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摊经济的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经济管理 管理主客体 人本理念
发展低碳经济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不竭动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这既是后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也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根本途径。低碳经济作为一次产业革命,对经济的发展必然是开创性的,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作为管理者则不能不去思考这个问题。现代经济管理,能否做久做大,取决于用人之道,辅人之道。经济管理中的人本理念,是指在现代经济管理中,一切从人出发,来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从而达到以提高效率和促进人的不断解放和发展为目的的理念。
一、人本理念的具体表现
首先:确立人是第一因素的观念。经济管理者在观察事物、处理事情、解决问题时,应当把人的因素看成是首要因素、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
其次:确立尊重人才的观念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在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人才是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因素。在经济管理中,只要我们始终树立人才观念,我们的经济活动就必然会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确立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是经济管理最高目标的观念。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也是经济管理的最高目标。在经济管理中,确立了这一目标,才能坚持以人为本,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有方向、有动力、有积极性,其潜能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工作效率也才会大大提高。因此,树立这一观念,是经济管理的前提、基础和根本。
最后:确立人和的思想。从本质上讲,人是社会的人、群体的人,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是组织的人。所以要发挥人的群体作用、组织作用,就必须在经济管理中处理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使人们朝着经济管理的目标,使组织中上下之间步调一致,同心同德,努力奋斗。
二、在经济管理中坚持人本理念的重要意义
经济管理的客体要素主要有人、财、物、技术、信息等。在这些要素中,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人是整合其他要素资源使其发挥作用的“灵魂”。如果没有人这一要素,其他要素都不能有机的协调、运转起来。可见,在经济管理主客体中,人的要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有把人作为根本,才能依靠被管理的人,去组织协调利用物的要素和其他管理要素,所以要坚持人本理念。
人与人的关系是经济管理诸多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经济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处理各种关系的活动和过程。在经济管理活动中,要处理多种关系,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以及人、财、物的关系等等。在这些关系中,最主要的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的这些人际关系。只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能使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和谐相处、共谋发展,从而实现管理的目标。所以,处理好人际关系,是经济管理中坚持人本原则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坚持人本原则,既是经济管理理论产生的前提,也是经济管理理论的归宿,人本主义或人本论是经济管理思想产生的首要理论前提。实际上,人本思想一直是经济管理理论发展的一条主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管理活动的深入,现代经济管理的人本理论研究也从一开始的“重事轻人”转向“重人轻事”;从把人看作是“经济人”转向 “社会人”;从主张用经济刺激和严格管理人来提高效率转到创建企业精神、满足人的需要、形成团队精神来创造效益;从以事为中心进行管理转到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从传统的把人当作机器来看转向了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由此形成了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论。这些转变,充分说明了坚持人本原则是现代经济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本原理为核心内容的经济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和归宿。
三、在经济管理中如何运用人本理念
(一)加强对人的本性的认识
任何形式的经济管理,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管理。因此,一个好的经济管理者想要搞好管理,管理者首先必须对人的本性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我们在经济管理中只有对人的本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才能根据不同的管理对象,有针对性地制订不同的管理制度,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经济管理的目的。
(二)正确运用激励机制
要想达到经济管理的目的,就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研究人的需要,通过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与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引导人的行为。因为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产生后果,这是人的行为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要求在经济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激励机制运用得好,可以挖掘出人的潜在能力,可以为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可以保持企业人员特别是技术骨干、管理队伍稳定,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可以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增强员工的自觉性,使组织成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要知人善任
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也是经济管理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在经济管理中,如何选人用人就成为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战略课题。在知人善任方面,在经济管理中,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以好的作风选人,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综上所述,人本理念在现代经理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经济管理者必须具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创造力,让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实现经济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低碳经济;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F9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前言
近几年,我国不断增加了支持新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力度,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低碳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其主要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通过大力创新制度与科技、开发能源以及产业转型等方法来将能源消耗减少,降低废弃物排放量,进而不断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共同发展。近几年,低碳经济在我国各个领域中不断受到重视。发展低碳经济不但能够对生存环境起到保护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效优化与调整经济结构,如此一方面可以切实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一方面还可以推动新能源的开发。房地产是高排放量以及高能耗的行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上升。房地产业需要加快向低碳化方向发展。
一、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产生的影响
1.使得房地产业成本增加
当前,因为受到我国技术发展水平影响,低碳技术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就目前我国打地产发展看来,如若大力运用低碳技术,容易增加房地产成本,需要不断加大相应资金来开展技术研究。此外,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传统能源得到取代,所以在研发与使用低碳技术时其成本较高。将该技术运用于房地产开发中会大大增加建筑成本。尤其是目前主要的中小规模的房地产业,在实际发展是资金并不宽裕,从而致使其难以广泛运用低碳技术。
2.使得房价抬高
目前,在我国房地产行业中,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则必然要加强研发新能源与新技术的力度。如此一来,企业必然会大力宣传建筑材料以及能源的先进性与优势,从而将房价提升。而且将低碳技术运用到房地产建设中,必定会提高整体建筑质量,而其价格必定相应上升。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下极易导致房价抬高。
3.会在短期内抑制房地产发展
发展房地产必须要由充足的能源供应作为基础,因此其不但需要用到大量能源,并且能耗极高,尤其是房地产业具有较高的排碳量。在低碳经济背景下, 如若离开了充足的能源作为支持,则必定会抑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
1.制定低碳地产发展政策
就目前来看,我国经济环境具有一定复杂性,并且其经济发展不确定性较强。在此背景下,如若缺乏完善的低碳地产发展政策,则要想发现低碳房地产必定会面临诸多问题,如,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则容易致使违法行为增加。在发展低碳房地产时,因为其犯罪成本较低,且所获得利润非常可观,所以具有较高犯罪率。不仅如此,还会出现虚假房地产价格等现象。因此,在目前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发应当要不断完善各类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2.积极完善房地产经济管理体制
在以往发展房地产时便有诸多问题存在,加上当前所提倡的低碳经济,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房地产的发展,随之所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日渐复杂。如若依旧采用以往的政策来管理房地产经济,则必定难以获得成效。所以,在应当要全面分析房地产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积极健全低碳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体制,保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得以健康发展
3.科学策划房地产业的发展目标
当前,我国体制变革速度不断加快,为了适应变革的需求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亦有所改变。当前要求房地产实现低耗能、低排放。所以,要全面分析我国经济结构,为低碳背景下房地产如何继续发展做出策划,对于房地产低碳经济下发展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予以指导和扶持,让房地产业能够平稳发展,降低由于低碳经济而对房地产业造成的经济影响程度。
4.绿色环保材料与技术地采用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要想在低碳背景下实现自身良好的经济管理成效,绿色环保材料与技术地采用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措施。得益于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现阶段在房地产行业中材料与技术在绿色环保、节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企业将其应用到自己所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中去,并且经实践证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其次,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性能源技术地成熟,将它们应用到房地产项目建设与后期使用中也是实现低碳环保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此,广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要充分结合自身项目建设实际,以及相关指导要求在房地产施工中采用绿色环保材料与技术,进而实现良好的低碳经济性。
5.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低碳经济相关法律
虽然得益于我国近些年来经济社会高速增长,房地产行业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但从实际情况分析来看行业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而在这之中房地产低碳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便是代表之一。也正是由于这方面法律法规存在着漏洞导致了低碳房地产因缺乏强制性以及权威性而无法得到很好地发展。例如,目前低碳经济房地产关于碳排放量并未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来予以规定;另外部分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所致,针对一些房地产违法违规行为存在着处罚力度不强等情况。对此,为了促使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发展,我们应当要进一步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所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房地产行业协会以及一些地产巨头等就房地产低碳经济法律法规进行商讨,随后将初步意见向社会公布并征集意见或建议,这样一来有助于确保所制定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必然会朝着低排放、低能耗的节能环保方向发展,@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多方坚持不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国辉.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6(36).
