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技馆陈列设计范文

科技馆陈列设计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技馆陈列设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科技馆陈列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共用性设计;博物馆;陈列展览

不同地域的博物馆,应当结合当地的文化并运用当今技术,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当地的文化色彩,而不是采用大多数博物馆的方式,同样的展品排放,同样的特点,这样会使博物馆丢失当地的色彩,失去了其独有的魅力。

1 共用性设计的定义

共用性设计源于建筑领域,最初由美国人Ron M ace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目前比较权威和完善的定义是由美国人Gregg C・Vanderheide提出的:共用性设计是指在有商业利润的前提下和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产品(广义的,包括器具、环境、系统和过程等)的设计尽可能使不同能力的使用者(例如残疾人、老年人等)、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能够安全、舒适地使用的一种设计过程。共用性设计的英文为“Universal Design”,“Universal”意为“普遍的、全体的、通用的、世界的、宇宙的”,因此,常被译为“通用设计”。但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发现:其最高目标是使设计的产品适合所有人,无论其身体情况、年龄、障碍程度如何。因此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孩子、老人和那些因生理机能残障而行动不便的人,以消除这类人群在使用产品中的自卑心理。“通用设计”虽可以体现上述含义,但“通用”二字容易与其他领域的概念混淆。如机械领域中的“通用机械”、企业名称“通用汽车”等。因此,本文把“Universal Design”解释为“共用性设计”,强调使用者共同参与,以便更好地体现其“共同使用”的特征,同时避免与其他领域中的名称产生概念上的混淆。

2 博物馆需要共用性设计

(一) 从功能定位看博物馆需要共用性设计。《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认为博物馆功能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特别是为研究教育和游览的目的提供展览。我国《博物馆管理办法》认为博物馆的功能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与外界交流主要窗口,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博物馆作为大众娱乐休闲场所的主要载体。但是由于传统陈列展览设计理念的束缚,观众很多时候不能直观地接受展品信息,给一部分参观者带来不便。而共用性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博物馆很好地发挥其各项功能。

(二)从观众结构看博物馆需要共用性设计。在我国,随着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博物馆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更加注重文化传播、宣传教育和娱乐休闲。如今博物馆正在主动地融入社会,走入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全国多家博物馆自行免费开放后,大量观众涌入博物馆参观,观众的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未成年人、低收入人群、农民工、村镇居民、老人和儿童的人数大幅度提高。不同的观众在身体技能、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能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传统单一的陈列展览形式缺少对老人、孩子和残障人士的关爱,而儿童和老人已经成为目前博物馆的主要参观人群。在陈列展览中进行系统的共用性设计可以使博物馆更好地为这部分人群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从城市发展看博物馆需要共用性设计。展品的摆放,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的物品陈列,那样的陈列没有人能够读懂,因为我们不是专家,展品的摆放可以是与文字并存,有了文字的介绍,我们会更加详细的了解这个展品价值,它代表了什么,它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展品的摆放要有创新,给人感觉是自己进入了历史的长廊,自己在感受历史,展品的陈列要有吸引力,不一样的视角,会产生更加好的效果,例如一段文字,如果附带画面,会更加吸引人去看,更加的有吸引力。学会用色彩渲染整个环境,因为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心情,不一样的颜色在不同的空间会带来不一样的影响,颜色的布置与展品的摆放相结合,两者的配合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展品的摆放,可以有背景的修饰,颜色的渲染,这样的修饰不会显得单一,充分利用视觉艺术,给人们以不同感受,能更加被展品所吸引。

3 共用性设计在陈列展览中的应用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是一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工作,要体现对展品、观众和文化的尊重。共用性设计可以较好地帮助设计者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将共用性设计在陈列展览设计中的应用简单概括分析如下:

(一) 展品信息的传达方式。展品信息的受众人群在年龄、文化、种族等方面是不同的,为了准确地传达展品信息就要求在展品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充分考虑观众各方面的需求和一些特殊情况。一是展品信息的表达方式准确精练。如展品说明牌的描述要避免过于冗长、繁复,在语言概括上力求平实清晰,选用不同语言(甚至包括盲文等)以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层次和具有不同身体特征的观众都能快速准确地理解。二是展品信息图形图像化,借助通用符号、图形或者人们习惯识别的形式为载体传达展品信息。图形图像所包含的信息比文字更能准确快速地传达给观众,同时图形图像还能突破语言文字的束缚,方便沟通。三是避免因种族、文化、传统习惯差异而产生错误的信息传达。不同民族、种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差异很大,对信息的传达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对信息的识别也有不同的方式和习惯。展品信息在传达过程中要避免这方面的错误表达。

(二) 色彩的选择。一是提炼运用在信息传达中已形成定式或惯例的颜色识别系统为色彩语言。色彩与图形图像文字相结合能把信息更准确的传达。有些情况下也能全部或部分代替文字、图形图像信息。二是色彩选择要结合博物馆的环境特征,考虑观众的行为特征,符合参观者的心理。色彩设计要考虑观众中色弱、色盲等色彩信息识别障碍的群体,避免与这些群体的生理特征产生冲突。三是色彩选择要照顾到一些不同种族、不同因为不同色彩组合而产生的歧义或是禁忌。不同国家民族对同一色彩会有不同的认识理解,不同色彩组合也会表达不同的信息。所以,在色彩选择上要避免错误信息、歧义信息的产生。

(三)照明设计。一是照明首先要注意环境变化对观众的视觉影响。例如博物馆室内相对于室外要暗许多,突然的光环镜变化会给人的视觉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展厅入口处的灯光设计要充分考虑这方面因素。二是充分考虑有视觉障K的观众(弱视、近视等)。重点展示区域及相关信息要合理运用灯光,太强和太弱都会影响部分观众的参观效果。同时在参观路线上控制光源的强弱、充分利用光的引导作用。三是照明设计中避免光源直射观众眼睛。这就要求在博物馆灯光设计中对各年龄层次观众身高、 观众参观路线、展品摆放角度等进行系统设计。

(四)展柜、辅助展具等的设计。一是展柜及辅助展具的设计在保证展品安全的同时,要详细分析观众的身高范围、展品的可视范围(特别是最佳可视范围)。二是展柜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不同观众的生理因素。例如使用轮椅的观众、使用童车的观众、老人、儿童、行动不便的观众等;还要充分考虑观众流线、安全、消防上面的强制性要求、在危急情况下最大的保证观众的安全。

总之,随着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将共用性设计系统的应用到博物馆设计中,最大限度的尊重展品、关爱参观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对共用性设计理念导入较晚,相应的文献资料很少。应将共用性设计思想作博物馆陈列展览等设计活动的重要出发点,并将其融入到实际的应用中,从更深的层次上顾及到更多人的实际需求,实现博物馆环境对参观者的普遍关照。

参考文献

[1] 阎志刚.博物馆展览陈列中艺术设计的一些问题[J].北方文物,1987,03:110-113.

第2篇

关键词:展示设计;空间;陈列;艺术;分析

和个人艺术创作相比,科技馆展示设计区别明显,属于独立设计门类,注重空间概念、展示陈列。在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空间、陈列是不可或缺的两大关键性基本元素。设计者必须准确把握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空间、陈列两大要素间的关系,科学处理相关问题,优化设计科技馆的空间与陈列,以使科技馆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1科技馆展示设计

