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心理学研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学习是一个过程。对人来说,学习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由于它的复杂性,人们曾从多方面进行过分析。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如何进行的,它的结构是什么,历来人们从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对它进行分析。我国古代儒家的学习心理思想就曾把学习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多元取向;发展趋势
一、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
1.建构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教育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已经发展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产物,并且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变化,在诸多刊物中建构主义这一内容均得到体现,比如《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教育研究回顾》等。从理论上分析,虽然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比较单一的理论,但是其内容多以强调解决问题、强调合作学习等,所以说建构主义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的,尤其是在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培训中具有代表性,当然,这种模式会一直持续下去,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2.后现代主义取向
后现代主义同样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包括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从后现代主义的诸多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主张多元化,对还原论有所反对,且后现代主义提倡方法的多元化,对教育心理学而言具有推动性。其中在后现代主义中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表现是在后现代主义思维的影响中涌现出一大批全新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性话题,比如,跨文化研究、个体差异、网络教学等。
3.认知主义取向
在20世纪末认知心理学诞生,且在心理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逐渐演变为一支非常重要的流派。毋庸置疑,认知主义在心理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不仅可以为心理学提供连贯的观念,还能推动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其中在认知主义取向中,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先前知识作用、分散联系、储备知识等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认知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理论、动机研究已经成为认知主义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
4.人本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心理学中人本主义被称为第三势力,而且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由国外诸多研究家提出了众多理论模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个体中心理论,无论哪一种理论,均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育发展中离不开方法论、跨文化理论,还需要从多维度以及多途径角度分析,所以,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了解到人本主义当前已经发展成为极端机械主义的矫正器,尤其在某一个特殊情况下,人本主义往往以人道主义在整个研究中得到复苏。
5.行为主义取向
在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取向以全新的研究取向出现在人们身边,其中与行为主义取向相关的包括个别化教育系统、不间断的持续默读。从整个发展趋势分析,现阶段受到应激影响的行为主义已经不存在,这种情况导致心理学家受到批判,甚至导致心理学湮没在社会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行为主义演变得比较温和,而且将各个流派的内容进行了融合,虽然缺乏绝对话语权,但是却出现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即行为主义教学方法仍旧属于主流教学方法。
二、新形势下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教育心理学是传播心理规律的一种科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作为发展基础的,自教育心理学出现以来受到诸多思维的影响,无论是哪一种取向,所形成的现实性、客观性等,均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教育心理学会呈现出以下几种形式:
1.实现理论观念的融合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会导致人们过分追求多元化,几千年前的理论流程不能再重演,而且能够实现多种理论观念的融合,这些理论的多元化融合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进步。
2.实现研究情景的生态化
在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下,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价值期望逐渐增加,虽然从全局出发教育心理学理论已经比较完美,但是仍旧存在非常多的缺陷,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研究者也明显感受到与社会现实有所脱轨,所以在这种发展背景下,需要尽可能地在自然环境中创设非参与式研究情景,从根本上探究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行为机制,如此才能促使教育心理学贴合教学实践。
3.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
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下,大多数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会利用后现代主义思维实现对传统理论体系的构建,能够从崭新的视角出发,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审视。此外,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视角上所存在的各种固执、偏执等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从多个因素以及多维空间进行研究。
4.研究方法具备综合化
在当前的研究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科学心理学创建的时候仅仅认为加强实证才能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与性质类似,所以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在整个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其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其中所涉及的方法包括了叙事式、阐述式、客观式等,因为方法不同,所以在统一研究中的应用也不同,但是也只有保证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可持续进步。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本文主要对其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期望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力娟,张大均.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07(2):11-14.
[2]葛鲁嘉.心理学演进的当代思想潮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3-70.
[3]张礼娟,宋明玲.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挑战[J].学理论,2012(35):67-68.
[4]李志专.教育心理学在我国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9):12-13.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有机融合,是一门交叉学科,具体指音乐教学中,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为教育者做出正确心理分析,为音乐教育教学提供方法和原则的理论依据,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音乐教育心理学中,教师可通过对学生注意力转移因素的研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并采用综合教学的方法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音乐教育心理学将音乐的学习与感受能力、记忆能力以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结为一体,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乐感和欣赏能力,还有力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和声教学
所谓和声,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按照一定的规律与原则同时发生而构成的一种音响组合。而和声学,则是一种多声部音乐教学中的基础学科,是我国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也是一种研究和声产生与构成原理、和弦的连接和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应用和写作关系的理论。有些音或和弦组合起来符合和声规律,听起来就悦耳;有些和弦组合起来不规律,会让人产生不舒适感。因此,在高校中开设声乐课,让学生在和声学习中掌握基本的和声语言,以及不同和弦所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显得尤为必要。事实上,自20世纪和声学由欧洲引入我国以来,和声教学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在音乐教学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一)综合性
随着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心理特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影响学生心理因素的综合化。当代大学生心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还包括个人主观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有生理基础、遗传以及成熟度等;社会因素则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民情风俗以及科学水平等;个人主观因素则包涵心理特征、心理倾向、身体素质以及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等。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心理呈现出综合性特征,要求和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综合观点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状态进行有效分析与把握,从多维度提升和声教学质量。
(二)思维灵敏、活跃
思维灵敏、活跃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大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已完成了“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其逻辑思维也逐渐占据整个思维活动的主导地位。在和声课堂中,他们更愿通过自己的发现、分析与探索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非单纯听教师的讲解与传授。除此之外,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立性也得到了增强,具体表现为十分注重个人的亲身体验,不盲目跟从其他人,敢于提出不同于和声教师观点的看法与意见。
四、音乐教育心理学对和声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
(一)奉献爱心、关爱学生
爱和奉献不仅是和声教师,还是所有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心理素质。和声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的重要教学职责,不但要有专业的技术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教育、影响学生。因此,和声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教育目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关爱学生成长,帮助学生学习,并以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为事业成功的标志,把教育当成一种责任。
(二)创造性思维
随着社会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及教育的发展需要。因此,创造性思维也成为和声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和声教师应与时俱进,以教学环境和学生实际情况为重要依据,不断改良与创新和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针对理论性基础知识的记忆,教师可以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总结一套记忆口诀,便于学生更加有效地探索其内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与此同时,不断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钻研,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五、在和声教学中应用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由于我国高校和声课程开设课时较少,再加上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各有高低,大大增加了和声教学的难度。因此,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以及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和声教学方案,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心理状况出发,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和声学各个知识点进行仔细讲解,并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消化、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以有效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二)引导学生掌握和声学习方法
