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模块化建筑项目范文

模块化建筑项目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模块化建筑项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模块化建筑项目

第1篇

关键词:建筑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将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基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给建筑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生产要素与现实结合,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场所,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工作的落脚点、基石和最前沿阵地。建筑施工具有生产流动性强、高空立体交叉作业多、人员流动性大、点多面广,层次较多,事故易发等特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颇多。因此,搞好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非常重要。

一、安全模块化管理的概念

模块是一组围绕一个共同目标的管理活动,模块化就是将系统或整体分解成不同的模块和将模块整合成系统的动态过程。模块化概念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模块化管理已经被应用到许多行业和产业。

二、安全模块化管理的原则

安全模块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安全管理思维,也是一种安全管理模式。在实施安全模块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预防管理。这是施工项目安全模块化管理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预防管理就是要关口前移,提前预防,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有效控制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降低安全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2、系统管理。施工安全涉及到施工项目的方方面面,把施工项目安全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安全管理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和要素都要放在系统里加以统筹考虑,用系统的理论、方法解决施工安全过程中的问题,有效控制安全风险。

3、全过程管理。施工项目对施工过程(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控制直至工程交工验收全过程中的每个工序、每个环节、每个阶段),运用过程方法原理,依靠科学方法进行预防和把关,实现建筑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使建筑施工项目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三、安全模块化管理的思路

安全模块化管理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吸收运用系统过程的管理方法,结合建设行业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先进安全管理的经验有机融合到模块管理的框架中去,使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步入纳入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实施不断循环改进, 实现由事后型管理模式向预期型管理模式的转变,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四、安全模块化管理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接到工程承揽施工任务后,往往以施工项目履约的形式进行施工。换句话说,建立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施工管理模式是当前我国工程施工通行的普遍做法。

1、模块化管理的架构

⑴从内容上讲,安全模块化管理的框架由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行为、施工现场管理两个模块组成。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行为涵盖安全生产机构与人员、安全生产责任、风险管理、安全检查、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费用、施工设备设施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危险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处理及安全专项活动等子模块;施工现场管理涵盖临时用电、现场安全防护、现场布置、设备设施使用、模板与支架搭拆、施工现场环境、防火等子模块。

⑵从区域上讲,安全模块化管理的框架由施工项目办公区、生活区、施工作业区和辅助生产区等子模块组成。

2、模块化管理的流程

从流程上划分,模块化管理可以概括为五个部分,具体为:策划-准备-实施-测量分析。

⑴策划。这是安全模块化管理的重要前提。施工前,针对施工项目的规模、设施、工作环境、职业安全风险和资源配置等因素进行策划。

⑵准备。这是安全模块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根据项目的特点、场址的内外部环境和业主对项目的要求等,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建立项目安全组织机构体系,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各级人员岗位安全职责,编制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临时用电方案、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各项应急预案等。

⑶实施。这是安全模块化管理的关键。换言之,就是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实施安全过程控制。最终实现各项安全目标的控制还需要到施工过程中得以落实和实现,也是在现场得以检验效果。根据确定的安全管理目标,履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已经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和各项管理方案,实施严格安全监督检查和做好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

⑷测量分析:这是完善安全模块化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安全目标和管理方案以及过程控制情况的测量,法律法规的合归性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对改进措施实施验证,确保有效性。

3、内业资料管理

内业资料是是安全模块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安全模块化管理行为的记录,而且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资料。

五、安全模块化管理的优点

1、通用性。模块化管理模式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对于规模大的施工项目,可将模块延伸,增加相应模块;对于规模比较小的施工项目则可以缩小模块。总之,不管施工项目规模大小,安全模块化管理的思路和流程不变。

2、实用性。模块化管理模式从施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从应用的角度来讲,技术含量不高,能够直接应用到施工项目的管理上,缩短使用过程,减少使用成本,有助于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体系化管理。

3、可操作性。模块化管理模式,思路清晰,流程简化,按工作流程进行管理,则可以让纷繁复杂的管理事务变得简单、有条理,减少工作量。同时可辅助安全管理,向缺乏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经验信息,便于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掌握利用,很快进入工作角色。

六、安全模块化管理需明确的几个问题

1、安全模块化管理系统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安全模块化管理系统可以与其他管理模式相互兼容,可以将其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先进理论皆可以融合进来,不断完善系统。

2、安全模块化管理系统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安全模块化管理是在变化着的施工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其管理意味着是不断改进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施工生产活动。需要不断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同时根据工作落实和完成情况及时补充完善和归档资料记录,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安全模块化管理的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的。模块之间可以追溯,不能割裂开来。比如,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模块识别出来的风险为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管理、技术交底、安全检查等模块提供输入信息,反过来,后者实施的结果又为前者的辨识是否充分,评价是否合理准确、控制途径是否适宜作依据。

4、安全模块化管理是一种思路和方法,但不是管理工具。当然它可以借助计算机系统开发成安全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管理工具。

七、结束语

建筑施工行业属高危行业,施工安全管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对建筑施工项目安全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是保证建筑施工项目处于安全状态的重要基础。安全模块化管理是实施现代安全管理对策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模式,运用模块化管理,对于规范管理,提高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2篇

1.1遵循管理原则

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工程质量居于首位,将各个阶段进行严格控制,把质量不及格的隐患消除,提前预防发生质量性的问题,在控制质量的过程中,必须把服务精神融合到整个工程的建设当中,把每个“下道工序”都尽力做到用户满意,坚持用精确的资料及数据来对工程质量进行反应,从而达到科学化管理。这样一来,建筑工程才可保证其优质的建设。

1.2提高建筑工程中的管理意识

在当今世界,随着信息化愈来愈普及,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渐渐融入到现代建筑企业的管理活动及日常经营中。比如,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工程质量的保证及投资效益的加强等都会受工程管理的影响,逐渐让整个社会提高对项目管理的认识水平,了解了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得到认可,企业也必须把对企业职工的教育及宣传作做好,通过培训企业职工,给他们把现代化的管理知识进行普及,从而提升企业职员的管理意识。在实践工作中,管理人员也应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管理水平提高,不断让建设工程里的管理标准得到提升。

1.3提高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控制的目标之一,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是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及适用性得以开展的保证。与此同时,它又具备政策及技术性强的特性,其处理方法非常严密且具有复杂的管理要素。因此这也就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中找到一个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发展的新想法,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及预防,让质量管理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1.4技术创新的加强

创新和竞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国建筑企业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改革制度也在不断深化,没有具备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机制,导致技术创新与生产相互脱节、不够完善的市场机制、技术问题不受重视等。如果从基础上把企业的工程管理及创新工作抓好,就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进而把市场的占有率扩大,让企业健康和谐地发展。我们应把技术的创新提升到企业中的发展高度,做到可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规律,把技术创新居于企业的首位。加大力度进行企业创新的投入,把技术创新的主体意识增强,在企业的核心营造出优良的技术创新氛围,加大引进力度,把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引入,把具备独特创新性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商业化,把技术上的优势转为经济上的优势,以技术对项目实施进行改造,提高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攻关及研究,顺应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把一系列的技术难题解决完成。此外,在强大技术创新的支持下,采取新颖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升项目管理的创新工作,加大企业的竞争力,促进项目施工模块化管理的有效运作,从而取得最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1.5加快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中的管理人员在进行设计工程管理的时候,他们也应具有合同、法律、设计、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具备超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工程管理人员间的服务才会获得设计方的大力认可。目前,在国内对于该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处于急缺状态,所以这时企业需要大力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此外,相关企业需要做到统筹优化,以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为准,通过从各建筑之间,对潜在及现实的劳动力资源进行仔细地规划,充分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人力资源可以获得很大限度的提高。

2建筑工程项目的模块化管理

模块化管理的含义是指是把问题细化,各负其责、分级别化管理,管理模式就会呈现金字塔状。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部门的主管要把明确本部门的职责放在首位,也就是做到各司其职,明白自己部门必须完成的工作有哪些。身为公司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部门及个人都会有它具体的责任范围,倘若没有,就是公司在管理制度上的问题。而部门的职责能简单的分为两大块即内部及外部。内部的职责重点是指收到外部的任务之后,内部人员应互相协作共同达到目标。外部职责重点是接收公司其它部门反馈回相应的信息及传递进来的任务,此外也包括向其它部门人员传递任务。其实个人与部门的任务职责也是相似的,与外部衔接及反馈,自身完成接收到的工作。明白内部各个成员的工作能力与特性,适当进行分配各自的任务模块,合理的分配每个任务模块的资金。部门主管应该对项目的整个进程进行跟踪,还须具备解决各个环节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主管还应该对企业施工人员工所得的利益进行合理分配。而企业施工人员工关心的两大问题则是自身价值和待遇能否实现。一个公司的高层负责制定战略,中下层则负责提供决策和建议并保证公司战略的准确性实施。

3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现在建筑行业比较普遍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高效化的运作效果和管理的科学。虽然我们的工作地点远离发达的地区,但是管理的理念我们都一直是在学习他们最发达地区的经验,这有助于我们从业者能够更快的掌握和使用。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科学的规划和要求去执行,一方面实现科学管理出效益,另一方面要确保工程质量的切实保障。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一)项目管理的内容

在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是指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从理论上讲,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生产力的组织,也涉及到生产关系的协调与发展;既涉及到具体施工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经济发展与管理的问题。它包括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劳务管理、施工计划管理、成本管理等专项管理以及施工现场管理。

(二)项目管理的特点

施工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项目的目标界定了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施工项目管理是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

二、建筑工程项目模块化的系统管理

(一)建筑项目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工程项目的计划编制

(1)工程项目计划的内容。工程概况;工程项目总目标及其分解;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工程项目各级施工人员的责任;工程项目控制的规范、规程、标准和文件等依据;工程控制程序;奖罚及其他。

(2)工程项目计划编制。了解工程概况,收集有关资料;确定工程项目目标树,绘制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制定工程项目控制程序;制定工程项目奖罚及其他措施;工程项目计划编制后,经有关部门审查、项目总工程师审定和项目经理批准后颁布执行。

(3)工程项目施工计划编制。识别并确定工程项目工期目标。根据合同工期,确定工程项目施工工期以不能超过合同工期为目标;熟悉工程项目的工程特点、地点特征和施工条件。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概况,建筑设计特点,建设地点的特征及有关施工条件等;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二)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工作

