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特种设备的选购
特种设备的选购,除满足生产要求外,根据有关规定,必须保证安全要求,选购必须进行严格审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出厂标准,同时达到使用和安全要求。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购置的特种设备必须附有以下相关文件:
(1)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
(2)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3)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
(4)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二、特种设备的安装
1、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必须经省、直辖市、自治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并具备下列条件,方可从事安装,改造、维修等工作。
(1)有与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2)有与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
(3)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2、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方可施工。
3、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设备维护部。设备维护部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4、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三、特种设备的使用
1、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2、设备维护部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书、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3、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工段)应对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
4、设备维护部应组织维修人员对在用特种设备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
5、在对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6、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7、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引言
众所周知,在当前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中,特种设备的类型和数量都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在具体的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应用过程注意问题的复杂性,很容易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安全事故的对于企业经营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加强对于企业特种设备应用的安全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也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极为重要的一个要求和任务目标。
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现状来说,其中存在的一个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其安全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点其实对于任何一种安全管理任务来说都是如此,因为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都不能够明确企业安全管理和最终企业发展的关系,意识不到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就会忽视企业安全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必然也会存在这种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
1.2安全管理机制缺陷
针对当前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上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这种缺陷的表现形式是比较多的,比如对于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存在很大的不足,进而导致其管理机构的失位,影响其具体安全管理职能的实现;此外,对于具体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和约束也是当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制缺陷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最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不完善也会造成其安全管理水平的降低,最终酿成一些安全事故。
1.3相关人员问题
对于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相关的一些人员来说,其存在的问题也必然会造成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的呈现,具体来说,这种人员问题的存在不仅仅是表现在管理层次,相关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履行好自身的职责,进而造成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的出现,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具体的特种设备一线管理和操作人员不具备充足的特种设备应用能力,进而导致一些使用事故的发生。
1.4特种设备维护和报废管理问题
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来说,确保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点所在,而对于这种运行状态的保障来说,做好相应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必不可少,但是在当前的特种设备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着其工作的正常运转,尤其是对于维护和检修的时间规定过于随意,无法切实保障其检修和维护的效果;另外,对于特种设备的报废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尤其是对于一些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特种设备来说,没有即可停止使用就有可能造成其在后期使用中出现一些安全事故。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深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认识
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认识的深化应该充分把握好以下几点:(1)首先,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一种法律要求,是企业必须要做好的一种基本工作,避免出现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2)其次,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应该首先意识到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要明确安全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保障其能够注重对于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的管理;(3)最后,这种安全管理认识的深化还应该充分把握好特种设备的界定,针对哪些设备是特种设备,哪些不是进行明确的划分,进而便可以针对其特种设备进行专业化安全管理。
2.2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切实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还应该从制度层面入手,保证其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种制度的完善重点应该加强对于相关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明确,对于具体负责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人员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进而有助于其准确把握自身的管理任务和管理职责,避免出现管理对象的疏漏,并且这种责任制度的明确还能够对于事后责任的追究具备较强的作用,此外,对于具体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充分配备也是一个必然要求。
2.3加强特种设备管理队伍建设
对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来说,还应该从人员角度入手,保障这些人员对于特种设备的管理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当然,这里所说的特种设备管理队伍建设并不单纯指的是相关的安全管理层人员,对于一般的一线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也应该纳入到这种管理队伍的范围内,提升这些一线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操作水平就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一些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确保其安全性,达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2.4完善特种设备的维护和报废管理
保障特种设备应用的安全性还应该重点针对特种设备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这种控制并不仅仅局限在对于特种设备操作的管理上,还应该重点针对特种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进行明确的规定,尤其是要针对其维护和检修的时间进行有效地制定,最好是能够定期进行保养和检修,不能因为不存在问题就忽视了检修环节;而对于特种设备的报废管理来说,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应该加强其管理的严格性,坚决杜绝出现已经达到报废标准的特种设备仍然在服役使用的现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我国企业生产种设备的使用来说,其确实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生产的效率,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尤其是随着近几年来,特种设备的数量正在保持着15%比例的增加,这更进一步的提升了企业发展的速度,但是对于这些特种设备的应用过程来说,因为其特殊性的存在很容易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对于一些操作不当的表现来看,这种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更高,此外,就当前的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来说,其在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上的不足以及安全管理制度上的缺陷都会导致其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基于此,在今后的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就应该重点加强对于其安全管理意思、安全管理体制的关注,并且还应该从具体的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入手,提升其特种设备应用的准确性,避免操作不当造成安全事故的出现,此外,随着当前特种设备种类的不断增加,提升相关人们能够与时俱进的加强对于这些新设备的了解和把握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蒋乃平. 如何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主动权[J].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08(09)
[2] 易达雄. 承压类特种设备安装工程的监督管理[J]. 广东化工. 2008(08)
[3] 张梁. 浅谈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监控[J]. 甘肃科技. 2008(08)
[4] 张浩. 浅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J]. 四川建材. 2008(02)
Abstract: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university's special equipment safe management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such as responsibility of implementation, consciousnes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file manage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afe campus, harmonious campus".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检验检测;记录
Key words: special equipment;safe operation;inspection and testing;record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34-02
