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与朱元思书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只有有了这样的认识高度,才会有行为的高度。教学机智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对各种教学技能运用自如,对教学方法有所创新,善于运用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勇于打破常规,善于“急转弯”,善于营造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学气氛,在长期积累和反复历练的基础上“妙手偶得”。
没有预设是不会上出好课来的,但课堂教学不是预设的教案剧,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预设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观察、倾听、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流程,优化教学设计。
在为推广苏教版教材而举办的一次教师培训中,主办方请来了几位名师开展示范课活动,其中著名特级教师唐江澎老师的一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执教的是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借用的是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当他走到讲台准备板书课题的时候,却听到前排有个学生小声嘀咕道:“没劲!这篇文章我们已经学过了。”唐先生一怔,马上转过身来,面对全体学生:“同学们好!刚才我听到一位同学小声说学过这篇文章,是吗?课前老师没有了解到这一点,是老师的失误,因为我昨天晚上在火车上还在一直琢磨怎样和大家一起上好这节课。既然大家学过了,那太好了,大家一定对这篇文章很熟悉了,哪位同学有问题能把老师难倒?”学生们提了三个问题后就再也提不出来了。唐先生话锋一转:“既然大家没有问题了,那我也提个问题可以吗?”可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来。他接着说:“看来我们对这篇课文还有探究的必要,不是吗?”于是师生开始了很有新意的探究过程,一个个精彩的亮点在课堂中闪现,直至下课的哨声吹响。
在这节课上,学生的一句话打破了唐先生原来所有的奇思妙想。在如此突兀的情境下,他及时调整了自己固有的思维,重新安排了教学流程,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一起寻找探究文本、感悟文本的一片新天地、新境界。当最后一个问题探究结束后,他问学生:“有收获吗?”学生响亮地回答:“有!”唐先生最后说:“同学们,对于经典篇目,我们决不能因为已经学过或读过而不去重新温习它,而应该常读常新。”这句话一结束,台上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节课,因他的教学机智而精彩。
华东师大教授巢宗祺先生对这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教学机智生成了一节精彩的课堂,师生得到了共同发展,并得出了一个论断——经典要常读常新。”
教学机智还取决于对学生的关爱和教学中的真情投入。每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教师在情感、智慧投入的过程中,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才有可能及时捕捉动态生成的时机,自然而然地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和新思想。
先生之谓,一半出自本然,一半源于景仰。从21岁湖北大学中文系本科师范毕业,光阴荏苒近三十春秋,中学教师是他的正宗,即便后来做书记、当校长,兼任政府督学、师大教授,也还是师者之师。他是改革开放后中学语文早期教改实验的试航员,是湖北省第一个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他既见证了名校黄冈中学的鼎盛辉煌,又亲历了薄弱学校图强变优的艰辛探索。但先生之谓,又不足以概其全貌,他还是政协常委、文联委员、作家协会和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等。
一、专业历练话成长
徐老师1983年大学毕业后去的第一间学校是七年后享誉全国的湖北省黄冈中学,称得上一开始就处在一个较好的成长环境中,又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参加人教社中语室编写的全国六年制重点中学分编型初中语文教材在黄冈中学的实验。
所谓分编型初中语文教材,就是按照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新的语文教学结构体系把每学期一本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分编成两本——《阅读》和《作文·汉语》,其厚度、容量和难度都远超全国统编教材,却没有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这给执教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次,他讲授名家作品《紫云英》后,信心满满地准备接受肯定和表扬,可等来的却是听课的学校领导、名师对他老旧的课堂套路、沉闷的课堂气氛、低质的课堂效果提出的善意批评,以及对所谓名家作品在构思、遣词、语法等方面的研讨和批判。这是一次让他倍受震撼和洗礼的评课。
