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合同管理发展趋势范文

合同管理发展趋势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合同管理发展趋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合同管理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数据库管理系统 软件工程 研究进展 未来趋势

系统名为数据库管理(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简称 DBMS)指的是提供对各种数据进行管理服务的电脑软件系统,此服务有数据的对象定义、数据备份和存储、数据更新和访问、数据分析和统计、数据的安全保护、数据库的运行管理还有建和和维护数据库等。由于企业的信息化目的即是依靠现代的信息技术作为手段,收集、管理、加工和利用随企业生产以及经营过程产生而来的数据,用以提升企业生产的整体经营效率,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所以,企业信息化所不可或缺的工具整是数据库,数据库也是大部分的企业的信息系统之核心。所以加速推动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在于剖析数据库的管理系统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

数据库管理系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 60 年代早期的人工管理阶段,第二阶段是 70 年代的文件系统阶段,第三阶段是80 年代出现到90 年代初成为主流的关系数据库,第四阶段是目前新兴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

1. 人工管理阶段

早期的数据管理是人工进行的,当时的计算机主要是用来科学计算的,输入数据运行后,不保存数据,只要计算后的结果。

2. 文件系统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上世纪 70 年代后,计算机超越了只进行科学计算阶段,已经能处理非数值数据。数据可以实现长久保存,并且实现了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存储的分开,减少数据的物理组织。数据可以实现多个应用,实现数据的重用,不同的程序,在了解其文件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重复应用。文件组织多样化,可以有索引、接散和散列等文件,缺点是数据冗余度大,文件和应用程序关联度大,不同程序应用时,重复定义重复存储,不能共享,造成冗余度大,数据联系弱,文件中的数据组织记录由字段组成,内部有结构,但是,文件之间是孤立的整体,也没有反映现实间事物的内在联系,在应用上,很难能适用不同的应用。

3. 关系数据库

随着80 年代到90 年代,一种建立在关系数据库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并且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称为关系数据库,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各种联系均用关系模型来表示。目前主流的关系数据库有Oracle, SQL, Access, DB2, Sqlserver,Sybase等。

4. 面向对象数据库

面向对象数据库是指把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可以使数据库系统的分析、设计最大限度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一致。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是为了满足新的数据库应用需要而产生的新一代数据库系统。

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1. 数据模型和数据序发展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随数据库系统发展而发展的。自数据管理进入系统管理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发展产生了层次数据库系统、网状数据库系统和关系数据库系统。这 3 个系统都是建立在相应的数据模型理论上的,数据模型是一种限制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在现实世界、信息世界和机器世界分别表达描述,分别以数据、信息或记录等表示的。数据模型主要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等。

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形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了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管理维护而建立的。其功能主要有:数据定义;数据库操作;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特征:数据结构化统一管理。这样在统一的数据模型表示上,数据可以面向整个应用系统,容易维护扩展,数据冗余少,实现共享,较高的独立性,数据和程序独立,将数据的定义从程序中分离出去,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从而简化了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还提供了对安全性、完整性、并发和恢复的控制。

3. 数据库的智能化和集成化

数据库技术的广泛使用为企业和组织收集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数据丰富知识贫乏的现实直接导致了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ing) 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出现,促使数据库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企业应用越来越复杂, 会涉及应用服务器、Web 服务器、其他数据库、旧系统中的应用以及第三方软件等, 数据库产品与这些软件是否具有良好集成性往往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1. 数据库向应用软件方向发展

随着用于在线事务处理 OLTP 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专业化发展,会出现管理要求不高,价格相对低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与其他应用软件进行集成,相当方便的指导初学者了解安装和管理,向导自动完成许多任务调用的智能功能,使得 DBMS 易于安装操作和管理。数据库开发商还进行远程管理功能的开发,富有经验的数据库管理人员可从其他地方来监视和管理数据库,在某些情形下甚至是数据库开发商来为用户处理问题,这使得DBMS 的管理要求降低,随着用户对应用开发商要求的增加这种趋势将会持续。

