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股票投资决策分析范文

股票投资决策分析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股票投资决策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股票投资决策分析

第1篇

1.1 背景

我国股市迅速发展壮大,而且正在逐步完善、走向规范化,而价值投资已作为一种收益手段被采用,同时股票投资逐渐成为我国投资者的主要投资途径[1]。

到2005年12月19日,中国拥有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1400家左右,而中国股市只有15年的历史。随着中国股市正在逐步走向完善,价格向其内在价值回归是未来股市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国的股市与股民已从最初的盲动无序逐渐转入理性,走向成熟,投资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投资理念也发生着转变,理性投资、注重价值将成为主流,投资者将会更重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重视股票自身的品质。随着股市发展,投资手法和证券监管方法的成熟,以及上市公司数量、评价指标的不断增多,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股票的分析和选择是每一个投资者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2]。

1.2 方法说明

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研究领域。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描述隐藏在一组测量到的变量中的一些更基本的,但又无法直接测量到的隐性变量。它由研究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面对上市公司财务表中的众多指标,使用该方法可以用三个因子得分指标来代替原来众多的原始指标,同时这三个指标包含了绝大部分反映股票之间差异的信息,使投资者能够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有一个简明、清晰的认识[3]。

1.3 概述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是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财务数据来选择经济效益良好的上市公司。选取了17家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的数据作为备选方案,其中涉及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等17个相关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结合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终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在数据中找到规律,找到评判的标准。

2.分析过程

3.总结

3.1 结论

价值投资不仅考验人们分析数据的能力还考验价值取向等方面。在股票的作为一种价值投资方式的选择中,由于选购股票要考虑到各上市公司的多个财务指标而选择出经济效益良好的上市公司,数据的繁多而冗杂给数据的分析带来困难。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基于各种量化的数据用客观的方法来评判各种价值投资备选方案,以帮助人们更好得进行投资决策。本文通过对多元统计中因子分析方法的运用,建立了对于上市公司经济情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判准则,从客观上,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为人们进行价值投资提供一种视角和方法。

3.2 局限性

由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是实时更新的,因此,本次采用的数据不能统一到同一时间标度,也没有采取平均的方式进行选择,因此在数据的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次进行投资分析是基于理性选择的基础之上,是从客观数据出发,运用科学的软件和计算方法进行考核,而实际进行投资价值选择时,还要考虑到长远投资以及受到个人价值观的影响,因此,本案例仅限于给出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而非答案。

4.前景展望

通过因子分析对各指标的定量分析提取影响股票表现的公共因子,能够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表现作客观评价,为广大中小股民进行股票选择投资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评判准则。因子分析只是多元分析的一种方法,此外的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判别分析、对应分析等方法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喆.因子分析法在股票评价中的应用[J].金融在线,2004.5

第2篇

一、行为决策理论的兴起

自Herbert A.Simon于1983年将行为决策理论引入我国后,关于行为的研究一时风靡学术界,产生了行为金融学、行为经济学、行为财务学等学科。追溯行为决策理论的起源,要从阿莱斯悖论和埃尔斯伯格悖论的提出开始,这两个悖论引发学术领域对人类实际“决策过程”的研究。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被引入到了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之中,使很多谜团得到解释。“行为决策理论”之父Edwards(1961)总结了1954年以后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决策权重”的思想,对后续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随后,行为学研究进展并不大,直到20世纪70年代,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Kahneman和Tversky的研究成果,使行为决策理论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之后,行为决策理论研究视野不断扩大,微观、宏观经济决策和管理决策研究成果丰富,尤其是在证券投资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不同于建立在“经济人”假设之上的理性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假设人是“社会人”,面对时间和资源的限制,采取的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寻求满意解。行为决策理论通过研究决策者的认知和心理过程,也就是在传统决策理论中加入行为变量,使其得到修正和完善。即传统的理性决策理论是行为决策理论的特例。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范围涉及行为科学、认知心理学和管理科学,它将是这些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者已不再研究和批判“理性决策”理论的不足,主要致力于发现各种行为变量,据此修正理性决策模型,而且善于吸收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使行为理论的研究外延扩大了很多,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决策者提供更切实际的决策依据。当然,要在实际运用中检验新模型,进一步修正模型,并且寻找该模型的新推论,再论证其对误,如此不断深入。

二、行为决策理论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

行为经济学提出的“多心理账户”投资决策理论,认为在不同心理账户中,人们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如著名经济学家Shefrin和Statman 就在论文中把人们的收入分成三类,即固定的薪酬收入、资产收入和未来收入,并按这些不同收入的现有价值来消费,这就是“多心理账户”决策的体现之一。

本文所说的“行为”指的是投资者的各种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会使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偏离理性。“行为”是行为决策理论需要不断发掘的对象,目前学术界已经有较多的文献提出了各种“行为”。被发现的行为之一就有“损失厌恶”心理,如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若未来财富低于预期,他就觉得遭受了损失,此时投资者的心理主要是要避免损失,故而往往会产生冒险行为,成为风险进取型投资者;反之,就是风险回避型的。“过度乐观”也是一个在投资决策中经常出现的重要的心理特征,大多数投资者习惯于相信自己有超常人的感知、判断和决策能力,从而相信自己的决策优于别人。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和行为中还会表现出“后悔规避”的行为特征。Bernard分析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对企业的收益没有太大反应,而对其他较好的或熟悉的信息反应较为敏感,至于与自己的预期或判断不一致的信息,则会被回避掉。

目前研究者发现的“行为”还在不断增多,而且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也还停留在对“行为”的寻找上。但是,如何将这些“行为”引入投资者的决策过程,研究其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并力图避免其负面影响,这才是学术研究的重点。但是国内外这样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建立一个股票投资组合的行为决策理论分析模型。本文的模型是一个框架模型,而且仅仅涉及股票,属于行为投资组合研究的一个初步探索。

三、股票投资组合的行为决策理论分析模型

在学术界,关于行为决策研究目前主要有两个主流分析模型:一是采用经济学的理论,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展开;二是从收益—风险的角度展开,在收益一定情况下追求风险最小,在风险一定情况下追求收益最大。本文采用第一种模型,一般是通过将人类的情感、认知等行为通过数学处理后引入效用函数,力求新的效用函数能更好地描述投资者的行为。比较出名的效用函数有CRRA型效用函数。本文在这个思想的启发下,通过量化“行为因素”对股票投资组合的影响,建立一个基于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股票投资组合的行为决策理论分析模型。

由于投资者具备各种各样的“行为”,要想把所有行为一起考虑在目前的研究现状下是很难实现的。一般来说,投资者会表现出一种主要行为,而且只有研究好了单种行为的影响,才可能把所有行为一起考虑。因此,本文只研究单种行为对股票投资组合决策的影响。

其一,建立“行为”效用函数。针对每一种典型的“行为因素”,修改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使效用函数能够反映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如新的效用函数可表示成u(c,si)或者u(w,si)的形式,其中w表示财富,c表示消费,si表示一种或多种行为特征。本文用财富的多少和变化来衡量投资者的效用,主要是期末财富的数量和各种“行为投资者”的主观认为即将获得的财富(主观财富)和期末财富的对比,建立期望效用最大化模型为:

其二,描述“行为变量”。研究如何用v(·)表达各种“行为”,即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各种“行为投资者”在财富变量的作用下的效用分布。如Kahneman和Tversky的财富变化价值函数:

其中r'为各种“行为投资者”主观认为即将获得的收益率(主观收益率),所以这一问题转化为如何确定r'。关于r'的确定,本文总结和提出三种方法:

(1)期望收益率。

(2)行为者决策心里模拟法。如“纵向代表性偏差”型投资者的收益确定方法。因为纵向代表性偏差为将某一事物当前的局部特征作历史的比较,在其历史发展轨迹的角度上,判断和预期事物的未来走势。为此,模拟其决策思维为:投资者选取股票过去的历史收益率数据,将与今年某些特征相似的股票选出来作为参考,把股票过去的绩效当作未来的代表,进行错误的趋势预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将某一投资组合所含资产的N年历史收益率,表示为r1,r2,...,rn,分别赋予权重η1,η2,...ηn,且η1

四、结论

本文将行为决策理论引入股票投资组合决策的研究领域,研究如何通过考虑投资者的“行为”以建立更符合实际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最终确定投资者对各股票的选择权重。首先,论述了行为决策理论的兴起、发展过程及当前的主流研究模式;其次,总结了现有研究中涉及到的一些主要“行为因素”;再次,在效用最大化分析框架下,建立了一个股票投资组合的行为决策理论分析模型。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建立的仅仅是一个框架模型,后续可在此框架下进一步研究各种“行为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选择,而且应当考虑将所有行为变量一起考虑,建立一个符合实际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

参考文献:

[1]普劳斯著,施俊琦、王星译:《决策与判断》,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2]Edwards W.Behavioral decision theory,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61,12:473~498

[3]Tversky,A.,Kahneman,D.,1974,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Science,185,1124-1131.

第3篇

[关键词]住房财富;股市参与;股票投资

[DOI]10.13939/ki.zgsc.2017.08.076

1引言与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房价飙升。面对房价的持续大幅上扬,住房投资成为城乡居民投资的重要途径。住房既为必需品又为投资品,住房拥有率及其价值的高低能否对家庭股票投资决策造成影响,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从现有文献来看,关于住房价值对股票投资影响的分析集中在住房对股票参与度、股票投资额的影响。学者普遍认为住房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的比重越高,家庭的股市参与率越高(Kullmann和Siegel,2005;吴卫星等,2010)。关于住房价值对股票投资额的影响,目前尚无统一定论。部分学者认为二者呈负向变动关系(吴卫星和齐天翔,2007);部分学者指出二者正相关(Waggle和Johnson,2009);也有学者认为住房价值对股票投资额没有影响(Yao和Zhang,2005)。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实际的金融市场面临着较严重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流动性约束会制约家庭的可支配资金水平、不确定性会使得家庭表现出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进而影响家庭的股票投资决策。随着住房价格的上涨,住房财富随之增加。住房财富增加所引起的家庭财富水平提高,能够缓解家庭的流动性约束(Liao等,2012),使得家庭的风险厌恶程度下降(Peress,2004),从而提高家庭的股市参与的可能性和股票投资份额。

关于家庭住房对股票投资影响的研究文献颇丰,且成果显著,这些文献提供了一系列可能影响股票投资的控制因素,为后续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些研究多以美国家庭为研究对象且多针对家庭的首套房或房产总价值。但仅有一套房的家庭与拥有两套住房的家庭在家庭总财富、风险厌恶水平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鉴于此,本文以“住房财富”为切入点,以中国家庭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按住房数量区分为只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和拥有两套住房的家庭,研究两类家庭的住房财富对其股票投资决策的影响。

2住房财富股票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2.1样本及变量选择

本文采用的家庭资产、家庭成员特征等数据来源于CHFS,物价指数等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以住房价格指数与住房购置价格的差异来衡量住房财富;考虑到住房存量的影响,本文以住房的市值与购置价的差异来衡量住房的增值。对股票投资的衡量采用两个指标,一是是否参与股市;二是股票的投资额度。同时,引入了一系列的家庭特征变量,如家庭收入及总财富,户主的年龄、学历、风险厌恶度,家庭所处区域,是否拥有自营企业、是否按揭贷款等对家庭的个体特征进行控制。另外,实证分析中,所有以价值形式出现的变量均使用对应年份的CPI指数进行平减,消除物价变化的影响。

2.2描述性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中位数水平还是均值水平,拥有两套住房家庭的家庭总财富、住房财富均高于只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其风险厌恶水平则低于一套房家庭。就股票投资额、股票投资占比和股市参与率来看,一套房家庭和两套房家庭的中位数水平均为0,反映出我国“股市有限参与”的普遍性;从均值水平来看,两套房家庭明显高于一套房家庭。

2.3模型检验

按拥有一套房还是两套房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采用回归分析法测度住房财富对两类家庭股票投资决策,一是否参与股市;二是对股票的投资额度的影响。为了分离出住房价值本身对股市参与的影响,在解释变量中引入了住房价值;由于住房财富对股票参与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引入了住房财富的平方项;另外引入了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特征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据此,设定模型:

其中,stocker表示是否参与股票投资;s表示股票投资在金融资产中的占比;dh为住房财富,dh2表示住房财富的平方项,h表示住房的价值,i表示第i个家庭;x表示其他控制变量。

回归结果(见表2)显示:住房财富水平越高,家庭参与股市的可能性越大,住房财富提高会促进家庭提高金融资产中的股票投资额,并且其影响呈倒“U”形特征。其他变量对股市参与率及股票投资额的影响是相同的:家庭收入、总财富、按揭贷款、学历对家庭股市参与度、股票投资额有正向影响;年龄、家庭成员数量、风险厌恶程度与家庭股市参与度、股票投资额呈负相关性;与东部地区家庭相比,中西部地区家庭参与股市的可能性更大、股票投资份额越高。

将研究对象依拥有住房的数量进行分组回归,结果显示:住房价值提高会促进家庭提高股市参与度、增加股票投资份额,并且对一套房家庭的影响更加明显。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一套房家庭的总财富水平低于二套房家庭,进入股市的固定成本仅对一套房家庭的股市参与度产生影响;一套房家庭的家庭财富相对较低,随着住房财富水平的提高,其流动性约束得到显著缓解,所以股票投资额明显上升,以实现优化家庭资源配置。二套房家庭的家庭财富相对较高,因此持有的股票份额目前已经达到家庭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即使住房财富提高会引起股票投资的份额提高,但是影响的程度低于一套房家庭。

3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就我国家庭住房财富对股市参与度、股票投资额的影响展开分析。回归结果显示,住房财富增加能够提高家庭参与股市的概率,刺激家庭持有更高的股票份额,并且住房财富对一套房家庭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的结论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证券公司的营销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调整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房价的急速调整,会影响家庭住房价值及住房财富,这不但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同时会对股票市场带来联动效应;同时,政策应当具有针对性,对仅有一套房的家庭和二套房家庭的措施应当体现一定的差异性,以期达到最好的调控效果。就证券公司的营销业务开展来说,应主要集中在一套房家庭,将这些客户中尚未拥有股票账户的家庭作为潜在客户,将已经拥有的客户作为重点关注客户,以期获得较高的营销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卫星,齐天翔.流动性、生命周期与投资组合相异性-中国投资者行为调查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2).

