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水产品行业调研报告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厨房餐桌食品市场里,哪些品类是品牌处女地?哪些品类市场潜力大,最具打造大品牌的潜质呢?
福来“厨房餐桌食品品牌”课题专家组对厨房餐桌上的所有重要食品品类进行了研究,从市场容量、市场集中度及市场机会、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度三个方面,对这些品类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筛选出如下七 类厨房餐桌食品品类,请企业家们重点关注。这七类食品是品牌的处女地,具有做大市场做大品牌潜质。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类:主粮及各类小杂粮
市场容量:
市场机会: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1、大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65%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每年大米需求量在2.4亿吨,占据市场垄断地位的是散装米,大米加工企业达7000多家,小包装品牌大米销售量还不到市场销售总量的2%,整个行业呈现“小、散、低”的状况,行业集中度亟待加强。
在市场上,大米品牌初现,但是缺乏领军品牌。金龙鱼大米、福临门大米虽然品牌响亮,但一是刚进入大米行业,立足未稳。二是在品牌上是延伸品牌,专业品牌出现后未必能够坚守住地位。
品牌为数不多,品牌方法欠缺,一些所谓的品牌是"东北大米"、"安徽大米"、"泰国香米"这样的产地品牌,抑或是"优质大米"、"中国大米"这样不着边际的貌似品牌,品牌力不强,品牌含金量不高。
市场开始呼唤品牌大米。 一方面,“毒大米”、“陈化粮”等事件促进消费者对品牌大米的需求增加,对大米的营养、安全更加关注。另一方面,日本“越光”大米以每公斤约99元的天价进入中国,震撼了米业,企业打造优质品牌大米的激情被点燃起来。大米消费追求优质、口感、外观等高品质要素的时代已经到来!
“太空营养米”、"有机米"、"胚芽米"、"富硒米"、"免淘米"等功能型大米兴起,新概念层出不穷,甚至上海出现过包装畸形的天价“瓷器大米。功能可以有,概念可以要,但是占市场最大流通量的、一日三餐需要普通优质大米,最需要注入品牌!有实力的企业尤其要在这个主战场有所作为!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表示,大米行业正在快步追赶其他行业。未来,中国大米行业必将加大整合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大品牌、大市场、大生产之路。食品巨头推出的金龙鱼大米、福临门大米已经开始在市场上角力,大米的品牌时代来临。
2、面粉
面粉与大米一样,市场巨大,我国每年面粉的销售额在1500亿元以上,几乎与我国乳业的规模相当。但市场高度分散,小麦粉加工企业中,年产量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将近一百个。行业品牌非常分散,北京“古船”老大、内蒙“河套”领衔,青岛又变成了“百乐麦”……。区域称霸,群雄并起,没有一个品牌走遍全国,家喻户晓。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城市家庭渐渐放弃了自己买面粉做馒头、擀面条,造成面粉消费与大米有所不同,因此,面粉品牌营销呈以下趋势:
小包装面粉是居民面粉消费的主流。那种“大碗吃面,餐餐擀面”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普通城市家庭每月面粉直接用量5公斤左右,各品牌面粉拓展全国大众消费市场,5公斤及以下规格的小包装面粉应该是首选。
产品用途细分明确。饺子粉、自发粉、全麦粉等各种用途的面粉细分明确,用途清楚。饺子粉成大宗,节庆时节会形成消费高峰。
无数家庭始终保持着包饺子的传统习俗。包饺子的过程,阖家团聚,把团圆包起来,把真情包起来,承载了中国人对幸福、和谐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饺子粉营销细化应该做的工作还很多,需要更加贴近消费者的心。
家庭主妇是面粉的主要购买者,她们对面粉的价格比较敏感,性价比高是家庭主妇买面粉的标准。
商超是大众购买面粉的首选渠道。道理很简单,食品安全形势严峻, “吃得放心”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第一要素。商超信誉较好,管理规范,买面粉首先想到商超。
面粉市场尽量有一些品牌在全国冒过头、露过脸,但转瞬即逝。有实力的稳固的全国大品牌还没有形成,面粉老大正虚位以待。
3、小杂粮
大米白面之后是什么?小米、红薯、鲜玉米、绿豆……这是一片品牌的处女地。
小杂粮是小宗粮豆的俗称,泛指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其特点是小、少、特、杂。一般说来包括的作物有:高粱、谷子、荞麦(甜荞、苦荞)、燕麦(莜麦即裸燕麦)、大麦、糜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可以说除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外的粮豆作物均属小杂粮。
大与小是相对的,在中国,任何一种产品的产量都是巨大的、市场潜力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中国幅原辽阔,人口众多,任何一个“小”市场都不小,都足以展开品牌营销。
上面分析的大宗粮食品类的营销发展水平尚且不高,小杂粮更是较少投入精力财力去提升营销水平,多局限于粗加工和区域化。
现在,小杂粮的市场营销状况开始改观,纷纷借助外脑进行产业升级。比如山西沁州黄小米将产品品牌化、品质化,进军城市市场;深加工小米,研制婴幼儿专用米粉,提升产品价值,开创新品类。再比如,莜面产区的河北张家口北部各县,将外埠人不会做的莜面进行再次深加工,做成莜面方便面,用温开水一泡即食。现在,这个产品已经从坝上(寒冷地区)走到坝下,从县城走向大城市,深受高血糖怕肥胖人士的喜爱。
除了以上说的品类,一些老百性非常爱吃的粮食食品也非常值得做品牌,比如煮着吃的鲜玉米棒子、专门适合烤红薯用的红薯、专门适合炸开花豆的蚕豆等等。
粮食作物品类丰富,各地风俗各异,加工方法多样,可以深挖的价值、可以做大的品类品种实在是太多了。
第二类:水果
市场容量:
市场机会: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我国水果,品类众多,品类鲜明,产量世界第一。但是水果的品牌建设水平非常低,几乎没有水果是以品牌的名义(不是地域名称)行销全国。消费者购买水果,几乎没有指牌购买的,有限的一些水果品牌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水果营销的现状是,优质水果出口,多数水果贱卖。
其实我国几乎各地都有极具特色的水果,品类丰富,品类概念深入人心:新疆哈密瓜、山东烟台苹果、阳信鸭梨、沾化冬枣、广东茂名荔枝、安徽砀山梨、浙江黄岩蜜桔、江西崇义南酸枣、广东徐闻菠萝、广西田东芒果、浙江奉化水蜜桃、陕西周至猕猴桃……这些水果的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也极大,号称中国水果第一市茂名,去年水果产值近70亿,北京昌平一个区2008年仅苹果产值一项就高达1.27亿元。但是只见地域影,不见品牌名,真正的水果品牌,实在难寻踪影。这就是巨大的机会!
新疆作为我国著名的瓜果之乡,其哈密瓜声明远扬。哈密瓜在新疆分布范围很广,全疆十三个地区和自治州都有种植。但是,新疆至今没有培养出一个声名远扬的哈密瓜品牌,消费者只知道“新疆哈密瓜”这个地域品牌,却没有一个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令消费者叫得出。
200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活动,将山东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评估为80.97亿元,位居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水果类首位,价值不可谓低,但是在市场中几乎没有实际的作用。 消费者到哪里去买正宗的山东烟台苹果呢?如何识别正牌真货呢?山东烟台的苹果难道是一个品种,烟台全境所产的苹果全都一样好吗?
消费者对水果品牌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真切地呼唤那些是真正原产地的、绿色无公害的、每次购买口感品质都一样的好的品牌水果!
目前水果行业整体在品牌建设上非常不成熟:地域名、品类名、品牌名共用,混为一谈,消费者无从辨别;一个品牌罩着当地出产的所有水果品类,比如“天目山水果”品牌下,包含了浙江临安市所出产的柑橘、葡萄、草莓、樱桃、青梅、油桃和西瓜七个品类。这哪里是做品牌,这是有意把消费者的头脑搞乱!所以,水果行业,是品牌的空白区和重灾区,不过,这也正是有眼光的企业家做品牌的大好市场。
水果还可以衍生出许多深加工产品。
河南新郑奥星公司将红枣去核做成口香糖式的枣片,一年卖出3个亿;山东盛德泰将传统水果罐头方便化时尚化,将水果装进了透明的塑料杯,倡导“新鲜水果随身带”,迎来了水果罐头的第二春。
市场无限,因为消费者需求无限,营销者的创造力无限。同样一种产品,换一种深加工方式,就换来无限的发展空间。市场中的问题就是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消费者的抱怨就是有识企业创新的商机,世界上不缺少机遇,而是缺少发现机遇的眼睛!
