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育目的培养范文

教育目的培养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育目的培养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育目的培养

第1篇

关键词:教育目的 改造主义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也就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之前,对活动过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就已经在头脑中预先存在了。人的活动的这种目的性同生物有机体通过其生命活动直接表现出来的因果性和目的性不同,它是一个由客观到主观,又由主观到客观的能动的过程。教育就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地依照自觉设定的目的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历史上,人们提出了形形的教育目的。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的改造主义就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然而,教育的目的就是改造社会吗?是否教育还有其他目的,而改造社会仅仅是其众多目的中的一个?在弄清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改造主义的教育思想。

一、改造主义教育思想

改造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从进步主义教育营垒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的派别。改造主义教育的一些主要人物,代表了进步主义教育的运动的左翼。他们与作为进步主义教育的主流“儿童中心”不同,强调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意义以及社会对于人的制约作用。

改造主义最基本的思想是,社会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造和变化;社会的改造和变化涉及教育的改造和变化,而且社会的改造需要利用教育。

在社会改造主义者眼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他们反对进步主义强调手段而忽视目的、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的做法。他们认为只有明确的目的才能找到适当的手段。对于教育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我们想到哪里去。改造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认为,衡量人和教育理论适当与否的标准,最终要看该理论是否适合它自己时代的需要。教育在任何时候都要对文化承担传递和修改这两种作用,然而,在危机的时代,教育对于修改文化的作用将更为突出、更为重要,也就是说,教育要发挥对文化进行彻底改造的作用。教育必须支持现存社会秩序的改造。社会的改造不是简单地通过政治行动,更重要更根本的是,必须通过教育社会成员认识到目前的巨大的危险来实现社会的改造。因此教育必须提出新的比较切实可行的社会秩序的主张。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又被称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它主张:

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学生中心课程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以及活动,忽视了社会变革的需要;在教育和教学中,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注重过程而忽视了结果,只注意手段而忽视了目的。因而改造主义认为,学校课程的价值,最终是社会的价值,课程乃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2.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学生中心课程实质上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不是“改造”社会。改造主义也强调课程的经验性质,主张经验是第一位的,但却坚定地认为,经验是团体的而非个人的,所以改造主义格外强调的是团体经验。团体经验实质在于改造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课程研制不应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人格出发,而应从社会改造的要求出发,使课程在统一的社会整体内完整地联系起来。通过课程实施后帮助学生摆脱对社会制度奴役般的服从,明确社会改革的需要,形成参加各种社会运动、塑造新的社会秩序与社会文化的能力,从而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人。

3.超越科学技术对课程的主宰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传统的课程是一个不相连贯的教材的大杂烩,其内容过分强调了技术而忽视了人类团体的其他经验。所以要实现社会发展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改造的教育目的,就必须加强美学、道德、社会和人文方面的课程。

4.构建社会问题中心的“核心课程”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夸大了儿童个人的自由,主张把课程的中心放到社会现实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上。它主张课程应由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来决定,而不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应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使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能力。改造主义者对当时各级学校所使用的大多数教学方法持批评的态度,因为这些旧的方法支持并加强传统的价值和现状,教师不知不觉成了传统价值和观念的维护者。改造主义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乃是一种“隐蔽课程”,它起的作用是使学生适应于先存的生活模式,而教师对此却毫不知情,并通过他们的教育方法和过程来维护现状。

改造主义者把学校看成是改造社会的工具。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合作的智慧,没有组成社会的个人之间的合作,就不可能对现有的文化进行改造,因而也就无法谈及完善的文化。所以,为了实现文化改造的目的,学校必须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人的社会特性的培养。学校必须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加以对待,决不能把他们看作是预先划定的各种类别的成员。学校要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因为社会的文明取决于该社会成员在多大程度上用理智的合作方法来取代裸的竞争。

改造主义认为,教师要敢于参与政治活动,在社会改造方面起到模范的作用。改造主义者认识到,要引起真正的社会改革,只有说服现政权的掌权者才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教师除了自己要行动起来之外,还要说服学生投身于社会的改造。

改造主义不将教师视为绝对的权威,也不主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伙伴。他们认为,教师是指导者,教师的指导性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师是班集体的一员,另一方面教师是教育职责的履行者。

由此可见,改造主义的课程论、教师观等都是围绕其改造社会的教育目的所提出来的。其教育目的观倾向于社会本位论。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

在教育史上,对教育目的从来都有不同意见。一般归为两个方面:

1.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的社会制约作用,主张从社会的发展需求来确定教育目的。在西方,最早提出这种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孔德、德克海姆等人。他们提出,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社会制约;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公民,为社会做贡献。在我国,这种观点早已存在。例如儒家的教育目的,就是从巩固封建社会制度的需要出发而确立“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学记》提出“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朱熹把“五伦”列为教育目的,这些都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制约作用。

2.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强调人的自我发展,认为应从儿童内在的自然潜力出发来考虑教育目的。这以法国哲学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为主要代表,他们主张对儿童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原则,顺应儿童的天性,其目的在于培养人,使人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自然的、进步的与均衡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也受了这种观点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家的论述中也有很多这种观点。例如,荀子从“性伪合”的思想出发,认为人生而无贵贱、智愚与贫富之分,使人产生这些差别的唯一力量是教育,因此教育应从改变人性出发(《荀子・儒效》)。

由于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其成败取决于社会及其发展水平,而教育又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通过培养人而实现的。所以,一方面,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社会需求,因为教育过程就是把社会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个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的过程。而另一方面,人又有其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教育又要考虑到这些规律,以此为出发点来确定教育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出发,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两个侧面,二者缺一不可,应该将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统一起来,做全方位的、系统的考查。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4]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第2篇

关键词 能力 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经过多年的数控改革班的教学,特别是在进行改革班与普通班同类课程的教学后,明显的反差出现在笔者的面前――能力、学习兴趣大不相同。教学改革班的学生明显比普通班的学生在能力上高,学习兴趣浓厚的多。

从我校数控专业同时入学的四个班级,改革与普通教学班分别两个。作为改革试点教学的教师,开始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发现学生的能力和学习兴趣比以往的普通班学生有所不同,但没有给并行的另外班级教学,没有最直接的对比,这种差距没有太大的说服力。笔者同时给这几个班上CAM课,课程的目的是教授学生学习掌握使用CAM进行零件造型,从而完成零件加工轨迹的生成,达到输出加工代码,学会自动编程的目的。不同的是前者学习的是Master CAM(同时在CAXA制造工程师),后者学习的是CAXA制造工程师。就学习的难易程度而言,Master CAM没有CAXA制造工程师容易掌握,软件功能Master CAM比CAXA制造工程师多而复杂。为了验证不同教学班在教学最后阶段能力反应笔者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教学例子、零件图纸相同),但学习过程有很大的差异。

1兴趣对学习的影响

在教学伊始学生看到老师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很轻松的把平面图案变成立体的、各种颜色的搭配以及动态的加工,无一例外都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在学生看来有些神奇,他们有探秘的渴望――好现象,在基本指令学习阶段,95%以上的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阶段没有差别;当学生掌握了简单的指令,能完成线架好轮廓造型后,普通班的学生有20%的学生开始溜号(关注玩游戏),而改革试点班只有5%以下的学生溜号。当进入零件造型学习阶段,差距明显增大,在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零件图纸阅读能力。老师把零件图纸发给学生后,普通班的学生只有少数学生能读懂图纸,而改革试点班的学生则是大部分能读懂图纸,经过老师对零件图纸的讲解,以及对零件进行造型的过程和方法的讲解后,普通班只有20%的学生能读懂零件图,并跟上老师的教学进程;相比之下,改革试点班则是80%的学生能读懂零件图,并跟上老师的教学进程,少数学生能在老师简单指导下独立完成零件的造型。由于看图能力差,直接导致软件学习和使用的难度增大,如果不降低零件的复杂系数和难度,普通班的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此时的学生开始分化,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下降,有的失去信心)。而改革试点班的学生由于能完成零件的造型,则信心十足,甚至有些兴奋,就连过去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也表现的非常出色。