0引言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公布,2009年修订)第二条规定,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校拥有的特种设备,是教学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重要技术设备和设施。随着经济的高迅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也稳步发展,全国高等院校的高楼大厦不断增多,高等院校作为人口密集型的公共场所,对所使用的特种设备设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就江苏科技大学而言,目前特种设备、设施有:电梯25台,起重机械12台,锅炉3台,倾斜式夹层锅3个。南京工业大学能源学院院长张红代表在2010年人代会上指出特种设备、设施,其数量多,分布广,涉及面大,一旦发生事故,会使社会生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高校如何做好在用特种设备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确保其安全运行,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特种设备管理安全管理责任难落实处高校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不能完全落实,存在主体责任缺失、学校主管和使用部门的工作责任缺位、机构工作责任不清的情况。首先许多高校把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划归给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管理部门目前的职责多数以设备采购为主。设备选型与厂家选择由招标办与使用部门招标结果确定,管理部门被弃在体系之外。其次,由于在用设备管理职能现都由使用部门具体负责,使用部门对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了解不够,经常在未经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管理许可的情况下,只根据部门实际需求进行设备改造,把一些非特种设备改造为特种设备投入使用,无法管理到,结果,导致事故发生。
1.2 特种设备管理方面的知识宣传不到位,使用部门法制观念淡薄长期以来,高校把教学、科研工作视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特种设备法律、法规的知识宣传、培训工作也由于教职工安全生产主观意识薄弱,而无法真正做到深入人心。产生的现象有使用部门更新、改造或移动设备后,未及时履行相关手续。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不及时记录和调整,主管机构得不到相关信息,管理台账不能及时调整,设备未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监督检验,未登记注册就投入使用,从而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1.3 特种设备使用涉及面广、人多,管理制度难落到位现在许多高校为综合性、多学科型学校,拥有特种设备类型繁多:如放射设备、毒气体设备、锅炉、高压反应釜、高压蒸汽灭菌锅等压力容器、电梯、行车等等;使用场所多,有高层建筑的教学楼、实验室、学生食堂、基建工地等;操作人员涉及面广,有学生、实验人员、科研人员、还有生产工人等。目前,高校高层教学楼的电梯主要落实在后勤物业进行使用管理,但由于后勤物业的用工制度,导致较大的人员流动,即使主管部门给了培训指标和经费,培训不到一年人员又被流动到其它岗位。学生食堂、教工食堂的载货电梯更是各类人员都会去使用。实验室的行车使用,一般有一位实验老师有证,但经常会被做实验的学生在使用,虽方便了需要,却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使用人员安全意识差及侥幸心理,导致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如载货电梯的使用管理制度中有专门的钥匙管理制度及专责司机操作制度,制度规定电梯的钥匙必须是持证人员管理,事实上是钥匙常常在无证的人员手上。学校食堂的特种设备在专责司机制度执行上更加不到位,有时是食堂的职工,有时会是来勤工俭学的学生,还常常有一些外来送货的人员。
1.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薄弱高校使用的特种设备设施种类繁多,型号复杂,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一些高校特种设备台帐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由于管理体系的缺陷,技术档案存在缺失,归档不及时等现象,造成技术资料丢失。有些实验室设备管理不够规范,设备管理人员不明确,有些特种设备常随人员的教学科研活动而使用、保管,人员调整时无人问津该设备相关技术资料的移交,给日后使用与维护造成许多麻烦。
注册登记表填表时,使用部门填写、审核不认真细致常会有该填没填的许多空格、设备名称及型号不正确,设备出厂编号不符实际等错误现象。
2加强高校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广大师生生命安全与国家财产的安全,安全工作事关重大,特种设备安全是整个安全生产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责任重大。
2.1 完善组织机构,明确划分职责高校应明确指定特种设备主管负责人,负责本校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负责牵头组织各部门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并严格执行。
学校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应负责特种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制定特种设备管理规定并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管理人员应明确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况、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安全状况,应负责特种设备管理、作业人员的委外培训、日常业务学习及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复审工作,并建立特种设备管理、作业人员培训、复审管理台帐。负责本单位各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安全监督、检查、奖励与考核,及组织单位内责任事故的调查分析。
2.2 严把特种设备的前期管理关高校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的特种设备设施,学校特种设备职能主管部门应报请上级质量技术安全监察部门进行审核、审批、验收。特种设备的选型、定型、定厂,由学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并组织安全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参与,选择三家及以上有特种设备生产资质的制造厂家,对其进行安全、性价比等各项参数进行科学论证、反复比较,结论报招标办招标,招标结果报上级质量技术安全监察部门进行审核、审批。
特种设备的安装是致关重要的环节,学校的安全管理部门不能因交钥匙工程等因素放松了监督管理,应不定时去现场检查安装人员的资质,安全作业情况,保证特种设备安全、准确安装。
使用部门特种设备的大修、更新、技术改造,须向学校职能部门报请审批,选择有特种设备生产、维修资质的厂家实施。使用部门应派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提前介入,全过程参与。
使用前,严格交验把关,必须经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政府主管部门)会同学校职能部门,按照特种设备的检测验收要求进行检验,在验收工作中有验收明细,监察内容、设备检测合格的记录,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2.3 健全管理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科学规范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是高校教学秩序正常、高效运行的有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人为本地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内容有:《学校各级领导及各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标准》、《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日常检查记录》、《维修保养制度》、《定期报检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事故应急措施、救援预案及救援演习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
学校的安全管理人员须狠抓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检查和纠正特种设备使用中的违章行为,及时发现和分析安全问题,消除事故隐患。发现问题应当立即通知相关部门人员迅速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学校有关负责人。
2.4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是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的唯一可追溯的技术文件。高校建立并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是管理好特种设备的前提,可方便专业技术人员随时掌握特种设备的详细情况,为设备的使用、日常维护、日后改造及处理潜在隐患提供有效参考,提高运行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完整、准确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工作有:特种设备交付使用时收集整套出厂的设计文件(技术原理与技术图纸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监督检验证明、使用维修说明书、设备使用操作规程、易损部件等随机文件,安装、验收检验报告等资料的归档。
使用过程中收集的技术档案有:日常运行使用、维修保养和常规检查的记录;定期检验、检测报告和验收检验报告;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修保养记录,定期检验、检测报告;大修改造记录及其验收资料;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调查处理记录。
2.5 强化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特种设备多为频繁动作的机电设备,机械部件、电器元件的性能状况及各部件间的配合如何,直接影响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掌握设备运行参数和性能变化,能及早防范突发事故。
高校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代为维修保养。学校职能管理部门不断收集当地有资质单位的相关信息,对信誉好的单位进行评价,选择三家以上单位组织招标或议标,从而确定维修保养单位。与维修保养单位签订合同,明确维修保养质量和安全责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况,一旦出现故障,保证在限定的时间内排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行。
岗位操作人员对维修保养单位的维修保养工作要起到监督作用,必须在维修保养记录上签字确认维保单位维保工作执行情况,并且做好日常运行记录。定期将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送资质部门校验、检修。并做出记录定期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学校每年检查(或抽查)二次,使用部门每学期检查二次,主要内容是: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特种设备负责人和使用人员落实情况,特种设备建账情况,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建立情况。实验室每月检查一次,使用人员在使用前后要进行检查。内容是:设备及其部件的性状完好情况,保护装置的完整可用和校准情况,噪声、磨损、异常振动等运行状况。
2.6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文化宣传及作业人员的上岗培训安全工作事关重大,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危。特种设备安全是整个安全生产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对学校负责人、管理人员等的安全技术培训,通过分发安全手册、装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挂图、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等活动,提高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严禁无证人员操作特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学校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条件审核,保证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促使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能做到“四懂三会”即懂性能、懂结构,懂原理,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培训做好备案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
3结束语
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对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规范、合理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学校安全的重要保证,我们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按照特种设备管理的法律、法规,实现高校特种设备安全环保,高效节能的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令(2009年).
[2]段心龙.建筑施工企业特种设备管理的探讨[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9,(4):97-100.
[3]王文彬,扬尉.重视特种设备管理的基础[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6,(3):4-5.
[4]王福德,孙强.浅议基层特种设备管理中的几点不足[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7,(2):40.
[5]张文华.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J].企业标准化,2008,(3).
[6]李宗九.特种设备管理方法探讨[J].安全,2007,(12):42-43.
[7]李淑春.对高校特种设备管理的几点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5):187-189.
[8]李大鹏,刘军.强化特种设备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中国设备工程,2010,4,65.
