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护理的重点范文

护理的重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理的重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护理的重点

第1篇

【关键词】重点病人;评估;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459-02

众所周知,医院是一个高危人群聚集的地方。目前医院内保证重点病人安全迫在眉睫,须加强医院内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培训。为加强重点病人的护理管理,强化重点病人的评估,护理管理者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流程中,要做到事先预防,是和危机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环节质量管理理论相一致的。【1】 医疗纠纷已愈来愈成为医院管理者的一项工作难题,医患矛盾是当今卫生系统的敏感课题,如何提高重点病人安全也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工作,重点病人的评估与护理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工作之一。

1重点病人的范围:

随着医院和病人的需求不断变化而变化,从问题管理和护理管理的角度,通常指医院的医疗服务可能存在的或容易引发种种不满意的病人【2】。重点病人包括:(1)老年病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病人将成为医院的服务对象,老年病人的病情及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是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护理管理的工作重点。(2)疑难、危重病人:主要指心、肺、脑、肾、肝等人体生命器官出现功能衰竭者,其中最常见的为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也可见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以及各种休克(最常见的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昏迷(脑性和代谢性昏迷等)。(3)手术后病人、术后感染病人、发生并发症病人: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技术业务的不断开展,复杂的手术及术后感染病人、发生并发症的病人,成为临床的重点工作对象,护理管理者将此类病人的工作质量放在首位,尤其是心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移植手术后病人;(4)新生儿病人:其高危险程度比较明显;(5)长期住院病人、高额费用及疾病晚期的临终病人:这类病人及家属承担着病情及心理负担、社会负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期望成为护理管理者的重点病人,需要进行特别照料。(6)急诊病人:尤其是成批交通事故或工伤事故的外伤病人,或成批中毒病人,对社会影响大;(7)社会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人物;社会知名人士、医院协作单位、无法支付医疗费用的社会闲散人员等病人。(8)与医疗纠纷或司法案例有关的病人等。

2 重点病人的评估

2.1 评估: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病人资料的过程。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作出护理评估及推断,从而为护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评估是整个护理程序的基础。是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护理程序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如果估计不正确,将导致护理诊断和计划的错误以及预期目标失败。优秀的评估体系有助于为重点病人提高满意度【3】。

2.2 评估的目的:1为分析、判断和正确作出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提供依据。2建立病人健康状况的基本资料。3为护理科研积累资料。

2.3 评估的内容:护理工作者收集资料的内容应该与护理有关,并且尽可能不与其他专业人员重复收集相同的资料。根据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的理论观点,评估内容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文化的、发展的及精神的诸方面的资料,从整体护理观点出发,全面考虑生命过程中这五大方面的资料,从而更好地确认病人的能力及限制,以帮助其达到最佳健康状况【4】。

2.4 重点病人评估的方法护理评估的方法与过程是在一种不断确立和完成目标的良性循环中往复进行,始终贯穿在护理工作中,对重点病人护理工作人员给予即时评估,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计划,制定重点病人管理制度,以免发生危险,具体方法如下:

2.4.1系统地观察;即通过使用视、听、嗅、味、触等感觉来取得重点病人的资料,观察是进行科学工作的基本方法,护理工作者与重点病人的初次见面就是观察的开始。如重点病人的外貌、步态、精神状况、反应情况等;而重点病人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评估及实施措施后效果的评估都依赖于系统的、连续的、细致的观察。因此,护理工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重点病人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从中选择性地收集与重点病人健康问题有关的资料。

2.4.2 交谈;交谈是一种特别的人际沟通方式,通过与重点病人或其家属、朋友的交谈来获取护理诊断所需要的资料信息。交谈可分为正式交谈和非正式交谈。正式交谈是指预先通知病人,有目的、有计划地交谈。例如入院后询问病史,就是按照预先确定的项目和内容收集资料。非正式交谈是指护理工作者在日常的查房、治疗、护理过程中与重点病人之间的交谈,此时病人感到很自然、轻松,可能认为是一种闲聊,但是护理工作者能从这样的交谈中收集到重点病人较为真实的资料。交谈时应根据重点病人的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2.4.3 护理体查:在掌握望、触、叩、听、嗅等体检技巧的基础上,运用这些体检技巧进行体格检查,以收集与护理有关的生理资料为主,而与病理生理学的诊断有关的体检应由医师去做。

2.4.4 查阅记录:包括重点病人的病历、各种护理记录以及有关文献等。

3 重点病人的护理管理

第2篇

关键词:现代护理管理; 工作重点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23-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另外,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变中,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些都对护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护理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其科学管理的效应已越来越重要。为适应这些变化,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则迫在眉睫。

1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提高护士品质

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护士长的职责,除检查、督导、协调、服务外,更重要的是自身服务理念、管理理念的确立,引导及纠正工作中的偏差;增强护士的质控意识,充分发挥护理技术潜能,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护士长是临床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又是具体实施者,要及时准确地传达护理部的工作精神、工作方式、以及管理上对她们的希望,要求达到的目标。让护士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并让她们参与制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明确目标和标准,完成上级检查的要求,自觉实践“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行为准则、质量标准。引导护士发自内心地对患者负责的真实感情,把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延伸和升华,准确定位,从“微笑服务”转变到“个性化服务”,就是说将每个患者视为独立的个体,针对其护理问题进行身心全方位的护理,实行“因人施护”、“因病施护”。

2正确对待日常工作中的偏差

纠正偏差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除道理上讲的规范、制度、标准外,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定之规,即要达到监控目标的结果,管理的过程、方式是不定式的,不能简单地用一种规范和制度去管理,需根据护士学习、掌握知识的程度、工作能力、态度、效率,患者的要求,制定灵活的可操作性的控制措施、考核标准。

在管理中发现问题不能只偏重对症处理,要参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认真查找问题发生的各种原因,从而落实人员责任,制定整改措施,达到防患于未然,行之有效的控制。强调以预防为主纠正偏差,使影响护理质量的多种因素、技术及护士的思想状态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使每一项护理行为达到上下衔接、横向协调,才能发现护士护理是否到位,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纠正,定期工作讲评,有助于工作计划安排及重点检查。

3以人为本,掌握沟通技巧

第3篇

【关键词】肺结核; 心理特征;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59-01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性疾病,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疾病之一。2010年《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整合后一期)流动人口结核病领域实施计划》中要求对患病的流动人口患者的30%提供心理支持活动,可见心理护理对这一疾病的重要性。

1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

1.1青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这类病人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理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对疾病的康复、工作、婚姻、经济等方面的心理顾虑;另一种是不重视,由于对此病的危害性缺乏正确的了解,患病后往往不积极的配合治疗,甚至听到至少要服用6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药就会产生厌烦心理,觉得医护人员对此病危害性的讲解是危言耸听,不按规律合理的用药。由于治疗不及时或随意中断治疗等原因使病情加重甚至发展成耐多药的难治性结核病。

1.2中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中年人是家庭的主力军,患病后害怕不能正常工作,还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担心因病返贫,给家庭生活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往往会产生沮丧、担忧、恐慌等复杂的心理变化。有的病人还会带病工作,长时间从事超体力劳动,机体抵抗力下降,致使病情加重。

1.3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由于老年体弱,病情较重而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对死亡的恐惧也是有些老年患者特有的一种心理状态。

2肺结核病人常见心理问题

2.1自卑和孤独心理。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传播,传染性强,为了防止结核菌的传播,需要对排菌(痰菌阳性)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结核病又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果病情重,还要长期卧床。而病人由于缺乏医学科学知识,对隔离措施不理解,担心家里人和单位的同事厌烦自己,又因害怕传染别人,更怕受到冷落和歧视,所以不敢和人交流,情绪低落,会产生孤独、自卑等心理。

2.2恐惧心理。 由于对此病缺乏正确的了解,受“”、“十痨九死”等观念的影响,一怕不能彻底治愈,二怕他人知道后,会受到歧视,还有的病人害怕药物不良反应,留下后遗症影响以后的生活等。

2.3悲观抑郁心理。病人因为患病,暂时丧失了劳动能力,经济收入不能得到保证,同时由于结核病病程长,服药时间长,治疗效果缓慢,所以病人往往变得异常悲观和抑郁,出现脾气暴躁,甚至哭泣的情绪。

3 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3.1督导病人规范用药 规范服药是肺结核病人康复的首要环节,护士和病人家属应督促监管病人按时服药,做到“看服到口,咽下再走”,保证病人足量、规律、全程用药。

