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高校忽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国高校对学生实施专业化教育,在这一理念的指导和影响下,学生从入大学起其所学的专业已被明确划分,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也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这意味着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关注专业技能培训,忽略甚至放弃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而理工科专业的学习往往需要比文科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学生缺乏强化和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意识和动力,大学教育则变成专业技能培训,大学所培养出的多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技术人员。
2、理工科院校的自身劣势我国的许多理工科院校原本都是从综合性大学中分离出来的专业性极强的院校,人文社科等学科发展起步较晚。多年来只有马列理论或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近几年来才开始设立文科院系,人文素养较高的教师不多。因此,理工科院校在自身历史沿革中就遗留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空白点。此外,高校从领导到学生重外语轻汉语、学生的汉语水平下降的现象十分普遍。多数学校将学生的四级英语考试成绩与学位授予相挂钩,而对学生的汉语水平并没有任何的硬性要求。许多学生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汉语及人文素质的提高被忽略。相当一大部分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文采、文理不通、错别字连篇的情况时有发生。
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办公自动化的实现,使用电脑写作已经逐渐替代了手工书写,许多软件早已能够自动识别错别字。电脑的使用和依赖使大学生的汉语水平退化,提笔忘字、书写错别字的情况屡见不鲜。而计算机网络在大学生的流行也使得一些不规范的汉字和表达方式被学生所接受,久而久之则会混淆视听,有损于学生在中小学时打下的汉语语言文字功底。而网络的普及和巨大作用也往往使大学生对此产生依赖,他们认为自己需要的东西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不必再费尽心思死记硬背,这对理工科大学生放弃人文课程学习提供了借口。
二、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大学应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深化改革、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应全面推进哲学及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使全社会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使群众了解到人文素质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密切关系,使全国自上而下地在思想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在中学逐步取消文理分科,或改善现行的教育和考试制度,以启发式教育和思维训练为手段充分发挥中学人文素质教育应有的作用,为学生打下必要的、坚实的人文素质基础。
2、强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教育是他们进入社会前最后的系统化教育机会,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关键的时期。理工科院校也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认识到人文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而人文素养教育尤其需要摒弃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形成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感悟科学文化精神,沐浴科学文化传统的氛围,促进科学和人文的和谐发展。逐步完善理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增设大学语文等人文学科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在掌握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在课程设置上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证。并可通过大学语文水平测试等形式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在课堂教学环节也应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讨论、分组辩论及多媒体教学等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此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征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组织人文沙龙及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营建施展才华、增强人文素质的广阔舞台。邀请人文科学造诣较深的知名学者、专家讲学,在校园举办人文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
3、推动理工科高校人文学科建设理工科高校若想要改变自身原有的劣势,必须推动自身的人文学科建设。而由于各种原因,理工科高校的人文学科的师资力量有限,鼓励现有教师进修、深造,提高教师的人文学科专业知识成为首选的手段。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应有针对性地引进文学、史学和哲学等专业的较高层次人才,向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通过科学研究推动自身的人文学科建设,并通过专题报告会和学术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学校自身的科研成果,并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消除计算机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学校应通过引导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计算机和网络只是一种工具,使用它们既有好处也有弊端。若从长远利益出发,学生自己必须意识到使用这些工具的弊端与危害,摆脱对计算机和网络的过度依赖、扎实地学习一些人文知识,才能消除其负面影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科学素养;大学生;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231-02
“钱学森之问”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触摸的痛,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应当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现代高等教育模式要求注重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大学生能在系统学习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与科学道德品质。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及其价值作用
科学素养就是个人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在科学方面所获得的技巧与能力。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勒博士提出公众科学素养的三个基本标准:(1)对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基本了解;(2)对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的基本了解:(3)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而大学生科学素养是指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理论、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能力的基础上,以求实原则、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来探索真理、服务社会的技巧与能力。大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从这些因素的关系来看,他们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基础,是其它要素养成的根基;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是科学能力的核心体现;科学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指导科学实践;科学品质体现科学道德与严谨学风,坚持求真务实是科学精神的本质。这五大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整体内涵。科学素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形成学习研究科学的理想兴趣,更加关注系统的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学精神与科学道德品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当前大学生科学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大学的科学教育教学模式却有颇多方面存在不科学之处,影响了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重知识输入,轻启发学习
我国目前的科学教育教学模式比较落后,重知识灌输,轻启发引导。由于我国高校目前教育方法观仍受赫尔巴特教学方法观影响,即“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系统―作概括和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作业)。①这种教育方法观的目的是教给学生知识而非教会学习;指导思想是注入式而不是启发式;结构上是教师讲授为主,排斥学生独立的学习研究。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大学科学教育教学形式单一;重视灌输忽视启发教育,重视知识忽视实践;重视考试成绩,忽视创新能力;重视专业知识,忽视综合基础;重视科学研究,忽视科学精神;重视技术,忽视科学本质。教学中仍以教师讲授为主,讨论、调查、辩论运用很少;课堂集中育多,个别教学少;知识复制、传递多,科学实验、工艺设计少。②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抑制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扑灭了学生思想的火花。孤立的知识教育不能展示学科内在规律,不能揭示相邻学科、交叉学科以及边缘学科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限制了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学科本质。
(二)科学实验教育薄弱
科学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科研兴趣非常重要。由于我国科学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动手机会比较少,削弱学生科研动手能力。1999年高校招生并轨制度以来,各高校都扩大招生,扩招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学资源的相对贫乏,不仅教师缺乏,实验教学设备也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尤其是对于实验占有很重要地位的理工医农高校而言,教学实验设备匮乏的后果十分严重。高校实验教学面临困境,经费紧张,资源匮乏,设备老化,为了教学得以持续下去,只好压缩实验教学,许多实验课只是简单重复、机械检验,学生人均实验动手机会很少,大多只是观摩。对实验科目的考核,为了节约成本,采用纸上考核的方式,这样的实验课教学,远远达不到“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的目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也不利于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理解。
(三)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基本采用试卷考试的形式。考试范围一般局限于教材范围,或者使用“经典习题”。考核方式简单,一张试卷定结论。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考核,缺乏对教与学互动的反馈。简单的试卷评价之后就算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师生之间不再有沟通、联系、讨论。这种评价方式,必然使学生的学习陷入死记苦背之中,既不会有思考的乐趣,也难有发现的惊喜,必然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学生对上课不感兴趣,出现“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抄笔记,考过全忘记”的现象。学生也在记和背中忘记了学习的本来意义,使科学素养培养成为一句空话。现行的教学和考核模式,已成为大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主要障碍。
三、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对策
随着教育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现科学素养对于大学生的重要作用。然而,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开展科学通识教育,调整课程体系
要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改革现有课程体系,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科学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综合的、全面的了解,为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是一种具有广泛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赫钦斯(RobertM. Hutchins)认为:“通识教育对所有人都有广泛深刻的实用性,不论它是否进入大学,因为它培养了理智。”③通识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创造性思维、科学方法与品质的养成,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美国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都十分重视通识教育,美国大学通识科目的学分要占毕业学分的30%至40%。理工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注重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公共课教育,主要是英语、计算机、体育、政治理论课,以及一些文艺、社科类选修课程,通识教育内容单一。很多学校没有开设规范的科学史教育。从课程设置、学分等方面落实通识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演变,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品质,提高科学素养,掌握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从而为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改革教学与评价方式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仅仅传授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将更多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让学生质疑、反思,享受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发现专业发展趋势和前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引导,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大力推进科学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实习、见习学习比例,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加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系统
现今的高等教育已经出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如何评价某种教学模式优劣,是高等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就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评价系统的建立要突破以学生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建立一种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学生自我评价是将学生放入中心环节,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剖析,找出教学环节中的弱势环节,得出合理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是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结合,且更加偏重于学生学习的效果,将其反馈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最终通过得出的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提升。此外还要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合理评价,不断吸收符合时展的新内容到教学环节中,充实教学内容,最终时整个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科技创新有赖于科学素养,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项重要而艰难的工作,需要高等教育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以科学教育为标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坚定持续地推进科学素质教育,将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
――――――――――
注 释:
①郭元婕.“科学素养”之概念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11):12.