1、安全生产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是个动态的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形成了人、机、料的动态集中,导致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根据施工生产的特点,要从安全教育、检查、生产责任制与管理保证体系等方面展开。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项目部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工作;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资料;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考核工作;做好施工现场的隐患整改工作。

2、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被视为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优质的建设工程,是实施严格质量管理的成果。做好质量控制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质量监控工作。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程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公司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大。

3、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管理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一般说来,进度快就要增加投资,但工期提前也会提高投资效益;进度快可能影响质量,而质量控制严格就可能影响进度;但如果质量控制严格而避免了返工,又会加快进度。进度、质量与投资三个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三者的矛盾,既要进度快,又要投资省、质量好。

(三)项目完工后的后续完善工作

项目完工后整个建筑项目管理也将接近尾声,但是项尾工作却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影响到项目整个效果成绩。完善工作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质量监控,虽然在项目施工的过程当中都会有质量的管理,但是不免也会存在相关的质量问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没有被发现,因此工程完工后要仔细检查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是否存在有安全隐患,如果有质量问题在工程验收的时候被发现,这是对于整个工程的致命打击,一方面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公司利益会受损失,另一方面就是企业的信誉会受到无形的影响,严重的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三、建筑项目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场管理粗放、材料浪费严重、机械设备使用效率不高、施工技术含量低、建筑工程项目的员工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力有限、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应用不够广泛,因此施工企业管理的重心应该向项目管理方面努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管理的重心应转移到工程项目管理上,坚持以安全质量为重点、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手段、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目的,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从而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一)提高项目管理者水平

项目的管理者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管理者有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精通业务,善于管理,能够抓住重点和难点,能够调动起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能够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二)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控制

质量控制必须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贯彻严格公正守法的行为规范,以确保施工质量。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更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

(三)进一步完善项目考核机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上要有一套行之有效、完善的考核制度,主要包括项目安全、项目质量、创效目标的达到等各方面,突出过程审计。审计应该贯穿项目整个过程,通过对项目的经营运行,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意见和整改措施,避免出现问题。建筑工程项目竣工后,要全面审定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考核之后,要及时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加工配送;模块化;模块化施工

一、建筑钢材的加工配送

随着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和日趋成熟,一些特殊行业的大批量原料通过物流合理配送,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效果,建筑钢材的加工配送也在此行列,通过建立钢材的加工配送中心,同时各个建筑需求单位将其要求下发到配送中心来,经过配送中心整合加工并在准确的时间配送到各个目标用户,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配送中心可以有一定的钢材库存,在客户有采购需求时,能够很快的完成配送,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从而节约成本。我国在建筑钢材的加工配送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引进西方经验学习并发展起来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有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方法方案,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原有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脚步,各个配送中心往往各自为政,不肯透漏自己已有客户的实际需求,不能有效的起到中心加工配送的效果和目的,并且在加工配送中心和客户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上不理想,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低,不能有效的选择配送方案,造成成本增加,出现亏损。

现时代,要更好的发展建筑钢材的加工配送,必须对经营方式进行改革和转变,现代很多客户的需求从月需求精准到周需求,这就要求加工配送中心的服务体制和运输体制要跟上客户的要求变更,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贴近客户、相应客户的快捷需求,及时配送并在此过程中合理有效的控制费用,这样才能留住配送中心的原有客户,同时改善加工配送中心经营亏损的现状。

钢材加工配送中心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物流能力,而快捷的物流能力是通过合理科学的配送方案和计划来实现的。现在的配送中心大多数依靠的是有经验的师傅判断物流配送的时机,这样做存在很大的漏洞和不便于管理,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如何将配送方案和计划通过计算机辅助协调完成,成为了此行业发展的关键。

另外,钢材配送中心在配送方案的监理时应当进行科学的规划,采用运筹学的计算和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来确定,而不要通过以往的经验来决定。

最后,对于一些特殊的钢材构件的配送要做完善的计划,避免逾期配送,对于这些特殊配送过程中对所配送构件的合理化包装和保护也是一个难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二、模块化施工

2.1 概念

模块化施工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应应用已经有成型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我国一些非建筑类行业的模块化作业也有一定的成就,而建筑行业中模块化施工起步较晚,概念也比较模糊,它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结构,现有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经验少近于无,国内近些年也在这个方面关注很大,有很多新的课题都是针对它进行研究。

模块化的推广是一种标志,因为模块化施工的顺利进行就意味着该行业的产业链结构的标准化,它可以推动行业标准化,这样才能适应科学发展、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发展趋势。

模块化施工是一个模块化执行和实施的整个过程的统称,具体是指将将一个具体的施工问题通过某种依据(通过实际问题和问题性质决定)划分成一些模块,每一个模块完成它特有的功能或者一些为了完成整个项目而附带的属于其规划范围或者后期调整的范围功能,最后将所有分散的模块组织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最终完成项目的要求。

2.2 意义和优势

模块化施工是一种理念,同时它肯定是先进的科学的,它的先进性在于通过模块化施工可以使各个模块同时进行作业,在流水作业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缩短工期,带来更加高效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它的科学性在于它是依靠现有的技术水平,将其进行分析、优化,同时将那些零散的施工综合起来,又将那些比较复杂的施工问题剖析、分解成不同的模块,以达到最优综合的效果。

同时模块化施工在操作过程中大量的进行平行作业、交叉作业,一方面大大减少了高空作业的施工,降低了施工风险,保障了一定的安全;另一方面,通过模块化施工大部分工程量前期都是在地面操作完成的,不管是作业的环境还是施工质量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最后通过模块化施工的执行,施工过程中产生废物也大幅度减少,同时有个各个模块的功能不同也方便管理,有利于管理的简化和环境的保护。

2.3 影响因素

模块化施工能否顺利进行,主要取决于整个项目的参与单位、个人能否积极的、紧密的配合和合作,包括施工设计单位,施工建设单位,施工材料的供应单位和运输单位,包括整个操作过程中的制作,吊装、运输、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化程度各个工序和部门,此过程需要各个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划好的进度和要求效率工作等。

2.4 思路步骤和注意问题

模块化施工的整体思路如下:将整个工程的土建、安装、调试等工序进行更进一步的交叉,使得各个专业能够平行进行,同时各个专业内部的不同工序也同时进行模块化施工,例如,在土建施工的过程中,安装专业可能用到的可以工厂化制作的部分同时进行,这样待土建施工需求的部分完成后安装专业就可以通过将制作好的模块运输到现场,进行下一步的作业;又例如单独的土建施工中,项目在进行基础建设时,就可以同时进行钢筋工序,配送和预制可能用到的钢筋架结构,这样基础建设完成后就能直接将做好的模块运输吊装过来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工序。

1)做好整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整个项目的施工设计图纸完成后,紧接着就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计划实际施工人员,并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计划设计图纸上用到的各项材料、各项工艺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等,这样就要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项目图纸时尽量细致的设计完全,对图纸进行深化设计。

2)图纸的深度设计目的在于能够分析和实现图纸的模块化,通过图纸的模块化设计可以使得各个模块之间的对接更精准,将各个建筑工序和建筑产品的模块化设计从图纸层面上就开始执行,解决在各个模块拼接是可能存在偏差的隐患。施工现场则根据施工现场的道路运输状况、吊装设备和吊装能力情况、模块对接的要求、施工工艺的规范方法、模块对接的参考点线面位置标准组织、协调、确定模块对接的时间和具体方法。

3)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空间程序的分析,将每一个已经划分的模块的拼接施工进行真实模拟,验证划分的模块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分析,进一步对模块进行优化调整和修改,确定最终的模块划分方案。

4)根据划分的模块,尽可能的在模块连接区域范围的场地进行模块的加工制作,如果没有合适的场地,在选择场地和加工地址时以尽可能的降低运输成本为准则。根据模块的性质不同在进行制作模块时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案。

5)模块在拼接运输前应该进行完善的包装,其目的在于保护模板字长度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同时好的包装关系着吊装链接时的重心选择,如何通过集合形状和受力分析,得出模板的重心十分重要。

6)模板的运输也是保障模板化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步骤,在模板运输时,要提前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以及将模板运送到施工现场后的移动存放位置,并根据各施工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运输途中产生的运输费用对模块化施工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保障施工进度和模板质量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和运输道路十分关键。

三、总结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和发展,各个行业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和快捷,这种背景下,行业内的系统通用化,作业标准化,施工模块化是必然趋势。将来设计院将通过模块化设计,并将模块现场链接通过计算机模拟出来并演示给业主,各个施工企业也可以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图纸,向各个模块的加工制作中心下发制作要求,最后在目标施工场地进行链接,这是我国建筑行业和建筑材料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通过对建筑钢材的中心加工配送和现场的模板化施工,物流业、建筑业、建材业的经营模式和行业结构也会随之迈入新的高度和起点。

参考文献

[1]吴芸,郑强.建筑钢材加工配送与模块化施工研究[J].建筑科技,2011,42(8):742-744

第5篇

关键词:沿街商业建筑 模块化 设计策略

0引言

随着当代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购物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一些特色商业建筑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购物体验,典型案例如西红门汇聚购物中心(图1)。沿街商业建筑的商业价值主要在于利用视觉通透、形象丰富的建筑形象来吸引顾客,从而拉动消费。因此它的体量相对较小,且以多层为主,主要通过空间围合的形态组成空间的虚实关系。沿街商业建筑从风格上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营造现代感氛围的商业布局。比如三里屯soho,其造型以多层为主,从平面布局到体块空间的联系,以及与精品店风格相匹配的店面设计都很考究,且开敞空间相对集中。另一种是营造人文风情的商业氛围。比如位于顺义的斯普莱斯奥特莱斯和朝阳的蓝色港湾,都是通过低密度、开敞的空间将主题店、街道和广场联系起来,丰富人们的购物体验(图2)。

在营造人文风情的商业建筑的各种案例中,富有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商业街可以说屡屡多见。比如前门大街改造项目,通过骑楼、灰砖等方式结合商铺进行设计(图3)。该设计主要以一条景观大道为交通联系空间,购物路线呈一条直线,商铺与商铺之间空间联系甚少,购物体验不丰富。笔者希望通过一些现代商业建筑设计实例从中挖掘一些设计特征和共性,从而获得沿街商业建筑的模块化设计策略,以改善传统购物流线和购物体验的单一性。