2能力对学习的影响

这里的能力主要指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的,知识和技能积累的越多能力就越强;知识基础越厚实,其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就越强,技能水平越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越强;这方面在CAM课的教学中反应的非常明显。以手机零件图为例,普通班学生只有在老师将零件的立体形状完成后,才能对图纸有所认识,在老师反复讲解后,少数学生可以进行零件的造型;而改革试点班的学生看到图纸后,基本上知道图纸上信息给出的是什么,然后去尝试完成零件的立体形状,少数学生能完成大部分形状,大部分学生在老师讲解后能完成造型。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呢?原因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普通班是按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方式进行的,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后,平面图和立体图的对应关系对应不起来,将三视图转换成立体图(形状)的能力――识图能力差;而改革试点班的学生则不同,同样的课程却是从零件图的识图开始的,也就是说先教学生看零件图――怎样将三视图转换成立体的零件,通过若干个零件图的读图完成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看到零件图就能很快的读懂。由于普通班的学生读图能力差,看图吃力就直接影响到听课效果和教学质量,当学生感到学习吃力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学习兴趣下降就会影响学习质量,进一步使学习兴趣丧失――厌学;改革试点班的学生刚好相反,他们读图能力强,听课效果和教学质量好,他们关心的是下一步怎么做,或者求证老师“我做的对不对”?――兴趣浓厚。可见能力强的学生,其学习质量好,能力弱的学生,学习质量差。

3职业教育应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3篇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深受学生拥戴的人民教师,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1) 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人格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社会阅历、拥有敏锐的思维、良好的精神状态、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谈吐流利,语言流畅、整洁的仪态和仪表等是成为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人民教师的基本条件。

(2) 教师的职责

高校教育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何谓“教育”?“教育”不仅仅是一般的意义上的教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造就“人格”,即要教会学生“做事”,也要教会学生“做人”。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知识的传授、训练学生的能力(学习、动手、科研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尤其要引导学生修炼品德、拓展心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开阔视野、充实底蕴,全面提升自己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具有广博知识、高尚品德、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

(3) 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一个受人尊重而崇高的职业,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种对本质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情、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和责任心,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建立教学相长的互动平等关系,才能达到教书育人和自我完善的目标。

(4) 对教学艺术的探索

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升华到教学艺术这一概念不仅意味着教学方法技巧,还意味着我们在教学中追求的更高境界:像艺术追求感情上的共鸣一样,在教学中追求思维上的共鸣。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逐渐领会到教学艺术的一些内涵:这就是良好的台风、节奏感、层次感、和谐感、想象力、对学生的引导方法、心态调节、从以理服人到思维共鸣等等。教学艺术的提高将使学生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这才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根本途径。

2名师寄语

教育是一项创造双重精神幸福的崇高事业,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是人类进化的永恒主题之一。教师的天职是教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师表风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还应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砥砺操守、志存高远,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真正把教育作为自己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将学生教育成为自强自立、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不继续学习就会掉队,甚至被时代抛弃。希望同学们确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向实践学、向书本学、向前辈学,要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思维、学会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增长才干,与时俱进。生命与责任同在,卓越与创新同行。

第4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 创新教育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07

“教,上所思,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其善也。”古语中对“教育”二字的定义让作为从事教育工作10余年的我有着无比的自豪感同时也背负着强烈的责任感。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教育水平相对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逐步的完善和发展,但是高校教育的革新发展和不足仍然是大家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我们提倡“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而如何“创新”都是我们需要深思的关键问题。

1 创新教育本质及中西方教育对比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这是在“素质教育”基础之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精神”这一点在我国传统教育中一直都是薄弱环节。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对于创新精神的束缚过于严重,例如“八股文”、“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等旧俗。当然传统教育也有人提出比较先进的理念是值得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继承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教育的个性化。

改革开放以后,教育行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国内很多教育界的专家都在呼吁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国外教育模式中吸取更多有益的东西。这种理念不是现在才有人提出,鲁迅先生曾就外国文化的引进有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倡议,同理这个理念也应该适用于我国对于国外的教育模式的学习。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让学生先尝试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累计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中国教育则是一种灌输模式的教育,先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告诉学生,让学生按已有的成功经验去操作,按部就班,这并非真正的学习,这只是在模仿,虽然也能得到结论,但往往很难跳出固有的模式。中西方教育的最大差异就是西方教学以人为本,从自然人的本能出发去探索知识,而中国的教育是一种错误的“生产”教育,考试成绩则成为测试学生这种“产品”是否是合格的标准。

2 综合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非常迅速,而艺术教育的模式却无法跟上脚步,在我国一些重点的艺术专业院校例如央美、广美等学校,他们的教学模式可以算是比较先进的代表,但是更广泛的综合类学校的艺术专业,或者是民办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却有着很大的缺陷,主要是教学思路问题。

现在很多综合类大学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和传统的艺术类专业院校不同,综合类大学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目的明确,就是为社会培养有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大多数传统的艺术类院校更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使其成为传统意义中的“艺术家”,艺术类专业学院和综合类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的不同这里我就不多加评论。

首先综合类大学中由于专业众多,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对于一些热门专业的重视较高,例如经济类、计算机等热门专业或者通俗一点说就是学生人数较多的大众专业,对艺术设计这种小众专业的投入及重视不够。有些学校即使开设了艺术教育相关专业,也是为了应付上面教育部门的相关检查,如蜻蜓点水,不够深入,达不到理想效果。

其次学生自身重视不够,很多学生是由于高考文化成绩达不到退而求其次才选择报考艺术类专业,更有学生对自己已经失去信心,不仅在学习上,甚至在生活上,价值观上都变得消极。在缺乏创新能力的基础上还欠缺创新精神,认为只要熟练的掌握一些基本的软件操作能力就能得到生存的空间,缺乏创新的动力。他们没有认识到熟练的计算机软件能力只是短期发展效应,随着科技不断更新,缺乏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就会在社会中被淘汰。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自我完善,累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综合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长期发展效应。

3 创新精神的培养价值及方式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现代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而创新精神是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不能缺乏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

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应该只是在高校中才被重视,对未知事物的探求欲应该从小培养,积累勇于探求未知事物的意识,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这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中西方教育各有优缺点,如果能取长补短,也许会是一种好的教育模式,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优点,如果在优秀的基础教育之上,高校教育能结合西方的尝试教育模式,可以让现有高校教育质量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

艺术设计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的模式上,纯理论的知识只是基础,更多的是让学生能够得到动手及动脑的机会。因此,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建设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提供自由的场地设备给学生以及专业教师,以设计团队的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将更多的实际设计项目带入工作室,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设计方法,由跟着学设计发展成为独立做设计的一个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设计流程。

参考文献:

[1]齐永钦.实验室研究与探索[D].上海交通大学,2002.

[2]高玲艳.在校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科技,2011,(2).

第5篇

[关键词] 教师培训; 培养模式; 英特尔R未来教育; 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刘峰(1975—),男,山东潍坊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师培训与信息化管理研究。E-mail:。

一、导 言

自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提出教师专业化的概念以来,教师专业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成为了世界教师教育的潮流和趋势。[1]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由对教师“量”的急需向对教师“质”的提高转变,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一般教学法和学科教学法知识。[2]90年代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能力逐渐成为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教师具备21世纪成功教学所需的技能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改革遂成为各国政府、国际化组织和大型跨国公司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政府也与各类国际组织机构积极合作,根据我国国情适时引进和开展了大量促进教学改革创新方面的教师教育项目,其中较为典型的项目有:教育部与英特尔公司合作的“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教育部与微软公司合作的“携手助学”项目、教育部与IBM公司合作的“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教育部与美国世界网络组织合作的“World Links”项目、教育部与丹麦乐高基金会合作的“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中国和加拿大政府合作的“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能力(CIDA)项目”、中国政府与欧盟欧洲委员会合作的“欧盟甘肃基础教育项目(EU-CHINA)”、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合作的“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教育部与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合作的“应用远程教育和ICT 技术提高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教师质量” 项目(又称“UNDP403 项目”)、中国和联合国儿基会合作开展的远程教育项目等。从实施范围来看,有些项目是面向国际的,有些项目是面向我国或我国西部地区的;从实施时间长短来看,有些项目是一次性投入的,有些项目是周期性推进的。面向国际的周期性推进的项目随着世界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其在项目内容、项目实施方法与模式等方面也在不断地更新。这些项目在我国的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培养模式等引入中国,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是我国近年来开展的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致力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国际化项目。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在中国成功实施了十余年,对我国上百万教师21世纪的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进行了系统培训。以“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为代表的国际化教师教育项目反映了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动向,以这一成功项目的实施历程为案例,思考我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于科学指导我国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二、“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的发展历程简介

