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材料档案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卫生材料低值耗材概述
所谓卫生材料低值耗材是指在医学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的卫生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在不断进步,材料在不断更新,这就为低值材料的发展增添了活力。近来,医用低值耗材的需求量以及用量都不断增大,但是对于医用低值耗材质量的管理始终不能懈怠,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医院耗材管理工作的重心所在。可见,在对卫生材料低值耗材的质量进行管理时,最重要的是要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以实现对其质量的良好管理。
2电子档案管理特点
2.1电子文件的分类以及编目提高 对于电子文件来说,具有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记录的优点,而且可以编制合理的检索工具,以达到更高效地对信息进行查询的目的。用户如果要查找一个文件,只需要给出文件的分类号或者是主题词,就可以找出与给出的条件相对应的文件,并且找到上下级行文和相关附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削减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极大减少了其劳动强度。
2.2具有先进的电子文件保管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文件形成部门的配合,最终将电子文件送给档案部门处理,由他们转换文件的格式,保证格式的统一性和通用性。经过上述处理,即使计算机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发生了变化,也不会影响之前所存储的文件的读取,这就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更方便大家使用。
2.3电子档案查询更方便 只要利用者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自己进行注册并且登记,加入电子文件使用者的行列,成为电子档案馆的会员。这样,符合条件的利用者就可以进行远程登录,而且需要向电子文件中心提交申请,获得他们的许可之后,对电子档案的信息进行合理利用。
3运用HIS系统来管理卫生材料低值耗材的电子档案
3.1供应商资质的管理 ①之前的纸质的与卫生材料的低值耗材有关的文件已经通过了经管办和医保办的审核,现在已经将其全部整理成为了电子字典,并且收录进入HIS系统。对于字典库来说,必然具备较好的统一性,这就可以避免出现信息纠纷。在进行电子字典整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的重命名或者是供应商的资质已经过期,就要对其进行纠正[1-3]。②如果需要对供应商的资质扫描件进行检查,那么就可以将其快速调出,这就大大减少了工作量,节约了人力与物力。
3.2卫生低值耗材的存放的管理 对于医用的卫生材料必须对其进行集中管理,为此,我院在各科室分别建立了有关医用卫生材料的基数库房,并且对其使用量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并以此作为用量的参考基准,做到"基数量"备货。这样,就需要通过专门的库管员来管理卫生材料的验收与配货。
3.3采购流程的管理 如果某一科室需要领取低值耗材,那么就要实现预算需要的卫生材料在HIS系统上进行请领。HIS系统自动生成采购单,然后由采购员联系供应商进行订货。在接收到货物时,库管员要负责医用耗材的验收工作,并且将所收货物的有效期以及生产批号填入HIS系统中。就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这样医生就不用找供应商要货,可以有效减少商业贿赂问题的发生。通过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对医用耗材进行妥善管理,而且可以对医用耗材进行统计并且对其数据进行分析。
3.4领用流程的管理 医院各科室所需各类物品全部建立电子档案,保证帐物相符。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收货时,根据计划逐项核对、验收;同时查看外包装和效期。一次性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类放置 ,将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间分成几大区域,以一次性无菌物品英文首写字母按顺序进行整理归档,如引流管区(D区),手套区(G区),缝线区(S区)等。
3.5财务信息的管理 每月由采购员从HIS系统汇总打印应付款明细,由财务处与供应商办理交接费用的相关事宜。由于HIS系统的存在,就使得各科室和设备处之间存在数据共享的关系。基于这种先进的财务信息管理模式,可以使医院管理者全面掌握财务数据的相关信息,保证其真实性。
4结论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这就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实现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向着电子档案管理的转变。为此,需要对两种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找取其共性与不同之处,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同时要寻找现代化设备来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种银保,赵玛丽,李楠.医用耗材应用现状及其规范管理[J].医疗器械管理杂志,2013(06).
伴随着业务工作和干部队伍管理前行的节拍,我局的档案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几年来,我局在市档案局的领导与帮助下,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主动加强与市档案局的业务联系,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省档案管理工作条例》,按照《国家安全机关档案管理暂行办法》、《机关档案管理考评办法(试行)》的要求,切实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
档案管理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市档案局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年我局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综合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专兼职档案员为成员的档案目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年我局又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综合办公室主任为副组长、档案专兼职员为成员的档案鉴定和销毁领导小组。档案目标管理领导小组每年至少两次检查考核档案工作,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几年来,我局始终坚持将档案管理工作列入科室目标进行考核,每年年底,局目标考核组都要对档案工作一并进行检查考核。同时,我局还建立健全了以档案室为中心的机关档案管理网络,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人事档案全部实行了集中统一管理,其中人事档案和会计资料都实行了分库管理。我局的档案管理从基础管理到档案业务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始终得到了市档案局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多次派人来我局进行了实地检查与指导。
在档案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对档案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我局配备档案专职人员1名,兼职档案人员1名,专职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文凭。我局多次派档案员参加市档案局组织的各类培训,专职人事档案员参加过国家安全厅保密办组织的培训。今年8月份,我局又派办公室副主任和档案员参加了国家安全厅举办的文档一体化和电子政务培训,并学习考察了兄弟局站档案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我局档案人员队伍稳定,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业务上经常与市档案局进行请示与联系,努力加强档案业务学习、研究与交流,常年订阅《中国档案报》和《档案与社会》等杂志。
在加强档案队伍建设的同时,我局还制定了一整套档案工作制度,制定下发了《市国家安全局档案管理保管期限规定》和《市国家安全局各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同时,局机关全面细致地建立了档案归档制度、档案工作制度、档案管理人员职责、档案员岗位责任制、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职责、档案保密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等制度,在省国家安全厅档案管理验收中,制度建设一项得了满分,受到了厅、市档案验收组的一致好评。
按照档案设施、设备管理的要求,我局实行办公、阅览、库房三室分开,配备了“八防”设备和物品,制定了相应措施。库房管理科学、整洁,装具充足适用。照相机、收录机、吸尘器、温湿度记录仪、微机、打印机、复印机、加湿器、空调等硬件设备齐全。在软件使用上,我局按照国家安全部的要求,实行档案的微机化管理。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又应用了机关办公自动化软件相配套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实现了与公文处理系统文件的及时归档管理3COME文档频道。
【关键词】审计;档案管理;归档
档案是各项工作的原始记录,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档案是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工作各项日常业务,每天都离不开档案,做不好档案工作,我们的审计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无法开展。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要有扎实的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尤其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档案的技能。下面结合我局档案工作实际,就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谈点个人看法。
一、切实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都不否认。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重视档案工作的单位比例并不高。很多单位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态度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种态度不是真正重视档案的态度,档案工作不可能真正做好。我们石河子市审计局以前也有这种现象,日常工作中档案收集不全,整理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利用档案时,常常是东翻西找,浪费很多时间,也不一定能找到,有时是影响工作效率,有时甚至使工作难以开展。近几年来,我局档案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主要表面在两个方面:一是档案工作由局长直接分管,纳入领导班子议事日程,各位领导都能率先垂范,带头做好文件材料归档工作,手头不积压文件材料,凡属归档范围内的文件材料都能及时、齐全、完整地移交档案室。二是档案工作纳入了各科室的工作流程,平时每项工作结束后,总有人及时收集文件材料,然后按规范要求及时整理,最后经档案室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将档案移交档案室。可以说大家都养成了做好档案工作的好习惯。我局档案工作之所以出现这种好势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领导真正重视档案,我局领导班子一致认为:档案工作对我局工作来说既是基础,又是保障,档案工作做不好,审计业务就很难开展,也会使审计工作出现严重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我局领导班子下决心一定要把档案工作做好。
二、健全管理制度,细化岗位职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好档案工作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切实可行的档案工作制度。据了解,各单位都制定过一些档案管理制度,但一般都不能很好地落实,因为这些制度大多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而草率制定的,有的还是抄袭别人的。一项制度能否很好落实,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制度的制定者是否打算很好地落实,二是制度本身制定得是否合理合法。我局先是认识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的重要性,制定档案工作制度是为了做好我局档案工作,不是为应付检查或装饰门面,所以,我们制定档案工作制度之前向档案局进行了一番咨询,并结合单位实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档案工作制度。其中有《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档案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移交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阅览制度》和《文书材料立卷、归档制度》等,应该说,这些制度都是合理合法的,制度建立从根本上保证审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为确保制度落实,我们还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建立了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对档案岗位职责进一步细化,责任落实到每个业务人员身上。二是健全和完善了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和技术规范,细化档案工作环节和步骤,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特别对文件和电子档案,确保档案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特别是对审计业务档案,我们统一了管理标准。档案管理标准化包括:档案整理标准、统计标准、服务标准、各项技术标准,文书、审计档案,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完善环节内容把好统一标准关。审计档案做到封面内容、纸张规格和装订顺序统一,提升了审计档案的装订质量。