第三类:蔬菜
市场容量:
市场机会: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国产蔬菜的品牌状况可能比水果还糟糕,蔬菜市场比水果市场更加分散,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品牌意识更加淡漠。有其不可回避的客观原因,比如产业规模太小、过分分散,产品价值低,不易贮运包装等。现在市场中出现的有限的蔬菜品牌,与其说是产品品牌,其实更应该说是企业品牌,一个品牌涵盖该区域或者该企业所出产的所有蔬菜品种。例如长春的五行蔬菜汤,北京的小汤山。
上面的情况正在改善,中国最大的蔬菜产业基地寿光市,注重品牌产品的软硬件建设。目前已建设5个国家级农业放心菜生产基地、10个外贸农业示范基地和500多个农业示范园区。全市被认定的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60万亩,97个品种获得了国家优质农产品基地认定和农产品认证。目前,寿光市有23种优质蔬菜注册了商标。
诚然,蔬菜品牌比起水果品牌,因其保鲜时间短、价值低而贮运成本较高,周转要求快而做起来难度更大,但是,蔬菜有比水果大得多的市场规模,消费者苦于找寻真正的无公害有机蔬菜而对蔬菜品牌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蔬菜做品牌,大有可为。
第四类:冷鲜肉
市场容量:
市场机会: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一提起冷鲜肉,大家一定能够想起“双汇”品牌,冷鲜肉品类是双汇创立的,经过强势传播,它已经牢牢占据了品类第一的位置。做不了第一先做第二也不错,市场价值非常巨大,显然,做第二还是有机会的。可惜,现在“双汇”冷鲜肉一家独大,第二品牌袅无踪影,第三就更别提了。
我国肉制品行业前三强双汇、雨润、金锣的加工总量不到我国生猪屠宰总量5%,而美国前3家肉类加工企业总体市场份额已超过65%,所以我们的行业整合空间非常大,机会非常多。
市场后来者的市场机会还来源于分化,冷鲜肉(猪肉)品牌有双汇,牛肉、羊肉有品牌吗?鸡肉有品牌吗?如果按加工包装类型分,分部位冷鲜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冷冻肉,这些都有品牌吗?如果市场再进一步发展,双汇、雨润、金锣这种品牌生肉熟肉制品共用一个品牌就会遭遇专一品牌的挑战……机会其实明摆着,而且机会很多。市场上不缺少机会,缺少的往往是发现机会的眼睛。
第五类:海鲜水产
市场容量:
市场机会: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品牌化发展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对于一直位居农副业出口第一把交椅的水产品行业,同样不例外。
我国海水水产品产量近五千万吨,产值过千亿,仅海参一项,2008年产量达到9万吨,产值已超200亿元。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巨大的产业,却始终保持着粗放型的生产加工和销售,附加值低、产业结构单一,在长时间内没有一个品牌出现,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近几年由于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等宏观政策的变化,大量出口型企业开始“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这就使得国内水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促使营销向着品牌化升级。因此,品牌建设刻不容缓。
尤其对于出口型企业,因为其产品往往有品质好但成本高、价格高的特点,如果不会用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拓展利润空间,绝对不可能在竞争中获胜,如果走低成本低价格之路,只会自寻死路。
从消费者来说,产品越来越丰富,选择余地越来越大,收入越来越高,消费者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消费者不再追求吃得上,转而追求吃得好,吃得安全,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出的时候,消费者有了选择品牌的需求。走水产品产业品质升级和品牌升级之路,是不甘落后的企业家们的必然选择。这个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谁能够率先一步,走在行业的前面,谁将笑到最后。
近几年,在山东、广东、四川、江苏,相继出现了一些水产品牌,但是整体上做品牌的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品牌力不强,品牌力与其它营销力不整合,处在做品牌没看到怎么好,不做品牌似乎也不对的尴尬境地。现在,大连獐子岛、舟山海鲜之都在品牌上初获成功,给了海鲜水产行业以信心。
淡水水产同样也是一片巨大的品牌的处女地,比如阳澄湖大闸蟹,谁能够说出哪个品牌,在哪里买才能买到正宗的?各地有销量巨大品种无数的淡水鱼,有多少说得清是什么品牌,哪里养的,安全不安全呢?所以,淡水水产领域,品牌同样大有可为。
第六类:禽蛋
市场容量:
市场机会: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蛋鸡生产和鸡蛋消费大国,鸡蛋产量占全球40%左右,每年商品蛋鸡饲养量12亿只左右,2008年全国鸡蛋产量达2045万吨,但是生产规模十分分散,全国约89万个养鸡场,每个养鸡场大多只有几千上万只的养殖规模。
禽蛋行业的现状是,行业洗牌开始,经营模式向大、中型集约化、一体化生产基地和公司扩展;具有基本完善的禽病防控体系,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蛋品,深加工比重增加,初步建立了产品质量安全和防范体系;不当竞争使产品安全受到威胁,绿色消费的需求、对品牌产品的需求大增;市场整体上供大于需,但是行业整体仍处在单一的价格竞争手段上,掌握品牌竞争手段的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会放量做大。
在禽蛋行业,鸡蛋的品牌营销最为活跃,但是,市场上真正的品牌鸡蛋所占的比例不到3%,近97%的鸡蛋是没有生产日期、没有品牌、没有生产标准的“三无”产品。真正的牢固的全国品牌还没有形成。市场格局如下:
1、咯咯哒在东北,以大连为核心市场,主要市场包括东北和华北,目前已经在华东、华南和中部布局,还没有发展成为强势品牌,销售规模在2个多亿;
2、德清源以北京为核心市场,辐射天津、河北等地,筹划布局华东和华南,销售规模达1.5亿;
3、圣迪乐村以四川为核心市场,重点市场为重庆、武汉、已进入华东、华南和北京等,销售规模达1.7亿;
4、展望以上海为核心市场,重点市场为江苏、浙江,销售规模近1亿;
5、神丹、梅香等蛋品企业,已经建立好了全国网络,生鲜鸡蛋也借网络进入全国,神丹销售达3.2亿(2006年);
对比美国,2008年仅有235家鸡蛋生产企业,其中拥有1百万只以上规模公司63家,蛋鸡总数占全美蛋鸡总数的比例为87%,美国大约30%的鸡蛋消费是深加工产品,品种有:改变营养的鸡蛋:富含维生素,OMEGA3(不含激素),素食鸡蛋,富含叶黄素鸡蛋;有机鸡蛋:以上一项或多项;去壳鸡蛋:冷冻或液态蛋,高温消毒,低胆固醇。可见,从品种到品牌、从规模到技术差距极大,同时也说明潜力极大。
鸡蛋市场的竞争正在从规模、质量、效益的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新产品开发以及产业横向纵向整合竞争的新阶段,消费者的对鸡蛋品牌需求已经初步培养起来。未来,品牌竞争是鸡蛋市场竞争的核心战略,鸡蛋品牌时代已经来临!
除了鸡蛋,其实禽蛋中还有不少重要品类,市场大,消费者众多,也需要打造品牌,应对未来竞争。如咸鸭蛋、松花蛋、五香鹌鹑蛋等等,都是做品牌的大好市场。
第七类:调料、辅料、佐餐食品
市场容量:
市场机会:
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
品牌意识淡薄、市场投入不足,是制约调料、辅料、佐餐食品行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这个行业的企业往往认为自己的利润很薄,不愿意花更多的力气对品牌进行包装和营销。川菜走遍全国,可是做川菜离不了的豆瓣酱却没有一个品牌跟上来,做响全国,实在可惜。
实际上,越是这样就越无法做大做强。在这种情况下,谁率先打破心智屏障,勇于变革,走出无钱无力做品牌的怪圈,建立全新的经营模式,引入先进的品牌营销手段,谁就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走在行业的前列,获得超常规发展。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调味品市场近10年来规模已然翻番,到201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亿元,但是这个市场高度分散,营销手法传统守旧,品牌投入少,说明这个市场大有作为!
