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毕业生培养方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师范院校;体育教育;培养方案;比较研究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工作服务者的载体,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体育师资水平,以及社会体育的发展。但现如今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与设置的目标还有差距,这将影响和制约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制定明确具体、科学合理、特色突出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择河南省5所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主要以骨干教师为调查对象,以河南师范大学、周口师范学院、郑州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等5所师范院校进行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查阅了有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坚实可靠的资料依据。
2.访谈法。研究过程中,按照拟好的提纲,通过走访调查学校相关院校体育骨干教师,就相关问题征询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该5所院校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河南师范大学更侧重于培养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
2.周口师范学院则更侧重于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管理、运动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等。
3.郑州师范学院则更强调培养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
4.信阳师范学院更侧重于培养能在基层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并能进行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体育专门人才。
5.洛阳师范学院更侧重于运动与医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校体育教学为辅。
(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个院校必修课程中基本都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基本原理等。选修课程中基本都包含健康教育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化学等。
(三)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及评价
1.需求现状及趋势。以河南省教育厅在洛阳师范学院举办的2005年和2006年两次业生分配洽谈会为例加以分析。95%的用人单位都分布在教育系统,说明体育教育专业功能依然强大。但是体育俱乐部和宾馆服务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说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趋势应引起我们的关注。而当今社会工作难求的现状也告诉我们,毕业生步入社会所参与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其实专业都并不对口,随着应届毕业生的逐步增加我们不得不向其他方向寻求岗位。
2.满意度调查分析。通过调查毕业生实习学校,发现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普遍评价都基本很好,但是也发现一些小的问题,在实习期间较不足的就是社会关系的处理上,因此需要重视。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从培养目标来看:当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虽然注重对学生“三基”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体育信息素质的培养,虽然注重对学生的体育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对人文科和自然学科的教育;虽然强调学生从事体育教育的能力,却忽视了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能力,不符合现在教育注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理念。
2.从课程设置上来看:各个院校基本的课程都大致相同,但是每个院校又都有主要的课程特色,总体来看,各个院校的课程无论是学生的身体素质,理论基础,心理方面都涉及的非常全面,但是有一些小的不足就是体育信息素质认识不够到位,这方面有些缺乏。
(二)建议
1.提高院校、老师和学生对体育信息素质概念的认识。如果对其概念和内涵都不了解的话,体育信息素质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都要重视起来,为提高体育信息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身体素质和体育信息素质相结合的培养。校方应该根据各自学校的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在学生理论素质、身体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同时也得到体育信息素质的提高,三者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加强硬件方面的建设。学校应该加以改善,要更进一步加大对硬件设施方面的投资,改善学生的信息条件。
4.加强软件方面的建设。现在学生学习的主要平台是计算机和网络环境,在通过平台学习过程中,软件资源就是其核心载体,软件方面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中玉.中日美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2(2):4-5.
[2]汪鸽,潘宪民.中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3(4):2-3.
[3]韩会君,曾广平.中美日三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23(3):5-6.
关键词:免费师范毕业生 教育硕士 培养方案
2012年起,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将从到中小学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中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与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和全日制教育硕士这三种类型的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差异诉求
从2007年起,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是国家为吸引优秀青年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着其相应的政策特殊性和群体特殊性。
(一)政策特殊性。2007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1],就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目标定位、招生入学、培养方式和实施保障等作出了明确规定。2010年5月21日,教育部颁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2],指出了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均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国家对免费师范生这一群体寄予了长远的期待,制定了特定的政策。
(二)群体特殊性。免费师范生是国家为中小学培养优秀师资,选拔优秀高中毕业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毕业后从事一定年限教育工作的特定人群。这一群体有其相应的特殊性。
1.较高的生源质量。2007年,共招收免费师范生10933人,免费师范生在各地的提档线平均高出省重点线约30分,平均成绩高出省重点线约41.7分。[3]2008年,录取免费师范生11383名,比2007年增加614人,各省录取成绩大多高于重点线40分以上,呈现出录取分数高、生源质量好的特征。[4]
2.明确的职业目标。免费师范生自入学之日起,就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他们都签订了免费师范生协议,毕业后要服务于中小学教育,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保其有编有岗。另外,在学生的不少于10年的协议期内,可以在学校之间流动岗位,可以担任教育管理者。[5]
3.健全的培养体系。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按照相应的培养目标,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分别制订了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并且可通过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等方式,继续深造,为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了条件。
二、“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差异表征
(一)招生入学。免费师范毕业生有半年工作经验后,由本人申请,任教学校考核,部属师范大学根据其工作考核结果、本科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免试录取。
(二)培养目标。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要培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能力的人民教师,为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6]
(三)课程设置。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课程与其他三种类型教育硕士有着明显的不同。以西南大学为例,课程分为三层五模块结构。三层分别是教育学位基础课程、教育专业提升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课程。五模块是公共基础模块、教师教育平台模块、专业必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实践研究模块。这一课程设置,与本科阶段所学课程相衔接,整体设计,同时突出了实践性,密切结合了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
三、“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特色彰显
(一)目标的区分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是培养优秀教师、成就教育家的重要途径。在培养目标上,分析各部属师范大学培养方案,均凸显了造就具有高尚师德、先进理念、高超的教学能力、宽阔的学术视野的优秀教师,为造就富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教育家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实效性。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既有反映当前本学科知识发展的前沿状况的课程,又有相邻学科和交叉学科的课程;同时增大了选修课程比重,凸显了课程的灵活性和个体性,使课程体系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紧密联系。
(三)教学的灵活性。集中授课和远程教育两阶段均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性。在集中授课时期,突出研究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远程教育阶段,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实现研究生教育的个性化。
(四)评价的多元性。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根据总的原则和要求,建立多样性的评价指标,在评价目标、方法以及标准的选择上,突出了不同学科的特色,充分体现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研究生教育高度的专业性、自主性的特点。同时,注重评价的全面性,表现为评价主体多元和方式多样。在评价主体上,有学生评估、同事评估,教师评估,领导及管理人员评教、专业督导组评教等,实现校、院、生全方位、多领域的评价管理;在评价方式上,采用自评与互评、定性与定量、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等方式。
四种类型的教育硕士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存在差异化,其成长发展和价值实现路径也不尽相同。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是从他们的实际状况出发,充分尊重免费师范生的发展特征,让他们拥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发展平台和事业前景,为成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Z]
[2][5][6]教育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实施办法(暂行)[Z]
【关键词】安徽省 表演专业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教学研究项目:044―J0800900003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10-01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截止到2014年止,安徽省共有4所高校设立了表演专业,并有了第一毕业生,本文将以这4所高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
四所高校表演专业均能按照教育部表演专业课程指导纲要制定培养目标,但对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规格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安庆师范大学和阜阳师范学院为代表的培养从事“体育表演编导、教学”等相关工作的人才,突显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以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培养从事“教学、训练、管理”工作和“人物形象设计”工作人才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二是在专业能力方面,安庆师范大学与阜阳师范学院强调了教学能力的培养,而安徽工程大学与安徽师范大学将编导、形象塑造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二)招生规格比较研究
四所高校基于自身情况与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招生归口上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阜阳师范学院都属于艺术类招生,而安徽师范大学属于体育类招生。这也间接导致了各高校在招生考试内容,虽然都采取了形体素质(20分)+身体素质(30分)+专项素质(50分)现今全国通用,基本上能够直观的反映考生在本专业上综合素质,也能通过考试观察到考生在表演专业上的发展潜力的方法,但在这三项考试内容中,安徽师范大学分成健美操专项身体素质、体育舞蹈专项身体素质两种考核方式,不但考核了柔韧性,也考察了考生节奏感,动作模仿能力等;在专项素质上,阜阳师范学校的任选项目比其它三所院校多了民族舞蹈,体现了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侧重。
(三)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根据统计数据得知:1.安徽省高校在体育表演人才的培养上比较注重课堂教学;2.师范类院校选修课开设较多,充分考虑人才的兴趣爱好培养,而工科类院校还是一如既往的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打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时数及学分比较。安徽省高校在体育表演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设置上,有的学校注重人才技能的培养,而有的学校则偏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多一点,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这势必影响到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
艺术类课程的比较。安徽省各高校设置的体育表演方向艺术类课时以及在总课时的比例差异性较大,如安庆师范大学只有356学时,与安徽工程大学的464学时相差100多学时,但明显都低于612学时的武汉体育学院等第一批设立该专业的院校。势必对该专业人才艺术类知识的S富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四)师资配备的比较研究
由于安徽省开设表演专业的时间较短,各高校专业教师人数较少,在教师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偏小。从职称和学历结构看,副教授以上高职称、博士以上高学历的教师较少,直接导致在表演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少,对该专业今后整体规划发展的理论研究不利。
(五)课程考核方法的比较研究
通过访问调查,安徽省开设表演专业的四所院校对学生的考核基本都是采取理论考试+实践考试、平时打分+考试打分的综合考核方式。在公共课考核环节,采取了与全院同一考核方法、考核标准与考核时间,再结合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表现状况进行综合打分。在专业课考核环节,专业基础课采取实践考试+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进行综合打分;在专业选修课环节,主要打分参照标准是教师平时打分与最后考核。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依据实践单位进行打分。
三、结论与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招生考试标准,实行全省统考,把好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人才的“进口”关。(二)安徽省高校体育院系办艺术类专业的现实性和方向性需明确,要确定好到底是走体育化的艺术道路,还是走艺术化的体育道路,还或是两者并举分步走,从而适应社会对体育艺术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发展趋势。(三)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形式、手段、方法和过程的特殊性,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根本、为主体、为先行,将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融为一体,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效应。(四)安徽省要加大在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法规政策、理论研究、师资队伍、场地设施等硬软件条件建设,才能保证专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
[2]翟廷立,李芳,罗元翔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
*年全市申请接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工作已告一段落,为做好毕业生的接收准备,进一步顺利完成今年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贯彻人事部关于做好*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的通知(穗人调[*]25号转发),切实做好我市各项就业接收工作。各区、县级市计划人事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的情况,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毕业生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向他们介绍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实现国家利益和个人发展的统一。要认真分析当前毕业生接收工作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及时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改革,不断创新,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今年不再下达非*生源毕业生接收计划,改以就业方案的形式在网上通知。各单位通过"*市高校毕业生接收网上报批系统"审核接收的毕业生均列入我市就业方案,并通过网上"毕业生就业方案"栏目提供给各有关单位。学校备注有同意派遣意见的作为"正式就业方案",未有派遣意见的作为"预就业方案",其中"预就业方案"的毕业生一旦落实报到,市有关部门可据此办理接收手续。毕业生本人不能前来就业的,不能以他人顶替,该就业方案自动失效。
本就业方案下达后仍需增加接收或调整接收单位的毕业生,滚动式纳入此"就业方案",属增加接收的专科学历毕业生需缴交城市增容费。各用人单位要严格按方案接收毕业生,并认真做好接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三、认真组织做好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锻炼的工作。我市通过国家公务员的录用程序考核选拔了一批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今年是整个选拔工作的最后一年,各区、县级市人事局要积极配合办理有关接收手续,并按我市的统一布署,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协助做好在基层锻炼毕业生的管理培养工作,做好跟踪调查,总结研究今后的工作思路,引导和鼓励广大毕业生主动投身农村基层实践。
四、派遣时尚未落实接收单位的*生源毕业生统一到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报到,毕业生档案随即转到该中心,并由该中心出具证明,凭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户口及粮油关系迁移证回家庭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入户和粮油供应手续。未落实单位的按待分高校毕业生管理,凭学校出具的就业报到证及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有关证明可以证明其待业,不必办理待业证。
