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快乐教学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旨在教师在课前设置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学生课前主动研究解决。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凭借自己的积极思考和相互配合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一环节发挥的作用仅仅是引导,以便确保学生能够将任务带入课堂,保证其时刻处于完成任务的激情状态。需要注意,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时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并利用计算机的这些功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判断能力。
2.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教学中不争的事实。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其积极性才能得以激发,从而不断推动其运用自己的思考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进行学习。所以,在高中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兴趣教学法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优秀的学习软件或小游戏,如吃苹果、打地鼠或生死时速等游戏,使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且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兴趣会越来越浓,其教学效果必然非常理想。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如此,其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有了层次性。因此,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也应该体现出这种层次性。况且,教师在教学时还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考虑其心理素质、认知水平等差异。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忽视了这些差异,没有针对性,那么不但教学没有效果,学生个体之间的差距也将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能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在关注学生普遍性的同时能估计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教师的及时引导,有针对性地根据各类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这样,通过多层次、小步子、重反馈、快反应的策略,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亦师亦友,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发挥着引导作用。而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努力在学生心目中营造一种亦师亦友的形象。实践证明,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才会对他的课感兴趣,高中生的心理年龄和特点更将这种现象发挥到极致。况且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教师仅仅在课堂上演示,其魅力怎能得到发挥?所以,在平时上课时,教师要乐于并善于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中间。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及时察觉学生上课的状态,以便调整授课策略和状态。不仅如此,平时教师也应融入学生之中,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在练习和作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教师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学生能感到教师的平易近人。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将分外融洽,学生能在这样的氛围内得到学习的乐趣,必然喜欢这样的计算机课程。
四、结束语
关键词:小学数学;快乐教学法;应用策略
数学是一门知识具有抽象性的严谨学科,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对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教师找到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小学数学教学充满乐趣,引导小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快乐教学法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让课堂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减低知识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我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浅谈快乐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诞生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其中情境教学法就是高效教学的代表,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可以为学生建造一个更好的理解平台,学生可以依托情境实现更好的理解。那么在应用快乐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就以“简单的几何图形”的教学为例,这一章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了解这些图形的性质。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加入多样的素材,比如图文、视频等,教师可以借助动画视频向学生直接地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的旋转平移等知识点,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图形的形成。接着教师可以再次利用多媒体系统向学生展示这个丰富的几何世界,比如有哪些实际的设计运用到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借助生动的画面让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生动丰富。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教师还利用借助多媒体系统将其设计成活动的动画,使知识连贯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多媒体系统帮助教师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面对这样直观生动的课堂,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设计趣味教学游戏
小学生始终摆脱不了爱玩的天性,于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加入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但是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要认识到课堂的本质,切记不可为了游戏而游戏,忽略了教学的意义。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时,常常要引导学生练习一定的习题加深知识的掌握。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设计趣味的游戏,比如先准备好学生喜爱的动漫玩具,当学生看到这些玩具后便立马被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欲望。这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习题,在动漫玩具上标上各种数字,学生先完成习题的练习,算出正确答案,再从玩具堆中找到标有正确答案的玩具,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就能获得玩具,但是学生回答错误了则要表演一个简单的节目。面对玩具的诱惑,学生会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同时提升计算习题的效率。通过这样的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完成练习,既让学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还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解题能力。
3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在今后学习中取得更长远的进步。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决定着教师要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宽广的学习平台,同时丰富的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这符合快乐教学法的初衷。比如在进行“分类和比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动手学习,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准备好基础的工具,比如有书本、笔、玩具等材料,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学生知道了类别的含义,从而按照“文具”、“玩具”等类别进行分类。再比如教师在进行“角度”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好纸条、量角器等工具,教师先向学生讲解角度是横量一个角大小的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让学生利用简单的纸条折成各种角度,再用量角器量出它们的角度,实际的动手帮助学生实现理解性学习。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获得全面的学习体验,数学学习不再是机械的理论学习,而是用实际动手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创造更好的学习效果。4有效联系生活实际背景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初衷,教师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从而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联系生活实际之后,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以“统计与猜想”的教学为例,这样抽象的知识很容易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可以提出与学生生活相近的问题,比如“同学们,你们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你们的生日在哪个季节?假如我想知道我们全班同学的生日,我要怎么统计呢?”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建简单的学习小组,学生选择确定的研究方案对全班同学的生日进行统计,再借助柱形图、饼状图等图形进行表示。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观察图形,并且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班哪个季节生日的人最多?哪个季节生日的人最少?”学生再一次投入到观察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借助轻松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快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48-01
要知道如何教育学生,首先要知道学生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在21世纪的今天,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已成为教育的主题,培养学生好学、善学、乐学是施教者的首要任务,强制学生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求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为中心,倡导自主的人与文本的对话,一节课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使学生学习语文,感受生活,享受快乐!做学习的主人,做文中的主角。生活有多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广阔。语文内容丰富,情节精彩,如何把这丰富精彩的情节让学生演绎出来,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去导?在课堂上,教师如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这节课绝对是一节成功的课。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为中心,倡导自主的人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要与文本的作者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要让学生学习语文,感受生活,享受快乐!做学习的主人,做文中的主角。为此,语文教学是快乐的,语文学习同样也是快乐的。我想从“听”、“说”、“读”、“议”、“写”等方面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快乐,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一、在“听”中感受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驱动力,学生带着内在学习兴趣,其学习一定是快乐的。因此,课前教师的激趣相当关键,一段音乐,一个故事,一个谜语,一幅画面……都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绪感染,情感投入,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情境。我在教《黄河颂》时,放了一段《黄河大合唱》配乐,学生静静听,大家的思绪一下子带到了年代的黄河岸边,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雄奇壮丽和磅礴气势。感受到黄河儿女的团结奋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听后学生激情高涨,都想对着黄河母亲唱出自己的豪迈的颂歌。
特定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在教《口技》一课时,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口技,于是我在网上找了一段口技表演,让学生静静地听:远处的狗吠声,鸟鸣声,近处的谈话声,吃饭、举杯谈笑声……听后问他们听到了什么?这些声音可能一个人发出来吗?带着这些疑问,带着这些兴致,同学们快乐地感受到了距今三百多年的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
二、在“说”中感受快乐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师生平等,就是要改变传统学者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上课绝对服从老师的传统意识。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说起来,敢提问、敢质疑。通过“说”来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感情;通过“说”来使自己口齿清楚,反应敏捷,表达流畅;这种“说”,其实就是交流。语文课应该让学生不拘泥于某一种标准答案,教师恰当的加以点评,鼓励学生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只有这样,学生才敢说,会说,不怕说错。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在宽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侃侃而谈,感受学习的快乐。
三、在“读”中感受快乐
许多成功的语文老师一定是一位朗读的高手,富有感情的朗读,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体会课文的内容和课文的思想感情,体会到语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叶圣陶先生这样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这种朗读,很快会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这只是教师的读,我们更多的是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带有感情的读,分角色的读,美美的读,从读中感受课文的内涵,感受其中的快乐。总之,阅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关注阅读者情感世界的满足和精神的建构,而不仅仅是关注阅读者文学鉴赏水平、思维能力的提高,让我们多关注学生的心灵和情感,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快乐享受吧。