2. 数据库和网络结合起来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许多 DBMS开发商把产品发展方向定为 Internet 数据库。这些开发商正设法赋予数据库网络连接功能,扩充对网络上多媒体数据的存储和操作管理功能。通过设置 Internet 网络接口,如支持 HTTP 协议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DBMS提供许多与网络服务器功能相匹配的功能以实现与网络的连接,其趋势朝 DBMS 拥有网络地址的方向发展。DBMS 开发商认为 DBMS 是替代由网络服务器担负的数据和文件存储的最好工具。随着网络商业化的发展,将开发出在 DBMS 上进行存储的方法,并将取代目前把多媒体数据存放在网络服务器的做法,同时 DBMS 还会具有传输控制和数据集成能力。

3. 数据库的优化存储

以前企业信息管理的重点是把数据放入数据库保存,而现在则是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DBMS正在进行数据存储的优化,如增加并行处理位图序列化改进队列算法,预合计改善批量装载能力等主要的功能。DBMS开发商已经开发出数据存储的优化技术,但要达到最终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过渡期主要的DBMS开发商转向建立新的数据存储功能,并作为其 DBMS 产品的可选功能。IBM 的 DB2,OLAP Server 把 DB2 与Hyperion Solutions公司的Essbase数据库集成起来。Oracle Express Server 采用从Information Resources购买的快递Express技术,它们都能存放和管理多维数据阵列并具有直接分析复杂相关数据的能力。

4. 数据库技术发展高端化

数据库技术一直是社会现实需要作为推动的,现代企业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已经对信息化提出更高要求。这样的现实需求推动着数据库技术从以前的专门的技术领域走向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领域,走向企业等生产业务决策等前台。要求数据库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到信息服务、到业务本身管理,甚至到知识和决策。这就产生和发展了相应的技术,比如数据挖掘技术、知识库专家系统、能处理和控制大量的生产信息和资源的数据库技术如 ERP。

参考文献:

[1]徐红梅.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发展趋势[J]. 微型机与应用. 2006; (10):11-13

[2]萨师煊, 王珊. 数据库系统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1-37

[3]蔡立军, 翟亮. Oracle9 关系数据库适用教程[M]. 中国水电出版社. 2004;25-41

第2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配电动化的内容

配电网自动化是近年来电力应用技术为应对电力能源紧张局面等采取的新型技术。它主要涉及中低压电网,作用对象是电力经营用电企业。

配电网自动化不仅仅简单是配电线路及其所相应的设备,它还包括通讯、计算机综合应用、电力(负荷)监控、节能、电网规约等等。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1安全可靠的供电网络:包括电源点应保证电力输送线路的经济运行,开关变压器等设施的可靠性。

1.2对故障的自动判断和隔离:在人工或自动条件下恢复非故障线路的供电,对故障点进行自我隔离和诊断。

1.3判断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对配电网所需的信息进行处理,对各种信息的上发下传,及时反应运行状况和事故的处理分析能力。

1.4用电管理:包括用户对电能的管理要求、管理意见等,都要及时反应到配电中心,由配电管理中心对此作出反应和处理。

2.配电自动化的作用

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馈线自动化是基础,因此应以馈线自动化为切入点,逐步实现配电自动化,并且要使馈线自动化起到以下作用:

(1)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配电网络经过改造后,实现“手拉手”或环网供电方式,利用馈线自动化系统,可对配电线路进行故障检测定位、自动隔离故障区段并恢复对非故障区段的供电。这样就缩小了停电范围,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提高供电质量。通过实时监视运行状态,适时进行负荷转带及电容器投切,保证供电质量。

(3)改善用户服务质量。通过用户侧管理手段,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4)降低电能损耗。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及无功配置,减少线损。

(5)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省基本建设投资。减少后备容量优化运行方式,提高设备利用率。

(6)减少配电检修维护费用。在正常运行时可对各类配电设备、线路进行在线监测;在发生故障时可对故障进行自动定位,确定故障类型,节省检修维护费用。

(7)节省总投资。实施馈线自动化所需要的线路改造、设备投资比较大,但总体上可节省投资。首先是线路经过改造后提高了设备利用率,节省了电力设施基本建设投资;其次是实施馈线自动化后,能提供信道、中心站设备等共享资源,可在其基础上扩充其他配电自动化子系统,如配变监控子系统、自动抄表子系统,避免进行重复投资。