[2]吴卫星,易尽然,郑建明.中国居民家庭投资结构:基于生命周期、财富和住房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增刊,2010(S1).

[3]KullmannCornelia,SiegelStephan.RealEstateanditsRoleinHouseholdPortfolioChoice[R].EFA2003AnnualConferencePaperNo.918,2005.

[4]LiaoWen-Chi,ZhaoDaxuan,SingTienFoo.RiskAttitudeandHousingWealthEffect[R].IRESWorkingPaperSeries.IRES2012-020,2012.

第4篇

小股民证券投资资金总量有限,股民主要将证券投资作为一种辅助理财手段而并非专业性的投入其中,其投资过程中表现出证券投资知识相对缺乏、投资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能力不足、投资决策随意性大等特征。

1.证券投资知识的影响

证券投资知识相对缺乏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证券投资专业知识缺乏,我国大多数小股民都没有接受过证券专业知识培训,甚至对证券投资相当陌生,没有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获取专业知识,从而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对业务领域不熟悉等问题。其次,证券投资基本常识缺乏,部分小股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常识不了解,如股票投资资金要次日才能转出,st、*st类股票风险较大等,由于不了解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小股民在购买股票时可能出现操作上的差错。再次,证券投资操作软件等相关知识缺乏,部分小股民虽然知道利用操作软件购买和出售股票,但对操作软件中各种技术指标无法识别,或者没有完全了解和把握其中的涵义,无法利用这些技术指标进行决策分析,更难以根据股票的基本情况以及自身的需求对技术指标进行调整。

2.证券投资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能力的影响

首先,证券投资信息获取能力不足,部分小股民由于工作繁忙,加上投资金额不多,因而对各种影响证券市场的信息关注不够,部分小股民甚至长期性的忽视了证券市场消息,没有订阅相关的报纸杂志,也没用收集网络信息,从而难以及时有效的获取各种可能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的消息。其次,证券投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小股东在获取有关信息后,难以分析出这种信息将带来何种影响,如某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停牌公告,披露的信息显示公司正推进重大重组事项,部分小股民不知这种信息会对股价带来何种影响,因而内心可能会抵抗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管理还不规范,部分证券市场研究人员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一些有关上市公司的消息,小股民无法有效的辨别信息的真假,容易遭受资金损失。

3.小股民个的影响

首先,决策的随意性带来的影响,部分小股民在投资证券市场时,本着“玩一玩”、一点点钱无所谓等态度,因而在购买股票时没有对目标上市公司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更没有进行实地考察,而是根据个人喜好、购买股票时上市公司的价格、上市公司股票涨幅情况等决策,决策缺乏科学的依据。其次,小投资者从众等行为带来的影响,部分小股民在投资决策时缺乏自主决策意识,容易出现跟风等问题,什么板块热买什么板块股票、什么股票涨幅大买什么股票,这些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股民的投资行为。

二、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的思考

小股民是证券市场重要的参与力量,如果缺乏小股民的参与,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而要将小股民留在市场当中,除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外,更为重要的是从小股民自身因素入手,引导小股民更为理性的投资,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小股民投资体系。

1.加强证券投资知识宣讲

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的前提是帮助其掌握一些基础性的证券投资知识,首先,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证券投资知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高校、证券投资行业从业人员编写通俗易懂、不带有偏向性的证券投资资料,同时邀请编写人员开展讲座,通过这种大范围的宣传帮助小股民特别是刚进入股市的小股民全面、客观的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信息。其次,要选拔和培养具有较高诚信品质的证券投资宣讲人才,由于证券知识宣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且国家会不断的出台各种制度法规,这都需要有权威的解读,此外,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使得证券投资知识不断更新,在此背景下,建议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独立客观的宣讲人员,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帮助小股民了解、更新证券投资基础知识。

2.多策并举降低各种虚假信息对小股民的影响

首先,要加大对各种虚假信息者处罚力度,针对现实中充斥着各种影响小股民决策的信息,甚至部分人员还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一些影响小股民决策的信息,如推荐某一股票、暗示某一股票会有较大一波行情等等,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前,利用网络各种信息渠道更加畅通、影响更加深远,这就要求加大对各种违规虚假信息者的处罚力度,采取行业进入禁止、罚款乃至于追究责任等方式进行处罚。其次,要完善各种虚假信息监督管理体系,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建专门的监督网络,供小股民对各种虚假信息单位进行举报,便于社会公众参与到监督当中,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处理机制,真正做到发现一例、处理一例、反馈一例,避免有举报没处理、有处理没反馈等问题。

3.创新方式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于证券市场

首先,要创新性的设立各种小股民模拟证券投资渠道,如可以开发贴近实际甚至于实况同步的模拟投资工具,并进行广泛的推广,甚至鼓励小投资者在正式进入证券市场之前要模拟投资一段时间,同时在这种模拟系统中嵌入各种证券投资基础知识,通过寓知识与实践帮助小股民了解投资知识。其次,要创新性的帮助小股民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有关部门要积极宣传、倡导良好的投资习惯,如要求证券投资公司在小股民开户时提供相关的资料甚至组织培训,再如利用各种公益渠道对一些良好的投资行为进行宣传,以此影响小股民的投资行为。

三、结语

第5篇

    小股民证券投资资金总量有限,股民主要将证券投资作为一种辅助理财手段而并非专业性的投入其中,其投资过程中表现出证券投资知识相对缺乏、投资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能力不足、投资决策随意性大等特征。

    1.证券投资知识的影响

    证券投资知识相对缺乏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证券投资专业知识缺乏,我国大多数小股民都没有接受过证券专业知识培训,甚至对证券投资相当陌生,没有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获取专业知识,从而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对业务领域不熟悉等问题。其次,证券投资基本常识缺乏,部分小股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常识不了解,如股票投资资金要次日才能转出,st、*st类股票风险较大等,由于不了解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小股民在购买股票时可能出现操作上的差错。再次,证券投资操作软件等相关知识缺乏,部分小股民虽然知道利用操作软件购买和出售股票,但对操作软件中各种技术指标无法识别,或者没有完全了解和把握其中的涵义,无法利用这些技术指标进行决策分析,更难以根据股票的基本情况以及自身的需求对技术指标进行调整。

    2.证券投资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能力的影响

    首先,证券投资信息获取能力不足,部分小股民由于工作繁忙,加上投资金额不多,因而对各种影响证券市场的信息关注不够,部分小股民甚至长期性的忽视了证券市场消息,没有订阅相关的报纸杂志,也没用收集网络信息,从而难以及时有效的获取各种可能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的消息。其次,证券投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小股东在获取有关信息后,难以分析出这种信息将带来何种影响,如某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停牌公告,披露的信息显示公司正推进重大重组事项,部分小股民不知这种信息会对股价带来何种影响,因而内心可能会抵抗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管理还不规范,部分证券市场研究人员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一些有关上市公司的消息,小股民无法有效的辨别信息的真假,容易遭受资金损失。