在新形势下,地区科技馆展示内容较多,涉及多个方面,科学技术是展示的关键点,地域人文知识次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区科技馆内涵日渐丰富,功能也日渐增多。展示设计以“招引、传达、沟通”为主,在时空内,巧妙利用多样化艺术手法,传达各方面信息,营造“和谐、宽松”的信息传达环境氛围是展示设计的根本目的。科技馆展示设计是一项系统化的高难度工程,具有专业化、程序化等特点,涉及范围广,展示内容要具备艺术性和科学性等特征。科技馆展示设计大致分为四部分,前期工作、整体设计、深化设计与施工衔接,再将“主题、展示内容、艺术与技术”设计贯穿到整个展示设计中,但各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同时,在展示设计中,设计者要注重科技馆优化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小主题大内容”等设计理念,优化传统单一的设计方法,注重主题化设计方法、非线性动态互动设计方法等,将多样化的现代体验、情感等理念巧妙融入科技馆展示设计各环节,多层次客观展示科技馆中的展品,促使科技馆展示设计符合时展的具体要求。设计者要明确科技馆展示设计的核心要素、设计程序、设计主题等,科学处理科技馆展示设计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将创新元素巧妙融入其中,优化展示设计各环节,提升科技馆品质。

2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的空间及陈列艺术

2.1科技馆展示中的空间艺术

在空间设计之前,设计者要全面、深入了解科技馆的性质、规模等,对进行展示设计的科技馆有整体上的感知,明确科技馆空间设计要点与流程,做好科技馆空间规划工作,要具有互动性、流动性等特征,确保科技馆空间设计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设计者要根据科技馆空间设计要点,从不同方面入手,科学地设计科技馆空间。设计者要注重艺术设计创新,要突破科技馆展示设计常规,具备以观众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坚持相关设计原则,准确把握一系列设计要素,如动线、视角等,结合观众对科技馆展示多样化需求,做好科技馆整体设计与深化设计工作,为展示陈列规范设计提供有力保障。在整体设计方面,设计者要坚持科技馆空间设计原则,结合展示设计注意事项,从科技馆展示特点、空间布局、色彩、基调等入手,科学设计科技馆空间,丰富科技馆内涵,客观呈现科技馆主题。设计者要巧妙利用空间设计手法,从实际出发,合理设计科技馆平面布局图、立体布置图、空间效果图,也包括一系列表现图,比如照明效果图、色彩效果图。同时,在设计科技馆展示空间时,设计者要合理处理一系列元素,优化局部设计,使其和整体设计相融合,有效满足社会大众对科技馆陈列、演示、互动等多方面的需求。此外,设计者还要注重科技馆展示空间深化设计,要围绕整体设计理念、目的、方案、要求等,以展示空间设计重难点为媒介,深化设计科技馆展示空间构造、造型,比如展示道具与展示设施,使其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在深化设计中,设计者要准确把握科技馆展示空间设计比例,采用适宜的设计方法、设计技巧等,科学处理科技馆的展示空间细节部位,展示空间的颜色、线条等要协调,科技馆功能可以顺利呈现等,有效提高科技馆展示空间设计效果。