[9]TSGQ2003-2004.特种设备安全技术[S].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多领域都开始使用特种设备,由此使得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安全事故的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让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甚至对社会的稳定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需求,更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前提。
1.现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1.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意识较弱
在现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都是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甚至有些企业在使用特种过程中完全忽略了对其质量和安全方面的管理,殊不知安全意识薄弱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特高的重要因素。例如,特种设备使用者认为只要使用的特种设备质量能够通过国家质量机构的检查,质量达到使用要求,设备使用过程便是安全的,不需要对设备的使用进行安全管理,如此一来,特种设备使用者便放松了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更是将安全管理观念抛之脑后,由此造成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
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调查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特种设备管理机制中还存在大量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特种设备的高效使用。虽然我国现在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予以了严格规范,但是在实际管理中违规的现象仍然较普遍。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有70%是由违规造成的,在违规行为中占主要的由使用人员的违规、没有按照相应标准使用设备、违法改造设备的使用规范等。在特种设备使用中之所以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是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中存在较大的缺陷,使得特种设备在实际管理中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
1.3使用者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较差
从当前我国特种设备使用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在特种设备使用中缺乏一定的专业人才,尤其是专业化的技术团队更是少之又少。实质上,特殊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较大,如果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和安全管理人才,那么就可能导致特种设备使用的整体专业素质偏低,加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不仅对特种设备的发展产生一定制约,更是对设备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2.1强化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管理
要想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管理工作,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监督部门应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高度重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加强对其管理的领导。
2.1.1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制度相应的配套安全管理制度对其使用过程和监管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例如,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注重对其的监督和管理,将监管制度贯彻于特种设备的全过程中去,并对所有参与特种设备使用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加以明确;为了保证特种设备的使用质量,相关部门还可以编制各种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的规章制度,并要求每一位特种设备使用者熟练掌握设备安全使用的规章制度。
2.1.2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或者置放中都应该定期完成对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相关监管部门可对特种设备的养护工作做定期检查。一般来说,特种设备的养护工作应每月检查一次,如果在检查中发现任何问题都应该及时处理,对于养护工作中出现的影响设备使用安全的问题,检查人员应在解决问题之后做出详细记录,以备下次参考,着重检查。
2.2加强特种设备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工作人员作为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管理质量,必须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特种设备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2.2.1企业相关部门和领导应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在实施培训之前,相关部门应制定培训计划,根据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安全管理情况以及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各方面素养,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和时间。通过对工作人员各方面素养的培训,不仅能够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质量,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
2.2.2特种设备的使用对人员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因此企业应制定和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工作人员的持证上岗的制度。企业内部应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并且特种设备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应该通过国家规定的考试合格,并获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只有保证了特种设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进一步确保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2.3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果不对其安全使用加以重视和管理,由于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较大,必然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并构建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工作人员,无论是在特种设备的使用中还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都应该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考核,以此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在所有人员共同努力下真正得以落实。
特种设备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方便人们生活的重要工具,也是影响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目前的特种设备管理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甚至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为此,相关企业和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这一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特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36-01
一、当下建设工程特种设备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不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很多的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的范围很大,以及较为频繁流动的施工人员和设备,在加上很多的施工企业中都存在着管理不够的现象,导致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中一些疲于管理,一些则对安全管理不太重视,这也就造成施工现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现出现严重的缺陷,从而造成安全生产管理非常的混乱,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二)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的认识不足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性,很多的施工操作人员的文化都普遍较低,他们对施工现场中的特种机械设备的组织协调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在学习和识别技术规范上以及对特种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事故上的认识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或者误区,很多的操控人员只知道注重事后管理,只会分析和总结安全事故发生的自身原因,对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组织协调管理存在着严重的忽视,从而在安全事故的解决上都是治标不治本,让特种设备作业上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严重脱节的维护和保养措施
很多的建筑工程企业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其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都开始制定和实施其一人一机的管理制度,但是却对特种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上出现了严重的忽视,没有很好的定人定机维护保养制度,导致很多的操作人员对设备只是包用不包修,在特种设备的保养上都非常的粗糙,很多都是敷衍了事,而这就造成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越发的高,不仅使得设备日常养护、运作以及维修费用增加了很多,也严重缩短了特种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建筑工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技术要点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合理的区分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特别是对其备案市场准入制进行运用,使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得到提升和保障。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种设备使用上,所使用的各种各种设备在合法生产厂和产品合格证书上都必须都具有,二者缺少任何一个都要禁止使用,同时也要有设备的详细资料,通过特种特种设备的生产厂商的提供对其进行备案,在对特种设备的审批上得到相关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后,通过对一机一牌制度的严格遵循,并将其及时的输入到微机管理种设备系统后,才能将准许使用的资格证书发给建筑工程。也就是想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特种机械设备,这些特种设备必须都在当地相关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和备案,方可投入使用。在工程现场中要从状况好、保养后、运行好、安全好以及使用好这五个方面对实际的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和防范措施的有效工作。即在动态监督管理和检查控制上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采取五好的标准。
(二)加强特种设备操控人员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应该采取持证上岗的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所有的特征机械设备的操控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并在施工微机管理系统中进行统一的纳入,这些操控人员也包括安拆、司机和现场指挥人员等。要严格要求每一个操控人员都必须持有《建筑施工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岗位证书》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此外还应该对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特种设备操控上进行严格的限制,通过施工现场管理所颁发的微机管理卡才能进入到设备放置现场,从而使得无证人员上岗和无证操作的现象得以有效的排除。此外还应该定期的教育和培训操控人员的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操作,通过对操控人员的继续教育、操控人员技能上的审核等手段,让操控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加强,也让其对特种设备的操作流程更加的掌握和熟悉。在对特种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操控人员如果发现了设备出现安全隐患或者设备存在其他不安全因素,应该对作业进行立即停止,并及时的将相关问题向上级反映。特种设备如出现故障或存在安全隐患,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及时的进行及时的检查,在确保一切问题消除后才能再次投入到施工中去。