    3.小股民个性行为的影响

    首先,决策的随意性带来的影响,部分小股民在投资证券市场时,本着“玩一玩”、一点点钱无所谓等态度,因而在购买股票时没有对目标上市公司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更没有进行实地考察,而是根据个人喜好、购买股票时上市公司的价格、上市公司股票涨幅情况等决策,决策缺乏科学的依据。其次,小投资者从众等行为带来的影响,部分小股民在投资决策时缺乏自主决策意识,容易出现跟风等问题,什么板块热买什么板块股票、什么股票涨幅大买什么股票,这些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股民的投资行为。

    二、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的思考

    小股民是证券市场重要的参与力量,如果缺乏小股民的参与,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而要将小股民留在市场当中,除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外,更为重要的是从小股民自身因素入手,引导小股民更为理性的投资,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小股民投资体系。

    1.加强证券投资知识宣讲

    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的前提是帮助其掌握一些基础性的证券投资知识,首先,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证券投资知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高校、证券投资行业从业人员编写通俗易懂、不带有偏向性的证券投资资料,同时邀请编写人员开展讲座,通过这种大范围的宣传帮助小股民特别是刚进入股市的小股民全面、客观的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信息。其次,要选拔和培养具有较高诚信品质的证券投资宣讲人才,由于证券知识宣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且国家会不断的出台各种制度法规,这都需要有权威的解读,此外,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使得证券投资知识不断更新,在此背景下,建议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独立客观的宣讲人员,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帮助小股民了解、更新证券投资基础知识。

    2.多策并举降低各种虚假信息对小股民的影响

    首先,要加大对各种虚假信息者处罚力度,针对现实中充斥着各种影响小股民决策的信息,甚至部分人员还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一些影响小股民决策的信息,如推荐某一股票、暗示某一股票会有较大一波行情等等,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前,利用网络各种信息渠道更加畅通、影响更加深远,这就要求加大对各种违规虚假信息者的处罚力度,采取行业进入禁止、罚款乃至于追究责任等方式进行处罚。其次,要完善各种虚假信息监督管理体系,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建专门的监督网络,供小股民对各种虚假信息单位进行举报,便于社会公众参与到监督当中,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处理机制,真正做到发现一例、处理一例、反馈一例,避免有举报没处理、有处理没反馈等问题。

    3.创新方式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于证券市场

    首先,要创新性的设立各种小股民模拟证券投资渠道,如可以开发贴近实际甚至于实况同步的模拟投资工具,并进行广泛的推广,甚至鼓励小投资者在正式进入证券市场之前要模拟投资一段时间,同时在这种模拟系统中嵌入各种证券投资基础知识,通过寓知识与实践帮助小股民了解投资知识。其次,要创新性的帮助小股民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有关部门要积极宣传、倡导良好的投资习惯,如要求证券投资公司在小股民开户时提供相关的资料甚至组织培训,再如利用各种公益渠道对一些良好的投资行为进行宣传,以此影响小股民的投资行为。

第6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

1 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 Kahneman教授和Amos 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 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 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 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 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 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 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第7篇

关键词:熵;风险;投资组合;均值―方差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4-0029-07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影响下,我国金融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资本市场存在如上市公司质量不高、财务信息造假、监管不严、行政化严重等问题[1],导致其在金融结构、市场机制、市场深度、市场文化方面距离成熟的资本市场还有一定的差距,市场波动性较大,因而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问题就比较突出,而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度量方法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的提出是金融风险进入量化时代的标志,但是该模型假设条件过于苛刻,其实际应用受到很多学者的质疑,之后又有学者提出其他方法,到目前为止有半方差度量法[2]、VAR度量方法[3]、ARCH度量方法[4]、β系数度量方法[5]等。但是这些风险度量方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如半方差只说明收益率的偏离方向,没有反映证券组合的损失到底有多大[6];而VAR度量方法是在假设收益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上成立的[7]。实际中证券的收益率是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有必要寻找一种广泛有效的风险度量方法。从内涵上来看,熵是不确定性的体现,并且在度量过程中无需对分布做任何假设,因此本文提出将熵理论引入投资组合模型中,来寻求更加实用的组合选择工具。

许国志、李凤章[8]将熵与决策行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相联系并用于决策分析中。顾昌耀、邱苑华[9]提出将熵引入到贝叶斯决策中,改进和完善已有信息价值度量,丰富和发展了贝叶斯决策理论。在理论引入基础上,很多学者建立了自己的模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计算每只股票的熵来代表每只股票的风险,并对股票风险进行排序,筛选出适当数量的股票进行组合,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给出最终的投资方案。姜丹、钱玉美[10]建立效用风险熵模型,考虑了随机事件客观状态的不确定性和结果价值两方面的因素,并且说明了用熵衡量风险的合理性。杨继平[11]通过期望―效用决策模型对股票进行筛选排序,并与二阶随机占优准则做了比较,得出期望―效用决策模型更具有实用性的结论,但是该模型计算量巨大并且未考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袁博[12]建立最单纯的熵模型,并引入调节因子来度量股票投资风险,对原上证50的50只股票进行风险排序,筛选出20只目标股票。实证研究得出,熵模型在度量股票投资风险具有高效、便捷、实用性。另外一种方法是根据熵的定义,直接给出投资组合的熵值表达式,确定投资方案,但是这种方法没有考虑个股风险对于投资方案的影响。李华[13]利用熵的最大熵原理改变组合投资的目标函数建立了模型。李江涛[14]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考虑交易费用、限制约束、最小交易单位以及限制卖空等几个条件,构建了均值―熵模型,该模型与我国真实股票市场相接近,与实际更相符,但是没有通过具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综上,国内学者对于熵理论对金融风险的度量和管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建立模型时单独使用个股熵值排序筛选法和计算组合熵值确定投资方案这两种方法,所以各模型都有不可避免的弊端,因此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用投资比例加权个股的熵值来表示系统的风险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均值―熵模型概述

用熵来度量投资风险,对收益率的概率分布没有要求。在实际的证券市场中,各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分布并不是确定的,投资者只关心的是实际收益率小于期望收益率时所面临的风险,因此用熵度量投资风险在实际应用中更具有实用性和价值意义。从熵的定义来看,熵描述的是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而信息熵是将系统的无序程度与信息量有效结合,信息熵的数值越大,表明该值包涵的样本的信息量越大,样本的不确定性程度就越小。风险本质上看是表现投资者收益率的不确定程度。选择用信息熵来度量投资风险具有更加完善的理论基础。熵表现的是收益率概率分布的多阶矩特征,能涵括更多关于分布的信息,相比只能反映分布二阶矩特征的方差,能更加准确地衡量投资者面临的全部风险。用熵衡量投资风险更符合客观现实,误差更小。根据熵的定义及其性质可知,用熵函数度量投资风险与投资者对于风险度量的理解是相一致的,基于熵测度风险的资产风险排序,相比用方差度量更具有合理性。

