关系形成,相应的文化组织建设同时也在推进,于是一个现代化的社区出现,新农村建设完成目标。还将对周围村庄和社区产生冲击力,成为他们的学习的榜样。
5.3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对策建议
因此建议,对以上五村尤其是井神村、三台村进行林果产业土地和自然条件的考察评估,确定适宜发展林果产业的地块,并制定详细规划,再一步步地往前推进,也就是用第二种方式实现资源整合。不过这种方式对乡镇党委政府,村支部、村委会、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村领导要求特别高,因为内向型的资源整合需要耗费组织者巨大的精力时间,有时需要大领导出面坐群众工作,压住“阵脚”。
而围绕土地、甚至围绕整个项目更加详细的规划需要在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土地问题的基础上制定。
总之,我们发展旅游导向的现代农业核心问题是资源整合,包括社会关系整合、土地资源整合,经济资源整合、技术资源整合、这都需要首先确定群众可以接受的并充分信任的社会治理结构及建立在现实国情、土地制度基础上的土地整合方式。然后再考虑具体规划和设计。
6、结束语
改变现在农业发展的困境,发在现代农业,需要对问题有清醒正确的认识,要抓住核心与关键问题,要考虑到社会实际和农民群众的接受能力,要切实做到“以人文本”,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周沛著《农村社会发展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2、温铁军著《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一版
3、陆学艺著《“三农问题”读本》、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一、天山南北全力推进农业高效节水
(一)从渠道防渗节水到膜下滴灌节水
新疆农业节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90年代的渠道防渗节水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建设渠道防渗工程实现节水。二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喷灌节水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推行固定式或移动式喷灌设施实现田间节水。三是始于本世纪初的以膜下滴灌为主体的高效节水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抓手,按作物生长需水规律进行有效供水的方式节水。
(二)制定规划,落实政策,推进节水工作
制定了《新疆农业节水建设发展规划》、《新疆高效节水建设方案》,确定2011—2020年每年新增农业高效节水面积300万亩以上,到2020年全区农业高效节水面积达到4300万亩以上的目标。出台了新疆实施高效节水财政直补和贴息补助政策,自治区财政对实施高效节水的补助标准由2008年的100元/亩,提高到了2012年的300元/亩;2008年以来,全区共投入高效节水建设资金90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财政投入25.3亿元,有力地推进了农业高效节水工作。
(三)加大研发力度,促进科学节水
通过科研部门和节水企业的研发攻关,目前,节能型低压小流量膜下滴灌技术、利用地表水自压滴灌“大首部”技术(即利用河水的重力过滤泥沙,并向下游灌区供水)、自吸式自动清洗过滤网技术、无线传输信息自动化技术以及基于滴灌条件下的水、肥、盐综合调控技术等,已广泛应用于新疆田间高效节水中。利用地表水自压滴灌“大首部”技术和自吸式自动清洗过滤网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地表水用于滴灌的问题。节能型低压小流量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既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滴管用量,又通过对作物生长期的需水管理,实现了科学供水、科学节水。
(四)加大建设力度,提高节水效益
截止到2011年底,新疆农业高效节水面积已达1770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31%。灌溉作物也由初期单一的棉花作物,逐步覆盖了棉花、番茄、辣椒、哈密瓜等经济作物,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核桃、红枣、葡萄、香梨等特色林果。据统计,实施高效节水后,农业用水亩均减少100立方米以上,粮食作物平均亩产增加50公斤;经济作物平均每亩增收700元;设施农业平均每亩增收1500元。目前,新疆农业高效节水实施较好的玛纳斯县农业用水价格约0.1元/方,工业和城镇供水价格分别为2.6元/方和1元/方(不含污水处理费)。若计入水权有偿转让收益,则高效节水的效益更大,必将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五)推进标准化,提升节水水平
在规划设计环节,委托有资质的勘测设计单位开展高效节水的规划设计工作。在市场准入环节,严格执行节水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严把过滤器、管材、滴灌毛管等节水设备质量关。在工程建设管理环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严把工程招投标、施工质量监督关。在工程运行管理环节,落实节水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程、制度,确保工程运行安全、科学灌溉;落实合作社等集约化的经营管理体制,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在配套工程建设环节,坚持灌区内的田、渠、林、路配套工程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二、高效节水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一)推动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新疆在实施农业高效节水过程中,特别是在对田间作物实行膜下滴灌技术后,逐步实现了“五统一”,即统一作物、统一播种、统一灌溉、统一施肥、统一收获。“五统一”模式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土地分散承包与农业高效节水所要求的土地集约化管理之间的矛盾,极大地推动了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如玛纳斯县乐土驿镇乐源专业合作社,以长期管理人员16人,经营管理了1.02万亩耕地。
(二)提升了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高效节水农业组装了水利、农机、农技、良种、施肥等现代设施与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解放生产力的一次变革。如在玛纳斯县和呼图壁县的高效节水示范区内,实现了从平整土地、铺埋薄膜和滴管、播种、灌溉、施肥施药、到收获全过程的机械化作业,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三)推进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
农业高效节水的发展,不仅实现了“三减、两增”(即减少劳动力、减少生产成本、减少灌溉用水,增加劳动生产率、增加土地产出率),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经营管理的模式。如在玛纳斯县30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区内,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联户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农民用水协会经营管理模式等多种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将以家庭为单元分散式的经营管理,转变为以规模化为主的经营管理,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四)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
以高效节水为切入点,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管理,进而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以玛纳斯县乐土驿镇为例,全镇共有农民2846户,随着高效节水和规模化经营土地的推广,目前,该镇的土地流转率已达到了42%,全镇60%的劳动力都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8年的10002元,上升到2011年的12380元。
(五)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1利用好当地的资源和有利条件
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得依赖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这也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不同地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具有自己显着的特点,只有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因此,要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资源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避免过度,并注重环境保护。
2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如果农产品销路不畅,那么现代高效农业的生产经济效益将难以实现。因此,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时候,应该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并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产业的门类、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标准等,并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使农产品能够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
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资源产业,利用科技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农业的竞争优势。改革农业科研立项和评估体系,提高农业科研的效率,改进技术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农业科研水平和研发效率,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农业科研体系,加强科研成果的运用,使其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动高效农业农业的发展。
4做好资金投入、资金管理和农民培训工作
增加政府对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证资金的投入。同时加强资金的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更好的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更好的运用现代农业技术。
5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注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要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重视发展生态农业。例如,改变秸秆、杂草等直接燃烧的情况,用作饲料,改善土壤肥力等;对农业产品进行多层次的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如推行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够为广大农民致富开拓新途径。总之,发展生态农业,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保护农业资源,并能够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推动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6发展特色农业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以某一特色产品为起点,适当延长食物链或者加工链,进而开发出一系列的农产品和食品,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生物能资源、废弃物等等,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还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商品为目的,形成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7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专业经济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农业生产基地、企业、农民之间的联系,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核心,发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坚持特色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思路,将优势主导产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结合起来,注重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建成高水平、有特色、规模化的产业体系,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8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关键词】现代 农业 科学 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法宝。