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思创空间设计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空间造型 创意设计 工作环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环境的创造,需要打破以往的束缚,进行更广泛、更大胆的设计。展现一个富有创意的设计空间,还应充分考虑到人与空间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中的媒介,在空间造型上展现出具有创意的设计。
一、现代设计公司中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
(一)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
笔者认为,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指在一定的空间中,物质实体按照规则改变其原有的形态,使形体本身构成具有美感,同时满足功能和审美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抽象思维可利用形体媒介具象地体现出来,使其具有新意和创造性,体现出创意设计。想改变原有空间的形态,就要求设计者具备创意设计的思维。创意设计的思维需要通过物质实体来表现,空间造型为创意设计的思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所以,空间造型与创意设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二)比例与尺度影响着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
比例是指空间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整体和局部间存在的关系。尺度是指人与室内空间的比例关系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在一个空间里,不同的比例和尺度给人的感觉不同,因为空间的比例关系不但要合乎逻辑要求,还要满足视觉要求。在室内空间中,当相对的墙体之间很接近时,压迫感就会大,形成一种空间的紧张度,然而适当地调整墙面的比例、尺度与样式,就会减轻紧张度和压迫感。合理、有效地把握好空间的比例关系和尺度对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体现
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是通过点、线、面不同的组合,色、质、光不同的搭配等展示的。当设计者运用点、线、面、色、质、光等进行造型时,应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搭配,这样才能展现出一个现代设计公司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
(一)点、线、面是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
点是最简洁的几何形态,是视觉能感受到的最基本的元素,也是形态的基础。点作为造型要素的基础,起到形成节奏和强调的作用。在空间造型中,点的不同排列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线是一个重要的基本元素,可以看成是点的轨迹、面的边界以及体的转折。在空间造型的构成上,直线的造型给人带来规整、简洁之美,富有现代气息。但过多地使用直线会使人感到呆板。曲线富有变化,可使空间设计变得丰富,在创意设计中巧妙地运用曲线,会给空间带来好的效果。
面是通过线的移动形成的,是点的面积的扩大,具有长、宽两度空间,它在空间造型中所显示出的不同形态是设计中重要的因素。面能够带给人一种范围感,它是由形成面的边界线所确定的。面的质感、色彩等要素影响到人感受的稳定感和重量感。
(二)色、质、光是构成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色彩是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重要因素。在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人的视觉感官和心灵参与。据统计,人在室内环境空间停留的总时间约为人生总时间的95%。因而为了人的心理、生理健康,室内色彩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空间造型创意设计的特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材质的制约,在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中,各种材料都有特定的光泽、颜色、粗细度、纹理、冷暖度等属性,不同的属性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材质有光亮与灰暗、细腻与粗糙、松软与紧密之别。
生活中存在两种光,一种是通过门窗等位置照射进来的自然光源。目前在我国,自然光的利用大多是满足照明的需要,很少能体现出光与影的巧妙应用。另一种是人工光源,是指运用各种灯具对室内环境进行照明的一种方法,可以人为地加以选用和调整,营造室内环境气氛。
三、空间造型创意设计对人情绪的影响
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和人是密不可分的。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要达到人们理想的要求,就要充分考虑到造型样式、色彩等方面对人情绪的影响。在造型样式新颖的工作环境里,能够使人在工作的同时释放压力,可以加强人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激发人的潜能,开阔人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做出更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反之,在空间造型比较乏味的环境中工作,会使人感到枯燥,失去乐趣。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人不同的联想,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室内色彩设计得好,会使室内氛围大增光彩,给人带来好的心情。
设计者应研究和掌握人的心理,根据人的实际需求、生理特点、行为规律、心理变化等进行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这样的设计能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空间,满足人的情感和社会需求。总之,设计公司中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应符合人们精神和物质的需求。
结语
现代设计公司空间造型设计要打破传统设计形式,对空间造型进行创意性设计,要注意整体造型元素的统一。优秀的造型设计可以使客户对公司形象有良好的认知,进而增加对公司文化的理解与好感,对公司产生深刻印象,有利于公司地位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杰里米·麦尔森.创意办公空间[M].项宏,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安晓波,王晓芬.艺术设计造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创新科技园区;交往空间;空间意向;空间环境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使得人类已经逐渐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的社会,以创新科技为主题的信息时代的特征就是使得科技园区的主导模式发生了改变:由以往的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向以高科技研究发明为主导的智力密集型,与此同时,现代创新科技园区更加注重人的创新科技能力,这就给园区的科技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建立良好的交往空间,就是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创造更好地条件,而环境对于培养人的思维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这样就有利于现代创新科技园区能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一、以交往空间为核心进行整合与重构
创新科技园区的核心就是交往空间,所以在设计时要有具备相应的功能的组织方式以及空间布局策略与该核心相适应,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在将交往空间作为核心对科技园区的功能以及空间布局进行整合和重构。所谓整合与重构,就是依据园内各个功能空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在一个核心思想的指引下,采用一种利于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布局模式,在工作功能以及服务功能的空间之外,有一个较大的交往空间,这个交往空间内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而这个核心思想就是以交往空间为核心。这就能使得交往空间成为联系各个功能器件的纽带,整体的交往环境就更优质。
1、功能上的整合
以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为例,该项目位于厦门市集美新区杏林湾畔,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越。规模25万平米,功能为研发办公。设计过程中,通过与业主沟通,了解方案能否能结合厦门地域文化是十分关注的,通过分析建筑所在城市的区位、周边建设情况、地形地貌以及历史文化特征,并将这些特征与移动企业现代化业务基地相结合,通过现代建筑手法,设计出了具有独特个性和浓郁文化气息的建筑群。
图1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效果图
在该项目中,在设计园区的建筑群的时候,以园区的基本功能,也就是研发办公,结合其高级功能,即交往空间,再结合工程项目的预算,对整个园区建筑群的设计布局到建筑形态的设计都要紧密的结合以上的方方面面。除了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建筑设计并不一定是理性的,所以在设计该园区建筑的时候采用了现代的建筑手法,立意于科技、交往空间,所以建筑效果极具现代化的风格。
2、场地的重构
人们常常过分关注建筑的使用功能,并将其作为建筑设计的首要部分。场地的重构却得不到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和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认真解读建筑的意象定位,将建筑融入到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之中,重新构建建筑的空间、功能、布局、形式、技术与建材等意象,以城市文化为背景,将传统文化风貌与现代化设计融为一体,打造具有城市空间文化特征的优秀建筑。场地重构将建筑的多种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造价方面来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建筑空间的使用率,提高了使用效益,而通过优化设计,降低了建筑成本。
二、建立多维流动的交往空间体系
人的活动离不开环境,尤其是创新科技园区的环境更是影响着科技人员的工作状态和交往行为。所以构建一个多维流动的交往体系,对于一个创新科技园区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以下以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为例展开说明。
该基地位于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内,距离苏州市中心14公里,距离无锡市中心22公里,周边多条快速公路以及高速公路,到达苏州和无锡均十分便捷,基地西邻太湖,东依大阳山,景观优势突出,生态人文条件优越。规划总用地约470亩,地块环绕平王山平王湖公共绿地。32万平米,包括研发办公、实验室、餐厅、通信机房等,图2为地理位置图。
图2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地理位置图
在这个项目的规划设计中,以寻找园区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平衡点作为其发展战略,以“依水和生”为规划设计理念,其中“和”体现一种动态的静止关系,“生”体现一种静止的动态关系,是“和谐共生”的体现,是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的体现。同时从苏州城市文化、企业文化和自然环境中提炼元素符号并融入设计之中。设计的重点是要塑造出一个鲜明而清晰的整体项目形象。设计尊重自然环境肌理,采用南北向网格式布局形式。只有采用独特简洁的开发策略才能经受住由分期建设、各种建筑类型组合、设计要求改变等一系列考验。设计时,紧紧扣住“科技”这一主题,座椅在建筑造型的设计上,尽量满足年轻的科技研发工作者对科技的理解与参与,让其首先在建筑层面上就有强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在设计景观建筑时,要充分考虑“交往空间”,这正是本建筑群的核心,所以设计时要结合舒适性以及这些场合的社交功能,使得园区内的人员与自然环境以及建筑结合起来,使科技人员在园区内容易建立一个交流活动更加方便舒适,有有助于提高其工作灵感。创新科技工作人员的想法以及心态是且比俄语一般行业的工作人员的,其学识、见闻、敏感性均是有较高水平的,所以,在设计的始终,都要考虑这些工作人员的需求,而工作人员的需求,不单单是在基本功能的实现上。图3为该园区的效果图。
图3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效果图
图3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效果图
该园区在设计的时候就强调了科研人员在此环境中的可参与性,通过点线面全方位对交往空间进行多维的布置,使其与工作空间相互结合,为科研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休闲、交流、娱乐的机会。同时多层次的景观空间,使得园区不仅仅是一个单调的产业园概念,在另一方面,还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交往空间。为科研人员的枯燥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有生气,彰显工作和休闲的多元性,体现人文关怀以及个性空间。园区设计中,注重环境效益的体现,最大限度的在园区设计中结合环境理念,将环境效益最大化的发挥出来,通过环境设计弥补单纯建筑设计的不足,体现出园区的人文性与空间性。
结束语
在当今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中,生态可持续就是趋势,同时也是建设创新科技园区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创新科技园区的设计中结合生态节能等相关的技术,使得苑区内的交往空间的物理条件更加舒适,容易消除人的疲劳,激发研究人员的创新思维,这对提高工作效率是有积极意义的。另外,创新科技园区在交往空间的设计上,应实现智能化,使得进驻园内的企业可以实现高效的通讯。综上,笔者以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以及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为例,从功能的整合以及场地的重构两个方面对创新科技园区交往空间的设计提出了看法,并从园区设计中,成本设计方面简单分析对园区设计的影响,希望我国的创新科技园区建设向更远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摘 要】城市居住空间优化设计的最终本质是有效解决人类居住的问题,优化人们居住环境,提高人们居住质量,文章对居住空间的文化符号设计、绿色设计和可持续设计等主流方向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国内外实际居住空间设计案例,提出了多元方向是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多元方向;居住空间;空间设计
随着城市环境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居住空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城市居住环境来说,人们已经从单一的满足居住需求逐渐上升到追求理想的居住空间环境,从物质需求层面发展到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居住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中不同的社会公众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时代的进步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方式,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设计居住空间,由此导致了居住空间设计面临了很多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包括居住空间缺乏创新设计理念;难以准确把握地域文脉;过度设计带来的审美疲劳;实际建造与空间设计不匹配等,这些问题进一步引发了多元方向居住空间的创新发展思考。
一、文化符号居住空间设计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消费文化是多元方向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的重点研究方向,文化不但能够转换为物质消费,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的欲望。人们通常会利用文化符号消费来突出个人身份与地位,而居住空间的设计人员则是文化符号的实际操纵者。
居住空间符号处于现代社会消费文化层面表现得异彩纷呈。居住空间的设计要充分把握消费文化,突出其物质和非物质因素。消费文化的物质因素指的是文化构建方式及其载体;非物质因素则体现了居住空间设计的多种文化意向。对于消费文化的意向来说,主要是由消费者本身思想情感的切实体验,以符号的形式保证居住空间意识传达与接收相互统一。在这种文化符号的转换过程中,其表达意向更具深层文化内涵。
在香港城市居住空间设计中,嘉荟轩住宅社区中的一套住宅设计提出了“甘露”的主题点,由“甘露”二字的表面意义理解,自然而然联想到干净、清澈、透明的意向。为了有效说明空间设计师将创意点转化成为深层的设计语言,下面以“甘露”的卧室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住宅卧室与卫生间以玻璃墙隔离开来,卧室中与床相反的墙面采用镜面装饰,玻璃墙和镜面墙都用植物图案的连续纹样进行装饰,进而形成了图与底的构建关系。由于玻璃墙的透明性较好,人们在卧室时可以透过玻璃墙直接看到卫生间,镜面墙由于具有较强的反射性,可以将对面墙的装饰物直接反射,但是,玻璃墙的透明性和镜面墙的反射性都在植物图案的作用下被相应消弱,卧室空间的视觉感更加层次分明,植物图案是第一个层次,人们肉眼看到的透明物和反射物都处于第二层次,当两个层次共同作用于人眼视觉时,人们可以切身感受到如甘露般的干净、清澈、透明的空间品质。由此可见,空间设计师将抽象的文化符号创造成深刻的意向,最终转换成丰富的空间符号,在居住空间设计方面仍然处于领先位置。
二、绿色居住空间设计
现代社会在发展建设进程中,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开发,进一步导致了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活动,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面临着生存危机的挑战。因此,绿色设计理念在居住空间设计中应运而生,居住空间的绿色设计指的是尽量降低自然生态环境负担,减少污染材料的使用,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工艺手段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目前,绿色居住空间设计的探索发展从未停止,在空间设计语言方面,“现代穴居”注重的是原材料的美感,包括墙面和地面的肌理美感,木质楼梯材料的纹理美等,同时,“现代穴居”的采光设计业充分体现了绿色设计理念,住宅一层利用大面面积进行采光,二楼入口上端开设矩形窗口进行采光,三层顶尖部分可以采用天井式采光模式。绿色居住空间设计要求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生态环境,通过以上实际案例可以看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设计也是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的组成部分。
三、可持续居住空间设计
居住空间的可持续设计指的是在不影响正常生活条件基础上,适当改变日常生活的设计方式。在实际居住空间设计中,可持续设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历史建筑物的修复,使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凸显历史建筑的内涵价值;二是对于居住空间设计技术来说,将多专业建筑模型技术进行整合,应用于居住空间设计中。
由此,对城市老旧建筑的改造和修葺,充分发挥老旧建筑的作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一般情况下,老旧建筑都拥有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势,可以充分反映某一时期城市文化特征,但在开发利用方面却存在着相当多的不利因素。例如,老旧建筑结构落后、资源消耗严重,此时,可持续居住空间的设计为实践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可持续居住空间设计主要有两方面特征,一是注重居住空间设计过程中的协同工作模式,二是体现多专业交互的工作方式。可见,可持续居住空间设计正不断走向信息化发展之路。例如,利用Autodesk Revit平台可以实现三维模式的空间设计,在相同的建筑信息模型上完成整合设计,防止不同专业在整合设计中出现矛盾,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切实缩短设计周期。由此可见,可持续居住空间的设计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科学化、直观化、流程化的平台。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居住空间创新设计发展方向的深入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多元方向体现了居住空间创新设计的明显特征,居住空间的创新设计不仅体现在设计风格和设计形式方面,而是要更多注重人类现实生活环境,以及多元文化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运用和谐自然生态环境的理念与建造技术充分结合,真正提高人们居住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路,陶大勇.现想居住空间之中式住宅小区设计解读[J].山西建筑,2013,02:19-21.