三、更新管理设备,提高管理质量和效果
做好档案工作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没有比较先进的管理设备档案工作是不可能做好的。由于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所以我局真正是舍得投入。在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为档案工作调整出一间办公室,为档案室配备了专用计算机、打印机、档案管理软件,移动硬盘、光盘刻录机、扫描仪、文件柜、碎纸机、装订机等设备,档案室办公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配备了防盗、防火、防渍、防有害生物的必要设施。所有这些为我局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局以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充分利用师市档案局提供的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网络,随时可以查阅审计档案资料,全局档案实现了数据信息共享,有效地服务了审计人员,提高了审计效率。局档案员对每人录入的审计档案可以随时检查,发现问题,马上指出,杜绝了录错、漏录现象。计算机应用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的管理提供便利,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搭建专门的档案管理平台,不但可以有效地实现档案的动态管理,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及物力。保证审计档案健康发展,提供快捷有效的作用。 (下转第66页)(上接第64页)
四、强化学习,提高业务人员水平
档案工作是项专业性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很多。专兼职档案人员必须不断地参加学习和培训,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档案工作。近几年,我局每年都安排局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培训;参加兵团审计局优秀审计项目档案评审,加强单位之间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特别是2015年1月,我局专门邀请师市档案局专家对全体业务人员使用南大之星档案管理软件进行了为期2天的现场培训,档案局的同志细致讲解、耐心答疑,我局审计人员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基本掌握了南大之星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
另外,我局还利用每年的审计业务培训组织全体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审计法》《档案法》以及《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提高审计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奠定基础。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做好审计档案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意义,查找不足,积极推进。坚持“谁审计谁立卷、谁办理谁立卷,案结卷成”的原则,体现“审计程序的合规性、审计定性的准确性、证据要素的可靠性、归档文件的完整性”特点。
五、强化监督考核,促人人参与管理
我局出台了《师市审计局审计项目量化考核办法(试行)》,把档案质量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加大跟踪检查指导力度。定期对审计业务档案整理情况进行考核,年终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科室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激励审计人员加强审计档案整理工作。同时,结合自治区、兵团审计系统优秀审计项目评选,采取互查互评、观摩交流等方式,从项目立项、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报告以及装订要求进行质量评审,评审结果纳入科室年度工作考核,在全局形成了人人关注档案工作、个重视档案质量的良好氛围。
1新时期*(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格局的显著变化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进程的不断深化,企业发展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煤炭资源整合和实施煤炭企业大集团战略指示精神,*煤业(集团)公司依靠煤炭资源优势,引进国内外资本和战略合作伙伴。*四矿以改扩建为主要项目与泰国万浦集团合资成立*中泰矿业有限公司;与美国新能源投资公司签定战略合作意向书和2×135MW综合利用热电项目意向书;出资参股了豫鹤同力水泥有限公司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工程项目、*兴鹤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MW火电厂项目。围绕做强做大煤炭主业,加强外部煤炭资源整合。与香港富拉尔等四家公司合资成立“河南华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设*煤电十一矿;整合了*市*乡振兴煤矿、*煤矿、*井等。这些工作,对公司矿井接替及煤炭主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的资产结构也逐渐形成了多元化格局。
2企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对档案工作产生的影响
2.1煤炭资源整合,需要对资源整合矿井进行探矿权、采矿权的变更,需要进行矿区勘查和矿井的扩能技改。这就必然形成大量的地质勘测资料和煤炭基本建设资料,如何管理好这些档案资料,是我们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课题。
2.2引进外资及对外投资合作建设新项目,企业的资产结构逐渐形成了多元化格局。企业资产结构的多元化格局,带来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多元化。企业档案工作内容、档案管理体系均发生了新的变化。档案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成为目前档案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面对新形势,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关注和重点解决。
2.2.1煤炭资源整合后矿井的档案管理问题
由于煤炭资源整合的需要,*集团要向新整合矿井委派大批矿井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整合矿井办理探矿权、采矿权变更手续,对矿井进行改扩建。由于煤炭地下作业的特殊性以及五大自然灾害隐患(瓦斯、煤尘、顶板、水、火),决定了煤炭档案对煤炭生产安全有着特别的重要性。所以,整合矿井档案管理工作应当做在其他工作的前面,即从双方开始签定合作协议之日起,就应指定专门领导负责此项工作,设立档案室,配备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这样,才能保证资料的齐全完整,科学规范,为今后矿井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打好基础,为矿井投产后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2.2.2外国投资企业、出资参股企业的档案管理问题
实行“四个统一”。县物价局本着档案内容符合行业管理规定、档案格式符合档案部门要求的原则,建立式《收费许可证》办证档案。
一、统一格式。按照县档案局档案创省一级的要求,统一业务档案封面格式、卷内目录格式。并用规范的牛皮纸打印档案封面。
二、统一内容。卷宗封面内容统一由年度、单位名称、收费项目、许可证号码、承办人姓名、办证日期、保管期限、案卷号八项内容组成;卷内内容统一由办证文件依据、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证书或身份证、其他补充资料(含执业资质)、申请表、《收费许可证》正、副本复印件六项内容组成。
三、统一程序。审批发证程序分四个阶段:第一初审,由经办人对申领单位填写的《收费许可证》申请表和提供的文件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初审登记;第二复审,由收费股负责人对经办人移交的初审文件材料是否准确齐备、初审意见是否正确进行复审,并签名;第三审核签发,由分管局长对移送的通过复审的文件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进行签发,并加盖物价局公章;第四印制发证。
四、统一编号。对办理远价费证类的《收费许可证》将严格按照省物价局规定的编号方法统一编号;对医疗机构统一编号办理远价费备证类《收费许可证》;对短期培训的机构或单位统一编号办理临时《收费许可证》。
实行“四个标准化”。县物价局为达到发放的《收费许可证》既有严肃性、权威性又美观大方的目的,实行了“四个标准化”运作。
一、标准化的收费文件为依据。申领单位必须提供合法有效的收费文件依据,或是国家法律法规,或是国务院、省政府文件,或是省物价部门下发的文件,或是省授权市、县物价部门印发的文件。除此之外,任何材料不得作为办证的文件依据。
二、标准化的证件为办证要件。申领单位必须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资格证书和权威机构批准的执业资质证。
三、标准化的表格填写。申领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制的《收费许可证申请表》表列的内容逐项填写,不能漏填,不得缺项,并在指定位置加盖申请单位公章,报业务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上报我局,我局经过初审、复审及全面审核后签发办证。
1、转变档案观念,超前管理
长期以来、我们对档案内容和工作范围的理解偏于狭窄。思想不够开阔,工作不能创新。对于各级各类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管理的意识、没有很好地和有关部门主动联系。没有将档案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之中。导致业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长期以来各自为政、档案资料积累残缺不全,给档案的整理归档带来了困难。所以我们要意识到档案要逐步转变观念,意识到档案工作的长期性,对化工装置档案进行超前管理。装置工程由施工单位再分包给几个小的施工单位,这样工程形成的文件材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涉及部门和人员多。经历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加之施工人员组成复杂,往往造成工程任务一完成。临时机构解散,而档案材料也随之消失。为了保证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完整,要改变过去等人将档案送上门的做法。档案管理人员首先了解工程建设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工作流程及分阶段的工作安排,掌握了每一阶段工作中需要形成哪些档案资料,对每种资料的内容、数量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去拓宽资料的收集渠道。
2、齐抓共管,密切联合,建立集中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遵照统一领导、统一制度,分级管理的原则,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总工程师主管档案情报工作,成立档案情报室、设立专职档案员,在各业务部门及二级单位指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或专职档案员,形成了全单位的档案管理网络。同时,完善制度建设,修订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层层把关。无论是在工程各阶段还是单位内的各个部门、都能从组织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
3、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工程档案具有“一次性”和不可回复性的特点,客观上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工程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比一般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全面。不仅要懂文书档案,还要懂科技档案,懂与化工装置工程相关的一些专业类别档案,了解不同类别的档案的分类整理。因此,要对各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使他们了解化工装置工程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文件类型的和归档范围。了解文件的起草、书写要求和制成材料的规范化。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保障。
4、通过开发利用档案信息,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提出如下意见,农业部、国家档案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0〕12号)以下简称《意见》现转发给你并结合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以下简称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管理工作实际。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规范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整理工作.统一标准。