他深知自己的差距所在。为了能够胜任教改实验,他要求自己“善教、广学、深研、精思、苦练”。善教是目的,广学、深研、精思、苦练是途径和过程。教而广学,学以养教,方能教学相长;教而深研,研以助教,方能教研共进;教而精思,思以善教,方能知行合一;教而苦练,练以为教,方能熟能生巧。为此,他攻读过别人很少涉及的专著《文章学》,自学过五十年代的汉语语法教材,对问题的研思几近考据;他主动承担试验课、公开课的试讲任务,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反复修改教案,他跟随学校富有专长的名师苦练演讲和硬笔书法,不断尝试各种文体的写作。
教改实验促进了徐老师的成长,徐老师的成长又浸润着教改实验汲取的养分。
1986年,他以自己数年的教改实验为例,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富有创见的思考,在《演讲与口才》杂志上首发中学说话教学教改实验论文《以说为主兼练听读写》,认为中学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说话训练,要把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列入考评内容,要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为主带动学生听读写能力的提高。该刊主编邵守义先生因此发表《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从说入手》一文,阐述自己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深入思考。
1992年,其11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专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之光》经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印行1.5万册单行本后,被多家报媒推介评论为“采用散点式透视手法,用引人入胜、饱蘸真情的文学笔触,揭示了(黄冈中学国际数学奥赛选手)林强、王崧、库超的成功之路,揭示了一所普通中学为什么五年之内连续四次登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领奖台之谜,从更深层次上对中等教育提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是经验的抽象,更是人生的足迹;是谜底的破射,更是人生的窥探;是抽象的思维,更是形象的诱导;是文学海洋中的浪花,更是启迪智慧的金钥匙。”
1994年,作为三位主要参研人员之一,湖北省教科研课题中学选修教材《实用交际常识》一书荣获该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徐老师独立完成了第二章“现代中学生交际口才”近5万字的编研任务。与此同时,他多次参加校内外演讲和书法比赛,频频获奖。其新闻通讯等各类文章也不断在各级报刊登载,被同事们戏称为黄冈中学“一支笔”。
教研夯实了他的教学根基,教改激发了他的教学创新,写作、演讲和书法为他增添了多彩的教学元素。他的优质课多次荣获市内外青年教师业务比赛一等奖第一名。他的课堂教学严谨、灵动、实效,氤氲着激情、创新的活性因子,成为下课铃敲响时学生最不愿意结束的课程之一,其《景泰蓝的制作》、《与朱元思书》、《想像与作文》等阅读和写作教学更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名片。
1987年,徐老师荣获湖北省教研室颁发的“在教学研究和改革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学工作者”称号。1995年,徐老师成为湖北省第一个破格晋升的最年轻的中学高级教师。1996年以后,他开始兼任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肩上的担子越挑越重。2004年他担任黄冈中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筹划并亲历了黄冈中学的百年大庆。这是学校发展史上光荣而又璀灿夺目的重大里程碑。
每每谈及在黄冈中学的成长经历,徐老师总是十分感慨。他说,教师头十年或者说三十五岁以前的专业状态,基本上为其奠定了此后的事业基础,自己后来能够走上学校管理和领导岗位,多半与这十多年的专业历练有关。青年教师要不怕压担子,要能够挑重担、吃大苦、练真功。他又说,人生之幸有“五好”,一个人如果出生后遇上好父母,读书时遇上好老师,成家后遇上好伴侣,工作后遇上好领导好同事,困难时遇上好朋友,想要不成功都很难;自己如果不是遇上了像曹衍清校长那样的著名教育家,如果不是得到了黄冈中学名师群体的帮教濡染,个人的努力都将是微不足道的;名师们崇高的敬业境界、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思维品质、开阔的眼界视野、求真的批判精神,对自己都是一辈子受用的财富。
诚哉斯言!