[2] 陈菲菲.浅谈居住空间设计中的虚耗现象[J].大众文艺, 2013,03:98.
[关键词] 电影;艺术美感;空间设计
一、电影空间设计概述
(一)电影空间设计的含义
电影不仅仅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电影其实更是一门空间艺术。随着现代电影制作技术的提高,人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无一不感受到影片随处展现的空间立体概念。最初的空间设计,也仅仅是在建筑领域运用,是指在建筑外观设计完成之后,对建筑内部进行的设计,它包括装修与装饰两个方面,装修是指对室内空间界面(地面、墙面、顶棚)的处理,装饰是指通过室内的家具、织物、陈设等对室内进行的二度布置。空间设计不仅反映人的品位、性格,更能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不同的空间设计形式,会形成一个全新的空间环境,体现新的理念。
电影的空间设计不仅可以利用电影表现手法展现空间环境,也可以利用化妆、服饰等达到空间视觉效果。电影中的空间设计艺术,不仅能烘托影片的氛围,渲染一种空间艺术魅力,还能给予观众比较大的视觉震撼力,在影片与观众之间形成共鸣。
电影空间设计是指为达到强化影片的视觉表现力,以影片剧情为依托,通过各种影片表现手法刻画人物性格、渲染人物情感、突出影片主题,在影片的造型与视觉表现上呈现出活跃鲜明、内容丰富、层次明显、效果逼真的影片魅力。
(二)电影空间设计的表现手法
1.蒙太奇
从法文“montage”音译而来的“蒙太奇”原是指在建筑学中的构成、装配的意思。随着电影元素的发展,蒙太奇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成为电影的主要叙述及表现手法。完整的影片需要多个电影镜头组接而成,这个镜头的组接其实就是选择与处理现实的方法,蒙太奇表现手法就是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将分拍的影片镜头有机地、艺术地剪辑在一起,使各个镜头之间有连贯性、对比性、想象空间及突出影片主题等。电影的空间设计离不开蒙太奇表现手法,一部好的影片,不仅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启发与享受,更有比较逼真的视觉效果,能在影片中展示电影的魅力及独特的视角是每部影片追求的灵魂,如何能在影片拍摄中运用电影手法,营造良好的影视视角与效果,是电影空间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
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在无声电影时代使用较多,最初的电影注重视觉效果,片面强调影片的形象特征,将电影与文学及戏剧加以区分。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注重时间的表达,是时间的美学。虽然无声电影在表现影片空间上的效果远远没有当今影片的丰富,但是在20世纪作为无声电影的主要手段——蒙太奇,虽然注重时间镜头的组织而不是空间,但是影片的空间设计不仅包括空间场景的设计,更有时间的组织。蒙太奇的影片表现手法展现影片的视觉艺术,强化视觉表现力。
2.电影场景设计
电影空间设计是在影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空间场景设计时一定要了解摄影机、剪接的概念,才能有效地配合设计。现在的观众越来越注重影片所能展现的丰富空间艺术,越来越希望感受更为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影片空间环境。影片的拍摄是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有的影片为了达到观众期望值,不惜斥巨资在电影场景设计中使用各种空间设计,特别是采用一些难度较高的特技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达到更好的影片效果。
电影场景设计是指除却影片角色外,对影片中其他相关对象的造型设计,包含了对电影主体起主要衬托作用的动态和静态相统一的时空环境艺术设计。电影主题制约电影中空间环境的形式、色彩、道具陈设等设计要素,场景空间形式、色彩基调、道具陈设等设计又反过来影响电影主题的表达。
(三)电影空间设计的类型
1.电影空间设计根据空间环境的真实性与否为标准,划分为真实空间设计与布景空间设计。真实空间设计是指通过改变根据影片建造场景的内部结构(包括色彩、陈设等),或利用真实的自然场景,或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景象,对这些景象加以改造、装饰等,使之符合影片表达的需要,使场景中的建筑、风格等与影片所表达的主题一致,达到影片效果逼真的视觉感受。真实的空间设计需要剧组耗费人力物力去搭建场景,虽然实景设计能更有效地衬托影片氛围,如一些清宫影片往往是在一些现代仿造的建筑内拍摄,使观众能感受到紫禁城的辉煌雄伟、宫廷的奢靡氛围。当然实景设计存在缺陷,由于建筑的结构固定,能给剧组发挥的自由度就变小,不利于剧组根据影片做出较大的改动。
2.从人类活动空间来看,又可以将电影空间设计分为建筑空间设计和自然环境空间设计。建筑空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蕴涵一定的文化价值,在特定的建筑空间内安排一定的故事情节,极易将观众带回到故事情节发展的情景当中,也是许多著名影片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自然环境空间设计虽然没有建筑空间那样拥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有人文氛围,但是它的可贵之处是不加修饰、自然地展现影片丰富的人文与艺术氛围。
二、电影空间设计展现的艺术美感
影视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的元素,还将建筑、绘画、雕塑等空间艺术结合在一起,是对传统艺术的再创造。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及审美观、观赏情趣,影片采用空间设计手法来展现真实的情景,展现了艺术美感。制作人对影片的制作,采用的手法无不透露出该制作人的心思,影片通过塑造空间、时间、地点的情境,改变人们对外在世界的概念,电影空间作为现实世界的再现或反映,不再是真实空间的呈现,而是一种超越,改变人们对传统空间的认知。每一部电影所展现的空间环境都是不一样的,通过不同的电影表现手法、化妆、服饰、场景布置等空间设计丰富影片的文化内涵,向观众展示影片的艺术美感。人们喜欢电影不仅是因为电影情节吸引人,更是因为电影能带给人们视觉、听觉上的享受与美感,不同电影有着不同的场景,影片中夸张的表现手法(如人物装扮、恐怖场景设置等)或温馨浪漫的场景都能给观众带来感受。电影是由各种各样的空间组合而成,电影的成功离不开空间设计艺术。
(一)电影空间设计展现的色彩美
人类对美的追求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一切美好的事物值得人们去珍惜珍藏,色彩使世界绚烂而有意义,一部好的影片要求体现其电影艺术价值,满足人们对色彩美的感受。从无声电影时代,黑白影片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展现的是一种无声艺术,这时候的艺术是一种纯粹的视觉盛宴。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对色彩美的追求,经过不断的努力,不仅赋予影片声音,还开创彩色影片,结束无声电影的默片时代。彩色影片的出现,反映人类对原始色彩、真人真貌的追求,希望通过电影空间设计反映真人真事。
经历百年的发展,现在的电影在空间设计上充分利用色彩这一塑造方法,尽情展现电影的色彩艺术美。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影片中,为了展现大唐盛世的富丽堂皇,在影片的空间设计上,斥巨资及人力、时间在北京横店影视城重建辉煌的大唐宫殿,尽可能地确保每个细节保持唐朝风貌,布置皇宫场景中的门、600条柱子都采用图案雕刻,并特别定制长达1 000米的丝绒地毡,使整个皇宫显得金碧辉煌。配合影片的情节,而皇宫外的外墙也采用图案,还采用真实的空间设计,用超过三百万朵铺满十三万平方尺,形成一个花海,并在沿途摆放六百多盏宫灯,给予观众十分震撼的视觉效果。而在演员的服饰上,华丽的服装、精致的头饰、完美的化妆,都无一不透露着色彩美。《满城尽带黄金甲》影片花费36亿制作的大片,美国的影评人对此片的评价是“视觉绚烂之极”。影片也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的提名、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美术设计、最佳服装设计奖以及美国第33届“土星奖”最佳服装设计奖、美国影视美术指导工会古装类影片最佳美术指导奖、美国电影业服装设计工会最佳历史类服装设计奖等奖项。
通过电影空间设计,对场景的布置、服饰的选择以及灯光等拍摄手法展现一部气势恢宏、色彩鲜亮、层次鲜明的艺术盛宴,电影的空间设计能带给人们色彩上的美感,使人们真正能感受色彩的魅力。
(二)电影空间设计给人们营造空间立体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制作可采用的技术越来越多,有越来越多的3D电影占据电影院的票房冠军。如占据国内票房榜首的《阿凡达》,影片采用3D电脑技术拍摄,创造一个虚拟的存在空间“潘多拉星球”,影片在空间设计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享受,参天大树、群山漂浮于空中、色彩斑斓的茂密树林更有晚上会闪闪发光的各种动植物……使观看者似乎真实处于一个梦幻花园。《阿凡达》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阿凡达》的票房成功不在于它的情节有多吸引人,而是整部影片的空间设计让人震撼,观众在观众的过程中能真切地感受到潘多拉星球上的各种生物的活力,能让观众在惊叹的时候有感动有开心有落泪,整部电影营造出一个立体的空间环境让人去享受,真正实现了电影为人造梦。
又如在《爱丽丝梦游仙境》影片中,电影空间设计艺术呈现得异彩缤纷,影片的3D效果,给人们增加了空间立体感,使人们留恋影片中美丽的仙境景色。影片的空间设计,通过对场景的利用、科学技术的使用,给人们展现一幅越来越逼真的场景,仿佛观众就是置身其中,能与影片产生更多的共鸣。
三、结 语
电影依赖空间设计艺术,电影的主题展现、发展离不开电影的表现手法,也离不开空间设计艺术,电影是展现艺术美感的重要载体,由于编剧、导演与演员的努力,我们才能在体会每部电影独特的空间设计的同时,更能享受到影片的真正艺术美感,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是电影追求的目标之一,人们观看电影更多的是为了去审美,去欣赏美,而电影空间设计正是展现艺术美感给人们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87.
[2] [苏]B·日丹.影片的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201.
[3] 范虹,崔彤.建筑蒙太奇[J].建筑创作,2005(12).
[4] 王继开.电影手法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1(12).
[关键词]《创·战纪》;设计艺术;色彩;道具;空间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其中融合了视觉、听觉和心理感受等多重因素在内,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和设计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被观众称之为是动静结合的艺术形式,空间和时间可以倒置、节奏和造型任其变化的综合艺术。所谓的设计艺术在电影中的运用就是在制片人总体的指导思想框架下,和电影拍摄还有演员们的有效合作,共同完成影片的造型设计,从而产生一种情景交融,具有独特性的人物造型和场面设计的效果。对于设计艺术在影片中的成功运用与否直接决定了影片艺术水准的高低,由此可见,设计艺术和电影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艺术不仅可以保证电影中形象的艺术性和典型性,同时也可以给电影的色彩、服饰和道具等各方面提供依据。缺少了艺术设计的电影必将会变得枯燥无味,优秀的设计艺术会让电影更加具有艺术的魅力,可以将影片的艺术效果推向另一个高度。电影的拍摄离不开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在电影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其艺术功效和价值也一定会伴随着影视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改进,从而促进影视业的发展。本文将以电影《创·战纪》为载体,对电影中所涉及的空间设计、色彩设计和道具设计进行分析,从而感受设计艺术在电影中的作用和艺术魅力。
一、关于电影《创·战纪》的剧情和背景的概述
电影《创·战纪》的导演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约瑟夫·科金斯基,这是他自己的第一部长篇作品,这部电影是由美国迪斯尼公司耗巨资三亿美元进行精心打造的立体式科幻电影。电影《创·战纪》主要讲述了一对父子冒险的故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将电子网络中的虚拟冒险活动和现实中的探险活动进行了完美的结合。科金斯基在大学的时候本来是工程系的一名学生,但是对于建筑学一直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后来在老师朋友的保举推荐下,最后被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系成功录取,正是这样的一段大学经历,为科金斯基以后的影视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拍摄电影《创·战纪》的时候,为了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科金斯基使出了浑身解数,请来了各个领域中的顶尖设计师和艺术家,通过他们彼此间的通力合作,天马行空般的艺术灵感最终变成了我们观众所看到的真实道具和拍摄场景,在电影《创·战纪》中有六七十个首次和观众见面的独特设计,这其中还不包括给观众带来的极具视觉冲击效果的电脑分层场景。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电影《创·战纪》中的每一个镜头画面都是经过这些艺术大师精雕细琢以后才呈现给大家的,流线型的夜光摩托车、凯文·弗林所住的以白色为主调的现代家居设计风格以及玻璃质感的角斗场等都可以体现出这位对建筑学痴迷的天才导演的独具匠心的设计,给观众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享受。我们将从影片《创·战纪》的三个设计方面入手对电影的特点进行解读,从而可以让观众更好地感受设计艺术在电影拍摄中的巨大作用。
二、对电影《创·战纪》中的设计艺术的解读
(一)关于影片《创·战纪》中的色彩设计
人们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和情绪可以通过色彩这种外在的形式进行传达,因此,色彩语言也就成为影视语言中的一种隐性语言表达方式,并且逐渐演变成了电影中的一种特殊标志语言符号。通过对中外众多优秀影视作品的回顾,我们就会发现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对于色彩的创造性运用和把握已经成为衡量一部影视作品的风格类型和时代品质感构成的一个重要前提。影片的色彩基调主要有三个重要的作用:第一,色彩的整体统一性,确保影片中的所有色彩可以协调统一在一个主色调下;第二,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功能,通过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营造出不同的气氛;第三,影视中色彩的整体运用效果,在协调配合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视觉体验。对于色彩的这三种主要作用,在电影《创·战纪》中都得到了一一印证。
