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课堂实践教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
完成哲学史课堂教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需要形成“三个转变”,即教学话语权的转变; 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手段的转变。通过三个转变,塑造青年学生的信念和信仰,提升他们的理论思维水平,重视创新能力的开发,以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均衡发展,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 一) 教学话语权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讲授是一种流于独白的灌输式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其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是将学生看成是受动的客体,这就形成主客体的二元分离甚至对立。由此,课堂教学变成教师独白和自话自说,课堂教学成为教师话语霸权的场地,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思想上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教师的职责由传道、授业、解惑,变成一个卫道和传道的工具。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是受动的客体,其积极性、主动性和理论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应有发挥,对教学内容缺乏积极主动的反思和感悟。课堂教学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多方位参与和互动交流的过程,因而应当建立二者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合理机制。打破传统“话语霸权”模式的关键在于从主体性出发,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双方作为独立个体的相互交流和主动参与。这种平等地位、独立精神的相遇和碰撞,使得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和彼此接纳、承认和包容。如果我们将课堂教学看成是一幕戏剧,那么,学生就不再只是观众,应是“剧中人”,应当有思考的空间和真诚表达的机会。“一个交往性的、成功的言语行为除了语言学表达的可领会性之外,还要求交往过程的参与者准备达到理解,要求它们高扬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等有效性要求,并且相互地予以满足。”①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应该彰显“对话”范式,对话是对独白的扬弃和超越,哲学史课堂教学更需要从独语的理性转化为对话的交往理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理论的信心和乐趣。
( 二) 教学方式的转变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能动性,必然要求形成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步摸索出以下行之有效的方法。问题教学法。课堂教学要有问题意识,对一些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可以采取学生自由辩论、讨论等方式进行,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收集学习和研究资料对问题进行寻根探源,也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进行探究。哲学史这门课程内容丰富,依赖教师的讲课去消化所有知识是很吃力的。应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课堂听课与课下互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不断丰富阅读范围,增强对哲学史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把握,鼓励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分组讨论法。教师根据哲学史课堂教学每一阶段所涉及的不同理论问题,确定教学研究专题。然后,根据学生对该问题看法的相似度进行小组划分。通过学生在课外对资料的搜集、整理,由各小组选代表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分析和综合。设计这一方法的目的在于打破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尤其是对理论结论的被动接受的局面,旨在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把握问题、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角色换位法。教师根据哲学史的具体学习内容,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身份进行课堂讲解,体悟教与学的不同要求,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教”。教师充当“学生”,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区别,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教师与学生通过角色互换,改变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的传统固定模式,形成主体与主体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实质上就是主体与主体的交流。这样,青年学生会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中,不断提高学习哲学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三) 教学手段的转变
课堂教学手段应该去单一化,把单一转向多样的教学手段,是马克思哲学史教学的现实要求。多媒体教学。就课堂教学而言,用板书的形式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哲学史的逻辑思维和“语言”功力,缺点是无法彰显重要的直观的“画面”。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把文字、声、色、图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听觉、视觉上刺激学生,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哲学史课程的感染力。把哲学史抽象的逻辑思维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易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改变了哲学史教学沉闷乏味的状况,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黑格尔说: “哲学缺乏别的科学所享有的优越性: 哲学不是别的科学可以假定表象所直接接受的为其对象; 或者可以假定在认识的开端和进程里有一种现成的认识方法。”②哲学史也缺乏这种优越性,这就应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更多探索。为了让学生对哲学史产生兴趣,可利用板书和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的方法,把哲学案例融入情景中,把人物与其著作里的思想结合起来,渗透到历史发展的情境中,化虚为实、化静为动。这样,学生能更好地从感知发展为理解哲学的精神实质。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互联网。课堂教学不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且又受到教学计划在时间量上的限制。因此,我们开设了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查询教学大纲、课程内容、课程信息等,加强对哲学史课程的深入了解。同时,学生通过与教师在网上交流,积极参与热点、焦点的问题讨论,加深对问题的反思。教师通过上传教学课件,展示理论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优良教学网络平台的高信息量性、全方位性、渗透性、超时空性和互动性,极大促进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提升哲学史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了解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可开拓课堂之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堂,到企业、事业、部队等单位进行参观访问。鼓励学生深入实际,了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了解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效应,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的价值认同。把马克思哲学史的发展背景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比较,把哲学理论同现实实践场景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和论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是教学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二
上述转变要通过新型的教学模式来完成。在哲学史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探索、建立和实施了“八步”课堂教学新模式,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设计“八步”课堂教学方案是以学习心理学和现代教学论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循着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观点交流,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思路,而形成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模式。
理论阐述。教师在课堂上把哲学史中所要讲的具体内容给予阐述,让学生基本了解这一堂课所要学的概念、原理以及理论体系的历史脉络,使学生知晓课堂的总体任务。但是,这一过程不能只是结果的简单说明,而应是由过程到结果的逻辑推演。
告知目标。教师依据哲学史课堂的具体讲解内容,告知学生这一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应该掌握什么,达到什么样的深度和广度。
激发阅读。教师让学生带着目标去主动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目的在于能够有的放矢。引导学生首先理清粗读与精读部分,粗读部分学生大致了解即可,精读部分需要认真推敲和琢磨每一个知识点、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
引出问题。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出问题,比如,为什么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会出现那样的哲学家及其一系列哲学思想? 那些哲学思想对今天有什么价值? 促使这些问题在学生的脑海里“翻腾起来”,在阅读中产生问题,在问题中进行阅读。
提出指导和反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给予指导和讲解,让学生的不知和不解达到理解和掌握。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和思路给予反馈,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观点是否合理。同时,让学生也反馈教师的指导思想,使学生也清楚教师的思路是否对自己有帮助。即“如何让学生与教师有真正的心灵会见”,③使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和反馈的过程中得到收获。
提出作业。教师为了考查学生对哲学史这一堂课所掌握的情况,给学生留一个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下完成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并以书面形式予以表达和提交。
效果评价。在教学经过一定的运行和取得一定效果后,需要对其进行强化,主要的手段是广义的奖与惩相联系的评价,即对教学结果做价值判断。在评价活动中,肯定学生的进步,会使他们受到激励,提高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强化已经获得的内容信息。对缺点和不足进行分析、比较、批评,会使学生的错误得到纠正。教师评价学生作业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如专门开一个“圆桌”研讨会,让每一位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观点,由教师评价每一个学生的所学、所思、所得。
。教师留下的作业,学生只要认真对待,很容易形成自己的小论文,这是对课堂学习的总结和提升。对于哲学史这门课的学习来说,学生阶段性成果的表现形式就是写出能够发表的论文,总结所学理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八步”教学方案的目的是形成研究型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最终要求,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④它是基于哲学史课程本身的特征,适应当代大学生对民主、自由、平等、独立思考、张扬个性、参政议政、影响社会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基于学生更少对思想灌输、理论脱离实际的纯粹书斋式的学习方式的妥协与容忍的现实,基于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金融学》案例教学实践
《金融学》亦即《货币银行学》,是经原《货币银行学》整理而形成的新的课程。它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学科。在这门课程中,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易使学生产生倦怠,认为该课程枯燥无味,但案例教学在目前的教学方法体系中又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尤为重要。
一、金融学课程及教学方法简介
《金融学》属于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包括货币、信用、利率和等银行等宏、微观经济领域里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开设此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具备分析和理解宏微观经济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课程内容联系面较广,大凡经济问题都与之有联系,国家经济政策、企业经营决策、个人消费与投资等,都离不开对该课程领域中相关问题的研究。学习此课可以开阔知识面和强化经济理论功底。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将前修课程和后续课程中相关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具备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本科专业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虽然也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但本质却没有改变,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没能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际调研,考试内容也主要是一些纯理论性的书本内容,忽视了对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然而,创新是金融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在与国际金融机构争夺生存、发展空间的过程中,对于处于竞争劣势的我国金融业来说,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加盟以增加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实力。因此,教师要改变现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金融学》“引导式”案例教学法
针对该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由于本科院校教学注重基础,因此,教师对于金融学课程当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理论运作应详细介绍,在掌握了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搞好课堂教学环节,努力促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对于实践部分,教师要通过联系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引入案例,增强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金融学》教学现状。
《金融学》在大学中实际采用的方法是课堂讲授,偶尔插入案例。但并没有像其他学科,比如管理学等,实施案例教学。究其根源,目前有几个因素造成案例教学无法实施:一是课堂学生过多。目前学校的班级人数,尤其是教学型的班级人数都较多,而案例教学的最优人数一般在30人以下,因此,人数过多导致案例教学无法实施。二是案例教学的一个弊端,即有些教师在课堂控制上没有有效手段,因此不利于开展案例教学。所以,基于以上几个不足,引入“引导式”案例教学就成为了必然。
(二)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单纯的实践教学或课堂教学在《金融学》授课过程中均有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两者优势进行结合从而达到优化的目的。在此笔者提出“引导式”案例教学法。“引导式”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通过加入案例来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在对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应设计问题,预先设好陷阱,在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进行引导,适时引出问题,让学生沉浸在案例内部,设身处地地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用方法。实行“引导式”案例教学的主要作用是教师在能够很容易地控制课堂的同时,又能够利用案例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式”案例教学并不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而是与传统教学相似,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但是,在分析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舵手,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并适时提示学生应如何分析,而学生的角色是一个观察员,通过观察和分析案例,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进行下一步的案例提示。因此,“引导式”案例教学法可以避免教师因应用案例教学而课堂失控的情形,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当中。
但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适用案例教学,因此,在课堂讲授中,教师还要保持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结构要清晰,知识要准确。在教学中联系热点和焦点问题,把金融学基本原理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若干现象结合起来,如国家制定的宏观政策,银行的改革,目前的通货膨胀等,使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师可通过课堂提问、布置思考题、安排课堂讨论等,把教学搞得更活跃,以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三、“引导式”案例教学方法举例
在教学手段上,强调实践环节的教学已成为西方各国金融学专业教学的通行做法。比较中外著名高校在教学方式上的差别,我们可看出国内高校以“原理教育”见长,国外则通行案例教育及模拟教育。在我国金融学本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正逐渐受到重视和运用,但不成体系,相关的资源也不充足。教师应将案例收集与制作作为一项基础工作,紧密结合金融学教学大纲,设计出与所授课节相关的案例。(以下举例教材采用黄达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例如,在讲授金融衍生工具一章中的期货部分,为了让学生理解各种名词,以及让学生明白期货是如何操作的,流程如何等等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案例:
A与B进行一笔铜期货交易,在1月1日达成协议,以2700元/吨的价格成交,保证金5%,A为买方,B为卖方,交易10手铜期货(一手五吨),当天结算价下跌为2600元/吨,第二天结算价上涨至2750元/吨。(一)计算每天两人的盈亏。(二)如该期货在3月20日价格为2850元/吨,A与B若分别平仓,两者的收益如何。若在到期日价格为2600元/吨,则A、B的收益分别为多少?并思考,A或B若预期正确,其操作策略如何?