主要集中在各区县(自治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行政村(社区)各地要按照不同档案门类进行准确区分,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文件材料。对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业务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材料,应当纳入专门档案管理;对各种会议材料、计划总结、统计汇总等档案材料,应当纳入文书档案管理;对电子声像类档案材料,应当纳入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管理。
一)文书档案类文件材料
包括机构成立、意见、方案、指导性通知、计划、总结、简报、会议记录、规划、报告、检查记录、统计汇总等文件材料。1.归档范围。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分为永久和定期,2.保管期限。按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要求。定期一般分为30年和10年。
以“件”为单位,3.整理要求。各区县(自治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整理这部分文件材料时应纳入机关文书档案统一整理归档。按照《市机关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渝档发〔〕34号)进行整理。
按《市村级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各行政村(社区)整理这部分文件材料时。统一纳入村级文书档案的经济发展类”按照《市文书立卷与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或《市机关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要求,以“卷”或“件”为单位进行整理。
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专门档案类文件材料
1.归档范围。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材料包括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入户核实(汇总)表、国土“二调”面积核实表、田(土)面积丈量记录表、现场勘界确认材料、承包土地空间位置图、农户委托书、承包土地确认面积公示表、农户签字确认的承包地块及面积分摊表、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登记表、新证领取表、原证注销登记表、公告材料;土地承包情况汇总清册、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台账;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人员花名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讨论形成的承包面积确认落实方案、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会议记录;补充完善的土地承包(流转)合同、依法调整承包土地方案、注销(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申请、登记材料;其他方式承包申请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申请、登记等材料;其他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专门档案材料。
2.保管期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永久保管。
此次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结束后,3.整理要求。各区县(自治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形成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作为自身全宗内一种专门档案保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一式二份。必须移交区县国家综合档案馆保存一份,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用作日常登记管理留存一份。
应以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独立全宗单位,乡镇(街道)级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集中统一整理,参照《市机关归档文件整理实施细则》渝档发〔〕34号)要求,以“件”为单位进行整理。一般以每户形成的且能按户分开的所有文件材料作一件,用线或不锈钢钉装订,同一全宗内以行政村(社区)顺序依次排列,同一行政村(社区)中按村民小组顺序依次排列并从1开始编制顺序号,加盖归档章、编制归档文件目录,装入文书档案盒保管。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形成及整理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时,可根据需要一式数套。
村(社区)级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专门档案参照上述方法整理。
三)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类文件材料
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中形成的电子、声像档案的归档整理按照国家和市相关要求执行。其中电子档案按照《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细则》执行;照片档案按照《市照片档案收集整理实施细则》渝档发〔〕36号)执行;声像档案按照《市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声像档案管理的通知》渝档发〔2010〕43号)执行。
请按《意见》要求,原缺失二轮承包方案、合同、申请书、台账等补充完善材料。分类归档。
二、做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档案移交和利用工作,强化服务。
要按照农业部、国家档案局《意见》要求,各区县(自治县)农业、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对本辖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充分抓住本次开展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有利时机,认真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全面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
关键词:案卷质量;档案工作;档案材料
一、影响档案案卷质量的因素
由于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虽然从宇宙整体来说,物质是不灭的,但对于具体的物质材料来说,是会变化乃至消亡的,因此,档案制成材料的老化、褪变,最终损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如果档案文件上有价值的历史痕迹褪变了,那么档案的历史性和真实性以及它的凭证作用也就不存在了。
1.书写材料对档案的影响。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载体本身不好,如纸张、胶片、磁带、录像带等质量问题。档案被记录在载体上就会造成先天不足,书写不符合要求,没有按有关规定,禁止用圆珠笔、彩色笔书写文件的指示,而是随意用笔。我们在一些档案中发现,部分早期的文件用纸质量较差,又脆又薄,有些纸张已经发黄、字迹模糊不清,不利于档案的长久保存,严重影响档案的寿命和利用效果。
2.归档文件材料内容对档案的影响。文件材料质量的优劣,决定档案使用价值的高低。如果文件材料在归档时发现已形成的文件记录不清,随意涂改,审批手续不全,内容不准确,收集档案材料不符合归档质量要求,这样不利于档案内容质量的提高。档案内容的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科研、管理、生产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保存的档案内容不完整,不准确,提供利用就会造成损失。如一些单位的文件已经修改,有的材料已经修改,归档的材料却没有标注,利用中就会造成损失,这种档案的保存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也失去了保存的意义。
3.立卷工作对档案的影响。衡量一个单位档案案卷质量的主要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档案收集是否齐全和完整;另一个是档案整理是否科学,即是保持了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有的档案员怕麻烦,该收的档案没有收齐;在收齐的档案材料中,甚至有请示和批复不放在一起,而是请示放在这一卷中,批复又放在另一卷中,文件之间缺乏联系,致使有的文件无法查到或者找起来很困难。因此,必须首先将文件收集齐全,然后遵循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按照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整理立卷。其次,案卷标题概括是否准确,金属物是否完全取掉,案卷装订是否牢固美观,卷内排列顺序是否合理,是否编制页号,卷内目录、备考表是否填写清楚,立卷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案卷质量。
4.材料形成者档案意识的高低对档案的影响。由于档案工作和各方面的关系,有些人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没有意识到通过我们自己的劳动正在为企业创造宝贵的档案财富,造福后代。今天的文件,将会是明天的档案。文件材料的形成者的档案意识不强,影响了档案收集齐全完整,当然也就直接影响了档案的案卷质量。
5.档案人员的素质对档案的影响。档案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其素质的高低密切相关。档案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事业心不强,不了解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不了解文件起草、传阅等过程产生的效果,是很难提高档案案卷质量的,也不可能做好主动服务工作。
二、提高档案案卷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1.要超前控制管理。提高档案案卷质量必须要实行超前控制管理,即把档案业务的指导、监督检查、协助工作,在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整理、和立卷进行控制管理,做到超前部署,提前指导,保证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
2.抓好归档的每个环节的管理。一是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召集档案管理人员和形成部门、专、兼职档案员学习有关条款,学习应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保管期限,布置归档的时间和内容,提出应归档文件的要求,使大家对档案工作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做好业务指导。保证案卷质量,要从源头即文件质量抓起,一个案卷由若干个文件组成,文件质量直接影响案卷质量。文件内容是否真实全面,数据是否准确一致,是关系到档案历史真实的问题。因此必须文件形成过程的作用,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档案归档范围、分类立卷、编号等,做好业务指导工作。
三是做好档案材料移交档案部门的质量把关工作。各单位移交档案材料时,首先检查文件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有无破损、残缺,如发现破损、残缺应及时补救。及时纠正不符合要求或错漏之处,填写移交目录、办理移交手续。
四是各项工作与档案工作实行同步管理。文件材料形成部门与档案工作即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从而保证文件的内容齐全、完整、和系统。
3.增强全员档案意识。强化全员档案意识,包括文件制作者的档案意识,机关人员、科技人员的档案意识,各层次领导的档案意识及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部门的事,也是每个管理人员及科技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职责。有关人员要认真学习《档案法》和有关政策、规定,增强档案意识,在收集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着重进行业务指导,把有的部门不愿移交的文件材料收齐,从而形成人人关心档案内在质量,个个保证文件材料制作质量的优良作风。
关键词:人事档案 整理 管理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源。这项工作是组织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为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选贤举能、知人善任服务,是干部人事管理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它在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伟大事业中,起着基础和连接点的作用。
1 人事档案材料的整理
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每一项工作都有具体标准和具体操作规范,要将杂乱无章的人事档案科学的分门别类、整理成高质量的卷宗需要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只有分析人事档案的形成,找出主线,才能有效保持档案卷宗之间的历史联系,组卷才能清楚合理。在档案整理的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要用文字表达,如拟写标题、档案目录等。如果卷案目录、档案标题不能准确反映内容,将会影响档案的提供利用。