在电影《创·战纪》中,我们会发现整部影片的颜色没有超过六种,导演选取了橙色、黑色和蓝色作为了电影的主色调。不管是从电影的拍摄技术上还是带给观众的视觉效果上,影片都给人一种简单但不凌乱的空间感受,其中隐含着一种科技的先进光芒,和一些色彩绚烂的影片相比,可以给观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白色是一种纯洁和神圣的象征,是一种最为明亮的颜色,带有一种未来感和不容侵犯的韵味。在电影《创·战纪》中,主人公凯文·弗林是一身白衣的造型出现在观众的面前,整合后面的白色背景融合为一体,白色暗示了故事主人公内心的纯洁和胸怀的宽大,同时也暗示了凯文·弗林与世无争的性格特点。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对于色彩恰到好处的运用可以将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淋漓尽致的渲染。黑色代表着沉着和冷静,电影《创·战纪》选取黑色作为影片的背景色,显得安静沉稳,没有一丝噪点,让影片中的流线和反射显得更加突出。黑色的背景上划过的明红、亮白和金橙都显得相当温暖柔和,没有一点刺眼和突兀,整个电影画面也看着有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感觉。
在电影《创·战纪》中,橙黄色和蓝色被导演科金斯基选取来分别代表了正邪不同的含义,橙黄色是自信、热情和权威的象征,在反面则隐含了暴力、邪恶和危险信号。在电影《创·战纪》中,主人公凯文·弗林在虚拟的电子世界中的化身是穿着一件橘红色和明黄色外套的鲁克,这种颜色在这里只是鲁克一个人的专属颜色。鲁克也成为这部电影中惟一一个穿明黄色颜色外套的角色,这种颜色也是对他至高无上的权利的一种暗示,与之相对应的电子世界中的原著居民则穿的是冷色调的服装,比如白色、蓝色和银色。蓝色则象征着神秘、保守和忠诚。电影《创·战纪》中用最热的橙色和最冷的蓝色一同构建了人性中的正邪两个对立的方面,在动静之中对未来进行预测,在黑暗之中对虚实进行印证。
(二)关于影片《创·战纪》中的道具设计
电影《创·战纪》的故事情节充满了电子游戏的味道,因此在道具的设计上也是特别前卫和科技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主人公弗林进入电子世界以后的那辆夜光摩托车。这个道具的设计者是一位前布加迪汽车的设计大师——Daniel,这个道具摩托车的设计理念最初来源于美国著名的科幻设计大师——Syd Mead。在电影《创·战纪》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起眼的短棍在瞬间就可以变出一个蓝光闪闪的夜光摩托车,在一眨眼的工夫中就会变成一辆飞奔的概念车,黑色的机身,下面是发光的流行轮胎,驾驶者的头盔和身体也变成了摩托车整体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驾驶者可以在夜光摩托车上自由的活动,观众在这个时候会感觉人已经和摩托车是融为一体了,会产生人就是车、车就是人的错觉。拥有超强速度感的夜光摩托车自由地穿梭在赛道的上上下下,时而腾空而起,时而闯入隧道,摩托车在轨道上划过光线,就像是一辆超音速的战机一样,给观众一种超速度的感觉。点点灯光点缀着立体几何图形的道路,路面完全模糊不清了,只留下了发光的轮胎和所划过的轨迹,看不到起点,也没有尽头
电影《创·战纪》中的电子世界里面,没有人,一切都是在所谓的程序操纵下进行的,背后都藏着一块被称之为是自己的秘密武器的圆形发光身份光盘。圆形的身份光盘也是电影《创·战纪》中的重要道具之一,这个道具并且有着特殊的含义,因为这个身份光盘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圆形,而是一个带有缺口的圆形。电影《创·战纪》就是围绕着主人公凯文·弗林因为追求完美而引发的一次人和程序之间大战的故事,所以这个圆形在影片中就是代表了“完美”的意思,有了缺口的圆就是暗含完美之中的“缺陷”。就只这样一个略带残缺的圆形符号的设计,就是对电影《创·战纪》主题进行解读的关键所在——人类都是不完美的,这些缺陷都藏身在背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发现自己的缺陷。正是由于人们对完美的向往和永不止步的追求,所以才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出现了不和谐的一面——魔的形象,并且在完美和神的名义之下将人类一次又一次地带进了巨大的灾难之中。因此,我们只有承认自身的缺陷和不完美性,才可以还原到人类自身真正的面目,才可以将人类真正地从 “绝对完美”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这也就是电影《创·战纪》中带有缺陷的圆形身份光盘所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三)关于影片《创·战纪》中的空间设计
空间意识在电影里面的表现为视觉艺术,既不是一种雕塑的触觉空间艺术,也不是一种运动的建筑感觉空间艺术,而是借助于视觉的表达方法和感受,通过对一系列的镜头语言的剪接来实现。在电影中的空间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电影的主题思想的,不管是观众所看到的室内场景设计还是室外的空间设计都要符合电影中人物的身份特征、故事发生的场合、电影的风格流派和不同的主题思想等因素。
在影片《创·战纪》中,导演在进行空间设计的时候有效地融合了现代风格和简单抽象派的设计理念,所以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设计都具有很强烈的几何视觉效果。根据这样的设计理念和指导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影《创·战纪》中,主人公凯文·弗林的住所是极具简单抽象派的风格,家里摆设的家具是维多利亚风格的,落地玻璃窗上点缀着点点灯光,就像是玻璃上镶嵌了众多的蓝宝石一样明亮,尤其是在镜头调焦转移的时候,观众就会在电影营造出来的虚化效果中产生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
三、结语
影视消费已经成为了人们精神文化享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之所以受到了观众这样的推崇和追捧,就在于电影中的艺术设计效果迎合了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消费需求。电影中的艺术设计水准直接影响到了影片的成功与否,出色的设计艺术可以让电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电影更具艺术的魅力。只有真正认识到设计艺术的重要作用,并且和电影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有更多的优秀电影作品问世,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 马强.论电影场景设计的美学风格[J].电影文学,2011(17).
[2] 徐恩玉.电影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与艺术特征[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 滑侨新.简洁并不简单的《创·战纪》光色效果特点[J].电影文学,2011(18).
[4] 王茂林.浅析电影美术中的室内陈设背景[J].电影文学,2010(07).
(一)电影空间设计的表现手法
1.完整的影片需要多个电影镜头组接而成,这个镜头的组接其实就是选择与处理现实的方法,蒙太奇表现手法就是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将分拍的影片镜头有机地、艺术地剪辑在一起,使各个镜头之间有连贯性、对比性、想象空间及突出影片主题等。电影的空间设计离不开蒙太奇表现手法,一部好的影片,不仅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启发与享受,更有比较逼真的视觉效果,能在影片中展示电影的魅力及独特的视角是每部影片追求的灵魂,如何能在影片拍摄中运用电影手法,营造良好的影视视角与效果,是电影空间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在无声电影时代使用较多,最初的电影注重视觉效果,片面强调影片的形象特征,将电影与文学及戏剧加以区分。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注重时间的表达,是时间的美学。虽然无声电影在表现影片空间上的效果远远没有当今影片的丰富,但是在20世纪作为无声电影的主要手段———蒙太奇,虽然注重时间镜头的组织而不是空间,但是影片的空间设计不仅包括空间场景的设计,更有时间的组织。蒙太奇的影片表现手法展现影片的视觉艺术,强化视觉表现力。
2.电影场景设计电影空间设计是在影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空间场景设计时一定要了解摄影机、剪接的概念,才能有效地配合设计。现在的观众越来越注重影片所能展现的丰富空间艺术,越来越希望感受更为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影片空间环境。影片的拍摄是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有的影片为了达到观众期望值,不惜斥巨资在电影场景设计中使用各种空间设计,特别是采用一些难度较高的特技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达到更好的影片效果。电影场景设计是指除却影片角色外,对影片中其他相关对象的造型设计,包含了对电影主体起主要衬托作用的动态和静态相统一的时空环境艺术设计。电影主题制约电影中空间环境的形式、色彩、道具陈设等设计要素,场景空间形式、色彩基调、道具陈设等设计又反过来影响电影主题的表达。
(二)电影空间设计的类型
1.电影空间设计根据空间环境的真实性与否为标准,划分为真实空间设计与布景空间设计。真实空间设计是指通过改变根据影片建造场景的内部结构(包括色彩、陈设等),或利用真实的自然场景,或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景象,对这些景象加以改造、装饰等,使之符合影片表达的需要,使场景中的建筑、风格等与影片所表达的主题一致,达到影片效果逼真的视觉感受。真实的空间设计需要剧组耗费人力物力去搭建场景,虽然实景设计能更有效地衬托影片氛围,如一些清宫影片往往是在一些现代仿造的建筑内拍摄,使观众能感受到紫禁城的辉煌雄伟、宫廷的奢靡氛围。当然实景设计存在缺陷,由于建筑的结构固定,能给剧组发挥的自由度就变小,不利于剧组根据影片做出较大的改动。
2.从人类活动空间来看,又可以将电影空间设计分为建筑空间设计和自然环境空间设计。建筑空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条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蕴涵一定的文化价值,在特定的建筑空间内安排一定的故事情节,极易将观众带回到故事情节发展的情景当中,也是许多著名影片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自然环境空间设计虽然没有建筑空间那样拥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有人文氛围,但是它的可贵之处是不加修饰、自然地展现影片丰富的人文与艺术氛围。
二、电影空间设计展现的艺术美感
影视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的元素,还将建筑、绘画、雕塑等空间艺术结合在一起,是对传统艺术的再创造。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及审美观、观赏情趣,影片采用空间设计手法来展现真实的情景,展现了艺术美感。制作人对影片的制作,采用的手法无不透露出该制作人的心思,影片通过塑造空间、时间、地点的情境,改变人们对外在世界的概念,电影空间作为现实世界的再现或反映,不再是真实空间的呈现,而是一种超越,改变人们对传统空间的认知。每一部电影所展现的空间环境都是不一样的,通过不同的电影表现手法、化妆、服饰、场景布置等空间设计丰富影片的文化内涵,向观众展示影片的艺术美感。人们喜欢电影不仅是因为电影情节吸引人,更是因为电影能带给人们视觉、听觉上的享受与美感,不同电影有着不同的场景,影片中夸张的表现手法(如人物装扮、恐怖场景设置等)或温馨浪漫的场景都能给观众带来感受。电影是由各种各样的空间组合而成,电影的成功离不开空间设计艺术。
(一)电影空间设计展现的色彩美
人类对美的追求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一切美好的事物值得人们去珍惜珍藏,色彩使世界绚烂而有意义,一部好的影片要求体现其电影艺术价值,满足人们对色彩美的感受。从无声电影时代,黑白影片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展现的是一种无声艺术,这时候的艺术是一种纯粹的视觉盛宴。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对色彩美的追求,经过不断的努力,不仅赋予影片声音,还开创彩色影片,结束无声电影的默片时代。彩色影片的出现,反映人类对原始色彩、真人真貌的追求,希望通过电影空间设计反映真人真事。经历百年的发展,现在的电影在空间设计上充分利用色彩这一塑造方法,尽情展现电影的色彩艺术美。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影片中,为了展现大唐盛世的富丽堂皇,在影片的空间设计上,斥巨资及人力、时间在北京横店影视城重建辉煌的大唐宫殿,尽可能地确保每个细节保持唐朝风貌,布置皇宫场景中的门、600条柱子都采用图案雕刻,并特别定制长达1000米的丝绒地毡,使整个皇宫显得金碧辉煌。配合影片的情节,而皇宫外的外墙也采用图案,还采用真实的空间设计,用超过三百万朵铺满十三万平方尺,形成一个花海,并在沿途摆放六百多盏宫灯,给予观众十分震撼的视觉效果。而在演员的服饰上,华丽的服装、精致的头饰、完美的化妆,都无一不透露着色彩美。《满城尽带黄金甲》影片花费3.6亿制作的大片,美国的影评人对此片的评价是“视觉绚烂之极”。影片也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的提名、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美术设计、最佳服装设计奖以及美国第33届“土星奖”最佳服装设计奖、美国影视美术指导工会古装类影片最佳美术指导奖、美国电影业服装设计工会最佳历史类服装设计奖等奖项。通过电影空间设计,对场景的布置、服饰的选择以及灯光等拍摄手法展现一部气势恢宏、色彩鲜亮、层次鲜明的艺术盛宴,电影的空间设计能带给人们色彩上的美感,使人们真正能感受色彩的魅力。
(二)电影空间设计给人们营造空间立体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制作可采用的技术越来越多,有越来越多的3D电影占据电影院的票房冠军。如占据国内票房榜首的《阿凡达》,影片采用3D电脑技术拍摄,创造一个虚拟的存在空间“潘多拉星球”,影片在空间设计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享受,参天大树、群山漂浮于空中、色彩斑斓的茂密树林更有晚上会闪闪发光的各种动植物……使观看者似乎真实处于一个梦幻花园。《阿凡达》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阿凡达》的票房成功不在于它的情节有多吸引人,而是整部影片的空间设计让人震撼,观众在观众的过程中能真切地感受到潘多拉星球上的各种生物的活力,能让观众在惊叹的时候有感动有开心有落泪,整部电影营造出一个立体的空间环境让人去享受,真正实现了电影为人造梦。又如在《爱丽丝梦游仙境》影片中,电影空间设计艺术呈现得异彩缤纷,影片的3D效果,给人们增加了空间立体感,使人们留恋影片中美丽的仙境景色。影片的空间设计,通过对场景的利用、科学技术的使用,给人们展现一幅越来越逼真的场景,仿佛观众就是置身其中,能与影片产生更多的共鸣。
三、结语
关键词:灯光;景观设计;意义
中图分类号:[TU23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景观设计是依据建筑物的运用性能、处在的环境的对应标准,使用物质科学技术方法及建筑美学理念,创造性能合理满足大众物质及精神文明需求的生活环境。灯光是一个极为关键的美学元素,能够形成空间改变空间或者破坏空间;灯光直接影响到人对物体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的感知,在对室内空间关系的调节上起到重要的意义。