根据信息熵的定义可知,单个证券的熵值可用H(X)=∑ni=1-pilnpi求出,可将此公式定义为证券的初始熵值,但是根据信息熵的性质可知,由于各证券的收益率不是相互独立的,因此不具有可加性。常用的办法是将证券的熵分解成受市场影响的系统风险熵和非系统熵。王博[17]提出用β系数加权的市场收益率的熵和残差项的熵的和来表示单个证券的熵,具体表示为H(S)=βH(rm)+H(εi),但是该模型假设残差项和市场收益率是不相关的,而在现实生活中,残差项和市场收益率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在此基础上,引入条件熵对此模型进行改进。所有单个证券的收益率对市场收益率的条件熵都是独立的,这样单个证券的熵就能相加。单个证券的熵值公式表示为: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H(S)反映的是某资产的风险程度,H(S)的值的大小与其风险程度是正相关的。

基于以上单个风险资产的风险度量公式,可定义投资组合的熵值公式:

设投资者投资于n种证券,第i(i=1、2….n)种证券的投资比例为xI,∑ni=1Xi=1,0≤Xi≤1(i=1、2….n)。则n种证券的组合投资风险为:

理性的投资者总是希望在一定的收益下,投资风险尽可能的小。从这方面看还需加入一个约束条件使得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大于等于某一给定的值,得到的均值 ― 熵模型为:

三、均值―熵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择

由于投资资本的有限性,投资者在选取投资组合时既要兼顾分散风险又要考虑自身资本承受能力,因此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数量不宜过多。由根据风险分散和投资组合原理以及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经验法则[12]可知,当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数量超过12只时,组合对非系统风险的分散作用开始减弱。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选择10只股票,此时组合对非系统风险的分散作用较大。

从深证100中涉及金融、能源、交通、地产等行业中选取成长性好、业绩高、收益率稳定的10只股票进行研究[15]。所选股票见表1。

为了保证数据序列的平稳性,选择使用股票的对数收益率来研究。为了保证模型的时效性,选取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1日的日收益率来研究。表1选取股票名称及代码

(二)数据处理

我们可以根据这10只股票从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1日的收盘价数据分析来推断其未来的收益趋势,股票的对数收益率定义为:

rit=lnpit-lnpit-1

(7)

公式中,rit表示第i只股票在第t个交易日的对数收益率,pit,pit-1表示第i只股票在第t-1,t个交易日的收盘价。 在进行计算之前,通过计算收益率序列的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及正态分布检验统计量来了解各只股票收益率序列的基本统计特征。各股票相关统计特征值数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各股票收益率的均值都在零附近,峰度远大于正态分布下的K=3,表现出显著的尖峰厚尾的特征,且各股票收益率的J-B统计量都远大于零,说明收益率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

作为时间序列,尽管不服从正态分布,但是仍有必要检验序列的平稳性,平稳性检验最常用的是ADF检验,各股票的单位根检验的数据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在置信度为0.05的水平下,10只股票的收益率序列都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熵值计算。表3ADF统计

(三)数据计算

根据股票日收益率的定义可求出每只股票的对数收益率序列,并将区间[min(r),max(r)]等分10个小区间,并用频率来代替概率,这样可得到10只股票收益率的分布率和每个区间的样本均值,如表4所示,每只股票的第一行为频率,第二行为中间值:

根据以上概率分布,可求出每只股票的期望对数收益率和初始熵值,具体如表5和表6所示:

各股票初始熵值与其方差的对比如表7所示。从表7可以看出,用熵衡量风险与用方差衡量有类似的效果,基本符合熵越大,方差越大。但也有一些不同,验证了研究熵度量风险的必要性。

运用同样的方法求深证100指数的概率分布,来代表市场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具体结果如表8所示:表7初始熵值与方差对比表

接下来计算在给定收益率的条件下,用熵值衡量风险与用标准差衡量风险的区别,可以通过计算一定收益率水平下,要使得投资组合的风险最小的各个股票的组合情况。

利用MATLAB中的优化工具箱可求解公式(6)这一线性约束问题,求出均值―熵模型下10只股票的投资比例,如表12所示:

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可以求出相同收益率水平下,均值―方差模型的投资比例,具体如表13所示:

通过对比均值―方差模型与均值―熵模型在相同收益率下的投资方案,可以看出,在收益率由低到高的过程中,两种模型都会选择用收益风险比较大的中金岭南(000060)代替华联控股(000036),可见新旧模型存在相似的选择过程。但是用熵度量风险的新模型计算出的投资方案中只通过两只股票来分散风险,而传统方法得出的最有投资组合中包括了更多的股票。

四、结论

(一)用熵来度量风险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从实证过程可以看出,股票的熵值不依赖于某种特定的分布,只要确定收益率的分布,便能求出股票的熵值,因此熵值是一种理想的股票风险度量手段[16]。

(二)均值―熵模型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简单的投资方案

从以上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收益率下,用均值―方差模型计算出的最优投资组合中包含的股票数量更多。虽然从理论上来讲,选择的股票越多,分散风险的效果就越明显,但是过度分散不仅不会降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反而会因为信息成本等其他成本的增加提高风险。而基于熵度量风险的均值―熵模型提供给投资者的最优方案中包括的股票数量更少,更加简洁,可以减少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三)模型评价

1.模型优势

(1)使用熵代替方差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不需要对收益率的分布做任何假设,是一种对客观概率的正确描述和无偏估计,代表风险的熵值的大小只与收益率的概率分布状况有关,这就克服了使用均值―方差模型必须假设收益率的分布是正态分布的缺陷。因此,均值―熵模型在使用时更具有实用性。

(2)熵在度量风险时与方差的效果是相似的,但是熵可以描述收益率的多阶矩的特性,相比方差只能表达的二阶矩的特征,熵能提供更多关于收益率的信息,因此能更加准确地衡量不确定程度。投资者确定各个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的过程是复杂动态多变的,用熵来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更加合理。

(3)虽然增加投资组合中的资产数量能够有效分散系统风险,但是过度分散反而会降低组合收益。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均值―熵模型能够在相同收益水平上,提供给投资者更加简单精炼的投资方案。包含股票数量较少的投资方案,能在分散风险的基础上有效降低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从而降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

2.模型的不足之处

(1)本文提出的均值―熵模型,在数学方面欠缺严谨性,没有证明过程。

(2)整个计算过程过于繁琐,需要进一步通过计算机仿真,增强模型的实用性,为投资者选取资产组合提供便利工具。

(3)由于熵的值只跟变量的概率分布有关系,并不受其取值的影响,不能表现出投资者对于风险的主观反映,因此熵对风险的描述欠缺全面性。

(4)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没有考虑税收和交易费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王霄,杨珊珊.浅析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商,2013(3):121-122.

[2]卫海英,张国胜.基于半方差风险计量模型的组合投资分析[J].财经研究,2005(1):115-121.

[3]邵欣炜.基于VAR的金融风险度量与管理[D].长春:吉林大学,2004.

[4]闫冀楠.股市投资收益与风险直接关系的定量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99(7):454-458.

[5]丁健. β系数估计方法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6]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7]赵青.投资项目组合风险分析与度量[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5.

[8]李凤章.决策分析中的风险、不确定性和熵[D].北京:中国科学院,1988.

[9]顾昌耀,邱苑华.复熵及其在Bayes决策中的应用[J].控制与决策,1991(4):253-259.

[10]姜丹,钱玉美.效用风险熵[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4,24(4):461-469.