2.2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的陈列设计

第一,科技馆展示设计中陈列设计概述。在科技馆展示设计方面,陈列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展示陈列设计属于视觉表现手法,可以让科技馆理念、内涵、主题等成为一种可视形象,刺激观众视觉的同时,利于更好地感知科技馆内容建设以及呈现的主题。在展示陈列设计中,设计者需要从实际出发,将心理学、美学、功能学等知识巧妙应用到陈列设计各环节中,科技馆文化和展品定位要明确,借助多样化的展示技巧、手段,客观呈现各类展品特征,有效满足观众对科技馆视觉以及心理方面的需求。在此过程中,设计者要将陈列设计、空间设计融合,以空间设计为基点,动态控制陈列设计中科技馆具体陈列密度以及高度,有效提升科技馆陈列设计层次。第二,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的陈列密度与高度设计。在新形势下,陈列密度与高度是科技馆展示陈列设计的关键点,会直接影响科技馆展示陈列设计的整体效果。设计者必须深入分析科技馆展示陈列密度与高度间的区别以及联系,制订可行的设计方案,合理控制科技馆展示陈列设计密度与高度,使其和展示空间相互作用,更好地呈现地区科技馆主题。在此过程中,科技馆展示陈列密度直接关乎展示效果,陈列密度过小,科技馆展示空间效果会受到影响,显得空旷、贫乏;陈列密度过大,参观过程中极易出现人流拥堵现象,也无法满足观众的个性化需求,极易产生疲劳感。在陈列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把握好科技馆内部陈列密度,陈列密度要适中,要将其动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影响科技馆整体展示设计效果。设计者要客观分析科技馆展示陈列密度影响因素,比如展品陈列高度、展示规模,明确展示陈列密度、展示空间跨度等之间的关系,控制好展示陈列密度,有效强化科技馆展示陈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展示空间时,设计者一定要综合考虑展示空间陈列密度对展示设计的整体影响,准确把握科技馆内部空间比例,确保设计的展示空间宽度、高度合理,适当扩大展示空间陈列密度范围,促使设计的展示空间、展示陈列协调统一。此外,在展示陈列设计方面,陈列高度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科技馆整体设计效果。设计者要根据科技馆展示空间的陈列密度,动态控制陈列高度、陈列密度与高度协调统一,尤其是重点陈列区域。

3结语

在新形势下,科技馆已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科学”“艺术”两大元素巧妙融合的客观呈现。在展示设计方面,设计者要准确把握未来地区科技馆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理念等,客观分析科技馆展示设计问题,明确展示设计重点与难点,灵活应用设计方法、设计技巧等,科学设计科技馆展示空间与陈列,促使二者协调统一,最大化地强化科技馆展示设计效果,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以此,促使设计的科技馆更好地为地区经济、文化等发展服务,促使科技馆更好地朝着多元化、主题化方向发展,充分彰显时代特色与时代主题。

参考文献:

[1]周卉.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室内展示设计中空间与陈列探讨[J].企业导报,2016(05):176-177.

[2]朱飞.混乱的“会展艺术和技术”专业——展示设计现状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06):141-144+198.

[3]化越.展示设计视觉空间中视觉形态的基本要素浅析[J].大众文艺,2014(16):117.

[4]周铃,邹欣.非线性参数化设计在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6,29(04):81+55.

第3篇

关键词:科技馆 展览 科普教育 形式创新

科技馆是对科学技术馆的简称,作为传播文化、普及科学技术与体现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公众性科普教育机构。从德国的“按纽博物馆”到巴黎的“发现宫”以及旧金山的探索馆,科技馆的展示与展览功能被逐渐推向展示教育的阶段,随着现代科技馆的实践与理论发展,其教育功能的开发也越来越多元化。

1、作为新型教育场所的科技馆

我国的科技馆建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与数量,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天津科技馆与黑龙江科技馆等具有代表性的展馆陆续向大众开放,展示了全新的教育方法与教育形式,受到广大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的热烈欢迎与广泛好评。

1.1 科技馆的新特征

现代科技馆可以说是现代科学博物馆的一种,其前身是自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有三大功能:收藏、研究与展示,现代科技馆则将展示功能提升到核心地位并发展为展示教育,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取易使受众理解和参与的展示方式和演示型的陈列方式,带动受众的实际操作,使得场馆的教育效果有效提升。与自然博物馆相比,现代科技馆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职能不同。自然博物馆主要是收藏、研究与展示,科技馆则是普及科学技术,培养受众思维。第二、展品不同。自然博物馆以实物展示为主,强调客观性,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科技馆以高科技的应用为主,强调创造性,有较高的科技理解与科普教育价值。第三、陈列形式不同。自然博物馆以静态展示为主,文物与文字解释详细,受众的实际操作很少,科技馆则鼓励动手,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动态展示,其参与性、开放性非常高。