(三)做好特种设备的维护好和保养工作
不管是什么设备,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才能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发挥。建筑施工现场的特种机械设备也同样如此。因此,在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上应该得到施工企业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对特种设备创造经济效益重视的同时,也应该在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上投入相应的资金,这样不但可以让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提升,也让操控人员和特种设备的使用安全得到保障,还能够有效的提升特种设备的寿命,从而加大经济效益。
三、总结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现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虽然很多的特种设备不管是在性能上还是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在安全管理上这些特种设备却有大尽相同。因此,在安全生产管理和检查力度上,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的工程中加大力度,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的勘察,对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规范和完善,从而使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得到保障,进而推动建筑工程中施工建设的高效优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梯 检验安全管理
电梯的检验工作主要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属的各级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负责。为此,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相关技术文件,各地检验机构也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各自的检验作业指导书或检验工艺,但均侧重于电梯的检验工艺和检验质量,而如何确保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配合人员的自身安全方面,以及所检电梯设备检验期间的安全,均较少涉及。由于电梯的特性决定了电梯的检验工作是一种高空的、动态的、综合的、全方位的作业过程,检验过程往往是在电梯高空运动的状态下进行的,而检验员、配合人员的安全意思、技术素质以及工作经验往往参差不齐,同时检验现场存在很多难以预料的不安全因素,这就造成在检验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人员伤害、设备损坏事故。而电梯检验的本身又主要包含“安全检验”这一特殊性质,一旦在检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其影响极坏,甚至危及特检事业的发展,故其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尤其重大,因此特种设备检验单位加大对电梯检验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我作为一名老电梯检验员,检验过数千台次电梯,一直庆幸平平安安,但也目睹过一些险情,有些险情至今回想还觉后怕。现根据多年的检验和管理经验,谈谈检验机构对电梯检验安全管理的几点肤浅看法。
1.电梯检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应确定检验安全管理的几个基本原则,概栝起来主要有安全至上原则、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全员参与原则。
(1)安全至上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涉及电梯检验的不安全因素,要事先进行控制。一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对参与检验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另一方面推行特种设备检验全员安全管理体制,用好、管好、维护保养好相关防护用品、检验仪器设备,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
(2)全面性原则
制定电梯检验安全作业规程和电梯检验全员安全管理制度,应全面了解电梯检验不同检验类别各个环节的作业特点和安全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作业行为进行分析和安全评价,并进行选优、协调。制定全面、细致的电梯检验安全作业规程和行之有效的全员安全管理制度。
(3)系统性原则
制定电梯检验全员安全管理制度,把电梯检验和生产安全看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追求电梯检验的管理、岗位安全教育、防护用品配备与穿着、检验仪器设备配置、检验过程安全交底与监控、检验后的技术交底等全过程,从检验全面工作的角度出发,去进行研究,而不应将检验与检验管理截然分开,孤立地研究它。
(4) 全员参与原则
电梯检验安全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单靠检验机构的领导层重视管理不可能做好这一项工作,应发挥检验机构全体员工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全员安全管理意思,与使用单位、电梯安装维修单位共同配合,实现安全管理。
2.建立健全电梯检验安全管理体制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综合部门是电梯检验全员安全管理体制的核心,负责指导电梯检验的安全管理,并沿着检验机构设定的目标进行运转,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电梯检验全员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下表。
3、制定全面、细致的电梯检验安全作业规程
电梯检验实际上是以检验员为主体,在安装修理(维保)人员密切配合下进行的,是一种作业行为。大多数伤害、设备损坏事故都是由于检验人员、配合人员的不当作业行为造成的,如:限速器校验时手部砸伤、下底坑时摔伤、井道检验时碰伤、触电事故、烧坏电梯电路板等等;也有一些伤害事故是由于没有防护用品或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造成的,如:高空坠物伤害、触电事故、现场滑倒摔伤等;最可怕的是检验人员缺乏必要的检验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思,那将造成严重事故。大的事故目前虽然没有报道,但在相近行业中并不鲜见,说明各种安全隐患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应当按照全面性原则,根据各检验机构的自身特点,从检验实际出发制定全面、细致的电梯检验安全作业规程。
4、制定行之有效的电梯检验安全管理制度
每一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都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参照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对违反作业规程和管理制度的,无论是否造成安全事故,都必须实行责任追究,这是检验机构应负的责任。其制订的内容与形式必须符合安全检验的要求,确保电梯检验工作有序开展。
5、编制并实施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检验机构在实施电梯检验时稍有不慎极易造成人员伤害事故、电梯设备损坏事故,危害性较大、影响不好,因此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应做到全员参加。同时应结合本单位人员结构调整、更新的变化,决定其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安全培训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领导、检验组长、检验员及全体员工的安全职责;二是各种电梯的特性、危险性以及发生事故时的急救措施;三是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等。
6、抓好电梯检验过程安全监督检查
安全监督检查是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安全检查的目的
安全检查是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贯彻落实“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方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发现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强化安全管理,搞好安全检验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安全管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检验过程实施检查的目的是:识别检验过程存在及潜在的危险,确定危害的根本原因,对危害源实施监控,最终采取纠正措施,确保检验安全。
所谓的特种设备主要是指一些涉及到人们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以压力容器、电梯等为主。受到其自身特征的影响,其危险性较高,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就要求特种设备的使用企业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管理。
一、企业特种设备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特种设备的发展现状来看,安全监督管理水平逐渐上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设备管理朝着规范化的步伐迈进,但是从整体来看,特种设备的应用企业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企业对特种设备的认识不到位
很多企业不清楚哪些设备属于特种设备,无法确认设备的功能与地位,因此在管理上难免存在不足,还有部分人员对特种设备的操作认识不到位,埋下安全隐患。
2.安全责任落实不够具体
很多企业对特种设备的危险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清楚的意识到企业生产中应该承担的主体责任,没有依照法律的要求进行安全管理。受到经济收益的影响,一些企业没有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特种设备的管理,甚至没有登记,没有定期检查等现象较为频繁,甚至部分人员无证上岗,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安全管理制度不到位
大多数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到位,对特种设备的管理、操作规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日常的维护与保养也没有清楚地定位。
4.安全管理人员不足
很多企业没有专门设立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导致人员认识不足,很多企业对加大特种设备管理的投入认识不足,没有严格执行国家的安全管理规定,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忽视国家持证上岗的原则。
5.没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特种设备的故障,很多企业没有设立备案资料管理部门,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也没有设置应急预案,导致事故发生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造成重大的损失。
二、提高特种设备管理的有效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特种设备在我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其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特种设备的管理,降低其安全事故,这就要求各特种设备的使用部门加强管理。
1.加强特种设备的理论管理水平
各特种设备的应用企业必须认真地学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清除的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其管理理论水平。
2.明确责任主体
明确特种设备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机构人员职责,企业内所有使用特种设备的人向总负责人负责。
3.完善管理理念
管理必须依赖理念,创新必须依赖管理模式,必须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3.1思想上的高度重视
企业对特种设备的管理要从思想上加强重视,加强企业的领导职能,强化管理水平。
3.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对企业设备的管理必须依赖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尤其是特种设备的管理。同时要加强设备管理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加强监督与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所有设备都要明确操作人员的责任,建立管理日志,维护记录和检查记录等。在进行操作前要对其工作环境进行检查,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完成作业后,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检查确认。特种设备的应用部门还要制定操作过程,每日检查、每月检查的定期检查制度,并且切实实践。
3.3加强平时的养护与管理
对特种设备要进行定期的养护管理,加强保养,定期进行自检。在用的特种设备要每月进行例行的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如果发现异常,要加强养护,及时处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出记录。
3.4建立与完善特种设备的档案
档案是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的数据管理,对企业中的特种设备了如指掌,尤其是其安全技术档案,其中包括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证明等;定期检查、维护的记录;日常使用情况说明等等;其附件的应用情况、维护保养记录等;运行故障情况分析;高耗能设备测试情况。
4.设置专门的安全负责人员