[11]杨继平,张力建.期望效用―熵决策模型在沪市争取按投资选择中的应用研究[J].系统工程,2005,23(12):23-29.

[12]袁博.熵模型在股票投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13]李华.证券投资组合中的熵优化模型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33(6):16-21.

[14]李江涛.熵风险下的国内证券投资组合模型[J].商业经济,2009(11):64-65.

第8篇

【关键词】PEG 创业板 有效性

一、论文研究背景

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简称PE)反映了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公司每股收益的比值。由于市盈率效应,许多学说都倡导人们选择市盈率较低的股票,但是也有不少研究发现投资较高的市盈率才能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鉴于这种矛盾的结论,表明了单纯使用市盈率在指导投资中可能存在着缺陷。

终于在2000年,华尔街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则在《战胜华尔街》一书中提出运用PEG (市盈率与成长性比值)指标指导投资,弥补了单纯使用市盈率进行投资的缺陷。自此之后,PEG逐渐被人们熟知,随后其投资的有效性被多次证实。

二、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

在本文中,以2010-2014年的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所有数据来源为国泰安数据库,分析软件为STATA11.0。

(二)提取公司成长性指标――主成分分析

(1) KMO检验。对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三个指标进行KMO检验。

表1 主成分的KMO检验结果

经过Stata的KMO检验,得到KMO的统计量为0.7012,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说明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三个指标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

(2)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经过主成分分析后,得出公司成长性的表达式:Growth=0.6965NPG+0.6782MBRG+0.2344TAG。

表2 成长性的主成分分析

(三)基于PEG大小构建不同的投资组合与收益率的实证分析

(1)三种PEG组合的年收益率。我们将按照PEG的值将其分为三个组。将PEG小于0的分为一组,用PEG-N表示;将PEG介于0与1之间的分为一组,用PEG-L表示;将PEG大于1的分为一组,用PEG-H表示。

根据组合投资策略,我们得出各组的收益率(由组内平均收益率计算得出)如表3所示。

表3 三种PEG组合的年收益率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PEG-L组合的收益率都是最高的,而PEG-N组合的收益率是最低的,PEG-H的收益率居中。从这个表的结果来看,恰好印证了彼得林奇的投资策略。

(2)三种PEG组合的年收益率的差异性检验。表带来的只是直观的判断,为了检验各个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是否存在差异,下面对三个组合的收益率两两进行统计检验。

分别检验收益率关系:rPEG-L≤rPEG-N,rPEG-L≤rPEG-H,rPEG-H≤rPEG-N。得到的P值如下。

表4 三种PEG组合年收益率差异性P统计量

从统计结果来看,在1%的置信水平下,rPEG-L≤rPEG-N,rPEG-L≤rPEG-H,的关系成立,而rPEG-H≤rPEG-N不成立。但是不管怎样,仍旧说明低PEG组合的收益率最高,高PEG组合其次,负PEG行业最次。正好验证了原假设。

三、研究结论

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低PEG组合的收益率5年来每年都明显高于高PEG组合与负PEG组合。在2013年的牛市当中,三个组合之间的收益率差异最为明显,低市盈率的收益率要高于负市盈率70%,高于高市盈率60%。即使在2011年的熊市,所有组合的收益率都是负值,说明三个组合都处于亏损状态。这说明了一个很有用的投资策略:无论在牛市还是在熊市,只要正确计算出公司的成长性,进而得出PEG值,再选择低PEG的股票进行投资,就可以获得较高收益或避免较大损失。

综上所述,PEG在我国创业板投资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王泽霞,郑建克.我国上司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估测与检验[J].财会月刊,2008,(3).

[2]毛新述.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测度与评价――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检验[J].会计研究,2012,(11).

[3]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徐彬,陈幸子译.证券分析(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王春丽.我国股市市盈率效应探析[J].统计研究,2010,(3).

[5]陈共荣,刘冉.市盈率能否成为投资决策分析的有效指标―来自中国A股的经验数据[J].会计研究,2011,(9).

[6]潘莉,徐建国.A股市场的风险与特征因子[J].金融研究,2011,(10).

[7]刘曜,史爽.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影响因素的验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

[8]张祥建.上市公司核心能力盈利性与成长性的实证研究―以“中证・亚商上市公司50强”为例[J].会计研究,2004,(7).

第9篇

关键词:中信国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论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2-104 -03

中信国安自上市以来总计向公司股东派现20.38亿元,募资共33.12亿元。派现金额占募资金额的61.54%,在全部A股中名列第465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至今,中信国安共分红16次,共分红20.38亿元。当前,中信国安市盈率为81.67,在行业内排名37,在整个市场排名1497。

一、宏观经济分析

(一)生产面有所放缓,需求面保持平稳

统计局2016年4月数据显示供给有所放缓而需求总体平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增速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低于6.4%和市场6.6%的预期。基数效应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的原因之一,去年下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较3月有所上升,形成高基数效应。4月大宗商品价格由升转跌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面产生影响。而需求面总体维持平稳态势,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较3月回落1.1个百分点至10.1%,社会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至10.1%,下降幅度均较为有限。

(二)投资增速小幅回落,平稳趋势尚难言改变

虽然4月投资增速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至10.1%,但降幅有限,总体维持平稳态势。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小幅放缓1.4个百分点至20.6%,但依然保持相对较高增速,显示基建投资需求依然较为强劲。制造业投资增速小幅回落0.4个百分点至5.3%。投资增速小幅回落动力主要来自除基建、房地产和制造业等三大投资之外的其他投资,4月其他投资同比增速下降2.7个百分点至7.7%。而从计划投资来看,4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35.6%,依然保持年初以来近40%的增速,意味着大量新项目开工将形成后续投资需求。然而4月信贷社融放缓,导致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支撑减弱,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速较上月放缓1.1个百分点至12.2%。如果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支撑持续减弱,而去杠杆、去产能抑制实体经济投资意愿,投资增速可能再次面临下行压力。

(三)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增速企稳需要政策继续护航

2016年4月数据显示需求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而生产面有所放缓。虽然近几个月经济出现企稳态势,但基础并不牢固,同时考虑到去年2季度金融业高基数影响,经济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增速平稳,依然需要稳增长政策继续保驾护航。然而4月信贷社融出现回落,意味着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支持减弱,实体经济资金面宽松状态将发生边际变化。同时,近期权威人士重新高调阐释供给侧改革,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可能受到影响。如果供给侧改革强力推行,短期内降杠杆带来的实体经济资金面趋近以及去产能导致的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减弱将为经济前景增添不确定性,供给侧改革作为短期经济企稳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影响有待继续观察。

二、行业分析

(一)电视产业格局新演变

电视产业格局新演变:万亿市场蛋糕如何切?互联网电视是广电产业形态的变革,作为内容在家庭端的核心分发渠道,广电终端的“钱”景取决于互联网电视在整个电视产业中能够切分的蛋糕大小。2016 年产业格局出现的变化是,IPTV 在政策支持下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但短期看,IPTV 抢夺的是以直播节目为主的有线电视的市场蛋糕,互联网电视发展趋势相对独立,不受影响。中长期看,互联网电视具备更高维的产业形态,更开放的内容生态体系以及更便捷的体验,最有潜力成为电视产业的终极形态。我们认为,目前以视频生态为主的近1500 亿市场价值已经开始转移与释放,而长期互联网电视面对的一定是高达万亿的客厅经济。