第6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创新创业;重点实验室;仿真平台;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121-03

2015年6月11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创新创业教育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出会并致辞。在首届全国创新创业教育论坛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已д呔汀按葱麓匆到逃模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作了主题发言,来自全国137所高校的代表交流了各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做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实施好、开展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成为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新创业项目提升个人创新意识,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更是广大同学的迫切需求。

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创新精神是灵魂,专业技术是基础,政策、资金扶持是保障。从以上三点来看,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以下简称“卓越班”)的学生较之其他大学生有着突出的优势。选拔进入“卓越班”的学生对工程技术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创新意识,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检验和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且得到了重点培养,理应在创新创业项目中崭露头角,为其他同学做出示范、形成榜样。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入选专业,该专业从2012级学生开始选拔有志于工程技术研究、综合能力突出的学让组建试点班,并依托资源,利用优势,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上有了初步探索。

一、科学选拔学生,重点配备师资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制定了精密、科学的方案,从能源化工与制药类2012级开始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班”。学院采取课程成绩和面试成绩相结合,兼顾学生兴趣方向、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选拔方式,成立了以王立升教授、周立亚教授、陈小鹏教授、粟海峰教授、王琳琳教授五位专家为成员的评审小组。首先依据学生的加权平均成绩和专业排名确定入围人选,再对入围学生进行逐一面试,通过考察他们对“卓越计划”的理解,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化工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以及实验操作技能,最终从能源化工与制药类200位学生中选拔出33人进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班”。

对于“卓越班”,学院重点配备了师资。聘请广西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陈小鹏教授担任班主任,邀请童张法教授、王琳琳教授、廖丹葵教授、黎铉海教授按照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的教学内容为“卓越班”学生加授《化工热力学》、《色谱分析》、《化工设计》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们的工程意识,拓宽他们专业领域的知识面。同时邀请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前先生等一批工程技术应用专家担任“卓越班”创新创业项目的校外辅导教师。

学院科学的选拔方式和师资配备确保了“卓越班”的质量,是其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得以高质、高效开展的基础。

二、依托重点实验室和仿真平台助推创新创业项目开展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现拥有“广西石化资源加工及过程强化技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并正积极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仿真平台为“卓越班”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了优越的实验条件。

在重点实验室,“卓越班”的学生更早地接触并操作了一批高精尖的设备,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分析物质的成分,利用改进的Ellis平衡釜测定气液相平衡数据。对于如何进样、如何检测、如何分析以及设备的构型、构造都有了全面的了解,为日后利用精密仪器开展创新实验进行了先行演练。

“卓越班”的学生在对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工艺流程有了全面的认识后到模拟仿真教学中心进行仿真训练,仿真平台有品牌机的硬件支撑和我院自行研发的“化工单元操作”的软件支持,让学生们在十分逼真的环境中获得对工艺路线的深度理解和对实际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学生们在学习了机械制图、化工仪表及其自动化、化工原理、化工分离工程相关章节的课程后进行液位控制、离心泵、换热器、精馏塔等单元仿真训练,在学习精细有机合成及其工艺学、石油炼制工程、香料工艺学的理论课程后进行合成氨生产工艺仿真、催化裂化冶炼技术仿真、桂花浸膏提取工艺仿真等多项仿真训练。在仿真训练中,学生们学会了开停车规程、故障的分析与处理,强化了对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传递工程、化工系统工程、过程动态学及控制的认识及对工艺流程的理解。由于化工行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不安全因素和连续化、高技术操作的生产特征,仿真训练便是工科学生真正进入企业实习的预热。通过仿真平台的操作训练,同学们初步树立起生产的连续性、设备的维护等工程意识和从生产实际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为创新创业项目的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校企合作――做新、做强创新创业项目

化学工程师的任务是把化学家在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放大”为可以获取经济效益的商业化生产工艺,“放大”便是化学工程技术的核心问题。工科学生尤其是“卓越计划”的学生只有在企业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放大”过程,才会真正树立起工程意识和工艺创新理念,才能真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水平,才能真正锻炼出创新创业能力。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柳州化工控股有限公司、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不断拓展校企合作,为“卓越班”校企联合培养搭建平台,让“卓越班”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的培养模式下得到大幅度提升,把创新创业项目做新、做强。

(一)项目化

对于生产实习,学生到企业大都是毫无目的、走马观花式地观摩见习。实习就是用手机拍下企业的技术资料和工艺路线,回校后抄过完事的过程,根本没有达到实习的目的。针对这种现象,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对于“卓越班”的学生提出了“带着项目下工厂”的要求。例如胡静和王洋团队的创新创业项目的课题是相平衡数据的精密测定及关联,在到广西农垦明阳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时他们便专门就酒精精馏的相平衡问题与厂方技术人员展开深入交流,依靠学到的成熟工艺推演、创新,并依托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和中试车间开展创新实验;再例如罗涛团队的研究项目是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到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实习时,该团队便具体了解了铝矿的开采技术和氧化铝的最新生产工艺,以期为日后项目开展提供参考;还例如王晓惠等同学积极报名参加“全国化工设计大赛”,在去南宁统一糖业明阳糖厂实习时她们便向厂方重点学习了厂区布置、管道布置和设备选型的知识,为设计大赛积累经验。

“带着项目下工厂”的要求让同学们明确了课题方向,有了针对性的学习重点,让大家基于问题去学习,基于项目去学习,基于案例去学习,敦促大家延伸企业成熟的技术工艺增加训练计划项目的创新点,利用企业的试验条件把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工艺,“真刀真枪”地做创新创业项目。

(二)基地化

做新、做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中介,必须有一个保证双向多边活动得以展开和深入的载体。实习基地便是这个物质中介或载体。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柳州化工控股有限公司、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检集团广西分公司、防城港海洋局、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设立实习基地,动员和组织“卓越班”的学生在寒假和暑假去深入实习。

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企业、参与生产的窗口,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他们对于书本上知识的认识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个鲜活的生产过程;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创了一条拓展视野、培育创新精神的渠道,让他们了解了多种化学品生产的现状,对现行工艺的优缺点有了自己的思考,更加明晰了新工艺、新方法对于利润提升、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实习基地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检验理论知识、提升创业能力的平台,企业的每一次技术改造、产业升级都是“二次创业”的过程,在实习基地有幸参与其中看到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和商业运作是提升创业能力最快捷的方式。

(三)长期化

利用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做新、做强创新创业项目,充足的实践时间是保证。只有确保企业实践活动“长期化”开展,学生们才能把自身融入到企业产品研发、工业生产、运销经营及行政管理的实际环境中,这才是对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培育。只有坚持了企业实践活动“长期化”,学生们到企业的实习效果才能避免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

与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检集团广西分公司、桂林集琦生化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卓越班”的学生提供了时长超过一个半月的实习机会,让大家学习在工厂,工作在工厂,生活在工厂,真正感受工业生产的氛围,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四)成果与建议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班”的学生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下的创新创业项目得到了高质量的开展,“卓越班”现有三支团队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获得立项。在“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和立项中,化学化工学院排名前五的团队三支来自“卓越班”。截至目前,多数项目已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多人在《高校化工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研究文章;2012级创新创业项目将于今年8月结题,研究成果将以专业论文和专利形式呈现。

教育部于2011年1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2013年11月又联合中国工程院下发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意见》和《标准》都要求入选“卓越计划”的各高等学校“优先保证卓越计划所需优秀生源,在工程硕士推免政策上向卓越计划倾斜”。对于“卓越计划”的学生,坚固树立其创新意识,扎实培养其创新能力,贯通培养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本―硕”贯通培养、“硕―博”贯通培养、“本―硕―博”贯通培养能让学生在持续性培养模式下最大限度地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实践水平,培育创新能力。在贯通培养模式方面,北京理工大学等部分高水平大学已经做出了有益探索,将这种培养推广到“卓越计划”的其他入选高校,将整体提高“卓越计划”的培养成效。

国家实施“卓越计划”的目的在于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多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卓越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都是基于这一点出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铺就了一条全方位、多层次的“绿色通道”。“卓越计划”是手段,“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载体,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卓越计划”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高质量开展汇集了优势,“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卓越计划”的培养效果提供了检验平台,并使“卓越计划”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了锻炼和发挥。因此,重点在“卓越班”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必要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晶.卓越工程师师资培养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4,41(05):186,192.