二、灯光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一)灯光可以创造室内各种气氛
灯光是开创空间氛围的魔术师。灯光具备透射、折射、反射、散射等性质,具有质感和方向性,在特定的空间内会产生多样的装饰意义与不同的表现力,如强弱、明暗、柔和、对比、层次、韵律等,也会赋予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凝重、苍凉、舒展等。现代建筑由于灯光科技的提高与普及,室内灯光环境具备了丰富的语汇,在提供普通功能照明的同时向精神层面发展,用艺术的照明手段体现照明内涵,催生室内不同空间的个性特征,使室内空间环境贴切地烘托出鲜明的空间气氛。不同的空间给人的感受不同,形成特定的空间性格,空间设计正是要追求空间性格的差异,追求特定精神需求的空间气氛,满足人们丰富的空间心理知觉感受。灯光具有令人感动的魅力,可激发自由、丰富、灵动的联想。灯光通过强化、弱化、虚化、实化等特有的表现手段,可渲染特定的空间氛围,塑造各种不同的空间性格,使室内空间这一物质存在上升到精神的高度。空间与灯光环境融合会提升其精神含量。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深刻地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设计空间就是设计灯光”。
(二)灯光可以加强室内空间感和立体感
室内空间的不同效果,可以通过灯光的意义充分表现出来。研究证明,室内空间的开敞性与灯光的亮度成正比,亮的房间感觉要大一点,暗的房间感觉要小一点;充满房间的无形的漫射灯光,也使空间有无限的感觉,而直接灯光能加强物体的阴影,灯光影相对比能加强空间的立体感。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可以利用灯光的意义,来加强空间视觉中心点,从而进一步使空间主次分明,得到完善和净化。在许多商业空间中为了突出新产品,通常采用亮度较高的重点照明,而相应地削弱次要的部位,获得良好的照明艺术效果。如趣味中心,也可以用来削弱不希望被注意的次要地方,从而进一步使空间得到完善和净化。许多商店为了突出新产品,在那里用亮度较高的重点照明,而相应地削弱次要的部位,获得良好的照明艺术效果。
(三)室内灯光可创造极佳的艺术效果
灯光设计的合理与否,既关系到各房间的功能使用,又影响着装饰效果。在特定的环境中按照灯光源的颜色、大小、形状、位置、方向等的变化,配合人和物的数量、位置、动态等的变化,能够充分显示出灯光的各式各样的表现力,创造出丰富的环境艺术效果。
1、灯光能够造型
灯光存在,就会出现阴影及这两者过渡的变化,从而产生灯光影效果,它对人和物能起到造型意义,使人和物具有立体感。如果妥善地改变灯光的位置和方向,不断调节灯光的灯光量和灯光强,就能够呈现出明暗、浓淡、轮廓等的灯光影效果,显示出灯光是能够造型的。
2、灯光能够作成雕塑
灯光无论从物体的内部出射,或从其外部照射,都能将物体作成雕塑。上述内装彩色灯的冰雕是灯光从物体内部出射的一个例子.常见的进口大厅中的巨型花灯,从其内部和外部用灯光照射,就能够作成明暗变化的雕塑。
3、灯光能够作成绘画
在墙体内部装灯,将金属板或陶板作出图案或花纹覆盖在墙面上,灯光从墙体内部透射出来,作成墙面上的绘画,具有显目的装饰意义。
(四)灯光可以用来聚焦重点,突出特色
灯光在现代化空间展示中聚焦视觉重点、突出核心形态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视觉焦点能打破空间均质化所造成的单一形式的视觉现象,防止产生视觉疲劳,其手段是运用视觉感受的差异性原则制造等级偏差以强烈地吸引视觉的注意力。灯光集束于某一点,从而降低其他区域的亮度达到突显目的,使主次轻重一目了然,空间重点得以强化。在室内环境中有些节点细部、家具、陈设、饰物特别是装饰艺术品如雕塑、壁挂,在比较重要的视觉位置上,需要用适当的灯光的渲染来表现,加强其个性与特色。例如:商场为了突出商品做的重点照明等,没有重点就没有艺术而落入平庸。强化灯光的明暗对比能把表现的艺术形象或细节体现出来,形成抢眼的视觉中心,极高的对比还能产生戏剧性的艺术效果,令人激动。
三、结束语
建筑物室内空间是建筑物的一个内在世界,它需要一种自由形式的物质来将其展现出来。灯光是一种艺术语言,向人们讲述了设计师的整体思想理念;灯光是看不到的软件,是设计的工具,建筑师能够适应它展现出其自有独特的才华。灯光是建筑创造的一个广阔的领域,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景观设计有了更高水准的准求,而灯光景观设计已然成为一种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朱增祥.景观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赵思毅.室内灯光环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戴志中.灯光与建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到2016年年底,国内的联合办公空间品牌已经超过了3500个。这个市场迅速发展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办公方式的变革。
曾经机械化地分隔在格子间里的工作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于那些需要激发员工创意的公司。而对于那些不受限于办公室格子间的自由职业者或独立创业者而言,除了咖啡馆和家,如果能以几千元租用一个联合办公空间,更能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这样的创意人士很自然地成了WeWork最初的一批会员。
自2010年在纽约创立后发展迅速,WeWork目前已在44个城市有140家联合办公空间。在软银的新一轮投资完成后,它的估值达到170亿美元。自去年7月进入中国市场,它很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了6家分店。
WeWork这样的联合办公空间试图通过空间设计来定义一种新的办公形式,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逻辑的设计思路:更开放、更适用于互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能产生更能激发创意的社交活动。它更像是一个实体的社交网络―也许是Facebook,但LinkdIn更恰当―让租客在这里成为朋友,甚至是工作伙伴。
因此,这些共享办公空间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可是如何用设计来改变一个物理空间所呈现的氛围?如果想重新定义工作方式,那意味着还需要改变人的行为模式,这又应该如何通过设计来实现?
独特的室内设计风格仍然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WeWork在中国的第一家店选在了上海WE国际文化创意中心。这栋两层楼的建筑原本就有着亮堂的中庭景观及垂直鱼缸设计,负责设计的建筑工作室Linehouse参考了原先的弄堂结构,并通过灯柱结构抽象地表现出来,让流行已久的“工业风”设计有了新鲜感。
同样由Linehouse负责的WeWork威海路分店设计则更戏剧化。Linehouse的设计师Alex Mok表示,这间上海最大的WeWork的设计灵感来自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因此主色调为粉、蓝、灰,办公室入口处抬高的前台,更像是一个复古酒店的前台。“人们需要逐渐远离那种流行了很久的定制工业风设计,因此这个更有家的感觉,更有设计感的空间,是我们对之前所设计的WeWork空间的经验总结,”Mok说道。“他们想要一种高端的感觉,因此我们谈了酒店的概念。”
旋转楼梯是威海路的WeWork最大的亮点之一。蓝绿色的宽走廊在楼层之间会有一个平台,让人有一个喘息的机会,更提供了一个小型的社交空间。“这栋楼最初并不友善,除了外观结构不怎么好看,它还是由新旧两栋楼组合而成的,格局显得很突兀。因此我们增加了走道来打通两栋楼,增加了大型景观旋转楼梯,才真的让这个空间活泼起来。”Linehouse的设计师Briar Hickling回忆道。这个成功的楼梯设计也被用在了延安东路店上。
这家公司希望空间塑造的温馨社区氛围能让租客在这个环境中待得更久。“现在人们工作的时间都超过了在家的时间,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一个舒适、整洁,又设计得很美的家一般的环境。这不只是一个能让你高效工作的地方,还是一个让你有归属感,能邀客户或朋友来喝个啤酒,打一轮桌球的地方。”WeWork的亚太设计总监Cindi Leung说道。
而对于租客来说,联合办公空间良好的社区氛围有助于消除独立工作、或为小型创业公司工作的孤独感。为了筹备一家CrossFit健身房,倪雅琦搬来了上海,由于只需要为她自己的技术人员寻找办公空间,租用延平路的WeWork办公室刚刚好,她也很自然地与这里的“邻居”成了朋友。
WeWork还为会员搭建了手机客户端平台,让他们可以随时分享活动及资讯。每家WeWork的社区团队会主动帮助建立不同会员间的联系,因此会员之间能够产生更多的互动。“我们甚至会带着威士忌,自己在这里Happy Hour。”倪雅琦所在的工作区域有3家技术创业公司,这些极客自然会彼此交流互动。“跟威海路相比,我反而觉得延平路店挺好的,因为这个社区没那么大,所有人都互相认识。”
WeWork亚太区CEO Ole Ruch认为,WeWork跟其他联合办公空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关注的是空间,而我们关注的是新型工作方式。”简单来说,“符合人体比例”的WeWork的办公空间在空间设计上主打透明玻璃的办公室,强调公共空间设计的场景感。
靠着逐渐建立起的全球网络,WeWork还用大数据来改进设计的方法。在做了大量数据分析后,他们发现一个能够装下12人的会议室平均只有两三个人使用,它的会议室都普遍偏小。还有些更巧妙的数据整合加上设计师观察,比如将打印机设在咖啡及餐饮区旁边,会制造更多的会员间的交流;比如在其中一处办公空间增设了咖啡师,这不是为了让会员喝到更精致的咖啡,而是为了让人们在排队等咖啡的过程中,也能闲聊并建立联系。
WeWork自己也在尝试用产品思路来拓展生意。一家新店不止是一个分店,还被看成一个“产品”,能够对WeWork的数据库作出贡献。因此,室内设计师会在建筑师完成空间规划后,根据以往用户体验数据的反馈,规划出一个合理利用程度最大化的空间。同时不少细节也逐渐实现规范化,比如玻璃墙体的最佳厚度、室内灯光在不同时间的亮度,甚至音乐的大小。
这种开放而独特的办公氛围也在吸引如微软、汇丰银行等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客户,Ruch认为这是因为活跃的社区氛围可以帮助公司显得更酷,让更多员工愿意留下来。“只有被快乐的人包围,才能感到更加放松,而放松的环境下才能做有创意的事。”WeWork室内设计师Chistina Jih说道。“越来越多人的工作目的是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而不是只为了赚钱。”
在WeWork进中国之前,这个市场已经有了一些设计别致的联合办公空间,如裸心社、WE+、SOHO 3Q等,还有Paper这种针对窄众市场的精品联合办公空间。仅从外表看,占据一整栋1960年代老公寓的Paper更加文艺:外立面由白色马赛克瓷砖拼贴而成,大堂用的是Flos、Magis等意大利设计师品牌的家具。
Paper由媒体人黄佩佩和Jacopo Stecchini共同创办,一楼是开放的公共空间,二楼到三楼是联合办公区域,租户包括黄佩佩自己的公司越唐传媒、数字营销公司Red Ant、父母堂等几个自媒体公众号和意大利高端印刷出版公司Nava Press等文创类品牌,四楼完整地租给了耐克的品牌设计团队,五楼则是一个快要开张、拥有5间客房的小型酒店。
与WeWork的摩登感不同,负责Paper的纳索建筑设计事务所尽量保留了这栋五层楼建筑的原貌,没有安装电梯,也保留了开阔的层高及天花板的木质顶梁结构。“尽管开酒店成本更高,但考虑到这栋楼没有电梯,如果要让租户愿意爬到五楼的办公室就要牺牲租金,因此干脆把五楼变成一个有意思的酒店。”综合考量后,黄佩佩作出了这个折中决定。
在Paper,除了一楼名为“newsroom”、能容纳十几人的大会议厅,其他会议室都是细长设计,桌椅也偏小,但给每个工位预留了很大的个人空间。
“Google主导好玩为主的空间,但我们对这个风格是说不的,因为一个更职业化的创意工作虽然很需要视觉享受和舒适感,但不能失去办公室的氛围。”黄佩佩说道。她希望使用者能在Paper感受到的是一种更为静态,几乎有些禅意的安静气场。在她看来,一个更适合需要独处、但偶尔可以开展社交的场所,才能激发所谓创意人士的工作效率。
从行业整体来看,每一个联合办公空间提供者其实都希望做出自己的差异化,有些甚至只对特定人群提供服务。
比如2005年在纽约开张,专供作家使用的联合办公空间Paragraph,就掌握了孤立又不孤单的平衡。创始人Lila Cecil及Joy Parisi自己是作家,创办Paragraph的初衷,是因为他们厌倦了在家里的地下室写作的生活。为了提高作家的工作效率,Paragrah刻意设计了白噪音机器,并放置了符合人体工学的家具,让人不自觉地想要在这里不停码字。“在这里办公最大的好是能提高写作效率,你在这样的空间里会更加专注,潜意识里则会觉得别人也很重视你的工作,毕竟你不在家里。总之这里是一帮备受写不出东西困扰的人共同建立的友好社区。”Parisi说道。
已经习惯了使用作家联合办公空间,而不是游牧于各大咖啡馆的纽约记者Evan Hughs就曾在《纽约客》文章中写道,“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写作是一个奇怪又不正经的‘兴趣’,而在作家联合办公空间里,我会感觉到一种默默的竞争氛围。作家联合办公空间更像是健身房,你是相对独立的,但也希望‘跑’得跟隔壁的人一样 快。”
当然,在互联网文化出现之前,这样的空间设计和其所倡导的开放、融合和社交式的办公方式几乎不可能做到。回到1960年代,赫曼米勒公司的设计师罗伯特・普罗普斯特发明格子间正是为了把秘书们从工厂一样糟糕的办公环境中解救出来,而如今,工业装修风格和开放的空间重新回归,却是以这种经过仔细设计和强调体验的方式。
林俊杰 Smudge
前不久林俊杰在新加坡开设了自己第一家名为Smudge的服饰店,店面位于新加坡安祥山,是非常有名的老建筑区。JJ租下一整栋楼共三层,而他别具匠心地将店开在了二楼(一层和三层目前还在设计阶段)。有意思的是,店面的大门是厚重的铁门,从外面根本看不见店铺,需要顾客按门铃才进得去。JJ说:“这样的设计是希望让消费者感觉到这是一个可以让人丢掉外界残酷不安,好好放松休息的第二个家。”店门外的走道被装潢成枪林弹雨伤痕累累的墙面,店内则呈现兵营的感觉,非常有设计感。
JJ店内商品主要包括了牛仔裤、帽子、T-shirt等,同时还引进了好友张卓楠的球鞋品牌GreedyGenius,而JJ最推崇的还当数Smudge品牌中的WARRIOR系列T-shirt。
(图1)JJ店内的装潢很有神秘气息哦。
(图2)很有设计感的说~
罗志祥 STAGE
罗志祥自创品牌“STAGE”发展得异常好,才在台北开店不足一年便先后在香港和新加坡开设连锁店。据说,台北店开业第一天,就有600多人拿着号码牌排队进店购物。开业几个小时便轻松进账百万台币。
STAGE的一层大部分陈列着限量服饰及公仔,地下一层则是小猪的一些美国品牌以及展示馆。展示馆内陈列着小猪本人收藏的100多双价值超过百万的球鞋,不过只秀不卖。
小猪相当具有经营头脑,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经营小秘诀:
1.自己当代言人。
2.拉明星朋友一起穿,罗志祥经常赠送衣服给好友张惠妹、Selina、杨丞琳等人,等于让这些大明星在无形中免费为该品牌宣传。
(图3)小猪店里的招牌公仔。
(图4)请朋友一起来提升人气。
(图5)有模有样店老板。
周杰伦 Phantaci
Phantaci的前身是Omni by JFK。杰伦的店跟他一样都是走天王路线,店内大部分商品都属于全球限量版,所以价位也相对较高。店内商品不论是街头系列还是时尚系列都以独特的奢华风格为主轴。
此外,杰伦也经常设计一些限量版服饰在店内推出,之前他就曾推出自己设计的限量36条的牛仔裤,限量15顶的Cap帽以及全球限量五十双的球鞋等。
除了商品非常高调,店内设计也非常华丽。店内的空间设计均以低调华丽为理念,内部空间设计特别邀请知名设计师甘泰来为店内空间做了大幅整修,所有的视觉设计更是由著名的艺术家River Kuo负责。
(图6)杰伦卖力推销自己的商品。
(图7)叫来好友捧场!