二、治校办学开新天
徐海元是一个勇敢面对挑战、锐意创新创造的人。
2005年,他应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召唤,参加了广州市教育局面向全国公选校长的招聘考试;2006年,他走马上任广州市南沙第二中学校长。
【关键词】教学资源 特色语文教学法 整合 观摩
所谓特色语文教学法是指当代语文教师在运用传统教育法的同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料及其他素材与媒体技术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教育教学水平,在教与学中强调“学”与“探究”的一种特殊语文教法。推进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语文改革的跨越式发展。传统语文教学法中的“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本教案”的单一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走向死胡同,特色语文教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有效作用,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师合理利用图片资料、课件资源等辅助元素为自己的语文教学服务
远程教育资源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多种感官接受刺激,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图文并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如教学《荷塘月色》一课,课文语句优美,用词精确,有一种超凡脱俗之美,如何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切呢?①教师配乐示范朗读,给学生营造优美的学习氛围;②用课件展示荷花的千姿百态,引导学生观察其形与色,发挥想象体会荷花的优美;③配乐欣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其次、以说促写,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地毯下的尘土》一课时可设计情景,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去,让他们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讲一讲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同时,对比今天的幸福生活,说说你应该怎样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通过设计情境,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体会课文所描述的社会现实,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再次、从媒体中欣赏到丰富多彩的图片,把空洞的文字叙述转为精彩的动画展示,将简单的图片变为连续的动作过程呈现给学生,使抽象、枯燥、静止的文字知识变得具体化、趣味化、生活化、审美化,利用这些丰富的图片和课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增强自身素质,提升自身能力
语文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进行备课和上课,把学科教学、课改精神、当前目标、近期目标、远期目标与远程教育资源有机整合,结合“语文课堂实录”“语文课堂点评”等内容学习先进理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使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师为主导,以生为主体,以练为主线,以疑为主轴”的“四主方针”,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自己的语文教学模式。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教师必须提早了解学习与熟悉网络概念和搜集信息的技能。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教师发展”栏目,为教师的“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的使用”提供了“培训教程”。对计算机媒体课件的制作、应用等知识、技能进行了媒体讲解,提高了语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如:PPT的制作,影视媒体设备的使用,为教师把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知识、技能保证。远程教育资源的实际运用必须与媒体技术和语文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在运用它们时要借助“语文教研论文”和“语文经验交流”,不断充实自己的课堂整合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远程教育网中“语文同步课堂、语文示范课、信息技术、语文教育资源、语文教育动态、语文课程改革、语文精品推荐、古诗词欣赏”等资源,内容极其丰富、新颖、贴近实际而具有借鉴性。新鲜、新奇的事物总是容易被人注意的。通过各种语文远程教育培训使教师认识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并通过操作演示等多种方式,主动学习远程教育资源与媒体技术运用,不是简单的收集整理而是要让他们进课堂,服务教学。
三、合理利用远程教育,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突出重点,降低难度
关键词:语文课堂;非预设性;生成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147-01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与教材的观点交互都会促成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这种预设之外的课程资源是具有很高价值的教学资源,它能极大地促使语文课堂“高效、鲜活、深刻、充实”,而关键在于师生的合理利用。
怎样“合理利用”呢?