完善人的综合实力的教育就是我们讨论的素质教育。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全面的发展,借以讲解文化内容,教育出健康、有知识文化,并且拥有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特征、内心得到充实快乐,潜能获得迸发、创新意识得到觉醒等都作为素质教育关注的重点。
二、何为创新
创新就是创造新鲜的事物,破除落后的、不好的。主要涵盖创新精神、善于创新的人格以及开拓创新行为的能力。而落在大学生身上,所谓创新能力就是在学习知识步入实践时,能够合理地对内容做到理解运用,甚至提出新的思想、见解、摸索出新的规则和方法。也因为这个原因,对学生创新的能力的不断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命脉。没有创新的生活,不会有前行和发展。
三、大学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所在
(一)促进民族更加富强一个国家的灵魂,不是别的,就是懂得创新。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支持,可以让我们的国家、民族更加富强。放眼历史轨迹,都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就是,科技上博的头筹,才能快速崛起,才能不断超越。要做到提升科技的实力,就要拥有科技创新型的人才,从大学生入手,培养他们怀有一颗创新的心。要明确学生他们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
(二)时代给予的挑战科技时代来临,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要想适应当代社会,以及在未来社会稳步前行就一定要做好准备。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的知识,还要随时做好准备迎接更加多变的环境和当大批的新兴资源、信息挤尽眼球的时候,要在最快的时间内适应,发展;还要适时地进行改良,创新。“科教兴国”绝不只是说说而已。
(三)提升大学生自我人生价值大学生在一些促进创新能力的竞技比赛或者实践活动期间,学习了团队协作、探索分析当多个领域的技能,这些都是人生难得的经历和财富,有利于大学生们在人才竞争的市场中掌握主动权和拥有提高自身竞争价值的砝码。再者当下,涉及到就业这个隐藏着无限压力的字眼,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在校园的时候就计划毕业后,为自己打工,创业。而如果在毕业之后再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头脑就太晚了。在校园里,通过各式各样的科技创新的活动,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到类似的模式,为今后立足社会,或者是创业奠定基石。可以少走一些没有价值的弯路,学生也在此过程中,一步步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四、培养过程中常见的误区
应该注意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差异,不能运用统一的方法去培养。事实上只有一部分的学生天赋里携带着创新的因素,其余的大部分学生由于多年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本身的潜能是没有被解放的。所以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的顾及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这样才能挖掘学生不同方向的潜能,组合成为科技创新的团体,每个人都发挥最大的实力。另外需要关注的就是思想道德上的指引,不能一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忽略诚信的教育,要明确创新要建立在诚信和不违背社会发展的利益的前提下,不能只追求标新立异和自我利益。
五、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提升素质教育措施
(一)充分的物质资源保障学校要尽力为学生举行一些科技创新的活动提供物质方面的有形支持,如果空有想法没有足够的费用去落实开展,那么很难取得一些实质性的效果。学校务必要保证科技创新方向的资金的充足,进行一些必要的投入,可以采用定向基金的形式或者借助社会各界的支持。财政方面一系列相关的措施甚至奖励机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校园里掀起一场科技创新的浪潮。
(二)营造氛围一些学校在学分的设置上引用了创新类学分的计分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凭着自己的爱好、兴趣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一旦获得了成果就会计入到学生的学分,还可以参与一些评比和评优的活动。这样积极向上的科技创新的氛围会吸引更多的有能力有头脑的大学生。人才的培养也会事半功倍。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职能老师的培育和引导对于学生接纳、有效运用科技创新技能是尤为重要的。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引领作用,打造优异的教工团队,让教师拥有先进的思想,成为科技创新的先行者,教师拥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实力,指引学生才会更加掷地有声。课堂上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避免盲目接受新的知识,要多想为什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思维。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就是最有效的途径。
六、结语
赫德教授提出:“科学素养是对科学与科学应用于我们社会经验里的了解。”大学化学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当前,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基础课教学质量是重点和关键。在大学阶段,具备一些必要的化学知识和一定的化学思维方法是现代科技人才基本素质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教师如何能让更多学生对大化产生兴趣,真正从内心愿意学习和研究这门课程,是摆在高校化学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影响大学生对化学课兴趣不高的原因
1意识不到化学的重要性
化学在不断地发展,物质在不断地丰富,化学对社会生活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背负的偏见和误解也越来越沉重。食品中毒、环境污染等,被认为与化学紧密关联,“毒害”、“污染”就逐渐成为了化学的代名词。
同时,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增加令当代大学生变得十分“功利”。英语等级证、计算机证、各种专业资格证,学生会和社团的经历,才是求职、考研或出国的“敲门砖”。他们关心的不再是科学素养,而是这门课程对找工作有无用处。错不在学生,责任在社会,经济腾飞了,物质丰富了,精神素养跟不上,某些人社会价值观发生扭曲和变形,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2专业针对性不够,教学与生产实践脱钩
大化教材包括三大结构(原子、分子、晶体),四大平衡(酸碱、沉淀、氧-还和配位)、和化学与环境等篇章。在30-40学时要讲清楚这些内容绝非易事。对于材料、化工、采矿、地质、生物、环境、机械等非化类工科专业,不同专业都有其特点。因此针对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设置也应有所侧重和取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课设置以及化学知识在他们未来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与高中相比,大学化学难度增加,论述更深入,理论性更强,如不与生产实际挂钩,一味照本宣科会显得枯燥死板。譬如,原子结构中薛定谔方程对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运用高等数学、物理学和量子化学的知识,学生感觉很抽象。如应用多媒体Flash能增强学生对微观领域的理解能力。学时数的大幅削减也限制了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如能结合化学相关领域最新进展、生活化学、生命现象或学生所学专业与化学结合的实例,能让课堂鲜活有趣。
3授课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高校扩招至今,大化课堂采用大班教学,人数150到200不等,课堂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虽红红绿绿,热热闹闹,但若教师一贯“单口相声”,课件一翻到底,课堂就会疲劳,出现学生瞌睡和玩手机现象,效率低,何谈兴趣。教师应尽量采取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积极性;要求学生预习,适应信息大容量、快节奏课堂;创设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利用教学相长原则,加强学习效果反馈;充分挖掘课堂互动元素,创造“满堂生辉”的效果。
二培养大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
1教师一定要有奉献精神,热爱教学
身为教师,先拷问自己,在教学上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当大多数人都为科研项目和论文拼搏,还有谁愿意默默无闻的、不求名利钻研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当今职称评审制度都与项目和论文挂钩。试问,连教师都心不在焉,学生怎么会有学习兴趣呢。
真正优秀的教师拒绝名缰利锁的诱惑,渴望真诚的奉献,以文化品味、智慧高度和人格深度来点燃学生们的热情。真正优秀的教师必定具有广阔眼界和卓越的学识。讲起课来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使学生如同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3]。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教学兴趣盎然。
2积极宣传化学的正面作用
为什么人们看到苏丹红、三聚氰胺、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事件或现象的时候,都会认为是化学出了问题呢?那是因为人在认识上出现了短视现象,由于目光只盯在事情的表面上,从而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事实上,破坏自然、污染环境不是科技本身的错。其实,所有这些事件或现象的发生,确实与化学有着紧密地联系,运用化学知识能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其中的问题。这正说明了化学与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环境遭污染、人类健康受损,正是由于欠缺化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而引起的。
围绕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等方面挖掘人文素材,开展化学人文教育,希望能扭转当下人们对化学认识和理解,激发人们对化学的热情,提升全社会的化学科学素养。让学生通过接受历史上优秀化学家故事的熏陶,激励和启发学生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做事,尊重客观事实,脚踏实地,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处处都追求表现自然的本质和本性。
3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趣味性
一是重视每一节课的导入。教育家于漪说:“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象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恰如其分的导入,仿佛给学生架起一座通往新知识的桥梁,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使之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要设计好一节课的导入,教师就必须深入理解和发掘教材,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多样地设计导入。导入方法很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譬如,以旧引新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法、悬念设疑导入法和对比效果导入法[4]等。
二是精心设计课堂,让其妙趣横生。斯宾塞提出“快乐教育”的思想,认为学习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卢梭说:“无论做任何游戏,只要我们能够使他们相信那不过是一场游戏,他们就会毫无怨言,甚至还会笑嘻嘻地忍受其中的痛苦,然而不这样做,他们也许就会痛得泪流满面的[4]。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游戏”入课堂,设立“问题化学”、“化学探究”、“师生共同讨论”、等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注重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可就“化学是否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举行一场辩论赛;魔术揭秘“为什么湖水从顶部向底部结冰”;可就“化学与太阳能”、“化妆品与化学”、“酿酒与化学”多个专题让感兴趣的学生查找资料、分组报告和撰写论文;也可借鉴“开心辞典”等的益智节目,把教学内容编成竞赛题,学生抢答记分或当场评论表扬。通过竞赛,使学生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并给予奖励,从而激起浓厚兴趣。
三是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由毒奶粉事件提出“如何鉴定牛奶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由温室气体威胁北极熊的生存联想“二氧化碳为什么会越来越多?它有什么用?怎么消除多余的二氧化碳”?由pH平衡联系“胃中的抗酸剂”。与生活相关的化学令人兴趣盎然:我们呼吸的空气、保护臭氧层、未来的燃料:太阳能、食品的营养、妇女起居室中化学(化妆品、染发剂)等。
另外,区别对待不同的专业学生。针对化工和材料专业,可重点讲解陶瓷、光电、纳米材料、低温、高温超导体等;而针对生物专业,可着重阐述核磁共振成像、生命化学和基因工程,从蛀牙产生的原因、含氟牙膏的作用等。
总之,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尊师重教,崇尚知识;需要广大教师投入感情和精力,加强自身专业和人文素养,致力于教学改革和研究,精心设计课堂,使学生在游戏中增长知识;也需要同学们志存高远,重视基础,注重科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晓明,瞿洪明,杨林.国内外大学化学课程设置分析与比较———兼谈高校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8:56-59.
