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护理质控体系范文

护理质控体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理质控体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护理质控体系

第1篇

[关键词] 护理质控体系;前移;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a)-0131-02

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护理质量,而护理质控体系是确保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传统的三级临床护理质控体系为质控员、护士长和护理部三级,为了提高所有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本院将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形成新的三级护理质控体系,为责任护士、护理组长和护士长三级[1]。通过护理质控体系的前移,可以充分调动所有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以达到人人参与质量管理,最终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实施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后的护士26名,作为观察组,均为女性护士,年龄18~55岁,平均(28.69±12.67)岁;护龄1~37年,平均护龄(8.89±1.54)年;学历:2名为本科,16名为大专,8名为中专;职称:14名为主管护师,6名为护师,6名为护士。同时随机选择2009年1月之前采用传统质控体系时的护士26名,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护士,年龄18~54岁,平均(28.96±11.84)岁;护龄1~36年,平均护龄(8.46±1.39)年;学历:2名为本科,17名为大专,7名为中专;职称:13名为主管护师,7名为护师,6名为护士。两组护士在性别、年龄、护龄、学历、职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1.2.1 质控体系前移与职责 科室的护理管理按照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责任护士负责相应患者的治疗,病房内环境的管理,执行护理组长开具的护嘱以及对所负责的患者护理文书进行质量检查;护理组长负责患者的评估和分配,根据患者的病情分配合适的负责护士,并且亲自负责科室内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对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全方面的监控,并对发现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协助护士长完善科室内的各项护理工作;护士长负责对科室内的护理工作进行整体的质量监控,并对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护理工作。通过前移的质控体系,将所有护理人员纳入到质量管理工作之中,各尽其职,互相配合,护士长是科室内护理质量的最终负责人。

1.2.2 护理组长的培训 对科室内的护理组长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强化培训,理论结合实际,以核心制度为主要的理论培训,以质控方法为主要的实践培训。护士长亲自指导护理组长进行交班以及查房的培训,并指导护理组长掌握通过查房以及交接班工作中发现科室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护理组长的质控是常态工作。

1.2.3 加强预防性质控 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全程护理工作,包括患者的基础护理、病房的管理、填写护理文书、管理好科室内的急救物品等,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在科室内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医德医风以及核心管理制度的学习,增加护士在工作中的责任心,并增加护理工作的核对工作,及时发现科室内护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向护理组长进行报告,同时进行自我分析,避免相同的问题再次发生。

1.2.4 完善问题处理机制 责任护士在发现护理问题时,首先要进行自查,然后及时将发现的问题报告给护理组长,护理组长再上报给护士长,并协助护士长提出解决问题的处理措施。护理组长每周向护士长上报一次,并分析原因和修改质量体系文件,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开会,让所有人员了解各项改进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体系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由护士长对两组护士的基础护理情况、安全管理情况、病房管理情况、消毒隔离的情况、护理文书的质量以及急救物品的管理情况等进行评分,每项分数为100,护理质量评分=总分数/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各种护理工作的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P < 0.05),见表1。

3 讨论

传统的护理质控体系中,未做到人人参加到质量管理中来,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弊端:科室内的护士认为质量管理与己无关,认为质量管理是质控员以及护士长的责任,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许多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护士缺乏自查自纠的精神[2]。仅仅依靠质控员和护士长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使很多问题存在很长时间而被忽视,严重地影响着科室的护理质量;资深的护士在发现年轻的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为了私人关系而不愿将问题上报,导致问题的掩盖和忽视;护士长为了维护科室的对外印象而不愿意将全部问题上报,导致问题解决得不彻底;传统的三级质控由护理部负责,制定的各种措施在科室内的落实情况不佳,从而导致护理质量问题的常年存在,反复出现[3]。

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可以让所有护士参与到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中来,充分发挥每位护士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使科室的护理质量得到了保证[4];护理组长作为二级质控人员,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发现护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并及时上报给护士长,及时地进行解决。可以有效地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改进;有效地增强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护士在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更大的主导权力,可以有效地加强各项改进措施的落实,确保科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平稳运行[5-6]。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护士的各种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

综上所述,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莲,周春梅,肖平香. 三级护理质控网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 全科护理,2010,8(3):719-720.

[2] 陶翠莲. 护理质控体系前移管理效果分析[J]. 现代医院,2011,11(5):119-120.

[3] 李惜华. 护理质控体系前移管理效果探讨[J]. 护理学杂志,2010,25(19):52-53.

[4] 傅慕君,诸惠萍. 质量控制组织在精神病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5):57-58.

[5] 王立侠,夏同芳. 基层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25-26.

第2篇

【关键词】护理质控体系;前移;骨科应用

护理质控体系的效率和严谨程度是评价医院整个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的标志之一,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临床医疗质量、社会效益,目前我国医院大多采用三级护理质控体系[1],一级质控:病区质控员;二级质控:护士长;三级质控:护理部质量控制委员会;目前较多大型医院采用的护理质控体系管理办法来解决护理质控体系效率低下的问题,我院骨科2011年采用临床护理质控体系前移管理,将整个护理质控体系重点放在一线,采用将整个质控体系向基层前移一个层次,一级质控;责任护士,二级质控:护理组长,三级质控:护士长,使骨科整个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和临床联系更紧密,通过对护士和护理组长加强培训,按照标准化操作,明确责任,骨科很多常规问题如晨间护理不到位,病人指甲长,护理文书有涂改等均能快速解决,护理质控考核指标责任有了明确的责任人,提高骨科整个护理质控体系的准确、灵敏、高效率,减少了各种护理并发症.

1 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三级甲等医院,骨科拥有床位35张,骨科护士12名,在职研究生1名,本科3人,大专7人,中专1人,均为女性,年龄23-48岁,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2人,护士4人。

2 方法

先由护理部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护理部,大科护士长制订护理质控体系前移管理制度并由护士代表、护理组长、护士长共同讨论通过,由经验丰富的护士以及护士长制订护士、护理组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关键操作环节标准操作规程,并由所有护士、护理组长和护士长讨论通过;骨科护士长重新修订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的在质控的工作职责,细化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质量控制责任,重新规定了护理质量控制的汇报体系,通过所有文件的培训考核以及现场培训,并通过三个月的试行期后,再对文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文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并考核,所有人员都理解了这一体系的新要求。病区级质控:质控员由病区护士长、护理小组长和全体护士组成,根据“广西临床护理质量评价及检查标准”,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考评标准、“军规”条例及5S管理要求,按医院推出的“科室三级质控管理方案”进行质量控制,重点检查环节质量和护理核心制度执行、岗位职责落实情况,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督促改进。

2.1 完善科室质控小组,选出两名护理质控小组长[2],护理组长的选拔方法,竞争上岗,每半年一次,自愿报名-科室考核―民主测评-护理部考核,每一个护士均是质控员,每天自己质控自己的工作质量,科室建立三个本子,每个组长各一本,护士长一本,每天质控组长对本组的护理质量进行质控,发现的问题及时改正并登在本子上,护士长每天至少四次巡查各组的质量,及时发现并要求及时告知及时改正,这样每天的三次的质控,为确保骨科护理医疗安全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2.2对护士的要求:骨科每位护士要严格执行医院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了解骨科安全管理措施、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程序,要求知晓率达到80%以上。危重病人的护理措施必须到位,严格交接班,加强重点时段护理质量的控制,急救物品完好率保证100%。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识别的方法,对特殊、危重病人,特殊药品,使用安全标识,使用反问式核对方法。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提高用药安全,减少差错,杜绝护理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防范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如跌倒、坠床、压疮、管道脱落等)的发生;对骨折病人,脊髓损伤,腰颈椎骨折等病人实行预防褥疮的预报制度,危重病人上报制度,病人管道脱落评估,高风险病人评估等。

2.3对护士长的要求 护士长每日不少于4次,护士长每日上班后、下班前对病区护理质量、危重病人、护理职责履行、临床护理、病区管理等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落实。护士长按要求每周夜查房1~2次, 重点督察夜班护士有无违纪现象,对危重、抢救病人的病情观察、护理及记录等情况,骨折或者卧床病人的翻身是否到位,病区管理及有关制度的落实情况,管道标识粘贴情况,协助并指导护理抢救工作及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加强风险管理,发生意外情况立即采取补救或抢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执行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2.4 激励机制 每个月由质控小组长将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转抄在医院的一级护理质控持续改进单上,一式两份,一份在科室存档,一份交护理部,护士长将发现的具体问题和责任人记录在护理军规本上,依照《医院护理军规》本上的具体条款予以相应的扣分,并对每个质控员进行模糊评分法,制定《护理质控员考核评分表》《护理教学评分表》,所有成绩均与评先评优,绩效考核挂钩。

2.5 坚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现代管理思想 做好自我质控,环节质控,前馈质控,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每天在下班前及时整改不足,在月底护士会上将本月出现较多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通报并共同寻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评价标准

实施一年后,骨科按照我院护理质控体系考核指标(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急救物品),比较上述参数在2011年度的总体水平和2012年的总体水平。

采用 统计学的方法2012年各项考核指标较2011年有显著改善,p

3.1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4 结果

2011年和2012年骨科护理质控体系考核指标比较见表1

从表1 2011年和2012年护理质控体系考核指标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2012年各项考核指标较2011年有显著改善,p