[2]吴彩金,韩虹,周苏敏.化工仿真实验室建设与教学实践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02):62-64.

[3]康蕾,彭桂莲.化工仿真在工学结合《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2,39(09):220.

第7篇

然而,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却是在以人才为培养目标。例如:(1)从中小学办学思想方面来看,在“惟升学能成才、升学者是人才”的陈旧观念指引下,教育的育人使命退位于尖子生的选拔和甄别,基础教育变成了为少数人服务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着眼大面积,兼顾一小批(尖子生)”已被“为了一小批,牺牲大面积”所取代,中小学选拔、培养英才的特征显现无疑。(2)从在课程设置方面来看,我国中小学课程不断增多(计算机、外语已逐渐进入小学);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分量在不断加深和加大,课程设计被普遍赋予了专业性的特征和要求。基础教育事实上已沦为单纯的升学预备教育。培养人才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事实上的培养目标。

这无疑背离了基础教育的基本使命和发展趋势。从学理的层面来分析,不难发现,基础教育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不过是一种天真的、拔苗助长式的幻想,必将把我国基础教育带向歧路。

"从教育目的来看,基础教育培养“人才”有悖于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我国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我国的基础教育必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①

从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对人的培养要求来看,我国基础教育片面强调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全面发展的其他方面,尤其是忽视人基本品质的养成。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缺陷。

事实上,国际教育组织在对普通教育内容提供框架式规定时,其课程目标十分关注人的基本品质。例如:(1)在有关自然科学教育的目标中,规定的是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论。(2)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教育目标中,规定的是人道主义的教育和批判精神的培养。(3)在技术与劳动教育目标中,特别重视培养正确的劳动态度和技术修养。(4)在语言教育目标中,规定的是培养对一定文化的归属感、民族尊严。(5)在道德教育目标中,规定的是着重培养对生活的伦理质量、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兴趣。(6)在美育目标中,规定的是培养美学兴趣和掌握鉴定标准。(7)在体育目标中,规定的是培养关于体育运动和闲暇的知识、本领以及运动精神。

遗憾的是,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中,实际上依然是智育至上,而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被置于从属和点缀的地位。

例如:(1)在德育中,我们强调的是对社会既定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的灌输和政治认同的孕育和培养,而忽视了作为现代国民责任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及能力、社会公平与正义意识及理性批判能力的培育。(2)在惟一真正受到重视的智育中,依然存在偏颇和缺失:偏重应试学科,忽略非应试学科;重视知识的获得本身而不是方法的获得,忽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总之,我国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对学生素质的片面要求,使学生无法获得探索的乐趣和与之相随的情感体验,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来看,“人才”目标论不适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实际"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是确立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中小学生最大的特征在于发展性。他们正处于身心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阶段,处于多方面潜能发展的关键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成熟,再加之自我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因此他们的身心健康需要特别的关照。

但是,这一需要特别关照的群体,却被我国的基础教育赋予了成才的任务,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两种恶果:(1)开展专业化的训练,强化对知识和智力技能上的要求,而忽略或淡化了知识之外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错过了开发学生其他潜能的关键期,造成了教育在开发其他潜能上的滞后和低效。(2)重视以造就升学“人才”为目的的应试训练,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更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种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是以牺牲绝大多数学生生动活泼和多个方面的发展作为代价的。即便是在此种体制下涌现出的“优胜者”,充其量也不过是片面发展的应试“人才”,是不合理教育目标的“牺牲品”。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还造就了一大批最终无法升学的学业失败者,从而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从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看,“人才论”明显有悖于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宗旨"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体现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宗旨。

什么是基础教育?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给它下的定义是:“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②

1990年,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本身不仅仅是目的。它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③

“每一个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而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地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明智地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④

1996年,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再次强调了宗迪恩会议所确立的这一观念。⑤

这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定义作出的最深刻的概括。它表明,基础教育本质是为了满足每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继续学习之需要而进行的最低限度的教育,是人一生成长和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

由此可见,基础教育应该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应该实施的是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不定向的、非专门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不同于高等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总之,我国的基础教育应当处于教育金字塔的塔基,具有教育程度的基础性、教育对象的全民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其目的在于使所有青少年儿童在身心素质、知识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础,为继续学习、就业培训和就业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基础教育已成为全民的、全面的、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它不仅以其基础性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而且以其全面性和全民性影响着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不难看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践中,处处充满了选拔“优秀”、淘汰“落后”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现象。这无疑是以造就少部分升学者为目标,忽视了每一个人发展的基本需要,更在发展的素质要求上偏重于知识,在事实上损伤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大厦。我们不否认基础教育也担负着为高一级教育和学校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但这并不是也不能取代基础教育为提升整个民族(国民)素质“奠基”的最根本的任务。

第8篇

关键词:终身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6-0064-03

一、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存在的偏颇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怎样的人,即职业教育要达到的目的,这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培养目标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它既受制于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又反过来制约着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影响着教学方式、手段的运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更多的职业学校以“职业导向”培养人才。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由于对就业导向的片面理解,导致了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偏差。

1. 片面强调技能的培养。许多职业学校把技能培养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过分强调学生技能的培养。传授大量的技能操作性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得。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动手”还要能“动脑”。许多学校培养的学生针对当时的工作需要进行培养,学生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培养的学生对工作的适应性变得越来越差。因此,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要进行适当调整。不能只片面强调人才培养的技能化,应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 片面强调就业。很多学者认为,职业教育一定意义上就是就业教育。把人才培养的目标仅仅局限于就业, 而不是育人,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片面迎合就业需要,随波逐流,忽视了学生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违背了教育自身的规律。

3. 片面强调实用性。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专业计划、课程设置等环节中,以实用技能训练为中心,灌输给学生的是单一的实用知识和技术,强化的是单一的实用技能,偏离了职业教育的根本价值目标。

4. 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身体成长迅速,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增强,心理问题凸显,个性发展要求强烈,急需学校和教师加以关注和指导,使学生能健康成长。

二、终身教育理念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影响

1965年,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理念。自此,它便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及“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思想的三个基础性概念。从三个基础性概念来看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影响,“终身教育”概括而言,是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统合”。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认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是贯穿终身的一种教育。不仅要交给学生获得职业的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变化社会的能力。哈钦斯认为,“学习化社会”指的是“不光是对所有成人男女随时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而且是以学习、完善和人为目的的,以所有的制度指向于该目的的实现而成功地完成了其价值的转换的社会。” 在这种社会中,“社会的所有部门都要提供学习资源,参与教学活动;所有社会成员都要充分发挥学校以外的制度和机构的教育能力,去自觉地进行学习。” 也就意味着职业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建立健全各种职业教育实习场所,让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培养目标上要考虑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对于“终身学习”,“首届全球终身学会”将其定义为:“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在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更具有开放性。学生进入社会后,学校仍应不断为其提供各种资源。不仅要培养在校学生,还应为社会人员提供培训服务。

三、终身教育理念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考察职业教育时不难发现,从人们不断回归学校、不断接受教育和培训这一角度,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有相通之处,是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致性。而不间断地回归学校的需求是现代终身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也是人主体发展的内在需求。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应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第9篇

美术教育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美术教育是一种以美术为教育媒介,充分挖掘美术的素质教育功能,追求普通教育意义的人格素质教育效果的教育行为或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为了完善人格而协调地发展人的整体素质。所以,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是以美术为基点、以教育为载体、以人为本位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这是美术教育的本质含义。美术教育分为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和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以美术为取向的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着眼点,从美术本位出发,以教育为手段,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同时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传达美术知识和技能,促进美术文化的整体发展。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的着眼点在教育,从教育的价值来看待美术教育,把美术作为一种媒介,建构以美术为学科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人的道德观、情感观、审美观、智力和创造力等基本素质和能力,以便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1]。因此,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可完整地被表述为: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达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性,获取一般教育学意义之功效。