近几年来,安阳县委、县政府为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路子和市委、市政府“农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战略构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通过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高效农业发展等手段,积极探索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新机制,促进了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农村生产要素向农业聚集,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对接,初步走出了一条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上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截至2007年底,安阳县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已达1.3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6%,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87亿平方米、占总耕地面积的9%。其中规模经营面积在6.7万平方米以上的有5.54亿平方米,种植粮食作物的有4400多万平方米,占总流转面积的65%。同时,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效农业“百亩园”、“千亩方”、“万亩区”和产业带,形成了吕村绿康无公害高效农业示范园、天康食用菌示范基地和北郭洋凡、白壁邢牛、永和苏奇村、崔家桥赵马房等高效农业蔬菜大棚,以及安丰胡萝卜、洪河屯、安丰优质棉花和裕禾公司野菜、日本甜柿等基地。其中吕村蔬菜大棚达133.4万平方米,安丰胡萝卜面积突破667万平方米,崔家桥瓜菜867.1万平方米,裕禾公司特色农业基地333.5万平方米、日本甜柿333.5万平方米。现代高效农业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迅速在我县铺开,极大地推进了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布局调整,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还对周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建设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当前我县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人均耕地少,农民增收方式单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发达是制约农民持续增收的众多因素中的“瓶颈”问题。尤其是人均耕地少,农民工资性收入低是众多问题中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是首先解决人均耕地少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户弱小、土地细碎、经营分散的制度,调整生产关系,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这对于我县发展现代农业,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已刻不容缓。
(一)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内在要求。农业现代化要求要用现代化科学管理办法组织管理农业,在不改变家庭经营的前提下,由贸工农一体化的规模经营方式,取代千家万户分散的小农经营方式,使农业经营逐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只有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业社会化程度,才能容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运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土地向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流动;有利于以有限的土地资源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投入农业开发,有效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经营效益;有利于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密集型且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效农业生产,是当前形势下实现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举措。
(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的必然选择。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农产品竞争,而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国际竞争力低。我国农业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高成本的经营方式,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形势,农村土地规模化、产业化,已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现代山地 农业发展 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39-01
前言:当今时期,很多山地农业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耕地农业方式,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不断重视,各省级政府加强开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的研讨,要求高原山地农业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条件,加强立体农业、特色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对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以及新型农业的发展,以此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1 山地农业的功能及其拓展
对于农业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其对农业活动产生的影响,以此将农业划分为平原农业、山地农业、以及水域农业三部分。根据地质学知识分析,山地指的是,海拔在500m之上,相对高差在200m之上的区域,同时呈脉状分布的地表形态,由丘陵、高山、或者山谷交错相连[1]。山地也可以说是山间谷地、山间盆地、以及山岭的总称。如果以山地农业的角度分析,过往的山地农业,主要起到解决人民温饱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山地农业的作用也逐渐放大延伸,具体扩展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山地农业需要对粮食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第二、山地农业需要促使山区农村摆脱贫穷的局面,逐渐奔向生活小康,与全国平均生活水平相持平,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三、山地农业作为农耕文化较为关键的组成,承载着人类传统农业文化的作用;第四、山地农业对于生态安全具有一定的维护作用,山地农业的发展阶段,必须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保证生态平衡;第五、山地农业对于一些林木、药材、以及反季节蔬菜起到一定的保护责任。
2 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新模式
2.1 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发挥气候和资源优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一项长期工作内容,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现阶段,山地农业不断开展各项改革,国家也加大力度扶持山地农业,希望能够推动山地农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山地农业在发展建设中,需要对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重新认识,充分考虑,积极利用当地环境,扩展山地农业发展的渠道。此外,山地农业的发展之路,务必同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仅仅需要考虑当地环境因素,同时需要以当地特色资源为基础,开辟一条具有山地特色的农业高效发展之路。比如说,某些山区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具有较为独特的、多样性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能够极大程度的促进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逐渐拉小同其他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部分山地农业发展可以充分与本地区乡土风情、自然景观、以及农耕文化充分结合,以此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或者乡村旅游业,展示山地高效农业的特色,建设新型的多业态山地农业,以此促进农业的增收。
2.2 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要善于引进先进的技术
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为山地高校农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引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社会中各个的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因此,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导[2]。当前时期的山地农业发展,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采用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发展的创新,以及农业产品的生产方式、等内容。比如说在农产品的销售方面,可以采取网络贸易,开展电子平台交易模式,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全面实现山区农业的点对点销售方式,直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成。利用网络销售方式,能够实现全国甚至全球经济的往来,将山区特色农产品很好的宣扬出去,逐渐打通销售渠道,进而促进山区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进展。此外,可以针对部分山区,建设产业研究基地、或者工业发展园,整体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2.3 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有效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及时转变农业发展观念,能够为发展山地农业指明正确的前进道路。所以现阶段的山地农业发展,需要梳理正确的发展理念,使山地农业发展不仅仅需要建立科学的工业、市场理念,同时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念。可以利用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的形式,以此逐渐推动农业现代化,进而使山地农业的科学技术能力、机械农业覆盖范围得到提升;利用科学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量、以及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市场理念,才能满足山地农业高效发展的需求,发挥农业生产的多功能性,推动农业产业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力,使山地农业更加具有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以及组织化[3]。山地高效农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也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小康社会建设重新认识,高度重视,严格遵循“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政策,严守天上、地下、山中、水里四条基线,保证山地环境空气常新,大地常绿,碧水长流,以此使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总结:总而言之,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特色山地农业,秉持高效、安全、优质、生态的基本原则,大力发展山地乡村旅游业、以及新型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能够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黄婧,史琼,欧国武,等.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8):275-279.