以佐餐酱为例,一份由国内调研机构的佐餐酱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市场上虽然有老干妈、阿香婆、李锦记等知名品牌,但这还没有一个真正非常强势的品牌,意味着这个市场存在巨大的成长空间。
调料、辅料和佐餐食品市场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品类极为丰富,绝大多数品类中还没有诞生品牌,比如天然调料有大葱、大蒜、花椒、大料、小茴香、八角、桂皮等等,辅料有黄花、木耳、枸杞、香茹、腐竹等等。二是创新空间很大,新品层出不穷。比如老品类有酱油、食醋、料酒,现在新出了白酱油、凉拌米醋、饺子醋等等,再比如,老品类有大块紫菜、大块榨菜、咸菜疙瘩。现在新创产品有各式即食汤料、各种口味小包装榨菜、多种小包装辣咸口味萝卜条,还有从传统地方口味产生的老干妈辣酱、河南张仲景大厨房有限公司原创研发的仲景香茹酱、各种口味的火锅蘸料等等。
实事求是讲,调查显示,消费者在选择佐餐酱产品时更多的是根据口味和价格,品牌在消费者选购意识中所占的比重不大,需要企业引导和培养。同时,相关企业需要乐观的是,食品品牌,常常是吃出来的品牌!在食品营销上,口味、特色和质量是第一位的,这往往又是竞争对手模仿不了或者难以达到的。因此,好产品一定要坚持做品牌,坚决不可以降成本降品质地去拼价格。只有坚持走品质品牌之路,才能走出低成本低效益的怪圈。
行业概述
一、行业背景
自从80年代,我省第一瓶矿泉水在五大连池问世,及至1996年**省的矿泉水生产企业进入到发展的高峰期,截止到2005年12月,全省矿泉水生产厂家已发展到150户。由此,矿泉水行业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阶段。有的矿泉水企业方兴未艾,有的矿泉水企业则在竞争中轰然倒下。竞争中的常规战-----价格战从此拉开了战局。有些实力较小的企业不堪价格比拼,便努力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从而导致价廉质劣的矿泉水在市场上出现了,至于生产环境不合格、卫生不达标、以次充好等现象更是不一而足。1、生产地域分布由于五大连池矿泉水生产企业快速发展的带动,矿泉水生产开始在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鸡西等地陆续投产,矿泉水产销格局基本形成。
2、低价位、薄利润成为矿泉水行业特点由于我省整体消费水平较之其他省份还处于较低水平,加之矿泉水的生产成本、经营成本比纯净水要高出很多,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矿泉水价格不断下调,因此低价位、薄利润成为矿泉水行业的一大特点。3、矿泉水行业拥有较大市场发展空间纯净水虽然占有很大市场份额,但销售增长速度趋于缓慢,边际效应虽有增加,但边际增长率趋于零,处于市场成熟阶段。相比较而言,矿泉水由于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日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占有比例逐渐增大,处于市场成长期,尚有较大发展空间。
4、外籍品牌与本土品牌并重目前,在我省矿泉水市场上的外籍品牌主要有“农夫山泉”、“康师傅”、“崂山”、“雀巢”,与本土品牌“五大连池火山泉矿泉水”、“佳木斯永纯矿泉水”、“哈尔滨滔达磨盘山泉矿泉水”、“天恒矿物质水”、“得莫利矿泉水”分庭抗礼,这些品牌在市场中的主流地位已基本确定。由于我省地产矿泉水行业正处于发展期,新企业不断诞生,加之地域广大,地产品牌具有独特的销售优势。因此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矿泉水品牌之间的市场地位会有所变动,有生有灭,竞争不断。二、行业现状调查中发现,我省矿泉水的生产能力是相当强的。问题是矿泉水的生产企业良莠不齐。一部分矿泉水生产企业在生产和销售环节问题多多,令人堪忧。具体表现在:一是有很多的“作坊式”小企业,甚至还有“三无”企业为了逃避监管,昼休夜产,偷偷销售。二是生产设施粗陋,产品质量较差。还有的小企业生产的饮用水,连生产者自己都不喝,其质量之差可想而知。这些企业生产的矿泉水不是偏硅酸<25.0,就是锂、锶、锌不达标。三是有的水厂无菌灌装设备陈旧,无出厂检验化验室。企业之间设施差距大,产品质量的差距也就拉得很大。一旦到了销售淡季,有些不法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根本不用灌装线,而是在水源直接灌装,造成亚硝酸盐超标。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我省饮用矿泉水整体的质量水平。四是无序竞争造成水质量差。据调查,有的矿泉水每桶零售价在12—15元之间,而便宜一些的每桶零售价仅为6--8元。卖得最便宜的便是那些“三无水”,这种水4—5块钱一桶!杂牌、低价水由于是无证生产,设施粗陋,偷逃税费和监管,生产费用低,因而他们的相对利润率很高,有的竟达100%以上,其暴利程度可见一斑。市场状况分析我省矿泉水市场从起步时就处于较为盲目的发展状态,仓促上马的现象较为严重,全省矿泉水生产企业大多属于小型公司,随着区域市场的相对饱和,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各生产企业为了生存,纷纷争取赢得更大的市场,不得不挑起价格战争,从而造成企业利润整体滑坡。于是,企业再无力量扩大再生产,再无能力更新设施设备和生产条件。
一、市场定位
1、城镇居民家庭用水
;2、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用水;
3、农村居民用水;
4、学生用水;
5、会议、旅游、社会活动用水。
二、市场特征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来看,许多消费者正在逐渐淡出纯净水领域,而选择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矿泉水。调查显示,矿泉水在不久的将来要成为大众水。由此分析,我省大约有300万户饮用矿泉水、纯净水和山泉水,按3:5:2的市场需求比例计算,约有90万户饮用矿泉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对健康的追求,矿泉水的市场需求将会以较大的速度递增。
三、市场评估
1、消费者对矿泉水的产品性能认可度还存在着模糊认识,主要原因是矿泉水的生产或经销企业对矿泉水性能的宣传不够。“矿泉水为您的健康加油”应成为未来三年矿泉水宣传的主题。
2、市场空间足够大,企业目标利润可观。据调查统计,我省拥有3800多万人口,外来人口又有几百万。如果每10个人中有2个人每天饮用一瓶矿泉水,那就需要800万瓶,可见市场之大。
3、通过加强营销手段、广告宣传、提高服务质量可接近更多目标顾客。
4、目标市场经济增长,市民生活水平提高,发展稳定
。5、矿泉水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细分市场具有增长潜力
。6、矿泉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对手主要是纯净水,它若一旦牢固占领市场30--40%以上,就可使纯净水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大大降低。市场走势及市场竞争分析一、市场走势分析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社会在较长时期内都将水作为人们生存的需求物来看待,人们已不再认为解渴是水的唯一功能。调查显示,在我省七大中心城市中,有48.9%的消费者喜欢矿泉水,有30.1%的人喜欢纯净水,二者相差近20个百分点,而只有21%的消费者表明无所谓。不少厂家已纷纷意识到了市场的变化。据了解,目前已有一批省内知名纯净水厂家开始改弦易辙生产矿泉水或天然山泉水。多样化、功能化将是未来矿泉水的发展方向。也许用不了多久,纯净水名牌企业将会变成矿泉水的厂家
二、市场竞争分析近年来,随着饮料行业新军的不断出现,特别是茶饮料、果汁以其营养、天然的卖点迅速地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加之我省矿泉水生产企业数量的泛滥,使得我省矿泉水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尤其是以价格战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市场份额之争,使得许多矿泉水生产企业甚至有跳楼甩卖的念头,价格一路走低,原来15元一桶的矿泉水降至10元一桶,这种竞争状态短时间不会缓解。消费者分析
一、消费习惯分析就调查结果来看,消费者对纯净水还是有些依赖
:一是纯净水价位低;二是纯净水的销售网络相对矿泉水来说要大很多,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三是消费者对矿泉水的性能持有模糊认识,由不了解转变为不购买。二、消费倾向分析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渴望,消费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通过调查,消费者人云亦云的效仿心理较为严重,这为矿泉水在销售过程中,运用营销手段提供了契机,厂家如果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将大大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行业发展的宏观分析及建议
一、行业弊端宏观分析
1、缺乏品牌意识我省矿泉水生产企业数量不少,资源也很丰富,有些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企业信誉、资本运作能力都已具备,但缺少名牌意识,仅仅满足于某一区域的市场运营,限制了自己的手脚。
2、行业龙头意识不强在我省的矿泉水生产企业中,有些企业无论从哪方面衡量,都足以成为行业中的龙头,但由于对“行业龙头”的模糊认识,不了解龙头的地位和作用,始终在行业中处于从属地位,无法左右市场方向。
3、产品质量意识薄弱个别企业只重视产品销量,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在销售旺季甚至出现“贴牌”现象,很难保证产品质量。
4、资源严重浪费被称为世界三大冷泉之一的五大连池,有着丰富的矿泉资源。据调查,五大连池已处于无序开采状态,很有可能会造成矿泉资源枯竭之恶果。
5、市场准入“门槛”低有些矿泉水企业,未获得QS认证也可投入生产和销售。
6、强势企业的状况
(1)产品质量龙头企业:五大连池火山泉饮品有限公司,以生产重碳酸、偏硅酸矿泉水和矿泉酒系列产品著称。该产品是人体最理想的微量元素补充剂。并在医疗上已有二百多年的应用历史,对胃病、神经衰弱、缺铁性贫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病、肥胖症、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等40余种疾病,具有神奇的医疗、保健功效,因此被誉为“药泉”、“神水”。
(2)企业信誉龙头企业:佳木斯市永纯矿泉水开发有限公司坚持“质量是生命,用户是上帝”的服务宗旨,保持八年无投诉,质量无盲点,服务无盲区,以信誉治企,并建立信誉用户档案,设置专人为用户饮水机定期消毒灭菌,在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营造了良好的企业信誉。
(3)最具发展潜力龙头企业:哈尔滨滔达饮料有限公司(磨盘山泉矿泉水)努力发挥资源优势,将资源化为企业的资本。2006年为完成自身品牌的塑造,投资3000万元扩产改造。预计2006年10月正式投产,届时将达到年产10万吨饮用水、10万吨饮料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2000万元的现代化饮料生产企业。(4)**省知名品牌企业:哈尔滨市育英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由于不断规范和调整企业生产和经营行为,迅速在消费者中赢得了赞誉。产品也由单一的饮料发展到桶、瓶装纯净水、矿物质水。公司先后被省卫生厅认定为食品行业唯一A级饮用水生产企业、省技术监督局认定为QS准入企业,使“天恒山泉”牌矿物质水快速得到消费者的喜爱,同时跻身于省内知名品牌行列。
二、建议
(一)资源整合1、从招商引资的角度,由政府牵头,将五大连池乃至全省的矿泉资源进行整合,并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开发,定能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本行业中的优势企业对行业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和兼并,取长补短,强强联合,实现双赢。
(二)打防结合,加大监管力度对饮用水流通环节进行强化管理,为饮用水企业严格核准食品生产许可证,并对其生产环节进行从严监管。另外,监管部门应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做到有举必查,有劣必究,究必除根。
“总量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少、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弱、原料、加工和市场产业链未能形成。”
两年前,安徽省发改委有关处室在赴宿州、淮北等地调研后,在调研报告中给出了上述结论。如今,经过两年多的持续发展,安徽食品工业总产值已经是当时的两倍,但制约安徽食品工业发展的因素却依然存在。
雪上加霜的是,人荒、钱荒、电荒困扰着中小企业的“三荒”问题在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典型的食品企业中体现尤为明显,以至于年营业收入规模超过亿元的企业,到头来“利润也几乎为零”。
“目前,食品生产企业几乎没有利润可言。之所以还没有出现食品企业集中倒闭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企业都在咬着牙坚持,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倒闭手续办理起来远比企业注册复杂得多。”
6月16日,在我国第一个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接受《徽商》杂志专访时,正在筹建中的安徽冷冻行业商会准会长魏宜龙道出了安徽食品企业的心声。
“咬着牙坚持”正成为当前食品企业生存状态最好的描述。严重落后
魏宜龙是一个在食品制造行业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老食品人。除了筹建中的安徽冷冻行业商会准会长这个“头衔”之外,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安徽家家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徽商》记者获得的信息显示,安徽家家宜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拥有浙江温岭家家宜食品有限公司、合肥市家家宜工贸有限公司及多个生产基地,主要经营速冻虾类、速冻鱼类等六大类系列产品。
经过多年经营,家家宜公司先后获得了各级部门的认可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先后荣膺“安徽省名优产品”、“安徽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全国十佳水产品”、“中国著名品牌”等多种称号,并成为速冻鱼、肉、菜类首家获得“中国著名品牌”荣誉的企业,是安徽速冻行业里当仁不让的领头羊。
纵使如此,近年来食品企业生产经营大环境的变化还是让魏宜龙如芒在背。
“我们去年做了一个亿的产值,纯利润却几乎为零,利润也可以忽略不计。”
言及当前的食品企业困局,魏宜龙深有感触。
他坦言,与广东、河南等省份相比,无论是从工业产值还是从企业规模来看,安徽食品工业都处在严重落后的状态。
“据我所知,除了烟酒之外,安徽本土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年营业额达到10亿元以上的,除了洽洽外,没有几家。”
喝口水后,魏宜龙继续补充道,“像我们企业,年产值做到了一个多亿,在安徽冷冻食品行业已经算是可以得了,与安徽其它行业的本土领军企业比还是小不点。与河南的双汇、江苏的雨润更不在同一个重量级”。
据说,“传承商道,产业报国”是魏宜龙多年的梦想。而现在,随着食品生产企业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魏离自己的梦想似乎也越来越远。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8年,河南年售收入过十亿元的食品加工企业已经多达33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则多达567户。
在企业规模小的同时,竞争力不强同样是安徽本土食品制造企业的短板。
到目前为止,除了金种子、古井等少数几家酒类企业成功上市外,数千家安徽食品生产企业竟然只有一家洽洽食品成功上市,甚至在思念、三全等后起之秀借助股市融资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跑马圈地时,不少先于他们创立的安徽食品企业却还在偏守一隅。
安徽省发改委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我省食品工业总产值1226亿元,占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的2.8%,仅相当于山东的1/10和河南的1/3。
安徽食品生产企业之赢弱由此可见。
压力递增
“我感觉这几年,经营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哪有利润可言?”