2合理定位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所大学或学院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的归宿。有研究者从宏观角度指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一个体系,一般由3个层次组成,即国家层次、学校层次和专业层次。国家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宏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社会需求和本科教育的特点规定了本科教育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中观性的培养目标。它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学校的科类性质、在整个高等学校系统中的地位、所在经济区域、办学传统和条件等,制定培养目标。不同科类、层次、区域学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科类和层次,由于所在区域不同,其培养目标也会有所差异。专业层次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微观性的培养目标。它既要依据国家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又要依据学校层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一般规格要求和质量标准及专业性质等做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可见,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应根据具体国情、区域特点、学校类型、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3民族地区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仍未能脱离专业美院美术教育培养模式,未把美术与教育真正结合起来,以技能型专业美术教育为主的教育理念仍占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培养目标过于技术化、专业化。当前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基本沿袭了其他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培养目标,自己没有突出的特色。故此,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

首先,突出师范性。不少师范院校的学生,谈专业多,论教育少,只想经过个人的奋斗成为艺术家,轻视美术教育。这种态度是缺乏师范意识的表现。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师范观念,院校就要明确培养目标。师范院校的培养对象是中小学美术教师,要专门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和规律,而美术学院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专门的美术人才,是一个个性很鲜明的专业。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师范类和美术类美术专业招生的考试形式几乎一样,都是以绘画为主,录取的文化分也是国家统一划定的,在这种招生制度下,学生的志愿容易混乱,考生往往以为美术学院和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差别不大。因此,考生在选择的时候含糊不清,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进入了认为美术专业就是画画的误区,导致了学习目标不明确。师范类高校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能真正体现师范性,学生容易认为师范生就是多学点教育学和心理学,与美术类专业区别不大。这些都是缺乏师范意识的表现。抱着画家梦去完成师范学业,出发点就是错的,更别说有满腔的热情进行教学研究了。所以,师范生要实事求是地立足专业,认真研究师范美术教学,这样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重技巧轻理论或是重理论轻技巧都是不可取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明确师范是什么,美术师范生该干什么,这样才能清楚专业的学习方向,认识师范教育的意义,师范性教育才能得到进一步强化[2]。

其次,深化美术教育的文化内涵。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应是美术教育的文化化,使得美术教育从片面追求美术技术转向追求美术文化。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培养一种文化人,而不是“匠人”,这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美术教育的文化化要求我们在培养文化人的同时,也要在美术技术学习中加大文化的含量,对任何一幅作品的解读都不能脱离该作品的文化环境、文化演变和风格形式等特点。多元文化理念要求每个学生都与具体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相连,学生不仅是一个自然人,更是一个社会人、文化人,他需要的是课程对自身文化的接纳和认同,因为他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历史文化境域作为基础来理解他所面对的复杂的现实世界。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文化化提出,使人们对美术的学习从以往过多关注技能方面转向了关注美术的文化内涵方面,从而把美术与相关文化结合起来,以便达到美术教育培养人文素养的目标。

再次,强调民族化。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本质特点就是民族化,这是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强大优势。民族化是多元文化社会对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过去尽管也强调民族特色,并以此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特色学科。况且民族特色与民族化也是不同的,民族化可以体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培养目标层面上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尤其是对民族美术的深厚情感,要热爱民族美术,关心民族地区,自尊自强。长期以来,失之偏颇的美术教育理念使得许多人对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文化有着错误的认知,好像只有现代的美术及其教育手段与理念才是先进的,一提到民族的艺术,似乎都是土气,甚至是落后的,是狭小的地域性的,不能融入现代美术。因此,在民族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不仅要加大民族民间美术的知识容量,使其系统化,更要加大对民族民间美术的情感培养力度。换句话说,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本土美术的教育工作不能只强调教育内容的知识性及其系统性,要同时重视教育内容的情感性与思想性,要将思想观念的教育寓于知识技能的教育之中,通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形成正确的情感与观念。

最后,与地方需求相结合。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院系培养目标的归宿是培养目标与地区密切联系。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院的培养目标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密切关联。多元文化社会所要求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也必然包含美术院系培养目标的地方性要求。高等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上,作为市场追随者的大学或学院,如何突破重围,树立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笔者认为,需扎根于本土特色,从本地区产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走出一条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差异化的道路,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要求地方大学或学院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及专业领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过去过分强调国家整体性向地方性转变,在培养目标上突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人才规格、专业设计和办学形式上有较强的为地方服务的针对性,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适时根据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和行业领域,在不断满足地方需要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作为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院系的培养目标,不仅要突出地方特色,而且要全方位实现地方化,避免盲目地向内地综合大学或专业学院行列迈进的误区,在创办地方特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打造区域教育品牌。

4培养能为民族地区服务的人才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 D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土木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关键,即是提高劳动者的全民素质,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精要所在。当前,发达的国家土木工程专业早已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而我国土木工程的现状却是综合技术水平仅仅同美国60年代的水平相当,所有这一切,对我们的土木工程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土木工程教育的改革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受到现代化挑战的审视,并引发出人们深深的思考。

对于面向21世纪的高等土木工程教育来说,除了要具有现代工程技术人才的共性特征要求之外,还必须扩大现代知识教育的内涵,即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宽广扎实的基础科学、工程科学知识,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土木工程的技术创新源之于新兴学科的渗透。土木工程的发展,也同其它工程技术问题一样,往往都是由于实际工程的需要,然后是理论的方法加以解决,因此,现代化的土木工程师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中、外文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以及较强的环境意识和经济理念,懂得国家各种法律和法规并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获取和处理信息,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革新和创造能力,能继续学习,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着的工程建设的实际。

目前我国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其培养定位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被列为985、211的研究型学校,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另一类为教学型学校,旨在培养实用性人才。教学型学校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学生:基础理论水平良好,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系市场为导向,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企业的用人需求,按照 “错位竞争、分类培养”的模式,重点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创新的能力,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教育培养的工程型人才具有更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组织协调与技术管理能力,比技能型人才拥有更宽广、深厚的理论知识,旨在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1]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1.对于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中重点讲授教材,结合教案列举重大工程实例及实践,通过习题、讨论及试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消化知识点,能做到融会贯通。教学方法上,利用多媒体手段建立模拟仿真实验室,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及3D模型及人机交互软件操作等,演示工作原理,模拟施工过程,展示构造细节等,使学生能快速直观的掌握相关知识,并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类环节的改革内容

第一,将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改革的中心课题。组织学生进入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类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什么?从现有的实践类环节的内容和组织方式看,大体可以包括如下三点:(1)给学生一定的感性认识,例如认识实习;(2)给学生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例如测量实习、结构试验;(3)给学生一定的综合训练,例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第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也是组织方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聘请部分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工程师任学校兼职讲师,与一些企业建立固定的产学合作机制,学校利用自己的优势给社会以一定的服务,而利用社会力量来解决实践教学环节的部分事务性工作,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过程的组织上及实践环节的考核上。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在教学计划中实施以外,还倡导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比如土建协会,房地产协会,为学生参加实践搭设另一平台。开展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学院开展的学生学术科技节就是实践的良好载体。更进一步还可以结合学院开展的创业活动,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三、注重人才培养的地区特色

高等教育是有层次、区域结构分工的,学院是一所地处经济、文化相对欠发达的浙中地区 ,虽然因为该地区高等院校的分布相对较少而拥有一定的优越性,但高校为提高教学规模,不断地增加招牛人数,同时,该地区其它一此新建院校也都纷纷开设土建等相近专业。所有这一切,毕业生的人才就业选择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这使我们不得不冷静、客观地分析本地区的人才状况,有针对性地结合地区特点去培养有特色的人学牛,建立自己的人才市场优势。

学校是造就这些人才的主要阵地,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教育资源的情况、师资情况、生源情况、有的师资情况等),扬长避短,科学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立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院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我们在强调毕业生要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加强其务实精神的培养教育,努力培养出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能扎根浙中,为浙中地区的经济腾飞创建坚实的技术、人才基础。

四、结束语

本人一直致力于高等应用型人才教学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

还要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第11篇

体育情感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持续的、稳定的态度体验,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学习内部动力,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体育情感目标主要包括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因素。积极的体育情感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了解体育活动的价值,形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够自觉积极地用顽强的意志品质来克服体育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正确体验和欣赏体育美,使体育教学成为一个将积极地态度体验内化为学生具有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的个性品格的过程。