[关键词]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 建设 基础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018-01
一、园区规划布局及启动建设情况
全县完成盘县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盘县“哒啦仙谷”休闲农业观光园区等14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规划总投资113.79亿元,现完成投资16.55亿元。
1.省级园区。一是盘县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园区规划总投资11.3亿元,规划面积24.2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4.8万亩。规划特色精品种植面积2.47万亩、农产品加工基地850亩、休闲观光区1.497万亩。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244亿元,带动就业2000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6000户,实现农民增收1.2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5亿元。二是盘县“哒啦仙谷”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园区规划总投资15.8亿元,规划面积7.2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2万亩。园区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4.7亿元,辐射带动产业产值达6亿元,带动农户11500余户,户年均增收1.6万元。现已完成投资4.38亿元。
2.市级园区。一是盘县老黑山核桃产业园区。园区规划总投资4.6亿元,规划建设核桃基地10万亩,园区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核桃2万吨,实现年产值3亿元,带动农户46000户,可解决就业5800人。目前完成投资1.3亿元。二是盘县设施农业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2万亩,其中核心区0.2万亩,规划总投资2亿元。建设马铃薯商品基地核心高产示范区1万亩、设施蔬菜0.6万亩、精品水果0.5万亩。建设特色种植业产后预冷、包装库和速冻蔬菜加工中心1个,净菜加工中心1个,发展畜禽养殖等。项目建成后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完成投资0.52亿元。
3.县级园区。一是盘县红果智能农业观光园区。主要建设内容:基础设施、智能观光农业种植、观光酒店、生态餐厅、儿童乐园、葡萄酒庄、建设农业观光旅游地产。二是盘县板桥水塘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园区主导产业为蔬菜、花卉苗圃、中药材。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7.85亿元,现已完成投资0.69亿元。三是盘县特色杂粮示范园区。规划特色种植业功能区6220亩,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3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畜牧业产值1.22亿元。现已完成投资0.69亿元。四是坡上马铃薯种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5万亩,规划总投资1.2亿元,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0.6亿元。现完成投资0.15亿元。五是盘县旧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园区位于旧营乡和羊场乡,园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91亿元。现已完成投资0.45亿元。六是盘县红果城郊休闲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总投资2.1亿元。现已完成投资0.13亿元。七是盘县沙淤高山花卉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88万亩,预计总投资10.51亿元。现已完成投资2.1亿元。八是盘县淤泥岩博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园区规划面积4000亩,规划总投资8.379亿元。项目达产后预期年总产值为4162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0.89亿元。九是盘县高原画廊生态农业观光园区。主导产业:红米15000亩、蜜源植物5000亩、蜜蜂养殖10000箱等,配套加工厂建设。现已完成投资0.35亿元。十是盘县红果益民农业观光园区。主导产业:精品水果、中药材、蔬菜种植,特色畜禽养殖,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等。现已完成投资0.2亿元。
二、园区经营发展效益情况
截止至目前,盘县14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产值8.75亿元,销售收入5.23亿元,带动农户42600户,带动农户增收2.56亿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8600人。其中两个省级园区实现产值2.58亿元,销售收入2.12亿元,销售利润1.04亿元,带动农户23120户,带动农民增收1.22亿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9430人。
三、园区组织管理及运行情况
1.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盘县成立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局,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农业局抽调6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园区涉及的相关乡镇成立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具体人员负责。
2.盘县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为切实加强农业园区建设,盘县成立了农业园区管理机构,普古农业园区管理委员和两河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领导班子已确定,其余办公室正在组建中,推进园区工作有序推进。
3.加大技术指导力度。为确保园区产业项目健康发展,县农业局明确4名副局长分别负责盘县“哒啦仙谷”休闲农业观光园区、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盘县老黑山核桃产业园区和盘县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并抽派18名技术骨干进驻园区进行蹲点指导。
4.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县级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2.园区融资困难。
3.园区土地流转难度大。
4.园区建设用地难予落实。
五、下步工作打算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水资源;高效用水;实现途径
我国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作为占用水量80%的农业用水必须提高水的利用率,以让有限的农业水资源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发展高效用水的现代化农业是长期的战略任务。
1、现代化农业高效用水的概念
农业水资源是一个相互配合、彼此依存的耦合系统,只有调节好农业水资源系统内部的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作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系统内在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水资源的效益,减少外部资源的投入,获得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最终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的目标。
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相对而言是指在同等条件下少投入水资源获得同样的产出(节约),或同样投入水资源获得更多的产出(高效)。衡量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标准是:节约利用水资源,水资源利用率高;有效利用水资源,水资源产出率高;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高;不造成资源退化、枯竭,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不污染环境,保持高质量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是高的资源效益(I)、经济效益(II)和生态环境效益(III)三者的统一。从水资源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农业水资源有限的基本国情,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第一含义应该是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亦即水资源效益高),其次才是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内涵
效率是一个应用的概念,广义理解,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一般是指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程度和有效性,至少包含两层含义,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与水资源产出率。从一定意义上讲,前者反映资源利用的广度,后者反映资源利用的深度。围绕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高低,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可通过一些意义明确、层次清晰,易于操作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来表达。
3、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3.1人口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年均降水总量61889亿m3,其中约有45%转化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55%消耗于蒸散。平均年河川径流总量27115.2亿m3,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全国土地资源详查资料,按耕地面积算,1995年每公顷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量为20336m3,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全国总用水量5548亿m3,其中农业用水占64.6%,据2004年水资源分析,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预测到2030年,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25%~30%,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3.2水土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平衡,其总体特点南方多,北方少。南方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6.596%,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0.996%,而占全国土地近2/3的北方地区,水资源拥有量却不足全国水资源量的20%。从单位面积土地水资源拥有量来看,全国平均2947m3/hm2,南方地区平均为6542m3/hm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多,而北方地区平均为883m3/hm2,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
我国水资源的地域分布与耕地资源的地域分布差异较大,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配合较差。南方地区耕地总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5,水资源量占全国的4/5,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量却只占全国的1/5。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占有量最高的西南地区达到92832m3/hm2,而耕地水资源占有量最少的华北地区只有5621m3/hm2,仅相当于西南区的6%。水资源不足是此类地区耕地资源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
