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管理类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创业知识是指对创业实践过程具有意义的个体的知识系统及其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等。创业知识教育应该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逐层铺开。经管类大学生虽具有较为扎实的经济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但还应掌握行业性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创业知识和方法。因此,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体系的研究调查,将有效地完善创业知识结构,鼓励大学生将自主创业作为择业方式,实现就业岗位的自我创造和增值,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采用抽样问卷调研法,以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独立财经学院)六所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及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 600 份,实际回收问卷 595份,问卷回收率为99.2%。剔除无效问卷 9 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 586份,问卷有效率为 97.7%。本次问卷调查样本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和广泛性。
二、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体系现状分析
1.创业知识教育缺乏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目前,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无论是在设置、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在很多高校还是空白。在调查中(见图1),34.5%的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并未开设创业相关课程,而27.3%的大学生“不清楚,没关注”。同样,在“您所在学校创业课程设置情况如何?”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见图2):超过半数的大学生(356人)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甚至有106名大学生则认为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几乎空白”。这说明目前有些高校并未开设创业知识教育课程,即使开设,课程设置也不够完善,结构单一,覆盖面窄,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
2.创业教育师资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关于“您的学校创业教育师资情况如何?”的调查中(见表1),有39.6%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授课教师“创业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还有31.4%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授课教师“创业知识陈旧和狭窄”。这说明,创业教育师资无法达到创业知识教育所需要的层次,教师在理论或者实践上某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学生创业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缺少创业实战经验,教师们也无法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很难提高学生对创业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3.创业知识教育的获取途径偏重于课堂教学,缺乏实践平台。在“开展创业知识教育方式有哪些”的调查中(见表2),“开设创业选修课和必修课”以及“定期举办讲座”的比例较高,分别占65.9%和50.5%。这反映了高校在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方面,偏重于课堂教授,而创业者和专家的授课比例却很少,仅占33.8%和17.1%,甚至从未有创业实践教学。有些高校虽然采取了讲座的形式,但在传授知识方面更类似于走马观花,再加上缺乏实践教育,使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夯实所学知识,积累创业经验。因此,目前的创业知识教育途径对于打算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4.创业知识教育缺乏权威的教材体系。在创业教育教材的选择上(见图3),目前重庆市部分高校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大都采用“引进且公开出版的教材”(39%)、“自编且公开出版的教材”(25%),但这些教材内容都比较简单,甚至有的是将其他教材的理论东拼西凑,将国外一些零散的案例生硬地拼接在一起,使得教育内容变得肤浅,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甚至有31%的高校只有自编讲义,这样的教材体系显然不利于学生创业知识的提高,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体系构建的建议
1.加强对创业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构建完善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体系。针对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课程数量较少,创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的现状,首先,学校要充分重视创业知识教育,增设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为此,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来开设相关创业课程,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其次,课程的设置应更加细化,创业教育模式与专业教育模式相结合。目前,经管类大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可以系统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创业所需要的包括政策、法规、工商、税务等方面的知识还有待提升。因此,可以考虑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在使大学生完成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能够增加课程的实践性、趣味性,熟悉并掌握相关创业知识。最后,为完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体系,经管类专业还应开设一些与创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使创业者具备一些工程设计、机械电子、材料等方面的知识,避免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的情况。
2.建立完善的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机制。高校要根据创业教育目标,建立一支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首先,选择校内具备渊博理论知识和创新思想观念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创业导师,组织他们深入开展对创业教育的理论学习,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创业组织,创业协会的活动,将其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更好的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其次,聘请具备一定能力和资质的企业家、投资家等创业实践人才进行创业指导。通过邀请他们到课堂中来现身说法,与同学一起分析案例,共同探讨如何学习成功者的创业方法、创业品质以及了解创业知识,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中培育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知识转移;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山东省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系统改革与知识转移研究》(2011GG379)。
【中图分类号】 F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098-6
一、研究背景
(一)选题意义