为进一步落实*生源毕业生就业,我市将在"*市高校毕业生接收网上报批系统"提供待就业应届*生源情况给用人单位查询,各单位需补充接收毕业生的,要优先考虑本市生源,原则上应在这些毕业生中选择。同时,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免费为到中心报到的*生源毕业生上网推荐,用人单位也可通过互联网,随时查询有关毕业生的信息。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方案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024-02
一 概述
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求“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2011年9月教育部提出建立“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由封闭的教育系统内部评价走向了开放的社会评价。
在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过程中,用人单位及行业协会、毕业生、学生家长、研究机构等发挥评价主体作用,直接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评价;高校和教育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有责任设计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案,引导第三方评价主体结合教育活动的规律来开展评价。
在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过程中,设计评价方案是关键。评价方案既要体现科学性,又要体现操作性,这两者应当并重。当前许多评价方案,重视科学性、系统性远远超过了操作性,设计方案时失之于面面俱到、林林总总、洋洋洒洒,可谓过犹不及。对评价方案的操作性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这样设计出来的评价方案才有利于实际应用,才能真正发挥出评价方案的作用。
本文尝试从用人单位及行业协会评价、毕业生评价、学生家长评价、研究机构评价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进行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案的设计。
二 用人单位及行业协会评价的设计
在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用人单位及行业协会作为用人部门,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最直接的体会。兼顾评价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尝试从五个方面进行用人单位及行业协会评价指标的设计。
第一,对毕业生思想修养的评价。思想修养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外延、内涵较广,从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的角度来说,主要评价指标应关注毕业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对待工作的责任心,以及遵守规章制度、讲诚信的表现。
第二,对毕业生专业知识的评价。专业知识水平会直接作用于工作过程中对工作任务和遇到的问题进行认知、分析、综合、迁移的能力,对毕业生专业知识的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专业知识水平,评价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的科学合理性。
第三,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评价。从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的角度来说,特别看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这方面的评价主要是在入职前通过学生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竞赛情况等显性材料进行评价,入职后通过毕业生在执行岗位工作职责过程中表现出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第四,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综合素质这个概念外延较广,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的评价不可能囊括周全,主要是从用人单位工作岗位需求的角度来设计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毕业生完成工作任务的创新应用能力,评价毕业生在工作团队中的协作能力、服务能力。
第五,对毕业生形象个性的评价。从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的角度来看,应从促进工作开展、促进团队发展的角度来设计评价指标,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的职业形象,以及评价毕业生的生活能力、处世能力。
三 毕业生评价的设计
毕业生是学校教育教学塑造出的一种特殊“产品”,从第三方评价的角度设计评价指标,主要关注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各要素和环节,这些要素和环节直接影响着所培养的人才质量。
第一,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评价。从毕业生的角度,评价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具有一定的发言权。按照课程的性质差异,评价指标分别是评价专业理论课程设置情况和实践课程设置情况。
第二,对专业师资配置的评价。这里不提倡以大师、名师的数量多少、名气大小来评价师资状况,而是关注毕业生所接受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完成过程,从这个角度设计评价指标,主要评价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专业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态度。
第三,毕业生对专业培养过程管理的评价。如何设计毕业生对所经历的专业过程管理的评价的指标比较困难。本文尝试将这个方面的评价指标设计为毕业生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和考试考核管理的评价。
第四,对学风的评价。毕业生对学风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学风建设的情况,评价课堂学习纪律的状况。既关注整体校园学习环境的打造、有利于开展学习活动的整体情况,又关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
第五,对就业服务的评价。从毕业生的角度,主要是评价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服务,即评价学校提供就业信息的渠道,评价学校所提供信息的实用性、覆盖率、及时性、全面性等;同时,评价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即评价学校通过课程、讲座、资料宣传等各种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的情况。
四 学生家长评价的设计
学生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是学生求学的经济支持者,学生家长作为第三方,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家长的评价就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折射。学生家长进行第三方评价活动的指标需要根据学生家长所处的角度来进行设计。
第一,对学校形象的评价。虽说学校的自然环境对人才培养没有直接的影响,但从学生家长评价这个角度来说,校园环境是产生直观印象的一个维度,主要评价学校的社会声誉、评价校园整体的自然环境。
第二,对专业设置的评价。从学生家长的角度,主要是评价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与学校所设置专业的对口度,同时评价毕业生通过所学专业的培养后个性的发展和完善情况。
第三,对学校管理规范的评价。每位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学校能安全、健康地成长,能够精进学业、学有所成。这个方面主要是评价学校开展日常安全教育的情况,评价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学管理的情况。
第四,对学校财务管理规范的评价。学生家长是学生各种学习费用的直接承担者,在进行第三方评价的过程中,对财务状况的评价是无可回避的一个维度。这个方面主要是通过学生费用支出的情况评价校方收费是否合法、规范,评价对学生的奖助学金评定是否公平、合理。
第五,对专业就业状况的评价。就业状况是学生家长最为关注的,现今,社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求职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家长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重点也会放在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上。在评价指标设计上,主要是评价所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单位、岗位状况,评价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前景。
五 研究机构评价的设计
【关键词】 本科生;就业;人才培养
毕业生就业率问题一直都是影响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财会类本科毕业生来说尤其重要。由于教育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使得许多高等职业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的主要培养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对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造成很大竞争威胁。本课题旨在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究地方高校财会类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并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地方高校财会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
一、地方高校财会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现状
据统计2007年湖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0%,相对于2006年的86.3%,这一数据是令人鼓舞的,但地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却不容乐观。以财会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例,2007年会计人才被列为十大急需人才之一,很多部属高校的财会类毕业生几乎是百分之百就业,工作环境和薪酬也较理想,但各个地方高校内部统计数据显示其财会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正在缓慢下降,2005年就业率几乎是100%,2006年为92.6%,2007年为83.4%。这反映出伴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总体上升,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并没有同步提高。为此,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地方高校财会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
二、地方高校财会类本科毕业生的“夹心层”地位
地方高校财会类本科毕业生在求职中经常是处于一种“夹心层”的位置,有好的工作职位,他们处于劣势,竞争不过部属院校的高才生和研究生,一般的职位他们又比不过一些高职生,这样一来他们的就业机会少,就业面也窄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属院校软件硬件的条件相对于地方高校要好许多,学生受到各种锻炼的机会比较多。知名院校经常会与企业开展一些交流活动,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联系,借此可以了解企业用人的要求、工作的内涵、职责分工,这样在学习中也就有的放矢,同时也因为是名校,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容易被企业所认可,相同的岗位地方高校的毕业生是竞争不过部属院校高才生的;二是和一些高职生相比,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在动手能力方面又显得有些不足,高职院校是以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其教学核心,其教学过程中安排有大量的实践环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突出,学生往往一毕业就可以上岗,而且对薪酬的要求也不高,较受中小企业钟意青睐。地方高校的培养模式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相对薄弱,动手能力不够熟练,也就变成了大家常说的“既不能文也不能武”的状况,这样在应聘中就显得非常被动和尴尬。
三、提高就业率方法的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是提升有效就业率的最主要因素,这种需求包括专业需求和人数需求,学校应积极按市场需求来合理地调整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逐步趋于一致。
1.加强财务决策类课程设置
企业对财会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期望不再是简单的会做账就可以了,还要有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财务决策能力,而这些能力又是建立在对账务流程全面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进行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就要在原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投资理财类的专业课程,如投资分析、投资理财实务、税收实务等,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这些课程通常安排在三、四年级,在学生学完了会计类的基础专业课以后开展。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维持一定的弹性,不应该是许多年固定不变僵化的,它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水平而有所调整。
2.专业不宜过分细化,保持大专业方向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都是严格按专业来制定的,为了区分各专业的不同,专业课程也就有所不同,如会计专业就会开设银行会计、会计理论、会计制度设计等专业课程,而财务专业开设高级财务管理、跨国公司理财等专业课程。笔者通过对同一年级两个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如果从就业的角度来讲,学生们更希望能将专业打通,课程设置上不要区分的过细。因此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可以考虑采取大专业小方向的方法,也就是说在本科的一至三年级两个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保持一致,这样学生就能对两个专业的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掌握,在四年级学生进行实习和毕业论文完成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对财务与会计专业区别对待,从选修课上区分专业特点。
3.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用人单位招聘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就是往往都要求应聘者有实际工作经验,如果应聘对象是应届生,他们更多的倾向于招录高职生,因为高职生所接受的教育模式是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的。本科教育对动手能力的培养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在四年的教学环节中只有一个毕业实习环节是组织学生到社会上的单位参加实际锻炼,时间很短,往往只有一个月,而且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的上学期,恰好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月,其效果不是很理想。
通过调研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增加动手能力培养环节的课时量,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增设专业认知实习,社会实践、模拟实验等环节。以财会类学生为例,通过实践环节,既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做账,也要学会查账、审账、通过报表分析能做出合理的预测,让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比高职生更胜一筹;第二,指导学生利用暑假期间来进行实习,现在有很多大学生都会主动地利用寒暑假来打工,但多数选择的都是一些促销类的工作,虽然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对感知社会有一定的好处,但对于专业能力的提高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学校可以和一些企业联系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利用寒暑假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际动手能力的锻炼,最好是能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让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际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有超前意识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如果在内容上能有所超前,也许可以避免大学四年时间而造成的部分知识体系的落后。以财会类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为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会计的核算将逐步与国际要求接轨,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仅只涉及我国的会计准则还应增设国际会计准则、核算等内容的讲解,这样学科体系才能逐步更新并与时展保持一致。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
正确的择业观是成功就业的一半。为避免出现盲目求职,低效率求职的现象,在学生开始参加各种招聘会之前,学校相关机构非常有必要开展相关的应聘辅导活动,指导学生合理地评估自己,正确地认识社会需求,突出竞争力优势,了解行业动态和职业内涵,帮助学生确定方向。在学生求职期间,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校方应既当“导师”和“红娘”又做助理和参谋,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及时调整心态,使其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来面对人生的各种选择,不因一时的挫折而对未来失去信心。
(三)从学生入学起就帮助其确立就业方向并不断调整
就业是毕业生人生角色的一个重大转变,学生转变为工作者也是不一样的。要求校方从学生进校时就开始设计,并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以会计专业的学生为例,许多学生在进校之初都希望自己毕业以后能成为一名会计,这是他们对会计专业的最初认识,但是在学习了会计专业的一些专业课程以后,逐步认识到会计工作是非常繁琐和辛苦的,而且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也了解到基层会计人员的收入并不是很高,许多都是一些职校毕业生在岗。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三年级后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比较迷茫,既不愿意和一些职校生竞争一般会计岗位,高级别岗位又竞争不过研究生,不知道以后的定位应该在哪里。
因此在学生进校之初,学校就有义务对学生进行专业认识介绍,让学生知道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并对以后的就业有个初步的设想。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校辅导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多找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并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计划和发展方向,比如财会类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些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估价师之类的课程,也可以鼓励他们学习第二学位,这样他们毕业后就可以选择层次更高的职位。
(四)培养复合型人才
要让地方高校的财会类本科毕业生在应聘中跳出“夹心层”的不利状况,在学生的培养中可以进行有特色的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现在市场上房地产、营销、环保、咨询等行业比较热门,在对学生的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些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让学生了解各个不同行业经济业务的特点,比如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所涉及的经营周期会比较长,往往超过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时间,存货的计量不能只是按计划成本来核算更应该按市价来估算,其应收款项金额会比较大等。通过这种方式的培养,地方高校的财会类学生既有会计专业知识又能了解各行业的特点,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设身处地从企业的角度来计录经济业务,竞争力自然就提高了。
结束语:
提高地方高校财会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水平是地方高校发展的核心,而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从学校内部来说可以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从社会环境来说政府要创造条件鼓励毕业生多种方式就业。
【参考文献】
[1] 赵小兰.试论就业保障体系与职业指导――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例 [J].经济论坛,2007,(23).
