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学业导师工作计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Abstract: After finished standard and contents design of the course,the detailed design of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such as teaching organization design,teaching method design, examination mode design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design etc.
关键词: 教学实施;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环境;设计
Key words: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teaching organization;teaching method;examination mode;teaching environment;design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191-02
0引言
在《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一文中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课程自岗位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最后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课程标准这一课程后台设计过程。在本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课程实施过程的具体设计,包括教学组织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考核方式的设计及教学环境的设计等各方面内容。
1教学组织的设计
课程的教学组织采用“车间教学”的形式,融职业规范和职业素质于一体,培养学生的“员工感”。
我们分大班为若干“班组”,高职院一个班级大约40-50人,我们将其按5~6人一组的编制分成8~10个班组,每个班组设一位班组长,可由老师指定或学生选举产生。班组长可以不固定,可由组里成员轮流担当。班组长是班组的管理者,负责整管理个班组,如日常考勤、独立制定或组织成员讨论制定工作计划,监控督促各成员按计划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汇总、审核及全体组员的考核打分等工作。
这样,不但培养了每个组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而且通过担当班组长,还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有效挖掘学生潜力,不仅达到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更强化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本课程当中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身份,他具有三重身份,即是车间主任,又是车间技术主管。作为车间主任,他负责车间的生产组织、日常考勤、过程监控与反馈处理;作为技术主管,他要负责车间的技术咨询、故障处理、技术反馈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2教学方法的设计
改革后的《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英语》课程采用工作过程六步法为主,辅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班组合作、现场教学、模拟仿真、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案例教学、四步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
通过六步法,使学生在学习第一门专业课程时即能够初步具备工作过程的相应能力:完成任务的专业能力、交流沟通等社会能力、计划检查等方法能力。
在资讯、计划、决策环节中,教师主要分析工作任务,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教学资源学习,团队合作完成工作任务,要学生明白学什么,怎样学。学生分组接受、分析工作任务,并经过资讯,学生交流讨论制定学习计划。
在实施和检查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自己制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计划,合理分工,完成任务。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实施自我检查和相互检查,完成实施过程记录。本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审核、引导和答疑的作用。
在评价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完成总结和评价,使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最后小组组织自评和互评,教师组织考核进行综合评价。
3考核方式的设计
改革后的课程一改过去“一卷定乾坤”的片面考核方式为过程考核考核。各学习情境的项目或任务单独进行过程考核,考核内容除了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外,还包含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态度、纪律、职业素养等情感方面的考核打分。另外,为了促进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将分别对班组和个人进行考核,班组的分数将作为成员个人成绩的系数,最后计入学生个人成绩当中。
下面将以学习情境1为例给出班组和个人的考核内容,仅供参考。
3.1 学习情境1对班组的评价内容
3.1.1 态度纪律方面①班组整体纪律良好,全体组员不迟到、早退和无故缺勤。②班组全体成员工作认真,能进行互助学习。
3.1.2 职业素养方面①班组长有很强的责任心,组员有主人翁意识,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任务。②班组各成员均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组员能够与他人分享经验和观点,互相协助,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3.1.3 专业能力方面①内容合理,语句简洁、通畅,无语法错误,应用大量专业词汇。②短剧演绎生动逼真,选取合适的场地或道具进行表演,表演者发言清晰,表演自如。
3.2 学习情境1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内容
3.2.1 态度纪律方面①严格遵守管理制度,不迟到、早退和无故缺勤。②工作认真,服从安排。发现自身不足后主动向老师、同学虚心学习,发现错误后及时主动改正。
3.2.2 职业素养方面①有主人翁意识,学习认真负责,能为学习结果承担责任。②与学习小组成员保持良好合作关系,采用合适方式表达不同意见,愿为他人分享经验和观点,能为团队利益作出个人牺牲。
3.2.3 专业能力方面①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②掌握必备的专业词汇及专业术语。
4学习环境的设计
为实现课程“寓教于乐”的核心思想,课程团队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具体解释如下:
4.1 学习内容开放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实行“个性化”教学,实现学习内容的开放。通过完成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将封闭的被动学习变为开放的主动学习;
4.2 学习时间开放通过周4或周6课时联排的小模块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利用一至两次课就可完成1个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资讯、计划、实施的时间,甚至可团队合作进行任务检查和评价,学习时间更灵活,形成开放性学习时间;
4.3 学习场地开放制定实训场地和专业教室的开放性管理制度,由学生自行管理,实现校内学习场地开放;同时将校外实训基地现场兼师与学生实行挂钩,学生可根据现场企业要求和兼师安排,到企业现场实习实践,实现校外实训场地开放;
4.4 学习方式的开放课堂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学生组织班组团队,进行讨论式学习、研究学习、集体开发等学习。为将课程的新技术及时引入课堂,院内专业骨干教师通过上网、查阅期刊、到现场调研查找参考资料开展课程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讲座,院外邀请课程领域现场专家开设专题讲座,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
4.5 教学资源的开放学生除引导文等工学结合教学资源外,还可通过网络了解教师手册、学生手册、教师教学计划、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参考教师的教案、电子教案、课件,进行在线测试,并通过课程论坛和在线答疑等方式与教师交流、解惑,实现资源的开放。
5实施效果反馈
本课程改革经过在06级、07级、08级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学生的实施改进验证再实施在改进,课程设计已经十分成熟,于2009年成功立项学院精品课程。
学生和老师都受益颇多。铁运061班秦世阳同学说这种企业化教学模式,培养了我们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是将企业的最新的技术资料和工作内容纳入教学内容,让我们直接从事实际工作任务,在学校就与工作岗位接轨,实现零距离上岗。
本人也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不断成长,课程建设过程对我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经历了这门课程改革的策划、组织以及实施,培养了我独立进行课程开发能力,使我在教学能力上更进一步。在改革课程任教过程中,不但全面提升了我的英语素养和专业能力,更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通过“车间”式的教学组织,进一步锻炼了我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简介:白芳(1980-),女,回族,吉林白城人,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讲师。(山东 泰安 27101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38-02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测定、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对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其有无及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会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由校领导牵头,学生工作、就业指导和教学管理等部门具体实施,学生辅导员、校内外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2]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一个重要力量,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辅导员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辅导工作,指导大学生早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值得辅导员们深入思考。
一、辅导员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的意义
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生管理的第一线,其工作内容涵盖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学生容易沟通,也是学生们最信赖的人,这些特点使辅导员更容易深入细致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
1.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职业生涯的特点之一就是独特性,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个人的素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必然要进行不同的生涯规划。辅导员是大学四年里和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个体情况和家庭基本情况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优势与劣势,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扬长避短科学合理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2.可以实现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要贯穿大学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例如在大一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所学专业,进行职业认知,大二、大三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大四进行就业、择业指导,这样持续性的细致入微的全程化工作只有辅导员能完成。
3.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
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从学生个体利益出发去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满足自身需要的岗位,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忽视了党和国家整体上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要求。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密切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关注祖国需要、关注社会发展,自觉把个人利益同祖国利益、人民利益相结合,树立崇高的职业生涯理想,使自己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辅导员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面临的挑战
1.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化训练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咨询与辅导实践经验。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高校还处在起步阶段,极少有辅导员具有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职业资格,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也不多,也少有辅导员接受过系统、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培训,甚至部分辅导员对其基本概念和内涵都不甚了解。部分辅导员兼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老师,虽经过一些短期培训,但这些培训一般时间都很短,系统性、专业性程度明显不够,作用有限。辅导员往往是凭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常规管理方法来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实的需要。
2.缺乏丰富的职业生活阅历和职业规划实践知识
目前高校的政治辅导员绝大多数是毕业后直接走上辅导员岗位的,没有其他工作经历,从学校到学校,自身缺乏丰富的职业生活阅历和职业规划实践知识,对很多新兴职业不甚了解,这使得辅导员在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容易流于形式和空谈,不容易使大学生们信服。
3.日常工作繁杂,精力分散
辅导员工作内容琐碎、繁杂,需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法制等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教务、考务、宿舍、奖贷勤补等工作,要负责学生的纪律安全、组织发展、实习就业等等,所有与学生有关的事项几乎都要通过辅导员去传达、落实。通常一个辅导员带几百个学生,繁忙的日常工作常常使辅导员疲于应对,沉不下心去深入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这对辅导员深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是个不小的挑战。
三、辅导员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1.提升辅导员的理论修养,加强专业化水平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创造条件鼓励辅导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其辅导能力和业务水平。一是分期分批选派辅导员参加脱产学习培训,考取职业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证书,尽可能掌握乃至精通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具备针对个体、团体职业测评的辅导和咨询技能。二是组织辅导员经常性参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取长补短,找到自己工作的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三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举办专题研讨会,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职业稳定和职业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从中辅导员可以多了解一些行业和职业信息。