(板书参考上表中例一部分)例一教师经过分析和揭示,让学生一步一步理解期货的盈亏本质,并可以继续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分析可操作的方法,比如平仓、对冲、交割等方法,就可以通过这个案例的后续部分分析得到。
例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A方的处境后,学生可以自己分析B方的情况作为课上思考题。同时可以设问:B是否乐于在3月20日平仓?为什么?而若在到期日当日,铜期货价格结算价为2600元/吨,交易双方又有什么盈亏?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明白哪种操作是可行的,什么时候是可行的,各种方法都有什么风险,又有什么优缺点。(上表板书中例二部分)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案例应用在很多相关的知识点上。比如说上述这个案例,教师不但可以做出一个后续案例,而且在例二中,由于分析到了到期日,教师可以将金融学中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与之一起分析。即在例二中,教师可向学生设计问题:既然这笔铜期货到期了,那么这个期货的价格与到期日当日的市场价格相比,会有什么差别?是否一致?若你是交易者,当两者价格不同时,你会如何操作?等等。通过这样一种设身处地的思考,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出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趋同的结论。
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一个案例前提,在一步步的展开分析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推断盈亏的结果,这样就会使得学生的头脑活动起来,有益于加强学生对概念及案例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金融学》是一门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因此在本科教学中尤为重要。但本课程知识点多且较为分散,教师要在将相关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并在加深其理解的同时保证学生头脑的兴奋状态不太容易。
笔者认为,通过引入“引导式”教学,教师可以在很好地控制课堂的基础上,达到提高学生能动性的目的。
(一)在适当的章节引入案例教学,并采取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的指引下,一步步地自己得出结论,加深印象。
教师在相关合适的章节加入“引导式”案例教学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本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到案例分析的环节中的同时深刻理解相关知识。虽然“引导式”案例教学适用章节有限,但这种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在其他章节变通。例如在《货币形式》这一章节,教师就可以通过分析在历史上各种货币为什么会被淘汰,让学生设身处地分析若他们自己带着若干布币去购买商品的情形,这样学生既会感到有趣,又会得出课本上的理论,一箭双雕。
(二)避免无法开展案例教学的尴尬,以“准案例教学”形式讲授课程。
鉴于目前各学校班级人数较多,开展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角的教学方式效果不好,不便开展,因此,教师通过不提问,但要求学生多动脑的引导方式,可让学生从被动的地位提高到主动地位,提高学生在教学环节的参与度,但又不过于自由,从而达到教师有效控制课堂和学生能动性提高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孙伍琴,燕小青.金融学本科核心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以宁波大学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84-88.
[2]陈晓群.新形势下金融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0):177-179.
一、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分析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在课前制作关于各个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外完成通过观看视频的任务,根据教师的讲解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解决问题,完成检测的一种教学形态。(二)翻转课堂展开的可行性:1.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课外时间相对充裕。2.学习资源丰富教师提前录制教学视频、学习资料等,而且还引进或者链接了优质教学资源,如MOOC、微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等,这些资源辅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3.师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作为教育技术学的教师具备设计和制作视频、文本等网络学习资源的技能。熟练使用网上交流工具的基本能力。而大学生对电脑的使用大都比较熟悉,具备在线学习和交流的能力。4.在线学习交流平台天空教室或moodle教学平台都可以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和课前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以及课后的检测。
二、基于翻转课堂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
(一)调查学生网络素养和网络学习能力1.学习者分析通过对大学一年级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使用网络搜索下载学习资料的能力和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习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些网络工具,88%以上的学生倾向于在网络上搜索学习资源说明学生具有较好的利用网络辅助学习的能力。2.创建学习视频教师的讲授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制作成为一个个知识点组成的微课程,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进度的把握。3.创建课前学习任务单课前学习任务单是指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的以知识点划分为每一模块,让学生清楚学习的知识点是什么,学习应达到哪一程度、课前需要完成的测试题、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以及要求学生对此种学习模式的感受等。并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提供给学生。4.收集教师评价通过与授课老师的交流,了解学生翻转学习情况,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化情况,知识的掌握情况。5.调查学生翻转学习情况通过调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情况。
三、结果分析
笔者采用对比试验研究方法,将《教育技术学导论》这一课程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实施传统教学模式,另一部分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学生评价和教师感受等评价方式从学生的改变方面来评价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所得情况如下:
(一)学生的改变
在问卷调查中,笔者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小组讨论过程、学生课前是否主动学习、课上的积极参与度四个方面对学生的改变进行调查,满分为80分制,其中83%的同学认为其对自身的改变达到72分以上,其中75%的同学认为翻转对他们的改变在促进思维、团队意识、学习主动性方面都达到了满分。另外,笔者还对学生进行了翻转课堂模式支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的学生支持使用该模式,认为翻转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并认为学生的自控能力是课前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80%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但也有5%的同学认为翻转课堂存在一些弊端,因此不愿继续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总的来说,学生认为翻转课堂让自己变得主动学习,在师生、生生讨论、网上资源的搜索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学习交流能力,发现自己在学习、搜索、交流方面的更多问题。
(二)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相对于传统课堂的利弊分析及对于弊端的对策
利:翻转课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知者,不仅让传统的沉默的大学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且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某些课堂老师讲的是学生会的,学生不会的而老师没有讲解的问题,而是由学生用提出问题的形式的解决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个性的问题,促进了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弊:由问卷调查中5%的同学认为不应该继续使用翻转课堂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1.看视频时间过长,伤视力。2.教师精力有限,很难顾忌到所有同学提出的问题。3.时间都浪费在小部分同学问题上,且有些同学表达不清,甚至可能浪费时间。对策:1.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学生才会更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解决其他同学的问题。2.鼓励更多的学生讲,扩大课堂参与面。3.小组组建时注意学习能力强、中、弱的搭配比例,让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基础稍差的同学共同学习,让每个组员在小组活动时都能获得提高。4.课前检测和课后检测注意题目难易程度的把握,给各个阶段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结束语翻转课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校教学满堂灌的弊端,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求知,并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互过程中完成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对合作精神的理解,能很好的改变学生上课的氛围和学生的听课状态。另一方面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差异也决定了其利弊共存的特点,如伤害视力、对课上时间的管理方面,所以对于翻转课堂的完善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4―0051―03
以数字化信息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多种教学器具进入课堂后,明显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已进入一个全新的转折期。在此背景下,如何使教学手段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同步,选择何种教学手段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都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力争使教学手段理性回归课堂教学实践,切实起到为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深究概念内涵,使手段回归本源
教学手段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借助媒体、设备或工具,传递教学信息,达到促使师生信息交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而采用的方式和措施,其本质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所采用的方式和措施。对教学手段本源的理性回归,能使教师集中精力,围绕着“如何选择最有效的实施方式和落实措施,达到提高学生吸收信息最佳效果”的议题任务,去设计和从事自身的教学工作,切身体会到“在实际活动前了解所要从事的操作的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才有可能在实际活动中定向,即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去做”的真正含义。理性思考后的工作实效,表明了思想意识是一种超级资源,教师主体意识和智慧潜能被激活之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就有了保障。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媒体与手段也是有区别的,教学媒体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物件或工具,而教学手段是使用这些媒体而采取的一种途径和策略。教学手段不是教学中的物件与工具,研究的注意力不应仅仅停留在介绍新工具、利用新材料的认识表层。要想达到预期目标,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集中精力,去研究落实目标所应采用的最佳方式与措施,而不是“物件”的研究。探究教学手段的本质内涵,能够使我们回归到事物的本源,有效解决低效劳作的困惑疑难,体验到掌握本质,运用规律提高工作实效的乐趣。
二、掌握手段特性,使实践更为理性
掌握教学手段的特性,是理性运用教学手段的基本保障。教学手段的基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的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都是为了追求一个目的,即高质量、低消耗地使学生更加便捷地学好,达到让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习得情趣、掌握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预期目的。研究教学手段,就是要使其满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需要,真正为实现教学的整体目标服务,决不为了形式的多样化而滥用。
第二,活动性。教学手段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只要有教学活动,教学手段就会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直接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过程是教学手段运用的过程。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教学手段,都是以教师付诸相应的教学行动为标志的。
第三,整合性。教学活动从形式上说是丰富和多样化的,虽然单一的教学手段可以独立用于解决某些细节问题,但不能解决教学过程的全部或整体问题。教师要想完整地解决教学活动过程的所有问题,既要考虑各种手段在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又要考虑作为一个整体需要各种手段发挥何种作用。教师只有交叉整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达到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服务的实效。
第四,实效性。课堂教学手段主要是用之于教师,授之于学生,它所关注的是运用的效果。教师运用教学手段,不是为了运用而运用,也不是为了追求形式而运用,而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对帮助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不管运用何种教学手段都应体现如何使学生更佳、更易、更快学好的实效追求。
第五,发展性。新的质量观是以“人”为着眼点,追求人的发展,即学生自主、生动、持续的发展。教师只有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立场上去正视现实的课堂,才能抓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这个“根”就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教师在研究与运用教学手段时应该凸显促进学生发展的后劲儿,在有效使用教学手段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主动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三、区分功能类别,使手段选用灵活
区分各种教学手段的功能类别,可以使教师更为理性地灵活选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分析可供选择的手段类型、功效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学实践的客观需求,我们可将教学手段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物质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教师借助自身以外的物品才可采用的方式和措施。物质化的教学手段既包括借助于自身以外的工具、仪器、设备以及声、光、电、多媒体课件才可采用的方式和措施,如唱片、录音、录像、电视、电影、投影仪、计算机、信息网络等,也包括读、写、演示等方式,如:文字与书籍方面的粉笔、黑板、图表挂图、模型、标本、学具等物件。
第二类是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指教师凭借个人身体器官就可采用的方式和措施。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包括听、说、模拟、要求等方式,如语言、音调、面目表情、手势形体以及教师自身特有的素养和气质,可以说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总成。
教学手段对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定的教学手段,教学就无法进行。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意味着落后,先进的教学手段若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支撑,也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先进的。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使教师对自觉理解、发掘、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独特功能和有效选用教学手段的意识和行为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四、归纳选用途径,以手段提高实效
恰当选用教学手段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保证。在实践中选用何种教学手段是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手段特性、经济因素以及教师自身素质正相关的。在选用不同教学手段时,我们建议教师遵循以下程序。
(一)明确教学手段的服务对象,具体落实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依照目标和计划行事,才能把握住运用有效手段推进课程改革、提高工作质量的方向盘。新课程的质量观是以“人”为着眼点的,目标的追求是人
的发展。践行新理念需要站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正视课堂,因为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观的“根”。在研究和选用教学手段时也不能例外,更要找准“教学手段要为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这个“根”。
教师要集中精力在选用何种有效方式和措施达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同时,教师还要明确:研究与使用教学手段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而用,为让学生学好而用,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而运用;出发点是教师的有效教学;落脚点是学生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终点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用教学手段
教师根据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出研究教学手段的技术路线,即:备课的手段一上课的手段―作业的手段一评价的手段一辅导的手段,在此基础上,做好细化的研究。例如:针对目前学科课程标准中只有学段目标没有年段教学目标的客观现实,教师要加强对备课环节教学手段的研究,除强调“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观点外,还需要对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我们建议教师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明确“教什么”。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组织工作要率先完成,用以了解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并进一步思考落实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手段。
第二,思考“为什么教”。教师要思考教材的概念和例题的本质是什么,价值在何处,在如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目标的问题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措施。
第三,研究“怎样教”。具体研究应该组织怎样的材料,经过怎样的过程将知识概括出来,需要怎样的语言、媒体、器物等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第四,评价“教得怎样”。自己所选用的教学手段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针对反馈信息,需要采用哪种调控的措施,等等。
教师选择教学手段的关键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材,在教学的预设、资源的开发和知识的深透性以及思维、视野的拓展上下功夫,有效组织各种教学媒体、教学器具,为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服务。
(三)分析可供选择的手段类型和特点,选定有效的教学手段
各类手段的教学特性不同,体现出的内容也不相同。教师只有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不同手段的教学功能,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例如:传统的教学手段所应用的教学原理是传统教学论所涉及到直观原则和演示、实验法的原理。主要是提供直观对象达到建立概念的目的。为此,教师教学要明确目的,精心选择,并与语言指导、启发思考等结合起来。随着教育技术的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形成技能,积极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图像、声音、颜色、特技等多种方式把知识展现给学生。在教学重难点的关键环节运用最佳的教学手段,达到解决疑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五、探索课堂运用,使手段回归实践