3.3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浪费并存
农业用水虽为大户,但农业用水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我国输水方式仍以渠道为主,输水过程由于蒸发、渗漏等原因,水分损失较多,并且灌溉方式落后,灌溉水量往往超出作物实际需水量的1/3,甚至1倍以上,北方地区95%以上的耕地仍采用地面灌溉,灌溉水利用率渠灌区一般只在30%~40%,井灌区也只有40%~50%,比发达国家低20%~50%。另一方面水的利用效率低,我国粮食作物的水分利用率在1kg/m3,仅为发达国家的1/2。
3.4生态环境状况恶化
在我国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耕地水土流失面积为6818.3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4.26%,耕地表土流失量每年约为33亿t,占世界每年耕地表土流失总量的14.35%,是世界上耕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流失量看,全国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0%左右,而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1/3。随着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2004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693亿t,其中工业污水占2/3,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占1/3。2005年监测显示,全国有80%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江河遭受污染的河段已达53.3%,其中劣V类水占到28.4%,特别是北方黄、淮、海三大流域既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已经严重影响到工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即使是在水资源相对丰沛的南方地区,季节性水质型缺水也时有发生。
另外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并且随水土流失进入水体,成为地表污染的来源,从而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导致生态系统失调。
3.5工业及城乡发展发展迅速,与农业争水矛盾加剧
1972~1993年,我国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量从19.1亿m3增加到1403亿m3,2004年达到1779亿m3。近30年来,工业和生活用水基本引自农林或灌溉水源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农业节水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出现干早,农业用水在大量支持工业和城市建设的条件下,2000后全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增加,2006年达4900亿kg,充分地说明了我国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长。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水资源紧缺、浪费严重和利用效率低下。为了解决或缓解农业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不可再继续沿用传统的高耗水种植模式和扩大灌溉面积的外延型增长方式,必须走依靠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走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内涵增长道路。
4、现代化农业高效用水的条件和实现途径
农业高效用水是以最少的水量获取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量和创造最高的经济价值。通过工程、农业、管理等技术措施,使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得以提高。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在于减少灌溉水从水源进入农田直至被作物吸收利用这一过程中的无效损失。从水资源到作物产量形成,满足作物用水需要,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
5.1通过灌溉输配水系统,将水自水源引至田间,该部分的水资源损失主要包括渗漏和蒸发,这一环节是提高输配水的有效利用,其主要措施是节水工程技术;
5.2在田间灌溉水转化为土壤水为作物所吸收,该部分的水资源损失为田间储水损失,主要包括深层渗漏和田面蒸发,这一环节是合理地调控农田水分状况,使引至田间的水最大限度地为作物所利用,提高水资源在田间的有效利用,其应用基础是田间水转化关系,主要指标是采用先进灌溉技术、田间覆盖保墒技术和改进灌水方法等。这是当前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科研领域的热点和前沿;
5.3土壤与大气环境条件下作物本身的生长生理机制,该部分的水资源损失主要作物的无效蒸腾,其主要措施是选用耐早作物品种,采用节水灌溉制度和抑制作物无效蒸腾的化学及生物机制,这是目前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
以上三个环节中,第二、三两个环节是在田间发生的过程,是以内涵为主挖掘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潜力的研究。这三个环节中都应采用管理技术,使先进的管理技术贯穿于整个农业水资源的利用过程。为解决农业缺水问题,我国农业继续沿用传统的高耗水种植模式和扩大灌溉面积的外延型增长方式是根本行不通的,对于有限的资源而言,只能提高其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走农业水资源节约、高效、可持续利用的道路。若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全面推进农业水资源高效节水技术、配套和完善灌溉供水工程设施等一系列措施,将我国灌溉水利用率和作物水分生产率分别提高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则可节水约900亿m3,这不仅可满足未来农业用水需求,而且还能向国民经济其他行业转移约300亿m3的水量。
5、结束语
总之,在水资源本身不足的情况下,由于农业用水存在很大浪费,水资源就更为短缺了,所以发展高效用水的农业尤为重要。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未来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一、六盘水市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优势
1.资源优势
六盘水市境内最高海拔2900.6米,最低海拔586米,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差异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19.7℃,冬季平均气温3℃;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无霜期200至300天。土壤垂直带谱发育完备度好,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和黄棕壤,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5%,高者达到15%以上,氮素营养相应较丰富。野生植物种类繁多,野生药用植物达1899种。银杏、光叶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种;金荞麦、天麻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4种,中国特有药用植物49种,贵州特有药用植物15种,少数民族药用植物226种,民间草药82种。野生刺梨、猕猴桃、银杏、红豆杉、山楂、樱桃、葡萄、杨梅在全市均有分布,荣获了中国野生刺梨之乡、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和中国红豆杉之乡称号。
2.区位优势
六盘水市处于滇、黔两省之间,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约为300-500公里。沪昆高速、杭瑞高速、都香高速、盘兴高速贯穿全境,株六铁路复线、 水柏铁路、 内昆铁路贯穿腹部,沪昆高铁经停盘州,六盘水月照机场通往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大连等15个城市。六盘水具有毗邻5个省会城市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提供了良好交通条件。
3.产业优势
自2010年以来,六盘水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茶叶、精品水果等现代高效农业产业。至2016年底,发展茶叶18.1万亩,蔬菜44.87万亩,果园20.83万亩,中药材 11.01万亩,烤烟12.27万亩。建成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32个,建设贵州六盘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创建贵州六盘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培育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59家,市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20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村覆盖。
4.政策优势
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以股份合作为纽带,努力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以下简称:三变)的农村“三变”改革,鼓励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等资源、资产和自有资金、技能入股经营主体,推进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经过3年多的探索实践,农村“三变”改革激活了农村各类要素资源。自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共对1416.41万亩集体土地、70.81万亩承包地、6.4万亩宅基地、546.1万亩林权进行确权登记,共有36.79万亩集体土地、19.09万亩“四荒地”、40.9万平方米水面和56.88万亩承包土地入股经营主体。2017年,六盘水市被农业部批复增补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是继1987年、1988年全国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后,贵州省第三个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主要承担农村“三变”改革试验任务。201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了《贵州省“十三五”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规划》,从国家、省级层面提供了政策支撑。
二、六盘水市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劣势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地形地貌,山高谷深、坡陡,生态脆弱,耕地破碎。耕地总面积460.6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6亩。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占47%;97%的耕地为山地,石漠化面积占32%。地表河网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狭窄、水流急、落差大的特征。耕地未实现全面灌溉,大部分耕地未通机耕道,肥料、种子和收获成果的运输还没有完全实现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需求较大,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2.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