1.1 便于查阅。保管人事档案工作的总目的就是开发档案信息源,提供人事档案,为相关组织人事部门工作服务。人事档案的收集、鉴别、整理、保管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都是以提供利用为目标。已经整理好的人事个人档案包括当事人入党、任免调动、政治审查、组织处理、复查或甄别历史案件等。
1.2 便于保密。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集中统一保管的个人材料,是对个人进行考核考察的材料,也有知情人提供的信息,这些都具有高度的机密性,只由上级掌握和使用,不能向外扩散,否则就会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安定团结,不利于对个人的培养和使用,甚至还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另外对于借阅的档案材料应采用活页式的方法,将档案一卷中的某一份取出进行复印并办理有关手续进行登记,这样就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方便、保密、快捷。
1.3 便于统计。人事档案的整理给档案统计带来极大的方便。人事档案的统计是原始记录,最终汇入的数字准确真实。原始记录是第一手材料,记录的事项具有具体性,它是进行大量的观察、取得统计资料和编制统计报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建立统计台帐,将原始记录依据时间顺序定期进行登记、整理、总汇,如档案资料的收进转出、提供利用的人次卷次、利用者的身份、利用目的等。这也是保证统计数据准确即时的一个好方法。
1.4 便于利用。对人事档案采取专门的保管措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有利于维护人事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便于人事档案能长久为社会提供服务。如果一味追求方便利用而忽视对档案资料的保管和保护,造成干部/职工人事档案资源的损害会给队伍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人事档案在库房保管时要将档案进行编号登记、有序排列、科学存放,对收进、转出、查阅、借用都要做详细的登记,检查核对 ,然后入档入柜,避免积压,合理布局,方便利用者。
2 合理开发运用人事档案
2.1 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强调基于组织战略确定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当战略转移时,组织内部会出现职位更替、工作职责变化或人员需求变化。通过查阅相关档案资料,可以准确地掌握组织发展情况,如各阶段的组织规模、组织机构设置、人员变化情况等并进行分析,在研究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对未来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以及任职者要求等进行预测。
2.2 招聘筛选。人事档案对每位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个性品质乃至籍贯家庭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记录,有利于招聘时做到“为事择人、任人唯贤、专业对口、事得其人”。
例如在企业内部岗位出现空缺,需要在企业内部进行招聘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公布岗位需求,接到应聘申请之后,可以根据需求查阅相关员工档案,直接剔除不符合基本条件人员,如年龄、学历、专业等,对于符合基本条件人员则进一步核实其各类工作资料的真实性。合理运用人事档案从而节省了内部招聘成本,筛除虚假信息,使招聘筛选工作更高效、准确。
2.3 员工培训与开发。人事档案中记录了员工学历教育、职业资格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信息,这些培训信息可以为员工的进一步培训提供信息支持与指导。
通过将员工人事档案中的历年参加培训情况与职位说明书所规定的职位要求进行对比,可以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对此员工继续进行培训,以及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将员工培训过程的表现加以记录;培训结束后,相关成绩及时在人事资料中予以记录,从而确保了人事资料的及时性、完整性,确保了下次使用时人事档案信息的准确性。
2.4 薪酬福利。员工薪酬福利自员工入职之日起就与员工个人档案信息相联系。例如,新员工入职定薪,需要考虑员工学历、专业、能力、素质等各方面因素是否符合岗位需求,这就与员工薪酬密切相关。又如,员工社会保险的参保、调转、以及保险待遇的申请等事项更是需要以人事档案为前提,缺少人事档案直接无法办理相关业务。
2.5 绩效考核。人事档案对于绩效考核的意义更为重要,考绩效核是对员工工作的一种评价,并且将直接与员工个人利益挂钩,人事档案记录是否完整将影响绩效考核是否公平公正。在考核实施前要设计一套相对完善的考核表格;考核实施过程要确保各类表格填写完整且有负责人签字;考核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考核材料,并将考核结果及时纳入员工人事档案。确保绩效考核结果有据可查,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争议,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
2.6 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进行人事档案分析,可以根据各员工的不同特点将其进行划分,根据需要行成不同的人员分类,如按从事岗位分类、按学历分类、按专业分类、按性别分类等,为建立各类人才库提供基础。各类人才库与职业发展通道相联系,明确每个员工现有的业绩与知识能力与职业晋升所要求的标准之间的差距,从而可以实现职业发展途径的激励性,实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3 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3.1 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对人事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人事档案人员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增强工作自觉性。同时注意宣传提高专业人员的档案意识,提高对人事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2 在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收集工作,完善档案内容。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是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是人事档案积累信息的过程,是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下功夫、花大力气认真做好。要建立健全收集归档制度,要采取定期收集和不定期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将收集的应归档材料全部收集归档。定期收集可以根据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提出收集工作计划,对应收集的材料做到心中有数。积极主动抓重点,按计划逐项收集。不定期收集也就是零星收集,采取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了解各方面情况,及时掌握信息,随时收集。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海淀 10008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强,我国在贸易领域与他国的争端也成正比增加。在WTO争端解决案件中,我国以“原材料”案与“稀土”案的败诉得到了深刻的教训,两个案件均是由于中方对他国出口的限制而导致的争端,诉讼争议的焦点集中于对出口限制的依据以及合理性的辩论,最终中方均以不同程度的败诉收场。本文旨在通过对“原材料”案与“稀土”案败诉原因的分析,从当前我国行政机关的工作改进角度进行思考,并指出我国行政机关将如何应对今后WTO领域的发展。
[
关键词 ]WTO;出口限制;职能转变;部门合作
WTO中争端解决案件之DS394、DS395、DS398分别为美国、欧盟、墨西哥诉中国的限制原材料出口案,同时DS431、DS432、DS433又分别为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的限制稀土、钨、钼的出口案。以下分别简称“原材料”案 与“稀土”案,其中“稀土”案发生在“原材料”案之后。
两个案件均是由于中国对出口的限制而导致的争端,诉讼过程中的争议焦点当然就集中于对出口限制的依据以及合理性的辩论。在两个案件中,中方运用GATT20条b款、g款的一般例外原则作为抗辩,认为这种出口限制是“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相配合,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因此中方都是竭尽所能在说明自己对于原材料、稀土、钨、钼的出口限制是属于一般例外规定的范围,故而对其的出口限制是在WTO框架中受到允许的,但对方坚决反对中方的这一抗辩,认为GATT20条b款、g款的一般例外原则在此不能予以利用。而最后不管是专家组还是上诉机构都未支持中方的请求,尽管对于部分条款适用的解释上诉机构与专家组有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但总体都对中方援引20条作为抗辩不予支持。
“原材料”案 与“稀土”案败诉原因的分析
“原材料”案与“稀土”案的败诉都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便是中国的出口关税措施违反了《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减让承诺,以及我国相关政策只限制国外企业而未限制国内企业从而导致无法援引GATT20条环保例外条款。《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减让承诺即超WTO义务,是我国在入世之初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谈判时的妥协产物,其中的11.3条款规定了中国除本议定书附件六中规定的产品外,都应取消对出口产品的全部税费。然而原材料中的绝大多数材料以及稀土都未在附件六的除外产品清单上,因此中国的出口关税措施违反了该减让承诺义务。同时WTO规定成员国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而采取的出口限制措施应该在国内国外同等适用,而在这两个案件中都是只针对国外企业适用限制,而对国内企业则不加以同等的干预,从而就不能让人信服这些措施是真正的为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从时间上来说,“稀土”案发生在“原材料”案之后,因此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做出有力抗辩与反驳,但两个案件都是以中方败诉为结果,也就是说中国在意识到“原材料”案的教训后,仍然没有采取实质的改变,故而无法援引更为有力的证据。之所以“稀土”案在“原材料”案之后没有实质突破,笔者认为这与当前我国行政机关在WTO领域相关工作的管理密切相关,中方在意识到“原材料”案的教训后,各行政机关并没有改变管理观念以及管理的措施,仍然采用单独限制国外企业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被国外批评者指出这只不过是给这些限制措施套上了“绿色”的外衣而已①。因此,笔者希望在吸取“原材料”案与“稀土”案的教训后,今后不会再出现类似的对即将枯竭的原材料资源进行限制却不能援引环境保护条款作为抗辩的情况。
从“原材料”案 与“稀土”案得出的行政机关在WTO领域相关工作的改进
如前所述,面对“原材料”案与“稀土”案败诉的教训,我国行政机关也应该从自身工作出发,转变管理观念,加强工作管理,改进工作方法。
首先,从管理观念上说,必须纠正“WTO事项就是商务部的事”这种错误的管理观念。我国当前的行政机关绝大多数都与WTO领域有着丝缕的联系,上到中央国家机关,下到地方政府机构,但往往一提到WTO,几乎所有行政机关都一致认为是商务部的事情,与自己毫无干系。给许多行政机关造成这一印象的原因有很多,或许是因为当初在入世谈判之时,商务部是起主要作用的部门,或许是因为在产生WTO争议之时,往往也都是商务部前往协商谈判,所以不得不说商务部在我国与WTO领域的工作中是最为重要、最为联系紧密的部门,但绝对不是唯一的部门。因此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管理观念的问题,必须纠正这种观念上的认识错误。
纵观国务院当前的机构设置,商务部、外交部、环保部、财政部、发改委等国务院组成部门都与WTO领域相关事项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在“稀土”案中,环保部于2011年公布了《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法规通过设置对稀土对空气污染物及水的排放标准,来限制稀土出口,同时体现其限制稀土出口的环境保护目的②;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知识产权局等国务院直属机构也对WTO领域相关事项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原材料”案中,外方指控的征收出口关税就是由海关总署实施的;在地方政府,各地方行政机关由于拥有管理地方企业的职权从而也影响到WTO领域的相关事项。因此WTO领域的事情绝对不是商务部一个部门的事情,商务部既不是事前预防争端产生的唯一部门,也不是事后解决争端的唯一部门,必须将各部门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去处理争端。
在现行的国家体制下,对于WTO事项最为直接接触的肯定是商务部,但其他行政机关,诸如前面所述的外交部、环保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也都和WTO事项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往往在纠纷出现时,只有商务部是在全身心地投入解决争端,其他行政机关顶多也就算得上一个配合作用,完全没有去主动解决纠纷的意愿。当然这里面有着复杂的行政关系的平衡,这点我们无法改变,但至少也应该让其他行政机关真正参与到争端的解决中来,不仅仅是被动地去配合商务部提供相应的数据、法规,而更应该从本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历史背景、目的、意义、应对措施等本质上的事项进行分析,从容应对对方提出的尖锐问题。比如在“稀土”案中,对于稀土出口关税制度,中方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作为抗辩理由从而符合例外规定,但是稀土出口关税制度是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每年公布关于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的通知以及关于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方式来实施的,这些文件的文本中并没有体现保护环境的目的,也就难以证明其环境保护的说法。