民办高校发展至今,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一方面充实了我国目前的教育市场,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在运作机制、教育规模、办学格局和管理教学等方面对现有的教育体制做了一定的改革,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冲击和促进。但是,民办高校同样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学校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学质量不够高,教学特色不明显等。在教学及其质量成为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的背景下,探讨民办高校教学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1.知识转移。知识转移概念来自于创新研究领域,美国技术和创新管理学家TeeCe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通过技术的国际转移能够帮助企业积累有价值的知识并促进技术扩散,从而缩小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Jensen和Meekling解释知识转移时认为,知识转移包括存储知识、处理知识的能力和知识输入/输出大脑的途径。Holtham指出知识转移是一种沟通的过程,知识不像商品可以自由传递,学习知识的时候,即知识转移时,必须有重建的行为,而且要具备应有知识,才能完成转移。
本文中的知识转移是指教师头脑中的知识通过讲授、演示等方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并能够进行应用的过程。知识转移包括知识的共享、知识的吸收和知识的应用等阶段。
2.民办高校。在本文中,民办高校是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的简称,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本文中涉及了烟台南山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工学院、山东英才学院、山东协和学院、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山东产业文化学院、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蓬莱校区)9所山东省内的民办院校。
3.经济管理类课程。经济管理是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的高级管理。本文中的经济管理则是指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和财会,而经济管理类课程即指这三个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如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旅游学管理、酒店管理等。
(三)调查研究
1.量表设计及数据收集情况。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不是单因素、单方面引起的,而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参照目前学校教学的实施情况,分别设计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和财会三个专业的“基于知识转移的山东省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系统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的调查 问卷。此次调查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问卷的方式进行,我们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52份,有效问卷515份,其中旅游管理专业有效问卷177份,工商管理专业有效问卷120份,财会专业有效问卷218份。样本学校来自济南、青岛和烟台三地,涉及山东英才学院、山东协和学院、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山东产业文化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工学院、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蓬莱校区)、烟台南山学院、南山集团下属企业等学校和企业,接受问卷调查的学校和企业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学校师生和企业员工的个人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调研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研学校和企业及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学校和企业信息包括学校或企业规模、所属领域、所处发展阶段等,个人信息主要由年龄、性别、工龄、最高学历、职位等构成。第二部分是各专业教学评价问题,选项借鉴了Schuler(1989)累计型、效用型和协助型划分方法,采用5分制记分,均为正向记分。从影响教学的九至十个层面,共计50多个问项。
(表1)填表人所在企业(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2)填表人个人基本情况表
2.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在本研究中,我们把问项共分为教学和学生素质两大类,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别对这两大因素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对影响因素的各部分问项进行的KMO适当性检验结果显示:旅游管理专业KMO值(教学)为0.661、KMO值(学生素质)为0.87,工商管理专业KMO值(教学)为0.663、KMO值(学生素质)为0.708,财会专业KMO值(教学)为0.855、KMO值(学生素质)为0.863。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本次问卷统计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s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值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均适合于因子分析。
采用Cronbach α系数对整份问卷以及各个子部分做信度检验。本研究中各维度影响因素指标Cronbach α最小值为0.659(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因素Cronbach α信度系数),最大值为0.89(财会专业教学因素Cronbach α信度系数),三个专业的信度Cronbach α值都超过0.5。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二、山东省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中因子分析采用的是主成分算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和斜交旋转法(promax),选择荷重大于0.5且其特征值大于1(Eigen values over 1)的因子作为主要解释因子,实现变量的归类。同时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重新对三个专业教学评价指标进行二级分类,构建出包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三级指标的分层递阶的课程教学指标体系。
(一)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本研究对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37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3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10个因素和2个因素,教学因素共解释61.944%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释59.615%的变异。
教学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2个项目组成,反映了专业课的主要构成情况,即本专业的应用知识所占比重情况,因此命名为专业课应用知识比例因子;F2由3个项目组成,与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准备情况相关,因此命名为课程教学准备因子;F3由3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课程教学所用的方法、手段和课程考试改革情况,因此命名为课程教学手段与课程改革因子;F4由2个项目组成,与课程考核方式及平时作业设计相关,因此命名为课程与作业常规考核因子;F5由2个项目组成,涉及到教师工作量及其引起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职业资格测试通过率,反映了教师工作效率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因此命名为教师工作量与工作应用效果因子;F6由2个项目组成,与教师的基本构成情况相关,因此命名为教师基本结构因子;F7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了课程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因此命名为课程教学规划因子;F8由4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了是否利于教学应用,因此命名为教学应用状况因子;F9由1个项目组成,涉及课程教学中作业布置的多少情况,因此命名为课程作业布置频率因子;F10由2个项目组成,涉及教学所使用的教材的质量,以及学生教学班级人数方面,属于教学质量保障的条件,因此命名为教学质量基本保障条件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专业课应用知识比例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7.75),能解释影响教学工作因素的比率最大,F10教学质量基本保障条件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4.85),对影响教学工作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学生素质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10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学生参加各种演讲、讲座、交流会等、学生情况,是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与技能应用因子;F2由3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与学生工作、就业之间关系的基本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就业条件与就业结果因子。