使教学手段理性地回归教学实践,教师就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手段与教学活动融于一体的问题。为此,我们为教师提供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设计规划要在行动之前,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体现与破解,去思考有效的方式和具体实施的措施,努力做一名理性思考的实践者。第二,要考虑教学手段的呈现与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内容安排的有机整合,使其融合到教学活动之中,把力量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而不是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器具研究,真正使教学手段理性地回归到课堂教学之中。第三,要思考教学手段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与和谐性。不是为了手段而运用,关键看手段选用的切合度、有效度和融合度。使用手段要适度,对教学中的放映设备等教学器具要选择恰当,切忌过多、过滥,要用到关键处。
在课堂教学中,物质化教学手段的选用是教师熟练掌握、有针对性设计并适当应用的过程,而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则相对隐蔽和复杂。个人的先天气质、后天学习、性格、素质等对教学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平时应注重积累,从生活中留意,在教学中揣摩。
一、更新理念 转变角色
旧教学模式,教师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把教材上的知识用教师个人教学艺术“倒给”学生就足以完成;而新课程中教师除了要准备教材上的知识,更多的要准备课堂上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要准备如何设疑启思,激情、激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开放、生成的形式,让教学精彩起来。只有开放,师生才能情绪高涨、思想活跃,课堂才会处处有思维的火花、精彩的表现。为达到此目标,教师就要以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处理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只有生成,才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完全开放的情况下通过师生互动得以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有益资源,善于根据有利时机,灵活地生成课堂教学,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进一步升华,积极的情感得到强化,价值观得到引导。
二、教师角色要定位准确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教师也不是先知先觉的扮演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师生一起探索、发现新知识,体验求知的快乐,并形成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通过合作、互动,让教学生动起来。合作是互动的前提,只有师生的教与学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关系,才会进行有质量的互动。互动的核心是整合教学过程的各要素,它们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教学才能生动起来。
三、课堂教学评价要讲实效
衡量一堂课是否优质的标准,不应当以老师讲了多少时间,是否用了多媒体,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是否有热闹的双边活动等教条机械的模式去考量,而应以是否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参与、是否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是否有深层的设疑启智、是否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双边活动”要切近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有深度,要真正体现学生参与学习的心智活动;课堂氛围要严肃、活泼;课堂发问、讨论,要有启发意义和思考价值,不能停留在“是不是、对不对”的师生对话上。只图热闹不顾实效的表面化、形式化的师生讨论是花架子。教学手段应多样化,既不能单一呆板,又不能喧宾夺主,应注重学生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四、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学生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的评价,评价往往会决定课堂气氛活跃与否,学生学的状态与教师教的状态如何。一堂课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不当的评价造成的。不当的评价会使教与学双方均不能进入状态,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趣,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了;而恰当的、鼓励性的、引导性的评价却会有力地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众所周知的“举左手和右手案例”告诉我们既然学生站起来,就要让他体体面面坐下去,以使他充满自信地又一次站起来。用一句形象的比喻: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 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曾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赏识,怎样艺术地鼓励学生,又怎样科学的评价学生呢?及时给学生的一声赞许是打开他们心灵的一把“匙”。
【关键词】合唱教学 课堂 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须,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生是一个悲剧。”而童声合唱这种儿童们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艺术领域内,合唱是一种多声部、表现力较强的群众性的集体歌唱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和谐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他们步入丰富的音乐世界,而且还能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合唱教学不单是要让学生唱会一个声部或唱会一首歌,而是要通过合唱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发声思维,提高合唱技巧和能力,所以要求学生要将所有声部的旋律都掌握,只有当学生在了解了各声部的艺术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做到调节自身的音量和速度,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
合唱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音乐活动,它既要表现音乐内容、树立音乐形象、传递思想感情,还要走向舞台面对听众,完成合唱作品与听众交流。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因为学生声音基础各不相同,音乐素质参差不齐,如果再加上教材难度大,课时紧,教师教法不当等问题,学生根本不能胜任或完成教学目标,出现把合唱歌曲当作齐唱来唱,长此以往,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也达不到教学目标,更使学生丧失对多声部歌曲的兴趣。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把合唱教学带进课堂。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1.合唱教学从低年级抓起。细细品味人音版的新课程教材,会发现多声部练习的内容从一年级开始就已蕴含其中。如,第一册第六课模拟劳动的三声部节奏声势;第一册第七课用木鱼、碰钟演奏的二声部伴奏;第一册第七课建议欣赏童声合唱《花蛤蟆》;第一册第九课提到火车鸣叫、大轮、小轮的三声部声势;第二册合唱作品的欣赏、打击乐器的多声部演奏明显增多,等等。很多教师没有关注到这一点,碰到真正的合唱曲才开始和学生讲合唱,教合唱,学合唱,平时只字不提。于是教学起来会感到特别困难,课堂效果不尽人意。因此,教师从低年级时就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多声音乐,让学生在听觉上对合唱有一个逐渐熟悉、认识的过程。即从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的一年级起,就让学生由浅入深,不断地接触、体验、感受多声音乐。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熟悉它、了解它,使学生对多声部的认识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进行。而且,低年级的孩子较高年级的孩子更喜欢表现自我,喜欢唱歌、喜欢表演、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很容易被合唱的艺术魅力所吸引。
2.培养儿童合唱兴趣和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协和,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课堂上,要让学生在放松中激起对合唱的兴趣。比如“象闻花”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单纯犹如一张白纸,“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教师的一举一动,对他们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需特别注意要以好的歌唱习惯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楷模。教师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学生讲解一些歌唱的要求,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比较,自发地建立起较科学的歌唱状态;要尊重学生自己对歌唱的理解和表现,在肯定的基础上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歌唱习惯,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不大喊大叫,逐步培养良好的歌唱感觉。在低年级,模唱和接唱都是有效的好方法。
3.让学生多唱多练。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在教学方法得当的情况下,适当地让学生进行多次的合唱练习,对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要设计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采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合唱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做旁观者,要参与到学生的合唱活动中去,帮助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要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正确对待合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要区别对待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有层次的合唱练习,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论文摘 要】鉴于PLC可编程控制器实践性强的特点,在PLC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的以课堂教学和验证性实验、课内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互动式、开放性、自主性”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主导来代替,将PLC整个教学过程在实验室完成,边教学边实验,从验证性实验到开发性实验,再到创新性实验,同时结合组态设计,模拟生产现场,让学生对PLC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所有过程均以学生自主动手为主,教师协助教学为辅。
1.引言
“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是当今教育界一个火热的话题,也是近几年高校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但如何把“实践教学”深入到“教学改革”的每个方面并与时俱近,却有待进一步研究。就我院而言,近几年在宏观方面,学院领导对学校的定位及专业与院、系的设置、合并及发展方向等问题几经探讨和改革,其结果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在微观方面,所有的任课教师将自己所授课程紧跟着教学改革的步伐,无论从教材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等也在不断地探索、改进与提高,其结果绝大部分也是令人满意的。但是,从宏观到微观期间,还有一些细节差强人意,甚至处于盲点状态。如:某些课程的实践环节,尤其是那些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果还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和验证性实验的课内实验模式发展下去,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实践教学”的要求,走出校门的学生也无法适应现今社会“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时展要求,也因此无法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有令人满意的表现而最终被淘汰出局,状况很不乐观。那么,针对一些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急需作突破性的变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2.教学内容的变革
PLC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我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应用PLC技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其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几经更改使之更加合理,最终确定了如下表所示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该课程总的教学学时为40学时,其中实验占12学时。(详见表1)
3.教学模式的变革
PLC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PLC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其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改以“启发式、互动式、开放性、自主性”的实践教学模式来代替,将PLC整个教学过程在实验室完成,边教学边实验,在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有实物参考,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设备有机的结合,每一个小的章节的教学内容以课题形式讲课,教学内容完成后立即举其它实例让学生思考完成。教师在授课时,第一步讲解基本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在实验台上验证;第二步教师提出思考性问题,学生通过实验台来解决;第三步教师加大难度,提出针对本课题综合性应用实例,同时通过组态软件做出模拟画面,模拟动作过程,针对动态画面讲解,由学生思考设计程序并在实验台上调试完成,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达到对本课题的全面理解。学生通过感性认识、理性思维,最终达到知识的真正理解,有问题即时通过实验台思考,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如定时器部分,在理论内容结束后立即举一个利用定时器产生方波的实例,同时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定时器来完成一个占空比可调的波形发生器呢?同时如何能在外部看到运行的效果呢?在学生编写结束立刻让他们在实验室的实验台上验证,结束后再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系统运行2分钟就自动停止1分钟后再自动运行2分钟,如此循环?学生在实验台上完成后再思考:如何在该问题的基础上完成模拟十字路通灯的运行?……在一个问题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问,不断的让学生思考,由他们自己通过实验验证,在整个教学过程边教学边实验,变成以学生自主动手为主,教师协助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深刻的认识的同时还能够灵活应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院教师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和思维能力,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模式转变,培养学生研究式、探索式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4.教学方法的研究
对于整个课程是使用黑板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到目前为止各院校还是有很大争议的,有些院校主张不用多媒体,有些院校主张不用黑板教学,我院教师是将两者结合,但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黑板教学的灵活性与多媒体的先进性等问题,光靠纸上谈兵显然是不能解决的,还需要经过多轮的实践教学,需要凝聚全体教师的智慧才能完美结合,但设备的投入与课件的制作无疑是必要条件。
多媒体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容置疑是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图形较多的课程,欲从众多的模型、繁锁的挂图及黑板中解脱出来,就必须借助多媒体。对于这点,我院在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并在2005年本课程全部实现了多媒体化。由于PLC课程的特殊性,有些系统运行图还要做成Flash动态形式演示出来,这对于教师课件制作的水平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课件制作的工作量也相当的大。本课程课件经过多年的使用和不断改进,已经日趋完善,全面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将文本、图形、动画相结合,直观展现了PLC所进行的控制过程。课件的制作做到了既体现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又吸取了传统教学方式的长处,用监控组态技术动态模拟PLC的控制过程,使学生能真实地看到所编制程序的控制效果,以加强学生对指令的理解和使用。
我院于2009年建立了PLC课程的网站(http://jpkc.cdutetc.cn/zdh/plc),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习题和习题答案、模拟试题等相关教学资料全部共享在网上,并启用了网上答疑,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时在网站上还建立了网络课堂,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5.考核方法的改革
对于PLC课程的考核方法,我院改变了过去只有传统的笔试考试模式,增加了PLC实践考试项目。加强PLC考核,特别是实践能力的考核,将有助于本课程的学习。
我院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等级的要求,结合实训大纲提出了不同的测试内容:非测控专业或专科的学生有两个方面测试:一方面是传统的笔试成绩,侧重于PLC的理论知识的考查,占总成绩50%;另一方面是实验台操作的考核,教师事先提出20个难度为中等的实验题目,多数都是学生在实验课或课堂上做过的实验,每个学生随即抽取一个进行单独操作,这部分侧重学生对PLC基本操作能力的考核,占总成绩的50%;测控专业或本科的学生也有两个方面测试:一方面亦是传统的笔试成绩,试题的难度较非测控专业或专科有所提高,占总成绩40%;另一方面同样是实验台操作的考核,教师事先提出20个难度为中等偏上的综合性的实验题目,并要求学生编程的同时还要用组态软件做出系统模拟画面,模拟动作过程,这些题目是学生之前没有做过的实验,每个学生随即抽取一个进行单独操作,这部分侧重学生对PLC综合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占总成绩的60%。如此设置考试规则主要是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课程考核,达到让学生全面掌握PLC实现自动控制的方法和过程的要求。
6.教学改革的体会
我院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体会颇深,本课程在进行了如此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之后,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首先,学生提高了实训课程的自觉性和兴趣,以前按照传统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理论内容时表现出兴趣不足。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很快就完成。尽管反复调整实验内容,总没有实质性改变。自从进行教学改革后,学生可根据教师要求,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翻阅有关参考书和资料才能进行系统实验的设计和编程,这无疑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并使其感受到新技术的优越性。其次,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在系统实验中可以提出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尽管设计的程序有区别,但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实验项目的要求,而且部分同学设计的程序简单可行,值得全体师生借鉴,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实践证明: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中出现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徐晓军,郑伦楚,高校研究性教学的双讲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09.
[2] 张俭,伍贤进,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9-08.