关键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一、我校国际金融专业构建人才培养体的实践与经验总结
对人才培养质理的评价不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而是为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正确的点拨与引导,因此构建能够客观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用人需求的合格人才,还关系到高职高专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地提高高职高专整体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校就国际金融专业如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1、建立专业建设核心团队,按行业发展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国际金融专业自2008年以来成立了专兼结合的专业建设核心团队,该团队由5名专职教师,4名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核心团队。专业建设团队主要职责为(1)编制、修订及审核人才培养方案;(2)密切关注与正确把握金融行业、金融企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变化趋势;(3)研究国际金融专业用人单位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群的变化,以及对应岗位所需的职业资格证书变化趋势;(4)在分解岗位能力基础上得出人才培养的核心技能和知识,并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5)针对现行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专业改革的思路与对策等;(6)每两年根据调研结果形成金融行业人才需求报告,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或调整建议等文件。
2、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架构,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机制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载体,课程教学为专业人手培养服务。因此,课程的教学的前提是准确把握专业方向,不同专业开设的同一门课(名称相同)也应体现出不同的专业侧重,例如许多专业都有开设《财务分析》这门课,然而在国际金融专业该门课程应侧重于财务分析的投资决策上的作用。因此,国际金融专业为了保证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契合度,建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架构,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保障机制。
(1)一级管理平台:以学院为主体,监督主体为教务处,主要职能为进行师资与教学资源管理。学院组建教学督导小组,检查教师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均接受督导、系领导、教研室主任、系老师不定期听课,每学期末由学生、督导和同行打分得出最终量化评价。
(2)二级管理:专业课程管理,监督主体为专业建设团队,主要职责为制定课程标准,对课程专业性进行整体把握,进行教学全程检查、分析、协调与控制,使课程教学质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
(3)三级管理:监督主体为课程组成员和受教学生,课程组在专业指导基础上准确把握专业方向,实施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知识技能传递效率监控,并由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效果反馈和监督。
3、建立三种评价方式,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反馈机制
在完成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后,必须实施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式,以获取正确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信息。目前,国际金融专业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获取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信息。
(1)用人单位评价:国际金融专业建立了与用人单位定期沟通会晤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和发放问卷方式获取评价信息;(2)毕业生评价:国际金融专业建立了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由专业老师与辅导员共同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包括毕业生就业情况、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三年晋升率、毕业生半年离职率等指标;(3)第三方机构评价:学校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已开展3年毕业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调研,国际金融专业以此为平台获取2013-2015届的毕业生调研,相关指标表现稳定,个别指标表现优异,比如就业率、起薪线、毕业生满意度等。
二、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措施
1、整合现有教学评价资源,服务于专业评价体系
目前,我校已形成对教学活动比较完善的常规评价制度,如毕业生跟踪、在校学生评价、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听课制度、师生座谈会等等,国际金融专业将对进一步现有校内评价渠道以专业评价的需求为口径对进行整合重构,使其服务于国际金融专业建设的自我诊断。
2、完善第三方评价体系的质量诊断与监控功能
国际金融专业将进一步完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拓宽第三方评价主体的范围,如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家长和社会媒体的相关评价。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断功能,使其成为调整和完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的依据。
一是建立用人单位全程评价机制,包括跟岗实习评价、顶岗实习评价、毕业生跟踪评价三方面,通过对学生各阶段在企业的思想表现、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工作业绩等各项指标进行调查,并量化各项指标,建立人才质量预警机制,及时反馈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各阶段的成效与不足,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二是在评价体系中加入毕业生家长跟踪调查,这个评价渠道常常被忽略,实际上家长通过观察子女受教育后就业情况、生活满意程度、家庭收入情况等指标,从另一个角度地评估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是实施教师下企业跟踪毕业生调研制度,定期安排教师到用人单位挂职锻炼研究,以施教者的身份深入了解毕业生质量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
四是继续采用第三方专业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公司对本专业应届毕业生质量连续跟踪调查。认真研究《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和《用人单位需求测量与评价报告》,通过麦可思报告反映的问题,改善教学基本条件,指导调整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提升国际金融专业整体教学水平。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专业评价常态化
当前评价信息收集绝大部分采用纸质调查问卷形式,在反馈时效上存在一定滞后性。因而,国际金融专业将在纸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微信群、QQ群等平台收集各种渠道的反馈信息,建立起“在校学生实习、毕业生跟踪、用人单位需求”三个模块的实时沟通平台,获取学习实习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存在的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种问题,提高专业的危机处理能力,同时,建立与用人单位的日常沟通机制,实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学校、学生、企业三方沟通的时效性与有效性,使用专业自我评价诊断常态化与日常化。
三、结语
我校国际金融专业构建了襄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与反馈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几点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并提出相应措施,希望为同类院校进一步提升业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境工程;特色人才;环境地质;收效
石家庄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建立在原有“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基础上,属全国专业整理后专业内容调整较大的专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教育部管理专业之一。如何搞好这一专业建设,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是专业调整之后的重要任务。作者根据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特点进行多年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改研究,获得本校重点教改项目资助,本文即依据项目研究报告撰写而成。
一、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
1.环境工程专业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1998年,国家教育部专业整理中将原属地矿、冶金、海洋、农林、交通等一些与环境工程相关的专业划归环境工程,不仅大大增加了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院校,更增加了专业方向的多重性。在不同行业环境治理人才的需求下,许多院校按照“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专业方向”的原则,培养带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而形成了环境工程专业方向的多元化。因此如何立足环境工程专业,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特色型环境治理的技术人才,成为本校该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
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源于两个方面的前提条件。首先,该专业是1999年由原河北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调整而来的,具有良好的环境地质方面的基础,特别是在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环境地质与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雄厚的教学资源。其次,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的预防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完成。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着发挥自身特长,办特色专业的指导思想,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需求出发,结合本校的资源配置和专业特长,进行专业建设,充分利用自己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培养既有一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专业基础,又掌握环境监测、水处理技术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技术与技能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一方面按传统的专业分工,他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他们又可以解决涉及交叉学科领域的问题,把地学与环境科学两方面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解决诸如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勘查与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的问题。
经多次培养方案的调整,该专业现在形成环境地质和污染控制两个柔性方向,以环境地质为特色,培养环境治理与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地下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处理与污染控制,环境评价等方面工作,服务于生产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管理部门等。
二、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届第六次会议对该专业的教学建设与改革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确定了新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其起步阶段的教学计划就是按照会议精神的总体框架制定的,并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薄专业”的高校改革指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中加强了基础课程、人文课程、特色课程及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可以说起步之初就站在了新的人才培养的起点上。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国家在环境方面的投资不断地加大,环境问题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家基本建设过程中环境地质、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专业队伍的建设也在不断地加强和完善。针对这些情况,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教学、实习和科研等方面及时调整,注重实践教学和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大胆的实践。经过几年调整,逐步形成目前的人才培养框架模式,即适应市场人才需要,占领环境地质市场,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地矿与环保行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适应国家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的以环境地质为特色的环境治理、水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与评价、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既系统地掌握宽厚的工科公共基础理论知识,又受到良好的环境工程理论教育与实践技能训练。毕业生掌握资源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基本理论与专门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够面向环境保护生产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管理部门等从事有关环境工程的规划、设计、监测、评价、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管理和教学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2.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1) 培养计划的调整
从1999年到2005年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几经修改。其中1999-2000级教学计划,基本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制定的课程框架体系安排课程,其特点是: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课占有相当大比例(58.2%),在体现本校专业特色方面不够突出,只安排环境地质学基础、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少量特色课程。这些课程不能满足本校多年来形成的就业渠道中(地矿系统)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进行了调整。2001-2002级教学计划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比例(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课所占比例为53.7%-53.9%),对专业课进行较大调整,将矿物岩石、构造地质、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等课程列入专业必修课,扩大选修课专业领域;将专业调整为环境水文地质、水污染控制两个方向,但其反映的专业面偏窄,仍不能完全符合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完全适应市场的人才需求。因此对2003-2004级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课所占比例调整为55.7%;进一步调整拓宽专业必修课内容,增加土质学与土力学内容,将专业方向确定为环境地质和污染控制工程。
根据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005年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再次进行调整。其特点是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培养措施;增加实践教学时间与学分;明确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调整后的课程具体安排是:公共基础课约占总学分的37.37%;专业基础课约占总学分的17.17‰专业必修课按照环境地质和污染控制两个方向分别设立课程,环境地质方向开设地下水
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地下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防治等;污染控制方向开设给排水工程、物理性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实验等,专业必修课约占总学分的14.65%。专业选修课开设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环境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数值模拟、环境地质与工程、清洁生产、环保设备基础、CAD辅助制图、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课程实验结合课程讲授进行,约占6.61%的学分。实习环节包括一年级认识实习、二年级教学实习和三年级生产实习,分别占总学分的1.02%、2.50%、3.03%,并且针对实习内容分别建设有相应的实习基地。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或生产项目,依据实习内容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进行论文答辩。该环节约占总学分的7.55%。