6月22日晚,合肥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艳华告诉记者,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食品生产企业如果不提价,那肯定是“负利润”。
作为速冻食品行业的新锐,聚味堂食品主要生产、销售速冻系列产品,拥有一流的生产基地、稳定高效的供应链、广泛的行销渠道和强大的新产品研发能力。但在市场监管、“三荒两高”等众多因素下,孙艳华也觉得压力一年比一年大。
其实,安徽食品工业发展优势得天独厚。安徽是传统农业大省,农产品资源丰富,粮、油、肉、茶叶、水果产量多年来均居全国前10位。如此背景下,安徽食品生产工业经营压力来自哪里?
在魏宜龙看来,除了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件冲击外,自新《劳动法》在2008年元月一日正式施行后,作为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食品行业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先是新《劳动法》的颁布实施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大幅增加,后是三聚氰胺事件使整个食品行业蒙羞诱发行业整治风暴,紧接着又是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毫不夸张地说,几年来,食品企业一直生活在风暴之中。”
魏宜龙以自己的企业为例分析,从2008年到现在,家家宜公司仅工资性一项支出就翻了三倍,而之前十多年,全公司的工资性支出才翻了一倍。
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性支出在食品生产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占比很大,工资性支出的提高必然导致企业利润的下降。
孙艳华则强调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同样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大幅攀升。
“上游原材料价格、工人工资、包材、物流费用都大幅增加。仅猪肉价格就比去年上涨了80%左右。同时,超市的进场费、利润返点也都在水涨船高。”
成本增加了,食品生产企业为什么不提价呢?
对此,孙艳华坦言,现在食品冷冻行业的价格比较透明,不敢涨价。
“一是怕竞争对手不涨价,影响市场销售;另外一个是担心政府监管。现在政府控制物价的决心很大,没有企业敢以身试法。作为生产商,我们还要考虑批发、零售等经销商的合理利润,也不敢轻易涨价。”
安徽本土最早涉足食品生产领域的企业家之一,安徽阿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伊国明则表示,缺乏人才,管理不到位,也是安徽食品生产企业压力剧增的重要原因。
“很多企业的设备很先进,产品外表包装得也很漂亮,但管理不到位,不能保证产品质量,跟不上市场发展的变化和形势。”
在这些市场要素因素外,市场监管政策的瑕疵也被认为是造成食品企业困局的重要诱因。
魏宜龙就对当前食品行业的多头执法感触颇深。
“食品行业多头执法现象严重,往往是企业犯了一个错误,农委、工商、质监、卫生等四五个部门都来打板子。你让他怎么活?”
呼唤引导
魏宜龙介绍,安徽食品工业的起步并不比广东、河南等先进省份晚。
资料显示,最早涉足食品生产领域的安徽阿毛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的冷冻面点类产品生产厂家。在1996年,阿毛食品的年产值就达到了6000万元。
彼时,放眼全国,河南三全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郑州三全食品厂刚刚完成改制扩建,河南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更是要到一年后的1997年6月才成正式成立。无论是企业规模、活力,还是知名度、影响力,都不可与安徽阿毛同日而语。
“应该说在(上世纪)90年代,安徽冷冻食品行业是中国的行业领头羊。”
回忆往日辉煌,魏宜龙至今仍一脸骄傲。
伊国明也说,当年刚开始生产汤圆时,国内还没有冷冻食品的概念,冰箱也远没有像今天这么普及。“生意很好做,生产多少都很快销售一空”。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台湾等地的国际食品企业加速进军大陆市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此时,安徽省内食品生产企业群龙无首,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最终导致一些安徽本土品牌元气大伤。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阿毛食品倒闭破产,连商标也不得不进行拍卖。
与此相反,在河南当地政府的鼓励引导和帮助下,思念食品、三全食品抓住安徽企业内耗留下的市场空白,迅速做大做强,并成功上市,一跃成为中国速冻食品市场的主导者。
而在经历过破产、商标拍卖等一系列波折后,从头再来的阿毛食品年营收规模降到了3000万元。其中缘由,显然值得业界、学界乃至政府有关部门的深思。
魏宜龙认为,如果安徽阿毛食品等一大批食品生产企业当初能相互合作,共打市场,不进行恶性竞争,那么也许就不会有今天在全国市场跑马圈地的思念食品、三全食品了。
不过,经历市场竞争的几轮洗礼后,今天的安徽食品企业不少已经沦落为河南食品巨头的面粉、糯米、猪肉等“原材料供应商”。
他告诉《徽商》记者,上述过程虽然是企业行为,但也反映出安徽相关部门在食品生产企业规范、监管、帮助、指导方面存在欠缺。特别是在当前食品生产企业利润持续走低、压力不断增大的环境下,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对食品企业渡过难关尤其紧迫而必要。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贸易壁垒
山东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农产品出口大省,农产品出口约占全国的1/4。农产品的出口事关山东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省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自“十五”期间至2007年,山东农产品出口额从27.9亿美元增加到93.5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连续八年居全国第1位,全省农产品出口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5%以上。
2007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克服了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和退税政策调整影响,面对人民币升值和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保持了持续增长。全年农产品进出口15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出口92.53亿美元,增长14.3%,出口到179个国家和地区,历史上首次突破90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的25.26%;进口66.38亿美元,增长10.3%,占全国农产品进口的16.2%。据山东省外经贸厅资料,到2007年底,山东省出口的农产品已走上165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2007年,山东农产品出口拉动全省GDP增长2个百分点,带动了1600多万人就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25%。
一、山东农产品出口的近期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近期出口的特点
优势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全省水海产品、蔬菜出口增速放缓。水海产品出口33.4亿美元,同比增长5.1%;蔬菜出口17.7亿美元,增长12.8%;水果及制品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到10.1亿美元,增长41.2%。受国际市场粮油及食品价格上涨拉动,花生及制品、肉食品出口摆脱了上年下降状况;花生及制品出口4.2亿美元,增长19%;肉食品出口6.74亿美元,增长6%,但同时受国内猪肉价格上涨影响,出口肉食品中鲜冻猪肉大幅下滑,冻鸡出口大幅增长。水果制品、花生制品、谷物粉制品出口增长速度均高于同类原料出口增速,以上五大优势产品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81.3%。
欧美市场增势强劲,新兴市场出口快速增长。2007年对日本出口28.5亿美元,下降0.6%,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30.8%,回落4.7个百分点,但仍是全省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对欧盟出口16.4亿美元,增长22%,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17.8%,提高了1.5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9.9亿美元,增长21.4%,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10.7%;对韩国出口9.6亿美元,增长5.4%,增幅回落了10个百分点,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10.4%;对东盟出口8.7亿美元,增长28.2%,增幅提高了4.3个百分点。以上五大市场合计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79%,比上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俄罗斯增幅51.9%,位居第六大市场,阿拉伯酋长国、澳大利亚分别增长31.7%、25.5%,对非洲、拉美增幅分别为22.4%、20.7%,市场多元化趋势加快。
重点出口城市农产品出口稳定增长,部分中西部城市出口高速增长。全省10个市农产品出口过亿美元,11个市的出口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出口额较大的有: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出口基数低的菏泽、莱芜、滨州、淄博、德州增幅均超过40%。
农产品出口队伍进一步扩大,龙头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全省3882家企业具有农产品出口业绩,比上年增加272家。其中,出口过百万美元的1447家,比上年增加168家;出口过千万美元的220家企业,比上年增加43家;出口过亿美元的企业由上年的1家增加为2家,即新华锦集团山东锦宜纺织有限公司出口14294万美元,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出口12848万美元。
一般贸易出口增速高于加工贸易,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比回落。一般贸易农产品出口58.9亿美元,增幅17.7%,占农产品出口的63.7%。受人民币升值、加工贸易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及国内企业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水海产品出口低速增长,直接影响了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全年加工贸易出口33.2亿美元,增长8.9%,占35.9%。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3.7亿美元,增长13.3%,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58%,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26.3亿美元,增长29.1%,高于全省平均增幅近15个百分点,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28.4%;国有企业出口7.7亿美元,下降8.3%,占全省农产品出口的8.3%。
(二)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分析
1、山东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应对,主动调整和创新
(1)实施标准化生产。即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标准化生产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科技兴农的载体和基础。在过去的几年里,山东企业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基地,2007年全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已经达到1700多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7%以上;农产品出口企业自有蔬菜基地达到110万亩,规模以上禽肉养殖场372家,猪、牛养殖场174家,养兔场16家,水海特色产品养殖场20多个,基本上形成了省、市、县齐抓共建的标准化基地建设新局面。
(2)强化农产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应对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的需要,是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企业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企业生存的重要作用,经不懈努力已由原来的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到现在的自主创新的竞争模式上来,开辟出一条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高效自主创新之路。目前山东省已有30多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鲁花集团、金锣集团、菱花集团、西王集团、凤祥集团等一批优秀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们在发展中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科技优势,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山东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已经成为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3)开展产品精深加工。即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对农产品尤其是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储藏、保鲜、分类、包装、营销。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可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走出销售初级产品的狭小圈子,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帮助企业轻松跨过门槛。如山东泰祥集团出口到日本的虾棒,由于是沾粉后又油炸的混合加工产品,日本口岸的检疫检验部门,对此类产品的抽检率几乎为零。济南一品实业有限公司是在国内率先进人大
蒜深加工领域的企业,现在深加工产品占公司产品的一半以上,公司推出的腌渍蒜米产品受到欧美客商的广泛欢迎。
2、政府积极扶持,大力促进
(1)完善了农产品出口政策体系。2006年9月,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意见》。10月,省政府制定实施了《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成为全国第一部以地方政府名义规范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行政规章。为从源头上抓管理、过程控制保质量,省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2)加强农产品出口的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出口农产品竞争力。近年来山东省逐步实施动植物病虫害区域化管理,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推广“公司+基地”的农产品出口经营模式,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建立自由种植、养殖基地。山东省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目前全省农产品出口企业自有蔬菜基地达110万亩,如金乡大蒜、章丘大葱、寿光蔬菜基地等闻名遐迩,同时规模以上禽肉养殖场372家,猪、羊养殖场174家,水产特色养殖场20多个。