(图8)杰伦店的整体布局。
(图9)生意还没开始做,就先“贿赂”好友们。
阿SaLOW B CLUB
阿Sa服饰店最大的卖点就是出售大量的艺人二手衣物。不过可千万不要想当然以为这些二手服都很破烂,店内的二手衫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才上架,凡是有污渍破漏的一概都被拒之门外,而且在上架之前所有衣服都会统一拿去干洗。在店内销售的艺人衣物大部分都只穿戴过一两次,而价格却是原价的一半甚至更低,所以绝对值得一逛。
(图10)LOW B CLUB的店面招牌。
(图11)店内装潢比较有女性化。
(图12)众艺人经常光顾,如果运气好说不定就会在店内碰见明星呢!
陈冠希 ACU
陈冠希的潮流店不止一家,开在上海长乐路上的ACU鞋店尤为值得关注。ACU虽然是临街旺铺,但这家店的门面却相当低调,一堵厚厚的实木大门,紧闭着,顾客要主动去推开才能入内。
店内完全没有潮流时尚的感觉,更像是一家传统的中医药房。里面摆放潮流名鞋的“货架”都是陈冠希从各地淘来的古董药柜,概念感非常强。
而店名ACU亦是针灸Acupuncture的英文缩写,店内的logo也是一个“针灸”的图标。
(图13)这样的潮流店你见过吗?
阿信 STAY REAL
阿信的漫画天赋在他的服饰品牌STAY REAL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此品牌不仅在台湾地区大受欢迎,就连在大陆都广受好评。
阿信的店面装潢颇具欧美宫廷气息,有非常强的时尚感。
[关键词]设计思维;创新创业;社会责任:设计教育
2015 Apple公司会上,新品的带给果粉们惊喜,同时也让我们关注到设计师出身的Apple公司高级副总裁Jonathan Ive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这是否可以理解为,设计师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设计思维的力量逐渐渗透到了整个商业运营中?设计主导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一、设计思维日益普及
(一)设计思维成为一种企业战略
在传统认识中,设计只是产品包装的最后一道程序――提高产品外观的可看度,不需要参与到前期的策划等工作中。而现在,设计越来越多被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应用于整个产品的创造过程中,“设计思维”能完美地解决商业战略上的问题,得到了众多企业的认可和实践。
英国著名品牌顾问公司Wolff Olins的领导力报告中对设计师出身的CEO赋予一个新名词DIC(Design In Chief)。的确,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成为成功的创业者,如Chad Hurley合作创立了世界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Charles Adler合作创立了能将最具创意的方案有效落地的平台Kickstarter、Jack Dorsey合作创立了世界最著名的社交网站Twitter、Evan Sharp合作创立了美国图片社交网站Printerest等(图1)。这些著名企业创始人都拥有设计背景,其产品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充分满足了受众的需求,而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商业策略和产品设计中贯穿的“设计思维”。
Apple公司(图2)更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公司秉承设计主导产品和企业的发展方向,从Steve Jobs时代开始,即以设计为第一要义,产品的整体设计通常是在确定了产品外形之后,才由工程师们根据外壳进行主板及元件的制造,也正因为设计思维的贯穿始终,才使苹果的产品至今仍是时尚与科技的代名词(图3)。
设计师拥有的强大创造性思维,能使他们在复杂的商业局面中优化思维,并迅速抓住机遇、提出对策。华尔街日报称“在现实商业环境中,创新已经超越了管理,成为首要因素”,而创新需要设计思维;同时,设计师还拥有系统的思维优势,能化繁为简并更好地完成商业运营;另外,设计思维还能为员工塑造更好的工作氛围与气氛,如Apple公司、Google公司(图4)等,宽松和舒适的设计氛围环境,更能给员工带来灵感与热情。
(二)设计思维解决社会问题、助力社会创新
非洲南部干旱少雨,在农村,由于水源遥远、打水次数频繁、沉重且难以携带等原因使打水成为一项困难的工作。尤其是那些妇女和孩子每天都要挣扎到水源地取水,而且因为搬运的手段限制,每次只能搬运大概1 5升左右的水,因此每个家庭每天至少得打水一次,许多妇女的颈椎、脊椎因为长期用头来搬运这些重物而落下了病根。设计师P.J.和J.P.S.Hendrikse看到了这样的情况,他们为此设计了Q鼓(Q-Drum)(图5),这是一个环形的低密度聚乙烯(LLDPE)塑料容器,容量50升,不易损坏,也没有可拆卸的手柄或其它金属附件,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坏率。其独特之处在于在鼓的纵向中心有一个孔,并安装了可以牵拉和滚动的绳索,适用于任何地形以便运输。绳子的选用也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使用方便,成本很低,甚至可以用任何类似的材料进行替换,以确保产品的廉价易得。这个设计简单、坚固、耐用,有效地解决了用户友好的问题,缓解了体力的负担,并减少了花在取水上的时间,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这个设计已经广泛应用于肯尼亚、纳米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坦桑尼亚、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加纳、南非、安哥拉等地,成为当地人民的重要生活用具。
如今,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技术的高度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愈加便利,多元化的媒介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畅通的条件。然而,这种积极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诸多矛盾:一方面,市场上为满足欲求产生的纷繁复杂的消费品使我们忽略了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单由相关政府部门无法得到切实解决,需要政府、大学、商业、社会团体协同参与、共同解决。
因此,基于以上现状,设计理念亟待转变。设计行业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欲求型设计的创作与生产,更应该把眼光放在人们的基础需求上,为此需要关注并发展需求型设计。通过Q鼓设计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合理运用设计思维,为社会解决实际需求,提供完善的、系统的解决方案,正是设计思维的重要所在。因此,我们应当运用设计思维介入非设计领域,通过社会创新的模式体现设计的公共性和主观能动性,致力解决实际的基础问题。
我们将这种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们最基本需求的设计称之为“公共设计”。设计不同于艺术,设计不仅仅创造美和样式。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设计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可以运用设计思维为多数人谋求利益,满足公共需求,帮助弱势群体,寻求社会公平,从而在公共领域发挥出具体实际的效能。
区别于单纯满足商业需求的设计行为,公共设计以公众利益为目的进行产品设计、空间设计、新媒体设计、广告宣传、社会创新等设计活动,为公众提供社会服务和人文关怀。公共设计的重点在于公益和慈善,提倡设计要承担社会责任和推动解决社会问题。公共设计的概念立足于设计的创新性,强调设计的公共性,表现设计的公益性。
公共设计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也是解决目前社会面临困境的必由之路。
二、设计思维的教育及其社会化
我们一直在强调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其不再仅局限于O计领域,而是拓展到整个商业领域和社会范畴,设计思维成为设计主导的动力、成为商业竞争的主力工具、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成为设计创业的基础。但设计思维的培养源头还应该回归于教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并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让设计思维一社会责任一设计创业成为有机的一体并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借助各种资源强化设计教育社会化。
(一)美国高校创客空间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其共同特质是创新、实践与分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布朗大学等综合性大学都先后开设了相关的开放式课程,通过实验室的建设,致力于在艺术设计、多媒体应用、技术研发等领域进行成果转化的研究,在这些实验室里完全打破了学科界限,成为一个不同研究领域的跨界大合作与培育产业项目的平台。例如斯坦福大学D.School的一个研究生教学项目,运用换位思考、定义问题、形成概念、开发原形等一整套设计思维的方法论,让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共同探索并研究出好的解决方案。这个项目的教师也来自斯坦福大学各个院系和业界,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来辅导学生的项目,这样的课程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接触了各个学科的知识、锻炼了开放性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可开发项目。
美国各大高校的创客空间在物理空间和软硬件的开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组织运行机制等方面已经相当成熟,研究项目涉及商业、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很多也通过创客空间的孵化或推荐,输送给政府、企业或成立公司独立运营。美国的创新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推进了教育体系社会化的进程,扩大了设计创业的可能性,也成为一种良好的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二)创客在中国
2015年,创客的概念开始在国内迅速蔓延,正在悄然影响着传统制造业,一与其他新生群体一样,创客(图6)在国内也正在经历一个聚集能量的发展阶段。目前国内的创客空间仍属于初级阶段,没有像国外的创客空间拥有足够的专业导师队伍、开放的软硬件资源共享、联合分享的公共平台等。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这将是指导和推进中国创客发展的促进剂,相信也会有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源开始关注这个群体。
当然,在鼓励创客发展、政策支持创业的同时,我们还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广阔的教育平台,完善相关教育体制,结合创客的不同需求,建立符合众创空间特点的课程设置、软硬件环境建设以及分享公共平台等。更应该针对高校学生,在校内就开始培养能与社会紧密接触、掌握创新设计思维方法、甚至已经拥有成熟项目的学生队伍,为众创空间提供优质的人才保障与对接渠道。
(三)设计思维教育势在必行
设计思维是由创造性思维、视觉化能力、社会责任三个部分组成的。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使用设计思维工具,通过移情体验一问题界定一属性研究一头脑风暴一概念制定一执行策略与步骤一测试改进等一系列长期摸索形成的训练步骤,用设计师的思维模式为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将会进入战略、市场和研究等领域,不仅仅是设计行业”,Patrick Whitney,作为芝加哥的institute of Design/IIT设计学院的院长这样说到。在美国近十年来,很多的商学院已经将设计思维引入到商学院的课程中去,如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了相关设计课程;布朗大学的学生甚至可以直接选择他们的近邻世界顶级设计学校一一罗德岛设计学院的设计课程;斯坦福大学也开设了设计思维的课程,甚至面向社会,对各行各业有此需求的人进行相关的课程培训,课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这些练习不是通常课堂上虚拟的课题,而是让学生们直接开发真实的项目,目前这门课程已经先后有40多个团队做出了成功的案例,很多团队获得了创业投资,不少仍在坚持运营。
创意教育要联系社会责任。我们所说的创意教育并不局限于院校里的教学,而是面向社会大众。这个社会是不完美的。当代设计创意,不再是美化和娱乐的功能,而是要介入到宏观的社会对话之中,用创意实践责任。事实上,中国的社会现实才是中国创意要面对的最大命题。如果有一种创意可以帮助改善中国的问题,它一定是大创意;如果创意的教育能够联系起社会的责任,那一定是有意义的教育。正如马云在双十一销售量公布之后说的:“数字不是我们今天所关心的,我最关心的是数字背后的东西。”或许马云说的是市场的力量,而我们理解的是市场背后还有什么?是技术变化和当代社会文化,这才是推动创意行为和创意教育的基本动力。
围绕在设计思维的话题之下,去谈有关设计教育的社会化问题是很现实的。因为设计思维在它本身所关注的问题以及在解决设计问题的工作中都做了相应的外延。另外,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也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比如在设计思维中提倡的用户的研究、个人需求的研究、创新的研究、头脑风暴的研究等,所有这些方式实际上也给今天设计思维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考模式(图7)。
实践证明,设计思维可以作为所有类型的教育方法,不单单只是在设计教育方面。而设计教育的社会化也必然会形成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因为我们将来的社会结会越来越复杂,人的需求会越来越繁多。今后的设计教育的社会化会变得越来越理想,设计教育的社会化也一定会站在社会教学的利益之中。
三、设计思维成就设计创业
在全球范围内,以斯坦福大学为首的各大名校正加强对设计领域的关注,设计与商业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过去十年中,国际上很多著名的商学院已经把设计学院的思考方式引入到他们的课程当中,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新思维。可见,设计不再仅仅作为一门学科,更逐渐以一种创新方式与手段出现在商业领域与社会服务中。
Airbnb(图8),中文名“空中食宿”,成立于2008年的f金山,是一家为旅游者和家有空房的房主建立联系的服务性网站,至2011年,Airbnb的服务增长了800%。这是一个典型的设计创业案例,他们的创始人Joe Gebbia就是一位拥有罗德岛设计学院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双学位的设计师,他同样利用设计思维理论贯穿整个产品的始终,Joe Gebbia说:“2007年做Airbnb时,我们问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能做什么让这个城市更舒服一点,你到一个城市里去,希望下飞机的时候有人接你,有干净、安全的公寓可以住,打开房间你闻到的气味是什么、洗手间里的毛巾是否干净等。”他认为用户在Airbnb上感受的是完整的生活体验。这样的理念完全与传统的CEO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Joe Gebbia更多考虑到了用户的体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盈利与风险的评估。
【关键词】当代陶艺 装置 语境 环境 空间
从当代陶艺的创作面貌与形态观察来看,越来越多的当代陶艺家们开始涉足陶艺装置语境的思考。装置对于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人来说,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但对于当代陶艺创作者来说,装置陶艺是一个相对新鲜而刺激的新领域。对于装置陶艺的涉及,陶艺家们最早的思考还是从当代陶艺单一形态或者系列陶艺形态的创作中,寻求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可以更加自由地诠释作品要表达的某种深层次内涵。对于装置陶艺概念的解读,当代陶艺家由于自身对于陶艺特殊语境的考虑,使得其概念不再束缚于装置艺术这个当今仍然具有模糊概念的范畴之内。装置艺术的起源被大家广泛认同于二战前杜尚和里格瓦瑞特等前卫艺术家的系列作品探索使然,最为标志性的当属于那件实物装置作品《泉》的展示。实际上装置艺术是一种表现技术和方法,是透过整合多种材料在特定艺术空间而呈现的具有临时性或者永久性的艺术作品。重新提出装置陶艺这类概念,是为了更加具体、贴切于当代陶艺目前所呈现的一种普遍现状,当代陶艺创作的元素已经发展成为在空间中具有较强综合性与包容性的艺术新形态。因为在当代陶艺家的创作始终,是一个完全由单体到群体再到综合创作的概念过程,无论是国内抑或是国外当代陶艺家,在装置艺术概念提出的前后,在当代陶艺创作范畴内都产生了具有装置语境的陶艺作品形态,因此,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在当代陶艺创作领域,更多的艺术家已经将作品的视角延伸到装置语境这一特殊范畴之中,剖析装置语境下的当代陶艺创作形态,对于当代陶艺创作未来的发展及其艺术方式的转变提供可供参考的资料。
基于当代陶艺创作的语境思考
当代陶艺家对于陶艺材料的重新体验与尝试,源于工业化文明所带来的思想聚变和文化反思,无论是1954年被世界公认的奥蒂斯陶艺革命的创始人彼得・范克思(Peter Voulkos),还是日本陶艺社革命的创始者八木一夫,他们对于陶瓷创作观念与面貌的反思,均是出于对现有文化与工业文明,自然与社会,人与机械之间的某种精神恐慌与反思。他们的反思对于日后的艺术发展而言均是彻底的,被后期从事现当代陶艺家们奉为旗手。当然他们以前的陶艺界前辈们也在这条改革的道路上试图去创造全新的艺术形态,但社会语境与当时文化语境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和给他们给养的那个文化艺术形态做个决裂式的告别。
中国早期的当代陶艺家在与国际现当代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政治与文化氛围有所松动的前提下,当代陶艺创作的面貌也有了全新的改观。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在当代陶艺革新领域,中国对于世界当代陶艺的贡献,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均显得微乎其微。就中国本土内部而言,中国当代陶艺创作所呈现的形态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推动也显得微不足道。但即便如此,一批较早涉足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开始小范围选择陶瓷材料作为实验艺术的引子,夹杂着部分学院派陶艺家也开始反思传统陶瓷艺术在当代所扮演的角色,合力将中国当代陶艺的创作面貌引向了一个全新的轨道。