5 讨论

常规的三级护理质控体系与临床联系不紧凑,护理部解决实际问题周期长,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指标责任不易落实到人头,真正操作的人没有实际的质量责任,承担质量责任的人又没有真正的基层信息,出了质量问题难以一查到底,解决真正的问题,不能充分调动基层护士的质量责任,在实际临床中骨科大多病人均是卧床病人,护理任务重,特别是早上各种治疗和护理多,很难做到灵敏、准确、高效的质量控制。护理质控体系前移管理办法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将整个质控体系向基层前移一个层次,一级质控:责任护士,二级质控:护理组长,三级质控:护士长,使整个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和临床联系更紧密,当天发现的问题当天就能及时解决,如皮肤有压红,管道未贴标识等,通过对护士和护理组长加强培训,按照标准化操作,明确责任,很多常规问题能快速解决,护理质控考核指标责任有了明确责任主体,提高骨科整个护理质控体系的质量,减少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这毕竟是新事物,也有不足之处,在施行护理质控体系前移管理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因为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要参与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范的制定,需要整个护理部花较多精力适应这一管理制度,并需要有持续的督查,改进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的长效机制;护理组长在整个体系中充当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责任,要有充分的管理权利和丰富的业务经验,要敢管,善于管;要选好、选对护理组长是至关重要。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使这一创新管理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使临床护理质量工作得以更进一步的提升,提升整个医院的质量管理水平。采用护理质控体系前移管理后,骨科护理质控体系的各项考核指标(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急救物品)较未使用前有了显著的提升(P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心内科护理管理;应用

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同时,也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形象[1]。如何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使护理质量持续提高,保证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控制与规范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自2013年2月开始,我科将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运用到病区护理管理中,对病区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3年2月开始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科设有床位54张,护理人员13名,均为女性;职称分布: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6名;学历分布:中专2名;大专6名;本科5名; 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科设有床位54张,护理人员12名,均为女性;职称分布: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护士5名。学历分布:大专6名;本科6名;2年期间护理工作人员基本稳定,且护理人员所占比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由护士长、质控组长、质控成员共同组成的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护士长全面负责科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成立4个护理质控小组,每组均有1名组长,组长由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护师或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分别负责基础护理与危重患者的护理管理,护理文书质量及护理教学培训工作管理,专科疾病与健康教育管理,病区管理及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质控小组成员根据护士的工作性质和个人能力进行分配。

1.2.2质量控制内容 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等级医院质量评审标准》及我院护理部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作为我科护理质量控制的标准内容[2]。每项质量检查标准的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质量控制内容共有4个组8个项目,包括基础护理工作与危重患者的护理,护理文书质量及护理教学培训工作,专科疾病护理与健康教育,病区管理工作及急救药品、物品管理。

1.2.2培训质控人员 组织质控小组成员共同学习质控标准内容,掌握质控方法、质量检查标准,明确工作职责。对分管的护理项目进行质量控制,做好质量控制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做到持续改进解决问题,同时发挥护士自我控制的责任心,形成人人参与质量控制的工作氛围。

1.2.3质量控制方法

1.2.3.1护士长质控 护理质量管理必须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3], 护士长将环节质量控制作为每日质量控制的重点,根据护理部管理要求及病区护理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年计划,月计划,周重点,日安排,掌握8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并严格督查,每周根据护理工作重点抽查,每月组织质控组长按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科室全面检查1次。每月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并与个人绩效奖金挂钩。

1.23.2科室质控组长质控 科室通过竞聘选出有一定临床经验、业务和管理能力强的护师作为质控组长。护士长将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要求根据质控组长的个人能力和优势进行分配管理,要求每位质控组长掌握所分管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标准和评分细则,对相关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跟踪复查,持续改进,做出效果评价,质控组长真正做到了协助护士长督促、检查各项护理质量,成为护士长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

1.2.3.3科室质控成员质控 护士是质量控制的基础,也是护理质量控制的核心人员,要求每位护士从自身做起,严格落实岗位职责,确保工作质量,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完成护理任务,保证做好自查自控,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办事有标准,做事有依据,切实把好护理质量关,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1.2.4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分析 科室健立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记录本,将护理部、护士长及质控组长及质控成员检查发现的问题汇总于质量控制工作记录本中,科室每月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安全分析反馈会议,将质控结果向护士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征求全体护士的建议和意见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护士长对已发生的护理质量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对经常出现问题的环节提出警示,针对不同时段护理工作的特点提出各种注意事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要求每位护士必读,及时了解科室质量管理动态,保障各项护理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1.3评价方法 将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各项指标所得分值汇总,分值越高表明护理工作质量越好。同时对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了解我们的护理服务是否满足患者的需求,满足临床需求。

2 结果

我科成立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经过1年多的运作,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和患者满意率有了显著提高,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并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2.1成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前后护理质量得分比较 2012年护理质量检查得分结果(成立前)与2013年的护理质量检查得分结果(成立后)进行比较。见表1。

2.2成立护理质量质控体系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率比较 见表2。

3 结论

3.1建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迅速纠正偏差,确保护理安全 通过检查、考核与反馈,对现存的及潜在的问题,科室能够及时掌握,迅速纠正偏差,避免和杜绝了护理缺陷及差错的发生,纠正了护理事故的隐患,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所以近2年来我科无重大差错事故发生。

3.2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护理质量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在护理工作中一线护士是具体实施者,每天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最容易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是确保护理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4]。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使质量管理由护士长个人管理转变为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管理,让每位护士承担一定的质控任务,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管理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质量控制,改变过去护士被动接受检查、消极忙于应付的传统现状,主动发现问题,主动纠正问题。本文的实践结果证明,建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后,护理人员除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外,主动参与质量控制,发现问题积极改进,工作中有据可依,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护理质量检查得分显著提高,如表1所示。

3.3建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级护理质量控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质量的自我控制和逐级控制,规范了护士的护理行为,保证了各项制度及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减少了护理纠纷。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作为护士考核的主要依据,与奖金挂钩,促使护士加强责任心,时刻将患者是否满意、是否得到最佳护理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工作中与患者进行主动沟通,提供人性化服务,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本文的实践结果证明,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后,科室的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如表2所示,这充分体现了护理质量控制的效率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明显提升。

3.4建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有利于护理管理队伍的建设 设立质控组长是护士长的一种授权技巧,通过授权将管理质量由质控组长进行分块管理,减轻了护士长的部分繁重事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一种发现和培养护理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为护理队伍储备了管理人才,后备人才的成长对护士长起到了鞭策、激励的作用,使其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促使其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 结语

科室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为我科的护理质控提供了重要依据,指明了发展方向。提高我科的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实现了护理质控的科学管理,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PDCA循环理念很好的引入了护理质控之中,使其有了科学依据;护理质控体系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位护士的积极性和潜能。在我科,大到医嘱执行小到垃圾的分类清洁,都责任到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及管理能力,主动参与质量和改革创新,提高了综合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压力,激发了工作热情和兴趣,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科室文化氛围;通过建立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我科实现了追求的梦想:一个温馨的环境,一个不出错的流程,一群满意的患者,一支优秀的队伍。

参考文献:

[1]黄芸,王章琴.质控小组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实践与体会[J].吉林医学,2008,29(12):1014-1015.

[2]刘雅丽,刘秉芳,秦学玲.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及体会[J].家庭护士,2008,6(5):1390-1391.

第4篇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体系;门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51-02

门诊在医院总体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形象[1]。它是医院接触较多患者的地方,也是开展各项治疗、提供服务保障之地。在门诊中应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可以有效保障护理的质量、有效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的满意度[2]。本次试验通过对比门诊应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前后两组病人的满意度情况,对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20l1年5月-2012年5月门诊收治的75例病人作为实验组人群,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门诊收治的96例病人作为对照组人群。门诊于2011年5月开始应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对照组病人就诊时未应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1.2 方法

1.2.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门诊于2011年5月开始应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由1名科护士长、3名护士长及2名质控人员组成,定期对门诊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定考核,并做好反馈、督促完善等工作。

1.2.2做好培训工作 定期举行护理操作的示范工作,以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对于门诊中的护理新手,应注重岗前的培训、教育,帮助其迅速熟悉并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对于护理工作中的优秀人才,宜着重培养。

1.2.3转变护理模式 改变传统护理模式中以疾病为重的模式,重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本,以适应医学模式的新发展。

1.3 效果评定 对门诊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客观评分,并对就诊病人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表1、表2的数据采用X2检验。当P<0.05时,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果

2.1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前后的护理质量评价 应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前后的护理质量评价情况见表1。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2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前后的病人满意度评价 应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前病人的满意度为74.7%,应用后病人的满意度为90.6%,明显高于应用前病人的满意度。具体的病人满意度调查情况见表2。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3 讨论

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控制是门诊建设、提升门诊的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决定着护理工作的质量高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护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的门诊工作中,病人更加注重自身需求的满足,并注重以人为本的实现[3]。这就需要在门诊中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是指建立质量控制人员及构架[4],对门诊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定期评价,并及时做好反馈、督改等工作。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是护理质量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可以改进护理工作的程序,增强质量控制,提升服务的质量,并可以协调医患关系,提升就诊病人的满意度[5]。

本次试验旨在对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应用于门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对应用门诊护理前后门诊护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应用前后就诊病人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以对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应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之前,护理质量得分为81.75±1.45,患者满意度为74.7%;应用后,护理质量得分为92.37±2.30,患者满意度为90.6%;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较应用前有明显提高。因此可以认为,应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增加门诊的软实力,在门诊护理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瑞康.浅谈医院门诊就医流程的优化[J].安徽医学,2009,30(3):210-213.

[2] 秦蕴新,王敏杰.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68-69.

[3] 王瑞霞.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门诊的运用[J].求医问药,2011,12:323-324.

第5篇

关键词:护理;护理质量控制;控制体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68-01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是指依据相关的护理管理标准,通过对护理活动有组织地调查分析,对护理质量作出客观的评判,是保证护理品质的重要措施?