在社会经济及科技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已跨入了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而传统以灌输式为主的和声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当代教育需要。因此,相关和声教师应充分注重对学生智力方面的培养,有效改良传统教学模式,启发学生主动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会学生如何思维、如何在求知过程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例如,在讲解“原位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四部和声”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正三和弦连接方法的基础上,选用一些学生熟悉且相对简单的乐曲片断作为谱例,让学生配以正三和弦。这种方式不仅有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和声教学
在我国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板书谱例、钢琴弹奏等方式进行和声教学,学习方法过于单一、枯燥。因此,教师应在和声教学中,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传统音乐教学基础上,将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重要教学指导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电脑及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和技术,将声谱投影在大屏幕前,同时运用音乐制作软件做好四部和声音响,并通过不同乐器组合进行演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性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运转下,将感性直觉升华到理性思维高度。
六、结语
[关键词]高校 学生 求职压力 心理误区 对策
[作者简介]陈秀珍(1976- ),女,福建福清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心理学。(海南 海口 571127)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098-02
由于当前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面临的求职压力也越来越沉重。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当今的大学生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就习惯了众星捧月,成长之路一直顺风顺水,因此在面对巨大的求职压力时,不是手足无措,就是陷入巨大的失落和恐慌之中,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大学生如果出现心理问题,不仅会使自己失去自信、产生极度悲观的情绪,还可能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秩序。因此,要重视求职压力下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
一、求职压力下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1.高校分配体制的变革将大学生推进了市场。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分配制度。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国家分配制度影响下,大学生在国家的统一安排下进入不同的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就业相对稳定,竞争压力较小。90年代中期开始,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就业体制被打破,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大学生具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用人单位有自由选择人才的权利,学校承担推荐的职责,国家不做过多干预。自此我国高校毕业生开始走向市场,而市场经济也开始登上引导就业市场发展的舞台。高校分配体制的变革将大学生推进了市场,
2.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成为人才配置的关键因素,要求大学生必须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大学生除了在某一专业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之外,还要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了解其他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些高校未能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对口就业;有些高校虽然进行了专业调整,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强,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同时,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成倍增长,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人才供应远远超出了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市场进入卖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此外,大学生所学专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等都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严重影响。以上这些都加重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二、求职压力下的大学生心理误区
1.大学生求职表现出严重的功利化色彩。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功利化色彩。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过于关注那些效益好、社会影响较为良好的职业,总是向往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优越的工作环境。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外资、合资企业,其次是事业单位、国企,最不愿意去小规模的民营企业或者刚刚起步的企业。大学生最向往的城市一般为经济较发达或者东南沿海的一线大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以及广州等。
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往往经历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他们迫切希望找到理想的工作,拿到可观的报酬,从而回报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这本来是一件相当正常的事情,但是大学生如果就业期望过高,就会陷入心理误区。这是因为环境优越且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数量有限,不可能满足每一位大学生的要求;同时,由于大学生在知识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同样的职位不一定适合每一位毕业生。
2.大学生求职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能正确对待目标选择,不敢积极面对求职竞争,总是依赖于亲友、老师或者学校等的帮助。之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人和亲友等的帮助,面临突如其来的求职压力时,他们只能选择依赖他人。他们的生活环境较为单纯、简单,只限于处理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因此他们更希望得到家人和老师的帮助。如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可是如果大学生将职业选择权全部交与他人,这是完全错误的,会使大学生形成一定的等靠心理,如果不彻底消除这种依赖心理,不但不利于学生就业,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定要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
3.大学生求职容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主要表现为不安、焦虑以及抑郁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情绪状态,研究人员做过一项专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普遍表现出一定的抑郁和焦虑心理,而且远远高于普通人的心理水平。从总体来看,男生的焦虑水平比女生略低,而抑郁水平要比女生高。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心理情绪异常,不仅是因为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也是由当代大学生自信心不足、抗压能力不高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不敢积极面对社会、害怕交际,这非常不利于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表达自我、更全面地展示自我,因此必然会影响他们对职业的选择。
4.大学生求职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从众倾向。大学生求职时往往具有从众倾向,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没有准确认识自身的实际状况,如专业认识、发展前景、职业兴趣和追求以及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等,因而在选择职业时会有盲目的从众心理。看到他人想去沿海发达城市,马上认为自己也应该去沿海发达城市;看到他人选择时下比较流行的金融行业和计算机行业,马上认为自己也应该在这些领域选择职位。拥有从众心理的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对他人的选择给予特别的关注,却很少考虑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也不太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在实际求职过程中,这一类大学生一般会更容易遭受挫折,无法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就业机会。
三、构建新形势下的教育心理体系
1.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意愿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个人意愿要服从国家的需要。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尽可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不能不切实际,应该适当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市场需求。
其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也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地完成。大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除此之外,大学生的视野也要开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另外,自大学生入学第一天起,高校就要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并且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制定多个具体目标,以提升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最后,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并针对大学生就业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大学生之所以在求职压力下产生心理误区,与其自身社会阅历低、知识结构单一以及心理抗压能力较差等原因分不开。因此,高校要针对学生就业开展指导工作,不仅向学生宣传就业政策,通过多种渠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还要培养他们的就业技能和面试技巧,提高他们对职业选择的认识等。高校也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心理测试活动,使大学生对自己形成客观认识,准确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大学生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求职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顺利实现就业。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
第一,自我反省。当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一定要准确认识自我,并对自我做出客观评价,如弄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哪一行业领域是自己所擅长的,自己的性格特征是什么样的,未来应该制定出什么样的职业规划等。大学生只有冷静客观地评析自己,对自己形成准确的认识,才能在求职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社会比较。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下的群体,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因此,大学生在对自我进行评价之前,一定要选好参照物,即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大学生可以通过与社会其他人员的比较来辩证地认识自我,可以根据社会其他成员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来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通过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形成对自己的准确认识。
第三,心理测试。为了准确对自我做出评价,大学生可以借助于心理教师的帮助,选择相关测量表进行心理测验,然后通过分析这些测量结果来形成对自己的准确认识,在准确认识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在求职过程中走弯路。
3.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调节。针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调节:
第一,情绪转化法。大学生求职受挫后,可能会产生难以控制的不良情绪,如果任由其发展,就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转化情绪,通过参与其他活动,转移视线,减少不良情绪的危害,如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与同伴一起去野外郊游等。
第二,情绪宣泄法。大学生求职受挫之后,不能将不良情绪埋在心底,应该学会把这种不良情绪宣泄出去。因为不良情绪在心底压得时间越长,对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越大,所以大学生应该学会进行自我宣泄,比如找自己的好朋友倾诉,也可以参加爬山、骑车等体育活动。
第三,心理暗示法。尽管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但还是要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这样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求职活动中。
第四,自我安慰法。大学生求职屡受挫折时,一定要学会自我调整,安慰自己不要过高地要求自己,这样能够使自己尽快接受求职失败的现实,并从失败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心理误区。高校必须予以重视,加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相应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从而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岚.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文科版,2006(1).
[2]李贞涛,闫荣双.论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心理指导体系的构建[J].青少年研究,2007(2).