[2]杜金会,等.浅谈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大学化学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2107-108.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初中化学
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必要性
化学科学素养指的是通过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形成的科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1.社会发展的要求
现代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初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必须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而科学素养作为综合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迎接挑战。
2.教育改革目的的要求
教育改革是迎合我国的教育现状制定的更加有效的教育体制的调整,在新的教育改革中,相关部门明确的提出了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要求,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是对教学改革的一种执行。
3.化学学科特点的需要
化学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其本身的理论知识和试验操作都具有相当的科学性,是学生科学的认识世界的最佳启蒙学科。
二、当前化学学科的教育形势
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化学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并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改变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把自然科学提升到了哲学层次。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积累、对科学实践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兴趣取向和价值观。
在我国,近十几年来,在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越来越受到教育专家的重视,这一点从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中便可以明显看出,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今化学教育的重点,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近些年来,在初中化学教学领域,如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成为了热门话题,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化学教育模式而言,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1.提升学生进行科学活动的能力
科学的能力应该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由于从社会的进步来看,这样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科学能力应是获得知识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科学能力的养成过程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具体的应该提高这几个方面的能力:
(1) 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科学探索和研究的第一步。只有在掌握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及信息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刻意训练学生勤观察,细心观察,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2)实验能力。化学的重要特点就是理论知识"实验能力并举。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教育学生,化学的实验不但是对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形象的诠释,是理解"巩固化学知识的主要手段,而且还是检验化学理论的唯一标准。在平时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勤动手,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多做实验。除了在课堂中进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还应开展比如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化学魔术,化学实验比赛等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能力。
(3)思维能力。智力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是否能成功的关键。面对大量的感性材料,怎么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最终转化为理性认识,必须要借助思维的能力。
(4)自学能力。当今的科技发展飞速,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只有学生有自学能力,能够独立地获取和探索新知,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5)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化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应注意:教学实践中,应有意识地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因而培养创新思维;注意创新思维的发散特征,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打破定势思维;注意联想能力的培养,利用化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能力;注意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创造能力,比如开展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等活动。不仅给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所以,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条有效的途径。①举办各种讲座。介绍科学家创造发明的经过,介绍科学家生平事迹,介绍当代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从而深化对科学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激发科学兴趣。②带领学生走出校门,了解化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加强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的认识。③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自己设计,自找材料,自己动手进行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如溶解时的热效应自制热盒,自制防毒面具,自制消毒装置等,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使他们真正认识并自觉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原则,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④举行科技作品展览和评选科技作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以增加学生的科技竞争意识和扩大学生知识视野,还可以组织写小论文,总结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
3.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以教师的“教”为主的课堂教学,但是对于当下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要求来说,已经不能满足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的要求了。所以,教师要首先改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来展开。
三、结束语
通过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研究,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提高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明白了这一点,就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科学的手段以及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只有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化学的教学才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科学素养 培养对策
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肩负着未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启蒙教育的重任,提高其科学素养是基础教育对小学教育专业学校的基本要求。科学素养的培育是一项持久繁杂的工程,其提高是不可能通过短期或突击式努力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过程中,提出系统合理的教育对策,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
1创新小学教育专业科学素养培养方案,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1.1整合理科教学,开设跨学科选修课程
现阶段小学教育专业科学素养的培育更多的是依靠单科的科学知识教育,并没有体系化。这与现在小学教育的学科特点是不相符合的,急需完善小学教育专业科学素养培养方案,重新构建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体系。
现在小学课程如语文、数学、品德、科学等课程中出现了大量与科学素养相关的综合性知识,尤其是科学课程,在《科学((3- 6年级)课程标准》中,小学科学课程分为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五个方面,这些内容融合了生物、物理、化学及地球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这就要避免单学科教学的重复性和单一思维模式。例如讲“能量”,化学上讲的是物质变化导致的吸热及放热反应,物理上讲的是能量之间的转化,生物上讲的是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这样既浪费时间,还不能使学生对“能量”有一个系统正确的理解。如果把不同学科中的“能量”知识整合在一起,以科学思维的方式思考问题,就能更好地融会贯通。
根据调研和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将理科进行整合,前三年分别开设自然科学基础、科学与生活与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三门通识课程,其中自然科学概论,主要是讲授基础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与生活主要是让学生以科学思维方式去理解生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则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培养其科学价值观。第四年开设选修课,兼顾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开设科学与艺术、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并且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科间知识交叉点的训练,让学生将其融合,在训练中形成综合能力,从而开拓视野,将知识系统化。
1.2有机融入“小学课程的相关科学知识”
小学教师的科学素养对孩子的科学素养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小学的各门课程都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例如语文课内容丰富多彩,课本中约有30多篇课文与科学教育有关,《祖冲之》中了解了“月食”,《我要的是葫芦》里介绍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航天飞机》则展示了飞机的特点和功能……
为了更好地适应小学教学,在课程改革中,要先总结小学各门课程的科学知识点,将其纳入《自然科学概论》课程中;总结各门课程的科学实践活动,将其纳入《化学与生活》课程中,将其延伸拓展。例如在五年级下学期《科学》中有“身边的植物学”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自然科学概论》详细讲解植物的器官;在《化学与生活》课程中,让学生做植物标本或叶脉书签;在六年级下学期《科学》中有“电磁奇观”这一节内容,我们在《自然科学概论》中讲述关于各种能量;在《化学与生活》课程中自制电池,以及各种小学实验教具。这种整合方式不但能够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小学课程,还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从做中学”,在做的技能形成的同时,体会到科技创作的方法,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1.3将科学史作为“隐性课程”
通过学习科学史,可以逐步了解和掌握科学家探究科学的方法,对概念和理论有所理解,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这是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要素。因此有很多学校开设了《科学史》这一门选修课,但若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过多的科学教育课程,可能负担过重。因此我们建议精研小学教育专业的各门课程,将零散的各门科学史以“隐性课程”的形式加入到这些课程中,这样既减轻了课程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语文》课本中有鲁迅的《铸剑》一文,语文教师可以讲述金属的冶炼史,猜测铸剑所用金属,理解金属出现时间先后的原因,加深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在《自然科学概论》课程中讲解《元素周期律》时,可以讲述门捷列夫及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使学生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上都能有所收获。
1.4开设小学科学教学法
由于最后两年学生忙于就业或升学考试,时间紧张,学校不再安排科学必修课程,但基于以下两个原因,我们建议在第四年开设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法,最后一年开展科学课教育实习:
(1)根据调查,农村小学由于各种原因,科学课程基本没有专职教师,所以很多都是通过在职教育后兼职科学课程的,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很多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在农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也有一部分兼教科学课程的,由于学校以前没有开设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法,他们很难适应这门课程的教学;
(2)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是基于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在课程标准、教学理论、教学设计、资源开发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开设小学科学教学法课程,能使学生更加熟悉科学实验的设计,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既提高了科学素养,还能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游刃有余。
2构建新型科学教学模式
实行以STS教育理念下的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合作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技术,构建综合数字化实验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1以STS教育理念为指导
STS教育是一种科学教育思想,具有显著的交叉学科性质,突出了对科学的文化解读、对科学的社会价值与人生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STS教育更加注重探究与体验,重在唤醒主体的自我意识及情感体验,这将促进学生构建科学理念,理解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批判性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提高科学素养。
2.2采用探究―合作教学方法
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合作性教学是指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两种教学方法优点多多,但也各有缺点。我们建议将两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合理分组,优势互补。教师合理安排好探究过程,在课堂上合理干涉,及时引导,让学生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高效率。
2.3运行
课前,制定STS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合理分组,优势互补。课中,采用探究―合作教学方法,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充分体现个人的独特价值,优势互补;实验操作结合使用多媒体,多层次、多场景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构建综合数字化实验平台。课后,实施全面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个性良性发展,并进行网络群讨论,分享个人成果。
3建设多元立体的校园科学素养教育环境
3.1充分利用宣传资源
例如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站,以及飞信、QQ、微信软件,定期向学生推出环球科技资讯、健康常识、流言百科、时事科学等栏目,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3.2开发特色课外实践资源