(2)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结合环境工程的特点,非常注重实践教学,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在实验室方面,投资百万元建设了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和环境微生物实验室,该实验室可以进行常规的水污染控制实验和微生物实验;完善了水力学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和渗流实验室,可以进行水力学实验、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规律和净化机理演示实验,可以进行地下水、地表水和污水的水质分析检测。结合课程内容,使学生在能动手实验的同时,增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在实习方面,为了保证实习的效果,保证实习时间和实习内容,针对三次实习分别建了三个固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具备完善的生活实施和实习场地,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培养动手能力,了解从事生产工作的方法、思路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特色人才培养的效果
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到2006年已经有四届毕业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突出办学特色,坚持教学与实践结合、教育教学面向社会需求,服务于用人单位的办学思路。结果反映毕业生的就业、专业去向、考研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等均取得的良好效果。
1.毕业生就业率(截止到当年7月)。1999级(2003届)为86%;2000级(2004届)为95.4%;2001级(2005届)为95.8%;2002级(2006届)为100.0%。
2.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情况。2003届考取16名,占毕业生总数的17.6%,占报名人数的37.2%;2004届考取9名,占毕业生总数的13.9%,占报名人数的34.6%;2005届考取27名,占毕业生总数的28.4%,占报名人数的51.9%;2006届考取16名,占毕业生总数的17.2%,占报名人数的39.0%。
3.毕业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情况。为反映毕业生就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状况,我们对2003届至2006届毕业生从事工作的单位进行了调查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以从事地学类及其相关工作为主体,其所在单位为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勘查、水文与工程地质等单位。2003、2004、2005、2006届毕业生在这些单位工作分别为37人、45人、72人、67人,占应届毕业生人数分别为40.7%、69.2%、75.8%、72%;从事环境工程、水利水电方面工作的毕业生分别为7人、6人、14人、15人,占应届毕业生人数的7.7%、9.2%、14.7%、16.1%;从事地热、石化、公务员、高校及其他行业的分别为47人、14人、9人、11人,占应届毕业生人数的51.6%、21.5%、9.5%、11.8%。
4.考取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专业分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专业分布主要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环境地质与矿产资源、水资源与水环境、地质与岩土工程、环境工程等为主。其中2003届毕业生考取这些专业的学生分别为2人(占12.5%)、2人(占12.5%)、5人(占31.3%)、0人、4人(占25%)、;2004届分别为0人、4人(占44.4%)、3人(占33.3%)、1人(占11.1%)、1人(占11.1%);2005届分别为4人(占14.8%)、8人(占29.6%)、5人(占18.5%)、2人(占7.4%)、5人(占18.5%);2006届分别为1人(占6.3%)、6人(占37.5%)、6人(占37.5%)、0人、2人(占12.5%)。
5.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在对4年来学生就业单位的信函调查的反馈评价意见中,认为该专业毕业生服从组织领导、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优秀的占88.2%;认为专业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优秀的占23.5%,良好的占64.7%;认为实际工作能力优秀的和良好的各占41.2%;认为开拓创新精神优秀的占29.4%,良好的占52.9%;认为职业道德和吃苦精神优秀的占64.7%;认为人际沟通能力优秀的占64.7%。在是否愿意继续招聘本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中,85.1%的单位作了肯定的回答,4.9%的单位作了否定的回答,10.0%的单位作了不明确的答复。
四、结论
1.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建立于地矿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基础上,源于水、工、环一体的已有地矿系统专业模式,在1998年专业整理后一度按照该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框架进行人才培养。
2.经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关系的实践证明,本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不能放弃原有地矿系统对环境地质人员的需求市场,为适应这一市场的需要,必须确立本校环境工程特色人才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在国家专业目录的框架下培养环境地学特色型人才。
3.特色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实践,不断调整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使其既贴近生产实践需要,又不脱离专业目录限定的框架,形成宽基础、厚专业、重实践的应用性人才。
4.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重视实践技能训练,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适应工作单位的需要。
5.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本校的毕业生比较满意,认为可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具有很好的动手能力,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证明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符合高校学生培养面向实践、面向社会经济和市场需求的要求。
6.为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就业渠道,及时调整与拓宽专业领域,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开设适当的专业方向对专业人才培养致关重要。
关键词:就业;园艺专业;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魏巍(1981-),男,安徽淮南人,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讲师;夏海兰(1981-),女,江苏盐城人,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淮安 22300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74-02
自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驶上了快车道。现今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就业难的潮流已经席卷了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在此大背景下,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面临新情况:不少硕士生逐渐放低姿态来切分原本属于本科生的市场份额,本科生遭遇“论技术能力比不过高职生,论理论深度又强不过研究生”的尴尬局面。
一、毕业生的就业趋向
总体而言,近几年我国本科生毕业后的去向可归纳为:一是考研,二是到企事业单位就业,三是创业。其中,考研包括跨专业考研和在本专业领域内考研;就业又可分为专业对口和非专业对口。就业趋向:无论是在就业的区域选择,还是在单位选择方面,均表现出市场经济导向下的人才流动特点。在区域上,毕业生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聚集;在行业分类上,主要向高产值、高收入行业聚集;在单位性质上,主要向企业单位聚集;就业方式上也逐渐呈现出灵活性趋向,这是市场自主调节的必然结果。[1]
自实施双向就业选择后,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式上逐渐呈现灵活性的趋向,淡化了“专业对口”的传统观念,这在毕业生的择业去向上有所体现。以淮阴工学院近5年园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为例,专业对口(从事园艺及相关工作)的约占三分之一;非专业对口(企事业就职、自主创业、研究生学习、学生村官、服务苏北计划、西北计划等)约占三分之二。
二、江苏省毕业生的就业特征
江苏省地处沿海地区,属经济发达省份,提供给大学生就业的行业和岗位相对较多,就业环境相对较好。但各行各业的就业竞争依然相当激烈,究其原因主要是需就业的生源过多,大致情况为:省内生源的学生基本选择省内就业,省外就读的江苏籍学生回省就业居多,省外生源选择在江苏择业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再加上往届遗留下来的未就业生等。仍以淮阴工学院近5年园艺专业毕业生为例,从省内就业的毕业生来看:苏南(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5市)就业人数比例约为57.6%,苏中(扬州、泰州、南通3市)就业人数约为23.2%,苏北(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5市)就业人数约为19.2%,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在省内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就业。省外就业生主要集中在上海、安徽、山东、广东、福建、湖南等。上述调查表明,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多数园艺专业毕业生会首选江苏省,其次是以江苏省为中心辐射到临近的省份和城市。这也与徐向东提出的“毕业生向往经济发达、生活质量好的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预期收入是毕业生考虑的首要条件,是毕业生选择就业流向的重要原因”的研究结论相吻合。[1]
三、园艺专业学生培养状况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指导性文件。[2]其教学体系又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两课实践、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拓展实践等多种形式。以淮阴工学院为例,学校设立园艺本科专业已有近十年的时间,期间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学士学位授予评估等工作,并不断吸收、借鉴了其他高校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做法,多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虽然近几年加大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实践学分的比重,然而,理论学分所占的比重还是远远超出了实践学分,教学的重点依然是向理论倾斜,这可能是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在本科专业培养上普遍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为:一方面,理论教学易被监督、考核、量化,通过一定学时的授课,可以在短时期内取得成效,而实践教学却没有这样的优势;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相对复杂,如联系实习单位,实习指导与考察,经费的投入,交通等等,涉及问题较多,需全面统筹,才能保障实践的顺利开展;再则,即使实践学时跟上了,对实践的实际效果也难以客观评价,所以实践教学依然是人才培养的弱链环节。
四、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
1.加强观念引导
在就业政策上,我国早已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一设置专业、包分配工作,转变到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实现就业。政策的调整,促使学生对自主择业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其解决的途径就是要加强观念引导,学习观、就业观念的引导应贯穿专业培养过程的始终,从入学教育时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专业特点进行有意识的前期规划。对那些在就业观上认识片面(例如非国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不进等)的学生,要及时关注,既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也要引导其开阔视野。
此外,在学习观、就业观的导向下,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专业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资格证的考试,努力为就业赚取资本。看似就业时手里证书很全,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通过的这些应试资格考试,仍可能存在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短期获取的知识、技能储备也如同空中楼阁。解决此类问题的途径就是要引导学生与社会零距离接触,鼓励学生下企业、进一线,以获取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指挥棒,人才培养方案能否体现当代性、前瞻性,决定了高校人才能否满足社会的动态需求。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应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要素,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这五个方面构成。[3]所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围绕学校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路径,特别是对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完善,竭力做到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和个体性的统一,真正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这一培养目标。
3.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和保障。认为: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借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通常高校配置的实验室基本上能满足实验教学所需,但校内实训基地由于受场地、经费、管理等因素制约,往往发展滞后,使学生无法完成对园艺产品产前(规划)、产中(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管理)、产后(保鲜贮藏、运输和销售等)等多个环节的实训。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也往往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实习基地每年接受学生到基地实习,帮助学校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由于区域间隔,往往学校和教师与基地联系较少,缺乏与基地间的信息反馈;另外,校外实习基地与学校属于合作关系,实习基地的单位属性也与学校存在差异,致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有机衔接也难以掌控;还有一部分是靠个人关系联系接洽,其随意性较强,表现为监管、监控不到位,其安全问题也往往被忽视。
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应注重:科学制定实训计划,加大实践教学投入,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选配专职人员担任专门实训指导老师,构建理论与实践衔接、校内与校外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学生实践的刚性需求。
4.加强平台建设,优化模块设置
当下众多高校都在努力凝练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优势。然而,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并不能很好地与市场、企业接轨,很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仍需回炉重炼,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这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环节的通病,其根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学生素质与岗位能力的脱节。
就学校教育而言,应努力整合资源,培育出相关领域内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和重点实验室等,依托这些平台的发展,不断促进理论和实践各教学环节的衔接与融合,有针对性地优化专业模块设置,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学习平台提早介入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功效,使学生在科研探究中消化理论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从而进入“平台+模块”的良性轨道。
5.根据企业所需,调整课程设置
校企合作是近几年应用型院校的普遍做法,一般合作项目多集中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等领域。从企业而言,通常需要高校提供能满足企业所需的专门型人才,最好是量体裁衣,压缩不必要的、低值的课程,针对企业实际设置专业,实现独家打造、定向培养。那么,这就需要高校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入手,勇于舍弃无关紧要的、重复性的课程,把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体现“应用型”特点,摆脱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如此,高校为企业输送了专门人才,实现了高质量的就业率;企业也获得了所需的人才,降低了人才的培养周期和培训成本;毕业生也能够在就业后迅速上手,独当一面,这样既提高了就业满意度,也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共赢局面。
五、结语
前人调查结果显示[4]:大学生所就读的专业越能满足市场需要,自身实践动手能力越强,他们对就业待遇、发展前景、保障性等方面的期望值也就越高。然而从现实来看,实践的缺乏或不够深入,使得大学生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不突显,大多数毕业生预定的期望值也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因此,人才培养应以“实践能力”为核心,实践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办学成本,也要考虑校内外培养路径的建构与完善,更要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出发,通过积极引导、平台搭建,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零距离接触到大型的现代园艺公司,了解其运营及所需人才的状况,真正了解行业的发展态势,做到提前规划、准确定位。
参考文献:
[1]徐向东.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特点及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79-82
[2]李欣.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J].长春大学学报,
2007,17(5):71-72
【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就业 组织市场营销
现在,由于国内外诸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据有关信息公布显示,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相比于2012年增加了19万人,尽管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下,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普通高校如何打造市场需求型人才呢?