3.2针对性开展心理护理 结核病人有一个共同心理,就是希望医护人员能帮助自己,把康复和生命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用亲切的口吻、尊重的称谓和他们交往,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初发病人往往对病情感到害怕,复发病人又担心不能痊愈而悲观失望。医护人员应用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对初发病人以安抚为主,对复发的病人则着重于鼓励等,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3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对于病情较重,经济压力大,甚至需要长期住院的肺结核病人,医护人员及家属应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耐心细致地开导他们,为他们进行一些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使他们对疾病有正确的了解,增加信心,同时还要告知病人国家在结核病防治领域的一些惠民政策,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生活中要主动关心照顾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指导病人如何加强营养,劳逸结合,增强体质,增加信心。以乐观、愉快的心理状态去配合治疗。

3.4适当开展警示教育 对于一些思想上不重视病情的年轻病人,结合工作中的典型病例,进行适当的警示教育,告知结核病会给患者和他人带来严重危害及不规范治疗产生的严重不良后果,使病人从思想上重视,主动地配合治疗。

3.5加强消毒隔离知识指导 在生活方面,给病人及家属讲解些结核病预防常识,如室内要经常通风,被褥经常晒,病人餐具单独使用,并定期煮沸消毒,不随地吐痰,肺结核病人的痰要及时进行焚烧处理等。

3.6做好肺结核病人的饮食护理。

3.6.1供给足够的高蛋白和足够的热能。按每公斤体重蛋白质2.5-4克,热能100-120千卡(每公斤每日体重),以补充消耗。

3.6.2脂肪摄入不宜过高,每公斤体重1-2克,荤素搭配适当,不要过于油腻,影响消化。

3.6.3膳食应具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有利于病灶的钙化和病体的康复。

总之,医护人员应重视病人的心理和生活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更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和效果。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97.

第4篇

1 病情观察

膈肌破裂时临床表现各异,受伤初期往往被严重损伤掩盖,容易漏、误诊,应加强巡视、监测,全面掌握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临床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膈肌损伤的可能。

1.1伤后出现胸痛伴同侧肩部放射痛是膈肌损伤的典型表现;呼吸困难、急促,伤侧呼吸音减弱、消失,叩诊鼓音或实音,可闻肠鸣音。

1.2胸部损伤出现剧烈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胸穿抽出胃肠内容物或有恶臭样胸液;胸部闭和伤出现舟状腹(Gibson征)。

1.3下胸、上腹部锐器伤所致开放性损伤或较力引起的闭和伤,腹部损伤出现胸部症状者;有胸腹部穿透伤史而无腹部原因的肠梗阻。患者常喜欢伤侧高坡卧位,腹部微曲,以减轻疝入脏器对纵隔及健侧肺的挤压及牵拉痛,对诊断有一定帮助。膈疝形成可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早期手术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一经明确诊断,应及时手术。

2 护理

2.1迅速监测生命体征 判断意识状态及气道是否通畅,评估主要脏器损害情况,对清醒患者详细询问患者受伤时的情况、受伤的原因等,以便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护士要有全身观念和敏锐的急诊意识和思维,对病情观察要有仔细和有预见性,有创伤患者外观预测指标要敏感,做到瞬间判断、正确评估、果断处理,及时发现危及生命的主要创伤。

2.2急救护理 对气道梗阻与呼吸功能不全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合并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连枷胸者给予减压、封闭伤口、胸壁固定等急救处理;评估呼吸和循环功能,密切观察有无呼吸衰竭和休克表现。中流量给氧,监测血氧饱和度情况。用留置针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常规留取血标本以急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及备血之用,按需要行术前准备,需紧急手术者通知手术室做好准备。

2.3心理护理 突发的严重创伤使患者恐惧、悲观和焦虑,患方亲属心理不能接受,情绪易激惹,医疗过程中的不到之处,容易成为患方注意的焦点,产生医疗纠纷。护士应同情、关心、安慰和鼓励患者,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之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术后观察

3.1呼吸循环功能监测 密切观察病人脉博呼吸血压,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保证各类抢救药物及时应用。对于严重呼吸循环障碍,并发ARDS者,持续心电监护,协助医生早期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呼吸通护理,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病人缺氧征有无改善,结合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输液中避免短期内大量进入晶体液,加重肺挫伤后肺水肿。

3.2协助排痰 由于开胸的创伤及气管内插管麻醉致使术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加上术后患者因伤口疼痛影响有效咳嗽,排痰,使痰液淤积甚至堵塞小支气管,造成肺炎或肺不张。因此,术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十分重要。为防止剧烈咳嗽,腹内压突然升高造成膈肌修补处破裂,以致再度形成膈疝,为此协助咳痰时操作要轻柔。气管内导管吸痰时应在患者轻咳时将吸痰管迅速插入气管后才打开负压,边退边转动吸痰管,尽可能将痰液吸净,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3.3呼吸功能锻炼 由于手术前受疝内容物的挤压,使肺脏萎缩,甚至肺不张。因此,术后应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运动,以促进肺膨胀,消除残腔,预防感染。3.2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3.3.1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通畅 每1~2小时挤压引流管一次,挤压时应自切口近侧向远侧挤压,以利于引流及时排出,避免血块堵塞。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脱落和漏气发生。

3.3.2注意引流液的质和量的变化 正常的引流液颜色应由深到浅,引流量应逐渐减少。若引流量为鲜红色,连续观察4小时,每小时出血>200ml,经止血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考虑为活动性出血,必须及时采取其他止血措施。

3.3.3引流瓶的管理和记量 引流瓶内引流液应每日更换一次,量过多时应随时更换。更换引流液整个操作过程应严格无菌,防止逆行感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应在肺已膨胀,引流量明显减少且胸腔无感染的情况下拔除。

3.4 消化道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保持胃肠减压引流通畅,减轻胃肠腹部张力,有利于腹部创口愈合,及时引出胃肠漏液及腹腔渗液,减少毒素吸收,且24小时总量匀速进入。

3.5胃管的管理

3.5.1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持续胃肠减压可使胃肠处于空虚状态,不仅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而且也减轻了腹压,减少了腹腔脏器对膈肌的压力,避免膈肌过度抬高,这对促进裂口愈合,便于咳嗽排痰都有益处。术后应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并记量,每日引流液一般在300~600ml左右,引流量过少时应调整胃管的位置,并用生理盐水50ml分次冲洗胃管,防止胃管堵塞,保证引流通畅。

3.5.2拔胃管时机 一旦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肠鸣音正常或排气,患者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现象,即可拔除胃管。进食问题应遵医嘱,一般应从少量流质开始,进食的质和量应逐渐递增。

4 护理体会

4.1由于创伤性膈疝常伴有其它合并伤容易漏误诊,因此早期密切观察及时诊断手术至关重要。

第5篇

关键词 脑梗死病 护理 注意事项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1.181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前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占本病的40%~60%,后者称为脑栓塞(CE),占本病的15%~20%。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10%~15%,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本病属中医学卒中、中风、类中风、偏枯、半身不遂等范畴。

急性期护理

入院治疗时的护理重点:脑梗死病人多半肥胖,有些还合并有糖尿病,如今发生了偏瘫,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压迫过久会引起皮肤破溃,形成“褥疮”。一旦发生可能因感染发热而加重脑血管病,严重者还可引发败血症而致病人死亡。所以,家属在陪护时应注意定时给予翻身、拍背,用温水将皮肤擦洗干净,并轻轻按摩被压过的部位,尤其是骨骼较突出的部位,如脊柱、骶尾部等。翻身的频率一般在2小时左右。如果发现已有皮肤破溃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及早处理。有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勤换尿布,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干净,擦干并扑上爽身粉。

饮食问题:有的病人病后出现吞咽困难,这是由于主管吞咽的肌肉瘫痪引起的。病人在吃饭,尤其是喝水时出现呛咳,甚至食物从口鼻处喷出。此时要注意不能勉强让病人进食水或药物。对轻型病人可让其进食粘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将蔬菜、肉末等副食煮烂切碎拌在饭里,避免过稀过干的食物,这样容易被吞下。口服药物如无禁忌,可研碎后拌在食物里。重症病人则需要鼻饲饮食,即通过鼻孔将一根胶管插入胃内,将米汤、牛奶、菜汁等食物用注射器注入胃中,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同样可将口服药物从胃管中注入。注意所注入的食物及药物一定不能有大的颗粒,以免堵塞胃管。鼻饲饮食在一定阶段是保证治疗的必须手段,直接关系到病人抢救的成败。有的病人和家属不愿接受胃管,让病人勉强吞咽,这样很危险,如果食物误吸入呼吸道,轻者引起肺部感染,造成吸入性肺炎;重者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护人员。脑梗死病人起病相对较缓慢,起病时症状较轻,多数不会有意识障碍,但病情可能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进行性加重。尽管医护人员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治疗,有时也不能阻止病情进展。如果堵塞的血管较大,脑组织坏死的面积大,脑水肿明显时,病人可能逐渐出现嗜睡,即叫他能醒,不叫立即又入睡。严重者可进入昏迷。家属要注意观察病人瘫痪肢体力量是否逐渐变小甚至完全不能活动,精神状态如何,如发现病人嗜睡、精神萎靡,要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同时,对危重病人要记录每天进食进水的量、尿量等,以便医生参考。