1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是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依据,它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有效衡量护理质量的优劣,指导护士工作并反馈性指导实践,而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2008年原卫生部出出台《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要求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可追溯机制,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效果评价,并就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及持续改进方案做出明确规定,有效指导了全国各地医院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

2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国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一般包括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和工作效率指标,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包括患者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特级?一级护理合格率,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隔离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年压疮发生率,患者意外发生率(跌倒?坠床);工作效率指标包括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率,平均住院日,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住院日,院内感染发生率,单病种病人住院费用,护理总时数,各类护理人员的配备等?

3护理质量评价方法及形式

目前,我院大部分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主要通过三级或二级护理管理组织进行?

新一轮的等级医院评审中引入过程管理方法学的理念,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在整个医疗系统内的诊疗护理经历进行追踪,以面谈?查阅文件等方式对各种护理制度与流程的制定落实程度?护理服务连贯性及学科综合服务能力进行现场评价,重视对系统的改进,使管理者清理护理过程的薄弱环节,从根源上彻底解决问题,达到优质护理的目的?

4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随着现代护理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许多质量分析方法在护理质量评价结果分析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等级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质量标准,设计标准表格式的评价量表,并将每项标准设立分值,将所得分值相加,评分越高,质量越好?

5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PDCA循环理论作为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科学工作程序,已广泛应用于护理管理领域?近年来,许多医院启动品质圈活动,用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进行护理问题的查找和改进,并已取得较大进步?

6建议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护理专业内涵不断深化,护理工作范畴不断扩大,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优质护理服务标准体系,成为促进护理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6.1评价标准注重护理专业内涵

现阶段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导向,为其提供连续?专业化?个性化的护理,不仅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更要注重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须从患者需求出发,改革护理管理模式,促进专业内涵提升?

6.2应用追踪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

追踪方法学的运用可以增加护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加强细节管理,形成动态循环,可以使护士关注到护理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并根据患者需要不断完善,促进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水平,真正做到让患者受益?

6.3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

第6篇

方法:分析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在我院门诊护理应用中的经验,总结实践数据。

结果:比较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应用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与实施前相比,门诊科室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2011年93.52%较2010年90.78%有了较大的提高(P

结论:合理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引入门诊科室,有利于提升医院窗口的形象,是护理质量以及病人满意度的上升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门诊护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84-02

护理工作作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关乎到病人就诊期间的健康安全,同时,也关系到门诊这个医院窗口在百姓中的形象和地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门诊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作为研究方向,将门诊护理质量作为研究目标,将我院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工作前后的一般护理管理数据进行了总结分析,主要的观察目标中包括:门诊治疗中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的业务技能熟练程度、门诊护患纠纷发生率、门诊护理总量等客观指标。

1.2方法。

1.2.1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控制。由医院门诊护理部建立相关的质控小组,即:护理管理、紧急事件护理、消毒隔离、急救物品、健康宣教等。每一个质控小组均设有组长、副组长及相关的组员。每个月都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门诊护理质量检查,详细认真地记录检查结果,然后由门诊护理部进行总结分析,再将分析后的结果反馈给各个质控小组,由组长及副组长组织组员自我评价,提出建议,改进工作。

1.2.2完善护理人员的管理考核。根据门诊质量管理方法,对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质量管理目标、质量控制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更加明确护理工作目的。质量目标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工作规范、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及临床带教。并根据医院管理工作条例进行定期考核。特别是将护患关系的满意度,以及医学“三基”考试合格率作为核心重点进行考核,对于门诊护理工作中出院一年内多次出现护患纠纷的,或“三基”考核多次不合格的护理人员,强制进行离岗培训,直到其考核合格才能重新上岗。

1.3测评方法。

1.3.1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2年来我院门诊就诊病人的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具体的调查内容由门诊护理部采样,其内容主要包括4个方面和10个问题:分为就诊指导、服务态度、门诊环境、总体评价等内容。调查分为3个等级:良好、一般、不满意,每个问题10分,总分100分,良好为10分,一般为7分,不满意为0分,并将得分为良好(10分)的问卷作为患者护理工作程度的认可。由门诊护理部每月组织采样,向门诊各科室病人发放调查问卷,并耐心讲解调查的目的、内容及填写方式。所有的调查问卷均由就诊患者当场填写并回收。2年来,门诊护理部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门诊的各科室均有涉及,平均发放。2010年护理部共回收有效问卷1421份,有效回收率94.73%;2011年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466份,有效回收率97.73%。

1.3.2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价。使用我院护理部专门设计的日常护理工作质量评价表,对比引入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护理工作管理后,护理质量程度的提高情况。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统计处理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经过2年来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的运用,全体门诊护理人员严格认真地执行了工作规章和制度,较高地保证了门诊护理质量各方面的衔接控制和各方向之间的连续性,并将得到的回馈结果以书面数据的形式呈现。护理质量的上升,质量目标的完成。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2.1患者门诊就诊的满意度上升。2011年患者门诊就诊的认可比例较2010年有了较显著的提高,具体见表1。

2.2护理质量提高。2011年门诊护理人员在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履行职责、消毒安全、急救设施、绿色通道、门诊环境、制度实施、事项介绍、优质服务10个方面的成绩评比较2010年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具体见表2。

3讨论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质量评估表将门诊就诊患者的护理质量检测标准进行了分解、细化,并将门诊护理人员执行的工作进行列表和整理,方便护理人员贯彻实施,从而主动参与患者的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对患者的护理管理水平。只有在增进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做到业务中自检、自查,才能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对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应该当初解决、纠正,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给予指导建议,以上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提高门诊患者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智能立体车库 人机交互界面 Qt Linux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c)-0000-00

0 引言

截止2015年底,我国的机动车数量达到2.79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达3.27亿,给城市交通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机械式立体车库应运而生。在立体式车库的设计中,人机交互界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用户体验车库的主要方式,其展示结果将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

目前,我国大多数机械式立体车库的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都过于简单,或是直接采用机械式操作和非接触式刷卡存取车。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些设计方式不利于对车库用户信息的日常管理,满足不了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种种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Qt语言实现了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管理员和用户均可以通过此界面对各自的信息进行管理,随时查看自己车位的使用状况。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管理员可以通过该界面第一时间与用户取得联系。在使用的过程中,系统会以语音的形式引导使用者更好的操作该软件系统。本设计还支持手机移动端的操作,以短信的形式,通过GSM模块发送特定的内容到该软件系统,该系统就可以向下位机发送相应的数据进行存取车操作。

1 软件总体框架

本软件实现的功能主要是创建多个操作界面,并根据不同功能完成各个界面之间的跳转;在对界面进行操作时,通过配置串口、GPRS/GSM完成和下位机、手机APP的通信;搭建数据库,对管理员、用户和车位的信息进行存储,在数据的录入中,可以随时调用软键盘进行输入[1];软件在运行时还可支持中文的显示,并在操作车库的同时进行语音提示,使车库的使用更加便捷。本软件的总体框架图如图1所示。

2 软件整体工作流程

软件在启动时,应先对数据库、车位信息、串口等进行初始化。运行的过程中,始终对下位机串口、手机APP串口和软件自身界面进行监控。当有数据传入,即刻将收到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验证成功方可进入系统。进入系统后,若操作车位,则向下位机发送数据;若联系用户,则向手机APP发送数据;若操作数据库,则在对比验证成功后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具体流程图如图2所示。

3 软件功能实现分析

3.1 界面切换

本文中采用了大量的信号(signals)和槽(slots),它们是Qt中的典型机制[2]。在本文中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Connect(发送者sender,信号函数SIGNAL,接受者reciever,槽函数SLOT)信号与槽主要对按下(QPushButton)事件进行捕捉,实现界面与界面之间的调转切换,完成该按键按下时相应的数据操作。图3为软件界面的调用框图。

3.2 串口通信

串口通信是本文实现的重点,它是连接下位机和手机APP的通信桥梁。在Qt语言中,提供了第三方类Posix_QextSerialPort对串口进行操作[3],Posix_QextSerialPort类打开串口及对串口进行初始化的主要代码如下所示:

uartCom = new Posix_QextSerialPort("/dev/ttySAC0", QextSerialBase::Polling);

uartCom->open(QIODevice::ReadWrite);

uartCom->setBaudRate(BAUD115200);

uartCom->setDataBits(DATA_8);

uartCom->setParity(PAR_NONE);

uartCom->setStopBits(STOP_1);

其中,uartCom为Posix_QextSerialPort的类对象,通过构造函数操作Linux系统/dev/路径下串口0的驱动程序ttySAC0。在Linux系统中,Posix_QextSerialPort对串口的操作只能采取轮询方式Polling,即定义一个定时器,每隔一段时间对串口进行扫描,查看是否有数据的操作。在以读写方式打开串口后,定义串口的通信方式。本文使用的串口0和串口1的通信方式均约定为:波特率115200,8个数据位,无奇偶校验,1个停止位。利用Posix_QextSerialPort类提供的write(const char *)函数和readAll()函数完成对串口数据的写入与读取。

3.3 GPRS/GSM短信接收

上位机与手机APP的通信主要通过串口控制GPRS/GSM模块完成[4]。GPRS/GSM模块内置了TCP/IP协议,只需往该模块中写入AT指令即可实现收发短信和拨打电话的功能。表1为本文中用到的基本AT指令。