[3]丁歆,王华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4]刘燕.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社会研究,2005(4).
一、资料筛选
本研究分别选取了德国专业期刊《教育心理学杂志》、《教育教学心理学》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杂志》以及中国专业期刊《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和《心理发展与教育》在2000—2010年所发表的教育心理学论文。鉴于教育心理学的多种解释,笔者综合各家观点提出了以下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的科学。本研究依据此定义对资料进行筛选、归类和分析。
首先,筛选的论文研究背景限定在教育情境中,指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生活、实施教育、施加影响的具体场合,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环境;其次,教育情境中的主体包括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所筛选的论文探讨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机制和规律;再次,教育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受教育媒体作用的制约。教学媒体作为承载和传递教学内容的介质,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筛选出中国教育心理学论文964篇、德国教育心理学论文459篇,并采用主题概括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将所选论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教育主体的论文,既包括学生的知情意的发展及学生所采取的各种学习手段和策略,也包括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以及所具有的教学效能感等;另一类是关于促进和制约主体发展的教育媒体和环境的论文,既包含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类教育媒体,如教学图片、文本、电脑和电视等,也包括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各种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其的影响,如亲子关系、家教方式、学校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
二、研究比较
(一)研究取向
教育心理学从诞生就一直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用实证的方式对学习和教学进行研究。但要从心理学找到一个对教育实践具有普遍适应性的通用学习规律是徒劳的,因为通用的学习规律并未立足于真实、具体的教育实践。[1]德国教育心理学界对教育心理学学科任务的看法是“理解和改善教育现实”[2],并提出了一个统摄教育心理学任务的“教育情境模型”,该模型有四大核心组成要素:学习者、对学习者进行教育教学的人、媒体和环境。[3]该模型与笔者提出的教育心理学定义相契合,拟作为本文对中德两国教育心理学近十年发展进行对比分析的依据。图1概括反映了中德教育心理学近十年的研究取向。
图1中德教育心理学研究取向比较柱状图
图1中德教育心理学研究取向比较柱状图下载原图
图1表明:上述四个研究主题清晰反映了“教育情境模型”的四个核心要素,因而可以得出中德两国近十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均凸显了教育现实情境取向;对于学习者的研究比例都超过了50%,均突出了学习者研究中心,但其中教育者、媒体和环境的研究又存在差异,体现了两国教育的现实需要和特色。分析发现,这种教育现实情境研究取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实验室情境到教室情境的转变。传统教育心理学偏重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人为地将研究结果同真实环境隔离开来,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有限,基于真实的教室情境的实验研究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弊端。通过真实情境中的课堂教学实验来揭示教育和学习的心理机制,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更具有生态效度和应用价值。[4]在德国教育心理学强调教育现实情境研究取向的同时,中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基于教室情境的研究比例也从2000年的13%提升到了2010年的20%。从实验室情境到教室情境的不断转变,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和实际运用价值。
2.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具体的学科科目相结合。“传统的教育心理学都假定一门学科所得到的原则和规律可被应用到其他的学科中”。[5]但这一观点日益受到教育实践的挑战,“为了更好地理解发生在教育实际情境中的认知,研究真实的学科学习任务受到了重视”,[6]同以往脱离具体学科而泛泛描述学习规律的教育心理学相比,与具体的学科相结合的研究体现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情境取向。[7]这种状况在近年中德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对于语言、数学和理化等具体学科的研究备受重视。[8]
3.个体、物理及社会环境因素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在维果茨基理论的影响下,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认识到以个体模式研究认知和学习的局限性,[9]并逐渐意识到个体的心理活动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性和不可分割性。[10]近年中德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对于学生合作学习、课堂提问能力等的关注都体现出了对整体教育环境的高度重视。
4.对学业不良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及教育促进的研究。现代统一形式的教育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因而学生中学习困难者日多。[11]针对此种情况,中国研究者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机制、认知特点、脑机制及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学业不良学生有效的教育指导。德国研究者则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咨询及教育行为和训练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重视具体教育干预的策略方法和作用效应。
(二)研究主题
本研究以教育现实情境中学习者、教育者、媒体和环境为类别进行研究主题比较分析。从论文数量看中国多于德国,但绝对数量很难比较各自对各个主题的重视程度,因而我们采取各主题在分类中所占的比例这种更具说服力的方法来考察其异同。
1.关于学习者的研究主题。经统计,中国关于学习者的研究文献共618篇,涉及的研究点有44个;德国关于学习者的文献共265篇,研究点有24个。通过自下而上的聚类方法,将研究内容相近的研究点划为一类主题,共得到认知、动机、情绪、人格、能力、策略和制约因素等七个研究主题。认知主要纳入和学生学习有关的自我概念、认知表征、认知风格、记忆等;动机主要纳入与学习动机相关的研究点,包括学习动机、成就动机和目标取向等;情绪主要纳入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情绪等的研究点,包括情绪、考试焦虑、学习倦怠等;人格主要纳入和学生学习有关的人格特征相关的研究点,包括人格、自尊、自卑等;能力主要纳入和学生学习有关的能力等的研究点,包括智力、高天赋、精细动作能力、读写能力等;策略主要纳入促进学习的各类策略相关的主题,包括合作学习、学习策略、学习时间等;制约因素主要纳入制约和促进学生学习的各种内外条件等,包括心理素质、学业卷入、人际关系、课堂参与等。基于此,本研究对中德教育心理学近十年来发表的关于学习者研究的论文进行分类统计。(见图2、表1、表2)
从图2可以看出:学习者自身的能力、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以及学习认知过程,都占到两国学习者研究的65%以上。通过比较表1和表2发现,两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具有如下相同点:一是两国教育心理学家都比较关注自我概念、自我效能和归因等认知因素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和结构;二是学习动机、成就动机和目标取向是两国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三是考试焦虑以及学习过程中情绪的作用在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都得到了体现;[12]四是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包括对超常儿童的研究都为两国研究者所重视。此外读写能力在两国研究中也受到重视;[13]五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策略研究在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14]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和与同伴的合作学习等无指导学习也都有所涉及。[15]
比较表1和表2还发现,两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也存在如下差异:一是学习认知研究中,中国教育心理学重视认知风格、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和记忆、问题表征、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等问题的研究,德国教育心理学则更重视自我概念、知识学习、思维训练等问题的研究;二是在学习动机研究中,中国的教育心理学重视成就动机和目标取向等的研究;德国教育心理学则更多地关注兴趣和目标取向等对于学习的影响;[16]三是在制约和促进学习的内外因素上,中国教育心理学较重视学习态度、学习疲劳、人际关系、课堂参与、学校和学习适应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德国教育心理学则较关注学生学习满意度和辍学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2.关于教育者的研究主题。中国关于教育者的研究论文篇数为225篇,涉及的研究点为44个;德国关于教育者的研究论文篇数为88篇,研究点为16个。对各个研究点进行主题分类,共分为以下五类:教师心理,主要包含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心理各层面的状况对教学的影响,具体包括自我效能、教学能力、心理素质和人格特质等;教育方式方法,主要包括为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具体包括教学训练、教学干预、教学准备等;课堂教学,主要纳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知觉、行为等因素对教学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具体包括课堂信息知觉、课堂行为、教学评价等;教师职业,主要探讨将教师作为职业来进行考察的研究点,具体包括职业倦怠、职业生涯、职业认同及工作满意度等;家庭教育,主要纳入父母的各种教育理念或方式对于学生的影响等。(见表3、表4)
总的来说,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师心理和教育方式方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考察,而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对教师心理的研究则将研究重心放在课堂教学、教育方式方法和家庭教育上;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在五大分类中的研究点更为集中,而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面较广,研究点相对分散;中国教育心理学对于家庭教育研究的重视程度要明显低于德国。(见图3)
具体比较中德两国的异同发现:一是中国对于教师心理的研究偏重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教学动力,且对教师从人格到问题行为都有涉及,研究面较广泛;而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则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跨文化处理能力、择业动机和教师形象等方面的研究更为重视;二是两国的教育心理学都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对教学策略、干预、训练的研究;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则更关注个性化教育方式的研究;三是两国的教育心理学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对教与学的科学评价上,中国的教育心理学非常关注教师管理课堂的能力,包括对课堂信息的加工,以及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等,德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重点则放在教师的诊断能力上,即教师对于学生的成绩评定等;[17]四是职业压力和倦怠是两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中国教育心理学对职业生涯、职业认同、组织公民行为[18]也较为关注;五是中国较为偏重对父母教学态度和教学观念的研究,德国对父母实际教育行为的考察较多。[19]
3.关于教育媒体的研究主题。教育媒体主要表现在通过何种手段向学生呈现信息,因媒体手段的不同,主要分为文本、插图、多媒体与计算机和网络等。中国教育心理学中关于文本、插图、多媒体与计算机和网络的研究论文数分别为34、4、9、12;德国教育心理学相关论文数分别为2、3、6、29。(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两国教育心理学对于四种媒介的研究都有所涉及,但是侧重点却不相同,中国教育心理学侧重文本作为媒介在教学或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德国教育心理学则对计算机和网络在教育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20]这也较为符合两国的国情,中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多以文本形式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学习,而德国作为发达国家,有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教育,这也反映出德国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教学和学习活动的现实需要。
4.关于教育环境的研究主题。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不仅注重教育主体及媒介,同时也强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教育影响。其中,学校环境,主要纳入在学校内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研究点,如班级环境、师生关系等;家庭环境,主要纳入各种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发展等方面产生影响的研究点,如家庭收入和功能、亲子关系等;文化环境,主要纳入由于文化不同对学生造成影响的研究点。中德两国教育心理学近十年关于环境的研究对比见表5和图5。
表5和图5表明,学校、家庭和文化这三类主题在中德教育心理学中都有所涉及,两国都将探讨家庭因素在学生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放在首位,且所考察的内容也较为相似,主要为亲子关系和依恋、家庭条件和功能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其次是重视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习和发展影响的研究;同时,文化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了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注意。