六盘水市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还未实现零突破,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数量不多,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整体实力弱,科技水平还不高,多数龙头企业还在从事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市?鼍赫?力不强,对当地农业发展带动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3.农业资源分散
1978年12月,党的召开后,实施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983年,六盘水市农村基本上实行“大包干”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1983年全市农村人均收入90.83元,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30元,33年增长了90.6倍。但是,由于在实践过程中“分”得充分、“统”得不够,导致了农村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模式,给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带来不利。
4.农民对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意识不强
当地大多数农民对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意识不强,在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的情况下,仍然按照传统方式,种植传统农作物,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现状。对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持观望态度,有的担心种植新作物的产品销售不出去,会造成收入水平下降,导致部分农民对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积极性不高。
三、六盘水市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对策建议
1.持之以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抓住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机遇,在省级划定的粮食生产区域外,将25度以上坡耕地,退出低效农作物的种植。结合当地气候、环境、资源禀赋和农业基础条件,发展效益高、覆盖农户广的农业产业。在低海拔河谷地带,积极发展当地红心猕猴桃等精品水果,打造猕猴桃产业带;在中海拔地区,结合全域旅游景区的开发,发展旅游休?e观光农业;在高海拔冷凉地区,布局高寒山区冷凉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根据产业需求,配套发展上下游产业,最大限度延长产业链。
2.持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六盘水市作为全国农村“三变”改革的发源地,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按照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以股份合作为纽带,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资源变资产,集中农村土地等资源,规模化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量化财政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入股经营主体,推动资金变股金,解决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中资金难题。
3.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系指在自然与经济再生产交错进行的生物有机体同环境之间能量转换、物质交换和循环的过程中,所必须投入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有机整体的总称;或者指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相互制约环节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素质等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总称。农业基础设施包含物质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的农业基础设施。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地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把物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加快农村组组通公路、农业机耕道、农业灌溉供水、农业供电、农业物联网、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保障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好。二是加强社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在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员,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建设一支爱农民、懂农业、爱农村的专业人才队伍。
秧草,又名金花菜、南苜蓿、“草头”等,1―2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因富含植物蛋白和维生素B2,能越冬生长,无病虫害,故为天然的绿色食品,因味道鲜美,故与长江三鲜――“河豚、刀鱼、鲥鱼”齐名。
2009年,扬中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扬色农产品――秧草,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并且启动了万亩秧草产业化工程。扬中市还专门成立了扬中秧草产业化办公室。两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之下,扬中秧草产业化工程迅速发展,现有露地秧草6000亩,大棚设施栽培秧草1600亩,年产超过1000万斤,经济效益突出。
扬中市锦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天然、有机、营养、美味”的秧草系列产品开发与销售,是一家专业从事秧草种植、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包括秧草包子、秧草水饺、咸秧草、速冻秧草蔬菜等。产品已作为扬中接待礼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
秧草产业成为扬中市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首选的必然性:
一、独特的生长环境
扬中市位于亚热带季风中部气候区,气候适宜,地处长江冲积平原。这种特殊的土壤和气候,为秧草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生长环境。
二、浓厚的“秧草情结”
扬中人对秧草怀着特殊的感情,在期间,秧草是“救命草”。可以说,扬中家家户户腌秧草、吃秧草的景象已成为一种特色,已成为扬中人心中的“大事”。
三、纯正的绿色食品、保健食品
秧草于秋冬季生长,天然无虫害,整个生长过程无须施农药化肥,无污染,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据《本草纲目》记载,秧草可“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诸恶毒……可久食,利五脏”。
四、秧草的比较效益高
秧草于9月开始播种,可收获6―8茬,一季可收获1500公斤。平均单价为4元/公斤,净收益在4500元。农民种植秧草效益比种植小麦增加了3000多元,秧草种植的比较效益高,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热情。
五、江鲜烹饪之必需品
扬中也素有“中国河豚岛”、“长江三鲜数扬中”、“扬中三鲜甲天下”、“中国江鲜菜之乡”等美名。秧草作为扬中土特水产的主要配菜之一, 随着扬中“江鲜节”的举办,秧草已经成为扬中的一张名片,每年的“江鲜节”期间,当地每天都要消耗掉10吨秧草。
一、以人才培养为基础,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体系
1.不断优化卓越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夯实卓越人才培养基础
河南农业大学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积极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早在2004年,学校就提出了“3+1”两段式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学习理论,后一年实践,把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结合起来,保证实习的连贯性,提高实习的效率。之后,学校又建立 “两段双强、四分双需”的培养方案,即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为相对集中的两个阶段,理论教学重点强化基本理论和素质教育,实践教学重点强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按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原则,在四年级(或三年级下学期)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2010年,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2.深入探索卓越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保障卓越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把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保障卓越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搭建实践载体。例如:学校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合办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科技点播台”,与郑州市联合开办农业科技服务“110电话热线”,与地方政府联合选派学生到农村基层挂职科技副村主任,与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送科技下乡”。二是建立实践基地。学校依托郑州科教园区、许昌校区和分别设在扶沟县、民权县等的16个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教学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实践空间。为加强培养效果,学校在这些基地长期派驻实习教师,并在管理上实行“三三制”,即三个实习教师,每人必须承担三门实习课,一门实习课必须有三个教师上课。三是鼓励学生创业实践。
3.积极完善卓越人才保障体系,激发卓越人才培养活力
学校积极完善卓越人才保障体系,不断激发卓越人才培养活力。一是构建“三层面三平台”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三层面”即通过课程实验、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三个层面培养学生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三平台”即以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实验室为依托搭建实践创新平台,以校院两级教学实验中心为基础搭建实验教学平台,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依托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二是创新产学研结合保障机制。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构建了由校本部向基层延伸的“三环”实践教学基地:一环包括校内科研机构、实验室,二环包括学校科教园区、大学生创业中心等,三环包括近百个分布于全省各市县的固定合作基地。三是实施创新学分激励机制。学校以各院实验中心为依托,以开放实验室为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四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能力训练机制。学校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型学习,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