实际中,一旦在WTO领域出现争端纠纷,基本是完全交由商务部来负责,这样由于商务部对其他行政机关颁布的政策法规不具有掌控性,从而使得商务部在应诉时就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地位,因此必须纠正这种在当前行政机关中形成的管理观念。
其次,从管理措施上说,明确做到各机关、各部门信息公开、信息共享的透明化。各机关、各部门加强合作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上。比如在WTO领域的相关工作上做到迅速、及时地信息公开、信息共享、信息查询,让各机关在第一时间就能知道具体的与WTO相关工作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应措施,同时最好能在制定与WTO相关工作的措施时,向各机关、各部门进行意见征求或公告,听取其他机关的意见,汇集其他部门的看法,这样最终制定出各机关都比较了解的政策法规,即使该政策法规被诉,也不会让商务部措手不及,而是从容地应对。我们知道,在行政法的程序性原则中,有行政公开这一原则,即行政机关将行政权力运行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向相对人和公众公开,使相对人和公众知悉的原则,那么同样应该将这一原则运用到各机关处理WTO相关工作事项当中。并且这种公开的程度应该是超越行政公开原则中的公开程度的,可以这样理解,因为这些的公开都是在行政机关内部的公开,所以其对公民的保密性在此可以降低,从而第一时间让各机关、各部门去了解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初衷。
同时,信息公开、听取其他部门的意见这一做法还能就即将实施的措施在事前就做好防止被诉的风险。也就是说,将本部门意欲实施与WTO相关事项的措施放到各部门听取意见,不仅能够完善措施的不足性,同时也能在措施颁布之前就将其可能会涉及到的与WTO争端相关事项进行列举,从而逐一检验被诉风险。比如海关在对相应货品进行税收征收制定税率时,就可以听取税务总局、商务部、外交部、发改委等部门的意见,这些意见不应该只是税率过高或过低的简单陈述,而是应该利用以往WTO类似货品出现关税争端的案例进行陈述,从而得出一个在合理风险范围内的税率。当然海关在自己制定税率时就已经考虑到了以往的关税争端案例,但那只是针对海关自己相关的案例,而涉及到其他部门的案例则不在考虑范围当中,这就会形成海关本身制定的关税税率没问题,但是结合到其他部门时就有可能被诉。所以各机关、各部门在制定与WTO相关事项的措施时应该多听取其他部门的意见,进而降低被诉的风险。
不难发现,在“原材料”案中,我国被诉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出口关税、出口配额、出口许可证、最低出口价格四项管理措施③。该四项措施与海关总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同时也与很多其他部门有着交集,比如税务总局、商务部等,如果当时海关总署在制定这些措施时能够与其他部门进行协商,听取其他部门的一些意见,完善这些措施的不足之处,尽可能降低其被诉风险,规避与WTO规定不相符的义务,那么或许“原材料”案就不会输得如此彻底。
最后,从管理实施上说,要不断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自古以来,中央与地方都有着微妙的关系,高度的中央集权直到今天仍未改变,这也是导致地方政府几乎不参与到与WTO相关的争端中来的原因之一。其实在笔者看来,地方政府与WTO的关系更为紧密。如果说中央政府是管理全国范围内与WTO相关的事项,那么地方政府则是管理每一个与WTO相关的具体事宜。理论上说,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策时而制定的地方法规更加具有当地特色,更能具有针对性地管控地方与WTO领域相关的事项,所以必须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比如中央部门制定了某一产品的出口指导价,允许地方机关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在一定幅度范围内进行调整,那么此时地方机关就会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定价,当发生争端时,理所当然是地方机关更能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调整出该价格。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一味地只让中央部门按照自己总体规划的意图去解释,没有结合地方机关的特殊意图,难免有些牵强,不易具有说服力。
同时笔者还认为各机关、各部门还应该多听取企事业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或者个体户,都有发表自己在与WTO相关事项中造成的损失或得到的利益的权利,而这些损失或利益正是行政机关在参与WTO争端解决的宝贵经验。因此可以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多听取企事业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以此对一些重点行业进行细微的调查,并运用这些细微的调查作为具体的数据来应对可能产生的与WTO相关的争议,从而在今后涉诉WTO案件的抗辩中,或者在制定国内相应政策法规时都能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有时甚至是实例的证明。所以在不断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
我国行政机关应对今后WTO领域的发展
近些年我国不断与各国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我国在世界贸易范围内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今后在WTO领域的争端纠纷定会不断涌现。面对这一趋势,我国行政机关在转变管理观念、改进管理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应对今后WTO领域新的发展。从“原材料”案与“稀土”案不难得出,今后在制定相应政策法规时,必须遵循“内外平等”的原则,即针对国外企业的限制措施也应当适用于国内企业。也就是说,今后针对这种“内外不平等”制度的被诉可能性要尽量减少,至少要在表面上给人以“内外平等”的印象。同时在制定相关措施时要尽量做到具体化和量化的规定,而不是一般性的概括规定,从而使得我国在WTO争端解决中处于主动地位,而不再是被动地应诉。
虽然WTO领域属于经济贸易范围内的事项,但是由于WTO的国际性,便为其掺杂了许多政治因素,所以即使做好了经济方面的全方位准备,也必须不适时宜地结合政治、外交手段进行博弈。尤其是面对今后新的发展,各国已都基本熟练掌握WTO的规则,所以我国行政机关除了做好当前与WTO领域相关工作的改进外,还应该积极运用政治手段进行争端纠纷的处理,努力从经济上、政治上做好准备以应对WTO领域新的发展。
作者简介
崔龙(1988— ),男,土家族,贵州沿河人,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级国际法硕士在读,国际经济法方向。
注释
①张彬、李丽平:《稀土案给我们哪些启示》[N],载《中国环境报》2014年4月11日第006版。
关键字:干部档案管理;入档;审核
0 引言
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如何跟得上现在社会形势的需要,如何切实做好工作的管理。是我国现代社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干部档案管理是对党的干部的个人经历、政治背景、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详细的文字材料,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完善的整理后所组成的,是考察干部履历的重要依据。对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思考,使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走上更正规、科学的道路,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
1 思考如何做好干部档案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是摆在干部管理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做好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是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的需求,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干部档案的管理工作,这是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对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衡量人事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表现。首先,要从工作的根本入手,在接收干部的档案材料时,要对档案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档案材料来自的原单位要负责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避免档案在传递过程中遗留的历史问题。在材料整理完毕后,需要对档案材料明确材料的规范和具体的要求,确保形成的档案材料填写正规,手续齐全,严格安装要求进行入档。其次,在干部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当中,要及时的对档案进行查看。需要更新的档案材料,要第一时间进行查看更新。要与相关的单位和部门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使档案资料的获取更加及时,可以更快的更新和补充档案材料。发现档案材料缺失的问题时,应该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尽快向有关单位索要材料,做到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更新快,不拖延,不积压确保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材料完整性和同步性。最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要专心做好本职工作。定期与各个单位联系,排查干部档案,对档案中的材料缺失要进行登记,以便对档案做好及时补齐补空材料的工作。该移交的档案要记录后,交个相关工作人员入手。所以,做好档案工作,需要从根本入手,从日常工作做起,需要对档案工作有责任感。
2 思考如何培养干部档案管理人员
干部档案管理人员也需要资深的业务水平和广博的知识面,档案的储备相当于所有人才知识资料的集合,各个行业人才,各个领域知识,如果有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分类,排序等操作就会在工作中显得游刃有余。因此,培养干部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丰富知识对档案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是全面型的,要根据各项法律法规,根据行业的规章制度,根据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培养。档案管理人员要虚心学习,在实践中得到知识的提高。要加强自身的素质提升,在组织的职业培训中应该加强对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位提高技能,丰富知识打下基础。相关的领导也要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实践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档案管理人员创造不断成长,提升自己的条件。让干部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得到有利的保障。
3 思考如何解决干部档案管理问题
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管理人员对工作的性质了解程度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所导致的。很多领导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认为这部分工作比较简单,不需要专业理论知识,不能够为单位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反而需要法非人力物力来投入。所以,干部档案工作管理人员被领导所忽视,人员配备也不够完善,资金投入、库房的建设都得不到解决。档案人员被当做是可有可无的人员,甚至聘请一些兼职来做这部分工作。兼职人员的素质更是参差不齐,出现不能正确入档,文件材料丢失等严重问题。这些都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干部档案管理问题。
针对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改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干部档案管理的库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把干部档案的体制建设和人员管理提到日程。要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对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方式,优化工作流程。彻底解决忽视干部档案管理问题。
4 思考如何健全干部档案管理制度
健全干部档案管理制度是做好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保障。干部档案工作是一项内容多,繁琐的工作。重视档案管理的同事,还需要规定章法,让档案管理有所依据。每个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根据管理要求进行工作,重视管理制度,从工作的实践当中体会到健全的管理制度的好处,做好档案的入档、转移、查阅、审核等工作。杜绝不合格材料入档,材料信息泄露,丢失管理材料的事件发生。要根据管理制度保障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水平。
5 总结
