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挑山工教案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重点难点:1、随一位挑山工登泰山,解开心中不解之谜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了解课文是分几层意思来表达中心的,从而理解作者悟出的哲理,懂得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哲理一步一步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画家冯骥才的作品。他的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在泰山风景区有许多游人,还有——挑山工。
二、读通课文
1、自由朗读,思考三个问题:
①文中的不解之谜指什么?板书(生谜)
②作者是怎样解谜的?(解谜)
③作者领悟出什么深刻哲理?(明理)
2、检查朗读。
3、课文就是按照“生谜——解谜——明理”的顺序来进行叙述的。
三、生谜
1、观察插图,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的人?
2、自读第1节,说说课文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挑山工?谈你的感受。(同桌讨论)
3、交流:
①肩搭扁担,挑着沉甸甸的物品——说明担子重;
②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说明步履轻松;
③“折尺形”的登山线路——说明路程长。
4、引读课文: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的担子重——,他们的步履轻松——,他们登山的路程长——。这样登山的原因是——,好处是——,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头是受不住的。但是——。
5、担了重物,路程加倍,还是慢吞吞地向前走,居然能走到游人前面,由此,作者心中产生了一个不解之谜。
出示练习:
挑山工╱慢,╱慢。
走得其实并不
游人╲快,╲快。
交流完成填空,学生读。
6、引读课文:
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奇怪的是——。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越过,以为——。你在某个地方——,或者——,或者——,他们——。等你发现,你会——,以为——。
四、熟读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谁能说说挑山工的不解之谜是什么?
二、解谜、明理
1、读3-6节找出表现不解之谜的三组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
各种形式读句。
六、解谜、明理
1、出示作者的疑问(第4节)
2、最后,挑山工的回答解开了他心中的谜。出示挑山工说的一段话。
三人分别读这段话。
3、挑山工的这段话怎样解开这个不解之谜呢?
出示阅读提示:
任选一个内容进行学习,先读懂这段话,再联系上下文,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1、是否同路
(出示)山下他们同时起程
回马岭一、二次……
山道上几次相遇
最后汇合在极顶的小卖部前
2、游人走法:
挑山工走法:
随机朗读句子
3、游人东看西看,挑山工一个劲地往前走,理解时间长了,就走到前面去了的含义。
4、这些是挑山工的话,作者由挑山工的话语中悟出意味深长的做事哲理。
出示句子、读句
那作者悟出了什么哲理(师举例说一个内容,其余学生说)
出示:向着目标踏踏实实
不停攀登奋发努力
七、哲理升华
1、从泰山回来,作者深深记住了这些哲理,并且画了这样一幅画。
出示图与文读句
2、作家冯骥才作为一个游客,听了挑山工的话以后,如果再去游览名山,会怎么走?
那为什么还要画这幅画并挂在书桌前,多年不曾换掉。
师小结。
八、课外延伸
出示课前,收集冯骥才作品目录。
一、读拼音写词语。
jiézòujūsùdānwùpúsù
()()()()
dēngpānliěkāibùguàtàishān
()()()()
téngyúnjiàwù
()
二、用“____”画出下面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
挑山工(tiāotiǎo)尽头(jìnjǐn)背心(bēibèi)
扁担(dàndɑndān)随便(biànpián)压弯(yāyà)
三、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划上“√”。
1.饱览
(1)吃足了(2)饱满(3)充分(4)满足
2.心悦诚服
(1)衣服(2)担任(3)适应(4)服气
四、按ABB式填空。
如:静(悄悄)
黑()()()
亮()()()
沉()光()明()
绿()红()白()
五、填上合适词语
()的扁担()的山色()的肌肉
()的货物()的溪流()的山路
()地走过()地赶来()地离开
六、造句。
耽误——
朴素——
七、写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拘束——惊异——
包蕴——似乎——
八、选择正确答案。
《挑山工》一课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A.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B.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往往更不行。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答:()
九、读下面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1)它指的是什么?
(2)“我”需要它干什么?
2.我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的哲理。
(1)在空格内先填上合适的词语,再造句。
(2)“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是指哪几句?这几句包蕴着什么哲理?
十、简答题。
1.读课文,想想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答: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答: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
夫,我们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答:
创新训练
一、根据解释写成语。
1.不能解答的疑问。()
2.话语耐人寻味,值得琢磨、体会。()
3.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
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能使体育教育往终身体育转化,达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真正的增进健康,养成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体育课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较强的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是,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上体育课和课余锻炼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未能以学生为主体,导致其对体育兴趣不高,没有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
如何搞好我校公共体育教学,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是摆在广大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学生发放问卷调查,旨在发现我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与建议,对提高鞍山电大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鞍山电大非体育系且参加过公共体育课的在校大学生100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中国期刊网中1997--2007有关公共体育课的文献资料60篇文章,其中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25篇,包括著作、论文、资料以及统计资料等。同时还查阅了《学校体育学》《课余体育新视野》等书籍。这些资料对启发思维,确定论文研究框架奠定了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1.2.2.1 问卷的效度 根据本课题研究内容的需要,设计了关于对鞍山电大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问卷, 通过老师对问卷进行内容与结构效度的评价,其总体评价结果均为“合适”。然后,根据老师提出的意见,对问卷初稿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确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
1.2.2.2 问卷的信度 使用再测法,对鞍山电大的非体育系学生作了初测(发放东西区学生问卷100份)。半个月后 ,对同一人员、同一内容问卷进行了复测,由两次所得数据经相关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后,求得学生问卷的相关系数:r=0.894,p
1.2.2.3 问卷的实施 选择以鞍山电大非体育系且参加过公共体育课的在校大学生。发放学生问卷100份,其中东区发放35份,回收34份,有效问卷为34份,有效率为97.1%;西区发放65份,回收65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65份,有效率为100%
1.2.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运用百分比进行统计,对数据进行分类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由于我校扩大招生规模,使我校的高等教育呈现跳跃式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室内外场馆、器材设备短缺,对我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带来了来严峻的考验。如下雨天教学场地拥挤,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而东区下雨天只能上乒乓球课;生物工程系没有提供足球,舞蹈房和健美操房没有提供大的镜子,溜冰场的鞋不够等,希望学校引起重视。同时,学校的公共体育课的体育项目开展得不够广泛,可选择的课种少;非体育系学生组织的公益活动少;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考核方式不很满意;学生在课余参加锻炼的人数少;每周公共体育课的课时不够等。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我校非体育系的学生大部分同学能以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兴趣对待公共体育课,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意识到公共体育课的重要,但真正感兴趣的不多。
3.1.2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我院的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不容乐观。学校的体育项目开展得不够广泛,可选择的课种少,有些课程想学但人数被限报。
3.1.3 有部分学生反映学校的公共体育课课时不够。
3.1.4从对公共体育课的器材和场地是否满意的调查来看,满意的只有4.0 %。
3.1.5 根据课余参加体育锻炼有没有必要可知,97.0 %认为课余参加体育锻炼有必要,但在课余时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只有18.2 %,说明我校学生能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作用,但没有付出实践的居多。
3.2建议
3.2.1那些对兴趣和态度呈一般的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引导和帮助,使同学能以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兴趣对待公共体育课。
3.2.2可开展些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武术等。教师的考核方式应多元化,应注重平时的锻炼,使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可根据学生学习的进步幅度评价成绩,将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使评价科学、合理。
3.2.3学校应该增加公共体育课课时。