除上述共同点外,两国对于环境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在学校环境中,中国教育心理学倾向于重点考察班级环境和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等;而德国则偏重于学校中的暴力和攻击行为的研究,[21]这也许与欧美各国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现实有关。第二,德国教育心理学界比较注重家庭条件和类型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22]中国教育心理学界对该方面的研究则有所忽视。第三,两国跨文化研究也存在差异。中国在考察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对学生学业影响的同时,还结合中国多民族的特点,考察了汉族、彝族、哈尼族、藏族等民族间文化差异对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德国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见。
(三)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性质上可以划分为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实证主义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最显著的共同点是实验室实验、教育情境实验和调查测量等实证研究方法在研究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质性研究如深度访谈法、个案法、档案分析法等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并占有一席之地。第二个共同特点是呈现出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趋势,其中包括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的结合。如实验法和访谈法的结合[23]、实验法和调查法的结合[24]、问卷和访谈法的结合[25]等。第三个共同特点是开始关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引进、运用,如脑生理方法受到关注。在统计方法上借助电脑进行数据的整理、处理和分析,如采用SPSS,SAS等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卡方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处理。
总体来讲,中德两国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大同小异,对于研究方法的选择运用,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都折射出这样一个理念:方法选择运用取决于对研究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选择时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1.教育现实情境取向是中德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最显著的共同特点,这表明两国教育心理学者在跟踪国际化潮流的同时,均能结合本国的教育现实开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这种教育现实情境取向也顺应了当今教育心理学研究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
2.中德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存在“大同大异”现象。“大同”指两国教育心理学在研究重点上都凸显了学习者中心这一研究主题,如对学生的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的动机及认知过程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大异”主要表现为中国教育心理学较重视认知学习的研究,如学生对信息的表征、记忆、注意和内隐学习与记忆的研究等;而德国的教育心理学则更重视对学生学习自我品质的激发和培养的研究,如对学生自我概念、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效能等的研究较突出。此外,两国教育心理学对教育现实情境的对待上也存在差异,中国重视一般教育情境,德国更重视具体教育情境。
3.中德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无大差异,都重视多种方法的相互结合。两国教育心理学研究既重视实验法、调查测量等实证研究方法,也提倡访谈、个案、典型行为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都较重视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强调用量化与质性结合来研究教育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二)研究启示
1.教育现实情境研究取向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必然选择。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心理规律的科学。中德两国教育心理学2000—2010年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本国教育现实情境为研究取向,把适应国际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与解决本国教育实际问题密切结合,在紧跟国际研究潮流的同时,特别重视联系本国教育现实需要和要求开展科学研究,如德国教育心理学家对于学生读写能力、自我概念、动机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家庭条件类型、父母教育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是结合德国现实文化教育和民族特点的科学研究;中国教育心理学关于汉语认知学习、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这充分表明了教育现实情境取向既是当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本土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点。
2.加强教育现实情境取向研究是中国教育心理学服务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教育心理学起源于西方,跟踪国际研究主流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的他山之石。但跟踪并不意味着盲从,要在验证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是否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同时,找到本国文化教育和其他异质文化教育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德国教育心理学的现实情境取向研究启示我们要建立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心理学,必须对教育现实问题准确把握,进行科学研究和深入分析,只有在鲜活的中国教育现实和独特且深厚的文化背景中探寻现实教育问题的根源,寻求其解决的途径和策略,才能真正构建对中国教育实际起指导作用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完成教育心理学服务教育现实的基本使命。
3.重视教育现实情境各要素的均衡研究。德国教育心理学在突出学习者中心的同时,对于教学者、媒体和环境等主题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教育现实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与教育者、媒体、环境的互动,才能使学习和教育得以发生并更为有效。因而在研究中过分强调其中某一点,而忽视对于影响和制约教育与学习的其他现实因素的考察,都难以揭示教育心理学现实情境取向的全部含义。相比之下,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对教育者、媒体、环境的研究要薄弱一些,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强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
4.重视家庭教育研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在教育现实情境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家庭条件和类型对于子女的学习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德国在教育者研究主题中,家庭教育所占的比例为21.59%,而中国仅为5.33%;环境研究主题中家庭环境研究德国所占的比例为59.09%,而中国则为45.16%。即凡涉及家庭的研究中,中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比例都要低于德国。中国家庭一向重视子女的教育,但是对家庭教育的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中国都弱于德国,这与中国人对教育非常重视的现实需要很不协调,值得深思,也迫切需要重视起来。
5.重视教育新兴媒体的研究。在当今的教育现实中,计算机网络等新兴媒体在教育中拥有的潜力不容忽视。在德国教育心理学关于教育媒体的研究中,计算机网络等新兴媒体研究占72.5%,而中国对其的研究比例仅占20%。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而计算机在我国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却停留在较低层次上。[26]计算机网络作为未来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手段,迫切需要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识上重视和研究上跟进。
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学科性质和特点。
2、学习心理,它是教育心理学的重心,它是建立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主要有行为主义、认知观点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3、群体心理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黑龙江省妇女干部学院 150040
[摘要]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教育心理学这门专业必修课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使学生们顺利完成课程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本文提供了启发式教学等相应的教学策略。
[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策略
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现状
近年来,为完善国家的教育体系,改善就业结构,全面培养各层次合格的劳动者,我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使更多的学生迈入中职学校的大门,我国于2012年扩大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一)客观问题
1.学生年龄跨度大,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从本校2012级学生的年龄分布情况来看,年龄最大的21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由于学生年龄跨度较大,接受能力存在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在授课时常常遇到一些学生已经听懂并熟练掌握了知识,而另一些学生还一脸茫然地看着老师,完全跟不上讲课的节奏的问题。
2.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差距较大,生活水平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家庭比较富裕,吃、穿、用都不必发愁;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低保收入不足以维持其日常生活,还需要依靠课余打工赚钱,因此常常面临休息时间不足,上课缺乏精神的问题。
(二)主观问题
1.学生学习目的不相同,学习的主动性千差万别。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喜欢学前教育专业,喜欢小孩子,对幼师这一职业充满向往,因此在学习中积极主动,总是希望尽可能多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还有部分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没有兴趣甚至对小孩子十分反感,但在家长的坚持下才不得不选择这一专业的,因此她们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充满敌意,别说主动学习,就连必须上交的作业也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完成。
2.学生缺乏教师的认可,自信心明显不足。有的学生一直以来被扣以“差生”的帽子,也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无法继续升学而不得不就读中职院校的。她们往往认为自己天生就不聪明,无法在学习中取得良好成绩,因此不会用心读书、学习知识。
二、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特点
1.心理学是一门涵盖多种专业领域的科学,其研究涉及认知、行为、人格等多方面,目的是为了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
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同时还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教。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相对实践课来说,显得枯燥,往往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在以往的学习中很少会接触到理论性较强的学习,因此,她们常常找不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一门全新的课程。
三、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策略
想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使用相应的教学策略。针对中职生现状和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难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如下策略:
1.启发式教学策略。填鸭式教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大量的知识,但就长期效果来看优势远不如启发式教学。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见,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如果学生缺乏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即使他们掌握了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种方式是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如“写出在你心目中小孩子有哪些独特的方面”。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既可以了解到她们对问题的认识情况,又可以调动她们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另一种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教学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拥有创新的“开发区”,同时训练了她们的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综合性和独特性。例如,在讲解时间知觉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向学生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新入园的孩子哭着问你“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时应该怎样回答。这是一个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学生们大多积极动脑,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有的学生说:“妈妈下班就来接你了。”
我问:“小孩子问妈妈什么时候下班,该怎么回答?”
学生答:“妈妈四点钟下班。”
我问:“小孩子继续问什么时候到四点钟,又该如何回应?”
学生答:“……”
此时,学生没能给出更好的答案。我引导道:小孩子对于时间概念并不清晰,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他们有时间有大致的概念呢?