早期当代陶艺的创作面貌虽显得有些稚嫩,但其独立思考与创作的叛逆精神却是传统陶瓷创作者所缺失的。从具有独立当代陶艺精神的作品创作,到与兼具实用功能的当代陶艺作品的磨合,再到环境陶艺介入室内外公共空间的形态改变,使得当代陶艺的面貌所呈现的不再仅仅是材料与技术的革新,富有个性观念与思想内涵的作品开始显山露水。多元的艺术创作思维,综合的艺术形态,或具象或抽象,抑或平面立体,这类作品开始包含着陶艺家对于当代社会各个阶层政治、文化、环境、生活的诸多反思与研究,观察之细微,思考的深邃,了解之全面,都为当代陶艺以全新的形态纳入到社会真实的另一个语境之中,自由探讨的创作状态为介入装置语境的新艺术形态开创了先机。
当代陶艺对于室内外环境语境的介入
当代陶艺作为纯艺术被早期的当代陶艺家们所提出,其创作的手段与观念是异常超前的,对于功能性的早期摒弃,为陶瓷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材料而进入更多当代艺术家的视野提供了外部条件。但无论如何,当代陶艺对于环境的思考与探究还没有明确的被提出。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当公众所依赖的生存环境资源例如空气和水受到威胁时,具有环境主义保护观念的一些艺术家开始将自己的作品创作作为革命的武器,以弗兰斯・威登汉(Frans Wildenhain)、鲁斯・达可伍思(Ruth Duckworth)为首的艺术家开始从大自然中获取素材与表现内容,将自然、宁静、幽雅的湖面,自由翱翔的飞鸟,代表生命的阳光与空气、雨水,代表能源破坏而呈现的干旱沙漠与熊熊火山等题材以陶瓷壁画的方式呈现于社会公共空间之中。当代陶艺对于公共环境空间的涉及,不仅在公共空间领域展现了当代陶艺的独特魅力,更为重要的是,当代环境陶艺壁画以其独有的材料泥味、火味、釉色和人文关怀精神被大众所接收。如美国陶艺家温・海格比(Wayne Higby)将其所生活的科罗拉多州的山脉表现于系列创作中,那些高耸入云的断崖陡壁,沉降于万里低空下浩瀚碧绿海面,都为我们展现出蔚为壮观的大自然是如此的富有生机与活力。
室外环境陶艺可以完美地展现陶瓷材料独特泥料的魅力,粗狂、斑驳、厚重古朴天成;亦可以展现釉色的窑变、奇幻、瑰丽、鬼斧神工之趣;亦可展现彩绘的特质美感,温润的笔下青花、内敛的粉彩装饰、灵活的新彩写真;亦可展示拼贴的趣味,异构、重复、时空交错。
相对于室外陶艺的自由创作与表现,当代陶艺在室内环境语境的涉及就显得保守了很多,它需要特殊环境空间色调的制约,它需要独特灯光气氛营造的衬托,它需要古朴木质家具的材料点缀,它需要植物花卉小品的掩映附着。室内环境陶艺的创作可以精致小巧,在环境的语境中,装置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环境的特殊点缀,喜欢禅境的可以以湖田影青装饰的佛来构建空间,喜欢喧嚣的可以以釉色瓷窑变的唯美与张力宣泄情韵,喜欢会所商务的可以陈设抽象构成或现代瓷塑打造空间实体的敦实与文化气息。无论室外室内,当代陶艺的装置语境对于环境具有独特仰仗与依赖,它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命题,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考。
当代陶艺创作的装置语境分析
对于艺术家而言,永远无法回避的就是对于作品在何种语境下呈现的思想分析。上述对于环境的探究多源于对环境真实空间、社会人群结构、公共价值体系、群体目标定位等综合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的综合考量与思考,而当代陶艺创作的装置语境还存在于特殊的展示空间中,这里的展示可以是作品创作前既定的室内外空间设计,也可以是作品创作后所必须要求的室内外空间选择。而以装置语境出现的当代陶艺创作,结合室内外空间的两种诉求来看,对于装置类型的当代陶艺(简称装置陶艺)创作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1.装置陶艺是以空间为参照系而创作的具有空间类型概念的当代陶艺创作。空间对于装置陶艺来说具有其独特性,这个空间是必须参与到作品之中的空间,而且由于这种空间,作品才显得具有其特殊的价值与意义。空间可大可小,大的空间比如自然的某个空间或者整个室内空间展厅(如在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馆展出的艾未未陶艺装置作品《1亿颗陶瓷瓜子》,一千多平方米的展厅里,地面上铺满了一亿颗葵花籽,其重量超过150吨。巨大的空间,数量众多的陶瓷作品,扑面而来的视觉感受和作品创作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使得作品获得了空前的社会影响。艺术家艾未未并没有给作品一个完整的、固定的解释,而是将作品呈现于硕大的空间中,让每位参观者去感受并获取内心的答案)。小的空间比如装入容器的陶艺(如徐洪波用一系列形态相同或相似的基本构成元素来进行分割、并置、翻转、破碎或扭曲等手法来完成一个陶瓷装置作品《克隆实验室》)。
2.装置陶艺所呈现的内容往往是对于某种社会现象、文化形态、自然形态等提出的一种艺术文化思考与关照,而非仅仅是技法、技术及其艺术观念的某种革新。相对于独立的当代陶艺创作而言,当代陶艺对于思想、立场、精神的内在思考与探索更加深入。如陆斌完成了自己第一件或许也是中国第一件影像与陶艺结合的作品《大悲咒》,正如作者自言:“陶艺的创新不是那种抽掉了人文关怀、哲学思考,弥漫着小资情调的精致与完整,而应该是真正体现当代文化在陶瓷艺术领域里的重建,强调艺术的社会性与公众性建立。”这件作品诠释的是作者皈依佛门后,将自己对社会、人生、自然的重新认识与思考,也是作者以作品创作的方式重新诠释他所理解的佛教中的轮回之意。再如日本陶艺家鲤江良二的《Return to Earth》系列之一(1990),艺术家在公园地面堆起数个完整的脸孔,安置期间任由路人和孩子穿梭其间走过,这些面孔最终面目全非,最终回归到泥土自然的原貌中。这种通过作品所传达的隐喻力量往往比作品本身所呈现的美的哲学本意更加有价值。
3.装置陶艺对于场地的社会属性和文化背景,以及社会自然环境的地域特征的选择具有特殊的要求,甚至在创作的过程中就需要对环境本身加以改造或者技术上达到对接的各项要求。因装置类陶艺作品本身的语境要求,对社会环境、空间的某个意识形态或社会形态提出自己的思考方式。如作品对于水、草坪、墙体、光等的依赖,决定了作品必须在固有的空间中来完成其意义的表达。如朱乐耕的装置陶艺作品《生命之光》,是一个跨专业合作的综合性的作品,首先是和观念前卫的建筑设计作品的一次合作,其次是和音乐音响的一次跨界合作,最后作品的设计与呈现必须要考虑建筑与音乐厅的两个功能。“从音乐厅的内墙到每条走廊,都用陶瓷材料装饰,整个作品是通过光影来表现。如果从某种角度看,里厅和外厅的巨大墙面都像花的海洋,非常动人。作品高低起伏的律动,以一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向观众逼近,这是一种正在爆发中的生命力量,来自于人类心灵深处的崇高感和宗教感”。最终完美作品的呈现是与装置作品本身所依赖的环境和要注重的空间环境诉求相一致,才呈现了被韩国称之为“陶瓷宫殿”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景点。
当代陶艺创作对于装置语境的思考,为当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的各个领域,对于主流艺术形态的积极参与和介入,为陶艺面貌的整体呈现开创了新思路。更加深入地剖析当代陶艺创作的环境与内容,积极思考当代生活状态下的人文关怀,能为当代装置陶艺的深入拓展开创更好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光真.今日美国陶泥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5.
[2]姜波.文化语境中的观念嬗变――论中国当代陶艺的现代模式与价值取向[J].中国陶瓷,2008,04,第44卷总第233期:59-60.
[3]张玉山.论环境陶艺中的陶瓷雕塑与装置艺术[J].中国陶瓷,2009,06,第45卷总第247期:76-78.
[4]黄焕义.装置艺术与现代陶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03,总第123期:171-174.
【关键词】 可变性;多样性;适用性;开放式空间
1914年勒柯布西耶提出了“多米诺住宅结构体”及“自由平面”的经典理论。他将住宅分为主体承重结构和内部功能空间两部分,墙从以往的支撑体系中获得解放,使空间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自由平面理论成为当今现代主义风格居住空间设计的灵魂――平面的自由不是墙体的自由蜿蜒,而是人在其中行走的自由,建筑第一次将人的“运动”概念纳入了设计。柯布西耶开创了建筑模数化时代,他认为建筑构件应有一套特定的比例和数据体系,并能得到普遍适用。在《走向新建筑》及城市规划汇报中曾多次强调,“最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与自然相容的,世间万物有法可循,因此也存在一套“万能模数”给世间建筑以秩序”。这种想法显然有些理想主义,虽然在某一特定范围和时间段可起到一定作用,但模数不可能是万能的,建筑应该满足人的需求,以人为本,而人的性格是多样性的,建筑应该是变化的、灵活的、多样的、开放的。
一、开放式住宅理论的内容
开放式建筑属于一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早期的出租型办公建筑或大型的百货商场,应使用者对建筑内部空间灵活性的需求,在建筑设计及内部装修时多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及大部分轻质、灵活构件,易于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此类建筑的出现也从而引发了对住宅内部空间灵活性、多样性的尝试。
广义上的开放式住宅又称束撑体住宅或灵活空间住宅,一般住宅设计尽管有多种套型和档次可供选择,但不可能完全符合所有者的需要。开放式住宅采用大空间、灵活隔墙、构配件等一系列配套的设计手法,将住宅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基本结构,即外墙、柱、楼板、管道,这些设计施工完成后不能变动;另一部分为可变体,即轻质隔墙、门窗等部分。在使用时通常楼梯间、卫生间等被施工定位,不能变动,其它空间则由居住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灵活地进行变动,增加减少房间数量,自由调节房间面积。
二、开放式住宅所倡导的主要思想和特性
1. 引入能动的设计及建造理念
开放式住宅建筑的建设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人们居住的室内空间不再是一个静态事物,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能动的有机组合体,而这种变化从技术型的灵活可变性延伸到设计型的多适性,建筑的开放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设计观念和设计手法来获得,而不仅仅是技术的改变。
2. 新材料、新结构的应用
现代城市住宅的建设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型材料、新型结构的特性,并对其大胆的尝试是开放式住宅所倡导的,只有摆脱原有建筑材料及建筑结构的束缚,现代城市住宅才能逐渐革新,不断前进。
3. 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住宅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给予使用者充分的参与权及决策权。住宅的设计不再是设计师对一些定性元素的排列组合,而应该是遵循使用者的需求而变化,设计住宅既设计生活,居住空间只有融入使用者的生活趣味,符合使用者的生活轨迹,才曾最大限度发挥住宅建筑的使用效能。
4. 维持数量与质量的平衡,5. 遵循市场供与需的关系
住宅建设在保证数量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应重视住宅质量,保证其安全性、实用性;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住宅的建设应紧扣供需关系,重新认识市场调节的作用,遵循住宅生产和分配的商品经济规律,使住宅生产和住宅需求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三、开放式住宅建筑的探索与启示
开放式住宅建筑设计探索初期,人们对于优秀的住宅建筑的认知聚焦于先进的技术、高档的家具、智能化的电气之上,认为能够实现空间的灵活使用只能依赖于好的建筑构件及好的建造技术,依赖于精准的安装技术或质量好的移动隔墙。然而,当今社会先进的施工技术已成熟的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开放式住宅建筑在过去近一百多年的发展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更新,展现出不同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极具时代特点的灵活构建、可折叠家具及精准快速的工业化拼装和空间灵活多适性理论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开放式住宅建筑的一些发展方向及其给予我们的启示。住宅建筑的开放一方面可以依靠新的建筑材料和先进的建造技术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改变设计理念和手法来获得,实现建筑空间设计的多适应性。
因此开放式住宅建筑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开放,而且还应包含用“开放”的思维和眼光去看待建筑、设计建筑,这种开放包括空间、时间、功能及和人的关系。
四、开放式住宅小区及开放式居住空间
开放式空间住宅获得了更多的使用面积,在节约材料,使造价经济合理的同时增大了空间利用的灵活性。在使用上具有较强的弹,不同功能空间根据使用需求的变化可以相互转换,住宅内部空间开敞明朗,配置心仪的家具设备,会使居住空间取得鲜明的现代感和高雅的艺术品位。
随着人口的增长,传统居住模式的改变,现代城市小区的规模逐渐增大,小区内独立的配套设施在逐渐完备的同时也给整个城市的建设带来了物质及空间上的浪费,重复建设越来越多,以往住宅小区筑起围墙、自成体系的“封闭式”模式已不在适应规模住区和现代城市的要求。现代社会崇尚自由,提倡共享,住宅小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共通更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随着智能化设备系统的发展,采用保安监控设备比起筑围墙来更具效用。
五、开放式住宅在中国的主旋律
中国传统的住宅形式以木结构为主,木框架体系承担住宅本身的自重,内部可灵活布置,外维护部分自然分离,又可形成丰富的立面形式,骨架的存在使居住空间通透,便于多种功能的应用,传统的木框架体系通过零部件组装形式完成,一旦完成设计,可为施工带来便利。中国传统住宅的建造理念及人们的居住思想源于这种木框架灵活体系,这与我们现阶段所研究的开放式住宅模式有着在理念上呼应,传统的居住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为我们现阶段研究新形式的开放式住宅建筑带来灵感。
我国地域辽阔,各类资源种类丰富,种族文化多样,人们生活方式各具特色,因此在中国发展开放式住宅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适应性住宅”应该是开放式住宅理论在中国的主旋律。
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居住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居住生活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居住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居住生活的方便性与舒适性等。新产品新技术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需要居住空间的灵活性与其匹配。住宅使用者可以决定如何通过组合和分隔功能单元最好的利用空间,使自己的居住环境更切合自身的生活习惯,让建筑为人的需要而服务,建立长期的“人”与“居”的关系和环境,二者是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而不是静态的相互制约关系:即开放式住宅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鲍家声 适应市场的开放住宅――商品住宅特点及其设计理念[J] 住宅科技1999(06)
[2]. 鲍家声;鲍莉.动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建筑研究[J] 建筑学报 2013(01)
你该感谢开放式办公空间运动,它开启了关于新可持续性的讨论,把合作和透明的办公理念引入了传统办公室。频繁出现在每一个办公空间设计师舌尖上的新词变成了融合、共生、合作――这些概念让那些代表等级阶层的隔断墙被拆掉,大通间大行其道。在今日的设计理念中,那种霸占一角的领导办公室已经不能再代表“逼格”。
“那种办公室在今天必然不会再像过去那么重要了。”Bruce Fisher说。他是纽约Kohn Pedersen Fox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现在大家更重视办公空间视野是不是开阔,你是不是一眼望过去就能看到某个同事。谁是老大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有参与感,知道大家在做什么。”
开放式空间不是新概念了,建筑大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在设计位于威斯康星州Racine市的Johnson Wax总部时,已经采用了这种概念,以把工作岗位(在该案例中,赖特选取了秘书这个岗位)相似的员工聚在一起。但几十年过去,由于工作内容的变化,当初合作过的员工开始单打独斗,只为能坐在更好的位置上,因为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在公司的地位提升了。
然而在如今更加年轻化的技术型办公场所中,芝加哥Brininstool+Lynch建筑事务所首席建筑师Brad Lynch说:“一切都不一样了。在我看来,年轻一代已经上位了,而他们不再受限于传统的写字楼模式办公环境。”他认为,今天这些年轻的员工会更多地思考如何使办公空间为他们所用。
互联网公司带路
在业内专家看来,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开放透明,员工有较大的自由度任意选择办公地点或工作方式,并且能带来非办公场所的感觉。在全球各地都有业务的建筑规划顾问公司Gensler的首席建筑总监Sonya Dufner还认为,互联网公司能够先行尝试并引领这种办公方式的潮流,是件令人略感惊喜的事。
2013年,Gensler随机调查了2035名脑力工作者,就办公空间与工作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果我们只看互联网公司,会发现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比其他类型的公司要高。当我们询问原因时,发现‘选择余地大’是一个关键的细节。”Dufner说。41%的互联网公司员工更乐意跟别人聊起自己几点上班、在哪里工作(其他领域则为23%)。她认为员工对办公方式的选择余地大,直接带来了他们对办公室满意度的提升。
这股风潮自硅谷而起,现在正向美国东部地区蔓延。在纽约,这股风潮现在被更多地和布鲁克林区的创客运动联系在一起,并在各个孵化器中蓬勃发展,其中包括布鲁克林造船厂内的New Lab和工业城地区。
然而,曼哈顿中城的写字楼里也出现了这样的趋势,比如音乐流媒体公司Pandora,其办公区由Andrew Bartle的建筑事务所ABAstudio设计。
“我们的设计理念正是‘更新换代’。”Bartle说,“在这些地方工作的孩子都住在布鲁克林,这里的办公风格跟他们的生活方式一致,也正是他们想要的样子。他们并不像我们那一代人那样,对将工作和生活分开有那么高的要求。”
在Pandora的办公室里,工作区间点缀着乒乓球桌等休闲娱乐设施,食品冷藏柜和瑜伽室也都出现在了工作区,反映出公司强调互动也注重隐私的企业文化。ABAstudio还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聊天室,如电话亭、贴墙座椅、阶梯座位、闲聊区、会议室,楼层之间的楼梯也被利用起来,成了可以容纳全体员工的会议室。Bartle说,通过这种方式,每层楼可以容纳150名员工,容量超过了其他同等使用面积的办公室。