1策略提出

笔者曾看到一个利用传统窗格来演绎新江南水乡的方案,设计提取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窗格元素,利用图底关系进行组合后,通过窗格元素网格生成平面和立体空间关系。通过将窗格的变化特征运用到三维立体空间,形成一种围绕几个元素体变化的整体感(图4)。笔者根据这个思路,运用模块化方式从功能、空间和形态方面进行沿街商业建筑的设计研究,形成一种富有逻辑性和秩序性的整体设计。通过上述实例,可以得出以下策略。

(1)空间体块模块化

根据地块特征,建立大致轴网来选择合适的标准模块大小,确定平面轴网尺寸后,借助草图模型生成相对应高度的盒子,通过进退关系和不同体块结合的体量大小变化,在原有基地上组合形成空间的最初形态。

(2)建筑样式模块化

与当地文化相结合,通过对文化元素符号化的处理,结合丰富的体块组合空间,建立几种基本体,通过有序变化产生变体,并以不同方式结合将其组成建筑空间和形体。

(3)功能布局模块化

结合草图模型,由模型落实到平面上,建立功能布局模块以满足使用功能及配套设施的需求,使商业空间和公共空间布局合理化。2设计实践

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黎安风情小镇项目,规划目标提出黎安小镇将串联滨海用地,塑造有滨海特色的文化娱乐新港和动静相宜的滨海度假区,提出建设充满热带风情和地域特色的“黎安风情小镇”。除居住功能外,还包含商业、医疗、展示、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规划对建筑风格进行控制,分为原貌体验区、精华传承区和现代演绎区,沿街商业建筑属于现代演绎区部分。

沿街商业建筑用地面积大且零散,笔者希望通过不同区域的风格特征,借鉴周围住宅的组合特征,运用一种“批量”模块化生产方式打造丰富的黎安风情沿街商业建筑,使得沿街建筑符合海南自然和人文特色,与环境、功能、景观相协调,并且在视觉、空间、活动性上表现出丰富性,同时还要体现对传统民居的继承和创新。

海南黎安风情小镇独立沿街商业建筑,上层无住宅,规划上为2层,局部可设置3层。用地范围较广,边界长度为80~160m,进深为15~20m,且该独立商业建筑分布在不同形式的住宅区域中。

2.1空间体块模块化

根据地形特征将平面网格定为6m×6m,分10跨,通过对现有沿街商业建筑布局方式分析后发现,人行路线多为一条直线,并没有与建筑本身发生关系,商业界面也不丰富。所以考虑通过去掉几个单元格,使人行路线随建筑平面轮廓发生转折,商业面也随之增加,沿街商业建筑自身的外部公共空间也发生了变化(图5)。

随后根据进深大小,确定进深为2跨或3跨柱网并将其网格化。考虑到进深2跨的尺寸进退相对受限,故将平面进深在12~15m范围内设置为3m和6m的进深变化;而在20m的范围内设置为6m和12m的进深变化,二层则根据局部退台和局部增加到三层进行变化,生成大致的建筑组合形式(图6)。

在利用空间模块的推敲中,要注意对体块增减的整体把握,以及之后对建筑形态和功能模块化的研究会使得空间体块不断调整。在组合体块和院落空间变化中,院落和实体的关系也可以考虑两跨的进退。

2.2建筑形态模块化

对空间体块模块化的研究之后,笔者对现有住宅分布和传统黎族民居进行分析,将空间模块赋予建筑形态,生成围绕建筑形态的模块化。该建筑形态可以是以立面形式变化为主,也可以是屋檐的山墙面和纵墙面变化,从而形成建筑与院落、建筑与建筑、院落与院落的组合变化,满足整体形态多样化和丰富性的需求。

2.2.1模块一:“由基本单元生成变体”

针对一跨进行研究,以两层为主体块,利用屋顶退进、首层退进、完整墙面,以及屋顶纵墙面和山墙面变化,还有局部有三层的设置,产生模块的基本单元体。由基本单元生成变体,变体一是在基本单元基础上,进行立面局部一层的变化或将平屋顶变为露台等方式。变体二就是将层数变为三层或局部立面的再次变化(图7)。

2.2.2模块二:“两种基本体”

该项目从黎族传统民居样式出发解构出船形屋顶,以一跨和两跨作为基本体,其中一种为一跨的船形屋顶对称形式,另一种是船形屋面的一边延长线到第二跨边缘斜向至地面。由山墙面和纵墙面的变化可以演变成四种,并且在基础上可以叠加一个跨度(图8)。

笔者将以上变体和之前空间体块模块化相结合,根据不同地段进行调整后即可得到以下两组不同地块、不同风格的成果(图9)。

2.3功能模块化

根据平面和体块的研究,确定平面柱网为临街方向6m×6m,商业街背面考虑到辅助用房空间的使用定为6m×9m。商铺根据柱网进行划分,主要为一柱跨或二柱跨,由竖向楼梯联系二、三层空间。建筑背面为2.7m×6m的辅助空间,主要包括楼梯间、休息室、水暖设备间、储藏室、卫生间和楼梯间,且在楼梯下方首层空间设有储藏室。水专业外线考虑从消防通路铺设管线,将空调机位置于建筑背立面,采用外挂、出挑、内凹三种形式,避免影响沿街主要立面(图10)。该项目通过空间体块模块化、建筑形态模块化和功能模块化策略研究,最终形成此方案(图11~13)。

第6篇

大型公共建筑需提供大面积开放空间以满流、休憩等需求,同时还需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对能源的需求量极大。设计时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使建筑立面设计、护设计、自然采光、通风技术、智能照明系统、采暖和制冷系统等设计与环境、气候协调,实现建筑低能耗、低污染的目标。

二、新型预制装配整体式住宅绿色施工

我国人口众多,住宅建筑需求量大,当前的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施工主要是在现场完成,属于粗放型作业,建材、能源损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迫切需要对这种粗放型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改进,达到绿色施工,实现施工节能。通过对混凝土结构住宅工业化制造的研究,完善了混凝土构件工厂标准化生产、特定环境下养护、现场拼装这一绿色装配整体式住宅施工技术,在保证了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建筑质量,节省了大量的模板,降低了混凝土等建材的损耗。该技术应用在万科府前万科府前花园EF组团住宅建造应用,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工业化制造方式在节能、减损,减排方面都有了巨大进步。

三、超高层模块化盒子结构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超高层模块化建筑技术为澳大利亚Hickory集团第六代模块化建筑技术,该技术目前已应用到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拉特罗布街大厦—43层高的商业住宅项目,该项目共294个模块,目前已开始加工制造,计划2015年10月完工,该建筑完工后,将是世界第一个商业化超高层模块化建筑。技该术通过将建筑合理划分为模块化单元,模块化单元在工厂进行流水化生产(包括模块化单元的精装修加工),预制比例可高达95%。模块化单元加工完成后运输至现场,通过提升设备将其吊放到位,并通过专业连接方式组装成建筑整体。与传统建筑相比,模块化建筑采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施工方式,具有如下优点:低碳节能:模块化建筑采用新型环保节能建筑材料、工厂标准化生产等,可以实现节能47%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以上,并且模块化建筑的的材料可以100%回收利用。节省工期:模块化建筑现场基础施工与工程制造可同步进行,同时施工也不受天气及季节变化等的影响,大幅度缩短建造周期,按照国外的统计发现模块化建筑的建造周期比传统的建造模式至少减少一半时间以上。质量优良:模块化建筑材料由专业工厂标准化进行建造,在避免劣质材料和恶劣天气影响施工质量的同时,可以通过标准化控制,现代化检测以及工业化生产等手段保证建筑质量及其稳定性。经济适用:模块化建筑的建造成本可以通过加工前的优化设计、快速的建造过程、工厂可控环境下加工、降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不可预见因素实现有效控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装修,实现用户的直接入住,而无需二次装修。安全施工:模块化建筑的大部分构件都在工厂事先完成,建筑结构、外层装修和玻璃幕墙施工没有高空作业,提高了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并且工厂环境下施工便于对施工安全进行有效控制。

四、高性能建筑保温隔热材料

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是建筑节能的基础,建筑护结构是建筑内部与外界环境能量传递的直接途径,通过改进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大幅度地降低其传热系数,是建材节能创新研究最有效的途径。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的轻质纳米多孔性固态材料,具有超低的导热性系数(导热系数低于无对流空气的导热系数),但气凝胶材料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强度低、韧性差,制约了其在建筑隔热保温领域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到SiO2气凝胶的低成本与快速制备工艺的优化工艺条件,制备得到性能优异的SiO2气凝胶;其次采用纤维增强整体成型技术,制备出具有良好力学性能、较低导热系数、隔声减震、耐火不燃等高性能气凝胶隔热保温材料,最后根据不同的工程场合要求,研发出气凝胶隔热玻璃、气凝胶隔热保温毡、气凝胶隔热保温涂料、气凝胶隔热保温腻子等高性能建筑隔热保温材料。其中气凝胶隔热玻璃与市场上其他三种玻璃相比,具有超强的保温隔热性能。

五、光伏发电技术的新应用

第7篇

[关键词]内置;施工;升降机;永临结合;技术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建筑项目的施工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和安全要求,其中的施工升降机是运输工具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传统的施工升降机类型是以外挂施工为主,对于外立面的美观度产生了负面影响,风险高,应用难度大。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被开发和应用到建筑项目的施工建设中来,在永临结合应用技术中,发挥了内置施工升降机的应用优势,提高了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1永临结合的理念研究

永临结合是建筑行业中一种工程建设的理念,针对的是实现建筑项目高质量发展这一协调发展的思路形成的建设理念,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优势,永临结合是将工程建设投产后的永久性工程与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临时工程相结合,综合考虑多项要素进行统一建设,将两次投资活动集中为一次,是一项高效经济性的建设实践活动,特别是在针对项目规模大、投资成本高的建筑项目进行施工建设时,建设周期长,成本投入高,需要同时进行大量的配套工程、临时作业,投入较高的资金成本、资源成本。将永临结合的理念融入其中,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保证施工流程的规范性、有序性,将永久工程建设结构在临时工程中充分发挥出应用价值和优势,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建筑行业必须要重视的一大理念,实现永临结合是工程项目建设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的有力措施[1]。在当今建筑行业中,绿色施工与降本增效等理念越来越受重视,永临结合作为创新技术的代表,也相应越来越为人所接受,并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得以有效应用。在施工项目中遵循永临结合理念,不仅能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绿色、环保、节能等作用,也可有效缩短工期,节约施工成本,同时提升工程形象。因此在建筑行业中,永临结合理念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后续工作中得以更为广泛地应用。