一、非预设性生成课堂资源的内涵
所谓非预设性生成资源不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静态的备用资源,而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f_J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即表现在言语、行为、情绪方式表达中出现的“节外生枝”的情况。它具有动态性,是稍纵即逝的。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其相对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指向而言,可分为两类,即有价值资源和无价值资源。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善于抓住有价值资源,点拨引导,形成亮点;善于针对无价值资源,巧妙引渡,在既不偏离教学目标又不打击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回归课堂。
二、非预设性生成课堂资源处理的误区
目前,不少教师或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或受教改的盲目冲击,对生成性课堂资源认识的不足,存在“三失”现象。
一是失时。即教师抓住瞬间出现的教学资源,背弃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放弃原先的教学设计,实施生成性课堂教学。尽管所教学的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却不合乎认识规律,不合时机,增加了难度。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与朱元思书》一课时,本打算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义。开课后,请一位同学朗读,而这位同学熟练的背诵了全文,教师及时进行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背诵,结果大部分同学背得结结巴巴,还出现了许多误读音节。
二是失察。即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察觉到瞬间生成的教学资源,很好的利用,而是任其白白流逝。例如:课堂正在进行《绿》中的“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里的”“镶”为什么不用“嵌”?的争论,一位同学说:“这没意义,用镶可以,用嵌也行。”这个“小插曲”使课堂转入静寂,大家面带困惑地望着老师,老师先是愕然,随后说:“下去查查字典再说吧?”这一生成性资源的流逝让教师失去了一次很好的“请词推敲”练习的机会。
三是失控。即教师在教学中抓住瞬间生成的无价值资源,实施教学,完全背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使教学“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例如:一位教师在上《塞翁失马》一课时,有生问:“老师,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于是,这位教师放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抓住学生提的这个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节语文课,师生在这种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的讨论中过去了。
三、非预设性生成课堂资源的合理利用
鉴于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合理利用生成性课堂资源,严防“三失”现象,才能促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而要合理利用生成性课堂资源,解决好这只“拦路虎”,就好比走路,要做好“三道”。
第一、取道。“伐竹取道,下见小谭。”对于生成性课堂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对于那些有利于学生学科兴趣发展,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课堂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大做文章,超越教材的局限,进行拓展性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成功》一文时,当问到:“机遇、天资、勤奋”哪个条件最关键时,我本以为很简单,学生会说是“勤奋”,没想到:学生答案不一,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于是,我灵机一动,根据学生的答案把他们分成三组,实施三组辩论赛,并提醒他们可利用教材资源其它资源做论据,学生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展开辩论,结果他们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勤奋的重要性,精彩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第二、绕道。