恢复期的护理

为了使病人尽早康复,应注意做好家庭护理。

训练治疗至关重要:当上下肢瘫痪的病人能跨出第一步时,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要像小孩刚学走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要把异常的行为恢复为正常的行为,是要经过艰苦的训练,要持之以恒,要指出有利因素,要鼓舞病人建立治病的信心,要帮助病人振作精神,提高与疾病斗争的能力和信心。

心理护理:脑血管病多发生于老年人,他们生活处理能力较差,再加上患有后遗症,对治疗易产生急躁情绪,或失去治疗信心,所以亲属在对病人进行护理时,要做到耐心、细心,随时了解病人心理活动,做病人的思想工作,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注意个人卫生:要定时擦身,帮助病人更换衣裤,晒被褥。保持口腔卫生。偏瘫病人自己不能刷牙时,可用消毒纱布蘸温开水擦洗口腔,或用棉签、棉球蘸温盐水替病人擦净口腔各部,每日早、晚各1次。

注意预防肺部感染:偏瘫卧床病人抵抗力差,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要特别小心避免受凉,防止感冒,否则上呼吸道感染后痰液不易咳出,极易向下呼吸道蔓延引起肺部感染。

注意大小便的处理:有些偏瘫病人大小便失禁。如不及时处理干净,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因此,必须注意经常更换垫布,保持局部清洁。如有肛周或皮肤发红,可用温水冼净、擦干,并涂以氧化锌糊剂以保护皮肤。如有大便秘结,应及时通便,可用开塞露或用肥皂水灌肠。饮食中增加纤维素摄入,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大便干结。中药番泻叶泡水代茶饮,具有较好的通便功能,不妨一试。

注意营养:偏瘫患者由于无法照料自己和可能存在吞吐障碍,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营养不足或营养不良状态。因此,在家庭护理中要特别注意加强营养,保证病人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电解质的供给。吞咽障碍尚未完全恢复的病人,可吃一些软的固体食物。必要时应坚持押饲。如有条件,可请营养学专家会诊,以帮助确定最佳的供给营养的方式,如采用静脉营养还是经口营养,以保证患者在康复期得到所需的营养。

加强功能锻炼指导:根据病人情况,可使病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相结合,床上锻炼与床下锻炼相结合,全身锻炼与局部锻炼相结合。同时注意治疗原发疾病,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等。还要使病人合理安排生活,劳逸结合,且避免情绪激动,要戒烟,少饮酒,定期检查血压。

参考文献

1 赵岩,吴坤艳.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临床护理杂志,2005,4(3):9.

2 王晓玉,张淑连.中风初起的家庭护理措施.实用护理杂志,1999,15(7):18.

第6篇

【关键词】宫外孕;腹腔镜治疗;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对策

宫外孕是一种特殊的受孕,主要是指患者的受精卵在子宫外进行发育从而形成的一种疾病,此类妊娠如若发现、治疗不及时则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甚至失去生命[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宫外孕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国内外均有报道称约100次妊娠中可出现2次异位妊娠[2]。本文为分析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措施,进一步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特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宫外孕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B超检查发现盆腔内有积液,宫腔未见胚囊,在宫外可见大小不等的包块,结合患者及家属意见均同意进行手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年龄分布在20-44岁,平均年龄为30.1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1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在19-45岁,平均年龄为31.2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12例,两组患者在孕周、年龄、等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性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术前的护理:定期进行术前探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讲解宫外孕的相关知识,腹腔镜手术中的基本操作以及手术后如何快速恢复等疾病知识,并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进一步对患者心理进行评估,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护理。皮肤护理:在手术前对患者需手术区域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并保持肚脐的洁净,取松节油棉签擦拭后去除污垢,最后用碘伏棉球擦干净。③肠道准备:术一天给予患者流食,当天禁食禁饮。④术后护理: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排气后给予流食半流食普食流程进食,采取盐酸哌替啶进行止痛,术后视情况指导患者早期床上适当活动翻身,第四天可正常活动。④出院指导,根据患者情况和工作环境进行调整,一般可在术后7天进行常规活动,并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补充营养,嘱咐患者1个月内不能有性生活[3],一个月后注意避孕,一周后可洗澡,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如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情况。患者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总分为100分,根据以下标准分类[4]:0-70分,不满意;70-80,一般;80-90,较满意,90-100,非常满意,满意率=(较满意+非常满意)/总人数。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则采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比发现,试验组患者在手术相关指标如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过比较后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为分析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措施,进一步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特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宫外孕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运用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同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临床意义突出,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郑卫红. 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及措施[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1):150-150.

[2]付玲.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围术期的护理[J]. 中外医疗, 2013, 32(20):167-168.

第7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231

资料与方法

2005年3月~2006年5月收治患儿137例,男58例,女79例,年龄0~14岁。呼吸系统疾病61例,消化系统疾病52例,循环系统疾病11例,免疫异常及结谛组织疾病8例,其他5例。

提出焦点:病人入院后护士通过与患儿及家属交流,询问病史、护理查体和病情观察等方法,评估患儿目前最重要的健康问题或异常行为,作出判断和结论,用简单几个字的护理术语表达成为焦点。

描述资料:描述护理过程中支持焦点的资料,包括主观症状、客观体征以及患儿的应激反应,与病人目前病情有明显意义的资料,且与焦点相关。采取护理行为:针对患儿的焦点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反应和结果:病人接受护理行为后的反应和结果。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及病人家属的健康知识。如:进食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

焦点记录法以F、D、A、R、T5个项目来书写,格式由五分格构成:即日期、时间、焦点、护理记录(D、A、R、T)、签名。D、A、R、T的记录比较灵活,不一定依次出现,有时可能出现D、A、R或D、T,但有护理行为(A),就必须有反应(R)。

我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焦点记录方法举例说明,见表1。

结 果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为以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整体护理的实施和推广为书写整体护理病历创造了有利条件。

儿科整体护理病房采用焦点护理记录法的137例患儿获得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均病愈好转出院。发放病人满意率调查表137份,病人满意率由开展前的85%达到99%。体现为健康教育和入院指导宣传到位,护理工作细致周到,体现了人性化护理。关于焦点记录法评价发放了自制护士满意度调查表20份,护理满意率达100%。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护患关系进一步改善,病人的遵医行为明显增强;护理文本书写及培训时间明显缩短;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得到病人及家属的认可。也得到了医院的大力支持,认为焦点记录法适合整体护理的要求,值得在各病区整体护理病房推广。

讨 论

焦点护理记录法的优点:①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焦点不需要描述相关因素,简单适用,病人的健康问题一目了然;②结构简单,易学易用。焦点记录法使用五分格记录法,病人焦点突出,条理清晰,书写方便。护士容易学、容易懂、容易使用,培训工作简单;③焦点护理记录法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由资料焦点护理行为健康教育反应和结果5要素构成,相当于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一个完整的护理程序框架,符合整体护理的需求;④护理记录准确、客观、系统、全面。真实的反应了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作为法律效力和有临床价值的护理病历;⑤避免重复交班,减少文本书写。焦点记录法的采用,交班时简化了病室交班报告,避免了重复记录,焦点交班重点突出,且有条理性。其次,简化了书写整体护理病历的程序,大大减轻了繁重的文本压力;⑥优化护患关系,防范护患纠纷。护士从繁重的文本书写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参与护患沟通和交流,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了护患良好关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减少的护患纠纷的发生;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调动护士积极性。临床实践要求,护士遇到焦点要分析相关因素,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确实能够解决实际的健康问题,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提高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应用过程常见的问题:①漏写焦点:护士未能将主要的焦点全部、及时记录下来或出现的新焦点未能及时提出,而仅在反应中记录;②焦点经采取护理行为后,未能及时得到反应;③支持焦点的资料不准确、不完整。原因:护理查体不详细、描写不具体;④D、A、R、T混写,把病人的D、A、R、T混在一起写,违背了焦点记录法的原则。