辅导员自身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发扬“钉子精神”,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挤时间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辅导员要广泛涉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出国留学、人才市场需求趋势等方面的信息,加强对就业政策法规的掌握,辅导员还应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开展有关课题的研究,以带动理论水平的提高。
2.辅导员要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辅导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职责,作为辅导员本人,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必然也应该对自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的职业规划包括自我分析,即要对自己有正确客观的评估,认识辅导员职业潜力,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对工作进行分阶段的规划,把握每一个阶段的重点、目标、任务,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制定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努力向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发展;为了达到近期和远期目标,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规划。这将有助于辅导员自身职业的长远发展,促进其朝着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一个善于给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取得一定成效的辅导员,对学生而言,更具人格魅力,在工作中更有说服力。
3.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据统计,当前高校60%以上的学生对“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毫无头绪或仅有初步了解,[4]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认知不够、职业目标模糊,一旦到了职业决策的时候,就会纠结茫然。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培养其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使大学生们能够主动自觉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知己”、“知彼”、“合理决策”、“有效行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是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任何人都不应也无法包办、代替。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所以辅导员的辅导工作应建立在激发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兴趣、培养职业规划的意识上。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工作:
首先,抓住新生入学之初新鲜感强、易于接受新观念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他们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调动他们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使他们懂得今天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该如何排除各种阻力以求得自己最佳的发展。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时,通过宣传展板、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与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
其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效性,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目前,一般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基本由辅导员兼任,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己处在就业指导一线的工作优势,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增强课程实效性。例如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胜任相关职业等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使其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还可以向学生讲述本专业优秀毕业生或成功校友生涯发展的实践经历,让学生体会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主动性,形成职业规划意识。
再次,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有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考力与创新力。开展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内容可包括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现场演讲展示、求职简历制作和模拟应聘等。还可以举办短剧大赛,让学生自己设计剧情,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再如辅导员给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举办职业发展沙龙等。
4.开展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根据大学四年从适应、探索到定向、冲刺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任务,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实行不同主题的职业指导教育,开展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一年级为适应期: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帮助新生了解学校、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去向、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进行自我认知,厘清自己的职业兴趣、价值观、能力、个性特质和发展意愿等;引导学生做好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基础课程;完成一份四年的生涯规划书,建立个人大学成长档案,时刻鼓励和监督学生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任务。
二年级为探索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所学专业与自身职业发展的关系,认清职业发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便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和假期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进一步地认识自我、认知环境,对职业目标进行修正,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
三年级为定向期:学生的职业目标逐渐明确,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选职业和相应的岗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如何有针对性进行充分的准备,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实习和兼职了解社会、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提高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为以后更好地融入职业环境做好准备;对学生考研还是就业给予指导;带领大三学生参加招聘会,提前让学生感受用人单位的需求,增加学习动力、明确努力方向。
四年级为冲刺期:开始进入真正的求职就业阶段,辅导员主动收集相关就业信息和考研信息,并将掌握的信息通过短信、e-mail、QQ群等形式及时向每名毕业生;通过讲座和班会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简历制作、社交礼仪、求职面试技巧的讲解与辅导,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求职技巧方法,为成功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掌握毕业生求职(考研)的最新状态,关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和就业帮扶。
5.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需要注意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这要求辅导员在进行指导时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辅导员必须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才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状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专业学习等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科学的个性化辅导。辅导员可以使用一些测量工具作为辅助,比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MBTI性格测验、气质类型等心理测试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与兴趣倾向,以及和专业之间的关系,树立专业意识,并针对学生的职业倾向,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5]
辅导员还应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开展辅导,有些学生很快就能找到自己喜欢又符合自身个性特征和能力的目标职业,对于这些学生,辅导员在他们制定每学年计划和执行计划时只需要适时辅导。而有一些学生可能长期处于迷茫和犹豫的状态,无法尽快确定自己偏好的目标职业。对这部分学生,辅导员应该给予充分关注,加强个别辅导。[6]
参考文献:
[1]蓝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
(13):27-28.
[2]雷五明,赵北平.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与实施[J].中国青年研究,2006,(9):86-88.
[3]刘鹏.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10(8):253-254.
[4]李莉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6):25-27.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技能;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C-0078-02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该文件的出台为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指明了方向,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本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从职业技能出发分析与探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
铁道机车专业对应岗位群分为机车运用方向和机车检修方向。“机车乘务一次标准化作业”面向机车运用方向岗位群,是机车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出口。就学习内容来讲,“机车乘务一次标准化作业”全面、系统地涵盖了机车运用方向岗位群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在传统的教学中,是通过若干独立设置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完成的,而机车乘务作业过程是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密切结合的过程,情景性、过程性、实时性很强,按学科思想设立的独立专业课程自成一体,与岗位作业实际若即若离,指向性、适用性不强,与岗位作业情景脱离的理论教学方式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铁道机车乘务岗位工作的特殊性,在校内、在铁道生产现场难以提供满足岗位训练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因此,打破传统课程体系,围绕机车乘务作业岗位工作标准重构“机车乘务一次标准化作业”教学内容,并采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以三维立体实景的方式实现机车乘务一次标准化作业的教学和演练,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学习、训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教学过程与岗位作业过程一致,实现机车乘务作业的一体化教学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重构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重新构建高职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内容要体现职业岗位需求,体现工作任务。课程体系的重构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和实用性,加大对原有课程的整合力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把单纯的课堂教学向课堂与现场岗位工作一体化教学转变,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这种变革正是职业教育改革的精髓所在,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重构课程体系的总体原则
第一,根据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对知识、能力的需求来构建教学内容,改革、调整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符合高职教育实际的学习模式。
第二,树立“大平台,模块化,多方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大平台”和“模块化”是为了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增强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在相近的职业岗位群中,建立统一的公共课程平台,并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的技能要求,设置模块化课程,以适应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达到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集中教学资源、提高专业办学水平的目的。
第三,凸显实践性教学的地位。在教学标准的编制(修改)中,加大实习、实训力度,确保实践性教学不少于总学时的50%,打破以往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性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局面。形成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甚至突出实践性教学的态势,体现高职教育在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特色。
第四,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行业、企业规范(标准)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融入课程,本着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讲求实效的原则,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基础理论知识课程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明确理论知识旨在为后续的专业技术、专业技能服务的方向。对与学生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培养关系不大的课程该精减的尽量精减。同时,加大与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培养直接、间接相关课程的开设力度,突出核心技能专业知识在教学中的比重。
第五,贯彻产学结合思想。教学标准的修订和实施过程,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企业现场专家的建议、要求,共同制订和实施,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设置,这样的高职教育才有生命力,才能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
