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卧床病人的基础护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骨科;优质护理;人性化护理
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护理模式的完善。优质护理服务除了包括关乎病人身体健康的基础护理,即以疾病为中心进行的护理活动以外,逐渐转变为同时致力于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其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将医疗护理与病人心理及社会密切联系,建立起新的护理模式。
外科骨科护理有其特殊性,优质护理有利于促进病人的恢复和减少身体残疾等后遗症的发生,病人康复过程中的优质护理,可以帮助病人达到最佳身心状态,提高疗效,促进恢复。
1 优质护理理念
外科骨科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主要理念是人性化护理。优质护理要综合考虑医疗效果与病人反应两个方面,是一种整体有效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为提高病人身心的舒适感,以病人为中心,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病人对医疗工作满意度的提高。
护理质量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医患之间的沟通。外科骨伤病人多为意外事故,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使病人的情绪得到稳定,对于治疗与护理工作的进一步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指导病人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在治疗中,医护工作者要熟练掌握基本技术,规范言行举止,给病人足够的尊重,用耐心的态度对待病人,树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对于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要详细向病人说清楚,疏导病人的情绪,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医患沟通中要体现足够的人文关怀,才能帮助病人建立接受治疗的信心,提高康复的效率。
2 注重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护理的效率、治疗的效果及病人的心理,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技术。
骨科病人大多需要卧床治疗,护理中主要保障卧床病人的舒适度,一般术后七至十天病人需平卧,可以用柔软物体垫高受伤的肢体,以减少压迫。在输液时,应考虑病人肢体的活动度,对上肢骨折的病人尽量采取下肢输液,下肢骨折的病人尽量采取上肢输液。护理过程中,手法要轻柔,除了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提高护理技术之外,还要注重病人对护理的感受及评价,给予适当调整。骨折创伤处的疼痛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及情绪。医护人员应该观察病人的病情,综合考虑,评估其疼痛的水平,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通过疏解情绪使其心态放松,必要是需给予止痛药。因病人卧床无法运动,护理人员应当时常帮助病人按摩腰椎及肩胛部位,并指导病人在保证身体不受损的前提下活动健康部位,促进血液流通,有利于促进康复进程。
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是优质护理的基础,也是护理有成效的前提,基础护理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外科骨科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在掌握骨科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进相关知识,做到规范操作、专业护理、合理沟通,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病人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消化不良、便秘、肌肉萎缩等,应定时变换,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随着我国城乡医疗条件的改善,大部分脑血管疾病、截瘫、脊椎骨折等患者经及时治疗能存活下来,但随后的康复和恢复过程不可能全部在医院完成。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我们把为长期卧床的病人提供家庭护理,特别是翻身的指导和随访作为重点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作者对50例居家照料的长期卧床病人进行家庭护理翻身的指导和随访情况报导如下。
1一般资料
50例长期卧床的病人全部经医疗机构确诊、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居家照看、护理,均需在外力协助下方能翻身或变换。其中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28例,占56%;截瘫11例,占22%;骨折6例,占12%;植物人状态2例,占4%;其他3例,占6%。体重60kg以下10例,占20%;60-75kg12例,占24%;75kg及以上18例,占36%。卧床时间最长5年,最短4个月。
2翻身方法
在病人准备出院前或出院回家后,教授病人家属学习并熟练掌握“一人分步翻身”的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及步骤是:操作者站于病人右侧。第一步,翻上半身;将仰卧的病人双手放置腹部、去枕,用左手从病人右肩部伸入到左侧肩胛部,右手同时从病人左肩部伸入,双手向上托,用力将病人的上半身完全抬离床铺并移到靠操作者的床铺近侧。第二步,翻双下肢;操作者双手分别从病人右侧大腿下1/3和小腿上1/3处伸入,向上托起双膝移到靠近操作者的床边,并使双膝关节微弯曲;第三步,翻臀部;操作者先用左手协助右手伸入病人左侧臀部下,再把左手伸入右侧臀部下,双手尽可能相对,双臂同时用力上抬病人臀部,使之完全离开床铺并移动到靠近操作者的床缘;第四步,安放病人,操作者双手分别扶住病人的肩部和臀部,轻轻地将病人翻向对侧,使病人保持侧卧位,并在其背部、胸前和两膝关节间放置软枕。
3效果观察
50例病人的家属经1-3次的现场示范和指导,均熟练掌握了上述分步翻身的方法,且全部按时为病人进行翻身;最长随访时间3年6个月,最短为3个月。结合周到的生活照料和合理的治疗,50例病人无一例合并压疮等并发症。
4讨论
长期卧床病人的照料给其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居家照料面临着生活照料和护理问题。为预防病人长期卧床而出现压疮等并发症,需要结合实际向家属传授和指导翻身的方法并要求按时为病人翻身。在教授和指导病人家属学习和实施为病人翻身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是对肥胖或体重较重的病人,机械地按照教科书上的“二人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2]为病人翻身,病人家属在人力上不能保证每次翻身都有2人在场;而且安放病人的房间、床铺也不一定能同时站立2人。二是对体重较轻、适合“一人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为病人翻身的,家属在不能熟练掌握翻身方法及其要点为病人实施翻身的情况下,既存在牵拉导管,引起导管脱落的问题;还存在不能掌握合适力度的问题,力度过小,不能使病人的身体完全离开床铺,从而拖拉病人易擦伤病人的皮肤;力度过大,暴力翻身,会造成病人不适,甚至形成一些不必要的身体或心理伤害。作者传授和指导的“一人分步翻身法”,在方法上是基于卧位时人体重量主要分布在肩背部、臀部和双大腿部,翻身时分步搬动病人身体能做到分散用力;在实际上是考虑到不论病人身体长短、体重高低,也不论病人家属的力气大小,均能随时实施,易懂好学,既适宜在病人准备出院前对家属进行培训,又能在社区卫生服务开设的家庭病房和社区护理服务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家庭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 身心健康
1 基本护理
1.1日常护理
晨间护理可促进病人血液循环和保持口腔卫生,使病人感到清洁舒适,有利于预防并发症,能通过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为诊断、治疗和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内容包括:口腔、脸、手足、皮肤、床位的清洁以及头发梳理和按摩受压处。
晚间护理: 可使病人舒适、清洁、促进睡眠,在晚饭后为病人做1次晚间护理。除重复晨间护理外,给病人擦背和臀部,用热水泡脚,女病人冲洗会阴等。整理床铺,注意保暖。 协助病人进餐: 先排尿,洗净双手,用棉被或大枕头托住病人腰部,双手放在床的餐桌上,协助病人进餐。餐后洗手并整理用物,对不能取坐位进餐者,可采用侧卧位进食方法。
1.2预防功能伤害的摆放
下肢瘫痪者极易形成足下垂,足部应给予支持,如使用足板托、枕头等物,使足与腿成直角,保持背屈位,预防跟腱挛缩。冬季保暖时,应注意棉被对足部的压迫,可用支架支撑被子,避免压迫足背,指导帮助病人锻炼踝关节,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
膝关节畸形预防 膝关节下放垫子,可防止膝肿胀和关节过度伸展,时间不可过长,每日数次去垫平卧。防止关节屈曲挛缩。
肩、髋部关节的预防。(1)平卧:肩关节下方放垫子,以防止肩关节脱位;腿、臀外侧放毛巾卷,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防止床垫太软,臀部凹陷,使臀部长期处于屈曲位而发生屈髋畸形。(2)健侧卧:患侧上肢内收于胸肘下方置垫子;患侧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垫子;背后放置枕头,防止躯干痉挛。(3)患侧卧:患侧上肢伸展位,健侧上肢屈曲于胸,患侧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垫子。运动锻炼可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废用性变,这是保证康复期到来时关节活动的重要条件,可根据病情设定关节运动计划。
被动运动:病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可进行床上被动操锻炼。活动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运动幅度从小到大。各关节各方向运动3~5遍,每日1~2次,速度要缓慢,手法轻柔,循序渐进。主动运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不限制活动部位都要保持活动,进行锻炼,可鼓励病人做床上操,手关节用力握拳和充分伸展手指;足关节、踝用力背屈,足趾伸展活动,并经常保持手的精细动作的训练,如书写、用筷子进餐等动作。
2 个别护理
2.1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呼吸道感染
卧床病人体弱,免疫减退,抵抗力降低,呼吸道和肺部的预防功能减退,易发生吸入性和坠积性肺炎,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口咽部细菌的吸入是产生细菌性肺炎的重要途径,因此,卧床病人在就餐后一定要漱口,必要时社区护士要亲自或指导家属做口腔护理,如遇限制饮水的病人,可利用全日饮水总量控制,分多次少量饮水,达到口腔清洁、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2.2皮肤护理防止褥疮
对于瘫痪或床上运动困难的病人,要有定时翻身和具体的翻身计划,白天每2小时翻1次,夜间不超过3小时翻身1次。计划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执行者记录,以保证计划的实施。夜间翻身可根据家属或照顾者睡眠习惯安排翻身时间。翻身前应先拍背,嘱其咳嗽后行翻身,每次翻身前均应检查受压的骨突部位,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受压的骨突部位,做局部按摩或使用气垫等措施以预防褥疮。对于在床上能活动的病人,视病情和耐受情况制定和指导自行翻身的护理计划,计划要切合实际,训练要循序渐进。
2.3针对大小便失禁病人的特殊护理