例如有的学校可以利用空余土地较多,山区资源丰富等特点,成立了“少年农科社”,建立“生物观察园”,种植蔬菜,养花养鱼,积极开展农科活动,并使用各种实验器材,开展相应课题研究。最后完成科研小论文或进行农技比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其科学素养。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想不想(敢不敢)创新的问题,即创新意识的问题;二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即创新能力的问题。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了全方位、多途径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一理论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们在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人体发育学和生理学课程教学中,摒弃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注重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积极发表不同观点,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围绕问题学习。例如我们在病原生物学教学讲授流感病毒时,摒弃原来的讲授流行情况、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等常规,开篇就提出六大问题:甲型H1N1为什么最初叫做猪流感病毒?与猪有什么关系? H1N1中H、N分别代表什么? 2009年流行的为什么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流感不过是一种感冒为何全球如此紧张?是否过度紧张?传染方式有何特别?吃八角是否能有效对付流感?让学生们头脑里充满问号,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们建立问题意识提供思路。
(二)帮助学生形成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理论的形成过程
建构主义知识观也就是知识的相对论。汪氏等认为传统教学之所以不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把知识看成绝对的、凝固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建构主义知识观则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所以学习的过程是新旧经验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显然,引入建构主义知识观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讲到免疫的传统概念和现代概念,就是引入建构主义知识观的最好时机。
同时,我们还引入探究式教学方式,注重发掘课程中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注重讲理论、概念被发现的过程。例如,在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中,我们补充讲干扰素是如何被发现的,干扰素的副作用,病毒是如何被发现的,人类面对病毒的困惑,青霉素是如何被发现的,抗菌素耐药性的形成等等,讲病毒的发现源于“一种疾病”、“两个关键技术”、“5个关键先生”、“一个旧理论被打破”,通过这些讲述,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创新的规律,了解学科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科学难题。
(三)以“正面教导”的方式激发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讲历史上发明创造的成功案例,为学生树立一个创新发展的榜样,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自主寻找答案,并为学生组织“学习报告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该学习演讲成绩计入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30%。例如,我们指导学生完成“虫草素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大鼠肝癌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获得广东省第九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学生在学习了化学结构改造这部分内容后,有了合成”虫草素钌﹙Ⅱ﹚配合物”的想法,把中药成分进行结构改造,这是这个课题最具创意的地方,与学生分享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大大促进了他们的创新欲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布置各类开放性作业、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例如我们布置的作业包括“读伤寒玛丽故事的感想”(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给方舟子的一段话挑毛病”(批判性思维)等。
二课外教学
(一)通过布置撰写小论文的任务,讲解相关书写要求、批阅、点评,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寻求答案
我们在医学免疫学、生理学、人体发育学、预防医学等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围绕某主题写出文献综述或调查报告,并在课堂教学中详细讲述文献综述、调查报告等论文形式的书写要求、作用和意义,针对学生们参加大学生论文大赛中常见的论文书写的错误,指出常见错误和误区,在批阅学生的作业后再作详细点评。同时,推荐质量高的论文正式发表,让学生“完成任务有动力,任务完成有喜悦”,推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该作业计入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
(二)开放实验室,指导大学生论文大赛、大学生课外科技大赛、大学生创新课题
参考许多高等院校的做法并结合我院实际,我们教师所在科研实验平台、项目组实验室均向本科生开放,形成实验室里有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这样的工作团体,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环境。教师利用晚上、寒暑假积极主动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论文大赛和课外科技大赛,指导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责任心,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近3年我们共7位老师指导1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多项校级创新项目的完成。
另外,通过老师担任学校大学生论文大赛评委,担任大学生论文大赛点评嘉宾、基础知识擂台赛评委等形式为学生创作的科技论文“把脉”指导。
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类课题的申报、实施、答辩,在实践中获得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为学生社团开办基础科研能力培养系列讲座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提高本科生科研课题的创新性,近年我们先后为大学生社团和二级单位开办学术讲座,围绕科研论文的书写、进入实验室注意事项、科研思路的来源、科研课题的实施、介绍几本好杂志、经络的应用及研究概况、内经及针灸原理的应用及研究、课题设计零距离、为医之道、尽善尽美等议题举办讲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促进和引导学生进入科研团队,尤其是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目组,接受科学素养的熏陶
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近年来在吸收本科生进入实验室方面也做了不懈努力,近5年累计约117人次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尤其我们通过主动报名加面试方式,遴选了部分学生进入学院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目组科研团队,学习查阅文献、阅读文献、综合分析文献,了解国内外科研动向,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结合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为学生们辅导实验动物学、分子生物学、DME、统计学等科学研究的主要课程,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获得创新的能力。
统计表明,在近年来进入科研团队学习的学生中,能获得国家级、省级课题“挑战杯”大奖的学生均来自进入承担国家级课题的科研团队的学生群体,充分说明国家级科研团队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三实验教学
如果说理论课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实验课教学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培养平台,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课程。我们在多个班种中实施基于团队学习模式的自主设计性实验,采用发放学习资料、学生自组学习小组(5-6人)、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引入自身的加入和体验,围绕任务设计实验方案教师遴选科学意义大、创新意识强、可行性大的实验方案,(对于科学意义不大、设计不合理的项目,予以淘汰),学生完成实验方案形成实验报告,最后进行论文答辩和教师点评。该教学改革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合理学习兴趣与爱好,增强了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入了合作和竞争的理念,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发放144份问卷调查显示:70%学生表示对该实验感兴趣,81.5%表示对实验流程满意,73.1%表示有必要开设自主设计性实验,40%认为自主设计性实验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重恰当。
四教学成果
经过5年来的实践,我们指导本科生获得省级以上“挑战杯”大奖4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两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0项;指导本科生参加学校学生学术论文大赛获奖和指导本科生校级创新实验项目19项;指导本科生在核心期刊8篇,发表相关教学论文19篇。
五问题与不足
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永恒话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尚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由于学生学分压力、传统考试压力仍很大,能用于创新实践能力锻炼的时间不够充裕。另外,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学生的创新更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要不断学习,认清目前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弊端,勇于改革和实践。我们还需要加强教学的艺术性,让我们教学活动更新颖和更富于变化。
参考文献
[1]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关键词: 毕业论文 选题 方案设计 实验操作 论文撰写
1.引言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目的。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实践性环节,是大学生接触、参与科学研究的开端,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如何在毕业论文环节进行启发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毕业论文环节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有利于毕业生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之后,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恰当选题
毕业论文须符合本科生的培养目标[1]。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学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从国家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毕业论文课题的选定,必须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紧密结合在一起[1]。
毕业论文的选题较广泛,要注重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因此,在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选好毕业论文的题目,注意把握“适度”的原则,即选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做到量力而行,避免因为初期选题的过高、过新,导致论文中途写不下去的被动局面。要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例如,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好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选择实际应用价值较强的题目;而对基础知识掌握及实践操作不足的学生,可以选择具有验证性的论文题目。这样的操作可以保证学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完成毕业论文,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在课题选定的过程中,要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将本科学习期间的获得的理论知识得到实际的运用。毕业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关键[2]。因此,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要根据专业发展的特点,符合学科的发展方向,同时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基础,针对学生毕业后将要承担的工作任务,尽可能地选择与实际生产和工程实践关系较密切的课题。
3.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
在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提高毕业论文期间的效率。在这样的作用下,学生的积极性与工作能力会得到极大提高,是探索人才培养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时,向学生传授该课题的相关研究现状及最新发展动态,指导学生积极查阅文献,传授给学生查阅文献的方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研究课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从仪器的选用、操作到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在操作过程中带领学生养成严谨的科研态度,并培养学生勇于钻研的科研精神。通过实验过程,使学生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使学生真正将课堂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操作,学以致用,为将来从事独立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4.强化实验操作能力培养
长期以来,高校中的实验通常被认为是教学的辅助环节,是为了加深和帮助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3]。在此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对于实验的认识一直停留在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阶段,认为实验都是老师讲明实验原理,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讲解实验步骤,配置实验药品,详细说明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学生只需要按照要求操作,并不需要查资料、动脑筋。
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实验操作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确立一切依靠自己的思想。教师由传统的讲解一切转变为辅导,学生由被动接收转变为实践、探索。启发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学会查阅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资料,了解课题相关的实验的操作;在实验中积极动手,勤于动脑,及时发现问题并迎难而上,利用平时理论学习的基础及查阅的资料,解决问题;实验后对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独自对于实验总结和分析,是逻辑上升理论知识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也为后期毕业论文的科学表达奠定基础。
5.提高论文撰写水平
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辨别实验过程数据的真伪与优劣,使学生真正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分析和表达能力。将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的数据,结合文献查阅过程中的研究背景、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结果及讨论等内容,整合到论文中,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
指导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积极查阅文献资料,并对课题相关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指导学生勤于思考,在论文中表现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应加强对毕业论文过程每个环节的管理,合理安排毕业论文进度。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进度,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督促学生按照毕业论文计划按时完成各项工作。
6.结语
毕业论文是学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学习环节,而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4],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通过毕业论文,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加强教师的指导,采用合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选择合理的毕业论文题目,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撰写优秀的毕业论文的同时,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奇贺.加强毕业设计阶段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34-35.