高职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高职院校应与企业、行业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的需求。针对专业面向的行业、企业和岗位群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对岗位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和专业技能的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以此为切入点构建学习内容,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科学分析和归纳,并结合工作流程、工作任务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学习模块,通过对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标准设计,获得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或课程模块。按照工作过程导向、技能提升顺序和知识学习逻辑三者有机统一的思路,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紧紧围绕“职业技能”这一核心来进行。
(一)以职业生涯为目标,定位专业发展方向
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学生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应使学生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一致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拓展成长空间。
1、开题者应先修完规定的最低学分后,在文法学院网站上下载《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书》,经导师同意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至少提前一周提交开题审议小组成员。
2、各个学科点应严格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开题,保证研究生学业进度。
3、开题报告审议小组成员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其中具有指导研究生资格的导师人数不应少于3人,开题秘书应进行记录。
4、开题者着装应端庄大方,陈述时间为15分钟,由审议小组进行评价,做出开题是否通过的书面意见,经审议小组负责人签字后,于一周内将《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书》报学院教学办备案;通过开题者即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二、开题报告的具体内容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文献综述:
应把握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应有述有评,归纳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作者的基本观点。
3、论文框架结构:
论文框架要求列至三级标题。
4、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研究方法应说明论文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或主要技术路线;论文的创新点是指有独到见解的观点。
一.关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1、 关于毕业实习文档(实习手册,实习作业,实习报告)、毕业设计相关文档(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如果指导老师没有完成相关文档填写,请在5月10日(本周三)之前上交文华620办公室;如果是学生没有上交的,请各位指导老师联系学生,对于没有特殊合理的理由不能在周四之前上交的,或者不跟指导老师联系的毕业生,请各位指导老师在周五向学办提供名单,教学办将根据指导老师意见,列出通过答辩资格初审的学生名单。
2、 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必须符合相关要求,请各指导老师必须严格把关,利用相关技术进行再一次审查,保证外文翻译的真实性(比如以前有些学生从网站上下载有中英文对照的文章,直接上交),保证文献综述的可靠性、科学性,不能抄袭文献上的段落,只能引用其观点、技术方案等,且必须注明出处(有注释),如果发现上述问题,请责令毕业生重做,情节严重并拒绝重做的可以不给其答辩资格。学院也将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核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学生重做。另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成绩各占毕业设计成绩5%,请各位指导老师给出成绩并于5月12号前报教学办。
3、以论文方式完成毕业设计的同学的外文翻译和文献综述必须和毕业论文密切相关,是毕业论文的前期工作基础,请各指导老师严格把关、审查其答辩资格。
4、毕业生5月20号之前要基本完成毕业设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向指导老师提交中英文摘要和论文初稿,以便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和修改。在各位老师指导的基础上,每个教研室还将组织英语水平较高的老师进行检查、修改等工作,以确保论文质量。
5、5月10日开始,实验中心和辅导员将对毕业生进行考勤和点名,各毕业生必须返回学校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各种实习工作已经结束,如果确实有特殊事情的要跟辅导员和指导老师请假,并有老师的签字同意,考勤情况将作为是否获取答辩资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毕业生必须经常和指导老师交流汇报毕业设计进度、成果和遇到的问题,接受指导老师的指导,每个星期三次以上。请各位指导老师向毕业生强调,并同实验中心老师和辅导员协作,作好下一阶段的毕业设计管理和指导工作,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二、浙江省第三届“舜宇杯”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预赛和决赛。
三、清考出卷和监考工作。请各位老师在5月11号之前出好试卷,并打印出来交到学办。
四、毕业答辩资格审查和准备工作。5月20号,请各位指导老师给出具备毕业答辩资格的复审名单。
五、在教学任务确定后,确定下学期教材
六、学校工作计划修订
七、05级学业导师提交期中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学科教学为切入点,面向全体高考科目学科教师,在各年级己经形成的对临界生的辅导机制基础上,开展“德育导师”工作。以学科辅导为载体,讲究实效,加强对临界学生的思想引导和薄弱学科的学业辅导,让这些学生成为思想进步、学习努力、功课平衡、成绩优秀的学生代表,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提升学校的重点率和本科率。
二、目标与意义:
1.实践一种理念: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在课堂上,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每一位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
2.实现两大目标:
(1)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把教师的关爱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意志力。
(2)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让每一位学生实现个性发展。
三、确定德育导师和受导学生:
1.德育导师:
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愿意参与学校的德育导师工作。
(2)有较强的责任感,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积极争当德育导师。在注重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的同时,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技巧,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结构优势,以自身优秀的素质、健康的人格影响和教育学生。
(3)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平等对待学生,循循善诱,无私奉献,深受学生信赖。
(4)善于与班主任、其他导师、家长交流沟通;善于总结交流德育导师工作经验和教训;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人际关系好,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强。
具体办法:以学科教学为切入点,面向全体高考科目学科教师,符合以上条件,由班主任牵头,确定学科教师担任本班的德育导师,任期一年。
2.受导学生:
受导学生主要由各年级确定的本年级中相应的临界生为主,受导学生必须自愿受导,由班主任在确定名单后上报年级组;年级组长在汇总后,上报年级部(电子稿);年级部在整理好名单后上报学生处(电子稿)。原则上每名导师带2-3名学生。建议班主任主要推荐有以下情况的学生作为受导学生:
1.学习成绩优秀,但在某门学科上存在偏科,需要学科教师给与指导。
2.学习潜力大,但受青春期困惑和心理因素的干扰较大,学习成绩不稳定,缺乏合作精神,不善于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性格内向的学生。
四、德育导师工作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开展学习:学校、学生处、年级部对“德育导师制”的实施进行宣传发动。全体教师根据学校的工作意见,深入学习,领会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意义,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促进“德育导师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工作制度,落实“德育导师制”的实施: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导师要对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
生家庭及社会关系、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学生每月的表现,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及分析。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导师每2周至少与受导学生谈心辅导一次,并做好记录;受导学生每周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必要时可随时汇报和咨询。
(3)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包括家庭的结构。
(4)建立个案分析制度。班级德育导师应经常性与班主任交流,进行个案分析,必要时对重点案例进行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
(三)教育培训:学校“德育导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德育导师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提高德育导师的素质,明确具体工作职责和要求。以班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德育导师”工作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学生了解实施“德育导师”的意义和实施办法,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导师”工作的开展。
五、德育导师的工作原则、主要职责和工作制度:
(一)工作原则:
(1)发展性原则:德育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的发展目标。
(2)个性化原则:德育导师要善于发现,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点,开展个别化的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人本化原则: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真诚关爱受导学生,努力成为受导学生的良师益友。
(4)渐进性原则: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受导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二)工作职责: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要求,德育导师的主要职责有:
1.关注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帮助、指导受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受导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2.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受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3.建立德育导师工作档案,认真填写工作记录。要经常会同班主任、学生处交流个别受导学生教育转化的进展情况,在期末做好工作小结。
4.了解受导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受导学生在假日里的家庭表现,与家长达成共识,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促使家庭与学校协调做好受导学生的教育管理。
六、德育导师考核和奖惩制度:
(一)德育导师考核制度:
1.德育导师领导小组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每位导师的工作情况记录相关表格,向班主任、受导学生、家长了解情况,检查工作实效,学年末对德育导师进行量化考核。
2.量化考核包括:工作实效(主要是指学生的受导结果,如成绩,以教务处成绩为准)(40%)+年级组评价(20%)+书面材料(20%)+学生评价(20%)。
3.考核结果评定为优秀、合格两级。
(二)导师奖惩制度:
1.设立“优秀德育导师”奖,每个年级组1/3左右,每学年给考核优秀的导师予以表彰和相应的物质奖励。对校级“优秀德育导师”获得者,学校优先推荐为市级的各类德育先进。
2.导师的考核成绩作为年度评先、评优、评职等重要参考条件
小学德育导师工作计划范文二一、辅导对象
二、情况分析
1.个人情况分析
程义莹的学习成绩并不是班级中最差的,有时如果认真一些还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他在行为习惯方面却是比较差的,平时下课总会满教室乱跑,就算有老师在教室他也不会停止,往往等到上课了,他还跑在教室外面,经常都是满头大汗的。同时,他还比较喜欢打架,经常跟班级里其他一些比较调皮的同学扭打在一起,或是滚在地上。而上课的时候,他基本上也是很少能够认真听讲的,往往是过不了几分钟就已经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了,甚至还要去影响旁边及后面的同学,虽然反复对其进行教育,收效仍不是很大。
2.家庭情况分析
程义莹的父母是离异的,跟着爸爸生活,后来爸爸又娶了一位年轻的后妈,还生下了一个弟弟。据了解,他的爸爸由于工作很忙,是很少管教他的。他的后妈人倒还是不错的,对他也挺好,可是碍于不是亲身母亲,对其并不是十分严厉,往往他犯了错也并不指责,同时还有自己的儿子要管,所以可能对他也是比较忽的。家中还有一位奶奶,没有上过学,也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
三、辅导目标
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改掉打架的坏习惯。
2.教给他良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使他们能愉快地学习、生活,消除孤独感。
3.热爱集体,关心同学,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纪律。
四、辅导措施
1.进行家访活动,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过去,根据实施情况,调查研究,找出他的“症结”,对症下药,促使他往正确的方向去学去做。
2.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要正确看待和评价受导学生,在调动受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下功夫,多表扬他做得好的地方,促使他对其感兴趣,培养他广泛的兴趣爱好。
3.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经常亲近他,多找他谈心,反复教育他,不能歧视他,还要有耐心地反复教育他,并且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鼓励。
优秀导师评选细则一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学分制改革,加强我校本科生导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依据《重庆师范大学教学工作单项奖励实施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评选范围
第二条 我校担任全日制本科生导师的教师。
第三章 评选条件
第三条 候选人应满足下列条件:
1.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恪守教师职业规范,热爱学生,责任心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有奉献精神。
2.认真履行本科生导师的各项职责,开展指导活动效果好,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教学工作档案规范完整。
3.担任本科生导师满一届,年度考核达到受聘岗位要求。
4.在担任本年度本科生导师期间,依据《重庆师范大学本科
生导师制实施办法》的考核评价标准,综合评价优秀,排名处于学院前30%。
第四条 凡担任本科生导师期间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具
备申报资格:
1.不服从本单位统筹安排的导师制工作任务。
2.担任导师期间发生过教学事故。
3.学生未参加考核评价,或学院未开展考核评价。
第五条 在符合评选条件的基础上,导师指导的本科生获得校级及以上奖项或成绩突出,可优先参评。
第四章 评选办法
第六条 评选每年开展一次,评选名额不超过学院担任本科生导师总人数的5%。
第七条 学院设立评选委员会,评选委员会成员不少于5人,
并根据本办法和《重庆师范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制订适合本院实际的评选办法,具体负责本科生优秀导师奖的推荐工作。
第八条 评选程序如下:
1.符合候选人条件的教师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
2.学院评选委员会根据学校及学院评选办法,在述职、评议的基础上,确定本学院的本科生优秀导师奖推荐名单。
3.学院将本科生优秀导师奖推荐名单向全院师生公示五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教务处。