长期卧床且大小便失禁者,家庭护理中对感染性疾病应及时抗感染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必不可少,基础护理技巧也很重要。首先,要分析病人的年龄、病情、失禁的原因,制定一个具体的护理方案,如果病人清醒,但虚弱无力,不自主排泄大小便,可告知家人这类情况可通过观察病人的二便规律设定护理计划,做到有目的、有准备的主动护理,减少在床上排便排尿的次数。如果病人痴呆,可在床上或内裤中放置吸水垫子,以吸附尿液。如果病人上肢可活动,且神志清醒并能配合护理,可在心理护理中应用积极的语言指导,鼓励病人自行护理,减少他人的照顾,可在床旁放置病人伸手可以拿到的专用便器。完成自我护理可使病人产生自信,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关键词】老年人 并发症护理 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要求全社会更多地关心老年人健康,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长寿的人随之增多,但在社会发展,交通工业日益发达的同时,各类车祸事故也不断增多,当这些不幸发生在老人身上时候,由于年老体弱,多数病人需要长时间卧床。一般情况下护理老年病人的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病人,多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有赖于他人的帮助,如何做好对老年病人的护理,一定要掌握老年人的特殊性,提高老年人工作效果是护理人员的责任义不容辞。下面概括总结了800例骨科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我科1992年10月~2008年10月份共收治住院老年病人800例,女320例,男480例。其中55~60岁300例,61~70岁280例,70~80岁220例。而从患病分类:颈椎病、颈椎骨折10例,腰椎狭窄、腰椎骨折100例。锁骨、肋骨骨折140例,上肢骨折110例,下肢骨折240例,股骨颈、股骨粗隆间骨折200例。这些病例中长期卧床的占本科病人的70%,而这些病人有50%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支、肺气肿、肺心病、静脉曲张、前列腺肥大等。均治愈出院。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掌握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当患者带着病痛来到我院求医,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护士、医生、病人、病房。等待的各种检查、治疗、手术,他们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差或完全丧失,有的表现烦躁、焦虑、恐惧、激动、多语、失眠等,上述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疾病治疗,为解除病人思想负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最重要的是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我们根据病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等,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与病人进行亲切的交谈,护患之间相互沟通,信任我们并对自己的病情有所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 老年人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耐心、细致多做解释。操作时动作轻柔,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
2.3 营养护理。个别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怕给我们增添麻烦,为减少大小便次数,而控制饮食。这样的病人应向其说明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其多饮水、多进食易消化食物,保持二便通畅,避免便秘。同时我们更应该周到的做好生活护理,尽量满足其一切需要,不能表现出有任何厌烦的情绪,让病人信赖我们,使患者信赖我们,使其精神伤得到安慰,为进一步配合手术、药物治疗打好基础。
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
3.1 警惕心、脑血管的并发症。进入老年期循环系统发生明星的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心血管不能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加上创伤疼痛时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此类病人,一经入院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智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防止呼吸道并发症。老年人由于呼吸功能相对减弱,一部分病人有烟酒嗜好,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史。所以长期卧床及术后病人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因此病人进入院,要求不吸烟,讲清吸烟对术后身体的危害性。鼓励病人咳嗽,做深呼吸,上肢能活动的做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在协助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积痰易于排出,惧怕疼痛、不能咳嗽的病人应鼓励他尽量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可以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炎发生。
3.3 褥疮的预防。长期卧床、截瘫或牵引病人,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差,皮肤抵抗力低下,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尤其是骶尾部、后枕部、踝关节、足跟部各骨突处容易发生褥疮,因此病人入院后给予气垫床、海绵垫或骶尾部加防褥疮垫,骨突处可垫海绵圈。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h协助翻身,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上一定要职责到人,每班检查交班,护士长不定时抽查,人人重视,使大家认识到预防褥疮的发生不是某个人的事,必须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由于措施到位,责任到人,所有病例无褥疮发生。
3.4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老年人因肾血管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而至肾功能减退,此外膀胱粘膜并随着老化萎缩,女性患者更年期后雌激素减少,尿道粘膜发生退行性改变,阴道Ph值相对增高,难以抑制局部细菌生长,细菌容易由尿道逆行进入膀胱引起感染;男性患者由于前列腺肥大均可以发生尿潴留,再加上卧床而引起泌尿系感染,对长期卧床病人嘱其多饮水,有尿及时排出,排尿时觉困难,可以用手挤压下腹部,使膀胱余尿排空。需行导尿术的病人,按留置导尿的护理常规护理。
3.5 预防消化系统的并发症。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减退,因病情需要使用激素治疗的,应警惕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密切观察腹部及大便情况,发现黑便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长期卧床病人易出现腹胀、便秘情况,宜进食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必要时可用缓泻剂。
3.6 静脉血栓的预防。大部分患者存在高血压、冠心病、静脉血管壁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同时骨折时肢体活动明显减少,下肢血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易导致老年患者术后发生静脉血栓,危及生命。因此要鼓励患者早期积极活动,如肌肉主动收缩于舒张活动的练习,被动肌肉按摩和关节屈伸等(术后1~4天,注意加强对肢体肿胀程度、肤色、温度、浅静脉充盈程度及感觉的观察,术后下肢保持在外展中立外,同时将患肢抬高20~25,避免窝受压及过度屈髋,以促进静脉回流。
3.7 防止骨延迟愈合。老年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甲状旁腺素分泌增高以及老年人运动量减少,骨细胞活动性降低,而钙的吸收利用率下降易发生骨质疏松,骨质愈合时间明显延长或不愈合。可以给病人服用钙剂,进食高钙食物,并用适量维生素D增加钙的吸收利用。
4 指导功能锻炼
4.1 机械运动是刺激骨细胞活动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健康时其活动力就已经减退,一旦生病或手术后活动量就更加减少,不利于骨折愈合。因此卧床期间,根据不同情况指导病人在床上进行活动。
4.2 骨折术后病人早期可活动健康肢体和伤肢肌肉做等长收缩及足趾的收缩运动。3周以后可以做伤肢的关节运动,有利于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
4.3 在指导老年人作运动时要有耐心,同时不可过量,逐渐增加次数,不要使其感觉疼痛和疲劳,开始离床活动时一定要有专人扶助,注意安全防跌倒,保证功能锻炼顺利进行。
【关键词】老年人;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165-01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全社会更多地关心老年人健康,改善 老年人生活质量。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平均寿命随之增长,但在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运输日益发达的同时,各类车祸、生产安全事故也不断增多,当这些不幸发生在老人身上时,由于年老体弱,多数病人需要长时间卧床。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病人,多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别人的帮助。做好对老年病人的护理,尽快恢复其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为达到上述目的,一定要掌握老年人护理的特殊性,提高老年人护理工作效果,护理人员的责任义不容辞。下面就2009 年1 月~201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400 多例骨科老年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予以总结。
1临床资料
我院骨科2009 年1 月~2010年12 月份共收治住院病人192l 例。其中55~92 岁446 例,占本科住院总人数2312 % ,55~60 岁236 例,61~70 岁116 例,71~92 岁94 例,其中女174 例,男272 例。这些病例中长期卧床的比例占70 % ,有半数以上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支、肺气肿、肺心病、营养不良性水肿、静脉曲张、前列腺肥大等。其中有1 例死于心肌梗死,1 例死于脑出血,1 例死于癌转移。其它均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掌握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当患者带着病痛就医时,面对的是医护人员和其他住院的病人,要等待各种检查、治疗、手术,加之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差或完全丧失,随表现出烦躁、焦虑、恐惧、激动、多语、失眠等,这些心理状态都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为解除病人思想负担,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最重要的是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我们根据病人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等,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与病人进行亲切的交谈,护患之间相互沟通,使之信任我们并对自己的伤病有所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士对待老年患者一是要尊重他们,二是要理解他们,三是要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要经常与老年患者进行思想沟通,处处体贴照顾。