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构建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表3)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对影响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35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3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9个因素和4个因素,教学因素共解释63.524%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释59.898%的变异。
教学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6个项目组成,与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及教学效果评价有直接关系,因此命名为课程与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因子;F2由4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上课之前需要准备的内容,因此命名为课程与实践教学准备因子;F3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了课程教学所采用的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命名为课程教学手段因子;F4由2个项目组成,反映了教师队伍流动性和知识掌握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因此命名为师资与教学质量因子;F5由3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用与考核的情况,因此命名为课程知识应用与常规考核因子;F6由3个项目组成,包括教师职称、年龄结构、学历等,基本反映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因此命名为教师素质结构因子;F7由3个项目组成,反映了教学规划方面的内容,因此命名为教学规划因子;F8反映了期末考试课程改革的内容,因此命名为课程考试改革因子;F9反映了教学所需的教材与设备方面的内容,属于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命名为教学质量保障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课程与实践教学集效果评价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10.753),能解释影响教学工作因素的比率最大,F9教学质量保障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5.319),对影响教学工作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学生素质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学生情况,是所学知识的应用,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应用因子;F2由2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考研情况,是对知识运用的提升,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提升因子;F3由2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与学生工作就业结果之间关系的基本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工作就业条件与就业结果因子;F4由2个项目组成,反映了学生工作就业与所学专业的一致性和工作中所需的计算机水平,因此命名为学生工作专业性与技能因子。
2.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指标体系构建。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构建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
(表4)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三)财会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财会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对影响财会专业教学的38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3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9个因素和3个因素,教学因素共解释68.434%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释66.802%的变异。
教学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4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课程教学规划情况,因此命名为课程教学规划因子;F2由5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了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结果,因此命名为课程与实验教学及结果评价因子;F3由5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了课程教学实施前、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的相关内容,因此命名为课程教学实施因子;F4由3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课程考核相关情况,因此命名为课程改革与课程常规考核因子;F5反映了教学应具备的硬件条件,因此命名为教学硬件因子;F6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关职业资格测试,因此命名为课程考核与知识应用因子;F7由2个项目组成,反映了教师队伍流动性和知识掌握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因此命名为师资与教学质量因子;F8反映了课程实践教学的模式,因此命名为实践教学模式因子;F9反映了一个教学单位适当的人数构成,因此命名为教学单位人数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课程教学规划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12.547),能解释影响教学工作因素的比率最大,F9教学单位人数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4.342),对影响教学工作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学生素质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学生情况,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应用因子; F2由6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与学生工作就业之间关系的基本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工作就业条件与工作效果因子;F3由2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学生科研、计算机操作等知识运用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高低情况,是知识的提升,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提升因子。
2.财会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指标体系构建。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构建出财会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5所示。