情感目标的达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第一,运动技术是实现体育课程情感目标的重要载体

体育课程目标是多样的,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运动行为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等,但它们的实现方式是不同的,运动技能目标是显性目标,是以外显的方式实现的,而认知、情感、社会等目标属于隐性类目标,是以内隐的方式实现的,是在运动技术的学习或运用过程中间接地实现的。体育课程中运动技术的载体作用主要是在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发挥,因此在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不要简单地着眼于运动技术的传习,而要精心设计、组织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使体育教学在传递技术的同时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是要学生认同选项课教学模式,愿意主动的参与

高中体育教学以选项作为主要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在此阶段提高学生的技战水平及运用能力。因此,此阶段特征是较为系统和完整地学习选项,培养学生稳定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爱好,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第三,要激起对选项课教学的兴趣,除了对选项本身的直接兴趣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选项课的教学所能产生的积极效果

进而对选项课产生间接的兴趣,从而形成稳定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情感体验则能激发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进而形成积极的态度、动机,并转化为需要,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兴趣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先导作用,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可以对兴趣起到诱导和“催化”的作用。

第四,要运用多种方法,创设多种情境,充分利用教材所蕴含的教育因素

即让学生从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领略体育的美,使学生意志得到磨炼,从艰辛中体会到体育价值。情感的满足、情绪的宣泄、情趣的产生也会加速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反过来激发再次运动的动力。正如唐哥特等人所说,缺少愉或兴趣是放弃运动的重要原因。

体育选项课是高中阶段主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其固有的特点受到师生的欢迎。课程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能使我们了解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目的的关系,能反映选项课的价值取向,还能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目标达成的评价等起到导向的作用。因此,选项课模式必须确定学生需要达成情感领域为主的预期标准,以体育选修课为平台,选择适合项目特点的最佳的教学模式;发掘运动项目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技战术学习;创设情境以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其兴趣的不断加强。然后在教师的主持和引导下,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创设和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激发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主观能动性地学习,采用最佳的途径与方法促进学生情感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伍天花.高校体育选项课课程目标的确立与达成刍议[J].体育与科学.2009.9.(83~85)

第12篇

摘要:计算机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因此,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是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素质教育;培养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教学将面临许多新挑战,那么为适应新挑战,职高的计算机教学将怎样改革呢?

一、加强基础性及发展多元化教学

虽然各地职高间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开设和教材的选取可谓五花八门。但无论如何,根据职高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及其实际,计算机教育应有基础性,时代性和针对性,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要多元化,要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因此教材的选取应从使学生能很好地适应未来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来考虑,这就要突出基础性和发展多元化。

1.教学内容应立足于基础。职高的计算机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广泛的运用软件能力为目的。课程的开设应包括以几个方面:①操作系统:进行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训练如:WINDOWS XP和WINDOWS 2003等;②应用软件如:《汉字录入与排版技术》、《office办公自动化教程》、《photoshop图片处理教程》、《Dreamweaver网页制作教程》《Flas设计》等;③信息化技术如:《网络技术》、《Internet及其应用》、《多媒体技术》等;④程序设计;⑤计算机系统维护。

2.计算机教学面向多元化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及多元化,也规定职高计算机教学向多元化发展。职高的培养目标是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另外还要给学生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合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因此,我们应要求教学内容和形式多元化,让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综合运用,做到学以致用。

二、充分认识和利用硬软件与新技术的关系

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必然带动这一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这样就要求我们做到:

1.教学中注意把握最新知识,补充、使用最新软件。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决定职高计算机教学水平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先进水平并驾齐驱的不可能性,但我们必需认清这它是一个动态跟踪过程的现实性。

2.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压缩课内学时,增加课外学时是计算机教学发展的趋势。因此这就使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家中的计算机或学校机房开放时间以课外任务的形式来完成部分课堂教学。并鼓励学生去一些单位实习,尽量使我们的教学能针对每一个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受益。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有打字训练、编程训练、软件设计、网页设计和动画设计等,活动宗旨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地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在活动中,老师根据学生的意愿,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学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题目,也可以自己找题目,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编写软件,服务于各个部门。在编写软件的过程中,老师不控制每个组的进度,而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与学生共同探讨或给予指点。这样,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我学”,变成了“我自己要学”。在这种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很大限度的发挥。如有些同学在活动中编出了较完善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提供了现代化的管理成绩手段;又有些同学编写了一些益性的游戏软件放在学校的局域网中,给全校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带来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有了自学本领,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当然,自学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任务,老师则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研究,最终达到师生共同进步。

3.多作教学演示,让学生多了解新软件内容。教学演示是开拓学生视野的好方法。教学中可播放一些有关教材的光盘让学生观看,作为学生了解一些新软件内容的途径。

三、确立和定位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素质目标

职高生做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既要有社会层面的素质要求,又要职业层面的素质要求,只要这样职高生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持续发展,实现自我。

1.敬业精神。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各行各业第一线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分布在各行各业。有的在生产岗位上,其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有的在经营岗位上,需要有较强的自律性;有的在管理岗位上,需要较强的责任感;有的在服务岗位上,直接反映出城镇的形象,服务质量的高低。总之,职校生应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稳定的职业意识,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勤奋的工作态度,优秀的工作能力等,并做到有机结合。

2.能力素质。

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使职业技能的更新加快,这就要职高生们努力培养自身能力素质。①本专业的基础学力,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专业领域知识、技术的同时,下功夫培养其行业的基础学力,培养一般性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一专多能,提倡本专业学生以计算机专业为主兼学多种专业,做到标准、兼容、通用、开放。无论在哪儿工作,都能良好运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四、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

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树立创新目标,营造创新环境。要实行开放性教学,舍弃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充实体现时代性的新内容。

第13篇

关键词: 远程开放教育 培养目标 目标体系 智力与非智力 社会适用人才

一、新形势下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

远程开放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比教育目的更加具体,是定位后的系统功能的体现。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方针都指出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各类教育也明确提出要全面发展,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但是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在实际实施中也主要发展智力方面,忽视非智力因素。这条轨迹是: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智育――知识,出现了“逐步过滤窄化”现象。高等教育也存在这种问题,远程开放教育也未能避免。国家对远程开放教育寄予厚望,期盼能通过远程开放教育更块地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并着手进行远程开放教育。国内目前倾向于将远程开放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放在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的整合上。

我们在此提出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口径较宽、基础扎实、人格健全、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全面发展的创新性应用型专业人才。远程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专业人才,这种人才的知识技能基础应该牢固,涉及领域尽可能广阔,除了精通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外,还要掌握1门以上其它专业的知识技能。这种人才应有健全的人格,保证能对个人和社会都负责,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心理等素质要健康,要有很强的能力,能够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社会,而最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性,这是一种潜在的发展能力。这些方面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培养的对象是人,所有的要求都需要在同一对象身上得到结合,这种结合要以全面发展为核心,所有的要求必须在此前提下提出,或者说它们是围绕着全面发展而相互作用的。

二、远程开放教育人才的智力与非智力培养目标

1.远程开放教育人才的智力培养目标。

智力因素,是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各种问题基本综合能力的本质成分,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是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和个体的努力,在知识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为:

(1)具有会学习的能力

学习,一般是指个体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所谓会学习,就是了解科学家或是创造知识的人是怎样对以往的结论产生怀疑、提出问题,又是怎样探索和解决问题。注重培养个人的怀疑、探索精神,以改变自己的每一个个体行为,使之适合社会文明的需要。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会学习,做到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这对个体发展和为社会服务至关重要。

(2)具有会实践的能力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只有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认识从实践始,实践高于认识,实践出真知。同志曾经说过:“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都在于个体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得出正确的认识,指导自己的有效行为。因此,勤于实践,认真实践,也是每个人成才的必备素质之一。

(3)掌握会思维的能力

思维是以人的大脑为物质基础的一种高级物质运动和精神活动形式。从实质上说,思维运动即是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反映客观物质世界运动、发展、变化等各种外界刺激而引发的认知活动。通过思维,个体便能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分析、判断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事物,预见、推知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进程,使人的认识大大超出直接感知的范围,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尤其对在信息繁杂的社会处理一些应急问题,更为必要。