2、2 生活护理 老年人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耐心、细致多做解释。操作时动作轻柔,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患者住院后生活环境习惯改变,加之各种因素影响,易造成失眠。护士应注意夜间有治疗护理操作时,尽可能集中进行,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尽量满足其一切所需,不能表现出有任何厌烦的情绪,让病人信赖我们,使其精神上得到安慰,为进一步配合手术、药物治疗打好基础。
2、3 营养护理 个别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怕增添麻烦,为减少大小便次数而控制饮食。应向其说明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其多饮水、多进食易消化食物,保持二便通畅,避免便秘。
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
3、1 警惕心、脑血管的并发症 老年人多伴有循环系统的明显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心血管不能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此类病人,一经入院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志等生命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防止呼吸道并发症 老年人呼吸功能相对减弱,一部分病人有烟酒嗜好,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史,所以长期卧床及术后病人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入院后,要求不吸烟,讲清吸烟对术后身体的危害性。鼓励病人咳嗽、作深呼吸,上肢能活动的作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在协助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积痰易于排出,怕疼痛、不能咳嗽的病人鼓励病人尽量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3、3 褥疮的预防 长期卧床,截瘫或需牵引病人,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差,皮下脂肪少,皮肤干燥多皱褶,皮肤营养缺乏,弹力及皮肤抵抗力低下,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尤其是骶尾部、后枕部、踝关节、足跟部各骨突处容易发生褥疮,因此病人入院后给予气垫床、海棉垫或骶尾部加防褥疮垫,骨突处可垫海棉圈。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h 协助翻身1 次,并用50 %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上一定要职责到人,每班检查交班,护士长不定时抽查,人人重视,使大家认识到,预防褥疮的发生,不是某个人的事,必颈全体医务人员及家属共同努力。由于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多年来无褥疮发生。
3、4 预防泌尿系感染 老年人因肾血管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而致肾功能减退,此外膀胱粘膜并随着老化萎缩,前列腺肥大等均可发生尿潴留,再加上卧床而引起泌尿系感染。对长期卧床病人嘱其多饮水,有尿及时排出,排尿困难时,可用手挤压下腹部,使膀胱余尿排空。需行导尿术的病人,按留置尿管的护理常规护理。
3、5 预防消化系统的并发症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减退,因病情需要使用激素治疗的应警惕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密切观察腹部及大便情况,发现黑便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长期卧床病人易出现腹胀、便秘情况,宜进食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有规律、定时定量,必要时可用缓泻剂。
3、6 防止骨延迟愈合 老年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甲状旁腺素分泌增高以及老年人运动量减少,骨细胞活动性降低,而钙的吸收利用率下降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或不愈合。可给病人服用钙剂,进食含高钙食物,并用适量维生素D 增加钙的吸收利用。
【关键字】 骨科;优质护理;人性化护理
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护理模式的完善。优质护理服务除了包括关乎病人身体健康的基础护理,即以疾病为中心进行的护理活动以外,逐渐转变为同时致力于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其提供全面的优质服务,将医疗护理与病人心理及社会密切联系,建立起新的护理模式。
外科骨科护理有其特殊性,优质护理有利于促进病人的恢复和减少身体残疾等后遗症的发生,病人康复过程中的优质护理,可以帮助病人达到最佳身心状态,提高疗效,促进恢复。
1 优质护理理念
外科骨科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主要理念是人性化护理。优质护理要综合考虑医疗效果与病人反应两个方面,是一种整体有效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为提高病人身心的舒适感,以病人为中心,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病人对医疗工作满意度的提高。
护理质量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医患之间的沟通。外科骨伤病人多为意外事故,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使病人的情绪得到稳定,对于治疗与护理工作的进一步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指导病人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在治疗中,医护工作者要熟练掌握基本技术,规范言行举止,给病人足够的尊重,用耐心的态度对待病人,树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感。对于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要详细向病人说清楚,疏导病人的情绪,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医患沟通中要体现足够的人文关怀,才能帮助病人建立接受治疗的信心,提高康复的效率。
2 注重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护理的效率、治疗的效果及病人的心理,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护理工作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技术。
骨科病人大多需要卧床治疗,护理中主要保障卧床病人的舒适度,一般术后七至十天病人需平卧,可以用柔软物体垫高受伤的肢体,以减少压迫。在输液时,应考虑病人肢体的活动度,对上肢骨折的病人尽量采取下肢输液,下肢骨折的病人尽量采取上肢输液。护理过程中,手法要轻柔,除了利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提高护理技术之外,还要注重病人对护理的感受及评价,给予适当调整。骨折创伤处的疼痛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及情绪。医护人员应该观察病人的病情,综合考虑,评估其疼痛的水平,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通过疏解情绪使其心态放松,必要是需给予止痛药。因病人卧床无法运动,护理人员应当时常帮助病人按摩腰椎及肩胛部位,并指导病人在保证身体不受损的前提下活动健康部位,促进血液流通,有利于促进康复进程。
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是优质护理的基础,也是护理有成效的前提,基础护理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外科骨科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在掌握骨科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进相关知识,做到规范操作、专业护理、合理沟通,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3 优化住院环境
环境的清洁与舒适能够影响到病人的情绪,也是病人治疗及恢复过程中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和优化的前提。优质护理服务要给病人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体现人性关怀。要确保房间的每日清扫工作按时进行,为病人提供方便的饮水和饮食服务,尤其对于骨科活动不便的病人,要保证其生活所需物品。被服要勤于换洗,以免出现褥疮等症状,影响病人的康复及情绪健康。优质护理服务要以病人为本,使病人在轻松的环境中治疗,有利于康复。
4 心理护理
病人的心理健康护理也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护理工作者应当在治疗过程中增进与病人的交流,帮助病人了解其病情,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病人要加强劝解,鼓励和支持病人,使病人的负面情绪得到纠正,使情绪趋于稳定。
护理人员要做到语言得当、行为得体,增强服务意识,确保病人接受优质护理。在与病人的沟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病人的不同情况。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有利于消除与病人之间的距离,鼓励病人积极接受治疗,这既是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护理及康复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5 人性化护理
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是优质护理的核心精神。确立“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提供优质优先服务”的宗旨,确保病人在医院就诊时的需求能获得最大的满足。门诊分诊护士在接待病人时,面带微笑,主动了解病人的要求和期望,用真诚的关心和蔼的态度服务于病人。查房时,主动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时,要以确保病人的安全、舒适为前提。提供的一切服务都要从病人的角度出发。
制订以人为本的服务质量标准,对每一个环节都制订质量控制标准,详细说明对服务的要求,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为病人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服务,首先要求护士一视同仁,尊重病人,尊重其生活方式、人生观、治疗意愿。其次要以病人的病情特点为着眼点,提供质量高、有效、经济的护理。针对不同的病人,充分考虑其体质不同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提供不同的护理模式,使其恢复到最佳状态,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外科骨科护理中的优质护理服务首先在于规范护理技术及行为,从基础上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然后要以病人为本,使病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达到舒适的状态。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而且对于提升医疗工作者的形象,改善医患关系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蕾, 游川. 注重基础护理内涵建设,促进护理学科发展[j] . 全科护理, 2010, 8( 3b) : 739-740.