(表5)财会专业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以上指标体系是基于样本学校和企业教学实施的基础所建立,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部分。定量指标部分比较容易把握,指定特定部门定期进行收集相关数据即可保证及时性和准确性。定性的指标相对棘手一点,因为具有主观的评价尺度多、不容易把握统一标准的特点。定性指标的设置要尽量做到合理和有效,评价方法要科学、简单、易操作,评价过程要严肃、认真,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对被测评人不能带有任何个人的偏见和好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评价过程和结果要公开,每一项评价指标都要详细说明,做到评价有据。要把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学生和学校,在评价反馈的沟通过程中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和解决途径,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知识转移的目的。
三、山东省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一)山东省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三个专业教学因子排序比较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因子分别为专业课应用知识比例因子、课程教学准备因子、课程教学手段与课程改革因子、课程与作业常规考核因子、教师工作量与工作应用效果因子、教师基本结构因子、课程教学规划因子、教学应用状况因子、课程作业布置频率因子、教学质量基本保障条件因子。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因子分别为课程与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因子、课程与实践教学准备因子、课程教学手段因子、师资与教学质量因子、课程知识应用与常规考核因子、教师素质结构因子、教学规划因子、课程考试改革因子、教学质量保障因子。财会专业教学因子分别为课程教学规划因子、课程与实验教学及结果评价因子、课程教学实施因子、课程改革与课程常规考核因子、教学硬件因子、课程考核与知识应用因子、师资与教学质量因子、实践教学模式因子、教学单位人数因子。
(二)三个专业教学因子中相同或相似因子的比较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第一个因子专业课应用知识比例因子和教学应用状况因子,与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第五个因子课程知识应用与常规考核因子和财会专业第六个因子课程考核与知识应用因子相近,但从整个指标体系所处位置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最为注重课程知识的应用。旅游管理专业中课程教学准备因子和课程教学手段与课程改革因子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也存在,并且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和第八位,但财会专业没有这一指标,仅课程教学手段与课程改革因子与财会专业课程改革与课程常规考核因子相近,这两个因子在三个专业教学中排位较靠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工作量与工作应用效果因子,是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工商管理专业第一个因子课程与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因子和财会专业第二个因子课程与实验教学及结果评价因子所表达的含义基本一致,但工商和财会还重视实践课程的教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基本结构因子与工商管理教师素质结构因子相类似,同是对教师素质的重视。课程教学规划因子也是三个专业教学的注重方面。旅游管理专业中教学质量基本保障条件因子与工商管理专业和财会专业中的教学质量保障因子、师资与教学质量因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教学应关注的重要内容。
(三)三个专业教学因子中不同的因子比较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因子中课程与作业常规考核因子、课程作业布置频率因子和财会专业教学因子中课程教学实施因子、教学硬件因子、实践教学模式因子、教学单位人数因子不是三个专业共同拥有的指标,这些指标的不同是与专业特色有着密切的关系,旅游管理专业和财会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两者对实践的表现又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如旅游管理专业通过作业的形式练习,财会专业则通过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并配合教学设施设备来进行。而工商管理专业则与其他专业的指标都较接近,无差异性较大的指标,这也间接说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缺乏明显的特色。
(四)山东省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三个专业学生素质因子排序比较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因子分别为学生知识与技能应用因子和学生就业条件与就业结果因子。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因子分别为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学生知识提升因子、学生工作就业条件与就业结果因子、学生工作专业性与技能因子。财会专业学生素质因子分别为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学生工作就业条件与工作效果因子、学生知识提升因子。在以上因子中,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和学生就业条件与就业结果因子是三个专业一致体现的,是学生知识转移和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此外,工商管理专业和财会专业还十分重视学生知识的提升。这些因子是我们教师教学实施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梁镇,李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创新成长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166-171.
[2]梁镇. 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评价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5).
[3]梁镇,陈立文,丁雷. 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Zhao Jing. Design of Reusable User-Oriented Onlin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C].Proceedings of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Part Ⅳ),2012,6:765-768.
[5]Wang parative Study on Onlin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C].Proceedings of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T in Medicine & Education(ITME2009),2009,8:190-194.
[6]Chaczko, Zenon.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based on data driven evaluation methods[C].7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d 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ITHET,2006:931-946.
[7]刘艳彬,周耀烈. 大学本科教师课堂教学评估指标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5):40-43.
[8]钱雪亚,钱晓倩. 教学质量评估的标志设计和有效性检验[J].统计研究,2003,(2):51- 53.
[9]万海桦.国内外教学质量评估的实践与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4):148- 150.
[10]波.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维度结构及测量[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69:111-115.
[11]孟少英,孙诚,田志宏. 构建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4,(3):9-10.
[12]侯彦利.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财经类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3:138-141.
[13]王忠君.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0,(3)3:33-35.
[14]李静,孙昌盛. 美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96-98.