为了在需要时得到更多空间,办公室采用了弹性设计。当Pandora需要举办音乐演出或全体大会时,员工可以利用办公室内的阶梯形空间或其他相似面积的区域。
“这群员工把自己看做一个完整的社会群体,这与企业雇员的一般认知并不一样。”建筑公司B.R.Fries总裁兼CEO Barry Fries说。他与Bartle在Pandora办公区项目中进行了合作。“通常企业都会乐于让员工觉得自己和同事是一个整体,但在Pandora,员工有更加强烈的归属感。这里就像一所大学,或者一个会员忠诚度很高的俱乐部。”
Bartle补充道:“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奇妙的体验。因为我们看到了一种企业文化,并帮他们找到了合适的办公方式,让他们能够保持高效工作状态。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个艰巨的任务,但在这个地方,你能感觉到员工对公司满满的爱。”
保守派争相开放
超过75%的美国公司计划将办公空间打造得更开放,这个数据来自密尔沃基设计体验公司Kahler Slater的研究。开放办公理念一度在创意服务领域很流行,现在已经渐渐渗入专业化服务机构,如地产经纪公司和金融公司等。2013年,地产经纪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在其位于洛杉矶的200人办公区开启了“自由办公”计划,不再要求大家坐在指定位置,员工可以在沙发上办公,或者预定位置热门的办公桌,甚至可以选择跑步机办公桌。
其他以白领为主的公司也在有样学样地模仿互联网公司的做派,意图吸引和留住年轻员工。金融巨头瑞信(Credit Suisse)已经启动了将其欧洲办公室改造为“智能工作空间”的计划,提供了一系列接地气的设施和合作办公空间,并在工作区设置了咖啡厅――甚至还有温室花园。
“金融机构正面临员工流失,对MBA的吸引力也在下降――这些人从学校出来后,更倾向于进入互联网公司。这迫使传统公司不得不重新思考未来规划。”Dufner说,“他们在观察互联网公司是怎么做的,希望得知该如何在工作空间塑造企业文化,找出吸引人们在那里办公的秘诀。金融机构也开始自称有互联网基因……企业的基因在改变,办公空间也需要反映出这些变化。”
在芝加哥,Lynch为两个金融企业重新设计了办公区域:线上借贷公司Enova和私募股权公司Sterling Partners。Enova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也是最受新兴人才欢迎的公司,Lynch为他们升级了办公空间,使风格更倾向于开放设计。“他们希望员工之间能互相交流创意,但以前的办公室布局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Lynch说。
另一个公司Sterling Partners的改造则成了一场“大冒险”。这家有60多人的公司激进地改变了他们的办公模式,从市郊迁至城区。他们在一个人人都能享受360度城市景观的办公室内,安置了茶几、安乐椅等一大批新家具。为了鼓励员工互动,方便员工自由活动,他们重新规划了会客区,使员工自我感觉更像是公寓管理员而不是秘书。
“人们走进办公室时不希望感受到等级阶层的存在。他们希望感觉自己受到欢迎,每个人都是公司一份子。”Lynch这样评价Sterling Partners,“他们创造了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办公室形成了创业导师体系。”
办公室里的创业导师体系
创业导师体系的概念来自社会型企业Startup Box South Bronx,一个极佳的孵化器研究案例。Startup Box希望能够提供一个场所,让创业公司或个人与需要完成课后编程作业的高中生协同办公。受到Ennead Lab的邀请,该公司加入了基于社区的经济发展引擎计划(不过尚未启动),将把5000平方英尺的仓库改造成24个可移动工作间,一间可供制作并测试样机的实验室,以及教室和会议室。
Ennead Lab总监Andrew Burdick称,该项目是理念融合的结果――把初创企业和高中生这两个志向相似的群体组合在一起。“他们会提出本质一样的问题,需要的空间形式也相似。”他说,“项目启动后,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互动,创业者和学生能够互相指导,互相学习。”
Burdick说,Ennead项目组借鉴了很多协同办公组织的理念,如The Hatchery、General Assembly和WeWork等,并咨询了创客运动中的那些布道者。
“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所有者,并且能为其他创业者提供创新的温床。”Burdick说。她还补充,Ennead的设计师相信,如果他们为用户在一个空间内建立共生关系,用户将会给出良好的表现,两个不同的人群会团结起来,甚至产生“1+1>2”的效果。
建筑师Andrew Franz正试图将相似的理念注入纽约一个金融公司的办公室设计中。为了能适应潮流,这家70人的公司选择将办公空间做得更开放,开始了40年来的第一次改变。
“他们希望做出的改变之一是能够帮助其他公司和个体。对于信任的公司,他们愿意提供桌位和办公空间。”Franz强调,“这符合他们一直以来的分享理念,即像个孵化器那样运营,这样他们就可以看到下一批创新热点在哪里了。”
“我想,在这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像乡村经济那样有更多的互动和分享因素,但方式更都市化。”他补充,“他们必须全力思考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也要关注哪些是要一直保留的。”
法律公司紧随其后
Gensler旧金山办公室主设计师Doug Zucker指出,在金融机构投入大开间式办公室的怀抱的同时,其他领域的企业,如法律公司,却还在固执地坚守着传统办公室的布局。“这是一个真正受到传统和秩序束缚的行业,在这个领域没有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解释道。
然而,受到经济衰退的影响,法律公司现在正重新为其人力物力开支做预算,以优化竞争力。这种转变会直接影响这些公司怎样利用办公面积。Gensler的研究报告预测,律师事务所将会迎来其他领域已经在发生的改变――出现面积更小,使用更灵活,更富协作性的办公室――但Zucker反对太激进、太彻底的改变。
“当你开始把工作环境改变得更富于协作性时,别忘了仍然要保持‘协作性’与‘专注度’之间的平衡。”他说。对律师来说,过于开放的办公空间会带来问题――削弱专注力。Gensler的调查表明,律师群体平均每天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办公室度过,这对他们的专注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事实的确如此。Gensler对于脑力工作者的调查显示,在开放的办公环境下,员工业绩降低了6%。53%的被访者反馈,他们在工作时会因为同事收到打扰或分散注意力。Bartle说,在Pandora的设计中,声音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花了很多精力平衡办公区域在视觉和听觉上的私密性。“他们希望办公区看上去很随意,事实上确实非常随意,但其实我们在很多细节上都颇费心思。”
Zucker说,法律行业的办公环境最后可能变得像咨询公司那样,在X世代、Y世代的推动下变得越来越富有协作性,福利设施越来越齐全空间使用更灵活,工作方式更富创意,可按需指定办公位――比如谁需要使用角落里的那间办公室,谁就可以去。
健康新指标
可持续性在办公室设计中有了新的含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环保领域,现在成了全人类爱用词汇。芝加哥建筑师Lynch说,现在人们对可回收材料、无毒材料、节能几乎形成了自发意识的。而新可持续性强调以人为本,重视身心健康,这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快乐的员工对企业更忠诚,工作更高效。“茶水间的健康食品,可以当做瑜伽室的办公空间和办公室里自带的厨房也让员工有更多的机会在一起弄吃的和聚餐。”
家具的利用率更高了。Gensler的Dufner说,茶几、站立式办公桌的订单量都在上升,因为现在流行的观点是“坐着无异于吸烟”。很多办公室还增设了跑步机办公桌。另一趋势则是增加可供休息的户外空间。
“在城郊或世界上其他地区,你会看到很多公司坐落在步行道旁边。公司员工每天都会在这里散步、聊天放松。”Dufner说。甚至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广告公司Wieden+Kennedy也在最近的一个办公室改造设计中增加了露台。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公共
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可行性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园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地,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力,是经济价值生产的地方。而公共文化服务在一般的概念中是由政府推行的、公益的、供民众免费享用的文化生产。两者似乎没有必然联系,但是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当中,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城市新兴空间,不同于一般产业集聚区的空间性质,以及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空间转向都为二者的互融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基础。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
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端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将文化区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厘清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经济门类的发展制度和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园萌芽,主要是一种自发性的艺术家群体和创意工作者的群体集聚,一般是对废弃的旧工业厂房或临近街区进行改造,变成工作室和住处,别样的空间氛围和艺术气息不但吸引了圈内的同伴,更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形成独特的空间样态。如北京的798和上海的田子坊等。此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数量和产值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数量从2008年的586个猛增到2012年的1167个,产值从1700亿元增长到3800亿元。
文化创意产业园有助于企业之间形成互动,促进信息和知识的交换,激发创新和竞争,降低中小企业进入门槛,从而增进整个产业的生产力和活力。但是在过于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经济功能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个创意工作者和艺术家群体聚集之地,同样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而这正是创意生产不可或缺的。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性质从本质上来说既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二)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转向
党的十提出我国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中国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传统上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都来自于国家文化事业单位,在特定的公共文化空间中进行文化生产,再由市民主动到这些空间中来消费这些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馆正是承担这样一个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享受的传统空间。整体来看,经过10来年的发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服务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还不够丰富,管理模式和产品还缺乏系统化的创新机制和手段。与此同时,人们对以文化为代表的精神文明的要求更为多元,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政府管理者拥有更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大胆创新的实验精神。
公共文化服务具体落地,还涉及市民社会文化生活和城市文化空间拓展的问题。传统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必须寻找或重建新的文化空间。这种文化空间重建的前提正是基于公私界限重新勘定、分隔的总体事实;重建的条件是空间功能的重新定位,即文化空间的“中心”,应该从国家权力全面支配的单一形式转向国家、社会、市场、个体多中心主体。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心逐步下移,更加重视面向社区、面向文化资源共建和共享。以著名的空间研究思想家列斐伏尔的理论来看,“空间生产”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当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出现一种多元主体协作的模式趋向时,也必将生产出新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创意产业园正是一种政府、市场、企业、社区民众等多元主体充分互动、博弈的独特城市空间,可以进行公共文化的生产及实践。
二、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公共文化
服务互融发展机遇
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公共文化服务互融发展是建立在当下多学科学术研究前沿成果之上的创新路径,其机遇和可能性来自于对文化创意产业园上一个发展阶段产生问题的反思,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深化阶段,对新的城市文化空间和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需求的寻求和满足。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单一的地产租赁经济模式难以为继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由于牵涉到用地审批或土地性质变更,因此通常与政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决心息息相关。为了吸引开发商投资园区建设,往往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土地租赁优惠政策。这个由政府补贴而让渡的地租价差,往往成为短期盈利导向的开发商借以牟利的投资动机。这就造成在全国出现了大量跟风建设的文化创意园。其投资者和经营者很多并不具備文化创意企业运营能力,也没有相关运营经验,或者根本就是将其作为一个商业租赁地产项目进行操作。这也正是业界和学界对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园集聚效应缺失、商业导向严重等问题进行批判的来由。
随着问题的显现和反思声音的扩大,文化创意产业园慢慢回归到理性期,政府对园区的认定越来越严格,而不断跟进的理论研究也使得社会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理解趋于深化,开始思考如何在简单的物业出租之外真正激活“集聚”效应,在园区运营中通过主动营造创意生态获得可持续发展途径。在激烈的竞争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了争夺市场,开始更加重视自身的文化创意氛围建设,注重创意生态和创意网络的营造。根据对创意产业运营规律的深化认识,不仅考虑创意生产者的集聚问题,更考虑创意产品的受众集聚问题。这就使得园区的经营者需要重新明确和定位自己的工作目标,即一方面需要为入驻企业做好服务,另一方面需要以城市为目标,为市民或者潜在的消费者做好服务。就目前园区的发展趋势来看,大多数园区已经认识到园区作为创意企业的集聚地,除了具有物理空间上临近的优势之外,更应该从经济组织的性质上重新思考。越来越多园区运营者开始将自己视为一个平台,为企业提供孵化、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辅导等增值服务,而把园区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来认知的还不多。随着后工业时代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关系的不断演进,消费者作为生产者的角色日益凸显,公共文化服务将成为园区提升知名度,增进消费与生产循环、互促活力的重要路径。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深化也需要新的文化空间
新的文化产品创作和供给,离不开新的文化活动空间。尤其是纳入市场和社会的公共文化生产主体之后,原有公共文化空间的意涵和概念有了突破。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化来自于人们对多样性文化产品的需求。目前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文化场馆和公共文化机构建制于计划经济时代文化事业建设的语境,立足点还是为市民提供满足基本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主流性和经典性的特征,多样性和时代性较为欠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提升,从“文化经济”的“文化属性”入手,公共文化服务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独特空间发展新的形式则成为可能。另外,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物理空间来看,其文化属性则表现得更为直观。旧厂区依附型、旧城改造型、大学依托型、新区依附型文化创意产业园都具有独特的气质,往往带有城市文化的记忆,建筑和街道肌理都具有獨特的文化内涵,它们在空间形态的文化属性本身就强烈吸引着后工业城市的市民和消费者。大学依托型和新区依附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则体现着强烈的创新文化特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建设的语境下,善加利用此空间的公共文化服务生产功能,将成为新的路径。
三、政策建议
从全球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国际共识来重新审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将其看作是后工业城市新兴的经济空间和文化空间,为我们重新理解文化经济、公共文化服务打开了思路。而这种新思路恰好也因应了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多方参与模式的新趋势。那么,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转型节点上,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主动激励这种融合发展呢?