焦点记录法的缺点是在抢救、护理危重病人时,频繁的换药及更换治疗方案,用焦点记录时难掌握。对策:我院采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弥补了这一缺陷。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管理;难点;对策

中医护理工作要紧贴中医治疗实际、与时俱进、注重患者护理体验[1]。我院在认识到中医护理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医护理难点,并采取了针对性解决措施,切实提升了综合护理管理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名护士,通过护理管理小组测评及护士之间互评,服务思想合格11人、重点环节护理合格9人、护理事件防控合格8人。另选我院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3.8±4.2)岁,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6例、满意27例、不满意7例。

1.2 方法

成立中医护理管理小组,选取我院20名护理人员,通过分析其护理工作资料、观察日常护理工作情况[2],讨论护理工作难点,根据护理难点实际采取解决对策[3]。

1.3 评价标准

护士护理工作评价:开展护理管理小组测评及护士之间互评,了解每名护士在改善中医护理管理工作后服务思想、重点护理环节工作、护理事件防控能力合格情况[4]。

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环境、操作技术、教育指导、心理舒适、生理舒适进行调查,单项20分,百分制评分,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及以上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5]。

1.4 数据处理

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

2 结果

2.1 护理难点与对策

护理难点:①护士护理思想管理。护士没有以患者为工作中心,过分注重对治疗工作的配合,而没有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因而护患思想存在差异和冲突。②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和管理是提升护士综合技能、素质的关键,仅关注护士工作管理,而无暇顾及护士终身教育,会影响护理水平。③重点环节护理管理。中医临床护理工作有一些特殊环节需要重点管理,若不对护士进行重点环节护理培训教育、强化重点环节护理监督管理工作,就会引发护患纠纷、降低护理水平。④护理管理体系缺陷。若不根据临床实际建立和完善工作监督、考核体系,就难以提升护理效率及综合水平。

护理管理对策:①注重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安排全体护士定期接受系统的护理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强化护士护理知识的同时,使其熟练掌握最新护理技能,并鼓励护士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护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②强化护理思想教育。通过集中思想教育及与其他医院的定期交流,让护士真正认识到护理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时刻以职业道德及护理规则约束自己,彻底转变护理态度。③完善护理管理体系。结合治疗需求及护理工作现状,建立更合理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合理安排查房工作及日常护理考核工作,定期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果、分析需要改进的工作,循序渐进地完善管理体系。

2.2 护士护理工作评价

3 讨论

中医护理服务是临床治疗的主要辅助工作,也是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就医体验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市场经济背景下医院服务竞争愈演愈烈,临床治疗及护理服务都正向现代化管理的方向发展[6]。中医护理工作本身又一定独特性,需要综合性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全面支撑,这就对新时期的中医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7~8]。

我院结合新时期中医护理背景及我院实际护理现状,成立中医护理管理小组,选取我院20名护理人员,通过分析其护理工作资料、观察日常护理工作情况,讨论护理工作难点,分析发现中医护理难点主要是护士思想管理与人才培养、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及护理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几个方面。在认识到中医护理工作的难点所在之后,我院采取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强化了护士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护理思想教育工作,并结合我院实际状况完善护理管理体系,护理管理工作改革后,护士服务思想、重点环节护理、护理事件防控合格率分别为100%、95%、100%,均得到了明显提升(P

参考文献:

[1] 段亚平,熊江艳,谢红等.贵州省中医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士配置情况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10-312.

[2] 柏亚妹,王秋琴,徐桂华等.护理管理中的思维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3,34(4):89-90,97.

[3] 林海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36-1838.

[4] 高雅杰,马骏.PDCA循环法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493-1494.

[5] 李小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医护理文化建设[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20-122.

[6] 张井宣.浅谈护士长综合素质与护理管理技巧[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6):111-112.

第9篇

【关键词】眼科护理;工作重点;眼科护理知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欣赏缤纷世界的重要感官,与眼睛相关的一些疾病一旦出现就会给这扇心灵的窗户带来阴影,而眼科的临床护理工作就发挥了守护作用,帮助出现眼科疾病的患者走出困扰,重获希望。

眼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眼科的临床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工作的重点,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帮助,让他们早日走向康复。

1需掌握的眼科护理内容

通过对眼科护理学课本上的知识以及老师的讲解,让我对眼科护理工作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要想做好这份工作,就需要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包括对眼睛的医学认识,对各种眼科疾病和相关药物的熟练掌握,以及眼科常见手术的配合工作,当然要做好这份工作,最重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胆大心细,要有足够的耐心,工作中容不得马虎,一定要认真和细心,所以通过学习一定要掌握好以下几点:

1.1掌握眼科护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每一种眼科相关疾病的知识,对于一些应对措施和治疗手段能够做好充分的认识。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书本上的知识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每一种疾病都要掌握,因为将来在工作中遇到的患者不一定患有什么眼科疾病,为了不让自己在将来的工作中遇到患者时不会手足无措,所以学好专业知识是重中之重,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听讲,老师讲解的内容,以及一些相关书籍上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掌握知识,学到更多的技术。

1.2各项操作能力一定要过关虽然说护理人员对于眼科相关手术的操作只是配合而已,但是简单的操作技术还是要熟练掌握的,理论和实验课中所学习的内容一定要好好把握。包括眼科常见手术的配合工作,比如说眼科手术器械和设备的都要学会操作;还有眼科手术室的一些相关管理措施都要熟知,比如说,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制度等。

1.3眼科病房护理工作要掌握好对于患有眼科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动过手术的病人,因为术后在一段时间内会生活在黑暗中,加上担心在拆掉纱布之后会永远的失去光明,所以情绪会很不稳定,因而在护理的过程中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能够充分的展现职业道德,而且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做好安抚工作,认真记录病人的情况,做好术后的充分护理,不仅仅要给患者做好护理,还要在精神上给与安慰和支持。

2眼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工作重点的简析

掌握充分的眼科知识和技术后,还要明确在眼科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工作重点,下面做一下简析:

2.1了解眼科患者的情况在患者前来就诊之后,再医生要求病人留院后,就要熟悉病人的情况,包括病人的病因,病情,以及药物护理的情况等,做好记录。其中在给病人打针吃药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无误的提供的药物,一定要严谨,不能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给患者带来负面的影响。护士给患者打错针吃错药的情况现在还是有很多的,在这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的时代里,严谨是每一位医护工作者的责任。

2.2与患者做好沟通工作在医务工作中,和患者打交道最多的还是护理工作者,所以一定要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个人性格等,然后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能够和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沟通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安抚和支持,让之后的护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在和病人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了解到患者的喜好,在简单的闲聊中偶尔的提一下相关的内容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帮助,因为患者会觉得您对他的关心很多,这样一来,护理工作会进行的更加顺利,当然不仅仅是眼科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做到这点,只要是医务工作者都需要做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2.3手术过程中做好配合工作很多眼科手术都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手术过程中容不得半点马虎,作为护理人员在和主刀医师配合的过程一定要完美,这样会给医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让手术更加顺利的完成。其中手术室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对于一场手术需要哪些设备,哪些器械,都要做好准备工作。而且眼科手术需要做到精细,会有很多的手术器械,所以作为护理工作者,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能够快速的为主刀医生递送器械,因此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要懂得主刀医师的需求,做好配合工作。

2.4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一些需要手术的患者来说,最期待的就是手术过后可以重新清楚的观赏这个世界,因而在手术之后就会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如果没有很好的护理,那么患者很容易变得焦虑不安,而且因为患者通常都是缺乏手术常识的,所以就会非常担心自己的手术经过,害怕手术没有成功,这对于术后的恢复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护理过程中就需要护理工作者尽快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做好充分的护理工作。

这个阶段身为护士,要和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病人多做鼓励和健康心态的引导,给与强大的精神支持,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对于患者提出的一些关于病情的问题,一定要有问必答,百问不厌,这样才能让患者有更好的认识,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

除了以上精神上鼓励和心理的引导之外,还要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做到完美,比如说包扎过程,一定要有很高的技术。当然对于一些辅助措施也要做到谨慎,这样才能让护理工作更成功。

2.5对病人和家属做简单的疾病知识的讲解在病人确诊疾病类型之后,因为他们自身比较缺乏相关知识,所以会很关心疾病的相关内容,因而会想医生和护士询问疾病的相关知识,所以作为护理工作者,可以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简单的为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属简单的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让他们在了解知识后心理能有个准备和认知。而且让病人及家属了解病情之后,对于所患疾病的一些病因,发病过程都有一个认识,这样在治疗过程中他们就能够更好的理解医生的做法,从而更好的配合。

2.6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一些眼科科普知识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了一个眼科疾病的患者,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的压力还会让家属在一定程度上担心自己会患上眼科疾病,因而作为护理工作者,可以简单的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一些与眼睛相关的科普知识,或者是保护措施,可以让患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更有信心,也可以让病人的家属更加放心。如果患者是小朋友,那么还可以教给他们做眼保健操,不仅会给小朋友带来乐趣,还能帮助他在今后更好的保护眼睛。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把一些用眼尝试给病房里的病人降解一下,他们会乐于学习的。

3结语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每一项护理工作都应该好好掌握,对于要求更为细致的眼科临床护理工作更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好工作的重点,然后在工作中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帮助他们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的视力,守护好他们的心灵的窗户,让他们更好的观赏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

每一位朋友都希望自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都不希望自己遭受病痛的折磨,美好的生活还在等着他们,缤纷的世界还在等着他们去浏览,所以,作为一名眼科护理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他们保驾护航,为他们创造一个美丽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陈燕燕.眼科护理手册:图书,2009-11-1版.