2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应用优势

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是人货混载的一种垂直运输设备,广泛应用到了建筑领域。施工升降机所涵盖的范围较广,不仅包括施工电梯,也包括各类施工平台。单纯的施工升降机由轿厢、驱动机构、标准节、附墙、底盘、围栏、电气系统等各部分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轿厢沿导轨架进行垂直升降,驱动系统置于轿厢顶上方,轿厢顶部还设置有吊杆,用来安装导轨架标准节,四周设置栏杆,以便于驱动系统检修保养。施工电梯一般采用双笼体形式,即每个导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轿厢与驱动系统,共有2套可以各自独立沿导轨架升降的轿厢,这种施工升降机也经常与塔吊、爬升模架等机械设备配合施工,在建筑施工工程中,施工升降机常被用于载人载货施工环节。在现代化建设进程逐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中利用施工升降机完成了一系列的施工建设任务,由于施工升降机所处的工作环境较差,有着巨大的运行负荷,很容易发生电气故障、机械故障的问题,要得到维修人员的及时处理,防范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问题。传统的施工升降机是以外挂是为主,而内置施工升降机则体现出了诸多优势,不仅成本较低,而且强调了施工规范性和安全性,一旦发生内置施工升降机断绳等问题时,可以在一定的速度中形成吊笼制停,通过传感器的作用将电源切断,传感器开始运作,意味着内置施工升降机需要通过人力操作来复位或开关,内置施工升降机系统大大提高了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节约了资金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整个运输过程更加快捷、方便,周转率大大提高。在建筑施工中,施工升降机的应用是关键设备之一,不管是外挂设置还是内置装置,均需要强调安全性能维护和保养施工升降机[2]。内置施工升降机主要是有以下几个部分共同组成的,包括主机、控制柜、承重梁、吊笼、导轨、对重、随行电缆、层门、安全装置、控制线路等,运行时由司机在操纵箱发出操作指令,控制柜进行分析和计算,向主机发送分析计算的结果,升降机接到命令之后进行相关运行,在工程施工中,司机和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利用对讲系统进行,司机接收到呼机指令之后,明确停靠的楼层,按照显示屏上的信息,内置施工升降机会进行自动的运行和操作,司机采取手动的方式,利用开关控制吊笼门层门完成运输任务,操作升降机的过程更加便捷。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的应用有助于保证施工安全性,减少了施工人员数量,在安装拆卸过程中,只需要四个人、用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安装拆卸作业,每五层提升一次,工作效率更高,施工成本投入低。传统外挂式施工升降机和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相比,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更大,很容易发生施工不便、增加危险程度的情况,甚至可能对工程建筑的外部形成危害,破坏美观外立面效果,发生开关失灵或电线短路时,外挂式施工升降机会出现坠落风险,而内置施工升降机则配备了专门的强制驱动拽引器,面临恶劣条件,也不会发生冲顶等危险,当出现坠落或超速下降的情况时,内置施工升降机的限速器会开启安全钳,平稳运作,将吊笼落在导轨上,整个过程平稳,保障了人员和物料的安全。内置施工升降机突破了环境因素的限制,不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节约了大量的施工时间,施工安全性更强,是一项绿色安全的施工技术。内置施工升降机是以电梯为依据研发出的运输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垂直运输体系,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运行中,施工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逐步构建起了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内置式施工升降机在各种电梯结构的建筑物中广泛应用,使用率高,体现出了较强的应用价值,对施工过程形成了全方位的保护效果,因为其特有的安全防护系统和完善的施工指导手册,在同类工程中体现出了更强的实用性,值得广泛推广和大范围的应用[3]。

3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永临结合的技术应用

3.1建立操作平台系统

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操作平台系统构成相对复杂,操作平台系统是防护与促进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的中枢控制系统,在施工升降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此操作平台系统中,控制单元、操控系统及运行系统等各系统集于一处,共同管控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的运行。操作平台系统是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的核心系统,对升降机的正常运行与功能的有效发挥具备直接影响,在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平台的功能要求和运行实际掌握控制要点,实现对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的有效操控,提高平台的操作效率,使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发挥自身基本功能,提升自身运行效果。

3.2建立升降动力系统

升降动力系统是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得以实现正常升降功能的重要保障,升降动力系统主要采用液压制动的方式,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以及建筑物的施工要求选择升降的高度。升降动力系统在工作中既要保证平稳升降,也要控制升降的幅度。升降动力系统在运行中需要保证动力系统的完善性,保证动力系统功能正常。除此之外,动力系统需要与锁闭系统相连接,保证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在升降到预定高度之后能够依靠锁闭系统进行定位,提高动力系统的运行效果并保证升降平台的安全性。

3.3建立附墙系统

附墙系统是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的组成系统,附墙系统主要的功能在于为结构施工提供遮挡服务,避免升降机运作以及结构施工中出现配件掉落或其他的安全事故。除此之外,附墙系统还具有美观性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根据施工的要求和特点以及施工的具体情况做好施工遮挡,使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能够在整体升降和施工过程中依靠附墙系统完成施工作业。附墙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按照施工的要求和升降机的运行实际选择运行方式,并在升降机的控制系统中对附墙系统的高度进行调节,保证附墙系统能够在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的运行中发挥作用。

3.4建立一体化防护体系

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永临结合的技术应用中,要建立起完善的一体化施工防护体系,因为在安全防护设备方面,内置施工升降机的应用尚未确定统一标准,使用临时搭设的防护设备,仍旧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建立起一体化的防护体系,可以利用建筑物的电梯井,设计顶部位置的防护棚,防范坠物风险和雨水等恶劣天气的风险问题,设置防护棚时要将其设置成可伸缩形式,并且能够进行自主调节,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在制作防护棚和门的时候,要采取差异性的制作方案,将其中的不同之处对比和体现出来,保证最终的制作方案合理、可靠,经过垂直试验等方式,确定防护棚和门最大的承受极限,防止出现被破坏的情况,实现循环和再利用的目标,推广和应用防护棚与门。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一体化防护体系时要强调对技术的创新,建立起新型的防护体系,适应现代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的施工要求、施工标准,构建起新型的防护棚,提高安全保障水平,促进施工效果安全性、稳定性的提升,深入开展对防护体系的建设工作,可以转变主体结构,形成硬防护主体结构新形式,研究升降机的铜扣等各个细节,生产和研发出更加安全的电动防护门[4]。

3.5设置逃生装置系统

逃生装置系统的设置在内置施工升降机应用中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内置施工升降机的逃生设置仍旧采取攀爬梯的方式进行逃生,这样的方式安全性不足,在资源空间的利用方面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缺陷,保存逃生装置的难度大,在需要逃生装置时,很容易出现无法顺利逃生的情况,对施工安全保障作用不足。因此设置逃生装置系统要合理、科学地优化逃生装置的应用技术,设置应急逃生装置,要强调伸缩式的功能,在传统的攀爬梯基础之上,将能够伸缩的逃生梯设置在顶部位置,做好固定作业,形成顶部的应急逃生通道。制作逃生工具时,可以在顶部设计和安装伸缩折叠逃生梯,利用应急逃生梯应用,合理布局空间,提高逃生装置系统的设计效果。加强新型应急逃生装置的应用,提高应急逃生系统的安全性,例如新型的折叠伸缩逃生装置,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体现出了空间利用率高的特征,不需要占据更多的内部空间,丢失的风险小,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在应急过程中使用新型的折叠伸缩逃生装置,不容易出现损坏等情形影响逃生效果,逐步推广和应用新型的逃生装置,优化逃生系统,实现对模块化内置升降机永临结合技术的合理应用,强调施工的安全性,实现安全生产、安全作业的建设目标[5]。

3.6电梯模块化自由拼装

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永临结合技术应用中,可根据不同的井道标准,采取电梯模块化自由拼装的方式,优化最终的设计效果,提高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的应用效果,发挥出永临结合技术的应用优势,将不同的电梯井分解成多个模块,形成模块化的形式,再根据轿厢的不同设计效果和运行步骤,研究、设计和设置后续的拆卸环节,运用轿厢的完整功能和多样化外形的可替代性,重复利用轿厢,推广和使用内置施工升降机。制造轿厢模块化时可以利用定制产品,改善一系列的问题,采取个性化定制的方式制作产品,利用一定的模块完成重组,普及产品的应用,扩大推广范围,通过轿厢的模块化制造以及旧箱板材料的标准化设计,推动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永临结合技术的应用创新进程。

3.7融合电梯设计技术

外挂式施工升降机和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相比,工作原理上体现出了不同的差异性,内置施工升降机和正式的电梯更加相似,因此可以共同使用相同的配件,因此在永临结合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可以借助正式电梯配件的技术研究成果,提高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的永临结合技术应用效率。在正式电梯中的一些配件可以结合使用到内置施工升降机中,在施工升降机的轨道设计中,利用正式电梯的图纸、支架和轨道等方案,加强对轨道修缮和保养工作的研究,重复利用资源,节约成本投入,避免二次施工,降低投入到电梯施工中的成本。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永临结合技术开发和应用,要逐步推进技术创新的进程,利用电梯配件和升降机配件的相互结合,使电梯设计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逐步使用正式电梯配件取代升降机配件,向着这一方向进行研究和实践探索。因为内置施工升降梯和正式的电梯结构体系之间有着相似性,几乎是相同的,在正式电梯的图纸基础之上,保证内置施工升降梯的安全使用,可以将正式电梯的图纸应用其中,使用正式的电梯配件和升降机配件相互取代,设计出更加符合正式电梯运行需求和升降机性能要求的系统,形成配件替换使用的说明书。真正将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的永临结合技术应用优势和价值发挥出来,强化施工效益,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6]。

4结论

综上所述,施工升降机在建筑项目的施工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不可或缺的运输设备,得到了广泛运用,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在安全性能和使用与维护的便捷性方面均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逐渐替代了外挂装置。在模块化内置施工升降机的应用中,将永临结合的应用技术理念融入其中,发挥出了内置施工升降机的可靠性能优势,建立和完善一体化防护体系,设置逃生装置系统,利用电梯模块化自由拼装,融合电梯设计技术,提高了建筑施工的质量性能,节约了成本投入,实现了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提高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资明玖,赵银,胡仁志,等.深基坑环撑板作为环型重车道永临结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四川建材,2021,47(7):83-84.