(二)互联网电视内容生态

巨资投入带来产业格局质变、新业态涌现持续刺激产业繁荣。过去2年,优质内容持续布局大屏激活生态,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互联网电视日均开机率已达到56%,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已经高达4.9 小时/天。目前,互联网内容生态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军备竞赛持续升级,腾讯、爱奇艺等巨头对内容的投入每年接近翻倍增长,预计2016 年单家公司投入均将达到50 亿规模,整体投入超越广电体系,将迎来产业格局质变,带动用户流量加速转移;二是新业态不断涌现,电影点播、付费体育赛事、教育、电视游戏等过去难以实现的模式开始出现。两大特征推动着大屏内容生态的“供给侧改革”,满足用户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并带动流量爆发增长。

(三)互联网电视渠道生态

品牌格局向3+2+X 集中,内容聚合+资本牵手,终端运营分发能力得到强化。低价销售对消费者刺激减弱,终端聚合的内容差异化降低,互联网电视竞争回归传统属性(产品、品牌、渠道、营销),利好品牌龙头。同时,外资份额衰退,内资龙头份额提升,互联网品牌加速洗牌, 3+2+X 的品牌格局隐隐成型。运营层面,渠道用户量提升带来的规模效应渐显,终端在监管框架下聚合内容成为趋势,符合消费者体验要求,利好终端话语权提升。资本层面,新的产业环境下,内容通过资本绑定渠道关系成为重要趋势,预计未来仍会持续落地,强化终端互联网运营能力并成为产业重磅催化剂。

(四)产业趋势展望

监管框架趋于完整,内容渠道合力推动大屏迎来变现时代。广电总局最新颁布6 号令,进一步完善了电视产业监管体系。监管的出发点是可管可控与版权保护,有利于行业商业模式的快速形成以及变现模式的探索,利好产业链上合法合规的企业。伴随着用户量步入拐点,商业模式愈发清晰,内容加速繁荣+渠道分发能力强化,产业链价值料将在今年迎来快速释放。我们维持2016 年度策略观点,预计2016 年整个电视互联网生态将产生接近90 亿潜在市场价值,终端平台分成潜在规模超过30 亿元。开机广告、视频点播/贴片广告等变现模式不断成熟,产业链运营收入爆发在即。

三、公司分析

(一)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中信国安公司2016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8.29亿元,同比增长41.23%;实现营业利润9724.79万元,同比增长1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02.55万元,同比增长0.31%;实现扣非净利润8419.41万元,同比增长424.37%。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二)营收较快增长,业绩逐步兑现

由于子公司销售增长较快,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23%,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4.13%,营业利润增速显著低于营收增速主要由于营业税金及附加同比增长59.88%、投资收益减少44.83%、新增计提减值损失234.98万元所致。财务费用减少46.97%,系银行存款减少所致。净利润同比仅增加0.31%,因为所得税费用大幅增加,平均税率由上年同期1.6%增加到9.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24.37%,表明前期布局的业务,业绩已经逐步兑现。

(三)依靠广电5000万用户资源,打造智慧社区平台

公司依托资本运作、用户聚合、收购兼并的三大平台,跨区域参股省级广电平台,目前覆盖超过5000万的家庭用户规模,独具天然流量资源。公司创新使用DVB+OTT模式,以客厅电视为入口,打造智慧社区平台,提供健康养老、社区金融、市政服务以及便民服务。同时,参股奇虎360,依靠360在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我们认为,以电视网络途径接收视频信息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为目前社会年龄结构中比例较高人群,对健康、养生、新闻信息有着特定的需求,客户粘性较大,智慧社区的稳定运营,必然可以带来稳定的变现值,强劲支撑公司的业绩。

图1 中国居民接收方式占比

(四)跨领域多元布局,公司外延预期依旧强烈

2015年公司积极开展资本运作,转让子公司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剩余股权;增资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并收购盟固利动力科技公司100%股权,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业务;认购R智控股有限公司4.23%股权,可提升公司精准广告和大数据挖掘的水平;投资设立国安睿博投资并购基金等。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打造以广电运营为核心,多领域多业务协同融合发展的业务格局,适应社会产业需求,维持公司的竞争力。2015年底,公司投资的有线电视合营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64.45亿元,实现净利润11.59亿元,公司权益利润2.83亿元。公司的动力电池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搭载MGL动力电池产品的运营车辆已超过11000辆,总运营里程已超过6亿公里。2016年及未来几年,公司大概率将并购更多的广电资源,发展新兴产业,外延预期强烈,见表1。

四、技术分析

(一)K线分析

1.价格分析

近5日(2016年5月16日至5月20日)最高价为18.18元,最低价为16.11元,跌幅达3.91%,其他变化详见表2。

自2016年4月26日起,该股出现3天连涨现象,涨幅达10.46%。后续变化详见表3。

2.筹码分析

近5日(2016年5月16日至5月20日)该股主力平均成本为8.38元,散户平均成本为8.34元。更多分析详见表4。

(二)技术指标分析

表5,17个指标中,有两个指标为多头指标,3个指标为空头指标,16个指标为不确定。

六、结论及建议

从整体经济形势看,经济下行周期或将持续。受季节性因素和信贷大幅扩张影响,3月经济数据出现暂时性反弹,但2016年4月经济增长重回下行通道。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中信国安股票在近一个月内,总体的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都呈下降的趋势,并且整个市场处于“熊市”。所以无论是从中长期考虑,还是从短期考虑,建议中信国安A股投资者,短期内要注意关注国家调控对广电行业的政策对股票的影响,做波段投资,较为合适。短期涨幅有限,注意关注股票的市盈率和振幅程度。

对发行主体的建议:1.多业务共同发力,大力发展有线电视网络业务。2.跨区域运营广电网络平台,打造智慧社区平台,力图刚性流量变现。3.着力打造公司新生态:DVB+OTT的平台体系。对投资者来说,建议中信国安A股投资者,短期内要注意关注国家调控对广电行业的政策对股票的影响,做波段投资,较为合适。短期涨幅有限,注意关注股票的市盈率和振幅程度。

参考文献:

[1]李慧.聚类分析在股票投资分析中的应用[J].商,2015,(27).

[2]马跃.基于因子分析和投资组合理论的股票投资分析[J].市场观察,2015,(S1).

[3]张律行,袁桂秋.基于时变β系数的股票投资分析[J].金融经济月刊,2012,(06).

[4]曾贵.市盈率在股票投资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02).

[5]宋院生.刍议股票投资分析方法[J].管理学家,2011,(10).

[6]顾纪生,朱玲.股票投资价值分析的综合指标及其创新指向[J]. 商业研究,2012,(02).

[7]乔建伟.BP神经网络在股票投资分析中的应用[J].电子科技大学,2013,(06).

[8]陈洋洋,王炬香,张春伟,赵丹丹.基于FAHP法的股票长期投资决策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20).

[9]李海霞,杨树国.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在股票投资中的应用[J].数学计算:中英文版,2013,(02).