作为培训人才的普通高校如何管理才能打造市场需要型人才呢?如果把学校看作企业,而高校的毕业生就是企业产品,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就顾客。那么高校该的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情况、本科生的培养方案、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高校应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舞台去让大学生锻炼自己,通过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打造出企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专业型人才。
一、组织市场的SWOT分析
所谓的组织市场就是一家企业将产品和服务销售给另一家企业供其自行使用或者销售给其他企业使用。毕业生所形成的组织市场就是指普通高校将毕业生推销给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满足其岗位需求,为企业和用人单位创造更多价值。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已经逐步走向市场,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一) 外部环境分析(机会和威胁)
外部机会就是指企业和用人单位还存在的空缺岗位,是指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的岗位需求。教育事业一直是大家关注的大问题,国家也出台政策扶持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新兴了很多行业,各行各业的发展迅速,为社会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各方面政策的实施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相关政策的颁布和实行给了大学生很多的选择和就业的机会。而这样一个充满机遇的社会环境下,怎样利用这样的机会?机会把握不准就有可能成为威胁,社会给了学校和毕业生很多选择,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的知识和信息,对信息掌握的全面性,对未来情况预测的准确性,信息与需求的匹配性等有可能成为威胁。
(二)内部环境分析(优势和劣势)
各类普通高校都会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高校设置的专业是否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会填补上市场上的空缺岗位,这样会形成这类高校的优势,若仅仅是对口的专业设置,而没有合理科学的培养方案去锻炼大学生,这样就算是优势也会沦为劣势。优秀的教师资源若没有良好素质的生源也不会发挥出其优势地位,没有相对完整的基础设施,再优秀的老师也会产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
二、组织市场的4Ps策略分析
4Ps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卡锡教授(McCarthy)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它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普通高校针对目标市场,对采取的各种营销策略进行组合,形成优化的综合策略,打造出市场需求型人才。
(一)产品策略
高校培养什么类型的毕业生跟企业生产什么特性的产品一样,高校要培养哪些领域的人才,培养哪些专业的人才,这需要高校对市场有一个了解,高校的相关负责人需要了解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了解市场动向,预测未来几年市场缺乏哪些行业的人才。从原材料的供应角度来说,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高素质水平的生源会减少高校的管理困难,高素质水平的生源从整体上来说,会更加有利于高校各类培养方案的施行。一所普通高校,需根据其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能力和地理位置,确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就业单位性质。高校还可以通过品牌专业的创建来吸引更多更好地生源和提高社会知名度。利用企业品牌营销的策略,有助于树立高校的良好形象,高校在有了良好的生源供应、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辅助、先进的基础设施支撑和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熏陶,这样会更有利于打造市场需求型人才。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高校若能采取有效的营销方案,鼓励毕业生自我培养、自我锻炼,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价格策略
跟平常我们所见到的组织市场相比的不同之处是,高校不会从毕业生就业这件事情上,得到实实在在的金钱收获。在此处我想可以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时的工资看成是毕业生的市场价格,而这个价格是浮动的,可能有些毕业生很在几年内成倍的增加自己的工资,有可能有些毕业生的工资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的水平(实习期的工资一般低于转正期,这里说的一个相对水平是指毕业生转正后,由于业绩平平,涨薪幅度小),也有可能无法转正成为正式员工。而这时候体现的应该是毕业生的市场价值。怎样打造一个有潜在价值的毕业生需要高校和毕业生的共同努力,高校所面临的企业和用人单位都是专业的HR,他们辨别人才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说,而很多企业更加看重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这些正是在校学生的短板。
(三)渠道策略
所谓的市场营销渠道就是指配合或参与生产、分销和消费是某一生产者的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企业和个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毕业生就业方式的主流,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需要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的工作中投入的人、财、物比重随着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为企业和用人单位尽可能多提供了便捷的招聘渠道,在稳定已有市场资源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开拓新就业市场。现在各大企业在高校举办的招聘,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一大渠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校园招聘也难解决岗位匹配问题。许多优秀的企业大多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而且参加校园招聘的企业大多分布在高校附近,地理因素的局限性有待突破。除此之外,毕业生自行参加各类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笔试和面试和网络渠道投递简历,但是这样盲目的搜索,成功几率很小。高校怎样如何满足企业和毕业生双方面的需求呢?高校就业部门的负责人应加强与本校设置专业对口企业的联系,最好能形成校企合作,用人单位提供给高校学生实习机会,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给学生一个真实的锻炼机会的同时让企业了解学生的水平,增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信赖,建立的长期关系。同时检测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和高校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高校修改和完善培养方案。
(四)促销策略
促销组合是指企业根据促销需要,对广告、销售促进、推销与公共关系等各种促销方式进行的适当选择和综合编配。作为组织市场的促销策略并没有像消费者市场的促销策略那样的丰富,组织市场具有顾客数量较少,采购规模大,而且地理分布较集中,组织市场购买者的知识水平高、忠诚度高、购买行为是理性的、专业的等特点。高校就业管理部门的人员需要联系企业与各用人单位,与他们进行口头交谈,提供本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同时了解企业及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三、组织市场的关系营销理念分析
关系营销的概念最早是由贝利(Berry)提出的,关系营销的核心是关系。将传统的交易营销的4Ps策略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是有其作用的,专注于教书育人,这应该就是高校最核心的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美国劳之朗(Lauterbom)教授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的4Cs理论。美国学者舒尔兹(Don.E.Schuitz)提出的4Rs理论弥补了4Cs重视消费者需求却没有对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利润提取给予充分的关系。
高校应引进新的营销思想时一方面要了解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另一方面要了解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以便学习和改进自身管理制度。加强与那些在相关行业表现突出的校友之间的联系,他们是高校品牌宣传的广告;从顾客的角度从发,从他们利益的角度思考,培养出更适合企业及用人单位发展的专业型人才。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关系,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企业及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动态,也应让企业和用人单位了解到高校培养人才战略的变化。
四、建议与思考
通过组织市场的4Ps策略分析和组织市场的关系营销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高校管理人员应该从哪些角度更加完善大学生的培养,但是我还是要强调一下“人”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他并不是没有生命、没有思考的物质,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如果忽略这一特性,就算是占据着很多优势资源的高校也不一定能打造出市场需求型人才,高校要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向他们的学生营销他们的思想,怎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来配合学校的培养方案,学好扎实的理论知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利用学校创造的舞台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健全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制度
学院实行院领导联系教研室、教研室联系专业的领导体制。学院多次召开毕业班辅导员会议、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专题会议等。认真剖析当前就业形势,确定就业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同时学院充分调动毕业班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2020年我院就业工作的重心是:稳步推进我院就业各项工作,提高我院优秀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比例。
2、创新就业宣传机制,加强毕业生就业引导
学院依托微信公众平台不断推送最新的就业政策解读、就业信息播报、就业心理疏导等内容。了解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需求,针对部分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没有明确就业目标,整合就业工作的案例和经验,加强毕业生就业引导。学院邀请多名就业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以及往届就业成功典型学生为毕业生开设有关就业应聘技巧、就业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就业形势与政策等方面的讲座,开展全面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不要盲目从众,明确就业目标。
3、充分发挥班级主要干部对就业工作的推动作用
学院在毕业生中选拔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同学担任就业联络员,负责传达学校、学院有关就业信息及文件、通知等,从而确保就业信息准确无误的传递给每一位同学。通过 QQ 群、微信群、学院就业信息平台、电子邮箱、电话等多种媒介,以班级主要学生干部为抓手,及时了解班级每位同学的就业动态,从而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心理咨询等就业服务。发挥班干部中坚力量,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以及社会举办的各种招聘活动。
4.立足学院特色,挖掘就业内生动力
根据国际教育学院国际班学生特点,积极引荐国(境)外优质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资源,并结合学生个人发展意愿、学科特色等,为学生开展“一对一”个人发展规划,帮助其从文书撰写、申请手续办理,精准定位其升学、就业等方案,最大限度的推动学生高质量升学就业、高效率成长成才。2020年国际班国(境)外升学中,不乏世界前100高校正是我院相关工作开展的佐证。
5.结合本科生培养方案,明确学生发展基调
从培养方案中窥探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研判行业前景,明确学生发展的基调。以英语专业为例,历年方案大致都有三个培养方向:体育外事,教育和新闻。从岗位需求和专业认可来考虑,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教育行业求职的机遇会更多。英语教师岗位对非英语专业具有排他性,跨专业竞争压力小。因此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除了英语能力,作为教师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技能、资质也要重点引导和锻炼。
6.就业工作的反思与建议
(1)学校应该通过有效渠道,为我校毕业生谋求更多的就业资源和优惠政策。学校应继续联系更多的企业、事业单位来校招聘,组织好校园招聘会,有针对性的增加专业性比较强的招聘会,从而为毕业生节约就业成本,提高就业效率。