二、以科技创新为载体,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围绕“粮丰工程”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按照“整合、延伸、拓宽、提高”的原则,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发挥自身优势,重点选择对影响农业快速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学校从管理体制入手,打破学科壁垒,推动资源整合和共享,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推动各学科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学校依托“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3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机构,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搭建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平台;学校 “十一五”期间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跨越计划、国家农业成果转化等多项科研项目。
2.围绕“粮丰工程”建设,完善成果转化体系
学校紧贴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结合河南省农业生产实际,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科技转化力度,助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小麦新品种“豫农202” 与多家种业组成“育、繁、推”联合体,仅第一年推广面积就超过130万亩,成为学校有史以来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玉米新品种“豫玉22”,推广区域涵盖了全国22个省区,是当前中国第二、黄淮海夏播区第一大玉米推广种子,占河南省玉米面积1/3。陈彦惠教授研制的玉米新品种“豫单998”创下了全国省审品种一次性转让费之最;王泽霖教授主持研制的“四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技术转让后,从转让费中拿出1000万元设立“王泽霖奖学金”。 学校积极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一是健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应指标纳入科技人员考评体系,加强职称评聘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关联度,提高参与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职称评审比例。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引入科技推广奖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师进行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对科技成果转化利益按成果完成者50%、所在学院25%、学校25%分配,突出成果所有者的中心地位。三是社会资源参与科技推广。学校突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校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协同共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拓展科技成果转化范围。
3.围绕“粮丰工程”建设,完善科技保障体系
学校通过搭建高层发展平台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体系。2009年,学校成为农业部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第一所高校。农业部按照“8+1”模式,使学校享有与8所农业部、教育部共建院校相同的政策待遇,申报农业部项目不再受省内指标限制;2009年,学校与国家烟草专卖局签署了合作共建烟草专业的战略合作协议,国家烟草专卖局将连续5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学校烟草科研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201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局签订合作共建河南农业大学协议,共同支持学校发挥优势,深化改革,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与此同时,学校在内部实施创新型人才计划,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通过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挖掘校内人才潜力,通过实施“特聘教授+团队工程”建立高层次人才成长平台。
三、以社会服务为延伸,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通过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平台搭建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机制。
1.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创新校地合作模式。学校以“科教富民行动计划”为基础,先后与南阳、信阳、济源、濮阳、许昌、温县、浚县、兰考县等25个市、县建立了多领域的校地合作关系,在决策咨询、技术开发、成果转让、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地方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二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先后与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地海外建设集团、河南三高集团公司、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河南大用集团、河南华英集团等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企业研制新产品、开发专利提供服务。学校采用“龙头企业+科研实体+种植基地+农户”和“订单种植、合同收购、优质优价”的运行模式,在国内率先开展优质小麦产业化开发,辐射带动了主产区小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学校依托“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基地”,率先在全国主产烟区进行封闭性的“优质烟千亩示范方”开发,形成了完善的“千亩方”管理技术,为促进行业“产学研”结合提供了新经验。
三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学校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及人才、技术优势,找准服务中原经济区的着力点,与地方政府主动对接、融合,选定农业大县民权县和方城县,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9‥1”模式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综合改革试验区”。试验区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粮食增产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基础,以科技投入为保障,以规模生产为特征,建立了高产保粮区、农民增收区和农村新社区等三大核心区。高产保粮区利用科技投入弥补土地减少,用90%的土地生产110%的粮食;农民增收区以节省下来的10%的土地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农村新社区利用规模化的农村洁净能源技术,规划建设以低碳环保为特征的农村新型社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科技改善民生。
2.搭建社会服务平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搭建科研平台。学校依据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将校内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向基层延伸,在全省建立了25个科研分中心,加快了学校新成果及新技术的中试、熟化、示范与推广。科研分中心、试验站结合已有的校内科研平台和乡村科技开发基地,形成了“校内创新平台+地市科研站+乡村科技开发示范点”的科教服务网络,构建了支撑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使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推广畅通了渠道。
二是搭建项目平台。学校把承担重大项目与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结合起来,先后在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以及河南省18个地市建设了194个集科学研究、品种展示、新技术推广于一体的试验站,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了支撑;学校利用每年承担的100多项科技扶贫、科普传播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特派员项目,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技术推广、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2010年,河南省首次在全省20个高产示范县实施了“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学校作为科技依托单位负责方城县、许昌县、武陟县、滑县、濮阳县、浚县等6个县的建设项目。学校承担的项目数量和经费总额位居全省高校首位。
三是搭建信息平台。学校依托自身优势,创新农村信息服务机制和运营模式,组建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报刊网“五网合一”的“全程化、全员化、全方位”的立体型科教信息服务平台——“中原农村信息港”。“信息港” 集农情智能监控及远程视频诊断、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和现代农业技术远程培训于一体,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实现“平台上移、服务下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3.夯实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学校专门成立了地方合作处,协调全校地方合作与社会服务工作,地方合作处作为地方合作的专门部门,承担了参谋、调研和督察学校地方合作与社会服务工作开展的重要职能,并对各学部、学院及地方挂职干部开展地方合作和社会服务工作起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学校在全国率先成立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作为培养“村官”的专门机构,为“三农”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创新科技挂职模式。学校主动与地方政府联合,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选派专业教师挂职科技副县长、硕士生挂职科技副乡长、本科生挂职科技副村主任,从而实现地方行政体系与高校科技体系在现代农业中的有机结合,形成“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大学生志愿者”科教富民服务体系。目前,这种合作模式已经扩展到南阳、信阳、鹤壁、济源等多个地市。
三是选派科技特派员。为深化学校科教富民行动,拓展校地(企)合作空间,促进产学研密切 结合,认真组织实施了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深入企业、农村开展技术服务和基层创业,实现学校与企业、农村的技术和人才对接。
总而言之,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既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良好机遇。高等农业院校要顺应这一潮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坚持在相关制度体制框架内激发自身活力,寻求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与自身变革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杨菲,胡增文.新农村建设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战略选择[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2]胡民强.珠三角现代农业发展与高等农业教育的变革[J].高等农业教育,2010,(4).