[2] 黄淑容,黄关红,陈红杏.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 3 (12) : 1103 - 1104
为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2010年全国卫生会议精神以及我院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我病区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便捷,温馨的护理服务,我病区于2011年10月开展了优质护理活动。正式成为优质护理病区后,护士长首先组织全体护士学习卫生部相关文件,认真领会中心思想;然后根据我病区病种及收治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讨论,大家集思广益,制定出了适合我病区情况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及管理模式。经过这几个月全体护士的共同努力,我病区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井井有条,使病人得到了实惠,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首先,我病区对原有的护理模式进行了改进。以前,护士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输液的只负责输液,发药的只负责发药,对病人的基本病情及用药治疗不能全面了解掌握。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以后,我病区采取了护士分组责任制护理的模式,将病区病人分为两个大组,各设一名组长,下设两名组员,各管两个小组,6至8名病人,不仅细化了责任护士的工作流程,也对护理工作实施了逐级管理。这就要求责任护士要对自己所负责的病人从病情治疗到生活护理方面了如指掌,由每位组长为组员制定周计划,并监督组员是否按计划执行相关护理工作,并指导本组护理人员完成医疗护理任务及危重症病人的护理。实施分组责任制护理后,护士加强了巡视,注重了病情观察,落实治疗性护理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给病人全方位的护理。
其次是真正做到把护士还给病人,大力加强基础护理的力度。我病区卧床病人较多,多数生活不能自理,加强基础生活护理和晨晚间护理就更加重要。原来的洗头擦身,剪指甲等生活护理多是由护工、家属完成,现在是要求我们护士来完成,因为,在为病人进行生活护理的同时,由于护士对病人病情的了解,随时可以在操作中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的痛苦。加强基础护理更为一些无陪住的病人解除了顾虑,减轻其家属的后顾之忧,让家属能够放心的把病人交到我们手中。
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仅是为病人做好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还要注重与病人的沟通。及时,有效的沟通不但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病人排解不良情绪,还能够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及疾病进展的症状,随时为医生提供有利的资料以便及时调整用药及治疗。从入院、住院直到出院,护士都会和患者及家属温馨的交流,认真倾听……虽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一个微笑,却大大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 昏迷卧床;压疮;危险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b)-121-02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又称压力性溃疡,是护理常见并发症。临床护理工作中压疮发生率为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于昏迷程度深、活动受限、卧床时间长,营养摄入障碍等多种因素易致压疮的发生。有效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昏迷卧床病人压疮的发生,是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我科13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Waterlow's评分表)对其压疮因素进行评估,针对性地采取个体化、综合性护理措施,有效预防了压疮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8月~2007年9月共填写评分表136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32例,年龄14~85岁,平均44岁。格拉斯哥≤8分,排除醉酒及住院期间病重死亡者。住院时间4~425 d,平均48 d。
1.2方法
1.2.1 Waterlow's压疮危险评估表根据评估累计分值,10分为危险、15分为高度危险、20分为非常危险,分值越高,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病人入院后24 h内责任护士及时逐项评估压疮危险因素,并针对评分结果实施护理措施,见表1。
1.2.2减压护理入院后即安置在气垫床或高密度的泡沫床垫上;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保持肢体的功能位,合理使用翻身枕,定时查看受压部位的皮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安置正确卧位,平卧位时床头抬高不超过30度;侧卧位时,屈髋屈膝,两腿前后分开,翻身时避免拖、拉、拽、扯,尤其是臀部要抬高。对病情严重病人采取间隙性解除压力,使用小腰枕,以使骨突处悬空。
1.2.3做好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家属翻身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压疮形成的原因、好发部位、预防措施等并示范,使其了解预防压疮的知识,积极主动配合,共同参与护理计划的实施。加强督促指导,使家属在病人住院期间掌握翻身、叩背、按摩的要领。
1.2.4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病人由于昏迷,不能自主进食,伤后3~5 d根据病情、经济状况选择肠内或肠外、静脉营养等互补结合的方法补充营养,尽快恢复内环境的平衡。
1.2.5 有效的大小便护理根据病情采用留置尿管或保鲜袋接尿,保持会阴、及肛周皮肤清洁、干燥。腹泻或大便失禁者便后软纸擦拭,及时清洁并在肛周涂紫草油或氧化锌软膏保护。保持床单元的平整、清洁、干燥。
1.2.6 肢体功能锻炼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24 h即可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3次/d,15~30 min/次,同时由远端至近端轻柔、缓慢、有节奏地进行四肢肌肉的拍、揉、按摩,被动活动各关节时,顺序为先小关节后大关节,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1.2.7 促醒护理病情稳定后采用听觉刺激[2],可戴耳机听广播、音乐和亲人的呼唤声,录制病人最喜欢的歌曲和音乐,音量轻柔,3~4次/d,10~20 min/次。抚摩刺激和语言刺激同时进行,由病人父母或爱人对其头部、体表进行抚摩、握手,交流平时熟悉的话题。光照刺激,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用红或绿或蓝色纸包盖手电筒,对病人头面、侧面和正面进行照射,6次/d,10下/次。疼痛刺激,用棉签杆刺激足底、十趾,强度以不损伤表皮为度,6次/d,每次8~10 s。温热水擦浴3~4次/d,泡足以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忌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2 结果
入院时病人Waterlow's压疮危险评分均>20分者136例(100%),出院时>20分者38例(27.94 %)。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压疮。病人入院时、出院时压疮危险评分比较见表2.