4.教务处负责对学院上报的本科生优秀导师奖推荐人进行资格审查。审查结果在全校公示五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报校长办公会批准。
第五章 奖励办法
第九条 获奖教师由学校发文表彰,授予重庆师范大学本科生优秀导师奖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物质奖励,并记入教师档案,作为业绩考核和晋升的依据。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条 评审结果公示期间,如对评审结果有异议,须提交书面署名异议材料,口头异议、匿名异议一律不予受理。各学院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异议的调查,必要时可进行会议复审。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优秀导师评选细则二一、评选条件
1、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指导水平和道德情操。认真执行国家和学校的研究生教育政策、法规与规章制度。
2、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能对研究生进行全面、严格的管理,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并积极协调解决。
3、近两年有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部、市级以上级别的科研项目,有充足的科研经费用于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积极资助研究生完成学业。
4、在培养人才方面特别突出,所指导的毕业后被SCI收录者;或所指导的研究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奖;或获得上海市、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及其他重要奖项。
5、需为完整地指导过二届以上研究生,。所带教研究生均能完成学业,获得相应学位证书。近两年毕业的研究生能顺利就业。
6、本人及所指导的研究生未发生过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校纪律的行为。
7、3年内获得过校优秀导师嘉奖者,不参加评选。
三、评选和奖励办法
1、优秀导师采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评选推荐的方法。各二级部门根据研究生导师的工作业绩和教学成果,择优推荐优秀研究生导师,经研究生院审核后上报学校。
2、奖励金额3000元/人。
3、20xx度年校本部优秀导师评选名额为16名,由学校给与奖励;非校本部单位优秀导师名额为18位,建议参照学校规定给与奖励。
优秀导师评选细则三【评选目的】
为更好地开展家教工作,保证家教服务质量,打响海大家教的知名度,同时激励家教老师树立良好的责任感,
更好地做好每份家教,特设此奖励制度,鼓励在家教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家教老师。
【评选方式】
以每学期的《成功跟踪调查表》,家教老师的《推荐表》、《总结书》以及平时接家教的情况,干部对家教老师的评价等作为主要依据,通过对比家长及联络员对家教老师的评价、家教老师平时的表现等,最后作出的一个综合评定。
家长方面
1. 考勤上,是否有迟到或无故缺席或经常请假等情况;
2. 沟通上,与孩子、家长的沟通情况;
3. 教学上,备课;上课态度;口头表达能力、解题思路与步骤是否清晰、有条理;家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方法,家长对老师的态度和看法;
4. 效果上,孩子成绩是否有提高;
5. 家长与孩子对家教老师的总体评价。
干部方面
1. 家教老师和干部之间的沟通情况;
2. 家教老师的态度以及配合中心工作的情况;
3. 老师外出摆点的次数以及表现;
4. 干部对家教老师的总体评价。
老师方面
1. 所接家教份数、任教时间、总收入,可教科目等;
2. 履行中心规定的各项义务,合理行使中心赋予的权利;
3. 家教老师反馈信息的及时程度;
4. 态度好,积极与家教中心沟通、配合并参与中心工作及活动,积极反映其对中心的看法及意见;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实施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277-02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形式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新机制,淮阴师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从2010级起试行本科生导师制。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在实行班级制和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的制度。导师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制订成才计划,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快速成长。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式
历史学院现有教师32名,7名管理人员,25名专职教师。2010级新生175人,实行全程导师制,每名导师负责5~6名学生。本科生导师的聘任实行双向选择,由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领导小组根据2010级学生志愿在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内为其指定,原则上由历史学院教师担任。待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导师人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微调,由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落实。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选拔
为了确保本科生导师作用的发挥,历史学院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教师的专长、业务水平以及投入时间的情况安排了本科生导师,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本科生导师首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年终教学评价中不合格的教师不得聘任为本科生导师;原则上导师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历史学院现任教师。(2)本科生导师必须能够熟悉学校的教学管理、培养方案及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3)本科生导师必须能够重视学生的思想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激发学生立志成才。
三、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
自2010年9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历史学院进行了下面的工作:(1)制定了本科生导师的职责,组织本科生导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以便导师明确自身的职责,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接受导师的指导,同时促进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教师工作的沟通交流。(2)组织本科生导师学习学校的教学管理文件、培养方案及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组织教师学学生学习守则,以便本科生导师能够更好地指导本科生进行专业学习、选课、学业辅导和生活辅导。(3)每学期初由本科生导师制订工作计划,并在全体教师会上宣读,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本科生导师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期末本科生导师要进行工作汇报。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历史学院本科生导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针对学生的专业成绩情况,在与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位本科生导师分别组织进行了专业学习经验交流会、专业技能培训及竞赛活动、专业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2)做好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和心理困难等特殊学生的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与特殊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并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现状,确定努力的方向。(3)引导学生制定每学期的学习计划,并在期末进行自我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年的规划。(4)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效果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与2007级、2008级、2009级学生相比,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2010级新生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了,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明确的认识,具体表现如下:(1)学习方面。相较于以往,2010级新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不及格人数大幅度降低,积点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全国英语四级考试中,过关率达到了90%。(2)社会实践方面。2010级新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特长为淮阴师院其他学院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到社区开展心理服务活动,获得好评。旅游管理学生到纪念馆、故居等进行义务讲解。历史师范班则利用周末和假期深入农村,义务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获得社会良好反响。(3)积极谋划人生。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学生能够制订自己的学期计划、学年计划和人生规划,并且能够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计划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如一些学生主动报名参加社会工作师的资格考试,各种各样的考证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些学生则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去上海、南京等城市去上雅思、托福等辅导班,为自己在未来就业道路上增加筹码。(4)师生交流方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使得师生交流更加密切多样化。以前,学生只能利用课间短暂的时间与老师交谈,现在学生定期与导师们见面谈话,平时则电话、短信联系紧密,QQ、E-mail互动频繁,师生关系也倍加融洽。
五、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的思考及存在的问题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历史学院2010级学生精神面貌出现极大改观,学习成绩稳步上升,专业定位较准和心态良好,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以下因素:(1)导师制能较好实现因材施教。实行导师制后,导师可以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避免了班级授课制的“一拉平”弊病,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科学地培养。(2)导师制能较好促进专业学习。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不少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同时,导师言行中反映出对本专业的热爱和执著,能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学生也能通过参与导学活动更深入具体地了解本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思想,提高学习积极性;而导师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也使不少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帮助更大。
一年来,历史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1)师生比偏低。历史学院仅在2010级中实行导师制,师生比大概在1∶5~1∶6之间,以后将陆续推广到全院四个年级800多学生中,届时导师数量严重不足,师生比将达到1∶30左右,导师们将无法和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也没有时间对所带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导师制作用的发挥将有所抑制。而个别导师教学工作量大,对导师工作的投入很不充分,导师工作也流于形式。(2)学生和导师互动意识淡薄。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历史学院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更习惯于洗耳恭听,老师更习惯于谆谆教诲,天长日久,老师与学生难以建立双向互动关系。(3)考核指标难以量化,激励措施不足。在历史学院导师制实施方案中,有关考核办法的规定内容难以量化,而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影响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对导师工作的考核,只能相对进行评估,有时可能有失公允,同时也存在激励措施不足问题。与承担教学与科研相比,历史学院本科生导师的报酬偏低,义务工作的成分更多一些,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学院更多时候只能是精神鼓励。
六、对策与建议
1.强化本科生导师的遴选。遴选本科生导师时,不仅要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作出规定,还可以在教师学历标准及业务素质达到同等标准下,更多的侧重于教师的政治水平、师德素养、人格魅力等方面作为选拔标准,把真正关爱学生、热爱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并能够有效贯彻执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师选出来充实到本科生导师队伍中。
2.打破传统观念,加强师生互动。勇于打破高校目前存在的师道尊严、师教生学的传统观念,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时时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状况从学生那里汲取新的灵感和挑战;而学生不仅要听从老师的教诲,更要在实践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时时反馈给导师,通过双方良性的互动以达到教学相长。
3.有必要利用庞大的退休教师队伍来解决导师队伍不足的难题。退休教师相对来说时间比较充裕,对教师职业具有深厚的感情,并且通常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学生沟通经验,可以对学生的学业、思想及心理等方面给予全面的关心和指导,帮助学生及早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好退休教师队伍,一方面将极大地丰富指导方式,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各方面的学术气氛、思想、治学态度和方法的陶冶,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高校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指导和监督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运行。把导师的工作和报酬、职称评聘或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导师在受聘期间,应享受导师津贴,导师工作应按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计入教学工作量,同教学工作量一样享受校内津贴等福利制度。对于成绩突出的导师应在年度评优、在职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学生的表现要与课外创新学分、三好测评、奖学金评定、入党、免试研究生等挂钩,充分调动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本科生导师制是顺应时展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历史学院一年来的实践表明,本科生导师制还有很多工作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相信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本科生导师制在历史学院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对历史学院的本科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起到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凡东,卢秉利,燕霞.本科生导师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及构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96.
[2]刘春丽,黄才国,冯伟华,等.本科生导师工作之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2):235.
[3]朱江.试析本科生导师制度及实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3.