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要研究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主要应考虑的便是碳排放问题。就目前而言,由土地利用导致的碳排放有两种: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直接碳排放是指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或保持导致的碳排放,如围湖造田、草场退化、种植制度的改变等。间接碳排放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人为源碳排放,如交通用地尾气、矿产品开采工艺排放等。由此可见,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现象比比皆是,且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碳排放量也与日俱增。如何管理好土地利用以减少碳排放是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我国这样碳排放总量居全球第二的国家(王铮和朱永彬,2008),尤其需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土地类型变化不当往往不利于碳蓄积,会加剧碳排放。如森林砍伐会直接导致地上生物量排除,土壤呼吸加剧;农牧林地被建设用地所占有,生物量便会被清除、土壤被掩埋和收集;草地转变为农田会加剧土壤呼吸,从而减少了碳素向土壤的分配等等。这一切都是因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不当引起的碳排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在低碳经济理念倡导下,中国政府逐渐重视对土地利用的管理,力求土地利用朝着低碳和经济的方向发展,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力求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中国六大区域(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仍然存在一些不利用陆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的问题,其中尤以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区域的问题最为显著。(一)东北地区过快的农业发展扰乱了自然生态系统根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和2010年统计的数据显示,1996年东北三省耕地总面积达到21526200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55%;到了2008年,东北三省耕地总面积减少到21450000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7.63%,但实际上2008年耕地总面积只比1996年减少了0.35%。但东北三省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耕地面积增加也主要来源于森林和草地。而该地区的森林和草地富含生物碳量和土壤碳蓄积量,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将对于该地区的地面生物量清除;耕作以及水土的流失将对土壤碳蓄积碳汇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草地转变为耕地将加剧土壤呼吸,不利于碳积蓄。近几年,国家政府在低碳经济理念下,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投资积极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2010年该地区林业投资完成额达到22426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额占84%,当年造林总面积为50703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为308643公顷,而退耕还林面积却为0。这样的发展并不能使该地区土地利用低碳化,要彻底改变目前现状,必须合理配置各类土地利用类型,而并非一味增加林地面积。(二)华北地区的牧草地出现严重的退化和荒漠化现象由于过去20年间华北地区大量的植树造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显示,到2005年,华北地区牧草地面积比1985年减少了6888000公顷,主要转化为林地(林地面积增加1175600公顷);还有部分转化为耕地(耕地面积增加774700公顷)。但是,就总体来看,牧草地面积下降速度依旧过快,同时过度的放牧也加速了土壤沙漠化速度,这些都不利于土壤中碳的蓄积。(三)华东地区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建设用地扩张过快华东地区是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理应是耕地面积最大的地区,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数据显示,2008年耕地面积只占了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9.98%。与此同时,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8年增加耕地面积仅为95006公顷,但是减少耕地面积却达到了99695公顷,超过了增加的耕地面积达4689公顷,可见耕地面积减少的数量超过了增加的数量,年末耕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总量中,有85%用于建设用地,占全国耕地改造的建设用地总面积的44%,可见华东地区建设用地改造的面积之大,华东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迅速变化(耕地逐年递减、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导致生物量清除、土壤被掩埋和收集,加速了碳排放,将不利于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的发展。那么为什么华东地区会出现这样大量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现象呢?这一方面是华东地区地处平原,耕地面积大,矿产资源匮乏,因此自古以来该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耕地和进出口贸易。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领海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该地区经济发展较内陆地区快,各地纷纷建居民楼、厂房、写字楼,加速了该地区建设用地的需求。另一方面,耕地种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不及贸易所带来的利润,人们纷纷闲置耕地或者转卖土地成为城镇居民,进厂打工或者自己成立工厂进行加工、贸易。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这种势头更为猛烈。江浙一带很多原有的耕地都被低价转卖给政府用于建设用地。农民搬进了政府新建的农民安居房,农民成了没有土地的农民。这种现象已经违背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初衷,同时也恶化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调整,不利于低碳经济型土地的利用,值得政府部门深思。
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管理的对策
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需要协调好生态发展和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有节制地开发利用土地,有效地管理保护好土地的生态系统。因此,转变土地利用的方式,重视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减源”、“增汇”,这是降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和提高土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必然手段(彭欢,2010)。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优质、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土地利用。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加强土地利用的管理力度,通过法制化的方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管理,通过增加耕地转化审批环节,严格控制耕地流向建设用地。对破坏耕地、任意改造为建设用地者进行严厉打击,应处于高额罚金,并要求其限期对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其原有生态系统。同时,提高林地面积规模,控制耕地、牧草地、沼泽和滩地面积减少速度,促进其他未利用地面积向林地、牧草地和耕地转换,设立提高土地的碳吸纳能力。其次,我们应该利用经济杠杆,促使土地利用合理化。可以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取得和保有的成本,提高土地价格,以此用经济杠杆自动调节土地利用类型,使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碳交易市场。尽管低碳经济、碳汇等词汇已经耳熟能详,但是碳积蓄后到底用于哪里或者说能否带来经济效益,这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主要是碳交易市场不健全导致的。碳交易其实质就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实际上就是碳排放权利的交易。碳交易把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减少碳排放这一技术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这个经济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个科学、技术、经济综合问题”(彭欢,2010)。我们应该应用市场化的手段,制定好合理的碳交易体系,并处理好各个相对量的指标,建立全国的统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碳交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碳排放才能从经济的角度得到实质性的遏制。总之,目前低碳经济下我国土地利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利用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道德等各种手段进行管理。重要的一点是让低碳经济观念深入人心,政府部门应该从本质出发,倡导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同时,利用经济手段,让低碳和土地利用自动协调发展,这对于现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而言,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让经济成为土地利用管理的有力杠杆。当然,健全的法律也是必然的管理途径,法制的强制力手段将能使土地利用管理变得井然有序。
作者:刘伟 何春艳
管理减排视角下的管理会计发展
当前我国政府严峻的减排任务和地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的陆续建成,对高排放行业和企业的碳减排活动形成较大的影响。
传统的资本预算和经营预算,未考虑企业的碳减排需求,亦不单独反映碳减排收益和碳减排成本。而在低碳经济下,基于管理减排的需求,企业的全面预算亟须整合经营目标和碳减排目标这双重目标,引入减排收益和减排成本等新的预算项目,以规划和控制企业的碳排放活动、碳减排活动和碳排放权交易活动。
在低碳经济下,基于管理减排的要求,设计和推广“企业碳预算”是一项关键性的管理工具创新和制度设计。区别于国家碳预算,企业碳预算是以企业碳减排目标下的预算年度碳排放需要总量为出发点,按照企业碳排放的构成和碳减排的环节,在企业内部合理规划企业预算年度内碳排放量、碳减排量以及碳排放权交易量,进而衍生出碳排放子预算、碳减排子预算和碳排放权交易子预算等新形式的预算安排。其中,碳排放子预算用于规划市场需求下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排放过程的碳排放量;碳减排子预算规划企业采取的减排活动实现的碳减排量以及相应的成本和收益;而碳排放权交易子预算则规划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量和相应的资金需求。而且,这三项新的预算安排可以通过碳减排涉及的经营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现金流等接口,有机地嵌入传统全面预算体系。
可见,企业碳预算的发展是针对性地反映企业碳减排目标下碳排放和碳减排的管理需求,并在管理减排视阈下积极规划企业的碳排放和碳减排活动,核算碳减排成本和碳减排收益,是一项全新的管理工具和制度安排,并对企业的碳排放行为形成积极的引导和刚性的约束。因此,从拓展传统预算工具,衍生出企业碳预算的编制、控制和执行结果评价,形成企业碳预算与传统全面预算的有机整合,并驱动传统预算系统在低碳经济下实现转型升级,从而将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环保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等社会责任植入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这将促成管理会计的发展。
当前,对于管理减排的关注,将使得企业绩效考评衍生出新的关注点,如企业碳预算的执行情况,碳减排的成本和收益,以及碳减排的效率等。在传统绩效评价中嵌入碳排放和碳减排等低碳评价维度,这将拓展管理会计的传统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新的评价体系可以对企业碳预算所规划的碳排放、碳减排和碳排放权交易等活动的绩效进行效果性、经济性和效率性的评价,并使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与碳预算实施的结果紧密地衔接。
可见,构建基于企业碳预算的碳排放和碳减排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为企业及时地发现碳排放管理中的缺陷、针对性地控制碳减排过程,与碳排放监管的要求进行对接,提供有力的管理工具,也为管理会计拓展了新的功能模块和社会服务领域。
在三个关键任务上着力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立足于管理减排,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被赋予新的使命,可以发挥其作为管理减排工具和制度的积极作用,服务于企业在低碳经济下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价值创造。然而,从发展进程来看,管理会计要在管理减排中积极作为,仍需要我们在以下三个关键任务上着力。
第一,适应低碳经济环境。在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中导入节能减排的管理需求和条件约束,以此拓展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低碳经济;电力会计;低碳经济管理制度
[DOI]10.13939/ki.zgsc.2017.06.149
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尤其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与目标。本文以低碳经济的发展为背景,探讨低碳环境下电力会的影响及发展策略,旨在为电力会计行业的工作发展提供帮助。
1 低碳经济的含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提出,成为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环保式的新型发展理念,主要指在不同行业中以技术选择与管理方法的革新来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提高企业发展的运作效率,同时也减少如二氧化碳等的排放。[1]具体到电力行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非常多,相关资料显示[2],我国电力行业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据总排放量的70%,低碳经济理念的灌输能够为电力行业的环保工作及成本减少带来较大的影响。面对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管理方式与环境破坏问题,必须从转变管理模式着手,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实现低碳经济的运营模式。
2 低碳经济在电力会计工作中的影响及作用
在电力会计工作中推行低碳经济,逐渐衍生出一个全新的形势下的会计领域,即低碳会计。如今,电力会计在低碳化的影响中作用效果越来越明显,很多不同的行业都已渗透低碳会计的运作,其的注入对企业的发展将有更大的优势。在企业会计中,低碳会计是一种新的形式,即电力行业进行的日常生产活动中,以技术革新、管理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手段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以环保低碳行为促进经营行为。[3]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低碳会计很好地满足了我国提出的节能减排要求,为电力企业的经营获取更好的社会荣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社会效益。