在通过串口往GPRS/GSM模块写入AT指令时,需要在写入的字符串后面加上“\r”,Linux系统中“\r”为回车标志。收到手机APP端发送的短信后,要提取发送者的号码以及发送的信息内容与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比对,才能正确的将相应的命令发送到下位机。经过多次测试,接收到短信时串口会收到并读取带有“+CMTI”字符串的数据,每次读取到的短信数据中,发送者的手机号码在“+86”(移动卡)或“"86”(联通卡)字符串后面,收到的短信内容位于“+32"”后面。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将字符串中的号码和内容截取出来。

3.4 数据库搭建

Qt中支持多种数据库语言,本文选用最基础的sql语言搭建存储管理员、用户和车位具体信息的数据库[5]。本文调用QSqlDatabase的addDatabase函数创建了名为database.db的sql数据库,并通过QSqlQuery对象的exec()在数据库中创建了两个表格(userinfo和managerinfo)分别存放用户信息、管理员信息和车位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和车位信息如表2所示。

在上位机软件的编写过程中,会多次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比如密码验证、密码修改、添加删除用户、车位选择界面的显示等。

3.5 数据共享

在程序的编写过程中,经常出现多个类调用同一个对象的情况,为此,本文使用定义全局变量的方法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其中定义的全局变量如表3所示。

其中,user为停车位选择界面类的对象,在用户操作界面和管理员操作界面都要调用该对象,将其定义为全局变量,方便引用;gprsCom为操作GPRS/GSM模块的串口类对象,在欢迎界面、联系用户界面都使用同一串口,故定义为全局变量;uartCom为与下位机通信串口的类对象,在欢迎界面、管理员操作界面、用户操作界面都会使用该串口发数据,定义为全局变量;closeParkingFlag为bool型变量,当其值为true时,任何界面都可以调用它来关闭本界面。

3.6 语音提示

为了使人机交互界面更加人性化,本文加入了语音提示功能。在Linux系统中,madplay是一款通过命令行控制的音乐播放软件,只需将madplay移植入Linux系统中即可。完成madplay的移植后,需要单独创建一个线程来播放语音,否则会导致系统界面运行崩溃。在程序中用system()写入命令就可以实现语音播放功能。如下所示:

system("madplay /music/addok.mp3");

3.7 中文显示

QT/E-4.7.1支持中文显示[6],格式为wenquanyi,在main函数中定义QFont的对象,使用该对象的setFamily()函数设置此格式,具体代码为:

QFont font;

font.setFamily(("wenquanyi"));

a.setFont(font);

4 系统测试

把编译好的可执行文件移植到嵌入式系统中[7],上电开机。设计的软件系统界面运行流畅,语音提示清晰,支持中文显示。进入管理员或用户操作界面,输入密码进行验证,密码错误报警提示,密码一致则正确跳转;对车库用户进行管里,在信息表中可以看到数据库运行正常。用USB转串口线与电脑连接模拟与下位机的通信,存取车时均发送了正确数据;进系用户界面,成功给数据库中的用户拨打电话和发送短信,用手机给软件系统发送数据,成功接收并向下位机(电脑)发送了相应数据。经过多次测试,整个软件系统运行稳定,效率高,使用方便。

5 结束语

本文采用Qt实现了友好的智能立体车库人机交互界面,可方便地移植到Linux嵌入式系统中使用;引入数据库存储车库的数据信息,符合现代社会的大数据发展趋势;通过触摸屏完成存取车的操作,操作过程中伴有语音提示,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 谢芬,潘丽,刘守印.基才QT/E的嵌入式Linux系统的软键盘实现 [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5):177-179.

[2] 丁林松,黄丽琴.Qt4图形设计与嵌入式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78-489.

[3] 陈静.基于Ubuntu13.04系统下QT串口通信设计 [J].电子世界,2014(18):244-244.

[4] 白洁.基于ARM的嵌入式GPRS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44):44-46

[5] 梁隆恺,韩改宁,王晓妮.嵌入式Qt下的数据库程序设计与开发[J].办公自动化,综合版,2014(11):58-61.

第8篇

【关键词】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问题 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253-01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医护人员在为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各种病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随着人们对医院感染的深人研究而逐渐被认识,但尚未引起普遍重视院内交叉感染是当今全球性医院人群健康特别是住院患者群体康复的重要问题,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评价医院医疗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医院感染控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因此,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作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存在问题

1.1 对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相当一部分护理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对院内感染管理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职业防护意识淡泊,没有认识到护士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主力。认为院内感染管理是院内感控科的事,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病人的治疗护理上,忽略对各病区医院感染的监控和护士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没有将有关院内感染的预防知识融入到病人的健康教育中,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有的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1.2 感染管理知识缺乏 由于种种原因,有关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不到位,相当一部分的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对标准预防的概念不清楚,不知哪些属于高危、中危、低危物品,对高中效、低效消毒液含糊不清,致使临床工作中出现高危物品采用低效消毒液进行消毒的现象。

1.3 院内感染管理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管理者比较重视治疗护理查对制度的落实检查,而忽略了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的检查,造成一些违反规范要求的操作行为,如锐器盒的使用不规范、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区分不清、换下的脏被服管理不善、一些消毒物品有过期的现象等。

1.4 职业安全意识缺乏 护理管理者比较重视病区的经济管理、成本核算,缺乏对护士进行相关的自我防护知识的培训,使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淡薄,为了节约成本,有的护士接触病人的体液不戴手套,一些护士缺乏手的清洁消毒意识,操作前后没有按要求洗手,被锐器损伤后不清楚正确的处理方法。

1.5 忽略对重点环节的感染管理监控 重点环节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护理管理者对供应室的管理认识不足,认为供应室不用上夜班,各医院又面临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故通常安排一些老弱病残的护士到供应室工作,使消毒供应室的消毒工作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对导管室、内镜室、产房、ICU的医院感染监测不到位,也是引发院内感染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2 对策

2.1 增强护理管理者的院内感染控制意识 护理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的各种治疗护理检查活动都由护士完成或协助完成,控制院内感染的各项措施都离不开护理工作,院内感染控制贯穿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故护理管理者一定要加大对医院感染管理的监控,把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纳入每月护理质量检查中去,主动加强与医院感控科的联系,对各病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的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从而促进医院感染控制各项工作的落实。

2.2 加大对护理人员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力度 在加强对护士进行“三基”理论知识的培训时,护理管理者要把医院感染管理的知识纳入到护理理论的培训考核中,使护理人员能自觉的学习感染防治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增加护理人员主动预防的观念。护理部应与感控科一起举办院内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班,内容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在制定护理操作流程、规范护理操作的同时,与感控科一起制定护理质量感染控制标准、病区消毒隔离制度等,并督促制度措施的落实,以提高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感控意识。

2.3 加强有关院内感染控制制度的落实 护理指挥系统要认识到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要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个护理操作的环节,每个病区设一名兼职的感控护士,制定感控护士职责,并要求感控护士认真履行职责,督促病区预防医院感染措施的落实。护士长与感控护士要加大对病区感染控制工作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病房的保洁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护士操作前后是否洗手,医院废物的管理,使用中的消毒剂和紫外线强度是否符合标准,各项护理操作是否符合要求等。对病房发生的感染病例要进行登记上报,并随时与医院感控科联系。

2.4 加强重点环节的监控 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的重点应放在供应室、手术室、ICU、产房、婴儿室、内镜室、导管室和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者要特别重视重点科室环节质量过程的监控,对一些薄弱环节重点检查,发现问题随时记录,及时反馈给相关病区,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组织落实并及时追踪措施落实情况,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2.5 把预防院内感染知识融入病人的健康教育 护理管理者要教育护理人员把预防医院感染作为自己的职责之一,把相关的预防知识融人病人的健康教育中。各病区根据自己的专科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在病人人院宣教时,就耐心讲解探视、陪护等规章制度在预防感染中的作用,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病因、病原体侵入的途径和潜在的并发症,强调洗手和保持手清洁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使患者和家属能认识到他们自己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提高病人的遵医依从性,从而达到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的目的,有效的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总之,随着人们对医院感染的深人研究而逐渐被知晓与认识,但尚未引起普遍重视,院内交叉感染是当今全球性医院人群健康特别是住院患者群体康复的重要问题,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评价医院医疗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护理管理者的感控意识,加强护理质量和重点环节的监控,加强病人、医疗环境和医疗用具管理,是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萌萌.院内感染与护理有关的问题[J].Medical Equipment, Vo1.23,No.2:94.

第9篇

[关键词] 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临床护理教学;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5(a)-0123-03

Value analysis of improving the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 for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CHEN Hai-zhu GUO Xiu-hua

Nursing Research Group of Health School of Lianzhou in Guangdong Province,Lianzhou 513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ole of perfect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 for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Methods 98 nursing students of our schoo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adition group (n=47) and the perfect group (n=51).The tradi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 while the perfect group was given the perfect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 examin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s were conducted in the two groups,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 and excellent rate of the examin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s in the perfec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traditional group,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for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erfec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traditional group (P<0.01). Conclusion Improving the 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students,and also produces a positive promoting effect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teaching.