根据相关条例,必须配备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加强操作,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进行严格的考核,必须持证上岗。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还要与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人员及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检人员保持沟通联系,配合安全监察人员及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检人员做好安全监察及定期检验工作,当设备有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发生特种设备事故要立即报告。
5.加强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训练
提高特种设备的使用必须加强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使用技能的培训,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开展,通过培训这一方式来增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遵守党纪,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引发安全事故。
6.建立应急预案
针对目前我国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特种设备的重要性与运行管理都有了清楚地认识,这就要求特种部队必须加强管理,认真履行国家的相关条例,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增强责任心,注重各部门的协调,将特种设备的管理落到实处,切实有效的改善现状。
参考文献: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市锅炉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锅炉安全运行,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依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相关规章、规范和标准的规定,结合*市锅炉安全工作具体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市行政区域内使用锅炉的单位及其管理和作业人员,在从事锅炉安全管理和作业时应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安全职责
第三条锅炉使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是锅炉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了解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市有关锅炉安全方面的规定,依法履行安全管理领导责任。对锅炉房的建造以及锅炉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修理、改造、检验及事故处理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设置或指定锅炉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全面负责锅炉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组织对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司炉人员、水处理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确保从事相应特种设备作业或管理工作的人员持证上岗;
三、组织制定并批准锅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锅炉事故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
四、定期听取本单位锅炉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汇报,每季度至少一次到锅炉房进行现场巡查,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四条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应熟悉国家和*市有关锅炉安全方面的规定,依照法规、规章、标准及本单位的制度规定,履行锅炉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具体负责:
一、编制或主持制定有关锅炉安全的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措施及救援预案,报送领导批准;
二、编制或主持制定锅炉定期检验计划、检修计划,并对检修的质量进行验收,保证设备完好;
三、检查锅炉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向本单位有关领导汇报、反映有关安全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四、负责组织司炉、水处理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五、对锅炉安全管理上的重大问题(如事故、安全隐患等),可直接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第五条司炉人员应熟悉所操作的锅炉、安全附件及锅炉房系统的结构及性能,了解锅炉水质控制指标和水处理的基本知识,熟悉锅炉运行操作规程,能够正确操作,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并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一、正确、及时地进行锅炉设备的操作,确保锅炉安全运行。正确判断锅炉故障原因并及时排除。锅炉发生紧急事故时,要及时汇报并进行正确的处理;
二、对所使用的锅炉、安全附件及附属设备进行正常的维护和保养,保证齐全、完好;
三、遵守锅炉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纪律,不违章操作。
第六条水处理作业人员应熟悉所操作的水处理系统、设备、化验仪器的原理、结构、性能,了解运行锅炉的结构,熟悉锅炉水质标准,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正确、及时地进行水处理设备的操作及水质化验工作,确保锅炉各项水质指标在规定范围之内,并根据水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指导司炉人员执行正确的排污操作;
二、停炉后及时地了解锅炉的结垢、腐蚀情况,指导锅炉保养工作;
三、保持水处理化验间及其设备化验仪器齐全、完好;
四、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纪律,不违章操作。
第三章锅炉房建造
第七条新建锅炉房除应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锅炉房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严禁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物的顶层或中间层安装锅炉。
二、新建锅炉房不应与住宅相连。
三、锅炉房不得直接设在诸如公共浴室、教室、幼儿园、观众厅、候车室及劳动密集型厂房等聚集人多的房间、主要疏散口或其上面、下面及贴邻。
四、锅炉一般应装在单独建造的锅炉房内。设置非独立锅炉房应事先征得锅炉房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局)特种设备监察科同意;由于情况极为特殊,条件所限需在多层及高层建筑物内的地下室、半地下室或第一层安装锅炉的,应事先征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监察处同意。
第八条锅炉房环境及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锅炉运行期间不得锁住或闩住。锅炉房的安全出口、楼梯及通道应畅通无阻;
二、锅炉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便于操作、通行和检修;
三、锅炉房应有足够的光线、良好的通风以及必要的降温设备和防冻措施;
四、锅炉房内的操作地点以及水位表、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等安全附件处,应有足够的照明。
第四章锅炉设备的购置、安装、修理、改造
第九条使用单位购置的锅炉设备应做到:
一、锅炉及锅炉房内压力容器(诸如分汽缸、恒压罐等),其制造单位必须取得国家质检总局核发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锅炉设计文件必须经鉴定合格,并加盖鉴定单位专用章;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制造过程经过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合格;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应通过*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的产品安全性能检验。
二、锅炉必须附有与安全有关的技术资料:
①锅炉总图、安装图和主要受压部件图②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③安全阀排放量计算书或汇总表④锅炉质量证明书(包括出厂合格证、金属材料证明、焊接质量证明和水压试验证明)⑤锅炉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⑥受压元件设计更改通知书⑦水流程图及水动力计算书(热水锅炉)⑧锅炉产品安全监督检验证书。
三、压力容器必须附有与安全有关的技术资料:
①竣工图样②产品质量证明书③压力容器产品安全监督检验证书。
四、锅炉范围内管道必须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有关金属材料的规定,并附有金属材料质量证明。
第十条锅炉的安装、改造与维修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锅炉的安装、改造与维修工作,必须由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许可证的施工单位实施;
二、锅炉的安装、改造与维修工作施工前,施工单位须向特种设备监察机构书面告知。告知后方可施工;
三、锅炉的安装、改造与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五章锅炉的安全使用
第十一条锅炉使用登记、停用与注销
一、新装或移装锅炉在投入使用前或在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当地特种设备监察机构办理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未办理使用登记、未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的锅炉不得擅自使用;
二、锅炉长期停用、安全状况发生变化、移装或过户的,使用单位应及时向原登记机关或移装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申请变更登记;
三、锅炉报废时,使用单位应及时将使用登记证交回原登记机关,予以注销。
第十二条安全管理制度
锅炉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锅炉使用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检查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锅炉安全管理制度应由使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批准后实施。
一、岗位责任制
1.岗位责任制应根据锅炉房管理及岗位设置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主要有①锅炉安全管理人员②司炉人员③水处理作业人员;
2.岗位责任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岗位应知应会内容②操作范围③岗位上应做的工作④岗位纪律等。
二、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制度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交接班时间②交接班前应做的工作(查阅运行记录、询问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设备等)③交接班条件④交接班时发生事故的处理⑤交接班签字。
三、巡回检查、运行记录制度
1.巡回检查制度应有如下内容:
①巡回检查的时间②路线③项目④内容。
2.运行记录制度应有如下内容:
①锅炉及附属设备的运行记录②水处理设备运行及水质化验记录③交接班记录④设备维修、保养记录⑤事故及故障记录。
四、安全运行操作规程
1.安全运行操作规程应按设备种类分别制定,主要有如下规程:
①《锅炉安全运行操作规程》②《水泵安全运行操作规程》③《送引风机安全运行操作规程》等。
2.安全运行操作规程应有如下内容:
①设备型号②规格③设备的主要额定参数及运行参数④设备运行前应具备的条件和检查项目⑤正常运行中运行参数的控制(含负荷、压力、温度、水质指标)⑥正常运行中操作(含水位计、压力表的定期冲洗、安全阀定期排放试验)⑦正常热备用⑧设备的正常及紧急停车步骤与方法⑨事故判断与处理⑩设备的停用保养。
五、水处理化验制度
水处理化验制度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水处理设备安全运行操作规程②水质化验安全操作规程③锅炉给水水质控制指标④锅炉锅水水质控制指标④水质控制指标的化验时间、取样地点、记录。
六、设备维护、保养与定期检修制度
1.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应有如下内容:
①锅炉及附属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时间及方法②锅炉及附属设备停用保养规定③设备检修及保养记录。
2.定期检修应有如下项目:
①锅炉检修规程②水泵检修规程③风机检修规程④水处理设备检修规程。
3.设备检修规程应有如下的内容:
①设备检修内容②检修方法③验收标准。
七、锅炉安全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1.锅炉安全技术档案应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2.锅炉安全技术档案主要有如下内容:
①锅炉出厂随机的设计文件、质量证明书、使用说明书、法定检验机构的监检证书②锅炉安装技术文件、资料(包括安装记录、总体验收记录、检验机构安装监检记录)③锅炉运行及水质化验记录④锅炉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联锁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仪器仪表的检修、日常维护保养、调试、校验记录⑤设备故障、隐患和事故记录⑥自行安全检查记录⑦检验机构的内部检验、外部检验及水压试验检验报告⑧安全培训及教育记录⑨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八、事故报告制度
1.锅炉发生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
2.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事故发生单位除防止事故扩大或抢救人员而采取必要的措施外,还要保护好事故现场;
4.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的规定,组织或配合事故调查与处理。
第十三条锅炉的安全运行与检修
一、锅炉及附属设备应保持在正常的参数下运行,不得超参数或带病运行,司炉人员不得违章操作。
二、锅炉设备应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与完好。
三、锅炉安全附件、测量仪表、自动控制及安全联锁保护装置的维护、保养及调试工作每月进行一次,确保其灵敏、可靠。