2.1 低碳经济在电力会计工作中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的要求下,电力企业会计工作不能单从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做考虑,在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要全面考虑周边的环境发展问题,以真实准确的会计核算来顺应国家提出的环保政策要求,同时也要反映出当前各大电力行业节能环保工作的成效,通过核算出来的信息体现电力企业对于自身环保工作进展的了解,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其核算重点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①具体的低碳资产核算包括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中应用到的原材料、设备仪器以及低碳技术;②从低碳负债方面看,包括了企业为了应付多种环境变化产生税费、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申请的贷款等;③有关低碳所有者权益的,如电力企业使用的清洁能源、低碳减排工作中应用的基金等;④低碳收入包括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中,政府相关部门给予的补贴、环保特别贡献奖励等;⑤低碳的成本包含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通过节能减排等手段而节省出来的成本支出;⑥低碳利润则表示电力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所有收入。总之,在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下,各个电力企业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从以上六个方面着手,提高低碳会计核算工作的低碳应用效率。
2.2 低碳经济在电力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作用
在电力会计中,电力会计信息披露是重要的工作环节,通常情况下披露方式有两种:一是传统电力企业的信息披露,则需要在其财务报表中开设一栏注明具体的低碳会计信息与内容,如负债表加入的节能减排基金、节能投资、环保税交付等内容,以一种明确披露的方式确保企业的管理层在拿到电力会计财务报表时能够全面知晓内部开展的节能减排的情况与成效。二是以独立的低碳财务报表的方式完成信息披露,其对应的内容有电力企业低碳财务损益表、低碳现金流量表、低碳资产负债表等。如今更多的企业采用独立低碳财务表的方式完成信息披露。从该披露中,电力企业管理者能准确看出企业在节能减排工作每一个环节中的具体情况与效益,而有关能耗、二氧化碳排放等数据指标则能真实地反映企业低碳成效,并为其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确保工作的科学化与透明化,有助于企业获取更多更好的社会声誉,提高核心竞争力。
3 低碳经济下电力会计工作的改进措施
3.1 加强对电力会计的集中式管理
低碳经济背景下电力会计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加强集中式管理模式的应用,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以管理型、核算型的信息平台收集节能减排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各项财务信息后,根据具体的情况拟定下一步的减排计划,并为后续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据。集中式管理的方式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确定最高的低碳节能目标,保证企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的保护与节能的要求,从而符合节能减排的相关标准;②设置合规性的具体运营要求,即企业在日常的运营过程中,要做到运营方式符合国家在合规性方面的要求,财务活动符合相关的规定,同时还要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进行最标准化的处理;③提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依据,在低碳会计的工作中,其财务活动必须真实科学地反映电力企业的运营现状,只有确保数据的完整、可靠、真实,才能以此作为依据为后续的节能减排工作计划提供参考,一定程度上强化电力企业对其运营方式及资源使用的控制力度,在推动其发展的同时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④确定效率性目标,以财务的集中管理方式提高了电力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开展的效率,尤其是针对一些流程较为复杂的节能减排工作,不但要确保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而且确保活动开展的有效性,集中式管理方式大大减少了核算过程的中间环节,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活动效率。[4]而此时核算制度的应用也确保了统一性,有助于改进并重新编排更具效率的核算流程,集中分配活动中的财务资源,促进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动,加强了各环节之间的监管力度,有效降低各种财务风险的发生,使得低碳经济的实施更为有效。
3.2 健全电力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与传统的电力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相比,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电力会计核算工作有较大的差别,所以现今电力企业财务人员必须转变核算管理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通常企业的低碳会计核算需要财务人员紧密结合周围的工作环境以及国家对此规定的标准,综合考虑后进行核算工作,而随着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展,其中涉及的电力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国家税收法规政策、所需的金融支持、能源支持等,都会因为受到冲击而导致相的会计核算制度发生变化,这不但是一次次需要应对形势而进行的转变,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在电力企业财务人员转变现代化的低碳经济观后,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调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大力发展并在电力会计各环节的工作中渗透新的核算理念,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的低碳化管理意识,在处理会计业务时积极从国家、企业以及个人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②平衡财务资源的分配机制,在低碳会计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必须建立健全针对财务资源分配管理的合理制度,保证会计的核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③注重对各环节中无形资产的核算,财务人员必须意识到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下,电力企业无形资产与成本必然大幅度增加,而这些增长的领域大多为附带服务,比如保险服务、咨询服务,还有环保投资成本等,无形资产本身不具备任何具体的形态,且没有明显的分割性,因此很容易被财务人员所忽视。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全面提高在低碳经济中企业运营及电力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准确评估其中隐藏的无形资产与成本,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5]
3.3 科学改进低碳会计管理系统
当前的电力会计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改革,必须引入信息化发展成果,其具备的传统手工核算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势必为当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了便捷性,不断促进核算技术的发展。低碳环境下,电力企业的核算工作更要加强全方位的信息化应用,加大力度引用计算机系统平台,并积极引入低碳会计核算内容。与此同时,加大与相关信息技术部门和科研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在确保会计审核系统符合低碳经济标准的同时,引入更多的有关低碳资产、低碳成本以及低碳利润等核算内容,全面收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财务信息,从而推动电力企业的全面发展。
4 实例简析
本文列举广西某电力企业低碳经济背景下会计管理的改进实例分析。作为我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省某电网企业经济响应国家低碳经济的号召,展开了有效的节能减排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引进“外电”,推动核电发展,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建设高效的燃煤厂,推动智能化的电网建设等。会计核算方面,财务部门完善企业低碳会计核算体系,加入合规性的规定,在节能减排上大有成效,随后重点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将独立低碳会计财务报表编入其中,对企业在低碳经济活动各个环节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完整披露。同时,对企业内部财务人员进行低碳经济培训,发展低碳经济的节能理念,注意如咨询费和保险费等无形资产的核算。另外,某电网企业还引入低碳会计管理系统,补充企业财务系统的重要信息,全面收集所有的节能减排财务数据,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足够的依据。
5 结 论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发展对我国的电力企业影响很大,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必须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及时做出整改与调整,同时加强管理者与工作人员对低碳经济环境的认识,集中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应制度,创建低碳会计管理平台系统,真正提高电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实效,最终为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高海娟.有关低碳经济下企业会计的一些思考[J].中国商论,2015,12(25):41-42.
[2]钟h.低碳经济下电力会计的一些思考[J].中国商贸,2013,8(21):191-192.
[3]卢华盛.低碳经济下电力会计的若干思考[J].经济科苑,2015,2(14):291.
经济活动中企业是主体,而在我国大力推行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企业就逐渐成为了低碳经济的承担着。这样一来,企业所面临的经济活动也更加多元化,利益也更加多元化,从企业内部管理来说,财务管理是核心部分。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财务管理也必要围绕低碳经济的各项需求进行,并实现一系列的转变,经济效益并不是唯一的追求,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成为了企业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财务管理也必须要与这个大路线保持一致。首先,就是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能日益被破坏,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是能源消耗的主体,同样在取得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也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因此,在低碳经济面前,企业必要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的道路。简而言之,企业应该对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谋取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自身对于环境的破坏,企业的重视,必然能够推动财务管理与低碳经济的快速适应。然后就是上文提到的,因为低碳经济所包括的实际含义就是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企业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是不可行的,财务管理也必然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两个方面,组织财务活动的时候,要尽量以节能减排为目的。
二、基于低碳经济论的企业财务管理要求
1.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
首先就是进行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为了适应新时期低碳经济的要求,财务管理活动目标的设置也需要适当进行调整,以往的经济活动中,企业就是以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而现如今,为了能够减少经济活动过程中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财务管理目标也必须要兼顾社会与企业两者利益,要求企业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融合在一起,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实现奠定基础。
2.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
在低碳经济的理论下,财务管理理念也发生了巨大转变,首先财务人员要认清当前的形势,将低碳经济理论透彻掌握,将能源节约、绿色环保融入到财务管理中,提高风险意识以及节能意识。强化管理力度,科学进行财务指标的分析与制定。
3.财务管理内容的变化
要求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引入“零缺陷”管理理念,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应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实行定额管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要求企业财务管理对“零库存”加以重视。随着低碳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很多企业的仓库已经变成一个配送中心,它只是暂存货物,没有、也不会有大量的物资积压。
三、企业低碳财务管理发展方向及措施
1.建立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财务战略体系
低碳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与以往的财务管理有着很大区别,具体表现在能源节约、减少消耗与污染,提高资源使用率等方面。那么为了能够实现这些,企业就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投资,这些投资价格不菲,并且也不能够在短时间获取经济收益。很多企业在这方面依旧无法真正理解,彻底落实。企业应该将眼光放长、放远,要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符合的绿色财务战略性体系,推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转型。企业要把促进低碳产品消费和构建低碳社会当做使命,并通过改进企业文化和制度来实现这一管理目标。
2.构建体现低碳经济内涵的绿色财务管理内容体系
企业财务管理内容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础,对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管理都属于企业财务管理内管理以及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和财务活动时应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风险。在营运领域,企业应通过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措施,实现营运过程中的低碳要求,在分配领域,企业可按低碳收益对绿色投资者进行额外分配,同时为企业的后续低碳经营提供资金保证。
3.设计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低碳财务管理体系
低碳时代下的企业发展需要健全企业低碳财务管理评价体系。进行绿色财会核算,对低碳成本、低碳资产、低碳负债和低碳收益进行衡量,编制绿色年报,对低碳方面的投入和收益进行说明,设计低碳财务指标,分别衡量企业、部门、员工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把各成员单位的节能减排指标进行量化,然后逐级分配到各分公司,定期进行考核并进行有效的奖惩。
2007年12月,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联合国在巴厘岛举行了气候变化大会,制订了备受各国关注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发达国家实现减排25%,为人类向低碳迈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征程中的一座新的里程碑。2005年8月,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了指南《环境管理会计国际指南———终稿》。这份指南将企业环境成本划分为六大类,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了企业在生产制造销售等各环节对环境的影响,能够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关环境业绩的各类信息,使企业可以准确评估产品生产各环节相关的环境成本,便于对企业发生的环境成本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