[Key words] Control manag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Value analysis

随着医院临床护理工作需求的不断增大以及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教育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护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医护工作者的临床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1]。为了切实配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患者日益增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需求迫在眉睫,而建立完善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完善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临床护理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我校2个2011级护理教学班,共98人,其中女性92人,男性6人,年龄16~20岁,平均18.4岁,所有学生均为全国初中统招生。将所有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传统的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传统组)和完善的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完善组),其中传统组47人,完善组51人。两组学生接受的护理学基础教学内容、教学学时及授课老师等方面均相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组实施传统的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完善组实施完善的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本研究时间为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于学期结束之前(6月底)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

1.2.1 完善组

1.2.1.1 完善教学组织管理机构、强化护生学习纪律安排1名副校长和1名教务科主任管理护理教学工作,配备两名具有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护理人员分管临床护理理论教学和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形成完善的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做到层层落实、环环相扣,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护生的纪律检查,制作考勤登记表,详细记录护生每天的出勤。

1.2.1.2 根据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大纲科学合理的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能够有计划、有重点、有内容的实施,减少重复性和盲目性。

1.2.1.3 强学校护理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实验室实施全天开放,所有设备资源都采取开放性,学生可在课外自主选择实验时间,选择有威信、有能力且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积极配合老师和管理员的工作,协助完成实验室日常环境的维护,从而提高护生临床独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1.2.1.4 成立教学质量检查小组检查小组主要由副校长、教务科主任和教研组长、授课教师组成,小组成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每月对护生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以及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展进行检查,并给出一定的评定结果。

1.2.1.5 实行评教评学双向评估制度带教老师从职业素质与仪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操作技能以及出勤率5个方面对护生进行评价;同时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解决护生提问几个方面评价老师。通过双向评估,护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自我修正,自我提高;同时也能发现带教老师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修正方法并落实。

1.2.1.6 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每季度对带教老师进行1次专科理论考核和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对带教老师进行系统的规范化培训,提高其专业理论、临床操作技能和带教工作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2.1.7 加强护生的人文知识教育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这就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与统一,因此,加强护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当务之急,把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和献身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崇高精神的护理工作者作为教育系统的一项基本任务。

1.2.2 传统组

授课老师根据学校教务处拟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安排有条不紊地对护生进行授课,护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每章知识完结时,老师按照课程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和思考题;临床护理实践教学部分则主要由实验授课教师和实验管理员共同管理完成,所有实验物品由实验室管理员负责管理,实验授课老师上课前准备好每项操作练习的实验用品,下课前由老师负责清点实验用品的种类和数量,确保用品完好及数量无误后交由管理员,老师设计实验方案并由老师演示实验操作,之后由学生模仿练习。

1.3 评价方法

1.3.1 考核方式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临床操作技能两个方面,各100分,≥60分为合格,≥90分为优秀。

1.3.2 学生评价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自行设计问卷,同时发放给传统组和完善组。问卷内容包括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态度、完成教学计划程度共5个问题,每个问题分“满意”和“不满意”,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的比较

完善组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的合格率、优良率均高于传统组(P<0.01)(表1)。

表1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的比较[n(%)]

与传统组比较,*P<0.01

2.2 两种教学方法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

完善组学生对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态度,完成教学计划程度的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组(P<0.01)(表2)。

表2 两种教学方法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n(%)]

与传统组比较,*P<0.01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这就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学校是培养优秀护生人才的摇篮,是为国家医疗机构输送护士的重要渠道[3-4]。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护生临床实践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5-7],因此,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需求迫在眉睫,建立完善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9]。

本研究主要通过完善教学组织管理机构、制订教学计划、成立质检小组、实行双向评估、加强护理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提高师资水平以及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等措施来完善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通过与传统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对比,探讨了完善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临床护理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完善组护生理论知识的合格率为98.04%,优秀率为88.24%,临床操作技能的合格率为100.00%,优秀率为92.16%,均明显高于传统组的74.47%、 51.06%、89.36%、55.32%;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完善组对本组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表明完善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够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培育出一支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黄丽群,孙丽红,黄小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及监控策略[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118-119.

[2]张海燕,周锦.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7,4(2):83-84.

[3]周敏,叶俏,洪燕.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与应用[J].护理学报,2009,16(9):22-24.

[4]李小红,沈雁英,孙继红,等.完善教学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临床护理教学的作用[J].中华全护理杂志,2011,46(9):937-938.

[5]Sadeghi M,Taghva A,Mirsepassi G,et al.How do examiners think about role-playing of 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a OSCE setting[J].Acad Psychiatry,2007,31(5):358-362.

[6]陈美婵,吴艳媛.加强临床教学质量控制 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J].吉林医学,2004,25(3):55-57.

[7]王莉芳,尤欣,李泽慧.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水电医学,2009,(3):143-145.

[8]冯晓玲,周天蓉,周雪贞,等.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4):422.

第10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网络中控系统

随着目前各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多媒体教室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教学楼建设也越来越分散,使得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异常繁重。因此,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大量的多媒体教室进行远程控制、管理、维护已成为目前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从事教育技术工作多年,由于学校要对教学楼多媒体教室进行改造,我也参与其中从事了一些工作,引发了笔者对多媒体教室建设、使用、管理的一些思考。

1 多媒体教室管理现状

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室建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建设阶段(90年代中后期)、升级扩增阶段(2000年之后)、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而快速发展阶段至今,也基本可以分为两类:本地控制型和远程网络中央控制型。本地控制型,大多为早期建设的多媒体教室,多数采用由本地中央控制系统统一控制投影机、计算机、扩音设备的开关,投影幕布升降等。远程网络中央控制系统通过校园网,应用网络中控来实现多媒体维护人员对各校区各多媒体教室设备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132间的多媒体教室分布在三个校区各个教学楼之中。近年来,我们逐步建设使用远程网络中央控制型的多媒体教室。远程网络中央控制和管理,不仅极大的方便了教师的使用,又极大的减轻了多媒体管理人员的维护难度,提高了管理效率。目前,有些高校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设中应用网络中控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本地控制与远程控制的结合,并可通过网络对各多媒体教室的教学设备进行远程监测、远程诊断、远程维护及远程协助,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教室管理、设备管理及故障处理等方面占有了一定的优势[2]。

2 多媒体教室远程网络中央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

整个多媒体教室远程网络中央控制系统是由总控服务器、校园网、各多媒体教学设备三部分组成。远程网络中央控制系统其实就是通过总控服务器对各个教室中的教学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实时监控管理,方便维护人员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及时维修。各多媒体教室中设备一般较多,主要由网络中央控制器、电源控制模块、计算机、投影机及其幕布、移频扩音系统等设备组成。教师通过讲台控制面板选择性的开启计算机、投影、移频扩音等设备,多媒体教室维护人员也可以远程唤醒教室内的教学设备,从而实现对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的网络化管理。

3 远程网络中央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与设备管理

远程网络中央控制器是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是多媒体教学设备与总控服务器相互连接的桥梁。我们选用了中庆网络中控以及控制面板,它具有音、视频输入/输出接口;VGA输入/输出接口;有可编程的RS-232和RS-485接口;有电源短路、延时电源开关等。使用时总控服务器发出操作指令,通过局域网下达给网络中央控制器,由网络中控来完成电源供电、计算机启动与关闭、投影机的开关、投影幕布的升降,以及多媒体各种设备数据状态的回传等工作。远程网络中央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3.1 电源控制功能

多媒体教室是学校进行现代化教学的设施,担负着全校师生日常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教学设备而言,电源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总控服务器或者教师IC卡通过给网络中央控制器开机信号,此时网络中控为电源触发器提供为+5V电流用以激发或者关闭多媒体教学设备所需要的220V电压。我们提供一路电源输入,六路电源输出,可以通过操作面板分别控制教学设备的电源通断,使用方便可靠。

3.2 信号控制功能

网络中央控制器提供了两路VGA输入与输出,二路音频输出,三路视频出入,一路视频输出,完全满足正常教学的全部需要,通过讲台桌面的控制面板能对所有信号源进行有效切换。

3.3 多媒体教学设备远程监控功能

远程网络中央控制器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提供三路RS-232总线通讯接口与总控服务器相连接,接收远程计算机或者控制面板所发出的操作命令。其远程监控的主要功能包括,远程控制各个教室多媒体讲台的电源管理、投影机、电动幕、计算机、移频音响等设备。多媒体维护人员可对多媒体教室进行远程的开启,让教师上课之前,设备就已经进入的待命的状态。

4 结语

经过两年时间的逐步建设,远程网络中央控制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极大方便了教师与学生,更好地保障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所有教学设备,及时解决教师遇到的任何问题,这样不仅节约了上课时间,而且还保障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整。

[参考文献]

[1]王宪,孟峥.高校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发展[J].实验室科学,2006(1).

第11篇

关键词:银行信贷 集团客户 信用风险

集团客户起源于欧美国家,是以集团公司为最高层次,按自上而下的组织结构形成的多个企业群组。我国集团客户一般由多个相关联的企业法人组成,规模大且组织结构复杂,母子公司之间、分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和隐形持股构成了多层的复合结构。财务管理以集权型为主,投资和融资都由集团总部统一调配,母公司是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核心,发挥着一元中心作用。集团企业群关联交易频繁,资金来源和运作复杂且不透明。此外,集团客户往往具有扩张偏好,盲目扩张和多元投资,且常涉足高风险金融行业。

集团客户的风险

(一)合并财务报表不实且银行信用评级失真

集团客户的承贷企业为了顺利通过贷款前的资信审查,往往会人为对会计数据和信息披露进行扭曲,掩盖真实经营状况。从原理上来看,由于对盈利的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涉及人为的主观判断,易于进行盈利操作。

另外,集团客户特殊于独立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还在于合并报表,在合并报表时的操作手段有:不剔除关联企业之间的投资;不剔除集团关联企业之间应收应付款项;不剔除重复计算的费用等。

(二)操纵关联交易以提高经营状况及逃废银行债务

集团客户利用多渠道隐蔽复杂的关联交易提高承贷主体的经营状况和资产总额,从而获得超过其实际承受额的银行信贷;同时集团客户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可能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金,宣告破产以逃废银行债务。