[2]朱章玲,王晓薇.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3]林文莹.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5期.

[4]刘凌,沉惠琴.眼科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第10篇

【关键词】肿瘤 ;心理护理 ; 护理 ; 患者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46-02

心理护理能增进医患之间的交流[1]。尤其是肿瘤,到目前为止,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尚未征服或尚未完全征服的疾病。其死亡率之高,是人们在心理上产生恐惧的根本原因之一。不少肿瘤病人有过长期不正常的情绪状态,尤其是过度紧张和过度忧郁的历史。肿瘤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其家庭;不仅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体形象的改变,以及病人在家庭中角色的转换。加重了病人的恐惧、忧郁、绝望等情绪反应。面对肿瘤的威胁,病人要经过一个对疾病理解,并接受治疗的复杂心理适应过程。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护理心理学知识,通过人际交往,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2]。通过给病人提供关于肿瘤治疗的信息,并且运用交流技巧给病人以心理支持,促进病人对这一紧张状态的调整适应过程,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和情绪配合治疗。因此,在肿瘤尚未被征服的今天,心理护理在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3]。注重对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在护理方面,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也是体现护理工作人性化的一个职业标准,和职业道德水平的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问题。还可从实践中张扬护理工作的人性化服务的精神,提高肿瘤科护士的心理护理水平。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收治各项种类肿瘤病人124例。其中早期32例,中期64例,晚期28例;乳腺肿瘤38例,肝癌11例,肺癌35例,结肠癌12例,胃癌15例,直肠管癌8例,卵巢肿瘤3例。脑瘤2例;出现应激状态的30例,忧虑和恐惧的20例,疼痛的50例,绝望的8例。害怕被遗弃的5例;男性60例,女性64例;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42岁。

2 心理特点及护理

2.1 肿瘤病人的心理障碍

肿瘤至今仍是一个未被完全攻克的医学难题,在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容易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包括对自己生存的信心,经济承受能力、身体上的痛苦折磨、对日后家庭和未尽事业的担忧,等等心理负担。患者的这各心理,形成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形成了极大的心理障碍;甚至有可能促进癌细胞的扩散和发展,致使病情有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相反,还会促使癌细胞更加活跃,抗体减弱引起病情进一步恶化。

2.2 肿瘤患者各时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患者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护士在护理方面也要根据病人出现的不同心理特点,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以此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配合医生在药理方面的治疗。

2.2.1 早期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多数早期病人得知自己患癌症之后,在心理上会出现一个“震惊时期”,亦称为“诊断休克期”,处于“震惊时期”的病人,在心理上极力否认医生对其诊断和结论,譬如:怀疑或否认诊断报告的正确性,甚至怀疑医院的档次和医生的业务水平,总是希望出现新的不同的结果,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这种拒绝接受事实的心理,是一种创伤或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与人体的身体健康关系及其密切。对医务人员来说,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扶正病人因恐惧心理引起的心理扭曲。对肿瘤病人出现的应激状态,在护理方面应及时地向患者做有关方面的知识宣讲,尤其是心理压力对病理的影响的负面作用要讲清楚。引导病人尽快、尽早从应激状态中走出来。恢复正常的心理,通过这此心理护理,这30例病人都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2.2.2 肿瘤病人治疗阶段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这一阶段是患者对医生的诊断得到确认之后,在心理上进入第一个反应期,这时患者的心理障碍,主要集中在对治疗过程中的生理反应的恐惧与效果的疑虑上。

2.2.2.1 对放化疗信心不足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放化疗前,病人对放化疗方案和医疗技术缺乏认识和了解,加之对家庭经济负担的担心,病人易产生消极负性心理。为此,我们要重视沟通扶技巧,向病人耐心介绍放化疗方案及其优越性,例举放化疗后康复良好的病倒。向病人介绍放化疗的必要性,以及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如:生理方面可表现出为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脱发、口腔溃疡等等;在心理方面可表现为震惊、恐惧、绝望、对事业和前途担忧。担心社会地位的改变、外貌形象的缺陷,出现压抑、自悲甚至自杀的念头等。疾病和治疗引起的心理反应,严重影响着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4]。所以,护士应让患者及其家属在心理上对治疗过程中的正常反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因此,在放化疗期间需要护士能够深入地了解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进行争对性的护理。本组的40例病人对放化疗增加了信心。

2.2.2.2 忧虑和恐惧的护理

病人放化疗时,由于其毒副作用的影响,放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因此,病人对治疗有特殊的警惕性,甚至拒绝治疗。遇到这种情况,护士应密切观察并及时疏导,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以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针对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就给予恰当的解释和安慰。并取得病人家属的密切配合,鼓励其战胜疾病。放化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往往让病人意志消沉,精神压抑,饱受痛苦的折磨,生活质量也降低。因而,防止上述症状的发生很重要。除了常规的治疗外,采用心理疏导和暗示疗法,使病人心情愉悦。本组20例病人出现的焦虑和恐惧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2.2.2.3 焦虑的护理

焦虑是对恐惧的自然反应,当恐惧感发展为持续的、无法克服的焦虑时,病人就感到忧心重重和紧张,对肿瘤的恐惧完全占据了他们的思想。这种先占有的体验,如痛苦的治疗、放化疗的副作用、复发和病情恶化,使病人失去应付的能力。这时,我们护士要重视与患者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方面的技巧,需要护理人员深入了解病人的生理反应、治疗反应和心理问题,要根据护理问题,找到护理重点,进行具有争对性的护理方法:尽可能根据病种,把病人安排在同一病房,增加病人间的情感交流;指导家属关心和照顾病人的同时,嘱咐病人尽量生活自理,尽最大的可能淡化病人的角色意识,将自己融入正常人的娱乐和生活中去。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情绪和意识[5]。因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适宜的心理护理来减轻病人消极的、有碍治疗的负性心理,本组的23例病人解除了焦虑情绪,提高了对生活和信心,为持续治疗创造了条件。

2.2.3 肿瘤晚期阶段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肿瘤晚期病人随着病情的发展,其早期、治疗阶段出现的心理现象,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治愈。但是,当各种方法均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时,病情会进一步恶化,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使病人对治疗失去了信心,听不见医护人员和家属、朋友的劝说,甚至还会产生绝望自杀的念头。此时,病人在精神上表现为易怒、不遵医嘱等。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一种脱离社会的孤独感,具体表现为害怕遭到亲人的淡漠和被社会遗弃的心理。患者处在这一阶段时,我们要和他们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多给病人予以抚慰,尽可能地让病人发泄郁闷,使其心理获得宽松。并且还要主动地关心他们,满足他们生活和心理上的需求,应该准许家属或亲人陪伴或陪住,相互进行感情的及时交流,减轻或消除他们的孤独心理,使他们在精神和情感上得到充分的安慰和关怀。肿瘤晚期病人还常常出现倒退和依赖的心理现象,即:在心理上倒退得象孩子一样寻求庇护和依赖,甚至有时对其要求达到过分的程度。此时,要对其家属做好思想工作,并且要解释清楚,病人的这些反应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因此,无论是医护人员或是病人家属都要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要求,使他们压抑的心理能得到解释和安慰。缓解他们面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尤其是要保持病人的人格尊严,要从情感和人道主义方面重视患者的微小愿望和要求。尽可能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需要。本组的病人也安全度过此期。

3 肿瘤病人对护理人员职业技能的要求

职业技能是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的能力或相应的技术水平。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固然要具备与其相适应的职业技能,才能驾驭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肿瘤病人对护理人员在护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除了掌握一般的常规护理技能外,还要熟练掌握肿瘤病人的特殊心理的护理技能,既要熟悉肿瘤放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有可能对病人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同时还要施以正确的护理方法和心理疏导。比如: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脱发、口腔溃疡等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应该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护理心理学知识,将技能护理和心理护理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满足肿瘤患者的要求,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冯玉美、李锐主编 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中华医学杂志2003.12.12.3

[2] 胡佩诚主编 医学心理学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1

[3] 梁光霞主编 护理心理学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6.4

[4] 高静儒 李娜 孙会军主编 护士与病人对化疗反应认识的对比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10.746―747

[5] 吴凤玉 华新民 高雪梅等主编 癌症三阶段止痛法的探讨 中华护理杂志 1992.27(3).107

(接1844页)

参考文献

[1] 林辉煌.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分析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04).