1.2 科技馆的主要功能及其重要性

从现代科技馆的发展与特点来看,科技教育无疑是其主要功能。对于科技馆来说,衡量指标不是历史藏品的质量与数量,而是阐释的科学原理与科学思想的多寡与效果,也就是它的科普教育效果。从教育体系来说,科技馆的科普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受众是不同知识层次的社会群众。从终身教育观点来看,科技馆是社会大众可利用的科普终身教育方式之一,其陈列会随着科技发展不断更新,可以满足幼儿启蒙教育、青少年科学技术培养、成年人自我提升、老年人老有所学的所有年龄阶段的科普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场所,科技馆是学校体系之外的重要补充,能有效地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与不足,解决受众的科学教育问题,通过展馆的常规科普教育和举办科普展览及相关活动,给大众的主动参与创造条件,增强大众求知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大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2、科技馆教育功能的创新与开发

2.1 现代科技馆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建设的科技馆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居于世界前列,却存在质量不高、功能不健全等问题,甚至有不少工作人员也未意识到科技馆是作为教育机构,以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存在。同时,国家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科技馆的性质、内容、任务、工作、功能等进行规定。

2.2 科普教育效果提升的有效途径

2.2.1 专业化的管理和科技队伍

科技馆向大众提供相应的展品与展示,包括科普剧的表演与体验、科学原理探索的手动操作、MTV制作站等,都是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引导的,因此要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专业化管理,对观众进行专业化的解说。更准确的说,科技馆的展教工作人员应该被称为科学的诠释者,有多方面的综合型能力,不仅能够向观众解释展品及展示,而且能够准确地解释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更要传达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因此对科技馆工作人员的教育能力加强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管理队伍与科技队伍。

2.2.2 展教结合的教育理念

科技馆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就是展览教育,就目前而言,馆内展览得到了重视却往往忽略了教育,在开展讲座和培训等教育活动时却又忽略了展览,造成了以展代教、展教分离的局面。科技馆是以展品与展示为主要存在的,其教育功能也是通过展览得以实现的,所开展的科普活动应该结合自身的展览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沟通。不仅要重视展品展示本身的策划,也要重视配套的教育策划;不仅要关注展品知识点的个体诠释,也要关注科普教育的整体效果;杜绝重展轻教,树立展教结合的教育理念。

2.2.3科普教育的形式创新

首先是展品的创新,根据科技发展及时更新展品,引入科学热点的展示,并以强力的展品外观形式设计吸引观众注意,创造科普教育氛围,增加观众的求知欲望。其次是实验的创新,不断开拓科普活动项目,建立起科学实验室,增强观众的动力能力与创新能力。还可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依托常设展示,针对不同的观众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比如说上海科技馆的“机器人世界”,更多的关注了青少年的兴趣和理解力,其展示与解释都非常易懂。

2.2.4 综合性的展品陈列方式

展品陈列是科技馆与观众之间教育功能实现的桥梁,目前科技馆主要有静态陈列、动态陈列与演示陈列等三种陈列方式。静态陈列就是常规的展品摆设,能清晰地观察展品的外观;动态陈列通过科技方式使展品呈现运动状态,能很好地解释物体的规律与原理,比如动态的瓦特蒸汽机;演示陈列是新兴的陈列方式,其陈列对象是馆内工作人员的操作与动作,可以进行四维表现,因而效果颇好。现代科学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抽象与微观,其技术的综合性与复杂性都要求科技馆有更高的陈列技术。运用多媒体是一种方法,比如说“梦幻剧场”这一陈列方式,运用灯光与影像,让真人和幻影交替出现,表现出抽象的原理,上海科技馆二期的《相对论》就是运用这一技术,以有趣的例证完美诠释了“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的主题。另外,上海科技馆二期还运用了迪斯尼手法,运用了快速轨道车、四维电影模拟图像、仿真技术等完成了“消化道之旅”,让观众坐车进入人体模型,全方位地体验了消化系统与消化过程。

参考文献:

[1]陈伯成.刍议科技馆与科技教育[J].科技与社会.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