[2]朱弘弢.永临结合施工照明技术在大型机场工程中的应用[J].安装,2020(6):78-80.

[3]杨文博,刘金铭,黄君琢,等.永临结合施工技术在仓储物流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67-68.

[4]王海英,赵晓晓,皇甫磊磊,等.永临结合在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公路,2018(12):118-119.

[5]潘曦.防护与作业一体化升降平台与结构外附施工设备的协同建造[J].建筑施工,2020,42(12):2303-2306.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三角博弈、模块化管理、主材表、核心团队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定义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项目实施流程从设计规划,到施工,到竣工,到保修等阶段。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并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工程项目设计方、施工方及用户的管理三角博弈,项目模块化管理的应用也至关重要。以上项目管理方式,在我们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GMW)新业务办公楼项目上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故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及体会。

2建筑工程的管理三角博弈

孔子在《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建筑工程管理三角形就是一种管理博弈,“需求”是用户方,“转换”是设计方,“实施”是施工方。一个建筑工程的成功,离不开设计方、施工方及用户方三方协同管理及相互博弈。要实现优质的建筑工程管理还必须做到: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目标需结合公司发展需求及文化制定;有科学的方法,即模块化管理应用;有核心团队,目标一致、训练有素的高效团队;有正确的工作理念,做好而不是做完一件事,要以结果为导向。

2.1设计方管理

项目要成功,找到合适的设计团队,并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一个有生命力的设计,应该包含着对社会的理解,对建筑的理解,对文化的思考,对人在空间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细微情感的悉心呵护,以及对艺术精神性的再现,生活方式的植入和对材料生命等的认知。为此SGMW新业务办公楼项目管理团队经多方了解及分析后,安排人员到深圳、上海等城市对设计备选方进行考察,并体验成功项目从规划到最终呈现的过程,最终选择出合适的设计资源。项目管理团队与公司领导层、工会代表及用户确定国际化现代公司办公大楼,2 300多名员工办公点定位后,结合企业文化元素,与设计团队充分沟通,达成了调动互动乐趣、安全健康开放、创新灵活效率的设计指导思想,再根据“40%图纸设计+30%现场设计+30%综合协调+设计师的绝对热情=成功作品”原则,组成由设计方主导,包括施工方及用户方的核心管理团队,每个环节核心管理团队成员采取头脑风暴方式,让施工方得到最为有效及准确的支持。美中不足的是结构效果同维护便利性平衡考虑略有欠缺,周边工程,涵盖绿化、道路、亮化工程等同步设计考虑不周详,另外保洁、安防等辅助功能设施也需提前设计考虑。

2.2施工方管理

项目要达到效果图预期,施工图是一个关键,施工方的管控也非常重要。一方面施工方管理团队需要充分理解设计方案,理清效果图和施工图细节,另一方面需与用户、项目监理人员定期进行沟通,及时解决用户及监理提出的各项问题。在SGMW新业务办公楼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方指派了专职的项目经理跟进项目,形成职责分明的执行机制。首先保证项目能按计划完成并达到预期质量要求,其次确保人员、物资按项目进度提前到位,然后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有序进行。过程中存在施工过程安全管理不到位,办公楼内装修局部手工不精细,施工过程内部考核机制不完善,交叉施工及串行、并行施工管理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质量、安全曝光台,主材表,样板评审等工具在施工阶段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主材表一方面定义了关键材料,另一方面也根据材料的重要程度明确相应的审批级别。

2.3用户方管理

项目是否成功最终是由用户进行评判,用户方也需要全过程参与到项目管理当中。对此,用户方在公司各级领导的指导下,组成了包括各职能部门的项目管理团队,构建项目管理机构,并明确项目模块化管理分工,各层级责任定义。新业务办公楼工程项目推进前期,项目组派出项目核心团队成员到上海,参观并了解了上海通用、通用中国及博世中国总部办公楼;推进过程中,建立有效的项目例会、问题跟踪制度、项目周报及月报制度,并应用网络公共文件夹对项目电子资源进行分类管理,重要阶段核心团队成员常驻现场进行协调、沟通解决问题,项目组也有针对性地组织了用户、施工方及设计方三方的设计方案答疑专题会,同时组织人员开展施工关键截点质量审核;项目交付使用后,项目组编写SGMW新业务办公楼使用手册,明确各关联维修内容、人员及联系方式,用户很快就可以适应新的办公环境。项目定位准确度决定项目变更控制力度,在用户方管理上也暴露了项目前期规划还存在遗漏和差异,项目立项定位及预算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

3建筑工程模块化管理

工程模块化管理让各项措施得到更高效的执行,各项问题也得到更明确的定义及跟踪解决。贯彻模块化管理的重要因素一是理清项目模块分层拆分,二是需明确责任区域及分工,三是各模块结合项目总计划推行PDCA(P-计划,D-实施,C-检查,A-反馈)。

3.1模块化管理定位及分工

根据项目的目标及定位,项目主要拆分为项目管理、土建及公用动力、IT、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等模块。项目管理模块主要职责为,明确项目目标及项目管理团队,参与项目决策并提供资源承诺,指导解决项目存在问题、消除项目风险,审核项目计划,推动、监管项目实施,组织评审项目各阶段成果,定期组织召开项目例会等工作。其他模块主要职责为,负责本模块工作计划及汇报工作,督促、协调、安排、跟进并指导关联供应商按时完成工作计划,落实模块各问题的解决措施,并组织实施。

3.2模块化管理运行

土建及公用动力模块实施计划是整个项目主线,这个主线计划可以帮助我们主动地对项目进行管理,及时组织各项目模块加入项目的实施工作,保证项目进度,及时组织相关层级人员对重要施工材料进行评审,组织关联部门人员参与阶段验收考评工作;另外,该模块要加强对效果图与实际效果对比的分析,保证细节效果,减少过度装饰;同时材料选用应考虑环保、适用和耐用;对消防、安全设施布局及验收需有效组织。IT模块为大楼的办公网络环境设计出多种办公情景,组织专家针对智能楼宇概念进行论证;网络、门禁、监控、无线同步进行设计,网络设施安装与土建及公用动力施工有效切入。办公设备模块方面会议室线路布置与公用设施装修施工同步进行,空调内、外机布置与内、外观设计布局同步考虑。办公家具模块家具的选择需要符合人机工程,也需根据实际需要预留好足够的接口;材料均要求采用环保材料,办公隔间尺寸按1 500 mm×1 500 mm尺寸设置为宜,部分办公隔间需根据部门实际进行微调(如放置大型工作机站位置)。

4结束语

SGMW新业务办公楼项目从2011年7月立项到投入使用历时15个月,项目的最终成功得益于工程管理三角博弈及模块化管理应用。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工程项目等待我们去挑战,项目组还需进一步完善知识库、经验库构建,更加准确、详细地做好前期规划,完善管理流程及供应商、分包方考评机制。“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将走得更远”,我们更美观、实用及经济的“建筑梦”在未来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伍育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之我见.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6).

[2]石岩峰,卫宏.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及意义.山西建筑,2010,(33).

[3]姚佐平,万君康.汽车制造管理创新――论车间管理三角形.汽车工程,2007,(5).

[4]刘加福.新管理博弈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

第9篇

对湖南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湖南永佳裕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湖南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流建筑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以调研结果作为培养目标的确定、岗位职责与能力的分析的依据,分析建筑设备行业的现实情况及发展趋势,根据典型工作岗位确定工作任务,由此开展课程教学设计与开发,利用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软硬件环境,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二、构建“二方向、三层次、五功能”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湖南省建筑行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资格考试标准、湖南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湖南永佳裕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湖南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等优质规模企业职业标准为依据、融合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真实项目为载体,把建筑设备安装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典型项目产品转化为实训模块的内容,明确设置模块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采用与项目相适应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注重各模块岗位训练过程及任务完成过程的评估与考核,构建“二方向、三层次、五功能”模块化的生产性实践教学体系。

三、基于真实项目载体的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通过从湖南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等企业引入典型建筑设备工程施工项目,确定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形成以耒阳财政大楼、学院图书馆、湘潭市政府大楼等实际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案例库。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行业岗位(群)级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各模块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实训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实训所需的实训条件,教学活动的设计,内容考核点。制定实训模块的考核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的方式等。

四、创新符合建筑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技能规程的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

1.基于建筑设备安装施工与管理实践能力需要,以项目为载体,科学实施实践教学组织依托企业专家、专业实践教学团队和基地的生产性实训实习场所,针对建筑设备安装施工员等岗位,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所能完成的任务,将每个项目的要求分解为基本技术技能实训、综合技术技能实训、拓展技术技能实训三个层次,采用全程顶岗或全程仿真顶岗的方式开展基于生产过程的分层教学实施活动。此项目是以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注重整个实践环节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倡导现代师徒制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符合典型职业岗位技术技能训练规律的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对实践教学过程组织进行科学设计。

2.基于学生(学员)专业知识获取及技术技能习得规律,以任务为驱动,推行新型师徒制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建筑设备安装施工中真实的工程项目,导入行业标准,推行新型师徒制为主体,多种方法并存的开放式教学。新型师徒制以学生(学员)为中心,以安装施工综合技能培养为主线,采用“师徒制”形式加强学生(学员)综合技能指导,师徒双向选择,通过老师带徒弟,徒弟再带学生,以点带面,教学做于一体,全面提高学生(学员)专项技能水平。

五、实践教学体系评价考核标准的建设

以湖南省建筑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资格考试标准、湖南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湖南永佳裕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湖南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等优秀建筑企业的职业标准以及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为依据,与企业专家一起按项目、按模块、分层次制定实践教学体系考核评价标准,对项目训练过程和形成的结果进行考核,采取自我评价、团队评价、学院评价、企业评价等四方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实训和教师认证培训项目进行质量评价。

六、结语

第10篇

文/罗贤亮

摘?要:电气工程CAD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本文介绍了电气工程CAD课程模块化教学的优点及模块化教学的实行方案。

关键词 :电气工程CAD课程?模块化改革?技工院校

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创新,以及培养学生AutoCAD电气工程制图能力,根据当前情况,需要对技工院校的电气工程CAD课程进行改革,以期培养出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的人才。电气工程CAD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AutoCAD软件,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绘制,能够绘制电力电气工程图,能用ACE软件绘图等。由于课时紧张、教学任务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就需要通过模块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模块化教学的优点