四、检修工作应按照检修规程规定的内容进行,检修工作完成后要组织验收,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检修情况及相关记录应妥善保管。
第十四条安全检查
一、锅炉使用单位对在用锅炉、安全附件及附属设备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的安全检查;锅炉点火前、重要节日以及重大活动前也必须进行自行的安全检查。
二、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各种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得到了有效执行;尤其是各级岗位的安全责任是否落实;司炉人员、水处理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各种记录是否齐全、完整、真实;有无违反规章制度和纪律情况;
2.锅炉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检验、检定,自动控制及安全保护联锁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3.设备是否完好,有无跑、冒、滴、漏现象,有无安全隐患。
4.正常运行的锅炉是否按照《锅炉定期检验规则》要求,每两年进行一次停炉的内部检验,每年进行一次运行状态下的外部检验以及每六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三、安全检查应由锅炉使用单位领导带队,检查出的隐患、问题要及时处理。
四、安全检查要有记录,以便备查。
第十五条安全培训与教育
一、锅炉使用单位应定期对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司炉操作人员、水处理作业人员等进行安全培训与教育,增强作业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执行操作规程、遵守岗位纪律的自觉性,提高作业人员操作技术水平。
二、安全培训与教育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可结合安全检查以及锅炉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开展。
三、安全培训与教育的主要内容:
1.各项规章制度。
2.锅炉、水处理基本知识。
3.设备及安全附件的构造与正常操作。
4.安全防范。
5.锅炉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四、安全培训与教育由锅炉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
五、安全培训与教育要有考核与记录。
第六章锅炉的定期检验
第十六条按照《锅炉定期检验规则》的要求,正常运行的锅炉每两年进行一次停炉的内部检验,每年进行一次运行状态下的外部检验以及每六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锅炉不得继续使用。
一、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也要进行内部检验;
1.新安装的锅炉运行一年后;
2.移装锅炉投运前;
3.停止运行一年以上的锅炉投运前;
4.受压元件经过重大修理或改造后及重新运行一年后;
5.依据上次内部检验结果和锅炉运行情况,对设备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
6.依据外部检验结果和锅炉运行情况,对设备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
二、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也应进行外部检验:
1.移装锅炉开始投运时;
2.锅炉停止运行一年以上恢复运行时;
3.锅炉的燃烧方式和安全自控系统有改动时。
三、对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锅炉每三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第十七条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由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在定期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使用单位应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并做好以下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一、内部检验
1.准备好锅炉技术资料;
2.采取可靠措施,使受检锅炉与热力系统相连的汽、水、烟、风等管道隔断;
3.锅炉提前停炉,打开人孔、手孔等,放水、冷却、通风换气;
4.拆除汽水档板、分离装置及给水、排污装置等妨碍内部检验的锅筒内件;
5.清除锅炉内的锈、垢、渣、烟灰等污物;
6.准备好低压照明设备。
二、外部检验
1.清理锅炉外部;
2.准备好锅炉技术档案;
3.准备好司炉人员、水质化验人员的资格证件。
三、水压试验
1.对于不参加水压试验的连通部件(如安全阀、锅炉范围外的管路等)应采取可靠隔断措施;
2.清理锅炉受压部件表面的烟灰与污物,必要时局部拆除炉墙与保温。
第十八条锅炉定期检验时,锅炉使用单位应派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司炉人员等相关人员到现场做好安全监护和配合工作,确保检验人员的安全及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九条常压锅炉严禁承压使用。
第七章锅炉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第二十条锅炉使用单位应编制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锅炉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经本单位领导批准,正式生效。
第二十一条锅炉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至少有如下内容:
①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法②明确事故处理与应急救援的指挥和协调机构,参加事故处理、救援人员的职责分工③设施与救援物质准备④紧急处置与抢修⑤人员紧急疏散与抢救⑥事故处理与救援演习。
6月14日至9月30日。
二、检查范围
全县所有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重点检查使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及大型游乐设施较多的化工、冶金企业、气瓶充装站、人员密集场所、旅游景点等。
三、检查内容
重点检查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情况、检验情况及检验隐患后处理情况,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及人员到位情况,安全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作业人员持证情况,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安全基础和培训教育情况,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准备情况等。
严厉打击非法使用、无证操作、违章作业等行为。
四、时间安排
检查采取企业全面自查、市检验机构结合设备检验督促整改、监察部门实施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一)动员部署(6月14日前)。制定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落实上级部署的检查工作重点,结合我县特种设备使用情况逐项检查督促。
(二)企业自查(6月15日-6月31日)。督促各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对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彻底的自查自纠,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三)全面检查(7月1日-9月30日)。会同市特检中心对辖区特种设备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事故易发、频发、多发的企业进行重点检查,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并消除安全隐患。重点结合电梯监管改革试点工作,务必对全县所有在用电梯进行全覆盖式安全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本次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实施。要结合电梯安全监管改革试点工作和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以消除事故隐患为重点,推动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和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实施标准化管理和分类分级监管,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治理无证使用锅炉、违规使用锅炉及操作人员无证上岗行为为重点,全面、深入排查治理锅炉的安全事故隐患,推动锅炉使用企业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锅炉事故的发生。
二、整治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建立和完善锅炉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有效强化,无证、违规使用锅炉现象基本杜绝;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操作能力和防护自救能力明显增强,锅炉作业人员实现持证上岗,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
三、整治范围
(一)米面、年糕、豆腐等小作坊、食品加工行业的锅炉;
(二)服装加工行业的锅炉;
(三)水产养殖行业的锅炉;
(四)其他在用的锅炉。
四、整治重点
(一)存有严重事故隐患的在用锅炉(含超压使用);
(二)由非承压锅炉改造的承压锅炉或非法使用的“土锅炉”;
(三)未办理注册登记、未经检验合格或超期未检的在用锅炉;
(四)作业人员存在无证上岗、违规操作的现象,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五、整治措施
(一)使用单位应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职责明确,能正常履行管理职能。
(二)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包括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维护保养、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预案等各项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并适时组织预案演练。
(三)使用的锅炉应按规定经过检验合格,并办理使用登记;设备按期进行检验,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整改;锅炉的额定压力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应予及时更换;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维修改造价值的,应当予以停用报废。
(四)使用的锅炉应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作业人员要加强运行检查,管理人员每月至少要有一次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
(五)建立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六)锅炉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熟悉安全操作规程。锅炉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并做好记录。
(七)锅炉使用单位应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积极采用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并认真总结节能减排的先进经验。
六、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2010年3月25日~2010年4月25日)
各村(居)对辖区范围内的锅炉使用单位进行调查摸底。
(二)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阶段(2010年4月25日~2010年6月25日)
1、督促锅炉使用单位对照整治工作要求,查找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2、各村(居)对各使用单位隐患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现场跟踪检查,对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且不实施整治或设备无证使用、违规(超压)使用、超期未检及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单位,及时报送镇安监中队。
(三)检查验收和总结阶段(2010年6月25日~2010年7月10日)
镇政府组织人员对锅炉使用单位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监督抽查,巩固整治成效。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锅炉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各村(居)及锅炉使用单位应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各村(居)应落实专人负责,并结合实际,制订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摘要: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特种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然而,我们在使用特种设备时,却又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本文主要对特种设备的含义、危害性以及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同时重点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提出了有效对策,希望对今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关键词: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地区特种设备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特种设备具有荷载多变、结构庞大等特点,所以危险性极大,甚至可能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问题不可忽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将其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来对待,严格进行统一而又专业化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特种设备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特种设备的含义和危害性