集团内部常见的关联交易主要是通过转移定价短时期内提高承贷企业的经营业绩,如承贷企业廉价货无偿占用关联方的资金;关联方向承贷主体低价供应原材料并高价收购产品;由关联方承担集团客户的费用,如管理费用、广告费用、研究开发费用等;关联方将稳定的高获利能力的资产委托承贷企业经营,只收取较低的回报等等。通过这些内部成员单位之间频繁的交易行为,达到虚增利润、骗取银行信用的目的。

集团客户的关联交易联系紧密,操作复杂且不透明,并且随着关联交易的非关联化,使授信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系统性风险大且风险高度集中

集团客户由于规模大,经营多元化,故面临的非系统性风险相对较小,但其所面临的系性风险却较大。主要是因为集团客户的实际控制者盲目投资,涉足不熟悉的行业,特别是风险较高的行业导致资金短缺,经营风险加大,造成系统性财务危机。

从银行角度来看,随着金融风险的日益增大,银行的贷款均向效益高信誉好的优质客户转移,各银行的客户群体重叠趋同,对同一行业或同一客户放贷比重较大,一旦这些贷款的集团客户和行业状况发生逆转,可能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四)信息不对称下的多头授信和过度担保

集团客户利用其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和银行信息的不完备性,通过关联企业间的相互担保、多头申请授信等形式,从银行获得的授信额度远远大于整个集团可能承担的最大负债水平,给银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企业集团为了扩大整体融资能力,往往利用其管理的子公司或者不同层级的下属公司在银行取得信贷资金,尽管单一银行对独立子公司的授信是理性的,但多家银行对集团形成的授信集合未必理性,往往超过了集团客户的实际偿还能力。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对于集团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质不了解,根据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模式,对集团客户内的企业按照资本比率授信,集团客户完全可以通过关联交易,重复计算集团内各子公司、孙公司间的资本金,利用杠杆原理,通过不同的关联企业获得多个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极易迅速放大银行的授信规模。

另外,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求提供担保,初衷是为了减少信贷风险,但是集团企业之间通过互相担保、连环担保、重复抵押、虚假抵押等形式向银行获得贷款的行为不仅没有化解经济风险,反而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集团客户的连环担保形成了一个担保链,单个企业的贷款风险将通过担保链在集团内部传递,集团企业的系统性风险无法向外扩散,一旦担保链某一环节中断,往往有债务扩散和放大的负面效应。

在我国的担保中有些集团客户为节约登记费用,抵押不办登记手续,而银行为赢得客户而予以迁就,造成担保失效,银行将丧失第二还款来源。另外,有些为集团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司不是经济实体或已经丧失担保能力。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完善方法

(一)科学界定集团客户范围

目前,我国银行业采用的集团客户的定义主要从企业产权为依据来界定,但是从集团客户在银行信贷业务中的特点来看,集团客户的定义应当从银行面临的风险为角度出发,扩大定义。

参考国际上的先进做法和香港银行业的规定,集团客户应该指在经营中或财务上具有相互重大关系的公司或个人组成的集合体,不仅包括具有控制关系的企业群,也包括具有特定担保关系和特定经济关系的企业。当两家企业存在特定经济关系时,一家企业情况的恶化往往会直接地影响另一家企业的经营,进而对银行授信业务直接产生影响。

(二)建立健全集团客户信息系统

国内的整个银行业应当建立一个健全的集团客户信息系统,对集团客户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及时识别集团客户关联方关系和集团企业的整体情况,密切监测集团客户内部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

该信息系统的建立主要依靠监管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编织以各家商业银行为结点的贷款及授信管理的横向网络,通过完善和利用个人及企业信用征信系统,定期收集、汇总和集团及关联企业的相关信息,从而解决银行业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建立集团客户主管银行制度

对于集团客户管理制度的建立,商业银行要加强内部的纵向管理,建立集团客户主管银行制度,分公司所在地为协办行,强化整体管理(见图1)。

集团客户的主客户经理负责对集团客户进行统一监控,与其他客户经理共同负担起对集团客户企业日常经营、关联交易、股权变动的监测职责,搭建集团客户经理网络,定期报告集团成员企业的经营动态和其他重要信息。

(四)有效识别和监督集团客户之间的不正当交易

对纵向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其关联交易主要发生在上下游之间,如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过程中。信贷人员应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通过对其内部转移价格与市场价的简单比较,判断其有无虚高或虚减价格。

对无明确上下游关系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其关联交易多发生在企业的并购、重组或者资金往来交易环节,这类交易较前者也更为隐蔽和复杂。因此,信贷人员应分析该项交易对各关联方利润和现金流造成的影响,判断交易行为的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转移资产、逃废银行债务的可能。

在控制关联企业担保方面,对于新发放的集团客户贷款,严格审查关联企业之间的担保,原则上建议尽量避免关联企业之间的互保行为,加大抵押和质押类贷款的比重。对于集团企业之间提供抵押担保的,要审查抵押物的所有权和抵押公司的实际担保能力,确保担保的效力,防止资金实力和规模被夸大的情况。

(五)整体分析和评估集团客户风险

尽管国内外对于单笔信贷资产的信用分析和度量模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集团客户的风险整体评估还没有完全有效的模型。本文认为集团客户的风险度量可以按照图2的方法来进行。

根据关联程度等因素确定集团企业中需要纳入信用测度的企业,然后按照A流程,对各个企业按照一般公司类客户信用计量模型分别进行初级计算,如利用KMV或者死亡率模型计算各成员企业的初始违约概率PDi;然后依据规模、关联程度、资产额等因素赋予不同企业的PDi以不同的权重Wi,计算加权违约概率PD1=∑PDi×Wi,其中∑Wi=1。再依据B流程,对于确定纳入评级范围的企业单位编制有效的合并报表,将整个客户集团视作一个公司整体违约概率PD2。通过比较PD1和PD2,取两者之中较大值作为整个集团客户的初始违约概率PD。

若纳入集团客户评级范围的成员单位也是集团客户,则先按照上述办法计算出子集团的初始违约概率,再将其作为整个集团的一个成员单位参与整个集团的评级。

客户经理对集团客户进行定性分析,并以此修正初始计算结果,得到调整后的集团违约概率,并根据映射方式确定其信用等级。集团客户评级一经正式确认,即可用于授信审批、贷款定价等管理环节。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计算出集团客户的初始违约概率,对贷款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初步的测度,为银行的授信决策提供基础。

(六)整体确定集团客户授信限额

对于集团客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的确认也要以集团整体为对象,不能仅将集团成员原有授信简单加总作为集团客户授信限额,要通过对集团整体经营状况和风险情况的分析核定集团整体授信总量。

结合国内的研究,本文对于集团客户授信限额的确定以相关财务指标、贷款的违约率和企业在该银行实际授信敞口余额来确定。财务指标包括公司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是根据集团客户合并财务报表后获得的有效数据。

授信限额的参考计算公式为C=E×(Lm-L0)×V×L×(1-PD)+D。E为集团客户合并报表的账面净资产;Lm为集团企业所在行业的加权目标财务杠率;L0为该集团企业现有的加权财务杠率;V为银行负债占比基准值;L为该银行同业占比基准值;PD为集团客户贷款期限内的违约概率;D表示集团企业在该银行实际授信敞口余额,是指集团客户各项授信出账后实际形成的敞口,以当年年初值为准。

银行计算出整体最高综合授信限额后,对汇总单一客户授信限额大于集团客户总体授信限额的授信,应从严掌握,防止过度授信,造成银行风险的集中。

综上,本文从集团客户和银行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提出了基本的框架和思路。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形势的特殊性和发展迅速,经济条件瞬息万变,对于信贷管理的研究要随时更新,要真正建立起一套可行有效的集团客户风险度量模型和风险管理流程,我国银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张静琦.商业银行信贷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汪其昌.银行信贷信用风险分析和度量[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黄宪.银行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周静.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探析及防范机制研究[J].财富与管理,2009(11)

5.赵秋慧.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活力,2010(5)

6.张永红.控制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关键:识别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J].南方金融,2006(9)

7.单悦.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控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7)

8.张晓玲.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特征及风险控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3)

第12篇

[摘要]我国加入WT0后,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企业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内部会计控制作为重要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政策和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环境。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有利于公司治理的完善,根据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建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必将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会计控制

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新目标、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其核心是要求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形成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公司的科学管理。从我国企业改革进程中明显可以看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走公司治理之路。而建立内部会计控制是优化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系列文件的相继和施行,标志着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化、法制化的开始,也标志着我国公司治理措施的进一步完善。

一、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这种分离的基础上,经营者有可能利用私人信息的优势谋取个人利益,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地位及其所拥有的信息量的不同,最终决定了契约各方的不对等,这种不对等使公司的治理结构研究提上了议事日程。公司治理结构涉及各相关利益方,各相关利益方之间存在着不完备和不对等的契约。作为所有者的股东,保留了诸如选择董事和审计师、兼并和发行新股等剩余控制权,除此之外,将契约控制权的绝对部分授予了董事会;董事会保留了雇佣和解雇首席执行官、重大投资等战略性的控制权,将管理权授予了公司的经营者;经营者的经营产生了委托一问题。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就是在这种多边契约存在的情况下,以效率和公平为基础,对各相关利益方的责、权、利进行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与设计。

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单位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近几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开始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不断完善,相应的法规也不断出台,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扩展为三项基本目标,即: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依赖于企业现有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因素,而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这些宏观因素作用的结果,构成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和依据。