(3)山东检验检疫部门严格把关。山东检验检疫局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加强实验室装备设施建设,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培训,为食品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2006年为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积极开展多残留检测技术攻关,研发了9个多残留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最多能一次性检测多种农药残留251种。与此同时,该局还积极指导企业建立完善了病疫病情控制、残留控制、检验检测、产品追溯及纠偏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全省981家企业通过HAC-CP官方验证,新建、改建1490家工厂(车间),占目前全省注册登记企业数量的54.4%。积极帮助企业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技术培训,具备基本的药残或微生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自检自控能力,使出口食品、农产品的安全水平和竞争能力明显提高。
二、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仍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出口产品结构仍不合理,主要是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近年来,许多地方的农产品结构调整总是在数量关系上做文章,市场开发和产销协调工作较为薄弱。因此,农产品结构调整往往偏重于品种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虽发展较快,但仍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农产品大路货多、名优特新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低档和劣质品多、高档和优质品少,农业竞争力难以提高,甚至增加了农产品的供求矛盾和经营成本。
(2)出口市场仍然相对较为集中。日本是山东省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国家,占山东农产品出口40%的份额。2004年,山东对其出口12.8亿美元,占山东农产品出口总值的37%,2006年出口日本28.7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35.5%,2007年出口日本28.5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30.8%,有所下降,但仍是山东省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美国、韩国是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国家和地区。上述国家对农产品进口政策的变动对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带来很大风险。
(3)绿色壁垒负面效应不断扩大。以健康、环保为由,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纷纷构筑各种各样的绿色壁垒,限制农产品的进口,我国农产品出口也深受其害,严重削弱了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中以2006年欧盟《新食品法》和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影响最大。2006年6月份,全国对日出口5.9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1亿美元,同比下降18%。当月山东省出口2.15亿美元,同比下降7.8%;五大类产品出口全面下滑,肉食品出口同比减少8.5%,蔬菜同比减少12.8%,影响尤为明显。山东省17个市中,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4个出口大市的10个地市出现负增长,其中烟台下降8%,青岛下降11.7%;三资企业也出现罕见的负增长,同比减少7%。
(4)企业规模小,行业自律性差,竞争秩序混乱。农产品出口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队伍膨胀迅速,无序竞争愈演愈烈,严重损害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行业利益。根据人世承诺,我国逐步放开进出口经营权,大量企业加入到农产品出口队伍,我国有农产品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2万家左右,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平均出口值仅为百万美元左右,出口值过千万美元的企业不足3%。大量企业加入到农产品出口队伍,在国际上他们为争夺市场而竞相压价,在国内为抢夺原料而竞相提价,扰乱了农产品的正常出口秩序,损害了农产品出口的行业利益。山东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走在全国前列,但大多数企业规模仍然偏小,直接影响品牌建设和竞争力的提升。
(5)农产品品牌、营销网络建设滞后,依赖外商销售农产品现象仍很突出。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由于品牌建设和品牌保护不力,缺乏在国际市场知名的农产品品牌,贴牌生产是目前农产品的主要出口方式。同时由于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国际市场的营销网络建设滞后,基本依赖外商销售网络,外商凭借其销售网络在农产品流通上形成“垄断”,这不仅造成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利润微薄,还造成农产品出口受制于外商。
(二)制约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
(1)人民币不断升值。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幅度不断增大,同时走向缓步上扬的趋势。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7,比汇改前升值约18.2%,目前人民币继续保持坚挺。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总体利润水平低,人民币升值压缩了出口农产品的利润空间,对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很大影响,是影响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
(2)生产成本提高。一方面,受石油涨价影响,化肥、农用柴油、地膜等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农产品种植、养殖、捕捞、运输等成本提高,带动农产品原料价格上涨。如鲐鱼价格由2004年底的2000元/吨涨到1万元以上;另一方面,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劳动用工紧张,农民工工资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受到很大影响。如烟台龙大集团工人平均工资已经由2002年的500元左右提高到1000元,仅此每年就增加工资支出1亿元以上。
(3)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有增无减。与我国按照WTO要求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相反,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却日趋盛行,各国纷纷以生态环境、动物福利、知识产权、质量标准、社会责任等形式保护本国农业。2006年,日本、韩国和欧盟都实行了新的食品质量安全法规。作为我国第一农产品出口大省的山东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农产品出口压力和困难。
首先,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对264种食品中
使用的734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了51392个严格的残留限量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最苛刻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出口统计显示,2006年5月29日“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后,农产品对日出口全面受挫。“肯定列表制度”成为影响全省农产品出口、特别是对日出口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韩国也从2007年6月开始实施新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范围由现在的4种农产品增加到37种,药残限量成分由132种增加到213种。同时,还要实行“农产品生产履历制度”,要求所有销售的农产品除了要标明产地、生产者及联络方法外,还需详细记载农药和化肥用量、栽培及生产过程等。
另外,欧盟的新食品安全法也对食品生产过程安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欧盟不仅要求终端产品符合新的食品安全标准,而且要求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食品生产安全标准。
(4)其他一些突发因素。“纸馅包子”事件和近期的日本“毒饺子”事件引发日本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产生怀疑和担心,有的日本公司拒绝中国食品上架,2007年下半年山东农产品出口到日本市场出现下降,对全省农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影响。
三、进一步推动山东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
质量安全是农产品的生命线,进一步提升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是当前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等的有效措施,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切实提高山东省出口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保证农产品品质行政规范体系的建设和具体实施。《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的出台,使之成为全国第一部以地方政府名义规范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行政规章,从制度上保证了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一个动态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本质要求,就要及时更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并加大对农药、兽药、饲料和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整治力度。严格查处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违法行为,完善奖惩处罚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自检自控体系,支持企业进行ISO22000体系认证和HACCP认证,建立质量可追溯系统,推广出口农产品良好操作规范。
其次,推动建立区域性农产品检验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以应对“肯定列表制度”为契机,整合全省检测资源,在农产品出口企业相对集中的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济宁、临沂等地,建立区域性的农产品检验中心实验室。从山东省检验检疫局的调研报告来看,莱阳、荣成等地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探讨联合建立实验室,安丘市政府也在探讨建立蔬菜实验室,以市场化手段建立区域性中心实验室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心实验室建设可以采取政府投资推动、大企业主导、企业联合、社会第三方建设等多种方式。针对各地名优特出口产品,以企业现有的实验室为依托,分别建立水产品、水果、叶类蔬菜、根茎蔬菜等专业性的检测中心,可以减少企业在实验室方面的重复建设,有效降低企业出口成本。所需资金可通过企业、政府等多方筹集解决,可以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扶持资金,同时省财政也可以安排部分资金予以配套扶持。
(二)完善多层次的农产品出口政策促进体系
首先,构建和完善政策促进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和山东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促进农产品出口的精神,借鉴国外支持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农产品出口政策促进体系,探索建立扩大农产品出口的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机制。在出口基地建设、生产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拓、海外注册或认证、品牌建设、出口信用保险、反倾销应诉等方面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给予政策扶持。
其次,强化各项扶持政策的贯彻和落实。有关职能部门要确保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农产品收购专用发票制度,国税部门要不断完善有关措施,解决企业异地收购尤其是跨省收购时增值税无法抵扣的难题。
(三)发展壮大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升级
首先,要大力发展有较大需求的新兴产业。根据高端市场需求变化,在继续发挥水产品、蔬菜、畜产品、水果等传统农产品出口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发展花卉、种子、食用菌等新兴产业,形成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出口格局。
其次,鼓励传统优势产品生产企业发挥产业优势。加强产品开发力度,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发展深加工农产品出口,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农产品出口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引导企业规模化经营,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四)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
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是农产品出口的依托,发展产业化经营重点在于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因此建议尽快出台山东省鼓励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出口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吸附作用,鼓励企业通过收购、参股等方式进行企业扩张,延长产业链。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鼓励企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企业综合素质。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到海外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项目或贸易营销机构。山东农产品加工业具有良好的基础,烟台龙大集团、潍坊得利斯集团、邹平西王集团等都是全国著名的企业。
(五)支持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
自主品牌是扩大出口的有力武器,有利于老客户的维持和新市场的开发,积极推动农产品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为主转变。重点抓大型龙头企业的品牌建设,支持他们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开展国外商标注册和产品质量认证,争创中国名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标志管理制度,强化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价值。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原产地标记注册,努力形成地区品牌。组织开展山东名牌农产品认证工作,以加强对企业品牌建设的引导。