3.电自动化管理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3.1设好配电网架:规划和建设好配电网架,是实现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基本条件。常用的配网接线有树状、放射状、网状、环网状等形式,其中环网接线是配网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将配电网环网化,并将10kV馈线进行适当合理的分段;保证在事故情况下,110kV变电容量、10kV主干线和10kV馈线有足够转移负荷的能力。

3.2实时系统与管理系统的一体化问题:由于配电自动化(DA)涉及的一次设备成本较大,目前一般仅限于重要区域的配网使用,而AM/FM/GIS则可在全部配网使用。若使用一体化可通过AM/FM/GIS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DA的不足,故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实时SCADA和AM/FM/GIS的一体化颇为重要。所谓一体化,是指GIS作为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数据(包括图形数据)的一致性得以保证,使得SCADA和AM/FM/GIS通过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集成在一起,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效益。

3.3理的通信通道:通信系统信道的选用,应根据通信规划、现有通信条件和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需求,按分层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予以确定。信道种类有光纤、微波、无线、载波、有线。主干线推荐使用高中速信道,试点项目建议使用光纤。

3.4次设备:对一次开关设备除满足相应标准外,还应满足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要求:第一三遥接口。模拟量接口:电流互感器或电流传感器,电压互感器或电压传感器;状态接口:开关分、合状态,开关储能状态,SF0压力状态;控制接口:分闸控制,合闸控制。第二操作电源。满足开关操作时的电源供应:交流失电后,与控制设备配合能满足数据通信和故障隔离、恢复供电对动作次数的要求。

4.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展望

4.1 现代配电自动化系统

采用分层集结策略大城市配电自动化系统一般分四个层,第一层为现场设备层。主要由馈线终端单元(FTU)、配变终端单元(TYU)、远动终端单元(RTU)和电量集抄器等构成,统称为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第二层为区域集结层。以110kV变电站或重要配电开闭所为中心,将配电网划分成若干区域,在各区域中心设置配电子站,又称“区域工作站”,用于集结所在区域内大量分散的配电终端设备,如馈线终端单元(Fru)、配变终端单元(TI’U)和电量采集器。第三层为配电自动化子控制中心层。建设在城市的区域供电分局,一般配备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中档配电自动化后台系统。往往还包括配电地理信息系统、需方管理和客户呼叫服务系统等功能。用于管理供电分局范围内的配电网。第四层为配电自动化总控制中心层。建设在城市的供电局,一般配备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高档配电自动化后台系统和大型数据库,用于管理整个城市范围内的配电网。中小型城市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一般只有前三层设备,不需要第四层。

4.2智能化和综合化是发展趋势

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众多的设备和子系统,各功能、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其本身及其所用技术又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这就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采用全面解决的方案,走系统集成之路,使得各种应用之间可共享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大限度保护用户原有的投资。

在馈线自动化方面,现有馈线终端设备不仅具有常规的遥测、遥信和遥控功能,且还集成了自动重合闸、馈线故障检测和电能质量的一些参数的检测功能,甚至集成了断路器的监视功能,且有进一步与断路器相结合,机电一体化,发展成为智能化开关的趋势。显著地降低了建设、运行和维护的综合成本,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电压无功控制方面,国内已经提出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无功预测和优化决策相结合的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策略,该策略以无功变化趋势为指导,充分发挥了电容器的经济技术效益,能在无功基本平衡和保证电压合格的前提下,使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次数降至最小,消除了盲目调节,降低了变压器故障几率和减少了维护量。

4.3配电自动化新技术

配电线路载波通信技术。对低压配电网,由于终端设备数量非常多,采用光纤通信无论从成本或可行性看均不现实,为实现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实时电价信息及远程读表功能,研究具有较高可靠性和通信速率的配电线路载波通信技术,不仅可作为实现上述功能的通信手段,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其他的综合通信月盼。

5.结语

配电系统自动化的系统集成,不仅是有关系统的互连。重要的是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功能的互补、通道的公用等。与多岛自动化信息专用、功能单一和互不相连不同,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以信息共享、功能综合和无缝集成为其特征。转贴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区域图书馆 协同发展 技术 管理