对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理解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需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从档案管理的根本问题进行解决,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提高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健全管理体制。为干部工作提供质量保障,帮助用人单位和个人对干部信息提供完善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是值得档案管理领导和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实施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曹江丽,龚静. 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 2011(02)
[2]宋丹. 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J].经营管理者. 2013(14)
[3]玄淑华. 浅析新时期干部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 2011(11)
[4]白相工. 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05)
[5]张兰兰. 干部档案管理的创新[J]. 知识经济. 2012(13)
【关键词】科研档案;管理;科研工作;创新
科研档案是指一些科研部门、科研人员在从事科研活动中通过各种形式和各种载体记载下的原始记录材料,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档案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播流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科研档案管理的体制得到了健全和发展,科研档案的收集、管理、整理以及归档等工作逐渐被完善,改变了传统科研档案管理的被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科研档案的材料不够完整、系统,特别是缺少关于技术开发使用的档案,在此情况下,有关人员要从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入手,对科研成果、课题研究、人才器械、科研统计等方面加强档案管理,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提升科研工作效率。新时期科研档案管理的关键在于创新,因此,有关人员要加强科研档案的管理创新。
1.科研档案的特点
1.1系统成套性
科研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的进行是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因此,其形成的科研材料不是一些没有联系的文件材料,而是具有系统联系的文件组合。科研档案其中包括科研计划、依照科研计划制定出的具有依据性材料、论证材料以及课题成果的总结鉴定材料。
1.2专业性
科研项目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广泛,既包含自然科学,也包含人文科学。科研材料中包含了不同科学的内容,对各种物质和现象的规律、特点进行了总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科研档案材料要对这些科学规律进行准确的反映,因此就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1.3阶段性
不同学科之间形成的科研档案材料不同,但是都会随着发展显示出不同的阶段特征,都会经历从准备、实验、总结到应用的阶段,因此,科研档案的归档工作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2.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对科研档案材料的重视程度不同,科研档案管理不完整
科研档案材料主要分为成果性材料、过程性材料和原始性材料。现阶段的科研档案管理对这三种材料的重视程度不同,大多比较重视成果性材料,轻视原始性和过程性材料。科研档案系统中对总结性、鉴定性、成果性材料的涉及内容比较多,而对一些原始材料记录、具体的计算数据、设计文稿等方面的材料涉及较少,使得科研档案管理不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
2.2科研档案中涉及的一般性材料多,技术性材料少
科研成果获得的关键材料应该是技术性材料,技术性材料是科研人员解决科研问题、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材料,集中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方法,它的归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现阶段的科研档案归档材料多是一些一般性材料,缺乏一定的技术性材料。
2.3科研档案中涉及的纸质材料多,其他形式的材料少
科研工作中对于一些物理现象的记录不能采用纸张完成,会使用到一些磁带、硬盘、照片等,但是,现阶段的科研档案归档材料中大多是纸质材料,缺乏对其他形式材料的归档。
2.4科研档案中归档材料记录不规范
现阶段科研档案中的一些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档案归档意识,常用三色笔进行档案的书写,对档案书写的纸张没有统一的规格,对于档案的音频文件处理不够清晰明确。另外,由于一些档案原件的份数有限,在档案的调动方面只能进行复印处理,在复印的过程中对原档案材料带来了损坏,减少了档案的使用寿命。
3.科研档案的管理创新
3.1意识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科研档案的管理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快转变自身的管理观念,不断更新管理思维,增强管理的现代化意识,实现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的实现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的意识。
3.1.1加强创新意识
加强创新意识需要科研档案管理人员更新管理观念,形成科研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管理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思想指导下实现对不合时展观念、做法的摒弃。同时,要加强对科技的认识,实现现代科技在科研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实践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和方法,实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在制度、理论、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另外,要加强管理意识,建立科研档案管理的长期实行机制,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热情。
3.1.2加强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科研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科研档案的管理是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服务质量的好坏对科研人员的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科研档案的管理人员要树立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首先,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通过对新形势下科研档案管理规律、特点、要求的分析,充分发挥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和资源优势,从而实现科研档案管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其次,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加强服务的积极主动性,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服务形式,形成主动、多样的服务形式。最后,科研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开拓档案管理的服务领域、深度以及广度,顺应社会的发展,实现多元化的服务趋势。
3.1.3加强利用趋势
科研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就是为了被人们利用,因此,实现科研档案的利用率是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之一,要不断加强档案的利用,从而实现科研档案的经济、社会等效益。首先,要实现档案的创新化利用,将静态的档案利用转化为动态的档案利用。其次,要加强科研档案的信息开发,将科研档案信息开发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实现科研信息资源的大众化,充分发挥科研档案信息在社会、企业、人才之中的利用。最后,通过一定的编研形式,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3.2科技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研档案的数量逐渐增多,社会各界对其需求也逐渐增加。而传统的科研档案管理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因此,要加强科研档案管理的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主要是利用现代科技理论、技术、方法来处理科研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技术化。同时,计算机的应用还能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强系统性的管理技术、实现科研档案信息的共享。
3.2.2实现科学化的科研档案工作管理
实现科学化的科研档案工作管理首先要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规范化建设,为科研档案额科学管理制定不同时期的规划,加强现阶段科研档案管理的薄弱环节。其次,更新科研档案管理的手段,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由传统哈向现代化的转变,提升科研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减少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不必要的烦劳工作。最后。形成科研档案管理的局域互联网,从而为科研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规模化提供保障。
3.3机制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因此科研档案的管理要加强其法律机制的创新,逐渐将档案管理中的法规和体系渗透在我国法律建设中,实现科研档案的法制化管理。同时,要求有关科研档案管理者要知法、懂法、用法,真正将法律应用到科研档案管理中,不断加强科研管理工作的法律约束力。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完整性和实效性等特点,伴随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为了更好的发挥出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有关人员和部门要加强机制的创新。因为,科研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特点是科研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的保障,也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有关人员和部门要在充分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符合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规律和标准制度的建立来实现科研档案标准化管理,保障一切人员按照一定的管理标准来进行工作,对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方法、原则第二个进行科学规范,及时在工作中实现分类、记录、复制,从而为科研档案的现代化科学管理进行有效保证。
3.4人才创新
人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对科研档案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科研档案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科研档案管理人才的能力。同时,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其在科研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科研档案管理实现了管理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多样化以及管理载体的改革。因此,对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要求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都要进一步提高,并要建立一支具有现代科技知识技术以及业务知识、富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的科研档案管理队伍。基于很多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对现代化科研档案管理认识、管理专业技术差不重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科研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等问题,需要加强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来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我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新时代科研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要求科研档案管理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还要通过建立网络系统来实现科研档案管理的资源共享。这就需要科研档案管理员工要熟悉掌握现代通讯技术、办公室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知识等,并要会使用复印、光盘储存、计算机检索、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有关技术,实现现代化手段的科研档案管理。另外,在人才培养上,基于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现代化发展特点,要求培养具有多学科技术综合能力的人才,要求他们了解现代化的科研档案管理技术和手段,不断加深自我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除了培养人才现代化的科研管理理念,还要不断更新科研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建立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机制,从而不断打造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的科研档案管理队伍。