经济学家张坤民(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场革命,它涉及到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方时姣(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观念、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理念存在一致性,是在节能减排和绿色经济的条件下产生的。环境成本是一个动态拓展的概念,当外部环境有了变化,出现了新问题,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成本核算模式也要进行更新、拓展。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对环境成本的核算还停留在最基本、最原始的几个成本指标上,完全忽视了低碳经济因素的影响,未能将环境成本核算的内容扩展到低碳效益与碳排放的各项成本上来。碳排放核算是全新的领域,没有经验,只有少量的理论基础,只能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发现与总结来不断加以完善。这个领域从世界范围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放眼全球,碳排放成本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碳排放的无形性及其对应的成本对象的不确定性造成企业在环境成本核算中相关的碳排放成本信息缺失,从而导致无法准确计量碳排放发生的成本。由于受诸多限制因素和条件的影响,碳排放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相当缓慢,停滞不前。体系不存在,就没有标准,更谈不上核算和控制。我们以化肥行业作为分析的对象。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氮肥、磷肥生产国之一,我国的化肥产业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家,化肥的生产量还在增加。化肥生产量的持续增加,归功于化肥产业的持续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发展,中国建成了一套完整的化肥产业链,形成了一个年产值8000多亿元的重要产业。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是粮食生产的重要资料。就粮食的增长作用而言,据估计,2008年全球有48%的人口依赖于化学氮肥提供蛋白质(Erismanetal,2008)。如果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与耕地面积相对缺乏的突出矛盾,这一比例应该高于全球水平。随着化肥用途的扩展,化肥的发展还支撑着畜牧业、林业、化工甚至是生物能源的发展。
我们熟知的化肥主要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及复合肥四类。我国的氮肥以尿素为主,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为辅,国内生产的尿素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大颗粒尿素及小颗粒尿素,以氨气及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合成、分解分离、吸收、蒸馏、分离、干燥造粒等步骤合成尿素。我国的尿素产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每年有大量尿素出口到亚洲,南美洲,拉丁美洲等。我国的磷肥主要以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为主,以磷矿,焦炭,硅石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电炉,热冷凝塔,冷冷凝塔进行分离,除渣,精制,得到可以使用的磷肥。由于我国钾肥的资源探明采集以及生产工艺的局限性,我国的钾肥大部分依赖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进口,国内自产钾肥的比重不足20%。复合肥的原材料为尿素、磷铵、氯化钾,通过造粒、干燥、冷却、筛分等环节,得到成品。化肥的生产依赖于大量的能源,资源消耗,同时其生产与施用还产生大量污染物。化肥生产高度依赖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2011年,中国化肥生产消耗的能源约为1.1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的3%左右。化肥生产所用的煤主要是优质无烟煤(占全国优质煤的55%),用于化肥生产消耗的电能约为64亿千瓦时,占全国电力消耗的3%;天然气约为109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消耗量的30%。化肥生产消耗了我国80%的硫资源,目前国内硫资源已经无法满足需要,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生产需求。
化肥的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影响。氮肥工业是受人们高度关注的高污染行业,其废水排放量大、环节多、成分复杂等特点。污水主要来源是造气含氰污水和合成氨环节含氨氮污水。污水中氨氮、化学需氧量(COD)、氰化物和挥发酚等污染物浓度偏高。氮肥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不但会污染土壤与空气,更使得大量水资源因超过地表水五级水质标准而丧失使用功能。另外,农田氮肥施用会引起NH3、N2O、CO2等的排放,进而加剧温室效应。大量的化石能源在生产过程中被用来为蒸馏、干燥等环节提供动力。而在工厂的能源结构中,煤的比重要远远大于天然气的比重。天然气是相对清洁的能源,并且成本要低于煤炭。在化肥制造的大国美国和中东地区,大量使用天然气作为主要的供能原料,使得生产厂家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另外,这些国外厂家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及购入优质的机器设备,不仅提高生产效率,也能保证化肥的高质量,因此,输出到欧美这些高利润率地区的化肥通常不会产自中国,中国的化肥大部分都出口到亚洲,拉丁美洲等低利润率的地区。在我国,化肥厂家的每吨化肥的利润空间,以尿素为例,在化肥行业利润率普遍偏高的2010—2011年,每吨净利都不超过百元。而国外厂商的利润率往往是我们5—6倍。这就是在化肥出口贸易的报价中国外厂商的报价要往往低于我国化肥厂商报价的原因。而一旦国际市场行情出现动荡,国外厂商能够进行压价的空间也会比我国的化肥厂商大很多,例如在2011年前后几年,美元币值发生动荡,中国的化肥出口贸易商大部分都出现了亏本的情况,但国外厂商的情况就比我们好很多。在2013年之后,我国化肥产能出现严重的过剩,市场状况持续低迷,大量小型化肥作坊面临停产倒闭风险,加上在2015年我国海关取消关税窗口期,实行全年统一关税的政策,国内化肥市场竞争更加惨烈,出现了“生产就赔钱,不生产赔的更多”的局面。我们开始面临着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品生产设备的问题。使用优质、环保的能源,加大科研力度与投入,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管理;和谐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1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29-02
低碳生态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绿色经济浪潮影响和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经营思想。人们逐步认识到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绿色经营管理理念逐步深入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其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将在企业发展中全面推行,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必要性
(一)响应时展的呼声
工业经济阶段,虽然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地增长,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接踵而至,对人类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低碳和环保式经营发展迫在眉睫。而且企业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有责任、有义务率先承担起实现低碳生态式经营发展,全面推进实施绿色管理,严格监控生产销售的每个环节,在各个环节尽可能做到节约资源、杜绝污染,将企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结合在一起。
(二)实施绿色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目标、新使命,良好的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客观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他的文明也无从谈起。生态文明追寻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开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模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改变发展理念,实施绿色管理。
(三)实施绿色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重要途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类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绿色需求和绿色消费成为社会的潮流,人们更加关注消费品的环境代价,对于无污染又有益健康的绿色产品的呼声越来越多。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市场经济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正在不断涌现,绿色品牌、绿色管理渐渐被提到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渐渐淡出企业发展舞台,为了更好的提高企业竞争力、占据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实现企业绿色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再者,伴随着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剧,要想实现国内与国外企业的共同发展,企业就应该经受住国际绿色壁垒标准的考验,实现与国外产业发展的同步,因此,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绿色经营标准。
二、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对策建议
在当前国际大形势的驱使下,国内企业实现绿色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潮流,而面对当前我国企业绿色产品开发程度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等现象,引入绿色管理理念,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方面势在必行。
(一)树立绿色管理理念首先要培养环保意识
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外在表现,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并带有企业的特色。因此在对企业实施绿色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员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将自己融为企业发展中的一部分,树立起绿色消费、珍爱环境的意识,加大对“环保、生态、绿色”管理理念的宣传认识,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让员工能够认识到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环保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内部的环保理念,改善企业落后的管理思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开发绿色产品,引导绿色消费
绿色生产是以保护资源与能源为前提,在此基础之上既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即生产与环保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和措施。所以,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尽可能采用消耗小污染少的原材料,生产出对环境污染少且有利于人类健康的绿色产品。进一步加强企业自身和绿色产品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使更多国内的消费者了解到,消费我国企业的绿色产品,不仅环保健康,也是为了我国的环境保护,同时也增强了国内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和环保意识,促进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使我国的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加大绿色产品科技开发和推广的力度
进行绿色技术开发与创新,是企业有效实施绿色管理的关键。其要求企业在技术开发与创新过程中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重视资源的循环与再利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科技技术、清洁技术、无污染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使产品在使用消费过程中,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企业应当加强对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推广现有成熟技术,完善科研开发、咨询和推广服务体系,从而扭转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不利位置,掌握自主核心科技,开发引导市场,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
(四)进行绿色会计核算,实施绿色审计监督
绿色会计核算将生态循环与传统会计循环为一体,其主要是评估企业运行经营活动的情况,分析影响企业外部环境的各种相关因素,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深层次管理信息,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处理,提高绿色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审计部门对企业的绿色管理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对企业环保资金投入和使用状况进行对比审核,监督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等情况,以保证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五)积极参与绿色认证
绿色认证是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ISO14000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绿色认证。它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估和环境行为评价等多个方面,其核心思想是提高人们污染的预防意识,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产品的环保指数,使产品的污染度能够降到最低程度。另外,ISO14000认证体系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绿色通行证,是发达国家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壁垒,只有通过这一认证后,我国与国外的贸易才能够顺利进行。因此,我国企业应积极的参与国际的绿色认证,不断提高企业的绿色管理方法与技术,不断改善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防治污染能力,保证产品绿色品质,提高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度、美誉度,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企业实施绿色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无论是从食品到生活用品,还是从交通运输到水电节能等等,各行各业都开始意识到绿色管理、绿色产品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未来企业发展的一个主导趋势。因此,要想企业处于不败之地,我国企业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积极推行绿色管理理念,加强企业的绿色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实现企业的绿色管理与发展,保持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 姜太平.绿色管理――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决策借鉴,2000,(02).
[2] 刘兆、刘同起.绿色管理展现管理新趋势[J].经济论坛,2002,(12).