[关键词]专业思想教育 导学方法 班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7-0079-03
在当今全球化的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作为国家建设所需的人才培养和供给基地,高校同时承担着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双重使命。然而,由于受到供需因素影响,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与此同时,受社会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浮躁、迷茫现象明显,学习动力和实干精神普遍不足,其综合素质令人担忧。如何改善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增强其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和热爱?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是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研究课题。为此,近年来高校系统做过许多有益的改革和尝试,比如实行选修课制、学分制改革、班导师制等[1] [2];其中,班导师制针对大学生存在的专业思想问题以及导学需要,已受到高校的重视,在本科教学培养工作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归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专业思想问题和分析根源的基础上,通过提炼班导师的概念内涵和本质特征,探讨班导师制下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和导学工作方法,以期为高校专业思想教育管理提供一些理论和方法借鉴。
一、专业思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根源分析
所谓专业思想问题,指当前大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应付差事,对专业前景和职业规划不清晰,学习方法和认知途径不恰当,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的问题和现象。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缺乏远期的职业规划,对就业前景认识模糊。对所学专业就业前景认识不足,且没有制订职业规划和预期目标,这不仅导致学生学习过程缺少整体规划、有很大盲目性,而且使学生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做出的决策也难免仓促和草率。
(二)对专业不了解甚至误解,产生抵触情绪。学生缺乏对专业现状和发展的准确认知与把握,往往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而对于一些学生,道听途说的负面信息和不确定因素也会增加其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三)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方法和认知途径。学习方法仍沿用中小学被动接受的模式,没有养成主动探索求知的思维习惯;同时,由于缺乏及时与有效的指导,使学生所学内容局限于理论化、抽象化,缺乏实践应用支持,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四)缺乏专业思想教育和知识引导。学生思想教育主要归辅导员队伍管理,专业教师只是在课堂内外零星教导。辅导员承担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很难有效实施个体化的指导,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也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以上问题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快速,高教领域招生规模也越来越大,导致师资力量相对紧张,专业思想教育投入不足;另一方面,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变革,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大学教育理念有待于不断改革和完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专业思想教育必须要有各方面的配合、长时间的努力方可完成。近年来班导师制度的提出为解决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有效的途径。
二、班导师的概念内涵及角色定位
早在19世纪,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为加强师生联系、提高本科生质量就已经实行学业导师制度。班导师制起源于导师制,先在以个别指导为特征的研究生教育中得以应用,随本科生选课制、学分制的推行和不断完善,在本科教学实践中也逐渐推广实施。在我国,本世纪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高校率先开始实行本科生班导师制,如今国内许多高校已纷纷实施。[3] [4]
从班导师设置缘由看,当前我国班导师制是为配合辅导员开展新生教育的需要而设置,与辅导员制相辅相成的制度。班导师制基本可分为四类,即全程导师制、高年级导师制、优秀生导师制以及年级导师制。[5] [6]
从班导师的工作特征看,班导师既能够在思想品德、生活学习、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又能够在专业学习、科研实践等方面给予学生细致的教导。班导师的工作以导学为主要特征,主要包括入门引导和学术探索引领这两个具体的目标。[7]其中,入门引导是基本层次,是解决专业思想问题的关键,使学生获得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学术探索是更高层次,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增长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通过班导师的导学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提高职业技能及综合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班导师有如下特点:(1)由专业教师兼任,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背景;(2)教育管理对象为以班级为单位、相同专业的学生;(3)主要工作集中在专业领域的引导和交流,比如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4)特色工作表现在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培养。
综上,笔者认为班导师工作的精髓在于将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的理念用于班级的专业思想教育和教学指导,班导师工作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班导师的角色和功能定位是对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提供专业的、个性化的学业指导工作,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通过实施班导师制,专业课教师参与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并与专业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训练和职业规划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拓展了辅导员思想教育体系外延,也丰富了思想教育专业性、科学性的内涵,能够较好地解决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专业思想教育问题。
三、班导师制下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与导学工作方法
班导师制即班导师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的程序方法及其运作过程。笔者借鉴全面质量管理基本工作程序,按质量环(即PDCA循环)思路建立班导师工作机制,可将班导师导学工作总结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计划阶段(P阶段,plan)
(1)班导师的选拔和培养。班导师工作机制启动从班导师的选拔任用开始。按照前述角色定位,班导师从专业骨干教师中选拔。为确保班导师工作有效运转和持续性,已选出的合适班导师在开始工作之前,还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开始工作以后,仍要进行全方位培养。
(2)现状调研。班导师开展工作的基础在于了解和认识学生及其学习现状。欲实施“个性化”导学方案,有必要对导学的对象即各阶段学生、各层次学生做细致而全面的调研工作。考虑大学生每个年段思想特点及需要导学的问题不同,将学业阶段按照年级划分,参见表1。
根据班导师的角色定位,导学内容可分为专业认知(指专业介绍、专业思想交流、选课指导等工作)、学科竞赛(指各类竞赛与组织活动指导工作,比如“挑战杯”等)、科研创新(指科研创新相关活动指导工作,比如学术讲座、SRTP活动等)、实践技能(指实验、实习等实践学习锻炼环节指导工作)和职业规划(指学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五个组成部分。根据表1分析的结果,设计调研项目工作量(表中星的数量)分配对照表,如表2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上表中各项导学内容及工作量分配仅供参考;为了解、获得准确而全面的信息,班导师还应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访谈或调研活动。
(3)工作计划的制订。了解、掌握足够多的现状信息后,便可制订班导师工作规划(中长期)与计划(短期)。应该指出,班导师仅仅是教育管理系统的一个部分,计划的制订应考虑到与教育系统整体的协调关系,有弹性,留余地。
(二)实施阶段(D阶段,do)
班导师导学工作的展开与活动的实施包括日常模式和非常规模式两种。
日常模式是指针对全班学生,通过指导活动,引导、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之能感悟到专业学习的未来价值,从而消除专业思想负担,认可并重视专业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具体而言,可以设置常规“导学”项目,比如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为专业知识方面有疑难的学生答疑解惑,进行专业课知识与学习方法的指导;当然,这一部分也可以涵盖专业思想教育的内容,即从专业课程、专业背景、意义介绍到选课指导,配合辅导员等教辅人员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工作;除此之外,参与就业指导,在考研、留学等方面提供经验、信息及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并就职业规划展开分析与讨论。
非常规模式是指针对个性化需求的因材施教的理念,对学科竞赛、科研实践活动有特长、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门指导。通过制订与实施个性化指导方案,指导这些学生参加科研竞赛活动,包括参加SRTP、论文写作、学术讲座、会议交流或实践创新能力锻炼活动等。学生能够全程经历实践过程,从而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学习、锻炼与提高。
(三)检查阶段(C阶段,check)
主要指对导学效果的反馈和检查。通过对班导师工作进行考核、到学生中调查以及学生评价等途径,了解、掌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找到具体原因,从而为今后班导师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指导。比如,问题一:实施工作中日常模式可能存在时间不足、地点局限或工作不深入的问题;再如,问题二:存在有些学生学习不主动、生多师少的问题。
(四)处理阶段(A阶段,action)
包括落实奖励、惩罚措施,对问题进行追踪与排查,重新审视过程并进行源头改进。例如,对于前述检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一,可以尝试开拓经济高效的网络平台模式以扩大和延伸互动的效果,或者利用课前课后、组织活动的零散时间不失时机地提供相关指导等。对于问题二,可以利用咨询会、班级活动或郊游的时间与学生多沟通,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一般而言,班导师工作占用时间多而且不一定能立竿见影,因此,应重视导学的过程,奖惩不是目的,而是要从根本上调动班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对班导师工作加以认可和鼓励。
[ 注 释 ]
[1] 董玉瑛,马静,刘长宏.诠释班导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J].未来与发展,2006(1):47-49.
[2] 胡国富,胡宝忠,李凤兰.导师制的起源和在高等教育中实施的必要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182-183.
[3] 王建武.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0-23.
[4] 刘恩允.基于导师制的英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与启示――以英国Heriot-Watt大学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1(3):46-50.
[5] 邹茹莲.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探究――辅导员、班主任、班导生、导师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3):51-53.
一、工商管理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1.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德育为先”的理念。在新的形势下,由于学分制的实行,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传统的成建制班级辅导员、年级辅导员需照顾的学生较多,并不能做到“一对少”、“一对一”的了解情况和指导学生。实行导师制,导师的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导向”、“导学”、“导心”,既对学生热情关怀又严格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自立、自强的人格。其首要工作是加强德育工作,知识仅仅是谋生立业的手段,道德品质才是决定学生未来人生价值取向的关键因素。导师将以知识传递为本,过渡到以发展学生为本,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实践道德内容,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导师既要在课堂上灌输、传授,又要带领学生、指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取、提升。
2.促进标准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的统一。在以往的教学中,专业教师一般在课堂上授完课后就很少与学生有进一步的接触,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专业、兴趣、特长以及心理状态等情况,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实行导师制则改变了这种局面,导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多样性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如大一主要是帮助学生尽早的适应大学生活和端正正确的专业思想,学习方法转变的指导和强化专业教育和经典导读;大二的学生主要是知道他们选专业方向及相应的专业课程,督促指导他们参加英语、计算机等过级考试,指导暑假调查报告的撰写;对于大三的学生,主要是指导学年论文的撰写以及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并为此作准备;大四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作为导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毕业实习,提前进入社会工作为以后的真正就业打基础,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也专业原理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撰写好毕业论文。导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个性学生以及其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调整辅导内容,激发他们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领域,深化专业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导师主要是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具体指导,结合个别谈心、集体交流、网上信件和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手段多方位、多渠道、立体的与学生交流互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