四、在“议”中感受快乐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旋律。“自主、合作、探究”不仅是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深层次的教育理念。语文课中学生的“议”,就是课堂中的合作交流。合作学习形式多样,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学生的成绩来安排小组的学习,可以2人一组,可以4人一组,也可以多人一组,还可以男女生分开成两组。在小组“议”中,教师要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一个故事、一首歌曲、一段深情的朗诵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将学生不知不觉带进学习之旅,从而保证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合作学习中。“能者为师,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克服了独立思考时的思维局限,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教师要充分给学生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以朗诵、表演、绘画、歌唱的形式来表现课文内容,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五、在“写”中感受快乐
关键词:足球教学,兴趣教学法,运用
前言:
兴趣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练习技巧、增长本领的巨大动力。因为人对感兴趣的事物往往是心神向往,努力追求的。可以说一个人要想在某个专业领域里做出成就,首先必须对这个专业特别感兴趣。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应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唤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硕士论文,足球教学。
1.“兴趣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1.1什么是“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知识或参与某项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情绪的一种心里倾向。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爱好,没有爱好,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某项活动的习惯。反之,利用学生对某种运动产生的性却,并逐步加以引导,使之加深对某项运动的感情,则能促进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1.2足球技术的教学特点
足球技术是影响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重要因素,在足球教学和训练实践中,运用多足球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教师来说使学生掌握足球技术,不仅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参与兴趣的主要手段。足球技术教学贯穿在整个足球教学、训练过程(包括理论知识传授、技战术教学与训练课中每个技术动作的学习,战术配合等环节)有目的、有计划、精心借助各种生理、心理的研究和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正确足球技术的培养。但是,传统的足球技术教学,主要是以足球技术动作掌握为标准,教学围绕技术动作来进行,教师的教法主要采用,示范、讲解、练习等传统教学方法。硕士论文,足球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掌握足球运动技术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比较死板,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探索一个适应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新的教学方法,是目前体育教学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依据学生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生理特征,运用“兴趣教学法”,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足球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
2.“兴趣教学法”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兴趣教学法”在足球教学中学生足球技术的具体措施足球是项综合性的竞技运动,由于其自身独有魅力与健身价值,深受广大大学生的喜爱。顺应时展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实施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选择适应自己发展的体育项目。但是,足球运动的特点造成了教学和训练的复杂性。硕士论文,足球教学。足球技术也是制约足球运动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是高校足球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与业余特点, 高校增设足球选修课、专修课和组织各级足球训练队,教师在足球教学中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手段进行教学,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硕士论文,足球教学。但是,由于足球技术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即通过教师的示范、简单讲解,学生就可以实现独立操作了,但动作的正确合理性、熟练与运用自如却需要通过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达到),单纯的技术教学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错误的认为足球技术简单容易掌握,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通过在足球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足球技术的兴趣,对足球技术的掌握与巩固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1 通过游戏加强技术练习
由于游戏自身的特点,广大学生不仅喜爱而且也容易接受,对足球教学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结合所要授课的不同摘要动中有变,增强实战应变能力。在运传球、接传球等技术教学训练中结合各种二过一配合练习,培养基本配合意识与传接球时机与力道的把握,加强身体与球之间的协调性和连贯性练习,提高运球的起动、急停、急转和脚步移动的灵活性。在多人传球与配合射门练习中,根据学生水平,设计一些复杂的传跑路线,在路线上有意设置一些干扰,用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判断能力及转移球的意识,以提高学生运用足球技术的能力。
2.2 强化竞争意识加强在对抗中技术的运用
竞争是大多数人所具有的潜意识,在足球竞赛中处处都能体现初竞争激烈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足球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竞争,在足球教学课堂中体现初竞争的特点。例如:通过一对一对抗,培养学生敢于控制球或掩护球快速突破;防守时能冷静封、堵,突然“对脚”抢截或积极铲球主动进攻的意识。通过一抢三、四对二、三对二、传、跑、抢、截等练习,培养学生传接球时的反映与应变能力。通过二对二、三对三,四对四等攻防训练与传、跑、抢、截等练习,使局部位置配合默契,熟练基本战术(二过一、二过二、三人配合等)的打法。硕士论文,足球教学。结合进行特定的攻防训练,如中路进攻结合边线传中、包抄攻门、边线进攻、传中包抄射门、防守反击,能提高学生整体足球意识与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对抗中合理应用冲撞,积极抢夺球和敢于抢时间、争空间顶断空中球,力争主动意识。培养学生接球前能知己知彼迎球接球,接球时能随机应变,充分利用出现的空当儿,或传或进攻的意识,尽可能直接传球,传球后立即跑动的快速接应意识。
2.3 利用现有的教学器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技术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设施与条件相对于中小学要完善,因此教师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教学条件,教师可以依据本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条件,从教学设计开始着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条件,根据足球课程教学中不同足球技术教
学内容,设计出学生喜爱的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利用羽毛球或网球的网带,创设网球规则下的足球传接球技术练习手段。利用排球吊球来练习足球的头球技术,或者利用跳绳、跨栏架等器材,设置不同位置,不同难度的障碍让学生练习足球的运球技术等等。
2.4 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质状况进行分组教学
由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多数都是根据学生兴趣自主进行课程选择,这就造成学生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较大,给教师教学带来了难度,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体质差别这个实际情况,在足球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体质的差异进行分组教学,对不同组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始终对足球技术的学习充满兴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掌握足球技术,培养对足球的情趣。
3.实施足球“兴趣”教学对教学方法新要求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健康第一”的观念逐步树立,要求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积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教学为主,以以增强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观点,认真地分析足球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构思教学设计。硕士论文,足球教学。足球“兴趣”教学对教学方法总的要求是: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和手段,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改变传统足球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谋事。倡导足球的“兴趣”教学是选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教法上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体验和实际效果,不应过多地强调动作难度、技术精度。其次,在进行足球的“兴趣”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不应过分片面强调教学的组织纪律性,否则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生动活泼的带有情绪化状态的体育实践学习,变成一种按部就班的机械演练,失去了体育实践学习的本来面貌。
结论:
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社会,如何培养身心素质良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我们高校体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摒弃“传授知识―接受知识”的模式,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彻底决裂,树立从教学实践的本性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根本目标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在足球教学中不能忽略足球技术自身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习方法的角度重新认识足球技术教学方法,对于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来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郭文芳:快乐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课的发展趋向[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2,(4):66-68
[2]谢宗皖:高校体育教学实施快乐体育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2,(1):93-951
[3]李晓宇:论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1):76-771
[4]吴志超等.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6
“以读为本,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情”是这一训练方法的指导思想。这一训练方法强调的以读为本,是对传统的讲读式教学方法的更新。讲读式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和朗读两方面。徐世英先生在《谈谈朗读教学》中,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呈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徐世英先生的一席话,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朗读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出来。在讲读式阅读教学基础上创立的“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发扬了讲读教学法中的“读”之长,避去了“讲”之短,是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阅读教学训练方法。
为什么实施“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就可以实现快乐教学呢?
一、“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早在几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嘴,使他们能谈;给以空间,使他们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给孩子以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就要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语文论文去读课本、自己去提问、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说、自己去评价。而教师则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能做到认真读文、大胆提问、勤于思考、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我在教小语第二册《达尔文和小松鼠》一文时,出现了这样的问答:
有一个学生问:达尔文为什么从来不捉弄小动物?
几小学生进行了补充回答:1.他要观察动物怎样生活。2.他喜欢小动物。3.他和小动物是朋友。4.他关心他的朋友。5.他爱护小动物。6.他尊重他的朋友。
透过这些提问、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明白了处世之道:对待朋友,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重,要从了解朋友的立场去对朋友,不能存着捉弄、玩弄的心理对待朋友。
学生自主感悟到的这些知识,是讲读式阅读教学法无法做到的。说明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读懂了课文。
自主的学习使学生悟出了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变得爱读、爱问、爱答、爱动脑了,由“怕学”变得“爱学”了。
二、“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在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的多元反应,培养了语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学生在读、疑、思、悟的基础上,动手查一查(资料)、画一画(场景)、演一演(故事内容);动脑编一编(课文后续),谈一谈(读后感想)、评一评(同学作品)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积累了知识,锻炼了语言能力,拓宽了思维能力。
三、“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阅读训练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问时,要采取开放式的补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答案。
我们班在学习《达尔文和小松鼠》一文时,有一个学生问:“松鼠妈妈为什么骂小松鼠是‘傻孩子’?”有几个学生进行了回答:1.小松鼠是松鼠妈妈的宝贝。2.