[分类号]G259.23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各地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掀起合作共建共享的又一轮热潮。许多地区区域内高校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各个系统自身及系统之间加强了合作,呈现出图书馆资源协作网、高校图书馆联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探索等多种形式。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新世纪以来东部发达地区以公共图书馆领域为主体的各种探索,如上海中心图书馆建设、深圳图书馆之城、东莞图书馆集群管理、佛山联合图书馆,苏州、嘉兴、哈尔滨等总分馆制建设。与之同时,发达地区所形成的发展经验,开始在其他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图书馆事业欠发达地区推广。

近10余年来发达地区图书馆协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①起步阶段。即选择突破因素,从资源、技术、管理等因素出发,进行区域内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整合。②综合统筹阶段。即无论选择哪个协同因素作为突破口,与之同时或随后都需要解决制约协同发展的其他因素问题,补齐短板,最终使得资源、技术、人员、服务协同发展。③完善和提升阶段。即从结构、组织机制和体制角度,不断增强一个地区图书馆之间的协同效能,提高协同度。在理想状态下,从图书馆角度来看,即实现某区域中心图书馆对整个地区图书馆群的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从用户角度来看,是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高效的服务,使用户在某地能够利用全区域的资源和服务。

在发达地区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技术突破和管理体制与制度突破。在技术方面,需要选择一套能够容纳更多层级图书馆,实现统一的集群管理的业务管理系统;在行政管理方面,不仅需要政府在行政管理上推进、经费支持、政策扶持,更为重要的是探索改变分级财政的现有弊端,建立起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就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历史和基础来看,要实现区域内跨系统和同一系统各个分散的单一图书馆的横向和纵向互联,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是以行政管理的手段,在政府主导下,突破现有管理体制和制度障碍;二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建立统一的技术平台,实现行业业务统一规范、管理,提供区域的整体服务。从发达地区已形成的建设模式看,这两种道路都在探索,其中技术平台构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欠发达地区积极吸取发达地区经验,基本上都采用了“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这些探索表明,“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是我国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一种现实选择。

2 “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的特点

以网络技术为先导和依托,将整体协同理念、群体规范管理内含在业务管理系统之中,是“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和路径的主要特点,有具体可操作的实现形态。以东莞为代表的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模式,就是将新时期图书馆的整体协同发展理念和多资源共享理念及其管理规范要求,通过网络环境下的集群软件平台加以实现,使得协同发展能够在图书馆具体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中体现出来。这一模式较少受到地区社会、经济、图书馆管理体制等条件的制约。除中心馆外,其余各成员馆无需配置高档服务器及操作系统,无需安装系统管理软件,无需另外单独购买数字资源,无需设置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稍具电脑操作常识的普通工作人员即可开展业务工作,并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资源和进行业务管理,在硬件、软件、资源、人员、日常维护等方面节省大量的资金。这对于运行经费普遍缺乏的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更具有推广价值和吸引力。从应用性能、灵活性和扩展能力等方面来看,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推动力和执行效率。Interlib集群管理系统2005年通过文化部鉴定后的短短5年时间内,在全国图书馆的不同规模区域、不同系统的应用数量已达2000余家,它的广泛应用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3 “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的具体实现

以东莞为代表的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技术+管理”的实施战略,以技术开发为突破重点,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运作机制,来实现地区图书馆的集群管理及区域图书馆的整体协同发展。

3.1以技术开发为突破重点

技术对图书馆协同发展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促进协同关系的建立、支持协同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由于区域图书馆是由图书馆群组成的,所以整个业务流程、业务范围、业务功能和数据处理方式都有别于原来单个图书馆的形式。必须统一采用能够满足集群式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和管理功能的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软件。因而,东莞图书馆以技术为支撑,研发“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Interlib”,通过互联网将多个图书馆联系起来,实现多个图书馆业务处理的平台统一与资源整合。