3 讨论
压疮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局部因素有持续压力、摩擦力、潮湿。潮湿可由皮肤出汗、大小便污染、引流液污染引起,导致皮肤浸渍、松软,易为剪切力和摩擦力所伤。全身因素有感觉丧失、营养不良、年龄、组织灌注不足、体重、体温、制动等。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急性期和康复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认知综合功能障碍,被动时间长,从表2显示,入院时病人运动/感觉缺陷评分为5.32分是本组病人发生压疮的第1危险因素,由于不能自行变换或手术时间>2 h,垂直持续压力是导致压疮发生最重要原因;运动功能障碍是发生压疮的第2危险因素,被动变换时的剪切力、摩擦力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性别和年龄以及禁食期间营养素摄入不足和排便功能异常是发生压疮的第3危险因素,其中女性和老年病人在皮肤受压、潮湿部位易发生压疮;随着治疗的实施或病情的进展,入院时不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会产生并表现出来。因此,对昏迷卧床病人应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及时跟上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修改护理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
在以往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中,翻身后对骨突受压部位常使用红花酒精按摩,而现代观念认为,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皮肤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 min退色,不会形成压疮,无需按摩;按摩易使骨突组织血流量下降,组织活检显示该处组织水肿、变形、分离,局部皮肤损伤,故发红部位禁用按摩[3],而酒精可造成皮肤干燥,降低局部皮肤的抗病能力。
压疮的预防重于治疗,预防的关键是预测。以往对可能发生压疮的预测是凭护理人员主观临床经验考虑,没有一个具体衡量的标准来系统评估压疮发生的各项因素。应用Waterlow's评分量表可对有压疮危险的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此表简单易懂,便于操作,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问题的重视和预防意识。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卧床病人采用Waterlow's评分表及时评估病人多项综合因素,评分在10~14分之间,有发生压疮的可能性,可给予个别健康指导;评分在15~19分,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在健康指导的基础上必须尽早采取预防措施;评分在20分以上者,分析病人的相关资料,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受压,定时翻身,在翻身的同时给病人安置正确,避免剪切力和摩擦力,加强支持疗法,加强对病人家属健康教育,严格交接班,护士长负责检查督促护理措施的落实,对潜在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层层把关,使干预措施更具针对性,有效预防了压疮的发生,最大限度减轻病人痛苦,真正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疾病康复。本组病例研究结果显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虽然存在引发压疮的多种危险因素,但只要及时准确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严格管理就能有效预防压疮。同时,评估量表的过程和护理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培养护理人员标准化、系统化实施护理,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6.
[2]史月田,王碧艳.呼唤治疗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促醒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6):3-5.
[3]得永惠子.压疮病人禁用按摩疗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2,11(1):39-4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感到所患疾病难以治愈,而产生自卑、被遗忘的感觉,进而情绪抑郁,意志消沉而影响治疗,所以必须对其实施以良好的心理干预和优质的基础护理,下面谈一下自己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护理策略。1 对长期卧床患者的心理干预策略
1.1 利用良好的首因效应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安全感,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应用,配合以微笑服务,体贴的照顾、温暖的语言,让患者在和谐、信赖的心理状态下恢复;
1.2 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知识的教育,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制定长期的护理计划,使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2 优质基础护理策略
2.1 要注重患者的卫生保健,对其病室应定期进行彻底清理,患者的皮肤、足部、手部、口腔等每日都应进行整洁。
2.2 维持患者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以促进其康复。
2.3 应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饮食,在用餐之前应先洗手,可应用枕头等物帮助托住患者的背部,用餐时应注意调节好姿势,也可使用侧卧位的进行饮食。
2.4 保证患者营养的摄取,要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对其进行饮食指导,既保证有充分的营养,又要预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类的疾病发生。
2.5 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定期进行清理,并应保障患者的各项安全,调整好患者床护栏的高度,以保护患者的安全。根据患者的日常习惯辅助其进行护理工作,患者的各项用品应整理好放置规定的位置,方便应用。3 护理策略
3.1 预防肺部感染 长期卧床或体质虚弱的病人,痰液不容易咳出,可引起肺部感染,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还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应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做深呼吸或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痰液粘稠者可以行雾化吸入。
3.2 预防尿路感染 长期卧床的病人易并发尿储留或尿失禁,导致泌尿系感染。在护理过程中,排尿时按压下腹部帮助排尿及减少残余尿,可进行下腹部热敷法、按摩法等,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从而减少尿路感染。
3.3 预防便秘 长期卧床的病人运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容易发生便秘,用力排便容易造成脑血管疾病,所以应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排便时按摩下腹部,或口服缓泻剂以防便秘的发生。
3.4 预防褥疮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严重并发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经久不改变,使局部组织受压过久而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皮肤营养不良而形成,局部护理可用15%红花酒精按摩受压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消瘦的患者局部可垫棉圈、气垫,有条件者可睡气热床。如患者不能进行活动,需绝对卧床,应对其进行定期翻身、按摩等护理措施,并对其的受压皮肤处进行观察,出现问题给予解决。
3.5 预防足下垂 可用外物进行托垫,以让其肢体保持一个舒服的,如在冬季应进行足部的保暖工作,并注意不可让其受到压迫,患者还应进行下肢的锻炼,可让患者自行或患者家属帮助其进行关节的锻炼,避免其关节出现僵直等并发症。
3.6 避免患者的膝关节出现畸形的并发症 在患者的膝关节之下放置一个舒适的垫子,以保护患者的膝关节。4 长期卧床患者护理策略
4.1 患者平卧时,在肩关节下方放垫子,以防止肩关节脱位;腿、臀外侧放毛巾卷,防止关节外展、外旋。
4.2 偏瘫病人健侧卧时:在患侧上肢内收于胸肘下放置垫子;患例下肢屈曲,腿下放置垫子;背后放置枕头,防止躯干痉挛。
4.3 偏瘫病人患侧卧时:患侧上肢伸展位,健侧上肢屈曲于胸,患侧下肢屈曲,足下放置垫子。
4.4 患者半坐位时:两臂离开躯干、上肢微屈,肘部下放置垫子,防止肩关节内收畸形。5 促进患者功能训练策略
为了防止患者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废用性变,运动是保证康复期到来时关节活动的重要条件。
5.1 被动运动方法适合病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进行床上被动操的锻练方法,通过对各关节(上肢:肩、肘、腕、指各关节;下肢:髓、膝、踝、趾各关节)、各方向的活动,活动顺序由大关节至小关节,运动幅度(屈、伸、旋)从小到大;各关节各方向运动3-5遍,每日l-2次;速度宜缓慢,手法宜轻柔,循序渐进同时配合按摩;
5.2 主动运动方法: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不限制活动的部位都要保持主动活动,进行锻练。因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是保持关节软骨面生理功能的基本因素,是预防关节面发生退行性变的有效方法。6 必须重视的几个要点
6.1 口腔护理的重要作用 患者因为需要长期卧床,其口腔中会有很多的细菌,故应做好各项护理工作,避免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6.2 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 患者应每日都进行口腔的清洗,如患者为卧床,更应保证其的口腔护理,要保证如下几项原则。①患者在进行刷牙之后还要进行漱口,对其的咽部进行有效的冲洗,以有效控制细菌。刷牙和漱口可有效地避免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等疾病。②在漱口后还应对其牙齿上的残留物进行清理。③严重疾病的患者或患者有吞咽的障碍时,应在饮食之后进行漱口,以进行口腔护理。④进行卧床休养的患者在饮食之后一定要进行漱口的口腔护理工作。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引流管的护理、基础护理以及如何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等。