4.总结
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有关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在行动上积极主动,在实践中开拓创新,从而实现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适应新经济形势发展需求,实现其在传承的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不断开创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庞尊丽.关于新时期基层档案管理模式的思考[J].档案天地,2011(05).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一、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普遍不够重视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平凡琐碎的工作,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更不容易干出工作成绩,所以很难引起社会的重视一些单位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往往是“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用起来需要”,认为人事档案工作无非就是“修修补补、抄抄写写、查查看看”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重要工作。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半路出家”,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
(二)档案管理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目前人事档案收集归档的材料主要包括个人履历、自传、鉴定考核、学籍和职称、政审情况、党团关系、奖励与处分、职务任免、工资晋升等方面的材料。这些档案材料只能片面反映一个人的历史面貌和静态情况,很难全面、完整地将个人的特点和才能表现出来。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形成的能够真实反映干部德能勤绩廉表现、具有长期查考价值的材料(如年终测评分数、个人特长、信用记录等)未能及时补充到干部人事档案中来。这样就使人事档案很难对人才进行全面深入的考核,对用人单位的参考价值也就非常有限。
(三)档案材料不够规范
一是档案材料没有及时更新,造成材料缺失现象严重。现代社会人才流动非常频繁,客观上给档案材料的及时收集造成了困难;另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档案转出和转入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沟通协调,没有及时提供新的材料,造成很多档案材料不连续,出现空白,造成“断档”。二是档案材料格式混乱。有些档案材料的手续不齐全,缺少日期、印章、签字等程序,影响档案的效力;有些材料用纸大小不一,难以进行装订;有些档案装订混乱,乱孔、脱页现象较多,影响档案的保存。
(四)档案材料失实现象严重
有些档案材料如考核鉴定、个人总结、入党申请等只写成绩,不写问题,只写优点,不写缺点,只写对自己有利的,不写对自己不利的,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一个人的情况;有些人为了利益需要,擅自涂改年龄、工龄等档案信息,更有甚者,不惜买假文凭、造假档案,欺骗组织,近年来发现的王红英、黄梅芳,王亚丽、薛新民、徐楷、沈庆华等档案造假案典型地反映出当前人事档案诚信缺乏的严重程度。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五)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大多数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电子化、信息化程度很低。有些只是录了工作人员“三龄一历”、职称、职务等基本信息和人事档案目录,没有使用专用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档案管理,没有实现档案数字化等;有些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甚至还处在手工、半手工状态。这种状况造成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对档案造成一定的污染和毁损,容易弄虚作假,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二、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真正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单位领导要重档案管理工作。挑选热爱档案管理工作、原则性强,保密意识强、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尤其是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保密法》、《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细则》、《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任用条例》等文件,熟练掌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程序和要求,熟悉计算机操作井掌握档案管理方面的相关软件应用技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同时,要向广大企事业单位积极宣传档案的重要作用;督促其及时更新,收集员工的档案材料,保持档案材料的连续性。向各单位员工和高校毕业生宣讲档案在就业、升职、出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尽量避免“弃档”、“死档”等现象。
(二)完善丰富档案内容,提升档案利用价值
在档案内容上,耍与时俱进,除了现行规定收集归档的材料外,还应逐步建立起档案管理部门与用人单位、教育、纪检、公安、银行、民政、社保等部门的合作机制,收集平时工作业绩材料(包括工作实绩、获得奖励、科研成果、培训学习等)、个人信用记录材料(包括银行信用和社会信誉记录等)、缴纳养老金材料、户籍材料、签订合同材料以及个^特色材料等,提升人事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
(三)统一档案材料要求,促进档案材料规范化
一要规范档案材料收集途径、内容、时间,确保及时归档、更新;二要督促用人单位和相关部门及时收集档案材料,避免档案材料的缺失;三要严格把关,规范档案材料的手续,对于缺少日期、签名、印章等的材料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完善,避免档案材料的效力缺失;四要尽量统一纸张大小,便于档案材料的整理和装订。
(四)加大教育和惩处力度,增强人事档案的公信力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严禁为了个人利益涂改、伪造档案材料;二是对于收集来的材料,尤其是学籍、职称、业绩等材料要仔细查验,发现问题立即清退;三是对造假严重者要严厉打击,依法对其进行曝光或处罚。
(五)提高信息化程度,逐步实现档案材料的资源共享
一要建立档案管理部门与用人单位、教育、纪检、公安、银行、民政、社保等共建、共享的人事档案信息平台;二要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大资金、人员投入力度,开发或购买相应的计算机管理软件;三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使其尽快掌握信息化管理本领。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模式;管理体制;规律
我国高校档案馆大多是在综合档案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来,高校档案管理体制虽然经历了分散到分管,分管到集中,但是作为高校档案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的学生档案仍然游离在高校档案管理体制之外。教育部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明确将学生档案纳入高校档案管理的范畴。但由于目前缺乏学生档案管理体制方面的具体操作性规定,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鉴于此,本文将在分析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模式优劣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科学规范的学生档案管理模式,以促进学生档案规范管理,服务高校教育事业。
一、高校学生档案材料形成规律
高校学生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国家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在校期间学生个人经历、思想品德、家庭状况、学习成绩、个人特长、奖惩情况、身心健康状态等信息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目前高校学生档案材料形成规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学生档案数量大。自1999年扩招以来,普通高等学校规模扩大,学生数大幅增长,由此产生的学生档案量也大大增加。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022所,仅19%的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人数超过5000人,50%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人数集中在1000人~3000人。[1]而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达2305所,70%以上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人数超过了5000人,32%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规模集中在10000人~30000人。[2]
(二)学生档案材料形成时间长。由于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博士点、硕士点在各高校纷纷设立,学制的改变也使得学生档案材料形成时间发生改变。学生档案材料的形成贯穿学生整个在校学习年限,专科生、研究生需要3年,本科生需要4年,而本硕博连读甚至需要10年,时间跨度长。这期间不间断的有新的档案材料形成,需要及时归档,否则容易丢失,影响档案材料的完整性。
(三)学生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多。学生档案材料来源比较分散,涉及学校招生办、教务处、学工处、保卫处、组织部、团委、学生所在的院系等多个部门,需要沟通协调部门间的关系以保证档案材料收集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
(四)学生档案材料内容丰富。主要有:一是入学类材料:各类入学通知书、各类学生登记表。二是鉴定类材料:学生学年鉴定表。三是学习成绩材料:学生成绩登记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及其执行情况表。四是毕业类材料:研究生论文答辩决议、各类毕业生登记表、学位证明材料。五是党、团组织材料:入团志愿书、入党志愿书、申请材料,综合考核材料、外调证明材料。六是奖励材料:三好学生登记表、优秀学生干部登记表及各类奖励审批材料。七是处分类材料:处分决定及个人检查交代材料。八是其他:体检表、毕业生就业派遣通知书。高校学生档案材料形成规律的特点体现出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复杂性、过程性、动态性。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由学生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利用、转递、保管等一系列环节构成,不再是档案材料的简单收集,过去兼职管理的模式已然不适应学生档案管理的需要,必须交由专门的档案部门进行管理。