关键词:科学课堂活动教学;选题;实践;研究;反思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8–0012–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常常有人把我们思考的“科学课堂活动教学”凭直觉读成“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所谓科学课堂活动教学,就是指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解决科学问题的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比较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1]。我们从2000年意识到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学价值,到2004年选定具体明确、新颖独特的“科学课堂活动教学”,再到现在形成切实可行、有普适性的课堂教学形式,开展科学课堂活动教学实践研究。十年间,经历了选题再选题、实践再实践、反思再反思的过程,追求的目标始终如一,就是轻松学习中的学生成长。
1 选题——现实应用的价值追求
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全新的综合科学课程,需要实实在在地深入教学实践,做最基础的工作并持之以恒,让科学学习更接近学生的天性,更凸现学科特色。我们在不增加学业负担的前提下持续地实践,寻求为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的有机结合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与现实支持。
1.1 现实——对症下药
选题的现实核心在于对症下药,对改革取向之“症”、对教材变化之“症”、对自身教学之“症”,寻找有效的措施。
就改革取向而言,自上而下的改革使我们常常不懂改革背景,但我们不能忽略改革的取向。1999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其相应的各学科课程标准,标志着新的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打破教材的权威性、降低难度、减轻负担、以学生为中心、教材只是一个范例、转变学习方式、让课堂“动”起来等观点开始影响教师的课堂行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标志的科学学习方式的探索,开始取得一定的成效。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2]。降低学习难度、进一步的“轻负高效”诉求、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等问题,让教改实践步入深水区。
就教材变化而言,“活动”成为初中《科学》[3]教材中一个专门的栏目。自七年级上册到九年级下册,6册《科学》教材分别设置了46、54、46、47、49、11个活动(共计253个),而总节次依次为27、28、31、27、25、17节(总计155节),平均每节安排约1.6个活动,表现了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导向。
就自身教学而言,2004年我们正式提出科学课堂活动教学时,课堂教学还没有大量使用“活动”(这种“活动”与过去常规课堂教学的“活动”有较大的区别)。几年后,我们的科学课堂活动教学研究也变得比较常规起来,在边研究边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重点考虑如何吸收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益“活动”,再结合科学教学活动设计进行重构,提出6条课堂活动教学的基本主张,形成有一定规律、有更好教学效果的科学课堂活动教学。
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使课堂有更多的学生参与,便是捉得病根,对症下药。
1.2 应用——择善而从
科学课堂活动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要寻找活动教学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必然会遇到为什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活动、如何引入活动、活动是怎样的、如何有效地进行活动等诸如此类问题。应用过程必须牢记科学教学的目标是以科学素养为中心,包括:“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社会、环境”[4],在此基础上,择活动教学之灵性,择课堂学习之规律,从科学学科教学之本质,达到科学教学与活动教学的有机融合。
我们认为,科学课堂活动教学在实践中的基本要求是“问题”、“活动”的相互对应与结构化。“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指向。“活动”的设计在指向基本过程、基本方法确保活动顺利的同时,也指向具体“问题”知识的经验化、形式化,要考虑活动的“引发点、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思维点、经验点”等的设计,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5]。科学课堂活动教学既重视形式化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也重视内隐化的“双基”(基本过程、基本方法),通过“问题——活动”的反复循环,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科学素养。(如图1)
2 实践——惯例求变的课堂创新
一线教师通常都是在沿袭惯例基础上求新求变,在沿袭惯例的过程中找到变化的起点,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惯例。
2.1 惯例——同中求异
几乎所有的教学惯例中都有“活动”,实验、探究、练习、演示、问答、讲授等都是常用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6],“活动”是人人都懂,而又各有理解。科学课堂活动教学认为,活动是对科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形象探究,对“材料具体操作活动”是一个动手的过程,而“形象探究活动”更需要动脑。为了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科学课堂活动教学”与其他各种科学教学方法的异同,我们分析了科学课堂活动教学中常用的活动基元,按教学中结构化程度的高低,排了一个序列(如图2),组成一个由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活动基元组成的连续体,这是结构化的目标与追求。
“低结构化活动”以探究与发现为要,是学生自主的“发起深层探索与活动”,强调“对学生生成和指导”。“高结构化活动”以讲授与观察为起点,是教师主导的“决定教学内容与方式”,强调“教师的教学和决策”。低结构化的活动如探究能比较充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相反,高结构化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陈述详尽,步骤清晰,活动材料交代具体,可操作性强,往往使教师按部就班即可实施活动。“教和学之间的关系结构比较适宜于用‘条件性活动’与‘目的性活动’之间的关系范畴去描述和概括,教师教是学生有效地学的条件性活动,学生有效地学是教师教的目的性活动。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条件——目的性活动结构。”[7]问题的结构化与活动的结构化是科学课堂活动教学的思考重点之一,问题活动化与活动问题化是两种最基本的技术。
在常见的活动中找到更有教学价值的活动形式与活动结构,解决学生学习中常见的问题,是我们同中求异的方向。同样是对“材料”的“操作”活动,科学课堂活动教学强调教师引导学生“操作”“材料”,而不是教师借助“材料”“操作”学生,突出的是学生对“材料”的“操作”活动,更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操作”。
2.2 求变——另辟蹊径
惯例的低效或无效常常激发教学变式的产生,复习课中的实验,因为重复而如同鸡肋,于是实验也就逐渐淡出复习课。复习教学中又该“如何引入活动”呢?这是2011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安排的“百人千场”送教活动中的课堂情境,主题是“探究碱与氯化铁反应”。我们设计活动连续体的重组是先由两个实验引出,创设出乎意料而又情理之中的课堂情境。基本的问题——活动结构如下:
阅读:材料为教材中有关NaOH、Ca(OH)2与FeCl3反应的知识(两处约5自然行),同时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1:取一支试管,取约2 mL Ca(OH)2饱和溶液(新制,下同),滴加1~3滴FeCl3溶液,观察(尽可能减少试管振动,下同),振荡,再观察。放置在试管架上。
实验2:取一支试管,取约2 mL NaOH(1 mol/L,下同),滴加1~3滴FeCl3,观察,振荡,再观察。放置在试管架上。
以上两个实验都出现学生预期的沉淀。
实验3:取一支试管,取约2 mL FeCl3,滴加1~3滴Ca(OH)2,观察,振荡,再观察。放置在试管架上。
此实验没有出现学生预期的沉淀。
讨论:学生产生了很强烈的思维冲突,普遍认为是Ca(OH)2的溶质质量分数有问题,于是,改用NaOH代替Ca(OH)2再次实验。
实验4:取一支试管,取约2 mL FeCl3,滴加1~3滴NaOH,观察,振荡,再观察。放置在试管架上。
这一实验现象,对学生的冲击力更大:NaOH滴加入FeCl3中,沉淀马上出现,现象明显,而振荡后,沉淀又不见了。
发现:是谁溶解了产生的沉淀呢?是原理错误还是试剂有问题?还是我们的操作有问题?
思考:最有可能的是FeCl3溶液中混有酸性物质。
探究:用pH试纸测量FeCl3溶液的酸碱性。学生发现溶液的pH在2至4之间,加入锌粒还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
“FeCl3溶液呈酸性”这一事实,从知识层面上解释是超出要求了,但学生已经知道纯碱溶液是碱性的,有迁移的思维基础。
读图:对比以下两个图像(如图3),讨论哪一个图像更符合我们实验4的现象。然后建立实验图像模型,进一步抽象为理想化坐标模型(如图4)。
这种理想化模型是中考中的常见图形,对学生理解考题有现实价值。如此利用实验,提升以图形为载体的抽象思维培养,也提高解题能力。
练习:“在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的图像原理与解释……
讲授:从离子观点分析HCl和FeCl3混合溶液中存在着三种离子的组合及相关的化学变化。
作为复习课,阅读、实验1、实验2做到了“起点一定要低些”。实验3、实验4体现了“情境一定要真实”。随后对FeCl3溶液的酸碱性的探究能让学生感觉到“探究一定要可行”。基于读图活动,讨论用图像来描述实验结果并建立模型可以说明“讨论一定要充分”,最后的练习、讲授等活动同时体现“思维一定要提升”,呼应“考试一定要照应”的现实。
求变让我们对活动有了新的认识,科学课堂活动教学认为探究是一种活动,但活动不仅仅是探究;实验是一种活动,活动不仅仅是实验,在我们常用的20余种活动基元中,本课时用到了阅读、实验、讨论、发现、思考、探究、读图、练习、讲授等,讲授也属于其中之一,这就为课堂教学另辟了一条蹊径。
3 反思——遵循规律的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本义并非指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相互砥砺,而是指单一主体“学”与“教”两种行为的交互作用,借以促进其自身发展[8]。现代的教学相长也包括师生共同进步的意思。
3.1 遵循——由此及彼
我们把从2002年到2013年间立项的浙江省、台州市“科学课堂活动教学”类课题按时间排列(表1),可以发现,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是从一个切口到另一个切口转换视角的过程。
不断地变换研究主题,可以提高局部教学水平,但很难整体改进教学风格。教学相长并不容易,从选定主题到本人近35万字的《科学教学新探索:课堂活动教学》专著(2003年6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课堂教学的嬗变需要研究主题的长期坚持与实践。
3.2 规律——尊重事实
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是提高自身对规律把握的重要途径,规律只有与教学事实结合在一起,遵循研究的现实可行性,尊重教师、学生的成长事实,才能改进教学行为,使自身的教学方法更有普遍意义。
多数人都把“学习活动”理解成个体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活动,强调学习活动的“个体性”和“认识性”。这种理解无疑是片面的。事实上的学习“活动”应该是:第一,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的共同活动;第二,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和能力,而且在于发展积极的个性,包括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让他们掌握与人合作、交往的经验;第三,活动的各个阶段,自主、合作和交往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推动因素。合作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个体的一种激励,可以激发学生自我确认、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相互竞争的动机。简言之,不仅要承认学习活动的“个体性”和“认识性”,也应该强调学习活动的“合作性”。这种对学生学习规律的尊重,形成了我们《科学有效学习:课堂活动教学视角》的初稿。
每一种教学模式一般都有适合自己特点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这样才有规可循。为此,我们依据“主体性原则、效益性原则、艺术性原则”[9]建立了科学课堂活动教学整体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以科学课堂活动教学的6条基本主张为中心,包括:(1)因学定教: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的程度,可操作的程度;(2)生活重构:课堂气氛的宽松、融洽程度,问题、活动的结构化程度;(3)多维互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深度,教师巡视的合理程度;(4)动态生成: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5)活动构建:目标达成度,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教师学生的精神状态;(6)时空拓展:学习资源的处理,学习环境的创设。
4 结果——多元发展的学生成长
“能活动、能发展”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因学生之势导多元之利,扬长避短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快乐成长的结果,是教学研究的终极目标。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给科学课堂活动教学研究带来的启示有:树立全面发展、个性化的、多元评价的科学课堂活动教学观。发展性评价理论带给科学课堂活动教学的启示有:评价所追求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报告影响未来,注重过程、关注发展的全面性、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10]。
4.1 多元——因势利导
多元的价值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因势利导——相信学习是有用的,顺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个人目的、社会目标的方向加以引导,使之渐近自然。
现实的多元体验始于对问题的因势利导。学生心存问题之时常常也有利导之势。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其实质是尊重学生的思考。呈现于课堂的问题源于学生,更容易激发学生活动的信心,有些特别的理解如“反应不共存,共存不反应”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
多样的问题是学生进一步多元发展的基础,有些问题教师可能很难想到,但对学生而言绝对有其经验或思考意义,如:“Na+、Cl-在蒸发的时候不是生成NaCl吗?为什么还可以共存?”“沉淀都是沉下去的吗?”“加水只是溶解,没有其他作用吗?”“Mg(OH)2在热水中能溶解,而在冷水中不能溶解,如何设计实验比较好?”“用稀硫酸与锌反应制氢气的实验中,往试管里加碳酸钠,会怎么样?往试管里加过量的氯化钡,会出现什么现象?还能制得氢气吗?”