3.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大一到大四一直担任导师,就是能够使专业教师从学生一进校就可以跟踪指导。尤其是学校扩招以来,很多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不甚了解也没有从自身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专业,还有的学生是调剂的专业,所以会出现对专业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无动力、无积极性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情况。而导师从大一一开始就加强学生的专业辅导和职业规划、学业指导相结合,结合专业及学生个性特点,指导学生及早规划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指导其基础课程学习,而对于毕业生而言,经历了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学习、写作,导师带领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能更好地将其转化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同时,对于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能体会到科学研究的快乐,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深造的决心。
结合专业指导,导师能够一对一的进行职业发展咨询,加强就业观教育,开展就业援助和服务,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和择业观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指导学生进行成才设计和职业策划,指导学生择业、求职和就业,帮助学生提高择业竞争能力。
二、保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质量的几点思考
1.完善导师选拔和配置机制。在具体实施导师制时,可以采用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机制,导师制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不管对导师、对学生,都是“双赢”的。在导师的选拔上,可以积极推广将教学团队整体作为指导队伍,发挥各层次教师各自的优势,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化学习的指导,建立一定的竞争机制,不可只单纯以职称高低为标准;导师选拔和配置还可以由学生来推选,这样可以选拔出真正关心学生成长、师德高尚、专业扎实、经验丰富的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选拔导师还可以建立导师竞争机制,结合评价考核体系定期更新导师库;也可以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进行选择导师;同时,如果院内专业教师缺乏,则可以适量聘请企业中的管理者作为兼职导师,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了解熟悉管理实践和真实企业运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研究方向的改变,提出转换申请则可以重新选择导师。
2.建立科学的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机制。(1)完善本科生导师的培训制度。导师制实施质量及效果的好坏,主要影响因素是导师的素质,据调查数据显示,73.8%的学生认为“有经验与责任感”是衡量一名导师优秀与否的首要标准,仅6.5%和6.6%的学生将导师“学历与职称”、“专业背景”作为衡量导师优秀与否的首要标准。因此,除了明确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标准之外,必须要完善导师的培训制度。其一要加强导师的职业道德培训,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工作认真负责具有敬业精神,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其二要加强导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培训。(2)建立有效的本科生导师制监督评价机制。要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正常实施,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明确导师职责,让导师知道自己的工作范围是什么,如果职责不清,则监督检查的内容和机制模糊,导师必然缺乏指导的动力和压力;其次,对导师工作方式和具体指导内容也需做出要求,制定完善本科生导师工作规程、导师每学期或每学年工作计划总结、导师工作日志、导师活动调查表、导师考核档案等。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对导师工作做出了公正的评价,能够为激励机制提供公平合理的依据,评价内容应包括教书育人、专业辅导、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内容,也要结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建立导师工作动态的、客观的、准确的、全面的评价机制。(3)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要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要将导师的劳动进行量化并计入教学工作量的统计当中,按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具体折算成课时,发放绩效津贴;其次,根据导师工作评价指标、奖惩制度对导师进行测评,奖励优秀导师,当然对于不合格者责令其期限进行改进,并建立淘汰退出机制,做到奖惩分明;然后,还可以将导师指导情况与年终考核、年终奖励挂钩;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考核和激励,引导学生与导师形成良好互动,尊重导师劳动,充分利用导师资源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形成“双赢”局面。
3.处理好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因为学分制而共存,围绕教育教学理念的实施,二者的工作职责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二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是二者都是施教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是以育人为目标的。二者的区别是,辅导员全面负责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各方面的情况。导师的工作重点是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学业、职业生涯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提供因材施教的指导。鉴于此,需要采取辅导员和导师分工协作的方式和构建二者契合关系,形成合力,提高二者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研究生;德育工作;现状;分级管理;导师制;新模式
一、前言
研究生作为大学里的高学历精英,研究生教育又是高校高等教育的高层次教育,对国家培育专业精英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大意义。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方式,对研究生的培养不但要重视研究生文化知识的日常传授,更要注重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与时俱进。目前高校主要施行校研究生院(部)和院系两级共管的德育工作模式,但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校面临管理教育新的形势,原有的管理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陷,例如:研究生的文化知识传授和德育教育两条线,导师的研究生德育教育相对不足等现象,本文基于以上原因探索构建分级管理体制下以导师为主体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新模式。
二、研究生德育工作现状
1、研究生德育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生源来自五湖四海,其生活阅历、年龄跨度、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研究生在处理人际关系、学业生涯、理想抱负水平上各不相同。研究生德育水平的参差不齐对高校制定研究生德育工作增加了复杂度,对如何更好的提升研究生整体的德育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2、研究生德育的理解存在差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个别教师重视专业知识的教授,轻视研究生德育的开展,片面的认为研究生属于高学历层次,应该具备和高层次学历相对应的德育水平,研究生导师更加注重研究生科研成果及学术论文的完成,往往缺乏对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统性规划的意识。
3、研究生德育责任不明确
现行高校大都实行校研究生院(部)和院系两级共管的德育工作模式,往往研究生导师会认为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是思政系统的事情,自身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学业规划,而研究生院(部)制定完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后落实到院(系)的时候,往往院系最后又是落实到学院研究生思政线,这样导致出现研究生德育责任不明确的现象。
4、研究生德育人员相对缺乏
研究生德育工作实行学校、学院两级共管的模式,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制定德育工作方案、建立体系,学院负责具体德育工作的落实,学院在落实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依靠学生工作线的力量,研究生导师参与全过程的较少,导致研究生德育人员相对缺乏,德育工作力量薄弱。
5、研究生德育工作缺乏个性化和系统性
二级学院在落实学校整体德育工作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研究生德育面上的工作,对研究生个体缺乏个性化的设计,且对研究生德育的教育集中在某个时间段或某个活动、项目上,对研究生学业生涯也缺乏整体设计,这会导致研究生德育工作方式单一,内容缺乏系统性,没有很好的针对研究生不同生源、不同德育水平的现状来开展有指向性明确的有效设计。
三、构建分级管理体制下以导师为主体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新模式
研究生进入大学最先接触的是导师,导师负责研究生整个生涯的科研、毕业论文以及高尚德操的养成,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能够指导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科学实验,更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职业道德。研究生导师的主要工作方法在“教”的基础上更在于“导”。所以导师是研究生天然的最合适能全过程监控的德育工作第一负责人。建立“学校―学院―学科―导师―研究生”五级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图1),以导师为主体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新模式,对现行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和补充。
1、学校研究生院(部)负责研究生德育的整体管理和把控
学校研究生院(部)作为一级管理机构全面负责研究生德育的整体把关工作,协调各院(系)制定详细的德育工作方案,明确每年德育的常规以及重点工作,并对上一年度各院(系)德育工作进行监控和评价,针对研究生德育的新特点、新常态做出适当调整。
2、学院负责本院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将工作落实到学科
学院作为学校的二级管理机构,对所在研究生负有直接的德育管理职能,动员和协调学院内部研究生导师提高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意识,完善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的奖惩体系,具体工作落实到学科,责任到人,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研究生党支部的力量,聘请德高望重的教授担任研究生党支部德育导师,通过党建达到育人的功效。
3、学科负责研究生德育的具体落实实施,制定本学科研究生德育教育的短期和长期规划方案
学科作为学院(系)的下属单位,在落实学校整体德育工作计划和学院(系)具体详细德育工作方案的同时,要更加细化的制定个性化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方案,研究生团队要经常、定时开展组会活动,组会活动中不仅交流学术知识,更加关注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进展,研究生高尚情操和德操的养成,真正促进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4、导师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领航人和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为使研究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摈弃不良浮躁心理,导师不仅需要耐心教育指导,更要鼓励研究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研究生研一阶段课程学习、研二和研三阶段论文开题、实验、写作、答辩各个环节融入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贯穿研究生整个学习生涯,这也需要研究生导师付出巨大的心血。同时,作为研究生的导师,也要自身不断修炼素养,使自身的德操、才学、平易近人、严禁治学的态度潜移默化地感染自己的研究生,起到很好的榜样引领作用。学校、学院要高度重视建设一支德才兼备、高素质的导师队伍。
5、研究生将受熏陶的德育教育理念转化为研究生日常道德行为
研究生在以导师为主体的分级管理德育模式的教育管理下,自身德育观念得到强化,学术道德、职业道德、自身品德不断提升,这种无形的力量不仅影响着自己的学弟学妹,形成团队内部的良性循环,更加外化为自身习以为常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这种外化的良好习惯反作用于自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将不断地促进自身科研成果的产生,使得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不仅学术水平得到较好的提高,而且综合素质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四、结语
高校作为研究生教育与管理的基本单位,在研究生德育教育过程中负有主要责任,而研究生作为精英人才是国家的希望、未来,担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促进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构建分级管理体制下以导师为主体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新模式作为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新探索,在研究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将能较好的落实导师的主体作用,明确了研究生德育的主要管理层级、管理方式、主要责任人。通过各种工作的开展,德育内容的充实,未来的研究生德育将会有更多的期待、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彭未名,刘晓玲.导师主导式研究生德育模式之构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1)101-103.
[2] 丁江,丁鸣.发挥导师育人优势,加强研究生德育工作[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2)105-108.