特种设备主要是指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等涉及生命安全并且危险性较大,但是在现代生活中又必不可少的设备。特种设备在我国经济发展与日常的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特种设备在给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危害性。特种设备通常都是在高压与高温下运行的,有时甚至在超负荷情况下使用,因此,一旦出现疏忽将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例如设计不科学、未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管理制度有问题以及安全防护措施未落实到位等。若特种设备出现安全事故,则很有可能出现重物坠落、有毒气体的泄漏,更严重的甚至会发生爆炸,这些都严重危及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轻者会导致企业的停产倒闭,重者将会给整个社会和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
二、特种设备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主要原因
特种设备的设计或用于制造特种设备的材料不符合安全卫生技术要求。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小型生产厂家对特种设备的标准理解不准或国内相应标准相对国际标准的滞后、不完善,个别制造和安装单位没有经国家有关部门生产许可或安全认可,不具备相应资质等。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维修和管理上存在漏洞,监控、预防事故及安全防护的措施不够完善。没有开展预测工作,没有进行事前的系统安全评价,工作重点是处理已发生的事故,而忽略了从使用、维护阶段就开始抓安全。侧重于追究人员的操作责任,只抓“违章”而忽视了创造本质安全。使用单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低下,无证上岗、违规操作,很容易造成一些机械性或非机械性危险。
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特种设备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而关于特征设备的危险事故也严重的危害到人们的生活安全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如何开展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使用单位的重中之重,也成为了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1.在使用单位内部进行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明确职责划分。让各个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其相应的负责人清楚自身的责任,并且建立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另外让各个部门明确责任主体并且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进行定时或者不定时的安全监督和检查工作,并且依照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还有在必要的时段要进行事故的责任调查分析。最后,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查询《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定期对特种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工作和安全思想教育工作,避免出现无证上岗事件的发生,在人员上岗工作之前也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避免一些浑水摸鱼的事情出现。还有,办理特种设备的注册登记手续,按照特征设备的工作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制定常见危险事故的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事故的救援预演。
2.使用单位在进行项目工程的安全设备实施过程中,务必经过相应的上级安全监察部门的审批和验收。对于特种设备的选择,使用单位的管理部门要依照不同的生产厂家进行性价比方面的实验论证和比较,然后在上级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最终确定。最后,关于特种设备的维修以及技术更新工作,应由生产厂家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在使用的时候,必须要通过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才能够投入使用。
3.使用单位要以《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为基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要严格执行,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4.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要进行长期保存,严格管理。这里面包括特种设备的出厂资料和文件,以及相应的技术原理和图纸,还有在使用过程中的定期质检报告和维修报告或者记录等等。
5.对于特种设备要进行定期的自行检查工作,安全监督部门也要进行定期的检验工作,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同时,特种设备也要做好自身的日常维护工作,例如,一些机电类的设备在使用的时候易发生磨损和电气装置失效等事情,因此就要进行精心的保养,保证其使用期限。
6.对于那些事故隐患相当严重,同时失去维修价值的特种设备,要准时办理报废手续,同时,切记不可再使用。
7.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和特种设备安全评价体系,在关系到特种设备的每一个工作过程,例如特征设备的设计、制造,包括安装,维修以及相依的质量检测等等都要涉及到。另外,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尽快开发新的特种设备安全评价体系软件,让安全评价体系辅助安全管理工作。
特种设备涉及到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危险性较大,因此,应该履行好相关职责,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来抓,要建立起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好安全责任人,并把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并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既做到责任明确,又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把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承诺书范文一
为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我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就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特做出如下承诺:
一、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二、切实保证我单位主要负责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三、配备专职(或兼职)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努力取得特种设备管理人员证书后上岗。
四、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1.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 特种设备运行保障和事故记录。
五、特种设备依法登记,经检验合格后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对在用特种设备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七、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出记录。
八、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有效期满前1个月主动向特种设备检验单位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九、特种设备的安全、搬迁和检修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报告,并由有资质的单位对特种设备实施安装、搬迁或检修。
十、特种设备停用一年以上,主动向登记部门申请报停,重新启用,必须向监察部门报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十一、以上内容已由我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确认,对存在问题立即组织改正。如发生安全事故,愿承担一切行政和法律责任。
负责人签字:
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承诺书范文二
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日常使用的安全管理。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和《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作为使用单位负责人,保证履行以下责任,特签此责任承诺书:
一、组织制定并颁布特种设备有关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并组织落实执行;
二、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或配置持有效《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的特种设备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本人负责监督安全管理员在履行如下主要职责,并定期考核其工作见证:
1、检查和纠正设备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2、指派持有效《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作业人员上岗操作;
3、制定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4、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5、制定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并组织实施,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6、对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送检。
7、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习;
8、组织对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禁止设备带病运行;
9、当涉及设备安全,而安全管理员又无法处理时,应及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以上条款如有违反,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进
行处罚,并追究本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使用单位:(盖章)
安全管理员(签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大型游乐设施专项排查整治的通知》(市监特设〔2020〕66号和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开展大型游乐设施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赣市监办特设〔2020〕13号文件精神,今年以来,我局根据职能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规划,为排除大型游乐设施在安全隐患,督促使用单位严格落实特种设备管理要求,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思想,切实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有效保障大型游乐设施使用安全。
2020年我局共出动安全监察人员24人次对我市的瑞金依和游乐管理有限公司2台大型游乐设施进行不定期检查。
检查人员对大型游乐设施逐台进行检查,查阅设备检验情况、作业人员持证情况、使用单位管理制度建立落实情况、检验合格标志、安全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身高标尺及设备进出口处关闭锁紧装置设置情况、安全保护装置配置、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设施运行记录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并检查了各游乐设施场所的制度台账情况等,现场向使用单位进一步强调严禁使用超期设备,督促使用单位加强大型游乐设施的日常管理及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首战之年,切实抓好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为新一轮的发展谋好篇、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街道经济持续发展,抓好安全生产(消防)管理,着力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创建街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良好的安全稳定环境,特制订2011年度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意见。
一、2011年安全生产(消防)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确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突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年”活动为主线,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严厉开展执法检查,严密排查治理隐患,严肃调查处理事故,全力推动安全生产(消防)形势持续好转,为街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筑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2011年安全生产(消防)的工作目标
(一)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以上的事故。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完成区、街道下达的安全生产考核目标。