二、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模式分析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已经明确将学生档案纳入高校档案管理的范畴。但由于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学生档案管理体制相关方面具体操作性的规定,因而在实际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各高校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只有少数高校按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将学生档案归口学校档案机构管理,其余的还是实行分散管理,有的归口招生办、有的归口各院系、有的归口学生工作处管理。那么集中与分散的管理模式优劣在哪里呢?总的说来,学生档案不归学校档案机构管理,而分散其它一个部门或多个部门管理的这种分散多头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在一个学校有多个档案管理部门,同时对相同或相近的档案管理事项进行管理,造成了部门职能交叉,最终导致档案资源的重复建设,不符合高校档案资源整合的需要和精简高效的机构改革原则。[3]而且这种分散多头管理由于没有一个管理中心、没有一个机构对学生档案管理负总责,容易造成部门间相互扯皮,降低效率,影响学生档案管理的效果。具体来看,由于不是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往往不受重视,被部门其他工作挤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员、经费往往得不到保障。具体表现为:一是无法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无论是学工处还是院系,档案管理工作都不可能成为中心工作,管理学生档案的工作人员多为兼职,兼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现今档案管理越来越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这种兼职管理的模式无论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时间、精力的投入已经不能适应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档案保管条件难以达到标准。自高校学生档案形成之日起算高校保管学生档案的时间本专科生、研究生一般为3年~4年,本硕博连读生长达10年,另外还可以在毕业后再托管2年。这期间档案的保管也是学生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学工处还是院系,档案保管的条件往往比不上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无法配备专门的档案库房和基本的档案防护设施,将档案存放在普通的办公室,容易造成档案丢失或档案损坏。三是档案管理专业化程度低。主要体现在学生档案的收集归档和利用服务的不规范。档案整理没有严格按照档案的整理规范进行整理,还停留在简单的收集上,没有编制页号和档号。只能提供简单的档案查询、转递等服务,学生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无法为学校提供学生管理决策服务。学生档案归口学校档案机构管理,那么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理所当然的成为档案机构的中心工作,具有非专门档案管理部门不具备的优势,更加能够体现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在档案人员配备、保管条件、档案现代化、专业化管理等方面更胜一筹。
三、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体制的建构
高校档案机构是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把学生档案列入了高校档案管理的范围。因此,高校学生档案的主管部门无疑是高校档案机构。根据高校学生档案材料形成的规律,通过对高校学生档案集中与分散管理模式优劣的比较分析,高校学生档案归口档案部门,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是最优的。那么集中统一的学生档案管理体制的建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明确学生档案管理的主管部门是高校档案机构,由高校档案机构集中统一管理全校的学生档案工作。由高校档案机构对各学生档案材料形成部门进行业务指导,要求他们按照档案整理的规范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并对收集归档后的学生档案进行提供利用服务以及做好档案的转递、保管等工作。要实现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必然要将学生档案管理的职能同原有的部门相剥离,这将面临着高校部门职责权限再分配的阻力。改革必然要有阵痛,学校领导应该从档案职能科学配置的高度来看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体制的变革,将对相同或相近的档案管理事项的管理职能整合到一起,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二)合理的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集中统一的学生档案管理体制必须要有合理的人员配备,应当根据学校规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学生档案管理人员,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还应该有专项学生档案管理经费投入,保障学生档案基础设施和防护设施的配备到位,支持学生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三)建立健全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学生档案管理划归档案部门管理之后,档案管理部门要按照学生档案材料形成的规律重新制定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学生档案管理职责,包括明确档案馆、各归档部门职责,明确档案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各归档部门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学生档案业务规范。包括学生档案归档范围、程序、要求;档案整理的规范;档案查阅利用、转递、投递等方面的规定。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生档案管理横向机制。学生档案来源分散,涉及到很多的部门,如何保证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必然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学生档案管理横向机制,对各学生档案归档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这一机制一方面要求各归档部门按照学生档案归档范围进行档案材料的收集,保证收集的完整性,避免各部门间相互扯皮,同时要求各归档部门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高等学校实行档案材料形成单位、课题组立卷的归档制度”的要求对学生档案材料按照学生档案整理要求整理后移交归档。要建立这一机制,首先要明确各归档部门的责任人,在各归档部门确立一名分管档案的领导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学生档案工作。其次要确定各归档部门的职责,包括分管档案的领导和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再其次实行各归档部门档案工作考核制度。把各归档部门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的指标,工作业绩与奖惩挂钩。最后档案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各个档案归档部门联系,对各个档案部门工作进行检查和业务培训、指导,对档案材料收集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档案整理的规范性严格把关。
关键词:企业员工 档案管理 对策
企业员工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人事等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员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重要文字材料,是员工完整的历史记录。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人才市场的相继建立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混乱、档案损毁丢失等现象时有发生。由此造成的员工身份无法核定、有关政策无法落实、员工退休手续无法办理等问题屡见不鲜。加强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工作,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配置,已成为当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员工档案管理的基本情况
1.企业员工档案的管理方式
以油田企业为例,按照员工身份实行组织、劳资部门分级管理是目前油田企业员工档案管理的普遍模式。
2.企业员工档案包括的内容
企业员工档案主要包括履历材料、自传材料、评定岗位技能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及培训材料、政审材料、入党入团材料 、奖励材料、处分材料、工资、劳动合同、调动转移材料、聘用审批表、复员退伍审批表、转业审批表、 退休(退职)审批表等。
二、当前企业员工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1.现行档案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企业员工档案由多个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交叉重叠,对员工档案管理要求不一致。大中型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档案,由各级组织部或企业工委代管;部分企业中层以上员工的档案,由人才中心或档案馆代管;有的企业还是按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方式将企业员工档案分成干部、工人档案分别管理,干部按组织部门的要求进行分类管理,工人则按劳动部门的要求进行分类管理,员工在企业中岗位及身份界定不清,这种管理方式,有悖于企业依法实行的全员劳动合同制度,给企业的员工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2.企业员工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
个别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存在档案意识淡薄的情况。企业领导把精力和资金主要投向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上,认为档案工作不重要,甚至片面地认为企业与员工是雇佣关系,没必要把太多的精力用在员工档案管理上,导致对档案基础工作投入不够,造成了档案工作处于被动应付局面,难以高质量地完成。
3.企业员工档案管理不规范,利用率低
一是企业员工档案内容简单雷同,个人材料分散。企业员工档案材料只记录员工的姓名、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这种简单的企业人事档案内容不仅不能为选人、用人提供参考,进而影响到人员的正常晋升与轮换,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参考价值。
二是档案转递不及时,操作程序不规范。例如,有的人早已调离本单位,但其员工档案还未按规定转递到新单位;有的企业违反规定,把人事档案当作普通邮件寄送,不作机要转递,这就容易造成档案丢失;还有的企业在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不填写转递单,不经密封,就随意将档案交给本人自带,致使篡改、丢失档案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有人利用档案管理的漏洞,制造虚假材料。例如,将工作时间提前、把学历变高、把年龄变小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使档案材料丧失了真实性、严肃性、权威性。
四是建档、存档时间滞后影响档案管理的质量。由于管理模式的变更,致使员工档案的建档、补档、存档发生变化,特别是存档资料量的减少和时间的滞后,将会给员工档案内容鉴定和工作开展带来影响。
4.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而目前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素质较低,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还不适应新时期开展档案工作的需要。有些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企业员工档案材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差。由于部分企业没有严肃、负责地填写好每一份档案材料,致使有的档案错漏百出,给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员工失业、退休等手续增加了困难。如档案年龄与身份证不一致,前后出现多个参加工作时间,个人经历前后记录不完整等。
5.档案保管条件太差,影响了档案的安全
档案管理的软硬件建设配备较差,档案室达不到安全保管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也是得过且过,责任意识不强,档案业务不熟悉,年复一年,档案管理形成了恶性循环,出现了档案越管越差,越管越少的现象。
三、加强企业员工档案管理的对策
1.创新员工档案内容,严把进档材料质量
创新员工档案内容,就是要转换档案材料内容的重点,要收集、筛选、鉴定、整理员工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材料,从而达到“观其卷、知其人、用其才”的目的。实现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和鉴别的规范化,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及时收集和补充档案材料,并保证进档材料的质量。员工档案管理人员要坚持原则,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真正要做到“六不归档”:即不经审查的材料不归档、手续不全的材料不归档、内容不实的材料不归档、填写不符合规定的材料不归档、国家不承认的不归档,与政策不符的不归档。
2.创新管理方式,实现员工档案管理数字化、现代化、信息化
纸质档案最具原始凭证性,但在人员流动性大的情况下,纸质型员工档案在传递过程中易导致个人信息失真或磨损毁坏。这就要求纸质型档案转换成电子型档案,通过电子信息手段,建立个人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制度。
3.创新员工档案管理制度,实行员工档案管理社会化
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档案工作的年度方针和目标,以及专兼职档案员在档案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按月考核,年终进行总结评比,职责明确,奖惩分明,从而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档案的收集要及时、完整,尤其应注意对档案的新内容进行及时的补充、收集。档案的鉴别必须遵循“去伪存真”的原则,档案的整理归档要严谨、科学,档案的借阅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严格保密制度,只有维护了企业员工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