逼真的活动项目通常是基于问题解决的。2010年7月 16日,中央电视台介绍了“最好的保健矿石”砭石的功效如何被神奇地放大,砭石的成份是什么?电视台介绍了用盐酸直接滴到砭石上……我们通过如何测量才能得出“砭石含95%碳酸钙”,将知识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这一情境中应用知识(核心概念、原理、过程与方法)解决问题,建构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进而“相信学习是有用的”并渐近自然生活。
学生的问题通常源于生活、实验、生产与阅读,课堂教学采用的活动问题常常也是由专业实践、直观演示、模型操作、生活实例、科学知识及社会科学的专业实践改写来的,或以学生的个人经历为起点、或以学生学习体验为起点、或以学生的思维特点为起点。它们一般要求学生整合多种科学形式,而不是简单地应用一种解决程序。对学生来说,问题应当有一定的难度,涵盖所有该探究主题所牵涉的所有必要知识,并且可以是学生逐步自行设置的。
4.2 发展——扬长避短
学生对学科的认同是扬长避短的情意基础。由于学生习惯性地不愿意“犯错”,不愿意被质疑,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得到他人的质疑与批判是科学产生过程中的必要环节;通过交流进而修改完善结论是科学学习必要的活动方式;鼓励个别化学习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创造一种个体和群体相互促进的活动氛围。
通过实施科学课堂活动教学,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变化。学生喜欢并觉得入门容易了,如有学生写道:“亲爱的帅气的化学老师,起初的日子里,我们特不理解你,觉得你上课稀里糊涂的,把我们搞得团团转,渐渐地发现,我们都走进了你眼里的化学世界,我们很感谢你,虽然我们认识才1个星期多点。[11]”
学生对综合的体验是扬长避短的现实目标。科学教学中最有特色的是综合,科学教学中最难落实的也是综合。知识的综合与探究的综合是其两面。综观教材,我们发现真正的综合点并不多,无论是知识上的还是探究上的。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教材核心知识点开发综合点。
例如,“排水法收集时瓶口的玻璃片滑动”这是一个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实验现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从水槽中取出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实验桌上,发现瓶口上方的玻璃片容易滑动,其原因是什么呢?问题有了,这样的探究点既可以联系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又可以联系一下无处不在的大气压对实验的影响,还可以让复习过程中重复的制氧气实验获得新的动力。类似的综合还有:薯片是哪一种植物、哪一种器官为原料的?如何探究薯片中含有碳、氢元素?
再如铁生锈探究活动:将一根细铁丝打磨后均匀分成4段,绕成螺旋状,在U形管底部加适量碱石灰,在其上铺上些玻璃棉,将两段细铁丝放入U形管的两端(其中一段铁丝用水湿润),塞紧胶塞。另两段一段放入空试管中,一段放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铁丝浸没水中)。连接氧气发生装置,打开分液漏斗,使反应开始(如图5)。约5~10分钟后,U形管中湿润的铁丝逐渐失去光泽并不断出现红棕色锈斑。对比其他三根细铁丝,可以探究影响铁丝生锈反应速率的因素。
近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十余年的科学课堂活动教学实践,我们的心得是:
教改实践要有不走极端而攀登山峰的集大成智慧。
教改探索要有与时俱进且深入课堂的不懈怠恒心。
参考文献:
[1]颜伟云.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活动教学观下的实验教学新视觉[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4,(11):11.
[2]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 2010:7;29.
[3]朱清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第3版),八年级上(第3版),九年级上(第2版),2006;七年级下(第1版),2005;八年级下(第2版),九年级下(第2版),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0~12.
[5]颜伟云.初中科学课堂活动教学中活动的设计[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9):24~26.
[6]潘洪建.关于活动学习几个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9,(4):10~11.
[7]陈佑清.教学活动的条件—目的性活动结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46~50.
[8]李保强,薄存旭.“教学相长”本义复归及其教师专业发展价值[J].教育研究,2012,(6):129.
[9]颜伟云.课堂实验教学评价的三个取向[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2,(2):39~41.
在爱心学校中,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巩固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促使自己朝着知行合一的方向迈进。爱心学校是在长期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中,在德育模式、素质教育途径和载体上的创新,它在弥补了学校德育小课堂的不足,是大学生经历风雨、增长见识、磨练意志、培养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大课堂,其育人模式值得探索、研究及挖掘。
一、构建课堂与实践联动下的实践育人模式的理论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的根本特征。实践育人作为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正是基于实践的观点而形成的。认识论揭示了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实践育人模式提供了哲学基础。
课堂与实践联动下的实践育人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首先,符合人的社会化规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要使既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护并使社会得到发展,就需要通过教育以及其他途径将所有人的知识、道德、行为等等纳入规范的社会生活体系。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接受和反应的过程。对于大学生而言,光是课堂理论性的知识学习只是一个接受的过程,而无法让他们真正反应出来。大学作为现实社会的小缩影,它不仅仅只是作为大学生真正走向社会的一个跳板,它还须培养大学生对课堂上所接受的学习在社会上有所反应,大学就应当发挥其基本而又特殊的职能,为大学生创造这样一个平台。其次,符合大学育人规律,有利于消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空泛、教条、与现实脱节等弊端。实践育人的实质是通过引导大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具体做起,从细微做起,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着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这样的育人模式贴近了大学生、贴近了生活,更贴近了实际。第三,符合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规律。单一的课堂填鸭式培养模式容易让大学生远离大学,远离预期效果,而通过生动的、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修正偏离、进行思索,在实践中进行了自我教育中,形成正确牢固的观念,增强其自觉自省、自强自律的优秀品格。第四,符合推行素质教育的规律。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符合当代大学精神和功能。坚持青想、知行并重,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和要求。大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有利于自身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知识涵养,有利于健全性格和人格,增强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等。
二、构建课堂与实践联动下的实践育人模式的有效措施
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现今大部分实践育人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从形式和内容上看,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创新的问题;从组织安排上看,存在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缺乏规范化的问题;从保障上来看,存在投入不足、师资缺乏的问题;从实践基地来看,存在实践基地缺乏和不固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当前课堂与实践联动下的实践育人模式,重在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投身社会、认识社会和造福社会的品质。
以上海师范大学的爱心学校为例,自办学以来,它始终秉持着“献大学生一份爱心、给孩子和弱势群体一份关心、唤社会一份热心”的办学理念,将课堂与实践联动,达到育人效果。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以学生课堂所学专业知识投身到实践教学中,提升课堂效果,服务社会中去。它如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课堂与实践联动下的实践育人模式的成功实施。
课堂与实践联动下的实践教学育人模式,重在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投身社会、认识社会和造福社会的品质。要想真正实现这些,那么一下几点措施很重要:
(一)建立与完善的实践育人体系
课堂与实践联动下的实践教学育人模式仅仅靠某个职能部门是不可能实现的,首先需要的就是各职能部门,甚至是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在大学生的培养方案中要明确实践育人理念,确保实践育人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线,并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品德、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计划的各个环节中,都要明确和落实实践育人的要求。实践育人体系应包括三大部分,即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目标体系包括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形成职业素质、培育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内容体系涵盖教学实践、管理实践、劳动实践、艺术实践社会实践等方面。考核评价体系旨在确保各项实践落到实处,并通过对育人效果的考核评价,及时发现和弥补不足,使实践育人体系不断完善。
(二)强化实践教学育人基地建设
大学要树立实践育人意识,切实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的强化对课堂与实践联动起到极大的保障作用,它可以使课堂知识有效、创新、综合地在实践中表现出来,是积极推行教、学、做一体化尝试的基础。大学应该重点建设一批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优质实践基地,积极推进与社区、中小学、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教育合作。鼓励大学生挖掘新实践基地,激励大学生进郊区、进山区、进老区,在“三区”中创建一批有针对、有实效的实践基地,拓展课堂与实践联动下实践教学育人的舞台,深化实践教学育人模式的意义。
(三)开拓实践教学育人的载体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已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网络发展的带动下,课堂与实践联动的载体得到了立体式的扩展,大学生的实践教学育人从线下逐步转向了线上。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大学生可以在天气不利、交通通达性差等情况下,进行视频教学、网上答疑等实践活动。通过网络的传播,大学生的实践教学育人模式将得到社会过多的关注,在全面展示自己、服务社会的同时,扩大了大学实践教学育人模式的影响力,提升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自我价值。
(四)提高爱心学校队伍实践育人能力
高校要认真分析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现状,针对优劣,制订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实践队伍建设工作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实践队伍。要配齐优秀专业教师对各个爱心学校队伍的指导,使爱心学校的实践活动专业化、科学化。注重加强爱心学校校长和教员的师德建设,使实践队伍成员真正做到爱心奉献,乐于助人,力争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大学生们认识到实践育人对于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觉性和责任心,使他们的思想认识达到与能力提升同样的高度。
(五)保障资金投入,完善考评制度
实践教学育人模式,需要资金的保障,特别是实践课堂的道具、优质师资的配备、实践成果的激励等等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要将实践教学育人模式深入开展,离不开精神与物质的双重鼓励。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完善考评制度,建立科学、完整、恰当的评价体系,强化导向、激励和调节功能。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育人”考核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实践育人的成效,保证实践育人的方向,及时发现实施中的问题并加以调整,促进实践育人向纵深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当制定了详细的实践学分考评办法,形成了以实践学分为基本评价依据的综合性评价体系,既考评学生参与实践的频度,又考评学生参与实践的广度与深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高校应当通过学生毕业就业率,学生的问卷调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获得各种荣誉的数量等指标,对实践育人的效果进行考核评价,通过考核发现和弥补不足,以使实践育人体系更加完善。
三、课堂与实践联动下的实践育人模式的积极成效
美国著名统计学专家、哈佛大学查德?莱特教授历经十年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五分之四发生在课堂外,而发生在课堂内的只有五分之一。在课堂和实践联动下的实践育人模式是积极有效的,以上师大爱心学校为例,总结其成绩成效是惊人的。
(一)服务范围面广,社会影响力大
今年恰逢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学校开办二十一周年,在这二十一年里,约有6万名大学生担任过校长和教员,服务人数约为18万人次,最小的学员只有4岁,最年长的学员是106岁的老寿星。服务范围由原来的十个区举办十所爱心学校到后来覆盖上海所有区县,至今在江苏、浙江、山东、新疆、甘肃等省市举办了爱心学校,甚至还延伸至港澳以及海外地区。上师大爱心学校的办学点从校内扩展到校外,从市区延展到郊县,从沿海发展到内陆,从国内延伸到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形成“爱心连锁”的规模效应。
上师大的爱心学校不仅服务范围面广,社会影响力更大。二十一年来,各媒体报道师大的爱心学校的各类活动不计其数,学院家长写来的表扬信也是一摞一摞,街道居委领导也对教员们赞不绝口。是什么力量让师大的爱心学校一办办了二十一年,是大学生们在课堂与实践联动下所学会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顽强旺盛的生命力,一种呼唤“爱心、关心、热心”的责任感。
(二)坚持双向模式,提高学生能力
高等工科教育是工程技术人员培养的主渠道,同时也在为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新鲜活力与生力军。高等工科教育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特别是对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决定性的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大力推进工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力争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以保持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一 国外高等工科教育的现状与特点
1 实践型工科教育
国外工科教育的产生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18世纪,在英国以纺织机的革新、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代表,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随后欧美各国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开创了工程技术的新时代。机器的广泛应用和生产的规模化,促进了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使工科教育开始发展起来。具有现代意义的工科教育最先产生于工业起步较早的西欧,为适应公路建设的需要,1747年法国创办了国立桥梁公路工作学校。该校按照冬天在校学习理论、夏天到现场实习的方式组织教学,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为稍后建立的工程专业学校所效法。因而,该校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工程学校。
实践型工科教育必然要将实践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也就是说这种教育的产生来自于实践的需求,而兴办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工程技术的实践,因此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实践才是检验教育成败的唯一标准。这就是实践型工科教育的最大特点。因此,也可以将这种大学称为实践型大学。
2 模式型工科教育
美国的工科教育一开始是以法国的专业学校(主要是多科技术学校)模式为样板建立起来的。在美国建国以后,为了发展制造业、公共工程和军事防御工程,在19世纪初诞生了第一批工程院校。1862年的《莫里尔法案》使得一批“赠地学院”得以建立。莫里尔法案还规定了新成立的学院必须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艺有关的知识,从而确立了工科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使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走向规范化,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数量也持续增加。目前,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工科教育较发达的国家,工程职业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二大职业。这种工科教育模式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
模式型工科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实践内容抽象为理论,在这种教育下传统的实践消失了,取而代之则是实验与实习环节的强化。因此,也可以将这种大学称为理论型大学。
3 回归实践型工科教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国内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界在录用人员专业和方向上的变化,使工科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所倡导的“回归工程”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工科教育改革的浪潮。“回归工程”从过分重视工程科学转变到更多重视工程系统及其背景;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应用“整合”或“集成”的思想,重建课程内容和结构;学会学习和终身教育。根据“回归工程”运动的精神,工科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工程的系统性及其实践特征,要求对工科教育的内容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重视对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回归工程”观的指导下,美国的高等工科教育重新调整了培养目标,提出要培养3种人才:工程科学研究型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工程背景的其它领域人才,并提出科学与工程并重。
从世界工科教育的改革趋势来看,西方发达国家都已经把工科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强调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将一名现代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归纳成6个方面:(1)正确判断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2)具有很好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商业和行政领导能力;(3)懂得如何去设计和开发复杂的技术系统;(4)了解工程与社会间的复杂关系;(5)胜任跨学科的合作;(6)养成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以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等。日本提出要培养在复杂技术社会里承担领导重任所必需的想象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德国提出要培养开拓进取和敢于冒险的能力。由此可见,在重视加强数学、科学基础的前提下,当前工科教育更强调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交流沟通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等。
这种工科教育的调整显然是经过了对实践型工科教育的优点和理论型工科教育的缺陷的反思,是一种取长补短的做法,这种回归工程实际的做法也是美国工科教育上百年来得以长盛不衰的最根本原因。
二、我国工科实践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 传统的工科实践教育