一是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专门的公共文化空间,打造独特的园区文化生态,促进城市物理空间重构。文化经济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经济样态,不是简单的空间地理上的聚合,就能产生创意,也不是简单地给予地租补贴就能够帮助到创意企业的存活、发展。事实上,文化经济是一项跟人的体验、情绪和主观感受密切相关的后工业经济样态。因此,在园区中鼓励建设有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看起来不是直接的经济行为,但却是符合文化创意经济规律的空间生产机制。在国外关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研究当中,园区中文化生态的营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而文化生态的建构要求多元主体均能在园区当中形成某种联结和互动。公共文化空间的有意打造,对于园区来说,就是一个文化生态的涵养池,它以看上去与市场交换无关的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吸引了更多的人群聚集到文化园区,增强了文创企业与民众的互动,涵养了园区的文化氛围,从而也将吸引更多的文创企业和创意社群来到园区,增强园区持续发展的活力。
而从城市物理空间的重塑来看,文化创意园区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间是原来传统的工业城市所不具备的空间形态。这种新的空间形态的生产将重塑城市的物理空间。政府鼓励文创园区进行特色公共文化空间的营造也将是创意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例如深圳华侨城OCT-LOFT中将旧仓库改造的OCAT当代艺术馆长年面向公众举办高学术性、纯公益性的展览,一方面对国内艺术社群形成磁吸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塑造了园区高端文化品格的品牌,持续吸引更多业界有影响力的文创企业入驻,甚至在这里诞生了中国著名的创客空间“柴火空间”;吸引了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的目光,园区接连成为第一、第二届双年展的主展场。不仅宣传了园区空间构造的独特性,也为深圳创意城市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是政府应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生产优质文化节庆活动,丰富公共文化活动产品的同时促进市民文化消费和企业的创意迭代。举办公共文化活动,对于营造人流、提升知名度、聚集人气、建构生产和消费密切互动的生态链都极为重要。文化创意产业园可展示创意产品,让创意者与居民、消费者互动,通过话题关注,文化主题聚集,吸引民众逛创意市集和参观园区中的画廊、展览,在园区中进行餐饮消费、文创产品消费、手工体验消费,增进消费者与创意工作者的交流,促进其优秀创意品牌得到成本很低而效果直接的推广。
三是以融合发展的思路,鼓励主题性或由工业遗址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为城市新型文化地标,促进旅游和休闲经济的同时重塑文化身份与认同。以一种融合发展的眼光,鼓励支持由历史工业遗址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为城市文化地标,从文化观光休闲的角度促使园区进行系统化的空间设计、旅游导览设计,吸引大量文化旅游的观光客、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文化休闲的去处,提升园区的知名度,带动城市旅游经济,为城市在全球竞争的“文化转向”时代,重塑文化身份,增进市民的文化认同奠定基础。为此,政府应该首先对具备这种文化观光旅游潜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做好摸底调查,对于那些有多重旅游资源优势的,例如位于市中心、交通要道、有海港水域资源等地域便利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要做好文化观光服务的辅导、补助、补贴,鼓励它们举办更多吸引民众和游客的公共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唐燕,(德)克劳斯昆兹曼.创意城市实践:欧洲和亚洲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褚劲风.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莫健伟,崔德炜主编.文化创意空间——艺术与商业的集聚与融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澳)戴维.思罗斯比.经济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英)查尔斯.兰德利著.杨幼兰译.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方坤.重塑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空间转向[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6).
[7]马树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城市文化空间拓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8]黄文学,连.文化创意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互融发展[J].人民论坛,2016(14).
[9]王趁义.文化创意产业要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及其服务体系建设[J].民主,2012(9).
[10]张帆.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MPA学位论文,2008.
出版: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数:256页
定价:¥228元
跨界,原有“桥梁、交叉”之意,应用到设计界里通常指两个不同的设计领域的合作。本书分别从图案、绘画、文字、摄影作品这四个方面来表现平面元素在室内空间的跨界设计,并由此表达室内跨界设计的魅力。相信通过此书的阅读会使广大读者对室内跨界设计有个全新的认识,并将之应用到室内设计之中从而使室内空间变得更加充满跃动的气息。
《Modern Chic》
出版:GEMMY INTERNATIONAL
页数:304页
语言:英语
定价:US$50
这是一本兼有欣赏性、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的国际设计案例精装本。作为设计行业时尚元素的领跑者,《Modern Chic》专注于搜集有关住宅空间灵感设计的最新、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并在每期推出由亚太地区顶级设计师担任首席设计的40个精品案例。大幅照片的陈列,搭配上简短、精辟的文字真实清晰地再现了设计师的整个设计思路和主题。
《万有引力售楼部设计》
出版:欧朋出版社
页数:325页
定价:280元
本书无论是选材还是内容,都是设计界难得一见的精品。台湾十大顶尖设计师在本书中集体亮相,带来最新设计作品。本书分东方传奇、异国情调和现代风范三方面对售楼处的不同风格进行展示,讲述售楼处设计的要素,并能从中感受到设计师对环保材料的应用和思考。
《样板房田园风格》
出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主编:深圳市创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页数:288页
定价:¥236元
本书汇总了多位擅长田园风格的设计师的最新样板房案例,格调清新淡雅,图片精致素美。各精选案例从全局到细节,多角度地展示了各式田园风格的样板房。介绍了各位设计师创新设计元素及优秀设计理念,可供室内设计人员借鉴。
《BRANDING IDENTITY》
出版:sendpolnts books
页数:238页
语言:英语
这是一本极具价值、个性的品牌设计颠峰之作。本书着重从品牌形象的视觉设计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BRANDINGIDENTTY》的案例全部选用最新、最具代表性、最能提升品牌价值、最前卫的品牌应用以全方位、多角度的模式,集中展示了现阶段的品牌设计颠峰之作。
《顶级品牌酒店》
出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307页
定价:248元
本书收集了国外流行的不同风格类型的别墅范例大约180套和一些相应的平面图,进行了分门别类的介绍,以期给广大的别墅设计人员在实际工程中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更详尽地了解外国别墅不同风格的建筑特征及其设计的艺术性,辨别和欣赏不同风格的别墅,并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国际品牌酒店》
出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320页
定价:¥298元
本书收集了12个国际品牌酒店集团旗下27家顶级酒店设计,诸如凯宾斯基酒店集团、洲际酒店管理集团、万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环球凯悦集团、四季酒店集团等。探讨同一品牌酒店文化在不同的地理、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设计师手中如何做到同一性以及差异性。
《全球度假酒店》
出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319页
定价:¥260元
本书以中英文双语配以精美的图片,介绍了全球主要度假酒店的设计风格。包括香格里拉沙洋大酒店、金茂三亚丽思卡尔顿酒店、巴厘岛君悦度假酒店、凯宾斯基博德鲁姆巴巴罗斯酒店、三亚亚龙湾铂尔曼度假酒店等共二十四家酒店。
《北京星河湾室内设计作品》
出版:岭南美术出版社
定价:¥368元
本书收集了大量星河湾室内设计作品。在室内设计方面,星河湾强调精装修交接这样的做法,虽然建筑设计者要做好细部设计,增加了工作,但是设计者能彻底、完整地将自己的设计意念贯彻到细部,并且能够更好地把握对住宅室内气氛的营造。一群国内的室内设计师,机缘际遇,打造了“星河湾”风格的优秀室内设计作品。
《中国风格》
出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页数:301页
定价:¥258元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域广阔,建筑和民俗文化千姿百态。本书在中国风格这个大概念下,精选了这两年室内设计师们运用各种中国元素设计的优秀民居室内案例,从中可以看出古老的传统和鲜明的时代印迹。
《大师智慧:经典空间设计》
出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312页
定价:¥268元
这本书收录了建筑摄影师贾方近两年拍摄的优秀室内建筑作品,带有强烈个人视角的解读方式。本书以《大师智慧》命名,是因为收录其间的作品确实是在业界声名卓著的国际一流设计公司在中国的经典空间设计作品。设计师希望通过建筑向人们传达些什么,摄影师也希望通过镜头传递一些信息。每种建筑风格都诉说着一种对幸福的理解。
《奢调:奢华别墅 格调空间》
出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编著:香港科讯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页数:306页
定价:¥280元
《奢调》关注市场需求,引领别墅设计新思路。据调查统计结果,拥有别墅的业主对别墅设计的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或雍容高雅,或低调奢华,或简约华贵,或现代典雅,或清新浪漫,本书将这五类别墅的代表作品分类展示,希望对设计师及业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同格调的生活方式将带你领略不同的奢调之家,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归宿。
《现代室内设计美国设计师作品选》
出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定价:¥218元
在美国,室内设计因其自身动力向前发展着,既受到美国多元文化及不同地域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同时与世界室内设计的流行趋势保持联系。如今的美国室内设计,是由设计师与业主共同呈现的一个新与旧的混合体, 种多元文化的融合。美国室内设计体现在它的多样性以及历史与现代创新的精妙融合。这种多样性体现在这本美国室内设计作品选中,它强调了每一位设计师在这其中的技巧与创意的眼光。
《顶级商务酒店》
出版:天津大学出版社
主编:广州佳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页数:300页
定价:¥298元
本书汇集了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顶级商务酒店设计案例,介绍了酒店建筑、室内各区域的设计。各地酒店设计或现代、或别具地方特色,通过精美细致的图片,展现了系统设计打造出的酒店舒适氛围及其内部完备的配套设施。
《顶级度假酒店》
出版:天津大学出版社
页数:306页
定价:¥298元
本书收录了全球顶级度假酒店作品共42项,这些顶级酒店作品是从全球最富盛名的旅游胜地选取而来,最新的设计理念与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相结合,对酒店设计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尽的展示,为设计度假酒店提供了最新、最全面的借鉴,带来了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
《港台当红设计师最新样板房》
出版: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数:319页
定价:¥268元
本书精选的48个样板房作品,户型多样,且有着明显的主题思路和风格。既有别墅、复式等大户型,也有单身公寓等小户型。而多元化的设计风格跨越美式、意式、美式、中式和泰式。设计手法更包括时尚、简约、禅味、浪漫等多种潮流。
《世界顶级酒店》
出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335页
定价:268元
本书收录了著名酒店品牌的28个项目,这些项目因其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高端定位和精心的设计而显得美轮美奂,给人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从这些酒店中,可以窥见最新的设计元素。并能从中了解到各个酒店品牌独具特色的设计需求。
《潮流商铺・专卖店&商业展示》
出版:中国林业出版社
页数:2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