一、完善两种体系
1.完善全员参与教学管理的人本体系。 抓好教学工作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单独业务部门的事情。需要全校领导师生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我们以民主的思想完善了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即:校长统筹全局一副校长重点决策一教务主任组织落实一学年组长宣传推动一任课教师重点实施一班级学生监督反馈。这样进行直线型管理,层层落实定岗、定责、定法,回线型反馈用以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大增加管理的效能。
2.完善教学管理的制度体系。
教学管理以人为本,但要以制度来规范,依法治教。各种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本着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全面落实教学工作目标,以制度规范教学。各项制度包括方案有:
①完善实施学校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评)五项制度,使教师日常工作有章可循。
②完善实施了学校课堂常规管理制度、主要针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行为,提出严格的规范如仪表定时、教学态度等,以确保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
③完善实施了教师业务考核评价方案,从9大项63小项全方位考评教师的教学业绩,量化打分,月统计,期末汇总学年终总结,并以此作为评优、评先、晋职的依据。 ④在落实培养学生八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我校完善实施了培养教师十一种教学习惯方案,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学风,效果很好。 ⑤完善实施校本教研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学活动制度,教师教学奖惩制度,专用教室使用制度。
这几项制度紧紧围绕教学工作的落实,根据每学期不同的教学工作重点及时调整,使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考,抓出成效。
以上两个体系充分地解决了“抓什么”“由谁来抓”的问题。
二、建立三个系统
以魏书生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结合教学管理的流程,我校建立了教学管理计划系统、教学管理监督检查系统、教学管理反馈评价系统。
1.教学管理计划系统
①学校根据教育局进修学校等上级教育部门的前初工作会议精神,确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
②业务校长领导教导处具体制定学期学校总体教学目的教学工作计划,详细到每月的日程安排,计划下发各部门各学年组。
③学年组长带领年组成员在充分研究领会教务部门定期的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学年组长制定本组的教研计划,组内成员制定出个人的教学工作计划。
这样就使各部门,每位任课教师都清楚本学期的具体教学工作任务,有目标,有打算,有条不紊。
2.教学管理监督检查系统
①校长对副校长在教学工作的具体决策和安排进行审核、修改、督察。
②业务副校长对教导主任在执行教学工作计划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予以督查和指导,同时坚持日常的教学巡检,掌握教学情况。 ③教导主任对学年组长和任课教师就落实教学计划情况进行安排、检查、量化考核。同时坚持每天的查课,了解一线师生教学情况。 ④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监督、指导,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动态。并与班主任沟通。
⑤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监督,学校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
建立这样层层负责、网状监督的检查系统使教学工作在组织上有保证,落实上见力度。
3.教学管理的反馈评价系统
这一系统主要是指与监督检查系统相对应而形成的自下而上的反馈评价流程。通过层层反馈的信息整理,既能掌握教务处的实际工作情况,又能了解教师的教学量化成绩,同时也了解每个班级的学习状况及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最终业务校长把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总结上报学校。期间,我们根据不同层面的反馈,由接收反馈信息者给予评价指导,发扬优点,整改存在的问题,同时涉及到教学方面的奖励资金要及时合理投入。从而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确方向性和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建立这三个系统解决的是教学管理中“怎样抓”的问题。
三、强化一种意识
[Abstract] Today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has entered the popular stage, country put forward the “excellent physician” program to cultivate more outstanding and professional medical professionals.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eatures’ design in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spec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n medical schools. Then we can get more theoretical guarantees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training excellent physicians.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s; Physician excellence;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Functional design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诞生于14世纪的牛津和剑桥大学,是指在专业领域有一定造诣且有高尚品德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学制度[1]。现在中国的导师制大量应用于硕士研究生阶段,但是国内部分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都开展了本科生导师制,大有向全国各普通院校蔓延扩展的趋势。同时,在学分制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了医学院校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培育专业素质过硬、医德医风高尚而又能迎接未来挑战的医学人才,教育部、卫计委决定共同实施卓越医师计划。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施行本科生导师制情况的调研发现,本科生导师制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新型人才方面有着绝对优势,如果运用于医学院校中,会更符合卓越医师的培养目标。
1 本科生导师制的功能定位
为促进本科生导师制在医学院校的发展,首先必须明确其功能定位。
1.1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学生初入大学有一个适应阶段,这阶段导师应主动成为学生的朋友,倾听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另外,医学专业课业非常繁重,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掌握专业知识吃力,导师应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再者,很多学生在初次与尸体标本接触时,会产生抵触心理及焦虑情绪,导师更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
1.2 结合临床中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临床导师在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多多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比如在具体处理医患纠纷的实例当中,要帮助学生明确医师的义务与权利,掌握医患关系处理的技巧,并教会学生在保护患者和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在日常的沟通交流当中,把一个人最好的一面全面展现给学生,包括良好的医德医风、严谨的工作作风,并教会学生以患者为中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正确处理治病救人和个人得失的关系,做一名具有较高责任心和较高品质的临床医师[3]。
1.3 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导师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实验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临床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导师组织学术研究与研讨会议和其他相关活动,邀请学生参与其中,使之逐渐形成医学科研思维,熟悉和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现、提出问题,解决临床难题,进而提前提升科研能力,具备医学科研素养。学生还可以跟随导师参加资料收集整理、科研课题设计、文献检索等工作,从参加课题研究到独立思考、撰写论文,学生的动手、科研能力得到锻炼,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机联系起来[4]。
1.4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实现个性化发展
导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个人长处和兴趣,有针对性地帮助其选择一门感兴趣的科目作为突破点,确立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导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医学领域优秀的资源,如网站、报刊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扩宽思路。在毕业阶段,导师可以结合学生意愿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做出人生的重大选择,或继续升学深造,或毕业踏入社会,并指导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5]。
2 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主体
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主体主要包括导师、学生和管理者三个方面。
导师由在校优秀教师、返聘教师、临床医生、在读博士等组成,要有强烈的育人责任意识,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术上指导学生,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同时,导师必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另外,导师要有创造精神。想要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有有创新精神的导师。最后,导师要具备把其思想、品德、知识、智慧和创新能力传送到学生内心、行动中去的教学能力[6]。
学生主要由医学院校优秀本科生组成。首先,学生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尊敬老师,珍惜实验资源;其次,入选高年级学生应掌握扎实的专业文化知识以及基本的实验方法;此外,学生应有较高的科研兴趣,然后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自主选择想要跟从学习的导师。
管理者在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院校应成立专门的本科生导师制管理部门,管理部门要制定切实的工作计划,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进行有效管理。在制定管理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合理安排导师的工作时间和学生的上课时间,减轻导师和学生的时间压力;安排导师与学生沟通的地点,在空间上为本科生导师制提供便利;为导师指导学生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因为只有充足的实验标本和完好的实验器材才能保证师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激发师生的研究热情;制定导师制顺利运行的配套政策,如导师资格认证办法、绩效考核办法等。
3 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环节
据调查,某医学院校本专科生16000余人,在任教师500余人,师生比例为1∶32。在师资力量如此匮乏的情况下,很难对所有医学生实施导师制,只能选择对部分基础扎实且学有余力的同学实施。具体运行环节如下。
3.1 导师选聘
导师选聘由具体职能部门进行操作。首先文凭在博士以上、职称在副教授以上的教师直接成为导师;其次,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可由学生在线投票选出心目中的导师,按投票高低结合专业素质评选;还可以院系领导推介,就教师的临床经验和其在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进行归类统计,推介适合成为导师的人选;最后是毛遂自荐,有意愿担任导师的教师可以填写申报书,通过校内评审、公示,最终成为学生导师。
3.2 学生资料收集
学生资料的收集有利于导师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了解和选择。资料收集应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个人信息、学业成绩、心理素质、理想及希望的发展方向及在校期间是否参加过导师的课题研究,有无临床经验等。
3.3 师生互选
首先将导师和学生的信息公布在工作网站上,导师的信息包括导师研究的方向、最近研究的课题,由医学生先对导师进行志愿填报,填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和选择导师的理由等。每位学生最多可选择三位导师,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服从调剂,然后由导师再对选择自己的学生进行筛选,并确定好名单。导师与学生一经确定,经过半年试用期后一般不再进行变动,特殊情况下(比如高年级时)可以再行申请凋整。
3.4 开展工作
首先由学校管理部门设计并公示导师培养学生过程的监督细则;在此过程中,导师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每个学生的指导计划,并开展指导工作;最后,定期收集和总结本科生导师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记录成案,为本科生导师制的长效发展积累经验。
3.5 考评反馈
在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过程中,具体职能部门负责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阶段考评和过程监督。阶段考评包括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否按计划完成、完成效果如何。考评可以在学期末进行,也可以按年度总结。导师和学生都要分别提交工作小结,学校也可定期组织成果展示,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对导师和学生进行评价和奖惩[7]。
4 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实施
医学院校本科时期应使用双向分段的模式实行本科生导师制[8]。导师在低年级阶段主要为学生提供关于生活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部分学生从小未离开家,不适应寄宿制生活,导师主要应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初来医学院校的不适应及焦虑情绪。到了高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大学生活,自主能力和个人素养增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二次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这时就可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以五年制临床医学生为例,分段实施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大一、大二为第一阶段,大三至大五为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即大一和大二。这是医学生适应大学和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首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导师介绍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并在学生参与大量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工作之余,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在锻炼能力的同时不能忘记学习。另外,学生要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关注学科的动态,向老师学习相关知识,为大三参与科研奠定基础。导师也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对学分制下的医学生选修课程进行指导,要做到兼顾学生的兴趣、志向与合理知识结构的搭建,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发现学生的亮点。
第二阶段,即大三至大五。这一阶段主要以科研实践和就业方向指导为主。首先,导师根据自己的科研进度,结合学生的课业进度,安排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项目,由易到难,使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接受科研素养和系统操作技能的培养;并指导学生申报一定课题,带领优秀学生参加全国临床知识技能大赛等国家级比赛。另外,导师对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和从业进行指导,鼓励有一定研究潜力的学生进一步求学深造,帮助要参加工作的学生做好求职前的准备等。
5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主要使用以下评价方式:导师自评、学生测教、院系评估、学校评估,最后作出总结[9]。
5.1 导师自评
管理部门为导师自评出台导师自测,建立手册。自测内容主要包括导师指导学生的方式方法以及工作态度、工作成效、阶段工作内容。记录导师为学生做的具体工作(包括内容、工作时间、地点等),并需要有学生的确认,签名。每学期结束的时候,要上交“导师手册”,看内容是否已填写充实、完整。
5.2 学生测教
学生通过网络对导师指导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评价的结果会直接在学校的教务系统上显示出来,院系以及个人无权也无法干涉。
5.3 院系评估
院系的评价是可以通过院系成立的“督导小组”的不定时检查结果来给出评价[10]。
5.4 学校评估
学校收集学生测评、导师自测和院系评估的资料内容对这一时段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汇总。
5.5 作出总结
有关部门将获取的信息按比例计算分值,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并对该结果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档进行归类,作为对导师的最终评价。
关键词: 高中学段 生态文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化开发与实施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项目编号:JYZD-2013067)课题组,按照研究规划选择建瓯第一中学、吉阳中学、建安中心小学为研究样本校,分别同步开展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本研究选择建瓯第一中学、吉阳中学、建安中心小学为研究样本学校,是因为这三所学校均为南平市青少年水土保持普及教育基点校,具有至少十年持续规范开展以水土保持为突破口的生态文明普及教育的历史积淀。