[3]郭涛.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现状思考[J].高等教育,2011,(4).
关键词:山地农业;贵州经济;高效山地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227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土面积辽阔,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山地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并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
1 贵州山地农业基本条件
1.1 地形地貌
贵州的地势西面高东面低,海拔平均高度在1100m左右,其中有92.5%的土地是山地和丘陵。贵州是世界上岩溶地貌的发源地,地貌主体是亚热带岩溶化高原山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类型最多,危害最重,程度最深的省份。到2012年,贵州全省的石漠化面积已经达到302.38万hm2,占贵州全省面积的17.16%。在这样的条件下,贵州人民想要发展山地高效农业是十分困难的。
1.2 气候条件
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变化小,冬天不冷,夏天也不会很炎热,全年的平均气温在15℃左右。这导致贵州的山地农业气候的资源主要特征有:气候类型多样,热量充足,降水丰富,热水光可以同期,夜间雨较多,阴天雨较少,光照不够,湿度过大,风速小。同样贵州的气候资源还有很多优点,例如,气候温和且湿润,光热水的匹配很协调,辐射呈散射状态,光合有效辐射多。
1.3 土壤条件
土壤的肥力,土层的厚度和土壤自身的酸碱度对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贵州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石灰土、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分布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可以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黄壤上可以种植油菜、茶树、玉米、小麦、烤烟;石灰土上可种植乌柏、杜仲、玉米和豆类;红壤上可种植油菜、油桐和亚热带果木;砖红壤性红壤上可种植玉米甘蔗和油菜。土壤的条件也限制着贵州发展高效山地农业。
1.4 水源条件
贵州省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高于全国水平的,但贵州省的水资源分布是不平均的,全省的水资源利用程度仅为7.5%,是十分低的,贵州已经成为我国缺水的一个省份,干旱成为限制贵州山地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1]。
影响山地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地形、土壤、气候和水源这些自然因素,但这些自然因素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贵州想要发展高效山地农业就要对这些不利因素做出改造。
2 贵州山地农业高效发展的问题
2.1 地理位置的边缘性
边缘性不是指贵州的地理位置的边缘性,而是说贵州地理空间上的边缘性。贵州距离我国的经济增长快速的地区都很远,无法参与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社会分工,也无法受到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增长辐射。贵州山地的边缘化使得农业经济系统与其他的经济系统发生断裂,形成一种封闭的状态,限制了贵州农业发展。
2.2 基础设施的落后性
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一般都有完整的基础设施体系,良好的基础设施体系可以起到引导周边经济的作用,也可以起到有效利用周边资源的作用,这是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优势。贵州山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是十分欠缺的,这就导致贵州的经济发展只能依靠自身的条件和资源。
2.3 文化教育性的落后
贵州山地人民的教育素质虽然因为国家扫盲行动的开展而得到了提高,但与我国的平原地区相比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经济发展较慢限制人民素质提高,人民素质不高导致经济发展落后,这就造成了贵州地区的一个恶性循环。
3 高效农业发展对策
3.1 发展方向
由于山地地区的地理位置特殊,可以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的优势,创建有本地区特色的自主品牌,对水土等资源进行治理,加上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
3.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和贵州地区都在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做努力,建立相对完善的,可以促进贵州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这样可以促进贵州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了才能对教育文化,品牌建设,水土资源治理等的做出更好的规划。
4 结 论
为了完善和提高我国的山地农业发展,我国的专家学者做出了很系统的研究,以上只是影响山地农业发展的一小部分问题,解决办法也是比较重要的几点,希望可以对同贵州一样的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现代高效节水农业;节水技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99-01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作为用水大户,近年来农业用水量约占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62%,部分地区高达90%以上,农业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很大。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1]。该文阐述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节水农业进行展望。
1 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进展
传统的农业节水技术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现代节水高效农业技术是在传统节水技术上发展的。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高分子材料技术等技术的应用使现代节水技术更纯熟。
1.1 生物节水技术
生物节水技术种类繁多,包括利用生物技术培育节水抗旱作物及采用RDI调亏灌溉、ARDI分根区交替灌溉、PRD部分根干燥的以植物生理需水调控为基础的非充分灌溉技术等。这些节水技术既可明显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也可抗旱、杀虫防病,已在美国、加拿大、以色列、澳大利亚等推广应用,我国部分地区也有应用。这些技术在大量减少灌溉用水量、降低水分蒸腾时,并没有降低作物产量[2]。
1.2 农艺节水技术
农艺节水技术包括农田保水蓄水、合理节水耕作与栽培、适水种植、水肥耦合、抗旱作物品种选育、作物合理布局、培肥地力等技术,是利用耕作、覆盖措施和化学制剂进行调控,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3]。研究表明,采用合理耕作、水肥耦合、化学制剂调控等措施可节水30%。农艺节水技术具有保土保肥保温、调节田间小气候、灌水均匀、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等优点,可使作物增产20% 以上。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通过修建水库、池塘、水窖等水利工程,再结合深松深耕、以肥调水、合理控制作物群体种植密度等农艺措施,可确保作物的高产稳产,并保证作物的品质[3]。
1.3 工程节水技术
工程节水技术是结合了最新技术的一种节水技术,包括高分子技术、信息技术、现代高新科技等,以减少灌溉时出现的水量损失。工程节水技术就是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传统技术和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创制出多功能、低能耗、智能化、环保化的节水灌溉系统,从而实现精量灌溉节水。为了减少农田输水系统水量损失,许多国家采用机械化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采用管网化的灌溉输水系统,将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渠道防渗系统,研究出具有防渗、抗冻胀性能的复合衬砌的工程结构,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土壤固化剂和固化土复合材料,并利用工程技术对雨水、污水、咸水、大气水等非常规水的开发利用。
1.4 水管理节水技术
水管理节水技术就是利用3S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等,对作物进行水分监测与信息采集,对作物生长进行决策模拟,对农田信息实时采集,实现灌溉用水管理的现代化、高效化和自动化,满足对灌溉系统管理的灵活、精准和快捷的要求,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4]。利用水管理节水技术,在灌区采用多种水源进行灌溉,如利用经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灌溉、咸水淡化灌溉、收集雨水灌溉等,合理利用和配置灌区的土壤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最大限度地利用灌区的一切水资源,既满足作物对水的要求,也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2 对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展望
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是传统节水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的产物,具有多学科交叉、多技术融合渗透的特点,如涉及作物学、生物学、水利工程学、土壤学、材料学、遗传学、数学和化学等学科,利用水利、农艺、高分子材料、信息、计算机、化工、生物工程技术等多,以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在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中,借助土壤水动力学和植物生理学的理论、现代数学方法及计算模型等,通过对“土壤—植物—大气”中水分和养分转化过程的定量研究,制定符合农田情况的水肥调控机制,使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成为一门理论基础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严谨科学。
在今后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中,应对如作物高效用水与生理调控、作物需水信息采集与精准灌溉、农田水肥调控与作物高效节水栽培等前沿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并继续重点研究如田间节水灌溉、灌溉系统监控与调配、农艺节水、新型节水材料与产品、水源开发与高效利用等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关键技术,建立适合国情的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3 参考文献
[1] 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EB/OL].(2012-12-15)[2013-07-08].http:///main/hhmh/zwgk/rdzz/4_37918/Default.shtml.