[2] 吴晓燕.C-反应蛋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01).

[3] 王学敏,林晓东,赵丽.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09,(04).

第11篇

产科是医院里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因为其接受服务的对象不是处于病理状态的患者,而是处于正常生理过程的妇女。所以产科护理相对于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存在差异[1]。这些差异决定了产科护士在护理孕产妇时,不仅要帮助她们解决生理上的病痛,更要满足其作为一名孕产妇在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要。近年来,优质护理服务被广泛地提出,产科护理对象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如何将满足孕产妇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需要的优质护理落实到护士与产科患者接触的各个点中国内罕见报道。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对象的满意度,国内外不少学者提出将市场营销中十分重要的课题接触点管理运用到护理工作中[2]。本文借鉴接触点管理理论,探讨如何将接触点管理运用到产科护理工作中,提高产科护理工作效率及服务对象满意度。

1接触点管理概述

接触点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市场营销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又称接触管理。是指企业决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如何(接触点和接触方式)与客户或者潜在客户进行接触,并达成预期沟通目标,以及围绕客户接触过程与接触结果处理所展开的管理工作[3]。有学者认为[4]要想达到合理的营销传播效果,企业就必须从客户和相关利益者的现实出发,分析各种传播接触点,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实施接触点管理。因此,接触点管理实际上就是以服务对象至上的观念,深入分析各个接触点,找准关键接触点,在正确的时间、地点,以恰当的接触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从而提高其满意度,树立品牌形象。

2接触点管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虽然接触点管理是市场营销学中的概念,但市场营销学却与护理学有颇多相似之处,比如二者均有服务对象,都是基于服务对象的需求而做出的接触。目前,国内的护理面临着工作任务繁重,护理人才缺乏等困难,这就造成了护理服务难以使患者获得良好体验的问题。接触点管理作为一种关注服务对象体验的理论方法,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希望。根据接触点管理理论将产科护理工作中护士与患者的接触点分为入院时,产(术)前,生产(手术)当天,产(术)后,出院时。重视并做好每一个接触点的护理工作,将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1入院时接触点

入院接待是产科护士与患者的第一个接触点。这是护患关系建立的最初时期,可以说,护患关系的好坏关键在于入院接待。患者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护士应当热情接待患者,积极地向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和入院评估。入院宣教包括介绍主管医生和护士,病房环境(厕所、开水房、逃生通道、婴儿沐浴间、打饭时间及地点、费用查询地点、探视、呼叫器使用方法、手消毒液的防止地点等),医院规章制度等[5];入院评估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的搜集,生命体征的测量,体重、胎心率的测量,跌倒、压疮风险评估和疼痛评分等。在入院接待这个接触点上,护士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应当耐心解答,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及时向产妇,尤其是急诊入院的产妇告知胎儿现况,以消除患者的担忧和疑虑。有了这样用心的入院接待,护患关系得以很好地建立,为日后开展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2.2产(术)前接触点

产(术)前接触点是护士与患者的第二个接触点,从入院后开始,转入产房分娩或手术结束。由于每个孕妇情况的独特性,所以这一接触点持续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产(术)前接触点可以分为常规接触点和突发性接触点。常规接触点包括每日定时监测胎心、胎动,吸氧,必要时遵医嘱行胎监,自然分娩者自规律宫缩开始则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并安慰鼓励孕妇,剖宫产者做好皮试、备皮、肠道准备、发放手术衣等术前准备;突发性接触点一般是指护士在孕妇发生突况时与其进行的接触,如胎膜早破。在分娩前这一接触过程中,护理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母亲和胎儿的安全。作为母亲和胎儿的护理者,产科护士应当告知孕妇监测胎心、胎动和吸氧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数胎动并告知什么是胎动异常,阴道流血或流液时应当如何处理,观察产程进展的方法以及减轻疼痛的方法。患者转入产房前,应当告诉孕妇及家属必需的物品准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并仔细核对患者,签署交接单。

2.3生产(手术)当天接触点

生产(手术)当天接触点是护士与患者的第三个接触点,这是孕产妇住院期间最为关键的接触点。2.3.1生产后当天接触点。产妇从产房回到母婴同室,护理服务对象就由原来的一个变成了现在的两个。在与产房护士的交接过程中,母婴同室护士应当仔细查对产妇与新生儿信息,询问患者和新生儿产时的情况,有无合并症或并发症,特别是有无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产后当天,产妇和新生儿都需要护士的精心护理。产妇方面,护理的重点是观察神志、测量生命体征,检查宫底位置、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情况,小便能否自行解出,受压部位皮肤有无异常,同时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如饮食指导、活动指导、母乳喂养等;新生儿方面,告知产妇及家属新生儿一般安全注意事项(保暖、防坠地或坠床、防呛奶),喂养注意事项,胎便的观察等。2.3.2手术后当天接触点。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相比,产妇会经历麻醉、手术切口等刺激。产妇送回病房交接时,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手术时的情况,有无合并症或并发症,特别是有无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产妇方面,护士应为其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告知患者平卧并禁食6h,6h后可进食流质饮食,行床旁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检查宫底位置、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情况,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检查保留尿管是否固定妥当、通畅,观察受压部位有无异常,并予砂袋压迫腹部6h,积极遵医嘱补液及运用宫缩剂。80%以上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6],因此在前2h,护士应每30min评估产妇以上情况并记录,如发现任何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协助医生处理。新生儿方面的护理则同生产后当天接触点。

2.4产(术)后接触点

术(产)后接触点是护士与患者的第四个接触点。是指产妇在术后或产后1天至出院的一段时间。产妇方面,顺产者小便自解通畅后无特殊处理;手术患者仍需要评估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情况,腹部切口情况,尿管拔除以后小便是否能够自解,排气情况,进食情况,同时遵医嘱逐渐减少静脉液体输入。新生儿方面,每日测量黄疸值以监测有无新生儿黄疸,每日进行新生儿沐浴并监测体重,观察喂养情况,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汇报儿科医生进行处理。

2.5出院时接触点

出院时接触点是护士与患者的最后一个接触点。此刻,护士与患者间形成的护患关系进入尾声,产科护士应当更加耐心、用心,将护理工作做到有始有终。顺产患者如无特殊情况,将在产后1天出院;手术患者如无特殊会在术后3天出院。由于经验的缺乏,在出院时,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对产褥期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缺乏是最显著的护理问题,所以在这一接触点上,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产妇方面,应告知产妇出院后注意事项、复诊时间、产后访视的办理等;新生儿方面,教会产妇及家属如何正确为新生儿沐浴、如何进行脐带消毒、如何观察新生儿黄疸,并介绍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知识。护士可以将出院前健康教育集中在同一时间进行,以避免护士人力和时间的浪费。由此可见,系统地做好出院宣教是出院时接触点的关键,不仅真正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也提高了产科护士的工作效率。

3结语

接触点管理理论运用于护理工作,分析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如何(接触点和接触方式)与患者进行接触。它十分全面地向我们剖析了患者在每个接触点中存在的真正需求。产科护士应当抓住这些接触点,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孕产妇也逐日增多,我们还应该结合患者自身具体情况,提炼出关键接触点,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但由于接触点管理运用于护理工作尚处初始阶段,因此,如何提炼出关键接触点,以及这些接触点是否真正“关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董建平.优质护理在提高产科质量服务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2):250-251.

[2]邢黎艳,王镜林,宋杏花.接触点标准流程在急诊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3,27(12):4093-4094.

[3]饶君华.把握真实瞬间-谈顾客接触点管理[J].企业研究,2004,(8):71.