由于学生上课的时间有限,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所能传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讲课的速率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调查发现,模块化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上课期间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教师也能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该教学方法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能更具专业性地介绍知识点。

模块化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针对性、快速性等特点。专业性体现在每个模块就是一次新的课程;针对性体现在教师有效地针对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快速性体现在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针对模块的要点进行讲解。

二、电气工程CAD课程模块化的实施

1.电气工程CAD课程的意义

这门课程对于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掌握这门课程有助于认图、绘图等,这是对电气工程专业学生最基本的要求。电气工程CAD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等相关专业或者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认图能力的培养,企业和工厂招聘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2.电气工程CAD课程模块化教学方案

模块化教学方案包括了教学计划的制订、教材的选用、教学模块的划分等几个方面,笔者在这里做详细的介绍。

教学计划是学校基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时间制订的。在制订时,充分考虑了实用性、针对性等,增加了学习实践的项目。

教材的选用尤为重要,好的教材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本好的教材在编写时应该考虑到能让学生学到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等。

在教学模块的划分方面,对于电气工程CAD这门课程来说,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认识元器件的能力,因此,首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应用AutoCAD;其次是在学生进行绘图时,对遇到的各种元器件进行讲解;最后就是让学生独立绘制电气工程图。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类电气图形、符号,要单独分出一个模块讲解这些图形和符号,让学生知道导线和连接件、基本无源元件、半导体管和电子管、电能的发生和转换、测量仪表、开关、控制和保护器件、二进制逻辑元件等一系列的图形符号,能识别并加以运用是对元器件认知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模块化方案

模块一:熟悉电气工程图纸的技术要求。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对知识训练的掌握、对技能训练的掌握。

模块二:熟悉AutoCAD软件的操作。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二维坐标点的表示及输入方式、AutoCAD技能的训练、AutoCAD知识的拓展。

模块三:关于常用电气元器件的绘制。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创建图形表,绘制电阻、电容、电感图形符号。

模块四:对电力电气工程图的绘制。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了解电力电气工程图的基础知识、绘制输电工程图。

模块五:对建筑电气图的绘制。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了解建筑电气图的特性、绘制建筑竖向配电系统图。

模块六:对机械电气控制图的绘制。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了解机械电气控制图的基础知识、绘制C630车床电气原理图。

模块七:对楼宇智能化系统图的绘制。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图纸的布局、绘制可视对讲系统图。

模块八:认识ACE绘图。本模块可以继续分解成几个子项目,分别是认识AutoCAD Electrical、AutoCAD Electrical 2012工作界面,AutoCAD Electrical 2012原理图绘制与编辑。

参考文献:

[1]花丹红.高职AutoCAD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 2006(5).

第11篇

关键词:医院建筑设计;弹性设计;模块化设计

1. 引言

医院建筑设计反映了该类型建筑特定的功能需求和营运机制,同时也是特定时代下医疗观念模式、相关医疗技术的产物。中国医院建筑面对国家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医疗科技和设备的高速发展,正处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峰;如何在外部条件快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设计的手段使医院建筑具有足够的弹性适应能力,在满足现有的功能需求的同时,又能充分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需要,是目前我国医院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

2. 项目概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医院位于肇庆新区政文组团内XQ-A04-01地块内,靠近鼎湖山和西江水道,风景优美。项目照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用地面积213亩,项目一期按日均门、急诊量为5000人/次日,住院病床数量为1200床标准建设实施;同时需预留床位600床建设用地作为远期发展用地,中期床位达1800床,远期床位可达2700床。

项目的任务需求清晰的反映了现代医院动态持续发展的需要,如何在准确满足近期医院功能需求的同时确保远期持续健康的良性发展,并使医院建筑面对未来未知的功能需求具有充分的应变能力,成为了本项目的设计出发点。

3. 弹性发展设计策略

方案密切结合现状地形和项目需求,顺应当地的山水脉络和城市肌理,医院退缩城市交通干道形成景观绿带,使主体建筑被轻柔地包裹在绿化中,设计将医院建筑布局的弹性发展轴线与肇庆新区山水轴线、季风轴线相统一,具体提出如下五点弹性发展设计策略:

1. 近期集约布局充分预留远期发展用地,绿满院区

根据分期发展的要求,结合周边环境及道路条件,规划首先明确入口朝向和路网架构,将医疗区布置于用地居中位置,行政办公区、生活区和国际高端医疗预留发展用地置于医疗区的上风向,后勤区和感染楼置于西侧下风向。医疗区主体建筑采用集中式布局,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确保在远期规划中的各医疗单元扩展的可能性。(图1、图2)

图1:一期总图 图2:远期总图

与此同时,预留发展用地形成集中绿地,使医疗区被绿地环绕,为病人和医务人员提供环境优美的院区环境,结合园林式停车解决首期医院停车需求。与此同时,门诊用房内部形成若干组尺度宜人的庭院,可引入阳光和新鲜空气,在改善建筑内部环境的同时,也促使建筑内外花园情景交融,给病人和医护人员提供更美好的视觉感受。

2. 以复合轴为脉络,搭建医院持续发展结构体系

南向的医疗区主入口,明确了首期医疗区由南至北的“门诊---医技---住院”的功能轴线,以南北向的医院街为载体构建医院功能主轴;而位于门诊与医技之间的东西向医院街,则作为医疗发展轴线为各医疗功能单元构建了扩建发展的骨架,门诊、医技、住院三大功能组团平行发展,确保了医疗区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各组团始终保持最短的联系距离。两条轴线相辅相成,既确保了医院功能的有序构架,也创造了医院发展的灵活性,十字形的复合轴构建起了医疗区的持续发展结构体系,也成为了模块化功能单元的联系载体。(图3)

图3:功能结构图

3. 以模块化设计理念为基础,应对复杂多变的医院功能需求

医院建筑设计是功能性极强而且最为复杂的公共建筑设计类型之一。相对医院整体而言,医院建筑的各个不同的部门都是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的子系统,它们的彼此配合才构成了具有完整功能属性的医院建筑,而各个子系统对各自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都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对功能布局都有不同的需求,发展更新周期也不尽相同。在以往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一个部门的改动,导致了其他医院部门的一系列变更,“牵一发则动全身”。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各个部门的往往为了“迁就”其他部门的需要,而做出让步,影响功能需求。

模块化是处理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模块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复杂系统简化。把复杂系统分解,在保证必要的统一性的前提下(包括:接口的统一化、参数的统一化、设计规则以及兼容性互换性的标准统一化),将其功能由独立模块(各个医院部门子系统)承担,而模块便成了“黑箱”,除了接口和少数技术参数之外无须过问。这就使设计过程大为简化,而且彼此在遵循统一原则的前提下互不干扰,对复杂医院系统的认识和控制也变得相对的容易。

设计以十字形医院街骨架为基础,采用标准模数规整柱网,根据门诊、急诊、医技、住院各主要功能分区功能特点,制定相应类型的门诊模块、医技模块、住院模块。根据上述模块化设计的特点,各种模块具有统一的接口、模数以及设计规则:门诊模块和医技模块在水平向与医院街具有统一的联系接口、在垂直交通设计上将竖向交通设置与四角,保证了每个模块具有完整内部空间;采用统一规整的柱网体系,保留远期功能调整的可能性。住院模块则以护理单元规模为设计依据,一期采用每层两个护理单元规模的平面模块,而二期则采用一个护理单元规模的模块,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各功能模块在以上设计前提下,设计还充分保证了每个模块对于自然采光通风、绿色节能的需求,在满足感染控制的原则下避免主要功能房间对于人工采光、空调设备的依赖。各功能模块沿东西向发展轴不断扩展,充分适应医院的分期发展需要,同时又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图4)

图4:模块化扩展示意图

4. 搭建清晰独立的院区流线体系,确保有序运营

医院内部形成两条环路,机动车绕环路行驶。主体建筑集中在中部,通过绿化组团与机动车道分隔,病人可在医疗综合体内畅通无阻,实现人车分流。

医疗综合体内布置了不同的垂直电梯组,分别面对不同使用对象,以满足综合楼内复杂的垂直交通需求,力求做到洁污分流、医患分流、患患分流。

洁污分流:洁净物品入口与污物出口分处医疗综合体的东、西两侧。污物输送首期在地面解决,通过管理与洁净物品流线区分;远期在院区内建立地下污物通道,通过立体交通方式实现洁污分流。

医患分流:医务人员和洁净物品有独立出入口和医务专梯,可通过智能化控制确保专梯专用,实现医患分流。

患患分流:本项目为综合医院,人员混杂。设计对门诊病人、急诊病人、儿科病人、传染病人以及体检人员、探视人员和行政人员等健康人群的流线都予以区分,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可减少不同人流交叉感染的几率。

5. 生长式的建筑形态兼顾医院首期及远期形象

医院在内部功能不断扩展完善的同时,医院的外部形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生长式的医院建筑外观形态需要兼顾医院近远期形象的各个阶段。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既要避免一期建筑群“未完成”的外观形象,也要保证远期建筑的风格统一。

结合本项目分期设计,首期外观形象确保院区整体外观架构和整体风格,医疗组团居中布置,布局方正,高层住院楼面向主入口,建筑形象完整。随着二、三期建设的开展,医疗组团朝两侧展开,建筑形态舒展。二、三期住院楼与一期住院楼呈斜角布置,可同时照顾到国道和站前大道上的医院展示形象;三栋高层住院楼构成半围合形态,面向院区中心绿地,可远眺西江水道,视野开阔,风景优美。在整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医院整体形象最终得以完成。(图5)

图5:远期鸟瞰图

4. 结语

现代医院不断更新发展的功能及运营需求,要求医院建筑在规划设计之初便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眼光,通过动态化、模块化、生态化等设计手段,使医院建筑在长期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具有充分弹性发展的可能,最终实现医院建筑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第12篇

1.专业基础教育模块

大学专业与学生大学之前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设计类专业更需要学生的图面感,所以专业基础教育模块就是引导学生,为今后设计课打基础。专业基础教育模块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设计初步。设计素描与色彩是塑造学生的造型能力与色彩感觉,三大构成是所有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色彩的构成思维、空间立体思维、点线面综合运用等能力。设计初步更偏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包括线条的运用、园林制图规范、马克笔表现是正式进入专业设计的第一步。