Interlib集群管理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的系统,提供的是以书目为中心的、丰富的交互性图书馆协作平台平台在实现一定区域内各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多个图书馆问的协调管理、联合目录、馆际互借、通借通还、资源整合等业务工作问题,以目录管理为核心,将图书报刊、电子文献、随书光盘、视音频资料、专题数据库、网上信息等多种资源整合起来予以揭示,使互相联系的多个图书馆组织成为布局合理、协调有序、规范高效的图书馆群体。此外,该平台还妥善解决图书文献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问题,可以区分文献资料的原始所属馆和所在馆,即使图书资料在集群内通借通还,各成员馆的财产账依然清晰:Interlib集群管理平台基于Web的工作方式,体现了更大的开放性和协作支持。

3.2通过组织管理加强协同统筹

在区域图书馆协同关系的建立中,除了技术提供必要的协同工具手段之外,其协同关系建设还涉及到许多的管理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包括协同意识的建立、协同工作的组织,等等。

3.2.1将协同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置于集群管理系统之中以技术创新带动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重组,在开发Interlib集群管理平台时,就将事先制定的一些标准规范内置其中,在推广管理系统的同时,实现了标准与规范的同步推广和“强制”执行,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保障了东莞模式的总分馆制――在不改变原有行政隶属及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下,保证以技术统领、业务协作和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

展的实现。

3.2.2采用以业务统筹管理为基础的协同管理模式

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统筹管理是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现有分级财政的管理体制下,要把本地区的图书馆统筹起来有相当的难度,特别是人、财、物方面的统筹。而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统筹管理却是图书馆行业自身所能做到的,突破体制障碍,在不需要进行剧烈的组织变革和重构的前提下,采取以业务统一管理为基础的渐进方案,是现阶段实现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东莞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利用统一的业务管理系统――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将区域内各分馆的业务管理集中于总馆,在不改变原有行政隶属及人事、财政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资源、业务、组织管理的统一。

4 “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的成效

东莞图书馆在探索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道路上,通过总馆及各分馆之间业务行为、技能、信息和知识等方面的共享,实现协同效益,形成了整体协同发展的态势。

4.1实现了多资源的整合

区域图书馆资源整合程度直接关系到各图书馆问的协作程度以及资源充分利用和资源效益的有效提高,东莞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的资源整合不仅仅限于各图书馆之间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建共享,而是将一切与图书馆行业发展相关的因素如馆舍、设备、人员、技术、书刊、数字文献、网络条件、管理体制等都视为资源,加以统筹考虑,进行全面整合。

经过整合,在信息资源上,总分馆实现通借通还的文献大流通服务,并向全市读者提供服务;在设备资源上,中心馆、分中心馆的服务器或存储设备等可供分馆使用,普通分馆不需要购置高档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大大节省了总体设备购置与维护经费;在人力资源上,普通分馆客户端零维护,不需要高层技术人才,中心馆统筹员工培训与业务研究活动;在管理资源上,中心馆的办馆理念、管理策略、规章制度、业务规范等都可为分馆所用。

多资源的整合实现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设备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使得区域内图书馆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资源效益实现最大化。

4.2实现了业务的统筹管理

在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理念下,区域内各图书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的图书馆网群。从区域图书馆协同的要素分析,其协同发展的同一要素越多,其协同的紧密度就越强。

在现有的分级财政的体制下,东莞采取以业务统一管理为基础的协同管理模式,通过不断增加区域图书馆间的同一要素,使其业务管理逐步集中于总馆(中心馆)。利用统一的业务管理系统――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实现了统一编目、服务协同、活动协同等业务工作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区域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统筹管理。同时通过协同理念的导入以及总分馆管理模式、业务规范、组织文化、协调机制、激励机制等管理运作机制的建立,加强了总分馆体系内各分馆的管理和业务统筹力度,从而使各图书馆间业务工作达到了紧密的联系和协作一致,保证了区域图书馆业务工作流程的统一和顺畅。

4.3实现了区域内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及基层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全面提升

东莞图书馆集群管理模式通过区域内各图书馆相互合作和协作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强强”联合共生或“强弱”互补而获得整体“合成效益”,实现整体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基层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全面提升。

2004年至2010年底,东莞图书馆在全市构建了1个城市中心馆、47个分馆、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123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和5个图书馆ATM,总分馆藏书合计350余万册,初步构建起了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了区域图书馆文献保障体系,服务网点覆盖东莞市32个镇(街)。