[4]丁月蕊.试论品牌的接触点管理[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4):36-38.

[5]王霜.产科优质护理的实践与成效分许[J].临床合理用药,2014,7(3A):188-189.

第12篇

关键词 : ICU 循环呼吸系统 重点疾病 护理 对策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是收治内科、外科等各科病人中患有呼吸、循环、代谢及其他全身功能衰竭的病人,并对他们集中进行强有力的呼吸、循环、代谢及其他功能的全身管理。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质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意在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以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1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9年9月~2010年3月共收治危重病人55例,其中女33例,男22例,年龄45~73岁,平均62岁。

2护理与对策

2.1循环系统病人(如急性心肌梗塞。心脏外科术后病人)的护理

2.1.1严密观察心律和心率的变化

(1)如心脏病,心脏病人手术后的病人容易引起低血压、缺氧和脑血管栓塞等,均可

使脑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必须定期观察神智是否清醒、瞳孔大小及反射、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必要时要描记心电图。心律失常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类:Ⅰ类心律失常、Ⅱ类心律失常、Ⅲ类心律失常;前两类比较好处理,Ⅲ类要特别重视。Ⅲ类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呈二联律、多源性室性早搏或连续出现两个以上室性早搏或R波落在T波上、室性心动过速、室颤、Ⅱ°~Ⅲ°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搏等。应注意是否是由血容量不足、低血钾症、疼痛或忧虑、低氧血症或氧不足、高碳酸血症以及其他药物的副作用所致。并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2)掌握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特点及预后根据不同情况做好各种准备,早期配合医生采取预防措施,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3)应熟悉医院中存有的全部抗心律失常药物,做到心里有数。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

以避免重复用药;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监护过程中,当出现室颤、心搏骤停或猝死时,应首先做心前区锤击,胸外心脏按摩,然后准备除颤。如出现快速性和过缓性心律失常,根据医嘱应用起搏器予以纠正。

2.1.2 外周动脉栓塞的观察

(1)观察各外周动脉脉搏的性质,并作双侧对比。

(2)发现脉搏有异常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四肢有无发凉、苍白或皮肤呈苍白斑,毛细血管充盈度减低或缺乏,肢体疼痛以及感觉异常等;如有以上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患者的症状,并采取相应措施让患者肢体保暖。

(3)如果患者有动脉栓塞的发生,应做好外科手术准备。

2.1.3 肺梗塞的观察

(1)如病人突然出现气促和不能解释的胸痛时应注意有无胸膜摩擦音、心律不整、腓肠肌压痛与肿胀、低血压、支气管痉挛、咯血、发绀、恐惧感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给予处理。

(2)按医嘱做血凝试验,并立即准备进行胸部X线拍片及肺扫描。遵医嘱应用肝素静脉滴入。

(3)在患者卧床期间应预防肺梗塞的发生,如多做被动或主动肢体运动,并早期下床活动等。

2.2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心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的护理

2.2.1 严密观察病人呼吸血压情况

如病人尚在应用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应观察病人呼吸次数是否和呼吸机同步,并注意插管是否畅通,注意患者血压、心律的变化。每当呼吸机调整后,每隔一小时做一次血气测定,提高氧分压(Po2 ),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co2 );使Po2在80~110毫米汞柱之间,Pco2〈45毫米汞柱,pH在7.36~7.44之间。

2.2.2 根据医嘱拔管。拔管后可加强呼吸管理。为防止肺不张应采取间歇应用正压呼吸,高湿度带氧面罩,鼓励病人大口吹气,以达到加强呼吸的目的。及时注意由于翻身或做各种治疗时的意外脱管。此外,应注意引流。

2.2.3 经常听诊双肺部,以测定深呼吸时双侧呼吸音是否相等,有无干性罗音、湿性罗音、哮喘音以及呼吸音减弱的区域。观察病人有无语颤增强或降低,是否出现异常浊音区,呼吸道有否梗阻等。如发现气急、发绀、烦躁不安时应立即报告医生,以便给予及时的处理。

2.2.4 应指导患者咳嗽时要坐起来,用力咳;并告诉患者不要把痰咽下,这是预防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第13篇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而其中免疫学基础从内容上来说,相对抽象、枯燥,而内在的联系和逻辑性很强,这对初次接触者来讲,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于中职学生难度更大。如何使中职学生能够较好的接受免疫学知识,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从实用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只有提起学生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的学习下去。因此,在讲免疫学概述时,以他们熟悉的话题开始展开。例如,同学们熟悉的2009~2010年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一提到这个话题,同学们立刻就兴奋的讨论起来。此时,笔者适时引导,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环境下,有些人感染发病,有些人却没有呢”,在同学们思考中,引出了免疫的概念、特点。提起了他们对未知的免疫学的兴趣,使教学顺利的进行下去。针对中职学生理解能力差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使用通俗化的语言,少用学术性词语,使学生好接受、好理解。

运用恰当比喻,使抽象问题形象化

免疫学基础中概念多且抽象,运用常规的解释性教学,很难让学生理解。如果把这些名词用生动活泼的比喻叙述出来,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免疫的功能”时,把“机体”比作“国家”把“免疫功能”比作国家的“军队和警察”,把“病原体”比作“敌人”,把“突变细胞”比作“不法分子”,免疫的过程就是“军队和警察”与“敌人和不法分子”斗争的过程。这样,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并形象的记忆下来。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以传统教学为基础:在医学基础课的教学中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常辅助以板书、绘图、数据等方式。这种方式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它无法被替代的优点。如板书,把重要的内容在黑板上注明,起到强调、加强学生记忆,有助于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且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法:医学免疫学知识连贯性很强,为了避免学生以偏概全,只抓局部而忽略全局,在授课时要善于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不断总结所学内容,在头脑中逐渐树立起免疫学的结构体系和特点。例如,在讲Ⅰ型超敏反应时,提出问题“有没有见过过敏的人,都有什么表现”,问题一出,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在把同学提出的过敏的表现总结出来后,提出第2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为什么只有个别人有这种表现”,在同学若有所思中,阐述出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使学生牢牢掌握了Ⅰ型超敏反应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将动画、图像、声音等形式结合在一起,一清晰、生动的画面将抽象的问题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抽象复杂的内容简单化[3]。例如,在讲“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能清楚的显示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整个过程。这些动画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掌握补体的激活及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多媒体的应用,可节约时间和空间。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和声音,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内外的内容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使每堂课的教学信息量加大,提高教学效率。

密切结合临床、理论联系实际

免疫学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同临床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临床病例的引入,让学生明白了免疫离自己不远,生活中随时可遇见有关免疫的现象。例如,讲到Ⅱ型超敏反应时,提到最近两年热播的电视剧《亮剑》中的一段镜头,李云龙受伤需要输血,送他来的战士个个想给他输血,但血型不合,一个战士说“管他合不合,输不就行了”。讲到这,听的入神的学生立刻炸开了锅,提出“不同血型的血液是不能互输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可是“为什么呢,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在学生的激烈讨论中,在笔者的引导下关于抗原、抗体、补体的作用等问题学生不但回忆起来并加深了记忆,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也很快掌握了。

加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学生表情、课堂练习、课堂提问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学习达标的情况。例如:在讲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后,给出两个生物制品: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抗毒素,请同学分析在下列条件下用哪个生物制品更合适。一个是下地干活的农民,不慎把脚弄伤;另一个是容易受伤的军人。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能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根据达标情况,教师给予评价、校正,让学生再次确定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虽然中职学生的年龄小,文化程度低,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的学习中有一定的难度,但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再觉得免疫学枯燥、难懂,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还可以进一步融会贯通以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郭波,许桂莲,邹强,等.启发性教学在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一点思考[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3):283-284.