[3] 刘琴、周柏林.构建绿色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0,(04).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经济活动重要主体的企业必将受到冲击,亟需作出改变。文章以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从政治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企业的应对策略——进行低碳财务管理,并对相关具体措施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低碳经济;财务管理
如今,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已经引起全球普遍关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气候问题的方法。在此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愈加重视,通过各类国际性会议达成了若干应对措施。而气候变化引起的会计问题也开始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尤其在西方会计学界,“碳会计”已经成为当前环境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前沿。国内,关于碳会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引进、介绍国外碳会计的发展,关于低碳经济条件下会计和财务方面的研究也较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绿色会计的研究,如吴丽健(2012)、徐亮(2014)等,主要介绍了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实施的必要性以及需采取的措施,但实际上是绿色会计冠以低碳经济之名,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深入研究;②低碳经济下企业低碳财务管理、低碳会计的研究,如瞿凤云(2013)、鞠成晓、肖文锋(2014)等,主要介绍了低碳经济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要求,低碳会计的基本理论、实施意义、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措施,但大多流于表面的探讨,分析不够深入,且针对性不强,提出的对策也较粗浅。综上可以看出,目前关于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成果较少,且不够深入,没有对低碳经济给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进行详细梳理,提出的对策也较空洞。基于此,笔者探讨低碳经济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具体影响,并基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这将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较大影响。财务管理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政治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政治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由此产生的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多次召开气候大会,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努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之一,我国也积极响应全球号召,采取多种措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正是这种政治导向使得大多数企业积极投入到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中。政治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文化。传统的财务管理文化追求的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只考虑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因素,而发展低碳经济使得企业必须重视环境因素,实行可持续发展。②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节能减排的最终承担者和落实者实际上是各个企业,这就使得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需要引入碳排放、节能减排等指标数据进行业绩评价。③影响企业的投资方向。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政府将会鼓励企业向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流入,加大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的支持,因此企业的投资方向将会有所转变。
(二)法律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为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低碳经济的有序推行,其中“碳关税”是重要手段之一。我国为切实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制定的法律有《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以及旨在减缓气候变化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这些法律环境的变化将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如下影响:1.影响企业的税收筹划。碳税的开征会增加出口企业的税负,降低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企业需重新考虑如何获得较大的税收优惠。2.增加资源使用成本和碳排放成本。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企业可使用的原材料将会减少,使用成本将会增加,若碳排放超标,碳税和罚款的双重压力将会使排放成本显著增加。3.影响企业的资本投资和现金流。企业会倾向于往节能环保产业靠拢,而现有设备的更新升级和低碳设备的购买也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向。
(三)金融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低碳经济条件下,“碳金融”应运而生,泛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金融环境的变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资金投入倾向于低碳项目,传统项目的筹融资难度将会加大,风险增高;其次,碳交易市场的迅速发展将会丰富企业的筹融资方式和投资方式;另外,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组合也会因为低碳经济的到来而有所调整;最后,企业的资金营运范围、利润分配激励方式等也需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社会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人们在实际购买中,更青睐于低碳环保产品。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具有内在促进作用。首先,低碳消费的价值观要求企业财务管理文化必须作出改变,适应低碳大趋势;其次,企业要想取得较高的销售收入,就必须关注消费者的低碳需求,调整产品策略;另外,因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运输等过程中须控制好能耗和碳排放,这可能会增加产品总成本,须考虑如何降本增效;最后,企业在经营中须树立节能环保的品牌形象,重视对环境的贡献。
二、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对对策
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巨大,机遇和风险并存,只有迎合经济市场的需求,趋利避害,积极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自主创新和调整,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总的来说,就是要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低碳财务管理。
(一)树立低碳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理念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只有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树立低碳观念,才能科学有效地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手段和行为,实现低碳发展的财务目标。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对管理者和财务人员低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建立企业的低碳文化,提高他们的低碳管理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使其决策时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企业应树立低碳风险观念、低碳税务筹划理念和低碳财务预算观念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低碳财务管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全过程中关注企业的低碳发展动向。
(二)完善低碳财务管理制度基于低碳经济环境的企业财务管理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工作更加复杂,因而需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以为低碳财务管理提供支持和保障。首先,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应由局部的、分散的管理向集中的管理模式转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还能促进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保证企业低碳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其次,应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来提升低碳管理的可靠度,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使财务信息得到及时反馈,从而更好地整合企业的生产资源、生产环节和管理目标,达到低碳管理的目的。另外,应建立健全企业的低碳财务管理预算制度,重点关注收入、费用、现金流等指标,综合考虑低碳发展可能引起的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动,制定详细的成本费用预算计划,严格执行,控制支出,以保证低碳项目资金的供应和合理使用。最后,还应建立灵活的低碳激励制度,实现员工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的统一,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关注生态环境因素。
(三)从事低碳财务管理活动财务管理目标是通过财务管理活动来实现的,而低碳财务管理活动包括低碳筹资、低碳投资、低碳运营和低碳分配四个方面。1.低碳筹资企业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的低碳技术和设备,而且低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的时间也较长,这就决定了企业的低碳融资不仅需求较大,而且资金使用周期较长。因此,要想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企业需要做好完善的低碳筹资计划,多开发低碳环保项目。在筹资过程中,还应充分利用国家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扶持政策和法律保护,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把握发展先机。2.低碳投资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除考虑常规影响因素外还需着重考虑低碳经济因素、低碳政策因素、能源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进行低碳项目投资时,企业可以从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生产以及整体低碳项目施行等方面做好发展低碳经济的全面项目规划。因低碳项目投资投入大、时间长,企业在进行低碳投资决策时,应考虑投资的财务风险,估计可能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全面评估投资项目的盈利性;但是,也应持发展的眼光,避免忽略那些短期效益不明显但长期效益显著的投资项目。另外,除项目投资外,企业还可进行碳金融产品投资,抢占碳金融市场。同时,企业自身也可参与国际以及国内碳市场进行的碳排放权交易。3.低碳运营低碳运营就是要保证低碳项目所需资金的合理调配,保证资金的流转顺畅,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因环境问题所发生的资金支出。因此,企业应做好全面的低碳项目资金使用计划,时刻掌握一定时期内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保证资金供应充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外,尤其要加强低碳成本的控制,降低因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所带来的资金支出的增加幅度。对低碳成本的控制应贯彻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供应的全过程,充分考虑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避免发生诸如违反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受到处罚,因环保形象差销售额减少等情况,降低企业环境成本。4.低碳分配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在进行分配时除了要考虑国家、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更应该考虑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企业应按低碳收益的多少以投资比例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但是必须要考虑到后续低碳经营所需资金的储备,还要看哪种分配方式能够更加促进投资者在低碳项目上的投资。因此在分配时,需要处理好积累和分配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积累来抵抗低碳项目发展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在股利分配时,企业可以相对优先支付低碳项目的股份,从而给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促使投资者更加积极地支持企业在低碳方面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主要参考文献:
[1]吴丽健.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2,(32):238.
[2]徐亮.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15):150-151.
[3]瞿凤云.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会计思考[J].管理观察,2013,(17):131-132.
[4]鞠成晓,肖文锋.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探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66-70.