[2] 吴普特,冯浩,牛文全,等.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研发重点[J].中国工程科学,2007,9(2):12-18.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3-125-02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随着我国农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作为培养农业高技能人才的农业高职院校应该承担起农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方式,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入人才血液。其中,专业建设是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环节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农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在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农业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为 “三农”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1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状况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农业高职院校,办学期间,学院始终坚持“农”的特色,围绕农业专业建设做文章,形成了鲜明的农业职业教育特色。尤其是近年来,学院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向“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全程联动”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种、养、加、机、贸”的农业专业体系。根据湖南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从以生产为主向生产与加工、流通、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联动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的发展战略,主动停办金融保险、物业管理、国土、应用电子技术、工业设计等与农业产业无关或不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10个,新增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宠物养护与训导、物流管理等适应产业调整与升级的专业8个,形成了对接现代农业的“种、养、加、机、贸”五大专业体系,覆盖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市场,重点对接特色农产品加工,农资及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生产技术服务等高端领域。
1.1 组建专兼结合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学院始终致力于构建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目前学院有4个大师工作室,建立了442名的兼职教师库,形成了专兼结合的师资结构。针对专职教师,学院每年安排下到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业生产第一线锻炼,并实行督导考核,让教师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依托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实行教师与企业工作人员轮流换岗机制,增强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学院每年固定从农业生产第一线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队伍,建成兼职教师库。
1.2 构建顺应现代农业生产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农业物质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农民素质的现代化等。学院紧紧围绕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制定农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投入到现代农业生产中。学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比如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三园交替、季节轮换”、畜牧兽医专业的“三边联动”等,这些人才培养模式都很好地适应了农业生产周期性变化规律,充分体现专业建设中“农”的特点。
1.3 建立了强化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理念、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明确规定各专业实践教学课时比重不能低于50%,要充分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学院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的技能竞赛,对于优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以促进全院师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由于学院对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视,近年来学生在参加国家级与省级的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多次获得种子质量检测、农机维修、动物外科手术、蔬菜有机磷检测、植物组织培养等项目的大奖。
1.4 提出了以产业带动专业发展的特有模式 学院牵头组建了湖南现代农业和中国现代农业装备2个职教集团,湖南畜牧产业和农业休闲2个校企联盟。加强产教融合,以“两集团、两联盟”为平台,以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为核心,深化校企合作,有力的推动了学院农业特色专业群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来,学院先后与隆平高科共建了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与湖南农讯村村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湖南村村通”农产品交易平台,与中联重机规划建设现代农业装备南方水田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等。在此基础上,学院不断强化专业建设要紧跟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着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变”,建立了以产业带动专业发展的模式。
2 农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思路
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是适应市场的关键,更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当前,农业高职院校“离农”现象比较严重,非农专业强于涉农专业普遍存在,这对我国农业人才培养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加强农业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突出农业类专业特色,对于保证农业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我国顺利发展现代化农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加大对农业类专业扶持力度 由于农业是艰苦行业,从事农业要“看天吃饭”,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从事农业。学生填报志愿时都避开农业专业,选择一些财经、制造等热门专业,造成了农业类专业招生难的问题,也加重了农业高职院校的“离农”现象。因此,国家应在政策层面上给予农业类专业大力扶持,以大幅度降低或免收学费的形式,吸引部分学生和农民到学校系统地学习农业技术,按学生数量给予学校经费补贴,鼓励高职院校加强农业类专业建设。同时,农业高职院校也要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定位,重点支持农业类专业的建设,在人员、资金等方面向农业类专业适当倾斜。农业高职院校要避免发展为“高大全”的综合性职业院校,要向“小而精”的方向发展,把农业类专业做精做强。
2.2 建立适应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事物,农业产业会出现结构性升级,对农业人才也会提出新的要求。所以,农业高职院校要建立适应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贴近市场需求。农业高职院校要联合企业成立专门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对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规划学校的专业发展,使得开立的专业始终都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3 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一定相同。农业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适应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追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农业高职院校应结合校企合作,协同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推出的畜牧兽医专业“三边联动、工学交替”、兽医专业和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现代学徒制”、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三园交替、季节轮换”、园艺技术专业“专业+公司+师生员工”、食品检测技术专业“朝修夕练,三训定点”等人才培养模式。
2.4 加强农业专业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人才质量高不高,要看师资力量强不强。因此,农业高职院校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从理论角度来讲,农业专业教师要具有深厚的农业理论基础,了解世界前沿知识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农业理论领域的影响,掌握农业专业教学的规律,成为农业教学的能手。从实践角度来讲,农业专业教师要摆脱教师那种“只能说不能做”的顽疾,而要主动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和掌握农业操作技能,真正成为一个能够下得田间地头的“土专家”。
参考文献
[1]王丽桥,周科良,孙智.农业类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