第14篇

摘 要 目的:探索PDCA循环管理法在重点部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重点部门包括: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重症医学科、血液净化室、腔镜室、口腔科、急诊科、新生儿病房、产房等科室,重点部门的护理质量控制在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方法:①计划(PLAN):积极认真收集资料,根据各科专科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严谨制定计划;②实施(DO):认真落实计划及措施;③检查(CHECK):重视检查措施及效果;④处理(ACTION):对检查中存在问题进行跟踪处理,直至效果满意。结果:通过PDCA在重点部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有效应用,使质量监控更加规范有效。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重点部门质量控制中,是保证护理质量科学的、规范的、高效的、适用的好方法。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重点部门 护理质量 应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318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PDCA循环管理法(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是管理的必备要素1。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一个科学的工作程序。在推行标准化目标管理中,PDCA循环转动过程(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就是目标管理活动展开和提高的过程。这是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这个过程是通过4个阶段来实现的。将PDCA应用与重点部门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方 法

计划阶段(P阶段):①收集信息,认真分析:护理部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三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监控组在以往重点部门的综合目标管理检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总结重点部门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搜集当年医院、护理部、院感控制、科室工作的重点及各科对护理质量方面的要求等相关资料与信息,为制定计划寻求可靠的依据。根据重点部门各科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工作重点,逐项逐条学习重点部门各科护理工作综合质量考核标准和感染控制标准,并结合感染控制方面的要求制定出符合重点部门各科切实可行的计划。②制定计划,突出重点:根据以上所收集掌握的资料及信息,各部门专科护理工作要求及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根据护理部总目标要求和质量控制中心的计划,制定出重点部门护理质量年、季度、月计划,并重新完善和修订各科综合护理质量评定标准和达标率。指导各科室根据本科专业工作要求制定出本科室切实可行的护理年计划、月重点、周安排。③征求意见,完善计划:积极征求各部门护士长及科室意见,并按各部门质量控制标准召开部门护士长会,认真讨论分析计划,广泛征求和听取大家意见及建议,使计划更科学、完善、更符合各科实际工作要求,更具有可行性。

实施阶段(DO阶段):①组织学习,增强参与意识:各科积极组织人员学习计划及护理工作综合考评标准,解读年、季计划及工作目标,合理安排每个月工作重点,每周工作计划,并将每个月工作重点及护理质量检查项目月初及时在护士长例会上告知大家,使全员熟悉标准并积极参与到计划实施中。通过质控检查将近期大家对标准掌握的情况和检查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在护士长例会中进行反馈;并且深入科室,按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抽查督导,不断强化意识;定期或不定期按质量标准对各科护理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取得了良好的质量参与意识,促使人人熟悉标准并积极参与到护理质量控制中。②掌握标准,增强参与意识:要保证新的护理质量标准的掌握,必须强化质量意识。护理各项工作质量与每一位护士的工作质量直接相关,要提高每个科室护理工作质量,必须充分发挥团队整体作用,实行量化管理和岗位目标管理。促使大家掌握质量标准,重视护理质量,提高做好护理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明确自己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职能与角色,自觉以质量标准来约束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角色的能动性,使工作更加积极主动。③注重环节质量,严把各级护理质量控制关:控制工作在执行计划中起保障作用,是管理各职能中的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是管理者通过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偏差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2。因此护士长必须重视环节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制定的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月、周重点坚持勤督促、勤检查、勤抽问、勤指导及时发现科室护理工作中的偏差,尽快采取改进措施,控制好科室的一级质控。科护士长严把二级质控关,每个月根据月计划、周计划的工作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到各科督导检查,二级质量监控组以督导改进为目的,及时发现各科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改进。质量控制中心严把三级质量控制关,每个月有重点督导、检查,以及质控跟踪。通过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更好地保证护理质量。

第15篇

关键词:校本电视教材;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

为了提高护生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兴趣和效率,正确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自2010年9月以来,我校护理教研组在积极开展教改的同时,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护理学基础技能实训》校本教材,包含26个护理技能实训项目,操作流程设计遵循护理程序。此外,还于2011年5—8月编导并制作了配套电视教材,同年9月上传至校园网投入使用。

1校本电视教材[1]的编制与使用

1.1编制背景

1.1.1原有视频教学资源滞后于现行教材

我国公开发行的护理学基础视频教学资源基本都编制于2006年以前,内容已经落后于现行教材,经常出现视频与教学内容脱节现象,影响了护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1.1.2地域差异

多数视频为北方医学院校编制,与广东地区的人文习俗、医院环境和护理模式存在一定差异,使得视频资源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受到影响。

1.1.3编制理念不同

原有视频资源多体现学科特色,而不是工作特色,重点突出理论讲解和操作细节,忽视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在操作流程设计上没有严格遵循护理程序,不利于护生职业能力培养。

1.2编制过程

1.2.1集体逐项研讨,定稿校本教材

2010年9月,我校护理教研组开始了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首先将26个实训教学项目分配给各专业教师,进行校本教材初步编写,然后轮流展示操作过程并集体研讨后定稿。

1.2.2确定视频编制方案

经护理教研组教师和电教教师实地考察,决定选择护理实验室作为拍摄场地,选聘参加省级护理技能竞赛的6名优秀毕业生担任操作护士,采取仿真情景操作和对话形式进行项目实训。项目负责教师进行专业指导,电教教师负责拍摄、编制和相关技术指导。

1.2.3拍摄工作

在剧本定稿、方案确定后,立即组织参加拍摄的6名学生选择项目、熟悉剧本和操作流程,进行环境及用物准备。2011年5月底,拍摄工作正式开始,参加人员除项目负责教师、电教教师和操作学生外,还有3名以上护理教研组教师,力求内容准确、细节到位、操作规范、紧贴临床、清晰易懂。

1.2.4交叉审稿,剪辑制作

2011年8月初,拍摄工作全部结束,电教教师进行专业处理后将视频初稿交给护理教研组进行交叉审稿,提出定稿书面意见,再会同电教教师在专业制作平台逐项进行修改、编辑。9月初,画面清晰、重点突出、播放流畅、声音真切的校本电视教材全部完成,并上传至校园网投入使用。

1.3电视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

1.3.1示教课多环节使用

自2011年9月以来,学校共有17位专兼职及客座教师承担护理学基础教学工作,示教课校本电视教材使用率为100.0%。使用时机大致有3个:(1)展示课堂教学目标后,快速或者间断播放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吸引力;(2)演示操作过程的前、中、后,视频教学与教师示教密切配合,消除学生视野和注意力盲区,教师授课风格与视频中的学生风格相互映衬,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3)课堂小结时再次播放视频重要环节,加深印象。

1.3.2课后复习及实践课点播

学生在教室或示教室登录校园网反复观看视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也有部分学生下载或手机录制视频教材用于课后复习。实训课上,很多学生利用实验室视频点播系统一边复习一边操作,且大多数学生观看每个视频超过5次。

1.3.3网络平台点击率

本电视教材点击率明显高于原有护理学基础视频教学资源及其他课程视频教学资源。

2结果

2.1效果评价

使用校本电视教材后,我校护生护理学基础实训考核成绩优秀率明显提高,不及格率下降。

2.2问卷调查结果

对我校2008—2012级实习护生所在实习医院发放问卷调查表(每年实习生下点3个月开展)并进行数据统计。选择14家固定医院每年发放142份调查表,其中4家实习生30人以上的医院每年各发放13份,包括护理部1份,内、外、妇、儿4科护士长各1份,内、外、妇、儿4科带教教师各2份;10家实习生20人左右的医院每年各发放9份,包括护理部1份,内、外、妇、儿4科护士长各1份,内、外、妇、儿4科带教教师各1份。从表2可见,使用校本电视教材后,我校实习护生综合职业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2.3学生技能竞赛成绩突显护理学基础日常教学成果

在2014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天堰杯)护理技能竞赛(学生组)中,我校共有3名选手以顺畅的流程、娴熟的技能、严谨的作风、贴切的关怀及良好的风貌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取得全省第一、二、六名的成绩,获得竞赛一等奖。这是我校参加该竞赛以来的最好成绩,这与学生平常的实操学习和练习是密不可分的,也与校本电视教材的成功使用密切相关。

3讨论

3.1校本电视教材扎根我校教学土壤,适用性强我校制作的电视教材拍摄场地、用物和操作选手均来自校内,内容也由我校教师自主编写,并与理论讲授紧密对接,护生感到熟悉、亲切,易于并乐于模仿和接受。几乎全部学生课后通过点播视频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护理实训成绩普遍提高,优秀率明显提升。

3.2朋辈教学,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护理学基础实践性强,初学者往往会被各种操作弄得眼花缭乱,失去信心。而视频中我校毕业生优秀的表现能使护生建立自信,大胆尝试,并以其为榜样,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3.3制作过程护生参与,更加贴近护生需求

视频中优秀毕业生担当操作者,他们是我校学生,更加理解学生的需求、困惑和易发生错误的环节,操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这些毕业生刚刚完成了临床实习,在操作过程中会渗透实习要求和理念,为在校护生顺利进入实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使用校本电视教材后,实习医院对护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4结语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2],直接影响着护生的职业能力。在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优化教学资源非常重要。制作校本电视教材,不管是护理专业教师还是电教教师都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但通过制作电视教材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为学生呈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谢百治.医学教育技术[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