【关键词】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社会实践,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一、研究意义及步骤
由于生源减少,民办院校的处境艰难,一方面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进入对峙阶段,另一方面民办院校之间竞争也异常激烈。因为公办院校有历史沉淀,学术氛围浓厚,科研与品牌效应都比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具有较大优势。在此环境下民办院校应走出自己的特色,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应用”的核心就是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进而提高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相应素质。在此背景下探讨民办高校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课题组对山东省三地九所实力比较雄厚的民办高校和开展实地调研和发放问卷,接受调研者包括烟台南山学院、山东协和学院、山东英才学院、山东现代职业学院、青岛黄海学院、青岛工学院、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原山东产业文化学院、济南大学泉城学院(蓬莱校区)、南山集团下属企业等。我们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472份,具体情况见表1。
二、山东省民办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中因子分析采用的是主成分算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和斜交旋(promax),选择荷重大于0.5且其特征值大于1(Eigen values over 1)的因子作为主要解释因子,实现变量的归类。同时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重新对三个专业社会实践生评价指标进行二级分类,构建出包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以及三级指标的分层递阶的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指标体系。
对影响因素的各部分问项进行的KMO适当性检验结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KMO值(社会实践)为0.802、KMO值(学生素质)为0.868,财会管理专业KMO值(社会实践)为0.908、KMO值(学生素质)为0.827,旅游专业KMO值(社会实践)为0.738、KMO值(学生素质)为0.791。Bartlett’s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值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均适合于因子分析。具体数据见表2。
注:根据通常的惯例,α≥0.5为可靠。
1、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本研究对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的47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2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7个因子和3个因子,教学因素共解释76.232%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68.089%的变异, 在本研究中,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别对这两大类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 α系数对整份问卷以及各个子部分做信度检验。在本研究中,各维度影响因素指标Cronbachα最小值0.565,最大值为0.968,而且量表总体Cronbachα值也分别达到0.967、0.866,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17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了学生毕业论文和学生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毕业论文和学生实践因子;F2由10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学生的专业实践和非专业实践比例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比例因子;F3由11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教师专业实践与非专业实践的比例情况、以及教师实践结果,因此命名为教师实践比例与实践成果因子;F4由5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的是学生实践结果对学生以后发展的影响,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成果因子;F5由1个项目组成,涉及到教师实践时间长短情况,因此命名为教师实践程度因子;F6由1个项目组成,论文答辩过程学校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命名为论文答辩过程学校控制的有效性因子;F7由1个项目组成,学生的产学研实习基地数比例,因此命名为学生的产学研实习基地数比例因子。 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学生毕业论文与学生实践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5.94),能解释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比率最大,F7学生的产学研实习基地数比例的方差贡献率最小(4.695),对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酒店业务能力等,是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应用因子;F2由3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自主创业、学生实践创新成果、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转化能力,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创新因子;F3由5个项目构成, 基本反映了学生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专业兴趣高低、学生专业学习动机、学生工资待遇水平、学生自信心表现、学生专业认可度,因此命名为学生非智力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学生知识应用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3.474),能解释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比率最大,F3学生非智力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22.148),对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2)旅游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3所示。
接上表
2. 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对影响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的47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2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7个因素和3个因素,教学因素共解释72.49%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释73.073%的变异。在本研究中,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别对这两大类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α系数对整份问卷以及各个子部分做信度检验。在本研究中,各维度影响因素指标Cronbachα最小值为0.61,最大值为0.934,而且量表总体Cronbach α值也分别达到0.951、0.919,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13个项目组成,与学生毕业论文和教师非专业实践有直接关系,因此命名为教师课余实践和学生毕业论文因子;F2由8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学生各种实践的影响,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水平因子;F3由4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教师与学生专业性实践,因此命名为师生专业实践因子;F4由4个项目组成,反映了教师实践时间长短和学生在论文写作中与导师见面次数,因此命名为师生实践程度因子;F5由4个项目组成,主要包括学生实践总结报告质量影响度、学生实践中爱岗敬业度、教师产研结合成果、教师挂职总结报告质量,基本反映了教师与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情况,因此命名为师生实践成果因子;F6由6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的课余非专业性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非专业实践因子;F7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教师对学生实践评价影响、学生实践单位评价重要性、教师的实践单位评价影响度等,主要反映了实践评价方面的内容,因此命名为师生实践评价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教师课余实践与学生论文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0.69),能解释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比率最大,F7师生实践评价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4.695),对影响社会实践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素质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创新成果比例、学生理论、实践知识转化能力、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学生工资待遇水平,是所学知识的提升与创新,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创新因子;F2由4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的专业学习动机、学生专业认可、学生专业兴趣,主要反映的是学生非智力方面,即精神方面的因素,因此命名为学生非智力因子;F3由2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应用,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应用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30.929),能解释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比率最大,F3学生知识应用因子方差贡献率最小(13.757),对影响学生素质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2)工商管理专业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