[2]蔡照胜.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中的几点体会[J].高教论坛,2011,4:49-51.
关键词:学前教育;科学素养;培养
作者简介:郁雯(1963-),女,浙江鄞县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准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编号11YB032;主持人:郁文)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091-02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特征
(一)科学素养的涵义
对于“科学素养”的定义,不同国家的学术界中有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如美国“2061计划”核心著作之一《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将“科学素养”第一位:应理解科学的概念和原理;熟悉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能够按个人和社会目的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
我国学术界对“科学素养“的认识是以正规教育为基础,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质。包括人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通过日常学习和媒体等各种渠道所提供的信息,而逐步积累形成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科学素养“包含几大要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等[1]。
(二)科学素养的教育理论
科学素养的教育理论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和思维方法,发展科学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2]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公众科学素养外,面对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却又缺乏经验的幼儿,还必须具有高于一般公众的科学素养。
1.具有丰富的幼儿科学教育知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阶段首先应积极主动去了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吸取现代科技的前沿成果,在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中,要更多掌握相关的知识背景。其次,要掌握好幼儿科学教育方法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幼儿教育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
2.具有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在科学教育中做到会操作、能考察、善制造。
3.具有幼儿科学设计与指导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幼儿的需要,能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反映随时调整活动的目标。在活动内容和活动材料的选择中,要以幼儿的兴趣或能引发幼儿积极进行探索的活动材料为前题,将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幼儿认知兴趣与需要的活动过程,使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投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中去。
4.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根本保证。它包括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方法的探索、测量工具的运用及课题的选择、论文的撰写等。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分析
我们对江西省南昌市近几届在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大专生和五年一贯制高职生的科学素养的现状进行了一次随机结构型调查问卷,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科学技术术语了解、对科学观点的了解、科学方法和过程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以及学前专业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情况。分别用于调查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对科技的兴趣态度、科学信息来源、对高新科技领域的了解、对科技利弊的认识、对科学原理和方法的了解等方面的信息。
在对科学技术术语了解程度的调查过程中,我们选用了分子、Internet、DNA、纳米,四个科学技术术语了解学生对它们的理解程度,绝大部分学生对DNA、纳米不了解。在对科学知识和观点的了解调查中,我们沿用了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16个测试题,三种学历的平均得分为66.3%,其中本科学历的学生为81.7%高于大专学历的学生,而大专学生则高于五年一贯制高职生,呈现出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科学知识和观点的理解程度越高的趋势。在对科学方法和过程的理解的调查中,我们设置了3道题,一是对“科学研究”一词的理解,其余两道题是对实验方法和概率的理解,三种学历对其理解程度普遍较低,均低于对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平均为24.3%。在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根据我国迷信形式复杂的具体国情,将中国城乡普遍流行的迷信现想象进行了归纳,将具有典型意义的五种迷信现象设计为测试题进行测试,五年制大专生为35.7%,三年制大专为28.4%,说明认识科学与社会关系与受教育的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对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统计我们对以上三个方面的掌握程度做了一定的要求而得出的,三种学历平均得分为5.86%,低于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大专学历科学素养得分10.7%。
通过对不同学历的学前教育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调查,反映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科学素养整体水平很不乐观,制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对科学素养的学习不重视,在高中阶段受升学利益的驱动,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天文、宇宙等方面的常识“无暇顾及”。到了大学阶段就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一些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科技知识,尤其是前沿知识,涉及不多,甚至毫不关心,文科学生在这方面更是薄弱,对科学探究、思考、创新及实践能力较弱。从学生对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反映出学生对科学本质和科学精神的认识上有缺陷。
同时,调查也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科技活动兴趣不大,主动参与的科技活动较少,如经常参观省市科技馆活动的人数平均只有18.5%,81.5%的没参加过;在阅读科普读物方面23.1%的人经常阅读,76.9%的人不阅读。
三、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相关课程的兴趣
对幼儿来说,科学的启蒙主要是科学兴趣的培育,要激起幼儿的科学兴趣首先必须唤醒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兴趣。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科学知识的基本性和基础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认知结构,抓住知识生长点,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教育的内容,为学生获得能真正的科学知识、经验提供前提和可能,学生只有认识到所学习的内容是自己当前或未来所必须了解的知识,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才能真正体验和领悟到科学的价值,充满对生活中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和形式上要多样化,如在教学上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勤思善问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通过巧妙设疑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善于质疑,善于研究和探讨。并且教师要适时、适度地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验证自我的想法,最终得出结论,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以此养成良好的探究科学习惯。把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与非正规科学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做更多的探索。
(二)加强科教类课程的设置
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技能技巧课课程的学习,而对科学教育类课程的设置重视不够,只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且只开设一个学期,除此之外也没有通过其他渠道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此,学生对自身科学素养的养成也不重视。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今后开展科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必须要建立系统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来提升其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认为:第一,学前专业必须开设一定数量的如《现代科技概论》、《科学史》、《现代科技发展前沿》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等必修课。第二,开设一定数量的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领域科学基础知识的课程如《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等。第三,鼓励学生参与其它系里面向全校开设的有利于科学素养培养的选修课程,如《电工基础》、《地球知识概论》、《生物制药》等。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定位为学前教育专业科学教育课程的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教育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操作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三)营造良好的科学素养教育环境
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浓厚的科学氛围和教育环境,在校园文化中,要不断强化科学导向,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科学。使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情绪,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产生的兴趣,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学前教育系可以结合自身的特色,建设多元立体的科技教育环境。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宣传资源,如宣传橱窗、校园网。介绍科学名人名家、科学新知识、科技新发现和新成果。二是整合科技教育资源,建设学生科技作品展览室,将学生制作的各类科技作品展出并存放,开放理、化、生等实验室,并指派老师进行辅导,使实验室成为学生的科技操做室以达到自然地渗透科技教育的目的。三是经常性的组织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如举办科技讲座、学生科技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竞赛科技文化展览等。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促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和不断提高。四是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积极参加社会科普宣传活动,宣传科学知识,以志愿者的身份深入到科技馆、科普报告团做讲解员,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科技相关的知识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目前学术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黄雪梅认为“综合素质培养的具体目标应围绕知识、技能和素质三方面”。李海林认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结构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人文素质和能力素质等几个方面”。以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点为指导,同时结合学者们的观点,我认为高职生综合素质应该是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高职生专业素质
(一)尝试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生的公共必修课,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本身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治教育的功能的同时,适度体现“就业导向、素质本位、对接专业”的设计理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以提升高职生的专业素质。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是指大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并进而将获得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内化,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能较出色地从事专业工作的品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法制观等知识点为高职生学习专业理论提供一般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首先是要建立一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其次,思政课教师设计与专业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例如结合各专业的职业道德,以具体的专业职业道德配合相应的专业案例展开教学,结合各专业讲解相关的专业法律案例,如《会计法》《物权法》《广告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建筑法》等。最后,在高职生实习实训期间,开展同步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例如结合“职业道德”这一学习内容,让高职生在实习实训期间,调查实习实训单位员工的职业道德、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和分配方式、企业文化建设情况,通过调查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通过与专业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不仅能够让学生端正专业学习的态度,同时有利于深化对一些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高职生的专业素质。
(二)引入“主题演讲”“新闻讲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以培养高职生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就是人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是人类文明之道大化于天下的生命大智慧。人文精神,就其核心来说,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所有高职生的公共必修课,主要对高职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改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十分有必要。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高职的两门主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主题演讲”“新闻讲评”活动,学生以宿舍为单位组成6~8人小组,班长和学习委员统筹安排各小组演讲或讲评的时间,各小组自行选择演讲或讲评主题,每次课再由教师随机抽取6位同学担任评委,其中一位评委负责课堂上对小组的演讲或讲评进行点评,评委则根据教师预先制定的评分标准表对小组进行评价,并评出小组的成绩。学生在“主题演讲”和“新闻讲评”的过程中,例如“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和“小女孩公交车上让座遭索赔”“地铁抢座事件”等,学生们的评价各不相同,有时甚至引起学生之间的激烈争论,在争论中学生的表现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外化,这时候教师针对学生的评价并结合学科中的相关知识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社会公德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以培养高职生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科学素养的范畴包括我们常说的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坚实严谨、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采用任务驱动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高职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或协作领会知识和技能,并形成自我学习、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能力。例如结合“社会公德”这一学习内容,让学生组成小组对校园的文明状况进行调查,学生们自行设计调查方案,自行分配调查任务并完成调查报告。在调查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自己纠正了不文明的言和行,还提出了一些倡导全院高职生文明言行的宝贵建议。任务驱动法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要求。通过学生的身体力行,锻炼了他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品质,从而实现培养高职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和比赛活动