本报告是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项目编号:JYZD-2013067)结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暨高中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结题报告。
一、高中学段研究完成的内容、取得的成果及达到的目的和水平。
(一)本学段研究完成的内容、取得的成果
1.开发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级课课程(必修)和升华级课程(选修)。
基础级课程(必修)的课程对象为全体学生。本课程倡导责任使然、人人可为、人人应为的理念。该课程设18课时。学生修满18课时并经过考评合格者获得1学分。
升华级课程(选修)的课程对象为部分学生。本课程倡导责任使然、兴趣所至、特长展示的理念。学生可自主选择参加其中的一项或者若干项活动,若经过考评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2.实现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开设。
基础级课程(必修)已在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的建瓯一中高一年段分别开设,有2900多位学生完成了该课程学习并获得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学分。
升华级课程(选修)已在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的建瓯一中高一年段分别开设,有2900多位同学自主选择参加其中的1项或者若干项活动,并获得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学分。
3.建构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施教机制。
为了保证《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时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优化自己的生态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特别创建或者建构八方面的制度(机制)。
(1)课程导师制。《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基础级课程(必修)所有活动和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1―6号的活动实现学校指定课程导师制,即这些课程活动必须接受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的指导。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7―19号的活动实现学生聘请课程导师制,即序号为7―19号课程活动的指导教师由学生自主聘请。
(2)课程代表制。在开设《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一各班级设置课程代表,各班课程代表分别由高一各班班主任各自指定。各班课程代表负责指导各自班级学生完成《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行记录卡填写等相关事项。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总计完成5700份《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行记录卡填写(注:各班课程代表须与《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偿劳务合同。各班课程代表只要完成合同中约定的工作,就有权获得相应的勤工助学金)。
(3)方案征集制。基于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19号的活动要求,每学年向高一或者高二学生征集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014―2015和2015―2016学年共征集40个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4)资金资助制。为了激励学生踊跃参与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每学年从征集到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选择五项作为资金资助的活动项目。
(5)课程评鉴制。在每学年的6月上旬,召开《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鉴会,该会由高一各班级《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课程代表和部分指导教师⒓樱共同完成生态文明学分认定。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总计完成5700人次的生态文明学分认定(注:生态文明学分证书见附件1和附件2)。
(6)骨干培训制。在每学年的10月上旬,对包括各班课程代表在内的水土保持志愿者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提升培训。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共培训100位学生。
(7)分享引领制。要求学生在参与《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分享参与活动的收获,以此引领同伴更有效地参与课程活动。例如:在每学年的“三节”期间开展“水保绿网杯”装置艺术作品竞赛获奖品展示活动;在每年中国水周期间举办“水保绿网杯”美丽乡村寒假环保行手机微拍作品展示分享活动;在每学年的10月和3月期间分别举办资金资助活动项目的设计说明课、成果汇报课;在每学年的上下学期各举办1期感悟展评活动。
(8)评优准入制。把学生参与生态文明综合实践课程所得学分作为评优(先)的准入条件之一。
(二)高中学段研究达到的目的和水平
1.达到的目的。
第一,促进了学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优化自己的生态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了学生践行的生态文明能力。
第二,实现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纳入建瓯一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2.达到的水平
本学段研究不仅填补了建瓯一中在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空白,而且为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实施提供了有借鉴价值(在实践层面上)的范本。
二、比照原申请书制订的研究工作计划,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与原因分析。
高中学段研究严格按照课题组设计的研究路线图和研究步骤,开展课程开发研究子方向、课程设置研究子方向、课程指导研究子方向、学业评估与管理研究子方向、课程激励研究子方向五个子方向研究,且高质量地完成了课程开发研究子方向、课程设置研究子方向、课程指导研究子方向、课程激励研究子方向四个子方向研究。之所以能完成这些研究任务,最主要的原因是契合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实验项目――建瓯一中《完善立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之需要。
学业评估与管理研究子方向特别是学业评估没有完全达到预定目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学业评估细则制定得较粗放(客观上评估细则的制定是很难的),再加上活动过程的记录有失周详和缜密。
三、同期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对本项目后续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一)同期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目前,国内外开展高中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研究较少。在开展研究过程中,对养成化原则、趣味化原则、精细化原则、乡土化原则、校本(课程)化原则疏于恪守,存在五方面的缺陷或者不足。具体表现:
第一,由于疏于养成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能发挥较好的养成教育作用,即没有较强的养成性。
第二,由于疏于趣味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即没有较强的趣味性。
第三,由于疏于精细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即没有较强的操作性。
第四,由于疏于乡土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会较好地贴近学生家乡的生活生产实践,即没有较强的针对性。
第五,由于疏于校本(课程)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会较好地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即没有较强的持续性。
(二)高中学段研究后续研究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1.开展课程目录优化研究。
2.开展课程学业评估优(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司〔2014〕4号,2014.
[2][美]阿姆斯特朗.当代课程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4]马桂新.环境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洪明,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7]肖成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叶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与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6A).
[10]贾艳秋.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中国民族教育,2011(2).
[11]钱维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资源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2011(5).
[12]余谋昌.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13]余\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14]李锐锋,罗天强.论和谐社会的生态支撑[J].与现实,2007(3).
[15]张德昭,徐小钦.重建人和自然界的价值论地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3).
[16]金涌.工业生态: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7]卢风,刘湘溶.现展观与环境伦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18]彭慧芳.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
[19][美]卡逊(Carson,R.).寂静的春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高等学校 本科生导师制 预防医学
近年来,特别是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频繁的食品安全等事件的出现,预防医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对推动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在高校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它是英国高校长期坚持的一种教学制度。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尝试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管理模式。
为了推行预防医学人才的创新教育,学院坚持不移的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为了客观评价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对预防医学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导师制的意见和建议。下面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就抓好本科生导师制的管理工作,谈谈几点体会。
一、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成绩
1.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效果
问卷调查中发现有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导师能够给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的指导意见,并且影响深远。在传统的学生管理上,专业教师只负责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一个辅导员要带上百个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并且大多数专职辅导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很难对学生进行课程的辅导。而专业教师作为导师,既可以以教育者又可以以管理者的角色出现,在课程学习、科研活动、人生价值、心理问题解决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并用自身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导师制的实施做到了教书与育人的结合,也是对现有学生管理制度的有益补充。
从预防医学本科课程安排的角度来看,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主要在大五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习。大五前学生与专业教师接触机会较少,导师制的实施让学生能早日接触学院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增加了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让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2.学院教师资源丰富,有利于导师制的实施
目前,学院预防医学本科每年招生人数为45人左右,学院专职教师50人左右,85%以上的教师已获得博士学位,98%的教师已被学校聘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根据国内外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一般不超过4人,有利于保证导师工作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我院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中基本达到师生比为1:1,学院丰富的教师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和专业辅导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导师制的实施使学生能尽早进入实验室学习,参与科研活动。在导师的指导下,学院学生获得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校优秀毕业论文和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团队的数量增加,学生并积极参与SCI论文的发表。该制度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完善该制度的措施
学院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作为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新尝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调查中发现有48%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流于形式,缺乏具体的规章制度保证;40%的学生认为是学院在管理上不到位,没有固定场所或者硬件设施;这说明学院在本科生导师制的管理制度上还不健全和完善。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相配合。首先构建有效的管理系统,导师、学生、管理人员三者构成导师制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明确导师、学生、管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从制度上规范导师制工作,确保考核评价工作有章可循。其次,建立相对合理的本科生导师制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好坏关系到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质量。目前,学院评价方式主要采取学生评价的方式,学生评价不能全面的反应导师制实施的效果。学院拟采取导师的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导师制领导小组评价。学院每学期召开三次导师协调会和学生座谈会(分别安排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掌握学生的反映情况,检查、讨论导师制度实施的情况和存在问题,定期准确评价导师的工作绩效,指导和监督导师各阶段培养计划的完成。再次,每年举办一次与导师制度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评选出优秀导师予以适当的经济奖励。但在制定评价体系的同时,也要坚固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在本科生导师制中的主观能动性。
2.部分导师缺乏积极性
调查中发现有10%的学生一学期只与导师交流过1次,20%学生半学期与导师交流1次。调查其原因发现50%的学生认为是导师工作很忙,联系不上。学院应从制度上加以管理和鼓励,把导师制的考核纳入到教师年终考核、职称晋升和岗位聘任等体系中。在具体实施中要求导师每学期开学两周内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拟定导师制的工作计划,每月导师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指导学生选课、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或申请本科生科研课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动手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利用各种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成绩下滑严重的、到课率低的学生,应及时与辅导员沟通、协商制定适当的辅导方案并及时实施。导师需在每学期结束前两周,将学生学习与生活表现的操行成绩,送交学院的教务办公室存档。
3.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
调查中发现35%的学生认为与导师交流很少的原因是寄希望于导师主动联系自己,学生缺乏主动性。刚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一般都存有松口气的思想,对大学学习和生活方式不适应,害怕主动与导师联系,从而影响了导师制实施的双向互动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积极主动的联系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关心和帮助,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院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举行师生座谈会、联谊会或其他集体活动,以增进师生的感情。也可以举行系列讲座,内容可以包含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技巧和规律;情绪调整及对待挫折的法宝;人生志向的确定,规划人生等大学生普遍关心而又十分困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