(4)把握应变的能力

应变,即指应付事态变化,适应时化。人们的认识,主要依赖于物质生产活动或通过生产活动逐渐地认识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相互关系。除在物质生活外,还在政治、文化生活中也存有着交割制肘、错综复杂的人情事故。当今社会变速率快,竞争激烈,瞬息万变。人们面对的各种机遇也是对自己的各种挑战,每个人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摆在面前,使你毫无准备、措手不及,陷于惊慌恐惧或束手无策的窘地。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你需要的是冷静,认识问题的实质,分析其发展趋势,做出相应的对策,以促使事态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重要的是,切实把握住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以不变应万变、采取万全之策予以对付,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2.远程开放教育人才的非智力培养目标。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并对解决问题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情趣、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可以称作对心理过程有着起动、导向、维持与强化的作用,又不属于智力因素的心理因素。面对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每个人都承受着激烈竞争和高节奏的工作效率的压力,非智力因素在人的事业成功中所占的比重愈发加大,因此每一个个体都应引起重视并在平时注意对个人进行非智力方面的培养。

(1)应有健康的情趣

指比较正常的、使人感到愉快、感觉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爱好。即指人做某项工作时,不由自主地对此发生了感情,有了兴趣,且越心情愉悦越热情高涨、兴致勃勃,增添无穷的力量把事情做好。

(2)培养顽强的意志

主要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即是以坚强、不容易被人开导或制伏的行动满足已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蕴含着坚固有力、不可动摇和不可摧毁的、较持久的意志。

(3)养成优秀的品格

是指人具有非常良好的对人、对事的道德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友善、温柔、英勇、刚强等,人与人之间相安生活、和睦相处,并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自觉地约束个人。

(4)具有海量的心理受力

心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大脑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海量的心理受力,即指人的头脑像大海一样宽宏大量包容世间客观存在的无尽事物。包括喜欢的、厌恶的,有利的、不利的,甚至于对个体心理有巨大压力的,也统统予以接受、储存。

(5)具备坚韧的抗挫折力

即是指人以坚定的、永不屈服的意志,抵抗被压制,甚至失利、失败,依然要保证达到其目的的心理状态。这里指做正义事情的时候,即便暂时不被一些人理解,也仍要坚持正确的理念,不怕遭受打击。不论多么残酷,个体都不能放弃,要矢志不渝地取得成功。

三、远程开放教育对社会适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适用”即适合应用,其内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观,二是客观。主观主动作用于客观,看客观能否接受,如果客观能够接受,就是适用;如果客观不能接受,就要求主观再重新学习,以适应客观需要,这就是客观又反作用于主观。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合作又矛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适用”作为远程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学用一致。

远程开放教育的受教育者所学的知识与所做的工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学习者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就应学习哪方面的知识,以用于促进自己的工作实践。但也有学习者,没有工作岗位或想转换其他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所学习的知识必须与以后所要从事的工作相一致,否则,即学非所用。

2.边学边用。

远程开放教育受教育者的学习形式是在职学习,把学得的知识直接用于自己的工作中,可以说是边学习边应用。用中遇到难题,便直接去学习,学后又到实践中去用。可谓学之即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使受教育者在工作中体验到“得心应手、乐在其中”的新鲜感觉。

3.用而有效。

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用,是对知识的检验与延伸,是知识的“开花结果”;用,是学习的出发点,更是学习的落脚点。因此,在应用中应切实注意效果,效果显著不显著,有没有问题,要以最终的成果检验,这也是客观实际的要求。

4.取“优”而用。

“优”,是受教育者运用最精华的知识使工作取得最显著的效果。无论做什么工作,处理什么事情,都有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关键是要找到省时、省力的最佳捷径。因此,要综合分析,权衡利弊,针对其要害、症结,运用掌握的知识,做出最适宜的解决方案,妥善、圆满地把工作做得更好。

5.用而出新。

用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不论是无形的、有形的,还是看不见、看得见的,都有一个再加工的过程。面对工作实际,沿用自己的习惯经验,加之所学课程知识,在大脑中“穿连、碰撞、融合”,形象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各种想法“罗织、交汇、感应”,灵感自然即会激发,衍生出更多的新思维、新思路,从而不断地否定个体,超越个体,充实个体,进行新的尝试,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

四、结语

我们探讨新时期远程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根本原因就是外部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科技与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只有把握人才培养方向,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拓宽专业面,明确专业方向,加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文件和资料汇编[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7.

第14篇

关键词:教育生态观;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111-02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发展的核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下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了“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2014年12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再次深刻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层次仍不十分清晰

我国高职院校与正在转型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技能层次上,目标还不明确,更没有形成具有高等职业特色的梯队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跟中等职业教育的从业技能没能很好地区分,对于很多新出现的职业技术岗位,高职、中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模糊。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课程目标贯彻不到位

首先,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普遍对接生产实践不够,课程内容分割过细,课程依然存在强调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的问题,课程目标的科学性、实用性、应用型还很不完善。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课堂内容依然没能重点关注那些与自然、社会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容与需求,供学生自由选择的有特色的课程有限,素质教育和实践环节设计不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三,人才培养目标中评价体系还不完善。未能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结合起来;高职职业院校内部质量监测、专业、课程评价制度不完备;更缺乏行业协会、专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进行的教学质量评价,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基本上还是“自弹自唱”。

二、教育生态观是高职发展的必需的科学观

(一)教育生态学的内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语Oekologie,它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EH.Haeckel)首次提出生态学一词,并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976年,美国教育家克雷明(L.A.Cremin)率先提出教育生态学(ecologyofeducation)概念。

(二)教育生态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高等教育生态这一概念自1966年由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提出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其理论体系不断丰富。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高职院校发展,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是有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的。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生态化、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等职业教育生态链

所谓生态链,是指在一定的生态位上由多要素构成的有生机和活力的复杂生命系统。高职教育的生态链,主要由国家与地方公办、民办、企业办等属性不同,本科、专科等层次不同以及专业类型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共同组成。这些院校以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才培养为纽带,功能互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形成有机的高职教育生态链,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载体,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

1.高职院校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构成的特殊生物群落

根据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环境条件,高职院校可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这样一种开放系统下,高职院校内部各因子之间,与周围的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高职教育实体化从最初的实用性要求,逐步朝生态化方向变迁、发展和拓展要求,体现了社会系统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生态性需求。

2.高职院校生态系统又是一个能量开放系统

高职院校要维持正常运转,须不断向其中输入“能量”。高职院校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实践能力培养的集聚,则是以一种循环再生的方式存在,并在其人才培养转换过程中被学生所吸收,最终被转化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综合素质,重新回到社会,并为社会服务。

3.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高职院校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是由高职院校和它所在的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组成,即高职院校的自身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评价、社会服务、校企合作、招生就业等具体内容,并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生态系统的发展质量的优劣。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

(一)教育生态化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所谓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约束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即学生的预期发展状态所做的规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就包含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标准、要求、规格和模式。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在德、智、体、美、技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要体现一定的专业属性和职业特征。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指导思想,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坚持终身教育理念,培养面向大众的,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全面发展,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使学生既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能重点掌握本专业领域基本技能、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三)总体素质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的总体素质是指以完善人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以思想、理想、品德和情操为基本框架,提高人的全面素质。高等职业教育所实施的技术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毕业生的工作是将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去解决生产实际的各种问题。同时,高职院校还通过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包括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安全与质量意识、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团队精神等;高职院校重点培养学生的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强调学生的独立、创新、敬业、诚实等精神,养成他们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这是高职院校学生走向社会,应对各种挑战的重要素质。

2.培养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势在必行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中,人才培养生态化完全是一个过程,让生态教育理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实现高等职业教化价值的手段;按照教育生态规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和谐与和谐他人的素质与能力是一种向度;并为其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生态化发展要求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即要回归教育的本质;要坚持高职教育的共性要求与学生发展的个体特征相统一,以学生个性因素为基础,以人的成长规律为准则,以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营造开放自由的教育环境。

3.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质刻不容缓

在公民法治教育的各对象群体中,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法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高职院校更应深入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一是要改进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法治教育课程实效;二是要创新法治教育实践活动机制,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律律己的功能;三是要创设法治教育阵地,如建立健全学生申诉处理机构等;四是要优化校园法治环境,形成内含法治价值的大学文化环境,创建依法治校的制度环境。

四、教育生态学在高职教育运用中的几项原则

(一)高职教育生态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协调性原则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就其实质是人才培养有目的、高效率进行的内在要求。高职院校在建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时,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内核,合理地选择目标体系要素,组织协调好各种有效力量,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二)高职教育生态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坚持服务性原则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特定的职业性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点,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时,就必须要全面反映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将必要性和可行性有机相结合。

(三)高职教育生态化的人才培养必须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的原则

高职院校要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方法,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促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高职院校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同时,积极进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四)高职教育生态化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高职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指按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对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全面安排。高职院校要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要体现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和时代的特征,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要紧紧结合社会实际、生产实践和灵活运用,与毕业生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并且尽快适应变化无常的职业环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结束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扩张、大投入、大发展,目前已经开始从外延式发展阶段进入内涵式、生态式发展阶段。今后,我国高职院校将以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心,以科学整合内部要素、优化配置内部资源为动力,挖掘自身潜力,提高管理效能,以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目标;外部要不断加强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公平竞争,实现高职院校的竞争性共生和差异化发展,共同构建高职教育生态链的全面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周远清.生态文明:高等教育思想体系重要内容[N].中国教育报,2013-10-28.