松鼠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3.松鼠妈妈关心自己的孩子。4.松鼠妈妈认为小松鼠遇到了危险,很着急。5.它很心疼小松鼠,怕它受到伤害。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个个都与问题有联系,都是学生感悟的结果。如果学生的回语文论文答不够完整,可请其它同学进行补充,只要沾边,都应视其正确,予以肯定。即使学生的回答毫不沾边,也不要指责学生不对,反过来要肯定他敢于发言的一面,并表示老师相信他下次能答好。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重要。如果教师对学生足够尊重,认为他行,他的表现就会很棒。正如一副对联中写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可见教师是否信任、尊重学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尊重的学生必然会信心实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愉快地学习。
四、“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法
“以读为本,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情”是这一训练方法的指导思想。这一训练方法强调的以读为本,是对传统的讲读式教学方法的更新。讲读式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和朗读两方面。徐世英先生在《谈谈朗读教学》中,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呈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徐世英先生的一席话,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朗读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出来。在讲读式阅读教学基础上创立的“以读为本”的 阅读训练方法,发扬了讲读教学法中的“读”之长,避去了“讲”之短,是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阅读教学训练方法。
为什么实施“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就可以实现快乐教学呢?
一、“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早在几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嘴,使他们能谈;给以空间,使他们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给孩子以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就要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语文论文去读课本、自己去提问、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说、自己去评价。而教师则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能做到认真读文、大胆提问、勤于思考、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我在教小语第二册《达尔文和小松鼠》一文时,出现了这样的问答:
有一个学生问:达尔文为什么从来不捉弄小动物?
几小学生进行了补充回答:1.他要观察动物怎样生活。2.他喜欢小动物。3.他和小动物是朋友。4.他关心他的朋友。5.他爱护小动物。6.他尊重他的朋友。
透过这些提问、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明白了处世之道:对待朋友,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重,要从了解朋友的立场去对朋友,不能存着捉弄、玩弄的心理对待朋友。
学生自主感悟到的这些知识,是讲读式阅读教学法无法做到的。说明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读懂了课文。
自主的学习使学生悟出了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变得爱读、爱问、爱答、爱动脑了,由“怕学”变得“爱学”了。
二、“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在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的多元反应,培养了语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学生在读、疑、思、悟的基础上,动手查一查(资料)、画一画(场景)、演一演(故事内容);动脑编一编(课文后续),谈一谈(读后感想)、评一评(同学作品)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积累了知识,锻炼了语言能力,拓宽了思维能力。
三、“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阅读训练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问时,要采取开放式的补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答案。
我们班在学习《达尔文和小松鼠》一文时,有一个学生问:“松鼠妈妈为什么骂小松鼠是‘傻孩子’?”有几个学生进行了回答:1.小松鼠是松鼠妈妈的宝贝。2.松鼠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3.松鼠妈妈关心自己的孩子。4.松鼠妈妈认为小松鼠遇到了危险,很着急。5.它很心疼小松鼠,怕它受到伤害。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个个都与问题有联系,都是学生感悟的结果。如果学生的回语文论文答不够完整,可请其它同学进行补充,只要沾边,都应视其正确,予以肯定。即使学生的回答毫不沾边,也不要指责学生不对,反过来要肯定他敢于发言的一面,并表示老师相信他下次能答好。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重要。如果教师对学生足够尊重,认为他行,他的表现就会很棒。正如一副对联中写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可见教师是否信任、尊重学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尊重的学生必然会信心实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愉快地学习。
四、“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游泳越来越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已经作为一种健身运动逐渐得到普及。作为高校来说,更好的发展游泳运动,普及游泳知识更应该走在前例。目前我国的很过高校都开设游泳课程,普修课,选修课等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游泳运动,但在游泳课的实施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游泳的教学方法就是重中之重,逐步完善游泳教学方法是各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2、传统的游泳教学方法
传统的游泳教学方法沿用了体育常用的教学方法,比如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和完整法以及错误动作法、重复练习法、交换法、竞赛法、程序教学法、模式教学法等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的学者不断提出了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出应当重视“快乐游泳”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观念上应该有所改变,不能再以竞技游泳教学为中心。将各种游泳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利于高校游泳的教学。
3、高校游泳教学方法的应用特征
随着高校游泳教学的不断认识和不断改革,游泳教学观念逐渐由简单的泳姿的掌握到快乐游泳。让高校游泳更加社会化、大众化,易让高校学生接受,而不是单纯枯燥的体能训练,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里掌握游泳这以生存技能。所以,高校游泳教学方法不断的接受新的元素,逐渐的进行自身的完善。
(1)游泳教学的讲解法和示范法。讲解法也即语言法,是指教师正确的运用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和动作要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动作技术、技能的掌握的基本方法。动作示范法是游泳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同时也是最直接和效果较好的一种直观方式。它是教师(或所指定的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要领和方法。示范和讲解有机结合,在游泳教学过程中,示范特别重要,直观地观察动作有利于学生观察动作的实质,迅速、准确的模仿动作。
(2)程序教学法和模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是运用程序教学原理和特点,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和编制,按步骤循序渐进的一种教学形式。有实施程序、检测程序和游泳技术教学程序教材,在教学中会有学生的反馈。程序教学法可以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模式教学法是根据游泳教学的一般规律,制定出教某一游泳姿式的计划步骤,确定每次课的主体练习极其规格要求和考核标准,安排一个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3)游泳教学的分解法和完整法。在游泳教学中,分解法和完整法的单独运用,都存在局限和不足,而这两种方法的组合,则可以扬长避短,使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弥补各自的不足。在游泳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完整―分解―完整的组合教学方法。
(4)游泳教学的练习法和错误动作纠正法。游泳教学中通常采用的练习法包括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水中游戏要考虑学生的游泳基础、教学内容等的实际情况。在游泳教学中,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竞赛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游泳教学中,学生动作常会出现缺点和错误,要纠正和改正,否则学生易形成动力定型,会影响动作技能的掌握。纠正错误要抓主要矛盾,对学生的错误认真分析,区别对待,对共性错误集体纠正。
(5)分层次教学法和分组互助教学法。大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以及起始水平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起始水平和主观努力的不同,以及学生在水中的实际技能掌握的程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分出层次进行教学。从实践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是游泳教学法中一个效果很好的教学方法。自由结合分组互助教学法,将学生自由分组,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岸上模仿练习和水中练习,由教师统一指挥,按组进行练习,定量完成教学内容。
(6)辅助器材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辅助器材包括救生圈、浮漂、浮板、脚蹼、护目镜、呼吸管、鼻夹、竹竿、哨子等,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辅助工具。针对初学者,一些教学辅助器材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多媒体计算机也应属于辅助器材这一列。教师可以结合动画示范和讲解,学生可以针对自身动作的错误,自行分析和纠正。
(7)深、浅水教学法。合理利用游泳池深浅水域教学的原则。安排具有救生员资质认真负责的教师作为游泳课教学时段的游泳教学安全负责人,在上课时合理划分游泳池教学区域和教学时段,统一对上游泳课的教师进行教学时下水出水指挥,监管制止教学时出现的违纪现象和危险行为。
4、高校游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各种教学方法的衔接。现有游泳教学方法的论文对各个游泳教学方法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但缺乏其之间的有机结合。建议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任务有所侧重。需要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更有效的用于游泳的组织教学中。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羽毛球,高校教学研究
1.前言:
体育课学生自主选项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果之一,是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羽毛球课就是在体育教学改革中产生出来的项目,是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项目。从我校几年来体育课学生自主选项的情况来看,羽毛球课每年都是第一时间选完,这足以说明羽毛球运动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喜爱程度。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将合作教学法运用到羽毛球课教学中,以期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合作的特征是:目标一致性、行为共同性。合作学习法是以学习目标为先导,以相互配合为基础,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一系列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教师指导等相关交互作用,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态度上的积极发展。合作学习法的共同目标是:增强合作能力、建立自信心、体现学习成就感、促进组织能力与交际能力。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大连理工大学2005、2006级羽毛球专选班138人,其中男生96人、女生42人,共4个班。
2.2研究方法:
2.2.1实验法:随机抽取4个班其中2个为实验班、2个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合作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实验为一个学期。
2.2.2数理统计法:对数据作常规统计学显著性检验,将所测数据进行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重新归类统计整理。
2.2.3访谈法:对4个班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教学方法与评价的看法。
2.2.4文献资料法:查阅了相关著作、文件和期刊等文献资料。免费论文参考网。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合作学习法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
3.1.1合作学习法满足了学生体育需要,刺激了学生的体育欲望。学生的直接体育需要是指:学生被某项体育活动本身所吸引而探究或参加的一种愿望,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育需要,就会对渴望学习和参与的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参与热情。例如:我校体育课采用网上学生自主选课,网上选课系统刚开通10分钟,所有羽毛球课就全部被选完。这说明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渴望和积极参与的兴趣,也说明了在羽毛球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的优势。
3.1.2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的体育乐趣,学生对体育课的乐趣归根到底就是:在课堂上获取运动乐趣和成功体验的多少。免费论文参考网。免费论文参考网。所以,合作学习法采用灵活多变、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即可以自主学习又可以合作学习。这些方法即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新鲜感和快乐感。
3.2合作学习法对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影响
3.2.1合作学习法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实行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方式,小组内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与鼓励,相互补充共同达到目标。例如:在练习对拉球时,需要每个组内成员之间默切配合相互补充鼓励,发挥每个成员最大潜能来共同完成目标,同时超越其他组的数量,这样即能促进技术技能的提高,也能活跃课堂氛围。
3.2.2运动技术是指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方法。运动技能是指按一定技术要求完成动作能力。合作教学法对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影响是重要内容之一。
表1 实验前学生技术技能指标技评
项目 实验班 对照班 T P 发前场球 5.838 5.792 2.651 >0.05 挑后场球 5.028 5.132 3.357 >0.05 劈吊球 4.216 4.187 3.524 >0.05 放网前球 3.522 3.631 3.745 >0.05
关键词:教学 改革 阅读 自主
对于孩子来说,快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怎样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快乐起来呢?实践证明,如果实施“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是可以实现快乐教学的。
“以读为本,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情”是这一训练方法的指导思想。这一训练方法强调的以读为本,是对传统的讲读式教学方法的更新。讲读式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和朗读两方面。徐世英先生在《谈谈朗读教学》中,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呈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徐世英先生的一席话,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朗读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出来。在讲读式阅读教学基础上创立的“以读为本”的 阅读训练方法,发扬了讲读教学法中的“读”之长,避去了“讲”之短,是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阅读教学训练方法。
为什么实施“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就可以实现快乐教学呢?
一、“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早在几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嘴,使他们能谈;给以空间,使他们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给孩子以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就要求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语文论文去读课本、自己去提问、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说、自己去评价。而教师则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能做到认真读文、大胆提问、勤于思考、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我在教小语第二册《达尔文和小松鼠》一文时,出现了这样的问答:
有一个学生问:达尔文为什么从来不捉弄小动物?
几小学生进行了补充回答:1.他要观察动物怎样生活。2.他喜欢小动物。3.他和小动物是朋友。4.他关心他的朋友。5.他爱护小动物。6.他尊重他的朋友。
透过这些提问、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明白了处世之道:对待朋友,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尊重,要从了解朋友的立场去对朋友,不能存着捉弄、玩弄的心理对待朋友。
学生自主感悟到的这些知识,是讲读式阅读教学法无法做到的。说明学生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读懂了课文。
自主的学习使学生悟出了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变得爱读、爱问、爱答、爱动脑了,由“怕学”变得“爱学”了。
二、“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在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的多元反应,培养了语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学生在读、疑、思、悟的基础上,动手查一查(资料)、画一画(场景)、演一演(故事内容);动脑编一编(课文后续),谈一谈(读后感想)、评一评(同学作品)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积累了知识,锻炼了语言能力,拓宽了思维能力。
三、“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阅读训练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问时,要采取开放式的补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答案。
我们班在学习《达尔文和小松鼠》一文时,有一个学生问:“松鼠妈妈为什么骂小松鼠是‘傻孩子’?”有几个学生进行了回答:1.小松鼠是松鼠妈妈的宝贝。2.松鼠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3.松鼠妈妈关心自己的孩子。4.松鼠妈妈认为小松鼠遇到了危险,很着急。5.它很心疼小松鼠,怕它受到伤害。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个个都与问题有联系,都是学生感悟的结果。如果学生的回语文论文答不够完整,可请其它同学进行补充,只要沾边,都应视其正确,予以肯定。即使学生的回答毫不沾边,也不要指责学生不对,反过来要肯定他敢于发言的一面,并表示老师相信他下次能答好。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重要。如果教师对学生足够尊重,认为他行,他的表现就会很棒。正如一副对联中写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是“不服不行”。可见教师是否信任、尊重学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尊重的学生必然会信心实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愉快地学习。
四、“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法
一、“高效六步教学法”集体备课的做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特色的好课,一定有一份有特色的好教案,而一份有特色的好教案往往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因此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那么,如何落实集体备课呢?我校集体备课主要从七个“有”字上下工夫。
1.有领导
一是有一位副校长分管集体备课,定时安排、备课活动,定时检查收集集体备课资料;二是每个备课小组安排一位领导蹲点,全程参与备课小组的活动。
2.有主题
我校集体备课的主题是“高效六步教学法模式”研究,各小组根据本科组学科特点及不同课型开展小课题研究,如英语单词“高效六步教学法模式”研究、识字教学“高效六步教学法模式”研究、数学概念教学“高效六步教学法模式”研究等。
3.有备课组长和主备人
备课组长由学校教导处指定,负责整个学期的备课工作,工作量纳入量化考核;主备人由备课组长负责安排,轮流主备。
4.有时间保证
每周开展一次以上的集体备课,期初教导处排课时就对各组备课时间进行安排,如每周二下午为语文科组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三下午为数学科组集体备课时间,每周四下午为英语科组集体备课时间,每周五上午为综合科组集体备课时间,轮到集体备课时间的科组教师不排课。这样,集体备课才有时间保证。
5.有展示
主备人每月第三周向本组成员及学校课题组领导和其他教师进行上课展示。
6.有反思
主备人根据上课及评课情况,对二次预案进行反思,形成正式的导学指南。
7.有流程
每月为一个集体备课周期,具体流程如下。第一周备课组长根据“高效六步教学法模式”课题研究计划定出研究主题,安排主备课人初备,形成预案。第二周主备人预案下发组员研讨、修改、补充、删减、矫正,主备人形成第二次备课预案。第三周主备人上课,集体评课,修改补充,主备人认真做好记录。第四周主备人根据上课、评课研究记录,对二次预案进行修改,形成正式的导学指南,填写集体备课表,备课资料装订成册上交教导处。
通过集体备课,以“高效六步教学法模式”教改实验为主题,探讨各科各种课型的“高效六步教学法”操作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效六步教学法”集体备课的成效
开展“高效六步教学法”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高效六步教学法”的精髓,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科组建设,推进了课题的深入开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研究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
集体备课前,要自我钻研。每一次集体备课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作为一个人,都希望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因此,在发言之前,教师都会走进教材、研读课本,走进学生、研究学生,走进大纲、研究大纲,并翻阅大量的资料,需要时间几个小时甚至更多,做好充足的准备。久而久之,集体备课让每一位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性都大大提高。