3. 财会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因子分析及指标体系构建
(1)财会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对影响财会专业社会实践的45个问项和学生素质的11个问项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分别归为6个因素和3个因素,教学因素共解释71.09%的变异,学生素质因素共解释70.623%的变异。在本研究中,利用SPSS16.0软件包分别对这两大类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效度、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 α系数对整份问卷以及各个子部分做信度检验。在本研究中,各维度影响因素指标Cronbach α最小值为0.77,最大值为0.965,而且量表总体Cronbach α值也分别达到0.971、0.876。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财会专业社会实践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14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毕业论文和师生专业性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师生专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因子;F2由14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了科技、文化“下乡”学生实践数比率、支农支边学生实践数比率、支边支农实践教师比率等非专业性实践情况,因此命名为师生课余实践因子;F3由4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了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实习相关度、学生对答辩前准备程度、学生对论文答辩后整理情况等相关内容,因此命名学生毕业论文因子;F4由3个项目组成,基本反映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相关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德-体-技因子;F5由3个项目组成,反映了学生毕业实习时间、教师产研结合成果影响度、学生实践主动性程度的实践时间和成果,因此命名为实践程度因子;F6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实践评价情况,因此命名为学生实践成果因子。从方差最大贡献率来看F1师生专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大(23.24),能解释影响社会实践工作因素的比率最大,F6学生实践成果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小(5.457),对影响社会实践工作因素的解释能力最弱。
财会专业学生素质因素结果分析与命名:F1由5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学生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包括学生专业学习动机、学生专业兴趣爱好、学生自信心表现、学生专业认可程度等,是学生的精神状态,因此命名为学生非能力因素因子; F2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反映了学生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职业道德素质高低、学生会计业务能力高低等,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因子;F3由3个项目组成,主要涉及学生自主创业比例、学生创新成果比例、学生毕业后工资待遇情况,是知识转化运用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高低情况,是知识的提升,因此命名为学生知识创新因子。
(2)财会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学生素质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以上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出财会管理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5所示。
三、三个专业社会实践与学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3.1 三个专业社会实践因素因子比较分析
毕业论文在三个专业中的社会实践因素的方差贡献率最大。说明毕业论文对社会实践因素的影响最大。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重要指标。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就所学专业领域某一现象或理论简介或某一理论成果而所的文章。学校应该严抓学生论文,从选题、开题、中期考核、以及论文答辩都要严格控制,避免出现“论文不重要,不能因为论文答辩不过耽误学生毕业”这种宽进宽出的错误思想,应该树立论文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论文不合格大学学习就不合格的思想。严格把控论文应从以下方面做起:(1)提高全体教师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2)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3)制定规范的论文开题、答辩制度三专业因子分析中,相同因素还包括实践成果与实践程度因子以及专业实践与课余实践因子。
财会专业有与学生道德相关的因子,这与专业特点有关。会计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等。这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应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
3.2 三个专业学生素质因素因子比较分析
学生素质因素三因子命名相同包括: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学生知识创新因子、学生非智力因素。三因子涵盖学生素质的70%多的信息。
三因子在三专业中顺序不同,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对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23.474%,在三专业中最大;学生知识应用因子对工商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13.757%,在三专业中最小;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对工商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30.929%,在三专业中最大;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对财会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22.138%,在三专业中最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因子对财会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25.36%,在三专业中最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因子对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22.148%,在三专业中最小。
以上差别是由各专业的特点所决定的。财会专业学科特点略微偏理科,财会专业的主要特点是定量、精确、细致、微观,同时有比较枯燥和单调,所以对学生的兴趣要求较高,因此学生非智力因素因子对财会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在三专业中最大;工商管理专业比较宽泛,需要多方面的掌握知识,知识专业性不强,因此学生思维活跃,思维发散,因此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因子对工商专业学生素质方差贡献率最大;旅游管理专业侧重于人的因素,突出实践的专业特色,因此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学生酒店业务能力影响因素最大。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一种实力派办学机构,在教学界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探索适用于民办高校的教育科研指标体系,推动其教育科研工作的进步,对其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梁镇,李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创新成长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7):166-171.
[2]梁镇.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评价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5);
[3]梁镇,陈立文,丁雷等.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成长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杨颖.浅析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年9月.
[5]贾斌.目前高校社会实践现状引发的思考[J].职业教育, 2010( 1) :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