所谓“曲径通幽”,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准绳对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进行价值判断,对无价值的资源,要巧妙摆渡,绕道而行,回归课堂;不可死缠,否则就会出现“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的笑话”。《塞翁失马》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这篇寓言的寓意,至于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于寓意理解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读得懂才是硬道理。同样的历史,原本符号般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换一种写法,可能会变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让人耳目一新。在读这套书之前,我也曾读过黄仁宇“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的《万历十五年》,但只读了半本就搁置了。其实,我也喜欢历史,但由于历史知识和阅读能力有限,很难消化历史书中一些名词,而且大多历史书都是严肃的、学术的,同时也是枯燥的,不是历史专业出身的我并不能很快接受,这也许就是“全国通读《明实录》的人不超过100人”的原因吧。而《明朝那些事儿》将普通人不明白、不理解的名词白话、通俗话,从而提高了阅读效率。如书中将户部、户部尚书比喻成财政部和财政部长,将明朝的将军、总兵官、提督等容易让人头晕的名词,比喻成军区司令、军分区司令这样的现代说法,十分易解好记。为了介绍明朝科举制度,作者讲故事般地用数页介绍了经过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连中三元”的历程,叫人觉得有趣。由此,联想到陆昊书记在2009年6月与部分中央企业团委书记专题座谈会时指出的,“企业团组要善于把党团组织的政治主张转化为青年职工易于接受的工作理念,也就是要善于把‘大道理’转化为‘小道理’”。读报、开会并不能真正落实会议和文件精神,特别是一些理论性很强的问题,大多内涵深刻,概括性很强,青工一时难以理解,即使接受了,也是被动的,不能完全理解和认可。如果我们能站在青工角度上,将这些文件和会议精神翻译成青工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语言,读得懂自然会觉得“有道理”,这样才能在青年中自觉传播。
细分受众才有效。在《明朝那些事儿》火热的同时,也开始了关于普及历史方式的激烈争论,有人说这本书“恶搞”了历史,也有人说“传播”了历史,有人唾弃,有人热捧,不管持哪种观点,我认为都有道理,因为不同读者有不同的需要,每一种历史读物(作品)背后都有着一定的受众群。《明实录》尽管是古文体,枯燥难懂,但它却是学术研究者研究明代历史的基本史籍;以历史为题材的戏曲、影视剧、历史小说等文艺作品,尽管其中不乏虚构、戏说历史,却让普通百姓从中了解历史知识并受到启示,更是普通百姓消遣生活的精神食粮;《明朝那些事儿》用现代化的语言来表述历史、传播历史知识,满足了普通人阅读历史的兴趣。《明朝那些事儿》以“历史可以写的很好看”为目,把历史平民化,让更多的人在客观了解历史同时获得阅读的,这也许是“火”的原因之一。引申到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来说,我们的受众群主要是青年,而青年又有着不同的诉求,70后与80后的思想认识不同,大专以上学历与技校学历的青工要求不同,一线青工和后线青工的需求不同,成家与没成家的青工诉求又不尽相同。这些青工由于工作性质、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以及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别,思想问题也各不相同,兴趣爱好更是千差万别。因此,青工需求也就存在很大不同。如何避免“一刀切”,就需要我们善于细分受众群,分析不同受众的个体特征、群体特征,有的放矢,找准面对不同青年的工作切入点,选择合理的载体开展工作,团的工作才能更细致、更深入、更有效。
“时尚”更具吸引力。青年与时尚紧密相连。《明朝那些事儿》用了很多广告、电影、网络流行语和推疑、悬念、冯氏幽默等时尚元素去描述历史,行文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获得阅读。如,开篇作者用戏谑的方式介绍朱元璋,把历史拉近了看,既真实又可乐有趣;再如 :“因为1449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来得早了一些”。又如“明军进攻之时,加藤清正正在西生浦扛砖头修工事,而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最慢,只有更慢”; “仇鸾先生虽然没有鹰的眼睛,狼的耳朵,豹的速度,但却有着猪的脑子”;“不把皇上当干部”; “立功了,杨善立功了,他继承了自春秋以来无数说客、辩手、马屁精的优良传统,深入大漠,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敢死队精神,空手套白狼把朱祁镇套了回来,着实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等等。这些流行和时尚元素正是青年群体所推崇和传播的内容,自然得到青年的欢迎和热捧。同样,对服务青年的团组织也有很多借鉴之处。新形势下,团组织开展的工作或活动要吸引青年、引领青年,让青年发自内心的喜爱,就要了解青年、分析青年、研究青年,把握时代特征,更多地融入青春、时尚的元素,在活动中注入时代特色,才能让工作内容充满吸引力,才能吸引青年积极参与,让青年追捧。