(2)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力度,对就业困难学生加强就业辅导,对毕业生中有就业心理问题、经济困难学生加强关注,注重就业心理的疏导。学校应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切实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对就业困难或就业能力比较差的毕业生,应该实施“一对一”就业指导、重点推荐,采取针对性的就业辅导。
(3)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电子设备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提高就业工作办事效率。学校需要研发或者搭建更为便捷的就业相关工作的系统,方便毕业生网上求职、网上办事、网上登记相关信息,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电子设备在就业工作中的优势。
(4)简化就业办事程序,疏通工作渠道、加强就业咨询服务。学校提供更多的平台对学生就业手续如何办理、如何进行求职面试、相关就业政策等问题进行解答。简化就业办事程序,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方便。学校与学院之间、学院与职能部门之间,形成行之有效的就业工作模式,疏通任何一个可能会给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的环节,切实保障我校就业工作顺畅、有序的开展。
【关键词】高职工科毕业生 心理现状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一般项目“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JGXM2011006)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42-02
近十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工作成败的衡量标准之一是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很多高校也把提高就业率作为工作的唯一目标。所以,为了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主动采取了多种措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毕业生、学校和企业的三赢局面。然而,一直以来,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即使有部分院校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没有建立较科学的长效工作机制,因此,各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现状不容乐观[1,2]。
一、开展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毕业生就业后心理现状调研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服务于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工科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工作的前几年,更多的是从事一线生产工作,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这与不少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差距很大。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毕业生由于在校期间缺乏对工作与职业的认知与体验,许多毕业生赴企业试岗实习或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后出现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待遇、同事关系紧张,集体利益观念淡漠等不适应社会与集体的心理困难,这些因素也会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轻的被用人单位辞退或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进而影响就业率;重的由于心理脆弱、人生观消极,会选择轻生。例如2010年的富士康跳楼事件,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作为“世界制造工厂”中心之一的东莞,也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但造成问题的原因也有地域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东莞有大量的制造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对高职生的需求很大,但是很多企业是代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共同的特点是企业利润低,工作环境较差,企业员工劳动强度大。这个特点决定了企业更多的关心是高职毕业生到职后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而对高职毕业生如何尽快适应环境,安心工作缺少必要的关心和帮助。
(2)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东莞唯一的一所公办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招收的高职生有3500人左右,其中工科专业的有1500人左右,这些学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是东莞本地人,这些东莞生源的高职生与内地的高职生相比,吃苦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但对就业期望值又较高,这就造成了心理期望与现实产生较大的差距。
(3)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现状是目前还没有毕业生,明年年初将有毕业学生顶岗实习,教职工在提高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这方面普遍缺乏经验。对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还在修订,还不能与市场需求相衔接。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后心理现状调研的意义
深入了解目前在东莞就业的高职工科毕业生入职后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分析他们工作不稳定的原因,联合学校、企业、社会的力量帮助高职学生顺利渡过从高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型期。这对于高职工科毕业生、人才培养单位——高职院校、用工单位——企业、社会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具体如下:
(1) 对于高职毕业生,通过熟悉其情况的老师的指导,提高其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2) 对于高职院校,通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掌握高职院校工科毕业生一线工作情况,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和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教育更适应企业需求。
(3) 对于企业,高职毕业生顺利地融入企业、社会,可以缩短员工的培训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4) 对于社会,高职毕业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稳定的工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后心理现状调研的应用价值
以“服务就业的高职毕业生,服务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社会”为宗旨,以工科高职生为谁培养、培养什么、如何培养为主要目标,对在东莞地区就业的工科高职生(主要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高职生为主)开展调研工作。本调研的应用意义如下:
(1)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建设,促进各项教育工作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人才。随着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市场变化也大大加快,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也将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如果不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周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无法满足市场的新需要。只有深入调研,掌握市场变化的脉搏,与市场变化相同步,才能培养出适用的人才。因此,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十分重要。
图1. 专业开发与调整闭路循环图
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一方面可以了解学院的“产品”是否适销对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市场(企业)需求的变化,从而提供有效数据,指导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如果长期坚持毕业生跟踪调查,将会积累丰富的原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对市场需求及市场变化进行科学预测,可以尽可能地避免人才培养的滞后性问题[3]。
(2) 人员结构合理,成员职责明确。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工科毕业生心理调研人员应主要由专业老师、就业指导中心指导老师、班主任组成, 并应有计划地外聘职业规划老师。专业老师以从事多年教学、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教授、博士为主,在调研过程中主要倾听用人单位意见,收集企业对高职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形成总结性报告,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学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在调研过程中对高职毕业生给予知识和技能上的辅导。辅导员主要通过平等化交流,双向式互动,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班主任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与高职毕业生熟悉,通过情感交流,让高职毕业生体会到学校、社会对其的关心和帮助,从而稳定其心理状态,安心工作。外聘职业规划师的参与主要是根据高职毕业生自身特点、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对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规划进行指导,力求帮助高职毕业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3) 建立毕业生、企业数据库,提高学校声誉。毕业生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对毕业生及就业企业数据进行收集非常有必要。毕业生对学校的认同与维护是学院品牌发展的基石。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对历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可以唤起他们的母校意识与荣誉感,他们会有意识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维护母校形象,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与声誉。
(4) 促进毕业生就业。毕业生所在企业的用人信息将成为学院应届毕业生的巨大就业信息资源,这个数据库的建立极有实用意义与现实价值。企业中往届毕业生的表现往往可以产生晕轮效应,优秀的毕业生可以有效促进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产生良性循环。
(5)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尤其是在对企业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学院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学院知名度,与企业的近距离接触,大大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4]。
总之,高职生就业后的心理问题不仅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学生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它不是可以通过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在短期内就能够解决的。工科高职生的就业后的心理压力将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危机,影响到个人的健康发展,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进程,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它不仅是高职教育必须面对的难题,更是整个社会及各用人单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树莲.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工作现状调查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No.11,pp.200.
[2]孟蕴华.高职学生就业压力调查与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1,No.3,pp.52-54.
关键词:
民办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239-01
1 民办高校软件人才培养的现状
民办高校培养的软件毕业生直接面向的是基础软件编程工作,因此,民办高校中的软件专业常被称为软件蓝领的“摇篮”。目前我国100多所民办高校中85%开设了软件专业,每年软件专业毕业生超过20万人,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从针对于民办高校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发现,民办高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在从事计算机销售、硬件维修、数据录入或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处于计算机应用人才链中的底端,真正从事软件编程岗位工作的仅占毕业生总数的0.6%,学生毕业后无法进入软件开发行业,是民办高校的培养方式出了问题还是市场不需要这么多的软件人才?