摘 要 随着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放缓,地勘单位面临着结构转型,这就需要不断提升和改革自身的经济管理手段。地勘单位属于多项目经营,因此加强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和目标成本成为地勘单位经济管理中尤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本篇首先对地勘单位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透过资金管理和目标成本两个方面探讨出加强地勘单位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地勘单位 经济管理 有效方法
经过产业结构转型的地勘单位,不再是单一的地质勘探业务,而是积极参与矿产开发、建筑施工、市政工程等领域,市场经营项目也随之成为地勘单位的主要经营内容,和此项目相关的经济管理有效方法也备受关注,将资金、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才能使市场经营项目正常运作。因此探寻正确有效的经营项目的经济管理措施已成为地勘单位的新课题。
一、地勘单位的经济管理中存在具体问题
地勘单位最初是注重突出生产结果的一种发展形态。早期作为服务于国家经济中部分重要产业的地勘单位,受到的关注度不高,因而只能迫切的追寻生产结果,进而忽略了实际收益和经济效果,最终导致地勘单位的经济管理成为其经营中的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管理中出现的社会资金收入低问题
社会资金收入低问题已经成为地勘单位资金管理的最严重问题。长期以来,地勘单位靠转让地质成果来获得收益,往往一项地质成果是通过地勘人几十年的不断积累的结果,由于时间久远、加上近年来的物价不断上涨等因素,对实际成本无法进行准确的计算,导致实际操作难度大,为经济管理带来较大负担。且地勘行业又是具有高风险的投资行业,在不考虑投资的风险性条件下,按照实际成本从收入中扣除,大量资金投入进去也得不到相应的结果。投入成本沉没,无法获取相应补偿,从而导致地勘单位出现运营成本高、社会资金收入低的境地,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2、产业结构认识不清晰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对单位产业准确定位,要根据市场需求、自身能力来调整结构,从而实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的地勘单位普遍存在着对自己单位中的产业定位不明确,盲目追求,导致单位的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偏离,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
3、管理者缺乏经营管理经验
经营管理者缺乏一定的经营经验,会出现对一些项目的规划考虑不周全的现象,虽然一些单位有较好的经营现状,可以保证账面的营收正常进行,但资产比率却出现失衡状态,譬如应收款、存货的比重增加,导致单位进行运营的资金周转不灵等现象出现。同样,经营者的管理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纠纷事件,对于单位的人力和物力都造成严重损失。
二、地勘单位项目资金管理的有效方法
1、采用财务集中化管理,实现资金统一化管理
坚持财务集中化管理,通过扩大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机械设备的使用度,进而降低投入成本,杜绝银行账户杂多、资金过于分散的现象出现。在财务统筹管理的原则下,对资金统一化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确保单位整体向高产出、高效益的项目发展,逐步构建起规模性经营,从而加速资金的有效流动,获取最大效益。
2、不断提升财会人员的资金管理综合素质
单位的经营效益主要取决于财会人员资金管理的水平高低。当代财务管理的多样性和科学性逐渐凸显,作为财会人员必须紧跟市场环境变换步伐不断学习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开拓财务管理视野,才能更宏观的去进行资金的有效管理。
3、运用网络管理平台,规避资金管理风险
在地勘单位经营项目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经营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对资金管理越来越重要,管理不当会阻碍发展步伐,这就需要地勘单位运用金融机构的网络管理体系,对内部使用资金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监控,这也是地勘单位加强内部管理,规避资金的使用风险的重要途径。
三、强化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1、组建精干、高效、优秀的项目工作团队
一个懂经营管理、有责任心的项目工作团队是项目达到优质高效、获取最大收益的关键。在项目实施前要依据合同条款、施工环境、技术难易等标准,进行项目工作团队的公开竞聘,以民主测评、择优选聘为标准选拨出最佳项目管理者,真正做到让能力强、业绩突出、有责任心、奉献精神的员工来管理项目。
2、建立目标成本核算体系,实行成本划分
地勘单位应推行实施“项目经理责任制”及“成本核算法”,制定出经营目标管理和业绩考核方法,将项目成本、固定管理费和利润指标作为目标成本建立起系统的目标成本核算体系,并由经营业绩考核部门进行评定审计,与项目管理者进行商讨,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经营项目管理责任书,进而改变传统的行政命令形式。
3、完善地勘单位项目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3.1目标成本管理和考核方法的制定
构建管理组织的机构、职责、工作流程及相关原则,建立易于操作和执行的成本预算、控制和考核方法。
3.2建立成本评估核算及检查制度
施工前,根据工程预算,对人员、机器设备、材料、管理费用等进行预算评估,对盈利水平进行测算,做到目标成本的合理分配和掌控。
施工中,项目经理以月为单位进行成本会议分析,根据当前施工进度、施工器械及支出费用进行总结讨论,与目标成本进行严格比较分析,出现较大偏差时及时调整,保证成本目标最终得以实现。
3.3成本决算制度制定
施工时应按施工进度做好结算,及时办理签证的报批手续,并督促业主履行合同。结算报告在竣工后由项目经理进行编写,内部组成审核小组,对完成工程总产值、款项收入、成本支出及利润进行考察审核,进而分析成本指标实际执行状况。
3.4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实行按劳分配,即奖金分配应与项目整体利益及各岗位员工的贡献和付出相联系,内部整体利益与风险共同承担,让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去关心成本核算。
综上所述,透过地勘单位在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看出加强地勘单位经济管理不仅需要提升管理水平,更要注重运营问题,特别是项目众多的地勘单位必须在经济管理措施的创新和改革上做出重大突破,因此加强资金和目标成本的管理已成为地勘单位更好进行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朱训.思考与实践.地质出版社.1993.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低碳理念
0.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能源过度消耗和开采,自然界原本的动态平衡被打破,过多的CO2滞留在大气中,气候问题、自然灾害问题频发,于是“低碳理念”应运而生。
国内主要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城市 这3个方面对低碳理念进行相关的研究。 低碳经济,即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 通过某些手段,例如改变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等, 营造出一种低排放、 低污染 、低能耗的经济社会形态 ;低碳社会主要是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CO2排放;而低碳城市主要是通过政府管理层以低碳理念为基础, 改变城市发展模式, 创造人类宜居环境。对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到的自然资源――城市园林,在其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意义重大。
以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为例,该公园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成果揉合在一起,建立了一种可循环的水系统生态净化模式,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净化。据统计, 10公顷的绿地每天能将 2000多吨的劣 V 类水净化为可以安全使用的优 III 类水 ;在城市防洪和雨水管理,更实现了生态化设计,降低维护成本,作为一个低碳城市样本,它倡导了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作物与野草之美 ,生动地注解了“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1.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低碳理念
生态低碳型园林设计,主要体现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园林景观施工和维护、园林景观材料的优化选择等方面。实现三大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 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重中之重。
1.1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的低碳理念
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 ,增大绿化面积,丰富绿化植物品种,多样化其层次,提高植被的固碳效率,总体上营造良好的园林绿化景观。常见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选择固碳释氧能力良好的植物。已有研究表明,垂柳、木芙蓉和醉鱼草等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强(固碳值大于12g/m2),另外碧桃、 夹竹桃、 金钟花、 金叶女贞、广玉兰等固碳释氧能力也很强。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运用低碳理念,优先选择固碳释氧能力良好的植物。
(2)注意植物固碳能力的优势互补,提高植物群落的整体固碳能力,营造科学合理的低碳绿化景观。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①常绿灌木与落叶乔木的合理搭配 。试验研究表明,不同植物类型单位土地面积上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常绿灌木> 落叶乔木> 常绿乔木> 落叶灌木。对园林景观中的植物群落,加大常绿灌木与落叶乔木的比率,合理搭配使用,不仅可以改善冬季景观,还可以增加绿地景观的固碳释氧能力。②高龄树种和低龄树种的合理搭配。一般而言,低龄树种的固碳能力优于高龄树种的固碳能力。但就单株树木的碳贮量而言,古树远高于常规树种,而古树碳贮量有限, 对固定大气中CO2 的贡献较小。将低龄树木与高龄树木搭配种植,不仅可以营造低碳园林,同时也保护了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价值。③慢生植物和速生植物的合理搭配。研究表明,慢生树种的固碳能力明显低于速生树种的固碳能力, 但有些速生植物固碳能力很强,而释碳能力也很强。综合考虑,选择固碳能力强、 周期长的植物。将速生植物与慢生植物合理搭配种植,既具有较高的固碳效益,又能形成长久良好的植物景观与生态效益。④乡土植物和常规园林植物的合理搭配。乡土植物是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的物种,并且某些乡土树种固碳率高,将乡土植物和常规园林植物合理搭配,对于整个植物群落,不仅提高了其生态稳定性和适应性,而且对于发展本土园林植物资源有显著的价值。
1.2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中的低碳理念
水体设计也是低碳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比如,对于景观设计的高差部分,通常设计溪流从山上往小区门口流,雨水集中在溪流里,溪流两旁种植水生植物,起续水作用。这样的设计能形成一个小型生态圈。在该生态圈内,植物种植密度高, CO2的吸收量大。雨水资源得到净化和循环应用。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低碳生态的水体景观设计水体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不仅要考虑其景观效果,还需要注重其生态性、 创造性和亲和性。首先,要考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依靠地形、 自然水源进行水体景观地址的选择。不仅合理利用了资源,同时也降低了设计、建造的成本。其次,对于辅助设计效果的追求,要合理控制成本,减少水的消耗和能源的损耗。最后,合理种植水体植物。水体植物不仅具有自净功能,减少污染,还能增加景观效果。
另外,从低碳角度看水体设计,将设计和房地产概念结合在一起来看,某些水景还有“一箭双雕”的效果,没有水的时候作为一块活动空间,有水的时候形成景观。
1.3园林景观施工和维护的低碳理念
园林景观从前期施工到后期的维护,都必须考虑到低碳理念的融入。一个成功的景观设计,需要有高水平的施工质量,长久的景观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应该秉承的原则。尽可能的少使用机械化操作,减少CO2的排放量,尽可能较少对自然资源完整性的破坏。
采用良好的后期维护,尽可能使景观效果保持良好。施肥、 病虫害防治、 修剪、 灌溉等后期维护活动中, CO2 的排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选用粗放型管理的植物种类,丰富植物多样性,这些都是可取的低碳理念。
1.4园林景观材料的优化选择
随着新型环保低碳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需要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材料,尽可能多使用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使用寿命长, 且不产生有害物质,循环利用的新型材料,比如木材料的应用。同时木结构的大量使用,可以促使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更好地固定碳的排放。上海世博会中的万科馆就是一个合理利用环保材料的典型景观建筑。这座建筑由天然麦秸秆压制而成的麦秸板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不仅实现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同时也唤起人们欣赏、尊重和顺应自然的态度,探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从另一方面来讲,尽可能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比如园区内的废弃材料, 既可以用来塑造景观地形,也可以作为原材料进一步循环利用。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日本十胜川千禧森林园。该园林的设计巧妙采用了减法原则,充分运用了当地的景观材料,并对其进行循环再利用。
2.结论
本文主要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低碳理念,进行相关探讨。主要从园林景观设计中绿化设计、水体设计出发,结合园林景观施工和维护活动以及景观材料,重点分析了CO2的排放来源,希望能从源头上减少CO2的排放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追求低碳,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综合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价值、美学价值及生产价值, 还要注意隔离噪音、 净化空气、 防风固土等,最大程度的体现出园林的价值。
“构建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为子孙后代构建一个蓝天碧水的美好生活。通过本文的初步探讨,希望给相关的园林景观设计师一些参考,共同开创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低碳世界。
【参考文献】
[1]蔡颖.低碳经济生活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探讨[J].绿色科技,2011,6,159-160.