我国的工科实践教育最初的形式其实已经存在数千年,就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传授方式,即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师傅的经验和意识或者说师傅的已有技能是需要徒弟优先继承的,而这种技能或者说经验和意识则是很多代人的实践结果。从这个方面来看,也可以把这种传授教育称之为实践积累教育,这也是我国出现“赵州桥”“龙门石窟”“都江堰”“卯榫结构”等著名古代建筑的原因,而现代的硕士和博士实行的导师制培养也和这种传统手工艺传授的方式有惊人的一致性。
2 现行的工科实践教育
我国现行的工科实践教育模式来自前苏联,而前苏联的实践教育模式也属于模式型工科教育模式,更加注重理论的教育。其主要弊端是典型的实践缺乏,能力缺失。这个问题也是存在已久,在招生规模急速扩大后学生实践的机会就更少了,再加上人为地切断了工科院校与产业之间已经存在几十年的紧密联系,使产业、企业原来提供的实践机会不复存在。另一方面,由于强调科学导向,对工科教育所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的认识也很模糊,有的学校以模拟、虚拟化、演示观摩来代替实践环节,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缺失。
三 解决工科实践教育欠缺的对策
解决工科实践教育欠缺的对策总结起来就是:重视工科实践教育,让实践教学回归课堂。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 认清人才规律和社会需求
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在国民经济中制造业占有最大比重,同时重要的国情之一是农村人口仍占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结构只能是金字塔型的,需要大批在一线工作的劳动者。社会的进步并不在于减少一线劳动者,使之都变成科学家、工程师,而是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包括一线劳动者和中高层人员的水平。也就是说我国现阶段培养学生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 加大对实践环节的投入
事实上,让学生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法远比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重要,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要遵循着“实
际问题一资料检索――具体分析――方案比较――实验/实践――结论”这样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能实现的。对于培养工科应用型专业人才而言,学生所积累的知识只有在工程实践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消化和吸收。这一过程更多地要依赖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
其实无论是实践还是实习环节,都需要有充足的材料和仪器才能实现,我们可以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来转嫁实践的材料以及器械等资料的购置费。
3 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工科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实践教育。我国在“”前产学研结合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后由于大量引进国外技术,企业对与学校和科研单位结合兴趣不大。由于市场经济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企业认为人才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获取,没有必要与学校建立密切关系,因此产学研结合逐渐陷入困境,当然,部分行业院校与所属的产业还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联系。但近期的改革中,不少工科院校与产业部门的关系从行政上被切断,产学研结合由此遇到了更加严重的困难。从学校这方面来说,如何设计实践课程,使学生到企业去能帮助企业创造价值而不是“添乱”,这是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现在一些好的职业学校在这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值得其他学校(包括本科学校)借鉴。更重要的是,产业方面要理解培养人才是全社会的责任,而不单纯是学校的任务。如果缺少产业合作,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企业也找不到可用的人才,这是全社会的损失。
四 结束语
工程实践是人们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工程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工科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在面对实际工程问题,能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以及获得主要来源于实践。工程实践是工科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属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尝试、摸索、研究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今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工程工作和创新能力,除了需要学生具有开放型思维和科学精神外,让实践教学重新回到课堂也同样重要和急迫。
参考文献
[1]宗永臣_工科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2008(4):27,
[2]水志国,美国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化”发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6(2):22
[3]姜远平,密西根大学本科生参与工程实践的剖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8):80
[4]吴玉厚:注重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4(11):100
[5]邓元龙,基于能力培养的工科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5(8):48
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是现代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课,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英语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任务驱动,加强与专业结合,开展课外实践这几个方面来着手展开,提升教学效率,切实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关键词:
巧妙导入;任务驱动;联系实践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只重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听说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的需要。那么,如何来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让学生学到更多教材之外的知识与技能呢?在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巧妙导入,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在整个教学虽具有几分钟的时间,但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导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点集于新知的学习上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展开快乐而自主的学习。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导入方式,要精心为学生设计新颖而有趣的导入,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形象导入
借助实物、现代信息技术等直观事物来引入新知的学习,这对于此阶段的学生来说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以直观的画面、生动的图片、动听的音频与精彩的视频来传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信息,创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使得原本枯燥而抽象的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直观,自然就可以激起学生对英语学科更大的学习热情。
(二)悬念导入
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可以推动学生产生主动的探究行为。如果能够在导入阶段以富有探索性与趣味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更能实现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探究。为此在导入阶段,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来设计问题,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展开主动学习。
(三)谈话导入
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英语毕竟相对陌生,因此,我们可以结合相关的主题,以谈话的形式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展开自由的交谈。这样的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让学生打消心中的种种顾虑,让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结合生活经验来展开一场快乐而自由地交谈,从而顺势引入新知的学习,自然水到渠成。
二、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罗杰斯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我发现、探索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是新课改下的核心理念。在英语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就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机械灌输。任务驱动强调的是在做中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在具体的场景与环境中来完成相应的任务,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一)提出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来阅读短文’观察插图或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呈现一些与短文相关的素材,做适当地讲解,将与短文有关的背景知识交代清楚,并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相关任务,也可以直接引出Pre-reading中所提出的问题。此阶段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明确学习目标。另外,还可以讲解一些阅读中可能遇到的生词,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二)开展探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阅读,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从短文中就可以直接提取信息解决,而对于一些深层次理解型的问题,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展开精读,能够推测生词的词性与词义,在小组内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以达到学生对短文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技能。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与启发,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汇、语法、复杂从句等结合上下文来展开思考与分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将语言知识点与具体的句子与场景结合起来,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
(三)评价活动
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成为活动的参与者与评价者。这样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活动,更能让学生认识到应注意的事项,自己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帮助师生来调整今后的教学计划。
三、横向联系,与专业课密切结合
英语教学还要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英语水平与专业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传统教学中教师严格照搬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立足教材,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这一点已得到了教师的重视,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有其特殊性,实现英语学科与专业的结合,这是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方向。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与学生多沟通,与专业课教师多交流,要对英语在本专业中的实际运用有一定深度的了解,这样才能对英语教学方向进行合理地调整,在对英语学科进行纵向挖掘的基础上实现英语与专业的横向联系,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
四、课外实践,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课堂教学时间与空间有限,只能让学生接触到有限的英语信息,我们要将教学的视野引向课外空间,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辟第二课堂,将学生带入更为宽广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政治人文、语言习惯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如让学生来欣赏经典影视剧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西方国家的文化风俗等,还可以让学生听到原汁原味的英语,纠正学生的发音、增强学生的语感。并可以截取部分精彩片断来让学生进行表演,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利于学生英语听说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与本专业密切结合的生活话题,引导学生来进行剧本的创作与表演,这样更加利于学生英语水平、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素霞 单位:河北省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怡宁.构建高职院校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讨[J].华章,2014(8).
高效课堂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基本保证,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实现品德素养和学习活动过程有机统一,关键是以综合的、开放的课堂结构,增加学生主动活动时间,捷径是创设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情景,难点是引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是尊重学生个体学习的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才能真正做到“高效课堂”。
关键词:
高效课堂;品德;教学实践探索
高效课堂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基本保证,高效课堂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并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品德课堂应该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生活实践过程中,触动孩子的心灵,提高个人品德素养,追寻美好生活,不断焕发生命活力。
一、高效课堂的前提:实现品德素养和学习活动过程有机统一
思想品德课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中规定:“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思想品德课由于其学科本身的特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这就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该课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实现品德素养和学习活动过程有机统一。我们认为,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把知识点作为教学主要目标和课堂教学基本内容来传授,而是要让学生养成道德品质,掌握知识的结构和学习活动的过程结构,才能学会独立策划学习活动,自己感悟升华,这一过程就是学生认知结构的科学化过程。明确重点、难点是认知知识结构的前提。如四年级品德教材《家乡人的智慧》中,智慧是个抽象的名词,孩子们每天穿梭于著名的上下九步行街,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熟悉和了解自己身边的一切,能通过身边的的事物理解、体会家乡人的智慧。课前,我曾了解到,不少孩子每天经过“西来初地”的牌坊,却没有一位孩子知道他的历史来由。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历史,并通过历史来感受家乡人的智慧与精神是重难点。
二、高效课堂的关键:以综合的、开放的课堂结构,增加学生主动活动时间
小组互助学习制是高效课堂的。与传统的教学相比,高效课堂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教师成了学生课堂行为的诱发者、组织者、指导者、检查者、总结和评定者,学生的学成为教的基础和依据,师生两方是相关和相依的,真正形成了教学中信息的双向交流。而这些又必然要求改变课堂教学组织结构。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单体式活动
学生以个体为单位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的单体式独立的,主动性学习活动。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如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等。
(二)对组式活动
学生同桌邻座之间的互查、互评、互改、互学活动。如两两相互分享查阅的的资料、自己的感受等,教师在每项新的活动前必须对讲什么、查什么、怎样练作出指导和明确要求,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向别人学习的意识,这一方式的使用,大大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活动的时间。
(三)小组式活动
学生以邻座前后排构成四人小组的活动,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的形式可以有:1、练习式,比如四人小组向组员讲述自己的观点等;2、多解式,四人小组每人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3、讨论式,四人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某一难题;5、竞赛式,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参加班级竞赛。同样,每一种形式的应用,教师必须作出指导和明确要求。
(四)全体式活动
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有一个小组重点汇报讨论情况(汇报小组需轮流),其它小组作补充。二是根据交流情况,或教师作总结,或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或发现新的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课堂教学组织结构的改变,真正增加了学生主动活动的时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和提高了课堂的效益与质量。
三、高效课堂的捷径:创设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情景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创设学习情景是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一种实际生活情景,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入学习。如在《智慧的家乡人》一课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景,从学生最熟悉的老西关趟栊门入手,运用侨居国外的老奶奶对家乡广州的回忆,引发学生质疑及深入探究广州人智慧的兴趣。学生一开课就直接触题直奔主题而去,展开讨论学习。这里我们改变了原教材中设计的一步一步去引导、去归纳的方法,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参与的意识很强,而且缩短了新授时间。