(六)积极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首先,继续维持挖掘重点市场。日本、欧盟、美国等市场是农产品出口的高端市场,价位高、市场规模大,应继续保持,同时还要继续挖掘其市场潜力,进一步提高山东农产品在重点市场的占有率。在其境内设立专门的优势农产品促进机构,加强营销力度,打造山东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强对省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备的监控体系,努力做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加强双边农业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我们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出口竞争力。建立对国外农产品标准和法规跟踪系统,如针对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市场需
求的变化,引导企业及时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减少生鲜类、地表类农产品的出口,加大熟制品、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加强产品的深度开发。
其次,积极发展南亚、中东、拉美、独联体等新兴市场。进一步完善市场开拓方式,突出专业性和针对性,每年初由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并当年的新市场开拓规划,从市场调查、新产品开发、营销策划、产品展示与推介等多个方面进行推进。设立新兴市场开拓专项资金对企业进行扶持,引导企业关注新市场,提高市场开发积极性,不断拓宽出口渠道,避免企业对单一市场的过分依赖。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参加国际著名专业食品展,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著名展会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展览活动,提升山东烟台果蔬会、寿光国际果蔬博览会的档次和水平。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跨国采购,及时了解国外客户需求和海外市场信息。
(七)进一步加强农业利用外资力度
外商投资企业对促进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发挥了很大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农业利用外资力度,优化农业利用外资结构,实现农业利用外资方式、引资渠道来源、引资主体以及外资使用方向的多元化,提高农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借助农产品跨国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市场渠道提高全省企业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外商特别是日商了解本国的管理和市场信息的优势,及时掌握进口国政府对进口商品检测要求的新动向和国外客户消费需求的新变化。积极利用外商的影响力,向进口国反映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要求,对进口国实施不合理贸易管制措施施加压力。通过吸引外资参与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实现农产品生产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
(八)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业务指导和信息服务,加强宣传
首先,建立行业协会,加大行业规范建设。借鉴大蒜、兔肉等出口协会建设经验,选择水产品、禽肉、蔬菜、水果、花生等重点出口产品,建立健全出口商品行业协会,实行企业自主约束、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尽量避免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带来的弊端。支持协会制定、推广出口农产品质量标准,通过认证方式在出口企业中推广,并在主要出口市场进行重点宣传推介。鼓励协会加强山东省优势农产品原产地标记的注册、管理和保护。
2009年上半年,*工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认真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三新”发展思路,服务“1413”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又好有快发展。现将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根据市局的安排部署,我局自2月中旬起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截至目前,已完成准备动员、学习调研两个阶段。我局高度重视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立了科发办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局学习实践详细的实施方案。通过“三讲一谈一考试”,营造了学习活动的良好氛围。通过创办“五个平台”,保证了学习宣传落实到位。通过深入基层和群众,广开纳谏之门,开展了调查研究活动。通过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23篇。通过开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统筹工作,发挥职能,全力以赴推进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使全局干部对这次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持续改进服务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支持和促进市场主体繁荣发展
(二)立足登记职能,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今年以来注册登记工作继续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项目意识,主动向重点项目实行延伸服务,重点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项目,全力支持龙潭工业园区发展工作,严格限制工业园区外新上工业项目。截止6月底,共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1723户,注册资金6213.9万元;新设立有限责任公司739户(其中零首付企业226户),分公司89户,注册资本55697万元;个人独资8户,注册资金55.5万元,受理企业各类变更1297户,(其中债转股企业增资登记1户)。
(三)构建服务体系,营造公开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进一步推行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3月底,注册科整体进驻区政务中心,各项行政审批职能全面纳入窗口办理,实行“首席代表制”,真正实现了“人”、“事”、“权”的集中和到位。二是严格执行
“一审一核”、首办责任制、一次告知制、责任过错追究制等各项登记制度,以及
“一厅办结”、“一条龙服务”、“一口清”、“普通话”等服务制度,优化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凡资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的,一律当场办结。截止6月底,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共接待企业群众电话咨询5418个,受理各项审批事项(包括服务项目)8933
件,其中当场审批办结7624
件。各类登记(审批)受理合格率达到95%,承诺时限办结率达到100%。三是深化并联审批工作,凡进入并联审批的企业注册登记,一律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截止6月底,共受理并联审批316件,全部实行当场办结。
(四)加大招商引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动介入企业设立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对我县引入企业主动提取档案,并确定专人与各招商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作好各项跟踪服务。对区上重大招商引资企业直接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程序和工作流程,开辟“绿色通道”。5月上旬,对区商务局工作人员进行了工商法规培训。上半年共完成招商引资11230万元。通过“绿色通道”办理的企业314户,注册资本21670万元。及时做好我县企业发展状况分析,逐月报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五)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营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新《合伙企业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完成了首件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积极帮助辖区企业拓展出资方式,解决融资难题,完成*区首件股权出质登记及*区首件以债权转股权增资登记。
(六)认真部署,有序开展年检工作。认真组织并做好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年检工作,积极推广网上年检,截止6月底,共年检企业3116户,其中参加网上年检的企业2312户,个体验照8527户,收取年检费16.9万元。
(七)全面落实工商优惠政策,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认真贯彻落实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促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和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上述人员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再就业,鼓励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其就业。截止6月,凭《再就业优惠证》办理个体工商户享受优惠政策139户,减免登记费3197元。
(八)开展商标服务进企业,积极推进品牌战略。科所联动,主动深入到*西航食品有限公司、*狮子楼大酒店有限公司、*市富森木业工贸有限公司、*温鸭子餐饮有限公司等企业,帮助企业策划和推进品牌战略,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顺利完成*市将军碑建筑模板有限公司图形商品商标、*狮子楼大酒店有限公司“狮子楼”服务商标的*市著名商标到期复审认定工作。积极引导帮扶我县的*市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努力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上半年,我县新申请认定省、市著名商标5件(其中,省著名商标2件;市著名商标3件)。
三、强化行政职能比较优势全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九)充分发挥专门执法优势,全力查处各类经济案件。今年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虚假违法广告、侵权商标、商业贿赂等案件的打击力度,强化大要案件的查处。上半年,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共31件。其中:万元以上案件23件,千元以上案件6件。案件类别主要有不正当竞争案、企业(公司)登记案、商标违法案件及无照经营案等。
(十)直销企业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打击传销有新突破。积极建立健全线索发现、日常监管、处置应急、部门协调、教育预警、责任追究等打击传销新机制,坚持打防并举的工作态势,建设和谐平安*。3月,我局联合区公安分局、区新鸿街道办事处举行了以“打击传销
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创建“无传销社区”座谈会。
(十一)商标行政保护力度进一步强化。加大对驰名商标、涉外商标、农产品商标以及区域内名优企业、知名商品、著名商标的保护力度,积极开展区域性的联合维权、打假扶优工作。确保知名商品、名优企业健康发展。查处相关案件1件,罚没入库金额1万元。
(十二)加强法制宣传,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开展“清吊”工作相关培训,为“清吊”工作提供法律指导,解决吊销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保证了我局营业执照清理吊销工作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务实支持搞活市场流通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十三)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落实城镇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综合管理,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和容貌整治。一是规范市场硬件设施,统一设计了菜市场硬件设施和管理标识系统。二是规范整治市场及商品经营者行为,在提升菜市场软件上下功夫,实行“市场举办者第一责任人制度”、“预先赔偿制度等19项市场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以属地管理为基础,落实市场巡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市场经营户“经济户口”管理等措施,严把商品进货关、严把商品价格关、严把商品促销关、严把经营场所安全关。四是增强服务理念,加大服务。进一步简化工商办事环节和工作流程,与各街道办事处建立以传真或电话的方式,直接进行工作信息反馈,主动上门为市场经营户办理发放执照。
(十四)积极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整治。共组织检查46次,查处无证娱乐场所105家,开具《责令停止违规经营行为告知书》92份;取缔黑网吧3家,关停黑网吧24家,取缔非法游戏厅30家,销毁各类违法机型200余台;查处取缔无证经营盗版出版物游商地摊90余家,收缴盗版图书1000余册、非法报刊500余份、盗版音像制品48000余张。
(十五)认真开展“清吊”工作。自年初始,积极按照市局规定开展清理吊销未年检企业营业执照的相关工作,共计完成应检企业3895户,发函3901户。
(十六)加强广告市场监管,开展广告内容监测。先后开展了2009年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5.12”大地震一周年等专项户外广告检查活动。积极实施对重点行业及重点商品广告行为的动态监管,对省、市局下放的11户媒介经营单位主动联系和走访,同时对部分重点报刊、杂志的广告内容依法进行了监测,其中,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存在部分不规范的情况,及时通告媒介单位,责成自查整改并公告。
五、倾力关注社会热点,维护市场消费安全,切实促进区域积极协调发展
(十七)六大类食品市场准入实施工作进展顺利。一是注重宣传,从20*年12月中旬起通过培训、现场答疑、张贴公告及食品安全七字歌等形式开展宣传。二是加强市场日常巡查。自2009年1月1日实施六大类食品市场准入起,加强日常巡查力度,认真指导、督促市场开办方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三是加强工作督查,确保落实到位。目前,预包装食品、生鲜肉、豆芽执行准入标准较好,禽蛋经营户和现做现卖经营户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增强了执行准入标准的自觉性。
(十八)加大“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力度,扩大“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覆盖面。对*华联、好又多新鸿店、*华联双桥店等6个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店”和*区红旗连锁有限公司11分场等42家区级“食品安全示范店”进行复查,同时,对其它食品经营连锁店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活动,力争在7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