1 病情观察
术后要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要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及患者瞳孔的变化,意识状态的变化反映大脑皮层的功能情况,是判断病情进退的重要标志。如发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出现脑疝时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快速静脉注射脱水剂,如20%甘露醇250ML。
2 引流管的护理
2.1 引流管的高度:血肿引流时,引流袋放置的高度应于头位在同一水平或低于头颅位置,利于血肿腔内的残留积血不断流出。
2.2 保证引流管的通畅:严密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不能折叠、扭曲、受压,如引流不畅,怀疑引流管被血块或脑组织碎块阻塞,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空针轻轻向外抽吸。
2.3 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和颜色:术后引流液多为暗红色,为陈旧性积血,如引流管内有新鲜血引出,应考虑有无再出血,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做好开颅止血的准备。
2.4 防止感染: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前先将引流管夹闭,引流管在末端用2.5%碘酊或75%酒精消毒后再接引流袋,引流管结合部用无菌纱布包裹,更换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改变患者头位或搬动时也要夹住引流管,避免将引流管或引流袋内的引流液倒流入颅内,引起颅内感染。引流伤口处的纱布要保持清洁干燥,一旦污染要及时更换。每日进行室内空气消毒,保持空气新鲜,预防颅内感染。
3 做好基础护理
3.1 做好安全护理,昏迷及烦躁不安的病人要及时加床档,注意看护好病人,防止病人坠床、烫伤、冻伤等意外的发生,并且注意各种管道,如脑室引流管、胃管、尿管等各种管道,防止病人拔出而影响病情的观察及疾病的治疗,给病人带来痛苦。
3.2 眼睛护理,昏迷病人常眼睛闭合不全,应避免引起角膜溃疡,用生理盐水纱布或凡士林消毒纱布盖眼,每天滴0.25%氯霉素眼液3―4次。
3.3 口腔护理,昏迷患者往往张口呼吸,口腔内干燥,应根据PH值不同,用相应液体浸泡的棉球每天做口腔护理2次。
4 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1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1) 严密观察病人的大便颜色、性质,如果发现有柏油样大便或有异常血,应及时送化验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2) 密切观察病人的腹部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腹部硬度及是否胀气,通过触诊、叩诊来观察,及时判断是否有消化道出血。(3) 昏迷病人早下胃管,通过观察病人的胃内容物能够及时发现消化道出血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发现病人有消化道出血时,立即对病人采取禁食,用冰镇生理盐水500ML加入去甲肾上腺素200g每次20ML ,两小时一次鼻饲,出血期间护士要注意观察胃内容物,以此判断出血情况,如出血停止,应给病人进细、软、宜消化的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生冷硬食物。
4.2 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1) 定时翻身,每2小时翻身一次,根据情况可缩短翻身时间,翻身时应避免托、拉、拽,以免损伤皮肤,每天定时洗全身,做好尿失禁的护理,保持床单元干燥平整,定时用活血药按摩受压部位及骨突隆起处。尽早使用气垫床,使身体各部位交替受压,能很好的起到预防褥疮的作用。(2) 加强营养,对长期卧床病人饮食护理很重要,饮食护理得当能增强病人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长期卧床病人饮食宜营养丰富易消化,如瘦肉、鸡蛋、牛奶、鱼汤、鸡汤、排骨汤,新鲜水果及蔬菜,特别是周身水肿的病人,更应该给病人进高蛋白的食物,能减轻水肿,从而有效的预防褥疮的发生。
4.3 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1) 引流,护士将患者床头摇高30―50,床头垫软枕,且半卧位与卧位经常变换,引流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有时比应用抗生素更重要。(2) 翻身拍背,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久病体弱,咳嗽无力,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极易造成肺部感染,通过扣背,可以使痰液松动顺利排出。正确的拍背方法是,患者取侧卧位,护士一手扶住病人的肩膀,右手掌屈曲成杯状,手腕微屈呈150角,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的轻轻拍打背部,每次3―3分钟,通过拍背,使支气管、细支气管内痰液因振动而产生咳嗽反射,同时鼓励病人进行咳嗽及深呼吸,痰液由小气管到大气管,痰液随即咳出。
方法:将78例需长期卧床病人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采用维生素E对卧床病人进行皮肤按摩护理,护理人员按时更换病人。对照组38例采用按时翻身。
结果:78例患者平均住院33天中,试验组无一例褥疮发生,皮肤稍红2例,对照组皮肤红肿8例,水泡6例,破溃4例,其中1例创面潮湿有脓液。
结论:维生素E按摩皮肤+按时更换可预防卧床病人褥疮的发生。
关键词:维生素E 更换 卧床病人褥疮
【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69-02
褥疮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褥疮是护理工作中较棘手的问题,不仅因为它使局部组织损坏会加重病人的痛苦,而且当其发展至坏死溃疡期损坏可深达骨面,细菌极易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病人生命,影响患者后期治疗,所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褥疮的发生是临床医护人员对长期卧床病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科对褥疮高发人群在入院后采取用维生素E按摩容易受压部位皮肤,按时翻身,避免褥疮发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科于2010年2月—2012年5月收住需长期卧床患者78例,年龄在60至78岁,平均住院天数33天,男性病人42例,女性病人36例,其中瘫痪患者患鼻癌2例,肺癌晚期3例,糖尿病1例、脑血栓后遗症25例、老年性痴呆2例,脑出血15例,帕金森综合征1例,肝癌5例,左心衰8例,肺心病失代偿期16例,大小便失禁2例,均为褥疮高发人群,入院时患者皮肤完整无受损情况。年龄,营养,家属及护理人员对褥疮重视性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2组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按时翻身,注意病人营养,保持床铺干燥,试验组实验组在上述方法基础上用温水洗净双手后,用温湿毛巾擦净患者皮肤再取维生素E注射液均匀涂摸于褥疮好发部位骨突处,如臀部、两侧髂部、骶尾部、耳廓、枕骨结,肩胛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结节、膝、踝、足跟等部位,再取维生素E注射液2-3毫升于手掌心与另一手掌摩擦,摩擦至发热发烫用大小鱼际肌在以上部位轻轻按摩1-2分钟,按摩过程中注意保暖,整个过程10-20分钟,每日4—6次,4小时翻身一次。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33天中没有一例发生褥疮,肤稍红2例,水泡0例,破溃0例。对照组发生皮肤红肿8例,水泡4例,破溃3例。
1 坚持一个中心,即以“病人为中心”
在优质护理的具体实施中,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有利于病人的服务宗旨。因此,满足患者的需要,缩短就诊时间,及时有效治疗,尽量祛除患者身心的疾病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出发点。各个病区根据病人需要,改变不方便病人的流程,改变不利于病人休养的环境,提供方便病人的服务措施,转变护士的服务理念,确立病人至上,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帮病人之所需的服务意识,围绕满足“病人健康需求”,开展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在实践中,“以病人为中心”,必须爱护和尊重患者,这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也是减少医疗纠纷,创造品牌服务的先决条件[1]。
2 坚持做好三个根本转变,即护理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的转变及护理管理模式的转变
2.1 坚持做好护理人员思想观念转变,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基础护理服务往往是患者直观感受、且是医院良好形象的体现,同时也是护理人员容易忽略、甚至是不屑去认真做的事情。做好晨晚间护理,协助卧床患者洗头、理发、擦澡等;为行动不便的病人订餐并协助开饭;指导并帮助卧床患者进行有效咳嗽、翻身叩背及床上关节运动;解决患者的自理缺陷问题,鼓励自主活动,增强其自理能力。
在对患者的亲切接触中,可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及时的病情动态信息,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融洽了医、护、患之间的关系。总之,做好基础护理,既要有现代护理学的新观念,又要有丰富扎实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知识,真正解决患者的需求,从而不断丰富和拓展护理服务内涵,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提高全程护理质量,得到患者的认可,使护理工作更完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护理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基础护理服务的科学实施是目前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 转贴于