2 民办高校软件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
2.1 软件毕业生的技能水平令企业难以聘用
按理说软件企业开出的人才招聘条件不是很高。而且也合情合理。但能满足这些条件的毕业生却不多,他们的技能状况令人担忧。很多软件专业毕业生在校时虽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得过多次奖学金、优秀学生等荣誊称号,证书获得了一大堆,但一谈到软件项目开发等实际问题时,则张口结舌,不知所云,导致在求职面试中屡屡碰壁。对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眼高手低,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缺乏项目开发经验;
(2)高分低能,不少学习成绩很好的毕业生无法通过面试,即便是找到了工作单位,然而对各种新编程环境、新技术仍是一脸茫然;
(3)工作不得要领,由于现行教学方式的弊端,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适应性极差,充分表现出“学校学的用不上,用的大多没学过,说起来似乎什么都懂,做起来什么都不会”的现状;
(4)综合能力较弱,基木功不扎实,对某个具体岗位的“应知”和“应会”一无所知;
(5)不了解工作背景,脱离现实,缺乏经验,没有掌握必要的技巧。
2.2 软件企业多注重的是企业效益,只想要能为它创造价值的人
企业是商业机构,以赢利为目的,谁都不愿意做亏本的生意,软件企业也不例外。软件企业只需要能为它创造价值的人,“为他人做嫁衣”的人才培养工作总是希望别人能多做一点,自己少做一些。再加上企业文化千差万别,用人之道各不相同,软件企业需要一专多能、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软件人才很难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期间内培养出来,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订单培养,不可能恰好满足某个企业的需求。
2.3 处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民办高校在瞬间万变的社会面前显得力不从心,处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民办高校也是有苦难说
目前民办高校的教育体制仍然延续传统的职业教育体制。这种体制最大的弊端是过分重视书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重规模轻质量,重理论轻技能。教学方法主要是机械训练,忽视了学生技能的发展,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面对未来设计自己。这种程序化的教育流水线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称之为应试教育的速成品。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钻而不专,高分低能,素质不全,理论与实践脱节,动手能力差,教育脱离社会市场的需要。再加民办高校中的师资力量配备、教师进修、实验设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即使学校自身己经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也难以在短期内把这些问题及时解决。因此在适应市场的情况下,民办高校的职业培养就显得力不从心,而现有的教育模式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瞬需探究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寻求切实有效的途径,改变过去传统教育的弊端,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增长知识,提高技能。
3 探索民办高校软件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可以看出,民办高校要想把培养出来的软件毕业生变成软件企业的合格员工,瞬需在教育思想上突破传统学历教育所形成的禁锢,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以应用型岗位培养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系,创造性地与企业合作,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
3.1 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
软件专业培养的学生绝大数都是从事基础代码编写工作的初级程序员,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目标要突出产业、行业、职业及岗位的针对性,以毕业生能力培养为主导,
以满足软件人才岗位的需求为基础。在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多借鉴国内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学习国外软件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如印度的NIIT模式,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注重“应用”,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基础以“够用”为度,实践技能以“训练”要精,突出应用性软件人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采用理论、实训、课程设计、企业实习再到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撰写,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远程教育、企业顶岗实习、分组项目训练等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实践教学和市场需求相互脱节的现象。
3.2 企业可以将开发项目嵌入到学校教育过程中来
软件企业或软件培训机构应与高校进行个性化商讨,共同制订软件人才教育内容、方法和课程体系。把企业的实际开发项目“嵌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之中,以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为主线,融合软件企业的基础资源与高校的教学、管理资源,实现“软件专业的基础理论教学体系”、“软件项目案例教学体系”和“软件实训体系”相结合。把3年大专、4年本科的教学模式调整为“2+1”或“3+1”的形式,让学生把最后一年的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放到企业中来完成。把学生最后一年的学费变成学生的实习费、培训费。不再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看作是简单的一个过程,而是一个系统的学习阶段,是企业用来整合内外战略资源的一个工具,把这一工具与企业的品牌、文化、市场战略紧密相连。这样学生既得到了锻炼,企业又得到了实惠,既为企业实习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又培养了员工的技能,更有效地解决了企业自身的发展问题。
3.3 产教结合原则
产教结合是指集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充分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和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只有产教结合,才能让软件应用型人才获得外延拓展和内涵充实的能力,真正达到直接上岗,创业兴业,终身受益的目的。
3.4 软件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不容忽视
实施软件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是专业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一切必须从实际出发、计划、方案、举措、运作、测评等都要切合实际,操作通畅,既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又要考虑行业岗位的职业素质需求,以及结合基本的职业礼仪、职业道德要求来教育学生。切忌急功近利或流于形式,使职业素质教育失去实质性意义。
4 结束语
基于项目驱动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避免了“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做到了[理论]到[实践]到[理论]最后再回到[实践]中反复训练,联系实际学理论,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理论,在项目训练和实习中强化民办软件毕业生的技能,从而达到了提高民办高校软件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它结合了多种实践教学手段,学生学习主动性强,自觉学习的积极性高,实实在在提高了软件毕业生的岗位核心能力,避免了“高分低能”现象。对学生的行业技能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毕业生的项目经验有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岗位技能提高了,就会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从而民办高校软件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就会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程红林.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广场,2007,(4).
(一)就业面不断拓宽
近几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就业形势总体发展良好。201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正式施行,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推进树立了重要的里程碑,为本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学生就业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基层水土保持单位大多设在水利局内或为水利局的下属单位,水利、交通、铁道、电力、冶金等各行业的设计院或企业大多都设有“水保室”或“环评水保室”,这些单位都需要引进水土保持专业的人才。交通、冶金、铁路等行业具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也需要引进本专业的毕业生,打破了水土保持专业毕业生只在本行业就业的局面,因而多个行业成为水土保持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毕业生的就业面大大拓宽。
(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呈多元化趋势
近几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毕业生呈现就业去向多元化的特点。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2010~2012届本科毕业生中申请出国的占毕业生总数的4%左右,主要去往美国、英国等国家。读研深造的占本科生总数的53%左右,应届毕业生的保研率一直保持在15%~18%之间,考研率在30%以上。在读研的毕业生中,有70%以上选择在本校读研,选择在外校读研的主要集中在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林科院、水科院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直接参加就业的占43%左右。从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性质来看,进入国有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工作的占毕业生人数的20%左右,进入民营企业的占70%左右,参加国家、地方基层服务项目的占毕业生总数的3%左右。在就业区域上,北京就业市场基本趋近饱和,岗位增加放缓,在京就业的人数明显下降,占签订毕业生人数的5%左右;大多数毕业生离京赴外地就业,其中一级省会城市及二线城市占83%左右,且以东部地区、南方地区居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特点与高校其他专业有共性之处,也有其专业的独特性。
(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和学历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其行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例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要掌握工程措施和工程概预算的基本知识,毕业生如果工程意识淡薄、不懂得行业规范、国标、法律法规、ISO质量管理等一整套工作技能,就无法适应行业的需要。现在政府机关、国企及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是硕士以上学历。从近几年北京林业大学水保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看,80%以上的毕业研究生进入国企、事业、国家机关工作;20%左右的研究生进入私营企业或选择基层就业服务项目,研究生的留京比率也远远超出本科毕业生,约为30%。
(四)地区差异对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行业是受政府和水利部门监督和管理的。地区不同各地的政策也有差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行业的发展状况也不同。其中,部分南方省份,如四川和浙江水保行业的监管比较严格,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甲、乙级资质大多控制在具有事业编制的各设计院中(如浙江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四川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等),进入这些单位需要参加各省水利厅事业单位的统一考试,单位接收人员不具有太大的自,而且要求很多、门槛较高;而广东、云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行业的市场发展相对较早,各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公司和企业也较多,也具有相应的水保资质,这些企业成为接受本专业本科生的主力军(如云南“今禹”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深圳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等)。目前,我国拥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甲级资质的单位共有130家,拥有乙级资质的单位共有862,丙级有1204家,分布在全国各省会城市或二、三线城市,单位的资质反映了实力,是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重要参考。
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就业主流行业的分析
根据水土保持行业长远发展和近期工作的社会调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毕业生的主要岗位群可分为5个方面。
(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
1.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指根据土壤侵蚀状况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应用水土保持原理、生态学原理及经济规律而制定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的总体部署和实施安排的工作计划。规划设计分为大流域或其主要支流为单元的水土保持规划和以小流域或以乡、村为单元的水土保持规划。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和工程初步设计主要是对规划方案中具体治理措施、施工方案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细化的施工组织方案以及对人力、物力、财力投资的收益率分析。
(二)水土保持动态监测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保持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地面监测、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对水土状况进行监测,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这也是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需要从业人员深入项目的一线,采集和测量各种数据。虽然我国水土保持监测领域拥有众多现代化技术,但是仍需要专人在野外从事仪器维护和信息采集工作。
(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是水土保持行业中的主要工作。由于《水土保持法》的实施,凡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做水土保持方案,以预防水土流失,并兼顾生态和谐。编写水土保持方案需要依据《水土保持技术规程》,通过实地探查,确定该项目水土流失主要影响因子,并提供解决方案。方案不仅包括可行性分析,还需编写项目概预算,从业者需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相关的经济学知识。
(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
目前,水土保持事业蓬勃开展,但各项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与管理水平仍良莠不齐。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法规,加强了水土保持资质的管理。从业者不仅需熟知各种水土保持的法规和技术规程,还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从事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
(五)水土保持的行政管理、科研、宣传、培训等工作
据调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的岗位群还分布在各级水土保持行政单位和水土保持科研所、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等。因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在农、林、计划、监理等部门都有涉及,所以这些单位也有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
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方案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作为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表现出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的特点。优势表现在学生可以依据专业涵盖的各个方向及自身的爱好选择自己的职业目标,劣势表现在本行业属长线专业,很容易出现“大小年”及就业质量不高的现象。因而,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专业爱好和自身优势,帮助其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早规划、早动手、早实践”。
(一)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设计
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与外界社会的沟通与交流,走出校园,接触并了解社会,通过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寻访成功人士并收集业内成功者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经验;通过参加职业竞赛等为个人职业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发掘自身的特长与兴趣,及早做出个性化的定位;通过参加人才交流会和就业实践,与用人单位接触,使原定目标在实践中得到校正;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各种人脉资源、组织资源收集信息,扩大自己就业选择的空间;把个人特点与专业特色结合起来,依据个性特点规划职业发展,实现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调试是进行职业生涯指导的关键所在。
(二)结合专业进行就业指导
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一般包括3个阶段:入校前,大部分同学对专业不是很了解,对专业的认识很模糊;入校初期,经学院和学长学姐的介绍,开始知道专业的主要内容;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专业认识不断加深,兴趣增高,但也会出现学生对自身发展目标把握不清晰的现象。因此,就业指导要做好以下3方面。1.了解专业设置,尽早树立职业目标目前拥有同类专业的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大的趋同,缺少自已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易于与市场脱节[3]。所以作为应用性较强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既要注重科研型的人才培养,也要重视对目前市场需求量大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而,从新生入校开始,就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专业交流会、班会等途径,协助新生尽快认识专业、了解本专业的设置,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引导其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设定职业目标。2.坚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相关负责人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就业形势,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供学生选择,帮助他们了解行业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提高学生职业化的素质与思维。3.做好职业规划的过程辅导,及时发现和修正职业目标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会有变化,兴趣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要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帮助学生对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在于你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在于对自我和环境的不断探索。通过对职业生涯的探索,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和就业环境,可以作更充分地准备,有意识的发挥自身潜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随时知时知势知己。所以,职业生涯是立体、动态的,在生命的不同时期,需要反复地进行这样的探索和规划。