【关键词】低碳经济;图书馆管理;节能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并且随着人们对物质以及精神上的需要层次的逐渐提高,对信息服务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信息化、知识化不仅是高校图书馆的主题事业,而且还支撑着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新时期下的图书馆人,改变过去那种图书只是简单地阅读服务和外借读物的传统观念,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引进全新的管理理念,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好的担负起新时期科研与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本质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排放、低能耗为基本经济特征,以高效的利用与能源的清洁开发为基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使用可再生能源或低碳能源,大幅度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大范围的研发温室气体等的减排技术,建设一个低碳型社会,从而维护生态平衡。低碳经济在本质上其实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其次,低碳经济是以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消费以及低碳技术为核心,它是继工业革命、农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全球经济形态下所涌现出的新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显然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经过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过渡阶段的主要特征,甚至会成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发展未来社会经济的主流模式。所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场涉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国家权益、价值观念以及人类命运的世界性革命,而且还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经济模式过渡到低碳能源经济模式的一个必然选择。
二.低碳经济和图书馆管理的结合
要想有效的对图书馆进行低碳管理,就需要从基础上结合实际,把低碳经济模式的核心价值融入到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当中。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图书馆管理,就是在建设与管理运行图书馆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节省资源、减少生活以及工作中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等废弃废物的排放,通过缩减管理成本来提高管理效率,努力建设一个节约、绿色、高效、健康的工作氛围和阅读环境。可以通过贯彻低碳意识,建立一个低碳化的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减少排放和降低能耗。
三.构建低碳图书馆的意义及其必要性
构建低碳图书馆实质上是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实践与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对低碳经济理论模式的实践是一种双重探索,一方面探索了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另一方面破解了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资源排放约束的世纪性难题。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主要载体,还是确保能源安全,转变发展方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途径。而图书馆在当今社会中对传播信息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此更应当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及时的传达和学习最新国家政策,要在结合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的同时,更要认真地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并将其真正地应用到图书馆的运营管理和建设实践当中。
构建低碳图书馆是适应时展潮流趋势的体现,实现图书馆多元化节能性和高能多效性管理的低碳经济模式图书馆是一定阶段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产物。低碳图书馆属于一个正在不断成长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其社会职能和工作内容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且需要跑不断改进和完善。只有社会环境的协调性与平衡性相保持,才会使得图书馆自身不断的健康发展。因而提供高效的创新型服务,并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下对图书馆进行节能性管理,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对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把图书馆的各要素跟自然的生态环境进行协调和平衡,从而使图书馆彻底融入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中。
四.图书馆的低碳发展模式
低碳图书馆建设是以低排放、低耗能、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的能源体系为核心,改变图书馆馆理员以及读者的管理服务工作方式,将低碳化的理念全面融入到图书馆日常的信息管理服务工作当中,形成节约、健康、低碳的管理服务模式,为实现图书馆的低碳化逐步迈进。其次,图书馆作为公共阅读场所,每天都会接待大批的读者。因此在管理服务的过程中,使用各种硬件设备都会产生大量的含碳化合物气体,包括电梯、空调、电脑等。通过结合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来完成或实现图书馆的节能管理服务,传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式需要进行有效的转变。
(一)图书馆员的低碳工作方式
首先,作为图书馆员,在工作当中应该做到尽量无纸化办公。平时在浏览资料和学习时,可以通过电脑上的电子版来进行阅读,如果是需要要携带的相关资料可以通过电子扫描到移动存储设备中,尽可能地少使用或不使用纸张。如果实在需要纸质资料的时候,可以将纸张的两面都进行复印或打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低碳消耗。其次,关于办公室的饮水机,在闲置不用时应该断开电源开关,并且避免反复加热;关于办公电脑,可通过适当调低电脑屏幕的亮度来减少电能消耗,同样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从而减少硬盘的工作量,平时不用电脑时应该将其设置为睡眠状态或关闭,这样维护电脑也省电既省电;在办公室尽量避免使用像空调这样的大功率电器,或者使用的时候温度应该调整到低能耗的水平,以此来缓轻电能损耗。
(二)图书馆的低碳管理服务
1.传统的纸质阅读已经渐渐跟不上数字时展的脚步,因此倡导低碳阅读主要的体现方式为电子阅读。一般情况下纸质资料都较为厚重而且还不方便较多数量的携带,所以我们应当宣传并普及电子阅读的使用效率,关于一些比较喜欢“宅”在家里的读者,我们可以向其免费提供电子书等的网上借阅服务,使读者只需在图书馆的相关网站上登陆就可下载获得自己所感兴趣的书籍报刊或数据资源。与此同时,有条件的话图书馆还可以积极的引进一些其他各类数字资源,也就是除了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外,适当的添加多媒体学习、VOD点播系统等设备,以此来满足广大读者不同的需求。
2.针对一些可以淘汰掉的书刊教材等,可以考虑将其进行循环利用,例如举办“图书漂流”、“图书公益特卖”等趣味活动,使得图书的资源价值和使用价值得到充分地利用,用实际行动来倡导绿色节约意识,既能更好地提高全民阅读意识,又能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3.应当大力扩展文献传递和图书馆之间互借管理服务。将其当为一种重要文献信息的有效手段与保障机制,着重知识与信息的循环利用和资源共享。这种管理服务模式不仅使得数字图书馆系统的物理存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减小,而且还分担了人力与资源成本,因此有利于节约成本;与此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从而提高了文献的使用率,更好的使广大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在传递文献的方式上,选择电子邮件等方式也体现着低碳理念。
五.图书馆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
(一)个体读者的宣传
针对公众或者读者,图书馆可通过开展以“低碳”为主题的有奖征文、征图等趣味活动,用文字、绘画及摄影作品的进行电子版形式征集,并将整理排版后的公众作品公布在图书馆网站上让公众自己去投票和点评。这不仅仅能够充分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与热情,而且还能在娱乐的过程中让读者认识和了解“低碳”的理念。或者图书馆还可以举办其他相应的主题讲座以及放映宣传片等宣传工作,大力普及低碳意识,树立读者的低碳生活理念,努力积极倡导低消耗、低能量、低代价、低开支的工作方式和低碳生活。
(二)组织读者的宣传
对于企业和单位,图书馆可以通过无偿提供相关低碳技术等书刊资源,实现知识资源共享。当今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时期,并且重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设施不会被停止,与此同时对能源上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应当在低碳经济模式下进行战略性投资,尽可能的采用减少排放等技术。对于如何在生产工作或者施工的过程中控制废气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可以使员工在阅读相关刊物书籍时获取相关信息,逐渐提升员工们的低碳环保意识,加大对低碳技术学习的力度。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而产生的环境与能源问题也随之日益加剧,因此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建设低碳经济模式的图书馆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图书馆不仅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图书馆向公众宣传低碳经济,保护环境的人文理念的价值意义。为此,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去实践图书馆的低碳经济运营管理服务模式。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注意节约用水和用电,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尽力减少能量的损耗,并尽可能的去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共同构建一个节约资源、低碳排放、可持续发展、健康和谐的低碳经济模式图书馆体系,携手推动低碳经济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余来文。谭轶.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J].中国石化,2009(12):14一16
1.1物业管理的发展现状
1.1.1物业设施设备的耗能较高物业设备设施,传统意义上主要有建筑的给排水、暖气供应以及电气输送等等。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业设施设备管理主要是将出现问题的落后的设备转变为可以正常运行的设备,并且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现在建筑管理中融入了更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使得各种建筑中都运用到了现代先进设备,物业管理就有了便捷又复杂的设施设备管理系统,但是设施设备智能化的背后是成本的不断增加。部分物管公司认为,当建筑完工投入使用后,只要有空调或水电的师傅让物业设施运行起来就可以,却殊不知这样带来的严重后果,那就是会出现高能耗、设备损坏、恶化环境等问题。
1.1.2物业企业运行成本较高由于物件的飞涨,使得电气水以及物业管理本身的成本费用增加,随之带来的就是物业收费会增加,业主不满意涨价,引发其态度不好;物业管理不仅需要顺应经济发展,还需注重环境保护,两手兼顾必然导致其运行成本高;节能设施设备的投入使用,也需大量成本,这些成本的收回难且慢。这些都将导致物业公司发展步履维艰,服务水平自然下降,甚至会出现弃盘现象。
1.1.3商业物业运行状况较好与小区物业相比,商业物业在其发展中拥有先进的设施设备、基金充足且技术人员充足,整体素质高,这些先天性的条件促进了它开展低碳物业、环保节能工作产生的效果更明显,更多的物业服务企业便更愿意接手商业物业。商业物业在物业管理领域居上峰,它的发展将带动整个物业管理行业更上一个层次。
1.1.4管理工作薄弱,管理手段落后,重建轻管的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国内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崛起,物业管理行业本应该随之发展起来,然而却出现了重建轻管的现象。物业管理重建轻管也是有原因的,如物业设施设备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协调;已建成房屋的维修养护工作不到位,缩短了其使用周期,无形中就引发了高能耗现象。总的来说,物业管理工作的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也较薄弱。
1.1.5物业行业政企不分,影响其发展物业管理行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政企、政事混淆,这些都影响了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核算管理办法,部分小区及商业楼仍然采用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制度,这根本无法满足物业管理的发展需求。
1.2物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及管理存在问题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将生活垃圾分类的理念,然而让居民做到在家就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真的很难。另一方面,对于收集、清运及处置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其工作量很大,环卫部门对垃圾的管理也不会尽心尽力,只是单纯的完成任务、草草了事,没有将低碳理念真正引入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此外,面对现行的管理体制,庞大又复杂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出现了分工不明确、问题多闲人多等问题,面对问题时你推我阻,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问题集聚,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没有起到丝毫的促进作用。
1.2.2商业物业、大型写字楼物业及高校物业的高能耗公共场所由于其独特的功能决定了其本身是一个相对较高的能耗场所,但是,个人对待这些公共物品不会像对待自己的东西那样小心翼翼的爱惜它、爱护它。例如:我们经常会看到的公共卫生间的水龙头坏了,水在涓涓流淌也无人问津,换做是自己家的水龙头谁会让它一直流水?对于这样的公共物业在管理的时候相对较难,它的高能耗给城市带来很大的负担,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1.2.3居民的高碳生活方式及观念难以转变首先,生活在高质量、快节奏的当下环境中,高新科技的不断涌现更是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便,如电气化、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等,它们也逐渐成为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这将导致高能耗、高排放。其次,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有些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甚至至始至终难以改变,所以鼓励人们改变生活方式来发展低碳模式阻力重重。
1.2.4低碳产品的市场阻力高能耗的社会固然需要低碳产品为其减负,但是,一方面我国的“低碳产品认证”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导致市场上的低碳产品繁杂,管理不到位,部分企业为谋取私利而开始炒作“伪低碳”产品,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低碳产品的高成本也令消费者难以承受,主要表现在设计含量、技术成本、安装成本、维护投入及推广费等方面,但是多数消费者依旧选择了传统产品。
1.2.5城市规划建设滞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高速运转,一个城市的建设是否完善关键取决于它的规划是否合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为每一位居民提供了温馨的生活环境及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规划并不完善,主要精力放在了新城区扩建,而对于老城区的改造、城市环境及绿化整改、历史文化景区的维修与保护等方面做得是微乎其微。