四、高效课堂的难点:引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最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效课堂的难点在于从以学生为主体,主体参与,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创设合作交流的氛围,提供自主探究机会。绝大多数的新知是在原有知识上迁移、变化、综合而成,根据学生学习建构特点,应由教师牵着教转向学生主动学,把新知通过比较等方法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提升探究的能力,学会从大量信息中提取重要信息,并能透过信息,探寻分析本质,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升华自我道德品质。在自主探究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动手探究,小组交流。小组学习时有两大层次:先在小组的交流合作中互相启发,解决简单的问题。再把小组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及时提出来。(2)然后展示不同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这过程当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感悟。(3)就近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在解决共性问题时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做到引而不牵,放而不纵。自主探究时要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如在三年级《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一课中,请学生分组演绎商品推销、交易。通过现场即兴生动的体验活动,知道与商业活动有关的主要职业和劳动;真实调动学生的在场因素,再通过适时的引导,让学生认知、理解商业活动中买卖双方的道德。五、高效课堂应注意的问题:尊重学生个体学习的潜能不同的人学习会有不同的发展,在品德上有不同的发展,人人学有所成,从中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观是否以学生的需要为着眼点。为此,要实现教学的层次化。这是指对练习的要求是由准确到又对又快过渡;对练习的目标是好中差均有所得;对练习的安排要由易到难到综合的三个方面内容的层次要求。要实现教学的趣味化。在练习中多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诸如小竞赛、小游戏、小实验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蓬勃状态,自尊心、自信心等得到满足。品德教学不要单纯为了品德而品德,而要把他的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个体差异来发展,避免单一性、枯燥性。综上所述,我认为只有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生活情景,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才能真正做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卫红.做一个有道德的海实人,《中小学德育》,2016(9)
[2]杨帅.《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情景创设的作用和策略》,《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3)
[3]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3
那么如何使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呢?我认为应该创设三种氛围。
一、创设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良好和谐的人际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因素,它包括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其中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强化师爱的作用,教师从步入教室开始,就要把微笑带给课堂的全过程,把激励运用到课堂的始终。教师微笑进课堂,以打消学生对教师的惧怕和隔阂心理,在学生面前树立可亲、可信的教师形象。善待每一位学生,杜绝声色俱厉的训斥。批评要准确有针对性、严禁偏心,无的放矢。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时,严禁用讽刺、挖苦语言或鄙视的神态对待学生。教师从宣传布上课向学生问好开始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要充满爱意,用自己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相互信任的教学氛围。如教师在授课中出现错误,敢于开诚布公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加以纠正。这样做既显示了高尚的师德,又对学生进行了“身教”。不仅不会被学生“轻视”,相反,教师会在学生中获得更多的信任。古人说的好:“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之,人皆仰之。”
在即将步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有的教师还常以“圣人”自居,高高在上,一览众“生小,在课上出现错误时,往往不能正确的对待,总能找出自己开脱的理由。更有甚者,还训斥学生,压制学生的不同意见。这不仅有损于教师的形象和威信,而且失去了一次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机会,使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成了美丽的空话。由此,我又不禁想起前人一句话: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教师放下架子还课堂以民主,视学生为平的等合作伙伴,不正是最好的激励,唤醒与鼓舞吗?因此,我们应当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真正民主、平等、融洽、和谐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促进师生一道共同努力完成素质教育任务任务。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如者。”由此看出,在课堂上要千万百计地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核心。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倾注满腔的热情,架设心灵沟通的桥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出发,为他们创造开朗、活泼、进取、向上的心境,以此产生强有力的乐学“磁场”,诱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需做到: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嘴,解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动脑、动手、使他们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上增强表达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标新立异,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时间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情绪,愉快心境和浓厚兴趣的进入“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最佳境界。
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成功的法则是轻松,而不是紧张。”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活泼,是语文教学应当努力探索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播放恰当的乐曲,创设情景,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益。比如《月光曲》一课,为了突破难点,教学中可以播放《月光曲》奏鸣曲,使学生如临其境,与作者共鸣,从而感悟到文学所表达的意象,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电教手段,有声有形,有色有光,能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注意,获得多种感受,强化教学效益。比如《桂林山水》,可以让学生看风光片《桂林山水》。先分放漓江山水,使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体味桂林山的奇、秀、险,并深入理解课文的词句。然后是放全片,给学生以整体感受。通过声像渲染,强化情趣。学生获得知识过程,是从“有所感”到“有所知”,从“有所知”到“有所得”的过程。运用电教手段,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所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光趣和注意力。我在教《白杨》一课时,就采用声声像结合,给学生创设赏心悦目的情景,吸引学生尽快乐入境。把学生带到那一望无际的大戈壁,展现面前的是:画面辽阔,色彩灰黄,天地浑黄一片,空中风沙迷蒙。然后我又在浑黄戈壁图上,沿着铁路线拼贴上一行行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教师一边演示,一边感叹:“如此荒凉的戈壁滩上只有高大挺秀的白杨树不屈地生长着。白杨是多么坚强!”这样的教学,为理解白扬和爸爸的品格作了很好的铺垫。为了突出白扬坚强不屈的性格,我又用声像渲染的方法,让学生一边听白杨在风、沙、雨、雪、干旱、暴雨、洪水中的音乐,一边读,一边想象。使他们在脑海中把声音和看幻灯画画的表象联系起来,进一步激感,知道白杨是怎样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让学生在真切的环境中理解白杨的性格特点,实质上是比喻爸爸服从祖国需要,不畏艰险,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终于明白了文章深刻的寓意。正是电化教学引起共鸣,才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乐趣。
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除了上述手段外,还可以采用角色表演,让学生感受乐趣。动手操作,满足心理需要,促进全面发展。续编故事,展开合理想象。动手绘画,深化理解,发展思维。开展竞赛,提高兴趣。总之,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授之以渔的学法氛围。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受用无穷。因此,要使学生“会学”和“学会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教为学生的学树立榜样,以好的教法促使好的学法形成,做到以教示法,教中授法。教学中,还要善于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揭示知识的相同点,相似点,进行概括归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善于课内外并举,做到课内打基础,课外得发展;还要进行学习方法的系统讲授和训练,教给学生各类基本的学习方法,合理使用时间的方法,科学用脑的方法等,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自我学习能力,使他
们终生受益。怎样创设授之以渔的学法氛围呢?我认为要让学生们在愉快中学会学习。我们把课堂教学环节分为“课开始、课进行与课尾声”这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明确五步操作程序。即为:课开始,趣即生——激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之乐。课进行,趣更浓——铺台阶,引导探知,让学生感受攀登之乐。抓训练,举一反三,让学生感受成功之乐。重小结,找出规律,让学生感受会学之乐。课尾声,趣犹存——求拓展,内外结合,让学生感受再学之乐。重视趣味性是愉快教学的关键。趣味性必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基本步骤是:“激趣——探知——训练——归纳——扩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课题,课文内容或问题,发掘以趣激学的因素。在教学中可通过画面、幻灯、录像、小品、游戏、实物道具和绘声绘色的文学语言这些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有趣,爱学。如三年级语文《葡萄沟》一课,教师把课插图放大,问学生“你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你喜欢图上的什么?”接着老师又问同学你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你想知道葡萄沟为什么有名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学生看得兴奋,听得认真,吸引了他们想学,乐学。
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注意挖掘教材内在情趣,引导学生思考、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动探索的精神。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这课,教师先引导学生看图,提问:“你们觉得这果葫芦长得怎么样?找一找书上写这棵葫芦的句子读一读。”然后教师又拿出第二副图,问学生:“没过几天,这棵葫芦怎么了?”教师没有让学生急着回答,而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学生在一边找一边读,边读边思中,感受到了攀登之乐,由于在引导探知中,引发了学生思维上的兴奋点,因而学生的智慧潜能(观察力、思考力、理解力)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在课上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在一扶一放的指导、引导下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之乐,会学之乐。
教师在“三段五步”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中,融进并接受了“兴趣教学”的教育思想,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教师的教学注意力开始引向设计多种多样的让学生想、学、做,让学生先去发现,有自己创造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开始注意让学生听觉、视觉、触觉一起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学做学习主人的积极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践智慧;生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31-05
智慧课堂呼唤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不仅是教师专业特性的重要表现,更是当今教师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不但要努力发现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而且要善于将自己的这种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智慧启迪、开发、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智慧和创造智慧。
一、教学实践智慧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教学本质、把握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文本、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持续关注和研究反思,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深刻理解教学文本、敏锐把握教学情境,灵活应对教学事件,自如驾驭教学课堂,始终彰显道德德性和生命意义的一种综合实践能力。其基本特征为:
1.实践性。教学实践智慧是一项很复杂的实践活动,它既不同于理论知识,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获得;也不同于实践技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系统训练形成,它必须依赖于课堂教学情境的不断建构,依托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即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智慧对话才能真正获得。如此看来,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必定是在实践中体现,必须是在实践中养成,必然是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2.动态性。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有赖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而真实的教学情境又是动态生成的、不确定的,所以,教学实践智慧也是动态的、不确定的。它需要教师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及时的判断和处理,并适时调整教学环节和内容,从而让实践智慧得到充分而自然的生成。
3.真理性。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整体的真理性直觉认识”。[1]其真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是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和具体应用;第二,它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淀和升华,是教师运用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灵活而恰当地处理各种教育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4.独创性。教学实践智慧最能体现教师的个体独创性。这是因为,不同的教师,由于其年龄、性别、成长经历和生活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他们对教学的感悟、对情景的敏感度就会存在着差异;再加上其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职业生涯的不同,必定会对相同的问题采取个性化的处理方法,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化实践智慧。
5.缄默性。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个体面对具体教学情景所作出的一系列反应,它以行动为导向,综合体现了教师的知识、能力、个性特点,是逻辑推理所不能解释的,也很难通过语言进行传递的。[2]这正与波兰尼所勾画的缄默性相吻合。
二、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原则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景而生成的一种教育智慧,它体现了教师灵动的教学机智和随机应变的综合能力,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淀的经验智慧。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
1.立足整体原则。教学实践智慧体现在教师进行着的、真正发生的教学过程中,能比较全面、动态地体现教师的教学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45分钟的师生对话,还要把教学视角向前延伸到前置课堂(准确解读教材、准确判断学情、有效教学设计等),向后拓展到后置课堂(主动的教学反思、学习效果的客观分析等),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其实践智慧。
2.理论积淀原则。先进的教育理论是人们对教学现象的能动反映,对教学实践活动理性思考的产物,对教学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夯实提升教学实践智慧的底蕴。
3.合作共享原则。教学实践智慧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和行为方式,它不仅需要教师个体兀兀穷年的探索和追求,还需要依靠团队的互助合作,汇聚集体的智慧结晶,才能渐次形成。学校(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要组建具有较强团队意识的教师共同体,让全体教师学会相互合作,共同探究问题,体验研究收获,分享成功喜悦,逐步生成教学实践智慧。
4.持续关注原则。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与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是在教师个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撞击中实现着动态的发展和和谐发展。鉴于此,教师必须持之以恒地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过程,自觉地把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反思和谐融通起来,使自身的教学实践知识、经验,和教育的知性、理性、情感等有效嫁接、整合、融化,才能升华为教学实践智慧。
三、教学实践智慧的生成策略
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场所,而是彰显教师实践智慧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致力于教学实践智慧的发现、积淀和生成。
(一)科学设计,绘制智慧蓝图
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课堂教学需要精心设计。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精心的教学设计,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是一组经过精心设计的用以支撑学生内部学习的外部行为。”这就充分说明,科学地、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是生成教学实践智慧的基石。
1.智慧解读文本,把握教学核心。谈到课堂教学的原点,一般老师都认为是教学设计;其实不然,课堂教学的真正原点是文本解读。这是因为,教者只有认真阅读教材,深刻解读文本,才能理解文本的内涵和要义,才能对文本价值进行二度开发,把文本的“原生价值”转换、生成为“教学价值”,实现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对接。也唯有如此,才能为教学实践智慧的“显山露水”搭建好平台。
第一,品读文本,敏感感知。在解读文本时,教者要读出文本的韵味,读出属于自己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感悟,也就是说要具有一种对文本的敏感,一种初进文本时所特有的感觉:敏感于初读文本时的灵光一现、敏感于初读文本时的一脸茫然、敏感于初读文本时的深刻印记……从而由表及里,诠释出隐藏于敏感背后的东西——极为珍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价值。第二,吸纳精华,弥补不足。仅仅依靠自身的原始阅读,难以把握文本的深度;依托教学参考用书这个“拐杖”,也往往无济于事。这时,教师就要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弥补个体阅读的不足,使文本解读得更深刻更到位。第三,扬长避短,批判吸收。文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虽然凝聚了作者和编者的心血和智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方面出现瑕疵。这样,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带着批判的目光,深入研读,发现文本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并加以灵动“处理”,将其转化为适宜的教学内容,凸显课堂教学实践智慧。