服务青年需投其所好。说到《明朝那些事儿》,不得不谈到网络,因为《明朝那些事儿》发源于网络,成名于网络:长文《明朝那些事儿》狂飙突起于天涯论坛,后转战新浪。天涯、新浪月点击率均月超百万。网络越来越受到青年朋友的喜爱,并已经成为青年生活、购物、娱乐、获取信息、表达民意的主要渠道。抓住需求、紧扣喜好,是深入人心的关键,团组织凝聚青年就要投其所好和青年“套近乎”,就要围绕青年所喜欢的网络做文章,让青年“爱”有所成。这就要求我们能听得懂网络语言,会说他们爱听的流行语,不能“OUT”于青年,否则和他们交流就没有共同语言,得不到他们的亲近和信任;青年喜欢网络写作,我们也应通过建立博客、空间,了解如何进行网络写作,甚至青年喜欢游戏,我们也应该有所体验,为做好青年工作备好“教案”。青年喜爱网络作品创作,我们可通过组织网络作品大赛等形式激发青年创作网络作品的热情,让青年有的放矢、做有所成;青年习惯于网络的双向甚至多向的沟通方式,我们就要把变单纯的“灌输式”思想教育为寓教于乐,寓教于网的“渗透式”教育。青年依赖于网络打发时间,我们可通过网络推荐好书、美文、美图,也可利用音频、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技术将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等内容上网,变成青年乐于接受的鲜活形式,宣扬正气、打击邪气,树立新风、打击歪风,使其成为了解青年思想动态的重要渠道,加以疏通引导,解决青年思想及心理问题。只有这样,团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走出“为了活动而活动”的误区,才能使团的工作和活动有意义,青年才能真正喜爱,才能让团组织“火”起来。
掩卷而思,悟者各异。我不是历史学者,没有去认真考究书中的历史事件;我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刻意去背记那些幽默诙谐的经典语句;我不是评论家,没有去评论这种写史方式的好与坏。只要从中悟到了一种工作方法、技巧和努力的方向,这也算开卷有益吧。
作者简介:
1.侯晓东,中原油田采油五厂群众工作办公室主任,政工师,本科学历,历任中原油田采油五厂技术员、政工组组长、团委书记等职务,所研究的《采油企业管理流程再造》曾获石油管理企业现代化优秀成果,多项成果获油田奖励,本人先后被评为在中原油田五项劳动竞赛先进个人、优秀文化艺术工作者、模范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一、标准
什么样的语言是中学历史课堂中的最佳语言呢?笔者觉得可用“趣、达、信”三字的标准来衡量。
所谓“趣”,是指语言的趣味性、幽默感,有时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能有效地吸引中学生的眼球,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一点上海派清口的创始人周立波先生堪称是趣味语言方面的高手。如下面卖老鼠药的一个段子:“歪轮模子就是卖假药的人,他们经常打扮得山青水绿,一块布地上一摊,然后就拿英文报纸把要卖的假药包着,说是美国进口的,然后就吆喝道:来来来,走过路过勿要错过,美国进口老鼠药。老鼠吃在弄堂口死在总门口,吃在总门口死在腰门口,吃在腰门口死在房门口,……这下好了,买回去的人就上当受骗了,本来家里只有一只老鼠的,老鼠吃了之后,和隔壁的老鼠结婚了,接着子孙满堂。”段子中的“山清水绿”、“子孙满堂”式的表达充满了周立波的风趣与幽默,所以一些平常的事,严肃的新闻经过他的妙语解读就成了捧腹的笑料,让人印象深刻。在笔者看来,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也要在语言的趣味上多下苦功,让学生因为喜欢趣味的历史课堂从而喜欢上历史,那些严肃枯燥的历史专业知识和专业训练也不是中学历史教师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达”字的标准是指教师在表达一个历史事件或概念时,能把自己所想的东西简洁有效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听了,也如教师所想的那样,想得清楚,说得明白。这就需要中学历史教师拥有丰富的案例,高超的比喻等语言技巧。例如,有教师在讲解历史上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复杂关系时,使用了以下表述:“生产力好比一个小孩的脚,生产关系就好比小孩脚上的鞋子。脚的大小决定了鞋的大小,鞋太大了,小孩要摔倒,鞋太小了脚会痛甚至不能穿,而随着小孩的长大,鞋子要不断地增大以适应孩子的变化,因此生产关系只有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个简单明了的比喻,使学生能绕过重重复杂的概念表述,直达事物的核心,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历史的原理。
“信”字的标准是一种约束性的标准,在过于强调“趣”和“达”的过程中,信口开河和夸大其辞的作风就会悄悄地蔓延到历史课堂上,因此历史课堂语言必须坚持历史的真实性。课堂所表述的史实和采用的史料和案例必须是真实可靠,没有异义的,如果两者有冲突,也不能牺牲“信”的标准,因为这是一条底线。
二、策略
对于广大一线历史教师来说,如何迅速提升自身的课堂语言艺术?有哪些方法值得尝试?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感悟,笔者觉得以下四种策略值得推荐:
策略一:借鉴其他语言艺术的表达方式
从理论上看,一些古老的艺术形式,如相声、说书、戏剧等,都能给人启迪与借鉴。但是从现代人的欣赏角度看,笔者认为最适合历史教师借鉴的有三种方式:电视艺术、演讲艺术和企业培训。