(三)分年级制定具体的职业生涯指导方案
大一年级学生咨询的主要问题是时间管理、自我潜能认知和专业的就业认可度。学院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老生经验交流会,从专业知识学习、社会实践与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初步指导。学院还应针对不同的研究方向,单独设立专业发展概论等必修课程,进行集中指导与解惑。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新老生交流会等途径,围绕“认识专业,发现自我”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的基本知识及自己的优缺点。大二年级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后,会逐步发现自己的专业爱好,培养专业特长,初步确定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此阶段学生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及社会实践、参加何种社会活动,以及个人素质能力如何培养等。学校要有针对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组织与策划各种比赛或志愿服务,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信息获取与使用的能力、资源统筹能力等。这些基本能力的获得与提升是大学生就业的有利保障。大三年级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阶段。学生应依据自己的专业爱好和职业发展目标,积极充实专业和职业知识,注重培养自己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能力和素质。大三学生关注的问题是考研方向的选择、如何确立职业目标等。学院可以专门邀请专业的老师解答考研政策,并提供其研究方向以供学生参考,帮助学生分析利弊,确立职业目标。任何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社会的帮助,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提升需要社会提供相应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因此必须将自我努力与社会帮助有机结合[4]。大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了解就业的相关政策,依据社会和单位的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5]。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就业期望。大四应届毕业生则更加关注求职政策与技巧,以及如何选择心仪的公司。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成功校友来开展讲座,以其切身经历现身说法,让毕业生加深对行业所需技能或基本能力的了解。
(四)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所从事行业必备的资格证书
本文主要分析了南京城市职业学院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现状,发现金融专业毕业生由于自身素质低、社会传统观念影响、人才培养时缺乏针对性等原因导致缺乏就业竞争力,提出通过提高毕业生自身素质、加大考证力度、创造良好就业环境、开展针对性人才培养模式等措施,提高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金融专业;毕业生;人才培养
一、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毕业生薪酬待遇调查数据统计,毕业生工资待遇方面,我系金融专业毕业生刚入职时工资待遇和其他专业持平。金融专业毕业生入职时平均月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现金福利等)3000元。其中,2013届毕业生入职时月工资约为2000元,2014年、2015年毕业生入职时月工资约为2500元。可见,近三年毕业生入职时月收入有所增加。
(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调查数据统计,毕业生就业稳定方面,就转岗情况看,2015届毕业生低于前两届毕业生,因为2015届毕业生刚踏入社会工作,仍处在学习阶段。2014届、2013届毕业生由于工作时间长,升职转岗的机会较多,2013届毕业生转岗率达56%。就离职情况看,2015届毕业生离职率35%,高于2013届毕业生26%的离职率。因为应届毕业生定位缺乏理性思考、过分强调专业对口。
(三)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专业对口率是指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调查数据统计,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方面,近三年我系金融专业就业专业对口率呈现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2013届是52.28%,2014届是67.57%,2015届是59.70%。
(四)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1)就业结构方面,近三年来共有136名毕业生就业,其中25人在金融机构就业,60人在其他行业从事金融岗位工作,51人在其他行业从事和金融无关的工作。(2)就业岗位方面,近3年毕业生中从事金融营销岗位51人,占就业人数的38%;从事金融客服岗位4人,占就业人数的3%;从事金融业务操作岗位23人,占就业人数的17%;从事金融其他岗位7人,占就业人数的5%。但还有一小部分毕业生未从事金融行业工作,占就业人数的37%。
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情况
(一)市场需求现状1、金融机构需求近年来,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在制定招聘标准时自主性较大,往往与毕业生实际情况不符。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提高录用门槛,盲目追求高学历,看学历聘人。证券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招聘时,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对于我系毕业生来说,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必须进修拿到本科文凭后才符合应聘条件。针对金融机构发放的15份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发现,银行招聘要求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高职毕业生只能通过外包服务公司进入银行工作,往往从事大堂经理、前台柜员等岗位。证券公司招聘大多要求应聘者学历为本科及本科以上,过去三年招聘中,高职毕业生仅占录用人数的20%。相对来说,保险公司招聘对应聘者学历要求最低,基本只要求学历为大专或本科。但过去三年,保险公司正式录用的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也不多,仅占25%左右。因为保险公司进入门槛低,但保险推销业务难度大,能坚持工作的毕业生少。2、中小企业需求调查数据统计,相比较金融机构而言,私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需求量较大。需求量在30人以上的企业占29.8%,15-30人的占5.4%,5-15人的占19.4%,5人以下的占45.4%。调查结果反映,81.2%的用人单位认为将来高职毕业生仍有很大的需求市场。大家持有积极态度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从事基层岗位注重经验而不是学位,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能够胜任;第二,部分岗位聘用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可以节省劳动力成本;第三,需求高职毕业生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大部分,所以需求前景较好。
(二)岗位设置现状调查数据统计,20%的调查公司认为理财规划师、证券公司客户经理、银行柜员、金融营销、电话营销等岗位市场需求量大。其中,理财规划师和金融营销是招聘企业需求量最大的2个岗位。
三、影响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原因
(一)毕业生自身素质较低1、自主学习能力差我系金融专业学生除了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认识外,还需加强学习能力培养。因为金融专业主要学习金融、保险、证券、财务等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是新知识,与高中知识学习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课外还需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掌握更多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我系大多数学生高中学习死记硬背,缺乏自主性,导致专业学习不主动,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最终直接影响专业技能掌握。部分学生满足书本知识学习,不愿探索新的学习方法,缺乏实践技能培训。2、自身定位不准确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系金融专业大部分学生“职业教育”概念模糊,缺乏准确定位。例如,存在两类学生:一类学生始终存有“学历本位”概念,总是认为自己学历低,就业能力差,缺乏就业竞争力,与本科生相比没有优势,不受用人单位青睐,缺乏信心。另一类学生好高骛远,盲目自大,眼高手低。盲目应聘好的工作,看不上一般工作。这类学生不从实际出发,自身定位不准确,盲目攀比,延误最佳择业时机。因此,我系金融专业部分毕业生对自身定位和就业形势缺乏准确认识,忽视自身特点和优势,无法正确判断社会形势和就业形势,在认识上存在片面性、局限性,这非常不利于他们顺利就业。3、实习、求职中遇困难退缩根据我系金融专业实习单位信息反馈,实习生在实习、求职时出现服务意识缺乏,遇到困难退缩的现象。主要由于“就业观”、“择业观”不成熟导致,表现为择业期望高、幻想多、忽视自身能力。我系金融专业毕业生对工作岗位挑剔,害怕吃苦,不愿从事基层岗位,欠缺锻炼意识。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普遍缺乏自我牺牲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乏。同时,我系金融专业部分毕业生过分依赖父母和学校帮助联系工作,缺乏主动求职意识,害怕走入社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一些毕业生缺乏面试技巧,平时不注重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面试时表达不清,不能发挥自身优势,在求职时无法突显自己,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用人单位存在“学历热”现象近几年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高职金融专业教育已经形成独特特点,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国家重视职业教育,但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存在不认可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低的情况。我国社会评价体系存在缺陷,评价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用人单位过分注重学历,忽视专业能力,造成人才浪费。虽然教育部反复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但仍有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只关注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只有少数用人单位愿意招聘高职毕业生。这种现象常常导致人才和资源浪费,加剧了就业矛盾,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三)我系人才培养方式还需改善1、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近几年,国际金融机构不断入驻、国内金融机构迅速扩张,加大人才的需求。各个金融岗位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综合性金融人才,还需要技能过硬的基层工作人员。前者依靠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本科及本科以上学生完成。后者依靠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我系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已经考虑这个情况。在培养模式上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存在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问题,我系金融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面向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企业的金融岗位。这些就业岗位同属于金融专业就业方向,但所需的专业技能存在差别。我系目前没有区分培养,统一培养带来的问题是学生虽然掌握所有岗位的专业技能,但技能不精,在与别的毕业生就业竞争时缺乏优势。2、师资队伍薄弱我系金融专业教师队伍薄弱,在梯队结构、年龄结构、人数结构上还不尽合理。,更重要的是,一些老师缺乏实际行业经验,不能根据金融企业对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不能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准确指导实践教学,不能满足行业用人单位需求。这些情况导致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阻碍我系金融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四、提升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措施
(一)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1、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当今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通过培养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来增强就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毕业生要有相对广泛的知识,其中包括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在校大学生除了以学习为主外,应当参与社会实践。因此,我系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时,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加大组织各种实践,如寒暑假社会实践、专业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实践等。毕业生应从自身专业出发,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第二,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毕业生需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锻炼。工作中,经常与各种职业、各种性格的人交往,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有些毕业生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为人比较内向,不能适应社会。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我系金融专业在人才培养时,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也应该注重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应积极组织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在活动中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完善与他人之间的关系。2、积极组织考证考试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毕业生要想脱颖而出,找到满意的工作,必须从根本上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毕业生体现自己专业能力的必备材料是各种专业证书,而且金融专业有些岗位需要从业资格,如证券公司相关岗位需要证券从业资格、保险公司相关岗位需要保险从业资格、银行相关岗位需要银行从业资格等。但由于我系金融专业学生学情特点,如专业知识掌握薄弱、缺乏学习自主性等,导致考证成功率低、参与性差。在人才培养中,我系金融专业应统一组织学生参加考证考试,并针对各项考试,安排考证培训,提高考证通过率和参与性,最终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创造良好就业环境1、加大专业宣传力度我系金融专业应积极宣传专业,转变用人单位观念,收集毕业生信息反馈,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由于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普遍存在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看法,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停留在较低阶段。为了让用人单位和企业正确了解我系金融专业教育的定位,我系应加强专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让用人单位充分认识到,我系金融专业培养学生有明确的职业性,是按照一线工作岗位或岗位群进行专业教育,培养实用性、职业性的应用人才。2、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我系金融专业应充分利用就业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就业信息,将用人单位对人才和岗位的需求及时传递给毕业生。首先,在系就业网站企业招聘信息,招聘信息需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筛选,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第二,就业工作管理人员应收集各种招聘信息,经过筛选、整理后传递给毕业生。第三,金融专业教师们可以通过QQ群、微信等信息互动平台对毕业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切实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给出专业的意见。
(三)提供专业化培养1、根据行业特点培养人才我系金融专业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以培养一线基层岗位来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满足行业需求是我系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努力开展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是我系目标。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教研室应该大量开展调研,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牢牢把握最新行业动态,设置适应行业、用人单位的课程。与此同时,实时关注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有机结合。2、根据岗位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我系金融专业课程建设应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课和专业课应围绕实际岗位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学习领域应基于岗位需求来设置课程,课程教学过程应采用真实岗位任务驱动方法,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体系建设都必须有相关的能力目标与之对应。而且这种能力要求既包括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知识和态度,又包括实际岗位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3、制定针对性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我系金融专业应该明确自身定位,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金融企业人才需求的特殊性,如单一单位需求量小,因此无法针对某一金融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但我系金融专业可以根据金融岗位的特性,采取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同类型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针对银行,制定银行所需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证券公司,制定证券公司所需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保险公司,制定保险公司所需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可以在有限的3年学习时间内,有针对性的学习岗位技能,在对接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上岗就业。同时,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我系金融专业教学与金融企业用人标准和工作要求有机结合,解决人才培养与金融企业标准、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夕晖.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中国证券期货,2012(10).
[2]彭兴菊.高职高专院校金融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
[3]陈飞飞.以就业为导向的金融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
[4]傅剑.基于胜任力模艰的火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研究[J].经济论坛,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