集体备课时,主备课人向科组成员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包括学情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重点难点的分析,并按照创设问题、自主探究、讨论解疑、展示提升、总结回顾、当堂检测这六个步骤来进行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同科组教师要依次发言,结合自己的经验对主备课人的设计发表意见和建议,主备课人记录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主备教师根据众多意见和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六步法”由陌生到逐步的了解,再到慢慢熟悉,最后到掌握“六步法”的精髓,每一次的集备都是对教师的一次升华。
集体备课上课,更是教学实践能力的检验与提高。通过上课,验证教学预设是否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执教者会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在上课反思中,课堂教学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再经过组员的评课、提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会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使自己的专业不断成长。
这种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引领教师理论提升与专业成长的过程,开展集体备课以来,我校教师成长很快。据不完全统计,我校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区、评优课、论文评比等教学竞赛以及,有242人次榜上有名,其中获市级奖58人次,省级奖60人次,国家级奖41人次。黄琪、张欢、吴幼丹等教师“先学后教六步法教学法”现场教学设计获全国一等奖,李红、彭瑜雅等教师的“先学后教六步法教学法”教学设计获省一、二等奖。
2.促进了备课组建设
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为备课组成员搭建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也增进了备课组成员的了解,在备课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促进了备课组建设。
如我校二年级的备课组是由有教学经验的刘棠老师和两位年轻教师杨柳老师和周丽文老师组成的。虽然她们的年龄差了一大截,但她们的相处与合作似乎没有年龄的隔膜。两位年轻教师杨柳老师和周丽文老师尊重刘棠老师,体谅刘棠老师,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让刘棠老师尽量少做。所以学校布置备课组内的一些琐碎工作,她俩能够应付得了、独自承担,根本不让刘老师操心。而刘老师呢,尽可能在学识与经验上给予她们帮助与支持。开学前杨柳老师和周丽文老师要上公开课,周丽文把主备好的课《坐井观天》在组内进行讨论,刘老师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和课件有些肤浅,于是刘老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并结合学校的“六步法”要求,把教学设计和课件从头到尾进行了指导,并把教学意图和上课应该注意的细节一一对周老师交代清楚。上公开课的时候,刘老师知道周老师年轻,应付大场合的经验欠缺,他特意坐在讲台旁,让她有颗定心丸。上课时,周老师时不时瞄一下刘老师,刘老师总是给予她肯定和赞赏的目光。一节课下来,周老师表现得相当出色,听课教师对《坐井观天》的教学设计给予高度评价。周老师通过这节课既得到大家的肯定,收获了成功的快乐,在教学设计能力上、驾驭课堂能力上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刘老师发挥了余热,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得到了尊重,收获了快乐,两位年轻教师主动承担一些科组工作,在学识与经验上得到刘老师的帮助与支持,备课组的凝聚力得到增强,促进了备课组的建设。
3.推进了课题的深入开展
“高效六步教学法”是针对全科提出来的,而实际上,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不同类型的课的操作模式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好好把握学科特点以及同学科不同类型的课的特点来设计“六步法”的教学。为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通过集体备课,集中同科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克服一个一个难题。如英语单词六步法教学模式、英语阅读六步法教学模式、英语对话六步法教学模式等,当某一备课组研究出某一种六步法教学模式并得到领导和教师们的肯定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成功的快乐,更是课题研究积极性的激发,从而推进了我校六步法课题的深入开展。如吴幼丹在《“六步教学法”高效课堂集体备课给我带来的发展》一文中写道:
集备前一周,我就对本课时的情感教育提炼感到很棘手,无论怎么提炼都很空洞,甚至牵强,我提出这个困惑后,其他教师也陷入思考中。许久,张老师灵机一动说:“既然本节课不能用常规的手段提炼情感教育内容,那么我们尝试一下用图片的方式让学生对图片内容作是非判断,让学生说看法,最后让学生自己做总结,教师再出示情感教育的英文版。这样,学生既能印象深刻,又能达到自己认知的教育目的,比起生搬硬套要好多了。”我受到启发,说:“这个相关内容网上有一个教育视频,可不可以尝试看视频,中间停止然后让学生猜剧情最后总结,会不会更生动?”张老师拍手赞同,科组决定把两种方法都试一试,作为一种微创新在以后的课堂上也可以借鉴。就这样,大家投入热烈的讨论中,收获着方法,也收获着快乐。我第一次觉得集备,是付出的过程,更是收获的过程,是智慧启迪智慧的过程,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情景认知理论 建构主义 理解性输入
笔者在阅读大量有关情景教学法的文献后,发现情景教学法的定义和理论基础错综复杂,不同的作者给予不同的定义和理论基础,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情景教学的理解提出它的定义并探寻它的理论基础。
一、情景教学法的定义
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又称视听法,它源于20世纪30年代,语言学家帕尔默和霍恩比是杰出的代表。他们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在语言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工作,最后创立了一整套教学法理论原则。它具有以下特点:语言教学应从口语开始,先听说、后读写;以外语教授外语;以情景方式把新语言点引出;词汇选择以常用为原则,先教常用词汇,保证最常用的2000个单词先教(何广悭,2004)。
还有学者从语言学家那儿找到灵感,对情景教学法进行分析和描述。如文嘉玲(2008)在《情景教学法探源》一文中指出:情景教学法是将语言看成一个结构、一个有规则的系统,深受结构主义的影响,在教学材料的安排上要按语法结构、句型,由易到难来安排的。而于瑶(2003)认为所谓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指导下,在从认知方面教授语言结构要素和功能的同时,利用并创造各种情景,使学生沉浸在丰富的、自然或半自然的言语习惯环境之中进行学习并用言语表达自己认知和内心的情感。
笔者依据自己对上述定义和其他文献中关于情景教学法定义的理解,以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情景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教育者根据教学目标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一连串有联系的场景,利用具体的形象或根据语言描述使受教育者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从而有效地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语言论认为语言是人们在劳动中,由于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它和情景不可分离。外语教学也同样需要情景。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要学的词法、句法等内容,借助于实物、动作、图像或多媒体等各种手段,合理设计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快乐学习英语于情景之中。本文将从当代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三个方面探索其理论依据。
(一)情景教学法心理学理论基础
从当代心理学角度看,情景认知理论是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个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的开始和进行起阻碍或抑制作用。情感的调节功能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作用。而情景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情景认知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又一重要研究取向。它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情景认知理论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和语言一样,其组成部分都是对世界的索引。知识源于真实的活动和情景,并且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被完全理解。因此,真实活动是学习者进行有意义、有目的学习的重要途径,对于中国学生要把语言习得的方式加以引进并与学得的语言学习方式相结合,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转引自刘曲,2008)。为此,很多学者进行了情景认知理论和学科的整合研究。如王艳萍、张静(2003:3)在《情景认知理论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中提出,根据情景认知理论,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从情境、内容、激励及评价这四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英语教学环境。即教师要设计出与学生自身经验相一致的情境;设计出类似于日常实践中连贯性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设计出能促进学生知识迁移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
(二)情景教学法教育学理论基础
从教育学角度看,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学生的认识规律。人的认知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感觉是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而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
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不断改造,一切均来自经验,“行”先于“知”,要遵循这种自然的途径,就得设置一定情境,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情景―问题―观察―解决―应用。大师胡春洞(1998,14)也指出,学习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领域的复杂系统,实践就是最直观的认知行为。认知是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情景教学法就是通过给学生设置情景,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形象和间接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理性的顿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自觉的活动。
(三)情景教学法语言学理论基础
从语言学角度看,情景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语言习得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语言情境论和系统语言学。
1.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习得理论是Chomsky(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和Krashen(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假设。Chomsky认为:人具有天生习得语言的本能,因为人脑中存在一个遗传的“语言习得机制”(LAD)(龙文珍,2003)。它对二语习得同样有效。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主要是输入假说模式。具体而言,“输入假说模式”由五个互相联系的核心假说构成,它们分别是:①语言习得―学得假说;②自然顺序假说;③监控假说;④语言输入假说;⑤情感过滤假说。这五个假说彼此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S.Krashen(1981:1a)在二语习得理论假设指出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他定义为: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 subconscious Process:...The resul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aquired competence,is also subconscious.Other ways of describing acquisition include implicit learning,informal learning,and natural learning.In non-technical language,acquisition is “Picking-up” language.