(二)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告知承诺书签订率达100%;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含分管安全负责人)参加培训和再培训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一般隐患整改率达98%,重大隐患整改率达100%。
(三)深入开展隐患的排查治理。一要加强道路交通整治,继续完善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责任制,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和交通秩序整治力度,注重车辆源头管理,建立健全车辆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落实车辆与驾驶人安全管理制度。二要加强消防安全整治。狠抓高层住宅火灾隐患整治,对建筑消防设施开展全面排查。三要加强建设工程整治。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监管,落实参建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突出抓好大型施工设备、危险性较大工程、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防备建筑领域事故发生。四要加强冶金行业整治。对照安全评价报告,突出高温、易燃、易爆等危险源以及关键部位、重点工序和重点环节等,对所有冶金企业实施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对经整改仍达不到安全条件的,该关停的要关停,决不能带“病”运行,确保全年平安无大事。五要加强危化品整治。要依法整顿违法违规的危化品储存、使用企业,对危化品装置定期安全评价。六要加强特种设备整治。要在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的同时,以电梯监管为试点,探索“三分式”动态监管和信息化管理,促进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标准化。
(四)以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线,结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的持续开展,继续扎实推进和落实“1+3”安全监控责任体系及“岗位无隐患、企业真安全”管理方式等各项工作。
三、2011年安全生产(消防)的工作措施
(一)安全责任制落实精细化:一是完善内容,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业特点,细化和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告知内容,健全完善以法人代表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工作领导体系,依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分级落实,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把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到位,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主题创建活动实效化。围绕和落实“1+3”安全监控责任体系及“岗位无隐患,企业真安全”管理方式进一步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以求实效。认真总结2010年度工业企业开展的主题活动创建情况,查找推进中的不足和企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下阶段工作有针对性的实施。
(三)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要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告知承诺、法定培训切实加强和不断改进企业安全管理。继续做好“安全生产月”、“夏季百日安全竞赛”和“消防宣传周”等宣传活动,扎实开展全民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
(四)安全生产培训常态化。依托区安全生产管理协会全力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巩固多年的培训的成果,继续搞好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在试点的基础上探索企业全员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
(五)行政执法检查规范化。街道安委会定期组织人员对企业、市场、商场、建设、公共娱乐场所等进行安全大检查,街道安监办根据年初制订的安全检查计划,做到有针对性的检查。各社区、街道安委会成员单位要根据自身工作实际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辖区的企业经营单位、建设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的排查。确保街道安全形势稳定。
继续执行安全风险抵押制度,2011年各社区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为20000元,生产经营单位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为5000-10000元,风险抵押金到年终考核后返还。
(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化。消防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利益,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高度认清消防安全工作的严峻形势,各单位部门要把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完善规章制度,责任落实到人,重点加强对单位消责任人和消防管理人的培训教育,经常组织对消防设施的安全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1、全面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要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并有效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和巡查,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保持本辖区火灾形势稳定并下降,坚决遏制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辖区年度火灾死亡为零。
2、依法落实消防工作职责,将消防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定期检查考核。落实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完善消防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本辖区消防工作重要事项。
3、各社区根据总体规划,同步制订或修订消防规划,落实年度实施计划,加强消防水源、消防装备、应急救援设施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满足本辖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的需要。将消防业务费纳入本辖区财务预算,确保消防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巩固和发展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各社区对辖区内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要监管到位。
4、落实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物业公司、学校(幼儿园)、商场市场、宾(旅)馆(招待所)等贯标率达95%;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达98%,设有控制中心的建筑消防设施维保率达100%;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七)特种设备管理标准化。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执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100%持证上岗。各单位部门对辖区内特种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检验检测等做到资料齐全,维保到位,运营安全,确保不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中图分类号:TH69
引言:国家质检总局统计数据:2010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296起,死亡310人,万台死亡人数为0.67;2011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75起,死亡300人,万台设备死亡人数为0.595。201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28起,死亡292人,万台死亡率为0.517。事故原因主要是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落实和违章作业。由此可见,加强对特种设备使用过程的管理,是避免和减少特种设备的生产安全事故的重点。
关键词:企业 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
一、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
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2009年,全国特种设备582.56万台;2010年,全国特种设备647.65万台,设备总量比2010年增加11.2%;2011年,全国在用特种设备729.15万台,设备总量比2010年增加12.3%;截至2012年底,全国在用特种设备总量已达788万台。最近10年来,我国特种设备平均增速达到10%以上。
二、安全管理
所谓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主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
1.采购与安装
特种设备采购时,必须审查设备生产(销售)单位的相关法律文件、生产条件、设计制造许可证,不得采购不具备生产(销售)条件和资质的单位提供的特种设备。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需要安装调试的,应聘请具有国家相应资质的单位负责,采购单位要协助在开工前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在相关手续尚未办理并获得开工批准前,不得擅自组织安装。
2. 设置管理机构及人员
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还要与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人员及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检人员保持沟通联系,配合安全监察人员及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检人员做好安全监察及定期检验工作,当设备有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发生特种设备事故要立即报告。
3.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岗位培训教育部门、安全生产负责人、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岗位安全责任制,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特种设备自查及隐患整改、特种设备报检、特种设备安全培训等安全规章制度;根据特种设备种类以及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根据本单位特种设备使用情况,制定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办理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及定期检验
一是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停用、注销、过户、迁移、重新启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到质监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二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5.安全培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落实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的基础上,必须对特种设备作业进行业务培训和安全教育。要有安全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考核。
6.特种设备相关记录
包括特种设备日常使用状态记录、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包括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保养记录)、特种设备检查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定期检验整改记录。
7. 建立特种设备档案管理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6)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8.特种设备使用现场
(1)悬挂副证、喷涂证号。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副证(可使用副证复印件)应悬挂于特种设备旁边,在特种设备显眼的地方喷涂特种设备使用证号。
(2)张贴安全标志、标识。
机电类特种设备,应包括检验合格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注意事项、禁用标志。
压力容器,必须在设备的显眼位置喷涂“压力容器”的字样,并将特种设备监检报告复印件悬挂在设备的旁边;在压力管道显眼地方,应标明管道的介质名称及介质流向。
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必须在设备显眼地方,悬挂“重点监控特种设备标示牌”。
(3)张贴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责任制、操作规程。
将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责任制、操作规程张贴到相应的部门、工作岗位、特种设备使用场所。
(4)检查设备安全运行情况。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做出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
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在校验有效期内,并灵敏可靠;特种设备在许可条件下使用,无异常情况出现。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随身携带有效证件副证以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