[2]丁刚.论高职教育的生态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4(5):58-60

[3]《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公告[EB/OL].(2014-12-08)http://.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41205092335058&cata_id=N003.

[4]王牧华,靳玉乐.论生态主义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J].当代教育科学,2005(1):22-25.

[5]朱婕.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第15篇

进入21世纪,人才毫无疑问已成为时展与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人的智力活动以及创造力是最大的资源,培养优秀人才和振兴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至关重要。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优秀人才。

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呢?我国人事部自1982年起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作为人才的统一口径,将“人才”与学历和职称划上等号。但实际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人才的标准和内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时代,象牙塔不再那样高不可攀。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青少年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本是件好事,但是大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却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担心。过去人们认为大学是“学问之府”,而现在大学在相当一部分人们心目中则成了“休闲地”“就业之前的缓冲地”,现在的大学生则如“拿粒石子掷向年轻人,包准打着大学生”,这样的说法反映了大学生不再是社会的精英分子,不再是人们所期望的优秀人才的代名词,由于文凭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学校颁发的文凭和各种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也已大不如前,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判断标准逐渐转向能力等更为实在的因素。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核心部门,其社会责任非常之重大,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潜力却并没有完全挖掘出来。

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2006年就业大军的数量再创新高,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尽管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仅仅依靠高等学校就能解决的社会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已经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机制与现实形势的严重错位。滞后的专业设置缺乏与就业市场紧密对接,大学生不能在社会上充分发挥优势;应试教育使得大学生在学学课程时更注重如何能取得好成绩,甚至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而没有真正从课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另外许多大学课程的设置,重知轻行,大学生毕业之后缺乏最基本的动手能力,正是由于这种跛脚教育让许多高校学生难以逃脱“毕业即失业”的选择。这些“天之骄子”在就业市场上的屡屡碰壁使得很多学生产生了对于就业的恐惧。中国社会调查所2006年公布对北京、上海等2000名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就业,逾九成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生活没有明确目标,8.3%的学生曾想过轻生。2006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化工系研究生洪某某因找不到工作在福建跳楼身亡,本科生因找不到工作离家出走或者自暴自弃的案例也屡见不鲜。这些都在警示教育者除了培养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之外,更应该重视他们直面压力和困难的勇气、在不利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积极心态。笔者认为本科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为大学生构建合理的、具有开放性的知识体系结构并且使其具有一定专长;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再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等多种能力。

为实现这样的大学教育目的,应采取适时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是片面强调专才教育或者通识教育都将无法兼顾这两个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的融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适应力强并具有一定专长的人才。本文在分析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目标为着眼点,阐明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路。

三、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辩证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高度细分化和综合化的加强,对人才的界定有了更高要求:至少具备一门以上精湛的专业技能,又需要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近20年来,高等教育出现了从重视专才教育向提倡专才教育和通识教育相融合的重大转变。我国的专才教育模式是在建国初期引入前苏联的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目标是技能培养,使人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有效解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其目的在于培养专门人才。这种教育模式为迅速培养大批为我国经济、科技以及国防军事的发展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面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知识体系交叉综合的趋势以及人才多元化的要求,专而不通,导致了“知识专业化、思维片面化、‘情趣’专业化”。21世纪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人类所面临的复杂课题都需要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性的突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四位科学家中有生物专业、物理专业以及化学专业的,他们发挥了各自专业的特长为该发现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其获得者分别具有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的研究背景,他们的研究与医学研究交叉结合产生了对人类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的杰出成果――核磁共振图像技术在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的突破。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周光召指出:“将一个学科发展成熟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应用到另一学科的前沿,能够产生重大的创新成果――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据北京大学科研部的一项资料,最新的高科技成果和基本理论的创新成果,几乎没有一项是在传统的“一级学科”(如数、理、化、生、地)的范围内取得的,都是打破学科界限、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而取得的。自然科学技术是这样,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也是这样。如社会生物学、社会哲学和考古哲学等都是最有活力、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学科。知识结构单一的专才教育已不能符合学生自我完善、社会进步和知识创造的要求。

从知识多元化的角度而言,通识教育很好的弥补了专才教育的不足。一方面,大学所提供的关于社会、自然、人文、艺术等领域广泛的知识,有助于克服专才教育的弊端,有助于学生以跨学科的、文理综合的广阔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另一方面,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智能培养,帮助人“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作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积极心态并且德才兼备。通识教育的实质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指某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更不能与人文教育等同起来,事实上通识教育蕴含于各门学科的教学实践之中。北京大学推行的本科教育改革计划――元培计划的理念就是要打破不合理的学科壁垒,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学科结构,使学科相互渗透,不仅在文科之间、理科之间相互渗透,而且文理相互渗透。

但是通识教育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什么都懂的‘万事通’,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很可能意味着什么都不懂”。过度强调通识教育会导致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不系统、不扎实,导致肤浅。社会上一些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他们在大学四年中涉及的知识面不够广,无法对所需的知识融会贯通。另一种看法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大精力用于学习专业之外的课程,并没有掌握多少真正“专”的东西,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发现自己竟然“什么都不精通”。这两方面不同的看法也恰好说明了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专而不通使得知识片面化而无法适应科学技术的高度综合化,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另一方面,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社会需要的是那些兢兢业业在自己岗位上奉献自己某种专长的人才,当今社会杰出的成功人士往往都是那些专业有所长、术业有专攻者,通而不专无法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专才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鉴于专才教育与通识教育这两种教育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应将两者融合、互补,探寻更为合理的教学模式。

四、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路

为了兼顾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我国很多高校将四年本科教育分为前两年的通识教育和后两年的专才教育,即“二二分段”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第一,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有机的联系,没有考虑各个专业的特点,使学生前两年的学习远离其所学专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像“大学课堂学的大多是理论的东西,我读了两年感觉越学越没兴趣”这样的话语道出了很多大学生的心声;第二,由于就业和考研的压力,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很难全心的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而专业课主要集中安排在了三、四年级,很多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前安排这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但是某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却是要有一定基础的。比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开设,学生应该具备《线性代数》、《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学习背景,才能够更好的掌握这门课。那么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呢?本文认为应该结合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工作思路如下:

一是首先通过调研确定企业和社会需求,更新专业与课程设置,提高高校与社会的关联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二是加强实践环节,诸如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与企业间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发挥自身潜力的实习机会,如微软实习生计划就是通过各种实习岗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解和加入微软的机会。

三是提供多样化的通识教育途径,而不仅仅局限于在低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可以通过讲座、论坛、选修课、辅修课以及社会实践环节,使“专”“通”结合,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可能性。

四是对于低年级的基础课程如大学生思想道德、大学英语等可以压缩一定的面授学时而通过其他途径来加强。如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可以通过英语角、英语竞赛、英文歌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加强,不提倡初、高中的应试教育。再如大学生思想道德可以通过课余时间班级活动或者其他课程中的渗透教育来强化,也许比单一的说教更能深入人心、更有实效。

五是应该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无论是对于创新性教育还是学生毕业后接受再教育都是非常有益的。

六是尽可能使学生提前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同时有意识的强调基础课程在本课程中的应用。这样能够较快的使学生进入角色,为学生发挥才智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