二、公司治理结构下建立和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性

首先,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中小股东的利益,能够解决股权高度集中和所有者缺位问题。由于历史的因素和所有制结构的影响,我国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国有股、法人股占总股本比例高达65%以上,出现“一股独大”、“一股独尊”的局面,目前,国有股减持方案已经暂停,使得这一局面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按照公司治理结构要求,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在一些重大事项上拥有控制权。实际上,股东大会及董事会常常被大股东控制和操纵,众多的中小股东很难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参与对企业的控制,这样目前的公司治理结构就出现“形备而实不至”的现象,由于我国企业所有者缺位现象严重,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经营者可以凭借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优势,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这样众多的中小股东可以信赖企业的会计信息,他们可以通过买卖股票,淘汰恶意侵害他们利益的公司,实施对公司的间接控制。

其次,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力的制衡。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并形成特定的委托关系,这样在实践中出现了所谓“所有者会计”和“经营者会计”情况。对于企业所有者来说,他们期望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进行未来投资决策:他们还希望能够控制会计政策使其向维护所有者利益方面倾斜,而对于经营者来说,则可能因其不会过多地关心企业长远发展而采取与所有者相反的会计政策,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更看重短期经营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这种短期利益驱动体现在会计上则为张扬或夸大受托经营成果,掩盖决策失误和经营损失,侵占或者损害所有者利益,企业经营者成了现实的会计控制主体,直接控制着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利用,而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则主要是通过由经营者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来实现的。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使真实、公允的信息的产生成为可能,有利于双方权力与信息的制衡。

第三,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董事会有效行使控制权。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董事会接受股东大会委托行使对公司的控制权和决策权。例如,董事会有权选聘和激励主要经理人员:对全体股东负责和向股东报告公司的经营状况,确保公司的管理行为符合国家法规:进行战略决策:制定政策和制度;履行监督职责等。董事会对股东的诚信,主要表现在向股东们报告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所以必须首先建立标准、高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建立相应的信息质量监督保障体系。这是董事会行使控制权的保证。董事会要维护股东权益,实现公司经营业绩最大化。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重大问题决策的正确性和对经理人员行为的制约。所以,在制定内部会计控制政策和程序时,应该考虑到董事会行使控制权的效果。第四,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保障债权人、职工、客户和供应商等利益关系方的利益。债权人、政府、职工、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方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了公司治理。这些利害相关者在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都不能离开会计系统的信息支持。各利益相关方可以核实财务成果,对不良后果采取措施。例如,债权人通过限制性贷款协议,对借款企业实施监控权力,这种权力的行使依赖于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当企业违背贷款协议,或经营不善时,债权人就会采取干预措施。可见,各利益关系方在参与公司治理时必须依靠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

三、公司治理结构下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

(一)内部会计控制构建的依据

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应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体系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法律依据

为《会计法》、《审计法》、《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以及财政部的四个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大多是最近出台或者修改过的,充分体现了我国企业公司治理的要求。

由于企业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在构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时,除了依据统一的法律、法规以外,每个企业还应该根据各自的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特点、控制目标以及控制功能的充分发挥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

(二)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设计、执行与监督机构

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设计、执行与监督机构的安排和运行效果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成效。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层次性,现代企业应建立相互制衡、多层次的内部会计控制体制,这样才能使各项控制措施有制度化、程序化的保证。多层次的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通过明确各方关系人的权利和责任实现的,使得每个群体或个人的行为都处在他人的监督和控制之下,避免出现内部会计控制的“真空地带”,而使控制流于形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应该由具有丰富的会计和管理经验、对企业情况非常熟悉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或者机构来承担,并广泛征求各机构意见。

——般说来,在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方面,会计机构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经常担当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任务。因此,会计机构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会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是企业进行公司治理时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

为了确保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被有效执行,企业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系统,加强对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和隐患,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期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目标。

(三)内部会计控制报告

内部会计控制报告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内部会计控制政策、方针、内容、方法和效果的书面文件。内部会计控制报告是内部控制管理的趋势。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1979年拟定并了强制公司对其内部会计控制提出报告的报告书——《管理阶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报告书》。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对此有类似的要求。内部会计控制报告有利于企业及证券市场的有效运作。

第13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3-0100-02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割术是常用于泌尿外科的一种术式,接受该术式的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身体耐受能力低下,需要充分考虑手术的安全性,临床护理也需要注意,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手术风险[1-2]。经过研究,术中的冲洗液温度可能对患者的心率及血压造成影响,控制适宜的冲洗液温度可能对患者有利。本研究采用对照观察的方式,观察术中冲洗液温度对患者心率及血压的影响,旨在探讨适宜的冲洗液温度,本研究还总结围术期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31日-2014年12月31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行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割术患者11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年龄60~82岁,平均(70.8±3.6)岁,平均手术时间(59.8±9.9)min;对照组56例,年龄60~81岁,平均(70.7±3.5)岁,平均手术时间(59.7±9.9)min。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冲洗液温度控制方法 在手术间内要保持相对的恒温温度,温度保持在23 ℃~25 ℃,冲洗液流量控制在450 ml/min。观察组此时可以采取恒温水箱将使用的冲洗液进行加温,加温至35 ℃~36 ℃;对照组冲洗液则不进行任何特殊处理。

1.2.2 护理方法 患者在术前很容易紧张,担心手术是否成功及预后等,因此要与患者聊天,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方法、手术的缺点及优点、手术成功案例等,协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同时要将耻骨附近的毛发剔除,保持皮肤清洁,多喝水进行排尿,避免发生尿潴留,对饮食进行调整,禁辛辣的食物。术后要保证患者去除枕头进行平卧,保持6 h,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待患者的血压平稳,可以选择半卧位注意保暖及清洁,术后给予高纤维、高维生素、高蛋白且容易消化的食物。注意用药护理,严格遵照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注意用药反应,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缩短或者延长。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多喝水,要坚持使用4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要避免剧烈的运动或者提重物,避免创面再次出血,若出现异常,要及时入院进行复诊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术前、术中20 min、术中40 min、术毕的血压及心率情况,采取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护理人员温度控制情况等,满分60分,非常满意:45~60分;满意:30~44分;不满意:0~29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血压及心率情况比较

两组术前血压及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血压高于对照组,术后血压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割术是常用的术式,虽然发展至今,等离子电刀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减小手术并发症,但术中仍然可能发生血压及心率波动,由于接受该手术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因此需要着重考虑安全性,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危险,因此利用特定的方法降低并发症发生十分重要,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3-6]。

第14篇

[关键词] 科室; 三级质控; 质量反馈; 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261-02

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也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1]。为强化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充分挖掘护理人员的潜能,我科自2008年1月建立了由质控员-质控组长-护士长三级质控体系, 对本科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反馈、整改,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科室床位37张,护理人员16人,均为女性,年龄21-41岁,平均33岁。学历:中专3名,大专10名,本科3名;职称:初级14名,中级2名;职务:护士长1名,护士15名。

1.2 方法

1.2.1 三级质控体系的建立及其职责

1.2.1.1 一级质控 各质控组成员是质控体系的基础[2]。每组护士2-3名,在质控组长的分管下负责科室的某一项护理质量的管理。根据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每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每周对分管的护理项目进行检查、督促当事人进行整改,评价整改效果,并做好记录。护士的分配是采取“补弱”的原则,如护理文书书写方面较差的护士分配在护理文书小组,这样分配的好处,一是护士可以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随时请教小组长,二是利用检查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等。

1.2.1.2 二级质控 各质控小组组长是质控体系的重心[3]。质控组长的选拔原则是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热心护理管理,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通过个人自荐、业务考核、民主评议三个步骤完成,护士长根据个人业务特长、工作能力等分配所负责的质控小组,如文字水平高的护士负责护理文书小组,专科护理技能好的负责病房管理小组。我们成立了病房管理;护理制度、护理服务;护理文书、护士培训;急诊急救、消毒隔离4个质控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科室其余的11名护士平均分配到各质控小组;病房管理小组护理质量检查的范围包括患者的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质量;急诊急救、消毒隔离小组负责急救药品、物品、毒麻药品、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实施、消毒隔离措施等的检查;护理文书小组负责护理文书书写、护士培训的实施情况;护理制度、护理服务小组负责制度职责落实、护理服务流程、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检查督导。各小组组长年初制定小组计划,每周质量检查和分析,半年小结,一年总结。

1.2.1.3 三级质控 护士长是质控体系的核心[2]。负责科室护理质量的全面管理工作,根据护理部全年工作计划和目标,结合专科特点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反复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计划并组织实施。护士长每周进行专项质量检查,平时随机抽查,并做好记录。每周一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对上周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强调以预防为主纠正偏差,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3]。

1.2.2 制定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和评价细则 庄文平[4] 在对12所二级医院的检查中发现,二级医院质量检查体系不完善,无统一的护理质量检查标准,造成护士长质量检查扣分随意性较大,不能很好地落实质量控制制度。科室根据护理部质量检查标准,结合科室实际情况,组织护士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质量检查评价标准、护理质量检查制度及质控小组职责,使护理质量检查做到有据可依。

2 质控小组成员的培训 培训质控小组成员的过程并不复杂,因为科室护理质量检查标准是经过大家反复讨论制定的。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对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的内容逐一解读,当场解答疑问;质控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掌握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标准评价的方法,以便在工作中正确把握,能不断发现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 实施

3.1 检查 科室护理质量检查有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两种形式。质控小组长完成本职工作外,带领小组成员实行每周一次的定期检查,是对所负责工作的全面检查;随机检查就是在实际工作中,随时关注护理质量。两种检查方法结合的好处是,定期检查全面、系统,使护理质量检查做到了连续性,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随机检查的方法,可以使护士在实际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一是减轻了“负责检查”带来的工作量和压力;二是能将检查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反馈给工作出现偏差的护士,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以便及时修正错误,保证了即使工作出现偏差,也能及时发现,随时整改。