作者简介:

第10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

1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常常拥有自信情节,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永远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4股票投资策略

4.1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在股票业取得成功的素质应该包括:忍耐、自立、简单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开阔、有独立判断能力、百折不挠、谦让、灵活、愿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这些素质的具备与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与行为金融学是相符的,市场可能是无效的,积极管理者也有增加价值的潜力,但这些无效性既不简单,也不是静态的,利用起来代价也不低。换言之,市场无效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消失。这就意味着市场无效性一旦被隔离出来,并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这一无效性时,这个特点就消失了。问题不在于投资者和他们的顾问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当信息收到之时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当乐观的金融信息广泛传播时,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个经济形势在近期内还会进一步高涨时,经济走势实际上已经向衰退迈进。头脑清醒的投资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那种需要各种资料的“科学头脑”是不科学的。

4.2逆潮流而动

风险观念的根源在人类感情中可以找到。我们都是社会性生物,渴望与别人协调一致,达成共识。以常规方式失败经常比非常规性失败痛苦较少。相应地,投资者更愿意冒以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大风险,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小风险。许多投资者并不一定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对风险有多少耐心。

参考文献

[1]曹凤岐,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第11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

1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常常拥有自信情节,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

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永远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4股票投资策略

4.1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在股票业取得成功的素质应该包括:忍耐、自立、简单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开阔、有独立判断能力、百折不挠、谦让、灵活、愿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这些素质的具备与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与行为金融学是相符的,市场可能是无效的,积极管理者也有增加价值的潜力,但这些无效性既不简单,也不是静态的,利用起来代价也不低。换言之,市场无效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消失。这就意味着市场无效性一旦被隔离出来,并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这一无效性时,这个特点就消失了。问题不在于投资者和他们的顾问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当信息收到之时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当乐观的金融信息广泛传播时,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个经济形势在近期内还会进一步高涨时,经济走势实际上已经向衰退迈进。头脑清醒的投资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那种需要各种资料的“科学头脑”是不科学的。

4.2逆潮流而动

风险观念的根源在人类感情中可以找到。我们都是社会性生物,渴望与别人协调一致,达成共识。以常规方式失败经常比非常规性失败痛苦较少。相应地,投资者更愿意冒以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大风险,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小风险。许多投资者并不一定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对风险有多少耐心。

参考文献

[1]曹凤岐,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第12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

1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常常拥有自信情节,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永远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4股票投资策略

4.1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在股票业取得成功的素质应该包括:忍耐、自立、简单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开阔、有独立判断能力、百折不挠、谦让、灵活、愿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这些素质的具备与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与行为金融学是相符的,市场可能是无效的,积极管理者也有增加价值的潜力,但这些无效性既不简单,也不是静态的,利用起来代价也不低。换言之,市场无效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消失。这就意味着市场无效性一旦被隔离出来,并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这一无效性时,这个特点就消失了。问题不在于投资者和他们的顾问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当信息收到之时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当乐观的金融信息广泛传播时,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个经济形势在近期内还会进一步高涨时,经济走势实际上已经向衰退迈进。头脑清醒的投资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那种需要各种资料的“科学头脑”是不科学的。

4.2逆潮流而动

风险观念的根源在人类感情中可以找到。我们都是社会性生物,渴望与别人协调一致,达成共识。以常规方式失败经常比非常规性失败痛苦较少。相应地,投资者更愿意冒以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大风险,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小风险。许多投资者并不一定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对风险有多少耐心。

参考文献

[1]曹凤岐,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第13篇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常常拥有自信情节,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永远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4股票投资策略

4.1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在股票业取得成功的素质应该包括:忍耐、自立、简单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开阔、有独立判断能力、百折不挠、谦让、灵活、愿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这些素质的具备与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与行为金融学是相符的,市场可能是无效的,积极管理者也有增加价值的潜力,但这些无效性既不简单,也不是静态的,利用起来代价也不低。换言之,市场无效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消失。这就意味着市场无效性一旦被隔离出来,并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这一无效性时,这个特点就消失了。问题不在于投资者和他们的顾问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当信息收到之时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当乐观的金融信息广泛传播时,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个经济形势在近期内还会进一步高涨时,经济走势实际上已经向衰退迈进。头脑清醒的投资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那种需要各种资料的“科学头脑”是不科学的。

4.2逆潮流而动

风险观念的根源在人类感情中可以找到。我们都是社会性生物,渴望与别人协调一致,达成共识。以常规方式失败经常比非常规性失败痛苦较少。相应地,投资者更愿意冒以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大风险,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小风险。许多投资者并不一定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对风险有多少耐心。

摘要:投资学发展到现在遇到了许多有效市场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经济学家将心理引入投资领域产生了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理论既侧重对非理性偶然的因素进行分析,又关注对行为科学的吸纳,深入探讨投资者的心理举动,这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对行为金融学的分析,以高效率实现投资活动为目的,总结现代金融环境下的投资策略,以期实现对投资学理论与实务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

参考文献

[1]曹凤岐,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第14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

1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常常拥有自信情节,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

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永远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4股票投资策略

4.1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在股票业取得成功的素质应该包括:忍耐、自立、简单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开阔、有独立判断能力、百折不挠、谦让、灵活、愿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这些素质的具备与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与行为金融学是相符的,市场可能是无效的,积极管理者也有增加价值的潜力,但这些无效性既不简单,也不是静态的,利用起来代价也不低。换言之,市场无效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消失。这就意味着市场无效性一旦被隔离出来,并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这一无效性时,这个特点就消失了。问题不在于投资者和他们的顾问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当信息收到之时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当乐观的金融信息广泛传播时,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个经济形势在近期内还会进一步高涨时,经济走势实际上已经向衰退迈进。头脑清醒的投资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那种需要各种资料的“科学头脑”是不科学的。

4.2逆潮流而动

风险观念的根源在人类感情中可以找到。我们都是社会性生物,渴望与别人协调一致,达成共识。以常规方式失败经常比非常规性失败痛苦较少。相应地,投资者更愿意冒以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大风险,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小风险。许多投资者并不一定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对风险有多少耐心。

参考文献

[1]曹凤岐,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第15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

1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常常拥有自信情节,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

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永远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4股票投资策略

4.1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在股票业取得成功的素质应该包括:忍耐、自立、简单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开阔、有独立判断能力、百折不挠、谦让、灵活、愿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这些素质的具备与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与行为金融学是相符的,市场可能是无效的,积极管理者也有增加价值的潜力,但这些无效性既不简单,也不是静态的,利用起来代价也不低。换言之,市场无效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消失。这就意味着市场无效性一旦被隔离出来,并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这一无效性时,这个特点就消失了。问题不在于投资者和他们的顾问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当信息收到之时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当乐观的金融信息广泛传播时,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个经济形势在近期内还会进一步高涨时,经济走势实际上已经向衰退迈进。头脑清醒的投资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那种需要各种资料的“科学头脑”是不科学的。

4.2逆潮流而动

风险观念的根源在人类感情中可以找到。我们都是社会性生物,渴望与别人协调一致,达成共识。以常规方式失败经常比非常规性失败痛苦较少。相应地,投资者更愿意冒以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大风险,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小风险。许多投资者并不一定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对风险有多少耐心。

参考文献

[1]曹凤岐,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