学会语言是潜意识的、不知不觉的,称为“语言习得”。关于“学得”。他是这样叙述的:“We will use the term ‘learning’ henceforth to refer to conscious knowledge of a second language,knowing the rules,being aware of them;and being able to talk about them.Non-technical terms,learning is ‘knowing about’ a language,known to most people as ‘grammar’,or ‘rules’.Some synonyms include formal knowledge of a language,or eplicit learning.”
Krashen在语言输入论中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语言输入来完成的,教学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从而促进语言习得。Krashen又列举了最佳语言输入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输入应该是能够理解的。克拉申(1982:64)曾把能否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作为一个优秀语言教师的标准,习得的最佳语言输入应是真正自然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人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大量接触或输入自然的、可理解的语言材料后才逐步习得语言能力的,语言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而孤立存在,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无法习得语言。因此语言习得理论对情景有着很高的要求。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知识的获得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过程,知识由学习者自己构建的,而不是他人传递的,学习是一种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主体、情境、协作和资源是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提倡情景教学,他们认为教学应该使学习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作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景(陈琦、刘儒德,2002:103)。根据他俩的描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及其他手段创造情境,在一连串的情景中,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化抽象为具体,化乏味为兴趣,化单调为形象直观,使学生乐学、会学,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就能主动地、轻松地获取知识,实现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
3.语言情景论
当代语言学家M.A.K.Halliday的系统语言学(Systematic Linguistics)是根据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ow Malinowski)的语言情境论创造的。这个学说的中心思想是:如果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系统地从各种场合学习,缺少某种场合的语言经验,你便不能在此种场合下准确地表达或描述(转引自龙文珍,2003)。
三、结语
在当今的外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广泛的被一线的教师所采用,它与任务型教学途径一样被大家所喜欢。它之所以还能在教学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我们一贯提倡在教学法的选择上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外,还与它自身的优点和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关,不管是从心理学、教育学还是语言学都有它的理论基础。情景认知理论、认知规律、语言习得假设和语言情景论都是它的理论依据。我相信情景教学法在融入新时代的因素后将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3.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
[3]英语教学法基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30-31.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EB/OL].http://baike.省略/view/630921.htm,2009-08-08.
[5]刘曲.情景的再现――初中英语情景教学法探讨[硕士学位论文][D].河北:华中师范大学,2008.
[6]龙文珍.中学英语情景教学的设计与运用[硕士学位论文][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7]文嘉玲.情景教学法探源[J].科技信息.外语教研,2008:23.
[8]王艳萍.情景认知理论与英语教学的整.http://218.22.0.27/lwk/dianziban/200303/17.htm,2009-08-08.
关键词:篮球教学;比赛教学;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3-0108-0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 in the Optional B asketball Course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QIAO Cheng,XUE Ke
(P.E. Department of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Chin 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lifelong sports,the courses of college sports have been changed constantly. However,the inte nsity of changes is not enough. After the investigations on several of syllabusof optional basketball course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in Tianjin andthe interviews on teachers who teach the course, we can find that the optionalbasketball course are basically based on technical and tactical instruction. S 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nterests are not high. Therefore, the teac hing result is not satisfactory. In response to this phenomenon, this paper ta kes som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mpetit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optional b asketball course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to identify ways to improve bask etbal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thereby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mo tivation and fitness of students and lead them to engage in lifelong physical ex ercises.
Key words: basketball teaching;competition teaching;experimental resea rch
近年来,普通高校选修课的教学改革在各校体育教学组织部门的重视并实施改革创新等 方面的促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及提倡和实施以学生主体 需求为本的健康、快乐教学教育理念的大局要求相比,改革的力度尚需加大,还有很多教学 中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尽管有研究指出,在普通高校篮球选修课的教学中运用教学比赛 不仅可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战术的应用能力、更好的发挥个体特长、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而 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传统篮球教材、教法及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和 束缚下,加之教师创新能力的缺乏,致使以往普通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存有以下问题,如课 程设置和组织练习流于形式,教法、手段、内容等过于保守和单调,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 极性和锻炼的热情以及发展终身体育的兴趣。要改变目前篮球选修课的教学现状,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研究拟采用与比赛条件相似的练习手段、组织多样化 的分段、分组循环的教学比赛内容,不断提高篮球选修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篮 球篮球专业知识、技、战术,使学生真正体验篮球的运动价值,享受参与篮球运动的快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运用比赛教学法教学。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在本研究实施过程中,研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及教育学、运动心理学、篮球教学与训练 等书籍,了解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的教学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本课题研究提供 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访问了从事篮球教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有关专家和教师,以获取 他们对本课题的意见和建议,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1.2.3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就要关问题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 回收70份,有效问卷70份。
1.2.4 实验法1)实验目的:本研究通过32学时的教学实践,验证比赛教学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2)实验对象:对天津大学2009级两个班的男子篮球选项班进行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班3 5人,对照班35人,
两个班都是由不同专业的、较喜欢篮球运动的、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大学生组成。
实验前对两个班一般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测试,发现两个班的成绩差异没有显着性(P>0 .05)(表1),满足实验设计的要求。在教学实验前,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授课时数、场地 器材等条件均相同,实验班采用比赛教学法,即在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压缩基础内容的学 习,加大教学比赛的时间的比例,以赛代练,每次课安排40~50 min左右的教学比赛 时间。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按原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3)测试方法:(1)全场绕“8”字折返跑篮:从底线处开始全场运球三步上篮,绕过罚球区、中圈一共 三个圆上篮,球进后运球折回,两个来回共投四个球,计途中所用时间。
(2)1 min投篮:以篮圈中心投影点到罚球线最近距离为半径划圆,学生站在线外投篮, 自投自抢1 min,记进球数。
(3)1 000 m跑:被试5人一组进行测试,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 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被试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获得被试1 000 m跑成绩 。
(4)立定跳远:被试双脚平行站立,从立定姿势开始跳远,起跳线应设置在平地上,至 沙坑边缘50 cm,被试每人试跳三次,取最好成绩为最后成绩,记录以厘米为单位,取整数 。
(5)综合评定: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在教学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能力进行评定,比 赛以随机组合为单位。
4)实验涉及的所有测试均有2名篮球专项教师负责(其中1名教师为副教授以上职称)。
2 结果与讨论