学生们答道:“他们熟悉的事情。”
随着引导和讨论,学生们最后得出了“吃完晚饭妈妈就来接你回家”这个比较恰当的答案。
2.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策略。讲授法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单纯的讲解往往不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是现在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直观的特点,比起传统的讲授它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中职学生实践经历较少,对幼儿的了解不够,只依靠理论讲解并不能让她们了解小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幼儿真实的生活情况,笔者播放过一部叫做《幼儿园》的纪录片,该片呈现出湖北武汉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一群天真无邪的可爱孩子在镜头前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会为了对父母的依恋而大声哭闹、会为了和小朋友偶然的争执大打出手、会为了穿不上衣服以及摆不好椅子而脾气大发、也会为了星期四和星期五的先后顺序讨论不休。在看过此片之后,很多学生表示之前对于幼儿和幼儿园的认识存在误差,通过看片自己对幼师这份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表明了自己会避免片中老师的错误做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在扮演不同角色(幼师或幼儿)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幼儿的各种想法、反应。
3.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曾说过:“如果让我举出一项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因为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该学习策略不但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她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讲授幼儿的气质类型时,笔者先介绍了气质的概念、类型和代表人物。然后将学生们分成四个小组,让她们根据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典型气质类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类型)。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变成了课堂上的主角,她们积极思考,共同讨论,更好地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刘红燕.关于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的思考——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现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01)
关键词:音乐教育心理学;声乐教学;注意;记忆;思维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音乐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音乐教育心理学既包括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结构的研究,也内含教与学行为中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综合实践能力,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熟练地掌握声乐的技能与技巧,从而提高对声乐艺术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但在声乐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的只是歌唱的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歌唱心理在声乐演唱和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音乐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属于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之一,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及根据这些规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得到了多元的情感体验。我们从心理学中得知,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发声时的状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个较为抽象和想象化的过程,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过程和快速的思维、记忆、想象的过程。它与生理机制和心理活动素质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声乐教学作为一门独特的教学艺术,需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从生理层面上讲,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如何调配各个发声器官;从心理层面上讲,声乐教学更是一种心理活动,它贯穿于声乐教学,歌唱练习与舞台表演等全部过程。就心理学而言,歌唱是心境和情感的艺术,是歌者内心思绪和情感的表现形式,意大利声乐教育家荷伯特・凯萨利曾说“好的声音主要是心理创造通过精神操纵完成”不难理解这句话中的“精神操纵” 指通过神经和意识调节发声,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音乐教育心理学中的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培养学生获得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当学生准确地将心理、情感与发声技巧完美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事半功倍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 心理教育开始于教学活动之前(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的基本过程就是分析和综合。在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中又包括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教育的第一要素,现在的声乐教学采取的是一对一的口传心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种微妙的依赖关系,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信服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思维模式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对学习、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和定位。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教师需要充分关心和尊重学生,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根据自己对每个学生的准确认识与判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有很多学生来自湖南湖北从很远的地方考来,报到后发现自己考取的是综合类的大学,觉得离自己理想中专门的音乐院校有差距,感觉没有了目标和动力心里有落差感这时候就要求教师要在第一时间关注学生的内心动态,有了这样的思维模式学生会有厌学、旷课等不良情绪,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和开解学生从而改变她的思维模式和思维理念,转换角度看问题使学生从困境中走出来,有良好的状态去投入到学习中。所以良好的思维是高效授课的重要前提。
2 心理教育贯穿在教学活动之中(注意)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当中,成为这些过程的一种共同的特性。在教育领域,如何吸引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必须考虑的,而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在演唱作品时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投入到歌曲情境中去,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歌曲演唱以及歌曲角色的扮演中,也是教师必须考虑的。
例如:歌唱教学中首先是发声训练,这要求学生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歌唱上,教师在纠正和指引如何正确歌唱时很多时候是看不到也摸不着的,声音的靠前靠后喉咙位置的放下等都是靠教师的形容指引学生的注意听认真做相结合的所以保持注意力集中尤其重要。其次,是对学生歌唱心理状态的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经常会听到有的同学会说今天没感觉或今天感觉不错这里所谓的“感觉”主要是指歌唱心理状态歌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我们的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的运动都是在心理的调节控制下进行协调有序的工作的,而这些器官的协调又会随着心理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歌唱训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在心理控制下的生理活动,而训练学生歌唱状态的稳定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培养其歌唱心理和歌唱意识的稳定性。在演唱作品时,需要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紧张的情绪中放松下来,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形成良好歌唱心理的必要前提。教师本身需和谐的心理沟通和暗示,认真耐心地讲解示范启发让学生尽快投入角色完美轻松的演绎作品。
声乐是一项“感知的艺术”而非理论学科,因此获得正确的声音感觉应是第一位的。这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不要过于“注意”,有的学生过于注意自己的歌唱技巧反而忽视了音乐的本质,就是情绪的表达,过于注意会引起演唱时的紧张,表情呆板目光无神看起来很像在思考问题,跟学生交流后发现多数的学生都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在歌唱时过于注意演唱的方法和声音的位置,所以就会很紧张导致声音没有感染力自己也无法放松地投入到歌唱中去。由此可见“简单直接放松的去表达情感”不仅能让学生正确地掌握歌唱方法,更容易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歌唱。
综上所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引导,什么时候集中“注意”什么时候放松“注意”最终达到完美的演唱效果和授课效果。
3 教学活动之后的心理活动(记忆)
记忆就是我们过去生活实践认识过的事情在头脑里留下的印记的过程。记忆的特征表现为形象性、概括性和综合性。记忆又可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并且可分为无意识记忆和有意识记忆。在歌唱教学中,学生结合多种记忆来达到完美的学习效果,例如:发声训练时,学生完全要靠教师的指导语言上的形容以及声音的示范来完成良好的发声训练,这就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感觉记忆,能够很快地做到老师的要求达到声音的效果。而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对正确声音的记忆是短时的记忆,会出现下课后自己找不到“感觉”这里指的是声音的感觉,为了延长短时记忆,教师会采取让学生录音,记录下上课时正确的声音,课后认真反复地听对的声音并进行练习,稳定声音的感觉延长短时记忆把瞬间的感觉记录下来反复的研究琢磨炼习形成长时记忆,使声音得到提高,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 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创新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从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
多少年来,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师是教学生读书的,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教师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教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2.教师对学生情况有全局的把握,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教育者应当努力了解一个人,看他在实际上究竟是怎样的人,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他平素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教师应多渠道地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思想动态、知识层次,以及个人性格、特长、交往、爱好,等等,做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认识学生,全面、全局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不能笼统地把所有的教育对象都认为是相同的“学生”,而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教学过程中完美的心理教学方法的演绎和运用是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教师教学思维能力的高低和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维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什么,这对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非常必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增进了解、互相沟通,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但当前很多教师缺乏这方面的尝试,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担心学生知道自己的想法,这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尽量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告诉学生自己下一步的安排,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安排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这样调动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心理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远离父母、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尤其是当他们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教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
正确、耐心引导学生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方法。心理学家认为,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呼吸空间”,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充满感情,变得想学、爱学、会学,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3.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氛围。
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控制者。“教学”本来就是教和学同等重要的,教是目的,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规划者、控制者适时调整整体目标,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而学是结果,任何一个结果都要有一个主体来承载,学生即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所以学生永远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明确了各自的位置后,形成良好的互动才会极大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内容是丰富的,我们不能用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坚持到底。教学方法不是孤立隔开的,很多时候一节课上教师会选择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法配合,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弥补缺点。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论*文*网]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加全面和更高的要求,使应试教育迎来更大的挑战,因此,解决应试教育的弊端尤为迫切。虽然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已有部分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事业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笔者探讨了目前教育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
一、运用教学改革,促使学生“乐学”“好学”
应试教育下,教师盲目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负面情绪,致使学生产生叛逆和厌学心理。在青少年时期,因为学习压力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教师应该对此加以重视,采用积极和正确的心理教育方式,引导学生的心理,促使学生的身心向积极乐观、健康的方向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以教学改革为契机,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用丰富的教学方式、耐心细致的教学方式,认真分析和掌握学生的心态,进而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对待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帮助学生战胜惧怕、逃避、强迫等消极心理。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乐学”“好学”的心理。
二、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下,学生对情感、艺术、社会等各方面的认知空间被无情压缩。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发展,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来满足学生心理、生理的多方面需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教育事业向人性化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当然,素质教育不是一句口号,“减负”也仅仅是一种形式,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实际行动。教师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因为通过课余生活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排解压力,也能够强身健体,拓宽视野,增加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读书会等活动,鼓励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书籍,发表观后感;也可以组织文艺活动,加强学生的艺术感悟。这样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不但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意义,也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更有益于逐渐形成健康的班风和学风,让学生“享受”学校的生活。