2.设计教育模块

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就是设计,设计教育模块的二级模块包括:设计类、设计思维类与设计史类。设计类包括风景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场地设计、景观雕塑设计。设计思维类包括景观学导论、设计原理、设计学概论、环境心理学概论。设计史类包括中外设计史、中外建筑史、中外园林史。设计类以风景园林设计为中心,从大二贯穿到学生毕业,包括校园景观、居住区组团景观、滨水景观、商业街景观、广场景观、公园景观、度假区景观规划,从小到大使学生们系统的掌握现代社会景观的主要类型设计方法,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其他设计属于景观设计中辅助组成要素,例如园林建筑小卖部等,广场中心的主题雕塑等,都为专业课的核心风景园林设计做点缀。设计思维类主要是传授学生专业理论基础,设计方法等,为设计课做铺垫,最终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3.专业选修模块

专业选修模块设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选择。专业选修模块包括风景摄影、创意景观鉴赏、景观工程施工技术、景观材料、景观工程预算等。创意景观鉴赏由教师点评优秀景观实际案例的优缺点,逐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并把好的创意经过自己的思考运用到今后的设计课中。通过景观工程施工技术的学习,能让学生在设计的同时不脱离实际,是现在的施工技术能达到的。所以专业选修模块的学习能对主要专业课学习起辅助作用,却又是模块化教学模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实践训练模块

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的设计人才,实践训练模块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按市场上的景观设计行业面对的工程项目类别,分别设置对应的模块化教学内容,每一教学模块应包含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模拟实际工程项目操作方式组织教学,培养学生面向市场的景观设计和工程建设能力。实践训练模块主要包括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课实习、认知实训、毕业实习,每一个实习都搭配一个设计项目,使学生能真正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小结

第13篇

关键词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项目化 模块化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51

Project Bidding and Contract Management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PENG Zimao, LIU Mengliang

(Hu'nan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 Changsha, Hu'nan 410132)

Abstract As China's construction market,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s 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 combination of the economy emerging disciplines, project bidding and contract management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the teaching courses in innovative research projects, modular aspect.

Key words Project Bidding and Contract Management; project; module; innovation research

0 引言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作为工程造价专业、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以及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等专业的主要核心专业之一,它主要是以工程管理方向的技术与经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输出方向来培育出对应的专业人才。那么,就当前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而言,要达到专业综合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该门课程的项目化模块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基于这门课程的特点,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方法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水平的要求。那么,我们对该们课程项目化,模块化。总体设计思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工程招投标工作为项目主线,招投标任务为载体,通过几个过程相结合,来组织课程教学内容。

1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当前,绝大部分教师对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传授方式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最多就是配上原本来自书本上的幻灯片以及提一些不需要学生理解,毫无意义的一些简单问题,课后的作业任务也只是对相应的概念进行死记硬背。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该门课程作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只有对教学方法手段做大胆的创新与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性。

(2)教师本身素质不够过硬。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具有高综合性、强政策性、高实践性等特点,同时,该课程与国家政策法规紧密相联,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联系当今实际,将实际市场中的案例与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相结合做更深层次的剖析,这样才能领悟到课程的精髓,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然而,目前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教师却不多,他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要知道这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没有足够的实践结合很难达到教学要求与目的。

(3)对学生的实践参与不够重视。该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没有足够的实践经历很难参透其实质。而当前教学方式忽视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学生往往只是在课堂上对这门课程有比较浅显的感性认识,在对实践参与方面老师们强调得较少,也没有组织较多的实践机会供学生参与,这样,学生们所学习到的往往会和实际脱节。当遇到真正的复杂案例时,不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很灵活地运用到其中去。所以,对学生实践参与不重视会很难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考核形式不够合理。在以往的课程考试中,其形式过于死板。其题型非常常规化,如填空、选择、简单的问答、计算等形式,这些题型往往考查的是相关的概念,条款的理解与记忆。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去死记硬背,不能够真正理解其根源,也使得教师们不能够很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更好地评估教学质量。因为这门课的特殊性,需要抓住其实质才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融会贯通。

2 基于项目化、模块化的创新教学体系

2.1 基于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提出预设

对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进行创新教学改革,首先就需要对其有个大体的预设,在实施改革措施后会有一个怎样的基本效果。

首先,项目化、模块化改革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在中国长久以来的教育背景下,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会走上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道路上。而对于这门课程而言,如此下去,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应当改进的。通过项目化改革后,能够将纯粹的理论知识与真实项目相结合,从项目中理解相关概念条款,这样比传统教学中最终使学生走向死记硬背的道路更加优化。通过将课程模块化后,知识间的联系更加紧凑,使学生在结合理论与实际时更加容易,从而解决实际案例更容易上手。这种教学方法更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其次,项目化、模块化改革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通过相应的改革措施,这门课程的教学就形成了一定的体系。而这个体系带有很强的代入感。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都有明显的衔接,在实施起来,循序渐进就很容易真正实施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真实的工程项目来完成对这门课程的探索学习,就会更加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途径。

最后,项目化、模块化改革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传统教学中,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我们所预期的人才出来,虽然这一模式延续了很长时间,但这基本上违背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因为,通过某一模式培育出来的人才没有达到其基本预期可以说是很失败的。而创新改革后,可以实现可持续性这一特点。首先从模式上来说,项目化与模块化的基本骨架支撑着这门学科,通过长期发展只要围绕着这两大模块,就能够将实际与理论紧紧结合,所以它很难使教学和实践脱节。

2.2 项目化教学创新特点与优势

所谓的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法,简单的来说就是对某一课程的教学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完整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模块划分,使老师与同学参与这一项目的实施与完成,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能力与达到教学要求与目标的目的。其创新特点是突破传统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改以往手把手式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主导老师辅助的新型实践性教学方式。

一套完整的项目模块化教学方式大致包括5个阶段:确立与分项目任务配、确定项目计划(学生自主设计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实施计划于自主实践、考核评阅、归档或应用。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能够让学生真正领悟其根源。项目模块化教学方式的关键在于学生参与实践的整个过程,而结果不是重点。因为只有过程做好了,结果必然向着我们所预期的方向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学员的实际参与体验与自主能力的培养是这个体系的精华所在,没有相应的参与就无法发挥这种模式的优势。项目化教学的中心是“项目”,整个模式是围绕这一点而进行的。项目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学生积极参与项目的设计编制与实施;另一方面,老师对学生实施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有所促进,还对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的发展起着推进作用。

2.3 模块化的设置向导

课程模块化设置原则是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模块化设置的结构应当包括基础理论、职业技能、学科前沿信息这三大模块。理论是任何实践的基础。在理论讲解时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这样才不至于讲解得过于空泛。由于市场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是必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不同的教学,训练、考核的方式与实际相对应的行业特征结合,使学生获得能够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通过将学科前沿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在新形势下,学生了解最新的项目特点,以此达到多方面贯通的教学效果。

3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体系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中的应用

3.1 实践性原则

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将此教学体系应用到“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尊重并遵循这一特点。然而体现这一特点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与项目创立上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设计创新的能力。这一教学方案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做的项目是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的,而不是已经被市场所淘汰掉的项目。基于这一特点,学校与老师要做到的就是和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共赢的理念,实现工学结合,营造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在实际项目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实际参与的重要性,结合实践、实习、实训三大环节,着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3.2 目标性原则

任何一个项目都有一个它预期的结果,所以在具体实施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有秉承目标性原则,否则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离目标导向的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应对具体文件项目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与相关施工招标文件做重点讲解与说明。在具体项目上,以项目立项、报建、招投标、合同审核与签订、合同变更、索赔管理等各个模块进行模块化教学,以实际案例代替空泛的理论讲解。

3.3 可行性原则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教学过程中项目实施者是学生。所以对学生参与的项目来说必须具有可行性。在开始阶段,可以以简单的招投标为指引,然后循序渐进,逐步加大难度。如在项目任务设定上老师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来拓展,提高工程招投标任务的可操作性。

4总结

以项目化、模块化的方式作为向导,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做一个系统的创新,使之成为一个在高职教育中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具体任务为主线的项目化内容重组;以具体模块内容划分的模块化形式实施,做到“教、学、做”于一体,基本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辅导为辅”的实践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相信在今后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此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发挥其作用,当然这也需要实践的检验。期望在接下来的教学改革实践工作中能够积极探索,以培养更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项目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BJA090060

参考文献

[1] 王婧.项目教学法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14(10).

第14篇

关键词:建筑综合设计;理实一体;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67-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市场蓬勃发展,急需大量的建筑设计技术人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了大量应用型的建筑设计人才,但是随着建筑设计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原有的培养框架和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因此对于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特别是毕业环节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建筑综合设计》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综合能力培养课程,其定位是贯通单项技能的综合能力培养课,也是对接岗位建筑设计能力的关键课程。

二、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本专业提出的“信息化、创新型助理建筑师”培养目标的技能内涵分析,其综合技能主要包括方案的“综合制图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综合协作能力”,因此,该课程提出以“模块化+实战化”理实一体为主要特色的课程设计理念,形成“以综合设计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模块化的课程单元为主体、以实战化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以全真模拟职业环境为保障”的“四维度”教学设计理念的主体内容。

三、课程框架和内容

《建筑设计三(建筑综合设计)》课程作为综合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环节,在课程设计上强调全程一体化的项目实战训练,通过搭建系统化实战训练平台,强化项目化实战教学主导特征;因此,我们采用了以“模块化课程”为基本单元的课程框架,解决好教学内容的系统化问题。

1.课程框架建构。课程根据方案设计能力的训练要求共设有“项目调研、设计分析与创作、方案沟通与深化、后期制作”等4个“模块化”课程单元,它们针对高职高专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10周总课时的特点,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适当缩短了公共建筑设计的理论内容,将原有的施工图制作内容放入后期职业资格培训课程中,而这些模块把重点放在以项目分析和创作为主的建筑方案设计部分。

2.课程模块组织。在教学模块的组织上,每个模块的内容既有一定的连贯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各模块单元以实际工程项目的操作流程,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编排,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将每个单元教学数控制在8~16个学时。这种以真实工程项目操作流程为线索组织课程模块的方法,将适应市场需求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引入课程教学,是针对毕业实践教学的一种创新思路,保证了教学与建筑设计行业的连贯性。比如在设计分析与创作环节,教学按照实际项目的分析思路、针对基地环境、使用者特征、相关规划要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而不仅仅只关注美学方面。