2.智慧设计蓝图,彰显实践智慧。教师之文本解读,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为了智慧设计和智慧教学。因此,教师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必须围绕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这一核心设计“教学蓝图”,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及各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地进行。
第一,设计起点,凸现学生的“学”。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紧紧突出“主动学习”的教育目标,努力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而设计,为赋予学习以学生的意义而设计,为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而设计,为建立学习共同体而设计,为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结构而设计,为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设计……
第二,设计理念,围绕学生的“学”。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是课程、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在设计价值取向上,要从追求教会学生知识、技能,转向培养学生基本学科素养的设计价值取向;在设计思路上,要从尊重教材文本逻辑,转向尊重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逻辑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主体上,要从教师作为既定教学设计的被动执行者,转向教师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
第三,设计要素,体现学生的“学”。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需要考虑诸多要素(如教学目标、教法学法、问题设计等),但学生之“学”是核心要素,必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情;编制教学问题时,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环节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逻辑思维特点;设计课堂观察和评价时,要基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尊重关爱学生,启发诱导学生……简而言之,就是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之学”为根本,统领其他诸要素,让他们以快乐的心态,自主地学习,享受课堂学习的乐趣。
(二)有效教学,收获智慧硕果
具有智慧性的教学设计,只有置身于教学实践之中,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气息和活力,才能彰显其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实践智慧。
1.智慧理答,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教师要能让课堂平静的思想荡起无数的涟漪,在与学生一次次的对话中不断地抚平和掀起,使整个课堂的各个因素充满着相互间的引力,从而不断扩张课堂的张力,使教学产生理想的效果。理答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形式,正是彰显课堂张力的智慧快车。[3]
第一,激励性理答,点燃学生激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爱、信任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要求。激励性理答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鼓励方式,但它不是简单的表扬,而是善意的、恰到好处的激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有效回答,迅速捕捉、找准极具激励性的支点、亮点和美点,用富有学科专业特点的话语加以表扬和鞭策,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点燃起他们心中的求知火花,使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正能量。
第二,发展性理答,提升思维品质。建构有效的对话教学,是发展性理答的基本特点,它包括追问、转问、探问、反问四种理答行为。追问,就是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回答后,教师为了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故意来个“回马枪”,其目的不是让学生措手不及,而是让学生由“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探问,就是当学生由于知识欠缺、问题本身有一定难度等原因无法回答时,教师智慧地变换角度,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进而让学生透彻理解,真正掌握。转问,与探问同中有异。当学生回答卡壳或回答不正确时,教师把问题抛向其他学生(或学生自己把问题转问同伴),其目的是让问题得到更多学生的关注和讨论,从而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反问,表面看来是疑问形式,实际上表达肯定的意思。用反问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能穿透语言文字的表面形象,探索文本的核心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彰显学生的学习智慧。
第三,再组织理答,升华学生智慧。教师在理答的最后阶段,对学生的回答重新加以组织或概括。此时的理答,充满睿智和精妙,或归纳总结,提高学生认识的精度和清度;或推波助澜,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或理性提升,催生学生情感的浓度和厚度。简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智慧理答,收获到的是学生更有深度和宽度的回答,回报的是学生更为精彩、更为精辟的回答。
2.智慧生成,让课堂教学更灵动。如果说预设是教学实践智慧的孵化器,那么,生成就是教学实践智慧的成果库。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和合作等活动,产生交互影响,让“生成”之花在课堂绽放,让凝聚着智慧的火花熊熊燃烧起来。
生成,分为两类:精心预设的生成,未曾预设的生成。课堂教学,不仅要“精雕细琢”,重视预设生成,使生成更具方向、更有实效;还要“高瞻远瞩”动态的课堂生成,不断地捕捉、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各种资源(如错误、疑问、创见等),把其中有价值的新问题、新信息转化成新的教学资源,巧妙地纳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成为播撒智慧的火种;同时,对没有价值的“节外生枝”,也要恰当处理,使之同预设的轨道“无缝对接”,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生成教学实践智慧的殿堂。
3.智慧过渡,让课堂教学更自如。无论是传统课堂的线性教学,还是现代课堂的块状教学,其内部结构都是有几个相对独立的知识(能力)系统组合而成的。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借助睿智的过渡语,激活、、衔接各个子系统,才能建构一个完善的认知系统。因此,教师要精心策划过渡语,讲究过渡语的起承转合,让过渡语随教学自然催生,随学习灵活生成。
第一,饱蘸情感,拨动学生心弦。用充满感情、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沉浸在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学之中。主要方法有:一是以情动人。根据文本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教学场景,用富有变化的情感语言作为过渡语,感染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激昂时,高亢激越,令人肃然;悲壮时,慷慨陈情,为之动容;委婉时,细雨霏霏,使人感怀;凄凉时,悲哀宛转,让人揪心……二是悬念诱惑。创设一个悬而待解、富有诱惑力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去主动解开诱惑力极强的疑团。三是幽默风趣。用适宜的幽默语作为过渡语,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带着轻松愉悦的情绪进入下面环节的学习。四是智慧点评。针对学生的课堂反馈给予积极鼓励、友情提醒或善意纠错,自然引起下一环节的教学。
第二,设问质疑,点燃思维火花。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其显著特点就是把教学内容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块”,然后组织对话教学。那么,如何把这些“各自为政”的板块有机地衔接起来呢?通过巧妙设问和睿智质疑来过渡,就能架起板块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顺利贯通并深入发展,自然地从前一个教学板块“”到后一个教学板块的学习。主要方法有:行文并行,并列句过渡;逐层推进,递进句过渡;前后对照,对比句过渡;花开两支,转折句过渡;事理抽象,比喻句过渡……
第三,总结示范,提升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离不开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归纳,教师如能用过渡语加以总结和示范,并导入到后续学习之中,不失为一种良策。这种过渡语,既带有总结性,对学习方法有系统的归纳和提炼,使学生对所学方法有整体的把握;又凸现示范性,对学生的指导、借鉴和运用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为下一环节的展开起到铺垫和引领作用。如此过渡,融总结和示范为一体,不仅课堂教学效果好,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智慧板书,让课堂教学更精美。充满智慧的板书设计,不仅是教师教学意图的体现,教学重点的呈现,教法和学法的一种指导,更是教师对文本细读后的概括,对文本咀嚼后的提炼。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务必精巧设计板书,让课堂教学因板书设计而彰显智慧——主题鲜明,闪耀思想美;目标明确,彰显点睛美;内容紧凑,凸显简约美;精巧安排,展现格式美;图文并茂,体验和谐美……
(三)理性反思,走进智慧殿堂
教师实践智慧的释放,是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和成长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要对精心编制的教学设计和用心经营的课堂教学作出客观评判,加以理性反思,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提高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使自己逐步拥有更丰富的、更睿智的教学实践智慧。
1.求真崇是,客观审视教学得失。面对精心设计后实施的课堂教学,教师要用百分之百的真诚理性解剖,实事求是,客观审视教学的优劣得失: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反思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反思合作探究是否流于形式……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批判性反思,不仅直观具体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要善于将教学经验系统化,使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拥有更丰硕的教学实践智慧。
2.向善崇德,努力完善自我人格。康德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道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道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之反思,不能仅仅满足于反思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合理性,还应该反思教学过程中“人”的主体性是否得到真正的凸现,从而将教学实践智慧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第一,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反思。提升教学实践智慧,从本质上看,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智慧发展。所以,基于教学实践智慧的反思,就是要反思课堂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课标要求,并获得成功;反思课堂教学是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反思课程教学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是否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体验、困惑和疑难等因素……
第二,立足于教师对学生的服务自觉反思。教师是一名教育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神圣使命,同时,教师又是一名特殊服务者,与其他服务行业的人员一样,“每个人都成为优质服务的提供者”,尽力给他的顾客(学生)带来愉悦,这就要求教师以服务者的身份组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能动地对体验的内化、知识意义的生成和人格精神的自主建构。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之教学反思,必须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如下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彰显其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重视其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其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激励其发散思维;尊重学生的发展性,促进其多元发展。
3.唯美崇研,不断追求艺术境界。熊川武教授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4]反思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方式行动,不断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此看来,教学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优化教学环节、不断追求教学艺术、不断提升实践智慧的审美过程,就是积极探寻适合学生和自身实际的“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逐步实现从“搬运工”向“研究者”角色转换的过程。简而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不断追求教学艺术过程,不断攀登教学实践智慧这一神圣殿堂的过程。
教学实践智慧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是一方个性张扬的思维场,是一棵心心相印的思想树……教者只要浸润于课堂教学实践,致力于实践智慧的开发研究,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就会在智慧课堂的大熔炉里得到不断锻造、显扬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张彦杰.教师的实践智慧及生成途径[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2).
[2]刘雪梅,祝成林.教学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1(2).
(一)宏观层面
1.国内学术界对于该专题的研究尚停留在理论层面。
2 .理论研究尚处初始阶段,未形成系统。
3.实践研究范围狭窄、层次较低、流于表层。
(二)微观层面
1.基于现状,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教师缺乏“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意识,理论学习和理性实践较差。
2 .一部分学校教师,在理论学习方面缺欠系统性,导致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难以持久、连续。
3. 一部分学校教师具有“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意识,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但在研究探讨方面尚欠缺深度广度。
4.“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及操作模式处摸索阶段,不够清晰。
5.有些探究课程的设计侧重模拟真实情境鼓励亲身体验,由于课程的受众――学生的接受能力具个体差异,不排除个别学生有知识结构片面化的可能。
6.合作学习模式较为粗浅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度。
7.鼓励、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寓教于学的一整套模式尚未形成,探究失去“物质准备”。
8.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已形成被动接受知识――依赖教师讲解的心理模式。
9 .教育资源缺乏,研究性学习难以开展。
10.支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社会氛围、条件以及全民意识尚不具备。
鉴于此,我校于2002年选择《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之实践研究》作为科研课题,以期在学习、借鉴国内教育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小学教育各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运用以及创新。
二、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小学教育探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策略、操作模式。
(二)研究内容框架设计
1.重点。
2.一般。
3.初步探索。
(三)研究思路
1.课题的理论依据。
2 .对已有成果的综合整体运用,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广泛搜集整理及运用之中的扬弃,对每位参与调查的教师教学亲身经历和独立体验课题进行研究,旨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提升教育科研能力、课题研究能力。
(四)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
三、研究结果
(一)开展《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之实践研究》
课题有效提高了参加课题教师的素质
1.基本做法。
在《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之实践研究》课题的调研过程中,作了两方面工作:一、组织相关教师参加,独立体验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二、聘请专家教授和专业人员,根据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对参加研究的教师进行培训。
2.取得的成果。
(1)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有提升。
(2)培养出一批科研型骨干教师。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开展本课题研究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有帮助。
1.基本做法。
四个方面:一、探索课堂教学模式,走“提炼-完善-运用-打破-扬弃”之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的良性循环基本成型;二、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客观规律,找出“学生问题探究意识“缺失的原因,培养学生自己提出“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三、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交互和开放性,使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和科学素养及情感态度的培养,科学探究过程中得以统一;四、在探讨、表演、实验、竞争、矫正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2.取得的效果。
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明显增强。
(三)探索出了小学开展探究性教学的途径、策略与操作模式
1.基本途径
学科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课内铺垫课外延伸,课堂内外共同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2.基本策略
心理引导,方法指导,构建真实情境,引发弹性、积极思考。
3.基本操作模式
“五环节”流程如下:
“四自主七步法”
(1)“四自”――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探究,创新,实践,发展。
(2)“七步”―― 课堂教学基本范式。
1)创设情境,激欲求动。
2)预习质疑,确定问题。
3)个体学习,自主探究。
4)组际探究,合作交流。
5)自由表达,评点展示。
6)自主实践,解决问题。
7)拓展提升,激励创新。
“三环五步”
以上四种教学模式的各环节可以线性展开,可以循环递进,可以用其中的某几个环节,可以完整使用;可以单节课使用,也可以多课时连上;可以课堂内外联通使用,也可以课外单用。与常规传统的教学有本质的区别,但又与各种优秀的教学传统和方法策略没有冲突。
四、几点思考与设想
(一)思考
1.探究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互补
2.注重先期主导,循序渐进,允许“描红”
3.价值定位。
4.问题解决为主,课题研究为辅
(二)设想
1.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1)让广大教师的所有课堂都以探究学习为主,多种学习方式并存,形课堂新格局。
(2)让广大教师熟练掌握“模式框架”,并不断运用、完善、创新。
(3)继续在《承德教育研究》刊物上开辟“探究教学课堂案例与设计”园地,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设计或案例”打造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
2.深化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