2.2 坚持做好护理工作模式转变的工作。优质护理服务就应该是一种细致、全面的护理服务。是给以病人提供整体的、人性化的服务,在保证治疗的基础上,从入院到出院直到院外的康复功能指导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临床思维模式的改变,决定了工作模式的改变。我们采取了分组包干分床到人的模式,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全程由管床护士负责,治疗性护理、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康复护理、情志护理、完全有机地溶于一体,全方位地由管床护士在床边进行,初步实现了全程护理。对出院后患者建立出院跟踪服务卡,记录患者联系电话,电话回访患者,了解患者疾病康复情况。同时我们采用了表格式护理病历书写,减少了护理记录的书写时间,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放在病人身上。在床边工作也可以随时进行健康宣教,让病人在有限的住院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使病人和家属感到安心、放心。而组长带领组员的成组护理工作模式,不仅增加了护理组长在病人身边工作的时间,也使年轻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等到了更好的锻炼,增强了责任感,更好地体现了各层次护士的价值。
2.3 坚持做好护理管理模式的转变。优质护理的管理模式要求必须以病人和病人的需求为中心。因此,护士长把满足病人的需求作为排班的前提,在病人最需要护士的时间段增加护士人力,如根据病情、晚夜班病人的需要,及时增加晚夜班或卡班。对现行护士排班方式进行“APN”改革,交接班的次数减少,也相应降低了交接时因疏漏而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采用新、老搭配,大大降低了由传统排班方式中“高年资护士值白班,低年资护士值午、夜班”而带来的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护理部在质量检查上注重病人的实际效果,不只单纯听护士说做了什么或看护理记录上记录了什么,而是同时结合病人的反馈,尤其是病人是否对护士工作满意及客观的观察综合评价,并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根据临床反馈的信息,及时修改计划,调整工作重点,使护理管理更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院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要更好地实践优质护理服务,必须坚持做好“以病人为中心,三个根本转变”,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完善,注重实际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优质的护理。
【关键词】饮食健康教育;骨折;应用分析
骨折患者经过复位后,在药物和物理治疗的同时,饮食营养调理也是促进骨科愈合的重要手段。饮食营养护理贯穿整个骨折治疗及在家休养之中,不仅患者要配合而且家属也要熟知骨折后饮食健康需求,这样才能及时配合在院内和院外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良好的营养不但能促进骨折的早日愈合,而且能避免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细致的饮食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骨折患者及家属对骨折阶段饮食护理的明确性和重要性,对主动配合饮食护理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20例均为本院2012年4月――12月收治的骨折患者。由我科一组责任护士对162例骨折骨折患者及主要照顾家属进行个体化饮食健康教育并发放骨折饮食健康教育小册。另外选择饮食健康教育前160例骨折患者。饮食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实施饮食健康教育组的方法。(1)基础知识宣传: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骨折后的饮食特点及骨折后康复治疗中饮食配合的重要性。骨头的生长需要胶原,钙、磷及维生素C、维生素D,所以骨折后需要补充这些物质。(2)骨折各期饮食特点:①骨折早期1-2周内,由于骨折疼痛、肿胀、出血、活动受限[1]、卧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变导致病人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焦急从而抑制胃肠功能,导致腹胀、便秘、不思饮食等。所以骨折早期宜食清谈、易消化、高能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D的食物,高能量高蛋白饮食有助于患者恢复元气,高纤维素有助于胃肠蠕动,增加食欲,防治便秘减轻腹胀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有助于加速伤口愈合和骨痂连接。高热量高蛋白食谱:稀饭、软米饭、面包、淡水鱼汤蛋类、豆制品、奶制品、瘦肉汤等。高纤维素食普:芹菜、韭菜、笋、白菜、蕨菜、黄豆芽、玉米、苹果、枣、梨等[2]。高维生素C食谱:猕猴桃、鲜枣、草莓、山楂、柑橘、苦瓜、青椒、西红柿、油菜苔、新鲜蔬菜等,高维生素D、A食物:鱼、肝脏、蛋类、全脂牛奶、胡萝卜等,骨折早期注意事项:早期宜少吃多餐,避免油腻,骨头汤含有大量钙,磷,早期不宜多吃。不宜消化胀气之食物如糯米、土豆、红薯、黄豆,蚕豆等尽量少吃。骨折病人突然卧床,非常不适应,大小便感觉很不方便,以致病人减少喝水,更容易导致便秘,因此,要鼓励病人多饮水,还要增加有润肠作用明显的食物如蜂蜜,香蕉等。②骨折2周以后,患肢肿胀已消退,局部疼痛也减轻了,胃肠功能基本恢复,对于骨折卧床这个现实也慢慢接受,也适应了卧床,此时,饮食不必限制,鼓励病人多进食,此阶段,需要大量的胶原纤维来参与骨折的连接,损伤的组织需要大量的蛋白质,骨痂的形成也需要大量的钙、磷参与,骨头汤含有大量的胶原、钙、磷,所以需要补充骨头汤,骨折后,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都需要靠各种营养要素,因此,此阶段,人体的消耗增加,此时的摄入的营养要大于消耗,人体所需要的七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水、维生素、纤维素都要保证摄入,增加蛋白质丰富,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肉类、禽蛋类、虾皮、芝麻酱、甘蓝菜、花椰菜、肝、豆制品、奶制品等[3]。多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口味以平时口味为主,减少辛辣食物。中期注意事项:中期避免偏食,机体需要大量的营养要素,要摄入各种食物,偏食就会导致营养失衡,中期也是最需要家人关心和爱护,家属按照营养要求和病人适当的口味提供合理的比较全面的食物需求。不必太拘泥于民间的发物之说。③骨折四周以后,骨折进入临床愈合阶段,病人活动量增加,饮食结构连续骨质中期的饮食,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增加病人的体能,此阶段能饮酒者,可适量饮酒,但有其它并发症的,以及用药阶段不能饮酒。④特殊骨折病人的饮食健康教育。一是小儿骨折的饮食,小儿骨折愈合快,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大量微量元素,所以可以早期补钙,增加含钙、磷、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禽蛋类、虾皮、鱼、肝、豆制品、奶制品[3]等,并多太阳,有利于钙,磷的吸收。小孩骨折后的饮食健康教育主要利用图片宣传,通俗易懂,图画鲜艳,孩子好奇易记,主动配合饮食护理。二是有其它合并症的骨折患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等疾患的,要因人而异,在骨折饮食健康的基础上制定各自不同的饮食需求,发放不同的饮食健康指南。三是老年骨折患者,老年人骨折愈合慢,需要时间长,所以为了早日促进骨折愈合,缩短卧床周期,饮食健康教育尤其显得重要,饮食护理过程是老年骨折病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定要有来自家人的关心、呵护和配合,对于家属,要定期进行宣传指导,督查饮食是否合理,食物要软硬适度,因人烹调,少吃多餐,耐心护理,利用图片、文字反复讲解,获得老人和主要照顾家属的重视和配合。⑤饮食健康教育方式以根据发放图片,文字说明给病人一对一讲解为主,配合广播教育宣传、黑板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饮食健康教育。
2结果
饮食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骨折后的饮食认知情况和饮食配合有较明显的区别。饮食健康教育前56.8%的患者对于饮食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吃好吃饱就可以了。99%的患者对于骨折各期的饮食要求没有认识。一片茫然。80.3%的患者及家属对于骨折后的饮食认识不足,认为是平时健健康康的,骨折了,饮食和平时没有多大区别。只要多补点钙就可以了。饮食健康教育后,98.6%的患者认为骨折后的饮食很重要,主动配合饮食护理的达89.2%,100%患者和家属对骨折后需要吃什么饮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骨折治疗过程中按饮食需要实际配合的达不到100%,还是有13%的患者认为无所谓,16.7%的患者认为治疗骨折的医药费用已经很高了,在其他方面能节省就节省,这其中就包含饮食。
3讨论
3.1骨折患者住院周期长,卧床时间久,早期、晚期并发症多。因此合理的饮食护理是保证病人营养,增强病人抵抗力,促进骨折早日愈合的必要保证,是缩短住院周期、避免卧床过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3.2加强饮食健康教育宣传。宣传不仅针对我们的骨折患者及家属,还要广泛化、实际化,避免抽象、说教。由于饮食习惯受到种种习俗、文化、信仰、地域、民族、经济基础等影响,要改变其饮食习惯中不合理的成分,必须进行反复多次强化,护理人员承担的饮食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4]。
3.3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感。避免一过性宣传指导,完成任务式宣传。饮食健康教育贯穿整个骨折治疗过程,要反复宣传、耐心指导、随时督查。对于出院病人,要随访,追踪。
3.4在骨折饮食护理中,与骨折家属的配合、营养食堂的配合密不可分,因此饮食健康教育就要及时及早,反复多次,直到病人及其家属尽力主动配合为止。家人的关心、耐心、爱护也是骨折患者的精神食粮,医护人员也是精神食粮的倡导者和实施者,让饮食健康教育发挥更强的作用,使病人身心愉悦地去接受饮食,主动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吴在德,主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4-751.