2.1 对传统篮球课教学方法的分析在传统的篮球课教学中,通常是先教单个基础技术动作,再教简单组合技术,然后教复 杂组合技术,最后组织对抗练习和教学比赛,一步一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只注重 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往往由于现实中教学时数的减少 ,教学比赛可能被削减或跳过,使学生没有在更多的比赛中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因此,传 统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综 合能力的提高。
2.2 对篮球课比赛教学法的分析篮球课的比赛教学法,是在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压缩基本技术的学习,加大教学比赛 的比例,以赛代练,每次课安排40~50 min左右的教学比赛时间。与传统的传习式篮球 教学法相比,比赛教学模式克服了以往技术化和模式化教学过程的不足,降低了讲解示范的 课堂比例,有效地减少了花在重复性动作练习的环节上的教学时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独立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主体意愿有机衔接。同时,比赛教学法可以更好 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仅学会上场打球,更重要的是培养篮球运动兴趣,在比赛中让 学生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比赛教学法缩短了学习单个技术与组合技术及对抗练习的间隔时 间,有效提高比赛能力。比赛教学法可使学生体会技术运用的位置、路线、速度、节奏以及 攻防意义,不断变化的技术形式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练的主动性。此外比赛教学法可为实践学生已掌握的技战术创造了有利 条件,在对抗激烈、竞争浓郁的比赛氛围中掌握和形成技巧,可以使学生在比赛中培养篮球 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和分析能力,提高在比赛情景中技战术运用的运用和应变能力 ,这对于达成发展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所以说在普通高校篮球 教学中,创设一种以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实战能力为主的比赛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
2.3 传统教学法和比赛教学法的实验对比分析
2.3.1 掌握技术动作对比分析以教学比赛方法授课的实验班和以传统教学方法授课的对照班经历8周(32学时)的教 学后,测量一分钟投篮和“8”字运球上篮两个项目的篮球技术成绩,并对两个班的成绩进 行比较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后测成绩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表2)。说明比赛 教学法在增强篮球教学比赛练习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技术动作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法一样能有 效提高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方法。
2.3.2 身体素质和综合评定的对比分析比赛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 战能力,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实验后身体素质和综合评定的成绩进行对比,发现实验 班和对照班实验后身体素质和综合评定成绩却有显着性差异(表3) ,说明比赛教学法更能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比赛的实战能力。
2.3.3 对篮球选修课喜爱程度的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篮球课次的增加,实验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喜爱程度不断提高,实 验结束后实验班有70%以上学生表示喜欢篮球运动,有接近90%的学生表示以后会将篮球作为 锻炼项目(表4)。问卷调查的结果不仅说明了比赛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项链的主动 性,充分地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而且说明比赛教学法 更能发展终身体育,更好地达到健康教育的标准。同时也说明了比赛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认 可,是合理、可行的,对培 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对篮球运动的喜欢程度而言,是一种推广价值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在篮球选项课中运用比赛教学法是有效可行的,在重视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学习的同 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实战能力。
2)以教学比赛为手段的比赛教学方法可使培养学习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使学习者参与篮 球教学比赛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篮球运动的运动价值,帮助学生建立了与篮球运动的亲密关 系,提高了学生对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的满意程度,因此,它可有效地提高普通高校篮球选 项课教学效益。
4.2 建议结合各高校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出发,篮球选修课要以篮球技术、篮球比赛为主安 排教学内容,从教学比赛中发展身体素质,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以篮球运动为终身体育锻炼中 来,使更多的人从篮球运动中获得健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燕,等.试论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比赛的方法与作用[J].牡丹江师范 学院学报,2000.
[2]曹竟成.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探析与尝试[J].体育与科技,2002,(5).
[3]林政梅.福建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6.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教学法、微项目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TP3-4
1 引言
随着社会现代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无处不在影响着大家的工作与生活,而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最重要的工具,也在时刻发挥着它最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培养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的教
育。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此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结合与企业相关的项目,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需要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传统计算机教学与高职学生特点
传统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老师讲授为主,知识点较为枯燥,没有吸引力,教学内容同未来的工作实践不贴合,传统意义上的项目教学,大多也只考虑知识点的应用环境,学生较为被动的接受讲授内容,没有独立完成项目的经验。
通过多年的计算机教学经验,总结出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由于高职学生普遍入学成绩较低,学习较为被动,对于纯知识纯理论的学习更加不感兴趣,对于不太熟悉的知识虽有新奇感,但极易遇难即返;同时,再加上外界诱惑及学生毕业后大就业机会较多,没有就业的巨大压力,所以很多学生学习自律性差,学习习惯不好,没有主动性。
(2)学生计算机基础不同,眼高手低现象比较严重。由于高职学生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但绝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仅仅局限于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等,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较差,如果学习方法依然是知识性的传统教学方法,学生感觉不到知识的新颖与重要性,所以学习没有积极性。
(3)重视专业学习,忽视工具课程学习的重要性。高职学习一般在校学习时间较短,所以学校普遍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压缩基础课的课时,所以学生心理上也会忽视基础课的重要性,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但是一旦在专业学习中遇到使用计算机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发现计算机基础掌握的不够熟练或全面。
3 项目化教学方法介绍
根据高职教育目标的要求和高职学生现状,国外也很早提出了项目教学的概念,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行为。但是,项目化教学也不能以偏概全,要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和不断变化更新的学习内容相应改变,而且,项目任务一般学习周期较长,自由度大,难度较大,获得成功的时效较长,而高职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比较容易浮躁,所以真正实施起来,会有很多学生坚持不到最后,从而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项目教学的特点,本人以为微项目教学法更适合现在的高职学生学习的需要。
4 微项目教学方法的提出
关于微项目教学法,通过查阅资料,国内外研究的并不多,因为微项目是项目的微化、简化,虽然出自项目化教学,但是又有其不同之处;基于项目的学习到微项目学习的转变过程使得教学活动变得更高效、灵活、实用。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更喜欢接受快捷高效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因此出现了很多“微元素”――微博、微信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交流和联系更加快捷,而微电影、微小说、微课等更使得人们的学习娱乐变的简单有趣,尤其是微课的出现,使得学习变得简单快捷,成为现代课程体系中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下面以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word为例,展开研究与设计。
Word2010是office2010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word文档排版在日常工作学习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如果单纯的讲解操作方法,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采用微项目教学法后,我们可以将该部分内容按照不同的知识点分为几个微项目:第一:制作活动通知;第二:制作宣传海报;第三:制作个人简历;第四:论文排版。这几个项目都是日常学习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实例,交给学生去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掌握好本章内容的所有的重点知识,并且在讨论问题中养成团结互助的习惯。其中每个项目完成的时间均不超过两节课甚至更短,最后,将提交的好的作品给大家演示,同时也指出不足之处进行点评修改。
以制作宣传海报为例,来简单分析微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因为我所教专业是药学系各专业,所以在做宣传海报的时候,首先要确定项目――药品宣传海报。我让学生课下利用网络搜集自己熟悉的一种药品的资料,并且将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并且构思出宣传海报的大致样貌,然后在课堂上,把所收集的资料利用word进行排版,使用到的知识点有字体段落、艺术字、图形、图片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所想主动利用word命令实现,当然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老师进行指点,两节课后提交作品,老师进行指导点评,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以及吸取不足的经验,从而进一步的完善。
5 结语
总之,微项目教学法不光可以应用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同时适用于其他基于项目化的科目,微项目教学法不仅改变了信息时代下传统教学的弊端,更有利于吸引学生课堂兴趣,让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成就感,让学习变的更加有乐趣,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应用、在工作生活中也能自如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希望在下一步微项目教学的继续应用与探讨中得到更加成熟广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丽丽,刘力. 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
装备,2009,(5):138-141.