3.2 记录 各质控小组检查存在的问题,采取“不记名”的方法记录在“科室护理质量检查记录本”上,只记录发生的问题,不记录发生问题的责任人,一是可以减轻护士的思想压力,二是可以让记录更真实、完整,三是护士长在科室管理中可以做到“对事不对人”,让护士感觉到护士长管理公平公正,并且做到了经验共享。

3.3 质量反馈 科室规定每周一晨会是反馈本周护理质量检查的时间。参加会议人员包括:全科护理人员、值班医生,并邀请科主任参加。首先是小组长汇总检查情况,内容包括存在的问题、发生的原因、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对因制度、流程等不完善发生的不良事件,还要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然后小组成员可以发表自己对科室质量管理的看法,或是提出疑问;最后护士长总结上周的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安排本周工作重点,其中上周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是本周护理质量检点,护士长还要对上周检查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科主任从医疗角度对护理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并进行专科理论知识的指导。每周反馈一次检查情况,不但及时解决工作中发生的问题,提高护士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积极性,还能集思广益,更能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也加强了医护之间的沟通,医生增加了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护士长在月底汇总一个月来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并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完整地记录在“护士长手册”上。

4 体会

4.1 人人参与,科室工作齐抓共管 直接参与护理质量检查,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及参与意识,护理质量管理不是护士长一个人的事,护士也不再对质量检查有敌视情绪,而认为是日常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护士在检查他人工作的同时,对自己的工作也更加认真,做到了互相监督,加强了护士之间的协作精神;护士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改变了传统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护士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护士长的管理,而是也参与到管理当中去,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工作成就感;使管理透明度化,尤其“不记名”记录问题的方法,使护士将护理质量检查的重点放在查找护理缺陷的原因和杜绝措施上,做到了经验分享。

4.2 责任到人,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4个质控小组责任明确,医院组织的护理质量检查,查到哪个小组存在问题,由哪个小组负责,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而且4个小组长责任在肩,必须在业务上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发现问题,解答疑问,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以前,我们发现低年资护士是护理工作出现偏差的主要人群,其主要原因,就是业务能力不强,工作经验不足,护士参与护理质量检查,给她们很好的学习机会,工作中发现错误带来的经验,比单纯说教更能让她们吸取教训,有利于低年资护士的成长;护士在具体工作中发现问题后提出的整改措施,是护理实践得出来的经验,贴近临床;护士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各方面能力不断增强,最终促使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每周一次反馈护理质量检查结果,本周检查存在问题,就是下周护理质量检点,做到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改进。2008、2009年与2007年医院对科室护理质量检查对比发现,基础护理质量由2007年的93.05分分别上升到96.88 、98.15分,病房管理工作由2007年的92.17分分别上升到97.40 、98.19分,消毒隔离工作由2007年的92.33分分别上升到97.90 、99.08分,护理文书成绩由2007年的92.79分分别上升到96.80 、98.51分。

4.3 及时纠错,护理安全得到保证 护士参与护理质量检查,人人掌握护理质量检查的标准和评价细则,提高了护士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及参与意识,能更自觉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照标准进行自我检查控制,减少了工作的失误;科室质控小组的成立及运作方式,形成了科室质量控制体系,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薄弱环节,使各项工作更有预见性;随机检查的方法,重在操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而不是事后监督,发现的工作偏差及时修正,避免和杜绝护理缺陷和差错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2008、2009年,科室无护理差错事故、纠纷发生,病人满意度也由2007年的92.12%分别上升到2008、2009年的96.30%、 98.47%。

4.4 参与管理,工作能力得到锻炼 质控小组由科室一线护士参加,改变了医院护理质量由护理部、护士长检查,护士被动接受检查、服从管理的现状,使护士对质量管理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应付护理质量检查,而是把质量检查看作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手段之一,这种思想上的转变,让护士有积极的心态接受检查督导;每周反馈质量检查结果,讨论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无形中护士学到了护理质量管理的知识,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拓展了护理管理工作的内涵;护士在质量检查中发现问题,提供了对护理工作思考的机会,有利于护士的个人成长。

4.5 互相体谅,医护关系空前协调 科主任和值班医生参与护理质量反馈,让医生更加理解护理工作的内涵,体谅护理工作的难处,增加了对护士工作的支持度;医生从医疗角度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使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满足临床需要;医护关系的和谐,促进了科室的发展,促使了医疗护理质量的共同提高。

总之,通过实施护理质控三级体系,基层护士直接参与护理质量检查,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转变了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理念,使护士从被管理者变成了管理者;增加了管理透明度,强化了护士的质量意识和参与意识,将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操作过程的控制上,而不是事后监督,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2] 王虹,郭健丽,范植蓉,姚平.建立科室三级质控体系 全面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4,45:47.

第15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6(c)-017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o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ethods 131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April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67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64 cases).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individualized nursing.Blood pressure control,nursing satisfaction,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Individualized care;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Hypertension;Blood pressure control;Medication compliance

在当前医学领域,关于中期及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常用治疗手段以维持性血液透析为主[1-2],在透析过程中,患者极可能出现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其中又以高血压最为常见[3],并且在疗效、预后和患者生存周期方面都有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这一因素,如何操作能够使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高血压症得到有效控制,以进一步提升定期进行维持性透析的患者的治疗疗效,已经成为现代临床护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与关注对象。本研究围绕个体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并进一步观察该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用药依从性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依据与帮助作用,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131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男37例,女30例;平均年龄(61.81±5.49)岁;平均透析时间(37.23±1.41)个月。观察组男34例,女30例;平均年龄(61.57±5.38)岁;平均透析时间(37.25±1.3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参与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入组参与研究的患者均做血液透析,并对其原发病及血压进行积极治疗与有效控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有常规血压监测、血压控制、常规用药及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干预:做好护患交流工作,加强心理干预。②健康宣教:就透析方式以及规律血液透析的重要性进行针对性介绍,并在体质量控制、个人休息和运动方面进行专业指导。③提供护理支持,做针对性指导:指导陪护家属正确用药,协助完成患者用药指导与督促工作。此外,应对患者血压情况实施定期监测,并作用药指导以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对患者干体质量做出准确评估,使高容量得到及时、有效纠正。④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预防:加强巡视,密切观测患者体征及其他症状变化,减少或及时发现并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症状,并给予有效应对,有效管理留置导管,防止凝血。⑤饮食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饮食指导,在日进食量与饮水量控制合理的前提下做到合理膳食,促进食欲,每个周期时间3个月。⑥用药依从性评估与指导:如若依从性评估结果较差,需查找原因,如若依从性评估结果较好,则可对患者予以肯定和继续鼓励,同时提醒患者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或症状,并对相应问题的应对办法进行指导。⑦正确、合理用药:如若为高容量高血压,患者在透析前应尽可能避免服用降压类药物,以防透析时患者出现严重低血压现象,建议该类患者在透析前1 d晚上睡前服用具有长效特性的降压药物,如为肾素依赖高血压患者,则可在透析当天遵从医生指导,口服贝那普利类中长效特性的降压药物。⑧建立电子档病例,进行随访。

1.3评价指标

观察经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血压变化;使用本院自制效果评定表测试用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用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越好;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趋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状况要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估结果和护理满意度评估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勺榛颊卟⒎⒅⒎⑸?情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所谓透析高血压,即充分血液透析前提下,在透析前期收缩压>140 mmHg,而舒张压则>90 mmHg[4]。此外,高血压作为一项独立的危险因素,不但会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还常常作为一种并发症出现在血液透析者身上[5]。血压升高后,患者心脏后负荷在其影响下同样有所增加,从而使心血管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上升,并且对肾脏也会造成严重损伤,所以对血压进行合理控制是保证并延长临床血液透析的重要保障与关键因素[6]。

本研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个体化护理模式,在个体化护理体系中,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及家属由于疾病原因而造成焦虑、抑郁及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而鼓励患者重拾信心,将心态调整到积极状态配合治疗[7]。同时,就高血压相关知识以及血压计使用方法为患者及家属做具体知识宣教,并告知记录每次测量的准确血压值,为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不良危害作用及其对透析的不良影响,使患者对高血压在心脑血管方面产生的危害作用形成正确认知,一旦处于长期性的高血压状态,就会引起内瘘,同时内瘘血管壁会在在过度扩张作用下变薄,致使动脉穿刺点有假性动脉瘤产生,一方面在极大程度上造成内瘘寿命缩短[8],另一方面也使心脏负担加重,因而要增强患者在降压药物方面的自行服用意识[9],健康宣教能让患者及家属真正明确、清楚坚持服用降压药物的重要意义,即既能控制血压,又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此来动员患者家属参与到治疗与护理当中,获得护理支持。

高血压患者多为透析后自行用药[10-11],因此对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用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做到绝对清楚,并在用药的同时注意某些药物可能会造成低血压情况,这大大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和用药功效。对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评估,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尽快查找到原因,并在原因明确后针对具体情况为患者讲解控制血压药物的正确选用方法,而且要告知对方不得擅自停用或减少服用剂量[12],否则会造成可预期或难以预期的严重后果。建立电子门诊复查病例,进而对患者相关信息例如姓名、年龄、联系方式、选用药物情况、血压测量情况以及透析时间等进行详细、正确记录,并向患者发放个人服药记录本,对患者进行规律性随访,及时掌握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最新病情进展,提醒患者要正确服用降压药物,并且要坚持服用,这有助于及时掌握患者后期康复情况、用药依从性,一旦发现不正当用药,能够及时地予以纠正[13]。由此可见,个体化护理各项措施对于患者而言,都能发挥积极作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