三、重视人格教育,引导学生“立身”“做人”
我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存在很多差异,虽然西方教育的方式不一定适合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但是西方教育中对人格和才能教育的重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无论出身,都是可以被塑造的,如果拥有渊博的知识,但是不能正确理解人类的情感,不通晓为人处世之道的人犹如智能机器,不能被称之为有思想的人。而人性的塑造与人所受的教育、成长空间和环境等后天条件息息相关。父母、教师的言行举止,以及社会的环境等都会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加强和完善自身的人格,言传身教,减少反作用力。用自身的乐观态度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对学习、对生活有积极的看法,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的存在意识,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保持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进而学会“立身”“做人”,逐渐塑造优秀的人格,为求学之路和人生之路做好铺垫。
四、推行实践教育,造就优秀的社会人才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对于学生来说,班级就是一个特殊的“小社会”,教师可以针对班级的纪律问题开展实践教育。首先,教师应明确班级纪律,然后以“择优当选”为原则,任命优秀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在此过程中,其余学生负责监督,并定期开展民主会议和测评。这样,不仅能够使班级的日常事务公开透明,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感。这个“小社会”中一系列的事物以及变化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及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待人接物的方式,为学生走向社会成为优秀的社会人才奠定基础。
教师承担着百年树人的重任,因此,教师应以教书为先,育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教育,不断加深对心理教育的认识,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适应环境和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学;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一、问题提出
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奠定大学生在大学中的核心思想基础,规范他们在大学中的基本行为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对大学生人生观进行的教育主要依托政治理论课这一载体来完成,因此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志。
目前,对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议题展开:(1)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理论研究:包括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内涵的界定、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定位等。其中,教育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包括对人的本质、生死观等的教育;狭义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包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等几个方面的教育。而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主客体定位,目前尚存争议。(2)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影响因素研究:包括当前国内的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网络环境等多种因素都会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产生重要影响。(3)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研究:包括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技术创新等等。
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的研究虽然很多,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1.教育理论视野过于狭窄,学科交叉融合较少
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理论,大都来自哲学原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都具有相当的高度,而且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但是,也正因为这些理论过于概括化和抽象化,因此在指导解决大学生人生观实际问题时便显得乏力。面对这些理论,大学生更多地会表现出一种无奈:这些道理我都懂,从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学,我也知道它们都对,但我依然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我自己的问题。于是,精深的人生观教育理论在实际教育中往往被架空,无法从根本上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育理论视野的狭窄也可能会导致大学生错误地认为人生观教育只不过是变相的意识形态教育而已,因此,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不利于人生观教育的展开。
2.教育方式多以说理性为主,但说理方式过于抽象
根据以往的研究,目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基本只以政治理论课的授课作为依托,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又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人生观教育理论的描述和解读上,即使以案例形式进行教学,也往往跳不出说理教学的窠臼。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处于互联网时代热衷于追求实用性和趣味性信息的大学生来说,所能起到的教育作用和效果显然不会很好。
3.对教育实践层面的研究较少,缺乏新颖有效的教学技术方法
目前,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探索方面,而在如何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教育实践层面上的研究依然很少。于是,导致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具体技术方法始终没有突破,除了依赖教师的个人经验、人格魅力等之外,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的总体实用性始终得不到切实提高,这也成为阻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效果的最大问题之一。
不难看出,以上这三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而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便成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视野狭窄、教育方式单一、教学技术低端等问题,就必须首先明确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核心,然后站在跨学科视野下丰富这一核心的内涵,使之兼具概括性和易接受性,最后据此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进行科学的验证。
二、在心理学视阈下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前人的研究,无论从广义层面还是狭义层面来界定大学生人生观,都包含了对人生目的、态度和价值这三个方面。因此,对大学生人生观进行的教育,可以认为是力图教会大学生如何来正确看待人生的目的、态度和价值,也就是试图培养大学生树立对人生的“正确观念”。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内容如何,都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对事物尤其是对人生的正确观念为核心的。抓住这一核心,不仅能够更加明确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
对于“如何树立正确观念”,政治理论课教材站在哲学的高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科学、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一方面,这种阐述无疑体现了非常强的理论性和科学性,但另一方面也难免显得过于抽象化和概括化,不易被思想尚未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这也成为影响政治理论课中人生观教育部分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最大问题之一。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第一,授课核心思想的科学性不能动摇,即对于“如何树立对事物的正确观念”这一问题,教师的讲授和解释不能庸俗化,必须要体现出的精神;第二,授课的具体内容、方式和方法必须充分适应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尤其是智力和人格发展特点,以便能够最大限度上被大学生所接受。
我们认为,如果要同时保证这两个基本原则,那么将心理学的有关原理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非常合适的,并且也将是完全可行的。这种考虑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心理学要解决的问题,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相同的。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无论采取什么视角,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其核心都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就是使大学生树立看待事物、看待人生的正确观点和正确看法。而心理学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如何让人们更科学和更准确地认识自身、认识他人、认识世界,从而更有效地改造自身、改造世界。因此,心理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核心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即都是帮助我们对自身和对世界进行更准确、更科学的认识。
其次,心理学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门学科,它对个体和群体心理状态及行为规律的研究,能够直接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对于高等教育更是如此。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当中,心理学之所以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高等教育必须首先了解大学生群体的一般心理特征和规律,从而才能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和方法,以更有效的途径达到教育目的。因此,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心理学的依赖性非常强,甚至可以直接从心理学中吸取有益的养料,为己所用。
最后,心理学更注重为人们树立正确观念,并提供实际操作的方法,将这些具体的方法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相结合,可能更容易获得思想素养尚不成熟的大学生的认可,同时还可以在实践层面上对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进行丰富和深化。与传统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不同,心理学不仅关注人生问题的“为什么”,更关注“怎么办”,即切实解决人生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目前决策学、行为经济学等以心理学作为主导的学科,都热衷于研究人类常见的观念错误,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修正此类错误的方法。因此,这些心理学研究成果,恰恰可以弥补传统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研究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的缺陷,使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既具备高度的理论性,又具备很强的实用性。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心理学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在原则上完全一致,在目标上殊途同归,在内容上互为补充。因此,在心理学视阈下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不仅可以保证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科学性,同时也可以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理论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使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更加立体化。
三、在心理学视阈下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方法探索
正因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与心理学原理相结合具有极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因此,我们应该着力考虑如何将这种结合付诸实践,即在实际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有机地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融合进去。
1.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与心理学原理相结合的教学可以按照“问题提出―理论分析―理论升华―实践反馈”这一步骤进行
(1)在大学生的人生目的、态度、价值的问题范围内,精选出一个或多个学生最为关心的具体问题,并说明这些问题可以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哪些具体理论做以解释和解决,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为随后的新旧知识联系和学生认知结构改变打下基础。
(2)以具体的实例作为教学材料,以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作为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讲授和自主学习等多种方式,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在分析具体实例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整个分析过程的科学性更加信服。
(3)将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以有意义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将这一结果对应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某个基本原理,将学生对心理学原理的认识自然上升到对哲学原理的掌握上,并使学生认识到,面对人生问题时的最佳解决方法,就是树立看待事物和人生的正确观念。
(4)以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与人生观有关的其他问题,并尝试着用相关的心理学原理和哲学原理进行分析、解释和解决,使学生完成对正确人生观认识的最终内化。这一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使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显著提高。例如,我们可以选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第三章第三节“促进自我身心和谐”这部分内容作为教学材料进行实证性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并观察最终的教学效果。总体教学方法是:抽取两个同质班级,A班作为实验组,B班作为对照组。对A班采用心理学视阈下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方法进行教学,对B班则单纯按照《基础》教材中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填鸭式教学。经过相同的教学时间后,对两个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并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可靠性和实效性。
2.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要将情商培养有机纳入进来,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与情商形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情商是心理学尤其是当代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主要包括认识自我情绪、管理自我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管理等五个主要方面。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认知与情绪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正确的认知离不开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又依赖于正确的认知。因此,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必须同时注重对大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而这一点恰恰是过去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容易忽略的。此外,大学生的人生观包含了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三个重要方面,而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确立,都需要积极情绪的支撑,因此,大学生情商的培养,对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将起到重要的补充和促进作用。在实际的大学生人生观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将情商培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教给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以进行自我激励,还要教给大学生如何能够从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中发掘出人生真正的价值。所有这些,对于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质量来说,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11(05).
[2]胡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心理学方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04).