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了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案例式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交互式教学(interactiveteachingmethod)、“双语”教学、临床技能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伙伴,自主提出学习问题,安排学习步骤;精选教学内容,大幅度减少必修课学时数;丰富第二课堂,开设校级资源共享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在整个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学校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改革专业课教学内容,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必修课程开设有基本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预防医学(含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医学科研方法概论等,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开设有医学与哲学讲座,选修课程中开设有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自然辩证法概论、循证医学、临床科研设计测量与评价、创造学等。
三、引导学生参与科研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组织科研小组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活动。学校注重医学生科学思维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将其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倡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一是将学生科学素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三早教育”计划(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二是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如大学生创新课题、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开放性实验室项目等)进行科学研究。三是建立学生导师制,为学生配备有经验的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文献,鼓励学生撰写论文。
四、丰富实践教学
[关键词]实践教学 科学素养 生活实践 科学精神 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8-0035-03
[收稿时间]2013-06-09
[基金项目]中国农业大学教改项目(编号:11029)。
[作者简介]董乔雪(1973-),女,辽宁普兰店人,满族,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自动化与电气化。
一、对科学素养培养的认识
近年来,从学生就业的反馈中,发现企业在择用人才时,对学生的成绩与分数越来越淡化,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却越加看中,同时也非常注重人文素质及学生的情商教育。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学者认为,知识、能力与素养是决定人生的重要因素,根据人力资源理论的相关研究,在人的一生中,从小到大学到的知识所起的作用不到5%,能力与素养才是受用终身的。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对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总结出创新人才具备的品质为:科学的批判精神,能发现和提出重大科学问题、对科学实验有锲而不舍的忘我精神、基于社会责任感对学科的浓厚兴趣。以上这些给本科教育带来的启示是学生能力与素质品德平行发展的重要性。鉴于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并在对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指导实践教学的科学思想进行了探讨与思索,提出实践科学素养培养观念,即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到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实践教学对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与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培养,同时向学生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如敬业、诚信、责任、合作等的素质教育,正确引导实践教学的开展,并倡导“实践育人”的理念。
二、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基本本科教学实践环节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实现由被动接收式学习向主动研究式学习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而积累的各方面经验与收获,将为本科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或者研究生的学习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角色作用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识到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并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但是指导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指导时,还没有真正实现从课堂教学模式向实践教学模式的转变。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递,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接受知识是被动的,因此可以把课堂教学看作是“授业”的过程;而实践教学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要求学生必须是主动的、亲自操作的,因为学生只有在不断尝试、遇到问题不断思考以及不断遇到挫折失败的过程中,才能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这是课堂教学所无法给予的。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辅助的,指导性的,起的是“解惑”的作用。而现在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仍然包办太多,给学生的自由空间不够,如从题目设计、元器件的购买、功能要求等还是由教师提供,虽然相比于课堂教学,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加了“动手做”的机会,但是“怎么做”还是由教师手把手地来教,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没有按照老师要求做而使成绩降低,从而限制了学生潜能发挥和个性设计。
实践教学为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教师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跟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真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与学习态度。而我们的老师在与学生交流接触中,往往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科学研究中所不可缺少的人生价值观,如严谨、诚信、责任等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即教师的“传道”功能仍然需要加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指导与教育。
(二)学生对实践课程的态度
通过实验课与课程设计指导,观察目前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学习目的:只为学分而学习、为前途而学习、为兴趣而学习。只为学分而学习的学生是被动的,不爱思考、缺乏兴趣、不求甚解、甚至出现数据假冒、抄袭同学设计和程序等现象,其学习目的只求通过获得学分即可,学生在此过程中没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这些学生占较大比例;为前途而学习的学生,其学习的目的希望通过实践学习能为日后工作或保研积累资本,并希望得到较高分数,具有一定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一般能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得较好,缺乏的是对问题的探索思考与扩展,这样的学生将来有可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却不是创新人才的标准;为兴趣而学习的学生,往往对实验内容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在研究过程中充满热情,享受作品的开发过程,并坚持不懈,这些学生是“创新人才”的后备军,但对科学研究所应具备的综合素养以及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缺乏清醒的认识,因此对他们的科学研究精神以及情商方面的培养仍然需要加强。
针对目前学生在实践课程学习中的问题,笔者对如何提高实践教学功效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实践科学素养培养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强调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水平和科学素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实践科学素养培养的几个途径
(一)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实践创新的动力,培育兴趣是教师的职责,也是科学素养培养的前提。近代的引导学习派发现如果学习的过程非心悦诚服,那么他学到的知识和他是对立的,不能融入他的价值观体系中。台湾教育学家李雅卿说,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工具性和美感,如果一门课程不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那么他就不会感兴趣。兴趣一定是自发探索的意愿,而不应该是外界强加的。所以在培养兴趣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教师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去了解自己所指导的学生。有些学生缺乏该门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或者在开始进行实验或课程设计时,没有任何思路,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时建议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学习”,即教师设计各种机制来“诱使”学生进入学习,引导学生去思考,并产生灵感。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实践与教学经验,同时与学生有良好的沟通。在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实践题目的设计不要单一,要多样化,而且不规定功能要求,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结合自身特长和专业知识来。例如:在进行单片机课程设计时,首先展示单片机产品芯片、外观、工艺的电子美感,同时也向学生展示单片机在生活中产生声光影的华丽之美,对于有音乐特长的学生,教师可以启发帮助他制作简单电子琴项目;对游戏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启发他们进行智能玩具机器人的设计;对信号发生过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启发他们制作电子示波器;对运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让他们设计具有自动计数功能的跳绳。而对于能够自主学习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想象与设计,不受老师给定题目和要求的限制,教师将重过程、轻结果,关注其实践的过程所展示出来的学习态度与能力,并以讨论建议的方式予以学生指导。实践表明,当学生通过实践动手过程,亲手“制造”充满个性的产品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并提高了自信心与学习的动力。
(二)科学研究精神的培养
实践教学环节是大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精神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对科学研究精神的解释为:科学研究是一种永远、不竭不尽的知识探索,不为名利,只为增加知识。要从事科学研究,首先要建立科学兴趣,再加上穷追不舍的好奇心。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认为,在本科学习阶段,要想让学生初步理解并具备科学研究精神,并逐步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水平,切实可行的做法是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反复不断地灌输与强调三点:“问问题”的能力、“坚持”的精神和“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培养学生“不要怕问问题”精神,教师首先不要居高临下、不要拒学生于千里之外、不要怕丢面子,给学生提出问题的空间与机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以讨论、书面形式、或教师启发的多种形式来鼓励学生提问题,逐步培养学生问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将在这个过程中使其思考力和创造力也不断得到提升。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是科学实践与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优秀品质。在指导大学生课程设计或创新实践活动中教师发现,学生对所研究课题态度有三种:极个别优秀学生能够做到有开始、有过程、有结果;一小部分学生是有开始、有过程、无结果;而大部分学生则是有开始,无过程、无结果。这说明学生的兴趣一开始是有的,但大多数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课题研究却不能坚持到底或敷衍了事,不仅浪费时间,还收获甚微。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根源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当遇到问题或挫折时,不知如何解决和处理,又缺乏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因此主观放弃。这就要求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度,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建议,起一个指明灯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同时在学生实践环节的评分标准中不要仅仅注重实践结果,还要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实施过程给予恰当的评价。
(三)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往往并不能象课堂教学那样,通过最终一张试卷的成绩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软硬件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都需要一定周期,课外自学与课内集中辅导相结合。指导教师不能时刻进行监督,所以就有学生存在侥幸心理抄袭同学的设计,出现设计、结果均雷同的现象。为杜绝上述不良现象,教师有责任对学生适当地进行诚信教育。正如国内知名的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立功先生在“写给学习单片机的年轻人”一文中,谈到面试聘用本科生的时候,他感兴趣的是那些“真正动手做过一些简单项目的,并诚信地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学生。诚信的品质如何正好通过实践活动中得到展现,教师的责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告知学生诚实地了解自己的能力、个性、优点与缺点,防微杜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让学生即使在无老师监督与检查的情况下,依然诚实地做人与做事。
(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前面已经讲过,合格的创新人才是建立在具有社会责任感并对学科有浓厚兴趣基础上的。我们在强调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却不经意地淡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试问缺失了责任感的科学人才如何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大师?根据一位哈佛毕业生对中国的留学生的观察: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并不是缺乏创新能力,中国学生一样能得到重要的实验结果,一样能写出非常漂亮的文章,只是他们在学习或进行研究的时候,很少从“我可以怎样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不一样,变得更美好。”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他们想的一般是怎样在现行制度下让自己和家人过得更好”。这不能不让我们的教育者进行深思。笔者认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平台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设计变成鲜活的生活实例,来及时引导学生关于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和责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论坛与举办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只有将兴趣与责任有机融合,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高盘良.浅议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
[2] 吴亚玲.实践育人理念的哲学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0,(1).