3.模块主要特色。由于本课程引入课程模块并进行了整体设计,打破传统的毕业设计教学,现有的教学题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三益设计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将真实项目引入到模块中,主要包括了“高层办公楼设计”、“轨交站域城市综合体”、“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其次,每个模块的教学按照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导任务―讲知识―学生练―查问题―提技能―评成果,以“导、讲、练、查、提、评”等步骤和流程完成每个教学模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模块内容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本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真题实做”项目主导教学法。“真题实做”项目主导教学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采取“项目化”真题,每个班级的带教老师和企业建筑师一起将“真题”的原有任务书编改写成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任务书,通过真实项目的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其次是把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团队改变为融教师和企业建筑师为一体的“双向专兼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更重要的是把以“校内课堂中心”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企业和市场中心”的真实实践教学,包括流程控制、项目沟通、制图标准等均按照企业要求,让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到未来工作。

2.“驻校工作站”模拟教学法。全真模拟职业环境的“驻校工作站”教学法其精髓突出表现在“教学内容项目化、学习情境职业化、学习过程岗位化、学习成果社会化”等方面。其主体框架是围绕实际项目建立课程内容、教学场所、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全真模拟建筑设计市场“工作站”的场景组织教学,通过“三个模拟”来体现出“驻校工作站”模拟教学法的特色,如图3所示。比如老师、企业建筑师和部分学生作为虚拟甲方,让大家根据角色定位对方案提出问题,这种互动讨论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也能够掌握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互相交流、自我评定和快速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

3.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外获得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我们还建立了信息化的理实一体教室,实现毕业实践指导书、实际案例等相关资料信息化,并推荐设计类网站,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平台。比如:采用动画直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建立以“理论+实践+模型+信息”为主要特色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提高了教学的真实性;通过建立网络资源,建立QQ群等讨论平台,较好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及时沟通交流。

五、考评体系

本课程坚持贯彻“能力评价为目标,过程考核为手段,多元评定为方法,综合效果为定论”的能力本位考评体系,评价重点从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转变,根据课程特点,采用教师、企业工作人员、学生评委团等叠加综合评定学期总成绩,改变原先笼统的计分方式,体现出能力本位、过程主导评价的特点。

六、结语

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主要以社会和市场适应度评价来体现,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就业市场的检验,所得到的市场反馈是主要评价标准,从学生评价、校内外专家、社会评价等几个方面获得的有效数据,充分体现出《建筑综合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该课程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还连续3年获得由建设部举办的“全国高职院校土建类建筑设计竞赛”的银奖和铜奖。本课程需要继续改进的方向与途径包括:教学总体设计上要继续突出“模块化+实战化”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特色,逐步形成国内高职示范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能力本位、学生主体”系统化教学体系。在课程选题和模块内容上要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结合绿色、环保节能技术和BIM系统软件来适应智慧城市、高科技的建筑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编写组.“工作室化教学法”讲义[C].上海: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2.

第15篇

1项目概况

泗阳妇产儿童医院是广东省江苏商会在泗阳投资兴建的一所新型现代化民营医院。该项目基地位于泗阳县城区桃源路与锦州中路交叉处的西北象限,呈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总用地面积35826m2。基地南侧隔锦州中路与民居小区相邻,西侧隔拟建农贸市场是相文路,北侧为文城新都居民小区,东侧紧邻主干道桃源路。建成后的泗阳妇产儿童医院包含门急诊综合楼、住院部,总建筑面积约77798m2。其中门急诊综合楼为3层(局部4层),住院部为16层,设有病床500床。(图1)

2总体规划

医院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总是在一定的特定背景条件下完成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建筑的空间需求亦随之变化,导致了医院建筑的过早“老龄化”,早期的总体规划未考虑到医院远期发展和新技术带来的新的空间需求,尤其是中小型医院“见缝插针、零扩碎改”影响了医院的运行效率与环境品质。因此,在医院建筑的总体规划中应该考虑未来随医疗技术进步提出的新要求,要将医院的远近期建设综合考虑,尽可能地采用灵活的、可拓展的系统化设计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改、扩建时期医院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和运行效率。在泗阳妇产儿童医院方案中,我们采用模块化的总体布局模式,既增强了医院总体规划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又避免了改建、扩建过程中带来的衔接问题。

2.1模块化的整体布局

泗阳妇产儿童医院基地呈狭长的长方形状,这决定了建筑空间布局呈东西向延展的特征。方案总体规划结合模块化设计的理念,充分考虑了医疗流程的科学合理和服务效率的提升,采用“一轴三区”的布局模式。一轴为由东向西延展的医疗街主轴线,即交通模块,串联整个院区的主体医疗功能。三区指三个模块分区,分别为“门(急)诊模块区”、“医技模块区”、“住院模块区”。医院的核心医疗区主要由门诊模块、急诊模块以及医技模块等组成;医技模块布置于场地中部,使得门(急)诊模块与住院模块可方便快捷地共享中心医技资源。(图2)

2.2外部空间与外部流线组织

医院建筑功能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其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空间应直接衔接,以实现大人流量的集散。泗阳妇产儿童医院地处桃源路与锦州中路交叉处的西北象限,在近交叉路口地带设置了开敞的广场以及大片绿地,以此为媒介实现医院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衔接。富有韵律的模块化布局使门诊区、医技区等形成极具趣味性的庭院空间,既解决医院的通风、采光的要求,也为患者与医疗工作者创造更加舒适的医疗环境。模块化的总体布局使建筑外部流线脉络清晰,在外部各种流线的组织中,我们将传染与非传染、洁净与非洁净、住院与门(急)诊病的人流和物资流线合理分开,使之不交叉、不干扰,各行其道。(图3)

2.3医院的功能分区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参照“三级甲等专科、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设计要求,将整个医疗区具体划分为门诊区、急诊区、医技区、病房区、管理区等。门诊区设置于基地东侧,主要包括门诊大厅、中西药房、标准门诊单元等。入口门诊大厅设计为2层的通高大厅,结合宽敞明亮的医疗街,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舒适宽敞的分流和等候空间。门诊模块单元的设计结合了采光中庭,使诊室可享受直接的通风采光,实现了主动节能。根据医院建设的规模,每层设置了2个门诊模块,并串联在医疗街主轴上,模块之间通过连廊相互联通。急诊区紧邻南侧的锦州中路并设置独立出入口,配置急诊、急救,急诊输液,急诊手术,急诊留观等功能。急诊模块的一层急诊、急救分区明确,设置急救绿色通道方便快捷。医技区位于基地中部偏北,与门急诊模块以及南侧的住院模块联系紧密。医技模块主要设置了放射科、检验中心、B超科、心肺功能检查中心、病理科、手术中心等功能。病房区设置在急诊区西侧,一层为出入院结算大厅、员工餐厅、儿童游憩等。住院模块平面采用医患双通道的复廊布置形式,实现医患分流。宽敞的活动室和舒适的房间布置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基本理念。

3医疗模块设计

3.1模块标准化

设计模块的标准化设计可以使建筑具有统一的技术参数、结构体系和构造作法,标准模块是柱网和功能最大限度的契合,并具备一定的通用性。

3.1.1“回”字形门诊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本方案中标准的“回”字形模块长宽分别为32.4m×32.4m,模块面积约1000m2,其特点是自带一个内庭院,解决了自身的通风采光问题。“回”字形模块的基本柱网尺寸为5.4m(8.1m)×8.1m,“回”字形的面宽为32.4m,一般分为5开间,中间天井开间为6m;两侧诊室尺寸为:5.4m(诊室)+2.7m(走廊)=8.1m(柱距)。模块中的柱网可根据实际空间需求按模数灵活设计,共可划分成一个候诊厅和诊室约40间。(图4)(2)基本特征“回”字形模块平面形式,形态简单,柱网布置灵活,适应性强。模块之间形成半开放的庭院,以及模块本身的内庭,使得医院整体上形成了一个通风采光佳、趣味性强、环境优美的人性化氛围。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有联系,串联模块的医疗街增强模块间的联系和便捷性,模块的尽端设置了连廊,用于医患分流。

3.1.2复廊式住院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方案中复廊式平面模块长宽分别为78m×28.6m,模块面积约2250m2;模块平面的基本柱网尺寸为7.8m×8.1m,模块面宽为78m,共10开间。柱网设计还需考虑地下车库的布置。南北两侧可各划分房间20间。(图5)(2)基本特征复廊式住院模块将护士工作站设置在两条走廊之间,这种设计被证明比单廊式平面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在平面设计中体现了集中的工作核心区与一些分散的辅助功能区域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按自然层划分护理单元,一个护理单元的病床规模控制在40~50床。病房南北向布置,以南面布置为主,北侧配以医生办公室和辅助用房;垂直交通主要设置在北侧中部,两端为辅助交通单元。

3.1.3矩形医技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医技模块平面尺寸为43.2m×32.4m,模块面积约1400m2;医技模块的功能和设备的技术要求对空间灵活性的要求更高,大小空间的划分和组合依照医疗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因此,模块平面采用便于划分的8.1m×8.1m柱网尺寸,南北进深长度与门诊模块一致。(图6)(2)基本特征矩形医技模块主要由影像部、检验中心和手术部等组成,均对空间有其各自的要求。影像部的设备不一,对房间尺寸也不尽相同,同时部分大型设备需要操控室和机房。方案中将需要操控室的大型设备用房集中布置,并形成控制廊。检验中心内部为开放式的大空间,这样使用起来最为便利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手术部采用双走廊模式布局,洁污分流,共设16间不同规格的手术室。与门诊模块相同,医技模块与交通廊道连接。

3.2模块的连接组合

由于各模块在医院系统中的功能不同,模块之间的组合关系也各不相同。根据模块可连接的数量,分为单向连接、双向连接和多向连接。门诊模块采用了多向连接组合方式,方便患者就诊及相关的检查等行为要求;急诊模块采用了双向连接,形成了急诊、医技、手术中心直接的“生命通道”;手术中心、医技模块因技术要求采用了单向连接,保证了该模块的管理和效率要求,模块间的合理连接提高了整个医院的可达性、便捷性,较易实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医院内部主交通流线是以“医疗街”为轴线的“非”字形交通组织形式,通过宽敞的医疗街将门急诊模块、医技模块及住院模块等有序地串联起来。就医人群在医院前广场进行一次分流,进入门诊大厅后进行第二次分流,在各候诊厅进行第三次分流,实现了分层次的交通组织和空间安排,优化了医院内部流线和空间效率,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往返、相互干扰,塑造了一个宁静而高效的诊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