[3]李佳.从教育心理学视角探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4]施爱民.提高高校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心理学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0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辅导员 高职生 谈心教育 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82-02
辅导员谈心是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教育工作的一个最普遍的形式。辅导员在谈心过程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理论,能够帮助高职生发现自身的积极力量和美德,完善其人格特质,从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其积极心态和积极力量,培育他们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其幸福感,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本文试图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新的高职辅导员谈心工作模式。
一、高职辅导员谈心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本研究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面对该校8个系的在校生发放调查问卷,问卷范围涵盖该院40多个专业,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9份,回收率99%。
调查显示,60%以上的高职生认为辅导员从不或很少和自己谈心,近55%的学生认为辅导员有必要开展谈心工作,辅导员谈心时说的有道理,自己会积极地吸取和采纳。30%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的谈心技巧较为贫乏,说教和牵强附会的东西太多。谈心内容方面,40%的学生希望辅导员多关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师生情感沟通。在谈心教育作用方面,55%的学生认为谈心教育有用和有益。65%的学生认为辅导员的谈心教育体现了辅导员的真诚和对学生的关爱,5%的学生认为辅导员谈心是例行公事,为完成工作不得不做或者突然决定。75%的学生对心理学不了解、不清楚,对积极心理学更是知之甚少。
以上的结果显示,高职生对辅导员谈心工作给予了较多的希望和肯定,希望通过谈心,解决来自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出目前辅导员谈心的方式单一、谈心内容贫乏、谈心效果较差,无法满足高职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因此,提高辅导员谈心工作的效果,借助先进的理论指导辅导员开展谈心工作迫在眉睫。在辅导员谈心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希望探索一种能提高辅导员谈心效果,满足高职生成长发展需要的有效谈心模式。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职辅导员谈心教育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美德和力量的科学,目的是以挖掘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和内在潜能为导向,激发自身存在的优势,发挥个体的积极力量,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其一,积极的主观体验研究,包括主观幸福感和满足、快乐等,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其二,积极的个人特质研究,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智慧等,寻找到能使个体具备积极人格特质的有效途径;其三,积极的组织系统研究,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会关系等。积极心理学重在研究人自身的积极因素,以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且将关注点放在普通人的积极性方面,以促进多数的普通个体、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
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辅导员除了指出其问题所在,还要不断给予学生正面积极的能量,培养学生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积极的人际关系、建构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增强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情感体验,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为高职辅导员开展谈心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外,积极心理学理论也关注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的高职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其在追求自我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惑,辅导员在谈心过程中引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积极的心理需求,比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我意识、进取心等,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精神,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引导优秀的高职生发挥自我最大潜力和更为优秀的人格特质,让普通的学生变得优秀,优秀的学生更加优异,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总的来说,积极心理学从塑造积极人格,营造积极情绪,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对辅导员谈心提供了理论储备,让辅导员谈心的内容更加系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辅导员谈心教育将生命教育、情感教育和传统儒家倡导的美德教育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关注高职生自身情绪的调节、个人潜质的发挥、特质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养成以及自我幸福度与满意度,鼓励高职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重视自我与他人以及社会的互动,从而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辅导员谈心教育模式的构建
在借鉴前人研究和传统辅导员谈心模式的基础上,从高职生自身的特点和积极心理学理论的视角出发,可以构建高职辅导员谈心教育的新模式――积极六维度谈心模式。积极六维度谈心模式主要通过积极人格谈心维度、积极情绪谈心维度、积极精神谈心维度等六个维度来进行构建,具体见图1。
积极人格谈心维度是通过谈心教育发现或培养大学生自身具有道德意义且相对稳定的人格优势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谈心让高职生对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加以认识,寻找自己的标志性性格力量,并且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性格力量,培养自己的独特个性,相信自己的能力。
积极能力谈心维度主要是辅导员通过谈心教育激发高职生进行知识储备、技能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会制定系统化的学习方案和长期的坚持过程。积极能力谈心主要是引导高职生结合个体的兴趣以及自我规划而划分出的积极能力培养意向。
积极精神谈心维度指的是辅导员通过谈心教育让高职生收获几项重要的精神资源的过程。积极精神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人脑产生的开放的观念,积极的思想总称。精神和人格具有相似性,却又不完全等同,勇敢与坚强只有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具有相应的稳定性才能成为人格。高职辅导员在谈心教育中,可通过积极精神的引导,使高职生的抗挫能力和耐受能力提高,并能收获韧性、乐观、坚强等重要的积极精神资源。
积极情绪谈心维度是通过谈心教育让高职生合理配置自身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的比重,接纳自身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致力于营造积极情绪和维持积极情绪的过程。针对当今高职生严重的情绪化,总是疲于应付自身的消极情绪,而忽视积极情绪的管理的情况,为了让高职生在谈心过程中感受到积极情绪的力量和乐趣,保证谈心效果的延续性,辅导员可强化对高职生积极情绪的引导,促使其积极行为的形成。
积极行为谈心维度是辅导员通过谈心教育引导高职生知行合一,把谈心的内容落实在行动中,用行动去践行和保证谈心的效果,用事实说话,实现谈心教育的持久性,进而形成良好的、积极的习惯,为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奠定行为基础,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中做起、做好。
积极环境谈心维度目标是通过谈心教育让高职生意识到积极环境的重要性。积极环境包括高职生从学校、政府、社团及一些重要的他人中获得的各种支持性的资源,以及自身体会到的被支持、被理解、被尊重的程度。高职生的积极环境的形成与否影响到高职生的积极精神、积极情绪和积极行为,因此一个稳定良好的积极环境可以为高职生的积极行为的持久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是高职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情感教育的培育平台。
上述六个维度的谈心内容并非对立的,而是相互渗透、互相影响的,共同构成高职院校辅导员谈心的新模式。现有的积极心理学理论不断得到扩充,新的管理模式需要更多实践来积累经验。积极六维度谈心模式是一个管理人生的工具,而非仅仅管理高职生的工具,希望这个模式能够对“90”后高职生以及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期待该模式能在更多的高职辅导员谈心教育工作中不断完善,更多的高职生能在这一新的模式中不断收益,并能发挥自我优势和潜能、养成良好的积极习惯。
【参考文献】
[1]Julie K N,Edward C C.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Negative Thinking[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9)
[2]Deci E L ,Vansteenkiste M.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Basic Need Satisfaction:Understanding Human Development in Positive Psychology[J].Ricerche Psicologia,2004(1)
[3]谢念湘,赵金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J].学术交流,2011(10)
[4]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2012SZ026)
胡海燕
[摘 要](计算机财务管理)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兴课程,重在财务管理理论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文章从该课程的交叉性、应用性出发,就其教学重点、教学手段、教学实现条件提出几点思路。
[
关键词 ]计算机财务管理;教学;交又性;应用性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5-0045-02
一、背景介绍
1998年,教育部增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大规模定量分析在财务管理决策中的应用愈发重要,手工计算条件和初级的计算工具已经不能满足决策分析的要求。期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拓展,计算机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的重要性被广为认同。随着财务管理教学实践的积累,借助Excel等计算机技术,对财务管理进行灵活分析的内容,渐渐衍生为《计算机财务管理》这门新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优势是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互补性,提高学生财务管理知识的应用技能及实践能力。
二、从交叉性谈《计算机财务管理》教学重点
《计算机财务管理》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处理好与《财务管理》、 《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关联课程的关系,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互补优势,避免出现知识重叠,明晰重点、优化教学手段,是课程建设的基础。
1.从《财务管理》的交叉谈教学重点。 《财务管理》和《计算机财务管理》同属于一个知识体系,前者是学科的理论主体,后者是前者的实践应用。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应立足于教育学生掌握财务建模的技能,深化学生对已学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应用。
2.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交叉谈教学重点。计算机财务管理是利用Microsoft 0伍ce Excel建模求解财务管理问题的教学课程,一般在课程开始会先对Excel做基本介绍,掌握Excel的基本功能,该部分内容在《计算机文化基础》里也会涉及。笔者建议通过教学前期学生计算机水平调查,并结合各学校课程开设时序,对于工作薄的新建、保存、关闭等一些基本操作在本课程教学中适当简化,将本课程的教学重点设定为《计算机文化基础》中较少讲解,在财务管理建模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基本知识,如函数的基本语法、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图形、数组公式、命名公式等。
三、从应用性谈(计算机财务管理》教学重点
1.应用公式、函数等工具众多,教学应以财务类为主。Excel提供的函数和各种分析工具,使得财务管理决策特有的数据读取、试算、调整、比较过程更简捷、直观。例如,手工条件下内含报酬率的计算使用内插法、逐步测试法,计算量大、出错率高,在计算机环境下运用IRR函数就能简便完成。但Excel中公式、函数繁多、功能应用众多,笔者认为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只选取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约20个函数来讲解,尤以在财务模型的建立中可直接使用的时间价值、折旧、投资决策、预测等财务函数为重点。同理.Excel里分析工具也有很多,课程教学重点也应选取典型的财务管理工具讲解,如单变量求解、方案求解、规划求解、数据透视表、窗体等工具,因为它们在支持敏感性分析、单因素动态分析、多因素动态分析、多视角分析中效果显著。此外,在教学别需要注意的是,Excel的介绍应以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为背景,不能沉溺于Excel高级应用的误区中。
2.以财务管理理论为背景,进行图形分析教学。Excel的图形、图像功能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能直观表达出来,是本课程应用的一个显著特点。笔者认为,在进行图形创建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图形应用上,学会选取合适的图形分析问题、变换不同的图形多角度剖析问题。课程教学中应讲授作图的过程,同时演示不同图形如柱形图、折线图、条形图等二维图及三维立体图呈现的不同效果,说明不同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会以图形为背景,深入剖析财务管理理论,进而掌握、应用理论。
3.VBA语言是面向对象的编程工具,应作为教学重点予以阐述。学习编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但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对于学生技能的提升又是十分必要的。掌握基本的编程后,可以更游刃有余地控制Excel,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应用系统,按自己的思路使重复的计算和分析过程自动化,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意义重大。VBA语言作为面向对象的编程工具,掌握其方法并不难。因此,本课程教学时应注重介绍VBA的基本常识,包括“宏”的应用等,使学生具有掌握、运用的基本能力,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之一。
四、教学手段
结合本课程交叉性、应用性强的特点,无论是相关理论的理解,还是应用软件的掌握,都离不开计算机实践。因此,本课程应采用多媒体展示授课和上机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多媒体展示授课重点让学生了解财务函数和分析工具的使用,掌握财务建模的整体思路,学会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展示过程中应多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学生感兴趣或贴近生活的案例,这样才能提高兴趣。同时,就上机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和理论分析能力。通过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上机实操练习,教学重点应侧重Excel软件基本操作练习、财务管理各知识点单项实验和综合上机实验:①Ex-cel软件基本操作练习。主要是针对Excel的各种功能和基本操作,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包括Excel工作表的创建、分析图的绘制、常用函数的练习等,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Excel软件。这类实验操作较容易,实验时数短;②财务管理各知识点单项实验。主要是针对财务管理的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包括资金时间价值、财务分析、营运资金决策、销售收入与利润预测等。这类实验有一定综合性、难度适中,能训练学生对财务管理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多媒体展示授课时,应将需要的理论知识告之学生.让学生找资料复习,在上机操作时使用:③综合上机实践是将财务管理与其他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是跨专业的综合实验,这部分实验难度较大,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判断能力,可根据课时需要安排在期末,主要课程完成的时段,实验时数应较长。