[3] 张树永,宋其圣.兴趣培养是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教育的前提[J],大学化学,2005,20(4).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背景;自主学习;数学素养
数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数学素养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着眼点、处理问题的条理性、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对人的综合素养的提高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较高的数学修养,无论对科技工作者、企业管理者还是行业工作人员、政府公务员,都十分有益的。
1、何为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是指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经验对数学产生的感悟、反思和体验,是一种文化修养,也是一种数学品质。它包含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观念与数学品质四个方面。作为应用型转型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还要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的熏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运用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数学素养的培养。
2、为何要培养数学素养
大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从事专业中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以后的职业能力课程学习提供“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具有更高的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3、如何培养数学素养
3.1提高数学教师的素质
数学教师要重视自身各种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具有宽广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大胆尝试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吸取经验,积累教训,并用于实践教学。
3.2更新数学课程内容、重构教学体系
由于每个专业对数学的需求不同,任课教师应结合专业定位和专业需求,重构数学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接受数学思维的训练,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好的满足专业和社会的需要。
3.3优化数学教学方法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列举数学与社会科学、经济学渗透交融的大量事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展讨论,以问题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3.4加强学科渗透
数学教师,需要了解该专业的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校在适当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让数学教师在某一段时间内能专注于同一个专业的数学教学工作,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将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零对接,使学生也能够学得愉快,用的顺手。
3.5将数学建模有效融入课堂教学
数学模型是构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或抽象。数学模型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教学方式变为引导,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设计和积极参与。建模过程的多样性、灵活性,可以激发各级各类学生的创造性,展现出学生各自的创造性和才能,使他们有各自的收获和成功的体验。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和活动有利于培养各级各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6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引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的最好手段,二者结合应用,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又可以借助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演示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运算技巧。
3.7建立新的数学教育评价体系
一个人的数学素质高低是不宜用考试分数高低来评价的,因为数学素质不是只靠考试就能考出来的,数学素质的提高是靠科学的数学教育思想和方法去培养、熏陶、诱导、推动学生主动发展的结果。为缓解考试的压力,使学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数学课的总成绩最好分解为平时作业,期中测试,期末考试及数学论文四部分,这样可改变一次考试定成绩的状况,其中数学论文旨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体会数学的方法、思想和应用,开发数学潜能,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结论
大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反复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省,反证的自我体验过程,教师要明确素质教育的目标,有意识、有目的的把数学素质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一节数学课中去,较高的数学素养一旦养成,它将超越数学学科知识的范畴,并将发挥长期实在的功效!
参考文献:
[1]付柳林.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2):91-104.
[2]董毅,周之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4(8).
[3]田留志.试论数学教学与数学素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6).
[4]杨冬,张立新,贾文敬.数学素质与应用型人才[J].大学数学,2006,4(8).
[5]黎丽梅.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与数学素养的培养[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7(2):91-94.
[6]赵艳敏,樊明智.改进高等数学教学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J].教育与职业,2013,33.
[8]张敬,田巍.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J].高师理科学刊,2011(5).
[9]毛徐新.大学数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146-148.
[10]杜其奎,宁连华,周兴和.浅谈数学与数学素质[J].中国大学教学,201l(5).
[11]朱长江.谈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全程培养;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5-0058-03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及其综合素质构成
(一)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各有特点,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重视理论学习与应用,要掌握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应用、迁移和再创造;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既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理论学习以够用为限,侧重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和训练。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职能,决定了地方高校办学定位要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要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型,即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综合素质构成
“素质”一词,来源于心理学,是由人的身体、心理、品质、知识、能力等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人格特征。应用型本科人才综合素质是指通过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对人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主体特性和品质,主要表现为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知识和能力,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方面,非专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要素。
专业素质,即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掌握的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要求把握相关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与专业相应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思想道德素质由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两方面构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表现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公民素养表现为自信、自尊、自强、勤奋,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保护环境[1]。
科学人文素质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具有应用科学解释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遵循人文精神,具备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实现人的可持续性发展[2]。
身心素质包括:热爱体育运动,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心理、正确的自我意识、协调的人际关系,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二、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全程培养的内涵
近年来,用人单位选聘人才不再单纯重视成绩,而是着重考察岗位技能、实践动手能力。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既要能人,更要好人;既要有文凭,更要有文化;既要考察知识,更要测试能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高校将综合素质全程培养与大学生择业就业相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确定合理可行的就业目标,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贯穿于培养全过程,坚持品德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协同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学业成功,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和创业。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学校在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养、科学态度、人文精神、艺术情怀、健康心理和健全体魄的前提下,着重完成以下四方面任务。
一是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是其综合素质中最基本的方面,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科学文化知识本身,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使之“内化”为学生的品格,不断提高学生的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怀。以传授知识为载体,在专业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是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表现为将所了解和掌握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能力。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就业形势来看,毕业生的工作去向大多是基层单位的第一线,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三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往往表现为一个人的潜在能力,表现在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转化和传导知识,为今后的创造性工作打下基础,要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
四是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素质教育是内涵不断延伸与扩展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是不矛盾的,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才的机会。
三、实施综合素质全程培养的途径
现阶段,部分地方高校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面临各种困境。地方高校大多建校时间不长,校园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学校硬件设施不尽完备,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进一步明确,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实施综合素质全程培养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融合与渗透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综合素质。
(一)转变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方向和性质,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办学思想方面要转变封闭式的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办学思想,树立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需要,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在教学观念方面,要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辨证关系,转变长期以来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新教育观[3]。
(二)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内容、目标和标准。按学生的共性发展要求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按专业构建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按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体现个性化特征要求,适当压缩必修课,加强选修课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学习的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要求。同时,注重文理渗透、学科交叉融合,为文科学生开设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培养其科学素养,为理科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进一步增强其人文科学素质,以实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4]。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课堂教学是高校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教学设计,把课程对学生的知识要求、思维方式训练、能力素质培养等任务容纳进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研究式、发现式、课题式的教学方法和合作学习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内在质量,适时加入慕课(MOOC)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要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做好实践教学设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大对实验设备的投入,提高实验课程的开出率和教学效果;文科专业要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把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过程之中;理工专业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及各种兴趣制作小组,多参与多训练,在实践中掌握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5]。
(五)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完善健全的制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实行分层次教学,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选择课程和教师,提倡主动、自主学习,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和聪明才智;改革考试制度,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考核内容既包含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又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体系,使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思想道德修养、专业基础知识、文化技能特长、科技创新能力、身心健康、组织活动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六)建设和谐文明校园
学校硬件设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在注重校园规划、绿化、美化、净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赋予各类校园建筑物及人文景观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和文明的一部分,成为育人的重要物质和精神载体。同时,进一步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一种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组织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
参 考 文 献
[1][2]赵萍.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程培养[J].科技信息,2012(33):66.
[3]陈纪,章兵,潘真清.浅谈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及途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45-46.