(十九)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扎扎实实做好食品质量快速检测工作。上半年,相继开展了节假日食品安全监督、打击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百日执法行动”、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等食品安全专项执法行动。上半年,完成了食品、豆制品、干菜、肉及肉制品、水产品等品种1025批次的食品质量快速检测,配合省、市工商局完成了85批次的抽检任务,对抽检不合格商品进行了相应处理。
(二十)进一步加强12315维权体系建设,提高维权能力,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上半年,已受理消费者咨询2183次;申诉393件,办结393件,办结率达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5.3万元;举报151件,办结151件,办结率达100%。
六、着眼效能提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行政执行力提高
(二十一)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为重点,着力加强班子建设,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带头廉洁自律、勤政务实,顾大局、讲民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班子团结,并通过班子和谐带动队伍和谐,促进全局和谐规范服务。06年至*年连续三年被县委评为好班子。
(二十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机关文化建设活动。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建设为核心,积极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为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上半年共组织教育培训4期。积极加强党建工作,先后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向谭东、王瑛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践行‘务实求成
事尽精华’*精神”、“好书赠社区送灾区活动”、“打造活力机关党建,服务*科学发展”等活动。注册登记科荣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局党组书记、局长肖东义同志获市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二十三)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层层下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启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全面深化廉政文化建设,制定下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任务分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分工。共督查3次,发通报和指导意见3期。
七、以标准促规范以规范促服务进一步深化贯标工作
(二十四)继续以贯彻iso9001:2000标准为主线对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深化,通过进一步优化质量目标查验评判标准,改进查验计划和方法,不断促进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认真组织学习市局20*b版体系文件,积极组织实施我局b版质量体系文件的修订和完善工作,目前,我局体系文件初稿已通过市局法制处审批。
八、夯实基础畅通“金信”
(二十五)继续强化“金信工程”应用推广,加强信息化设备的维护保养。上半年共开展“金信工程”子系统应用培训5次,现场指导解决问题40余起,排除设备障碍120余起,铺设网络线路15条,配合市局召开视频会议5次。强化网站监督管理力度,在*工商局门户网站,*公众网,*市政务信息公开网信息300余条,未发现有不良信息及泄密信息。
(二十六)认真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上半年共提供企业档案查询2360户,接收区外企业档案28户,转出档案44户。送市局扫描中心扫描档案2700户,未出现遗失现象。积极配合“清吊”工作,翻阅原始档案29100户,登记7500户,复查1100户。
九、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内部行政协调
(二十七)加强目标管理,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年初,认真梳理全局目标完成情况并按规定报送区目标办所需考核资料,获得区目标管理一等奖。认真准备服务质量目标迎检工作,被市工商局评为20*年度服务质量目标先进单位。积极加强对各项目标的分解、督查和落实,分解了09年度服务质量目标及专项目标9项。共办理并回复区人大、政协建议提案1件,完成县委县政府督办事项4件,完成68件,完成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收文379份,印制局发文件36份,编发工商简报55期。
(二十八)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树立工商形象,弘扬队伍正气。不断完善信息宣传工作机制,力求使信息宣传做到总结工作、完善工作、促进工作。上半年,共刊发各类宣传稿35篇,其中,《中国工商报》以“第一要义是发展”为题,《西南商报》以“辉煌靠真抓实干铸就”为题对我局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工商行政管理》刊登调研文章“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工商执政能力”。政务信息方面,区政务信息采用8条,市局采用25条。
十、2009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深化自我完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升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完成各阶段各环节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切实加强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向心力,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积极推进“四个转变”,实现“四高目标”。
2、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把提高政治素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建立完善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着力构建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干部素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工商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二)完善服务机制、推进公平准入、积极推进区域积极又好又快发展
3、创新和完善服务方式,切实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以促进灾后企业恢复与发展为主题,止滑提速,切实做好重点项目市场准入服务工作,积极推进“1413”发展战略的实施。强化并联审批,实现高效便民服务。依法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透明、快捷有序的准入环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三)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构建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4、充分发挥专门执法优势。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关注民生民利为重心,加大对食品安全案件、商业贿赂案件、虚假广告、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各类经济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认真做好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各项工作,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执法体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
5、努力推进商标品牌的实施。积极拓展创牌领域,提高商标总量。重点培育著名、驰名商标,并加大对著名、驰名商标的扶持力度,推进品牌战略,促进产业发展。
6、切实加大广告监管力度。积极适应现代化监管需要,注重借鉴发达城市广告监测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广告诚信度。要以药品广告、房地产广告、教育类广告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广告为监测重点,加大虚假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
(四)积极构建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7、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结合《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实施,健全和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和经营者自律制度,继续推进六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同时,积极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提高应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发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五)广泛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09年上半年,*工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认真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三新”发展思路,服务“1413”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又好有快发展。现将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根据市局的安排部署,我局自2月中旬起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截至目前,已完成准备动员、学习调研两个阶段。我局高度重视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立了科发办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局学习实践详细的实施方案。通过“三讲一谈一考试”,营造了学习活动的良好氛围。通过创办“五个平台”,保证了学习宣传落实到位。通过深入基层和群众,广开纳谏之门,开展了调查研究活动。通过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23篇。通过开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统筹工作,发挥职能,全力以赴推进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使全局干部对这次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持续改进服务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支持和促进市场主体繁荣发展
(二)立足登记职能,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今年以来注册登记工作继续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项目意识,主动向重点项目实行延伸服务,重点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项目,全力支持龙潭工业园区发展工作,严格限制工业园区外新上工业项目。截止6月底,共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1723户,注册资金6213.9万元;新设立有限责任公司739户(其中零首付企业226户),分公司89户,注册资本55697万元;个人独资8户,注册资金55.5万元,受理企业各类变更1297户,(其中债转股企业增资登记1户)。
(三)构建服务体系,营造公开高效的政务环境。一是进一步推行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3月底,注册科整体进驻区政务中心,各项行政审批职能全面纳入窗口办理,实行“首席代表制”,真正实现了“人”、“事”、“权”的集中和到位。二是严格执行
“一审一核”、首办责任制、一次告知制、责任过错追究制等各项登记制度,以及
“一厅办结”、“一条龙服务”、“一口清”、“普通话”等服务制度,优化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凡资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的,一律当场办结。截止6月底,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共接待企业群众电话咨询5418个,受理各项审批事项(包括服务项目)8933
件,其中当场审批办结7624
件。各类登记(审批)受理合格率达到95%,承诺时限办结率达到100%。三是深化并联审批工作,凡进入并联审批的企业注册登记,一律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截止6月底,共受理并联审批316件,全部实行当场办结。
(四)加大招商引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动介入企业设立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对我县引入企业主动提取档案,并确定专人与各招商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作好各项跟踪服务。对区上重大招商引资企业直接提供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程序和工作流程,开辟“绿色通道”。5月上旬,对区商务局工作人员进行了工商法规培训。上半年共完成招商引资11230万元。通过“绿色通道”办理的企业314户,注册资本21670万元。及时做好我县企业发展状况分析,逐月报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五)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营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新《合伙企业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完成了首件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积极帮助辖区企业拓展出资方式,解决融资难题,完成*区首件股权出质登记及*区首件以债权转股权增资登记。
(六)认真部署,有序开展年检工作。认真组织并做好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年检工作,积极推广网上年检,截止6月底,共年检企业3116户,其中参加网上年检的企业2312户,个体验照8527户,收取年检费16.9万元。
(七)全面落实工商优惠政策,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认真贯彻落实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促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和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上述人员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再就业,鼓励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其就业。截止6月,凭《再就业优惠证》办理个体工商户享受优惠政策139户,减免登记费3197元。