[2] 张艳艳.微项目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3
[3] 吴莉霞.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基于项目学习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音乐教育;体验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56-1引言
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是:让清泉般的音乐流得更欢,让熔炉般的音乐烧得更旺。我们最大的快乐是让每位音乐学子不断接触音乐、参与音乐,让他们能在音乐的殿堂走得更加辉煌。在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其中体验式教学法最具启发性。
一、 体验式教学法概念
体验式教学法指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从教学内容出发,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快而准地理解教学内容,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怎样能让学生主动的、积极地、愉快的融入教学活动中呢?在音乐教学中能让学生的审美价值得到提高?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在学习音乐的初始阶段,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能取得不错的成果。
体验式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初学者而言,有这些愉快的情境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音乐教学不仅是局限与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演示,还需要有学生的互动与配合,没有学生参与的过程,就难以形成真正的音乐教学。由此可见,音乐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初学者的审美观。
二、 “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情景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演说家的各种演讲,很多时候都会有一个相同的场景――让大家闭上双眼,听一段感人肺腑的话或是听一段催人泪下的音乐,这些都是情景体验的经典场合,这样的演讲方式常常会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以发挥情景体验教学的作用。
在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儿歌作为引导,例如儿歌中的经典曲子《小红帽》,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独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太阳下山”“糕点”“和妈妈一同进入甜蜜梦乡”等等场景,将这些图片放入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学生将图片场景与歌词及情感表达出来。让学生对歌曲中各情节能在脑海里再现,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极强的感染力,使得一首曲子的人文性得到更好地体现。
(二) 参与体验
参与体验也是常说的互动体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这样的教学才能实现其价值。参与体验,需要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亲身的去体验、领悟、探寻音乐带给人的心灵感受,这样才能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实现对音乐作品的二度欣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上面的情景体验法中也需要参与体验的融入,学生能全身心的参与其中,去体验各音乐作品的场景。
(三) 沉浸体验
这一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对学生的意义也是最大的,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歌曲、选择恰当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沉浸体验的教学。沉浸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到作品中去感受作曲的灵魂与意境,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与价值。沉浸体验还需要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感情基础与广泛的兴趣爱好,在音乐体验时有较高的领悟能力,能随着音乐的节奏感受到作者作曲时的感情。这对学生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不管音乐的忧伤与快乐,都能给学生带来心灵深处的享受,对教师来说这也是成功的教学。
(四) 编创体验
学生学习到适当程度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创编体验,这一教学方式主要在于考验学生的创新能力,不需要有特别高的创作水平或是大量知识。可以采用分层次的进行创编体验,对小学生可以结合游戏法,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开展比赛会“小型音乐会”等形式,考验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论什么方法,其目的都是调动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在评定时可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一味的都是优秀奖,对需要在某方面改进的学生,用委婉的语气建议。在某方面有特点的同学可以多给予鼓励,多向着这方面发展,并将这一特点发展为自己今后的一大特色。经常性的进行编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体验式教学方式占据核心地位,没有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的教学活动是不完整的,也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到音乐的强大表现力和今后驾驭音乐的能力。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合理的、适时的运用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音乐方面的技能,本文仅为笔者粗浅研究,希望对各位音乐教育工作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计项目案例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体现了国家主权和国家权力。我国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非正常损失货物的进项税额应及时转出”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何珍芳、吴利群主编的《税收基础》书中的“增值税”一节,本节课以信息技术作为载体,采用项目教学法,将学习领域的全部课程具体化。
二、教学理念
1、教学方法多元化:本节课的内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围绕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开展项目化案例教学,整个工作任务(图1)分为创设情境――角色分配――任务分割――分组讨论――实施――验证――总结和评价七个步骤,学生能够在教学训练中,完成由专业的认知到职业角色的转变。此外,本课还结合了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体验法及讨论式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图1会计项目教学工作任务七步法图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将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会计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改革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如果2所示。
三、教学目标确立
1、知识目标:掌握增值税的概念、特点、征收范围、税率;熟练掌握增值税的计算。
2、能力目标:资料检索、信息收集、案例阅读分析讨论、口头表达及撰写报告的能力;自主性、探究性及尝试性学习能力;小组成员间具有相互讨论、评价、合作及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企业生产销售等活动中有关增值税的计算,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及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树立起正确的纳税观,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仿真的职业情境,设置会计模拟实训场景
师:通过网络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案例,创设仿真职业情境,引发学习探索的兴趣。
首先明确主体单位是一家服装生产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7月某市国税稽查局在对该企业2008年度的税收缴纳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在2008年10月份的一次火灾中教育教学论文教育学论文,刚刚采购不久的一批原材料被全部烧毁。企业对此的账务处理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1,200,000
贷:原材料1,200,000
借:营业外支出1,20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1,200,000
经进一步核查发现,该批原材料购进时的进项税额174,358.97元已全部申报抵扣。某市稽查局认定该企业在发生非正常损失货物时,该货物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不予转出的行为构成偷税。
师:任务1:该服装生产企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请说明你的理由。
任务2:市国税稽查局认定该企业这种行为是构成偷税,你同意吗?为什么?请列举出相关的法律依据。
任务3:该服装生产企业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样的问题?
任务4:该服装生产企业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理?
2.分组讨论、分析案例
分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自己个人的分析、探究,获得了个人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四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认识、见解,组长负责协调关系、记录讨论内容。讨论中要求小组每个成员发表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批评、切磋、补充,具体的做法不拘一格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无须达成共识不可。最终形成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
3. 各小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
各小组代表就问题一、二公布各自的结论,并提出依据,结论较为一致。对问题三,学生存在争议,教师不急于评判,让各小组发表他们的看法,尊重和肯定他们的讨论成果。
学生代表:归纳总结两种不同看法,一方认为该服装生产企业及时改正,补交税款就行了;另一方认为该服装生产企业应该完善各项制度,从企业领导到基层员工,特别是财务部门的员工要加强法制教育,增强职业操守。双方均认为该服装企业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但是却没有找到相关的法律依据。
4. 师生研究讨论
老师与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之后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社会一些企业的偷税、漏税及抗税等现象的思考,让其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5.总结及评价
(1)案情分析
增值税相关法律规定了进项税不予抵扣的多种情形,如果企业错误的,在此种情形下将增值税进项税予以了抵扣,则依法应当作进项税额的转出。该企业原依法可以申报抵扣,并已实际申报抵扣的所购原材料进项税额,应当在发生火灾烧毁后,即予以转出该部分货物的进项税额,但该企业却没有依法及时转出,在发现当期申报增值税时也没有将该转出在纳税申报表上予以反映,并据以补缴税款,从而造成了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结果教育教学论文教育学论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之规定,该企业的行为属于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偷税行为。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总结性评价
评价分为三个部分,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总结评价。表扬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维灵活,有独特的见解。在案例分析讨论中,学生能准确应用与增值税相关的概念,科学地发表自己看法,可见学生对其中相关的知识有独到的理解。同时,也要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如:对违规企业处罚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引用不够准确等。
6.教学反思
(1)本节中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认为“重要的不是你受到了多少训练,学到了多少知识,重要的是你怎样接受训练,也就是你思维、行动训练的方式和过程”。而这种思维方式正是一个会计人员所必需的。
(2)通过项目及任务的分析,学生学会了如何合作交流、撰写报告,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教学过程中每个小组按要求完成了项目任务,体验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感受到通过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欣赏美创造美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宣胜瑾.对高职高专《成本会计》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