一开设文科高等数学课程的必要性
第一,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公民。科学素养是现代人一项必备的素养,但作为国家发展中坚力量的大学文科生,科学素养状况不容乐观。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3%的受访者认为文科生应该学数学。59.2%的人感觉当前大学文科生科学素养差。68.5%的人认为文科生最欠缺理性思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高校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人才,人们越来越感到对高校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培养较高素质的文科人才,让大学文科专业的学生接受不同层次的数学教育,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高校文科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当代数学及其应用的迅速发展,使得数学与自然科学越来越紧密地互相结合、互相影响和互相渗透,产生了许多交叉学科。而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不仅为数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也极大地改变了数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数学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在日益加深,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21世纪的第一年定为“世界数学年”,并指出“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是理解世界及其发展的一把主要钥匙。”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文领域中许多研究对象的数量化趋势越发加强,再加上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给出一个现实的启示:每一个想成为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现代人,都应当具备较高的数学素质,因此,数学教育对文科大学生来说必不可少[1]。
第三,数学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数学能够很好地培养人的理性思维,数学除了是科学的基础和工具外,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式与文化精神。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中指出“除了定理和理论外,数学提供了有特色的思考方式,包括建立模型、抽象化、最优化、逻辑分析、从数据进行推断以及符号运算等。它们是普遍适用的、强有力的思考方式。应用这些数学思考方式的经验构成了数学能力―――在当今这个技术时代里日益重要的一种智力。它使人们能批判地阅读,能识别谬误,能探索偏见,能估计风险,能提出变通办法。数学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充满信息的世界”。高等数学是17世纪以后工业革命、现代技术革命和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学生掌握现代数学工具的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的核心内容是微积分,它是现代数学的一块基石,是人类智力的伟大结晶。恩格斯说“在一切理论成就中,未必再有什么像17世纪下半叶微积分的发现那样被看作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了”。高等数学特别强调思维的逻辑性和推理的严密性,有助于培养文科学生严谨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开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校方面。上世纪70年代末北京大学率先尝试在文科开设数学课,主要讲授微积分基础。到了9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都相继将高等数学列为全校文科专业的必修课。本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大多数人认可,大学生的数学素质成为其文化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无处不在,无所不用的环境下,全国大部分高校文科专业的学生都在接受数学教育,文科高等数学成为了许多高校文科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总体情况并不乐观,在一些普通的本科院校,虽然也开展了文科数学教育,但由于学校或文科院系领导不重视、缺乏专任的文科数学教师和可供文科使用的专用教材、文科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等因素,文科高等数学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情况并不理想。
第二,学生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意识的影响,文科学生普遍存在数学没有用,文科专业不需要学数学的观点。部分文科学生对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有抵触情绪,学生中普遍存在数学学习焦虑,惧怕高等数学,逃课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我国的普通高中实行的是文理分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文科学生因为数学基础太差,为了逃避高中理科数学的难度才选择了文科。原以为到了大学就不用学数学了,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结果到高校第一学年就要学习高等数学,心理的压力可想而知。有压力就会有焦虑,但压力太大会产生高度焦虑感。处于严重焦虑状态下的大学生在多次努力学习无果的情况下,往往采用回避和退缩的方式消极对待学习,过早地放弃努力[2]。
第三,教师方面。不少文科数学教师照搬理工专业的传统教学方法,固守课堂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仅仅传播数学知识,而不涉及人文教养,无视文科专业的特殊需要和文科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特殊认知结构和特殊认知规律,这是当前文科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3]。目前,从事文科高等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基本上是从事理工科高等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兼任的,很多学校并没有专任的文科数学教师。受理工科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往往沿用理工科的一套,对文科高等数学教学的认识不足,认为文科学生数学基础差、上课不听讲、缺乏学习兴趣,所以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教师的行为、语言和态度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四,教材方面。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根据,教材质量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上世纪90年代初,文科高等数学课程由于没有统一、合适的教材,各高校在文科专业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时大多沿用理工科现有的高等数学教材、或是它的一些简化。后来,虽然出版了一些文科数学教材,但大部分仍是在原来理工科非数学类专业的高等数学教材的框架下,或精简、压缩、补充。近几年来,出版了一批各有特色的文科数学教材,其中代表性的教材有北京大学姚孟臣主编的《大学文科高等数学》、山西师范大学张国楚等主编的《大学文科数学》。但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文科教材中的例题与工科教材中的例题基本相同,千书一面,缺乏针对性,不能吸引文科生的兴趣;添加的数学史实等内容基本呈罗列状态,与数学知识之间缺乏有机的结合[4]。总的来讲,目前的文科高等数学教材过于单一,尚不能满足高校不同文科专业对高等数学课程的需求。
三教学思考与建议
我们学校是一所以培养传媒类人才为特色,以文科艺术类专业为主的本科院校。文科生要不要学高等数学?高等数学教什么?怎么教?这些问题在我们学校变得尤为突出和重要。2004年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学校本科文科类以及部分艺术类专业都在不同层面上接受数学教育,高等数学被列为必修课程。在这几年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了诸多的困惑和困难,但该课程的开设无疑对提高文科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结合我们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谈点认识和建议。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
目前,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已经随着经济的发展,从单纯专业型人才转向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要培养符合21世纪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为灵魂的教育思想。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门学科的日趋数量化和数学应用的日益普及化,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数学是一种工具,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人的一种素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它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数学课程不仅仅是学习基础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为其它学科提供工具,更重要的是传授数学思想,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是文科院系的领导,还是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文科生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国家教委高教司文科处刘凤泰处长在第一次全国文科数学教育研讨会上指出“要将高校文科开设高等数学课程提高到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高度来认识”。文科学生学习数学是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文科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2明确教学目的,优化教学内容
开设文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什么?目前还没有比较认可的、通用的教学大纲。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文科高等数学应根据各专业对数学的不同要求分层次进行教学,每个层次要有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但是,总体上文科高等数学课程应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以数学的思想和精神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在教学内容方面,现在合适的教材并不多,选择适合本专业要求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要。目前我们选用的是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张国楚等主编的《大学文科数学》。我们对原有内容适当地进行了规划,针对不同的专业,适当地增删部分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突出了数学应用性的特点,让学生容易在课堂上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在增强对数学以及自己专业的认同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对数学应用性的了解。例如,针对艺术类的学生,增加了数学在艺术、哲学等方面和数学相结合的内容,在艺术中体现数学的思想和数学的美。例如,在数学中的黄金分割点,处处存在于生活之中,数列的极限问题很多都体现于哲学中,特别是悖论问题等,从而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通过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科学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质。
3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文科高等数学教学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不可强求学生必须对数学学习快速进入互动的过程,客观上应承认文科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着先天的弱势,并且可能存在一定的抗拒心理,宜采用温和的劝导、引导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兴趣会生产一种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激发和增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启发式教学模式,根据内容强化问题方式的教学。例如: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基于问题的概念引入,分析问题的概念同化,解决问题的概念应用,从而达到了教师质疑,师生释疑,学生质疑,学生释疑这几个问题情境之间的转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内容展示的手段上,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了多种方式:对结构性的教学内容,采用图表法的展示方式,强调对结构、框架和流程的理解;在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上,如极限,采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的方法,展示内容的内在规律,增强感性认识;而对于解题证明方面的内容,强调推导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多采用板书的方式。
4注重数学思想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文科高等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需要的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思想是人类思想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数学的精髓。数学思想不同于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它是人们对数学科学研究的本质及规律的深刻认识。认真探索先人的数学思想,比仅仅掌握由此而得到的数学结论更为重要。可是,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过于强调对数学的定义、定理、法则和公式的灌输记忆,不善于对知识内容中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进行抽象和概括。不能将具体的知识和个别的方法上升到数学思想的高度,从而束缚了创造型人才的成长,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加强数学思想的教学对于文科学生的数学学习尤为重要。数学的思想和精神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根据文科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教材内容,采取以多种形式反复呈现的方式,逐步进行数学思想的教学,将数学思想的教学分成孕育、形成和应用三个阶段进行。通过多次孕育、逐步形成和应用发展三个阶段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高等数学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同时,体会到数学思想的魅力,从本质上理解数学科学,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5改革考核方法,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传统数学学习评价信息的来源限于考试,主要着眼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和笔试形式等限制条件下的表现。由于文科高等数学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性质和教学要求上与理工科数学都有所不同,以考试分数为核心的传统的数学成绩评价体制,对文科学生来讲,不够公正和准确,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在教学中,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将平时学习与期终考试、质性评价和量化考核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根据文科学生平时疑问多,数学学习困难大的特点,开设文科高等数学教育网站,将所需的信息提供给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快速地从网站上获取知识,并通过学校Blackboard教学网络平台与学生商讨学习问题,及时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同时,布置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写课程论文,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课堂讨论的表现、数学小论文的水平差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记入总分,力求学习效果的评价更为合理。数学考查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不仅减轻了学生期终数学考试的压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文科高等数学课程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都尚在探索和建设中,如何让文科学生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了解数学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领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从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是当前大学文科高等数学教育和教学应该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顾沛.文科数学的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4(8): 11-13.
[2]周家华,王金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