五、教学实现条件
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计算机财务管理》相对于财务管理的实践意义尤显重要。要充分发挥该课程实践教学的优势,建议从以下几点完善实现条件。
1.加强《计算机财务管理》教学大纲及教材建设。完善《计算机财务管理》教学大纲,明确教学指导任务,掌握教学的目的、性质、内容和要求,是保证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教材是实施教学的重要工具。目前, 《计算机财务管理》教材的量和种类均较少,选取的知识点和内容侧重点不同。一类以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编写,大多分为Excel基础介绍、筹资、投资、运营、分配各专题,在每一专题中介绍Excel应用;另一类以Excel应用为主线,穿插财务管理知识。在实践中,一般以第一类教材为主,第二类教材为辅进行综合教学。有条件的院校应组织师资,结合本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教材建设。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可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1],使其养成出众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生成更加积极的力量,将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视为最重要的教学使命。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对困境与挫折的能力,最终为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一,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积极心理学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回归最为本质的教学目的,如此一来,也可以更加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意义。毋庸讳言,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偏离了实际的教育目标,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背景下,更加强调对学生采用“人文主义”关怀,更加重视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以助其形成积极的人格。毫无疑问,积极人格,更加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融洽共处。在积极心理学的依托之下,推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且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唤起学生潜在内心的心理素养,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社会责任意,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第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正负两个方向[2]。一般意义上,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要点,就在于妥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问题症状,而并未把教育的重点安置在学生积极品质的锻炼上来。有鉴于此,高校唯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可健全学生的心理健康系统,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实现教育目标。
第三,建设健全优质的教育环境。可以肯定,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能够推动许多事情的良性展开,并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同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本质的推动意义与现实作用。随着外在教育环境中推动积极体验的形成,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将环境的外在作用安置在学生的内在心理,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人格也两种作用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第一,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学生之间在心理素质层面上是相同,但又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基于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基本一致,也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在教育环境作用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尽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客观差异可以说普遍存在。而积极心理学的引导,正是倡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原本的条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健全。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期帮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有必要最大限度上利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一些咨询活动还有其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第二,树立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于如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在既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只是单方面地关注对消极层面的教育。因而,高校所有的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都是只是单一地围绕着一些消极环节进行衍伸,其中消极层面,主要是指对学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治疗。而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观点,即提出积极的心理品质教育,从源头上遏制消极情绪的产生,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就获得了极大地丰富,更加关注积极层面。当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必须要依托于学生、教师、校方这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细化来说:学生应当重视和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实现不断积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更加全面地向学生展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而课外活动中也需要关注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校方在这其中的作用是将工作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第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体现其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一定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自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过渡到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惟其如此,教师在开展自身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不在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通过积极的教学治疗手段,更好的树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当成教育的唯一目标,而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显然充满了很强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必要向积极的方面进行个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使得关注信息更为立体化。也只有真正的消除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12(04):151-154.
1.1依据教育心理学进行开放式教育的研究范畴
开放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体制,但是开放式教育仍然属于教育的范畴。所以,开放式教育不管在教育方面还是教学方面的研究都离不开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1.1.1把握研究开放式教育与教学的核心环节
首先,要找到开放式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的相通之处,这是使开放式教育能够与教育心理学理念相互融合的关键。只有让教育心理学成为开放式教育的一部分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作用,并且在这个特殊教育体系当中搭建出一个有机的运作框架。其次,要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调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巩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保证教师对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长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最后,要经常开展健康辅导、健康咨询等活动,运用教育心理学排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利心理因素。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
1.1.2研究教育和教学之间的关联性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把握教育和教学之间的关系是让教师更好开展教育工作、学生积极学习的保障和前提。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态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科学的管理,这是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学人性化和个性化的体现。
1.2依据教育心理学进行开放式教育的研究原则
为了保证远程开放式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育心理学在开放式教育中的正确应用就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确立一系列工作原则才能确保教育心理学在开放式教育中的应用,最终达到优化教育体制的作用。
1.2.1针对性原则
在依据心理学对开放式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清楚地认识到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和区别。在从整体入手把握发展全局的同时不可忘记对开放式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的了解。具体研究中,要把握“开放性”这一核心问题,逐步向个性化学习、学生学习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在每个细微部分的研究过程中也要分清其主次层面,依次类推。让每个环节都有针对的重点,而每个重点又包含在大的整体之中。这样才能做到对问题的充分研究和全面掌控,让研究成果蕴含实实在在的价值。
1.2.2系统性原则
在开放式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是一项涵盖面非常广的工作,而且涉及的层面也十分丰富。首先,依据心理学对开放式教育进行研究包括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而每个方面又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其次,研究中的专业、课程、学习进度等方面也都无法进行统一。最后,就学生而言,每个学生的领悟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等方面都不同。综上所述,开放式教育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并且划分也十分细致,逐一去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就需要教育心理学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
1.2.3实践性原则
所有的理论研究都源于实践,并且最终要应用于实践。在开放式教育的研究中保证思想的深度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能确保其研究成果在日后应用中地更贴合实际要求。在研究的侧重点上要注意目标和方向的选择,要以实践为基础、以操作性为前提,脚踏实地地推广教育心理学在开放式教育中的应用。
二、依据教育心理学进行开放教育优化的途径探讨
2.1在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拓展公共服务平台全方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2.1.1增加学习的方便和快捷度在远程教育中我们要不断增加学生利用远程操作系统进行学习时的方便和快捷度。平台的合理设计是关键所在,比如将管理和学习区分,并且在学习系统中更加明确地设置课程、学习安排、书目等,这些人性化的设计都能够让学生能够对所选科目有更清晰的认识,操作上也更加简洁和直观。其次,要全面达到学习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包括了管理上的要求。在远程教育平台上建立一个学习的记录窗口就能够针对不同地区的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学生要如实地将每次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等信息详细地记录在内这样就能使老师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2.1.2要增强远程教育平台功能,增强互动性
我们要运用强大的服务系统在学习平台上增设电子图书馆、学生交流窗口、论坛、成绩榜单等各项功能能够很好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远程教育中我们要加强自身规范的建设。远程教育的推进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性,但是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合理的制度规范不可或缺。比如签到制度和学分制度的应用就能很好地对学生形成有力的约束和鼓励。这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都有所帮助。
2.2合理运用教育心理学完善教学结构,增强管理力度
教师和学生是开放式教育的两个方面,要协调好上方的关系其核心就在于完善教学结构和增强教学的管理力度,保证开放式教育体制能够不断地优化和前进。开放式教育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面授式,另一种是虚拟式。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要注意教学的灵活性,要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手段,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万万不可照本宣科犯了以往教学中的“灌入式”错误。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使用提问题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讨论和互动,在轻松的环境下掌握知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记忆的程度。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关于教育心理学在开放式教育当中的应用讲座,让教师能够更加科学和准确地把握学生心理,从而控制教学的进度、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并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对学生而言则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不足,加紧改进,提高学习成绩。
2.3基于教育心理学建立督导模式
督导模式在开放式教育当中的建立意在强化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规范教学纪律的必要选择。教育心理学是督导模式开展工作的理论依据,并贯彻到了督导模式队伍、内容、机制三方面的建设工作当中。督导队伍的建立采用“金字塔”模式,采用由上至下的管理机制,顶层领导统筹全局,其余领导针对详细工作,符合从“整体到部分”的办事规律。而在督导的内容上则主要以教育心理学为主,以学生文本,真正做到了硬性管理与人本主义相结合。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