电视艺术首推《百家讲坛》。作为一个电视的品牌栏目,它与中学课堂有众多的相似之处,如节目的时间约一节课(42分钟),听众的专业水平相似(中学生的专业程度),讲课的方式相似(讲授式为主),更值得欣喜的是其中有大半节目与历史有关,或主讲人是历史专业出身的学者或中学历史教师。收集现已播出的1000余集内容,笔者觉得以下这些内容最值得借鉴:纪连海《清朝二十四臣》,阎崇年《康熙大帝》,易中天《品三国》,蒙曼《大隋风云》,袁腾飞《两宋风云》,郦波《大明名臣》(张居正、戚继光、海瑞、于谦),王树增《解读三大战役》等。细细推敲我们会发现,所有在《百家讲坛》爆红的专家,他们共同的讲课特点是故事化讲述(悬念的有效设计),影像化呈现和浅显易懂的语言。连刘德华也说,他看《百家讲坛》非常入迷,曾经连续看40小时,不睡觉。除《百家讲坛》外,一些电视语言类节目,如“一周立波秀”等节目也值得历史教师借鉴。当然一些优秀电视连续剧在语言表达上也值得教师效仿,如《亮剑》《潜伏》《大染坊》等。
演讲艺术在西方已经是一门十分成熟的艺术,从卡耐基的《说话的艺术》到卢卡斯的《演讲艺术》,详细介绍了演讲中的技巧。这些技巧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普及到学校、家庭,因此历史教师掌握了这些浅显、实用的技巧,对于课堂教学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企业培训讲座目前在社会上普遍流行,讲座的主题虽然仅仅与企业有关,但是这种讲座中大多采用鲜活的案例,清晰的条理和风趣的语言使得受众深以为然,从而由共鸣进入到遵循阶段。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余世维的领导力、竞争力、沟通力系列讲座,曾仕强的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等较为出名。教师可以借助网络、DVD等媒体进行有效地学习与借鉴。
策略二:使用学生喜欢的语言
如果一个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大量运用专业的语言和教师自己的语言体系,就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和兴味索然。卡耐基曾说过:“人类的本性都是自私的,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要打动听众必须使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和熟悉的生活场景。”所以历史教师应尽量学会使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在词汇运用上与时俱进。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大量阅读和借鉴网络热门小说中的网络语言,使自身的课堂语言得到有效的更新,(下转第203页)(上接第183页)更受学生的欢迎和认可。例如,当年明月写的网络小说《明朝那些事》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卷首是这样表述的:“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性别:男;民族:汉;血型:?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生卒:1328-1398;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没得选);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此外,在各大小说网站中,寻找历史军事题材的热门小说,如阿越的《新宋》,柳一条的《牧唐》等,这些网络小说虽然在信度上不能与历史著作相提并论,但这些小说的作者大都有大学历史系的教育背景,如《新宋》的著者阿越是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小说对当时北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平民生活都有涉及,描绘出一幅整个北宋时期的全面风物图。这些网络小说往往充满了想像力和大量新鲜的案例,对如何把握学生的喜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策略三:关注史学的最新动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其教育技巧的提高,只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只有从各种书籍中采掘表现社会生活领域的材料,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使它生动形象拨动学生的心弦!”历史教师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关注史学的最新动态,掌握最新的历史史料,了解最新考古或收藏界动态并借助课堂表达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折服于教师的学识。例如,在讲述“”时,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运用了最新的学者研究成果,如带头报道此事的是美国《纽约日报》的弗兰克·蒂尔曼·德丁,《芝加哥每日新闻》的阿奇博尔德·斯蒂尔和美联社的C·耶茨·麦克丹尼尔,以及他们的报导历程;也会提供一些幸存者的回忆视频,同时也会联系到近期日本名古屋市长否认大屠杀的言论。让学生在冲突中进一步加强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体会和理解爱国的中国人的愤怒情绪,使历史和现实之间紧密地关联起来,从而收获最大的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