(八)开展商标服务进企业,积极推进品牌战略。科所联动,主动深入到*西航食品有限公司、*狮子楼大酒店有限公司、*市富森木业工贸有限公司、*温鸭子餐饮有限公司等企业,帮助企业策划和推进品牌战略,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顺利完成*市将军碑建筑模板有限公司图形商品商标、*狮子楼大酒店有限公司“狮子楼”服务商标的*市著名商标到期复审认定工作。积极引导帮扶我县的*市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努力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上半年,我县新申请认定省、市著名商标5件(其中,省著名商标2件;市著名商标3件)。
三、强化行政职能比较优势全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九)充分发挥专门执法优势,全力查处各类经济案件。今年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虚假违法广告、侵权商标、商业贿赂等案件的打击力度,强化大要案件的查处。上半年,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共31件。其中:万元以上案件23件,千元以上案件6件。案件类别主要有不正当竞争案、企业(公司)登记案、商标违法案件及无照经营案等。
(十)直销企业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打击传销有新突破。积极建立健全线索发现、日常监管、处置应急、部门协调、教育预警、责任追究等打击传销新机制,坚持打防并举的工作态势,建设和谐平安*。3月,我局联合区公安分局、区新鸿街道办事处举行了以“打击传销
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创建“无传销社区”座谈会。
(十一)商标行政保护力度进一步强化。加大对驰名商标、涉外商标、农产品商标以及区域内名优企业、知名商品、著名商标的保护力度,积极开展区域性的联合维权、打假扶优工作。确保知名商品、名优企业健康发展。查处相关案件1件,罚没入库金额1万元。
(十二)加强法制宣传,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开展“清吊”工作相关培训,为“清吊”工作提供法律指导,解决吊销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保证了我局营业执照清理吊销工作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务实支持搞活市场流通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十三)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落实城镇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综合管理,维护市场经营秩序和容貌整治。一是规范市场硬件设施,统一设计了菜市场硬件设施和管理标识系统。二是规范整治市场及商品经营者行为,在提升菜市场软件上下功夫,实行“市场举办者第一责任人制度”、“预先赔偿制度等19项市场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以属地管理为基础,落实市场巡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市场经营户“经济户口”管理等措施,严把商品进货关、严把商品价格关、严把商品促销关、严把经营场所安全关。四是增强服务理念,加大服务。进一步简化工商办事环节和工作流程,与各街道办事处建立以传真或电话的方式,直接进行工作信息反馈,主动上门为市场经营户办理发放执照。
(十四)积极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整治。共组织检查46次,查处无证娱乐场所105家,开具《责令停止违规经营行为告知书》92份;取缔黑网吧3家,关停黑网吧24家,取缔非法游戏厅30家,销毁各类违法机型200余台;查处取缔无证经营盗版出版物游商地摊90余家,收缴盗版图书1000余册、非法报刊500余份、盗版音像制品48000余张。
(十五)认真开展“清吊”工作。自年初始,积极按照市局规定开展清理吊销未年检企业营业执照的相关工作,共计完成应检企业3895户,发函3901户。
(十六)加强广告市场监管,开展广告内容监测。先后开展了2009年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5.12”大地震一周年等专项户外广告检查活动。积极实施对重点行业及重点商品广告行为的动态监管,对省、市局下放的11户媒介经营单位主动联系和走访,同时对部分重点报刊、杂志的广告内容依法进行了监测,其中,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存在部分不规范的情况,及时通告媒介单位,责成自查整改并公告。
五、倾力关注社会热点,维护市场消费安全,切实促进区域积极协调发展
(十七)六大类食品市场准入实施工作进展顺利。一是注重宣传,从20*年12月中旬起通过培训、现场答疑、张贴公告及食品安全七字歌等形式开展宣传。二是加强市场日常巡查。自2009年1月1日实施六大类食品市场准入起,加强日常巡查力度,认真指导、督促市场开办方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三是加强工作督查,确保落实到位。目前,预包装食品、生鲜肉、豆芽执行准入标准较好,禽蛋经营户和现做现卖经营户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增强了执行准入标准的自觉性。
(十八)加大“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力度,扩大“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覆盖面。对*华联、好又多新鸿店、*华联双桥店等6个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店”和*区红旗连锁有限公司11分场等42家区级“食品安全示范店”进行复查,同时,对其它食品经营连锁店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活动,力争在7月底前完成此项工作。
(十九)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扎扎实实做好食品质量快速检测工作。上半年,相继开展了节假日食品安全监督、打击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百日执法行动”、乳制品行业整顿和规范等食品安全专项执法行动。上半年,完成了食品、豆制品、干菜、肉及肉制品、水产品等品种1025批次的食品质量快速检测,配合省、市工商局完成了85批次的抽检任务,对抽检不合格商品进行了相应处理。
(二十)进一步加强12315维权体系建设,提高维权能力,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上半年,已受理消费者咨询2183次;申诉393件,办结393件,办结率达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5.3万元;举报151件,办结151件,办结率达100%。
六、着眼效能提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行政执行力提高
(二十一)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为重点,着力加强班子建设,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带头廉洁自律、勤政务实,顾大局、讲民主,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班子团结,并通过班子和谐带动队伍和谐,促进全局和谐规范服务。*年至*年连续三年被县委评为好班子。
(二十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机关文化建设活动。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建设为核心,积极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为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上半年共组织教育培训4期。积极加强党建工作,先后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月”、“向谭东、王瑛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践行‘务实求成
事尽精华’*精神”、“好书赠社区送灾区活动”、“打造活力机关党建,服务*科学发展”等活动。注册登记科荣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局党组书记、局长肖东义同志获市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二十三)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层层下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启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全面深化廉政文化建设,制定下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任务分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分工。共督查3次,发通报和指导意见3期。
七、以标准促规范以规范促服务进一步深化贯标工作
(二十四)继续以贯彻iso9001:2000标准为主线对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深化,通过进一步优化质量目标查验评判标准,改进查验计划和方法,不断促进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认真组织学习市局20*b版体系文件,积极组织实施我局b版质量体系文件的修订和完善工作,目前,我局体系文件初稿已通过市局法制处审批。
八、夯实基础畅通“金信”
(二十五)继续强化“金信工程”应用推广,加强信息化设备的维护保养。上半年共开展“金信工程”子系统应用培训5次,现场指导解决问题40余起,排除设备障碍120余起,铺设网络线路15条,配合市局召开视频会议5次。强化网站监督管理力度,在*工商局门户网站,*公众网,*市政务信息公开网信息300余条,未发现有不良信息及泄密信息。
(二十六)认真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上半年共提供企业档案查询2360户,接收区外企业档案28户,转出档案44户。送市局扫描中心扫描档案2700户,未出现遗失现象。积极配合“清吊”工作,翻阅原始档案29100户,登记7500户,复查1100户。
九、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内部行政协调
(二十七)加强目标管理,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年初,认真梳理全局目标完成情况并按规定报送区目标办所需考核资料,获得区目标管理一等奖。认真准备服务质量目标迎检工作,被市工商局评为20*年度服务质量目标先进单位。积极加强对各项目标的分解、督查和落实,分解了09年度服务质量目标及专项目标9项。共办理并回复区人大、政协建议提案1件,完成县委县政府督办事项4件,完成68件,完成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收文379份,印制局发文件36份,编发工商简报55期。
(二十八)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树立工商形象,弘扬队伍正气。不断完善信息宣传工作机制,力求使信息宣传做到总结工作、完善工作、促进工作。上半年,共刊发各类宣传稿35篇,其中,《中国工商报》以“第一要义是发展”为题,《西南商报》以“辉煌靠真抓实干铸就”为题对我局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工商行政管理》刊登调研文章“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工商执政能力”。政务信息方面,区政务信息采用8条,市局采用25条。
十、2009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深化自我完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升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完成各阶段各环节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切实加强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凝聚力、向心力,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积极推进“四个转变”,实现“四高目标”。
2、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把提高政治素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切实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建立完善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着力构建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干部素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工商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二)完善服务机制、推进公平准入、积极推进区域积极又好又快发展
3、创新和完善服务方式,切实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以促进灾后企业恢复与发展为主题,止滑提速,切实做好重点项目市场准入服务工作,积极推进“1413”发展战略的实施。强化并联审批,实现高效便民服务。依法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透明、快捷有序的准入环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三)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努力构建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4、充分发挥专门执法优势。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关注民生民利为重心,加大对食品安全案件、商业贿赂案件、虚假广告、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各类经济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积极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认真做好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各项工作,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执法体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
5、努力推进商标品牌的实施。积极拓展创牌领域,提高商标总量。重点培育著名、驰名商标,并加大对著名、驰名商标的扶持力度,推进品牌战略,促进产业发展。
6、切实加大广告监管力度。积极适应现代化监管需要,注重借鉴发达城市广告监测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广告诚信度。要以药品广告、房地产广告、教育类广告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广告为监测重点,加大虚假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
(四)积极构建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7、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结合《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实施,健全和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和经营者自律制度,继续推进六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同时,积极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提高应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突发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五)广泛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