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对于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其影响力和作用是非常大的。总馆发挥资源、技术和人员的优势进行业务指导,制定相应的业务规范和标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联合开展参考咨询,保障了分馆业务工作和服务工作的规范展开。实施区域集群管理后,村级馆、社区馆只需配备PC计算机,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就可以实现,大大降低了基层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门槛,加快了村(社区)图书馆的建设速度,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读者服务上,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比如常平分馆,2004年加入总分馆后,持证读者由原来的579个增加到2007年的1950个,增幅达336%;2004年图书外借6 628册次,2007年底达66537册次,增长10倍多。

4.4实现了服务效能的大幅提升

随着东莞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市总分馆体系的整体服务效果逐年提升。从2009年的统计数据看,在外借量上,各镇街分馆2007年外借量为522479册次,以后逐年增加,2008年为671683册次,比上年增长28.56%,2009年达905124册次,比上年增长34.75%。读者持证人数2007年为22711人,2008增长为37525人,增幅达65.23%,2009增长为61205人,增幅达63.10%,如图1、图2所示:

图2

东莞图书馆各镇街分馆读者量对比示意

通过图书馆集群管理模式构建的东莞市总分馆体系已覆盖了全市32个镇(街),其中长安镇还实现了全镇13个社区图书馆全覆盖。图书馆网络的全覆盖保证所有市民能就近获得图书馆的服务,读者可以享受到“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和“网卜预约、电话预约,送书上门”的便捷读书生活,方便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使读者量逐年猛增。

5 以东莞图书馆集群管理为特征的“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在全国的辐射

从对Interlib集群系统和综合统筹模式在全国的采用情况调研来看,“技术+管理”的发展模式得到广泛推广,成效明显。

5.1从辐射地区和范围看

“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之所以易于推广,与以技术作为载体或突破口密切相关。技术这一引导因素,相对于其他因素来说,较少受到地区社会、经济、图书馆管理体制等条件的制约,作为必要的也较易于操作和接受的启动机制,能够首先在业务、资源等方面建立起比较紧密的协同联系。特别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基层图书馆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资源、技术、人员等各方面都很欠缺,这样就需要一种易于操作的机制将中心馆的资源延伸下去。

在全国范围内,短短几年问Interlib系统就在很多地区各类图书馆系统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如表l、表2所示:

5.2从辐射成效看

关于图书馆产出,当前国内外图书馆界所采用的数量衡量指标主要有持证读者数量、馆藏外借数鞋等,,近几年,各地区在采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实现“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中,无论是持证读者

数量、进馆次数,还是图书外借数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的优势。例如,2006年各分馆共接待读者270万人次,比上一年同期增长96.19%;阅览图书535万册次,比上年同期增长94.73%;借、还图书53.2万册,上网咨询3万人次,咨询总件数为37583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2007年广东省流动图书馆总数已达到40个,图书流动和资源共享范围覆盖广东省。

从全国各地图书馆采用集群管理系统和模式前后的馆藏外借情况比较来看,大多数的图书馆图书借阅数量都出现了较大增幅度。见表3。

5.3从成本及规模效应看

对比分析东莞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模式和单馆运作模式经费投入,同等功能下东莞集群模式与以往的单馆模式相比,仅启动费(含一次性投入和首年运营经费投入)就可总体节省经费3-5倍。采用集群管理模式构建区域图书馆管理系统,不仅方便、快捷、高效、稳定,而且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实现图书馆集群整体效益最优。见表4。

其实,实际的成本效益可能更为突出,因为表中数字的计算是缘于比较保守的估计,比如对专业人员的成本,一个馆只按2万元/年计算。

截至2010年上半年,在全国使用Interlib集群管理系统进行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和协同发展的图书馆有2000多家,其规模效应是显著的,而且实行集群管理后图书馆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都比单独设置分馆要大大降低。其中管理集群总数超过100个的有黑龙江省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杭州图书馆、青岛市图书馆、深圳宝安区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等,如杭州图书馆新馆建成后,依托Interlib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群系统,集群内成员馆超过360家,为“图书信息一证通”工程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技术支持。青岛市实施图书馆总分馆制,采用Interlib平台实现对1个中心馆、12个区、分中心馆和136个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的集群管理。

6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