2物业管理角度的城市低碳经济
2.1废品分类回收处理,加强资源的二次利用物业公司需要承担居民的垃圾处理的监督工作,还有垃圾分类等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工作,与小区有关的街道和社区必须把这些工作纳入小区管理的工作内容中,并且制定明确的标准和目标,定期进行检查、指导和考评。小区要处理的垃圾在进入垃圾处理的体系中后,必须是分类的垃圾。物业公司等管理单位需建立小区生活垃圾管理服务站,将小区保洁、垃圾分类和收集运输集中一体,推动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实。
2.2安装环保低碳且节能的设备、健全物业管理法规第一,熟练掌握各种环保节能设备的操作和安装维护方法,加强管理,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能,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并且通过科学的力量进行操控,使区域的舒适度得到提高,为居住的业主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通过宣传渠道,倡导业主积极参与到节能活动中;通过绿色物业管理,提升物业公司的管理水平及竞争力,从而在业内提高发展水平。第二,以供水、供热和供电等相关行业管理网络为基础,组织建设国家级的网络管理平台。对于现有的建筑,可以由政府节能管理部门进行能耗统计和审计,并提供一个开放的信息监管平台,为节能改造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第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低碳物业管理制度。在物业管理方面,特别是低碳环保这方面,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低碳物业管理行为需要法律引导和制约,不仅能为处理纠纷提供相关依据,也为业主与服务企业的责任和利益划分提供了依据,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个物业管理行业的规范化。
2.3引领低碳节能理念进入社区文化首先,可以将企业的良好形象与公司的良好业绩与低碳理念结合,进行推广宣传;其次,可以将低碳节能理念与业主的生活结合宣传,并且策划活动,让业主得到收益,并且进一步感受到低碳带给生活等改变和好处。物业管理公司通过给业主灌输低碳生活的理念和价值,在业主内部大力推广,逐渐延伸到社区之间,实现更广范的普及。再者,加强社区绿化和屋顶绿化,为业主树立绿化节能的好榜样,并提供专门的低碳服务,把居民的生活融入到低碳的氛围中,使业主自觉感受到生活中低碳的益处。
2.4提供低碳服务,带动低碳消费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低碳服务,不仅是房地产的后期服务,更是为居民提供的低碳生活服务。服务企业可以在居民区内设立自行车租赁点及修理点,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和污染;还可提供空调清洁服务,减少碳的排放量;总之,物业公司应就低碳这一主题,以身作则,为业主树立榜样,并引导业主积极使用低碳产品,另外,还可以与低碳产品厂商合作,达到互利互赢。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可持续和环境友好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目标是构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间的和谐关系,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节能减排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分析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我国节能减排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低碳经济;公共管理;节能管理
低碳经济的概念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呵呵减排技术的创新、船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每年GDP增长率呈现两位数,近几年经济进入新常态,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是巨大,这已经引起温室效应等气候现象,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率比2005降低40%-45%。2008年我国首次出台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规范了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工作,同时也为公共机构低碳管理提高了制度保障。
一、低碳背景下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
1.职责不明确,监督不到位
当前我国公共机构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职责和权利分配不清,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比如国务院《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4条规定: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在中央政府层面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主管全国节能工作,并负责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等宏观管理工作,省级以下地方政府部门根据其职责的分工,节能工作由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负责。但是这种负责制度容易导致职责混乱,不利于节能管理和低碳减排的实施,再有就是主管部门和分管部门的之间的责任分配不清,没有进行有效的责任的划分,从而降低低碳管理的工作效率。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各部门经常将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就会出现为了达到部门的经济目标,能源浪费现象的出现,还没有特别的监督制度对其进行制约,如此以来低碳节能更无从谈起。
2.管理观念滞后,低碳意识淡薄
当前公共机构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对节能管理的认识不够,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忽略节能减排和低碳管理。还有公共机构的的支出都是由财政拨款,工作人员无须担心成本的问题,只要把需要的产品或者材料购置齐全就可以,久而久之养成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对节能管理的滞后。再有公共物品具有垄断性的性质,垄断意味着不存在竞争压力,这也是能源消耗量高和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供热公司的计费标准问题,无论按流量标准计算暖气费如何节约能源,目前许多地方的供热公司仍然是按面积计费,因为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而不管是否节约能源,而且这些垄断公共部门的背后总有政府在支持着他们这些浪费行为。
二、提升低碳背景下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路径
1.明确职责,加强监督力度
在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过程中,要明确个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之间的职责,采用合适的管理模式,避免出现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的的局面。如果机构的工作人员的职位存在空缺,即使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都会出现执行不够、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在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大都设置专门的低碳管理机构,拥有独立的编制、预算和稳定的活动资金来源,对全国的低碳管理工作实行或高或低的集中管理。虽然我国在2008年已经制定了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制度,但并没有设置相应的低碳管理机构来明确各人员的职责。
2.确定低碳配额制度
公共机构具有公益性的特殊性质,但机构和企业具有共同的目的就是争取利益最大化。公共机构的物品购置的资金来自财政拨款,这就导致公共机构不计成本的追求自身的利益。如果单单给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进行定额的限制,公共机构尽管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可能会置若罔闻。但是,如果节能指标可以通过交易来获取利益,节能费用低的公共部门就愿意通过节能,大幅度的减少碳排放,然后通过卖出多余部分而获利,低碳配额交易制度是实现能耗总量控制,促进公共机构进一步减少碳排放的主要手段。总而言之,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为了达到生态和经济发展相统一的局面,我国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低碳经济模式的深入发展前提下,节能减排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成为各行各业经济发展的一大指标。公共机构应该认清自身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不足,进行积极改正,达到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为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减排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周健梅.公共机构低碳管理的制度安排[J].探索与争鸣,2014(12):24-27
[2]刘利文.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新天津生态城;企业;管理变革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的变化,低碳经济这一新型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新天津生态城是我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中新天津生态城内的各企业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之下,唯有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全社会的发展。所以,因此,中新天津生态城企业应当在管理中融入环保理念,实现企业管理变革的创新。
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往传统意义上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主导的高碳发展模式已经终结,而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体的低碳发展模式正在崛起。为此,我国已经积极采取各项延缓气候变化的政策从而避免气候变化造成不良影响。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我国调整各产业结构和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就长期来看,出台缓解气候变化的相应政策,还能带来十分积极影响,不但非常有助于改变产业结构,重置各个产业配置在发展过程中平衡经济增长和环保之间的关系,降低环境污染的危害,而且还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供更加多的就业良机,就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之下,企业管理变革必须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基础,促进经济从传统形式往现代低碳形式加以转变。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宏观政策环境出现新的变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不断加快的当代中国,正处于能源需求快速增加的阶段,大规模建设造成了能源消费的大幅度增加,高碳化特征成为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一大问题。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碳为主,低碳能源的选择相当有限。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宏观经济管理,会出台各类财政、货币、环境、土地政策等政策实施进行宏观调控,从而适应国民经济的过热,保持发展的良好势头。在面对低碳经济的巨大挑战时,调整我国的宏观经济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为此应当积极关心企业,实施更加严格的考核,依据企业是否符合环保以及社会责任进行差别化对待,从而激励企业更好地致力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市场规则发生新的变化。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碳关税、碳足迹以及二氧化碳可视化机制等关于低碳的技术标准以引导贸易规则实现新的变化,尤其是少数国家尽心竭力地运用这一方式来变相地设计绿色贸易壁垒、碳关税等贸易规则与标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经成为少数经济发达国家降低发展中国家出口竞争力的利器。如今,碳金融正在努力推进低碳时代的快速到来。企业在调动各类资源来组织生产、提供服务等时,是自然资源的消耗者以及温室气体等污染物的排放方。因此,企业未来均会面临愈来愈严格的环保标准以及排放的要求,所以企业应当不断提高碳价值链中各环节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努力成为今后低碳经济时代的弄潮儿和领跑者。
三、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管理变革的应对之策
(一)制定适应低碳经济的企业发展战略。中新天津生态城企业在低碳经济时代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之关键是要切实改变本公司的发展方式,大力降低对于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能源之依赖,积极摆脱对碳、高碳能源的依赖,让企业的发展能够步入不仅满足减排需求,又不会阻碍企业的发展进入到低碳化途径中,让企业的发展从高碳往低碳实现转变。一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减少人为碳使用量。二是要实施碳预算。为了提升减排所具有的可控性,应当以降低人为的碳使用量为标准来实施碳减排所需的特殊性手段,也就是碳预算。
(二)立足产业链升级提升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就产业链而言,产业链升级有整合研发与整合供应链等方式。前者是针对企业各部门在研发新产品时所出现的不协调,将产品开发和市场需求、企业发展策略和材料供应之间加以结合。研发不仅包含了基础技术理论的研发,而且还包括了领先科技的研发工作,而且还涵盖了新产品的研发或者目前产品的改进研发方式。后者是指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以及产品结构之中,控制与影响全部供应系统,改进资源在各环节之配置,以取得更加高的价值而非孤立。在全面整合研发与供应链时,要全力发展碳技术,在改进低碳能源的技术性以及经济性的基础上运用低碳能源实施置换,从而取代传统意义上的高碳能源。
(三)建设适合低碳营销的企业管理机制。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内各企业的管理上,企业内部各部门均应建立起低碳化管理战略。随着如今我国环保形势的不断恶化,在如今低碳经济大力发展的积极推动之下,企业的低碳营销也肯定能够得到持续地深化,正在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主流营销方式,即绿色营销。这并不仅仅只是对传统的市场营销实施持续拓展以及深层次上的延伸,这就要比传统意义上的市场营销更富有价值,更具有当前的时代性。身处低碳化经济时代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企业要全力实施好低碳营销战略,从而践行本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实现经济与市场的不断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时代对于企业而言不仅意味着责任,而且还是难得的机遇。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实施更加积极的探索,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放在大的背景下进行重新思考,进行深入变革,实施管理创新,运用低碳管理来规范自身行为,在最大程度上合理地配置与节约各类资源,降低人类活动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实现本企业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的良好结合,进而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实现本企业管理质量的新提升。
参考文献:
[1]姚德文.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产业发展新路径[J].当代经济,2009(12).
[2]刘琴,周柏林.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缺失与应对策略[J].特区经济,2010(5).
[3]李泉宝.浅论低碳经济时代中国企业的环境管理转型[J].海峡科学,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