[2]章萍,刘珊珊.张建华.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919.
【关键词】 肺结核咯血;绝对卧床;止血
【中图分类号】R4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65-01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肺部病变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伴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肺结核咯血因有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的潜在危险因素而时常危及病人生命。如何快速、有效的让病人停止咯血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关键。除了遵医嘱正规应用抗痨药和止血药物外,指导督促病人的生活护理及要求病人卧床休息是止血成功的关键之一。在接收肺结核伴咯血病人住院时除对其进行肺结核病人的常规健康宣教外,更重要的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和饮食的要求,训练病人床上的生活习惯,排除病人不必要的顾虑,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有利于提高止血的效果,缩短咯血时间,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化刺激和不必要的损耗,减轻了家人担忧,树立和帮助病人和家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0年1-12月份,在我院呼吸结核科住院的肺结核伴大咯血病人100例,随机选出59例患者为“绝对卧床休息”指导组,男性43例,女性16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8±0.5岁,有家属陪护的47例,无陪护的12例。对照组41例,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15-66岁,平均年龄45±0.5岁,32例有家属陪护,9例无陪护
1.2 方法:两组肺结核伴大咯血患者在院期间都接受正规的抗痨化疗和使用止血药物,必要时小剂量使用镇静剂,止咳药,禁用吗啡,咯血病人静卧休息,进行卫生宣教,告知咯血时不要紧张,不要因怕咯血而憋住不咳[1]。咯血时暂禁饮食,症状稳定后选温凉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嘱多饮水、多食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2],咯血停止七天后无并发症可下床活动[3]。
对照组按常规遵医嘱用药,不强调卧床休息,指导组除常规遵医嘱用药外,还特别强调卧床休息(大咯血时要求绝对卧床休息),训练咯血病人习惯在床上使用便器等。
1.3 标准与评价:
1.3.1 绝对卧床休息的评价:由专业主管护士对咯血病人进行询问:①您是否按正规化疗,定时足(定)量服用抗痨药。②是否按要求卧床休息。③是否下床活动。④是否习惯床上使用便器。⑤是否有专人陪护。
1.3.2 评价标准:指导组:咯血期间一切生活都在床上,由专人护理,禁止一切活动。对照组:咯血期间无专人护理,有下床活动行为或不习惯床上使用便器,自行(会陪护下)去厕所解便。
1.3.3 (止血)效果的评价:①咯血量由多到少,从大到中到小到无。②咯血的时间间隔变长或者咯血停止。③痰血的颜色由红变暗。④痰染血越来越少。⑤一周内能控制血痰。⑥咯血无好转。
2 结果
2.1 两组咯血患者平均住院周期及住院经费的比较
2.2 两组咯血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X2=22.27 P<0.0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有差异。P<0.01指导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指导咯血病人卧床,一定要做好咯血病人的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在咯血治疗期间尽量卧床休息,同时要重视患者以及家属的心理护理[4],避免一直处于高度应急状态,积极沟通,消除紧张心理,配合医生治疗是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肺结核病人的双肺在长期病变中会逐渐纤维化,咳嗽、咯血等机械性局部收缩会牵扯肺组织,可造成机戒性损伤使血管破裂出血。
3.3 有时并非病变直接侵蚀血管,而是血管在病变受损的基础上突然受到剧烈的阵咳受振等外因而断裂致出血。
3.4 咯血可发生在病灶的好转及进展期,甚至病灶吸收好转以及已经钙化情况下均有可能发生咯血。
3.5 肺结核病人咯血的原因有①结核病灶进展血管受损;②炎证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痰血或痰染血;③钙石的刺激及瘢痕收缩;④肺结核及支气管内膜结核合并结核性支扩;⑤空洞型肺结核的咯血,血管弹力受破坏形成血管瘤破裂;⑥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死菌解体游离;⑦肺结核合并血管畸形,曲张、瘘。
3.6 咯血的多少与肺部的病变程度并不完全平行,本文肺结核伴大咯血的纳入标准是一次咯血量在200ML以上或24小时咯血量在600ML以上[5],绝对卧床休息是指患者的一切治疗行为及生活行为均在床上进行。
4 小结
通过两组病人的观察比较,指导组病人的咯血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周期短,住院经费较低都是对照组不能比拟的。咯血期间的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了肺外界活动对肺部活动度的影响,降低肺血管因受运动牵拉或者挤压等不良刺激所致的破裂而出血,致咯血率降低,大大减少因咯血窒息死亡率,减少了对病人身体的伤害,有利于结核病治疗。同时,绝对卧床休息能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减少胰高血糖素、血管紧张素及儿茶酚胺的分泌,降低各种并发症[6]。作为医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加强卫生宣教,积极主动进行医患沟通,提高医务人员在病人心里的信誉度,增加病人自觉性,使病人遵医嘱行为维持在较高水平,进一步提高咯血病人的卧床休息率,最终达到止血目的。
参考文献
[1] 结核病 第一版马屿 朱莉贞 潘毓萱 第375页
[2] 内科护理学 第三版 尤黎明 第75页
[3] 专科护理常规 重庆市卫生局护理常规指导手册 第4页
[4] 伍笑霞,汤春梅,谢艺开等,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大咯血的护理配合及体会.临床肺科杂志,2011,6(16):977-978
[5] 结核病 第一版马屿 朱莉贞 潘毓萱 第372页
[6] 何颖,冯芸,急诊创伤救治的护理要求及体会.重庆医学杂志,2005,5(8)1165
作者单位:400030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门诊部1
400036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六病区2
保持床褥的清洁干燥 房间减少人员的流动,地面、桌面每日可用含有效氯的消毒液擦拭,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床褥的清洁、干燥,如有污迹,及时更换。保持病人皮肤的清洁,特别要加强会的护理,每次便后均要清洗会阴,可采用带槽式便盆来清洗会阴,保持会清洁,无异味。
防止局部皮肤受压过久 长期卧床的病人应该注意至少每2小时更换一次,在骨隆突处放置支撑物,以减少局部受压。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使用气垫床等新型器具,通过气垫床充气放气的方法,利用其压点移动的原理使患者身体各处受压均匀。对于受压部位如背部,如果表面皮肤未变红,家人每日可用手掌的大小鱼际处环形按摩病人背部,以改善其血液循环。但如果病人背部皮肤已变红,观察30分钟仍不能褪色,则表明该处软组织已受损,不可再对其进行按摩。
褥疮好发部位涂抹凡士林 可以在褥疮的好发部位比如肩背部、骶尾部、髋部、内外踝部、足跟部、耳廓以及枕部等处表面涂抹凡士林使其形成封闭性油膜,以缓解局部垂直压力的作用,来减少皮肤的擦伤。
在骨隆突处可以使用茶叶垫 茶叶垫膨松,茶叶的叶与叶间空隙较大,透气性强,可使身体局部与外界环境气体得到充分交换,并具有散热功能,病员感觉也较舒适。茶叶垫制作也较方便,用低等的绿茶,将之做成条索状,500克原料中茶叶250克,150克,金银花50克,薄荷50克。打碎薄荷中的硬茎叶,剔除原料中的硬梗,根据病人的需要缝制成不同形状的茶叶垫。
使用凉液垫 各种形状的凉液垫形状同缩小的气垫床,内装凉液,病人使用可以减轻局部压力,降低局部温度,减少组织耗氧量。其体积小、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夏季或恢复期的卧床病人。
积极治疗原发病 褥疮常常是在许多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的,如糖尿病,若血糖控制不佳,并发了皮肤水肿、缺氧、感觉异常而易形成褥疮,因此在诊断清楚的情况下,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加强营养支持 根据病人的的全身营养情况,制定结构比例合理的膳食计划,少食多餐,保持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合理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